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1:41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1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主权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我国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规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将经济发展区分为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这是人类在发展上的一次跃进。旨在把经济发展引导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续发展道路上来。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强调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因为现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基础的支撑,但随着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这种支撑已越来越薄弱和有限。因此,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以获得长期持久的支撑能力。这是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更好地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惠丽,江华锋.对环境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2007.7.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2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结论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3

作者简介:陈伸星,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013-02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正式施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又上升了一个高度。一方面人类在享受征服自然才有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同时面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解决冲突的一种方法是把环境资源纳入市场管理的范畴,环境法的经济分析是指用经济学的观点考虑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改善现行环境法基本制度,破解矛盾,找出一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环境法经济分析的动因 

(一)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 

1.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行为的负外部性,是指人们的行为给社会和其他个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负外部性包括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例如,汽车排放尾气,以及工业企业排放“三废”等留下的难降解垃圾,对周围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根据科斯定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时,人们会自发的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化,所以,私人市场就解决了外部性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科斯定理难以应用到生活中。所以政府通过管制、征收庇古税等公共政策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在制定各种税收标准和税收额度时,要经过前期大量地调查和摸排,才能明确地知道企业、周遭环境的大量信息,从而确定排污者的边际个人成本、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效益。如果政府在以上这些事项的所付出的成本大于预期的收益,那么政府便不会那么积极,甚至是不作为。更何况,政府的权力那么大,没有第三方的监督,极易滋生腐败和寻租行为,或是企业与政府勾结,出现“政府失灵”现象。 

2.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在经济学中,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物品。共有资源是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清洁的空气和肥沃的土地、水、野生动植物等是典型的共有资源。在我国,共有资源是属于国家集体所有,但是集体这个概念是很难确定主体的,那么共有资源是不具排他性的。也就是说良好的环境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的,同样环境破坏的成本也不需要违法者个人承担。1968年,美国哈丁教授的文章《共有地的悲剧》深刻地阐述了因为外部性的存在和人们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致使共有资源的衰竭:当一个人使用共有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使用这种资源的机会;因为这类负外部性,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开发。这样以牺牲环境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模式,最终加深了环境和经济的矛盾。 

3.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经济模式。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都是这样一个套路: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套路以高物耗、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是不可循环和不可持续的。虽然我们在大量开采资源,但可悲的是,资源的利用率却非常低;而且,像纺织这种高污染的产业,遍布各地的小作坊比正规的大企业所占的比重更多,小作坊由于它地点隐秘、乱排污、成本低,再加上环境执法人员短缺,很难管理。现在,在人类掌握了改变自然的科技技术后,开始肆无忌惮得践踏环境和自食恶果,不改变这种唯我独尊的心态,环境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 

(二)环境法经济分析之优势 

传统环境法学者在研究环境法时,受到了部门法研究范式的影响,造成了环境法在我国的发展艰难。运用法律经济学对环境法进行经济分析不仅能拓宽环境法发展的视野,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也要求在环境法中应用经济分析。运用法律经济学对环境法进行研究有如下的优势: 

1.引入效率观念。在法律价值中体现效率观念,在分配和使用资源领域可以全面推动价值极大化方式。 

2.突破了传统环境法学研究部门范式的瓶颈。在经济学研究中,常常会用到量化的、数据的、实证的分析,同样地,运用这些研究从逻辑与事实量方面实现环境法在选择、优化和合理配置资源时实现帕累托最优,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3.调动企业自主治理污染的积极性。效率高的法律制度能促使排污者根据市场规律来选择没有外部性的生产方式,使排污者可以有选择的余地,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企业“对抗式”的敷衍治理。 

二、我国现行环境法基本制度的经济分析 

我国的环境立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近40多年的发展,环境法制度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并呈体系化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的环境法制度体系,不完备的方面还较明显,距市场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例如,近几年的雾霾问题和多地pX项目与当地居民造成的冲突等问题都亟需环境法制度切入解决。立足于目前的基本事实,本文就环境法中几项基本制度切入对其进行经济分析。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条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而环境影响经济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经济分析一直都很薄弱,有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只强调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反倒是其次。建设项目或者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一般都是可行的,很少项目会因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而审核不过关的,被评估方也很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单位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在我看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经济分析和单纯的项目费用效益分析是不同的,费用效益目的主要是计算后期除去成本后能获得的经济上的收益,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核算规划或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成本和效益。在环境影响评价书或环境影响评价表中应当加入经济分析专章,制定出能与目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轨的环境影响经济分析学习指南和分析导则。

(二)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费属于环境税的一种。环境税包括环境消费税、资源生态税和污染控制税。在我国,向水体、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和产生环境噪声等的个人或单位需要按照各类防治法的规定向相关行政单位缴纳一定的排污费。庇古的《卫生经济学》写到:“环境问题的主要经济根源是外部效应,为了消除行为外部效应,就必须对该类排污单位征收一定的税收或者费用。”上文提到的排污费也可称之为庇古税。排污收费制度有很好的实践操作性,易于推行,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排污收费制度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具体体现,排污单位考虑到经济利益,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减少排污,改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对煤炭等资源纳入征税范围,加重重污染型企业的负担,促使他们改进技术,否则可能面临的就是停产停业等处罚措施。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经济分析 

环境公益诉讼,即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根据法律的特殊规定,在环境受到及有可能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私人权利或环境公共利益不受侵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或行政机关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裁判并追究行为人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2)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环境保护法》只对可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做出了规定,对个人以及政府公权力部门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解释。按理来说,真正遭受环境污染之果的是公民个人,公益诉讼的推动主体应该是私权利主体,在我国却变成了检察院和环保公益组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设计下,诉讼活动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诉讼的预期收益。实践中,政府公权力部门、环保公益组织、公民个人都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必须要考虑诉讼成本和诉讼效益。这些主体的诉讼效益大于诉讼成本的情况下,才会有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意愿。诉讼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和错误成本。机会成本包括诉讼当事人和参与人放弃其它诸如和解而选择上诉到法院的经济成本。显性成本值得是诉讼当事人所支付的诉讼费、差旅费、案件费、法院审理案件和鉴定费的成本;隐性成本包括诉讼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所占用的司法资源。错误成本指的是在法院判决错误的情况下所遭受的损失。效益等于收益减去成本。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当效益>0时,这种投资才是有回报的;当效益≤0时,人们是不会选择这种投资的。环境公益诉讼的效益主要有环境生态恢复、环境损害赔偿、其他效益等。而不同的原告主体,效益的具体形态又是不同的。在实践中,如果诉讼预期效益>0,那么当事人当然会选择诉讼方式来维权;相反,则会选择其他非诉讼的方式维权。 

综上所述,环境公益诉讼的成本是很具体的,而效益则很抽象。公权力部门、环保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必须经过反复的效益分析,才能最终决定是否提起诉讼。同时,复杂的效益核算对于普通公民来讲是很抽象和专业的。目前的环境公益诉状制度设计缺少量化的激励办法,环保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提起诉讼的积极性是非常低的。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奎太法则,比如环保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后一旦胜诉,可抽取一定百分比的污染损害赔偿金,以此补偿前期付出的成本,或是环保行政部门根据发现和惩治违法行为的数量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报酬制度。 

三、结语 

从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成果来看,环境法作为一部独立的部门法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我国环境法体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和缺陷,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现行环境法的一些基本制度进行了经济分析,提出了质疑和给出了一些建议。解决环境问题并不是说只能通过国家干预就能成功的,相反,国家只需保持适度的干预,重点放在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资源权属制度;推动社会公众力量参与环境管理,比如积极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影响评价。只有这样将政府干预、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市场交易相互结合,环境、社会和经济才能协调发展。 

注释: 

张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12. 

王紫零.环境保护——一种法经济学的思路.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6(4). 

[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7. 

张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5. 

刘嘉,张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经济分析探讨.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4

关键词:数理经济学;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63-02

Researchandpracticeofteachingformathematicaleconomics

wang-Danfeng

(DongwuBusinessSchool,SoochowUniversity,Jiangsu,Suzhou,215021)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mathematicaleconomicanalysisislateinChina,whichislearningandimitatingtheinternationaladvancedlevel.withthedifferencesbetweentheoverseasandthedomesticsontheeconomicenvironmentsandsystems,whetherthefrontiermathematicaleconomicmodelscouldbeappliedtoChinadirectlyshouldbediscussed.Duringtheteachingofmathematicaleconomics,weshouldenablestudentstoestablishthesenseofframework-analysisusingtheproblem-orientedapproach.asthecontentsofthecoursearenumerous,difficult,andcomplex,thispaperexploressomeimprovementsoftheteachingcontentsandteachingmethod.

Keywords:mathematicaleconomics;teachingmethods;practice

一、引言

日前,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学的数理分析之风渐盛。对于经济学研究及教学呈现的数理化趋势,国内外都展开了争辩。赞同者甚至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们认为,数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分析经济问题时采用数理方法可以得到在纯语言的定性分析中难以直观得出的结果,它使得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表述更加准确精炼,且能将已有的经典经济理论拓展延伸。而批评者们则认为,经济学最重要的是注重理论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数理模型过度建设和使用无益于理论的创新,也无法准确反映现实复杂且不稳定的经济活动。数理经济学的本质是探讨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精练描述经济学问题,并推敲通过数理分析而导出的数学关系式所表达的经济学含义及揭示的经济规律。在不脱离经济思想本质的情形下,科学地应用数理工具,进行经济理论的理解、应用和延伸,将有助于经济学科的长足发展。

数理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它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分析对象而言,它可以是微观或宏观经济理论,也可以是劳动经济、产业经济、公共财政等经济学分支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各个方面内容,也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相关数学理论和模型,内容极其庞杂。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难度。国内关于数理经济学这门课程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通用教材,除了国内学者们编写的少数教材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华裔经济学者蒋中一编写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动态最优化基础》。有些高校直接采用了北美经济学研究生的相关通用教材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上以学习和参照国外的教学内容为主。

针对数理经济学覆盖内容众多、理论过于抽象、模型研究方法复杂等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数理经济学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经济学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思想,秉承从基本分析框架出发的思路,使学生掌握解决经济学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分析具体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数理经济学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某个个体或群体最优的学科。因此,数理经济学的教学主要以如何实现最优化为主线,从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一直沿伸到动态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运用经济学基本框架进行分析

经济社会中,微观个体与宏观总体都面临着在有限资源及环境机制下实现自身最优的问题。尽管由于参与方的行为表现、经济环境及制度安排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流派,但是对经济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的框架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及进行评估比较等五个方面。(田国强,2005)任何数理经济模型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在学习时,首先明确模型的这五个方面特征,将有助于人们迅速理解这些看似复杂的数理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涵义。

(二)学会设定切合实际经济环境的数学语言

通常经济学理论分析都包括三个部分: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目标;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论断,给出政策建议。因此,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时研究语言就需要经历“经济学语言——数学语言——经济学语言”阶段的转换。分析问题是在明确了研究目标之后,要学会把现实中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参与方的行为特征及制度安排用恰当的数学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述出来。不同的经济环境、游戏规则以及参与人的是否理性都是影响经济结果的重要方面。学会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经济背景及环境,是做好整个模型分析的基础。

(三)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

在进行数理经济分析学习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在理解本专业学科基本的经济思想脉络情况下,有侧重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数理分析工具。比如说博弈论、动态优化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分析工具介绍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首先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模型(basicmodel)的解决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联系现实环境,向学生明确指出基础模型依赖的假设条件及在实际中的适用情况。如果基础模型的某些假设与实际环境相违背时,模型又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延伸和改进。教师在重点讲授基本的分析工具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点,查阅相关文献,对问题继续深入研究。

三、数理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数理经济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且数理模型的证明与推导,看起来抽象难懂,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讲授数理经济学,针对学生的具体经济学科专业以及相应的知识准备,应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研究方法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问题为导向,而非以分析工具为导向

经济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最终反映的是现实的经济运行。做经济分析时,一切应先从问题出发,将数理方法与经济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实际经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经济理论的纵深发展。脱离经济问题本身,过度沉迷于数理模型的推导无益于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无论是对于以后走向社会工作的应用型学生,还是对于日后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研究性学生,他们都将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目前我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和解决经济学问题时必须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从现实的经济问题出发,寻找或创新数理分析工具去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微观经济学标准的消费者或生产者理论模型中,经济人都假定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每个人都把价格视为参数给定,个人的选择不受他人的影响,且每个人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初学者往往会对此不解,认为无论是假设条件还是得出的分析结果都不切合实际,无法理解学习经济学的用处。这时须启发学生,研究一个问题,应该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出发,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复杂更一般的情形。在上面的模型中放宽假设,假如市场环境不再是完全竞争,而参杂了垄断成份,甚至是完全垄断,那么我们通过模型推导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假如个人的选择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模型的结论又如何?同样,对其他诸如博弈论,委托——,一般均衡理论等数理模型的学习时,也应秉承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打好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在基础模型上做修正分析。

(三)科研课题、实际案例与课堂互动相结合

即时的科研课题或者实际案例都是对当下经济热点问题的反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穿插,形成补充。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数理模型在现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直观的感触。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或文献,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互动式的讨论。因而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

(四)注重课后的练习

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就想掌握一门课程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有复杂数学公式推导的数理经济学课程来说。因此,为了使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课后练习是必要的。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后练习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代表性基础模型的推导证明训练;结合专业基础模型的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两种练习均要注意度的把握,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能力为主。

四、结语

与国际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相比,目前我国数理经济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研究分析方法也多以学习和模仿为主。由于国外的经济环境、机制设计以及参与者的行为心理均与国内存在差异,国外前沿经济理论模型对中国经济的直接适用性也值得商榷。因此,对于国内数理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由于数理经济学课程存在内容多、难度大,抽象复杂等特点,本文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提出了几点体会。我们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总结和反思,数理经济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2]王黎.应用型本科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1):64-65.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1)特定的时空观念。(2)统筹观点。(3)理论联系实践。(4)公众参与。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1)系统的工作思想。(2)制度和技术并重。(3)建立长效机制。(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6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7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法边际效用生态补偿

一、引言

“环境经济学”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随着人类对经济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而形成的一门环境科学和经济学相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主要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问题的科学。“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涉及人、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养成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理念,以及运用“环境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初探

“环境经济学”是人类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门学科,考虑到该学科的独特性,在进行“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对“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进而深入理解国家各项环保政策,同时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公民。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这样反馈:很难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或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即对一些重要的经济学理论理解不深入。后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反馈。案例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堂上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开展案例教学方法也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选择典型、真实以及与时俱进的环境经济问题作为教学案例,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例如在“经济学基础”部分,其中有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讲述中,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总效用在一定范围内虽然是增加的,但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对我们后续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边际效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没有很多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理解起来较困难,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更是“不知所云”。而如果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进行讲授,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当你极度口渴的时候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畅快的,但随着口渴程度的降低,你对下一杯水的渴望也不断减少(边际效用降低),当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这时候再喝下去甚至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感到不适(负效用)。通过这个形象的案例,学生可以更容易掌握抽象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使同学对该规律的理解更深一层次。

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在讲授“环境经济政策”部分的“生态补偿”政策的具体内容时也利用了案例教学法进行了讲授。“生态补偿”政策是指对损害资源与环境的行为进行成本收费,加大该行为的成本以激励损害行为主体减少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对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或奖励,以达到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从字面来理解“生态补偿”政策的内容很好理解,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讲还是很难深入理解该政策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方面的优势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一个“千岛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案例:千岛湖(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是杭州市及其下游县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也是部级最大的森林公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开展“生态补偿”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1)水源保护区和受益区清晰。淳安县作为主要集水区,为千岛湖的优质水源做出了贡献和牺牲,杭州市及其下游县市是主要的受益区。新安江水库的建设,使身处千岛湖库区的淳安县经济发展水平倒退20年,淳安县是最大的保护者和损失者,应该得到补偿;(2)在出境断面水质监测的基础上,依据上游提供水质水量或集水面积进行生态补偿;(3)保护千岛湖是全流域共同的责任,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流域生态资源价值化的基本体现;(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不断增加千岛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保持千岛湖的水质永远清洁,解决千岛湖流域环境与发展的需要。目前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淳安县已经得到了合理的补偿。这是“生态补偿”政策在我国成功运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三、结语

基于“环境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别于专业知识教学,又要有别于实验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生动的案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10

[2]李克国.环境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指标体系;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为政府制定适宜的环境经济政策能够提供理论依据。

二、环境污染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的加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的加剧,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了直接破坏,同时,这些污染物的不断累积还造成了很多别的环境效应,大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最严峻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工业、生活两方面建立了关于环境污染的3个一级指标(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17个二级指标,其中,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氮氧排放量、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工业氮氧排放量、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固体废物污染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生活固体废物产生量、生活固体废物排放量、危险废物产生量。

三、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建

1.主成分分析基本思想

主成成分分析是指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通过重新整合,使之成为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以此来代替原有的变量。通常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原来的变量做线性组合,如果将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变量记为F1,自然希望它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信息用方差来测量,即希望越大Var(F1),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所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变量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F2),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四……第p个主成分。

2.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建

根据上述构建的我国环境污染指标体系,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代表性原则,我们选取最能反映我国环境污染水平的六项指标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这六项分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其中,废水排放量包括工业和生活排放量)。数据的样本区间为2006至2015年。本部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构建能够反映我国大气污染状况的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在获得综合大气污染指数的序列后,将它与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时序全局主成成分分析,而后得出污染指数。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以下四项指标:工业废气、工业粉尘、二氧化硫、烟尘。对这四项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表1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基本可以解释总体方差98.886%左右的变动,这样,可以将这四类指标用两项指标替代,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保留下来。得到反映我国大气污染的综合指标F,其表达式为:

F1=Z1

F2=Z2

F=0.68699F1+0.30187F2

将F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一起进行一次主成成分分析,得出Y,代表这十年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用SpSS软件操作,具体结果如下:

我们提取一个主成分,由表2可知:这个主成分能解释总体方差的93.063%,解释程度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三项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用该主成分代替。与此同时,原来的大部分指标信息也可以保留下来,得到我们要构建的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表达式为:

Y=Z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虽然我国的环境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由于这三十多年一直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我国环境的长期重度污染,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贸易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仅仅只是试行,而且其法律约束能力不足,故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而积累的环境污染一直在加重。

四、政策建议

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改革国家现有的节能减排金融和财政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其公平性和普适性。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和完善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扶持政策,设立部级的节能减排担保基金,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提供利息补贴。完善现行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尽快建立绿色信贷实施的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积极引导和规范机构的对外投资,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制定专门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环保信贷风险的社会宣传,引导民间投资者树立环保风险意识。

进一步改革关于排污的收费制度。要对排污费的征收情况进行调查,各级环保部门应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仔细核查,按国家规定来收取排污费,不得自做主张降低或减免费用。

实行排放污染物总量申请收费制度,排污单位必须先完成排污污染物总量的申请,而后缴纳相应的费用,而后才能取得环境容量或资源的使用权。

实施税收优息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灵活使用多种税收优惠方式,并进一步加大以间接方式为主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调整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资源税,深化资源税的改革方向,将改革后的资源税作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由国税部门统一征收,这样对提高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具有一定作用。另外,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将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流程和实施办法考虑进去,以保证各项政策顺利落实和执行。

参考文献:

[1]候伟丽.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金南,陆军等.中国环境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9

关键词面源污染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

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

生态环境是一种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的特殊资产,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条件,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市场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和协调生态环境。

1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面源污染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破坏性增大,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水体和土壤污染源,不仅退化了农业生态系统,危害农业安全,也通过水和食品污染损害到居民健康,成为危害民族素质的公害。为此,我国政府近几年来开始高度重视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环境问题,并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先后制定多项法律法规规范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问题,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明确界定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从而把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提高到战略高度。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背景

本课题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于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以及数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微观作用机理和管控政策体系,从本质上认识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与加重的社会经济规律,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宏观把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耦合关系之后,将农户作为基本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农户生产经营以及技术应用等主要行为的面源污染效应,揭示农户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本质关系,进而分析如何优化农户行为从而促进农业环境污染治理。

3研究成果

(1)本课题组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特点和时空特征。认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有破坏性大、隐蔽性强等特点。(2)本课题组借助前人研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的农业面源污染效应,发现经济发展对面源污染既有恶化效应,也有优化效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作用力不一样,二者存在倒“U”型特征。(3)本课题组分析农业面源污染减排的微观机理,发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造成的农业生产者环境资源使用的非理是造成经济发展伴随的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微观原因。(4)本课题组调查分析农户意识的面源污染效应及影响因素,发现农户环境意识薄弱是当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5)本课题组分析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效应及其优化。理论分析表明,农业土地规模大、组织化程度高、劳动力投入多而质量高,农业长期投资大都能减轻农业面源污染。(6)课题组从命令—控制措施、市场措施和公众参与机制三个角度比较了各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政策,发现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具备几个特点: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高效的管控体系,复合型管控措施,多样的经济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等。(7)本课题组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现状,并建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体系。包括提出了“共同负担为主,污染者负担为辅”的财政分担方式,“以经济激励为主,行政管制为辅”的管控方式、“生态补偿和生态税费相结合”的管控手段、“以源头治理为主,末端治理为辅”的管控模式,以及一系列具体实施措施。

4对策研究

4.1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在宏观层面上应采取的对策

(1)坚定不移地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高环境代价式的经济发展与掠夺式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2)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3)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督力度,促进全省生态保护工作的法制化。(4)加强生态保护科研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5)制定和实施全省统一的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保护规划,避免只重局部利益和短期效益,而轻全局利益和长期效益的行为。(6)完善环境经济政策,重视资源成本,实现税收的绿色GDp增长,增加生态保护投入。

4.2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在技术层面上应采取的对策

(1)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4)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5)构建人地协调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6)重视防灾减灾工作;(7)加强农田水利建设;(8)积极调整能源结构;(9)加速土壤培肥;(10)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11)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12)加强废旧地膜的管理,防止废膜污染;(13)加强畜禽养殖的排污管理及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14)切实加强农村生态城镇建设。

基于农业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视角研究湖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有利于更进一步深刻了解湖南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寻找其问题症结,探索其可持续发展措施;有利于湖南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宏程,李先维.农业污染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生态经济,2009(9).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篇10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材料辨析题

   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

   (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如: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观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顺着第一个问题我们应找到课本中相关的论述: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经济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如果只讲发燕尾服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但这会严重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的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持久地发展。顺着第二个问题找到教材中的论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又必须保护环境。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即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也要反对不准发展的“零增长”的观点。

   二、错误推理型辨析题

   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往往列举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后一部分由此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使结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判断时往往容易出错,说明理由时不得要领。这类题型,可分三步作答:1)透过现象抓住本质。(2)运用所学知识,辨别题目观点的正误。(3)结合课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论述。

   三、复合型辨析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以复句的形式出现,题目包含两层以上的含义,前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前一个又是后一个观点的一部分,后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然后逐层辨析。不能简单的全面肯定,而应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析,最后归纳出答案,即肯定题目中的合理因素,然后否定题目中的不合理因素,最后补充题目中的模糊之处。

   如:一切扰乱公共秩序地违法行为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

   (1)(肯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否应当予以惩处?如果公共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败坏社会风气。因此,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2)(否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环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之分,对那些尚不够刑罚处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示能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而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予以制裁。

   (3)(补充)哪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对那些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

   四、正误观点辨析题

   这类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答题时只需要对题目作简单的辨加别分析即可。当然,这类题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来说相当严格,它既包含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或解答、推理能力,又包含了对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附加条件型

   即题目中观点或材料是孤立和抽象的,它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笼统地表态,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分析,考虑要全面,要角度分析。

   六、理由不全型

   题目中所讲的理由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尚需补充其它理由。解答时应先点明题目的正确之外,并说明理由,然后补充所缺理由并阐明根据。这类辨析题的解答要领总的如下:

   (1)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2)审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以防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