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41:22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1

[关键词]创造;决策理论;经济逻辑模型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2-0055-05

自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基于实在论主观主义立场对新古典纯粹选择逻辑立场提出严厉批评以来,经济逻辑框架一直处于两大立场的争论之中。实在论主观主义经济逻辑立场的重要优势在于为创造的说明留下思想空间,而形式主义经济逻辑框架不能说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弱点。一般地,经济逻辑的出发点集中于对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描述,这里的个体是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化经济参与人。从这一点来看,经济逻辑的一般框架首先需要合理描述个体行为中的真正不确定性(或根本不确定性)。实在论激进主观主义者Shackle决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贡献是论证了根本不确定性的逻辑特征,从而为说明创造指出了一条合理的逻辑路线。对创造中内含的根本不确定性的描述,需要进一步对经济逻辑立场本身进行改造。根据杜威的逻辑改造观点,逻辑“不局限于脱离题材真实而在形式上正确的推理法则”,“它是科学,因为它对思维实际进行的方式给予有组织和验证的描述”,因此经济逻辑应该描述人们在经济行为中曾经怎样思考和现在怎样思考,以此提出合理思维的建议(或艺术),而不是纯粹形式地指出人们应该如何规范性思考。这一逻辑的改造思路与实在论激进主观主义经济逻辑立场相一致,我们将根据上述经济逻辑立场展开对个体的创造的说明。

一、创造性决策的经济逻辑框架及其决定因素

创造性决策依赖于想象、乐观主义倾向和强自我效能感,以及在与环境及预期的相互交易中明确的目的、约束条件的认知。我们结合Shackle、mousavi、Garrison、Joas、Khalil等关于创造的理论分析,在Dequech关于非惯例行为的决策模型的基本框架上,建立创造性决策的经济逻辑框架(见图1)。目的、预期状态、约束条件的认知是创造性决策的直接决定因素(见图中粗实线框所表示的部分),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模型与Dequech的模型相同。预期状态由预期、自信心直接决定,它表示个体通过决策思维从多个预期中选取的行为方式的计划。人们可以不总是追求给定的目的,目的是在与当下时刻的问题环境及预期的相互交易中逐步形成和明确的。预期是指对于任一行为方案的可能结果及价值的判断,对应于多个备选方案形成多个预期,每个预期均包含根本不确定性。预期与问题环境及目的之间进行功能协调易,它由自发的乐观主义(由乐观主义倾向引起)、已有的行为规则及知识、创造性想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来形成。自信心是基于预期来采取行动的倾向,它包含了对风险的认知,它间接地受到行为规则及知识、乐观主义倾向的影响,并且受到自我效能感的直接影响。它和这些预期中的一个满意行为方案一起直接决定个体心智中的预期状态,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包括行为规则及知识、创造性想象、自我效能感和面对根本不确定性的乐观主义倾向。另外,个体所面临的问题环境也是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之一,问题环境包含经济社会和物理两个维度,其中制度对于预期的形成具有重要认知作用。在图中,我们用虚线框标注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我们的模型与Dequech的模型在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中只有乐观主义倾向相同,其他均不相同。下面将对上述创造性决策的诸决定因素的相互关系做进一步分析。

二、目的与环境、预期之间的互惠决定关系

在创造性决策中。不仅预期是根本不确定性的,而且目的也是根本不确定性的。mousavi、Garrison等根据杜威行为理论对行为目的作出了合理解释,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行为目的根本不确定性问题的探究。目的的形成和明确是创造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根据杜威的行为理论,目的不是外在固定的,而是在行为过程中涌现的,这一过程包含环境、目的与手段三者之间的互惠交易。杜威对于行为意图的非目的论解释,是基于行为不是对于外在环境条件刺激的简单反应这一观点,行为意图是环境、目的和手段功能协调的结果。杜威的交易观反对行为主义的手段一目的二分法及互动观。根据杜威行为理论的交易观,行为主体和客体只能在交易中相互构建,主体和客体都不是预先构成的,而是在行为中相互构建的。与杜威接受进化论相似,许多学者,如哈耶克、波普、哈贝马斯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任何目的论、决定论的社会历史观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从宏观层面考察经济系统的运行进程,经济社会运行是一个非目的论、非决定论的进化过程。从微观层面考察人们的经济行为,根据杜威的交易观,人们的行为不受外在给定的目的支配,人们的行为的目的是背景化的、不断改变的。根据社会进化观,哈耶克、哈贝马斯等认为社会制度也是不断进化的。总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非目的论、非决定论的进化过程。在《确定性的寻求》中,杜威强烈批判了寻求绝对确定性的身心二元论及把认知与行为分隔开的旁观者认识论,他认为认知、行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不可消除的。他认为采用科学所发展起来的方法,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更合理的探究。杜威的交易观对于我们深化关于手段、目的与环境之间的互惠决定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启示。一些非正统经济学家包括Shackle深入地揭示了预期及环境的根本不确定性,但没有把它们与行为目的根本不确定性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社会进化假设,从杜威的交易观,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目的根本不确定性,并且可以明确手段、目的与环境之间的互惠决定关系。

(一)目的的根本不确定性

根据杜威的交易观,行为目的是在行为过程中通过与手段和环境的相互交易、功能协调而逐步生成、明晰、确定的。我们关注于创造目的的背景依存特性、交易特性、功能协调特性,相应地,我们称创造目的的上述特性为目的根本不确定性。所谓目的根本不确定性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在Shackle-Dequech狭义根本不确定性条件下,创造目的是通过与根本不确定性的问题环境和预期进行互惠交易、功能协调而逐步确定的;第二,创造的目的往往包含相互冲突的价值维度,具有不能够被功利主义合理描述的不可通约性;第三,创造的目的还受到个体情绪、无意识的行为习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第四,创造性

行为的目的不是个体通过反思一次性地完全确定的,而是随着个体在行为过程中的不断反思而修正、改进的。由于目的是创造性决策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目的根本不确定性是创造的经济逻辑模型必须加以描述的。如图所示,我们的创造性决策的经济逻辑框架内在地包含了目的根本不确定性。

(二)手段、目的和环境慎思及功能协调

根据行为研究及决策研究有关过程分析的一般策略,个体在做创造性决策时首先要明确行为面临的问题环境,其后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创造性决策的目的及相应的手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选择理论的逻辑,个体面临的决策问题是选取最低廉的手段来取得一个给定目的以满足其固定的偏好,则个体不得不求助于手段一目的二分法及互动观,这一选择逻辑排除了决策中的根本不确定性。为什么新古典经济学者把手段与目的当作相互独立且都是对于未来条件的简单预见,而不是个体的主观构建呢?根据杜威对古典哲学观念的批判思想,Khalil认为绝对确定性的寻求决定了新古典经济学者的基本形而上学,因此他们假定人们的求知和行为不能改变固定和给定的客体。在《求知和被知》中,杜威等拒绝把被认知的对象当作是固定和给定的观念,认为主体和客体只能在交易中相互构建。根据杜威的行为理论及交易观,在创造性经济行为过程中包含个体对于未预先设定的目的、手段和被构建的环境的慎思,正是在慎思中达到目的、手段和环境的三方之间的功能协调。根据我们对于经济学中根本不确定性的辨析,我们强调在创造性决策中目的、手段和环境都包含根本不确定性;从杜威的行为理论及交易观可知,创造性决策的经济逻辑要合理地处理根本不确定性问题,应当内在地包含对于目的和手段的同时慎思。在创造过程中个体的目的并不是预先功能协调好的,取得功能协调的慎思活动本身是行为的一个有机步骤,而不是一个不同的先前行为:问题环境和手段经常构建目的,目的的设立依赖于个体的能力、习惯及与环境的联系方式。对于新古典经济学选择理论以及西蒙决策理论的图灵机心理学模型,它们的严重缺陷是不能处理并且也不能一致地扩展到包含关于目的、手段与环境之间功能协调的慎思过程。

三、创造性想象与手段-目的的功能协调

与新古典经济学者和西蒙把目的、偏好当作给定的相反,我们把目的当作是自然-社会历史进化的,认为偏好起源于有机体与环境的交易方式。杜威在《求知与被知》等著作中强烈批判了把手段与目的看作相互独立的理论教条。杜威行为理论批判了内含于各种理性选择模型中贫乏的手段一目的线性工具理性观,坚持手段-目的非线性实验主义理性观。mousavi、Garrison、Joas、Khalil等理性重建的杜威式创造理论坚持认为手段经常构建目的,而且手段也具有由目的标注的意义;在行为过程中,目的经常不明确和仅仅是含糊理解,新的手段产生新的目的,目的的更佳理解也引起更有效的手段。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互惠过程构建了行为,这一慎思过程一般是在想象中实验地完成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实际地遭受实验后果。在想象中,个体采取实验来探究不同的可能行为方案,选择涌现于具有手段一结果智慧推理形式的不同子功能之中的功能关系。具有子功能的手段一结果智慧推理是依赖于问题环境的,随着手段、目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明确,行为计划将被选择;在想象中实验不同的行为方案,是创造的关键部分。比较杜威式创造理论与Shackle决策理论,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二者具有强互补性。首先,它们都强调了想象在创造性决策中的重要性,不仅认为决策必须在想象中进行,而且强调创造性想象在构建行为方案中的作用。由于在根本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决策,任一行为方案的可能结果集合是未给定的、非完备穷竭的,个体不能基于已有的规则及知识仅仅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可能结果集,必须通过创造性想象构建可能结果集。因此,已有的规则及知识和创造性想象都是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其次,杜威式创造理论强调对于目的的慎思以及手段-目的非线性实验主义智慧推理。这弥补了Shackle决策理论模型缺乏目的慎思因素的不足。再者,它们也都认为在手段一目的的慎思中逻辑推理具有重要的作用,Shackle决策理论模型中包含了归纳逻辑推理和方案比较的完整形式,而杜威式创造性决策模型包含了逻辑推理和功能协调的互惠交易,显然二者具有强互补性。在图1中,结合Shackle的决策理论和杜威式创造理论,我们把目的、预期(或手段)及问题环境三方互惠交易、已有的规则及知识和创造性想象,当作决定预期状态的协同作用的最终因素。

四、乐观主义倾向、自我效能感与创造的说明

在真正不确定性条件下采取创造,个体将面临挑战性,一些经济参与人如企业家敢于迎接挑战而冒着风险作出创造性决策,而另一些经济参与人却不敢作出创造性决策。为了能够对称地说明和解释个体的创造和无为,我们需要从经济参与人的人格特征――乐观主义倾向来进一步讨论创造的因果说明问题。根据手段、目的来说明创造性决策,是对于创造的理由说明,根据Davidson的行为哲学看理由说明也就是因果说明,但是理由说明还不能足够合理地因果说明创造的所有最终决定因素。根据社会认知论对于人们行为的研究,行为不仅受到决策者的信念、愿望的因果作用,还受到其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因果作用。我们强调在作出创造性决策中决策者的乐观主义倾向这一人格特征,由于创造包含根本不确定性,它们必定对决策者具有挑战性,因此乐观主义倾向对于创造性决策具有重要的因果作用。创造的挑战性不仅仅是风险忍受的问题,一般地,我们可以说创造性决策者更具有风险偏好;当决策者认识到面临的根本不确定性并且怀疑自己克服行为障碍的能力时,我们说此时决策者认识到了创造的挑战性。悲观主义倾向往往使得个体在面临创造的挑战性时,不行动;而乐观主义倾向使得个体对于根本不确定性的预期具有自发的乐观主义态度,并且增强对于选取挑战计划(或预期状态)的自信心。在根本不确定性条件下,创造性决策是独一的,个体遵从以往的行为规则不能有效地应付行为的挑战性,必须结合当前的境况对于行为规则进行创造性构思,行为的理由说明模型需要阐明激发个体采取创造的乐观主义倾向的因果作用。在上图中,乐观主义倾向通过引起自发乐观主义来激发个体作出根本不确定性预期,并且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从而对选取预期状态产生内在的因果作用。另外,自信心还受到决策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与大多数研究创造理论的学者一样,我们把企业家行为当作典型案例来探究创造的经济逻辑模型。许多学者关注企业家精神对于创造的因果作用,企业家精神理论弥补了创造性

行为的理由说明模型的不足。Khalil认为创造包含了对于决策者的行为能力的挑战,企业家精神体现为行为人创造性地迎接冒险行为的挑战。maki认为企业家精神包含了企业家的敏捷因素。引入企业家的敏捷概念可以克服行为理由说明的不足,他指出企业家具有的敏捷禀赋对于创造性决策具有两个方面的因果作用:第一,敏捷的企业家倾向于把冒险的行为意图转化为实际行为:第二,敏捷的企业家能够随时抓住有利机遇,修正行为计划。在这些说明和解释企业家行为的模型中,企业家精神概念隐含了乐观主义倾向因素,Khalil着重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中内含的创造性慎思能力,maki强调企业家的敏捷因素对于创造的因果作用力,其研究表明创造受到决策者行为能力禀赋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决策者的行为能力禀赋也是创造性决策中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根据社会认知论,个体行为的自信心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具有强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能够采取创造。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决定因素,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于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它与人们对所拥有的能力能够干什么的判断有关系,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达到某一行为水平的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判断,有别于对反应一结果的预期,结果预期是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判断。根据效能判断与结果判断的差异,我们可以说明为什么一些个体知道某种行为进程会带来某种结果,但是他们不能按照设想的结果来行动,因为他们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真正有能力去实施必要的创造。一般地,面对相同的根本不确定性决策问题情形,具有创造性慎思能力或敏捷的企业家要比其他类型的行为人具有强的自我效能感,因为他们能够确定自己有能力去实施必要的创造,因而产生自信心来选取内含根本不确定性的预期状态,并且实施行为计划。我们对于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不仅意谓乐观主义倾向以及表现出的冒险精神,而且意谓决策者关于行为能力的强自我效能感的特性。综上所述,我们合理地把乐观主义倾向和自我效能感,通过自信心的协同作用,当作创造性决策中预期状态的最终决定因素。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2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主要包括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部门的商业、金融、运输、旅游等服务性行业;

第四产业:知识业,主要包括智业、信息业、文化业及提高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直接服务的部门。

第五产业:生态业,主要包括生态业、环保业、“熵”处理业、废旧物品回收和利用业及为生态环境建设直接服务的部门。

生态产业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关键产业,它是建立在环保产业基础之上,又区别于环保产业的一种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边缘产业”。有关生态产业的定义目前尚不确切,生态产业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生态产业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如环保设备的生产、制造及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处理与服务的产业);广义的生态产业指除了传统环保产业外,还包括一切直接或间接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管理有关的部门和产业总称。具体表述为“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创造生态环境产品或生态环境收益的产业和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服务的产业及其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生产相关的部门和产业的集合。”

从现有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来看,其模型设计大多建立在经纯经济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忽视了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系统。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外部性的基础上,把资源/环境因素引入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重新界定“投入”、“产出”概念并进行“部门”、“活动”划分,建立起区域绿色投入产出模型。

一、绿色“投入”、“产出”的界定

传统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中,所谓“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包括各部门再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产品(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实及动力)和劳务(包括家庭和政府提供的劳动)等。“产出”是指各部门再消耗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务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用于满足各生产部门及最终需求部门(包括家庭、政府、输出、投资等)需要的总产值。显然,传统投入产出理论中的“投入”、“产出”是建立再边际生产理论基础之上,若考虑到经济的外部性,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投入”、“产出”分析中,继续以生产成本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已显然不够,因此,引入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作为区域绿色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依据。

边际机会成本是从社会角度对经济活动后果的抽角和度量,它包含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使用成本muc及边际外部成本mec三部分内容。边际生产成本是指经济活动生产过程中所直接支付的生产费用;边际使用成本是指经济活动中对资源的使用成本(由于今天使用使未来使用者无法再使用而造成的损失);边际外部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损失(生态功能破坏、环境污染等)。

根据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投入”不仅指对应于mpc部分的生产性成本投入,而且包括对应于muc、mecd的资源、环境成本,即包含mpc、muc、mec三部分的整个社会成本投入。与其相对应的投入产出表也按这三部分设计,再确定投入项目过程中,鉴于经济活动再次的自然资源破坏及由此而再次的生态破坏均是由经济活动对资源的过渡开发使用造成的,同是这两种影响的消除都要通过对相应自然资源的恢复来完成,因此尽管这两种投入从理论上分别对应于much及mec两部分,但为方便设计和应用分析,可以将这两部分的投入实际上包含了部分原对应于mec部分的投入(如将由于经济活动对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归入自然资源使用的自然“隐”投入),直接与mec相对应。“产出”的含义也从单纯的部门生产性产出扩展为以生产性产出为主,包括资源恢复、环境保护等在内的总合产出值。

因此,区域绿色投入产出模型中的投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生产部门的各类物质产品及劳务消耗、自然资源使用的“隐”投入以及废物排放所带来的自然“隐”投入。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构成

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发展的各项指标组成的统一体。传统的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只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方面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提出为构建区域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思路,所构建的区域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国内外各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是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一)分系统分层次综合指标体系

1、梯子框架设计。该指标体系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

2、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设计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方面。经济系统指标主要从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及产业结构三方面入手。

分系统分层次综合旨标体系的特点是按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设计相关指标项目,并按指标项目的主次分层,便于区域经济动态分析;指标数据口径大部分与经济社会统计口径相吻合,少数指标数据可通过经济这会统计数据得到;指标层次清晰,便于根据某指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小确定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计算。

(二)成果效益综合指标

这个指标体系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将生态效益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各类指标中单独列出,以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构成方面,它主要包含成果指标、消耗指标及效益指标三大类。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协调发展

前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科技等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自然环境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任何发展和建设都会失去意义。经过反思和总结,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探析绿色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1“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

我们对“绿色建筑”进行定义之前,首先对“绿色建筑”的文本含义进行剖析。

从文本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这一个词组中主要包含了两个基本元素――“绿色”、“建筑”。当我们对“绿色”进行理解的时候往往只将其看做为一种颜色。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将“绿色”冠以了新的含义。“绿色蔬菜”、“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词语的出现,使得我们更喜欢将“绿色”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生活态度。

另外,通过文本层面来对“建筑”一词来进行定义,“建筑”和我们认识到的一样,我们可以将其片面的概括为生活中,常楼房、地标性建筑等。当我们将“建筑”与“绿色”进行组合之后,这两种词语的基本含义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结合“绿色”的新时期定义与“建筑”表层含义,对于“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或是屋顶花园等,而是将它象征化。“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施工或是建筑产物符合环境承受能力要求,并且在发展中可以很好的和环境相互借鉴和谐共生,而不是在破坏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和生产。基于此种发展含义,我们也可以“绿色建筑”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绿色建筑”要求建筑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例如电力、水、建材等。保护环境不被污染,促进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友好化[1]。

1.2“绿色建筑”的生态发展原则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改变现阶段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技术,来最大程度保护我们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建筑施工本身技术,然后对其进行改进,最终实现发展和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基于以上建造目的,我们将“绿色建筑”的生态发展原则总结如下:

一方面,我们需要处理好建筑施工与所处场地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对于建筑施工场地附近的自然环境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施工现场周边的河流、树林等区域要实行保护手段,不能随的破坏当地的生物链及生态系统。我们要知道,生态问题不单单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及民俗特色,尽量采用当地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并且可以就地应用劳动力,以此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施工建设中,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通过合理的发展理念和新工艺技术,将国家的建筑事业打造成经济、绿色的发展模式。在保证企业的根本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的达到“节能”的标准。当然在这一个发展建造过程中还要保证建筑的舒适度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环境现有资源,设计建筑权使用期限的绿色计划。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思维,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进行重新的审视。不仅要打造一个生产“绿色建筑”,还要完成使用中的“绿色”理念,并且保证建筑在使用期限中始终“绿色化”,满足建筑对于未来的适应性,落实保护资源、提升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就是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视角进行考虑,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相协调和融合[2]。

2、“绿色建筑”可生态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每年有15亿平方米的强大市场需求,但是国家的能源又非常短缺,人均资源平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较为巨大,随着其它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国家的森林面积及其它生态问题持续恶化,因此,实行“绿色建筑”,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态发展的高度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看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改善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建筑业进行更新显的越来越紧迫[4]。

我国绿色建筑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并且于2016年底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5亿平方米;到2017年末,35%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是我们国家维护生态环境大策略下的必然产物。作为我们国家近几年发展的主要行业,建筑行业应该成为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的先驱者。为我们国家其它行业发展做出榜样。以自身改革,促进我们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现如今,在经济和人们需求的双重动力之下,我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生态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建筑技艺等方面的改进,促使“建筑”迈向“绿色”,真正做到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

[2]沈祖炎,罗金辉,李元齐.以钢结构建筑为抓手,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a]..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与新技术应用[C].:,2016:7.

[3]戴德艺.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4

[关键词]原始经济体;经济流;经济流剩余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19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35-06

笔者曾在“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参见《时代经贸》2011年9月)一文中,明确提出对经济现象进行动态的整体性观察的理论主张,并从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独特视角,以人类祖先的生存行为现象为观察起点,引出“转换”与“吸收”两大功能,进而得出“原始经济体”的理论抽象,还对原始经济体进行了深层功能结构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及其成长进化问题做出理论描述。

经济体是一个功能体,视之不见,搏之不得,不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因此,现象世界中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要素,均应被视作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

1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

1.1人体

原始经济体的体外环境,可区分为人、社会、大自然3个层次。人,是经济体得以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决定性的、第一层次的体外环境,直接与经济体相关联。一物是否为有用之物,完全是相对于人体而言的。现实世界中不存在任何不是相对于人体的有用之物或无用之物。

同样是作为经济体体外环境的社会和大自然,无论其结构如何复杂、规模如何庞大,都无法直接与经济体发生作用,它们都只能通过人的行为来间接地作用于经济体。

人的行为是经济体体内功能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人及其维持生存的行为,便无所谓经济体的存在;没有人的成长,也无从谈起经济体的成长;没有人的进化,也便没有经济体的进化。要深入了解和把握经济体,必须要首先了解人。

人,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生物。人对自身的了解,并不比对外在世界的了解更多。甚至于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类自己还仍未完全确认自己的祖先。但经过几代人类学家一百多年的努力,人类对自己祖先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现在人类学家们几乎可以确认:人类的祖先是300万年至400万年前,用双腿从某种“神秘境界”里“走”出来的。中间经历了4次身体结构上的变化:南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我们无力对人类的进化过程做出更为详尽的描述,现仅就与经济体相关联的人的一些基本属性,做一个归纳。归纳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要将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自己的最早祖先南猿也包括进来。

我们把人的构成区分为2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6个要素,即眼、耳、鼻、舌、身、意;第二部分,包含也6个要素,即见、闻、嗅、味、触、识。

包含在这2大部分中的所有要素,并不是一些孤立的存在,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眼见一体、耳闻一体、鼻嗅一体、舌味一体、身触一体、意识一体。

眼见一体,以眼为体,以见为能;耳闻一体,以耳为体,以闻为能;鼻嗅一体,以鼻为体,以嗅为能;舌味一体,以舌为体,以味为能;身触一体,以身为体,以触为能;意识一体,以意为体,以识为能。

眼、耳、鼻、舌、身归于人的肌体;见、闻、嗅、味、触归于人的体能。肌体在意识的统领下发挥出体能,形成人的行为现象。

识,是人在面对外在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印象、记忆、判断、思维、想象等活动的能力;意,则是这种能力的来源。

远古人类祖先的意与识,在原始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的限制下,是浑然未分的,处于蒙昧状态。其生存活动中的行为动机,与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完全是出于生存的本能。但随着人类的进化,本能将逐步为欲念所取代,蒙昧将逐步为智能所取代。

与经济体体内功能相联系,意及意识统领下的人的肌体,是在生存行为中发挥吸收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识及意识统领下的人的体能,则是在生存行为中发挥

换功能的动力来源,见图1。

随着肌体、体能、意识的成长与进化,体现在经济体中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也将随之成长和进化。可以这样来形容:体能、识是经济体之“父”;肌体、意是经济体之“母”。为便于与经济体相对照,我们将人的肌体、体能、意识,统称为“人体”。

1.2种群

社会,是经济体第二层次的体外环境,也是经济体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必备环境。但它永远不会成为经济体的直接环境。无论人类社会形态进化到何种程度,无论今后经济体的结构方式会变得多么复杂多样,人体是经济体的直接环境,这一点是始终不能改变的。

但社会又是人体赖以生存、成长、繁衍和进化的直接环境,是要对人体发生直接作用的。因此,社会对经济体的作用是通过人体间接地得以实现的。

与原始经济体相对应的社会环境是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种群。这里,需要强调远古人类祖先种群的2个特征:①种群内部男人与女人的对立。这种对立,是人体种群得以延续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制度现象产生的根源。因为,人类社会制度现象,其本质含义就是确定人体与人体之间的区分,男人与女人则是种群中人体与人体之间的最初的区分。②种群与大自然的对立。这种对立是种群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源,见图2。

制度现象、文化现象,特别明显的是其中的科学和技术现象,反过来作用于人体,通过人体又作用于经济体,促进着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

1.3大自然

大自然是经济体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为广大、最为基本的体外环境。以经济体为本位,大自然首先是指日、地、月系统。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也都应当包含在大自然的概念之中。大自然与人体、人类社会一起提供了经济体赖以存在、成长和进化的全部资源。

可将蕴含于经济体体外环境中的全部资源归结为3个基本要素:

第一种,是可以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的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形态占有一定空间和质量的东西,譬如山泽之中与人类祖先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动物、植物、水、土、石、空气等,我们将其统称为物质资源。

第二种,是通过各种方式直接释放出来的或者是可以间接地获得的做功的能力。譬如发自于天空的风雨雷电和来自于太阳的光线,以及来自于地下的热量等,我们将其统称为能量资源。

第三种,是蕴含于整个宇宙的信息资源。信息,20世纪才为人类所认识;关于信息的本质,说法也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信息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的,区别于物质与能量,并与之相并列的第三种存在。

本文将信息定义为:人体所获得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的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得越多,信息量就越大。两棵果树,这棵树上果子多些,另一棵树上果子少些。第一次在另一棵树上吃到少一些的果子;第二次,在这棵树上吃到多一些的果子;第三次就会再次来到这棵果树下。果子所处方位的不确定性在减少。

大自然无法直接与经济体发生关联,与社会环境一样,也必须通过人体才能发挥出对经济体的资源保证作用,见图3。

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正如前面所讨论的,指的是经济体体外环境中所蕴含的全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狭义的资源则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行为直接获取对象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对于一个给定的经济体,如果说广义的体外资源是广大或无限的,那么,其狭义的体外资源就总是有限的了。

与远古人类祖先生存状态相伴随的原始经济体,其狭义上的体外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既不包括能量资源,也不包括信息资源,只包括物质资源中极小的一部分,其全部内容也仅限于生长于山泽大地之中的、可供直接食用的瓜、果、鱼、兽等动植物资源。

2经济流

2.1经济流的概念

人类祖先要维持生存,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连续不断地重复其“摘吃果子”、“掘嚼根茎”、“擒食鸟兽”等进食行为。原始经济体体外环境中的资源要素,在加入人类祖先重复不断的进食过程,从而也是加入原始经济体体内功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过程之前,本是一种与经济体无关的游离状态下的存在。一旦通过人体的行为被加入进来,处于游离状态的资源要素便会沿着两种功能相互作用所规定的方向,形成一股有序的流动。

我们将被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重复不断的实现过程

纳入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体外资源,称为经济流,见图4。

2.2主流与潜流

原始经济体的经济流可区分为2个层次。原始经济体是以可供人体直接食用的瓜、果、鱼、兽等动植物资源为其直接转换与吸收对象的,因此,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是原始经济体体内经济流的主流。然而,伴随主流一同被纳入原始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还要包括部分其余的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以及能量流和信息流。这部分经济流,并不与人体的行为目的直接关联,而是处于一种不为行为主体所知的潜藏的状态,因此可称之为潜流,见图5。

经济流中包含潜流,这一点是由经济体结构规模与结构形式的有限性与体外环境结构规模与结构形式的广大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蕴含于规模广大的体外环境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其结构方式要远远复杂于经济体的功能结构。物质、能量、信息在体外环境中本是一种难以分解的混合状态下的存在,当狭义上的资源要素以主流身份被纳入经济体时,能量流、信息流以及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也必然潜藏其中。

2.3经济流的流向

如前所述,在本文的图示法中,转换为先,位于经济体的右侧,朝向经济流的来源;吸收为后,位于经济体的左侧,背向经济流的来源。在这种结构关系中,转换好似一面法力无边的“魔镜”,突然将体外资源要素的游离之“魂”,化为一股有序的“流”,摄入经济体体内,再抛向吸收的“胃囊”。经济流的流向与转换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与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则是相反的,见图6。

2.4经济流的冷与热属性

流经经济体的经济流,要经受经济体体内2种功能的同时作用。从转换一方看,体外资源逐步由无用之物变为有用之物的过程,正是其原有的外部形态及内在结构不断发生着改变、分解或释放的过程;从吸收一方看,体外资源逐步以有用之物被耗费或吸收的过程,则是其处在不断释放、分解和改变过程中的外部形态及内在结构又在不断消失或隐没的过程。经济流在转换与吸收的功能作用下,亦生亦灭。我们比喻地称:处于转换功能作用之下的经济流具有“热”性;处于吸收功能作用之下的经济流具有“冷”性。

经济流的冷热属性变化,直接体现着经济体体内功能的区分,因此也可以说,转换功能具有热性,吸收功能具有冷性,见图7。

在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是紧密合一的。因此,流经其间的经济流,在同一瞬间既要表现出热性,又要表现出冷性。除非是转换与吸收之间发生了实际分离,否则,经济流冷热属性的变换并不会表现为经济体整体上的冷热更替。

为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观念上将转换与吸收做一个暂时的分离,使两种功能各归其固有的结构方位。假想:有一股经济流正非常缓慢地以极为松散的粒子状态流经经济体。

当有一颗经济流的粒子流经白框时,见图8,黑框中是空的,这意味着转换功能正在发挥作用,吸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经济流呈热性,或称经济体呈热性。

当这颗粒子流经黑框时,见图9,白框中是空的,这意味着吸收功能正在发挥作用,转换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经济流呈冷性,或称经济体呈冷性。

伴随着这股经济流的持续流动,经济流将会发生“热转冷”、“冷转热”,往复不断地交替变换。经济流密度越大、流速越快,冷热交替的频率就会越高。冷热交替的频率高到一定程度,经济流既要呈冷性,又要呈热性,结果就是动态的冷热均衡。

我们将这种冷热均衡状态,称作经济流呈中性,或称经济体呈中性,见图10。

转换与吸收,一体两面;经济体、经济流与行为现象,三位一体。转换、热性、动,三者相对应,为一面;吸收、冷性、静,三者相对应,为另一面。

转换功能起作用的时刻,正是经济流呈热性的时刻,同时也正是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表现出动的特征的时刻;吸收功能起作用的时刻,正是经济流呈冷性的时刻,同时也正是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表现出静的特征的时刻。

因此,经济体的功能结构、经济流的冷热属性和行为现象的动静特征,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加以描述。当我们描述经济流的冷热属性的时候,也就是描述了人体行为的动静特征,同时也正是在描述经济体的功能结构。

2.5经济流剩余

源自经济体体外环境,包含着主流、潜流两个层次和物质、能量、信息3个要素的经济流

,在流经经济体之后,有2个而且仅仅是2个去向:①被彻底转换与吸收,留存于人体之内,消失于经济体;②因无法进一步被转换与吸收,而被排出人体,留存于人体之外。被排出人体的经济流,同时也可视为被排出经济体。

留存于人体之内的经济流,将直接形成人体,维持人体的存在、成长和进化;留存于人体之外的经济流,将会直接造成人体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将会反过来间接地造成人体的变化。我们将第二个去向的经济流称为经济流剩余,见图11。

经济体作为功能体,本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其自身并不含有、也从未留存资源要素中的任何因子。因此,作为经济体功能实现产物的经济流的实体,并非果真是留存于经济体之中,而是留存于经济体的体外环境之中,即留存于作为生存行为主体的人体之内或人体之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但经济体体内功能的实现过程与人体的行为过程却是同步进行,毫厘不差的,因此,完全为人体所吸收,留存于人体的经济流,可视为形成人体,而消失于经济体;被人体所排出经济流,也可视为是被经济体所排出。

经济流流经经济体之后会产生剩余。这一点,与经济流中包含主流与潜流的道理一样,也是由经济体体外环境结构规模及结构形式相对的广大性和复杂所决定的。假如经济体的结构规模及结构形式与体外环境完全吻合,则根本就没有转换与吸收体外资源的必要。经济体体外环境中处于复杂的、混合状态下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经济体体内功能的作用下,化作经济流之后,一部分得到了彻底的转换与吸收,留存于人体;没有得到转换与吸收的部分,则要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形成经济流剩余。

2.6剩余的构成

经济流区可分为主流与潜流2个层次,进一步还可以区分为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其余的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4个构成。

狭义资源上的物质流,即大自然直接赐予的可食用之物,经过经济体转换与吸收的部分,以化学能或生物能的形式留存于人体之内;未能转换与吸收的部分则主要以粪便或体热的形式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在人类祖先谋求生存的活动中,奔跑时无意中碰到的石块,攀爬树木时无意间触动或折断的树枝等,以及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人的肌体的各种活动本身,都应被视为经济流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广义资源上的物质流。显然,这部分物质流是不能被原始经济体进一步转换和吸收的,因而要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一只果子或一块兽肉,当其被纳入经济体而成为转换与吸收的对象时,其生长和成熟过程中所转换与吸收的太阳能、化学能等等,此时都具备着被纳入经济体而形成流动的含义,此即所谓能量流。此外,日复一日的奔跑、攀爬等觅食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能量的转换和流动过程,因此,也应一并被视为能量流。能量流,除被人体吸收的部分之外,剩余的部分均以热能的形式被排出人体,同时也可看作是被排出经济体,成为经济流剩余。

与我们关于原始经济体的理论描述相联系,在摘吃果子这样简单的行为过程中,也包含着信息的流动。我们的那位祖先起初并不知道哪里有果子可摘。经过一番寻找,才来到一棵果树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感官所感知的一切,已经作为“印象”或“经验”留存于他的记忆之中。下一次饿了的时候,他会很快找到这棵果树。没有找到这棵果树之前,这棵果树的方位对他来说是不确定的,现在这种不确定性大大地减少了。这就是信息在流动。由人类远古祖先穴居的山洞通往果树的那条蜿蜒小路,就是信息流经的“印迹”。

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经济流中的信息流是没有剩余的。人类祖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存活动中,通过感官和心智所体察到的一切,都意味着相对于他来说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的减少,都将以印象、记忆、经验、知识的形式日积月累地留存于意识之中。即使会有所遗忘,而遗忘本身就是一种意识现象。因此信息是不能被排出人体而留存于人体之外的。

经济流剩余由物质流剩余和能量流剩余2部分构成,不存在信息流剩余。可以对经济流剩余做一个归纳,见图12。

3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

在我们的描述中,转换与吸收是一个相当广泛的功能存在,不难看出,关于原始经

体的描述,只要稍加改动,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动物,甚至是植物的生存行为。但必须牢记:我们所描述的原始经济体,其最直接的体外环境是远古人类祖先的人体,而不是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他动物和植物均被视为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资源,都是相对于人体而言的有用之物。

原始经济体是针对远古人类祖先单个人体的生存行为所给出的一种功能描述。无论是其结构规模,还是其流量规模,都取决于单个人体的胃口容量,是十分有限的。这种原始的转换与吸收所能够推动的经济流,其主流是物质流,并且仅限于大自然直接赐予的可食用之物。

人类祖先生存于种群之中,这种社会结构是十分松散的,至少在觅食过程中,他们是单独行动的。在通往未来经济生活的大道上,人类祖先总是群体出发,又分头行动,各自头顶一点“黑白闪烁”的原始经济体之光。

此消彼长、冷热更替、动静有常的经济体,是这样一种功能体:其自身不包含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因子,却带来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流动;其自身是物质、能量、信息循环流动的必经之路,物质、能量、信息却未在其中有一丝一毫的留存。“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①。经济体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伴随着经济流的累积,造成了包括人体在内的体外环境的变化。

经济体体外环境的变化,首先是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变化集中表现于其生存能力的增强。原先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四处寻找果子,如今早已知道果子生长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摘到更多更好的果子;原先只能吃到一两种果子,如今早已知道还有哪些种果子也可以食用;原先吃不到或只能吃到野兽的生肉,如今发现偶尔拾到的被野火烧熟了的兽肉更加可口。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范围和深度在扩大和加深。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肌体、体能、意识的成长。人体的成长又会反过来造成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增强。原始经济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增强,意味着原始经济体在成长。

因为人体在成长,所以原始经济体必然要成长,但其成长不是没有限度的。在原始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要受到来自5个方面的约束。

第一个约束:结构规模的有限性。人类祖先的肌体、体能是有限的。这集中体现为其胃口容量的有限性上面。尽管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范围在扩大,但一次进食所能够转换和吸收的食物数量毕竟有限。

此外,人类祖先的意识也是有限的。在远古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下,尚未完全脱离动物界的人类祖先除了直接觅食以外,其余的一无所知。人体的肌体、体能、意识的有限性,决定了原始经济体结构规模的有限性。原始经济体本身无法突破这种局限,因此,在本文的图示法中,用以表示原始经济体结构规模的由黑白两色所构成的方形面积的大小,在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是不能改变的。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不表现为图形面积的扩大。

第二个约束:原始经济体体内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两相对等。无论原始经济体成长到何种程度,绝不会出现转换大于吸收或吸收大于转换的情况。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分别代表两种功能的黑色面积与白色面积,始终是相等的。

第三个约束: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在原始经济体体内的结构方位固定不变。转换为先,永远朝向经济流的来源;吸收为后,永远背向经济流。不可互换。表现在图形上,就是代表转换功能的白色,始终位于图形的右侧;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始终位于图形的左侧。

第四个约束: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相反,即两种功能的效用各自由大至小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表现在图形上,就是转换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右向左,吸收功能的作用方向是由左向右。箭头的方向不可改变。

第五个约束:转换与吸收二体合一,不可脱离。一旦脱离,则意味着经济体的消失。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分别代表两种功能的白色和黑色,始终是连接在一起的。

原始经济体的6个属性:规模有限、功能对等、先后有别、方向相反、二体合一、此消彼长,在原始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中,前5个属性都不可能发生变化,唯一能够发生变化的,是两种功能之间的相互消长关系。

在前面的描述中,我们曾假定两种功能的相互消长呈线性变化,现在我们仍保持这个假定,通过图形来推演原始经济体成长的整个历程,见图13。

由体内功能增强所带来的原始经济体的成长,并不表现为图形中黑

白两色乃至整个方形的面积的增大,也不表现为两相对等、先后有别、方向相反、二体合一这些属性的任何变化。而是仅仅表现为:伴随着经济流的持续流动和循环累积,两种功能相互消长关系的变化。消长关系变化的结果,是两种功能在原始经济体中的地位关系的改变。

在最初状态下的原始经济体中,能够被转换与吸收的食物种类和数量是单一而有限的,人类祖先没有进行食物选择的自由,原始经济体的体内功能极为有限,两种功能的地位关系是:吸收完全从属于转换,转换完全决定着吸收。表现在图形中,就是代表转换的白色完全处于上方,代表吸收的黑色完全处于下方,参见图13-0。

伴随着体内功能的增强,能够被转换与吸收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在逐渐扩大,此时,人类祖先开始获得更多的食物,并可以有选择地进食。吸收对转换的依赖程度开始降低。转换与吸收的地位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转换功能的支配地位由此开始逐步让位于吸收功能。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原先处于上方的代表转换的白色,逐步让位于原先处于下方的代表吸收的黑色。这就是原始经济体成长的全部含义。

原始经济体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里,体内的功能结构都处于不同形式的平衡状态。图13显示出7种平衡状态。

图13-0中,转换功能完全处于上方,吸收功能完全处于下方。这表明吸收完全由转换来支配。我们把这种平衡状态称为原始经济体的“初始平衡态”。在初始平衡态下,食物种类单一,数量有限,人体之外不存在选择机会。此时,经济体所体现出来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是极为微弱的,属于经济流累积的初期。前面那位人类祖先的第一幅进食图景,参见(“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冯力,《时代经贸》,2011年9月,图2),可近似地看作是处于此种状态。从生存活动中的行为现象上,观察不到明显的阶段性区分。此时的人类祖先,严格地讲,远没有具备人的本质特征,是蒙昧状态下的生存本能在支配着人体的生存行为。

图13-1和图13-2所显示的平衡状态,称为“对等过渡平衡态”。图13-1显示出经济体开始成长。此时,人类祖先的觅食能力有所提高,与时同时,经济体所体现出来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也有所增强。在这种增强的同时,吸收功能的地位有所上升,吸收不再完全为转换所支配。在图13-2中,吸收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转换的地位进一步降低。“对等过渡平衡态”下,由于食物种类增加,人体之外开始出现选择机会,但人体之内尚无选择意识。

图13-3中,转换与吸收之间的地位关系完全对等,这也是整个过程中唯一的一次地位对等的机会,称为“对等平衡态”。“对等平衡态”下,食物种类的多样化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人体之外存在着足够的选择机会,人体之内的选择意识即将生成又尚未生成。

图13-4和图13-5所显示的平衡状态,称为“临界过渡平衡态”。在这种平衡态下,两种功能已经开始转向了各自的反面,转换功能开始让位于吸收功能,吸收功能反过来开始支配转换功能。食物种类进一步增加,人体之外的选择机会进一步增多,人体之内的选择意识开始生成。

选择意识一旦生成,则意味着本能开始为欲念所取代,蒙昧开始为智能所取代。本能的行为动机开始为欲念支配下的行为动机所取代;蒙昧的行为方式开始为智能的行为方式所取代。一块生肉和一块被野火烤过的熟肉,这位祖先不加选择地吃了一块生肉,或同样是不加选择地吃了一块熟肉。从外在现象上看,动机不为欲念所支配。但体内的真实感受会告诉他,下一次要选择那块熟肉。再有机会的话,欲念就会发生作用了。有选择意味着有欲念,能选择意味着有智能。欲念与智能的生成是原始经济体成长带给人体的最显著变化。

在欲念的支配下,人类祖先开始有选择地吃到更多种类和充分数量的食物。再也不是摘到什么吃下什么、摘得多少吃下多少。这预示着人类祖先的“幸福”时光即将来临。行为过程的阶段性区分,从这里开始逐渐显露。

图13-6所显示的状态,称为“临界平衡态”。代表吸收功能的黑色完全处于上方,代表转换功能的白色完全处于下方。此时,受到各方约束的原始经济体所能够实现的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转换功能的支配地位完全让位于吸收功能。这也是行为现象上的阶段性区分最为明显的时刻。前面的那

位祖先的第二次进食,参见(“我的经济现象整体观”,冯力,《时代经贸》,2011年9月,图3),可近似地看作是处于这种状态。这位祖先在他图中的演示过程中,无意之间画出了一道人体体表的分界线,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来发现和确认转换与吸收这两种含义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功能存在。

人体中的欲念已经形成。狭义资源上的有用之物的种类,已经为人体中的智能区分完毕。我们的远古祖先终于迎来了“想吃什么,就摘得什么”、“想吃多少,就摘得多少”的好时光。

“福兮祸所伏”。我们的祖先此刻正沉浸于幸福时光,尽情享用着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美食。但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就在此刻,与其生存行为形影相伴的功能体——原始经济体,已经悄无声息地走到了它的尽头。

自初始平衡态,随着经济流的累积,原始经济体中转换功能与吸收功能的地位关系始终在发生着改变。但这种改变,在前述5个约束条件下,经历了6个步骤,来到如图13-6所示的临界平衡态时,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入了一个“死结”,达到了成长的极限,再也无法成长了。即使耗尽全部体外资源,也无法在维持经济体原有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解开这个死结。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5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材料辨析题

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

(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如: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

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观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顺着第一个问题我们应找到课本中相关的论述:经济发展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既是经济的基础,又是其制约因素。如果只讲发燕尾服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但这会严重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的发展战略,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持久地发展。顺着第二个问题找到教材中的论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经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又必须保护环境。因此,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即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也要反对不准发展的“零增长”的观点。

二、错误推理型辨析题

一般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往往列举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后一部分由此推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从而使结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判断时往往容易出错,说明理由时不得要领。这类题型,可分三步作答:1)透过现象抓住本质。(2)运用所学知识,辨别题目观点的正误。(3)结合课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论述。

三、复合型辨析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以复句的形式出现,题目包含两层以上的含义,前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前一个又是后一个观点的一部分,后一个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正误混杂。这类题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解答此类题,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然后逐层辨析。不能简单的全面肯定,而应该按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补充什么”的思路进行析,最后归纳出答案,即肯定题目中的合理因素,然后否定题目中的不合理因素,最后补充题目中的模糊之处。

如:一切扰乱公共秩序地违法行为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

(1)(肯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否应当予以惩处?如果公共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败坏社会风气。因此,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

(2)(否定)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是环都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违法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之分,对那些尚不够刑罚处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示能依据刑法予以惩处,而只能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予以制裁。

(3)(补充)哪些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要依据刑法予以惩处?对那些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

四、正误观点辨析题

这类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答题时只需要对题目作简单的辨加别分析即可。当然,这类题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来说相当严格,它既包含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或解答、推理能力,又包含了对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附加条件型

即题目中观点或材料是孤立和抽象的,它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时不能笼统地表态,要根据不同条件作具体分析,考虑要全面,要角度分析。

六、理由不全型

题目中所讲的理由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尚需补充其它理由。解答时应先点明题目的正确之外,并说明理由,然后补充所缺理由并阐明根据。这类辨析题的解答要领总的如下:

(1)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2)审清题目到底有几层意思,以防漏答。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6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8)02-0020-07

一、生态文明与文明形态转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应当包含文明形态转换的内涵。先从一些基本概念谈起。

(一)在政治经济学中引进文明概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除了经济学专有概念之外,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中引进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社会形态”等概念。本文要谈的是一个新的概念引进:文明,以期围绕这一概念表述相关重要内容。

“文明”这个概念分别用于道德伦理和社会历史两大领域。在道德伦理领域,文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社会群体和个体生命、人格与权利的尊重;二是自律。这套包含两层含义的系统思维和规则,就是文明在道德领域的体现。在社会历史领域,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和自身所创造的进步成果的总和。

笔者在《“科学发展”理论探索》一书中写到:“从社会历史领域来看,本书认为文明概念包含三重含义: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能力,协调社会冲突的方式,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水平。当这些能力、方式、水平升级时,我们可以说社会更‘文明’了。”[1]比如,为什么说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文明?从上述三重含义来看:能力增强了,方式改进了(例如,相对于原始社会处理战俘的方式),水平提升了。当然,从道德层面看,人际关系有倒退之處。社会进步往往是进三退一。

(二)文明形态和文明类型

理论界已基本认定,文明概念分为两个系列。一个系列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该系列概念属于文明的类型;另一个系列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系列概念属于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概念分别用于两个系列,既用于文明类型,又用于文明形态。

1.文明形态是纵向概念。所谓纵向概念,是指其用于反映历史发展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期中,按基本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经济形态,人类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经济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上述划分不应绝对化。不是所有国家的历史都必定沿着这五个阶段来发展,跳过某些阶段是可能的。五个阶段的历史分期也不是泾渭分明,一些中间类型的社会经济形态也会存在。这种划分方式,是基于经济基础的标准。社会是复杂的,除了经济基础,还有多方面的构件。所以,仅以基本生产关系来划分社会经济形态,对于考察人类历史阶段是不够的,还得从其他角度来考察历史的演进。在多角度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中,文明形态的划分,就是最重要的一种。

2.为什么要从文明形态划分来体现人类历史阶段?笔者认为,它至少起到如下作用:(1)更综合地反映生产力的发展。从文明概念的含义当中,就包含“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能力”,这个内容超出了原来的生产力概念的含义,对现实社会发展更有意义。(2)更紧密地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合在一起。历史唯物主义创建这些概念是对社会结构进行了分析,而以文明形态这个概念来体现人类历史阶段则将其综合起来。(3)将人性特点、人类行为都纳入到历史架构的分析中,更好地坚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个文明形态包括了五种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生产、精神生产。(4)对生态文明这个未成为现实的未来文明形态的分析,从经济制度来分析历史进程是强有力的支持及很好的补充。从文明概念的视角来分析,将展现这样的铁律:不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形态就实现不了,换句话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很难实现。

(三)呼唤生态文明,争取文明形态转换

从文明形态的视角,历史经历了文明前的阶段以及农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当今世界正处于工业文明阶段。

农业革命将人类推进到第一个文明形态:农业文明。这是一次生产力的飞跃,是征服自然的重大成功,人类从野蛮进入到农业文明时代。

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到了第二个文明形态: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生产力特点,是能够在生产中更多地使用自然力,以化石能源为基本来源。当前,发达国家进入工业文明后期,所谓“后工业社会”,大工业的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又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分为:资源危机(包括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土地空间危机、物种危机、人口危机。正因为生态危机的加剧,世界呼唤着生态文明。人类从20世纪中叶之后开始逐步警醒,走上努力争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成就可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都在发展。但在可预期的将来,还不能说能够进入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至今还是人类的理想,这个理想实现的障碍来自人和人类社会自身。

生态文明由工业文明发展、更新而来。作为历史形态的生态文明,继承了工业文明的成果,同时又有重大变革。作为一种未来理想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良性循环,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的自身的和谐共存。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体现着这样的“三个代表”精神:一是走向生态文明需要社会生产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需要社会生产能力更符合人的目标而受到调节控制,更有选择地具有先进水平,因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走向生态文明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有新的突破,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追求高尚、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目标,因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走向生态文明需要人们的活动从全体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护地球家园的生态系统平衡,保持世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因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新时代文明形态转换的图景

党的报告第九部分专门论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展现了文明形态转换的图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新方向。

在观念上,工业文明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党的报告强调的是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建设现代化的目标上,党的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的生态环境需要。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党的報告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其主要方面就是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加上新材料,将根本改变传统工业生产的“黑色”形态,呈现出生态文明中的“绿色”外观。

在生产方式与技术模式上,党的报告列举了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展现了生态文明中工业生产的技术发展方向。

党的报告提出推进消费革命,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这与工业文明下的商业文化提倡多购物、多消费是对立的。预示着人类将革新自己的生活方式。

党的报告列举多种国土建设举措: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等,这是一类不直接取得经济效益而是获取生态效益的建设工程,反映了未来我国为长远利益进行生产的类型在社会总生产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

党的报告提出构建环境治理体系、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物物种保护网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体现了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制度建设。

上述内容,昭示了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工业文明形态转向生态文明形态。

三、文明形态转换的起步——绿色发展

中国人民盼望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这一愿望已经不仅仅是在工业文明视角下实现“四个现代化”,还体现了人们期盼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党的召开之前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辉煌中国》表明了相关观点。其中的绿色发展,正是文明形态转换的起步。

我国早在1994年就制订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议程》,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整个社会都要进行生态化改造并带动各方面相应的改进。例如,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物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发展规划中增加生态建设的经济项目,包括新能源开发、植树造林、环保产业、江河治理、田间工程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农村能源建设、“三废”处理工程、水土灾害防治等。

绿色发展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平衡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基础作用与目标性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构筑兼顾经济增长与改善生态的发展方式,形成两类新的产业形态。一是低碳经济,以节能、节材的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为代表;二是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降污减排的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为代表。以此来减轻物质资料生产对资源与环境造成的负荷。

绿色发展涉及政治经济学的如下问题:

一是转变生产方式。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处理企业生产的“三废”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节材,这关系到成本、收益、市场的问题。解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车船的废气废油排放,成为企业生产的必要环节。要分析构建循环经济城市、低碳经济城市涉及哪些经济关系。

二是经济发展有客观规律,不认识客观规律就会造成发展的盲目性。在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盲目追求西方国家的数据目标,追求加快降低农业、农村的比例,破坏了农田及农村生态环境。克服这种盲目性需要全社会的经济理性。

三是政府的政绩追求是否牺牲生态环境。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将土地资源更多地作为经济资源而不是作为生态资源来管理。例如,官员为了政绩,片面追求城市亮丽,频繁地进行拆除和重建,将建成仅几年的宏伟楼宇拆掉,另建一栋更宏伟的楼宇,对于开发商或业主来说因地价增值在经济上划算,但却有损于社会的生态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楼宇平均使用年限,可成为我们城市建设是否“拆旧建新”的借鉴。

四是部分不良企业对经济利益的掠取。有的企业推行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盈利项目,对矿产资源搞掠夺性开采,过度追求微观短期经济效益而损害宏观长远经济效益,开发当中“挑肥拣瘦”;或是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矿产资源开发造成水土流失、废水废渣排放过量。对这类行为要严格执法,更要通过讲清利益关系来调动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五是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习惯。要推行的最大的循环经济是生活排泄物处理与农业生产用肥相结合,高标准地建立城市的“静脉产业”,处理全城的生活垃圾和人粪尿,将其中有机物全部转化为肥料。为此,应建设好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这类系统性公共工程,包括贯穿所有城市居民区的排水管道、粪池及有关设施的建筑系统。城市的“静脉产业”一箭双雕: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部分替代化肥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清洁卫生,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人粪尿可以用最符合生态经济的原则得到处理,不再成为污染水源及占用土地的沉重负荷。这项建设在产业设计和生产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问题是全社会要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新习惯、生活新习惯。居民能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才便于生活废弃物的处理。

上述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科技能力提升、社会性的经济理性形成、行政权力行使受制约、经济利益追求合法而规范、生产和生活习惯转轨。

绿色发展需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意味着兼用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并综合成为生态经济调节机制。国家一方面要培育绿色消费、绿色需求、绿色市场;另一方面要运用财政投资及行政等手段加强调控和管理。例如,通过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进一步将发展锁在生态经济指标的笼子里,接受资源供应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约束,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文明建设是全社会性的工程。社会主义之前的文明建设是自发的、不自觉的。历史上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严格地说是有文明“发展”而没有文明“建设”。资本主义社会,在高度社会化条件下,人对社会的有意识调控能力大大增强,出现了各类文明建设的雏形。但系统的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发生。

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从“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概念中分离出来,与更早提到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相并列。该领域涉及的经济理论包括:

(一)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包含双重任务

第一重任务是针对经济不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许多欠发达地区同时就是自然障区,例如,北方干旱区、沙漠戈壁区、黄土高原中的水土流失区、各地山区中的穷乡僻壤、华北平原中的盐碱黄沙区、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南大石山区等。这些地方本来生存条件困难,在经济生活中又有长期靠掠夺自然资源来解决温饱问题的错误取向。一旦人口增殖超过传统生产方式创造的物质财富,就被迫加剧掠夺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酿成更多自然灾害。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要以良性互动方式来开展。在扶贫事业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生态建设是发展基础,而人的发展是关键。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来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当地群众选择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发展道路的能力,抛弃依靠掠夺自然的种种生产模式,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开创兼顾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

生态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转变,即以更多智力资源运用来代替自然资源消耗。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包括全体劳动者身心健康、素质提高、人才增多、社会文明程度增进。

第二重任务是针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工業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这方面的任务是要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发展生态型生产技术,并同时配合以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化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旧的生产习惯、思维习惯的原因,更有片面追逐利益而罔顾科学的原因,需要政治经济学关注并提出解决办法。而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应鼓励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努力创新,不断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新品种、新产业等方面取得生态经济的进步,这也是政治经济学应关注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领域

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领域包括:产业结构生态化、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思想观念生态化、管理制度生态化。这五个领域的进展都有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1.产业结构生态化。市场需求和生产模式的生态进步是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主要的动力。市场需求出现绿色化趋势,消费者对商品劳务的绿色需求日益增长,天然、有机、环保的商品为购买者所青睐,这将有力地推动供应方的生态取向。生态意识增强,科学知识普及,为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提供理性基础。生产模式方面,商品经营者在生产中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在节能减排基础上降低成本、顾及商品生产对环境和使用者产生的生态效果,就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社会经济管理的环境法规、绿色标准、广告管理、质量检测等机制,都将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人们的经济行为从只顾及经济增长转变到生态与经济兼顾,生态追求不断提升。

2.技术发展生态化。技术生态化包含两个目标:一是创造新科技以解决生态问题。二是正确认识技术发明产生的生态效果。现实生活中存在技术生态化倒退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科技进步”片面瞄准赚钱目标而危害社会,比如:更多科技手段用于掠夺受保护的鱼类、鸟类、濒危动物、珍稀植物等自然资源。越来越多迎合人性弱点的消费需求但会带来身体受损的商品被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用于逃避环境检测、质量检测以起到掩盖生态破坏的作用(奶制品中的三聚氢胺就是一个典型)。部分社会成员头脑更“聪明”了,心灵更邪乎了,更善于利用科技手段来从反生态中获取暴利。社会要有新的治理措施来解决矛盾。技术生态化要达到集成应用、工程化、产业化。以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技术、有机肥料生产技术为例,相关技术要综合配套成为城市“静脉产业”及有机肥料生产的综合产业,同时建成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人粪尿的环境卫生工程及为农业提供有机肥料的工业生产工程,这需要人们在高度生态意识之下协力推进。

3.生活方式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要求在社会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裕的趋势当中,注意防范奢侈浪费、讲究排场、暴殄天物的非理性消费,追求健康、朴素、节约的生活。未来的文明发展水平不是仅以物质财富来衡量的,还要以精神财富、人的身心健康、社会生活的和谐来衡量。

4.思想观念生态化。思想观念生态化包括社会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能够很快地转化为群众性的生态理念,人们自觉地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资源,重视生态平衡。每个人的生态意识增强又要转化为社会性的生态氛围增强,能够切实形成以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为荣,以及以奢侈浪费、制造污染为耻的风气。

5.管理制度生态化。管理制度生态化是指国家在发展的大政方针上确立生态导向和生态约束的制度保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不同领域的环境有逐步完善的管理规则,建立健全含有生态内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使之覆盖城市、乡村与小城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靠立法者在社会舆论的支持下正确认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制度落实要靠执行者有专业水平且忠于职守。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是人类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即改变人对自然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人对自然生态的利用满足了人类的需求,但是对自然生态必然会有一定破坏,大自然往往很快就会恢复。破坏—恢复—再破坏—再恢复,是一种自然循环运动。如果人类的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恢复的能力,自然生态就难以循环了。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的正常循环,人类要通过生态建设,做到在对自然的利用当中,尽可能以较少的破坏来达到更高的利用效率,力求将破坏控制在自然能够恢复的限度之内,尤其要防止一味的利用而不顾破坏的后果。

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人对自然的超限度破坏,损害人对自然的利用。从长期和短期的生态效果来看,具有长期眼光就会控制破坏程度。人类从产生之日起就有着眼于长期效果、调节短期行为的传统。但是,以长期眼光来引导人类行为与为了短期利益来行动两者的矛盾一直存在,且形式不断变换。在当代世界,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呼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而资本的增值冲动、政绩的诱惑、物质享受的蛊惑,造成人类处处可见的只顾短期、不顾长期的行为。在人的发展中,出现了理性认识的进步与实际行为的倒退这一矛盾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成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言语和行为相分离的双重人格者。我们需要借助生态文明建设,在这个矛盾中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落实成为主导的方面,避免生态文明新形态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生态文明建设,人要成为与自然互动的高度自觉的调节者,能够给自然以正确对待从而换取自然对人类的持续优惠。

五、文明形态转换的方向

(一)向生态文明形态转化的两个条件

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从内容上看是人与自然的问题,而从其发生与解决的角度看,必然包括社会关系与人的自身的问题。

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行为方式的变革,从文明形态上向生态文明演进,需要在文明类型上从物质、精神、政治、生态上综合努力。人们将更多地通过改变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按照生态化的规范做到:一要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不要因过多迁就人的物质欲望而不顾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二要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式,将更多资源、精力投向并不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生态产业、生态产品上,全面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效益;三要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讲究符合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标准的消费质量,在消费内容中融入合理健康的社会、生态内容,提高生态消费的比重;四要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将人对世界的认识更多地从生态学知识来考虑,培养人与自然平等、互利、博爱的精神价值。

行为方式的变革,会有难以逾越的阻碍。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的动力导致了资源不断减少和大气受到污染的环境问题。”[2]资本主义生产为财富这种外在目的而撇开人自身的发展这一内在目的本身。在今天的社会,为追求更多利润、刺激豪华消费的广告铺天盖地,诱惑手段层出不穷,导致人的物质欲望膨胀在历史上达到高峰,片面追求物质增长而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不断刷新纪录。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动,减缓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恶化,但治本之道,还是在于社会经济制度与生产方式的变革。

于是就转到第二个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的社会行为是相关联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一部分人对它的过度使用,必然影响另一部分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一部分人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损害,必然波及所有人的环境权益。自然能够满足人类的资源环境需要越紧缺,人们相互之间对此的争夺越激烈;在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的状态下,人类社会中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人类社会的矛盾越大、解决的方式越粗暴(例如,通过战争、破坏),对自然界的破坏程度越高。人类社会不能以合理公平的方式解决自然资源的分配、使用,就不能共同承担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风险,自然生态系统就不能得到合理的维护。要完全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拯救地球,解救人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向新的文明形态,迎来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一种新的人的存在形态(即具有新的人性的社会主体)。生态文明的实现必定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技术应用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建立在对这一经济制度的变革基础上。只有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实现从财富的发展到人的发展的历史跃迁。

(二)文明形态转换的三个领域

马克思主义者长期以来对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集中在两个领域: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提高。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到一定时候又会反过来促进前者。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涉及到第三个领域:人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的提高,保證了物质财富的丰裕,从而满足了人的多样化需要,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人不再成为物质财富的奴隶。物质财富仅仅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之一,足够之后就是多余,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不能因为追求多余的财富而耗费资源与环境。

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人们无须成为剥削者就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是,没有人本身的巨大改变,这个可能性不会变成现实性。其一,已经成为剥削者的贪欲是不可满足的,已经出现剥削的社会对“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不合理的。只有在生态文明之光的照耀下,“无须成为剥削者而过上美好的生活”才能转化为社会行动的推力。其二,剥削者本身维护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权力会独立化,他们要的似乎不再是“过美好生活”这样的目标,而是为此而倚仗的权力与地位,因此,就会有脱离任何终极目标盲目追求权力地位的人群。而这样的人不消失,生态文明就会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有着内在联系,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存在条件,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依托和载体,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表现。人类社会的各种历史形态也就是人的发展的各种历史形态。社会科学通用的“人性假设”概念可用来代表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为此,我国理论界在21世纪初提出了“生态人”概念,以便与西方崇尚的“经济人”概念相对立,并推进生态文明的研究。

所谓“生态人”,就是从本质上超越经济利益的束缚,能够从内心自觉地遵循社会通行的生态要求和生态规则,其生产劳动与生活行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人。显然,这是一个针对“经济人”概念而提出的概念。“生态人”的主体性生成标志包括:一是人类生态意识的升华。二是人类价值观念的重构。三是人类行为模式的转变。这些特征的完成,必须有相應的社会历史条件。当人类的人性假设主要以“生态人”为特征的时候,表明全社会有牢固的共同利益基础。

“生态人”的形成,意味着人类在生态危机面前不是简单地应付这一特殊生存境遇,而是变革自己的生存原则,树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发展观。

生态文明要求人性的转变,“生态人”人性将取代“经济人”人性。“经济人”人性在市场经济下是合理的,但从人的本质来看,它包含着人性的异化和扭曲。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经济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应用的障碍。而转变“经济人”的人性,就必须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让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成为社会经济中的自由人,摆脱利益最大化的精神枷锁,无障碍地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正如马克思在概括社会未来的发展特征时所说:“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

总之,向生态人转变是制度变革、科技进步与生态觉悟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态危机单靠科技水平提高是解决不了的。人的生态觉悟也不单纯是科学认识的问题,制度变革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

现实的条件包括:其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正在探索,要寻找适合的、完美的实现形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继续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公有法人控股企业进行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其二,私有制经济还有生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必要成分,发展社会生产力还需要借助私人经济。但私人经济也要有内部的改革,要提高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其三,混合所有、混合经营、公有私营以及共享经济都在出现,总体的客观效果,就是积累公有制的元素,抑制“经济人”的本性,为向“生态人”转型创造条件。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7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各国都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中。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全球《21世纪议程》,反映了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我国根据《21世纪议程》的内容,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到200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当今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新概念,引起了包括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重视。宏观管理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具体活动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企业营销过程中的绿色营销概念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密切相关。通过绿色营销,可以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

绿色营销的兴起还源于消费者对环境的关心,消费者主义运动的一个核心就是对企业提出环保的要求。要求企业在获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代价,不能以环境的损失来达到企业赢利的目的。绿色营销属于社会营销的范畴,要求企业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利润,转而为:"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削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目前,绿色的浪潮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的消费者都愿意进行绿色消费,9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购买绿色食品。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8

正确理解GDp与绿色GDp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GDp与绿色GDp的含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GDp  绿色GDp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目标。我们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正确理解、把握GDp和绿色GDp的含义,彻底转变GDp至上的观念,把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目标。

1、如何正确理解GDp含义

GDp做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各级政府政绩最硬的指标,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不仅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丰富,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自从采用GDp核算方法以来,GDp在我国的地位扶摇直上。但盲目追求GDp增长,也带来一些弊端。

1.1GDp的含义

GDp英文全称为Grossdomesticproduct,中文译名对国家来说叫做国内生产总值,对地区来说叫做地区生产总值或本地生产总值。它是把一国(地区)一年中境内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总和折合成货币的值。由于GDp覆盖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核算原则与方法,是衡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总量的国际通用语言。因此GDp是全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的根本体现,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在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宏观监控以及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GDp的局限性

如何看待GDp是当前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过去人们把GDp神化了,认为GDp就是一切,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GDp也有许多的局限性。首先,GDp不能说明一个地区或国家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而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对我国政府近年来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其次,我国GDp增长的高消耗、高排放,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消耗和数量巨大的污染物排放。再次,我国的政府职能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GDp增长在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中的极端重要性,使得短期利益和短期行为屡禁不止。

1.3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的大小和增长率受到空前的重视,甚至有人把“发展就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就是硬道理”。这使我国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自然环境也遭受巨大损失,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对政绩的追求使一级又一级的政府官员狂热追求GDp,甚至产生了GDp崇拜。对GDp的追求理所当然成为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心照不宣的职业使命。为了政绩,许多地方的招商引资演变为“让利竞赛”,靠土地生财,靠拼资源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不惜损害群众利益,与民争利。从1996年到2003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而非法占地的主体中,绝大多数是对GDp顶礼膜拜的地方政府。任何指标都让路于GDp,从追逐GDp,到唯GDp,到直接在GDp上做手脚,污染GDp。所以说,以GDp为主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绿色GDp的产生和由来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发展是硬道理的丰富和补充,更加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以说,实行绿色GDp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发展思路的最佳切入点。

2.1 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对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环境(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的破坏性影响后的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GDp能更好地体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2.2 绿色GDp核算方法

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资源和环境独立出来,建立资源和环境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在此基础上对现行GDp进行扣减和调整,从而得出绿色GDp。简单的说: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也可以说,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这里,自然部分的虚数主要指资源环境方面的损失,人文部分的虚数指贫富悬殊等不利影响。对绿色GDp的实际测算,目前集中在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测算上。

2.3绿色GDp是全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绿色GDp是个全新的发展观,它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的科学发展观。另外它也是一个全新的政绩观,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兼顾起来。因此对每一级政府,对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的政绩评价标准,肯定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说实施绿色GDp,必然要有观念的变革,要有科学、合理、公平的核算体系模式的确立。绿色GDp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呼吁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即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付出的环境代价,切莫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3、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把握GDp与绿色GDp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们走出GDp崇拜、超越GDp崇拜指引了方向。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使得我们开始了对GDp的校正。发展是硬道理升华为科学发展观。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党中央也从政绩导向转向服务导向,从以GDp增长为中心,走向以维护市场公平为中心,以社会和公共服务为中心。告别GDp崇拜,并不意味着不再严肃地对待GDp,在很长一段时间内,GDp仍然是中国经济必须重视的重要指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理解和使用GDp与绿色GDp。

3.1GDp仍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手段

科学发展观并不意味着政绩考核完全取消GDp,对干部政绩的考核GDp由总评分变为单科分,但仍是十分重要的单科分。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新的政绩观,要求各级政府官员放弃唯GDp至上的思维模式,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不仅仅看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而且还要看人们生活水平、看就业、看人的全面发展,看环境是否美化了、污染是否降低了,看是否是用最少的资源环境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但是GDp仍是一切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告别对GDp的盲目崇拜,超越GDp,是为了更好地把握GDp,而不是抛弃GDp。

3.2科学发展观并不排斥GDp

唯GDp论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忽视GDp同样也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必须以科学的、辨证的态度对待GDp,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之所以要求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强调执政为民,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管GDp有种种局限,但GDp可以基本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及其变动情况。正常情况下,GDp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的增长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没有GDp就没有经济实力,离开GDp谈以人为本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GDp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指标。

3.3GDp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统一的GDp,需要用合理的物耗投入和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更多、体现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社会公平度逐步提高的GDp。因此应该把树立科学发展观同保持GDp的增长做到内在统一,GDp不应当成为各级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GDp增长仅是一种手段,对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借助GDp的增长来实现社会发展。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工作方式必须纠正。

3.4不能神化和夸大绿色GDp

神化和夸大绿色GDp也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把产生的问题,归结为GDp的缺欠,认为只要尽快推出绿色GDp核算,用绿色GDp来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就可以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是一种不现实、也是有失公允的想法。绿色GDp由于其计算面临难以突破的障碍,要求统计部门核算绿色GDp来考核干部政绩是不现实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的好与坏,不在于是否核算了绿色GDp问题,关键是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和经济发展观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因此开展绿色GDp核算无非是要增强人们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无限扩大绿色GDp的作用,将会使其失去本身含义。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9

关键词:林业种植;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应用

林业种植一来可以满足经济市场需求,而来可以维护生态环境发展,是一举双得的发展行业,因此,人们对林业种植非常重视。尤其是在改善环境问题上,林业种植发挥了巨大贡献。林木利用自身的吸附二氧化碳、排放氧气、净化空气、加大地表植被覆盖率等优势在改善大气碳含量、降低大气酸含量、预防水土流失、防风暴、稳固砂石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使得环境改善效率明显。不断扩大林业种植面积、合理规划林业建设对改善环境有着重大意义。

一、林业种植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林业具有非常大的贡献作用,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的新时代中,排放污染物越来越严重,自然生态环境一再遭受破坏与打击,在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要想恢复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必须加大林业种植。我国森林面积逐渐缩减,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无疑是种不利的影响,必须要扭转林业种植现象,这就需要加大人们对林业种植对环境改善的重要性的认识,并能够真正意识到林业种植扩建的意义,掌握林业种植对改善环境污染、对美化环境的应用价值,全面提高对森林资源的重视。扩大林业种植需要全面掌握造林技术以及相关知识,并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方面充分调查,并结合实际做出针对性的选种、播种、种植管理以及防火防灾防病虫害等方面的技术制定,保证造林合理、规范。

二、林业种植对改善环境污染的应用

1、改善大气碳含量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渐明显,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速增高,减缓全球变暖趋势,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林业种植中,发展碳汇林业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可行措施。我国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土壤气候条件适宜,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各种林业树木与经济林的生长。诸如资源冷杉、杉木等林业资源的碳汇功能强大,这些树种能够广泛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转化为氧气,有效的改善了大气碳含量。

2、改善大气酸含量

化工企业的规模生产,尽管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因化工生产而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酸含量增长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困难。国家与政府的相关部门在改善大气酸含量方面不得不做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工业生产的燃料废气排放使空气的酸质加倍,酸雨现象频发,不仅高度腐蚀生态环境中的树木,还严重腐蚀人工建造的各类社会建造。同时,各类树木抵抗酸雨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而山茶树则对酸雨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在当前林业种植中,对于空气质量酸化严重和酸雨频发的地区,广泛种植山茶树木能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有效改善大气酸含量。

3、防止水土流失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无论是田产的开发还是煤炭、石油资源的开采,都不可避免的会破坏森林地表植。比如开采石油时,石油粘质会附着在地表植被或是地下根系中,使得植被的生长呼吸不能通畅,造成植被的不可再生与死亡,进而破坏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当前社会活动中,石油开采过程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过程。石油开采工程,需要建设庞大的工作基地,各种勘探检测仪器的放置会不可避免的松动土体岩性物质,使地表其中,土壤抗蚀和抗冲性降低,加速了土壤的侵蚀。同时地表植被覆盖率的降低,使土壤的吸附与植根能力大为削弱,遇到暴风雨水的侵袭,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林业种植正是从环境破坏的中间环节着手,广泛种植林业树木,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有效的形成了地表的额风速缓冲区,加强了植被的附着土壤能力,很大程度上减少水土流失程度。

4、防风固沙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严重污染,还包括土地的沙漠化与荒漠化的加重。大量的木质产品的市场需求,使森林树木砍伐面积不断扩大。其次,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例如黄土丘陵沟壑区、戈壁风沙区来说,地表剥离引起的植被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这种情况下,土壤的沙漠化与荒漠化程度不断加重,林业种植的其中之一目标就必须是防风固沙,维护地表。三北防护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环境,其最广泛的植被树种是鸿森槐,这种植被的成长速度迅速,固氮效果极强,并且落叶也能肥沃土地,最重要的是这种树种可以在贫瘠的土地生长,这对于已经沙漠化或是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的环境改善的作用巨大。

三、林业种植对美化环境的应用

除去林业种植对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之外,还有利于美化环境。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生态园林或是休息场所的建设,都会考虑到造林树种的美化作用。一方面既要保证树木的四季常绿、树形美观之外,还需要发挥应有的保健功能效用。如园林树木的修剪,其给人的直观感受,除了千奇百怪的外形之外,还有它的各式各样的颜色。园林树木自身的特有的颜色也是一种别样的观赏风景。诸如此类的还有沿海防护林、牧场防护林等,兼具生产、防护、与美化的作用。

四、林业种植的迫切需求

林业种植的广泛加强,不仅仅需要依靠政府科学系统的组织,还需要社会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化。一方面美化环境需要工业生产企业的高度配合,严格把控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民众自我主动的进行林业种植的意识性。当前我国的荒漠化不断延展,只有动员全体社会成员,从小事着手,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政府也要加强对民众的素质教育宣传,广泛呼吁林业种植的额迫切性与必要性,并组织相关的植树活动与造林运动。

结语:我国林业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维护的作用。在改善环境污染、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同时还能够有效起到预防水土流、及防风固沙的作用。可以说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值得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经济环境的含义篇10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发展的含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均衡、和谐与久远,这一现实需求和新生概念被冠名为“可持续发展”。由于“可持续发展”符合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很快从一种理念具体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则,虽然其中不乏由于各种历史与现实因素导致的利益纠葛――表现为抗拒、争吵和妥协,总体方向仍是明确的。国际投资法前行的方向自然也是舍此无他,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成为走在这条路上的重要识别指标。无论从理论、规则还是实践层面而言,欧美国家对环境问题给予较多关注,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双边投资协定(Bit)领域,美国的做法影响了很多国家的条约实践。正在进行的中美Bit谈判,两国环境政策的分歧被认为是达成一致的障碍之一,因而研究美国Bit范本的环境政策及其演变,是中国进行中美Bit环境谈判及采取对策的前提。

一、美国Bit范本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美国曾有多个双边投资协定(Bit)范本,从1977年开始起草形成于1981年的第一个Bit范本,历经1983年范本、1984年范本、1994年范本,到新世纪的2004年范本,新旧范本中间各年份签订的Bit会有微调。[1]基于这些范本,美国目前签署了48个Bit,[2]包含投资专章的12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3]最新范本是历经三年酝酿修改而成的2012年范本,目前没有在其基础上达成的Bit或Fta。

美国Bit范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起始并不早,①但其发展速度和效果令人瞩目。在1994年范本之前,没有一个Bit范本涉及环境保护。1994年范本、2004年范本以及最新的2012年范本,都有一定的环境保护内容,然而在近20年间,与环境有关的条款类型和内容都有所变化,反映出不同时期Bit范本对环境问题的政策选择与不同意义。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Bit谈判的过程困难曲折,自己的范本很难完全被对方接受,只有变通或妥协才能达到缔结Bit的目的。当时最难谈判的条款是外汇转移和履行要求。可是80年代后期,尤其从1989年开始,这种情况大为改观,几乎所有对手都接受履行要求条款。1992年对1984年范本进行重要修订,增加了投资者―国家争议解决条款。90年代美国Bit领域的外交政策全面胜利,以前批评或仇视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也排队与美国签订高水平的保护外国投资的Bit。《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于1992年底签订,其谈判经验导致1994年Bit范本产生。该范本几乎对前范本所有条款都进行了修改和细化,尤其根据naFta经验对履行要求条款进行了更精细的打磨。虽然1998年对该范本某些条款进行了修订,但没有形成新范本,一直作为1994年范本沿用。[1](284-285)

1994年Bit范本只在序言中涉及一点环境保护的内容,然而这是一个重要的过渡信号。该范本的形成是时势使然,其前后的Bit谈判经历只是国际经济理论发展导致实践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缩影,而经济实力最强、在Bit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美国能够将环境保护作为公共政策予以考量(虽然实际只是象征性的),昭示着国际社会在Bit领域开始尝试引入环境政策,以平衡对经济自由化背景下趋之若鹜的私人经济利益的过度保护。虽然对之影响深远的naFta在相关的履行要求条款、环境措施条款、争议解决程序中的专家报告条款中明确包含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是1994年范本并没有包含任何实体性和程序性环境条款。直到2004年Bit范本才实质性加入环境条款,而2012年Bit范本对之进一步强化。美国Bit范本对环境政策予以考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国际社会平衡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投资利益的呼声发挥效用的过程,是经济与法律回归人本化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二、Bit范本中环境条款的类型与变化

美国Bit环境条款主要形成于2004年范本之中,之前的1994年范本只在序言部分有一个涉及环境的综合语段,之后的2012年范本是对2004年范本的细化、强化和完善,因而分析美国Bit范本中的环境条款类型,2004年范本是核心。

2004年范本除了包括与1994年范本类似的涉及环境的序言综合语段之外,还有五处涉及环境的条款,2012年范本在结构上甚至大部分措辞上完全与之相同。为更清晰地考察三个范本关于环境政策的文本规范形式,所有环境条款可以依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分类。

(一)按照条约结构分类:序言条款、正文条款、附件条款

三个范本都包括序言条款,后两个范本包含正文条款和附件条款。正文条款中包括a部分中的第2条范围条款(Scope&Coverage)、第8条履行要求条款(performanceRequirements)中的环境例外规定、第12条投资与环境条款(investmentandenvironement),以及B部分中的第32条专家报告条款(expertReports)。附件条款是annexB第4项b关于环境征收例外的规定。从条约结构上看,2012年范本对2004年范本没有任何改变。

(二)按照条款性质分类:宣示条款、实体条款、程序条款

1994年范本只包含宣示条款,2004年范本和2012年范本包含全部三个类型条款。宣示条款即序言条款,其涉及环境的语段用意在于号召和鼓励以符合环境要求的方式达成投资协定的目标,一方面表明协定宗旨是保护和促进投资,另一方面宣示保护环境也是各方愿望。实体条款主要为缔约方规定环境权利和义务。协定正文a部分的范围条款、履行要求条款中的环境例外、投资与环境条款以及附件B部分的环境征收例外条款,都属于实体条款。程序条款只有协定正文B部分的第32条专家报告,规定投资者―东道国之间投资争议解决过程中,可以听取专家就环境问题的事实和科学方面所提交的书面报告。

(三)按照条款内容分类:意旨条款、范围条款、例外条款、专门条款

三个Bit范本都通过序言语段表达了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方式达成投资协定目标的愿望,表明协定目标是保护和促进投资,但手段上不能不利于环境保护,从序言本身对整个协定统领性的地位和功能看,这里的手段(符合环境保护的方式)也是协定的目标之一,这种对目标的框定既有宣示性又有宗旨性,为意旨条款。

2004年范本和2012年范本都以第2条规定适用范围,措词完全相同。第1款规定协定适用于缔约方采取的措施的范围,包括与缔约方投资者以及与协定涵盖投资有关的措施,同时针对第8条履行要求和第12条投资与环境条款来说,适用于缔约方境内所有投资。这里的“所有投资”应该超出“涵盖投资”的范围,表明环境保护等公共政策的广泛性。

例外条款也只出现在2004年范本和2012年范本之中,包括履行要求条款中的环境例外、征收条款中的环境例外。前者指协定禁止缔约方采取的履行要求措施――主要限于当地成分、当地购买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要求,为了环境保护(动植物生命与健康安全以及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可枯竭自然资源的维持)的目的则可以采用,前提是不能武断而不合理地采取此类措施,同时措施不得构成对贸易与投资的隐性限制。征收条款中的环境例外出现在附件B中,在极少数情况下,为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利益采取的非歧视性措施不构成间接征收。

2004年范本和2012年范本与环境有关的专门条款序号相同,即第12条(投资与环境)和第32条(专家报告)。前者规定了缔约方承认它们环境法、环境政策和环境协定分别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2012年范本);承认为吸引投资而放松或减少环境保护是不适当的(两范本一致),确保不通过降低环境法提供的保护或不有效执行环境法而偏离环境法的规定(2004年范本为“努力确保……”,但没有“不有效执行环境法”的内容);缔约方为环境保护享有的自由选择权(2012年范本);环境法定义(2012年范本);本协定不得被解释为可以阻止缔约方为使投资活动以对环境敏感的方式进行而采取符合本协定的措施(两范本一致);缔约方为本条环境事宜提出磋商的制度和确认缔约方可以为公众享有参与环境事宜提供机会(2012年范本)。这个专门环境条款是规定缔约方环境权利和义务的实体性条款,而专家报告条款规定的是,在解决投资者―东道国投资争议时,作为解决程序的一个环节,在有需要或争议方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指定专家对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公共政策问题的事实方面以及相关科学事宜提出书面报告。

(四)按照条款功能意义分类:法律性条款、政策性条款

以上基于条约结构和条款性质及条款内容的分类是对环境条款功能意义建立概念和理性认识的基础,而环境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程度必须通过观察环境条款的功能意义才能得到认知。从功能意义上说,美国Bit范本中的环境条款分为具有拘束力的法律性条款和没有拘束力的政策性条款。总体上说,范本中的适用范围条款、履行要求环境例外条款以及征收环境例外条款都是具有拘束力的、可以执行的法律性条款,序言中的涉及环境的语段、正文中的专门环境条款是政策性条款。

三、不同Bit范本环境政策内容的差异与变化

这里的环境政策指“政府为解决一定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指导原则”。[4]虽然这个定义的核心词是行动指导原则,但又不止于原则的抽象含义,这些原则在理论上必须具有一定功效,如“解决……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战略”、“达到……环境目标”,所以环境政策必然通过影响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而实现一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成为手段,环境保护目标能否达成取决于手段的效用表现。

因此可以说,与后两个范本相比,1994年范本还称不上包含明显的环境政策。1994年范本仅在序言中有一个语段:“一致同意这些目标能够以不放松一般适用的健康、安全和环境措施(的方式)达到”。②这里的语气表明缔约方给予环境保护的关注是间接的、顺带的,“能够”的用意很明显,如果做不到,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说序言表明宗旨,可以为整个协定确定基调,为解释和适用协定提供一种语境和框架,笔者认为,这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段连这样的功能也没有,充其量只是一个被动的宣示,带有勉强和装饰的意味。

美国Bit范本中,1994年范本只给环境保护一丝微光――重要性在于其具有肇始引入的意义,真正的环境政策内容及其演变则主要体现在2004年范本和2012年范本之中。前者确立了美国Bit环境政策的框架,后者强化、细化和完善了这个框架。

2004年范本环境政策的内容涉及以下方面:

(一)环境保护的意愿和宗旨

序言语段措词表明缔约方保护环境的愿望:“期望以符合保护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方式……达成协定这些目标”。③因为动词“desire”意指期望或需要某种结果,这种期望和需要是行为的基础动机,因而比1994年范本语意更明确而且具有实质意义,表明环境保护也是达成本协定目标需要考虑的事项。这个规定对于适用和解释协定具体条款有指导意义,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却为权利和义务确立了一个维度,这个维度就是需要在投资方式方法中考虑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暗含的权利义务意为,在实现经济利益目标的过程中,缔约国有一种内在权利,即要求投资者使用的手段符合环境保护要求,而投资的方式方法因环境保护的需要受到一定限制成为投资者理应承担的义务内容。因而说2004年范本这个序言规定可以作为解释和适用Bit的导向性原则,但仍不具有严格的法律拘束力,主要源于序言自身性质的限制。

(二)环境措施在范围上涉及所有投资

第2条第1款对本协定适用于缔约方采取或维持的措施范围进行界定,措施涉及:(a)“另一缔约方的投资者”,(b)(本协定)涵盖的投资,(c)涉及第8条履行要求和规定第12条“投资与环境”以及第13条投资与劳工时,缔约方境内的所有投资。从逻辑上看,(c)项中的“所有投资”包括(b)项规定之外的本国投资者的投资、第三国投资者的投资等本协定没有涵盖的投资。所以,涉及到环境等公共利益措施时,协定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该Bit之外,这是比较少见的。

(三)环境措施作为例外而豁免责任的情况――东道国在特定投资事项上的环境管制权利

Bit通过对缔约方施加义务来保护投资者利益,义务范围很广,其中履行要求条款禁止缔约方要求外国投资者在设立和经营阶段满足某些条件,征收条款禁止缔约方在不予赔偿的情况下对外资进行征收等。环境例外则为缔约方采取规范性环境措施提供一定的空间,即如果措施适用的方式并非武断或不合理,而且对贸易和投资不构成隐蔽性限制,那么关于当地成分要求、购买与使用以及优先购买与使用当地商品要求,包括要求外资在接受优惠待遇或继续获得优惠待遇时满足当地成分要求、购买与使用以及优先购买与使用当地商品要求,都不得解释为阻止缔约方采取或维持包括环境措施在内的如下措施:(i)为确保履行并非与本协定不相符的法律与规定所必需的措施;(ii)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与健康所必需的措施;(iii)与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可枯竭资源保护有关的措施。由于美国Bit范本中的履行要求条款对缔约方施加的义务在其它双边投资条约中并不常见,这些为环境保护留出的通道就更受瞩目。

另一种环境例外出现在Bit范本的附件中。关于征收的附件B规定:除了极少数情况,缔约方为保护合法公共福利目标――比如公共健康、安全与环境――而设计和实施的非歧视性管制行为,不构成间接征收。征收即使合法,也是以补偿为条件之一,这里“不构成间接征收”的意义即在于此类措施不具有补偿性,不补偿亦不承担责任和消极法律后果。征收的范围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浪潮席卷下迅速扩大,美国Bit范本能够为公共利益尤其是环境保护预留空间,这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呼吁的结果,更是现实需要的反映,同时也是新自由主义理论在投资领域退缩的一个写照。④

(四)投资与环境的关系――东道国在投资领域的一般义务与权利

2004年Bit范本只有两款规定,一方面规定缔约方通过弱化或降低国内法规定的环境保护水平来鼓励投资是不适当的,缔约方应该确保不为鼓励投资而以弱化和降低国内法规定的环境保护水平的方式放弃和减损、或主动提出放弃和减损国内法中的规定;另一方面规定本协定中的任何内容不得解释为阻止缔约方采取、维持或执行其它方面符合本协定、它认为对确保其境内投资活动以对环境事项敏感的方式展开来说是适当的那些措施。

(五)专家报告

如前所述,指定专家提出书面报告,这是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争端解决过程中的一个可能环节,是程序规定的一部分,而且2012年Bit范本直接采用原来条款,没有任何变化。这个规定使环境保护因素从程序上渗入投资领域,而程序对权利的保障意义不言自明,因而这个条款也很重要。

四、对中国的启示

从美国Bit范本环境政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将环境保护纳入是Bit趋势性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不可能回头或倒退。中国不能指望中美Bit像中加Bit那样只包含征收环境例外,而在投资和环境的其他关联点上采取漠然态度。对于中国来说,中美Bit包含环境内容应该不成问题,问题是在什么程度和范围上将在环境条款上达成一致。对美国Bit范本,尤其是2012年新范本中环境保护内容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认清其性质做出判断,是中国与美国进行Bit谈判的基础。

从前述美国Bit范本中环境条款的内容看,只有一部分条款具有法律形态,即法律拘束力,大部分内容尤其直接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条款只具政策形态,是宣示、倡导性质的抽象条款或软条款。前者主要指各种环境例外条款,后者主要指投资与环境关系条款。前者为东道国预留环境规范空间,赋予缔约方权利,同时,考虑对方国内本已存在的高环境标准,没有为海外投资增加环境成本;后者虽然包含环境保护的义务内容,然而没有执行效力,对提升环境保护只具有倡导和督促作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环境行政的中国来说,正是国内国际衔接的恰当时机。首先,中国将环境保护更多地纳入Bit,为提升国内环境保护水平创造国际空间,避免日后因环境规制受外资要求补偿之累;其次,中国需要在国内和国际上树立健康的大国形象,在不必付出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应顺势而为;再次,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如果在这个方面一味拒绝,有可能错过参与制定游戏规则的最佳时机;复次,从wto实践可知,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出路在于“经历”,躲在外边不可能获得内部经验。

五、结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日益渗透到国际经济规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一代国际投资协定正在生成。[5]Bit体现环境保护是正在发生和发展的事实,无论从资本输入还是资本输出而言,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Bit是否纳入环境保护无疑也会像其他分歧的解决(比如准入阶段的国内待遇和负面清单)一样成为一种标志。美国新Bit范本对环境保护的强化,无疑向正面方向又前进了一步,对于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不丰富的中国而言,不必顾虑太多,应该敞开胸怀,积极面对,在研究中知其长短,在实践中取其经验,逐步成为相关领域国际规则的参与者与制定者。

注释:

①世界上最早包含环境保护内容的Bit是1985年签订的中国-新加坡Bit。第十一条:禁止和限制――本协定的规定不应以任何方式约束缔约任何一方为保护其根本的安全利益,或为保障公共健康,或为预防动、植物的病虫害,而使用任何种类的禁止或限制的权利或采取其他任何行动的权利。

②agreeingthattheseobjectivescanbeachievedwithoutrelaxinghealth,safetyandenvironmentalmeasuresofgeneral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