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十篇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十篇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58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造;课程结构;德育渗透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下面结合本人的几年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新课改形势下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改造的重点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努力在两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新的课程结构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高中教学的新体系。(2)加强高中历史德育的渗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加强高中历史德育的渗透。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继承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主义教育。

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自新课程教学实施以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感到一节课的内容难以按时完成,学生会抱怨知识跨度太大,难以记忆和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呢?关键在于摆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标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2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文学;教学

传播学经过12年试办,已于2012年被正式列为本科专业,至2013年,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52所。根据2014年3月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可知,教育部确定的准予备案的专业中,传播学专业新增高校7所。然而,与该专业蓬勃发展势头形成反差的是,其课程设置却存在诸多不明晰之处,文学课程即为其一,文学教育自古就是一种通行的人文教育手段。传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文学教育是其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按照专业设置的要求,传播学与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某些高校可能仅开设《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虽然从课程名称上看,这些专业的文学教育变化不大但随着大众媒体、新媒体等的出现,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日益多样化,课程名目更为繁杂,文学课不可避免地日益边缘化。比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传播学专业开设的文学类课程为《中国文学》(45学时),《外国文学》(30学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则将《中国现当代文学》(48学时)设定为新闻学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他文学类课程设为选修课。同样,北京工商大学新闻学与广告学专业也仅开设《中国文学导论》(68学时),其他课程设为选修课。这种边缘化,既与传播学专业知识日趋多样有关,也与传统学科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有关。传播学专业的文学教育,本身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同于传统中文系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通识教育。然而,目前学界对于该专业的文学教育的认识却不够明晰,相关教学人员存在诸多迷茫之处。本文即以传播学专业中的《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为例,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和依托,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教材为核心而展开。目前,我国高校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面向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比如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等;第二类是文学简史或者是简明文学史,相当于过去中文系专科所使用的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传播学专业往往选用文学简史作为教材,或者直接选用作品选。笔者在教学中一直使用文学简史,陆续使用的教材有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骆玉明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孙静、周先慎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前两种教材,几乎都是其文学史版本的缩略版,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各时期文学演变的主要特征,重要作家作品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贡献”,都得予以阐述。然而,在有限的篇幅中,能否真正做到“简”而“明”,连编者都有些怀疑。而在短短50学时左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让学生“简”而“明”地了解中国文学史,更是难上加难。或许是基于这种认识,孙静、周先慎版《简明中国文学史》在各历史时期仅“选取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作较具体的分析”,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以上三种教材,可以说都是为满足非传统中文本科专业的中国文学课程教学而编撰的。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明确其“为适应大专院校文学史教学之需”,也就是针对中文专科教学而编撰。骆玉明主编《简明中国文学史》是为“适合目前高校教学情况的变化”而编撰,具体适用对象语焉不详。在笔者看来,这类文学简史除了内容上较之传统文学史简略之外,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传播学等非传统中文专业在教学课时、教学目的等方面与传统中文专科的要求有所不同,将传统中文专科教材用于传播学等专业,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传播学以及新闻学、广告学,甚至是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相关文学类教材的需求不容忽视。然而,目前笔者还没看到此类专业的文学教材。非传统中文专业的文学教材,可以打破传统文学史以“史”为线索的编撰体例,借鉴其他文学教材的体例,探索多元化的编写方式。

二、专题化的教学体系

近百年来,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基本上沿用“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近年来,这一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界的诸多批评,如“中国的‘文学教育’,主要问题出在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背后确有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及思想道德教育的意味,此处不赘),窒息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趣味与思维能力。”

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实有其优越性。它便于学生对文学的发展演变规律、文体文风的形成、文学流派的特征等形成清晰的认识,更有利于理解重点作家作品。但这种文史分析的方法,显然对一国文学在文学精神、价值观念、美学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性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领略文学的整体风貌。而且,文学史模式的教学需要足够的课时作支撑,传统中文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往往需要200课时以上。非传统中文专业文学类课程课时远远低于传统中文专业,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况且,学生需要的文学素养与传统中文专业学生也不同。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很有必要。

笔者在传播学专业《中国文学》课程授课中,曾打破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文学专题的教学思路,以中国文学的母题、文学精神、审美旨趣、地域特色等专题为基本单元,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知识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较之传统以“文学史”为中心的体系,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中国文学的精髓,实现“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中国文化与西力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的教学目标。比如,在“以文学史”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中,文体文风、作家作品都处于历史发展的纵向序列之中,不论是汉赋、唐诗、宋同、元曲、明清小说,还是司马迁、李白、苏轼等,都与历史朝代一一对应。这种对应是必要的,也是认识文学的基础。但学生经过中学的语文学习,对这些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中国文学的地域特征”专题,却能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历代形成的文学作品,也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三、特色教学内容的设置

文学本来就是“人学”,与哲学、文化学等关系密切。传播学专业的文学教育,应适当注重与学生所学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内容上寻找文学与传播学专业学习的关联点,从而拉近文学课程与学生的距离。笔者认为,传播学专业的《中国文学》课程,则适当增加“中国文学的传播”、“中国文学与跨文化传播”等知识模块的教学。当然,这种教学内容应适量,仅占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可以称之为有限的针对性教学。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3

【关键词】高数教育教学;数学史;融合

高数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必修课程,一般除数学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均在大一学期进行高数学习.高数作为高等级的数学,其难度明显高于初等数学,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也与初等数学存在很大差别.对于高数教学来讲,教师更应该注重数学原理和数学历史的教学,而不是仅仅看重考试知识点.

一、高等数学和数学史简介

(一)高等数学基本概念简介

高等数学的高等是相对于初等数学来说的,其主要是从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学思想、数学研究对象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表现出高等.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高等数学就是初等数学之外的所有数学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说,高等数学仅仅指大学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由代数、几何以及微积分等知识组成.高等数学是理工院校的一门必修学科,其难度适中,适合绝大部分学生进行学习.而对于文科院校来讲,其数学课程较为简单,知识范围较为有限,一般其课本称为微积分.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均匀变量,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高,能够对数学本质及数学原理进行深入揭示.高等数学不仅是一门普适学科,还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对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进入科技时代之后,高等数学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数学史简介

数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从数学萌芽到初等数学,再到变量数学,再到现代数学.经过一代又一代数学家的努力,数学才发展到了今天的高度.一般来所,数学史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数学萌芽阶段,其开始与公元前600年以前;第二个阶段是初等数学时期,其从公元前600年一直到十七世纪中叶,历经了超过两千年的发展;第三个阶段即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其是变量数学时期,开始了对变量的研究;第四个阶段是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属于近代数学时期,奠定了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原理;第五个阶段即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现在为止,其属于现代数学时期,一直使数学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发展进步.

二、高数教育教学过程与数学史融合策略浅谈

(一)高数教育教学与数学史的科学意义进行融合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数学也不例外.数学史既有其历史性,也有其现实性,在高数教育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科学意义,对于高数教育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数学史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费尔马猜想,长久以来都是数学领域中的热点研究问题,此外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正在被一个接一个解开.在高数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史中各种难题的发现过程、解决过程以及解决结果详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高数知识不是轻而易举得出得,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数学家不懈努力,将数学知识一点一滴地进行累积,才逐渐形成了今天得高等数学学科.让学生理解数学史的科学意义,明确数学的严谨精神,进而使其在高数教育教学中保持高度专注,倾注全部身心学习高数.

(二)高数教育教学与数学史的文化意义进行融合

数学史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数学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美国数学家克莱因层说过:“一个时代的整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有着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我们这个时代甚为明显.”数学不仅仅是原理和方法,其也是一种语言一门艺术,更是许多学科得以展开的基础.数学从多个方面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和思想,是反映世界的一面镜子.所以,在高数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与数学史的文化意义进行融合,在高数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数学史的文化意义,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高数的兴趣,以及对于高数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理解,使其从更深的层次认识高数了解高数.比如笛卡尔心形曲线,其不仅是高数中十分特殊的曲线,更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数学知识.

(三)高数教育教学与数学史的教育意义融合

数学的发展历程一直充满了坎坷与荆棘,甚至有人说数学的发展并不合乎逻辑.许多推动数学历史发展的伟人,其一生都奉献给了数学,时间、精力乃至生命.在许多人看来,数学不过是很枯燥的一门学科,不仅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而且对于生活没有太大实际用处.但是,从更高的层次来说,数学确实推动世界进步的一门学科.在高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高数教育教学与数学史的教育意义相融合,让学生对高数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改变其自身存在的不正确观念,端正学习高数的态度.比如,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微积分的发展历史,推动微积分发展的数学家以及微积分对社会进步作出的贡献进行详细阐述,让学生清晰认识到数学发展的不易以及其能够发挥的作用,通过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其高数学习成效.

三、结束语

高数作为一门高等院校的基础学科,其具有广泛的普适性.数学史的发展过程漫长且不易,充满了科学意义、文化意义以及教育意义.高数教育教学应该结合数学史的意义,将两者进行融合,以加强高数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曾翠英.数学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J].读写算,2014(23).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中即有“约而达,微而减”、“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由繁到简,由博到约”的教育思想自古就是教育的至理。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课堂也在进行着静悄悄的革命。曾经的喧嚣与繁华落尽,我们呼唤更为朴实的课堂。它虽然没有表面的热热闹闹,但是激发了思维的碰撞,掀起了头脑风暴,彰显了团队合作精神。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工具,有助于迅速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建构历史知识结构,让我们的课堂更简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

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历史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的联系复杂性、空间多维性、地域广阔性、时间漫长性等特点,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将零散的知识点纳入知识体系,梳理出历史知识结构,进行更牢固、更系统的掌握。下面,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教学为例,就简约历史课堂的基本设计环节,谈谈思维导图的运用。

导入开门见山,学生自我整合

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来复习旧知,是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师的提问开门见山:“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战以后两极世界的形成,课后要求大家围绕‘冷战为什么会产生、冷战的表现及影响是什么’这一主题绘制思维导图。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展示他的作品。”学生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思维导图,分析“冷战”的背景、表现及影响。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对上节课知识结构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学习内容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勾勒,进一步巩固旧知,为新知的探索奠定基础。同时,因为是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此项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信心,为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环节简洁流畅,搭建主题支架

新课程要求我们限时讲授,怎样在15~20分钟内把教学内容讲清楚,是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而简约历史课堂的构建是对这一课题的最好回答。作为历史学科,不可能要求学生花很多时间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教学展开的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有几个环节,使学生心中有数。

这节课上,教师用多媒体显示思维导图的第一层内容: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即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中国的振兴。这样就把零散的知识归纳成几个学习环节,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把握,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接下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分别寻找原因、表现和影响。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即西欧小组、日本小组、不结盟运动小组和中国小组,分别完成思维导图子主题的构建。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分支,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思考、层层推进,将教学难点分解到若干教学子目中去。针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要采取层层剥笋的方法,将问题的各个方面充分呈现。这课的重点是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经济的崛起,欧洲小组的展示如下。

这种学习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落实基本知识点,而且能完善学习环节,弥补知识缺漏,从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打下牢固的基础。

线索清晰明了,建构知识体系

有的历史课给人感觉比较乱,是因为教师对时间和空间没有比较精准的把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让学生的知识始终处于混乱的状态。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系统、完整的知识比分散和零碎的知识更容易记忆和掌握。将历史知识线索化无疑是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实现历史学习简约化的重要途径。借助思维导图工具软件,就能将相互关联的知识甚至是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内容线索化、系统化。

通过思维导图生成的历史线索把大量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提升了学习效率,让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成为常态。在丰富的知识、清晰的条理和严谨的思维基础上,学生就能形成对许多问题较为明晰的阐述,而这种阐述能力正是我们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动手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会让他变革自我的认知方式,充分感受历史的大画卷在自己手中展开的成就感。

训练灵活适切,明确逻辑关系

历史教材的框架式结构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的整合过程,让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问题要素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序关系,也有空间关系,有并列关系,也有递进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视角的解读,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分析能力。

近年来SoLo分类评价题成为各地高考的亮点,要求学生对问题既要有整体的把握,又能具体地分析,从而科学地区分学生的能力,更综合地衡量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2013年南京学情调研的一题——

根据材料二: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以内。)

学生通过勾画如下的思维导图,将复杂的问题可视化,为顺利解决问题提供帮助,达到SoLo分类评价的最高层次。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历史课堂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会彻底解放学生,将教师的职业生涯推向最终的成熟。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简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杨志冲.简约历史课堂的基本设计[J].名师之路,2013(11).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5

关键词:乡镇中学;教育改革;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78-03

在过去或传统的中学教学中,历史一直被看成是一门副科,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在偏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的情况下,历史学科往往不被重视,相应地不少课程教学就逐渐滑入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随性选择听或不听的局面。近年来,在全面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高考内容和模式的变化,这一情况才开始发生改变。与以前相比,历史学科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仍是教师一味灌输知识以提高考试成绩,却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消化历史知识。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与教育改革相适应,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开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课堂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注重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不过,全面教育改革背景与过程中的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下面以乡镇中学为例,对于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一简要分析,以期对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普及、深化和完善有所帮助。

一、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切实提高

中学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提高一直都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乏则是一种常见现象,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都是如此。就历史学科而言,除了个人成长阶段的因素,即由小学进入中学的学生,其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均不高以外,还有相对特殊的外部因素,其中有些还与过去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关。

其一,历史学科是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之后的新课程,学生对其本应充满新鲜感,但这一时期的学生也正进入或开始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较重,因此对于他们认为没有兴趣或不甚重要的科目,就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其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和模式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在学生乃至部分教师眼中,对于考试和升学而言,只有语文、数学、外语等才是头等重要的正科目,而历史则是只有次等重要的副科。因此,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考试总分占主要比例的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就成了重心,对于如历史学科等所谓的副科,则并无严格的要求。即使对于高考而言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历史学科也没有得到切实的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相对应付的现象基本上是一种常态。结果就是历史这个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的科目,就被分解成了零散而不系统的知识点的简单讲述与死记硬背,从而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助于他们对历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

其三,认识历史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既是一门新学科,又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只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学生才强迫自己去学习和记忆,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尽管如此,学生们还是会基于多学科压力而在事实上偏重于所谓的主科。对于历史这样的副科,力不从心的情况也已是司空见惯,致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然而,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的科目,而且要反复记忆和练习,学生一旦放松对历史的学习便会导致历史成绩下滑。

要学好历史知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内部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成了最核心的问题。“轻初重高”是中学的一贯教学方法。由于中考中历史所占分值比例小,仅75分,对中考的总体影响不大,致使学校老师和学生普遍不重视;在高考中,历史被划分到文综,分值为100,有明显提高,这也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这在课时安排上也能看出来(初中一般每周两学时,高中一般每周四学时),提高了历史科目在中考中的分值比例,能引起学校老师和学生对历史的充分重视。上述课时安排形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普遍不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显得慵懒和懈怠,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带动学生参与课堂,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的个人形象影响着中学生的听课状态,不少学生以个人对授课教师的喜恶来决定是否喜欢授课老师所担任的科目。如果教师在学生当中的形象不够完美或魅力不够,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个人形象,让学生喜欢授课教师,对其担任的相应科目产生兴趣,是不可忽视的细节。

相对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完善,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当然,智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也不可忽视。现代教育应该使教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的知识,还应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以求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先进的、科学的、真实的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1]也就是说,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只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枯燥,未能给学生以正确指导

中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这一点城市里的中学显然走在了前面。在乡镇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所用甚至所能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单纯的口头讲述,缺乏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而无法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新课程的开始,关于远古时代的中国历史,基本上都只是简单地介绍元谋人、北京人的大致情况,既缺少相关的故事情节,也几乎没有形象生动的文字和其他材料。那样的教学方法和没有延展性的内容讲授,可以说根本就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其次是教师教学缺乏详细的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资源也丰富了起来,这对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均属有利因素。有的中学已经开始利用网络资源以增强教学效果,不过,多数教师只是将搜集到的资料给学生作填充式的讲述,而对资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和联系并不紧密,故而无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乡镇中学与城市中学的教育存在差距或差异。比如,乡镇中学的教师基本不会让学生课前或课后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也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讨论和参与教学。学生很少参与课堂,就很难形成发散性思维,历史思维也就难以得到增强和提升,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历史。

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某中学的一堂历史课为例。根据课程进度,该堂课讲述“鸦片战争”。据了解,老师没有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预习)。在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地念完课本内容(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却没有向学生提出相关的课堂问题,要求学生作相应的回答;学生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向老师寻求解答。整个课堂进程中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讲述”完“必要”的内容之后,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去进一步了解与鸦片战争有关的其他知识(拓展知识面),只是告诉学生要记住某一部分内容和要点,并强调其属考纲内容。除此之外,老师既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没有讲述教学疑点,甚至几乎没有参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很明显,通过那堂课,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了老师传达的“知识点”,对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并没有理解和消化,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该堂课可以说是一堂十足的应试教育课。

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然而这样的现象在乡镇中学中却是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要摒弃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追求创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只运用讲解法来传授知识,而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比如在这堂“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探究型学习法,将探索和讨论相结合,在讨论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如此教学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教师情感的投入,以达到良好的预期课堂效果。每一堂课,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材料;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以求达到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拓展思维,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后,布置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联系的、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和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具辅助教学。仍以“鸦片战争”的课堂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展示地图,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了解当时的世界局势,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全局观。同时,教师应注重历史发展的横向与纵向联系进行讲解,[2]使学生明白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发生,而不是在其他时间段发生;进而讲解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学生树立全球史观,而不是片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如此即可让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轻松和有效。

应当注意的是,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可以由学生主持课堂,以致忽视了现代教学论的共识,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3]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材料和设备

任何学校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这方面乡镇中学长期以来都不能与城市里的学校相比,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首先,一般乡镇中学均缺乏图片和图像以及影像设备和资料。比如城市学校早已通行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和课件,在乡镇中学中就几乎看不到,因此教师的授课就仍然或不得不采用传统的口授办法。一方面,教学就显得枯燥无味,课堂也变成了教师的课堂,学生只是像录音机一样复制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形成直观的认知,遑论深入的思考;与此相应,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就打了折扣,最终变成被动记忆,而不是主动地学习和理解。

其次,乡镇中学的图书馆建设基本上都落后于城市里的学校,相关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比如缺乏必要的尤其是教材内容以外的相关图书和资料,以供学生阅读参考,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材和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层面。加上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而轻视历史等所谓副科的现象,因此学生几乎不会主动寻找课外读物,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主科的学习上,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隘,对历史问题缺乏见解,这也是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学科和理解历史的重要原因。

政府应对此现象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大对乡镇中学资金的投放力度,完善教学硬件、软件设施设备。在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制作课件,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带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开设图书馆,并大量购置相关课外读物,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有利条件,开阔学生的眼界。

另需提到的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特别重视正面宣传爱国主义。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向学生传达错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历史真实的本身,使学生形成不太正确的史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顾及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又要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真实现象,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真实认识和了解历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史观,才能培养出具有真正爱国情操的人才。

由于应试教育的缘故,为了追求高分,老师片面要求答案的严密性、标准性,造成学生迷信“标准答案”,遇到问题只是回想老师或教材给出的标准答案,而不积极思考、分析,致使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全都局限于读死书,背诵考纲、知识点,颇像古代科举中的八股考试,这也会抑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在实施第八次教育改革后,教科书由国定本改为审定本,教材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新的教育改革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历史课程教学与史实之间达到平衡或协调,而不是只偏重于应试教育,这对于客观科学地进行历史教学非常有益。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部分学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乡镇中学的教育改革,尚停留在起始阶段,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起步。除了部分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或存在不负责的态度之外,其重要原因还是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缺乏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前述乡镇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种问题,或许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通过这一并不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应该可以看到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乡镇中学教育的一般状况,以及乡镇中学教育改革所要面对的已经存在的和正在产生的诸多问题。要改变上述状况或解决问题,除了改变教育考试模式与提高教师素质等内在的教学因素以外,还应有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配合,以解决诸如多媒体设备等相对外在的问题。否则,社会期望值非常高的教育改革,就无法普及和深入,或者只会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而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和实现。

参考文献:

[1]罗建荣.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1,(04).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6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历史课的备课目的、方法、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历史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工夫,在落实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工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工夫。因此,备课已升华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时的侧重,除了对本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而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都设计好,却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学习资料的储备。结果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被学习”了,认为历史就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和死记硬背,就会对历史课失去兴趣,最终对历史失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因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历史课无处不快乐,没了兴趣,历史就是琐碎无聊的知识点背诵。比如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因为政治色彩较为浓厚,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先介绍的一些外交活动,由此引出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再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中我先告诉学生可以用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来概括,简单称之为“3R”。学生没学过本课知识,可又想知道是哪三个英文单词,就会很有兴趣地看书找答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能巧妙记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一举多得。

教育家罗伯特・特拉弗斯认为:“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能把历史讲“活”的优秀讲述者。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看法、进行讨论的机会,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不可照搬教案,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二、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应该是育人为首。

教育家张炳生说:“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不是教师灌输的,而要通过自身的感受、心灵的启迪、情感的震撼获得。历史学习的价值之一在于人性化。赵亚夫教授指出:“像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课程,本来就是针对人的社会活动认识、人的道德情操养成、人的健康人格发展的‘人性化’课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

高一学生处在一个由初中到高中心理的过渡阶段,处在一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如果从高一就能正确引导,那么三年、三十年甚至终生都是受益匪浅的。所以不能一味地高呼优秀率,而是要在教学中贯彻德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生好好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如在讲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我首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明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通过学习,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达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处理好两点,一是用于调动学生兴趣的内容要尽量贴近主干知识。语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口语化是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讲解内容不宜过多,太多的话,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会覆盖所学习的历史知识,造成主次不分,条理不清。

例如,在讲历史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我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看完后,问学生想到了哪些问题,根据他们的疑惑导入新课,这样学生边看课件,边讨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特征,又紧密围绕课本,通过活动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历史选修三中东问题时,有学生很感兴趣,我就让他们结成小组,搜集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讲解,之后再总结,点评。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又锻炼了历史思维能力,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语言表达水平。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历史课不再沉闷。

总之,历史教学的原动力只能是历史本身。其实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无论通过什么手段再现历史,学生都喜欢听、喜欢看。所以,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历史或用其他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历史,则既可以减轻学生们的负担,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相信这样的历史课才会实现人人乐学,人人爱学,才会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7

   [关键词]科学史;小学课程;融人;体验[中图分类号]g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93(2011)04—0080-05科学史融人中小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传统而又不断变化的课题。目前大陆中学阶段的科学史融入教育以科学课程做得较深入,“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具体提出融入的五种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模式设计,但是还缺乏系统、长期和各学科的实证研究。小学科学史的教育较多还停留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辅助知识点的学习等层面上。笔者就此拟对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提出课程的选择、实施和教师的准备等方面建议。

   一

科学史走进小学的意义二战以后,科学素养逐渐成为公民教育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素养(scientiifcliteracy)是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为一体的复合概念,是一个人整体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人早期确立起的对科学的兴趣、态度,对其成年时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到的境界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起步阶段(国外较为正式的科学教育已经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对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的人性化如果有很好的理解的开端,对孩子们一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将有奠基性的影响。

   学习科学史有两层意义。一是科学自身的,包括科学发展的过程性、积累性和可修正性。另一层意义是人文的,能够让孩子们理解近代科学发展史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从中领悟一些构成人的修养的东西ⅲ。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后者具有更基本、更普遍的教育意义。了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那些困难和挫折,对他们培养实证精神,不浮躁、克服困难有一定的榜样和激励作用。了解科学技术的主要发展史中那些改变了社会生活的历史事件,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科学与生活的结合如此紧密,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正确的科学决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巨大等等,自然而然地重视学习科学技术,逐渐培养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二当前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的

现状当前我国的小学课程与科学史的关联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科学史在小学各科课程的融入渠道仍以教材和教辅阅读材料为主。二,“科学”对科学史的关注度在小学各科课程中最大。三,小学各科的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中科学史方面的教学支持不够,没有介绍主要的科学史教学策略。以“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例,对科学史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中,“对待科学”这点的具体内容标准有:“认识到科学是不断第4期林海燕:科学史融人小学课程的研究83可以多学习和分析国外这方面的先进教育经验,把东西方技术史中适合小学生学习、体验的内容好好设计成课程内容、学习和动手体验的资源,为公民科学素养中薄弱环节做好基础性的教育工作。

   四教师是影响科学史融入小学

课程效能的关键因素(一)教师自身科学素养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效能,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影响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效能的关键因素还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

   一

个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已经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结出了辉煌的科技文明之果,但是中国科学和科学教育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科学精神还没有在中国扎根”。公民乃至教师的科学素养仍然不容乐观。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教师是否具备当代科学精神,是否理解科学本质,是关系到全体公民科学素养高低的根本性问题。小学所有教师(不仅仅是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对其教学和日常工作、生活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其科学素养的养成一是要靠职前教育,更主要的要靠自己终身主动的学习,汲取各种载体和渠道带来的科学营养。

   (二)教师驾驭科学史题材的能力影响融人效能美国《科学素养的基准》一书中为何不强调用简化的科学史作为小学教育的素材,主要原因是担心没有很好地处理历史素材,扭曲和曲解科学史素材细节中的科学精神涵义。确实,教师如何驾驭hps教育素材,对其自身理解科学素材、自身科学素养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即使教材和教学资源齐备,不同的取舍倾向、教学指导中的实践也可以区分出哪些教师真正树立起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真正理解和领会科学探究的内涵和意义,哪些教师对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哪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超越知识本身的价值,同样的素材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如展示月相的变化是一回事,让孩子们连续观察并记录28天左右的月相是另一回事。后者给予儿童更多也更重要的东西,如:坚持性、客观性、认真、严谨。

   不少专家针对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种主要的科学史模式:马修斯的适度模式、孟克和奥斯本的融合模式、互动式历史小故事模式、动手做模式等。1994年澳大利亚科学哲学教授迈克尔·马修斯(michaclr.matthews)认为应当把科学史的教育目标限制在让师范生或教师了解课堂上出现的有关认识论和科学本质的问题范围内。对课程中的认识论和科学本质知识,要提出:“知识什么意思?如何知道的?”之类的问题,做初步的哲学分析以使师范生或教师更好地理解科学史中所蕴含的独特经验和概念问题,同时,这种方法也在一般意义上促进了批判性思维和反省思维j。在小学的高年级实施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1997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科学教育者孟克(m.monk)和奥斯本(j.osborne)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关于科学课程改革的新观点(如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科学史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假设学习的课题是科学史上某一科学家曾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当前国内有一些科学教育工作者依此设计了的初中科学“神奇的激素”、“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和“自由落体运动”等教学模式j。但在小学阶段鲜见类似教学模式实例。

   高年级的主题式教学,可以采用这种孟克和奥斯本的融合模式进行科学史教学设计,选择的主题仍要挑选科学史上某一科学家曾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学习的难度、科学概念的数目要有所控制,但是方法是一致的。希望通过研究,对科学史走进小学课堂探索出一种切合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

   (三)教师必须掌握有效的测评方法科学史的学习评价内容包括科学史的史实、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科学共同体的作用等。科学史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精神、方法层面的养成,人的价值观、情感态度方面有表现反映在行为之中,因此,单纯的卷面测试往往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本我”的变化j。观察法目前是比较好的测评方式。例如结合录像,学生熟悉的教师在观察小学生科学史学习前后对科学探究、科学合作以及学习小组的成长自我反馈中记录学生的变化,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本质理解和体会的测评,以期争取取得客观地评价,但在班级集体教学中着实不易,教师的工作量大,难免以偏概全。教师还需多学习、掌握心理学的一些方法,例如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的投射分析。常规考查工作,如佚事记录、教学日记、行为核查等,兼顾学生互评和自评也是有效的测评方式u。82集美大学学报第12卷限制,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科学阅读可以帮助儿童构建大观点(bigidea)——学科的重要思想,这一构建过程是连续、渐进的,小学科学教育不能完成这一构建,但所指向的是这些大观点。科学阅读可以帮助儿童认识科学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帮助儿童学会从科学的视角分析问题,帮助儿童理解科学家的工作hj。

   科学阅读可以一定程度弥补低幼儿童的科学教育缺失。由于上世纪末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小学“科学”课程放在3—6年级才开设,学前到小学低年级的科学教育实际上成为一个空白段,从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看,这是很不合理的。

   科学阅读可以提供低幼儿童的一个自由、宽松的科学学习渠道,绘本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阅读文本,并将愈来愈受到欢迎。对低幼儿童科学绘本的推广,亚洲地区以日本做得最好,台湾和韩国也开始跟进,近年来在大陆城市知识阶层较受欢迎,以引进翻译为主,出版的类型中,科学和自然的绘本较少。希望教师和家长以及出版行业能加大科学阅读的推广力度,培养孩子终身科学阅读习惯。

   (三)课程内容要避免非科学的简化史历史为理解“科学工作是怎样进行的”提供通道。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的《科学素养的基准》并不主张学生们学习某种简化的科学史,它认为简化的科学史可能会将科学与历史都搅乱了,使深入学习变得更加困难j。但也认为教师和研究人员仍可继续合作某种简化的科学故事对于学生的理解有帮助,并从中受益。确实,非科学的简化史、片面强调“灵机一动”的发明创造史,往往给小学生带来科学不严肃的错误印象。怎样展现历史?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切,就要有合适的学习教材。在教学中有必要用翔实的传记、参考书和影片来研究历史上的实例,用各种信息展现方式来帮助科学史的学习。课程内容要注意区分科学史故事的传奇性和科学性的区分。如果把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等类似的故事当成科学发现的典型过程,忽视故事后面的科学家长期观察、思考、探究所付出的劳动和知识积累,科学家对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精神,甚至会给神秘主义和伪科学培育适宜的土壤。

   (四)课程实施注重体验,让历史动起来仅仅是“读”了科学,历史描述的如果是他们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是他们不关心的事物,例如风车产生地点这一事实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很大意义。

   经历是关键的因素。对儿童学习的研究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孩子们没有亲身经历在学校所学的事物时,课程想要传授的知识往往对他们毫无意义。

   儿童迫切需要亲身体验的部分原因在于今天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远离自然界。感性体验的缺乏意味着孩子们缺少对世界进行感知的资源,这与前几代人的情形截然不同。现在的孩子们也带着很多知识来到学校并带着大量的图像、事实和幻想。

   但孩子们深深缺乏的是对世界上客观约束以及期望与实现之间区别的内在理解j。因此,选取合适的科学技术史题材,让小学生进行适合他们年龄和身心发育特征的体验性的科学技术史学习,让书面的历史生动起来,将是一种可行的学习方式。从课程内容的编排次序上看,以教育重演论为指导思想的循序渐进模式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学习模式,尤其是小学阶段。一方面,这些历史素材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选用这些历史素材,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需求自然地结合起来。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学习的发生,像奥苏贝尔所称的那样,更加“有意义”。如英国某小学低年级以“古罗马”为主题设计的系列“综合课”案例,其小学的技术教育往往学习制造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相当于我们的南北朝)碾玉米用的水轮机等-1jl。

   (五)技术史学习不能忽视

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大学习领域之一,但是,我们习惯上仍是把“劳动与技术”放在德育的领域中,为其服务,而忽略了技术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一个从小很少玩玩具的人往往成不了好的工程师,一个从小没有劳动习惯的人很难成为热爱创造的劳动者。技术史的学习在小学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技术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可以成为小学生动手体验科学技术发展的好学习材料。在国外一些专门的科学史博物馆,复制实验成为一种很好的科学技术史学习渠道,在复制实验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当时科学技术的突破有多么艰辛。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思路和范式,这种思维的宝贵财富由于很难在文献和固化的成果中直接展现,往往是无法传承和被忽略的。我国历史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大实用科学体系,在技术方面也很长时间走在世界前列,教师和社会博物馆业以及青少年技术教育工作者们发展的”和“不迷信权威”。“活动建议”方面给予的技术支持很不够,简单的活动主题建议,缺少活动实施的具体建议和范例分析:“猜测10年以后会有哪些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搜集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故事,与同学分享”。相关的“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具体的内容标准是:“用科学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科学的双重作用”,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经常与关于科学史的学习割裂开来,或者简单地叠加。小学教师教学辅助资料和网络支持等教学资源中也鲜见介绍科学史教学策略,提供教学策略学习、探讨的参考和范式。查阅2000年以来的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案例,来自第一线的教学案例发表很少,个别课程案例出现在一些小学自建网站中,孤立地探讨教材的执行,没能从科学史深层的教育意义中挖掘教学资源和进行教学设计。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实施困难。科学史的学习评价重点应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具体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能不能关心科学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有必要关注小学生的实证兴趣和习惯的养成程度,以及主动探究和科学实验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及手段的规范程度。现在,这研究方法的养成和规范,在大陆的基础教育中仍是比较薄弱的,其结果反映在不少大学生学习、研究方法不规范,这与台湾地区及港澳教育较重视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有很大的不同。实证的精神没有倡导、正确的科学态度没有养成、基础的学习和研究范式没有规范,会对整个民族的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带来隐忧和不足。

   三科学史融入小学课程有效途径及关键点(一)小学设置的课程均适合科学史融人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科学”课程的教与学,其他学科也是很好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渠道、领域和载体。比如小学语文、历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在小学合适的课程中融入科学史(包括技术史,以下同),追求的目标是不生硬、师生乐意、愉快地学习。从而为科学史扎根基础教育实际提供一种有益的教学科学研究。教育家叶澜指出,教育科研一是要明确教育的特殊性,越是基础教育,越要把握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否则就会脱离底线,二是改变思维方法。在她看来,现在改革的基本思维方法是做加减法,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化”。比如,一说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先想到开一些课程,课程可以开,但更重要的是“化”到里面去,让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成为培养学生智慧和动手能力的过程】。

   开发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时,要以统一的观念和角度看待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不同课程的共同的教学资源方面较好地进行融人和融化,自然、妥帖、恰切地安排科学史内容,可以为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起到基础性的匡正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有力的引导。除了融人不同课程外,还需细致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安排不同学段的科学史内容,总体上高年级的教学科学史涉及较多,低年级科学社会学涉及部分要比科学史多。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源的细节方面也要注意科学与性别、角色分工的潜意识暗示等等问题。

   (二)科学阅读仍是科学史融入小学教育的良好渠道科学阅读(sciencereading)是通过科学阅读材料,包括科普读物、科学文章、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等,以增进科学学习。在学习内容丰富、学校课程时间有限的矛盾中,科学阅读仍是科学史融人小学的良好渠道,科学史本身就是丰富的科学阅读素材。科学阅读很受小学生欢迎。关于科学素养,wellington和osborne认为其包含两种观点:其一是学习者需具备有与科学相关的说、读、写之能力,也就是包含科学素养基本定义中的技能、情意与沟通。台湾地区2002年的第一次全台湾科学教育会议中制定的台湾第一部“科学教育白皮书”中也把提高科普读物的水准、提升公民阅读兴趣作为提升大众科学素养的基本策略。通过儿童科普读物以及科学新闻的阅读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的主动学习、科学知识之理解与科学新闻的判断,进而提升科学认识观以及学习兴趣-3j。科学素养另一个衍生的观点指的是对于科学知识的体认,包含科学素养中对科学主要概念的了解与应用。由于教材编写篇幅的限制、课时的约束、教学时间的控制等,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科学阅读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科学阅读可以不受时空的集美大学学报第12卷目前,我国大陆仍缺乏多学科、长时间、较大范围的科学史融人中小学课程的实证研究,因此鲜见本土化的小学科学史教学模式,课程研究需要实证,笔者在厦门市一所小学进行科学史融人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小型实证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对科学史走进小学课堂摸索出一种结合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8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很多方面有新的变化[1],尤其是在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体系方面,与原实验稿有着很大的不同。新的初中历史课标之所以有这些新变化,除了在修订过程中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学习的特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要从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整体规划出发,处理好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分与衔接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其在各学段的课程定位在总体上都是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但在不同的学段,历史课程的定位要有相应的层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而高中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并为高等学校输入人才,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是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外历史的课程内容,如增加必要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并使学生在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懂得“为什么”,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总之,这两个学段历史课程的理念和定位是有一定区分的,由此构成一个相互关联、逐步递进、有效衔接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受到适当的历史教育。

正是基于这样的整体设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初中历史课标”)非常强调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问题。这里所说的基础性,既包括历史学科的基础,也包括历史学习的基础。这在新初中历史课标中多处涉及到。如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性”的课程特性,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强调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还提出要“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新初中历史课标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与思路,可以说是从整个中学阶段历史课程编制的总体思路出发,特别强调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

二、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

传统的历史课程,大多是采用通史的体例来编排课程内容,初高中课程的循环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较大。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有了全新的设计,这就是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采取“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在大的时序框架下,突出各历史时代的特征,用学习主题的方式组合教学内容。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分别构成不同的模块。这种设计的愿望是好的,旨在改变以往简单重复的状况,以一种探究学习为主的思路对初高中历史课程进行衔接。

然而,这样的课程编制在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特点上,考虑有所不足,以至在课程编排上和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主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中有关两宋时期的历史,学习主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政权并立的情况,而宋代的政治则因主题限制,未能显现出来。再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鸦片战争的课题之后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缺失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只列出其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在事理上是忽视全局、只取一点的片面做法。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这一学习主题难以囊括太平天国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的内容,从而导致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史事在历史课程中的缺失。我们知道,重大史事往往构成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亦是历史知识结构中的支架式的重点知识。缺之,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就会被削弱。

2.学习主题的方式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割裂,课程内容出现跳跃性,前后的必然联系有所割裂,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的基本发展历程。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汉代的历史只列出汉武帝大一统和张骞通西域;而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始就是三国鼎立。如此编排,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再如,在中国古代史板块中,还缺失了西晋、东晋、南朝、隋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史事。这样带有跳跃性地展示中国古代的历史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不清楚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高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甚清楚,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对高中的教学造成相当的困难。

3.学习主题的方式有时是主旨过大,出现生硬捏合的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例如,在世界古代史板块中,有一个学习主题是“中古亚欧文明”,其中第一个课题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的主要活动”,而这二者之间其实毫无关系。

4.学习主题的编排,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学生不甚了解历史的基本情况时就去探究某一时代的特征,很容易造成“揠苗助长”的效果。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事,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如前所述,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高中历史课程的问题

1.割裂了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得历史的进程被分解,以致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难以显现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在必修三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这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被割断。

2.分割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不能完整地体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必修二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必修三讲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这样的编排,分解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的历史内容。

3.这种以大专题的方式编排历史课程的内容,容易使重大史事缺失,不能全面反映中外历史发展的情况。例如,在必修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没有涉及戊戌维新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抗美援朝等重要史事;在世界近现代史中没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内容。

4.由于高中历史课程被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使得有些内容既被分解,又有重叠。例如,有关孙中山的史事,在必修一中的辛亥革命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在必修三中又讲到三民主义的内容;而在选修一中又涉及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及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在选修四中也有孙中山领导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事。

5.按大专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被打乱,历史本身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难以显现。例如,必修一在第二个专题的最后一个子目讲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而接下来的第三个专题的前两个课题,则是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使得时序混乱,史事的前后顺序颠倒,历史被随意剪裁。

6.重要的历史进程被压缩,不能展现全面的、具体的情况。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只是列为必修一第三个专题中的一个子目,被压缩到一课时中。这样来编排如此重要的历史,显然是极为不当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如必修三的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前三个课题,一个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个是有关汉字、绘画的演变过程;再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这每一个课题的内容,都可以构成专门史了,其容量之大,是很难在三节课中说清楚的。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也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上造成了断裂。而且,从对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进行调查的情况上看,教师普遍反映新历史课程难教。这与新课改的思路和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而新初中历史课标,则是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和阶段编排具体的内容,体现出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和阶段性,有利于初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外历史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思想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又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原实验稿相比,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在知识总量有所减少的前提下,又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板块中,增加了原实验稿中缺漏的重要史事。这些必要的知识增加,也是为了弥补上述问题,使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坐实,能与高中课程有更好的衔接。

而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大。教育部基教司在2008年组织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组。修订组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调整,改变了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体例,拟将原必修课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个模块改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新的模块,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编排体例,重新编写课程内容。这样的修改,不仅彻底纠正了高中历史课标实验稿中的错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而且使初中与高中的历史教育得以衔接和贯通。

三、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设计

历史课程的设置,涉及到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编写的体例问题,也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形式和叙述形式。如果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及教科书都采取同样的体例,不仅很容易造成内容的重复,而且难以区别各学段历史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因此,需要对历史课程的内容体例进行全盘的考虑和整体的设计。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体例,与原实验稿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在内容体例上进行改变呢?如果我们从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上看,这种改变是必要的。

新初中历史课标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以基本的史事为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要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从初中的“点—线”结合,发展到“点—面—线”的结合。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体例形式,以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认识。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要比初中的课程内容有适当的扩宽和加深,并相对集中于一些重大的史事,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在编排体例上有所不同,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并呈现出逐步加深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系统。

在进行课程内容体例的整体设计时,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各学段的差异、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应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具体来讲,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应多传授一些具体的感性知识;到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就应在初中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性知识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针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发展特点以及教育的目标,要对初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区分出层次,并使历史教育得以贯通,形成有机的、整体的系统。

对于不同学段中相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而总的设计思路是要考虑各学段课程及教材的不同层次,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难度上有所区别。基本的原则是:

1.初中历史课程可以侧重于具体的史事过程,如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些细节;而在高中课程中则不必再重复这些具体细节,可侧重在对史事性质、特点的阐释上,并适当加强理论方面的阐述,尤其是注重对史事的历史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的阐述。

2.对于一些较深的内容,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可放到高中课程中去讲。如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学术发展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故在初中教材中不必过多涉及,可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进行讲述。对有关史事的认识,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础和素养,因此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有所侧重,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如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初中阶段讲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争情况,在高中阶段对列强的侵华战争做更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列强侵华的途径及其危害。

3.对于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中都要出现的,尤其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是绝不能为了不重复而回避或省略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内容的深浅上加以区别,既不作简单的重复,又能够有所侧重,从而使学生对重要的史事逐步加深认识。例如,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初中历史教材只须写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即可;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要进一步指出由于统治集团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又如,对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主要是讲述地道战、地雷战等具体战例,使学生了解游击战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进一步说明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打击敌人,这些是战争的相持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使学生了解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再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初中历史教材可指出它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高中历史教材则要进一步说明它的国际意义,即冲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同时要阐明,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基本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这样,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所侧重的编排和叙述,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历史知识逐步增加,历史视野不断拓展,对同一历史问题的认识得以逐步加深。初高中历史教材也就能够既有联系,又有侧重,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下面以中国近代史的部分内容为例,来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区分于衔接。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这样编排的: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事实。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事。

高中课程内容的初步设想是这样编排的:

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1)知道鸦片战争前夜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境况。

(2)了解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出现,分析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特色。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3.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理解新社会经济因素的出现。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在重重压迫下的曲折成长。

4.民族危机与维新变法运动

(1)知道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边疆的危机状况。

(2)了解甲午战争,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和民族觉醒的深刻影响。

(3)了解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及,理解其启蒙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突出以具体史事为代表的“点”,并使一个个的“点”串连成历史演进的“线”。而高中历史课程的新设计则是在大时序的基础上,以专题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扩宽、拓深。两者的侧重有所区别,又构成了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机的联系与发展。

通过以上所述的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定位、梳理和整合,力求避免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简单重复、错位和脱节等问题,使各学段的课程达到有效的衔接,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达成历史教育的目标,发挥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写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初中历史课标的新变化,尤其是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来钻研新初中历史课标,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使历史教学得以深入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

参考文献: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9

关键词:图示教学法历史教学原则

“图示教学法”即运用图形、图像、图表、符号、文字和色彩揭示学科知识结构,传递学科知识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简捷、明朗、形象、生动、好理解、易记忆的优点,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独到的功用。但目前在图示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有的为图示而图示,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有的图示设计繁杂混乱、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有的过于夸大图示的作用,忽视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图示教学法走入误区等现象,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图示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扬长避短,使图示教学法取得最优效果呢?我认为需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图示教学法也是如此。在历史教学中,衡量图示教学法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是:是否全面实现历史教学目的,是否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在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按照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使图示教学真正起到把死板的知识形象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纷繁的知识条理化,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记忆、概括、综合、推理、联想等能力,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全面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目前,在图示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现象,如:有的只注重知识的结构,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有的只注重记忆、概括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图示教学效果,因此,坚持目的性原则,是图示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前提。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作为图示所揭示的历史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是正确无误。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知识要点的概括要精确、恰当,论证的原理要严密,形成的概念要准确,因为图示是由简单的图画、符号、表格、数字、文字等作为知识信号构成的作为知识信息的各种符号,其形状、位置、颜色及其变化,体现着历史事件的性质、矛盾及其运动的方向和趋势等;符号的多少、长短、大小、粗细,体现着历史知识内容的多少,矛盾双方的关系和主次、时间的长短、作用或影响的程度等,作为知识信号的词语,体现着历史知识的科学表述,作为知识信号的数字直接显示着时间或数量。因此,图示设计和运用科学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科学性问题。运用图示教学法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这是实现图示教学法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条件。

3.简明性原则

简明,即言简意明。“简”是指图示须把复杂的历史内容加以高度概括、浓缩化,使其起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精炼恰当、以简驭繁的作用。“明”是指表示的内容明白、确切。简明的图示,能使学生看得明白,记忆扼要,起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作用。在图示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图示或失之于过多,或失之于太杂,使整块黑板像开“杂货铺”。这种万象罗列、杂乱纷呈的图示,看之眼花缭乱,记之吃力费神,教师不胜其苦,学生不胜其烦,效果也不理想。如果我们能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内在联系,对每章节复杂的、抽象的、潜隐的问题,用概括、凝练的形式展现,则可收到“以少胜多”、“简处求丰”的效果。这既可以减少图文,丰富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都是极其有益的。

4.审美性原则

图示的设计不是文字和线条符号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艺术的构思,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好的图示设计应体现审美的原则:融艺术性、科学性、欣赏性于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形象美的感觉。要显示这一点,在文字上,要求书写清楚、整齐、美观、讲究间架结构、气势神韵;在结构上,要使相关的符号、文字,在位置上、距离上、粗细大小上尽量对称、平衡、清晰;在线条上,要使直线、曲线、虚线、实线力求简洁明晰;在色彩上要做到搭配合理、对比强烈。这样就能给人以整齐、匀称、鲜明、突出的感觉,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内容上,把复杂的历史现象按照它的运动规律以简明的结构编织起来,简单中包含着复杂的内容。这就是多样而统一、复杂而简单的美。图示因内容不同而形状各异,虽各具特色,但又具备图示的特点,这就是和谐美。

5.互补性原则

图示教学法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并非万能之法,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方能收到最佳效果。图示教学离不开讲、读、议、练等基本教学方法。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生动具体的讲述、描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师生情感交融,这可以把学生的听觉充分调动起来,使语言的直观和信号图示的直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图示教学还要重视地图、图片、图画、历史文献、教具模型、幻灯、音像设备的运用,以克服历史学科的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所带来的教和学的困难,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具体感。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图示的设计上,而忽视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就会使图示教学只剩下干巴巴的知识框架,缺乏丰富的知识血肉,只有—条知识的罗列,没有感人的教育效果,这将影响历史教学的优化效果。

6.参与性原则

中外学前教育简史知识点篇1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课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文化这一视角来关注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每一学科都有它的历史,数学也不例外。数学的过去融合在现在与未来之中,所以一套教材要返璞归真的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就必须融入一些数学史料和简略的数学史知识,以便学生开拓视野,启发思维,增加学习兴趣,这也使得在推进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甚是实验教材的数学史的内容和分布选的十分必要,正基于此,本文由于时间有限,就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勾股定理”一章数学史编排模式进行做一个比较研究,抛砖引玉,以便大家对数学实验教材中的数学史部分有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的比较发现:两版本教材在数学史的设计上各具特色,都力求通过多种方式出现数学史,北师大版比人教版在此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更关注学生的情感;反思发现两版本教材在数学史融入教学中的弱点: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史的运用过于浅显。

关键词:数学史勾股定理教材比较研究

1、引言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以为大多数学者所承认,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数学教育界的重视。张奠宙先生曾经指出: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中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知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也明确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数学是积累的科学,它的发展并不合逻辑,数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我们学校里的教科书很不一致。根据历史发生原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数学本身的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一套好的教材若要返璞归真地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就必须融入一些简略的数学史以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兴趣。这就使得在教材的修订与编写过程中,合理设计数学史内容及其编排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北师大版”)中勾股定理一章的数学史进行比较分析。

2、调查与分析

本文首先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和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一章中的数学史进行了统计,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勾股定理这一章中两版本初中数学教材都呈现了大量的相关史料,但在数学史的呈现方式和选材上,又各有侧重点。据上表,两版本教材在本章各出现数学史14处、13处,主要分布在正文、习题、专题和阅读材料中。(在人教版中是以“阅读与思考”呈现相关数学史料的,而北师大版则以“读一读”这一栏目呈现史料,为统一起见,统称阅读材料;这里的“专题”多是指在有关知识内容旁边以框架的形式将某些内容作简短介绍。)此外,北师大版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和第三节(蚂蚁这样走最近)的引入是在历史名题“折竹抵地”和“蜘蛛与苍蝇”问题的基础上改编的,虽然表面文字上看不出历史的影子,但是我们在统计时仍把这两处归为数学史料。

2.1勾股定理证明的教材编排

2.1.1教材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的设计模式

在正文中对勾股定理的证明上,两版本教材采取了不一样的处理形式。人教版在出示赵爽弦图后,结合三组图对弦图的证明做了详尽的解释,直至得出最终答案:。而北师大版在正文两处分别呈现了弦图的两种证法以及对青朱出入图证法(无字证明)的解释。与人教版不同的是,北师大版在这两处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在弦图证明时,不像人教版那样对弦图证明进行一步一步的解释,而是简洁的介绍了用弦图证明的“割补”思路,最后以“这里所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都能够求出,相信同学们可以比较容易地验证勾股定理了”这句话结束,接下来的工作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经过计算很容易就验证了定理的正确性。在介绍“青朱出入图”证法时,通过“你能将两个小正方形中多出的部分剪下正好补到大正方形上去吗?”设问,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嘴操作。在这之后还设计了“做一做”栏目,共4问,前三问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拼“青朱出入图”这一过程,这样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最后一问“利用五巧板,你还能通过怎样的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与同伴交流”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从多方、多角度思考问题;此外,学生在交流各自观点的同时,不仅丰富了自身思维,看到自己与他人思路的区别,还有利于表达能力的发展。

2.1.2其他证明方法的编排模式

两版本都不同形式的出现了勾股定理的几种证明方法,除在正文中对赵爽弦图证明做相关解释外,人教版还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了勾股定理证明的另外三种方法(毕达哥拉斯证法、弦图的另一种证法及总统证法)。由于“阅读与思考”这一栏目用方框框起来,并且是放在勾股定理这一节最后,这就容易使教师和学生认为,这些内容是补充材料,可学可不学,可看可不看。再加之受现行考试制度和传统考试文化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对这些内容要么略微提一下,要么是要求学生下来自己看,还有一部分教师根本就对这些内容视而不见,直接越过。作为学生来说,本来学习压力就大,平时一本本做不完的练习册,加之有的学生还要进行课外辅导。哪有时间去看这些考试不考的内容,就算是有时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想在这难得的空余里玩一会,做点平时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据本人的了解,能主动去看这些内容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样以来,这些数学史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地位和价值,难以发挥其所期待的育人功能。

与人教版的设计模式不同的是,北师大版除了在正文中介绍了弦图的两种证法和对青朱出入图的解释外,把勾股定理的另外三种证法(总统证法、达芬奇的实验研究法以及毕达哥拉斯的证法)分别放在了不同小节的习题当中。这样教师和学生就不得不重视这些数学史内容了,因为课后习题大都是教师先布置给学生做,最后教师再“处理”。暂且先不说这种设计模式是否发挥了数学史的真正价值。但从某种层面上说,教师和学生至少会被“逼着”关注这些内容。学生在做这些习题或当教师处理这些习题时,就会了解到证明勾股定理的其他证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有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从这一层面上可以说,在勾股定理证明法的编排模式上北师大版较人教版更为合理。

2.2其他内容的设计

人教版在章前图文并茂,不仅呈现了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赵爽弦图”,还简要解释了勾、股、弦所表示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问题,进而交待了这一章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本章要干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习完这章后的自我评估。比起北师大版在章前简单列出各文明古国关于勾股定理说法的设计更为人性化。

两版本教材在介绍数学家时,都是简要的说明数学家的生平(如国籍、年代、出生地等)及做出的贡献,并没有体现数学家遭遇的困惑、挫折、失败的经历。使学生觉得数学家所想到的定理是理所当然的,未能体现数学家在创作过程中斗争、挫折以及数学家所经历的艰难漫长的道路。相比北师大版,人教版在此有一个特色,也是人教版整套教材的特色,即在介绍数学家时附有数学家的头像(本章附有毕达哥拉斯图像),这样能唤起学生对数学家及数学史的亲近、肃穆之感。而北师大版在这方面就稍显逊色,根据刘超的统计,在初中六本教材中人教版有五处附有数学家图像,而北师大版仅有一处(并不是此章)。

3、几点思考

3.1教材采用历史名题进行引入,但是引入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实际价值。

人教版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开始分别以数学家的故事和古埃及人得到直角的方法引入数学知识,而北师大版在第一、三节都是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数学内容的,但这两处的情境都来源于数学历史名题。两版本在此对数学史用的都比较浅显,没有深挖史料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只是作为一个情景用来引出相关内容的,显得过于平淡和简单,也显示不出实际的一个教学价值。这只是数学史融入教学的初级阶段,但我们并不能说这种融入方式是低级的或是不好的。一方面,初级阶段是数学史融入教学,进入高级阶段不可逾越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另一方面,教材的这种设计也体现了教材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便于教师在不同情况对内容的重新加工。因此,对这两种引入方式我们不可妄加断言其好坏,唯独希望各相关领域人员对数学思想、方法做认真的思考,对数学史料进行加工和创造,深挖史料背后隐含的价值,充分发挥数学史的作用和价值。

3.2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与立足于学科本源,返璞归真,适度形式化。

两个版本教材中虽然说数学史料都比较丰厚翔实,但编排方式单一,多以成人的语言呈现出来,较为抽象,概括;在教材设计上又大多表现为阅读与思考(选学内容),历史图片,数学家故事等形式,以至于多事在章末的阅读材料形式出现居多。我觉得,数学史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目前已有的形式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知识接受水平对数学史进行选择,编排,比如卡通,连环画等形式,也可以将数学游戏等编排进其中,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接受和容易理解,也更能实现数学史的教育价值。

3.3应加强与现在信息技术的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已经成为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现代化之间的桥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两版本教材除了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外(并没有提供相关网站),并没有涉及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内容。而“勾股定理”作为几乎是全世界中学都要介绍的定理,其证明方法就有400多种,并且这些证法反映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在教材中却没能与信息技术挂上钩,是不是有点可惜。这应引起两版本教材编写者的重视,以便在教材修订时注重相关数学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马复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林群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张维忠,汪晓勤等.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5]王亚辉编.数学史选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1.

[6]罗新兵等.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分布的特征和模式研究——以北师大版数学必修教材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2.2.

[7]刘超.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调查分析[J].中学数学杂志,2011.6.

[8]刘超.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比较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