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可行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4:18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1

关键词:景观规划;建筑;风水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5-36-3

一、风水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历史考证

在历史上,风水既是有关东方人居住环境的审美艺术,也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和传统民俗文化在建筑及景观规划上的具体展现。在西方建筑文化传人中国以前,几千年的城镇、村落、庭院、房屋几乎都是按着某一套风水理论体系来发展的。风水理论体现出中华民族敬天法祖的建筑景观文化,“风”是流动着的空气,“水”即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就有生产和繁衍。

西方学者对于中国风水的研究始于叶兹(Yates,1868),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期的西方殖民者把中国风水视作建筑工程中最大的障碍,大多数基督教传教士和建筑师都认为风水是一种巫术(Blackart)或行骗(DeGroot)活动,根据记载,为了保卫诸如铁路隧道、公路桥梁等工程的顺利进行,西方殖民者不得不动用军队阻止风水捍卫者的对抗活动。从20世纪开始,西方学者对于风水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英国科学技术史论专家李约瑟(Dr・Josephneedham,1900―1995)充分肯定了风水对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在论及“中国建筑的精神”时,李约瑟激动地谈到:“再也没有别的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散布在田园里的舍宅,都经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李约瑟,ScienceandCivihzationinChina,VoliV:3)。”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是直观感性和实用理性的,在谈及建筑空间问题的时候从来都是与人的因素和时间因素结合考虑的。这种思维特点的整体性和思维方法的直观性,为大量明显属于巫术的迷信禁忌提供了容身之地,故此李约瑟又把风水称之为准科学(Quasi―Science)fquasi汉译为准、拟、好像、意为类似)。准科学的概念中既包含了科学的实质,又掺杂了伪科学的成分,这样,既指出了风水中迷信成分的存在,又划出了二者的界限。由此分析出,中国人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经验积累中,对生存环境的优劣产生了较为合理的感知,这种感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了中国风水学的基本理论。

从李约瑟的观点来看,那些模糊的猜测成分,比如天、地、人的感应,就目前的科学水平也难以做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但无可否认这种联系的客观存在性。中国风水学中很多所谓“迷信”的内容大都来源于巫术活动的积淀,“巫术及蒙昧存在的必然性是科学发展的相对性,”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若夫司基(malinowski,1884―1942)曾经精辟地指出:“无论有多少科学与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满足他的需要,它们总是有限度的……人与事中有一片广大的领域,是非科学的用武之地。它不能消除疾病与腐朽,不能抵抗死亡,不能有效地增加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更不能确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个领域永久是在科学之外,它是属于宗教的范围”(马林若夫司基《文化论》,1944)。马林若夫司基在“文化设备”功能性阐述中也提到巫术的目的是为了动摇现有的自然及社会秩序,它也是人与自然及命运抗争的一种措施。由此可以分析出中国人长期以来在各种建筑及景观设计中加入风水理论,实际上是增强抵抗灾难的信心,借此获得一种有益的生理功效来战胜恐惧,类似于“心理暗示”的精神治疗效果。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2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的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城市出现初期,城市就一直担当这国家政治文化活动的这一重任。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比以往更为复杂,现代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拥堵、交通阻塞以及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必定会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因此规划生态城市,是现代人一直追寻的问题。

一、生态城市概念分析

目前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并不是很系统,但是基本可以从这几方面对生态城市进行概述即:生态哲学角度、生态系统学角度、生态社会学角度等进行分析。生态哲学角度对生态城市的概述是,生态城市就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人和自然达到一定的水平。而生态系统学则是要求生态城市采取有利于自然价值的方式,来创造社会文化。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生态城市,需要将城市的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等方面实现生态系统化。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涉及面分析

生态城市是将建设生态环境为目标,生态城市要涉及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这三点的要在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上,应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各种关系进行辨别设计,提出设计最佳化方案。

生态城市设计和以往城市设计不同,原有的城市规划设计最要强调对城市物质空间以及城市建筑进行规划。而生态城市规划要涉及到对城市区域内的水资源、空气以及土壤等保护工作,生态城市规划还要涉及到城市环境污染、土地退化以及水资源的涵养等方面,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一定要将可持续性发展等观点应用到生态城市规划上,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做好城市生态规则、城市总体经济规划等工作,要保持这些工作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在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在掌控设计方法时还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更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

生态城市要重视低碳发展模式,低碳发展模式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等基础上提出来的,低碳设计理念必须要体现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上。低碳设计理念就是强调城市发展中要降低城市运行中碳的排放量,例如,选择环保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以实现构建建筑物的目的。低碳理念还重视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要将一些先进的建筑材料应用到城市规划上,要让“生态城市”和“环保低碳”形成密切的联系,要将低碳理念应用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让低碳设计理念成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中的一部分。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生态成城市和现代城市相比,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遵循生态城市的原则,才能构建出和谐的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主要体现在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人工环境的和谐性。生态城市规划要寻找出一种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设计方法。要时刻遵循设计的和谐性。

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高效性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高效性主要体现在,要让城市实现“低耗能、高循环”的运转机制,科学高效的应用好各种城市资源。例如,城市绿地的应用,要保证城市绿地和城市建筑和谐的融入到一起。要体现建筑的和谐性。还有对城市公园灌溉系统进行改进,让灌溉系统实现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目的。要不断的对生产力进行创造,让能力实现分级利用。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主要是城市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对时间空间以及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让城市设计既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求。不能只顾及到现代人的利益,采用“掠夺”的方式去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有很多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据统计2014年,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式严峻,环境达标的城市仅有4.1%。面对这样的情况,设计好生态城市规划方式很重要。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需要人们应用科学的方式来完成,如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搬迁到城市的边缘,并且在工厂的周围种满树,为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准备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4、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域性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域性,主要是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城乡统一体来看。生态城市要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的,并且城市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平衡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城市。城市之间要相互协调,就应该实现城市之间相互制约,例如,和周围城市建立起较为协调的关系,不能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两个城市交界处,这样即影响自身城市的发展,由不利于城市环境和谐。所以说生态城市要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

5、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要求,城市不仅要紧抓城市经济发展,而且还要兼顾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是改善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城市要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是不可能完成城市建设的,但是盲目的追求城市经济,只会导致城市发展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生态整体性规划设计,需要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找到城市发展亮点,例如,劳动密集型城市就应该发挥这样的优点,要在劳动密集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新兴产业。完善城市经济发展结构。

结束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发展目标,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以及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可续续发展战略方针和城市自身发展状况,将生态城市规划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区域性以及整体性原则应用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以实现协调政治经济环境发展的目标。让生态城市规划成为解决现代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经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宇驰.生态城市规划及其方法研究――以厦门为例[D].北京化工大学,2004.

[2]李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06:17-20.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对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的发现设计中的问题,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市政道路存在的设计问题及整改措施,下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1.市政道路设计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

1.1城市总体规划影响市政道路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第一阶段,这一个阶段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市政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涉及到道路的等级、用途、宽度等,而且道路设计要注意到地质构造、路基设

计、路面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绿化设计和道路通行量等。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通过对城市宏观的调控,体现出城市的特色,使城市内部布局更加科学,与

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而这必将会影响到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市政道路是为城市服务的,在多数情况下市政道路设计会配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不能够脱离城市规划的方案进行,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要融入城市规划中。

1.2城市的性质影响市政道路设计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色和性质,而且有其自身的职能,我国的城市分类有很多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行政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要为城市职能和特色服务,体现城市的性质,城市人文特色、风土人情、生产需求、居民生活习惯等已经成为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设计能够融入城市文化之中,能够体为城市特色的体现增添光彩。

1.3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

首先,市政道路路网设计不合理是现在市政道路设计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一些设计中只是一味的重视设计的美观性和整体效果,而忽视了路网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就会使城市市政路网布置不能够满足城市内部需要,使内部交通出现紊乱,并且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可能会变得较为被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市政道路设计一直想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紧张的问题,因而通常会对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和立体交通这三个反面格外的重视,并且通过不同的形态突出者三个设计要素。但是这往往导致了次干路和支路没有被较为合理的布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次干路和支路就不能够为主干路承担相应的交通压力,造成更多的人和机动车在主干路上,使主干路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不仅仅会使交通变得更加拥挤,也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而且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会减小城市对外界的吸引力。

其次,市政道路设计的滞后性,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这成为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问题,应该充分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现在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城市生产方面,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生产力的提高都需要城市道路建设跟上步伐,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包括人们出行的需要、运输需要,而且还要体现出道路的辅助作用。但是现在的市政道路设计通常是较为被动的,存在滞后性,一方面,城市的发展无疑迅速的,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在不断的增长,而现在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是在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的,是为了解决一些城市交通问题进行的,这就体现出了市政道路设计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市政道路设计不能够有较强的前瞻性,往往是着眼于现在城市交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如果只是着眼于解决现有问题,不做长久考虑,那么市政道路设计将会一直被动下去,存在较强的滞后性。

最后,市政道路设计与实际脱节情况时有出现,市政道路的设计都要从实际出发,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路网的布置,对路面宽度、绿化、路基等作出合理的设计。但是现

在一些市政道路设计没有提前做好调研工作,对城市现状道路状况和交通状况的分析就更加谈不上,这就使整个设计与实际相脱节,所以任何创意都可能是不适合城市需求的,不适合城市发展的。这往往便现在市政道路等级、宽度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或者是不能够被充分利用,这不仅影响着一些道路的正常使用,还可能给城市的交通组织到来新的问题,需要受到设计者的格外重视。

2.市政道路设计优化手段

市政道路设计需要不断的优化,不断的适合城市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和时代的需求,除了要切合实际之外,还要有时代感和创新的特点,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和美化做出贡献。一方面,要做好考察和调研工作,包括现实道路的宽度、路况、车流量、人流量、车速等都要有真实的数据,并且要充分分析市政道路与其他道路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共同组织城市的交通,这样才能够使城市市政道路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提高整个城市内部的效率。市政道路设计还要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职能,体现出城市的整体特色,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能够很好的指导市政道路的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严格按照道路设计规范进行,使不同级别的道路能够有明确的分工,并且节点的设计要流畅,使交通的组织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市政道路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需要在设计之前从宏观上把握好城市的整体发展趋势,对城市和人口的发展进行动态分析,并且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做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并给予市政道路设计一定的参考,这样才能够使设计实现前瞻性,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对整个市政道路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有效的规避在设计中存在着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汪江.关于城市道路设计及注意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2]席永红.浅谈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4).

[3]张林志.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J].民营科技,2011,(9).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4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人性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是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自行车的数量相对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重点放在如何适应增大的交通量以及如何改善机动车的交通条件。然而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对城市道路有了新的要求。城市道路交通不仅要实用、安全、快速,还需要自由、方便、灵活,满足行人的各种需求,使人的出行更舒适、便利,这也正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主要内涵。人性化设计要在保证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基础上,协调好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充分保障人使用道路的权利,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2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的要求

(1)保障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的功能主要有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景观,引导城市土地开发,利于城市防灾等。城市道路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这三者之间由于对道路的资源的占有而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但城市道路的归根结底是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人这一要素,在实现以上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以及周边环境之间的联系,找到它们之间最好的结合点,在保障城市道路正常发挥应有功能的同时,满足行人更高的要求。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目前我国在交通行业中始终体现的是“以车为本”的思想。在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仅以机动车作为基础来进行交通流分析和调查预测,往往忽略了非机动车和人对整个交通系统的影响。“以车为本”的建设思想会导致城市道路网建设只倾向于满足机动车快速通行的主要道路网建设,而忽略了以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出行需求的次要道路和支路网建设。由于道路网的建设的不合理性,导致现有道路不能满足非机动车与行人的出行要求,最终导致侵占道路等情况出现,致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交通事故频发。所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必须要强调非机动车、行人的因素,做到“以人为本”,从服务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道路规划和建设,保证城市道路网发挥应有的功能。

(3)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

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对于道路的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还包括精神上的需求。由于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历史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道路设计要能够充分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能充分反映一座城市居民的精神风貌。因此针对一座城市的特点开展人性化设计以满足城市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设计时要充分尊重一个城市特点,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注重城市环境因素,与周边环境相结合,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3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1)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在横断面设计中的具体措施是加强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的人性化设计。人性道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并且对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行道的设计中要留够宽度,不能牺牲人行道来换取车行道的宽度。人行道的宽度不仅要能满足行人的使用功能,还应满足铺装要求,做到平整、美观、防滑。对于非机动车道的设计,目前在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的运行。因此在城市道路的设计中应加强对非机动车道的设计,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宽度、车道数,保证非机动车的出行安全。

(2)交通工程的人性化设计

交通工程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无障碍设计、中心安全岛、错位过街横道线、过街信号灯、人行天桥等。在其设计时要突出的人的因素,例如无障碍设计,就是考虑到某些特殊人群的需要,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和谐进步的象征。目前存在问题是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与道路的无障碍实施未能很好的衔接。因此,需要我们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布置。道路交通工程人性化设计要借助道路交通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依据“交通分离、交通流控制与调节、均衡布局,按交通流性质进行疏导”的原则来进行交通工程的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人们需求。

(3)道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道路设施是道路的辅助组成部分,是道路能否充分其使用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道路设施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临时停车场的设置、道路绿化设计等。设置临时停车场的目的是为使用机动车出行的人们提供便利的停车环境。临时停车场可建在较宽的人行道一侧,既节约了城市用地,又使人行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临时停车场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制定收费标准、配置管理员等措施缓解目前停车难、乱停车的现象;道路绿化设计要充分满足人们对生活绿化环境的需求,这不仅可以降低机动车辆的噪声污染、尾气排放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美化,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需求。

(4)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含道路沿途的休闲区域和道路周边的构筑物,人性化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休闲区域是指道路休闲广场的设计。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居民的生活休闲空间被压缩,城市绿地减少,增加了人的抑郁感,加大了市民的生活压力。因此要贯彻人性化理念,就需要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小型的休闲广场,方便市民休息。在道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道路周边的建筑环境对人的影响,要合理地布置立体交叉、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位置,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形修建互通型立交,既方便人的出行也改善周边环境。

4结语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人性化设计是在充分理解人的需求上,在设计细节处给予人精神层面的关怀,满足人们对出行方便性、快捷性、舒适性的需求。只有真正把握“以人为本”原则来进行道路人性化设计,城市道路才会充分发挥其功能,城市道路发展和城市建设也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于洋浅议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黑龙江交通科技[J]2012年第7期

[2]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学报[J]2005(5):164-168

[3]武彤艳,乔春,曹红臣论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山西建筑[J]2009(3):276-277

[4]史岩浅析城市道路上的人性化设计中国新技术新产品[J]2011年第20期

[5]孙宝莹,董雷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探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J]2008年7月

作者简介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5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高速发展的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城市交通道路的变化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自由和便捷。但是随着城市人口和道路上车辆的增多,也带来了许多的麻烦,例如下班高峰期的堵车,车辆的噪音影响居民的生活等弊端,因此城市中道路设计凸显人性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城市道路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功能也发生了改变,最初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人们交往和交通的需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探析城市道路的功能,我们首先根据它们的功能进行区分,它们分别是: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

(一)交通性道路的功能

交通性道路一般是为了城际交通运输的需要,交通性道路的路面上机动车辆较多,因此道路一般比较宽阔,方面车辆出行。但是交通性道路一般好少考虑自行车的通行,即使不限制自行车通行,但是自行车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因为毕竟自行车在车辆密集的地方行驶是不安全的,此外,交通性道路对人行道的设计要求也相对较低。

(二)生活性道路的功能

生活性道路顾名思义就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为主要目的,这类道路上的行人一般比较多,在上下班时间,生活性道路比较拥挤,在这些道路的附近也通常会有大型的超市和休闲娱乐会所等,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与交通性道路相比,这些道路一般情况下更多的考虑人的需要,为了方便人们出行这类道路有专用的公交道路,同时这类道路的自行车数量较多,还设有人行道,以保证人车的安全,服务人们生活的需要。

(三)商业性道路的功能

对商业性道路而言,在商业性道路附近一般会有比较多的大型超市和娱乐场所,因此此类道路两侧的商业相对较发达,这类道路为了人们购物和娱乐,一般比较重视人们步行出行,因此会提供人们购物和娱乐的专用道路,以避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干扰,影响商业的发展。这类道路机动车数量比较少,同时自行车也与人群分开,避免给出行购物和娱乐的人群带来干扰。

(四)景观性道路的功能

景观性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进行绿化等主要目的,这类道路是为了适应城市化的需要,大多出现在风景和名胜古迹等旅游区。这类道路对绿化率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这类道路的绿化率要求不低于40%,同时为了满足行人的需要这类道路总宽度要求较宽。景观性道路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和行人区相结合的布置,道路两侧应突出景观的特征;和商业性道路相似,这类道路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应设计出隔离带以保证人车行走安全,同时,这类道路也应设计出自行车的行走区域,以满足人们出行人性化的需要。

二、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原因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发展,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城市道路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原本给城市居民带来自由、方便和快捷的城市道路,愈来愈多的暴露出它弊病,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多,噪声、大气污染和交通堵塞等问题开始暴露。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期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设计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人性化道路,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需求,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更能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三、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各种功能道路的设计,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和道路设施的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道路的人性化需求,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一)各种道路的设计

对于人行道来说,一定要注意道路的平整度,同时还要尽可能的设计出防滑的道路方便出行,设计人员不能只注重把道路设计的漂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行人很少注意道路的设计,但是道路的平整度却很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行人的安全。对于非机动车的道路的宽度设计应根据出行的车辆数量,在我国现在的非机动车道路功能不明确导致道路混乱,因此为凸显人性化的设计,非机动车道路的设计应根据行人和车的数量而定。对于机动车道的设计应根据机动车的宽度和保障机动车的行车安全为目的,以体现其人性化的特征。

(二)道路交通工程的人性化设计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不仅要注意使用道路交通技术手段,同时还要采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同时,为了使道路车辆正常运行,道路标识要清楚,例如禁止停车标识、限速标识、限重标识等一定要醒目,确保车辆有序,安全运行,使城市道路更能凸显人性化。

(三)道路设施设计

道路设施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道路的有序运行,为了使道路停车变得规范有序,设计者在设计停车场时一定要结合道路的特点。同时,为规范大家规范停车,对不同路段和不同时段的停车都应做出规定,并制定适当的赏罚措施来规范人们有序停车。其次,为了扩展城市的绿化面积,设计出人性化的道路,可以考虑使道路和休闲广场一体化,即道路在保证适当的宽度的条件下,设计出微型的休闲广场。最后为了设计出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还要考虑道路的绿化设计,因为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减缓因为车辆的增多而到来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可以减缓驾驶人员的疲劳,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四、总结

城市道路中的人性化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为了减少城市道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凸显人性化也显得至关重要。再设计道路时,设计者要结合现实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各种道路主要功能,设计出社会包容、融合城市生活、安全、便捷、舒适的道路,来满足城市人民生活人性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艳颖.试析人性化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城市建筑,2014,(15):298-298.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修建性规划;概念;区别;关系

abstract:atpresent,China'srapiddevelopmentofthecitymakesthesimpleprocessofcityplanningindustrycannotmeetthedemandofdevelopment,therefore,andconstructionofdetailedplanningandcitydesignhasgraduallybecomethefocusofconcern.inthispaper,theauthordescribesthecitythroughthesimpledesignandrepairconstructionplanningconcept,proposedthefollowingseveralpointstofurtherimprovetherelevantcountermeasuresofconstructionplanning,forreferenceonly.

Keywords:citydesign;constructionplanning;concept;difference;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

1、城市设计的概念。城市设计又被叫为都市设计,研究设计工作的对象是城市,往往介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工作。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相比,具有图形性和具体化的特点;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是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也就是包括建筑物、自然地形、绿地、道路等,城市设计规划的是城市空间和整体形象,比如,庭院空间、城市广场。城市设计的复杂就在于,它是将城市的居民心理健康和实体安排相结合,并以其为考虑的重点,通过对景观标志和物质空间的正确处理,为城市居民营造一种愉悦、舒适的大环境,从而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良性的规划目标。

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概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一个方面,往往具体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就是为了对建设项目做出规划设计和具体的安排,来满足上一层次的需求;同时,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下一层次市政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提供参考。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体系里最具体、最实际的设计过程,真正落实了上一级规划的规定,真实的反映规划的整体思路。修建性详细规划就是研究具体的空间、环境、型体及各功能的组成,解决具体的交通组织和功能分区的规划设计和实施。

二、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1、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别。城市设计是一种物化的劳动是一种设计的成果,一般情况下是在电脑的存储设置里,该属于一种商品,城市设计是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是城市进行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可是在城市规划的成果体系里,却没有以城市设计为单独的成果形式。而在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却将修建性详细规划加以明确的规定。在详细规划的内容里有如下的规定:对规划内的用地,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规划界限,确定适合用地的建设;对于各用地建筑的密度和高度,以及绿地率的各项指标进行确定,对于建设用地的公共设施配置、停车泊位以及出入口的交通方位,都作出一定的规定;对于各用地建筑的色彩、体积和体量,这些城市设计问题,也做出一定的指导性原则规定。

由此可见,城市设计存在于详细规划之内,假如想将城市设计单独的分离出去,就会遇到一些麻烦,如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若把城市设计从列单内容中分出,就会失去法定的效力,没有法律的规定,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编体主体政府,就没有了法律的依据,这样去进行城市设计,岂不是就属于违法行为。另外,城市规划强调的是各方面之间的协调和综合,如果把城市设计抽离出去,怎么会出现美化城市的现象呢?尤其是,现在的城市规划一再强调,不能仅仅拘泥于单纯考虑物质空间的设计,还要重视城市居民的精神界面,考虑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问题。因而,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2、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联系。城市设计的核心和重点任务就是对城市主体人的研究。城市设计的研究成果不是具体型的设计方案,而是以概念性设计、指导性设计、思维方式和设计法则表现出来的,具体包括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等领域。城市设计一般研究的内容,往往是关于社会文化、美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应用。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根据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对具体的地块建设提出设计和安排。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里,对修建性详细规划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对住宅建设、医院建设、学校和托幼建设等建筑进行日照的分析;详细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进行投资效益的分析;以及分析建设的条件和综合技术方面的经济论证等。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工作内容,从分工的粗细来看,城市设计侧重的内容是思想构建层次,而修建性详细规划侧重的则是工程实施界面;假若从思维方式来看待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属于感性思维,而修建性详细规划则是理性思维;若从法定立场来看,城市设计的内容,还没有法定的规定,而修建性详细规划则是属于法定规划内容。因而,有的学者就提出了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属于相同内容的设计,因而提出广场

城市设计、居住区城市设计、道路城市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和校

园城市设计,细想一想,广场、居住区、道路、中心区和校园等,这

些都属于城市的研究区域,并不能等同于城市,城市设计是属于特定的专门设计,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分区规划一样。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内容,都是有可遵循的法规规定或者有章可依的规则,比如,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这些规划内容,都是可以具体实施的。

三、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当然了,新型的专业和学科分类,也使我们有了新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我们现在城市所处的大环境是开放、多元的,在这种宏观的环境下,现代城市建设理论才被人们所重视和采纳,新的学科理论是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只有正确的看待学科专业领域的分类和互补问题,才能使新的学科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现在,我国的城市设计体系还能够适应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有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现在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划阶段主要有四个基本层面,也就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今天,本文探讨的就是这四个基本工作阶段的重要环节———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进行合理的安排城市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规划设计,考虑的内容有建设的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进行开发设计的强度,因而,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从属于规划范畴内的设计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设计就可以代替的。其实,学科、专业之间设互补互利的关系的,可以彼此制约,也可以彼此扶持。修建性详细规划存在着内容方面的欠缺,需要进行补充和优化,城市设计的思维和法则正好可以弥补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一些不足。同时,要想实现城市设计的人性化,则需要在其他相关规划和设计方面进行城市设计思维和法则的应用,这些城市设计思维和法则的应用,正好可以使规划和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

结语:现代社会的城市设计唤醒了人们对城市主体———人的关注,也就是在营造城市和设计城市领域中,时刻不忘了对城市中人的研究,关注人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思考人如何去影响和塑造城市的问题。修建性详细规划本身是有欠缺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应用了城市设计的思维和法则,就会解决自身的不足,而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实施,在保证法定规划前提下,加入了一些城市设计考虑的观点,比如,分析行为需求、分析设计色彩、分析设计夜景和分析空间尺度等,在完善、优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同时,实现了城市设计的人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吴远翔;徐苏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人理论的城市设计行为理性探讨[J];《规划师》论丛;2011年00期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分析;实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既有利于推动城市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保障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也不再局限于手绘图纸与实物模型的方式,而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呈现。因此,探讨城市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实现途径对推动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

1.1尊重自然和谐。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注意保持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城市空间形象的设计上充分借助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并注重保护城市的河流水系和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观,将自然软质空间渗透至人工硬质空间中,从而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

1.2彰显个性特色。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既需要从大处着眼,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与统一性,又需要彰显出设计的匠心独运之处,凸显出城市的独特形象与个性,将城市多种特征在设计中集中体现,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3注重生态保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城市在经济、人文、建筑、环境、景观和生活质量等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建设既要注重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适宜居住环境,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城市的生态保护,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短暂的发展。

2、城市规划设计的演变过程

2.1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手绘图纸阶段。图纸可以形象直接地表现设计师的思想,也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进行交流。设计师利用手绘图纸可以将瞬间灵感记录下来,并通过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规划设计更趋于合理性。同时,以手绘图纸进行规划设计的形式多样,如立面图、、剖面图、三维效果图、平面图和节点图等,这样对设计师的思想进行更细致的描述。虽然手绘图纸在规划设计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城市地域位置、气候变化和生活方式等对城市规划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手绘图纸无法很好的表达出这些特征;手绘图纸的专业性较强,只有专业人员才懂得和应用,普通人员对图纸却不知所云等。

2.2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实物模型阶段。随着图纸的发展,实物模型的应用逐渐普及,其可以帮助设计师感受设计思想,调整规划设计中的优缺点。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利用实物模型,对设计方案的造型、肌理、色彩和定位等进行反复推敲,从空间层面认识到城市建设与环境关系,提高了规划设计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以实物模型进行规划设计也有着其不足之处,例如无法以真人视角体验设计效果感受;以推敲方式修改城市空间结构的方案设计缺乏科学依据的支持等。

2.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计算机呈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帮助设计师进行分析、设计、计算和优化方案,以及绘制工程图和效果图等。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二维图纸与实物模型等转化为三维虚拟形式,如三维模型绘图、三维效果图的影像处理与动画设计等,从而摆脱复杂繁琐的工作,将精力集中于城市规划设计创意方面。同时,计算机技术可以拓宽设计师的交流范围,让设计师在世界范围进行方案的交流与讨论,使城市规划设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3、借助虚拟技术实现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

3.1规划设计的前期准备。

首先,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软、硬件及稳定的设计系统,以保障规划设计的创作效果,如win7系统和win8系统,以及专业的显卡设备,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数据量过大而导致计算机死机或者出现错误的情况,并利于虚拟技术中城市规划设计模型的创建与渲染。其次,城市规划设计需要经历前期准备、中期创建和后期处理等各个阶段,设计团队包括模型组、渲染组、动画设计组和后期特效组等,不同设计团队需要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并且需要对每个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保障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效果。最后,完成规划设的准备工作后,创建的整理与数据转换工作则正式开始。设计师需要利用计算机分析设计理念中的立面图和总平面图,并通过autoCaD对设计文件采取合理的精简措施,整理总结建模的基本信息,紧接着设计师需要将整理的文件进行数据转换,创建方体来代替建筑,并确立其之间关系,以便于观察规划设计的空间效果。

3.2创建规划模型

一方面,利用autoCaD文件对立面图和平面图进行简化,减少3Dmax转换中的数据量,并依据单体设计中立面图与平面图高度确定模型高度,在以立面图表现对建筑门窗等方面的造型进行模型创建,从而完成建筑单体的基本形体,在此基础上以模型完成门窗框件建立、建筑造型装饰建立和门窗建立等,从而创建精细化的规划模型。另一方面,在精细化的规划模型基础上,减少其面数和数据量,从加快计算机计算速度,使模型可以在远景和鸟瞰的大场景中得到有效利用。设计师可以在精模模型中,将3Dmax视图切换为顶视图,依据建筑单体形状构建建筑的外形,省去不影响建筑形体与空间关系的门窗框件等方面的模型,再对精模单体立面进行渲染与贴图而完成简模。

3.3场景细化处理

规划设计中的场景细化处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①创建球天。场景切换为顶视图,创建球天,为场景营造真实的天空环境,并取消ReceiveShadows与CastShadows选项,保证球天场景不会受到主光与辅助光阴影的不利影响;②处理天际线。为了保证场景效果的逼真,设计师需要处理天际线,采用的方法为添加贴突法或者添加雾效法。以前者为例,设计师可以在场景中添加远山贴图对天际线进行遮挡,其操作为在天际线的位置创建plane,将远山贴图贴于plane上,而贴图可以通过photoshop调整制作;③场景中物的处理。为了保证场景效果接近于实际,设计师需要进行物的处理,如水、树木和浮云等。以水的处理为例,设计师仍然可以采用贴图方式完成,其操作过程为:将ambient与Diffuse中颜色设置为墨蓝色;将Filter中颜色设置为墨绿色;在Bump中加入noise,将amount设置成30;在Reflection中加入水面反射贴图,将amount设置成50;贴图设置成Screen方式,使其可以与摄像机同时运动,保证画面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结束语

总之,城市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创新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式,力求其与城市实际场景相一致,才能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在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进才.城市规划设计的分析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8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建设;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规划设计的含义

(一)城市规划建设的含义

城市规划建设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的城市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和规划。简单点说,城市规划建设就是对人们活动的区域空间以及各区域空间之间关系的协调,用发展的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规划城市布局,让城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原则,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让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发展都能有更好的发展,适应人们的生活状态,方便人们的生活。

(二)建筑规划设计的含义

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设计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建筑作为城市的象征和核心的产物,必定要有它独特的特点和意义,建筑规划设计决定了建筑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要做到建筑群在整个城市中的协调,不但要追求室内的经济价值和美观,同时也要在建筑的外观上和建筑群在城市中所起到的象征作用,要和谐美观,是城市规划建设在空间上具体落实。

二、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一)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存在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建筑规划设计主要是由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发展而来,学科上依然属于城市规划范围,其主要就是利用建筑学理论,对城市空间展开建筑规划设计,并且其涉及内容也比较广泛,主要有城市规划学、环境行为学、景观设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

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所研究的对象均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方面不同,两者都是以创造有序、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为目标,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性,合理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以及各类工程设施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且满足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趋势。规划的平面图是城市设计三维空间的主要前提与基础,对城市空间的合理安排有着重要作用。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如果交叉部分无法实现统一,就会出现规划与设计改动幅度大,增加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的问题;而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不进行大的改动,就会导致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划设计无法落到实处,进而只能以一种书面形式存在,影响了城市发展与进步。所以,一定要确定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与地位,理顺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才可以实现科学指导城市建设的目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规划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主要就是一种动态解决与协调各种建筑关系、建筑群整体形象的基础,以生态、可持续理念延续城市历史文化,促进城市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构成元素,一定要服从城市规划内容,在空间中形成点、面关系,然而建筑也无法脱离城市环境,一定要和城市环境相融合。在城市规划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建筑规划设计一定要服从城市规划。

三、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要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就得先做好建筑规划设计,可见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要想把一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做好,就必须先要把建筑规划设计做好,建筑师不单单是要从建筑本身来对建筑追求一种现代的独特,更应结合城市本身的人文环境和背景,来对建筑做好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才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反应出城市的特色,也能不受城市发展的制约,甚至被淘汰,要把热爱自然,和城市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理念贯穿在整个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才能真正把城市规划建设做好。

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具体表现和象征,代表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特点,所以建筑规划设计在对建筑进行创作的时候,应该好好的把握好建筑的形象特征,应有自己的风格,同时还应该做到简单中体现出复杂,复杂中诠释出特点的变化,整体性强之外,还应重视整个城市的环境,把建筑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大潮中去,让建筑和城市周围的环境相和谐,理性的规划并传承历史文化的发展方向。

建筑规划设计不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着代表的作用,同时

建筑规划设计还制约着城市规划建设,因为建筑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单独的设计,它还涉及到场地的选择和设计问题,场地设计是为了满足建筑规划设计的一个项目所要选择的地方,它所伴随着一系列的建筑群的产生,场地设计是要让场地中的各要素能够和谐,更好的相互作用,而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重要产物,而除了建筑物之外的要素则是要满足场地设计的其他的组成部分,所以说建筑规划设计还制约着城市规划建设,建筑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大的方向,才能更好的适应整个城市规划建设,否则如果建筑规划设计不考虑城市规划的发展,而独自设计各自的,那将严重制约着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

四、正确处理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的措施

(一)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就是对城市发展、城市布局合理性等工程建设综合问题进行研究,是一定阶段内城市发展的主要蓝图,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依据。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和城市规划设计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稳定、快速发展。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遵守以下三项原则:社会化、安全化、经济化,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水平,综合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利益的最优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特色,按照城市规划原则,设计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以城市规划为前提,强化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实质指的就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与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并且完成各项建设项目的全面安排与合理部署,其焦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整体和谐的美的艺术。大部分城市建设均是由很多个体项目组曾,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建筑规划设计或者小范围空间设计,只需要一位委托人、一位客户、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实现。从性能角度而言,建筑规划设计主要就是对业主要求、想法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整体效应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主要强调的是个性工程产品。如果人们可以利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指导建筑规划设计,那么就会拉大现实需求与客观实际的距离,导致出现现实与设计脱节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一定要对城市社会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进而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予以改善。

(三)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视角

城市规划建设的效果,建筑规划设计的效果都是以人的视觉体验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视角。具体来讲,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对于高层建筑视角难以企及的地方应该坚持秩序性原则,保证做到简洁,并且兼备一定的俯瞰效果;其二,对于局部高层处理方面,应该注重人的视野与小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空间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三,坚持设计建筑方案的基本原则,不仅仅需要关注于建筑物本身,还需要处理好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城市规划的需求来做好设计处理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四)立足建筑规划设计,完善城市规划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一般都是从主观感受出发,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建筑体积、形状等进行限制,进而实现视觉审美目标。因为用于此方面的时间比较多,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导致设计产品脱离了实际情况,过分重视外表。因此,一定要立足建筑规划设计,完善城市规划。

首先,从城市区域规划大环境出发,将具体建筑规划设计和区域大环境进行结合。优秀的建筑规划设计一定会对社会区域大环境进行全面考虑,而不会将其孤立出来。在考虑个体建筑和区域环境的时候,一定要从建筑整体轮廓出发,实现其与周边建筑色彩、结构、外观、格调等方面的完美契合。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城市各组成部分职能的全面落实,分清主次,实现有效衔接,对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合理建设城市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等,实现城市的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9

【关键词】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城市市政道路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其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的设计将影响着城市的规划、交通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二、市政道路设计概述

1、市政道路设计要体现城市的特色

无论城市是大是小,发展程度如何,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得到了提高,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对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其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这也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要能够突出城市的特点以及相关历史,将城市的特色全面的展现出来。

2、市政道路设计中排水设计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废水、污水,同时还有天然降雨在地面产生的积水,这些不仅会影响到环境的污染,还会影响交通的运行。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时,一定要设计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出行路况。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熟知道路专业的相关知识,充分考虑到污水、雨水的排放方向等因素。

3、对人性化设计的考虑

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人性化设计因素的考虑。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性化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性化设计是整个城市发展、演进的必然要求。城市的功能不断的加深,要实现其快速、高效的功能性,市政道路设计必须要科学、完善、人性化,不能够让现代城市道路的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加强市政道路的设计。

4、市政道路的绿化设计

在城市化实践建设中,提出了很多的新理念,为市政道路的绿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在完善城市整体建设布局的基础上,要实施城市建设的绿化设计。对于市政道路的绿化设计,要有层次感,充分反映城市的特点。提高市政道路的绿化水平,优化车辆的行驶环境,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市政道路设计的必要性

1、满足驾驶人的视觉和心理要求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设计合理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很明确的给汽车驾驶人的行驶路线给予提示,保证驾驶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还能够给予驾驶人足够的视野看清前方的路况和道路两旁的道路信息,以确保驾驶人行车的安全性。市政道路的设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除应充分考虑到道路在驾驶人眼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尽量以驾驶人的视觉和心理舒适度作为市政道路设计的主要考虑范畴外,还得充分应用与市政道路设计有关的理论、数据、公式,以保证市政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满足城市行人通行安全和便利的要求

市政道路的交通是城市发展情况的一种表现,行人的通行安全及便利一直是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在城市建设的前期,建设了不少的市政道路,这些市政道路的设计是符合当时的设计理念和满足当时的交通通行能力。但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之前设计的那些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也就被暴露出来了,包括通信能力不足、交通事故频发等,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政道路被整修或者重新建设,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和便利,从而使市政道路的设计符合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

四、市政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功能分析不足

当前我国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严重缺少道路功能的相关分析,同时市政道路的交通流分析也很是缺乏,通常情况下只是使用简单的套用固定的模式,使得在道路建设中造成整个道路的横断面的形式和使用功能不能匹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对整个道路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其在规划路网中的交通组织、功能、机动车的交通特点、各种交通的出行方式、周边的用地特性和服务对象等很多的因素,对这些方面进行很细致的分析,合理的规划。

2、城市道路规划的随意性

道路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好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城市道路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广场,社区街道,旅游景观等等的建设进行规划。然而一些道路规划设计者秉持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落后设计理念,不愿意花心思精力做好详细的城市道路规划。地方政府和房产开放商在利益驱使下,为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将原本属于道路建设的土地出让、侵蚀,这些都影响了城市道路规划,使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出现了混乱性、随意性的弊病。

3、交通安全中常见的问题

交通分析是道路工程设计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车流量、流向、车速、车辆情况以及周围路网等方面,这项工作是在道路工程设计前期完成的。在进行认真调查和详细的统计后,根据道路等级来进行项目统筹,保证道路设计能够满足实际通车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4、路边停车没有合理的安排

路边的停车主要包括路边存车和路边临时停车,如果在路边临时停车但是没有划分停车泊位的路边进行,这样会严重的阻碍整个交通的正常秩序,这样的方法不可取。然而在有停车泊位的地方进行停车,这样的事情就很普遍,尤其是在中心城区的地带,因为停车场的配置不足,私家车不断的增多,使得停车问题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道路建设中的问题。

五、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方法分析

1、对于市政道路整体格局的设计分析

影响市政道路整体格局设计的因素是极其众多的。对于一个市政道路整体格局的设计而言,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从客观出发,首先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点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反映生活性、交通性和游览性等各种各样的功能。其次,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要反映城市的特点。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收入日益增长,精神需求也越发趋于多元化,因此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突出城市特点,尊重城市历史,注重城市地形和自然条件。进而塑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个性化城市的形象。

从客观状况出发,考虑到城市整体交通通行能力的这多问题。必须合理安排好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各种车道及分隔带在断面上的比例。当然,良好的设计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在依靠工程设计理论的指导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交通设计理论的重要性。设计和规划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缘带等之间的关系,做好市政道路整体的设计和规划。

2、做好道路节点的设计

为保障整体交通运行的舒畅,满足各个流向的车辆都能够高速、连续、通畅的通过市政道路的交叉口。道路节点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而在做好作为整个市政道路设计施工重要环节之一的道路节点设计,必须在设计规划时要注意市政道路网的协调发展,兼顾整个市政道路设计的整体性。注重市政道路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车流量交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节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市政道路的设计,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避免浪费。注意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收集整理过往车辆的流量数据,充分考虑交叉口的地理环境,根据城市现有的交通规划,设计好道路的交叉口。以保障各个主要干道的交通舒畅和便捷,将给城市居民由于交通问题所带来的困扰降至最低点。

3、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

为保障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者既快速又安全的达成出行目的,合理设计规划作为城市道路建设最高等级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是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所关心的。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充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尽量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今天的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中,节约资源,节省人力财力也是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该考虑的。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条件,结合交通工程原理、力学原理、文化原理来设计图纸。通过多方对比商讨,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选取最合宜的施工地点。尽量避免由于对于实际施工地点实地考察的偏差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

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到整个城市道路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与城市建设相匹配。为推动城市经济技术发展,提供便利,与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形态布局相协调,不忽视城市道路规划的整体性,保证城市规划格局的整体性,快速路的建设一直与城市整体规划与整个道路系统的完善密切相关。因而,为保障交通干道的交通舒畅,必然要考虑到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问题。

4、道路绿化设计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需注意绝不能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路段和交叉口都需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在公交停靠站附近,还需注意树干的高度对过往大型车辆的影响。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活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活动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景观环境及活动内容满足大众各种需求,建立和健全完善的休闲娱乐及生态系统。

5、体现城市特色的道路设计

无论城市是大是小,发展的程度如何,都会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并且是独一无二的。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逐渐的得到了提高,在满足其物质要求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其精神生活。其中,对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其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这也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在设计市政道路的时候,一定要能够突出城市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历史,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以及地形状况,将城市的特色全面的展现出来,创建出人们能够认可,并且城市形象足够完整与和谐。

6、交通性道路的设计方法

交通性道路的设施服务对象是车行交通,因此人行天桥、路灯、护栏以及候车亭的设计要以简约明快风格为主,突出这些设施的实用性即可。同时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中要注意在交通标志的位置的前方留足提前量,方便机动车驾驶员在行使过程中提前了解路况,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方式,提高交通的流畅性。

7、生活性道路和商业性道路的设计方法

城市生活性道路主要以街道的形式体现,这类道路的交通情况较为复杂,表现为人车混性,因此对道路设计工作要求更高。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必须对道路的交通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尽可能的多设计交通标志。由于生活性街道对停车的需求大,所以在道路设计中要重视停车位的设置,满足各类车型车辆的停靠需求。同时在道路设计中充分利用引导和限制手段,保证交通的流畅,如限速等,以此增加市民活动的空间,提高市民生活的方便度。具体措施如下。一、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状或锯齿状,这样做可以促使进入该道路的车辆减速,同时由于道路线路的曲折性降低了外来车辆进入该种车道的倾向,从而减少了车流量,而且曲线性的道路在观赏性和趣味性方面更符合人们的需求。二、在道路中央或两边种植相应的树木。这样做可以减少外来车辆进入车道的想法,同时能够改善道路的环境,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三、在道路交叉口有意识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通过道路路面的提高或降低,给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制造震动感,从而促使驾驶员减速。另外可以间接性的缩短道路的宽度,在保证车辆能够通行的情况下给驾驶员不易通过的感觉,从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五,在市民居住区的道路设计上除了要在交叉口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要求驾驶减速或转弯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道路网络的灵活化和活泼化,满足居民舒适生活的要求。

8、景观性道路的设计方法

景观性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反应了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因此景观性的道路在设计时应该根据城市整体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在景观性道路旁边有广场时,从道路进入广场的路口要保证充足的空间,提高进入路口舒适感,同时增加路口的绿化效应,实现路口与广场景色的一致性,另外景观性道路两旁的植物和树木在选择上要满足观赏性的需求,实现多样化和丰富化。

六、结束语

总之,鉴于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性,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方法的研究分析,促进城市市政道路的合理设计,确保城市的规划良好,布局美观。

参考文献:

[1]刘超鸿业市政道路设计软件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林业科技情报2013-11-15期刊

[2]蔡智巧现代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中的问题的研究科技资讯2013-02-23期刊

[3]包晗探析城市的市政道路设计科技资讯2013-07-23期刊

[4]程明华基于不同障碍人群的市政道路设计改进研究科技资讯2010-04-03期刊

[5]汪宏从管线工程谈市政道路设计思路山西建筑2013-11-20期刊

[6]佟彩霞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18期刊

[7]蔡智巧浅谈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方法及措施科技创业家2013-02-01期刊

城市设计可行性篇10

【关键词】个性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意义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面貌日新月异,中国城市建设如快马加鞭。如何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就成为一个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而深入研究个性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意义,就可以建立科学可行的个性化城市色彩设计方案,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靓丽。

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层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构不成城市色彩)。完整的城市色彩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规划,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基准色、辅助色和点缀色,包括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车辆等交通工具,也包括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物等的颜色。

而所谓个性化城市色彩,就是让城市色彩,富于浓郁的地方风物特征和文化元素。,

虽然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城市色彩设计也各不相同,但城市的色彩规划设计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适宜该城市的气候特点。

个性化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尊重气候条件,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对城市色彩的影响。

例如,进行寒地城市色彩设计时可以选择暖色来进行温度平衡。如哈尔滨,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4月,多被笼罩在皑皑白雪下,因此哈尔滨确定米黄色作为自己的城市色彩。像欧洲一些旅游小城也是如此,如茵斯布鲁克、萨尔斯堡等,其建筑色彩鲜亮,城内街景的暖红色调,便比较容易找到平衡。调查显示在许多气候寒冷的城市中暖色都是受居民喜爱的颜色。

而进行热带城市色彩设计时,可以选择冷色来进行温度平衡。如三亚市,则以米白建筑物为主。

第二,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各个城市亲切宜人的城市色彩,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个性化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的建设要科学规划设计、科学建设、科学管理。政府应尽快制定和普及城市色彩规划指南。日本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色彩规划指南》,在总体的色彩设计原则指导下,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这些宝贝的经验,应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个性化城市色彩的规划与管理可由多方参与,除专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的主持外,更应当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城市更要体现人性化关怀和民主,这是城市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共同管理和完善城市环境。

第三,保持本地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色彩积淀着城市的历史,具有自身特色,这是不该被泯灭的。保持自身特色有助于当地城市居民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提升寒地城市的知名度,对于该城市建设发展至关重要。而盲目照搬和一味模仿不同气候、不同地理环境的城市建设经验,只能导致本地城市自身特色的丧失。

第四,个性化城市色彩构成和谐的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因为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

个性化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一座被白雪拥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区别于热带城市。比如,哈尔滨城市色彩就与三亚,迥然不同。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从自然色,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选择暖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可以使寒地城市亮丽起来,但在采用浓郁艳丽的色彩时,必须使它统一于整体色调之中,且注意色彩面积应用原理。

国际设计协会研究表明:在城市形象上投入1美元,可为城市带来277美元的效益。如何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文化氛围,扩大城市的对外影响和美誉度,这一切都取决于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

进行个性化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以寒地城市居民为例。研究表明,寒冷会引发各种疾病,如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居民户外运动又较少,导致人体对阳光的摄取量减少,对健康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健康不利。冬季寒冷、阴暗的天气使人心理压抑,情绪低沉,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导致酗酒、自杀、事故和暴力等。因此减少气候的负面影响,使寒地城市更加适居,成为地处严寒地域的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

第二,它是科技进步的体现。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关于建筑的科研成果在不断出现,新的结构形式、新的建筑材料在不断产生。这为现代建筑赋予了新的个性,为城市公共环境的气候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必将给当代城市公共环境带来强烈的、鲜明的地方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城市色彩发展的新机遇。

第三,能够改善城市建设的不足,有助于美化城市

进行个性化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往往比较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在较为温暖季节情况下的状态,而忽视或轻视冬季的季节因素。从而导致寒地城市建设的不足。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这种不合理状态,而加强城市建设新技术的研究,就可以提升寒地城市环境品质,创造四季适居的城市空间环境。

第四,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个性化城市形象,体现城市色彩的标志

个性化城市色彩是城市的重要因素。采用有个性的色彩,有利于城市的识别与认同。个性化城市色彩对于个性化城市形象塑造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城市会因为他独特拥有的色彩而迷人和闻名,因为城市色彩也是城市性格的一种符号、一个标志。标识作用是城市色彩的另一个作用。色彩在城市中不仅能表达抽象的意念,还能用来表达人类生活环境的彼此差异和具体建筑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标志性作用。

总之,对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气候条件的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出宜人舒适、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色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