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十篇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十篇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7:45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1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体温调节以及血压监测、颅内压的调控等,护理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体温、血压、颅内压得以有效的调控,病情得以有效改善,预后明显好转。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各种并发症和感染,增加治疗的有效率,有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干预;预后影响

临床上,脑出血属于神经内科中一种较为常见疾病,从相关调查研究来看其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此类疾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尽早的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从而减少脑出血的各种并发症,增强临床治疗的疗效。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了2007年3月16日到2012年3月16日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57例,其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在45-81,平均年龄(60.2±3.7)岁,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以及mRi检查证实为脑出血、脑室出血以及混合性出血等,从患者出血量检查来看,平均为(37.1±4.2)ml。

1.2方法

1.2.1体温调节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加强体温的调节,可采用冰毯或温毯、冰袋、冰帽等方式进行,或输入30%生理盐水进行体温的控制,根据患者情况来决定是否人工冬眠,运用肌松剂。

1.2.2血压调控

对于颅内高压的情况,可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所使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多巴胺、间羟胺等,一般情况下血压控制在160―200mmHg为正常。同时可调节血肿或脑室引流管,配合脱水等进行颅内压的调节,将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1.2.3气道湿化干预

通过注射器的方式来进行气道湿化,可使用20ml注射器去针头沿气管插管导管壁或气管套管壁滴入湿化液,一般为3―5ml,以后每次1次/h,或视痰液粘稠度追加。此外还可通过持续滴注湿化法进行,具体方法为将湿化液吸入微量泵中,然后用延长管与针头连接于供气管道上持续慢吹入,输入泵速可根据痰液粘稠度进行调节,24h不超过200ml。

1.2.4锻炼护理

对于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病情进行相关的锻炼,指导其进行肢体运动,卧床期间勤翻身、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对于出现关节僵硬或痉挛的患者,多做肢体运动,同时注意保持身体的清洁干燥、勤换衣。此外,对临床并发症及感染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常见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的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2结果

在实施对症治疗及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体温、血压、颅内压均得有有效的改善。详细情况见下表1。

3讨论

脑出血属于内科、神经科中一种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从临床研究来看其发病原因较多,如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或血压升高都会引起这一病症的发生。在患者临床治疗中需要以患者为中心,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综合护理,以此减少各种临床并发症和感染,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或病死率。在具体护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患者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的控制,同时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传,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从本次研究来看,57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体温、血压以及颅内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肺部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的发生,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足内翻及足下垂。由此可见,说明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躯体功能恢复都有良好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

总之,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增强患者生存的信心。具体护理干预中需要正确规范的进行血压、颅内压等调控,从而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ohtaH,Suzukie,HinumaY,eta1.effectsofhypewxia,glycerolandventrieulardrainageoniCpandCBFinpatientswithincreasediCpduetoCSFcirculatory―absorbaneedisturbance[J].notoShinkei,2009,39(3):273-279.

[2]史忠岚,隋晓娜,.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23(2):387-393.

[3]柴栋,王睿.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9,81:934―936.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2

关键词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190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51例,均伴有不同肢体或语言功能障碍,神志清醒;年龄45~83岁,平均62.6±10.6岁。经我院神经专科确诊者,出院时符合出院标准,为生命体征稳定的康复期患者,女70例,男81例;其中脑梗死102例,脑出血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住院14~50天,平均20天。

干预方法:做好常规出院指导,并定期家访和电话访问,定期返院复查等途经。了解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指导患者坚持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①首先根据病人的肌力、肌张力、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等作出针对性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在疾病恢复中的重要性。功能锻炼以主动练习为主,被动练习为辅,是渐进过程。肌力Ⅲ级以下的患者指导其家属协助其各肢体关节进行屈曲、伸展及抬举等被动运动,活动以病人关节能耐受为度。肌力Ⅲ级以上,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运动,并进行家庭推拿按摩、理疗等。②语言通过发音、数数、说字、词、句等训练,提高患者口唇、声带及喉头的运动能力。

饮食干预:①脑卒中病人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提供合理膳食。②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发生便秘,可作下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及适当运用药物和开塞露。

预防并发症:①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对受压处的皮肤进行按摩,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保持病人皮肤及床褥的清洁卫生,做到勤观察、勤按摩、勤檫洗、勤整理、勤更换等。②有计划适量地活动全身,适当户外活动,保持室内环境通风良好,以防呼吸道感染。③加强营养,调理饮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活动程度等来调整热量的供给,以防止营养不良,影响康复。

心理干预:脑卒中患者由于躯体功能障碍,伴随着的心理改变有抑郁、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急躁易怒等。其中抑郁症在脑血管疾病后情感障碍中居首位[1]。

用药指导:脑卒中病人须长期服用降压、降糖、降脂、改善脑血管及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药,如阿司匹林的作用是防止血小板凝聚;抗高血压药物等。向病人及家属强调按时按量服用降压、降糖等药的重要性,说明服药方法,评估药效、不良反应,并告知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复查血液黏度,血糖等的临床意义,以保证病人最大程度康复,减少复发。

结果

对151例出院3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肢体功能障碍135例,行为自理能力恢复80例,部分恢复18例,在恢复中3例;高血压136例,血压稳定132例。每2周随访1次,门诊随访率98%,坚持服药者占98%。

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病称长,患者由正常人人变成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并且心理急躁、恐惧、抑郁,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接受现实,正确地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家庭护理成功的保证,而护士的正确指导和家人的积极配合,是家庭护理成功的关键。因此,建立“护士-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家庭护理摸式尤为重要。况且,家庭干预是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的一项心理与社会康复手段,也是目前流行的康复对策[3]。家庭护理:如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肢体推拿、理疗按摩等。

参考文献

1张小丽,陈少玫.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分析.中国研究,2006,19(6):24-28.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3

[关键词]机关干部;体质指数;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07)03_0201_02

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我国人群调查资料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群超重与肥胖趋势加速[1]。而超重和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2003年3月卫生部颁布了“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其衡量指标就是体质指数(Bmi)[3]。我们于2001年4月至2004年12月,对丽水市城镇机关干部人群体质指数进行动态监测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控制体重的健康知识讲座或个别指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2004年度参加健康体检的丽水市城镇机关干部人群,进行了体质指数监测调查。2001年监测7614人,平均年龄43.3±13.9,其中男4859人,女2755人;2004年监测8294人,平均年龄45.5±15.5,其中男5271人,女3023人。

1.2方法:

1.2.1评估方法:测量人员按测量身高与体重的标准化要求集中培训后上岗。测量器具由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校正、统一型号,定期监测其性能。

1.2.2判断标准:[3]按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分级。Bmi<18.5为消瘦,23.9≥Bmi≥18.5为正常,27.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2.3健康教育方法:①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以团队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析体检结论,揭示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康复指导[4]。具体指导内容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等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后根据受教育者需求进行个别现场咨询与指导。②根据机关干部人群体检常见异常情况及现场咨询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看懂体检结论,异常结果的指导及注意事项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汇编成册,发放到单位及个人。

1.3统计学方法:应用epinFo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样本率u检验。

2结果

2.12001年、2004年监测人群的年龄、性别结构:见表1。

2.22001年、2004年监测人群的年龄结构与体质指数:见表2。

丽水市城镇机关干部人群Bmi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001年、2004年二年度间Bmi比较呈明显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2001年度性别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而2004年度45岁以上性别间Bm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城市社区居民Bmi逐年呈上升趋势[2],本文调查结果显示,丽水市城镇机关干部人群2001年、2004年Bmi水平却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这与自1996年开始对丽水市社区及城镇机关干部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5,6],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控制方法有关。早在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已进行了心脑血管病城镇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的研究[7]。自2001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以团队机关干部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析体检结果,揭示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康复指导等有关。持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丽水市机关干部人群中以往严重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亚健康现象开始得到遏止[4]。本文调查结果与江滨[8]等研究结论相同,作者认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控制人群体重上升,对人群预防心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北凡,吴锡桂.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28.

[2]赵丽云.我国八省成年人体质指数(Bmi)的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1,(4):5-6.

[3]迟玉聚.山东省成年人居民体质指数的动态监测分析[J].卫生研究,2004,33(5):613.

[4]叶小丽,危月球.丽水市机关干部人群保健特点及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79-80.

[5]陈伟伟,韦铁民,何月明,等.浙江丽水城区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调查报告[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5):18-20.

[6]陈伟伟,周超平,吴素珍,等.丽水城镇机关干部人群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调查报告[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1,9(1):48-50.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4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的人数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血栓康复护理早期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42-02

急性脑血栓是临床多发性脑血管疾病之一,一旦患病后轻者残留后遗症,重者危及生命[1]。目前,仅仅依靠单纯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早期给予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因此,本研究为全面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急性脑血栓早期治疗的技术水平。故笔者特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为52.36±8.74岁。全部入选患者均经急性脑血栓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通过影像资料结果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痴呆患者,并经入院后的病史询问和常规体检而彻底排除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并且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其两组患者均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①心理康复护理:通过讲解使患者认识功能锻炼对自身基本康复的重要意义,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等心理康复措施,全面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家属在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等一系列口面部动作,从而使口面部的肌肉得以充分的运动。此外还应进行发音训练,首先从单音开始,到短词、短句,再逐步过渡到较长甚至较复杂的句子。

1.3评价指标。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临床治疗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即基本痊愈:改善达80%以上;明显好转:改善达60%~80%;好转:改善达20%~60%;无效:改善为20%以下或无改善。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明显好转、好转之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即基本自理为60分以上;生活需要帮助为40~60分;基本生活完成需要帮助为40分以下。运动功能采用Fegl-mevyer积分评定:即i级50分以下;Ⅱ级为50~84分;Ⅲ级为85~95分;iV级为96~99分。

1.4统计学处理。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的人数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egl-mevyer积分均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转,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栓塞主要是指人体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其血管,而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则会进一步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进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现象[3]。而急性脑血栓则更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重的特点,故应重视疾病早期的系统性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本研究特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同时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转,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均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向秀芳.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5):158-159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5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认知障碍

研究发现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调节肌张力,改善患者认知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1-2],为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以我院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学会制定脑出血诊断标准,头颅Ct确诊存在脑出血;②出血量31分,格拉斯加昏迷评分>5分。依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7例,年龄(61.2±8.6)岁,GCS评分(15.84±4.51),发病至手术时间(2.64±1.67)h,出血部位14例脑叶,29例基底节区,出血量(37.54±12.36)ml,nDS评分(54.26±12.39),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62.5±7.4)岁,GCS评分(15.96±5.24),发病至手术时间(3.54±1.48)h,出血部位17例脑叶,26例基底节区,出血量(38.85±12.49)ml,nDS评分(53.64±12.98),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常规脱水治疗,抗感染、止血、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根据患者症状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

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心理干预中,针对患者心理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自信心,及时纠正患者错误观念。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中,在患者术后3d,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保持侧卧位,支持头部,上颈段保持屈曲状,躯干稍微向后转,上肢与躯干角保持90°,固定后背,健侧位于屈曲位,用针头固定患侧腿部。每2h更换一次,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开展坐位训练,使患者髋关节屈曲接近90°,头部不限制固定,让患者逐渐学会控制头部,指导患者训练坐起动作7次/d,保持15min/次。关节活动段阿林中,开展关节锻炼2~3次/d,活动7次/d,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行。患者能够行走后,开展站立训练,从10min/次逐渐增加锻炼量,训练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全部或者部位帮助,满足患者活动需求,随着锻炼的开展逐渐减少协助次数和时间。针对失语症患者,给予语言早期康复训练,后遗症阶段,采用代偿方法,逐渐提高缓和手部运动和协调能力。

1.3观察指标[3-4]两组患者均开展6个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障碍、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记录死亡病例。分别在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时测定,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mmSe评分、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或者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p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护理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p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经过护理,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

3讨论

本组分析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建立脑侧支循环,促进病灶周围以及健侧闹促织的重组,促使神经再生,形成新的神经通路。关节活动能够防止痉挛,同时也能够刺激中枢神经,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认知障碍时脑出血常见后遗症之一,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严重下降,还会影响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出,经过6个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护理6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奥海航,王旭,杨立山,等.双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引流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铸型患者中的时机选择[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5):415-417.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6

【关键词】脑卒中后;生存质量;SiS;护理;干预

StudyonHospital-community-family-resident-volunteerServicemodeofmedicaltourism/peiwen-hua,GonGSu-min.//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6,13(33):130-133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interventioneffectofhospital-community-family-resident-volunteermedicalservicetothecommunitytohelponeoffivestrokepatientswithhemiplegia.method:130strokepatients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interventiongroupandcontrolgroupaccordingtotheresults.after1yearoffollow-up,twogroupsofpatientswithfunctionalrehabilitationwerecompared.theinterventiongroupof40patientsgivenhospital-community-family-resident-volunteermedicalservicefiveinonemode,40casesincontrolgroupweregivenconventionalmode,the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theimplementationofhospital-community-family-resident-volunteerservicemodeofthefiveinonemedicalhelp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comparedtwogroupsofqualityoflife,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aftertheintervention,theinterventiongroupstrength,emotional,capacity,mobileparticipation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implementationofhospital-community-family-resident-volunteerservicemodeofthefiveinonemedicalhelphavecertaineffectonstrokepatientscanimprovetheirstrength,emotion,mobility,participation,butin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memoryandthinking,communication,aDL,handabilitytostrengthenpartystillface.

【Keywords】afterstroke;Qualityoflife;SiS;nursing;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address:thethirdHospitalofnanchangCity,nanchang33000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3.038

目前我国因脑卒年发病大于200万,患者除了瘫痪、失语、智能障碍等损伤,还可能包括精神、情感、社会角色方面的障碍,现阶段大部分脑卒中后患者是在社区或者家庭中度过康复阶段[1-2]。我国目前社区护理网络结构非常不完善,患者家属缺乏有关知识和技能,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3-4]。如何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等各个社会主体在脑卒中后患者康复阶段的应有作用,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是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5-7]。本研究旨在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行为及功能康复程度的干预效果,以便为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医务志愿服务模式(社会功能o助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4年开展的地市级科研项目前期调查工作中,通过抽样法选取2013年

6月-2015年6月同期发病来本院就医治疗的脑卒中后患者130例。选取其中80例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本次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诊断与纳入标准(1)诊断标准:颅脑Ct或者mRi证实,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8]。(2)纳入标准:①第一诊断为脑卒中、首发的康复期患者;②年龄≥60岁;③意识清醒;④愿意配合评估及其随访[9]。

1.3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2)拒绝配合评估及其随访;(3)伴有严重并发症;(4)蛛网膜下腔出血者;(5)具有严重的认知障碍;(6)年龄

1.4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有关文献,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征求专家意见,制作调查表。一般资料包括婚姻状况、工作情况、社会支持等因素。本研究中SiS(StokeimpactScaleVersion3.0,SiS3.0)共涉及以下4个生理功能:力气、aDL、移动能力、手功能[11-12]。SiS计分标准是通过同时转换获得4个维度的得分,其总和即为总体生存质量,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5资料收集脑卒中后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一共发放135份,收回130份。脑卒中后4个月针对80例患者进行第二次调查,发放80份,收回76份,对照组39份,干预组37份。通过查阅病例获取一般资料。护士统一收集所有的资料且复核2次。

1.6康复护理干预

1.6.1对照组给予社区脑卒中偏瘫常规康复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仅在出院前加强健康指导,并在出院后定期复诊过程给予相应指导,不作其他干预。

1.6.2干预组(1)干预措施:由专业护士通过SiS中文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加以评估,并找出护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患者家庭成员、志愿者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之下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康复过程。(2)干预途径:入户指导、跟踪随访、电话咨询等多种方法相结合[13-14]。(3)干预内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脑卒中后康复技能的指导;饮食指导;安全用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4)干预时间:3个月。

1.7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对于一般资料、疾病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SiS中文版的标准化测试通过分析量表的接受情况、完成情况等评价其可行性;对量表的信度通过重测信度等进行检测。量表结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对量表的标准效度通过pearson进行分析。对量表的反应度通过配对t进行检验。对于生存质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加以分析。康复护理干预效果通过字2检验、t检验等进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2.2SiS中文版的标准化测试

2.2.1信度本研究中SiS中文版4个维度的克朗巴赫v衡量内部信度的重要指标w为0.811~0.951,总体生存质量是0.966,4个维度总体生存质量相关系数为0.649~0.931。外部信度通过重测信度进行检测,本研究通过检测4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766~0.965,总体生存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729。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SiS中文版信度系数都大于0.7,这说明了SiS中文版信度良好。

2.2.2效度本研究分析130例脑卒中后患者1个月的测量值,提取5个公因子,分别代表生理功能、参与、思维与记忆、交流、情绪,5个公因子分别解释总方差的49.45%、15.80%、11.83%、7.81%、5.52%,SiS中文版4维度的归类和原构想基本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其结构效度良好。

2.3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实施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下的干预前后,两组生存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力气、情绪、移动能力、参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讨论

3.1一般资料及其疾病资料缺血及其出血性病变是脑卒中病变的两种类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脑出血、脑梗死及其蛛网膜下腔出血,他们在脑卒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75%、5%,另外还有5%为尚未分型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3∶1~1.5∶1,50岁以上者占了90%,67%的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47%伴有心脏病,32%伴有糖尿病。本次研究中参与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干预护理的76例患者中脑梗死、脑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77.6%、22.4%,男女之比为1.53:1,60岁以上者占79.1%,三大合并症所占比例分别为66.2%、37.7%、21.5%。

3.2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干预措施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干预措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要提高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脑卒中后复发率非常高,非常有必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危险因素、症状、急救处理等知识有所了解[15]。(2)偏瘫肢体功能的锻炼,本次干预过程中不仅通过示范让患者掌握了简单的康复操作,而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造了患者家庭、社区等经常活动的区域的物品[16-17]。结果显示,患者的肢体力气在干预后有明显提升。(3)aDL及移动能力的训练。在本研究中主要是促进适应性康复,结果显示五位一体模式有助于维持与提高患者的信心。(4)促进交流[18-20]。本研究中通过视、听等多种方式对患者开展集中的语言训练,但是相对于肢体功能恢复,语言功能恢复更加缓慢,所以在干预期内,没有显著提高,仍需更长时间持久的跟踪随访。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后,干预组患者的力气、情绪、移动能力、参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的来说,医院-社区-家庭-居民-志愿者五位一体助医服务模式干预仍然有所欠缺,今后应当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参考文献

[1]徐桂华.疏经通络功能锻炼法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朱雪娇.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和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6.

[3]侯孟君.分消走泄法与Bobath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李文菁.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衡阳:南华大学,2014.

[5]陈楠.自发性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6]李瑞.基于功能状态的住院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4.

[7]林晓霖.不同康复介入时机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作用的评估[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4.

[8]刘静.创伤性颅脑损伤早期康复环境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其实验研究[D].泰安:泰山医学院,2012.

[9]徐静静.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10]王慧萍.健康指导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11]王艳桥.中风自我管理项目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12]曾庆云.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13]李嘉仪.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o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4]赵丹.中药熏蒸结合穴位盒灸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效果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15]林蓓蕾.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6]潘化平.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7]邓凤.徵调音乐辅助气虚血瘀型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

[18]李永乐.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19]高圆圆,谢波,孙子林,等.医院-社区-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慢病管理新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8):2624-2626.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7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脑卒中;生存质量

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事件,是由于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症[1]。临床死亡率、致残率相当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120例脑卒中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进而阐述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0年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2±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经Ct或mRi证实有梗塞或出血;②患者自愿配合参加调查,有语言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完成问卷。既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恶性进行性高血压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患者和出院无法随访者予以排除。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给药时间、既往史、并发症等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定各被测的心理健康状况。由于问卷针对的是脑卒中的患者,故研究者逐一向被试者进行面谈式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采用随机抽样),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0%。

1.2.2护理干预

1.2.2.1心理干预由于脑卒中病程长、预后差,患者瘫痪在床,活动受限,易产生急躁心理,不能配合正常临床治疗,早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保持,要时刻尊重患者,维护患者形象[4]。讲授与疾病有关的知识[3],让已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悲观、恐惧、焦虑及抑郁情绪。

1.2.2.2生活方式干预①合理的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清淡、低蛋白、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勿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②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5],一人操作翻身时,不可拖拉。二人操作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翻身次数应视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要时刻尊重患者,维护患者形象。如有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并增加翻身次数,做好交接班。

1.2.2.3健康教育指导加强与患者家属或长期护工沟通,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发放知识手册,详细讲解用药相关注意事项,督促按时用药,强化循序渐进的康复恢复技能锻炼。

1.2.2.4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QualityofLifeScale,SS-QoL),包括体能、家庭活动、语言、运动、情绪、性格、自理能力、社会活动、思维能力、上肢功能、视觉和工作能力12个维度[6]。调查问卷12个维度共包括49个条目,总分范围在49~245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9个月后患者生存质量实验组最低得分120,最高得分240,平均得分198.7±18.3。对照组最低得分86,最高得分226,平均得分154.2±16.3。两组平均得分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

3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起病较急,病程长,绝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容易产生急躁、恐惧、失落等情绪反应,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是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它既强调客观指标的检验,又注重主观指标的测评,因而更能全面地反映健康状况。本研究通过常规护理和干预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饮食控制及运动康复训练,增强患者语言和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发病9个月后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主旨目标,使患者从心理上主动、积极、持久地康复训练。辅以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不同学历层次、职业类型及家庭经济状况间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因人制宜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鉴于目前对生存质量量表实用性不够具体和明确,临床上推广不够,本实验还需要通过更大量的样本及数据进一步论证调查结果,今后的探索方向将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前瞻性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综合地了解脑卒中的临床受益率,从而选择最佳的康复护理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玉,汉京彦,惠吉香.脑血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临沂医专学报,2000,22(4):294.

[2]于大川,陈曦,朱东强.康复治疗中枢神经损伤过程中的医患关系[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4):246.

[3]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27.

[4]朱金富.冠心病的心理干预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4):226-228.

[5]杨菊贤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的处理[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14(3):145-146.

[6]贺雪梅,肖业高.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7,23(12).13-14.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8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治的急性脑中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护理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随访后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脑中风;早期康复护理;康复训练;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80-02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它不仅病死率高,而且会给患者留下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近年来,国内相继报道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急性出血性脑中风后遗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而目前国内的早期康复护理脑中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自2008年7月起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对象为2008年7月-2011年10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患者共120例,全组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93人,女性27人,发病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60.9±5.5岁。利用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干预方法:全组患者先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脑梗死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但未进行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便接受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流程如下:①以现代康复医学的易化技术为指导,综合运用Bobath、Brunnstrom、pnF技术以及运动再学习法,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体能和运动的协调,以上训练每周5次,每次45min。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卧床期保持正确卧位,学习向侧卧位翻身。将患者的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③适当的心理支持。

1.3疗效评价:在人院时和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评价采用niHSS评分指数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计算,分类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计算,p

2.1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组护理干预后两周进行密切随访观察,记录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相比,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分数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χ±s)

组别例数护理前评分护理后评分对照组7017.7±5.114.0±4.7×观察组5018.1±5.516.9±4.8×#注:“×”表示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对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其脑可塑性的重要因素,在脑损伤早期、后期和晚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功能训练对脑功能重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运动可影响神经递质,并可上调海马区、皮质等部位的脑原性神经营养因素的基因表达[3]。所以,康复训练对脑功能重组有促进作用。在本研究中,早期康复组在偏瘫肢体痉挛、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由于早期康复的介入促进了脑的结构和功能的重组,从而促进功能的改善。护理后较护理前偏瘫肢体痉挛评分高可能是与护理前患者处于休克期、肌张力降低,而随着时间推移进入痉挛期有关。护理一个月后大部分患者都经历了肌张力弛缓到增高的变化,甚至部分患者肌张力又重新恢复正常。

一般来讲,急性脑中风患者康复护理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病情稳定48h以后,病人就可以介入康复性的护理[4]。脑中风后康复护理对功能恢复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康复的最佳时间是是出血性脑中风后的3个月之内,6个月后基本停止。迄今没有证据支持药物对脑中风病人的康复有直接作用。急性脑中风发生后,病灶中心完全性缺血,短时间内出现不可逆性改变,药物治疗只能通过降低脑水肿,改善侧支循环等增加局部血液供应,促进坏死灶周围受损缺血组织部分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但完全坏死的脑细胞已不可能恢复功能。运动疗法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发芽,形成新的轴突。早期康复训练还可以通过改善患肢的血液流动性,改善神经兴奋和传导功能,降低血液的粘滞性,预防血栓形成。本组资料表明,急性脑中风患者早期采取积极的康复护理在niHS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更明显的好转。

综上所述,对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患者早期采取综合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患肢恢复功能,加快改进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程度,从而提高脑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JoachimLiepert,HeikeBauder,wolfgangHR.mihnertreatment-inducedcorticalreorganizationVBafterstrokeinhumans[J].Stroke,2000,31:1210.

[2]方宝华,陈小梅,李涛,等.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2-54.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9

【关键词】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

脑血栓的发病率很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1-2]。通过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较好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3]。我院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加强了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的治疗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20例。所有脑血栓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并经Ct、mRi检测证实满足我国有关于脑血栓诊断标准。其中:男82例,女38例。年龄44-76岁,平均57.3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排除如下患者:血压≤200/120mmHg患者;伴有颅内出血患者;有脑缺血症状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手段,主要包括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以提升家属对脑血栓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技能;加强对患者的训练,包括日常的翻身、站立等基本训练,同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有关运动协调性方面的训练;进行深层次的健康教育,包括自我护理能力、饮食护理等。2组患者均进行护理30d。在护理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评价不同护理方法对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3疗效评价

1.3.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共分为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如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之治疗前下降80%以上,则为显效;如果下降在60%-80%为有效;如果下降在20%-60%为好转;如果下降幅度低于20%或者无下降为无效。总有效例数为显效+有效+好转例数,统计总有效例数与总例数的比值,得到治疗有效率。

1.3.2日常生活能力评价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共分为3个标准:低于40分为不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在40-60分为具有一定生活能力;得分在60分以上为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考虑患者治疗后基本不具有完全自理能力,因此,本研究不设置完全自理能力这一等级。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例数分别为22、19、15和4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后显效、有效、好转和无效例数分别为14、20、17和9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在显效例数、无效例数和有效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2.22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2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见表2。其中: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大于60分的患者有43例,得分在40-60分的患者有13例,小于40分的患者有3例。观察组生活质量整体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随着早期康复护理理论在临床实践的不断推广,学者们[3-4]逐步认识到在脑血栓患者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神经功能缺损。

就本研究而言,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较之未使用干预康复治疗的患者明显好转,这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提升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模式。这一事实的证明,在未来为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综合本研究而言,对于脑血栓患者,通过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逐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44-245.

[2]向秀芳.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05):567-568.

脑干出血康复调理方法篇10

关键词家庭护理脑梗死遵医行为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约占75%【sup】[1]【/sup】,患病率459/10万【sup】[2,3]【/sup】。患者因长期受疾病折磨,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影响生理功能和躯体功能正常发挥。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是关系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措施。现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经过脑梗死治疗出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方法:两组在住院期间均接受脑梗死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出院时在饮食调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血压监测、心理卫生、矫正不良习惯等几方面进行指导,患者均表示接受并已掌握。试验组出院后即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即护士每月家访1~2次,并不定时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对照组不进行家庭护理干预。

疗效评价:患者出院6个月后即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遵医行为),包括负面心理、不良习惯、血压监测、遵医用药、运动锻炼、饮食调节。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患者空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酸、肌酐、收缩压、舒张压等检查指标进行测定,并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行为比较:试验组总体遵医行为(除血压监测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比较,见表3。

讨论

遵医行为指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sup】[4]【/sup】,是患者对医生治疗方案的配合性和依从性程度。提高对脑梗死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患者的的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有重要作用。患者在负面心理、不良习惯、遵医用药、运动锻炼、饮食调节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家庭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保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患者将治疗行为与日常生活习惯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使之建立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组资料表明,两组出院6个月后遵医行为比较,试验组总体遵医行为(除血压监测外)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的支持,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家人的关心、支持和督促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脑梗死患者疾病的控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sup】[5]【/sup】,可以有效的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使患者的整个家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8-236.

2叶小玉,尹德铭,黄秀全.脑卒中后遗症的家庭指导[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8(8):85-86.

3杨明明.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59-160.

4孟宪华.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4):312.

5刘桂花.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6,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