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5:17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1

创新产业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抓住旅游类型转折最佳契机传统的森林产业,是以经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贸易业、人造板工业、林产化学加工业、机械加工业、野生动物保护和繁殖业以及森林旅游业等。森林旅游在中国兴起只有30年,与国外相比,是个年轻的产业,也是个蒸蒸日上的产业。据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旅游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的统计数字,仅2012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即达6.8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4400亿元。森林旅游已经成为林业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一个经济实体在每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要抓住发展的最佳时点,才会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规划》的出台,首次从省级层面提出旅游开发区建设构想,其中包括森林旅游开发。这是林区再创辉煌的契机。林区拓宽产业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就是要突破既有产业模式,在森林旅游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就地取材,选择自然条件最佳的地点,依山建城,依城养民,依民创业,形成以夏季观花采果、冬天滑雪溜冰、春秋赏鸟看山等特色景物为核心的新的产业意识和产业链条。

政府主导多方融资借鉴先贤打造林区新型居住、旅游、观光新城镇林区政府要有长远大计,本着当代建设经营,百年荫庇后人的理念,采取上级财政拨款、本地政府筹措、有志之士投资、本地居民集资自建的多种渠道,资金一步到位。设计上高瞻远瞩,施工中保质保量,经营时有声有色。此外,无论前期设计还是后续管理,都要借鉴业内经验,做到高起点。山地旅游最典型也最成熟的地区是阿尔卑斯山脉沿线的西欧诸国,特别是瑞士马特宏峰山区域,尤推采尔马特,环境与建筑风格与中国丽江相似,游人流连其中,如神似仙,不辨昼夜。古巴东部的圣地亚哥,小城依山而建,楼在水上,街在山间,圆顶屋,白栏杆,木质露台,树绿花香,倾斜的街道独具魅力。法国里昂拉夫雷是坐落在诺曼底最大森林中的一个小镇,除了具有山地旅游地界的共性特征外,更是以建筑醒目、牌匾新异、盆栽别致著称。而我国在森林旅游、山地建设方面也是奋起直追,早有口碑者自不必说,近年的云台山、华侨城分别在河南、昆明和深圳创造了业内奇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黑龙江林区山地新城镇建设,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独占四季分明的非他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冬玩冰雪夏避暑,春秋同样花繁树茂,空气清新,没有旅游淡季。用超前的建设理念规划亭台楼阁和服务设施,营造独特的养生旅游场景,突出山静林谧、鸟语花香、居民朴实、流连忘返的世外氛围,达到经营与消费和谐互利的完美目标。

盘活林区潜在资源改善居民就业条件拓展山地旅游文化内涵木材市场疲软导致林业经济多年不景气,经营路径单一更使林区经济雪上加霜。人多活少,工人工资低,待遇差。压力之下,人们从开荒种地到毁林种地,收入微薄,还要承担破坏植被、破坏育林的骂名。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林区群众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当地政府应借森林旅游的劲风,利用当地资源,选择傍山依水、适宜开发经营之处,建立既能让当地居民谋生,又可让游客养生的新型山地城镇。

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在山地新城划区设立各具特色的经营之家。林区物产丰富,原生态绿色物产更是四面八方游客必选之物,有计划、有分类经营,既不分散业务,又形成品类互补,达到盈利目的。

发掘历史故事,厚待文化资源,扩大山地文化影响力。“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有利于挖掘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推动边疆文化繁荣”。黑龙江省在历史上是后起之秀,以博大的包容性兼蓄各类外来文化,同时发展自身文化。新型山地城镇建设要纵向挖掘历史,横向拓展潜能,用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搭建最大平台,当地居民导游兼生产,就地就业。有资金、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居民可按整体规划,或建房待客,或但当导游,或从事生产,借山地旅游、外来文化开阔视野,创造新生活。

游客选择居住、驻游和观光不同形式,达到养生游玩目的。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传说中成仙得道的故事固然荒唐,但是暗含了对山林风清气爽的肯定。在丰衣足食的现代生活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休闲养生,越来越在意空气质量,因此有“宁愿少吃一顿海鲜,不可少吸一口清新”的民间笑谈,国民选择游山意向胜于玩水。在林区山地旅游新城建设中,要考虑不同游客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区域。在长假区按居家别墅设置生活空间,接待选择中、长期滞留的游客;在短假区安排随来随走以观光为主的游客。条件允许,还可以辟出商品房专区,为有意购买山间别墅的客户提供另一种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2

关键词:主题公园;文化经济思维

文化经济思维分为三个部分:文化、济和思维。具体展开来说就是:文化内涵、经济模式和创意思维。所以,文化经济思维就是理解文化内涵、经济模式和创意思维之间的关系,只要学会了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学会了运用文化经济思维。将文化经济思维运用于主题公园的建设中,能够实现主体公园的特色展现,使主题公园在发展中获得更多力量的支持。

1文化经济思维的运用

那如何使文化经济思维在主题公园建设中运用,首先要将文化作为核心。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通过创意实现文化向经济的转变,最后以产业的形式出现。因此,文化经济思维中的文化是基础内容,也是转化为文化经济思维的重要因素。其次,创意是建设的关键所在,通过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文化元素转变为创意,引入新的创意思维和创意密码,赋予文化元素新的内涵,就会得到不一样的创意商品。所以创意思维是创意商品产生的前提。最后,经济模式是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主题公园只有文化内涵和创意思维是不够的,还需要合适的经济运营模式和经营战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文化经济思维是一种动态的思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因此,看待文化创意产业应该不断的与时俱进。

2文化经济思维视角下的主题公园

以文化经济思维的视角建设主题公园,抓住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运用创意思维构建主题特色,才能拥有良好的市场,只有这样独特的主题公园,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

2.1注重文化品牌效益,打造有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抓住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拥有良好的市场。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古典神话传说,历史遗产等资源丰富。所以中国主题公园应充分利这种独特的优势,来发展独具特色主题公园项目。只有创意的独特的品牌形象,才能使主题公园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在现代文化营销市场上,主题公园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化创意商品也需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借助现代的传媒的工具来宣传主题公园,是一个必要且有效果手段。深圳建造的锦绣中华民俗村就蕴涵着自己独有的中国特色,它由锦绣中华和中华民俗村2部分组成,前者有众多中国著名景观的缩影,让你“一日畅游中国”。后者有24个村寨的建筑可以体验民俗风情,还可以看56个民族的民俗表演。正是凭借其鲜明的主题特色,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主题公园一定要选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主题,突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才更合乎中国游客的欣赏品位,同时也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

2.2主题公园的创意密码必须鲜明,且不断创新

创意密码也就是文化创意商品的创新思维和主题,鲜明的创意密码更是主题公园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灵魂所在,而独特鲜明的主题和本身独有的文化内涵是一个主题公园立足的根本。作为一种营造特色氛围和特别体验的旅游休闲场所,其中的创意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6月开幕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是一个世界级家庭娱乐主题公园。以神奇王国风格打造的“上海迪士尼乐园”,由六大主题园区组成,富有自己的特色。或是以电影特效,3D体验为创意密码的环球影城,其中开设了小黄人、怪物史瑞克、变形金刚、哈利波特、木乃伊归来、灾难片等主题乐园,环球影城的创意密码鲜明,在全球各个区域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这些主题公园都具有其主题无可替代的创意性,并通过这些原创的独特的主题和魅力,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益。

2.3实现主题公园的经济模式多元化

经济模式也就是商业模式或者是盈利模式,国内主题公园想要发展需要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盈利的最大化,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寻找合适的项目,以此来不断扩充自己的产业链。有些主题公园只注重客流量,并不关心游客的感受和其他方面的需求。我国主题公园的延伸产业,如具有特色礼品、餐饮、住宿业等不但价格偏高,而且服务态度差,经常会出现“宰客”现象。这种现象不但破坏了旅游市场,还给游客带来了对在主题公园消费的恐惧心理。对此我国应该规范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投资者如果想要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不能仅仅依靠门票收入。一些辅助的产业和项目也是必要的,如可以投资股票,酒店地产业,相关纪念品零售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给主题公园带来可观的收入,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主题公园资金的运转的问题。这种模式,把商业投资分散于各个领域,达到了风险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我国主题公园商业模式单一,这意味着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继续主题公园的日常运作,更无法更好的实现主题公园内部主题的不断循环和及时更新。以后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应该找对自己的方向,综合投资模式,尤其是在盈利模式上应该朝着多元化发展,以实现主题公园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3创新是主题公园生命力的源泉

在现在的经济模式之下,我国现存的主题公园一方面有着极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面对着危机,当今社会物质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城市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体验经济的横空出世更大对主题乐园是一个挑战,游客希望有更佳深刻的体验,我国想要发展好的主题乐园,一定要不断创新游客的深度体验,从而提升竞争优势,并且扩大市场经济模式和占据市场经济份额。

主题公园生命力的源泉是不断地创新,游客娱乐、欣赏、深度体验的精神满足层次是主题乐园发展的方向,从以前的静态景观展示、到后来的动态表演娱乐和动态活动参与的提升路线,到现在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入,不断创新和挑战新的文化产品,都是主题乐园必经的路。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对于一个主题公园来说,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久而持续地投入精力和财力,否则一旦停滞,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后来者赶超,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4结语

主题公园的建立包括很多方面的建设,要实现其发展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以文化经济思维的视角来实现主题园区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主题公园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创意建设中,必须充分运用文化经济思维,注重文化品牌效益,创意思维不断创新、实现主题公园的经济模式多元化,尤其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身,时刻保持先进的步伐,在文化经济的视角下,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顾城.上海主题公园开发与建设的问题与困扰[J].2000.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3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我国旅行社数量到2013年,其年增长率平均达到9.63%,营业收入达3599.14亿元,相较于2000年的469.95亿元,年增长率平均达到19.75%,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2013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26276.12亿元,是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1.24%,旅游业所占GDp的比重为5.2%,其贡献率紧次于美国。可以看出,旅游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相关行业在其带动下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因此,旅游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其产业结构逐步成形的同时也体现出转型趋势。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可以从其内涵与外延两部分进行剖析,内涵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等,外延部分则包括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布局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他结构。外延部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内涵部分有效运转的基础。从地理、环境及文化方面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体现出显著优势。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地区,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大陆具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气候条件十分多样化。广阔的国土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自然资源。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已位居世界第一,整体数量超过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强国。在全国各地,以自然风光、文化遗迹以及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已有16000多处。在这其中,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28处,重点风景名胜区172处。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各类博物馆近两千余座。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生活特色,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浓厚的文化基础。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

(一)旅游文化概念旅游文化这一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从时间、空间、具体内容等各方面体现出旅游行为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是旅游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浓缩内涵的文化形态。

(二)旅游产业分析相较于其他传统类型产业,旅游产业由于自身在运营方式、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往往从消费的角度进行,即旅游产业是一群企业的集合体,各个与旅游消费行为具有相关性的企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其内部各项经营活动涉及到的外部企业可能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而通过旅游消费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活动作为连接其他相关企业的纽带,其自身的产业性质较为模糊,而这正是旅游产业鲜明的特征。同时,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得以运行的精髓与灵魂,旅游产业又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产业自身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同样,旅游产业市场也为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一种主体文化,通过利用技术、创造力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式进行营销、开发知识产权的新兴行业。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即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三、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创造力的最初体现,即原创性的智力或物质创意,如体现在书籍、建筑、数字艺术、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中的设计创意与活动。2、承载这些设计创意与活动的载体,包括特殊物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原加工材料等,它们是将这些创意原型体现出来的中介,如绘画创意的实现所需的画笔、画纸等,音乐创意所需的乐器。3、将创意产品引入大众消费市场,即通过再生产、分配、流通,使得这些具有创意性的服务、物质产品经过复制、批发以及运输等环节形成产业。4、通过利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对创意产品与服务进行推广和传播。5、利用零售渠道或公共展示平台(包括电影院、音乐厅等)对创意产品及服务进行展示和销售。这一系列环节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零售、公共展厅等渠道作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销售的主要实现方式,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范围内,其自身所具有的潜在的渗透影响能力,即其创造性、文化性的内涵,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连接起来共同发展,如建立主题游乐园,举办民俗节日以及开发具有历史艺术意义的旅游场所等方式,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同时享受旅游消费活动与文化价值内涵感受的途径,从而促进产品与消费者群体之间能够更充分地进行交换。

(二)两者融合价值链分析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价值链主要包括五个环节:1、创意环节,即二者在初期共同进行资源开发、统筹规划以及创意设计等,进而体现出二者的融合原创性。2、生产环节,即以文化创意开发园区为依托,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如“横店影视城”。3、营销环节,即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消费活动联系起来,通过二者的相应影响作用促进营销,如电影拍摄对拍摄地旅游消费的刺激。4、消费环节,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感染作用,刺激文化创意旅游地的客流量。5、后续环节,以主题公园、纪念馆等场所以及展演等活动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延伸,打造融文化、艺术、精神、娱乐等各方面内容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三)两者整合后衍生品牌发展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整合发展过程中衍生品牌主要集中于生产、消费以及后续环节中,如生产环节中的影视基地旅游、手工作坊等,消费环节中的书城旅游、美术馆等,后续环节中的动漫乐园、主体设计展以及各种艺术节等。

四、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思路1、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品牌影响力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创意品牌为切口打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此,在融合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兼具文化创意的旅游产业品牌,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构建旅游文化品牌体系,以丰富的品牌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广大旅游者,如电影之旅、民间艺术品之旅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品牌企业、品牌旅游示范区,形成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市场机制体制,为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广奠定市场基础。2、旅游资源价值的定位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明确其资源价值的定位十分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各个旅游景区的资源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掌握其特质、开发条件以及挖掘潜力,进而明确其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价值定位与开发序位,为文化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体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3、旅游产业空间的布局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对其自身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注重加强与创意文化地区发展较好以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的联系,构建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具有特色的各个创意文化旅游版块,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4、旅游文化创意的增加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推动发展下,其所形成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需要消费者积极进行参与和体验,才能够为其拓展市场奠定基础。因此,应以文化创意体验为导向,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和参与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如通过举办“文化创意旅游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消费者构建一个能够更深入了解文化创意的交流平台,使其对文化创意中各个领域都进行实践和认识,包括雕刻创意、美术创意、电影创意以及游戏创意等,邀请各文化创意行业中的艺术家、专家等专门对旅游活动进行文化创意再造,并引导旅游者参与到文化创意的头脑风暴中,共同增加旅游文化创意。

(二)扶持与保障1、大力提升发展环境利用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包容的发展环境着手,进而实现在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基础上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展空间。创意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特殊形式之一,是基于创意性社会结构而存在的,从企业发展体系、生产方式、社会氛围、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对创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因此,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应从提升发展环境着手,以生态化的创意性社会结构为依托,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技等各产业体系的融合,进而实现促进旅游产业的再创造、再生产与再发展,最大程度提高其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此外,还应重视政府政策的扶持与保障作用,将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承担的单一化角色转变为融开拓者、协调者与规范者为一体的多元角色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管理协调功能以及法律保障基础作用。进而使得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在有指导、有协调、有规范的环境下良性融合发展。2、重视相关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创意人才资源是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加强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以及旅游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良好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强创意性教育措施的实施,在全民范围内切实发挥创业教育政策的作用,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创意文化旅游生活圈吸引和促进更多创意型人才与旅游人才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为复合型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3]。此外,还应积极吸引海内外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与旅游开发能力的人才加入我们的人才队伍。3、引导文化旅游消费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普及,网络服务已成为众多行业开拓自身市场、提高宣传营销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与服务作为新型的产品项目,应积极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打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同时将文化创意产品融入其中,促使旅游者从认知层面转变意识,逐渐接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五、结束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文化内涵;商业创新;现代纤维艺术

1概述

1.1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非物质文化似乎正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非物质文化“存活繁衍”的“土壤”即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却遇到了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重承用,轻创新。上文提到,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要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我们在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却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其内在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创新,只得其势而不得其意。最终的结果就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遇到重重阻碍,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生活等需要。

第二,重保护,轻扬弃。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证其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有必要去其糟粕,甚至可以抛弃其古老的形式,而赋予其以现代化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神秘的、古老的,而应该是大众的,民族的,满足现代人生活的。

第三,重利益,轻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生活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更多时候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销售噱头存在,然而,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必将流失。

1.2“南京云锦”的概述与现状

南京云锦是一种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织锦,在几千年的丝绸发展史上,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三大名锦之首。云锦的名字是以该类丝织物的色彩、花纹绚烂如云霞而来。它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流行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其传承至今的云锦织造工艺,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活化石;云锦图案艺术及配色规律,集中了我国传统图案的精华;云锦的“妆花”工艺无法以机器代替,其制作方法由师徒口头相传,至今已属罕见,因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初,由于连年的战乱与社会的更迭,云锦丝织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发动的内战,云锦的生产几乎断绝,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150台左右,能生产的只有四台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保护与恢复中,南京云锦开始逐渐恢复生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锦这一古老的工艺蓬勃发展,2006年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特许商品”,2009年9月30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云锦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把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逐渐恢复,并搜集整理了云锦图案和画稿,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妆花纱”等,复制了汉代的“素纱禅衣”、宋代“童子戏桃绫”、明代“妆花纱龙袍”等珍贵文物,为云锦的保护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可见,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于其保护与研究是成功的,然而如何使它们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非物质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通过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思路

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子,我认为,为了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题材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扩充,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的审美观念以及现代审美的意识;第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才能体现社会的新要求与新时代的美;第三,产品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服饰、礼品、室内装饰品等的局限,创造面向未来的产品形式;第四,继承传统工艺并引入新技术,才能满足生产与销售需要;第五,加强云锦产业化,将其商业销售摆到与其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中,走向世界,只有这样,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如何实现上述五点思路,本文将在下文进行讨论与研究。

2南京云锦的古今文化内涵

2.1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南京云锦

无规矩不成方圆。礼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古代封建皇权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等级社会,这深深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京云锦作为皇家御用之物,与其他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是等级制度的典型代表,帝王自命“天子”,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在服饰上大量采用“龙”的形象,象征皇权。云锦图案中尤以代表“天子”的龙的表现形式最引人注目,同时配以日、月、星辰等传统图案,均具有皇权的象征意象。除皇权以外,各级官员按不同品级其官服图案各有不同,一品至九品所用禽兽图案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赏赐的赐服,配以特殊的图案。综上可见,传统云锦是社会等级的象征,是区分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物质表现。

云锦还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表现,做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其核心主题,即福禄寿喜财,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文字类、器物组合等等。表现手法有象征、寓意、谐音等等。例如:石榴、葡萄等多子植物,象征多子多孙,生生不息;鸳鸯、并蒂莲(一蒂开双花的荷花)等等寓意夫妻恩爱;玉兰、海棠、牡丹三者的组合谐音“玉堂宝贵”等类似表达方式也在云锦图案中非常普遍。此外,将各种表现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也很常见。

最后,云锦与其他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与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一,云锦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谐与圆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云锦图案力求完整、和谐、圆满,不求矛盾、残缺、突兀,图案线条弯曲柔和,图案表达细至微毫,线条生生不息,构图完满,图案取材于自然,体现了中国人拥抱自然、亲和自然的艺术造物法则。第二,云锦与其他服饰色彩的运用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中国古代色彩制度按照“五行相生”为法则,五行分别对应五种颜色,即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其中“以土为尊”,黄色也在隋代起成为皇帝专用色。第三,南京云锦的手工制作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部分复杂的制作过程无法分段成具体的步骤,缺少现代文明的逻辑性与数字精确性,更是无法用机器代替,必须靠制作者心眼手的协调一体与艺术直觉来完成。

2.2新时期南京云锦的新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更本的改变,在封建社会中,云锦为满足皇家及其皇权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在其华丽外表的背后,是无数高超艺人脑力与体力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当封建皇权统治被彻底之后,其华丽的外表以及其封建文化的内涵,已经成为次要方面,而在现代社会中,南京云锦更多的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此外,南京云锦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二者相互融合、吸纳,衍生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新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气质。

云锦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的作为纯观赏性的高级艺术礼品的产品形式出现,通过艺术的高度与工艺的难度上吸引群众;云锦还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诞生出了云锦西服、礼服等等,走入了人民生活之中;作为室内陈设与装饰,如地毯、壁挂、床上用品等等,也是现代云锦的发展方向之一。

3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3.1南京云锦文化内涵与品牌化

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企业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标志,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其实是对某一类或一系列产品的认知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以达到市场突出和市场区别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商业化运作促进其发展。为此云锦南京云锦必须加强品牌化意识,制定品牌战略,通过深度挖掘云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销售品牌,这样才有利于云锦文化深入人心,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云锦的发展以及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其中品牌文化是品牌化的核心内容,而南京云锦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得品牌文化成为其市场竞争的重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优势,把握民族传统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将现代文化理念应用到其品牌文化中,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同时营造出符合其品牌文化的销售氛围与经营文化。

3.2云锦文化内涵与文化设计

传统文化也需要设计,为了使云锦文化内涵得到更好地表达与传承,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于流行化与个性化的审美生活需求,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图案题材等等进行再设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从色彩、构图、肌理方面借鉴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给云锦产品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效果;从科技角度讲,借鉴例如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与手段,全面改良产品的外形、色彩、面料等等,使其功能性更强,同时引进新的科技,一方面扩大使用人群,另一方面更好的展现云锦的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南京云锦的商业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得类似南京云锦已经初步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仅仅靠部分政府部门或部分人的研究与保护是不可行的,必须打造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品牌,并且对其商业运作予以创新,融入特色消费品市场,通过竞争博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1)将南京云锦定位于奢侈品市场。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一直是皇室御用的高档生活用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工艺,复杂的制作过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奢侈品品牌而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2)大力发展南京云锦“网络营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贸易沟通只需要网络即可达成,南京云锦的销售也是如此。

3)建设以“云锦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公共空间,例如酒店、商场、公园、游乐场、广场、步行街等,真正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云锦文化,在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下,让云锦文化得以普及,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

3.4南京云锦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纤维艺术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通过各种技法构成软体或者综合材料构成体。现代纤维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源于传统纤维艺术,中国的传统纤维艺术尤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南京云锦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云锦大多作为一种服饰文化而出现,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我认为,南京云锦可由单一的创作思路向多元化复合型模式发展,结合周围生态环境、建筑空间等等,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配合以现代装饰手法,如声光科技等等,创造出具有现代文化的云锦艺术品。这种传统文化技艺与造型的蜕变,也是文化内涵的蜕变,必须始终贯穿云锦艺术制作的全过程,融入现代结构与材料,将旧有的观念转化为全然不同的造型、构图及表达方式的现念。例如,借鉴西方纤维艺术的创新经验,打破平面式的纤维艺术范畴,创造云锦造型艺术的“软雕塑”;将云锦艺术移植到现代建筑环境中,演绎为一种独特的室内装饰风格,这也符合西方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学术思潮;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引入云锦文化,将云锦艺术部分系统化、程序化,使得云锦艺术文化更加普及。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开创新的文化内涵,只有引导南京云锦艺术与生活环境的同化并将纤维艺术与环境意识同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保持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4结语

南京云锦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灿若云霞,华贵美丽,传承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走到今天进入了21世纪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过对南京云锦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得天独厚的先天发展优势,国家政府以及部分群体个人也大力保护与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我们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与消费观念。我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凭借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发挥其璀璨的光芒,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宝林.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J].学海,2003(02).

[2]阙碧芬.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04(04).

[3]“云锦织造”今何在・[n].邯郸日报,2010619.

[4]南京云锦保护的30年坎坷沉浮[n].中国文化报,201141.

[5]任!.南京云锦的历史进程及文化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

[6]周雷.南京云锦营销环境分析与价值开发建议[D].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耿红路.南京云锦产业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8]郭晓燕.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江南大学.

[9]许慧宏.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福建农林大学.[10]周海燕.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东南大学.[11]闵光辉.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12]卞戎戎.云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

[13]徐仲杰.南京云锦史[m].江苏科技出版社.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5

【关键词】经济力动漫产业文化要素

对经济力(conomicforce)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从文化产业中的动漫产业角度讲,经济力是指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文化要素的重组、融合、裂变等创意方式,赋予原有文化要素新的内涵,形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推动作用,助推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力。

一、动漫产业经济力的内涵

对于动漫产业经济力的内涵,从国家整体动漫产业形态上进行关注和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文化要素转化为文化资源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结构重组、内容融合、价值裂变等创意方式,对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建构,赋予文化要素新的涵义,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做形式和内容上的准备。

2、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文化要素被赋予新的内涵后,通过与社会互动,产生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在形成动漫产业过程中,完成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

3、文化资本助推动漫产业发展

文化资本产生后,反哺动漫产业发展前期资金和智力上的投入,造就领军型动漫企业。在领军型动漫企业的带领下,经过资本力量的社会能动作用,推动动漫产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动漫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集群。

二、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形式、内容

传统文化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条件和内生资源,动漫产业在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和通用价值,运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1、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形式

文化要素的形式分为载体形式和内容形式。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形式,主要是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和新的内容形式。

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把文学、戏剧、传说、神话、雕塑、风俗等所包含的动漫文化要素直接融入动漫作品,使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以影视、漫画、游戏、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

二是运用创意手法,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内容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运用传统艺术手法展现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要素传统的内容形式;运用现代艺术手法展现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要素现代的内容形式;运用传统艺术手法展现现代文化,赋予现代文化要素传统的内容形式;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展现现代文化,赋予现代文化要素现代的内容形式。

2、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创意手段,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对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与现代动漫文化要素进行结构重组。在传统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现代文化要素,或在现代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传统文化要素,促进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文化要素相结合,赋予传统动漫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二是对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与现代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内容融合,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现代文化要素的外壳,促进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文化要素相融合,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三是在传统文化要素的外壳中,融入现代文化要素的价值理念或涵义,赋予传统文化要素新的主题或意义。

四是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剥离划分,扬弃传统文化元素中过时的文化元素,保留传统动漫文化要素中的普世价值和通用价值内核。

三、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形式和内容

国外文化是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条件和外部资源,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引进国外文化与促进民族文化走出去相结合,借鉴国外文化的展现形式和设计手法,改造使用国外文化的外壳,融入民族文化的内核,助推民族文化走向国际市场;运用创意手段,在民族文化的外壳中融入国际文化价值内核,促进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1、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形式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形式,主要是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和新的内容形式。

一是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载体形式。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民族文化要素进行动漫创作,使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中融入国际领先的技术表现手法,符合国外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扩大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二是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内容形式。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借鉴世界上优秀的动漫文化要素,对其他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中对本民族充满敬意、对其他民族充满敌意的狭隘民族观念进行剥离,在世界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壳中融入本民族文化要素的普世价值内核,或在民族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壳中融入代表世界普世价值或通用价值的动漫文化要素,创作出受众心理上容易接受的动漫形象,传播民族文化。

2、赋予民族动漫文化要素新的内容

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赋予民族文化要素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促进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与世界动漫文化要素相结合,在民族动漫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世界动漫文化要素,或在世界动漫文化要素为主的动漫作品中植入民族动漫文化要素,进而创作出民族动漫文化要素的新内容。

二是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运用替换等创意手法,剥离民族文化要素中不适合国际化传播的狭隘民族观念,保留民族文化要素的外壳,并融入世界文化要素中的普世价值内核,创意出新的动漫文化内容,促进民族动漫形象的国际化。

三是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促进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产生新的主题或意义,促进民族动漫文化要素新内容的产生。

四是对民族动漫文化要素进行剥离,保留民族文化要素中的普世价值和通用价值,融入世界动漫文化要素的外壳,产生民族动漫文化要素的新内容。

参考文献

①殷俊、谭玲:《动漫产业》(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②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③周粟,《日本动漫世界的诱惑所在――以名侦探柯南为例观照中国动漫业发展》,《电影评论》,2009(6)

④李琨,《“丑女”与“怪物”的结合――简评美国动画大片〈怪物史莱克〉》,《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3)

⑤邬红芳,《元素风格与文化张力:中国动漫电影发展的路径选择》,《电影评介》,2008(22)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6

一、企业品牌文化研究背景

品牌,即用来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货物或劳务的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其组合,其核心作用在于标志本方产品,从而与其他产品产生归属区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已逐步发展为一个复合型概念,品牌的定义也由最初的生产厂家扩展为包括品名和标志等在内的多元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可口可乐、麦当劳、海尔、苹果等便是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其品牌名称朗朗上口,品牌标志简明清晰,为市场消费者营造了亲切、舒适的品牌观赏感。

而品牌文化,是在品牌的积淀中、产业的发展中、公司的进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层面内容,它以品牌为原型,融入更多文化因素,目的在于更好地突显品牌特征、彰显品牌区分度、传播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品牌文化的塑造并非一日之寒,其至少包括三类内容:

1、基本的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品牌口号、品牌歌曲、品牌吉祥物等;

2、充分的品牌推广策略,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网络营销、市场份额等;

3、丰富的品牌外延涵义,包括品牌保障、品牌感召力、品牌公益化、企业发展规划等。

总体而言,品牌是品牌文化的基础,是品牌文化核心和关键因素:品牌文化是品牌的提升,是品牌得以市场化、通俗化的有效途径,更是进一步凝练企业发展规划、传播企业发展理念的有力载体。因此,品牌文化是在品牌创立、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品牌”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研究品牌文化要以品牌作为内核,推广品牌要打造品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我国品牌以及品牌的发展曾在国际上处于滞后状态,直到大约1990年,我国由传统的国有体制经济逐步转型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记激烈,企业争夺战硝烟不灭,消费者才有能力向产品提出更多要求。与经济一同蓬勃发展的不仅是人民的购物乐趣,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需求。这些新需求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更指明了突破口,为此,我国各大企业在国际著名品牌的带动下,开始努力挖掘和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将文化成本投入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客户服务等环节上,通过赋予产品文化和人性化的丰富价值,将人类的价值观、情趣、取向融入产品内涵,使产品成为文化的载体,以此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价值认同与社会识别等人文需求,从而从情感上触动消费者,提升消费欲望。至此,品牌已经提升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人们也真正认识到竞争土地、竞争机器的传统时期已经远去,现今信息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便是品牌。

二、企业品牌文化研究意义

研究品牌以及品牌衍生的文化内涵,分析前人研究成果以及现有成功案例,提出塑造品牌形象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

1、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明确品牌文化核心要素,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2、分析成功案例模型,扬长避短,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隶属于上海纺织位于苏州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近代工业老厂房改建的m50艺术产业园,m50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当前也面临着品牌文化的塑造问题。当前,m50在种营销策略和营销活动下,已经具备了文化的特征和基本的架构,还需要进一步梳理现有基础,形成统一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m50文化内涵和市场形象,从而推动我国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综合而言,通过研究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一些经验,落笔于m50的品牌文化塑造工程,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三、企业品牌文化发展评述有关品牌文化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18世纪80年代左右,欧洲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定义介于组织行为和企业战略的“中间地带”,但很快这一想法便被当时盛行的战略热熄灭,大量学者坚信企业文化管理和战略管理不应该分开,企业的战略将最终直接决定组织行为与企业文化的定位。到19世纪末期,有关品牌的研究已经逐步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进步。管理学者在品牌文化结合组织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品牌文化在组织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品牌文化在组织行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最终去向。在这一阶段,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金·S卡梅伦和弗里曼联合发表的《关系与效益》,明确了品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深远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发展迅速、现代化变革逐步推进,我国大量企业逐步认识到品牌文化的重要性,并将打造品牌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植入公司管理纲要。不过,早期我国缺乏理论积淀,单纯效仿国际品牌的打造方式,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文化的本质,导致大量品牌虽然朗朗上口、家喻户晓,但却无法真正走入民心、促进消费。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开始认识到这一误区,开始对品牌文化的内涵和品牌文化的实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此时,我国品牌文化与社会发展、品牌文化与企业管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近些年,人们消费理念逐步完善和科学,一般商品均能够满足消费者常规的功能性需求,此时,消费者提出了对产品文化的渴望,这一渴望不但要求企业创新产品内容,更要求企业家在现有产品中提炼内涵、突显特征、彰显地位。如今,针对我国品牌文化的研究逐渐成熟,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支持的方法得到重视,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果。

798艺术区成功的因素不仅包括区域特点、政策扶植、时代背景,还包括文化展示与流通功能、民众参与与艺术家共享、文化经历的产业互动、丰富的生活领域产业入驻等等,这些因素共同打造了798特有的文化内涵,推进了798的发展进程。随着比利时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西班牙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美国佩斯画廊、林冠画廊等国际大型艺术机构纷纷入驻,798艺术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如今它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或艺术现象,也不仅仅是“文化冲突和共存”的平台,它已经发展为一个集文化、艺术、经济于一体的复合产业,也正因为其特有的文化根基,导致其具有极强的植入能力和品牌效应,从而对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变化都有快速反应。目前,798的发展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市场压力,m50艺术产业园更应该积极吸取以798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成熟园区发展精髓,结合m50品牌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提出科学客观、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品牌文化打造策略,推动m50品牌快速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再注活力。

四、研究主体

(一)m50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m50原址为20世纪30-80年代老工业纺织厂遗留工业厂房,如今是一个位于上海莫干山路50号的实体艺术产业园区,占地42余亩,拥有入驻客户140家左右,其中包括部分知名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机构、及很小一部分商业配套等。为推广品牌,m50积极拓展资源,目前已经具有以下优势:

1、成立m50表演工作坊,出品话剧《浮生记》、《我会半夜之前来》、《国家安全》等,其中《浮生记》累计共巡演30余场次,取得广泛市场效果:

2、开办吾灵小小画家坊,面向对象为3-6岁学习艺术绘画课程的儿童:

3、自06年起,每年出品一首园区主题曲,风格每年不同,有效提升了m50品牌知晓度:

4、自07年起,每年举办CReatiVe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由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评论家、策展人等组成的评委,面向全国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5、设立m50联合开幕日,在上海双年展、艺博会、上海当代等艺术活动期间,每年上下半年各一次;

6、搭建吾灵网(m50网上创意园)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和线下活动信息;

7、建立m50创意空间,为无法入驻园区的客户提供优质展览:

8、建立m50创意产品实体店,提供吾灵网创意产品的实体体验:

9、开办《aRtinSHanGHai》双月刊艺术资讯类刊物,免费在上海40余个艺术空间、星级酒店、精品酒店免费领取;如今,m50已经不再局限于园区空间的艺术铺陈,正满载着对整个创意产业链的向往,围绕“艺术、创意、生活”的品牌核心价值,努力绘制多样的艺术创意面貌,打造创意机构、创意品牌、创意产业。目前,m50除园区运营外,还对外承接各类设计、场地租赁、礼品定制、创意活动等业务,全面提升品牌文化形象,让“创意”成为一种风尚,走入百姓生活。

(二)m50品牌发展制约因素评述

m50品牌文化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针对于时尚园区的企业文化内涵、如何挖掘时尚园区的企业文化、如何正确树立企业文化、如何进行品牌塑造等问题仍有一定欠缺,具体表现为对产业背景和场地原型利用不够充分、知名艺术专家加盟力度不够、艺术产品有待丰富、艺术生活化力度不强、活动系统性不足、新媒体手段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三)m50品牌发展规划建议

1、借力原型及历史,提升m50品牌文

化内涵

原型其实就是文化的载体,用文化原型来创建与传播品牌,其实就是在传播品牌的特定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文化的塑造,其根源都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就越容易把握其中的真谛和要素,也就更能够将品牌与文化有机结合。打造m50品牌文化,要依据其市场定位和产品概念,关注其文化背景元素和核心价值理念,通过整合、延伸,使得原型历史与现代品牌水融、密不可分,最终将品牌的个性精神与文化价值理念完美体现。

m50立足于纺织厂原址,纺织产业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m50提倡创意生活,这与原本的工厂文化虽有差别,但大方向一致。因此,m50应该借力工厂原型及历史,彰显人类发展历程,渗透时代文明印记,从而展示出人类永恒主题一一生活与艺术并存,怀旧与创新并存。m50品牌目前过于重视对现有文化的宣传,而对纺织厂原型的故事演绎度不够,建议m50将纺织产业与艺术创造相结合,以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资料和改善生活水平的精神资料进行融合,以时尚的形象彰显原型历史,以动人的故事突显品牌发展过程,以永恒的画面带领消费者认可m50品牌文化。在这种结合历史原型、文学原型、艺术原型以及文化原型本身的途径下,创建文化品牌与塑造品牌文化就更加顺畅,也就会更加迎合人心。

2、多元艺术形态,扩大m50品牌业内影响力

m50作为时尚文化品牌,其艺术水平是影响品牌业内影响力的关键因素。m50要打造成为规模庞大、水平高潮的画廊聚集区,这不仅要求大量著名画廊和设计师的入驻,更应该以宽阔的心胸,提供多元艺术交融的平台,以其领域内“创新结合”为特征,扩大品牌影响力。

m50现有140家入驻产业分别为画廊、工作室、设计机构等几个类别,其产业面不够广泛、产业间关联度不够密切,品牌业内影响力不够。合作、资源互补、双赢将是我们品牌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需要搭建更广高多的服务平台,让创意在m50交汇,提升m50品牌的影响力。

3、丰富艺术产品,增强m50品牌市场吸引力

m50品牌文化主打创造,创造是推陈出新,也是生活改造。目前,m50已经具有了一定创意产品,但产品形态比较单一,产业链不够严密。为增强品牌市场吸引力,m50应该进一步发展艺术产品生产,让艺术产品更能走进日常生活。比如,m50中很大一批受众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的需求较为广泛、需求度较为强烈、时代特征比较明显。m50可以深入挖掘年轻人需求,提供能够彰显m50品牌文化的艺术产品,不仅包括书包、油笔、书签、配饰等,还可以包括价格适中的床单、厨具、餐具等家具用品,让艺术产品不仅活跃在艺术业内人士身边,还要走入人类生活起居。同时,m50艺术产品销售渠道应该更加广泛,不但在线上提品信息、线下提品体验,还可以与著名文具生产厂家、创意产品生产厂家联系,将艺术产品真正推入市场,增强品牌市场吸引力。

4、服务全体社会,打造m50品牌公益化形象

m50品牌文化是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品牌文化,并非高屋建瓴、甚至高不可攀。为此,m50不但要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完善推广艺术、提供艺术平台的职能,还要努力营造社会化、百姓化形象,在这一方面,m50可以凭借其经济实力和艺术平台,为有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必要的帮助,打造公益化品牌形象。

比如,m50可以在某艺术院校开展资助活动,为优秀艺术类学生提供奖助学金,支持他们的艺术事业发展:同时,m50可以在大型活动中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鼓励大学生参与实习或参与组织工作,以此让m50品牌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有市场感召力。

5、开展系列活动,增强m50品牌战斗力和延续性

m50品牌文化推广活动已有了明显的成效,比如话剧演出、主题歌曲等等,但是推广活动大多是分散的,没有主线。因此,建议m50将现有的推广活动精炼、整合,形成以季度为阶段的品牌活动主线,比如第一季度开展DiY创造艺术系列活动,第二季度开展品牌歌曲戏剧活动,第三季度开展公益平台活动,第四季度开展大型画廊交流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品牌推广活动的整体性,还为品牌广告和市场形象提供了更好的素材,让新老消费者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有效增强品牌战斗力和延续性。

6、采取新媒体手段,全方位传播m50品牌文化及形象

m50品牌文化推广不但要通过实地店的方式,还要借力互联网新媒体手段。现在m50旗下吾灵网站活跃性一般,网站信息更新频率不高,网站活动邀约力度不强。因此,要加强互联网应用,完善网站建设,加强页面更新速度,增强活动倡导和邀请力度;同时,要对以往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更好的推广品牌形象。除互联网之外,m50还可以作为赞助商加盟一些时下流行活动,比如滑板比赛、服装设计大赛、绘画创作大赛等,以冠名的方式加强品牌宣传,并以大型活动为平台,宣传m50品牌理念,全方面传播品牌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内涵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综述

目前,科技服务业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较早出现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国科发策字[1992]566号)中,该文件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一些行业范围,认为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从此,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目的论和手段论。

一是目的论,代表学者有程梅青(2003)、石忆邵(2009)等。其中,程梅青等(2003)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石忆邵(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以着眼于深化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各种支撑和管理的行业。目的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目的,是从服务对象的维度定义科技服务业,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是手段论,代表学者是陈先荣(2005)、王晶(2006)等。其中,陈先荣(2005)认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手段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手段,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这种观点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

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是研究科技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目的,也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对象,更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手段。仅仅从目的论或者手段论角度来界定科技服务业,都无法把握科技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考虑,下面将从科技服务业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从科技创新链或科技活动链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服务业内涵进行界定,以求规范、严谨、全面、清晰、易懂。

二、科技创新链的过程分析

科技创新链是指从产生科技的新创意和新知识,经过研发和技术要素组合,将新创意和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进行实际应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人力、资金、设备、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链条时序看,科技创新链包含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从链条功能看,科技创新链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链与科技产业链两个子链条,前者与科技成果产生阶段相对应,后者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相对应。

科技创新链可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而科技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实现研究开发链的专业化细分,形成相互联系的研发生态群;二是促进研发链与产业链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互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发挥着对接、催化及加速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综合服务。

三、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根据以上对科技创新链的分析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以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主要支撑手段,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服务宗旨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它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高效运作的“剂”,是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从服务手段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服务业依托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无论是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形式,都具有此特征。

第三,从服务对象来看,科技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的参与者,集中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高端环节。除包括上述主要技术创新参与者之外,也包括政府机关。

第四,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服务业涵盖了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提供的是技术研发、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

第五,从服务层次来看,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层次、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新兴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应用的过程,又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第六,从产业属性来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端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13).

[2]程梅青,杨冬梅,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3]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5]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作者简介:王富贵(1984-),男,山东淄博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8

关键词:平面设计;诗性文化;高职

一、前言:

在二维平面空间中构建纵深感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平面设计,其画面一定要突破平面限制,绵延至无限并和世界本质进行连通,具有丰富的内涵的意蕴。平面设计的禁忌就是想象被固定在平面上,没有深度和内涵,仅仅是设计元素的排列组合,虽然整体也较为精巧,甚至能够给人以感官冲击,但是却很难让人产生回味的意蕴。也就是说,这样的平面设计仅仅是符号的堆砌,缺乏应用的灵魂和生气。如果将诗词融入到平面设计中,就会让设计产生一种悠远的意境。当然平面设计和诗词显然没有等式关系,平面设计不仅要将意义和内涵展现在平面上,同时也要凸显在二维空间中,所以对于形象的处理则需要变得更加精心。

二、诗性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共性

(一)对视觉形象的应用。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形象来传递情感和反映社会本质。视觉形象所传递出来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物象的色彩、形态和远近、高低。视觉的感官体验相对直接,而且也有助于表现和观察,因此在诗歌创造中常常将视觉形象应用其中。比如王维在《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就将两种物象进行高地远近的呈现,进而产生了极佳的视觉冲击力。平面设计从本质上就是视觉上的设计,所展现的元素也是各类视觉形象。比如由“三生无形”团队所创作的《半轮•壶》,就将“半月罩孤峰,独酌酿乡愁”这个意蕴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给观众传递出浓浓的思乡之意。在这幅作品中,壶身相对平直,而壶盖则以山的形状来进行设计,壶把则以刚浮出水面的明月来进行造型,于是又能够产生“海上生明月”的艺术效果。这些设计都十分注重细节的研究,壶身上的釉色则由景德镇釉色研究专家精心调制而成,而把手则由民间铁艺艺人进行制作。这幅作品不仅包含了精益求精的技术,同时也融入了深厚的生活智慧,并结合当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展现出一副具有诗意的作品,也再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本质的“道”境。

(二)对节奏感的把握。除了之外的文学体裁,大多采用日常语言来进行展现,诗歌则需要将日常语言进行诗意的转换,进而产生显著的节奏感。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是诗歌的重要语言特点,也是区别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和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存在着显著差异,它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综合。设计师需要将构成视觉的元素进行创新,进而使之产生相应的情感和创意。视觉元素主要为面、点、线,而在平面设计中,除了这三个基本元素之外还有颜色和形状等。将这些元素进行有节奏的变化,就能够产生良好的设计效果。比如点和面之间的构成关系,有的作品注重齐整,构建一种秩序之美。有的通过散点设计,产生一种错综复杂的视觉效果。有的则通过群化形式进行设计,基于统一的背景下产生一种韵律之美。视觉元素之间的排列模式,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运动的方向性,就能够形成设计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对形式美的追求。诗歌不仅具备美化功用,更具有传递思想内涵的作用。因此诗歌创作和鉴赏都极为重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诗歌中的意境之美,诗人极为注重采用相对独特的诗歌形式。通常诗歌形式之美主要包括听觉和视觉这两个环节。对于后者而言,能够展现出对称和错综复杂之美。因为诗歌从文体方面来说,能够很好的展现出这种视觉的形式之美,所以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定的视觉享受。从视觉角度来看,诗歌不仅包含了对称和整齐的视觉美,同时还包括了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整齐让观众可产生秩序和和谐的体验。而对称则能够让观众产生稳定和均衡的体验,错落有致则能够让观众产生活泼和灵动的体验。诗歌中的视觉形式主要包括诗行长短、数量和排列等,这些元素不仅能够展现它的形式之美,同时也能够展现它的意境之美。而平面设计同样需要遵循和谐、韵律以及灵动的原则进行设计,从形式美来看,这两者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当然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同样也需要注意发挥其表意的功能。

三、平面设计教学中渗透诗性文化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将诗意内涵植入至平面设计课程中,这为学生指出了创新和发展的方向。我国诗歌文化十分注重意境的展现,追求一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的飘逸、灵动、浪漫的境界。而且这些内涵和我国传统的文人画也有着典型的一致性,在我国传统美术观中,也十分注重“传神”、“写意”。而且这些观念也对西方的抽象派和现代派的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对于今天的政治、生活和艺术等诸多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将以一定的引导,还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敏锐的感知力,以及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特征,进而为提升他们的技能提供重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揣摩,进行艺术鉴赏等活动,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增强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并在后续的专业技能练习中,更好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群众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无论何人都难以避免这种冲击。在社会诸多群体中,高职学生的重要性无疑更加显著,他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显著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渠道。尤其是我国传统的诗歌文化则十分注重意境的展现,这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很好的丰富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激活他们学习的兴趣。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时,要注重设计主题的意境展现。比如可以提出一个展现要求,让学生自由的呈现。因为学生理解和观察角度的差异,所产生的意境必然具有多元化,有的注重感情的传递,有的注重细节的设计,有的注重灵动的设计等。通过这种引导,就可以有效的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进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传统诗词、美术的内涵,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这种不拘一格的表达模式,不仅可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培养创造性的平面设计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传统文化通过平面设计教学的传承发展。在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将相关的元素进行分析、重组和组织所得到的最终结果,而这个结果也会对现实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平面设计艺术不仅要映射现实,同时还需要丰富现实。而且这个设计创作和现实之间本身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设计时,需要将现实的基础和上层建筑加以统一认识,抓住核心的现实矛盾。从这点延伸出去可知,平面设计中的所谓创造实际上就是现实的一种特殊形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诗歌无疑是艺术的皇冠。然而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和古人有着显著差异,但是从文化精髓中却有着一脉的联系。所以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将诗歌文化中的“意蕴”、“形式”和“神韵”等植入其中,进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使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模式,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当他们的理论和审美都能够达到某个高度之后,在运用现代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时,就会实现传统和现代的外媒统一,进而构建出具有中国味的现代设计。

四、深化平面设计教学中对中国诗性文化的整合和运用

(一)明确诗性文化教学内容,加强诗性文化的设计应用。为了更好的将传统诗歌文化融入到平面设计教学中,老师需要构建完善的诗歌文化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重点阐述诗歌文化和平面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在鉴赏诗歌艺术时能够更好的领悟诗歌中的艺术内涵,进而将这个内涵融入到平面设计创作中,也就是说,通过发展和运用传统诗歌文化中的诗性来深入理解平面设计的精髓。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大多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其中诗歌是其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和诗歌文化,进而推动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领域的传承和发展。

(二)完善课程教学模式体系,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专业虽然在教学中引入了传统文化内容,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后,很容易忘记诗性的传统文化,这说明这方面的教学并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就变得浅薄,在平面设计中也很难将这些诗性的文化融入其中。当前这些方面的诗性文化的教学整体较为枯燥,而且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方法单一,学生在上课时,往往呈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对于这种现状,就需要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老师对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进行革新,转换角色,充分调动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作用,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另外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创新,比如采用讨论时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并将这些内涵融入到平面设计创作中。

(三)加强教学内容资料的收集,深人挖掘诗性文化的内涵。注重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注重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在推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方面作用显著。在具体教学时,老师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多元化的讲解。例如在设计主体教学过程中,课题需要结合相应图片进行层层递进时展开,进而将其中的诗性文化内涵进行展现和挖掘。如果涉及到诗歌文化中的意境教学,就需要通过其中的字面意思进行延伸和启发,将这些意境充分的挖掘出来,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而让学生在挖掘这些诗性文化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性内涵,进而在具体的平面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另外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的收集相关的影像和图文资料,也能够提升他们主动学习能力,这种有意识的素材收集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郝书翠.诗性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2008(04)

[2]方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6(09)

[3]柳燕子.含蓄的力量——由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谈现代设计[J].咸宁学院学报.2005(02)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9

Logo是标记事物特征的符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文字图形化Logo设计就是把一个组织机构或企业品牌的名称运用复杂而丰富的设计手段进行图形化、抽象变形,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多层含义,富有深度内涵的代表性符号。文字图形化Logo设计作为设计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当然有它独立的设计的规律,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文字图形化Logo的设计原则如下:

设计原则

1.可读性

文字图形化的Logo是在视觉传达中,向受众表达作者的创意要求和企业的内涵信息,要体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考虑它们的整体视觉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在设计文字图形化的Logo时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

2.艺术性

设计的艺术性就是要求设计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经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Logo都应具有某种程度的艺术性。既要符合表达组织或企业信息的实用要求,又彰显美学原则。在做文字图形化的Logo设计时既能张扬个性又能体现信息内涵。一般来说,艺术性强的标志更能吸引和感染人,给人以强烈和深刻的视觉冲击。

3.创新性

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创造。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人们的审美心理旨在求美、求新、求异,这样就决定了设计必须做到求变、求新、求异。所谓的文字图形化Logo创新,可以根据原有基础上文字Logo进行设计改良,也可以是完全颠覆性的创新。

4.信息内涵性

设计师应在详细了解设计对象的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及有关法规等相关情况和深刻领会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策划设计,应以简练的造型符号,能表达出既内涵丰富,又有明确侧重,并且容易被观者理解的兼容性信息为最佳。优秀的Logo都具有形象简洁、个性突出、信息兼容的知觉特点。

文字图形化的成功名牌Logo案例分析

1.北京奥运会Logo分析

北京奥运会标志囊括了多方面的信息,蕴含了丰富的内涵,艺术造型上结合了中国的印章、书法、运动健将、“京”字,巧妙地把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运动的美好憧憬和喜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特别是“京”字,不但寓意着在北京举行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表达运动健将勇夺冠军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神韵。

2.北京大学Logo分析

北大的校徽是鲁迅亲手设计的,其Logo主要由篆体的“北大”二字组成,把“北大”经过抽象变形,变成三个莘莘学子的形象,蕴含着三人成众的意思,另外,又像是下面一个人背负着上面左右各一人,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空间。整体是简洁大气、内涵丰富的品牌Logo。

3.中华与现代汽车Logo分析

华晨集团“中华”汽车的Logo是由一条线柔和饱满,设计简单大气地表达一个“中”字,颇有中国文化中“中正和谐”、“大道至简”的风韵。

大众汽车的Logo是由大众汽车公司(德文Volkswagenwerk)的首写字母“Vw”组成,既然说明是大众人民,世界人民使用的汽车,标志造型也像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的企业理念。

4.美的Logo分析

美的Logo是由“midea”英文名称设计而成,“m”上下两条圆弧,构成一个圆环的形状,寓意着美的产品走向全球化、国际化,象征着美的集团产品良好的品质,企业强盛走向世界的文化理念。Logo根据生活电器特点,采用天蓝色调,配上“美的”二字,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生活画面,极具质感。Logo下的广告语“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既宣传了企业产品的文化理念,广告词也完美地与产品相融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给人们带来温馨、暖暖的感觉。

5.百度Logo分析

百度公司Logo主要是由“熊掌”和百度及拼音构成。“熊掌”图形的创意源泉来自于“猎人寻找熊掌的足迹”与网上搜索技术类似,从而构成百度的搜索概念和Logo图形形象。“百度”这名称也来自宋词“众里寻他千百度”。

6.伟峻生态教育基地Logo分析

伟峻生态教育基地这是一个图文结合的Logo,由wei第一个字母“w”与峻峭的山峰组成标志的核心精髓,把“w”与生态教育基地的宗旨(培养出保护生态平衡的金凤凰)完美结合一起,经过创意思维抽象变形设计成一只跨山越岭的金凤凰,绿油油的山峰既体现了生态保护的成果,又体现了生态教育的行业特色。如图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篇10

一、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2007—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2%。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省歌舞剧院、海南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成,文昌航天文化主题公园、陵水海洋文化主题公园、三亚海棠湾梦幻娱乐不夜城、海南国际创意港、三亚创意新城、长影海南世纪城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育建设以中国南海博物馆为依托的海洋文化产业园区、以文昌航天主题公园为依托的海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海南影视基地、三亚动漫产业基地、“印象·海南岛”演艺中心等。四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海南“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等。

海南文化创意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事业底子薄、文化设施欠账多、文化产业规模小和层次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缺乏骨干型企业和影响力品牌。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高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求。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等要素市场建设滞后,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投融资支撑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岛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品牌相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与发挥集聚效应相结合原则,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创意产业集聚区,逐步完善文化创意相关人才、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加快建成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显著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软实力,为海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构建创意产业支撑平台

一是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二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加强市场推广、资源共享和产业化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文化会展等高端文化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三是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产品创新,畅通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

(二)重点扶持特色优势行业领域

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发展特色,加快形成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领域。一是创意设计。重点发展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工艺品设计等行业,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二是动漫游戏。以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等,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三是文化软件。突破数字内容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面向“三网融合”、数字视听、数字出版、动漫研发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公共技术平台。四是数字传媒。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加快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五是出版发行。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新业态。六是影视制作。加快推进海南影视基地建设,打造集影视动漫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在琼北建设集影视拍摄、影视博览、游览观光、探秘体验为一体的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七是文化旅游。将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长影海南世纪影城主题公园、海棠湾国家海岸旅游度假区等16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成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八是文艺演出。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积极培育海口“娱乐之都”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三亚“浪漫天涯”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琼海“红色经典”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以及兴隆“东南亚风情”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初步形成海口—琼海—万宁—三亚等重点旅游演艺黄金市场。九是文化会展。以博鳌亚洲论坛为龙头,以海口、三亚为重要基地,健全会展业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国际会展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