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40

亚洲经济特点篇1

   关键词: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崛起观意识观模式观影响观

 

   亚洲(东亚)崛起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问题。而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亚洲大趋势》(megatrendsasia)则是一本较早全面阐述这一问题著作。奈斯比特认为亚洲的现代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最重要的发展动向:亚洲在崛起,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亚洲。战后亚洲发展表现为八大趋势: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从出口导向走向消费导向;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从乡村走向大都市;从劳动力密集走向高科技密集;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从西方走向东方。作者“着重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因为他们是亚洲谋求发展与更新的龙头所在。”[1]p4所以,亚洲大趋势主要是指战后东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了研究东亚现代化进程的问题意识:亚洲崛起观、亚洲意识观、亚洲模式观、亚洲影响观等论断。

 

亚洲崛起观

 

   亚洲正在从贫穷逐步走向富足,现代化发展非常显著。从1945年到1995年,这期间其人口总数增加了4亿,而贫困人口却由4亿减少到了1.8亿。“从人均gdp的增长、福利的增加、贫困的减少等指标看,东亚明显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2]p23世界银行已宣布,在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区域,都从未像当今的亚洲这样取得了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并得出结论:东亚的发展经历是一个经济奇迹。“在过去10年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10%,未来10年,亚洲的中产阶级将会增加1-2倍。除去日本,亚洲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到2010年将达8-10亿,其消费水平也十分惊人,预计为8-10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现今美国经济的150%;而英国中产阶级用了将近一个世纪才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以今天亚洲的发展速度计算,不用10年,这一进程便会完成。”[1]p81为了满足这么庞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导向型模式已经成为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取向。与此同时,亚洲产业结构由于后发优势正在从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制造业向以计算机和通信为主的制造、服务业的高科技密集型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全球经济正在从单一国家经济走向网络集团经济。亚洲的经济发展特点更为明显,例如华人率先建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种族网络——海外华人:新的经济势力网。“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本与天赋不分国界的时代,华人正可以担当一个桥梁的角色,去连通整个亚洲资金、观念、市场与谋略,并进行广泛交流,共创新世纪。”[1]p16-17这种网络集团经济成为亚洲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跨国的海外华人经济圈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势力。如果把海外华人看作一个整体,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海外华人控制了除日、韩两国之外的所有东亚国家的贸易和投资。香港、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和新加坡的华人在亚洲的已超过日本。华人亦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最大外次资来源。中国80%的外资也来自海外华人。”[1]p12世界发展需要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崛起。

   战后亚洲崛起主要表现在为亚洲进入现代化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都市化趋势改变着亚洲的面貌。应该注意的是,亚洲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大都市的膨胀。

 

亚洲意识观

 

   经济发展引发了亚洲人正经历着一场深远的文化革命,改变着亚洲的自我形象、文化与传统,“随着亚洲经济日益繁荣,政治逐渐开放,无论个人、公司商号或各种机关体制,都拥有愈来愈开阔的选择空间。两性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劳资之间,渐渐呈现出新模式、新结构,以及新的人际关系。”[1]p42亚洲社会从传统模式走向多种模式。而亚洲意识则是亚洲人由传统社会迈向多元社会的过程中重塑的自我价值观:做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担任的角色,改变过去不平等的世界地位。民族的亚洲、觉悟的亚洲、革命的亚洲与忧患的亚洲正在被自信的亚洲、集体的亚洲、道德的亚洲、文化的亚洲与共识的亚洲所取代。

   自信的亚洲:亚洲人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亚洲的心灵终于从困境中解脱了。东方可以对西方说:“别指手画脚了”。亚洲人开始以亚洲人为荣,对亚洲充满信心,发现自身的优势。这种自信将会发展成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式与风格。

   集体的亚洲:从民族的亚洲、忧患的亚洲开始向共同体的亚洲发展。过去共同体亚洲观念缺乏,而集体亚洲观念已建立起来特别是东亚危机以后,亚洲共同体意识明显增强。

   道德的亚洲:家庭的信赖与个人的责任感,自给自足的精神与开拓创新的精神。亚洲正在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例如从男权统治走向女性崛起,亚洲女性作为社会的主体之一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化的亚洲: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优点的继承与发扬,责任的观念、秩序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纪律的观念等等道德文化为亚洲和世界的文化建设服务。

   共识的亚洲: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转为“一个国家,一种共识”——多元文化和平共存以及成功地调和移民和当地人民地“共识”。亚洲人由于合和精神接受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所产生的差异。多元文化塑造“共识的亚洲”。

 

亚洲模式观

 

   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亚洲的现代化绝非等同于“西化”,它呈现出的是特有的“亚洲模式”。亚洲崛起的自信使亚洲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发展出自己特色道路。奈斯比特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他认为亚洲正在从政府调控走向市场驱动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亚洲政治经济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型”发展道路。如果从纯经济角度讲,市场经济的作用确实比以往更大,或者说亚洲的市场经济更加健全与完善。

   约翰·奈斯比特肯定亚洲模式主要在于对文化与发展关系的肯定,亚洲模式的基础就是亚洲独特的文化,文化与制度的互动产生出二战后亚洲的崛起与模式发展。亚洲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平等、和谐、公正、稳定是亚洲现代化模式的追求目标。亚洲正以一种独特的亚洲式的思维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发展模式。亚洲的发展模式已经证明:亚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换转换中呈现出多样性和新的个性,亚洲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画面。

 

亚洲影响观

 

   亚洲的崛起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亚洲也是世界新秩序建设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参与者,“东亚的经济崛起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经济圈,或经济-文化圈”[3]p27东亚已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亚洲崛起首先是经济实力的增长,随之而来的将是政治势力的扩张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1]p246欧洲、北美、东亚正在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三足鼎立局面。

   亚洲的崛起意味着告别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史。亚洲与西方的关系开始走向平等关系,自东向西的重新定位。“东方社会日益趋向功利化和高科技型,面临精神危机的西方人越来越东方化。东、西方两者文化、经济交融之时,世界将会更加生机勃勃。”[1]p5621世纪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时代。

“东亚现代化初步成功的理论价值在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或欧化,现代化道理并非只有一条。现代化的模式也并非只有欧洲或美国的经典模式,人类的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现代化的模式同样也具有多样性。”[4]p7东亚发展模式是一个新型的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也是亚洲崛起的重要意义,“近150年间,当西方人享有他们创造的进步和富奢时,大多数亚洲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现在,亚洲踏上了富强发展之路,经济的复苏使东方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传统文明的价值。随着技术和科学的引进,亚洲向世界展现了现代化的新型模式,这是一种将东、西方价值观完善结合的模式,一种包容自由、有序、社会关注和个人主义等信念的模式,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亚洲正在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二十一世纪。”[1]p275

 

评价

 

   约翰·奈斯比特的著作《亚洲大趋势》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崛起和东亚模式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关于亚洲模式的争论中,奈斯比特给以了积极的回应。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克服西方中心论来表达西方学者的亚洲社会历史发展观。虽然可以看到西方中心论的影子。

   奈斯比特是一个社会经济研究者,他认为企业就是财富、成效、经济活力的真正创造者,认同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所以难免会产生经济决定论的观点,但可以看得出奈斯比特在书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这一倾向,尽量给予客观评价。

   《亚洲大趋势》于1996年出版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数月内被译成多种文字。这本书内容丰富、分析独到、文笔新颖、引人入胜,对于我们分析、认识和预测亚洲及整个世界的形势,不失为一份很好的参考材料。因此这本书成为东亚学研究的名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斯蒂格利茨等编:《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世界银行发展丛书·研究报告系列)

[3]罗荣渠:《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亚洲经济特点篇2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①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大小: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洲(原因是:1)面积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地理分区:习惯上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各个地区和国家如下表所示:地区国家东亚中国、蒙占、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北亚俄罗斯的一部分4.东亚的国家有: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6.亚洲地形的特点: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3)地面起伏大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8.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记住p76.9各种气候在图中的分布)气候特点解析: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在亚洲,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尤为突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也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9.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0.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11.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12.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主要河流如下表奔流人海:河流流向特征注入海洋长江自西向东长度、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太平洋黄河自西向东长度5500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太平洋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河流冰期较长北冰洋恒河自西向东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印度洋印度河自北向南位于亚洲南部,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洋13.世界之最:1)世界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其次是伊泰普水电站)2)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3)世界领土面积的国家---俄罗斯4)世界上第一长河---尼罗河(6600千米)第二长河---亚马孙河第三长河---长江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5)世界面积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6)世界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8)世界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公里)。9)世界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公里)。10)世界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公里)。11)世界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20000多个)。12)世界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13)世界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公里)。14)世界的咸水湖,的内陆湖,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公里)。15)世界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公里)。16)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17)世界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密歇根、休伦、伊利、安大略)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公里)。1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公里)。20)世界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公里)。21)世界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22)世界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23)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公里)。24)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25)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26)世界上含沙量,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26)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7)世界的盆地---刚果盆地28)世界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注意:p2图6.2亚洲的范围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第二节人文环境1.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1%;世界上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共有10个,其中有6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无常住人口);按自然增长率由多到少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2.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3.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5、理解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6、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7.经济发展差异:在亚洲少数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如日本;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较大。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发展较快8、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牧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9、国家的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经济越落后,第一产业比重越大。。注意:p11活动2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一,位置:属于东亚,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东面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北有鄂霍次克海。日本国土南北狭长,并与经线斜交,日本大部分处在23ºn——46ºn之间,跨经、纬度广,将使日本的地理环境更为复杂多样,如跨纬度广,日本的南北温差就大,跨经度广,东西地方时间差就大。二,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组成,其中面积的是本州岛,(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18页图7.2找到位置并记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的平原为关东平原。四,多火山,地震。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五,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六,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大量进口原料、燃料,然后依靠高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工业产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国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大部分靠出口。日本发展经济的的优势:a、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b、劳动力素质高;c、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日本经济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有利的影响是可促进日本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可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日本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不利的影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七,工业区的分布: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便于原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主要工业区主: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23页图7.13中找到并记住)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八,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第二节东南亚(南洋)一、位置: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二,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2,重要性: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三。组成:1,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的群岛)两大部分(请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南海,太平洋落实到书上27页图7.18)2、国家:共有11个,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菲律宾;四、气候:*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五农业生产: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因:水稻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地制宜的必然条件。)2、热带作物:东南亚是世界橡胶,油棕(“世界油王”的称号),椰子和蕉麻的产地3、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①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的橡胶生产国②菲律宾是世界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的椰子生产国④马来西亚是世界的棕油生产国六、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七、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河流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八、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我国的重庆,武汉,上海)九、河流与城市的关系: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好处: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B.河流是水运通道,对外交通便捷;C.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充足水源;D.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e.环境优美;弊端:a.洪水会给城市造成损失;B.城市污水会污染河流;C.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亚洲经济特点篇3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东亚为代表的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未来潜力与广阔市场,对澳大利亚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推动其开始将经贸重点转向亚洲。进入90年代,基廷政府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快了将对外政策重心转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步伐,提出了“面向亚洲”和“融入亚洲”的口号与政策。概括来讲,澳大利亚的亚太战略是:以东亚为重心,积极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东盟地区论坛进程,提高澳大利亚在国际上的地位,尽快融入亚洲,以东亚蓬勃的经济带动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对于澳大利亚问题研究不深,研究成果不多,对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关注。但2011年底爆出美国将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建设军事基地的消息后,位于中国南面的这个中等强国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其对中国未来发展和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逐渐凸显。本文将从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亚洲政策转变的原因、亚洲政策的内容及澳融入亚洲的困难三个方面来梳理国内学术界对于澳大利亚亚洲政策的研究状况。

二、主题

(一)澳大利亚亚洲政策转变原因研究

促使澳大利亚转变亚洲政策,逐步走向亚洲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地理区位因素。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亚洲经济实现腾飞,四小龙和四小虎相继出现,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军。澳大利亚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澳大利亚的出口收入里,每4美元中就有3美元来自亚太地区”i。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与亚太地区的紧密合作,将为澳未来经济利益提供可靠的保证。就澳大利亚国内而言,其经济长期以农、矿业为支柱,严重依赖国际市场。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英国加入欧盟,抛弃了澳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澳大利亚排斥在外,迫使澳大利亚不得不就近在亚洲寻找贸易伙伴。余行在《澳大利亚靠向亚洲》一文中指出,“澳大利亚在西方国家中的处境也使它把目光投向亚洲。面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够周联盟的扩大及其内部建设深化,澳大利亚深感与传统的西方贸易伙伴的关系在‘疏远’,如果再被排斥在亚洲经济圈之外,它的前途实在不妙”ii。“澳在失去传统市场之后,致力于市场多元化,努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把重点放在本地区,强调的不再是与英的文化联系,而强调地理上的相邻关系在对外贸易关系的地位,积极参与亚太事务”iii。开辟亚洲市场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正如萧子华、杨洪贵在《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亚洲政策转变的经济原因探析》一文中所说,“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往来,可以为其农产品开辟新市场,保证最主要的外贸收入,还为新发展的矿产品找到了持续扩大的买主,增加了外贸收入。”

在安全上,澳大利亚从军事合作的高度考虑,在防务问题上突出了与亚洲各国,尤其是日本、中国、印度和印尼的合作与对话的重要性。澳大利亚认为,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使得其战略潜力大为增强,因此澳大利亚有必要将防务重点转向亚洲国家。余行在《澳大利亚靠向亚洲》一文中说,“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合作安全的热情倡导者,它不仅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提议国,还是东盟七个正式对话伙伴之一,同时也是东盟地区论坛的参与者。”进入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除担心东南亚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对其发动恐怖袭击外,还担心朝核问题对亚太地区稳定产生冲击”iv。东北亚是澳大利亚重要的经济利益所在,一旦该地区发生动荡,澳经济将受到致命打击。因此,澳大利亚希望与东亚国家一同努力,确保该地区的稳定。

地理上的原因已迫使这个历史上的英联邦国家成为广阔和复杂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的一部分。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理查德C?史密斯曾说,“地区间贸易与投资及跨边界生产的进程发展迅速,这加强了这一地区国家的相互依赖,同时也促使各国政府在制定及执行对外政策时将地区的稳定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v张秋生的《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的形成》中指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矿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澳洲商品在亚洲的市场占有率。地理位置临近亚洲为澳大利亚转向亚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vi。“澳大利亚紧邻东亚,与印尼、菲律宾仅一海之隔。澳与亚洲各国无领土和种族纠纷,其形象易于被亚洲各国所接受”vii。

(二)澳大利亚亚洲政策的内容研究

孙晖明在《澳大利亚的亚太战略》中将澳大利亚亚太战略的内涵概括为,“以东亚为重心,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进程,并通过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提高澳大利亚在国际上的地位,尽快融入亚洲,以东亚蓬勃的经济带动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发展”viii。王发恩在《澳大利亚的亚太战略》一文中指出澳大利亚的亚太战略意图是,“政治上,积极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朝机制化方向发展,使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与安全问题上发挥目前尚无其他组织可替代的作用;经济上,融入欣欣向荣、持续发展的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经济,以带动澳经济的持续增长”ix。

经济上,澳大利亚注重利用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的作用,密切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往来以从推动本国经济的转型和繁荣。澳大利亚政府确立的“首要原则是与经济强劲发展的亚太地区建立更密切的融合”。x王发恩在《澳大利亚走向亚洲》一文中说,“重视扩展与亚洲国家特别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关系,拓展亚洲市场是澳大利亚‘走向亚洲’的核心和目标”xi。高速发展的亚洲经济已成为带动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1991年,澳大利亚经济衰退后在短短两年内走出低谷,其关键就在于亚洲国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正如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所说,“澳大利亚靠近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而且已同它建立起密切的经济关系。这是我们澳大利亚人的历史性的好运气”。

澳大利亚亚洲政策的着眼点并非仅仅着眼于经济,寻找新的战略支撑点、联结新的政治伙伴也是澳大利亚对亚洲政策的重要内容。侯敏跃在《论战后澳大利亚亚太外交战略的演变》一文中将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的亚太安全战略定义为“睦邻合作维护区域和平”xii。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非常注重发展与中国、日本和东盟国家的关系,并与之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80年代,澳大利亚领导人曾经强调,“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协助缔造和平、稳定、良好的国际秩序,并将运用外交、军事、经济、发展援助、人才交流等诸多政策服务于这个目的”xiii。

(三)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的困难与障碍

很多学者都赞成这样一种观点,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在文化习俗上的不同点是澳大利亚在亚太发挥重要作用的最大障碍。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表示,“澳大利亚不是一个亚洲国家,而且也绝不可能成为亚洲国家,正如我们不可能也不希望是一个欧洲国家、北美洲国家或非洲国家一样”。亚洲地区各国都有着自己深厚的民族意识,反对将西方的价值观强加于己。而同西方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常常喜欢拿“人权问题”做文章。这一点,恰恰是影响其与亚洲国家关系的障碍。因此,汪诗明和王艳芬在《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挑战与机遇》中指出,“澳大利亚政府尚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必须改变公开谴责亚洲国家人权状况的方式”xiv。澳大利亚能否真正融入亚洲,根本在于其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同与亚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澳大利亚虽然转变了亚洲政策,与亚洲的接触和往来增多,但其与美国的全面外交关系对其国内政治和外交等方面仍有重要影响,且澳对亚洲政策的重点仍然在经济上,而政治和安全则居于次要位置。张天、张晓虹《论二战后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中说,“它(澳大利亚)对美国推行的是全方位的外交,即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和经济上都倚重美国,而对亚洲的外交则是以经济为核心的外交,可称‘经济外交’,换言之,澳大利亚把亚洲首先看作是自己的市场”xv。

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另一障碍是其产业结构比较落后。澳国内农矿业发达,工业多是资源加工型,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相当比重,在亚洲地区缺乏竞争力。周戎在《澳大利亚正在全面转向亚洲》一文中说,“澳名为发达国家,其经济结构酷似发展中国家,其制造业水平已低于‘四小’,东盟各国对澳的经济实力评价不高,与其合作的兴趣不浓,对东盟和澳的合作前景和成效也持谨慎态度”xvi。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澳大利亚更需要亚洲,而不是亚洲更需要澳大利亚。

面临北美和欧洲的竞争。孙晖明曾经明确指出,“长期以来东亚国家一直是美、日、欧的市场。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使美欧国家重新制定‘亚洲战略’……澳想在东亚站稳脚跟还得面临欧美的严峻挑战”xvii。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障碍,澳大利亚要想真正融入亚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澳大利亚政府必须接受和尊重亚洲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改变自身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与亚洲地区同等的繁荣。

三、结论

国内学术界关于澳大利亚亚洲政策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学术成果较少,且集中于亚洲政策的原因和内容方面。相比之下,学术界关于澳大利亚朝鲜政策的研究不足,文献数量屈指可数。另外,21世纪以来对于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的研究成果数量较上世纪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冷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积极参与亚洲事务,扮演了一个正面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但其在经济上对亚洲的作用又不是非常突出,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随着2009年美国新亚洲政策的提出和2011年美国表示要在达尔文建设海军基地,澳大利亚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影响凸显出来,理应受到关注。

注释:

i理查德C?史密斯,刘樊德.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J].当代亚太,1997(2):15.

ii余行.澳大利亚靠向亚洲[J].世界知识,1994(9):18.

iii萧子华,杨洪贵.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亚洲政策转变的经济原因探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3):60.

iv崔立如.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6/2007[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206.

v理查德C?史密斯,刘樊德.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J].当代亚太,1997(2):15.

vi张秋生.澳大利亚“面向亚洲”政策的形成[J].世界历史,2002(5):45.

vii孙晖明.澳大利亚的亚太战略[J].当代亚太,1997(2):23.

viii孙晖明.澳大利亚的亚太战略[J].当代亚太,1997(2):19.

ix韦政强.走向多极的世界[m].北京: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1996:91.

x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澳中关系[Z].澳大利亚驻华使馆,1995:34.

xi王发恩.澳大利亚走向亚洲[J].?望,1994(22):49.

xii侯敏跃.论战后澳大利亚亚太外交战略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54.

xiii侯敏跃.论战后澳大利亚亚太外交战略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54.

xiv汪诗明,王艳芬.澳大利亚融入亚洲的挑战与机遇[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5):47.

xv张天,张晓虹.论二战后澳大利亚的亚洲政策[J].宁夏社会科学,1993(1):69.

亚洲经济特点篇4

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各个经济体,亚洲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亚洲对美国和欧洲经济的依赖性正逐渐降低,但并未完全脱钩。我们相信亚洲现在能够接受美国和欧洲1%~2%的低于潜在水平的增长率,但如果美国和欧洲经济深度衰退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这两个结果之间可能存在一个引爆点,会产生非线性效应或者伯南克主席所谓的“金融减速器”效应,从而再次对亚洲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虽然情况有些严峻,但亚洲仍归属非衰退阵营。在亚洲,我们将非常开放的小型经济体的2011年经济增长率下调了0.5个百分点左右,但保持对大型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不变。因此,对亚洲2011年总体GDp增长预期维持在7.9%不变。大宗商品降价缓解了全球市场大跌对亚洲经济增长的冲击,而亚洲也提高了对西方需求低迷的承受力。

从同比增长率这个指标来看,亚洲出口普遍表现良好。同时有更明显的证据反映出亚洲出口正在降温,但结果有好有坏,仍未发现出口大幅下滑的有力证据。从最新的月环比数据来看,出口下滑最明显的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台湾,但与2008年11~12月份几乎亚洲所有经济体出口的月环比都下降超过10%的情况相比则微不足道。

有趣的是,亚洲对各目的地的出口显示不同的走势,即对西方的出口弱于亚洲内部的贸易。7月份亚洲对美国和对欧盟的出口远弱于对日本和亚洲其它地区的出口。中国公布的8月份出口数据也是如此。在目前阶段亚洲对西方的出口仍在增长,这与我们的基本观点一致,即美国和欧元区经济能够避免陷入衰退。当然,亚洲出口可能不久会更大幅下跌,因此我们也在密切关注我们的亚洲总出口综合先行指数。

一个非线性经济效应的例子是,如果全球股市大跌导致市场崩盘,这会引发负的财富和信心效应。虽然尚未到达相关引爆点,但风险正在加大。鉴于此,我们调查了亚洲经济体的其他关键“脉搏”指标。虽然出口增长普遍放缓,但其他指标发出的经济增长信号喜忧参半。

工业产出方面,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台湾工业生产的3个月环比跌幅超过10%,而7月份月环比跌幅最明显的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我们也密切关注了库存数据。一个不好的预兆是韩国的库存/出货比上升至23个月新高,这对未来生产而言绝不是好事。好消息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工业生产似乎仍然表现良好。综合各类即时和前瞻性数据的官方综合经济指数通常比GDp增长率先行1个季度,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台湾、特别是印度的先行指数都在下降。但其他经济体先行指数的最新表现可以称得上稳定。

pmi指数方面,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特别是台湾的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低于50这一强弱分界点。8月份印度的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滑,但仍表明制造业在扩张;中国的官方pmi指数在8月份微幅上升至50.9。商业信心没有显示很多的下挫迹象。调查显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信心较高而且还在上升;中国的信心稳定在高位;香港、新加坡和台湾保持稳定;只有印度和韩国的信心下挫。消费者信心方面,中国大陆、泰国和台湾的信心很高而且在上升;印度尼西亚稳定在高位;但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则在下跌。

亚洲经济特点篇5

魏明海/主编喻常森/副主编

2013年7月第一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对外实行和平战略,世界各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区域化将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融为高度相互依赖的整体。过去被认为是距离遥远的一些边缘地区开始进入到中国国际政治研究者的视野。大洋洲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部分,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大洋洲区域问题的综合研究,过去并没有受到学术界应有的关注。2013年7月,由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大洋洲蓝皮书》(《大洋洲发展报告(2012-2013)》)的正式出版,有利于扭转这种局面,帮助人们扫清一些相关的知识盲点。

蓝皮书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山大学副校长兼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魏明海教授担任主编,资深国际关系问题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喻常森教授担任副主编,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工作部副主任、中国大洋洲友好协会秘书长张和强先生作序。蓝皮书分为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第一部分“总报告”主要针对2011年以来大洋洲地区的形势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该地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大洋洲地区国家在最近的一两年内,政治上经历了周期性的调整,经济上取得了恢复性的发展,在外交上,由于“亚洲世纪”的到来,大洋洲国家加快了区域合作以及融入亚洲的步伐。

“地区热点问题篇”重点分析了大洋洲地区受国际社会和国内学界关注的几大重点问题,如政府政治及选情分析、发展援助、对外关系研究以及社会政策的重大变化等方面。包括澳大利亚亚洲白皮书解读、新西兰大选、日本对大洋洲岛国的援助等等。

“国别篇”是整本书的重点,集中分析了大洋洲区域的重点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政治、经济等问题。例如:《澳大利亚政局与政治的发展》分析了澳大利亚的基本政治制度概况以及2012年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在内部权力竞争中造成的短期政治动荡;《澳大利亚经济报告:“矿业繁荣”的特征、缘由及其影响》探索了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矿业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的影响与矿业繁荣背后澳大利亚应如何协调“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澳大利亚外交报告:历史、地理与外交传统》深入剖析了作为影响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两个关键因素——“历史”与“地理”在澳大利亚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亚洲世纪”下澳大利亚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以游刃于中美两大国之间,最大限度实现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新西兰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分析了2011到2012年度新西兰的经济形势,并介绍了政府为应对国内人口老龄化、毛利人高犯罪率等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除了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研究外,蓝皮书对过去人们比较忽视的南太平洋岛国事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第四部分“中国与大洋洲地区关系篇”,分为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中国与新西兰关系、中国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关系,以及中国与其他大洋洲部分岛国的关系等四个部分。201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建交40周年,双方关系日益走向成熟。中国与大洋洲岛国在贸易、援助及经济合作方面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与以太平洋岛国论坛为主要平台的多边合作走向制度化,中国成为大洋洲事务的重要参与方。

最后一部分“资料篇”,采取简讯的形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归纳整理了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大洋洲地区的重大事件,以及中国与大洋洲国家互动关系的报道,为作为蓝皮书出版的大洋洲区域发展报告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讯。

亚洲经济特点篇6

一、东南亚和非洲交往的特点

(一)古代、近代交往的特点

1.以自发的海上经贸交往为主据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东南亚和非洲的交往始于古代,近代有了大发展。东南亚地区自古为海上重要运输通道,并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模式以及对外交往模式又主要是以海上贸易为主,利用海上交通运输原料至非洲或是运输来自南洋(今东南亚)劳工或华人劳工至非洲东岸;而非洲地区拥有良好的港口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在古代和近代,东南亚与非洲的经贸交往十分频繁,一些东南亚国家将其种植的茶、香料、水稻、椰子等农产品及手工丝绸、纺织制品等运往非洲销售;非洲也将其种植的咖啡、蓖麻等农产品远销到东南亚,两地区经济交往以各国自发的经贸交往为特质。

2.经济交往,带动文化交流东南亚与非洲各国的经济交往,带动了两地区文化的交流。据资料记载,公元3~5世纪和公元8~13世纪,印度尼西亚人分成两批移居至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尼人不仅带去了东南亚的农作物,如:水稻、芋头、香蕉、椰子和甘蔗,以及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科技,还促进了语言为文化的交流,例如:马达加斯加语从马来—玻利尼西亚文化中吸收了94%的基本词汇,形成了马儿加什语。

(二)现代交往的特点

1.政治交往方面与对外关系事务上求同存异东南亚与非洲各国由于有着相类似的与殖民主义相斗争的经历和相类似的独立背景,因此两地区有着较高的历史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尤其是在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之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东南亚与非洲国家基本上都奉行和平中立与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帝、反殖、反霸和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强调非洲与东南亚国家的统一与合作,把每个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的独立和解放看作共同的事业,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东南亚及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同属于参与不结盟运动的国家,恪守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即保持中立、不与任一大国结盟、不干涉他国内政。但是在不干涉他国内政方面,东南亚国家与非洲国家有着明显区别。东南亚国家坚持传统的不干涉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也不允许他国干涉本国内政,更强调意识;而一些非洲国家将不干涉原则与不漠视原则混合,在传统的不干涉的原则上,出于人道主义立场加入了不漠视原则,漠视外部力量介入国内事务,以平息国内不同组织之间的内战。因此,东南亚与非洲国家在政治交往时候,有一定的分歧,但是彼此尊重求同存异。目前,东南亚与非洲国家,大部分均属于发展中国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东南亚与非洲并不毗邻,东南亚地区又为世界各大国主要角力的战场,东南亚各国忙于斡旋于各大国之间,推行“大国平衡战略”,所以在与非洲的政治交往方面略显匮乏。

2.以自为的经济交往为主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的召开,成为东南亚和非洲交往和国际关系的重要拐点,开启了东南亚与非洲关系自为经济交往的新篇章。万隆会议在东南亚国家与非洲国家经济交往方面,强调发展亚非地区的经济,鼓励与会国在互利与互相尊重国家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并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措施。万隆会议后东南亚与非洲各个国家在经济上取长补短,相互支持,签订贸易协定和实施进出口的相互优惠措施。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而东南亚地区在金融危机中却展现了不一样的经济活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的聚集地。东南亚依托各国投资经济迅猛发展,非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非洲地区的海外平均收益率高达33%。非洲的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经济特点使非洲成为了发展的最后一块热土,由于东南亚地区积极推行经济改革,转变为外向型的经济战略,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也积极的出口东南亚的商品以及技术,非洲的高回报率吸引着东南亚各国的投资,因此两个地区的经济交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3.由单一国家交往逐步过渡地区区域组织间的交往随着东南亚与非洲单一国家之间交往的增加,东盟与非盟之间相互合作次数迅速增多,使节往来增多,双边协议增多,发展战略信息共享以及产业、货物、服务和劳动力的互动迅速增多,东南亚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发展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在各地区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唯有将地区的单一国家交往逐步过渡为地区间区域组织间的交往才能发挥整体力量取得大于各个单一国家相互交往所取得利益之和的利益。

二、东南亚和非洲交往的意义

(一)政治方面东南亚与非洲各国通过政治交往鼓舞了两个地区的人民勇敢加入独立战争中去,最终取得了反帝、反殖、反霸战争的胜利,也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非洲各个正在处于内战的国家借鉴东南亚各国的先进经验,在治国理政、国家发展模式等问题上,加强政治合作与交流。东盟和非盟的交往的增多,加强了东盟与非盟政治上的对话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两地区甚至全球的政治对话机制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两地区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深化政治交往,对转变和完善全球的安全机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反恐方面,东南亚和非洲的各个伊斯兰国家可形成互通有无的情报信息网,防范极端宗教主义的出现以及传播。共同联手打击威胁本国以及地区安全的恐怖主义,减少极端恐怖主义在两地区出现的可能性,为全球的反恐事业贡献出一份重要的力量,维护本国以及地区甚至全球的安全。

(二)经济方面东南亚各国与非洲各国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开放市场,对全球越来越具重要性。东南亚国家需利用廉价的资源迅速占领市场,而非洲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市场,并具有收益率较高广袤的市场,通过交流和转让技术,注入资金,运用有效经济增长的战略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可以促进东南亚以及非洲各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时,由于东南亚与非洲各国有着类似的发展经验,非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交往,非洲各国可总结和借鉴东南亚各国发展经验和教训,发展本国经济。同时东南亚与非洲的经济交往也促进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发展模式的新的探寻。

亚洲经济特点篇7

[关键词]滨下武志网络模式海域模式地域模式亚洲区域观

滨下武志先生现任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的教授,兼任中国商务印书馆的《中国学术》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1998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所所长。滨下武志先生曾任东洋文库、一桥大学、东京大学的研究员、教授。

滨下武志教授早年在东京大学专攻东洋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在日本属于亚洲学派,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江户时代主要有三种学问,即国学、汉学、兰学,东洋学一说是西方学术进入日本以后才有的提法,其在原有的汉学基础上,借用西方学术的话语系统,展开对东亚历史的研究。从西洋的角度来研究亚洲,京都大学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而日本学者杉原薰治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属于西洋派角度;川胜平太治日本史的研究,属于国学派或者日本派。滨下武志教授属于汉学派,治亚洲史、东亚史和中国史研究。滨下武志教授以上海为研究突破口,研究亚洲的国际性商品——中国的物产。对白银比价的变化的研究,论证国际性、区域性和地域性的金融变化问题——货币、钱庄和票号等关系。因此,滨下先生的研究以上海为突破口集中在中国和亚洲现代化问题。历来的关于中国近代金融问题的研究,多注重从中央和地方的角度看问题,滨下先生则主张从地方和地方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比如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以江南一带为核心来研究中国的近代化。滨下先生试图从亚洲的角度来研究亚洲内部关系以及亚洲与世界(外部)的关系。

滨下武志先生的核心史学思想为:近代中国和亚洲的衰落不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所造成的,而是由于东亚的内部原因。亚洲的近代化(日本的学者的习惯用法,中国的学者也沿用了这一用法。但由于罗荣渠教授的贡献,中国的学术界采用了现代化的用法,亚洲近代化是指亚洲现代化的早期阶段)的动因来自自身的危机,东亚的内生机制——以朝贡贸易为核心的东亚体系。因而,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了与“冲击——回应”论不同的“亚洲经济圈”理论。这一理论是以“朝贡贸易体系”和“地域经济圈”为基石和支柱展开的,这样,建立了以“亚洲为中心”的研究视角——“亚洲区域的研究模式”。[i]

全球化与本土化研究的可能性

1.超越“西方中心”观

过去,历史研究是以“西方中心论”占主体地位。比如对于亚洲现代化研究一直占主导观点的是美国学者费正清的“冲击——回应”论[1]:“主要是将西方视为是一种相对自主的力量,片面冲击着非西方世界的停滞社会结构。”[2]通常认为鸦片战争就成为亚洲现代化或近现代史的转折点,而这正是从西方看东方的视角。

事实上,根据琉求历代宝案的记载认为,1838年,道光皇帝的上谕表明清朝自身试图对以往的朝贡以及朝贡贸易进行一个大的转换。[3]鸦片战争中的朝贡体系问题反映了亚洲经济圈的变化以及东西方关系的真实情况。鸦片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包含着中央权威与南方商人的商业利益之争。道光皇帝在1838年就曾试图改变原先的朝贡贸易体系,因而在近代的变局中,所谓西方主动而东方被动的一贯说法未必是实情。中外学者在研究亚洲近代史的时候,每每有意无意地采取西方中心观的立场。[4]这是一种忽视历史事实的做法。“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人们开始真正关注战后世界史的巨大变化――对19世纪中叶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形成的世界性、普遍性与现代性:欧洲的自我认识等同于世界认识的观念提出质疑,开始探求新的历史视野和研究方法。”[5]因此,不仅要对西方中心观进行检讨,而且要对非欧洲的世界重新进行评价和认同。对于中国和亚洲近现代史的研究,“西方中心观”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非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诚然,西方有西方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在此背景下总结出其相应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是适合于西方的历史与现实的,但未必适合于东亚世界。

2.亚洲模式的可能[ii]

实际上,世界史的西方中心观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研究主体与研究方法问题,历史研究不应局限在时间范畴,以国家与民族的唯一主体为核心(更为严重的是,原有的历史研究以西方国家与民族为主体)。“既然将历史视为排他性的必要存在的国家与民族不再可能成为一个主体,那么历史的方法也就不能仅仅取决于历史叙述的方式,也就是说,历史研究不再是以往的‘历史学’,而是将进入一个根据记录主体的需要而发生变化的‘书写历史’的时代。”[3]

要超越从西方看东方的唯一模式,建立从亚洲或东方看西方或世界的模式。从而形成多元的可能性,重视而不是忽视亚洲的历史和亚洲的世界地位与作用。从亚洲视角来看世界,确立全球化中亚洲的特色地位。全球史学的出现也带来了本土史学、地域史学的勃兴,在全球化的今天,更要重视亚洲或东亚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真正认识亚洲的历史,找到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恐怖问题、老人问题等等的办法。即要强调地域主义的亚洲,又要强调全球化的亚洲: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与辩证统一关系:不仅要注意全球史学之东亚的本土化,而且更要加强东亚的本土化史学的建设之东亚的全球化。战后东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视野把握,例如,东亚必须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从20世纪英国的衰退、美国的崛起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变动,比如英镑的国际化问题,美元的国际化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中国现在就面临着人民币的世界化问题。如果美元出现金融危机,亚洲,尤其是东亚、中国该如何应对?亚洲区域经济圈将发生什么变化?亚洲是否要出现与欧元一样的统一货币?等等问题,我们应该提前作好准备。现实问题需要历史的解读,全球化的现实要求东亚区域化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只能来自东亚区域内部,“亚洲经济圈”理论成为滨下武志教授的亚洲内生机制研究的起点,[6]从而构建了“亚洲取向”的研究模式。

因此,滨下武志教授提出“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论”,是“尝试站在‘地域研究’这样的‘空间’视角对历史研究重新加以定位。也就是说,要使历史研究从过去的以‘时间’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方法转向以‘空间’为主要对象,要站在空间的角度对东亚世界进行重新审视”[3]

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论

在亚洲近现代史的研究中,关于亚洲经济圈的运行、转化和发展,以及亚洲近代化的动力和历程等问题,西方学者的“冲击——回应”模式过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研究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非西方世界以及亚洲问题,这是以国家为主的历史观、亚洲观,内容比较简单,并且也不符合亚洲的历史事实特别是战后亚洲的现代化发展。而“以地域关系来讨论亚洲的区域模式,特别是历史上的区域模式,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模式。”[7]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模式包括地域模式、海域模式、网络模式、朝贡模式、腹地模式以及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模式等等。由于这些历史模式的存在,构成亚洲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其内在纽带和原动力,这就是长期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圈”——亚洲朝贡体系或亚洲朝贡贸易圈。“亚洲经济圈”是以中国和印度为两个轴心的东亚朝贡贸易圈和南亚贸易圈为基础,以东南亚为媒介,通过朝贡贸易、互市贸易等官营贸易和通称为帆船贸易的民间贸易等形成的,以东亚朝贡贸易圈和亚洲区域内相对独立的白银流通圈为基础发展壮大,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征的亚洲区域内的多边贸易网。[8]这是历史上存在着的,不可否认,因而必须以此为基础,从西方如何融入亚洲早已存在的经济贸易圈以及如何把它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发展方向的角度进行另一番同等重要的研究。从而形成亚洲的地域研究和区域研究。

如何研究亚洲区域内的关系?亚洲经济圈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模式?通过对东亚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为核心的所形成的网络与体系历史研究来确定。滨下武志教授认为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由网络模式、海域模式和地域模式等构成。

1、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是从网状结构出发,考察点与点结合的经纬关系来研究历史与现实的发展。“以经济史而言,网络市场主要是针对海外市场,但如果严格的解释是网络居于中介地位,使制度可以权宜改变而较为弹性的作法。”[7]滨下先生特别关注对“中介地”研究、朝贡体系和华人网络研究。

首先,“中枢地”研究为亚洲地域研究的起点:以上海、广州、香港、新加坡、马六甲、琉球为中心而形成地域关系。这是“亚洲经济圈”研究的基础,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亚洲经济圈的地域中枢地位和金融中枢地功能。因而,滨下武志教授重点以上海和香港的研究为中心,考察华南与东南亚的地域内的、地域之间的区域关系。例如,从人、物、财的流动方面阐明香港在历史上具有的网络结合点的作用。在把握亚洲区域内在关系的时候,并非仅仅存在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存在地区之间的关系。在把握地区之间关系之时,首先考察地域圈中各地区的结合部所形成连接各地域的、具有网络中介作用的中枢地。从而建构历史上发挥机能作用的实体——地域圈。历史上,亚洲绝非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由多个具有中心一周边结构的关系的地域圈复合体而成。正是由于这些中枢地的存在使亚洲的地域圈相互影响而形成“亚洲经济圈”。它们的历史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朝贡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数世纪以前中国开启的朝贡制度,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政治整合系统,涵盖了亚洲和东南亚。朝贡制度不仅包含两个国家的关系,在某些时候更包含着一个像卫星似的朝贡关系——曾几何时,越南向老挝和高丽索取朝贡,而向中国朝贡的国家也派遣朝贡团到日本,琉球的国王在清朝/德川年代,也分别与江户(东京)和京师(北京)有朝贡关系——从而在整个地区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关系”[9]

这种网络关系与西方的以国家为主的国际关系不同,朝贡网络秩序则是一个涉及内部与外部的广域空间模式,体现着以宗主权为核心的区域相互关系,塑造了亚洲的大地域主义:“牵涉宗主权和周边的主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南北关系、中心与周边的关系、大陆的开闭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各种相互关系的变化,导致现在的亚洲演变成以南方为主、以周边为主、以海港和海关为主、以地方为主的时代,以及未来以华南为主的可能性等。”[7]

再次,华人与华侨网络是亚洲地域研究的主体之一,空间展开的重要主体。华商对亚洲的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商人仍然十分活跃,上海、广东商人在神户、横滨、京都等城市投资设立棉纱厂,以上海为核心的经济流动对日本商人形成巨大冲击,成为日本近代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条件。中、日、朝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三角贸易关系。华商在东亚(含东南亚、东北亚)的纽带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在东亚历史体系中,华人网络模式是近代亚洲的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0]

2、海域模式

注重对亚洲海洋的研究是滨下武志教授学术的重要思想。亚洲区域模式的一种形式。

首先,“以海域融合为主的观念来说明亚洲的历史,比过去以土地为主的观念可以涵盖更多的地区和呈现不同的内容。亚洲海域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东海、黄海、南海,从印度洋到澳大利亚大陆有西里伯海、阿拉福拉海、珊瑚海、塔斯曼海等以上各海域连续起来,使得海洋与半岛、岛屿之间互相联系,构成历史上中心与周边的关系。沿海的作用性和以国家为主的地域关系不同,它是以海域为主关系。特别是亚洲的海域关系,比其他的大陆如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等更为绵长。”[7]这是亚洲特色,也是海洋亚洲的重要内容。

其次,海洋的历史或海洋问题研究与陆地的历史或陆地问题研究相比,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沿海问题,如海关、移民、贸易、港口、沿海城市关系、沿海城市与港口关系(如上海与宁波、香港与广州、新加坡与马六甲)、沿海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民间和官方的交流与冲突关系问题等。因而,港口与港口之间的模式研究成为海域模式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7]

第二、跨海问题,如跨海商人集团(如宁波商人)、跨海城市关系(如上海与长崎)、跨海经贸往来、跨海货币流通、跨海移民和劳务、跨东海的历史作用问题等。比如中国的宁波和日本的九州之间的商贸联系,就比宁波与中国其它地方的联系更为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值得研究。由此,可以形成跨海网络交流,比如中国和日本的城市之间和地域之间可以进行“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老人问题”等的交流。

第三、海与海之间的问题,如东海与南海之间的问题,广州与东海之间的交流,广州与新加坡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因而,腹地模式研究也是这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7]

再次,对海洋问题的研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陆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结合,有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儒家文化从北而南的传播和海洋文化由南向北的传播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它反映了亚洲区域模式的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从而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儒家意识和海洋意识形成互动的、良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一亚洲区域的传统意识不仅有利于东亚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认识,而且它是东亚的重要传统资源,是东亚社会的发展的积极因素。

3、地域模式

地域关系和地域经济圈的研究体现着地域模式思想,地域模式是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的核心内容。这是区别于历来以“国家”以及由他们相互之间组成的“国际”来作为分析近代史的前提和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进而又成为演变种种历史史实的舞台。在后者研究中,在“国家”和“国际”之间找不到“地域圈”的领域研究的可能。

由于以国家为主的分析框架掩盖了亚洲的地域关系,因而必须把握亚洲这种具有复合和多重色彩的实态“地域圈”的内在联系就成为地域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研究经济史时,把处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媒介地位的‘地域经济圈’纳入研究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同样,在把握亚洲区域内在关系的时候,并非仅仅存在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存在地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在历史上发挥机能作用的实体——地域圈。近代亚洲史不应被视为西欧近展阶段所规定的对象,而应探求如何在亚洲史的地域圈内的各种关系中,亦即从对亚洲自己的认识中去寻找本身的位置。”[8]

如前所述,又由于拥有在地域圈中各地区能够发挥网络中介作用的中枢地的连接,促使这些地域圈与朝贡贸易圈的共同作用形成亚洲经济圈。历史上,亚洲绝非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由多个具有中心一周边结构的关系的地域圈复合体而成。这些地域圈相互以新加坡、马六甲、琉球、香港等为中枢而交叉存在。亚洲经济圈的存在是亚洲历史的存在。因而,这种超越国家界限的地域模式研究,是亚洲研究的一种新的取向。

4、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

探讨亚洲内在的联系,应把亚洲作为一个区域和整体来把握。过去在对亚洲现代化进行研究时,学者总是从外因方面(如冲击—回应论)去寻求把握亚洲近代史的契机,或者仅仅孤立地从各国的内因方面去寻求,把亚洲史的面貌仅仅看作内容各异的国别史的简单总和,而没有把亚洲当作一个有机联系、互相影响的区域性的整体来把握。事实上,亚洲历史上自身存在着而且只有亚洲才具有的一个历史体系:由于网络模式、海域模式与地域模式等的共同作用,亚洲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相关的朝贡关系,各种关系的作用形成了“亚洲体系”。“只有以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设定问题,并将其作为历史探讨的对象,从中寻求把握世界史进程的契机,同时通过对成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媒介体的各国历史的把握,才有可能对近代亚洲取得正确的认识。”[8]因此,滨下武志教授的视角是从“地域性”到“区域性”再到“全球性”的线索展开的对“亚洲经济圈”理论和“全球化与东亚区域历史”相关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这样,滨下武志教授的“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论”形成了亚洲取向的研究视域,真正地超越了过去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视域。即“通过对历史上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进行研究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以中国为核心的与亚洲全境密切联系存在的朝贡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朝贡贸易关系,是亚洲而且只有亚洲才具有的惟一的历史体系。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联结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内在的纽带。”[8]

滨下武志教授围绕近代中国对亚洲的关系、对欧洲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数百年以来的历史背景所给予这些关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不能看成是可以用单纯的历史的因果关系来说明。在此需寻求的视野,是立体的多层次的视野,它应当在意识到历史上认识主体的同时,去描绘出同时代人的时代认识,并将之与现代的认识主体的课题意识进行对比和质疑,由此,去辨别历史现象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脉络,从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历史面貌的再构成的任务。这种视野,就是以探求历史学规律的“总体史”为目标,而且也是历史研究在今天得以存在的理由。[8]

评价

滨下武志教授的“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论反映了近20年来史学研究的新转向——多元的全球史学的发展。其学术影响非常大,引起了日本和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兴趣。[6]尽管有许多学者提出异议,如美国学者柯文[9]与日本学者中村哲[11]。“虽然目前滨下武志教授的理论和观点并不为同仁所认可,而且在某些观点上还引起了持续的争论,但可以说,即使是不同意滨下武志教授看法的学者,也认为‘亚洲经济圈’理论的提出很有意义,特别是关于亚洲是一个有机体制的假定,以及亚洲是一个统一体的构想,对于亚洲近代史研究的深化,具有相当的意义。”[6]

滨下武志教授是以亚洲为中心考察世界历史进程,同时又吸收了“全球史学”观点,[10]形成了亚洲区域的历史模式论。这种研究特点表现为:第一,亚洲连续性的研究是考察亚洲自身的历史连续中的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是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是历史上形成的联结亚洲各国各地区的内在的纽带;第二,亚洲整体性的研究要从体现历史纽带的亚洲区域内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整体内在变化之中,去把握作为亚洲史的延续性的亚洲近现代;第三,亚洲空间性的研究是将近代史改变为从历史空间进行把握这样的课题,实际上是将至今为止从时间顺序之中探讨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历史研究,改变为更加注重从空间领域,注重从空间模式提示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8]在此基础上寻求亚洲内部的互动,寻求亚洲与欧洲的近代互动。亚洲区域模式论不仅考察了近代中国对亚洲的关系,亚洲区域内的各种关系,而且考察了亚洲对欧洲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研究是要建立一种多元的亚洲史和世界史研究的新模式,而不是以一种模式为中心。避免单一化而尽量“存异求同”:“正是主体自我认识与再生的力量,而由于将‘他者’放入视野,使得历史研究再一次注意原先所忽视的领域,不再将西方概念化为单一实体的同时,也解构了以国家为单位的同质化看法,而异质多元并存的文化思维,使得依据‘近代民族国家’而形成的叙事结构与主题,转为‘全体人类’。这种‘无国界’(超越国家的区域)或‘越界’(国家、种族、性别、族群)思维的‘后国家时代’新史观,正为世界史写作开启了新的论述方向。”[2]

滨下武志教授注意到跨学科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人类学、社会学、社会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与历史学研究的结合;注意吸收新的理论和方法,比如“网络概念”的使用,可以使我们形成系统观点,具有横向性的、多元性的、动态性的特点。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他对历史与现实的关怀,“当我们一方面强烈地感受日本近现代上的历史观念;一方面考虑‘作为历史而存在的现在’的同时,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除了切望能洞察那些与现代中国、现代亚洲、现代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方方面面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企求呢?”[8]

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滨下武志教授的研究由于涉及实证性与理论性的多方面研究,特别是理论性研究,由于人力的原因,还缺少力度。这也制约了他的学术影响。尽管如此这也反映了滨下先生对亚洲史重构研究的努力,亚洲本土学者开始重视和审视自己的历史,在全球史学的影响下,破除西方中心观而建立亚洲研究取向的不懈努力,转换了世界历史研究的视角。

转贴于[参考文献]

[1]陈君静.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黄俊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中国与日本的他者认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5]沟口雄三,滨下武志等.交错的亚洲.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96.

[6]朱荫贵.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北京:历史研究,1999.2.

[7]滨下武志.亚洲价值、秩序与中国的未来——后国家时代之亚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东北亚区域研究,2000.

[8]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柯文.变动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香港:二十一世纪,2003.8.

[10]滨下武志.东亚世界的地域网络.东京:山川出版社,1999.

[11]中村哲.东亚近代史理论的再探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亚洲经济特点篇8

奥巴马总统上任伊始就开始着手战略重心的调整,强调“将我们在亚太区的存在和使命列为重中之重。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大国,我们将留在这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投书著名的《外交事务》杂志,阐述了美国亚太战略的新思路、新转折、新行动,强调亚太对美国的未来极其重要,宣告今后十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强化联盟体系,从而使自己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以保持美国的领导作用、保障美国的利益及推进价值观。美国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目的就是要全面恢复并增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发挥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作用,保持在这一地区无可匹敌的影响力。

奥巴马政府在外交、军事和经济齐头并进、三管齐下

2011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外交、军事和经济齐头并进、三管齐下,“重返亚洲”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政治(外交)上,全面参与本地区多边机制和架构,密切与地区国家关系。几年来,从东盟地区论坛(aRF)到东盟10+3、东亚峰会等区域性多边国际组织和机构,美国不仅要全面进入,而且要强力主导,最终实现美国在亚太的领导地位。美国不仅加强与亚太传统盟友的关系,巩固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的盟友关系,而且积极拓展新的伙伴关系,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新伙伴关系火热。美国全面调整以往“不介入”南海争端的政策,目的就在于积极寻找并抓住“重返”战略的新的支点。

在军事上,与传统盟国加强合作,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调整军事部署,确认和巩固亚太地区安全主导地位。美国要加速军事力量向亚太地区转移,扩大和调整军事实力的前沿存在,向亚太盟国提供安全保障就需加强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等的军事盟国关系,并要求盟国在防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朝鲜半岛,美国加强了与韩国安保合作,特别是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后,美韩频频在朝鲜半岛及周边海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在日本,继续突出美军的“前沿部署”,明确将纳入美日安保范围,强化日美同盟“地区与世界安全不可或缺的支柱”地位,巩固提升美日同盟关系及效力;在南海问题上,把南海视作其亚太安全考虑因素,不仅在言语上高调介入,而且行动上也是积极跟进,在向南海派驻先进战舰的同时,还向菲律宾等国出售武器,升级其作战能力,在澳洲,奥巴马亲自宣布在澳驻军,巩固第二岛链防线。此外,美国特别加强与印度军事合作关系,并将其升级到含有“战略含义”的层面,蒙古也成为美国关注的“新角色”。军事上的“重返”还体现在作战能力提升上,一是将投入120亿美元全面升级关岛军事基地,加强以关岛为中心的多个军事基地建设;二是提出“空海一体战”的作战理念,将全军种纳入统一作战体系,强化网络提升作战规模和能力,增强战略威慑。

在经济上,通过构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泛太平洋经济区。面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崛起,美国虽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政治上和军事上重返亚洲的势头难以阻挡,但经济上全面介入亚洲多边经贸机制却绝非易事,tpp正好给了美国主导亚太地区事务和实施亚太新战略的抓手,解决了“返亚”的经济路径问题。可以说,tpp不仅对促进美国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国通过制定新的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贸易标准,以一种新的游戏规则来重塑自己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领导性地位,名正言顺地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中心。同时美国并未邀请中国加入谈判,某种程度上说是要赢得战略上的主动,防止亚太经济和政治重心向中国倾斜。

“重返亚洲”并不意味着美国离开过亚洲

一方面美国一直保持在亚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深度存在,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并没有始终将亚洲作为战略重点,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冷战后,美国就曾表示将欧亚并重,但这一战略调整计划被“9·11”事件打乱后一直未做到平衡。可以说,今天的“重返亚洲”其实是美国人的老决心、新行动,之所以能在近年付诸行动、得到集中体现,主要是由于客观现实的需求、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

第一,地缘政治“冲击力”。美国战略东移的背后,以中国为核心的地缘政治是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一方面,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是亚欧大陆强大的陆权与海权相交汇、相角逐的场所,重要性格外突出。美国若想保证全球霸权不受影响、地位不受挑战,必须在这一至关重要的地区保持绝对优势、处于强势主导。正因为如此,海陆兼备、地缘位置显要的中国无疑是美国战略调整催化剂之一,地缘政治因素自然而然成为个中的核心和决定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从中国发展的冲击力来看,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快速发展的经济、军事实力已经深深影响了“一超多强”国际格局结构,大有从这个“多强”中脱颖而出的势头,亚太地区力量平衡朝着不利于美国方向倾斜,让处于世界权势之巅的美国“如鲠在咽”。历史表明,处于守成的霸权国与迅速崛起的、将来有可能取而代之的挑战国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甚或兵戎相见。最近十年来,美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中东反恐,客观上确实是忽略了亚洲,而这十年,恰恰是中国实力增长最快的十年,中国如果按照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下去,将会在未来20年内或更短的时间里超过美国。美国为世界所接受,是因为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多方面的战略优势。但今天的中国除了经济上的崛起之外,还没有可以让其他国家所接受的战略优势。所以在美国人看来,中国在区域和全球经济和安全事务中日益增长影响力,很可能是美国未来数十年内最大的全球竞争对手,对中国崛起的防范、戒备的心理油然而生、弥漫传染,因此构建各种“规训”机制、采取多重行动来牵制或者遏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从而继续保持和巩固“全球领袖”地位。

第二,地缘经济“引力”。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解体,美国在欧洲能够“松口气”,而亚太地区由于人口数量、市场规模、经济实力、活力、发展潜力,让美国感觉到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美国的未来在亚太,亚太地区对于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性大大上升了。特别是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你追我赶、群芳斗艳、群体性崛起,除中国以外,韩国、印尼、越南、泰国等一批新兴国家发展势头都很好,中国—东盟自贸区、中日韩首脑峰会、东亚峰会、东盟“10+3”等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为亚太地区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注入新鲜强劲的活力。世界经济的“板块”加速向亚洲漂移,日益聚合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生机与活力,新的世界地缘经济中心正加速形成。正如主席指出,“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发展活力、潜力最大的地区”。面对如此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区,美国当然不会坐失良机,决定未来政治方向的是亚洲,推动世界经济的引擎在亚洲,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是美国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也是奥巴马总统确定的一项首要任务。亚洲开放的市场为美国进行投资、贸易及获取尖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国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和美国公司开发亚洲广阔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基础的能力。美国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开拓亚洲国家更为广阔的市场,拉动美国的出口,重塑在亚太地区经济贸易的主导地位。事实上,亚太地区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美国贸易重心已经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与亚洲的贸易额已经是与欧洲贸易额的两倍多,对美国这样一个贸易立国的国家来说,“重返亚洲”是很自然的选择。

第三,国内政治“角力”。在小布什当政的八年当中,美国将政治军事资源大量投放在中东地区,而对于亚太地区,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是精力不济,鞭长莫及。美国围绕反恐这个中心,服务全球战略这个大局,亚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这在精英层看来显然是犯了错误的。特别是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奥巴马政府因执政绩效不佳,国内经济衰退、复苏乏力、债台高筑,长期保持“无就业”的增长,失业率一直在9%的高位徘徊,《医疗保健法》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受到反对难以施行,社会不平等加剧,“占领华尔街”运动等社会抗议行动风起云涌,经济社会问题积重难返、国内外的挑战增多,连任压力重重,更加迫切地需要在外交上有所建树,以争取选民支持。奥巴马政府一方面顺应精英层的共识表示要修正这十年的错误,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一份漂亮的外交政绩,无论是政策宣示还是行动措施上都改弦易张,高调重返亚洲。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反复声称“回来了”,主要不是说给中国人听,而是说给美国国内民众和亚太地区小伙伴们听的,一则能够通过纠正前任的错误来证明自己正确、能干;二则通过大张旗鼓地高喊“回来了”来稳住亚太盟友和伙伴不倒向中国一边,避免对美国的“离心倾向”。

第四,领导人“个人情结”。现代政治学中的人格理论认为,政治家的政治行为受到幼年成长经历而形成的特质影响,美国政治学者詹姆士·巴伯(JamesDavidBarder)在《总统的性格》一书中就着重研究了总统孩提时期的特殊体现对总统个性的影响。众所周知,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少年时期曾长期在印尼生活,本人有浓厚的亚太情结。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在2009年11月访日时发表的首次亚洲政策演讲中,更自称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太平洋总统”。他说:“我出生在夏威夷,年少时曾在印度尼西亚生活。我妹妹玛雅出生在雅加达,后来嫁给了一位加拿大华人。我的母亲在东南亚的村子里工作了近十年……因此,太平洋周边地区影响了我的世界观的形成。”“作为美国第一位太平洋总统,我承诺,这个太平洋国家将加强和维护我们在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的领导。”另外一个外交最高决策者希拉里虽没有对亚洲抱有特别的感情,但一直怀有雄心抱负,希望能在外交上建功立业,在美国政坛中青史留名,亚太地区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地位给了她实现抱负的机会,若能在亚太战略上有所成就的话,无疑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国务卿。此外,希拉里所信任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谙熟东亚事务,是希拉里的一员得力干将,为希拉里成就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五,区域国家“拉力”。中国已成为绝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经济的率先复苏、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巨大市场的需求拉动和中国经济对周边良性的外溢性效应。但是东盟国家普遍对中国这个亚洲经济“巨人”的快速崛起感到担忧和不适应,迫切需要有区域外大国的进入来平衡中国庞大力量,抗衡中国影响力,因此非常欢迎美国回来。20世纪90年代初,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倡导提出构建东亚区域的经济与安全对话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aRF),当时排斥美国进入,美国是“回不来”。而今天中国周边多数国家企图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指望美国,都争相讨美国欢心,对美国发出“回来”的邀请,给美国重返亚太提供了便利。一个“有请”,一个“有意”,自然是一拍即合,美国的战略家们成功利用了亚洲国家的这种“两面下注”(Hedging)的骑墙心态,及时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毫无阻力地迈出回归的每一步。

美国高调“重返亚洲”,踌躇满志、信心很足,然而并非坦途大道、轻而易举

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重返亚洲其实并非全部与中国有关,有些间接有关,有些则是没有关系,如内政和个人因素。美国如此高调重返亚洲,踌躇满志、信心很足,然而并非坦途大道,轻而易举。“重返亚洲”能否真正做到,还存在着诸多掣肘,内外牵制与不利态势一并发作,令奥巴马决策圈寝食难安,虽不能肯定地说是“昙花一现”,但前景实属难料。

第一个是政局变动。2012年总统大选将加剧两党恶斗,国内选战日益趋热,当局更多的是“内向”,在外部难有大动作。美国重返亚洲战略能不能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要看奥巴马2012年能不能成功连任。如果奥巴马连任不了,政府就成了过眼云烟,外交团队必遭解散,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可能随着的离去而陷入不确定性。而现在呼声很大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身边幕僚很多都是欧洲派,对亚洲重视程度显然不会超过欧洲,战略的重点还是要放在欧洲及其侧翼,“重返亚洲”战略调整的力度、进度也将打上折扣。即使奥巴马再次当选,希拉里作为国务卿的角色也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样,“背后推手”易人,政策重点和兴趣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内政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较大牵制因素。

第二个是财政压力。当前,美国外有欧元区债务危机,内有困难重重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财政捉襟见肘。最新数据显示,2011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近1.3万亿美元,仅次于2009财年的1.41万亿美元,居历史第二高位;截至目前,美国国债规模高达15.23万亿美元,显示美国债务风险仍在扩大。经济衰退状况短期内很难得以好转,“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经济上的困难必然会制约行动上的自由。为了应付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大幅缩减预算的计划,其中包括在今后十年内削减超过450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手里没有钱,一向大方的美国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如2011年年底希拉里的缅甸之行只留下了120万美元,而且指明只是作为“发展公民社会之用”,这与缅甸政府所期待改善民生的120亿美元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令后者大失所望。又如2010年11月,奥巴马总统访问印尼,除了留下一段荣归故里的故事之外,没有留下什么经济实惠。相反,而在此前一天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刚刚到访印尼,两国签署了包括金融、能源、电力和农业等领域总额涉及66亿美元的多项双边经贸合作协议,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包,印尼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所以,一个连自己都缺钱花的政府,很难会作出令人信服的承诺,美国一再向亚洲盟友承诺保证他们的安全,带来经济上发展的好处,恐怕只是一张张空头支票。

第三个是亚太地区国家与美国未来的矛盾。客观上,亚洲地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圈,东亚地区经济贸易机制多数是围绕着这个经济圈展开的。美国要“另起炉灶”,强推tpp,搞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亚太经济圈,很可能会落了个与斯大林“平行市场理论”同样的结果,亚太地区国家与中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理而天然形成的,撇开中国、排斥中国不符合自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东盟国家对华的态度一直很复杂,一方面,东盟国家对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强大的近邻日益担心,同时又有多个东盟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存在争端。另一方面,东盟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本离不开中国,他们非常渴望中国的投资,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红利。东盟对美国的态度也很微妙,东盟国家拉美国进来,主要是想借美国之力来平衡中国对地区的巨大影响,但是,美国毕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亚洲当领袖就意味着东盟丧失主导亚洲多边合作机制的地位而成为美国的小跟班,这是不符合东盟国家的初衷的,因为它们真正想请的是一个“保安”(Bodyguard),而不是一位“老板”(Boss)。在以往的东亚多边机制和机构,东盟国家是真正的驾驶员,其他国家都是“客人”,但美国来了之后就要“反客为主”,因为美国这个“客人”个性比较强,习惯于“三人行,我必为师”,处处要当领导者。美国介入越深、主导越强势,与东盟发生摩擦的可能性越大,相对于美国的霸权,中国很仁慈、厚道,相信东盟不会在中美平衡中靠美国太近、离中国太远,因为一切都是以国家利益为衡量标准的。

第四个是其他方面对美国的牵制。从文化意义上来讲,美国起源于欧洲,是一个欧洲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它的地缘战略重心位于欧洲,国内的欧洲派一直是主流声音,他们要求把欧洲作为战略重点不动摇,同时欧洲国家也呼吁美国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不降低。奥巴马虽然对待欧洲的热情没有亚洲那么高,但身为总统也不得不重视来自欧洲的声音,不得不衡量欧洲在美国政治和全球战略中的分量,因为失去欧洲等于失去半壁江山。美俄关系跌宕起伏,龃龉转冷,在部署“反导系统”问题上美俄剑拔弩张。特别是2011年年末的俄罗斯杜马选举中,美国指责选举不公、目标直指普京,无疑激怒了普京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普京当选总统后未来美俄角力恐将有增无减。中东地区战争阴云密布,伊朗问题、叙利亚问题持续发酵,处于战争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将美国拖入中东战争的泥潭,伊拉克、阿富汗安全局势脆弱,前途未卜。美国面临着一个严峻形势的考验。美国绝不会放弃在中东这一关键地区的军事优势和战略重点,打击恐怖主义与保护以色列等盟友是美国不可放弃的责任,中东仍将是美国战略的一个永恒的支点。美国的后院也不安定太平,拉美地区左翼领导人相继上台,纷纷主张要“反抗美国压迫”,2011年12月正式成立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33个拉美国家集体“抱团”向美国说“不”,追求没有美国的美洲一体化。

结语

亚洲经济特点篇9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年会的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来自世界各地的1.700余名政商代表围绕“亚洲的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形成广泛共识。议题涉及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领域。中国国家主席出席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还说,“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注: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自2001年成立大会起,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4%的增长,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4.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要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大家一起,共同驱动亚洲发展的列车,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5.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

2.国家在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主席在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第四届理事会成员时指出,10多年来,博鳌亚洲论坛稳步发展,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亚洲发展、提升亚洲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也有力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友好交流合作。

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

5.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7.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要共同维护亚洲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和良好发展势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为一己之私搞乱地区形势。

9.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

3.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4.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5.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6.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方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让亚洲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让地区发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

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70年来,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贫穷落后走向发展振兴,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4.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齐心协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5.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

7.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

8.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

9.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回顾70年的历程,今天亚洲取得的发展成就,是亚洲各国人民一代接一代持续奋斗的结果,是许多政治家和仁人志士艰辛努力的结果。

10.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期望的成果不会唾手可得,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1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70年来,亚洲国家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亚洲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分歧。

1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

1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1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3月28日,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4%的增长,国内消费贡献度上升,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消费的作用表现在()

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③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②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大家一起,共同驱动亚洲发展的列车,不断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C.“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这是因为()

a.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B.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5.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主要说明()

a.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国家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C.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平等权

D.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6.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中国近代以后遭遇了100多年的动荡和战火,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D.必须继续保持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7.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a.要充分学习和吸收外国文化的成果

B.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坚持批判吸收,古为今用

8.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

9.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期望的成果不会唾手可得,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这说明()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0.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各国正抓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推动变革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1.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其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a.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B.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12.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哲学依据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各国正抓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推动变革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

材料二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1)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应该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材料二国家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亚洲是世界的亚洲,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客观理性看待别国发展壮大和政策理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将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正确认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1.a2.C3.D4.B5.D6.C7.B8.a9.D10.C11.B

12.D

13.(1)①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当今时代的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亚洲经济特点篇10

关键词:东北亚,经贸合作,自由贸易协定,基本走向

一、东北亚政治形势有利于本地区经贸合作

目前,与西欧国家相比,东亚地区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处于一种较低级状态。在亚洲范围内,与东南亚地区松散联盟的国家关系相比,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更落后一个层次。在欧洲,类似于中日、韩日之间的历史纠纷已不可能发生;日韩两国那种在海上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在西欧更是不可想象。欧洲有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德的和平统一,而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与对峙的紧张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在这种反差强烈的东西方对比的背景下观察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形势,结果就可能使人感到有些失望。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扩散与深入发展,使东北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而区域外单打独斗式的双边结盟或合作,无助于自身政治、经济安全的建立。所以,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同样,在东北亚地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准发达国家的崛起及其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最大后发经济体的和平崛起及在国际事务中大国地位的日益凸显,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东北亚国家和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新势力的崛起使区域内的发达国家再也不能以传统的心态看待邻国,也使区域外的发达国家不能再以高人一等的心态蔑视东北亚国家。新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加之新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催生了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形势的新特点。

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状况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东北亚地区都有突出的表现: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六方会谈时断时续、朝鲜半岛南北的长期分裂与对峙、日本与中韩关系的长期恶化、朝鲜与美日关系的长期僵化问题等,都与国家间缺乏相互信任有关。可喜的是,现在有关各方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仍然是谋求合作、促进互信的主要依据。过去东北亚国家在强调国家利益时,往往忽视国家间利益的重合点和价值的共享性——共同的安全利益和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安全观认为,国际安全的基础是共同的安全利益和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及经济上的相互发展。同样,经贸合作也是如此。虽然在国家间关系处于正常状态时,政治上的矛盾和分歧不会遏止经济合作,但当国家间关系处于僵化状态时,国家在政治上的信任缺失就会导致经济合作陷入低谷。因此,无论是实现东北亚各国共同的安全利益,还是推动经济互惠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都是基础和前提。东北亚各国的合作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但终究要向政治合作发展,而相互信任是实现地区安全的政治条件。目前,东北亚国家对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在近期才出现越来越多的可喜变化。

 

二、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讨论,已成为亚洲政治、经济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去年失败以来,协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则成为当前亚洲经济贸易合作的主流发展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4月10日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在东亚地区,已签署或正在谈判、有意研究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有109个,而在整个亚太地区,这种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92个。亚洲各国似乎都在以焦急的心态努力寻找各自的贸易伙伴。尽管有舆论一再提示应留意和警惕这种自相矛盾的“自由贸易”协议的扩散,因为它可能导致混乱,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但这种趋势丝毫不见减弱。2007年4月,对亚洲经济融合心有不甘的美国也迫不及待地与韩国在最后期限内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欧盟与韩国有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谈判也随后于5月拉开帷幕。

自由贸易区建设之所以在亚洲如此走红,欧美之所以也不肯缺席这次“盛宴”,首先与亚洲目前的地缘政治格局有密切关系。冷战结束后,亚洲尚未形成一个政治经济合作的新格局。要在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外寻找稳定而互利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其次,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导。所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和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很多亚洲国家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残酷竞争,都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再次,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身市场容量的扩展,使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也出现变化,如何确保相互间的经贸往来,直接牵扯到亚洲国家未来的发展。另外,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谈判进程。

在东北亚地区,这种趋势也同样表现的特别突出。虽然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但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虽然“10+3”或“10+1”并不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次优性选择也正成为通向最优组合的途径。当前,东北亚地区围绕fta而展开的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考虑大于经济考虑。国内外有分析表明,在东北亚各种自由贸易方案(东盟方案、中国方案、目标方案)中,中国方案是韩、日受惠最大的方案,而韩、日等国家宁可选择次优的一小步——东盟方案,而不愿意选择最优的一大步——中国方案,很重要的一点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而非出于整体经济利益的考虑。这样既可顾及本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压力,又可避免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体制;既可享受中国中心市场的好处,又可不承认中国市场的中心地位。但这种现象不会长久,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中国经济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经济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市场的中心地位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替代的。

(二)开放式考虑大于区域性考虑。在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在自身次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自贸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却不断向外拓展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范围,形成一种“先外后内”的发展走势。当然,整个东北亚合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合作进程表现为一种“多层次”、“多取向”、“多方式”的结构。但从根本上讲,这主要还与地缘政治考虑有关,也体现了东北亚区域合作脆弱性的一面。

(三)软约束大于硬约束——进程比制度更重要。一般认为,欧洲一体化是区域化合作中最具组织化、制度化的代表。但在东亚地区,已覆盖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东盟模式所强调的却是“非正式性和最小限度的组织性”。对于制度主义者而言,“10+3”机制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合作框架,而非建立在法理之上的正式制度安排。东北亚这种既充满活力又不以硬性规定约束参与者的做法,可称之为软地区主义。因此,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像是一种价值理念,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强理念、弱制度”。实际上这也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脆弱性有关。

(四)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寻求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所以,东北亚区域合作是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发展的。当前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盟作为推动者,对完全融人到东北亚心存疑虑,中国和日本作为大国也依然不敢当头。区域合作形式不仅限于一种东南亚与东北亚的对话架构,它还有大到“亚太经合组织”、小到“10+1”、中间还有“10+6”的首脑对话形式。

尽管上述脆弱性有其副作用,但总体来讲,并不影响区域合作与整合的大趋势。虽然无法预测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何时、如何建立自由贸易区,但现在这种从东盟开始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进程的自由贸易安排的谈判和为此而达成的协定,最终都将为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进程提供动力。

三、东北亚经贸合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互补性不等于合作性。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新旧保护主义都将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出于一种政治、经济上的担忧。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止步不前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要看清楚韩国、日本对外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本质。它们的目的是让中国在未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做出更多让步,最终的目标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它们主要的贸易市场在中国。韩国已明确近期分三步走的自贸区建设战略——美国、欧盟、中国。日本虽然在韩美签署自贸协定后也迅速与泰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其实质作用有限。目前,在韩日对外签署的协定中,例外条款较多,实际上自由度已大打折扣。我们对这种协定也不必急于求成。中国的市场中心地位决定了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三)我们应看护好、利用好自己的市场优势。对一个过于开放或完全开放的市场,别人还需要与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吗?日本已有学者提出:东北亚已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完全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再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组建更大规模的市场。换言之,有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就够了,不需要日本市场的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