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53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卫生教育;必要性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健康的标准也有所变化,通过调查统计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连年升高,大部分学生都伴有一种甚至多种健康问题[1]。现代健康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性知识,引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大学生卫生教育意义

1.1促进大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卫生教育是一种把健康知识即由教育的方式转变为个人及社会所能接受的健康行为。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卫生教育活动,能够使大学生自觉的采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此来使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排除,使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预防,使健康系统工程更加健全[2]。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发展阶段,很容易接受一些知识。学校可以开展如讲座、电视、电影等卫生教育的宣传方式,使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人卫生等多个方面知识得到更深的认识和提高,也要可以使学生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得到改善,提高学生自我保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发生的几率控制到最低程度,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证。

1.2促使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保健服务因素等,人们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学校大力开展卫生教育工作,培养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呼吁大学生从自身做起,共同携起手来创造良好的、整洁的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以此来避免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产生,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2]。

1.3增强了学生立志成才的责任感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3]。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2.大学生对卫生教育内容的需求

2.1心理卫生教育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一个带有转折性的关键时期,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学知识、长才干、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极好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心理问题和矛盾冲突较多而自己又缺乏相应成熟解决能力的特殊时期[4]。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学习、择业等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负荷越来越大。近年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之态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对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甚至少数大学生因心理危机而导致自残、自杀。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要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5]。

2.2安全卫生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大幅增加,当代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存在三个不足的方面,一是社会经验不足;二是独立生活能力不足;三是自我保护意识不足[6]。随之而来,侵犯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多,高校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为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安全问题,防止学生人身、财产受到损害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和安全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切实开展好消防安全教育、网络安全、防盗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2.3生殖与性教育

2.3.1性知识教育

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恋爱、结婚、生育等问题的群体,学校和家长要改变思想,要在性健康教育的观念和服务上充分理解、尊重和帮助他们,不要避讳和学生谈论性的问题,在高校应当开设有关性知识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男女双方的生理结构,解开性的神秘面纱,同时还要传授一些相关的避孕措施,知道正确的避孕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与性价值观。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困惑,他们非常渴望从自己所尊敬的师长那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引导[7]。他们希望通过健康教育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性方面的问题,避免隐患的发生。

2.3.2艾滋病教育

艾滋病自被发现以来,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大学生处于艾滋病感染高危多发年龄段,属于艾滋病防治的生理学意义上的重点人群[8]。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思想和行为都较为活跃,恋爱和择偶已成为校园生活无可回避的问题。但由于安全防护意识不足,大学生群体正日益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系统、持久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案例和情境分析,将性病艾滋病预防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避免空谈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原则,增强大学生应对危险情景和拒绝不安全行为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减少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9]。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特点;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6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那么,什么样的农民才是新型农民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应当就是新型农民的内涵。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靠什么?靠教育、靠培训;靠扎扎实实的农村社区教育。而农村社区教育是通过各类社区教育课程具体实施的,因此,农村社区教育课程作为农村社区教育的核心,它的开发将有助于农村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对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特点

1.课程开发的对象以务农劳动力为主,重点关注弱势群体。何为务农劳动力,主要是指从事种植、养殖的农业第一线农民。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许多农民靠自己的聪明和勤劳,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快富了起来。然而,仍有一部分农民想富不会富,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基本上还沿袭着传统的作业方式,只凭勤劳和一腔热情,缺乏应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改变这一现状,课程的开发以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培训。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老人和残疾人,可谓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农村社区教育不能遗忘这些基本丧失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弱势群体,应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因而,课程的开发以家庭副业和加工业培训为主,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在不同岗位从事力所能及的的工作。

2.课程开发注重实践性,提高农民的操作水平。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是为满足农民实际需要而开发的,社区教育课程以提高农民职业能力和发展个性为主要目的。因而,要选择知识性和技能性强的课程,尽量使课程学习具有可操作性,让农民学以致用。由于开发着眼于学员和社区的需要和兴趣,很容易忽视学科和专业领域的核心知识。这就要求社区组织课程开发时,在充分考虑农民和社区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要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来编写教材,以确保教材的学术性。课程展开的方式在强调实践性同时强调体验性,重视基于农民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历的学习方式,所谓“大树下的培训”、“田间地头的培训”、“建在农场、苗圃的教师”的培训模式是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模式。

3.课程开发充分发展了农民的个性。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农民的资质、程度、特点和个性有很大差异,他们的要求千差万别,爱好和兴趣各不相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者主要是长期深入当地实际进行指导的专家、社区学校教师和农民,他们最了解当地的实际,不仅能考虑多种因素(如当地的气候、土壤),还能根据农民的接受水平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有些农村社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跟踪调查结果,在开设礼仪常识、社会生活必备知识、创业技巧等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农民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参加由社区组织的舞蹈、演讲等小组活动,农民通过自主选择这些设置灵活、内容丰富多彩的课程,使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还在选择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4.课程内容的开发随农民发展需要和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要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要根据社区的发展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脉搏与人们的生活、社区的发展跳动相一致。学校课程重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为学生发展打好基础,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而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更多关注的是人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课程开发是按农民的需求设置的,农民有充分的选择权。农村社区教育课程比学校课程更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与现代生活、现代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紧密,这使得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领域宽泛、实用性强,更贴近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随农民发展需要和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5.课程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体现本土化特征。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既有全国、全省各地普遍共同的内容和要求,但主要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和条件。社区的文化积淀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发展目标不同,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具有不同的特色。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社区,人们的开放意识较强,课程资源开发比较丰富,具有地方性和超越地方性相结合的特点,课程内容的层次、广度比较精致和多样。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一般根据当地经济条件、文化历史资源、独特的地理物产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等状况,设置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实用技术类社区教育课程。所以,农村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都充满乡土气息。

6.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标准富有弹性。基于农村社区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与目标确定的自主性,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以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为依据,以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广泛性、自主性作为评价内容,以农民是否欢迎,是否促进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农村建设为标准。所以,它的评估标准具有弹性化的特点。

二、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路径

1.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当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开发不够丰富,我们必须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区教育的发展为依据,以农村社区具体情况分析为前提,进一步开发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增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居民的不同学习需求。为此,上海师范大学黄云龙教授提出了一套“四大类26门”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基本体系的构想。黄教授所提出的课程内容基本体系主要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和家政教育课程四大类。当前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内容完全可以以此为鉴,并在此基础上加快课程内容更新改造的速度,开发多样、丰富的课程资源,发展便捷式、菜单式的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习者的需求,更加富有影响力和吸引性。

2.必须依据当地的产业特色进行课程开发。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既要关注农民的生活,也要关注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要通过访问当地镇(街)领导,与产业协会、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确定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方向。有些农村地区已经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群体,并建立了产业协会,这些产业协会作为区域性的行业同盟,具有信息优势、专业技术优势和网络优势,农村社区教育要利用产业协会的这些优势,开发出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课程。

3.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优势。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仅靠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融智”,必须利用本地的人力资源优势。首先,利用当地中小学开发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机会,动员他们以本地的首要特色和文化特色作为课程资源,借助中小学的力量开发农村社区教育活动课程。其次,利用当地农技站的科研力量和与之合作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技能培训课程,尤其是教材的编写。再次,借用本地的特殊人才,开发特色课程。有的村和社区里有一些特殊人才,如书法家、乐器爱好者等,他们中一些人热衷于传播自己的技艺,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应利用他们的一技之长,开发特色课程。第四,课程开发和实施者要联合相关部门,深入了解农村、行业或农业科技变化的问题和最新动向,收集相关资料,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修订、编写课程。

4.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反映地方和区域特色。中国地缘广阔,各地农村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优势产业等各异。有些地区的畜牧业比较发达,有些地区的林果业占重要地位,有些地区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有些地区以手工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有些地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等等。因此作为主要为各地农业服务的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就应当因地制宜,以各地拥有的资源和具有的优势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中心,充分反映地方和区域的特色,从而真正体现农村社区教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5.必须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因地制宜,专兼结合,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要以必要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组建一支适应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富有社区教育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专职人员主要是在社区内的教育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中统筹安排,兼职人员按照开展活动实际需要临时聘用。农村有一大批热心于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甘愿奉献的志愿者,他们有在职的工作人员,也有离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他们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极其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6.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必须体现多样化。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成人能接受的培训方式。首先,要正确选择培训地点。成人一般也希望学习新知识,但他们又往往不愿意走进校门,主要是他们普遍有一种“学校恐惧症”,他们怕学不好,怕考试,怕老师。这种恐惧,在农民身上表现尤甚。因此,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的实施地点尽可能设在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如茶制作培训班设在茶山上;把健美班开在公园里;把餐饮服务班开在饭店里;把花木培训班开在苗圃里等。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成人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运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演示、游戏的教学方法,把他们带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这能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同时,也可通过活动式、展示式、沙龙式等综合方式,实施农村社区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3

一、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

1.成人教育。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对成人教育的定义:对于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其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对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是向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所做得权威性解释是:“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

2.社区教育。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组织,是人们频繁交往、紧密联系、相互学习、共同生存的区域性环境。“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社区内全体居民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的需要紧密相连,以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的综合体。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对各类教育进行整合,侧重于对社区内正规教育进行延伸和补充。我国的社区教育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

3.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关系分析。知识社会是属于社会范畴的概念,而学习化社会则是教育范畴的概念。知识社会要通过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去实现。终身教育的社会就是学习化社会。(1)从内涵和外延来看,终身教育体系必然包含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后者是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从受众来看,终身教育是受教育者一生所受教育的总和,成人教育则是受教育者一生所受教育的中、后期阶段。(3)从机构设置来看,各类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机构是终身教育体系一个主要依托和载体,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化社会来说,社区是最佳着力点和最佳场所。(4)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分析,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存在重合、交叉。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全体成员。成人是社区成员的主体,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的主体。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成人。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发展,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以成人为主体的全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

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我国社区教育的兴起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会转型是以城镇工业化、人口增长和大规模移民为特征的。这种社会转型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社会转型对国民思想道德、文化、技能等素质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社会的快速进步引发了对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的迫切要求,从而促进了成人教育活动的发展。而这种以知识学习、技能提高为特征的社区成人教育是因人而异和多样化的特点,必然要求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这种需求决定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历史发展必然性。

2.现实发展的必然性。成人教育现阶段的发展应是调整结构体系,拓展规模空间,结合经济发展,适应成人特点,形成兴趣培养和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而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是政府统筹指导,教育部门主管,职能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教育的这种开放性,社区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序列的社会大教育思想理念与成人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客观上与拥有教育资源的同样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成人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这种优势互补型的结合是现实发展的必然。

3.未来发展的必然性。《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加快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教育培训的社会化。形成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自动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的明确地提出了成人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成人教育的时代使命,并决定着成人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趋势。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三、成人教育服务社区的有利条件

成人教育,凭借着多年举办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经历,积累了相对优势的办学资源类型,主要有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成人院校现有的部分有形资源,如教师、管理人员、教室、图书资源等,除了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外,富余部分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支持;而更具价值的无形资源如文化资源、成人教育管理经验、数字化教育等,则并不会因为一定范围内使用量的增加而带来负担,相反,会带来价值的增值。因为,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天然互补性,而且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培训具备了良好的内部需求和外部环境。

(一)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内部需求一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优势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各类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建国之初,在改造和发展全日制高等学校的同时,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创办了高等函授教育以来,成人教育几乎是学历教育的代名词。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为解决“”积压十年而突然崩发的求学需求,大批普通高校开始举办夜大、函大、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为数以千万计的成人提供了在职取得学历的学习机会,1986年成人教育实施统一考试以来的20多年中招生两千多万人。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已经完成了“补偿性学历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成人教育可以说是功不可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普通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迅速增加,成人教育院校正面临生源萎缩、办学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挑战和危机,我国成人教育必须及时调整办学定位和拓宽办学思路,走出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发展学历教育以外的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等,以谋求新的增长点。如上所述,社区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且有终身学习需求的成人群体为成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社区教育的发展有赖于依靠一个实体办学机构,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具有天然的互补性。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及师资等,都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这种优势互补性是创建学习型社区,形成学习化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是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并与之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外部环境―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共识

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从党的十报告中郑重宣告:“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其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人民共享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政府不但鼓励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将这种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到是否能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样一个高度。

2.构建学习型社区,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们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社区作为特定地域空间的人的社会共同体,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一方面,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城市职工由“单位人”向“社区人”转移,社区的功能不断被放大。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而且还要承担起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娱乐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等: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引起城市结构变化,衍生出大量的单位以外的群体,如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打工从业人员、退休人员、待业人员等,他们对社区产生了新的需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只有大力发展面向社区成人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成人教育应该成为营造学习型社区的主力军,把社区教育作为成人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中外社区教育模式对我国社区教育模式构建的有益借鉴

模式就是典型的、完善的、值得效仿的形态、式样,是依据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构建的可操作和可被类同的标准式样。模式在理论上体现为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实践上则体现为组织形式和操作方法。一种教育模式不仅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作支撑,而且要有稳定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操作方法,还要有可仿效性,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区教育模式也是如此,除了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中介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继承性等属性。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教育模式,还应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思想材料。

(一)国外主要社区教育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社区教育在国外发展较早,社区教育的研究与理论主要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模式中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国外社区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以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为代表的“民众教育”的社区教育,其主要特点是以各级各类民众学校为教育载体,紧密联系地方和社区,强调面向社区内的所有成年人,充分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对社区民众实行全员终身教育,以体现福利国家的特征,因此这一模式被人称为社区成人教育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

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社区教育”。日本把社区教育定义为“《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之外,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日本以公民馆为主要社区教育载体,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的社区教育。在美国,社区教育一般被认为是为整个社区内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类型居民所提供的非

正规的教育服务。美国实施社区教育的主要基地、主要形式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特别重视教育和社群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外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一是设置有专门的社区教育基地且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主要途径;二是普通学校承担部分社区教育的职能,实现教育社会化;三是广泛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实现社区教育的资源共享;四是对社区教育立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社区教育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资源和项目上对社区教育予以支持。

(二)构建我国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

综观国外社区教育模式和我国京、津、沪及浙江、山东等地推进社区教育的试验,拟从经验提炼和理论探究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成人教育服务社区教育模式作一探讨。社区教育模式按其发展的时间先后和办学层次划分,主要有以下四种:

模式一:“以学校为主体”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该模式是教育系统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运作方式为:以学校为主体组织本校或社区内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教育活动;由学校牵头组建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定期开展学校课外教育活动,参与学校课外活动协调与管理,并向社区居民开放校内文体设施。即“协调课外活动,开放文体设施”模式,此模式带有浓厚的校外补偿教育性质。此模式的特点为学校主导。中小学作为社区教育组织牵头单位,主要实施以在校生为对象的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将社区居民请进校内,共享学校文体设施,社会各界参与校内外教育活动。

模式二:“以街道为中心”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它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运作以街道作为所辖行政区域内的社区教育组织者、实施者、监督者、协调者,以社区服务及社区文化为着眼点进行的各种休闲、文化、活动性的社区教育。其运作方式为“街道牵头、社会参与、双向服务”。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力求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格局。此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

模式三:“以地域为边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

它是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对本社区教育进行总体协调和具体策划。其运作方式为:由驻区各行业较有影响并且热心社区教育的(功能齐全)单位牵头组成专门机构,利用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行业的影响和资源,开展“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式的社区教育活动。

模式四:“以社区大学(学院)为龙头”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

它是以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单位,通过理事会和文明市民学校以及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手段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社区教育。其具体运作方式为:接受街道办事处、民政局或者区域内单位委托,通过专业开发、课程开发、项目开发等多种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一种区域性、多层次、综合性、大众化的集区域高教、成教、职教等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4

一、思想要更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了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强调了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社区教育存在突出的困难和矛盾,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社区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开展社区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社区教育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工作,它能够把教育延伸、拓宽到社会基层的各个方面。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就可以有效地填补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展社区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具有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功能。由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人,因而发展教育,尤其是推进社区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二、活动要创新

我国社区教育既没有被列入传统的学历教育,又承担面对各种人群的多样宣教功能,因此成为“大教育的载体”。在功能和目标不十分清晰明确、又缺乏参照系的情况下,作为大教育的载体,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方面实现创新。

(一)社区教育理念要创新。我们要力避传统教育的弊端,首先在社区教育理念上应具备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比如使社区教育成为人人、处处、时时都能享用的财富,立足社区,服务社区,满足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广泛需求,让社区中的每位成员都能卓有成效地生活、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服务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服务市民生活品质的社区教育理念。

(二)办学模式要创新。在如何打破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怎样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如何开展深入基层的远程教育,怎样在百姓身边建立“学习超市”,以何种方式运作连锁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可以带给我们启示。通过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非正式教育,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形成集区域高等教育、成教、职教为一体的新型超市化大教育模式。

(三)运行机制要创新。根据“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我们要建立各具特色的运行机制。有固定人员编制,有一定的办公场所,有稳定经费投入。确保在社区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上有人专门负责、有经费保障、有政策支持,实现社区教育的倍速发展。

三、工作要用心

开展任何工作必须用心,唯有用心才有成效。社区教育必须不停留于被动,而是要本着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心从载体入手,不断拓展工作空间,积极开展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影响的工作。

(一)用心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活动实践,才能够不断深入推进社区教育。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增强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取得社区教育应有的效果。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符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要,使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居民的需求是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努力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形式上要灵活多样,既要有课堂教学,有工作单位的现场教学,有远程教育,又要有自学、交流、研讨、活动等多样化形式。

(二)用心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化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目标。学习化社会的基础在学习化社区,学习化社区的基础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抓手。创建学习型组织,我们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工作的重点是充分调动区内组织、单位、家庭、个人举办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在要求和自觉的行动。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要务实,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用心争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首先做出表率,大力推进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道、学习型家庭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发挥新的作用和效益,这是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依托。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吉林省;社区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前言

学习型社会是当下社会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环境下,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个必然选择。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环境下,社区教育模式必然要有所改善,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注重社区教育模式变革,以促进成员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社区教育模式下,居民的文化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可以更好地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本文对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吉林省社会教育模式,并对此提出了吉林省社区教育发展建议。

一、吉林省社区教育模式分析

吉林省在进行社区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是当下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政府在社区教育中,占据着领导地位。这种模式下,主要由政府所辖社区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成立教育委员会,对社区教育日常事宜进行有效管理。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权威性。由政府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规划工作,能够确保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具有较好的保障性。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模式,由财政拨款,并能够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满足社区教育实际需要。但政府主导的教育模式下,也有以下缺点:一是社区教育缺乏自主性;二是对社区教育的管理较弱,导致社区教育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1]。

2.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该模式注重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对在校学生有着较好的教育作用。这种模式下,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尤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社区教育水平。但是中小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在对社会资源调动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并且很难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教育需要。

3.以社区为核心的教育模式。社区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主要发挥了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作用,通过企事业单位带头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争取行政部门的协调,对社区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该模式下,涉及的教育范围较广,并且受教育的人较为全面,并能够对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应用。这种教育模式下,能够对教育资源进行更好地开发,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但是该模式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并且对带头单位能力的要求较高,若是带头单位不能起到较好地作用,将很难对教育资源进行很好地开发和应用。

二、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吉林省社区教育模式研究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环境下,吉林省社区教育模式要进行有效改善,根据当下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当下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更好地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更好地进行学习型社会构建[2]。

(一)强化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社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教育是当下学习型社会构建过程的必然选择,在进行社区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切实推进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期实现预期效果。社区教育工作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居民自身的意识。对此,在强化社区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第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现代媒体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第三,建立社区教育的有效领导者,发挥政府、社会、社区三方作用,促进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地优化组合

社区教育过程中,社区本身具备着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发掘以及优化组合,对于实现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当下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情况来看,社区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加强对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加强政府领导,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置社区教育基地,更好地对教育资源进行发掘;第二,注重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展开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优势;第三,加强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信息化时代下,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坚持与时俱进,更好地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注重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经费投入

社区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并对现有管理机制进行有效改革,确保管理模式符合当下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一般来说,社区教育发展,有效地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在进行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明确社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管理模式和管理机构;第二,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社区教育事业能够顺利进行;第三,注重联合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形成全社会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社区教育工作的进步。同时,要注重加强经费投入,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进行经费投入过程中,可建立专项资金,实现专款专用,保障社区教育能够有稳定的经费。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对社区建设资金进行有效监督,保证资金发挥应有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环境下,吉林省社区教育模式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提升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并能够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注重经费投入,确保社区教育能够稳定、长期发展。社区教育模式关系到了全民族整体素质,我们要注重这一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实际应用,切实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荣国丞.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社区教育模式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76-78.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6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教育在城市和农村得到重视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其发展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完善学习型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势。我国的社区教育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仍然处于探索和实验阶段,管理仍需加强,社区教育主要是一般性的社会活动。本文介绍了社区教育的含义及特征,并通过对我国社区教育现状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我国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现状

我国的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社区教育也逐渐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潮流。社区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建设和发展社区,进而不断消除社区内存在的社会问题,以提高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总之,良好的社区教育不仅能够带动社区内的教育,而且能够保证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但只是浅层次发展,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和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我国未来社区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社区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我国对于社区教育含义的界定目前还不够明确,仍然处于探讨阶段,但是学术界也有不同见解。现代的社区教育主要是指以社区为范围的,对社区内的全体成员进行教育的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一种集适应性、补缺性和发展性于一体的教育形式,具有社会经济、协调、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为社区人员服务的教育服务方式,强调的是将社区内民众的利益与整个社区的发展紧密相连,其目的是建设和发展社区,提高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素养等。另外,我国社区教育具有社区性、全员性、多样性、广泛性及综合性等特征。社区性主要表现为社区教育是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社区的需求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全员性主要表现为社区内全体成员都是社区教育对象,是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为全体成员提供教育服务,以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多样性及广泛性主要表现为社区内不同的教育对象对于教育内容及形式的要求不同,存在差异,因此社区教育为了满足这种差异,必须结合社区实际,针对不同教育对象提出不同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性、广泛性的教育活动。综合性主要表现为社区教育是把社区内建设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的,是社区内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1]。

二、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

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模式及教育形态实质上就是一种社区教育模式。我国的社区教育是在政府引领下逐渐发展起来,各地政府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和需求,建立起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从发展以来,逐渐经历了兴起阶段、转型阶段及现在的提升阶段,其教育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参与的教育活动。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实验区总数已达到数百个,多集中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首先从城市社区教育的发展状况看,一些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大城市的社区教育的发展要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或者偏远城市的社区教育的发展快很多。另外,我国乡村的社区教育还比较落后,与城市社区教育相比存在差异,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对于社区教育没有正确认识,更没有发展起来。总体来说,我国的社区教育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人们缺乏对于社区教育的正确认识

社区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目前社会对这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还没有正确认识,最重要的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重视社区教育,只偏重于社区内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及社区教育的负责人等受我国传统观念影响,对于社区教育认识模糊,没有给予必要重视。另外,社区内的大部分人缺乏学习自觉性,参与率不高,严重阻碍社区教育的全面发展[2]。

2、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

我国的社区教育从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这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从目前看,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经济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社区教育水平也比较高,从而导致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越来越完善,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社区教育越来越落后的现象。在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同时,社区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样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发达地区的经济及社区教育越来越发达。与之相反,落后地区的经济越落后,其社区教育的发展也跟不上,如此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长期如此,我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将会更加不平衡。

3、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管理有待加强

社区教育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统筹管理,以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提高社区教育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政府并没有对社区教育进行统筹管理,随意性比较明显。首先,政府没有给予社区教育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很多地区没有设立专门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阻滞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我国的社区教育没有建立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社区教育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阻碍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最后,政府对于社区教育的专职工作者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待遇方面也没有给予实际解决,导致社区教育的教育队伍不稳定及整体素质不高。为解决这些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开展社区教育的规章制度十分重要。

4、我国针对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虽已初步形成,但还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况态,政府缺乏针对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导致一些地区的社区教育整合统筹不力、部门分割等现象发生,社区教育得不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由于我国社区教育与当地的教育部门、民政部门、文化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工作都有关系,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社区教育主要还是依附于当地的教育部门领导,而当地教育部门的职能范围非常有限,很难统筹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工作交流,再加上政府没有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因此,我国的社区教育很难健康持续发展[3]。

三、我国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社区教育自发展以来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我国社区教育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我国社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区教育不断开设学术性课程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学习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课程,以此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内的一种全民参与的教育活动,开设一些学术性课程,加强对人们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在开设学术性课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课程的设计中,要坚持专业教育人士参与课程设计的原则,以加强课程的学术性建设;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学术性较强的科目,例如心理学、语言学、物理学等,以满足社区教育参与人员的不同需求;最后,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加强对课程中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视。

2、社区教育将逐渐走向制度化

我国未来社区教育将逐渐走向制度化,主要表现为:首先,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系统,其发展除了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之外,政府支持也必不可少。我国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传统国家,政府对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十分重要,加强政府的辅助与支持,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将越来越顺利;其次,政府要建立健全与社区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不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行过程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再次,我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社区教育管理系统,以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4]。

3、社区教育将逐渐专业化和信息化

要保证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社区教育不断迈向专业化和信息化。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初期,都是由一些人员自发组织参与的,其教育人员多半都是由业余教育人士组成的,但是社区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人们的需求也多种多样,现有师资已经不能够满足社区参与人员的需求。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社区教育机构要积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社区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社区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其实际功能能力的培养。另外,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由此发生很大变化,因此,社区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强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以满足社区教育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淑红.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

[2]陈蕾.我国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7

一、廊坊社区及居民的基本状况

(一)廊坊市社区情况

1.社区的基本情况。廊坊市共有11个县(市、区),90个乡镇3222个行政村,2007年开始的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大部分农村居民也搬进住宅楼,从分散式向集中式居住转变。县城中村居民已经基本迁入新居,形成较有规模的居住小区;廊坊市区随着城市化建设新建社区建设更是颇具规模,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2.社区设施的基本情况。虽然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居委会规模不断扩大,但政府投入相对有限,社区经费普遍短缺,办公、活动用房难以得到较好保证。据抽样调查,市城区38个社区到2013年,与教育相关的基本设施还不够完善。38个社区居委会中,能配齐电脑、空调、电话传真、VCD影碟机的不到半数,能够实现社区服务电脑网络化、有配套文化基础设施、市民学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的不到1/5。

3.社区管理的基本情况。在调查的基层社区中,目前专业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极为缺乏,全市具备社会工作者专业证书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除极少数社区外,绝大多数社区硬件设施不完善,社区居民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社区管理所需的软硬件设施都亟待提高和完善。

(二)社区居民情况

截止2010年,廊坊市常住总人口近436万,市区人口约40万,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市区居民。市区内不同社区居民构成不同,也显现出不同的群体文化特质。从较大范围看,西小区一带社区高校教师较多,中东部社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较为集中,管道局社区则显现出较为突出的局域意识和特色,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改造后的社区中小企业主及商贩、外来务工人员等更为集中,而新源街道办事处、光明东道街道办事处、北大街街道办事处等负责的小区有很多是村改居社区,居民多为原城中村的人员。

二、廊坊市居民社区教育的需求状况

(一)调查的内容及形式

本次调查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以有形资源为主,对社区教育需求的调查包括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社区教育的内容需求、形式需求等。调查的形式包括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座谈调查、典型调查和社区内各有关人员的交流。调查中,随机发放问卷,采用百分比统计处理。通过调研,我们对廊坊地区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社区居民教育的学习需求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社区的发展和我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二)调查的范围及情况

我们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对我市市区内40余个社区,8个县(市、区)的一些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市管道局老年大学、廊坊市老年大学、市楹联协会等机构和组织进行走访调查及问卷。共发放问卷28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46份,发放人群上到80多岁老人,下到10多岁的孩子,涵盖了各个群体,能够反映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在调查有效样本中,以城镇居民为多,占总数的66.8%;城乡混合区居民占到总数19.1%;农村居民仅占到总数的14.0%。农村社区的居民偏少,这是本次调查的一个不足。

(三)受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社区居民中,女性占51.16%,男性占48.84%;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60%以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近50%;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占到近20%,各类企业人员占到50%以上;50%以上的受调查者收入水平在1600-7000元之间。总体情况看,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相对稳定,具备社区教育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居民社区教育的现状

1.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社区教育不够普及,尚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9.4%的被调查者“根本不了解”社区教育。这表明当前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尚未达到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层面。参与者的广泛性不足,大多数是离退休人员,社区单位和在职人员参与率不高。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在职人员工作和家庭压力较大,他们认为“工作忙,生活负担重,没有精力”、“社区没有开设所需的课程和培训项目”等都是影响他们参与社区教育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参加过社区教育中的哪些活动时,很多居民的回答是社区没有什么活动。有活动的社区居民回答主要是参加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活动很少由居委会组织,大多为民间自发组织,参加过此类活动的占被调查者的20%。而在管道局社区情况则有很大不同,那里的被调查者大多认为,活动很多,学习很正规,生活非常充实快乐,大家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好。这反映出投入不同、管理不同,教育的效果不同,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有很大不同。

2.现有社区活动教育性不足。当前我市社区中所开展的大多只能称为“社区活动”,不能称为“社区教育”。从组织形式看,多数为居民或民间组织自发形成的、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文艺体育等娱乐健身活动。由居委会、学校等政府机构或单位统一组织的活动较少,由市老年大学组织的教育活动规模小,覆盖面窄,管道局老年大学情形好于市老年大学,这样就造成了各社区活动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讲,组织越正规效果越好。从内容看,居民或由民间组织自发组织的主要是娱乐健身活动,教育性不足,凝聚力不够,由老年大学组织活动的教育性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五)居民社区教育的需求状况

1.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旺盛。首先,对于是否有继续学习和提高的必要,被访者中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占77%,表明他们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旺盛。他们对已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表示了广泛认可,54.3%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参加社区教育学习,希望主动参与社区交往和社区活动。其次,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很高,67.4%的被调查者“愿意无偿加入”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居民对社区教育抱有多方面的期待,他们期盼“组织更多不同层次的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渴望就近“开办图书馆(阅览室)”,希望“社区内的教育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其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扩大社区教育的受益面,加大资金的投入,使教育设施、活动场地更多一些”。

2.社区居民学习目的多样。首先,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因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人们对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愿望迫切,渴望通过学习,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调节和优化,珍视生命健康,重视生活质量,关注法律知识。其次,社区居民对学习内容的需求体现个性化。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上的被访者中选择艺术类的比例仅次于健康类,说明人们正逐渐从老有所养向老有所乐发展,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再次,居民要求教育服务的实用性。居民要求设立图书阅览室,成立“市民学校”,设立少年、老年活动中心,要求社区中的各类教育文化设施应向社会开放等等。

3.居民欢迎网络教育形式。调查显示,有50.9%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社区教育最喜欢在家学习,网络教育形式被社区居民广泛接受。受调查者中,无论年龄、职业、能否使用电脑,绝大多数居民表示,愿意接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网络教育形式,希望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这充分表明了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三、廊坊市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

(一)社区教育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投入”。这既表明被调查者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能否满足实际需要的担心,也表明他们认为政府应在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目前廊坊市终身教育的工作主体是社区市民学校,但是终身教育并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得社区市民学校在经费、师资、设施上与广大市民的需求不相适应。通过对廊坊老年大学和管道局老年大学以及白家务市民学校走访,廊坊管道局老年大学师资雄厚,学习资源丰富,任课教师都是较为有经验的退休教师。而廊坊市老年大学则因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师资和教学资源落后于管道局,在乡镇市民学校中问题更加突出。

社区教育是公益性教育,因此,要得到发展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只有政策和经费得到保障,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市民的教育需求才能得到切实满足。

(二)社区教育需要社会的协同努力

有27.1%和16.7%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教育开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自身关心程度”和“社区重视程度”,这表明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以及提高社会(社区)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决定社区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实现社会的协同努力,需要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于社区教育的发展做出规划,对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要求。强调整个社会的参与,即社会各个部门、单位、组织及社会方方面面均应为终身学习提供服务,充分发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终身学习的网络。

(三)社区教育需要建立四级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网络体系,是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建立设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社区教育管理体系,让社区教育真正进入社区。通过管理网络实现对社区教育的管理与建设,促使社会教育资源对社区居民的开放,形成社区居民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皆学的社会环境。通过四级管理网络建立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起四级管理网络,不仅需要市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还必须有县(市、区)、乡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这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大力推动各级政府,实现四级管理体系的尽快建立。

(四)社区教育需要搭建终身教育平台

从市民的实际需求看,我市居民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极为欢迎。从对其他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看,多个社区教育区起步较早的地区均已拥有当地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平台,并取得良好效果。我省唐山、邢台已建成本地的终身教育平台,秦皇岛、承德资金已基本到位,正在积极筹备平台的搭建。然而,当前我市在这一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搭建终身教育平台是我市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是我市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

(五)社区教育需要提高管理队伍专业素质

目前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管理人员是社区管理主要力量,也是日后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但就当前社区管理队伍的状况看,专业素质急需提高。就全省情况看,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等地均已开展起基层社区干部培训项目,对于提高基层社区干部的专业素质,提高社区管理水平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市也应借助社区教育这个平台,建立我市社区干部培训基地,加强全市基层社区干部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社区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管理水平。

(六)社区教育需要顶层设计

社区教育需要具有现实性、前瞻性和导向性,这涉及到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顶层设计问题。所以,需要市委市政府站在廊坊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市民素质发展的要求出发,对社区教育做出规划和设计。调查中所反映的教育需求是居民当前的现实性教育需求,是我们当前发展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必须应广大居民的要求实施社区教育,使社区教育走入人们的生活。要进行学习观念和方法的教育,帮助居民扫除学习障碍,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参与率。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人的要求趋势,我们也要对居民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思想观念改变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8

一、落实社区课程资源的组织管理

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力量是教师,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不同的教师生活的社区和学校都是不同的,从而让他们获得到的课程资源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个人努力,不能够确保社区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很难有效协调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因此为了确保社区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系统性地组织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并加强社区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第一,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为了确保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长效发展,必须逐步建立专门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组织机构,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课程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失去课程资源开发需要进行长期的机构管理,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进行课程资源的更新和完善。第二,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制定总体规划,在规划的引导之下组织学校以及教师开展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保障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序发展。第三,积极协调社区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双方的良好沟通,保障学校和社区的双向开放。第四,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有效的开发途径进行资源整合,确保课程资源的系统化。第五,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需求,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制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突出社区课程资源的主体价值

教师对于课程的内容了然于胸,并且针对课程体系进行过深入探究,他们能够有效把握哪些课程内容与社区紧密相关,从而保障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他们能够了解成人以及社区居民,对他们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等都有一定的掌握,这样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工作。另外,课程资源需要教师传递给成人以及社区居民,那么让教师亲自参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各项课程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和利用,则会大大提高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发挥自身在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途径,获取课程资源,如教师可以将互联网、杂志、报纸、电视节目等作为媒介,收集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用资料。第二,教室可以采用实地考察、参观以及专访等形式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好记录,必要时可以采用拍摄记录的方式,确保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第三,教师可以从自己生活的社区当中获取课程资源。每一位教师生活的社区不同,通过他长期的教学经验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他们能够在自己的社区生活当中开发出更多的社区课程资源。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自己的亲人朋友,获取更多不同的课程资源,提高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第四,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来丰富和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不同的教师掌握的社区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获得更多的社区课程资源。

三、发挥社区课程资源的全面协助

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需要社区各团体和机构的协调配合,因为社区课程资源是存在在社区里的,那么必须找到熟悉的社区课程资源的相关人员和机构,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水平。社区是一个具有教育功能的场所,但是社区的团体和机构以及社区业务骨干人员的日常工作重点并不是教育,因此,他们在社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当协助者的角色。社区团体和机构必须提高对教育的参与意识,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社会团体以及全体人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当中,并为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做出自己的贡献。就目前而言,社区机构和团体参与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尤其是社区团体和机构的领导部门,主要将重点放在内部员工的教育和素质培养上,忽视了借助自身资源对成人以及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社区团体和机构必须从根本上提高意识,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设置一个专门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为社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内部丰富的资料支持;规划专门的参观路线,并配备专职的讲解人员和辅助设备。

四、引导社区课程资源的主动参与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会管理;协同治理

一、从协同治理的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

“治理”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控制、操纵和引导,基本上与“统治”同义,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该词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起来,如民主、参与、自治、协商等涵义的纳入,逐渐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治理理念。俞可平教授认为,“治理”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1]此处的“治理”落脚点在于增进公共利益。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基本涵义

“现在的社会管理已经不是国家的‘独角戏’,而是四方共治的‘群英会’。”[2]协同治理理论就是为了改善治理的效果,用自然科学领域中协同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来重新检视社会科学领域的治理理论,其核心内容在于强调治理权威的多元化,政府在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是治理的唯一主体,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其他社会主体是社会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主动性并体现其权威性,众多社会主体有机配合,实现有效治理。协同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是注重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增强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并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不断沟通,引导其他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积极作为,协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1.治理权威的多元化。源于民主和法治思想的有限政府理论表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民个人可转让的那部分自然权利,其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协同治理理论将自然科学的理性因素引入社会治理范畴,主张政府、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等都能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符合我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的“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2.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协同治理就是从治理的内在本质出发,强调主体间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目的而形成的良性互动。“协同治理就是强调政府不再仅仅依靠强制力,而更多的是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企业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相互合作等方式建立伙伴关系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同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时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分担相应的责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减少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提高治理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3.善治规则的形成。无规矩不成方圆,秩序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协调各方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实现良序社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5]协同治理强调多元化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目的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建立伙伴关系,同样是以秩序价值为基础的。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应当在承认社会分工和社会差别的基础上,对社会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形成各类利益主体统一遵循的基本规则,从而确保社会的有序发展。张文显教授在《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文中指出,中国语境下的善治包含以人为本、依法治理和公共治理三个方面的内容。[6]因此,协同治理理论下的善治规则也应当由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以人为本即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通过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上的自主作用,优化社会管理的效果。依法治理即要求社会管理创新以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为目标,通过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基于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协同性,增强其自律性或者说是守法的自觉性,提升法治效果,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公共治理,就是让公众以主体身份参与到国家治理当中,既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又对自身事务实行高度自治。”[6]以最优的方式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和冲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和思想。

(二)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需求

1.坚持法治化的发展方向。依法治国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必然要坚持法治化的发展方向。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华东政法大学刘松山教授认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是在依法治国大方略之下的创新。”[7]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坚持法治化发展方向,就要发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促使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既确保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又保障主体权利的充分行使,从而有效缓解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冲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2.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传统的社会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自上而下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单向管理,其他各类社会主体作为被管理者,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难以被充分激发。协同治理理论倡导管理对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强调通过政府与其他各类社会自治主体间的对话与协商,使整个社会系统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增进管理的效用。“社会治理必须要将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结合起来,在底层社会力量的自发努力和国家权威性资源的合法运用之间形成制度变迁的合力。”[8]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为了实现管理过程的上下互动,客观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3.培植各类社会自治主体。治理的目的在于以公众需求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在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讲,无论是政府、个人还是社会团体等其他社会主体,都有共同利益和目的,因此他们参与社会活动都应当围绕增进公共利益这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只有了解公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增进社会管理的效用,增进公共利益。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是准确地了解公众需求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各类社会自治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则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基础。而且,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发展也要以各类社会自治主体自身得到充分发展为基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培植各类社会主体。4.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社会治理体制能否得到创新,其创新的成果能否得到认可,其重要的一点是要具有各种必要的制度滋生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公民对它的认同感。”[9]社会公众对社会管理的理念、制度、运作方式等的认同是取得社会管理实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法治背景下创新社会管理,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二、社区教育在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上的独特价值

开展社区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各种类型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相比,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的对象广泛,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彰显着独特的价值。

(一)化解社会矛盾

社区本是一定区域的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它扎根于社会基层,能及时发现并密切关注基层冲突的产生根源、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并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扎实的依据。另一方面,作为服务居民的场所,可以采取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措施消减负面情绪,缓和矛盾冲突,释放社会张力。社区教育以专题讲座、送教进社区、知识竞赛等活动为载体,将法治思想、传统文化、文明知识、生活常识等向基层居民普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

(二)形成价值共识,增进基层民主

“行政民主强调行政过程中的平等相处和选择自由,呼唤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求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管理、自主管理提供更多选择机会。”[10]社区应当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但是,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居住现状表明,以行政区域划分出来的社区、小区实际上只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陌生人群体。在这种状况下,居民们缺乏一种归宿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很低,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对社区事务、政府决策等大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在这种状况下,很难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共识,基层民主也没有牢固基础。而社区教育的出现却能巧妙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社区教育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共同活动的平台,在活动的互动中,原本处于零散状态的社区居民开始转变为社区学习团队中的成员,随着持续的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近,社区共同体由此形成。”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得到提升,无形之中提高了居民的组织化程度,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也相应地被激发。

(三)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受教育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根本原因。社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向社区全员、指向社区成员的终身发展的全程、满足居民全方位的教育需求,是缓解传统的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重要方式,其着眼点在于使教育更好地为建设和发展社区服务,也可以说,社区教育通过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方式追求教育公平的实现,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三、社区教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基于社区教育的独特价值,通过社区教育这个平台,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政府与社会主体之间的对话、合作,不失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途径。

(一)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合理规划社区教育计划

终身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社区教育,在本质上应当积极地关注教育均衡,最大限度地运用公共资源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非正规的社会教育,要走上现代化的发展之路,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要,必须走专业化道路。”[11]因此,一方面,社区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教育社会学等理论,以居民学习和社区发展为目标加强社区教育的专属性和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要在实施全民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底层群众、社区老年人、外来务工等群体,着眼于就近、方便、参与的原则,立足于满足这些群体急需的、非正规教育培训与学习需求,制定社区教育教学计划,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必要的学习平台。尤其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从关注就业、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着手,安排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二)树立全民教育的视野,构建社区教育资源体系

丰富、实用的资源体系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必备条件。社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不仅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互相交往提供了一种教育和沟通的平台,还能通过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管理目标等正能量的课程内容,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全民教育视野下建设社区教育资源,不仅要考虑不同区域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实际,实行差别对待、特殊策划、特色发展,还要将民主、平等、和谐、法治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念融入进去,发挥社区教育的教化功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加强既有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共享。根据居民学习的需求建设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搭建完善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同时采取妥善的措施,稳步推进优质科学、文化、教育资源向公众开放,充分利用各类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博物馆等优质资源,为市民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特点推进特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如为提升市民素质,衡阳市社区大学组建讲师团队,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向全市居民推出“相约文明”系列讲座课程。

(三)维护利益均衡,建构参与式的社区教育

协同治理理念下的社会管理必然要求居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人”,从而建构参与式的社区教育。1.立足市民生活区域,挖掘社区教育的潜在价值,搭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一是开设民情专题讲座,针对社区居民关注度比较高的民生问题,邀请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兼备的基层干部担任主讲,为居民宣讲相关的知识和政策,并当场快速地反馈问题,提供解决办法,有效化解矛盾,同时实地听取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从社区居民中选拔威信较高的居民到社区学校定期进行主题培训,然后由这些居民到其所在社区去宣讲相关的政策及知识。三是将时事政治、法律知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知识纳入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2.立足社区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文体活动、主题讲座、志愿者行动等方式,构筑社区人际关系新平台,促进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社区居民之间的熟识度增加,对社区公共事务也更加关心。同时,在社区教育各种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注重适当融入公德教育、普法教育、市民教育等内容,培植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文化,能有效地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从而为实现法治背景下的社会治理打下牢固基础。3.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与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的融合。以重大创建活动为契机,如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承担市民素质提升项目,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的优秀课程,充分展示出社区教育在提升市民素质和参与意识方面的独特功能,促进社会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和参与的同时,彰显社区教育服务于社会管理的独特价值。

四、结语

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区域职教共同体;关系

在中国经济社会跨入健康发展的今天,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区域,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区域经济。众所周知,在当代新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也在一定意义上需以区域的教育为基础,尤其是区域的职业教育。然而区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规格总是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还具有一定的对应性和直接性,因而可以认为区域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较之区域的普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现实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区域块状经济明显的地区,与这块状经济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逐步趋向于多元化,出现了公办、社会办、个私办并存的局面,区域职业教育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也因之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讲要显得弱一些。为此建立区域职教共同体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于区域经济来说,其意义也就更为直接和实际。本文试图从职教与经济的关系出发,进一步探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之关系,从而为正确处理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也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样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担负起其神圣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培训人的职业能力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其关键就在于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是何关系,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以取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命运。2004年6月,教育部等7部委在江苏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新高度,工作要上新水平,努力开拓新局面。在谈到发展职业教育认识要有新高度时则指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呼唤职业教育大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必须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必须依靠职业教育……。这给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局着眼,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这个整体中考虑,确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的意识。无论是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是从培养、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看,都要求我们应该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与之形成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

     二、区域职教共同体是新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创新

教育单位作为社会的一种专司教育职能的专门机构,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定规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二是教育过程本身以及教育实现的结果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得到一种需要的满足和人生的享受。从上述意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社会目的性职能和个体目的性职能。在现实社会中,各级各类教育单位(主要是指学校)在上述两个共同职能的前提下无疑有着各自具体的相对独特的职能。从这一概念分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是社会目的性功能。然而问题是:(1)职业教育不能也无法无视教育的个体性功能。(2)职业教育的社会目的性功能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往往不可能达到相当的吻合,因而其社会目的性功能也就往往难以现实化、彻底化和终极化。由此,在当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既有的职业教育单位(即各级各类有明显专业取向的职业学校)难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因而在现实的

职业教育领域,一种由数个职业学校联结而成的超学校教育组织形态也因此悄然出现。从国际教育视野范围来看,类似的教育组织形态早已存在。这种由数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单位组合而成的教育功能性组织机构就是所谓的教育共同体。

在教育社会学中,教育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地是使用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教育组织体系内部一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组合。如学生的组合、教师的组合、教师与学生的组合,还有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学生的组合。我们认为系统内部的概念是完全可以借用在同质系统构成的较大的系统中,这时教育共同体就可以用来指整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育部门、机构、单位的组合。本文所述的区域职教共同体就是指职业教育领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指的是某一经济区域中的这种教育共同体。

区域职教共同体的建立不但在理论上符合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符合教育理论的基本逻辑,在实践上也是符合教育的现实运行和发展的。它的出现,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区域职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需要。

     三、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影响促进着教育的运行和发展,这在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直接和明显,也尤为现实和具体。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其出发点和目的来讲,都是直接地具体地指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区域职业教育最现实的明确的任务,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从两者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关系的特点上得以体现。

从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内在联系方面看,由于区域职业教育总是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设置的(这不仅包括各种不同专业特点的学校的设置,而且还包括各学校专业的设置,甚至课程的设置),因此可以这么说,区域的职业教育只有这么做,也应当这么做,才有生存、发展的良好条件和空间。这尤其是在基于义务教育基础上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学生的毕业和就业问题,正是这种直接的密切相互制约关系的一个明证。特别是在地方经济和地方块状经济相对发展和明显的地区,这种区域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相对依赖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有些地方,职业教育几乎就是按照所谓的“订单式”方式来设置和安排的,这种模式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认为是区域职业教育良性运行和稳妥发展的一个现实范式。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区域非国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职业教育几乎自始至终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发展一体地联系在一起。企业办学校,行业办学校自不用说,即使是独立的职业教育,其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师资的来源、师资队伍的结构、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直至学生的毕业考核、毕业分配也往往与具体的企业相联系、相挂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区域职业教育运行和发展的一个具体规律性的特征,两者之间确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内涵。

当然,与区域职业教育相对直接和具体地依附于区域经济的同时,区域经济也现实地直接地以区域职业教育为一定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其后续人才的培养、储备上,既有人才的培训、提高上,还表现在企业与区域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上,创造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上,信息的获取、整理和应用上,甚至表现在区域经济的格局、品质和品位上,区域经济的开发程度、文明程度和文化内涵上。

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功能和效能的组合体,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正是从上述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而且由于区域职教共同体的组织特点、智能特点、机制特点、运作特点等,使得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更具有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

社会性:主要是指区域职教共同体较之单个的区域职业教育机构有着明显的社会组织上的特征,即它是以一种具有明显社会化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经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之中的。

全面性:区域职教共同体是由区域内众多的职业教育机构组成的,因而它不再是单一的专业或相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专业系统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生联系,而是以各种专业的整体组成来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生联系,因而具有全面性。

直接性:区域职教共同体从其职能上看,除了协调各职业教育机构统筹各职业教育单位的资源以外,还能整合各职业教育机构的需要,代表各职业教育机构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沟通,起着一种直接的中介作用。

效能性:区域的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由于其毕竟是教育机构,因此其主要效能还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为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服务,因而它的效能最直接和现实地落实在人才的培养上。而区域职教共同体它本身是一个专司教学职能的机构,它的效能可以超越这一点,在关联区域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这种社会性、全面性、直接性和效能性的关系,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步形成、巩固和持续发展。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有着十分现实和具体的客观基础,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的支撑和创造力的激励,同时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因而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内在必然性。

区域职教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巩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需要双方在上述客观的基础上,不断地积极互动才能实现。这种互动不仅仅表现在频率上、距离上、幅度上,还表现在关联的深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