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26

环境工程定义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学科应运而生,初创时期主要以防治局部污染和末端治理为特征。然而,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转向绿色文明的重要体现。由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必然导致环境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它不仅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必须了解其他学科中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即特色性,这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1,2]

我国高校已分别针对多元化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其基本思路是将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三个阶段,[3]通识教育阶段主要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基础、机械设计及制图等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在此阶段,学生很少接触专业内容,而大部分基础课程在中等教育阶段也有所接触,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应用,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基础课的必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必须学习的内容。在专业教育阶段,为了突出专业的特色性,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会根据学科背景增加部分特色课程,在总基本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缩减部分普通专业课程的学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负担。在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以参观学习为主,难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实践的期望。然而,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集中在外部条件,如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等,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及期望,从而形成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感觉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适应高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多元化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的需求,已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改革的热点话题。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吸取了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蕴含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学习环境及教学原则六个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变化,原本已成熟的环境治理工艺可能会被逐步淘汰,已有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知识,并具有重新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即学生必须正确的理解“知识观”;同时,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多、范围较广,但专业知识间又存在相互交叉及联系,作为环境工程必修的专业课,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尽管其学习的对象不一样,但其最核心的基本原理均为实现有害物质的稳定化或无害化,因此,如果学习者在完成其中某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之后,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将该门专业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点作为新专业课学习中新知识的增长点,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难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不足,在教学中表现为对构建主义“学习观”的迫切需求。除此之外,环境工程还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环境工程专业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例如面对我国严重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由于土壤中镉污染呈现出区域性与时效性的特点,目前已开发了十多种镉污染治理技术,然而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应用范围,这就要求环保工作者必须根据镉污染土壤的特征从众多方法中选择正确的防治技术,反映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会学生书本上已有的技术,体现了教学过程对构建主义理论中“学生观”及“学习情境创造”的需求。

综上所述,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强化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习者的潜能,发挥其独特的个性,是培养多元化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对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多元化的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本思路,通过对本科学习阶段的全过程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引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依托学科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并将人才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广适应,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容易适应社会和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动态需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

3.1定位社会需求,使学生提前理解培养目标

一般而言,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其它环境污染的控制、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尽管培养目标在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之初已制定,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报考环境工程专业的原因比较复杂,再加上环境工程专业的概念比较宏观,很多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陌生,直到上专业课甚至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完成环境工程专业学习,难以培养创新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入学之初即开展相关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彻底理解环境工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尤其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学习方案。

3.2针对环境污染防治现状,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在学习基础课之前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并重点介绍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经验,从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自我需求并设定自主学习目标,为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埋下已有知识经验的“增长点”。

3.3优化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基础课不仅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三大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自然科学类课程,还包括哲学、法律法规等社会科学类课程。然而,这些基础课程一般在低年级班开设,且一般为非环境工程专业的老师授课,老师会以自己的学科背景去讲授基础课,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基础知识虽然重要,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导致学生抱有“课多无用”或“被上课”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增加少量环境工程导论性质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解决实际环境问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知识,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基础课程学习模式。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金钥匙”

3.4创设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专业课程学习是大学的高级阶段,此时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何把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一要素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多少或预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多少,而创设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新闻、影片和网络资源等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实环境问题,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唤起学生记忆中对环境污染防治已有的经验,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参与课堂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从而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实际情景中。

3.5构建协作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学生分组以及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不同的协作方式,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有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安排其完成设计任务;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可以安排其完成操作性任务;有些学生对管理比较感兴趣,可以安排其完成统筹规划的任务。通过协作小组成员间的协商、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专业问题的意义构建。

4.结语

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多元化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特色专业人才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策略。它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教学问题的视角,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引导者,充分利用现实的环境污染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相互促进,以实现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全过程“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林立君.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21-22.

[2]冯胜.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89.

环境工程定义篇2

论文摘要:工程建设既是经济强大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照对象,而环境保护又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依存发展关系。在理清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将环境伦理观念深入工程建设的途径,来实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以期达到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二、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胜循环

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环境伦理意识,以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来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中所需要树立的环境伦理意识,不应当仅仅是照搬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概念,盲从于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念,而应当结合中西环境伦理方面的有利成份,选取其中符合中国建设现状的部分作为我们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理论指导。我们不能因为要建设而不要环境,同时,也不能因为要环境而不搞建设,因此,一方面要看到并重视环境自身的内在价值,要尽我们所能的保护它,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价值,要充分的开发它,利用它,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以消极不作为来保护环境,象西方深生态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也不能只要发展而不顾环境,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之初所行为的那样。我们所应当追求的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是有生命的,是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不能以妄自尊大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去开放利用我们的环境。同时,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应该有所取舍,深生态中心学如环境法西斯主义一般的停止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显然不可取的,反之,浅生态中心学的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并重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再者,中国传统的生态思维中也不泛足以让现代人引以为鉴的成份,如道家所提出的遵循万物演化之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就要求我们按自然规律办事,比如说都江堰,它对于洪水采取了引导疏通,而不是围堵拦截的方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古老智慧。因此,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最好的环境伦理便是能够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我国最现实的国情就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单边主义肆虐的国际大环境下,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环境问题上,承担全球共同的责任是必须的,而解决自己所而临的具体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标准,也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这些形而上学的讨论中。就以深生态学的环境法西斯主义般的不作为主义为例,如果是在自然被开发之前的早期不作为,人类恐怕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史前的蛮荒状态;如果是今天的自然被开发之后停止作为,那么已经被破坏的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修复。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要实用。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生命,因为,这样不能解决任何现实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如果照搬西方的某些环境伦理观点,尤其是深生态主义,那么三峡工程就是一项对环境伤害极大,极少考虑非人类生物权利,毫不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工程。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的,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这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三峡工程作为一项能够提供巨大建设能源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其主旨是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要求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应用型的伦理观,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无论是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或者是生态中心主义,只要是对发展国家经济有实用价值的成分,我们都应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矛以取舍。例如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并重的环境伦理观、泰勒的自卫原则及补偿原则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因素。

综合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要实用这两方面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方面,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人的责任。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一来,在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中,我们既要重视保护自然,但又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保护”。我们所倡导的保护,是建设中的保护。

环境工程定义篇3

关键词:环境影响后评价;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模式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环境影响后评价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很多发达国家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发展状况远远优于我国。对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起到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且我国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不断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笔者将针对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并结合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与意义,探讨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工作模式,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影响

1.1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是指在建设项目竣工之后对此项目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跟踪监察与有效分析,并针对此项目在初期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实施后的效益收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正确评价。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以上内容的发展情况来做出具体分析,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制度与模式。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扩展和完善,是对环境评价的一种反馈,并对环境评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目前在评价理论、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立法完善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1.2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意义

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总是在工程结束的时候不能够马上凸显出来,很多负面影响都是后来才被发现的。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与实际情况就会有不符合的状况发生,也就是说,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水电工程建设的运营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水电工程虽然能够对供水供电和水上运输等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它们为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也很大。环境影响后评价能够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表达,对工程竣工后的环境质量做出客观的评判,以便于帮助工作人员对工程环境更好的进行管理。

第二,环境影响后评价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水电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优良性进行评定,并及时施行补救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还能够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监督与评定。它主要是通过监督与检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预测情况、分析情况和一些相关数据等来判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工作质量。

我国与国外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的对比

2.1国内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起步比较晚。在1990年之后,国家的水电工程项目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全国的特设点开展了环境后评价工作。1995年首批后评价试点项目包括广东高州水库、湖南韶山灌区以及海河水利委员会潘家口水利枢纽和广东鹤地水库。近些年来,我国陆续开发了更多的工作点,开展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2.2国外环境影响后评价发展状况。

1980年起,国外就开始致力于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中了,美国、瑞士、荷兰等国家对建设项目均要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环境审计,其主要内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能够充分掌握环境后评价的工作模式并利用其找出和改善工程的不足之处。

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模式

3.1自然环境后评价

在水电工程建库后库区及邻近区的温度和湿度场要素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区域小气候状况发生变化,包括气温、降水、蒸发、湿度、风、雾等气象要素发生了改变。其自然环境影响后评价主要分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水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在建设水库大坝之后,水道的水位与水流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电站对供水的控制,使得水资源分配出现了改变,因而对水环境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同时,修筑大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所以要进行水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运用。

其次是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一方面,水库大坝阻隔破坏了河流的连通性,阻断了大坝上下游水生生物种群的基因交流,增加了水生生物生境的破碎度,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的遗传多样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水资源与生物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水系统出现了变化,鱼类的繁殖也就会收到一定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进行环境后评价。第二,当地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行评价。第三,对当地环境污染状况和土地情况做出评价。第四,对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及人口密度等影响进行评价。

第三是对水土流失环境后评价的影响。在工程实施的时候,水位的影响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状况。水电工程在建设的时候会对地表造成一定的干扰,对植物会带来损害,以至于土壤的抗腐蚀能力下降。与此同时,施工带来的废料等污染也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速度。所以,首先要复核水土保持设施和监测设施是否按照“三同时”的要求进行建设,而且对施工地的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调研。第二是要对工程实施的保持水土的有关措施及条例进行审查并监督其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第三,重点评价扰动土地整治率、拦渣率、水土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覆盖率、植被恢复系数的达标情况。

3.2社会环境后评价

水电建设工程由于施工时间长、施工力度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及其高度的机械化等特点对土地破坏比较严重,而且施工产生的噪音、环境污染等对当地居住人群的健康状况有很强的破坏作用。除此之外,工程建设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加强或减弱了自然疫源性,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的评价内容有以下几点:居住环境的评价;传染疾病的评价;施工环境及居民保护措施的评价;工程对地区的经济贡献的评价等。

结语

水电开发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后评价的意义、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对环境后评价的模式做出了分析,希望对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后评价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云鹏,陈凯麒,包洪福.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161-163.

环境工程定义篇4

[关键词]河道淤泥 地质环境 保护与治理恢复 累赘性 分析

引言

国家法律法规,都该是有针对性作出的,主管执行部门不能死搬教条,要调研具体情况,把握国家规定的实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虽然要求采矿企业,必须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才可以领取采矿许可证,但是就河道淤泥问题不适用,因为清淤的主体是水政部门,即使委托有关企业实施,依然不改变责任的主体。河道淤泥的受让人,从法定和约定上都没有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主体义务。目前,在使用河道制砖的地区,出现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让淤泥购买人编制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现象,文件有规定,确实是无可奈何,笔者在法律之间另辟蹊径,力求解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淤泥制砖企业的困扰,做了一些现实的分析和理论上的探讨。

1 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淤泥来源和特性分析

1.1 河道淤泥来源

河道淤泥是综合物,通常是,雨水陈年累月的洗刷,陆地的粘土、泥沙等随着地表水流入河道,沉积起来;生活用水从化粪池等环境卫生设施中自然地源源不断的溢出,在河道里不断分解沉定;浮萍、莲藕等水生植物、鱼虾、贝壳类的河蚌等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尸体腐烂淤积,这些成因,就会形成了河道淤泥。

1.2 河道淤泥特性

河道淤泥,累积久了,就成为河道障碍物,会影响河道运输功能、蓄排水功能、生态环境环境功能,处理的办法就是清淤。但河道淤泥有这样的特性,包含丰富的有机物,可以用于农田复垦与施肥;又具有砖瓦用粘土的粘性,可以用于制砖;污染严重的呢,适宜于做公路底垫。总之,这些特性,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寻求淤泥的经济应用,从而降低清淤的成本。

2 河道淤泥清淤的责任主体与工程综合措旆

2.1 河道淤泥清淤的实施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道清淤的实施主体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是由各级水政主管部门牵头,农林、港务、交通、规划等部门参加,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规划,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考虑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诸方面效应和效益。

2.2 河道清淤的工程综合措施

纵观具体河道清淤方案,都考虑了这样几个方面:

2.2.1 河道清理工程有计划按步骤实施,不要求河道清淤的速成和光洁,有利于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生长,达到治疗生态环境的效果。

2.2.2 清理河道工程结束不产生新的破坏,淤泥处置与相关规划相衔接,有淤泥用于做路、复垦、施肥、制砖等方面的方案。

2.2.3 河道清淤工程,包含防止踏方的护岸设计,选择本地自然生长成活快的植物,既能护坡,又能防冲刷,不仅起到了水土保持作用,还延长了河道淤积周期;等等;其内容包含了、且远广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是综合性工程。由此看来,河道清淤过程本身就是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过程。

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累赘性成因

3.1 把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虚拟给不当的主体

执行地质环境保护方面规范是清淤工程主体的义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文),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为河道淤泥清理工程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应当的。所以实际工作中,河道淤泥清淤工程主体,应当就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实施主体,工程实施本身就是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过程。淤泥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如果让购买或应用淤泥的主体在取购时候,再另行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累赘的,是把实施清淤的工程主体的义务复加给买方,把已经完成的义务,主观虚拟地假想给新的购买主体。

3.2 虚拟承担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义务被迫性

用淤泥制砖的砖瓦企业,必须领取采矿权许可证,才可以领取营业执照,才可以做其他一系列的活动。但根据国土资源部第44号部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才可以领取采矿权许可证。按上述,淤泥制砖企业,利用淤泥掺和煤渣或石灰制砖是个除废过程、废物再利用的过程,可以直接从国家购买淤泥,缴纳必要的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作相应税赋即可。河道的清淤,已经由国家机构委托实施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义务已经得到相应完成了,为此,淤泥制砖企业编制行为不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而是迫于法律规范教条性应用所带来的无奈。

即使堆积淤泥临时性场地的环境恢复与治理,依法也应属于河道淤泥清淤工程实施主体的事情,如果让买方砖瓦企业来做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就有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的“谁破坏谁治理”原则。何况,只要原地貌不变地把淤泥取走,就达到了环境恢复与治理效果。至于是不是会破坏原貌,那是通过相关方合同约定就可以处理的事情,牵强附会的用编制“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方案”来规制,无非是小题大做,是用国家强制取代合同约束,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当然,也可以通过矿管部门的监管和查处,使原貌得到恢复。例如,人人都有盗窃的可能。难道人人都要对公安部门提供不盗窃的保证书和缴纳保证金以约束自己吗?是不是也编制个什么自我控制方案呢?仓储性的堆积,按合同仓储物即淤泥取走,原貌就能再现。还有,任何企业在厂内堆积原料,是常有的事情,任何企业堆积原料都不得破坏土地原来的利用条件。砖瓦企业所堆积的原料是淤泥、粘土,在仓储用地利用的行政管理方面,不该由于原料的不同,搞企业歧视,让砖瓦企业无形地增加负担,是多么的不公平。

总之,让购买河道淤泥的砖瓦企业承担编制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义务,是虚拟的,是把被他人已经完成或必须完成的义务假想性地再次施与,无论是对河道、无论对是厂内外淤泥仓储用地而言,做“方案”都没有现实的和法律上的道理可言。厂内淤泥仓储用地恢复可以通过土地有偿使用合

同可以约定和控制。没必要像什么复杂工程似的,弄出个什么符合”国标”方案呢。简单地用合同约束和履行,就可以符合“国标”了。

4 去除淤泥制砖企业编制“方案”义务的方法

4.1 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机理

像煤矿、石油等一系列矿山的开采,对地质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力,具有负面性,对这些矿山采矿权的出让。必须按照规定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而河道淤泥的捞取与处置本身就是根据一定专业方案而实施的恢复治理和保护地质环境的行为,具有积极性、正面性。为此,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犹如给冬天的白雪增白,逻辑上是混乱的。国家已经花费疏浚的河道,其结果就是恢复和治理环境的过程,让淤泥制砖企业空洞无实际效果的去花费,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一切财富都是社会的。

4.2 做好调研及时向有权部门请示

淤泥制砖企业,如果想要取得采矿权,直接采挖砖瓦用粘土,那是需要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然后领取采矿许可证。一定的政府工程或政府审批的工程实施时,如果出现多余土方,那么国家可以直接出让,工程实施权利与采矿权耦合在一起了,是开发商、工程承包主体的权利,这种耦合现象,是不需要进行再次作采矿权许可的。购买淤泥的行为,与采矿权实施行为是迥然不同的两码事,不需要凭采矿许可证而进行,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个自由缝隙,根据法理,无采矿许可证,只要能参与竟买到砖瓦用淤泥,可以照常营业。不“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不领取采矿许可证,按道理不会影响淤泥制砖企业的正常运行,那样,如果把砖瓦企业视同污水处理厂一样,当成污泥处理厂,也不无道理。但是,事实上,工商部门会不考虑这些情况的,认死理,无采矿许可证,就不发放或不年检营业执照。

这样的调研结果,可以请示两个问题。(1)新兴无采矿许可证的淤泥砖瓦企业,参照污染处理厂那样予以管理,是否可以确认这样的企业存在,是否可以用相应的法律新套路予以管理。(2)使用河道淤泥制砖的企业,是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原意,对拟购买的淤泥不再另起灶炉的搞一套累赘性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环境工程定义篇5

关键词:铁矿采选环境监理探索

目前,我国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实行的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两项制度,重点是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阶段的管理。这种针对建设项目开工前与竣工后的管理被人们称之为“哑铃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项目施工阶段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水利设施、特别是铁矿采选业等建设项目的迅速开发建设,在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如近年来相继发生的冶炼企业重金属污染导致儿童血铅超标、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引发的生态破坏等事件,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那么,这种忽略了施工期间环境管理而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或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成了当前环境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一个新生事物随即产生,那就是“环境监理”。

1995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黄河小浪底工程在建设中首次引进了工程环境监理管理模式,并开展了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研究,环境监理工程师于1995年9月进驻工地,在施工期间开展了环境监理工作。实践证明,小浪底工程引入的环境监理,是一种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它能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工作融入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变被动的环境管理为主动的环境管理,变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监理在小浪底工程中的成功运用,对促进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小浪底工程的环境保护实践也得到了世界银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世界银行专家鲁德威格博士称赞为“发展中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典范”。

此后,在2002年10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六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在重点建设项目中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的通知》(环发[2002]141号);2010年开始,环保部将辽宁省列为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环办函[2010]630号),另外还有《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的函》(环办函[2011]821号),2011年10月17日,环境保护部在西安组织召开了全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交流会,以推进全国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2012年1月10日,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程的通知》(环办[2012]5号),将河北省等11个省市列为第二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省。在试点项目及试点省份的带动下,在全国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实践工作,但是对于环境监理的法律定位、工作方法、发挥作用、行业范围尚不明确,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一、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定义和意义

1.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定义

提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初衷就是要改变哑铃式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打破始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终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模式,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使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达到全过程管理的目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可概述为:“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环境监理合同,对项目施工建设实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根本目的是: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环保目标;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满足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对环境监理单位则要求必须在施工现场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对未按有关环境保护要求施工的,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造成生态破坏的,应采取补救措施或予以恢复。

2.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理的意义

一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从操作落实角度出发,协助项目建设单位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各项措施,使环境影响评价更有利于操作实行;二是建设项目通过环境监理促使各项环保措施或设施得以落实,有效防止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是协助项目建设单位确保“三同时”配套设施建设到位,确保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四是满足建设项目投资者对专业服务的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五是有利于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加强管理指导工作。

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在铁矿采选业中的实施情况

1.河北省铁矿采选业的环境监理开展情况

随着环境保护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在项目建设方面具有了一票否决权,环境保护“三同时”落实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自2012年1月10日,环境保护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程的通知》(环办[2012]5号),将河北省列入环境监理试点省之后,我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是否开展环境监理做为环保验收的必要条件。

我省铁矿采选行业中目前正式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理的单位为数不多,而且省内具有环境监理资格的单位也寥寥可数。为了落实环办[2012]5号文件要求,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工程及时委托有资格的环境监理单位开展了全过程的环境监理,首钢铁矿采选项目也相继开展了环境监理。

2.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工程环境监理实践情况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仍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个全新领域,没有现成的模版可供参考和借鉴。我们只能在摸索中寻求发展,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和暴露出来,司家营铁矿二期采选工程环境监理从委托到监理期间人员配置和时间安排,再到费用预算,最后订立合同大约运行了3个多月时间,从此可以看出该项工作在程序上、认知上、落实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环境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存在认识差异,环境监理单位现场工作缺乏规范指导和衡量标准,环境监理工作人员容易忽视环境监理内容及目的,超越环境监理范围参与或干预项目设计。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地方环保部门无法区别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内容和涵义。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没有部级或者是省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导则和标准有关。

2.2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法律责任缺失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措施,项目建设单位应予以严格落实;但由于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具有市场行为,其单位和从业人员拥有相应权利,同时也应对其工作行为和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但目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对于项目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均缺乏法律约束,以致造成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严重滞后于项目建设,使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环境监理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责任意识缺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缺乏法律依据对环境监理行为失当和结果失实进行相应处理,进而不能系统的发挥环境监理的作用,阻碍了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长远健康发展。

2.3环境监理从业人员的缺少专业性

铁矿采选业在建设期间涉及的专业方方面面,而环境监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环境监理的技术依据是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这就要求环境监理人员不仅要有较为丰富的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还得熟悉采矿、选矿、电气等专业,高素质的环境监理人员可以在监理实践中发现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缺陷,从而及时提出改正的意见和建议,但目前从业环境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2.4没有明确收费标准

环境监理的收费没有明确标准,只能参考工程监理与环境影响咨询收费的有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理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和不合理性。

2.5宣传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缺乏有力的宣传,导致基层环保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缺乏认识,无法区别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程监理与环境监察。环境监理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三、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环境监理法律体系

当前环境监理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有约束力的都是环保部门出台的文件,从根本而言,其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明确。虽然已经经过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了很长时间的摸索,并逐步形成了全国范围内广泛的环境监理试点省份、试点行业和试点项目,但是其行业及技术的界定范围仍不清晰。法律上的缺位,使环境监理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地位较为模糊,也使环境监理的工作机制体系、规范指南等进展缓慢。

2.加快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

为适应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发展的需求,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要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体系。国家应适时组织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主要包括环境监理现场工作指导规范和环境监理结果工作规范。环境监理现场工作规范要明确从事环境监理的工作机构及其职责范围、方法、行为,对于多数工程易存在建设内容变动的情形,环境监理单位应及时为建设单位提供专业技术的指导意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与环保主管部门以及设计单位的沟通工作,防止发生擅自重大变动产生的程序违法行为,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影响。环境监理结果工作规范应包括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档案材料管理、环境监理结果和成果体现方式。

3.制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

鉴于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市场迅速发展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短时期难以进入国家法律法规的现状,为了维护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市场的良好运作,亟待国家出台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单位未按要求适时开展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行为和项目环境监理单位的环境监理行为失当失实进行责任处理,填补项目建设单位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单位的法律责任空白。

4.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机制

目前许多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滞后,没有做到与项目施工同步开展,导致环境监理效果不明显、环保措施落实有出入,直接影响环保验收。环境监理的目的未能完全达到。各级环保部门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与环评联动管理机制,明确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是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环境监理内容应纳入相关项目环评文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明确章节对本项目环境监理进行详细论述,对那些应开展环境监理而未将相关环境监理内容纳入环评文件的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不得批准其环评文件。

5.探讨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程师制度

由于一些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缺乏认识,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可能造成破坏,在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涉及管线、防渗等隐蔽性工程施工时,项目施工单位基于经济利益原因偷工减料,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对施工单位的施工不当及时进行纠正。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应建立健全现场工作人员持续提高机制,研究、制定环境监理人员考核标准,深化环境监理岗位证书管理模式,探索环境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环境监理单位和环境监理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6.加大环境监理宣传力度

在环境监理行业外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宣传工作,让建设项目业主有一个良好的认知,督促其落实环境监理工作。在环境监理行业内部,不仅要加强环境监理培训、资质管理、报告编制、报告审核的理念,而且要通过提高环境监理培训质量达到提高环境监理人员素质的目的,环境监理管理部门须严格要求环境监理单位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从而推进环境监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本文通过对铁矿采选项目建设期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比较深刻的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环境监理发展的方向,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了参考,让企业进一步明确了环境监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圣,杨凯.建设期环境监理实践与相关问题思考.江苏.2012年8月.

环境工程定义篇6

平等相处与合理开发兼顾的人与自然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生态建设的目标界定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生态建设的任务界定为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由此看出,和谐生态环境的基本特性涉及到两大维度:既要学会与自然平等友好地相处,又要对自然进行合理有效的索取。但这种索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正常的物质交流之上的,是一种生态循环关系。

当代中国正处在急剧的现代化过程中,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遭遇重大的危机。现代化必然是一种向自然大举扩张、提高人类活动效率的过程。但是,现代化的原动力——工业化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土地污染,河流枯竭,空气恶化,人口膨胀,食物毒化。面对这些灾难,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新的现代化模式,对于自然环境必须采取一种复合的和折中的态度:既要尊重自然,平等的对待自然,又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制度力量,更加合理与高效地开发利用自然。

为了便于理解它所包含的具体内涵,必须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对这种基本特性进行进一步分解,概括为一系列更为具体的特性。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论述,这种分解可以从工业生产、生活环境、环保管理和人口政策四个方面进行。

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和谐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工业生产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和治理环境。以此种取向所建立的工业体系,我们称之为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和谐的生态环境所要求的工业体系是以生态友好型为主导的,具有生态友好型的特征。

何谓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它是一种使人类的工业生产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工业生产体系。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把工业生产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之中,不能突破它的再生能力。为了建立和实现生态友好型工业体系,我们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综合治理生活环境和切实保护自然生态。

建设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符合我国的国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尖锐矛盾将会长期存在;我们正处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资源与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我们模仿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简单扩张,资源耗竭”型的工业化道路,必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重困扰,必然会使我们的发展困难重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考虑如何选择工业生产方式的话,生态友好型是必然的选择。

宜居的生活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专门关于建设宜居生活环境的一段话:“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由此看出,所谓宜居的生活环境包括:舒适的居住环境,即良好的自然环境;健全的法治社会秩序,完善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充分的社会就业状况;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即融洽的人际环境,高尚的精神文明氛围,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等等。

首先,应该拥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适宜的环境、良好的绿化条件与宽敞的休闲空间;其次,拥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做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再次,应该做到居者有其屋,人人拥有整洁卫生的生活空间;最后,应该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急剧的现代化过程中。在城市,占地规模急剧扩张,常住人口急速膨胀;工业蒸蒸日上,环境逐渐恶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有待强化。而在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土地成片闲置;土地受到化肥农药污染,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服务设施无从建设,公共治理严重缺位。为了避免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导致的生活环境的恶化,让现代化成果为所有人所共享,我们必须树立宜居的观念,将宜居的生活环境作为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因此,宜居的生活环境自然应该作为衡量自然环境和谐的一项重要特性。

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

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是和谐生态环境的特性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明确表述:“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严肃处罚违法行为。”

那么,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具有什么特征呢?“完善”两个字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环境保护计划的管理,包括对交通污染防治、流域污染控制、自然环境保护、环保开发技术、区域建设规划等方面的计划进行管理;第二,环境质量的管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环境监测程序的制定等方面的管理;第三,环境技术的管理,包括制定培育与推广环境技术的政策、主持环境技术的咨询服务、确定环境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组织环境科学技术的合作与交流。

手段方面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行政手段,即环保部门使用行政权力,直接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对相关的地域、个人与企业采取行动;第二,法律手段,即通过环境法律与法规根据普通法律程序或行政裁决程序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第三,经济手段,即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资金援助、征收排污费、处以违法罚款、提供减免税待遇等经济手段;第四,教育手段,即利用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展览、报告、讲座等宣传形式,向社会公众传播环保知识、政策与法规;第五,技术手段,即在政府主导下推广环保技术、交流环保技术与情报、开展环保技术的合作等。

环境保护的主角是政府,而政府对环保的治理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建立起完善、全面而又系统的环保管理体系。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无论是对于建立生态友好型的工业体系,还是对于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把人口问题列入到和谐的自然环境建设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可见人口问题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人口的和谐为: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即人口数量的适度控制,人口结构的改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数量方面,目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已经实现了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为特征的低生育率。但今后20年内每年仍然要增加将近1000万人口。全国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可我国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7%。所以,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低生育率以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及之间的矛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但从长远考虑,由于中国的低生育率是通过人为的非自然手段获得的,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实行迅速地减员,所产生的结果只能是老龄化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相比西方社会更早地到来,而不能像西方社会一样,在长时间内享受适龄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人口结构方面,当前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有可能带来适龄婚配问题;人口出生先天缺陷率居高不下,给优生优育工作带来问题;人口老龄化在大都市地区表现突出,为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挑战。

人口素质方面,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个要素。中国人的身体素质相比改革开放之前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一些严重的传染性如各种肝炎、艾滋病仍在肆虐;受教育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在青壮年中已经消除文盲,但为现代化发展所具备的技能在大量劳动力中还是严重不足;快速与多变、充满挫折与机遇的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可能是当前中国人最欠缺的,由此产生了许多与失范问题。

面对当前这些人口问题,要实现优化的人口结构与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保障人口安全;二是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加快人口城市化;三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开展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只有采取了这些措施,才可以逐渐地实现人口结构与素质的优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解决人自身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环境工程定义篇7

摘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是为了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环境的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危害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呢?现在,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直接威胁,成为我国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从而,环境工程也将成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高新科技之一,也是改善恶劣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本文针对环境问题,浅谈我的几点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危机对策及预防环保工程存在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保护环境同样重要,针对环境问题,我提几点看法及建议。

一、目前生态环境情况分析

空前的生态灾难和生态危机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如果任由危机蔓延和加剧,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成为地球上灭绝物种之一。

(一)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人类活动对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能源紧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减少、森林减少、野生动植物灭绝等现象。人类从未停止过身大自然的索取,不管是在古猿时代还是在已经进入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不停的过度开采能源,过度砍伐树木,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由于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过度排放,且不断扩大污染源,造成严重的水体、空气、土壤等污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化工厂的建立越来越多,对其污染物处理不当,导致污染性加大。

(3)由于相关应用技术失控或滥用引起负效应,如核技术污染、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等,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大,已经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白色垃圾、农药等等污染也在迅速向农村蔓延,有的饮用水源也遭受污染,多数地区仍未采取相应措施;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加之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所以环境污染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污染迅速向农村转移。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绿色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二、生态环境危机对策及预防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当今世界,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争取可持续发展,是最具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我国的形势来说,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做到这些,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解决过度开发和利用的问题。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防止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过度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防止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对于已经过度开发和利用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通过环保工程进行处理,种树栽草,甚至还原原始地貌,使过度开发的区域逐渐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

(2)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要对排污量大的工业生产进行停业整顿,制定相关规章规范管理,促进企业转型,提高生产效益;另外,对于农村污染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使人民群众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对于已经被污染的领域,要通过环保治理工程,及时对水源、空气、土壤进行科学净化,且应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3)要控制核技术、转基因技术、电子技术等带来的污染,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及试验。避免该技术的滥用与污染,并尽快研究出更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环保工程方式应对生态危机。

三、环保工程的存在意义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及避免更多的环境问题出现呢?环保工程在这一角色中的意义何在呢?

环保工程的定义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而以某种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以及噪声控制工程等。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环境工程是在目前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重要工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环保工程,这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及处理等相关工作将会是怎样?当我们身处在一个即将被污染而无相关防治工程或是已经被污染而又得不及处理的环境当中时,我们的生活是怎样?

环境工程定义篇8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多重性特征,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从空间尺度来看,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从内容构成来看,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从国际视野来看,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国异质文化;从历史时间尺度考察,还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现代和未来等所构成的环境,由此构成多重性环境。[5]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本质上是一个广泛而又复杂的系统,主要由不同层次的子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子环境不断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经济子环境的变化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我国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问题,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出现的困难需要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坚定社会主义信仰,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受教育者从根本上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政治子环境的变化

世界格局多极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维护世界和平任重道远。国内党的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落脚点,倡导中国梦,号召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使得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教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利用环境的积极因素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仰,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三)文化子环境的变化

伴随科技进步,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诚信危机、信仰危机和封建迷信思想等多元价值观导致思想道德出现滑坡,部分社会风气与主流文化的“反差”冲击着文化环境,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直接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养成。如何消除上述“反差”,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后现代主义、新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头脑,这些思潮的出现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矛盾和冲突,促使人们的思考不断突破,既有理论体系的建构,又要寻求合适的具体实施方案。目前,中国的思想文化处于一个转型的瓶颈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四)相关子环境变化为高校思政工作实践创新带来新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始终坚持不断创新,但实践创新仍被置于“问题”的话语体系下。邱柏生先生提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理论视点不够多样,理论视界不够开阔,大量的研究都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问题上,不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且低水平重复,其中更有一些文章连话语表述都毫无新意,以至给人们留下了‘创新研究’即将沦为一种时髦的‘话语筐’的感觉。在这方面,有关创新的基础性问题研究特别薄弱,有关创新的制约因素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6]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较为广博和多维的理论视野,未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就存在将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离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封闭环境是导致二者功能分离的社会基础;我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的传统和现代社会重器轻道的现实是二者在功能上分离的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是导致二者功能分离的现实根源”。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重点分析制约实践创新的环境变量。另外,许多理论阐述仍停留在旧版本,缺乏时代感。目前,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认识不够,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滞后性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规划明显滞后于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教学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远远跟不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种滞后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往往是出现新的变化再来研究应对新变化的策略,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始终被环境的新变化“牵着鼻子走”。因此,要想打破这种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积极主动地推进这种转型,使之迅速跟上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现阶段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适应该转变,无疑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要赢得这场挑战,就要先审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要赢得这场挑战,唯一出路就是创新,在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学科反思,构建适应环境变化的实践创新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下大力发展。

二、基于新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

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环境变化和现实困境来看,最为紧迫的是认识到解放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找到思想解放的突破口,找到改革创新的途径。2012年4月27日,长春师范大学开始积极开展由理念体系、目标体系、方法体系和管理评价体系等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工作,实施“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该工程是由长春师范大学党委主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政法学院、学生处、团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九个相关部门协同合作联合实施,采取理论教育、实验训练、特殊指导、自我修缮、网络交流、实践砥砺、行为养成“七位一体”的培育路径,对大学生实施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旨在通过这个工程探索高校育人的创新模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青年化”的进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理念与目标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人为”和“为人”的工作,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是以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8]。教育人、尊重人、引导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活动发挥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这就需要教育者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以人为本,实现从被动到主动、控制到服务、灌输到疏导、显性教育为主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等理念上的转变;立足于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形成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目标的立体多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体系。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及创新活动主要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而对学生的自身需要关注不够充分,加之社会大环境频发人文精神凋敝、价值观混乱、信仰危机,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一定逆反心理和政治观念淡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师的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探索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在实践创新方面展开了许多新的尝试,如增设许多专门负责学生事务的管理部门,由最初单一地规范学生行为更多地转化为服务学生。围绕“青马工程”,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了大胆尝试,集中了全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新,通过开设专家讲座、理论实训、考察参观、读书汇报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自豪感和责任感。经过二年多的实践操作,我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方面已取得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操作体系

环境工程定义篇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验收业务流程规范

根据建设项目分级审批管理规定,按照投资规模、建设项目种类等划分由不同级别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别审批办理。由于国家、省(自治区)、市、县区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理的项目不同,审批和验收的流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将建设项目审批和验收的流程进行梳理,抽取了3类建设项目以及不同级别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和验收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环节,作为整个流程的核心环节,其他环节作为流程的可选环节,建立统一的流程标准。规范的实施过程中,各级部门根据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流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核心环节包括项目申请、受理、环境影响评价形式分类、环境影响评价、初审、审核批准、归档等,可选环节包括公众参与、下级总量审核、本级总量审核、评估、公示、公告等。建设项目验收流程中核心环节包括申请登记、申请受理、验收申请、专家审查、验收批准、归档等,可选环节包括试生产申请、试生产申请审查、试生产、公众参与、调查/监测、延期验收申请、延期答复、公示、公告等。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管理核心是将排污者应执行的有关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总量削减目标责任和环保技术规范性管理文件等要求具体化,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具体地、集中地明确在每个排污者的排污许可证上,约束每个排污者的排污行为,要求其必须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但由于排污许可证管理比较复杂,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各地方对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存在较大差别,经过分析,将排污许可证管理分为证的管理和日常管理两个部分。抽取共同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流程的核心环节,其他环节作为流程的可选环节。排污许可证管理流程中核心环节包括排污许可证申请、申请受理、审批等,可选环节包括信息公开、年度检查、排污许可证变更、排污许可证补办、排污许可证延续、排污许可证撤销、排污许可证注销、排污许可证吊销等。

建设项目审批与验收系统设计和实现

在开发一个应用系统时,最核心的部分不是如何设计出好看的界面,也不是怎样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而是按照需求分析开发出一种稳定的、健壮的、易扩展的程序逻辑,能根据实际业务逻辑的变化做出程序上的变动[3]。由于建设项目管理的流程各个环节是可选的,根据项目不同会发生变化,因此,运用工作流技术进行业务管理,在流程环节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修改程序代码,通过修改业务流程过程模型就可以达到改变流程的目的,实现了业务和程序代码间的独立性,不仅大大降低了维护的工作量,也使得业务流程管理更加灵活,可以较好地实现流程控制[4]。系统将主要实现对项目登记、申请、受理、审批、三同时检查、监督、项目验收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对整个项目管理的全面监控。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网上申报、建设项目的网上审批、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的统计、查询和信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除了规范中规定的核心流程以外,一些具体的业务流程处理将使用工作流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具体的业务流程如果想利用计算机执行,必须转化成计算机可识别的状态,这就如同程序设计语言将人的算法转化成计算机程序一样。在工作流管理系统出现以后,实际业务流程可以通过建模工具转化成流程定义的形式,进而被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形态上业务流程的执行可以分成两种形式:定义态和运行态。定义态指的是通过建模工具将业务流程表达成流程定义的形式,如用XmL形式描述,这个阶段主要是流程建模。运行态指的是流程定义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过程,这个阶段主要是流程实例的执行。在运行态时,工作流执行服务监控流程实例的运行,并负责和用户以及应用程序的交互。图1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工作流执行服务的核心部分是工作流引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其他部分都围绕工作流引擎工作,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软件构件。其功能主要包括:负责根据已有的流程定义输入文件解释工作流程的定义并部署流程,根据部署的流程创建流程实例并控制其执行、记录流程运行状态、挂起或唤醒流程、调度各项活动并为活动路由提供导航,提供监督和管理功能等。工作流执行服务中也可以包括多个工作流引擎,不同工作流引擎通过协作共同执行工作流。根据实际的项目需求,本文设计的工作流引擎体系结构见图2。该引擎包含6个部分,分别是流程解析器、工作流调度队列、工作流执行服务器、任务管理器、并发控制器以及异常处理模块。其中,建模工具负责将业务流程(主要是项目申请流程)以XmL的形式表述成流程定义模板(processDefinition)的形式,流程解析器通过客户端接口将以XmL形式描述的文件转化成能被工作流引擎处理的模板对象,并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形成流程实例(processinstance);调度队列里存放着一个个等待被调度运行的工作流实例。当系统运行的时候,多个项目申请通过客户端被激活,即系统中存在多个流程实例在运行。执行服务器是工作流引擎的核心部分,它负责全面解析流程节点,根据节点的定义逻辑负责与外部交互完成流程功能,并根据路由规则为流程往下继续执行提供导航功能。工作流预留器提供对多流程实例执行时流程之间的并发控制能力,任务管理器配合工作流预留器工作,按工作流实例编号取得对应的执行结果,并返回给业务系统,二者一起构成引擎的并发控制器。异常处理模块负责捕获引擎内部运行时的异常[5]。根据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个B/S架构的建设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申请者和其他角色人员通过web客户端访问该业务系统,这里称之为建设项目申请平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系统管理员首先部署有关项目申请的流程,以便建设项目申请者通过web客户端激活该流程。建设项目申请平台将得到的相关申请操作处理传给工作流管理系统,由工作流管理系统来处理这些业务申请,并将相应的结果通过建设项目申请平台及时反馈给各类用户,以便他们进行处理以激活流程往下执行。建设项目申请平台运用成熟的web开发框架struts2并结合jsp的形式进行展现,工作流管理系统则融合JBossjBpm在Javaee平台上设计实现。其中,建设项目申请平台作为业务系统,工作流管理平台负责全部的建设项目的申请与审批工作,为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环境,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见图3[6]。在Javaee开发平台上设计了工作流运行的监控平台、日志服务以及包含工作流预留器和任务管理器的并发控制器。实际的业务流程通过流程建模工具转述后在工作流调度队列里等待被调度运行[7]。实际的业务流程通过图形化的流程建模工具表示出来以后,系统管理员将该流程定义实例化并持久化到数据库中进行流程部署。当建设项目申请者以网络终端的形式通过系统客户端填写相应的建设项目申请时,流程实例就开始运行。沈阳市环境保护局的相关人员登陆系统之后即可看到相应的申请情况,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批复。

本文作者:林华工作单位:沈阳市环境信息中心

环境工程定义篇10

摘要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对于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土壤修复制度是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法律应该将土壤修复作为一项法律义务、管理制度和制裁措施加以规定。土壤修复制度的内容包括修复的义务、规划、目标、标准、公众参与机制、商业模式、法律责任和监督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修复;制度;立法

2014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更新改造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仍在进行中,更多的污染地块还会暴露显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对于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是时代的要求。土壤属于难以再生或者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由于污染而闲置土地或者无法有效利用土地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增加对清洁土壤的开发强度。所以,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是各国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内容。

土壤修复制度立法的总体考虑

土壤修复的法律定位

土壤修复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方法,使受到污染和破坏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土壤修复制度是法律对土壤修复活动所做的制度安排。修复污染土壤主要是基于两大基本考虑,一是消除土地上的污染及其不良影响,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二是进行污染土壤的再开发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土壤污染的加剧,土壤修复成为一项法律要求。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土壤修复具有三个法律性质:第一,是一项法律义务。由于土壤污染侵害了公众的健康、财产以及环境的安全,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土壤修复成为法律规定的一项义务,造成土壤污染的责任主体必须负起相应的责任,消除土壤上的污染危害,恢复土壤的功能和价值。第二,是一项法律制度。土壤修复工作技术复杂、耗时长、涉及面广,必须将其制度化,以保障其长远、普遍、规范地实施。作为一项制度,必须有可反复适用的普遍性要求、规范性的内容、强制性的法律后果。第三,是一项法律制裁措施。造成土壤污染后,土壤修复是法律救济措施之一,受害者可请求法院判决责任人承担土壤修复责任。

土壤修复制度与其他土壤环境保护制度的关系

土壤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的制度有很多,如土壤调查制度、土壤档案制度、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环境风险评估制度、风险管制制度和修复制度等,土壤修复制度是其中一项,该制度与其他制度紧密相连,甚至需要以其他制度为前提。由于中国受到污染的土壤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进行修复,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过对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估,确认有修复的必要和可能时,才进行修复。土壤修复制度只是管制污染土壤环境风险的措施之一,所以,土壤修复制度的设计必须放在土壤环境管理的总体框架下考虑,与其他制度和措施相协调。

尽管土壤修复属于末端应对方法,但是修复活动尽量前移仍有助于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因此有必要构建边开发、边修复,边建设、边修复的经济、生态建设一体化模式,将土壤修复行为融入开发建设全过程。这就需要将土壤修复的责任与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如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要求建设项目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土壤修复措施的内容;在颁发环境许可证时可以在许可证中要求持证人承担恢复环境损害的内容;在污染治理制度中增加土壤修复的内容。在企业停业、关闭,资源开发活动结束,建设活动完成等阶段,要求活动主体清除其行为对土壤的不良影响,修复土壤。此外,由于土壤的修复周期长,等待修复完全结束再进行开发可能会影响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所以修复也可以与开发同时进行,在严格的管理之下进行有限地开发和利用。这样建立污染土壤修复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治理设施的维护运营管理也十分重要。

农业用地修复与工业场地修复的关系

国外土壤环境立法很少有农业用地修复这种提法,因为修复往往指将污染清除,农业用地受到污染后,一般受影响面积大,由于成本太高无法进行快速的污染清除,此外,为了保护及恢复用地生产力,一般不适宜采取物理、化学等修复方法,更多地采用种植结构调整、农艺结合、生物萃取等方法进行污染清除,这些方法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整治,而不是环境修复。在我国,实践中所进行的土壤修复包括农业用地修复,在一些地区(如湖南省)农业用地修复甚至是土壤修复的重点。但是,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工矿业场地在遭受污染方式、污染特征、对人体危害的暴露方式和危害机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治理修复的方式、开发利用的模式、基金来源等也有极大差异,因此,对土壤立法时,有必要针对农业土壤保护和工业场地环境风险管制适当分开立法,根据两者的特征分别规定修复方式和目标、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监督管理等,以增强土壤立法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土壤修复法律制度的设计

土壤修复作为土壤环境保护及管理的一项新的制度,在土壤环境保护立法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如下方面。

土壤修复的法律义务及义务主体

土壤修复旨在控制土壤污染风险。立法应规定土壤修复是政府及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的责任者的一项法律义务。当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活动造成土壤污染或损害时,根据污染者负担原则,排污者有义务承担清除污染和危害、恢复环境状况的责任;当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和财产造成危害或者威胁时,当地政府有义务组织环境区域土壤修复,改善环境质量。当然,排污者和政府责任有所不同,排污者主要对其个体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政府在无法区别个体责任或责任主体灭失、或者责任主体丧失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承担责任。国外经验显示,确定一个更广的责任主体范围有利于解决土壤修复责任主体确定困难、资金需求量大等难题。污染责任者的范围包括污染排放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污染处理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污染场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污染物的运输单位等。当然,修复并不一定由政府和司法机构强制启动,也可以由企业或者业主基于商业目的自愿进行。无论是强制修复还是自愿修复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及要求。

土壤修复规划

目前,我国受到经济、技术条件限制,不可能对所有受污染的环境区域和场地进行修复,需要通过制定修复规划或计划来确定修复对象、目标和具体要求。土壤修复规划或计划属于宏观法律规制,是在事前对土壤修复进行总体和长期安排,要求首先要对各个区域或地区受污染地块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状况和人体健康、环境安全需要,列出治理、修复对象的优先名目清单,并设定修复行为的宏观目标,部署总体行动。根据土壤修复的不同类别,修复规划应制定短期、中长期和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修复规划,并对不同阶段的修复设定不同目标和行动纲领。对此,法律应明确土壤修复规划制定主体、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和有效实施。土壤修复计划是对具体地块的修复工作而制定的方案,包括采用的标准、达到的要求、时间安排、技术手段等。

土壤修复的目标及标准

土壤修复的原则性目标是消除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和威胁,恢复土壤的特定用途。具体目标是由土壤环境标准确定。但在实践中如何确定具体适用的修复标准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适用统一标准;二是基于风险控制的标准。前一模式要求所有的修复工程都达到统一标准,这一标准可满足各种土壤用途的要求,不管场地处于什么位置,将来的用途是什么。后一模式在适用标准时往往根据地块环境评估的结果、人体暴露值、地块将来的用途等做出不同的调整。欧洲国家多采用前一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采取的是后一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统一标准模式对污染者一视同仁,不必支付太多的谈判和沟通成本。不利之处是不加区别地适用统一标准不能针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具体要求,可能造成过度修复,成本过大,不利于鼓励污染土壤的再开发。后一模式灵活性强,有针对性,有助于鼓励污染土壤的再开发利用,但是沟通成本大,决策过程复杂,在确定修复方案过程中投入专业技术力量大。中国历来有适用统一环境标准的传统,但是中国的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统一标准缺乏针对性。此外,中国污染土壤修复刚起步,政策的制订也需要考虑到修复成本对于社会的影响,建议我国在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逐步从统一标准模式向基于风险控制的标准模式转变。

土壤修复社会参与机制

公众参与是土壤修复中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缓解污染场地周边的紧张关系,帮助寻求合适的修复方案,监督修复过程,补充政府执法力量的不足。应该在制订污染土壤管理政策、风险控制措施直至具体修复治理、资金筹措工作等不同决策层面上,全面开展利益相关方的对话与磋商,促进形成共识的互动过程。我国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缺少相关法律依据、缺乏公众参与意识及相关渠道。建议在“土壤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制度,要求政府及污染土壤相关管理部门在土壤修复方案制定、修复验收等环节组织公众参与,设立专门的公众交流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对公众的风险教育及参与能力建设。当公众参与权受到侵犯时提供法律救济。

污染土壤修复及其他受损害环境的修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公益事业,需要号召全社会各个层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引导鼓励公众参与修复计划的制定、实施,对政府和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土壤修复机制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并为此贡献智力、物力和财力等。

土壤修复的商业模式

目前从事环境修复的企业有上百家,但是对于修复企业而言,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都很高,行业及市场发展缓慢。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土壤污染修复基本实现市场化,农业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开发依法有序,大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稳中向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前亟需在明确责任主体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投资,谁受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基本导向,尽快建立起新型的商业模式,鼓励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土壤环境保护事业中,改变当前土壤污染防治主要由中央财政投入的单一局面。

土壤修复的基金保障机制

土壤修复需要耗费巨额资金,仅靠责任人单一的资金来源难以解决,各国趋于建立社会化的多元资金途径。生态问题的根源是外部不经济性,需从设置环境资源开发行为的经济成本人手,由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造成生态问题、获得经济利益的主体承担主要生态修复资金义务。此外,生态环境改善属于公共利益范畴,政府理应投入部分资金。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政府通过各种财源建立的修复基金、企业缴纳生态环境补偿费和生态修复保证金、社会捐助、银行贷款等方式建立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渠道,形成有力的资金支撑机制。合理的资金机制可以保证开发利用主体对土地资源的谨慎开发,同时避免生态事故后“一走了之”局面的发生。建议在“土壤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基金制度支持土壤修复,还可以通过要求高危行业企业交纳土壤修复保证金的方式保证对受损环境修复的资金需要。

不履行土壤修复责任的追究机制

土壤修复既是一项管理制度,也是一项法律责任。为了顺应土壤修复的要求,我国的法律责任体系应进行如下革新。一是明确规定不履行修复责任的法律制裁措施。二是扩大损害赔偿范围。将法律救济的范围从传统损失扩大到生态损害,将环境恢复期间环境资源和环境服务价值暂时丧失的损失纳入损害赔偿之列,并对其做出具体的规定。三是明确修复成本追偿机制。当政府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代替责任人履行了修复环境的责任后,有权向责任者追偿修复成本。四是延长诉讼时效。将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的时效延长,在特定情况下可溯及既往。五是在潜在责任主体之间建立连带责任。六是建立土壤修复责任社会化机制,如通过建立环境保险制度、环境基金制度等来分化和分担土壤修复责任。

土壤修复的监管机制

中国目前土壤修复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环保部门主导,其他部门参与;另一种是城市土壤修复由国土部门主导,农村耕地修复由农业部门主导,环保部门对污染治理实施监管。目前,土壤修复处于起步及试点阶段,管理形式尚未固定,无论治理修复由什么部门主导,环保部门对于环境污染治理修复相关活动的监管都不能缺位。

土壤修复工程技术复杂、隐蔽性强、时间跨度长、监管难度大。针对以上特点,政府对修复工程的监管应该体现如下特点:一是进行全过程监管。修复过程很长,包括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修复计划和方案的制定,修复工程的开展,修复完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紧密相联,一个环节现出问题,修复的效果可能大受影响。政府必须进行全过程监管,明确若干控制点进行重点审查。二是设立工程监理。土壤修复工程多为隐蔽工程,覆盖后难以观测,工程监理是质量的重要保障。三是技术审查和守法监督适当分离。政府对于工程和技术、评估检测等问题并不在行,应该让懂行的人做懂行的事。技术性和专业程度高的工作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把关,政府审查程序的完整性及结果的合规性。四是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修复方案。修复过程长,随着调查的深入、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发现一些前期调查中未发现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应该要求修复责任单位适时调整修复方案,使新发现的问题一并得到解决。五是进行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对于各责任方履行义务情况所进行的核查及核证。修复不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责任也要有一个终结。国家立法应该建立统一的治理验收和管理程序,加强修复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