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9:12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1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案例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课程之一,由于儿科某些疾病发生的季节性,长时间、多人次反复观摩患者所敛的家属不配合等因素,导致课问临床见习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的单一讲授亦不能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就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使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体会,与同仁进行商榷。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找出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之中或之后适当举出相关案例加以启发、说明和论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沣意力,达~l;深印象、深刻理解之目的,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2.案例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是各个学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把学生带入临床和现实情境中,成为培养高素质、开放型现代化护理人才的有效教学手段.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足以案例为主的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电视录像、电视现场直播,具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实现学和创造、感性和理性结合的特点.

   三、应用

   1.甄选合适案例,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如何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换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办法之一,它弥补了由于小儿疾病时限性、患者家属配合不到位所致的临床见习不足。而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遴选案例的依据是教学目标。小儿体液紊乱内容是儿科护理学的难点,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就有关体液紊乱的知识满堂讲解,学生虽然可以记忆相关内容,但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能力不强。在案例教学法中,先把小儿体液紊乱的案例布置给学生后,按照5~8人一组的标准将学生分组,小组同学一起阅读、讨论案例,在查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安排讨论活动,由一名学生发表,小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全班学生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表现,通过护理评估,确定了患者的护理诊断,制定了护理措施,完成了教学目标。

   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案例法教学。例如在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教学时,在课程开始时首先展示一个病例,病例中描述了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主要症状、体征,其中患儿的意识改变、惊厥和呼吸变化等表现,用视频播放,以加深学生对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表现的认识;并提问)为什么在出生后不久会有这些症状和体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然后注重讲解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使学生掌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基本知识点。虽然护理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护理措施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但在教学中,仍然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清楚辅助检查项目及其对于疾病诊断的基本意义。为此,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质疑、提问、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需要辅助医生完成的检查项目,锻炼了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将典型案例多媒体化的教学方法既克服了床边教学学生多、患儿少、学生学习不方便的问题,也克服了书面病例教学不能展示的案例图像、音频、视频内容,可以全方位地表现疾病特点,使案例教学迈上新台阶。

   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除了使用小组讨论、典型案例多媒体化等形式外,还可以采用自主运用知识的方法⑥,即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内容,由学校联系社区幼儿同,利用见习课时间到幼儿园对不同年龄组儿童进行查体并记录数据,返校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小儿发育状态是否正常,并提出纠正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注重教师由讲演者向导演角色的转换。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贫乏,教师是讲演者;案例教学法是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发表见解,教师是导演。教师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和评判,让学生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意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主要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小组其他学生补充,全班学生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少插言,只有在学生离题过远或者出现原则性问题时才发表言论,将讨论引向正题。只有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学习时,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编病例,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发表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一组学生阐述右向左分流型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争论的焦点是两种类型心脏病的不同点及其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关于正常血液循环的知识掌握不够,对于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发生青紫的原因理解有偏误,笔者想马上插言,但忍住了,过了片刻后,有学生提出反驳意见,把辩论引向正途。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医学院,后经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推广和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方法,目前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由教师来选择与教学相符合的案例,将学生引导到教学情境中,通过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和教师提问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一、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如今的儿科护理学教学活动基本上是结构式的课堂教学。具体讲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显现出一些弊端和不足。学生普遍反映儿科护理学涉及疾病多来势凶猛、变化多端。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既能让学生主动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学生能从案例分析中切实明确儿科护理学中每种疾病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使学生变成教学过程的主角,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病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非常必要。

二、儿科护理学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1.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突破常规,应注意选择那些典型的、时效性强的案例,把抽象的、呆板的内容用形象的、生动的案例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所选的案例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所选的案例要贴切、恰当,能够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能反应教学内容。(2)案例要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案例要难易适度,容易被学生理解。(3)问题的创设要基于内容的重点难点之上。笔者讲授肺炎引起的心脏病设计了如下病例:患儿,男,11个月,发热、咳嗽3天,气促、尿少1天入院。近3天来患儿发热,体温达39℃,呼吸增快,达55次/分,脉搏168次/分,鼻翼煽动,唇周发绀,肺部听诊双肺底闻及细湿啰音,心音低钝,腹部软,肠鸣音弱,肝大肋下4cm,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右下肺小片状阴影,诊断小儿肺炎合并心衰。通过分析病例,引导学生评估患者的健康史,讨论分析肺炎合并心衰病人的病因有哪些;通过分析该患者的现病史,进一步分析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通过分析患者的病情,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列出护理诊断,并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课堂的主要内容设置到案例情境中去,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达到了增强教学目的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实施

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分组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

(1)展示案例

利用多媒体先播放短暂的有关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临床表现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展示本次案例的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在教授过程中,可以适时提问,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这样的话,学生就成为课堂的主体,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学生参与到本次课堂活动中来。

(2)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9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是案例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对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从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到提出护理诊断,提出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教师所提供的情境十分接近真实情况,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欣然接受案例教学,按照计划进入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对所提供的案例进行讨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总结阶段

每组选派1名学生发言汇报该组观点,然后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4)教师点评

教师对案例分析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补充。

三、案例教学法对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1.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与“用”的结合,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枯燥。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为以后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影响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悉案例,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对内容理解产生歧义时,教师要进行纠正,促进活动顺利开展。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在各个方面做出表率,做到教师育人的目的,从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管理素质。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表明:将课堂内容设置到案例的情境中去,从临床角度提出护理问题,一方面能够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简单易懂形式教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案例教学法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增强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儿科护理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84-86.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3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8-01

《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研究对象主要是胎儿与青春期的儿童,内容涉及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等,课程知识量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如何在课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被动学习状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合作或协作式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016年3月-7月,笔者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4班(56人)与5班(56人)学生为研究对象。两班学生选用同一教材与同一教师,学生年龄与素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4班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护理5班为观察组引入参与式教学法。

1.2研究方法

儿科护理学在学生第4学期开始学习,所有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基础课程。教材为张玉兰主编的《儿科护理学》,同一教师进行授课,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实验。理论授课方式相同,实验授课方式不同。

对照组授课实验课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2组,每组各有28人,每组学生配备1名教师。儿科病房患儿床边,教师示范0.5h小时左右;将每组学生分成4小组,利用2h时间分组时间护理程序,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观察组授课利用第1学时50min的时间,将课本上病历分析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进行讲解,其他与对照组相同。具体措施为:①准备阶段。主讲教师统一培训任课教师,详细阐明参与式教学法的优势;②将学生合理分组,每组7人即可,同时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详细记录学生参与情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轮流担任老师进行讲解;③理论课程结束后,可以给各小组以不同病例为基础布置作业。小组长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小组同学分析病例,讨论病情,从教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整理问题、答案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答案。课上1名学生模仿教师,通过多变的形式,与本组同学互动,详细分析回答问题,解答给其余同学与教师听。每小组给予10min时间,其他小组进行提问与补充,最后教师予以完善。

1.3评价指标

自制问卷调查表;考试成绩:分成理论与病案分析两部分,其中70%为理论,测试学生理论掌握程度;30%为病案分析,主要考核学生临床诊断、案例分析及治疗手段。最后详细对比两组学生成绩。将学生成绩分成4等:优(≥90分)、良(80≤n≤89)、可(70≤n≤79)、差(≤69)。

1.4y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以x2采用组件比较,p

2结果

2.1自制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共发出56份并全部回收。大部分学生在问卷中认为该课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强化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提高教学质量。

2.2考试成绩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学生成绩对比如下,具体如表1所示。

两组学生成绩比对如表2所示。

3讨论

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很容易影响学习兴趣与效率,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创新进取的精神。而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就是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引入参与式教学法后,不但可以还原情境,将枯燥理论知识具现化,直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与病人交流可以提前领略到职业岗位的内涵,缩短学生就业所学时间;训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此外通过分组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提前养成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

力求每名护士均享受小老师的机会,在活动中有自己承担的项目或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在活动中要关注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紧密结合护士的学习实际,保证参与式教学有序、有效,并进行适时跟进评价和调整,协调和把握全局。

总而言之,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发现参与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4

【关键词】儿科互动式教学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在是教学中存在对其重视不够的情况,传统教学模式制约学生的灵活性及个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临床实习后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工作的关键。我院于2013年8月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对部分护理专业护生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二个班的学生,共102人。随机选取一班(50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互动教学法授课;二班(5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2.课程及教材。

两组学时和内容均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安排,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第2版)。

3.教学过程。

(1)实验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授课,选取临床典型案例,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教师解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具体方法:将学生分为6组,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每章结束,针对本章内容来选取一例临床典型案例,小组自由讨论,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其中的角色每位同学可以自主选择,轮换角色。在小组进行演示中,教师会不断的提出新问题,引导同学思考并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

(2)传统教学法。采取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作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4.评价方法。

(1)理论考试。课程结束后,期末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两部分:客观性试题占50%,主要考核对儿科护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占50%,测试学生理解、综合分析判断及应用的能力;

(2)学生评价。问卷调查通过无记名方式在实验组中进行,征求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项内容均采用aBC三级进行评价;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按照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方法进行。

二、结果

1.理论考试

实验组学生客观性试题考试成绩为与对照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有差别。主观性试题及平均成绩两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

2.学生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法给予了肯定,认为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5

关键词:儿科护理;循证带教;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evigenc-based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学科新领域。它又称实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准确和明智的以现有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自身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括四个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循证护理目前正在成为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方向,被逐步应用于护理实践中。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今年来儿科实习的70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今年来儿科实习的70名护理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平均年龄为(20.12±2.35)岁。在征得护生同意的情况下,将7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5人)。两组患者年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本研究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其主要教学为: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在带教中只遵循指导护生完成常规护理工作,疏于检查学生的实际落实情况和效果;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只注重传统操作技能,疏于强化理论知识。实验组采用循证带教方法,其过程为:(1)授课教师提前一周以多媒体的形式提前让学生认识、认知、认同循证医学教学法,更新学生受教育观念;(2)针对儿科护理过程的疑难病案提出有关该疾病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学生分为5组,将事先准备好的病案发给每个组的学生;(3)每个小组针对自己的病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信息等渠道收集相关证据资料,并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标准评价收集的证据信息的真实性;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结合证据提出具体结论和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4)正式上课时,每个小组在课堂上针对自己的病例进行讲授,同时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并可以提出建议(5)最后教师加以总结,简短地从专业的角度对每个问题的知识点加以重点强化,扩展和补充,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1.3评价指标

由护士长和两名主管护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各护生进行考核评分。考核护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然后比较两组成绩。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带教满意度的评价。其中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90~100分)、基本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以下),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数×100%[1]。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百分数表示,以=0.05为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护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得知,实验组护生考核优秀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67%,两组比较p

2.2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护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得知,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p

3讨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两种临床带教方法对护理实习学生的科室综合考核平均成绩和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的影响都有显著差异。传统方式带教的学生和老师双方存在重视打针、输液、发药等最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轻视了学生病情观察能力训练及综合素质培养。在带教中应用循证方法教育者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横向、纵向融会贯通,做到理论指导实际,再由实践回到理论中来循环反复不断提高,能够调动儿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儿科护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因此,循证护理应用于带教中有显著效果,并能加强儿科护士实习生适应现代临床护理的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凤玲.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02):120-121.

[2]雍春花.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62-64.

[3]林建荣.儿科护理学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497-498.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6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2019年的年底了,那么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以及明年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以及明年计划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以及明年计划范文【一】

回望这一年来我在护士长的岗位上所做的工作,心中有很多感慨;现将2019年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身先士卒,大胆管理,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作为一个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科室,我们科面临病种杂,疑难杂症多,护理专科性不强的难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中医科的12名护士,仅有一名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大专毕业,其余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毕业,在学校仅了解到简单的中医基础知识;在西医“专科护士”培训不断深入发展,专科护士特点和优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中医科护士没有特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这在一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也给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现实,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讲课和业务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内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中医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系统培训,甚至对一些普外科和骨科疾病的保守治疗、护理知识,也进行了培训。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长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举办“天使心语”小板报;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比如说,在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病人根本记不住。为此,我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于2019年x月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考试,望在x月份获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一年来,先后在、省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x篇,在我院院刊上发表诗歌x篇,散文x篇。

六、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面对我的病人我的科室,我可以坦然的说,为了你们,我一直在努力!但是,面对自己,我深知工作中还有很多的缺憾,比如,科研是护理工作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中医科的护理科研项目至今还是空白;再比如,有时候,过于严厉的要求,我甚至看到过护士的眼泪和无奈。因此,展望未来,对新的一年的护士长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作为护士长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力争在护理科研方面有所突破;

2、宽严结合,让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

2019年,是可喜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彰显朝气的一年!我们x医院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管理制度逐渐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学术研讨缜密推进、业务领域稳步拓宽,各科室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使医院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循序渐进、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以及明年计划范文【二】

作为一名医院护士长,我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努力在管理与服务上下功夫、加强安全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年来工作得到病人的肯定与好评,现将2019年护士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以强化护士良好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危重患儿,把危重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4、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以及明年计划范文【三】

2019年医院提出"优质服务,发展专科"的工作思路,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人x次。参加抢救人x次。配合急诊手术例。护理留观病人人x次。出车车x次。处理突发事件x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病历讨论x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五、护理实习生带教学生带教

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

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

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2019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流动人口减少等,我们将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培养专业护士,提高服务质量,完成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医院护士长年终总结以及明年计划范文【四】

作为一名医院护士长,我学践科学发展观,用发展观指导工作,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努力在管理与服务上下功夫、加强安全护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一年来工作得到病人的肯定与好评,现将2019年工作护士长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新颁布的

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危重患儿,把危重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5、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7、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护患沟通能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认真执行临床处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属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4、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定期与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充分发挥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作用,每周进行质量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2、每月对质控小组、护士长质量检查、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四、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按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进行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3、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五、其他

1、配合医院的整体工作,认真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任务。

2、配合信息中心做好护士站网络启运前后培训及协调工作。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7

启发引导式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主体地位,开动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并逐步学会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2006年1~10月对在儿科实习护理大专的56名护生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收效较好。

1启发引导式教学查房的准备

教学查房前1周,护士长或教学组长根据教学计划,预先向学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重危或者典型住院病例,制定护理教学查房目标,拟提出相关的问题,通知带教老师与护生。

1.1带教老师准备:带教老师根据查房的病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原则,将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问题、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设置相应的问题,同时穿插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相关护理技术操作难点及注意事项,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准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更多地了解该疾病及其护理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

1.2护生准备:护生与患儿或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收集病史、进行护理查体,将前期已学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结合实例融会贯通,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围绕查房内容书写1份完整的护理查房病例。

2护理教学查房的实施

参与教学查房人员有护士长、教学组长、带教老师及全体实习护生。让学生以查房内容为中心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个查房以护生为主体实施。如在“新生儿溶血病”的查房中,第一位护生主要汇报收集到的病史、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二位护生汇报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第三位护生主要汇报本病并发症、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第四位护生主要汇报如何做好产前咨询,孕妇如何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预防性服药或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或者减轻本病的发生等健康宣教。带教教师指出护生汇报中的不足,护士长、教学组长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最后作总结性发言,达成共识。在教学查房的最后阶段,老师及时引导学生将刚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依托该病例的护理引申到其他病例的护理,直到运用到不同儿科疾病的护理中去,依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达到教学查房预期的效果。

3效果评价

通过启发引导式教学查房,改变了过去教学查房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情况,同学们共同参与,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进行儿科护理实习带教情况调查中,学生对启发式教学满意度达98%。

4体会

4.1引导启发式教学法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教学查房前,每个学生都会自觉地查看患儿,认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同时阅读大量的参考书,丰富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对如何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教学查房中学生在讨论病例时积极提出问题,发言重点突出,条理性强,分析较到位,记忆效果也大大提高,同时改变了过去护生在进行健康宣教感到无话可讲的局面。

4.2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式教学法在“学”方面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探索,而不是依赖于教师的灌输,在“教”方面注重的是引导,启发学生经过思维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推理逻辑原则,而在临床实践中敢于说“不”。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具体的病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着重培养儿科护生独立思考、参与讨论问题以及养成遇事问为什么等习惯[2]。并对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在讨论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3引导启发式教学法提高了护理查房的质量:通过教学查房,改过去护生被动地学,而成为主动要学。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大大提高,查房中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成人的溶血与新生儿溶血的异同点,将不同学科的异同点在查房中共同学习,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增加相关疾病护理的国内外新进展教学,使护生不断更新知识。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8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兼顾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要求,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确立4个模块:社区儿童保健、新生儿护理、常见病护理、小儿急症护理,并设计了工学结合的学习情境,其中选择部分教学内容应用任务引领型“五步教学法”。以“护理腹泻病患儿”为例,介绍如下。

2任务引领型“五步教学法”

2.1第一步:展示病例

引入案例,设置真实的临床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情境中的病例资料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

2.2第二步:引领任务

师生共同分析病例后,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工作任务提出学习任务。①采集腹泻患儿健康史;②评估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③判断脱水的程度;④如何进行臀部护理;⑤提出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⑥液体疗法及护理。

2.3第三步:解决任务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解决任务,在教学中注意导趣、导疑、导思、导做、导创。根据不同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现场教学法、课堂体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在讲解中,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本学习单元,脱水的临床表现为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利用图片展示、图表对比,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脱水患儿的具体表现。经过学习确定该患儿为腹泻、重度等渗性脱水。补液护理为腹泻病患儿的重点护理内容,为了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护理工作,教师给出该患儿的长期、临时医嘱,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液体配制为本单元的重点难点,采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计算出医嘱单中混合液体各成分的量,整理出具体的配制方法。然后实训课上进行实际配制,以执行医嘱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临床职业能力。在本单元教学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4第四步:完成任务

经过学生讨论、教师解疑后,任务重现,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找出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再次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

2.5第五步:巩固提高

师生共同总结、提炼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本着“教师的作用是布置、支持、激励和咨询;学生的任务是行动、思考、再行动,最终完成知识内化”的原则完成教学。

3结果

应用任务引领型“五步教学法”后对2011级护理专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主观反映,发放问卷265份,收回265份,回收率为100.00%,有效问卷250份,有效率94.34%。

4讨论

4.1任务引领型“五步教学法”的优点

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以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有利于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以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感受知识的丰富多彩,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接触所学知识,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

4.2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2.1精心设计案例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认真备课,选择合适的临床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设计案例要紧扣讲授内容,与临床高度对接,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问题,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程度。

4.2.2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组织讨论中,教师要适当地给予启发,不断加以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分析病例并解决病例中的问题。另外,因为工作中生活护理多、技术操作要求高、护患沟通难,要求儿科护士必须富有耐心、爱心、同情心,所以在教学中注重综合素质教育,采用多方位角色扮演,让学生承担不同角色处理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学生通过扮演护士、家长体会护理工作过程,学会沟通交流,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养成。

4.2.3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展临床思维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9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03~2014-04间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其中男36例,女44例,孕周33周~45周,平均(38.7±1.2)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孕周、病情等方面的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案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儿行一般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暖、吸氧、营养支持、高颅压、治疗配合等干预手段,对有功能障碍的患儿还需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密切注意患儿的自主意识和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循证护理,其护理的各个细节,包括保暖措施、吸氧、营养支持、高颅压、治疗配合等均采用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并依据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从成功护理的资料及各大数据库中进行查阅汇总,评估筛选并最终形成最适合患儿的护理方案。严格执行循证护理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进一步评估,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调整方案也应采用查阅取证方式获得。患儿出院时,需给予家属相应的功能训练指导,以及详细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便更好的延续护理工作。随时进行相应的出院患儿随访工作,对护理方案及时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儿在院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在患儿出院时发放调查表,对患儿家长满意度进行调查。

1.4应用效果判定标准显效: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及惊厥等各项病征均停止或恢复正常;有效: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及惊厥等各项病征均有较大程度改善;无效:脑水肿、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及惊厥等各项病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征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应用效果比较经统计分析,研究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d数和家长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4±4.4)d,对照组则为(20.3±4.1)d;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发生2例肺炎和6智力异常,对照组则出现5例肺炎和11例智力异常;患儿出院时发放的调查表的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家长满意度分别为90%和67.5%。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肺炎和智力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围产期窒息,因而本疾病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恢复和改善已受损脑部神经的代谢功能,维持新生儿体内各种内环境的稳定以及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改善脑部血流供应和脑细胞代谢情况。单纯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并不能够彻底改善新生儿的脑部损伤及远期预后,护理对于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康复治疗,同样起着不容小觑的关键作用,临床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应用效果较好的护理模式,其主要通过数据库的查阅取证,来制定科学完善的护理方案和细则,以期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来提升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的护理及治疗配合效果。循证护理以客观资料和临床经验为基础,将护理理论同临床实践相结合,使护理有证可循,提升了专业性和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有研究显示,循证护理在儿科疾病护理应用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其针对于每一位患儿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是其能够突出护理在这方面的优势。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患儿在康复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肺炎、智力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循证护理在提升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配合相关治疗,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4总结

新生儿护理病案讨论篇10

1.1教学方法

试验组学生见习前进行护理评估技巧培训;见习时采用典型病案讨论式、问题讨论式、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患儿家属提供病史)、启发式教学、利用DVD、图片,同时遵循“所有即所见”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于整个见习带教过程,在不同的时候、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见习带教。

1.2考核方法

1.2.1临床思维综合能力考核方法

将每组学生带到老师已准备好的病人床前,由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及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病史进行汇总并汇报病史、写出医疗诊断及诊断依据、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实施护理措施。考核内容:仪表、用物准备、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健康史采集、体格检查、健康教育、汇报病史、医疗诊断及依据、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每项均有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2.2问卷调查

见习课结束后,给两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回收,发出问卷46份,收回46份,有效率100%。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满意度设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和较满意均计算为满意度。

2结果

临床思维综合能力考核结果:试验组(96.33±1.03)分,对照组(84.83±4.67)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6,p<0.01)。试验组学生对多元式教学法满意度为93.48%,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法的满意度为73.4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1)。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