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十篇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十篇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2:34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1

一、对教师本身的困惑

新课程实施已近两年了,我们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

二、对教材和课程的困惑

首先,近年来,初中课改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虽然近年来高中教材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比较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其次,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生动形象,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由于受到高考模式的限制,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学跨度较大。另外,和课本的编排体例不适应。由于新的课程标准与原来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和编写意图不一样,因此在编排体例上有很大变化,许多教师感到不适应。如教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广而浅,并且元素周期律知识滞后,因此教师在对教材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就找不到联系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线索,导致学生学完之后的感受很零散。

三、对教学方面的困惑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了老师的备课和工作量不说,而有限的课时就迫使你只能关闭探究的大门,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更令我们发愁的是,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次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达到探究的目的。

四、来自学生的困惑

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反而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学习十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苦不堪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针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一些资料,学生不是没有时间,就是家长不让上网。其次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性较强,依赖性大,让他们探究的问题,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

四、对如何应对高考和评价教师的困惑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试图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多元评价,但高考依然是悬在高中教师头上的一把利剑。教师可以不在乎高考,但学校在乎、家长在乎、社会在乎,教师也就不能不在乎。所以教师们普遍对高考心存茫然,不知道课改后的高考如何应对。如数学学科,课本本身比较简单,但高考时会有多难,教师心中没有数,所以新、旧课本一起用,给学生加课时补充旧课本内容,学生的负担反而更重了。另外,数学学科选修课的各个模块有难有易,从获得学分的角度学生可以选容易的,但教师又担心学生不能应付高考,所以将来如何指导学生选课教师心中也没有数。新课程的理念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但是,高考是短期效应,如果考好了皆大欢喜,如果考差了各方面都不好面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对教师如何评价?是否还与高考的成绩挂钩?教师心中无数。

五、对教育观念更新中的困惑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2

在推进课堂变革、打造学本课堂的实践中,许多教师认为最大的困惑是:学生不愿自学、不善自学、自学效果差;小组讨论与展示对话学习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思维含金量;学生没有教师讲得清晰透彻,还耽搁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

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师生的思想观念与惯性思维转型困难。教师习惯了讲授法教学,学生习惯了接受式学习,采用这种学教方式,教师感觉教学效率高,学生感觉好懂,能完成作业,考试也不错,短期效果比较明显。反之,担心变革课堂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更怕导致高考失败,自然不愿大胆实践探索,终难找到破解困惑的办法。二是学生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机制难于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展示对话学习、问题发现生成等新的学习技能没有得到专门的指导和培训,现有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不能适应课堂变革的新要求。三是课堂变革对教师教学基本功、学科专业能力、促进学生“想学会学”能力、探索与创新教学模式的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课堂变革的新要求。

二、破解课堂变革困惑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与学教方式

教育心理学规律指出,主体能动地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有专家说:看过听过不是学,思过说过才是学,做过用过更有效。这说明,只有经历多元的过程,运用多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抱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才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情景创设、兴趣激发、关系融洽的良好氛围下,以目标、问题、评价为导向,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对话交流中、合作探究中学习,真正打造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学本课堂。

在新的学教方式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进度呢?一是凡是需要讨论、展示或精讲的问题都必须是学生独立思考或练习后生成的真问题,学生已学会的坚决不讨论、不展示、不讲解。这样,就对要解决的问题从量上做了第一次减法。二是如果学生的真问题较多,就进行问题梳理分类,从解决的思路、方法基本一致的一类问题中,选择更典型、学生更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展示、探究,聚焦思维深度,达到举一反三。坚决贯彻“少即多的原则”,一节课讲的问题越多,学生可能一个问题也没真正解决,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这样,就对要解决的问题从量上做了第二次减法。三是通过讨论大多数学生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就不再展示或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展讲重在分析思路,如何想到的,如何联系上的,能否从其它角度进行思考,引导其他同学思维对话等,教师在学生思维受阻、思路偏离、就事论事给予精讲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由此可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与学教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使追求教学效率和效益的“双赢”成为可能,是破解课堂变革困惑的核心。

(二)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技能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展示对话学习、归回建构学习、问题发现生成学习、评价拓展学习等新的学习技能,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对高效课堂的打造也具有战略意义。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具体内容及相应策略指导和训练这些新的学习技能,一是在进入初一或高一集中一周左右时间各学科专门安排新的学习能力指导课,进行强化训练,二是平时教学仍然注重新的学习方式的规范指导与训练,快速提升学生的新的学习能力,这是破解课堂变革困惑的关键。

(三)提升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从“惑”到“识”

一、“惑”与“识”理论概述

“惑“在儒家中理解为困惑、迷惑、疑惑之意,“师之,传道授业解惑也”,惑是认识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与自然事物相互接触后,所表现出来的在认知结构中对尚未掌握的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对高中学生来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一些稍微复杂或有难度的数学问题就会自然形成疑,而由疑便会生惑,此时教师就可以从疑惑中发现问题,利用学生的疑惑来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组织教学过程,把疑惑和问题统一,由此来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识”一般指人的见识,包括的内容众多,如知识、判断力、观察力等,而在教学中,学生的“识”主要是指对事物的认识,是对数学这个抽象概念的认识。华罗庚从数学认识的角度在“学与识”中指出,要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就必须要灵活运用,把不是自己的变成自己的,即知而识之,学而识之,见而识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完成“由厚到薄”的过程。

从“惑”到“识”是对知识学习的一种认识过程描述,包含了两个意境:困惑和见识。高中数学课可以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侧重于学生活动的数学课,可称之为“教师教学生”型课,特点是课堂上能看到学生而看不到数学;一种是侧重于内容的数学课,可称之为“教师教数学”型课,特点是课堂上能看到数学而看不到学生;一种是侧重于过程的数学课,可称之为“教师教学生怎样学数学”型课,特点是课堂上既能看到学生又能看到数学。在最后一种类型的数学课中,学生对数学对象的认识能体现从惑到识的过程。从“惑”到“识”是一种人类固有的学习特性,教育就是要利用这种特性。

二、构建从“惑”到“识”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

1.“惑”从疑生。高中同学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对待事物的看法有待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用生疑解惑的艺术技巧去帮助他们完善从“惑”走向“识”的过程。教师要解惑就必须关心和关爱学生的一举一动,接受学生对待事物的惑,而且能够预见学生的疑惑并判别学生为什么在掌握新知识时会产生困难。

2.“识”从“惑”生。有了“惑”,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自然会产生变化,并能走出学习的困境,实事求是,这也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学习和研究教育教学与数学教育理论,对观念进行改善,反思教学实践,找到问题关键,并提炼出实践经验,形成数学教学的正确认识。从“惑”到“识”体现了数学从问题到理论的发生特点,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解题是数学的特点,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从“惑”到“识”是一个自然过程,一个学习者到了解题的十字路口时便会产生困惑,这时就需要教师作为引导者,把解决“惑”的思路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这种数学的探究方式是对思维的有效训练。基于这样的训练,学生便会从由“惑”生“识”。

3.从“惑”到“识”。从“惑”到“识”的教学适应了学生认识规律的需要,符合学生认识成长的规律,这样的教学能够让教师引导学生去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的原因、知识的延拓等,从诱惑、导学、启知、发识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完成从“惑”到“识”的学习过程,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真谛。

三、从“惑”到“识”高中数学教学举例

按照从“惑”到“识”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欲望是关键因素,而学生认知冲突则是激发学生参与欲望的根本原因。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例:函数及其图像教学(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目标:函数及其图像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既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像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设置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教学思路:除了用列表、图像、解析法这三种常用方法对函数进行研究和学习外,也可以突破常规从不同角度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不同研究方法。

教学理念:构建从“惑”到“识”的教学环节,由疑生惑、从惑到识,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经历并逐渐渗透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思维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速语

从“惑”到“识”认真理清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从实际出发摸索符合学生求知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当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从“惑”到“识”的认知过程,才能在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4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困惑思考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困惑

1.中职生源结构复杂及数学基础差异大带来的困惑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及民办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及生源质量的急剧下降,给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不少学校为了生存,在招生过程中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将招生门槛一降再降,甚至是“零门槛”;有的学校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就为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及学生素质的差异埋下了伏笔。由于生源背景复杂,学生思想素质及数学知识差异较大,给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少困惑。

2.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带来的困惑

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几乎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满天响,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廖廖无几。尽管不少专家都在呼吁,为中小学生学习减负,其结果却是越减越重。特别是进入初三中考备考阶段,学生的休息时间更是越来越少,大多数同学都是闻鸡起舞。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不少学生的身心已疲惫到了极至,当他们进入到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学校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容易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自然而然地放松对文化基础课学习的要求,尤其是数学学科。作为职业教育,虽然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也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特别是一些理工科专业,更与数学紧密相连,所以,开设一定量的数学课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教学管理出现了冲突,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困惑。另一方面,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引领者----教师,其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与兴趣影响甚大。目前,多数中职数学教师,都习惯于普教模式,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过于依赖普通中学的教辅和参考书,很多教师都是照搬普通中学的教学设计去授课,讲授一些普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这是一种严重不顾学生实际,误导学生的行为,背离了中职数学教学目标。由于他们不关注学情,使学生越学越难,越学越没有信心。如果这种现象任其存在,势必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3.传统教育教学评价给中职数学教学带来的困惑

目前,中职学校还没有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很多学校还是运用传统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过于偏重课本知识,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培养的评价机制,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中职数学教学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思考

1.对中职数学教学任务的思考

中职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中职数学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发展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数学是学习专业课和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中职数学教学既要满足基本教学要求,也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更要突出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宗旨;因此,数学教学要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一要突出提高人文素养,开发智力和形成能力的功能;二要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实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目标。因此,中职数学教学,不需要很强的系统性,不需要很深入理解,不须过于考虑数学进一步深造和研究,它有很强的工具性;所以,作为中职数学教学的使命,一定是服务于对应专业课程和职业岗位,教学就应该有服务意识,以“职业为导向”。

2.对中职数学课程设置及内容处理的思考

中职数学课程设置,要同时开设基础数学和专业数学,突出“基础,够用,实用”的原则。中职数学的基础知识部分,在一年级完成,专业数学是根据学生不同专业需求开设的课程,对不同专业,应针对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授课内容和进程要符合专业需要。例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是各专业的基本要求,属于基础数学学习部分;而对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习函数,还应把向量,复数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以适应专业学习的需求。对模具、数控、民用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几何部分是数学学习的重点,并在教学安排上把立体几何部分内容提前,对专业的制图教学更为有利;这些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在专业中的渗透。另外,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应用较多;计算机专业对集合、数列、矩阵、一元二次方程经常用到,因此,要作为重点内容来安排。在教学内容处理方面,基础数学比较容易把握;对专业数学,要从专业数学的要求出发,“够用”即可。以电子、电工专业的数学教学为例:如向量知识在《电工基础》教学中,交流电路的分析,需要到正弦量的向量图表示,向量的加减运算必须要十分熟悉;而对向量的坐标、内积等内容,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均无涉及;因此,在电子、电工专业的数学教学中,只需重点讲解向量的概念和向量加减法的几何表示,而无需介绍其它的表示方法。复数尽管是选学内容,但为了满足专业课程的应用,要花一定课时去学习。“基础、实用、够用”原则的运用,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协调数学课与专业课的教学进程;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对数学课的具体内容作合理的安排和增删,重新审视各专业的数学学习要求,整合教材,有目的选取教学内容;凡专业需要的内容应突出强化,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可削弱或删去;第三,组织专业教师和数学教师共同研讨,分割各模块,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数学课内容与专业课内容可穿插教学;专业课要用的数学知识,可先学习再运用,增加两者的互动;既能体现数学课教学的服务功能,又能突出数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对中职数学教学观及教学方法的思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职数学的教学还是以数学知识为中心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数学教学只是向学生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记忆知识的要点或问题解决的过程,这种方式,注定是一种枯燥无效的过程。所以,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大胆创新。①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淡化数学学习的结果。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实践;重训练,轻能力。而中职数学教学的宗旨,是以提高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淡化数学学习的结果。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更便于数学学习向数学活动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克服学生因基础薄弱而带来的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重新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突出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数学活动,特别是探究活动。②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不平衡,起点高低跨度很大,且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差甚远,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因此,只有通过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度下,按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中职专业类型繁多,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差别很大,相近专业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分层次教学”正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因材施教而采用的有效措施。③改进教学方法。单以知识来看,数学枯燥乏味,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听起来痛苦。其实数学不缺乏趣味性,教师若以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用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情境增强教学的应用性,并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可以提高的。另外,教师应该主动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用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这要求我们在文化课教学中,经常接触专业学科中的问题,了解专业技能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中职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5

关键词:学习数学困惑假性理解对症下药

执教多年,笔者深感数学不易学,许多学生怕数学,有的一提起数学就头痛,怕见数学老师,排斥数学,学习兴趣不浓,成绩不理想。一些学生常说:“为了高考,为了前程,我要好好学习数学。”却迟迟不见行动。学生学习数学存在诸多困惑,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数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一)依赖心理

学生学习数学,应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去认识、理解概念、公式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缺乏主动性,遇到困难,不去思考,懒得动笔,常坐等答案。此类学生,学数学时,常依赖直观,希望有现成的公式或解题模式,学习中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形成依赖心理与人的生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有关,还与家庭、生活环境有关。部分学生从小娇惯,凡事都家长包办,缺乏自主性,独立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食其力”,“我能行”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进行发现法教学,从现实中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物”素材,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同时设计中低难度且有启发作用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发现知识的真谛。

(二)厌烦心理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兴趣,有厌烦心理,使得大脑中与学习有关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影响学习效果。形成厌烦心理大致有两个方面:(1)对学数学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2)“恶性循环”:学习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烦心理,周而复始。此类学生常表现为学习上无动力、无目标,对学习采取应付的消极态度。

对厌学学生,教师可帮助他们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多与学生谈心,晓之以理。创设学生喜闻乐见,与其生活、学习和社会实际有紧密联系的情境,即难度适当、富有激励性的情境,促其产生某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探索的冲动和欲望。可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设疑、布谜等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运用榜样和名人故事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磨练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

(三)恐惧心理

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还有家长和社会的过高要求,教师的冷漠态度等都是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原因。此类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知识瞬间遗忘,思维紊乱,把学习数学当作苦差事。

对于此类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亲切、温和的语调,让学生产生一种师爱效应,使其爱屋及乌。教师可提供一些数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教师还要依学生实际,力求把课讲好、讲精,讲到点子上,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解题方法,多进行个别指导,平时测试适当降低难度,让其有成就感,增强信心。

(四)满足心理

有些学生满足现状,对自己要求低,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胸无大志,表现为不思进取,不勤奋,少练习,认为会做就行,无须动笔。殊不知这是进步的拦路虎。有些学生在几次甚至一次测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后,觉得“学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多付出劳动。此类学生情绪大多容易冲动,自制力差,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

对此类学生,教师在指导学习时,要注意渗透思想教育,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先进事迹,唤起他的沉睡的心灵,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学习。也可设置一些“陷阱”和“路障”,安排一些有适当难度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设法克服,然后对学生的遗漏、错解等现象,作深入细致、全面的剖析,指出问题症结所在,打破他们“全会了”的思想。适当让学生受点挫折,让其把错误的思想及弱点暴露出来,亲身经历失败的感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

(五)疑惑心理

有些学生经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考试屡遭败绩,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困惑,缺乏自信。此类学生大多表现为学习上缺乏毅力和自信心,积极性不高,也不善于总结归纳,学习成绩不理想。

对此类学生,教师要帮他们认真分析原因,可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思维教学,要求学生重视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运算能力的养成,及时督促学生纠正。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克服学生疑虑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重视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困惑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生学习数学过程存在假性理解的困惑

常听学生说:“上课我听懂了,可一到考试、作业时就不会了。”常听诉苦:“明明是‘很清楚’的概念、原理用以解题又错了。明明是‘很清楚’的一个概念,用以论证却不恰当。”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假性理解。假性理解就是对概念或原理只有机械的记忆和表面的理解,没有达到深刻理解,更不能形成能力的水平状态。貌似听懂,实则没有真正懂,易出错。

(一)假性理解形成的原因

1.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最容易出现假性理解。有的学生“好问”,是不思而问,遇到稍难的题就向他人请教,一得答案便作“恍然大悟”状,不去消化。

2.学生的认知缺陷和能力限制。数学系统性很强,前后联系紧密,若对旧知识有缺陷,要真正理解新知识困难重重,只能做到记忆与复述,自然造成假性理解。

3.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面的影响。教学若超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储备,想让他真正地理解某种新知识,是一种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吃力不讨好。

(二)对假性理解的改进意见

教学中,注意预防和克服假性理解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措施。

1.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的规范化,如预习、听课、练习、巩固、反思等,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熟知公理、定理、公式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等,解题时能准确无误地应用已学的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成绩。

2.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学生听得懂而不会做习题,是因为并没有真正听懂,不知解题的切入点、关键点。教师应努力做到:(1)改进教法:提倡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发现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改进学法:立足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研究学习方法,在学生能学懂练会的前提下,让其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归纳,小结,评价,写心得,让学生自己把每个知识点搞明白,弄透彻。(3)充分发挥“兵教兵”的作用。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可增强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对概念的准确应用,减少假性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3.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讲课要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要善于确定相应的教学起点和恰当的教学目标层次,因人定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步落实,分层推进。要善于归纳和提炼教材,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明白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障碍,及早预防。针对学生的缺陷,有的放矢地加以弥补,完善认知结构,消除造成假性理解的隐患,使教学有序而顺利。

学生平时要养成仔细思考,认真解题的好习惯。做题时,要认真地审题,搞清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有无隐含条件,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突破点是什么,然后找到切入点,仔细运算,认真复查。完成后再留意一下:是否考虑周全,有无遗漏,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掌握学数学的方法技巧,做好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等,扎实地掌握每个知识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愿每个学生敞开心扉,迎接阳光,克服自己的种种困惑,时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每天拥有快乐的心情,身心健康,奋发向上,不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锐意进取,努力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6

把新课程与“猫论”相提并论,似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听了以下的“经验介绍”,想必这些疑虑就会打消。“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学校由于实行了新课程,学生的考试分数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今后我们要加大新课程实施的力度,使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不难看出,新课程俨然是一只“好猫”。类似的“新”经验听得多了,让人在惊讶之余,又感到极大的困惑。困惑之一:新课程中的“老鼠”是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新课程“让考试分数再上新台阶”的新经验,却让人哭笑不得。在许多教育者的头脑里,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提高考试成绩,向新课程要质量,当然也就是向新课程“要分数”。新课程要抓的“老鼠”无他,考试分数是也。按照这样的经验,在新课程中“逮老鼠”,说白了就是抓考试分数。在应试教育不得人心的情况下,片面追求考试分数曾一度不得人心,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老鼠”却借着新课程的东风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新课程中被落实了“待遇”,带着新课程的光环过街,“老鼠“不仅没有往昔“人人喊打”的窘迫,反而满是人人趋之若骛的风光。只是苦了新课程的探索者,虽乐于创新却说不清能给人们带来多少分数,反而备感“人人喊打”的凄凉。看来,“猫论”走进新课程,不论费多大的心思,“抓到再多的老鼠”,也不一定表明新课程的推进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它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苦涩的。困惑之二:新课程这只“好猫”啥样?在“猫论”中,“猫”的价值是通过“捉老鼠”的实践检验出来的,能“捉住老鼠”者才有资格被称作“好猫”,至于猫的颜色是黑是白、品种是优是劣等则一概不论。在“分数重于泰山”观念的指导下,实行新课程,可以搞题海战术,“满堂灌”也行,加重学生负担也没错,只要能够提高考试分数,各“色”之“猫”均可不拘一格使用。这不得不让人慨叹,时代不同了,“猫”也不一样了。新课程“听得见,摸不着”的尴尬境地,曾一度让人惶惑不安,但依“猫论”观照,我们会恍然大悟,“猫论”给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想来,新课程虽是一只“新猫”,对付考试分数这只老鼠却“尚能饭”,题海遨游,“新猫”却满是应试的经验,还有从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现实中,新课程乖乖地被分数这只“老鼠”引到老路上来了,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元目标的实现,人们因为眼盯着分数而心难旁鹜。本来极富生命力的“猫论”走进新课程,却对人们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阻碍作用。考试分数并不代表创造力,不能成为评估学生素质的主要依据。这老生常谈的话题,至今却依然在阻碍着新课程的改革。片面追求分数的状况并没有因为新课程的推行而有所改变,“向新课程要分数”的观念正在极大地阻碍着新课程的实践,并正在将这一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教育事业引入歧途。如果评价机制不改革,新课程只能加重教师和学生本已沉重的负担,与推行素质教育没有关系。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困惑反思与感悟

自2008年秋季起,我省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半年来,广大政治教师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学习《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切实领会课改精神,革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挑战与机遇并存,半年来的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有困惑亦有收获,同时对新课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

(一)新教材内容处理中的困惑。

1.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高一《经济生活》把旧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基本打乱,打破了原有的理论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删除了一些旧的知识点,也增添了许多经济学知识,比如需求弹性等。总体来说,新课程淡化了理论,教材内容偏重于建立一种生活化的经济学,在内容的处理上倾向于“通俗易懂”。表面上看好像简单了许多,实际上却给教学增加了难度。比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概念出现在“货币的产生过程”中显得突兀,不利于学生对之进行深入理解,而把该内容放在“多变的价格”似乎更为合适。再比如,第八页的货币流通规律这个相关链接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化紧缩问题,放在第七页货币的职能中似乎有些突然。旧教材的知识原理较多,但新教材把有些必要的知识点也删除了,且有些知识点有所疏漏。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减少知识容量,使他们真正能把知识融入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知识点的删除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材中提到了恩格尔系数,但另一个重要的系数也就是基尼系数却未涉及,但在收入分配这一课却多次提到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在新教材中宏观调控部分讲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问题,针对哪些是货币政策,谁来实施货币政策等问题很难讲清,因为在银行部分删去了中央银行的内容,只保留了商业银行。再比如,在市场经济这一内容中新教材涉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由于删除了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的有关内容,不利于学生理解地方保护主义这一现象。在讲解公司的有关知识点时,书本中只提到了法人和自然人,把企业法人这个内容删去,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公司的含义和公司、企业及企业法人的不同。三大产业的有关内容也几乎被删去,而新材中又多次出现产业结构问题,连三大产业的基本划分也不清楚,那么学生又如何深入理解产业结构问题呢?

2.教材容量过大,处理的难度增加。

新教材中的《经济生活》(必修一)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精髓,每课标题背后都隐含着许多知识点,导致课时不够用。经济学理论本身就是复杂的,要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知识揉合,并且讲清楚是很难的。新教材经济学的内容比较灵活、多样,既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又强调知识的科学性,教师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比较困难。此外,新教材中大量的名词、理论、观点都是教师在以往教学中没有接触到的,教师的知识体系需要重新建构。教材呈现的知识比较基础,但有的课后题难度大,甚至有些教材根本未涉及,如新型工业化的“新”体现在哪里等问题。庞杂的教材内容,灵活的课后题对于新课标精神的贯彻、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都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1.是否每堂课都需要“自主、合作、探究”。

比如,第一课“神秘的货币”中就有七个探究活动,虽然在《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中未曾明确规定可不作拓展或不作要求,但实际上,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的内容要么略去不讲,要么只能详讲,不可能做到点到即止。陈友芳教授曾经指出,不要求在课堂上讨论所有的探究活动,每一目讨论1―2个即可,剩下的交给学生课后自己去钻研、学习。①然而,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却产生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这样机械、刻板的操作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讨论过多,导致课堂时间不足或者难以掌控等情况。“自主、合作、探究”是政治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究竟需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需要对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如何把握知识点落实的度。

《指导意见(试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和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迁移,降低了知识掌握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上都淡化了,如价值和使用价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还有一些尽管在正文中出现,但《指导意见(试行)》中却降低了记忆的要求,这就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如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那么对这些知识的“死记硬背”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做是否又违背了《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呢?

3.如何提高新教材实施后的课堂效率。

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基于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有的课程专家甚至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教师讲授少了,课堂上的讨论看似热烈但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教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部分老师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往的课堂也许沉闷,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收获颇丰。如今的课堂效率似乎降低了。课堂的“失控”导致预设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师该如何练就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本领,把握好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呢?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1.如何开展综合探究活动。

综合探究活动是政治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它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使教学不局限于对知识的复制,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综合探究以活动为主要的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笔者在组织四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正确对待金钱》这一探究基本上只能采取围绕某一事件展开讨论、作问卷调查或辩论几个形式,但真正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活动形式却很少,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又如,《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一课,本来最好的活动形式是到劳动力市场去观察、体验,但现实条件不允许。最后一个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有许多概念,如产业转移、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倾销等,都涉及许多知识和典型案例,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和整理,但是条件不具备。总之,综合探究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矛盾,其一是探究内容与课时不足的矛盾,其二是探究内容与活动形式采用上的矛盾,其三是探究的创新设计和客观条件的矛盾,其四是综合探究活动与学科的整体教学和学校教育管理秩序的矛盾。

2.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新教材开始使用后,很多教师就在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新课程的理念是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改变以往一考定论的方式。但是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惑,如,是否要记录学生平时上课的发言情况,是否要记录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何评价学生在综合探究中的表现,等等。对于新课程实施后试卷如何出,出什么样的题型,期中考是出试题还是写小论文,学分制到底如何实施等问题都没有深入地讨论和研究。大部分学校对教师仍然是以高考成绩论英雄,致使教师无休止地争时间,抢课时,片面追求成绩,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三年后的高考方案如何,教师也只能猜测而已,所以许多教师只能采取保守教法,做好几手准备,这样无疑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高中政治新课程实施中的反思与感悟

尽管新课程的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任何一次改革必定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作为一线教师,应着眼于微观教学领域,这其中最值得考虑的是如何上课的问题。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往大处说,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目标。那么,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该如何授课呢?就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目前施行的新课程改革,被说成是空前深刻、天翻地覆的教育变革,于是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将原来的一切,彻底破坏,重建教育教学秩序。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新课改是要破,而且有些方面必须破得彻底,但绝不是全破全立,而是有破有立。简言之,就是要对原来的模式进行批判的吸收,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应认识到,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与时俱进,才能给学生营造出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体验、观察、探讨。旧的教学理念注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教学的要求,这正是新课程要破的东西。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倡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主动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里教师的传授。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具体分析教材和学生特点。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容量过大,砍则担心影响考试成绩,不砍又完不成教学任务,到底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前仔细研究《指导意见》非常必要。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备教材、备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致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新瓶装旧酒”,按照原来的套路,对于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完全以个人意愿随意处理教材,甚至弃教材于不顾,还美其名曰“个性化”。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没有摆正政治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所致。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立足于教材,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绝不可弃之不用。此外,由于政治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资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应尽可能地广泛吸取一切有利于教学的资源。

教材被誉为教材群之“母港”②,是教材系统中最主要的“教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知识的最重要来源。在教材使用上,应吃透教材,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减。根据需要,对教材的结构可以适当变通,以适应教学的需要。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素质不同,而且现在的班级都是“超负荷”运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各个教学班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教学方法方式作出调整。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仅是依据),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

(三)善于利用各种手段,采取多元教学方法。

新课程仍需要教师的讲,但这个讲是建立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之上的,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现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最传统的是讲授法。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单纯使用讲授法肯定会回到以前一味灌输的老路,因此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上可采用讨论法,抛出一个典型的、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让他们讨论(如收入公平问题);或者采取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仿佛真正在实践该项活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投资理财问题)。新课程的信息量较大,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该多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给学生呈现丰富的信息(小康社会问题)。实物真人展示教学法也可多运用,使学生能真正把书本中的理论结合现实(信用工具问题)。

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学方法不能单一要多元,可以融合使用,只要使用的时机恰当即可,不必拘泥于某一课固定使用哪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号角已吹响,声势浩大,每一位教师都应借新课改之风不断完善自我、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尽管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有困惑和问题,有些教师发出了“政治新课程,爱你为什么这么难”的感叹,但是困惑和问题并不可怕,它们是引领我们进步的阶梯,推动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真正的一堂好课,靠的是教师的勤奋与努力、辛苦与汗水的付出。只要我们在面对困惑的时候不是后退而是多想一想“新课程,如何上好课”这个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所收获。

注释:

①http://省略/sxzz/jszx/jcpx/jcjs/wzjs/200703/t20070305_294777.htm.

陈友芳.必修1《经济生活》.教材结构分析.

②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283.

参考文献: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学习困惑学习心理探究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困惑

大二学生张某来自农村,从小就很努力学习,也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事与愿违,高考成绩不理想,他被录取到一所高职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心都凉了,只觉得理想顿时化作泡影。他没有别的选择,怀着抑郁的心情来到大学。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他糊里糊涂过了大一。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发现学习起来很费劲,于是,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越来越觉得心灰意冷,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有时候他也恨自己不争气,可他的确找不到奋斗的目标与学习的动力,他该如何摆脱这种纠结的心理状态?

朱某,在高中时成绩一般,上高职学院后更觉得解脱了,没有家长和老师在身边唠叨学习了,“终于可以休息了”,虽然自己也知道不应该有这种想法,但这种想法却常常冒出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只想玩。后来,他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专业课学不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考试焦虑,为此很苦恼。

据调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有环境适应困惑、学习困惑、人际关系困惑、恋爱与性心理困惑、性格与情绪困惑、神经症困惑等,而学习上的障碍与困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在高职学院中,类似张某、朱某因情绪低落,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行为消极,存在明显的学习困惑、学习障碍和考试焦虑,甚至有违纪等不良现象的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众所周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于是,人们理所当然会质疑生源质量,质疑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质量,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会自我否定,自我怀疑,有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没前途;有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后悔当初没有努力考一所更好的大学,读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有时还会想到退学重考;有的学生来到高职学校后感觉和自己想象的大学不一样而变得无心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想好好学为了今后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基础较差,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为此很苦恼。

调查还发现,对比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高职学生对“学习”存在更大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知,心理困惑更加突出,而学生一旦出现了这种不良的认知和心理困惑就必须进行学习心理的疏导调整,绝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了解“学习心理”,从而坚定学习信念,顺利完成三年的大学学业。

二、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分析

1.学习适应心理

习惯于中学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及已经养成的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与大学阶段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抽象性较强,强调学生自主学者之间的矛盾,导致许多学生表现出种种学习不适应。

2.学习动机心理

上大学以前习惯了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外部压力,使得学习外部动机强烈,却忽视了内部动机的培养。这往往导致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似乎已经“自我实现”,难以产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学生不满意学校,不满意自己的所学专业,厌倦刻板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产生一种“混”的学习心态;还有的学生因考取高职院校而感到非常自卑,觉得前途渺茫,对学习无热情、无兴趣,等等这些都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亦或者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期盼有所成就,使得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引起心理疲劳,这是学习动机过强造成的结果。

3.学习策略心理

学习策略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是学习者对学习方法选择和综合运用的意识和倾向,是学习方法正确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很多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法雷同、单一,满足于机械记忆、题海战术、被动学习,很少去思考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除了好的学习方法以外,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4.学习焦虑心理

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学生感到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境对自己的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某种担忧的心理反应倾向。我们必须正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知识经验储备不足,进入大学后面对难度、深度和广度都增加的学业,因茫然无绪、缺乏自信、学习效率低而表现出情绪焦虑、考试焦虑。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压力仍是是造成学生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外在因素。

5.学习疲劳心理

高职学院的学生学习疲劳更多表现为心理疲劳,对学习感到倦怠、情绪烦闷、精神涣散、反应迟钝、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漠不关心,对集体和同学态度冷淡,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漠然置之,似乎自己已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于是,把自己游离于集体和社会之外独来独往,对各种刺激无动于衷。

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许多高职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对学习及其学习心理的认知存在误区和不解,难以对学习目标、方法、策略和过程等进行深层反思,难以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难以有效调节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当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学习障碍时,他们表现出苦恼、焦虑和困惑等心理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帮助高职学院大学生正确认知学习和对自己学习心理进行客观评价及正确分析才是有效解决他们学习困惑和学习障碍的根本。

三、认识学习和学习心理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一词最早的来源是《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动脑,习就是动手,学习就是脑和手脚的共同使用,学习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尤其要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中对学习的定义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桑代克(thorndike,e.L.)的“迷笼实验”表明,学习是通过试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巴浦洛夫(ivanpavlov)的经典条件作用认为学习是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写成公式是SR(StimulusReflex)。

斯金纳(Skinner,B.F.)的操作条件作用认为学习首先要做某种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化的过程,写成公式为RS。

从广义上讲: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狭义上讲: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指导下,受教育者读书求知并获得一定结果的实践活动。

(二)什么是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反映、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学习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调动人的学习积极性及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探究性,其实这是他们长期体验学习失败后对自己失去学习信心的必然结果。美国学者麦克利兰(D.C.mcClelland)在成就动机研究中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认为,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到成功这种心理,那么,时间长了,学生还会觉得学习有兴趣吗?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学生学习还会有积极主动性和探究性吗?

可见,学习和学习心理密不可分。学习就是一种以学习心理为基础的一系列质疑—释疑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和心态来学习知识,才能慢慢体会学习中所蕴含的思想、信念、价值,才能解决好学习中的困惑、迷茫和障碍,才能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四、影响学习心理的因素分析

(一)智力因素对学习心理的影响

什么是智力?这是一个长期争论而且众说纷纭的概念。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是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等等。心理学上定义:“凡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对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记忆力是智力的根本。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而注意力又被称为记忆的门户。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和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是智力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注意力不良是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注意力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结果。

研究表明,每个个体的智力发展存在差异,心理学家一直不断地研究影响这种差异的因素,即,遗传因素和环境、教育因素,这种差异决定了个体学习心理的发展也同样存在差异,作为教育者必须清楚这种差异,并深入探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材施教,解决学生的学习心理困惑。

(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心理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非智力因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

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态度、意志、人格(气质、性格)等,其中人格是核心。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讲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1.兴趣与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对象,并伴有喜欢、愉悦的感情体验的心理状态。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结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会去主动学习思考。需要指出的是,兴趣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

2.情绪与学习

情绪作为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人的学习行为有双重作用,既能促进、增强学习效果,也能削弱、减低学习效果。

一般说来,高兴、快乐、喜悦,推动着学生积极自觉地去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痛苦、忧伤、愤怒,抑制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会使学生拒绝接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学生的学生起阻碍作用。但是,因高兴过度而得意忘形也会削弱学习效果,而“化悲痛为力量”、“化压力为动力”也可化消极情绪为积极力量,从而促进学习。

3、态度与学习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态度aBC模型”,C代表认知(cognition)、a代表情感(affection)、B代表行为倾向(behavioraltendency),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行为。

4.意志与学习

对于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有深刻认识。

荀子提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苏轼也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意志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学生,不仅能促进其情感和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主导和支配自己的认知活动,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勤学苦练,克服困难,向科学知识的高峰不断攀登。

5.气质、性格与学习

2000多年以前,罗马医生盖伦(Galen,C.)在古希腊医生、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气质类型说”的基础上提出“气质”概念,气质类型虽然不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但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性格是在气质的基础上由环境和教育因素共同决定的。性格是非智力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它决定着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性质。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其学习效果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会增强学习者的信心,产生良好的心境,提高学业上的抱负水平,学习更加勤奋,进而促进“开朗、乐观和积极进取”等性格特征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探究高职学院学生学习心理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本质,从认识学习和学习心理着眼,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的学习困惑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上获得大发展。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2]GSGXG067])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学习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姚梅林.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家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9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困惑;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地发展,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为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除了加大外聘教师的力度外,也大量引进青年教师以改善和加强师资队伍。在高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中,除少数人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外,绝大多数人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青年教师群体逐步成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进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困惑期”。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度过“困惑期”,促进其健康成长是摆在广大高校和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的主要特征

1.年轻化。高等学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普遍年纪较轻。根据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推算,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学业上顺利发展,从小学到博士毕业一般需要22年,因此高校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的年龄大约在30岁左右。年轻化是高校新引进青年教师的一个基本特征。

2.知识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高校教师待遇的逐步改善,高校新进人员的“准入”门槛逐渐提高。就全国来看,绝大多数高校的新进人员至少具有硕士学位,有的重点高校甚至只要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其它人员一概拒之门外。这种追求高知识、高学历的客观现实,使得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知识化的特征十分明显。

3.专业化。目前,高校引进人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是为了人才储备,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弥补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人才的不足。因此,很多高校引进人员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尽可能引进某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并推动该学科专业深入持续地发展。因此,专业化是高校新进青年教师又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

二、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

1.工作方面的困惑。许多青年教师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热情很足,干劲很大,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在工作上逐步出现一定程度的困惑。主要表现在: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工作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合拍导致期望值降低,主观愿望与实际效果存在巨大反差,工作方法简单划一,工作思路缺乏新意,再加上其他青年教师潜在的比较和竞争,因而在情绪上比较低落,有时在工作上会产生一种消极甚至抵触情绪。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新进青年教师在步入社会后,工作初期都有一个“不适应期”或者叫“困惑期”。

2.生活方面的困惑。高校新进青年教师在生活上也存在较明显的困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尚未彻底完成从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变,总体上生活经验、生活自理能力都存在某种不足。而目前的分配机制又决定了他们的收入和待遇在高校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另外,住房、个人婚姻方面的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生活质量相对不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校新进青年教师都是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后,远离家乡和父母在陌生的地方和环境工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心灵深处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孤独感,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较为敷衍,缺乏规律性;与此同时,住房、个人婚姻等方面的问题又在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再加上与一些同龄人在生活质量方面盲目攀比等等,使他们陷入巨大的困惑之中。

3.人际关系的困惑。正因为绝大多数的高校新进青年教师都是直接来自于高校或其他科研院所,因此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所处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而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由于涉世未深,甚至有某种程度的清高和自傲,往往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笔者在与一些新进青年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许多人都表示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他们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一个难题。

4.个人成长的困惑。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志存高远、干劲十足。但由于存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导致他们对自己个人发展前途的困惑,尤其是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以后,他们的自信心可能会大为降低,甚至对自身的学识和能力产生很大的动摇和怀疑,因此在工作生活中的直接表现是精神面貌不佳,情绪低落,感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在更深层次的表现则是悲观失望自信心低落,对前途失去信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了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不良后果。

三、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对策思考

1.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应务求实效并灵活多样。高校是育人的场所,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相近、喜好相似,易于沟通、交往。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需要。高校可建立校领导――二级单位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这样一种逐级推进的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体系,其中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和教研室要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以帮助青年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思想工作人人关心、大家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召开座谈会、思想情况分析会,了解其所想、知道其所为、指出其不足、鼓励其所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使广大青年教师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心态。要注重把法纪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警示教育、案例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教育青年教师增强法纪观念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利用党团组织生活,举办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让青年教师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获得启示、得到鼓舞,增强他们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高校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改善,教学科研人员紧缺得到了缓解。但如何管理好、培养好青年教师,这是高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作用,遵循教学科研规律,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院校发展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强化院系、教研室的管理权,发挥好青年教师的自我约束作用。以校纪校规为依据,健全管理制度,消除管理工作的盲区和死角。要严格执行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严格奖惩,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做到功过分明,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言行要严肃查处,不迁就照顾。同时,要强化教师管理的政策导向。把青年教师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其聘任、职务评审、工资晋升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大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在考核中的权重分值。另外,《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规已颁布实施,宏观上为规范教师行为奠定了法制基础。要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这些法律,积极引导他们在享受教师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兼容并蓄推动提高。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要主动搭建青年教师对外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业务素质。要加强校内资源互动,对青年教师实行以老带新、新老结合,有针对性地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行一帮一、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授、专家对其帮教,努力拓宽青年教师的视野,增强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着学科专业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作用,集中优势力量攻关,共同完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任务。建立校内外、国内外之间的联系网络,构建“学术平台”,让青年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参观学习。按照互助互利的原则,加强相关学科专业的学术、经验交流,多途径开展学术研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通过增加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名额,加快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的频率等方式,让青年教师思路更清,观念更新,视野更宽,能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对教学科研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要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进行培养,大力资助其教学科研工作,鼓励其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同时,要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加大人才培养和交流力度。总之,高校各级领导要防止和克服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有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未来,是培育优秀人才、拔尖人才对象的意识。

高考数学备考的困惑与思考篇10

课堂上经常有这么一个现象:当教师见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遭遇到不理想的预设效果时,总会埋怨学生笨,不懂老师的心,而不是反过来想一想,自己读懂学生的心了吗?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吗?可能有很多时候,我们教师自以为是,没能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我们不要让课堂只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我们的学生,尝试着去读懂他们的“心”,这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

一、读懂学生的生活经验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进行丰富的数学活动。”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但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因为教师没有把握好学习起点而导致教学失败的例子。

一位教师上人教版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时,课一开始,就问学生:“角是什么?”有学生说牛角;有学生说羊角;还有学生说5角钱、三角形。教师发现没有心目中的答案,于是又接着问:“角是怎么样的?”有学生回答说尖尖的,还有回答说可以买东西(这个学生内心还认为角是货币单位)。教师没理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锐角,告诉学生这就是角,然后投影出示长方形,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角,学生一脸茫然。

教师原意是想通过“角是什么”这一问题,建立起学生心目中的“角”与今天要教学的“角”之间的联系,但是事与愿违,学生明显没有买教师的“账”。究其原因,是该教师没有读懂学生的学习起点——生活经验。

二、读懂学生的当前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光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要激发学生对每项学习任务的热情;不光要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所用,更要关注兴趣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

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课一开始,教师就用激动的语言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让学生边欣赏美丽的大桥,边说从画面中找到了什么图形。在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找到了三角形时,教师请一个学生上来指一指,学生热情高涨,在桥面上找到了5个三角形。此时教师想转入下一环节,但下面的学生小手如林,“还有,还有”的声音此起彼伏。教师尴尬地望望下面听课的老师,不顾学生的热情与愿望,接着说:“那我们接下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这时,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发出了失望的感慨,接下去的教学,学生自然感觉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读懂学生当前的兴趣点。

或许教师只要改变素材,把部分桥梁放在画面上,就不会出现“还有、还有”的情况;又或许教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就能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出现失望的感慨声。学生的好胜心既要小心保护,又要善于引导。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渡时,教师要思考学生当前的兴趣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法应对,不能突兀地转到下一环节。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把“双刃剑”,教师要学会读懂学生的兴趣点,才能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读懂学生的困惑

课堂上学生的困惑真实存在,有时候表现为集体沉默,有时候表现为答非所问,还有时候表现为欲言又止。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困惑,要仔细分析学生产生困惑的原因,切不可操之过急。

有位教师教授六年级(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

让学生标出这四个位置表示的数对,然后指了指这4个数对,问学生:“竖排数据和横排数据有什么特点?”学生沉默很久没有作答,于是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有一个学生说:“熊猫馆和大门的数对第一个数据都有3。”教师马上让学生用一个数对表示这一列上所有点的变化,结果又没人作答。

课堂两次无人作答,不由得让人深思:学生当时的困惑在哪里?

第一是教师没能读懂学生的感知规律,导致学生产生困惑。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本意很好,想把一道题用足用好,充分发挥习题的教学功能,但他却忘记了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图,让学生进行漫无目的地观察,显然是达不到要求的。这里,教师希望学生能发现,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点或者同一铅直线上的点,它们的表示方法是有规律的,但是学生不一定会顺着教师所希望的角度进行观察。教师是在已知结果的前提下去看图,因此这个规律就成了“强感知”。而学生对这个教师自认为显而易见的规律却视而不见,是因为学生没有“强感知”。如果教师知道学生感知的规律,那么只要把所需要的观察对象用彩色笔勾画出来,或许学生就能一目了然。

第二是教师没找准学生当时的“最近发展区”,导致学生产生困惑。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用一对有序数对来表示同一行上的点的位置,但是这样的点是运动的,而学生当时的学习基础还停留在静止不动的点上;再者学生之前只学到用具体的数对表示一个确定的点的位置,教师现在上升到用不确定的数表示不确定的点,这种没有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课堂中是一个允许出错的课堂,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在课堂上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让我们的课堂扎实有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第一,听学生的“言”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不是不愿听,而是缺乏听的方法。要学会听学生的“言”,我们要做到“三要”。

1.要平等对待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用和善、欣赏的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当师生的心扉彼此敞开,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时,学生就能够说出自己的心声。

2.要高度关注学生

听学生的“言”,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还要有警觉意识,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听出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情感,困惑或错误,深刻或肤浅的思想,欲望需求,差异区别,等等。相反,如果似听非听,就只能停留于表面,就无法触及学生的真实想法了。

3.要充分信任学生

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他们看成一个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体。无论是发言中有失偏颇的观点,还是一些荒谬想法,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导,切不可训斥或者嘲笑。师生交流时,教师专注的神情、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其产生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最终孕育出创新的果实。

第二,观学生的“色”

察言观色在我们的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学生的“色”,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在思考什么、困惑什么、向往什么,然后及时进行调适,使教学时时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在课堂上观学生的“色”,要做到“四观”。

一观学生的情绪状态——如发亮的眼睛,兴奋或畏难的神情等。从他们的这些情绪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程度、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困惑等,这有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观学生的认知状态——学生是不是在动脑筋,是不是在进行深度思考。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处于一种“将要豁然开朗”的境地。这时候,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维,要安静地等待。有时短暂的沉默之后,学生会绽放出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光芒。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逼学生,要给他们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表达各自的意见。

三观学生的交往状态——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会出现小组“假合作”或不合作的情况,这样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正确的指导。

四观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不能只观察少数思维活跃学生的积极表现,还要关注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采取调控措施。没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面向全体学生的。

第三,想学生的“因”

1.从学生的“学”想原因

课堂上,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去思考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考虑新授课前学生的学习起点,还要考虑环节过渡时学生的学习起点,要思考学生是因为受生活经验影响而导致问题产生,还是因为没有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而产生问题等等。

(2)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学习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堂上出现问题,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是处在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记忆力的发展水平——是处在有意记忆还是无意记忆;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是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抽象概括阶段;等等。

(3)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课堂上出现问题,教师要考虑学生当时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信心等。

(4)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状态。课堂上出现问题,教师应该考虑学生能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积极的思考,等等。

2.从教师的“教”想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