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十篇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十篇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05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责任中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不同态度的情感体验。”[1]责任感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几个部分组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主要表现为:第一,以社会为本。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个人的利益和诉求被淹没其中,“内圣”的目的是为了能“外王”,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没有被放到应有的地位,受教育者个人的特点、权利、利益被严重忽略。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着这个问题,这从历次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近些年随着以人为本思潮的兴起,这一现象有所改变,但在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不少教育者和管理者仍然自觉不自觉地持社会本位的理念。这就导致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抵触和反感。第二,以教育者为本。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着绝对的支配地位,在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也不例外,使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处于被动的、客体的地位,其主体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也就不能较好地实现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

2.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内涵认识不清

突出表现为把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应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事实上,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概念:从德育学角度看,它是道德的核心成分之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人的社会性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社会责任感主要属于道德感;从伦理学角度看,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认知和态度行为体验;从哲学角度看,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为责任与自由的关系判断与态度行为;从法学角度看,责任感体现了个人与他人的社会契约关系等等。因此,社会责任感远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可以概括的,涉及到多门学科以及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内容不系统且远离学生实际生活

首先,学生所接受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并不系统,大多囿于思想政治的范畴。但事实上,学生社会责任感包含了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世界和人类的责任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几大方面。另外,尽管学校也有一些有关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系统,学生在其中学到的内容也就是零散的。其次,当前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过于政治化和过于偏重宏大叙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一些基础性责任却被忽略。如教育学生要为国家、为人民负责,却没有教育学生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教育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却忽略了教育学生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要感恩朋友与老师;教育学生要担当天下大义,却忘了告诉学生要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等等。学生社会责任感内容上的不系统与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基本问题认识模糊,当然也就不利于其社会责任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培养。

4.方法途径单一,流于形式

首先,当前我国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仍以理论传授方式为主,片面强调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实践重视不够。这种教条化、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必定会导致学生在知、情、意、行上的不统一。学生在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表现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就说明在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知行不统一的现象。其次,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活动及多种途径的教育。包括社会责任感在内的一切德育都应是实践性的教育活动,除课堂教学外,其他一些社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应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良好渠道。再次,以教师道德灌输为主,对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难以激发其积极性,更难于使学生把教师所讲授的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真正内化。

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要解决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弄清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基础:第一,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本质的理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不只是生物性的存在和单子式的存在,而是社会中的一员,对他人、对社会必定负有相应的责任,除非他完全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第二,社会契约理论。洛克、卢梭等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为了社会的有序,人们必须形成共同体并遵守共同的约定。这实质上是在讲每个人都必须负有相应的责任,正如卢梭所说的,“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3]。

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基础:各国都非常重视包括学生在内的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美国特别强调以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形式进行,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如在《1990年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中,设立“服务美国”计划,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在《1993年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中,建立了国家服务社团支持各项服务学习计划,以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2002年公民服务法》中再次强调了服务学习对强化美国公民责任感的作用。有统计资料表明,1984年美国仅有9%的大中小学涉及到服务性学习,但在1999年32%的公立大中小学已经开始实施服务学习计划,在2002~2007年间,美国青年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百分比由2002年的55%增加到2007年的60%[4]。日本在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中强调教育要注重劳动和责任。新加坡也把公民责任教育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做出了硬性的约束规定。我国古代也一直重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如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万世开太平”“铁肩担道义”等等,都表明了对家庭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今天我们开展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等教育活动也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

上述相关理论阐明了我们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必要性,而国内外的种种相关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改进我国的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对策

1.政府要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凡是对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搞得较好的,政府在其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我国应借鉴这一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对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到法律的层面。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大多停留在一些相关的口头宣传材料上,虽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了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那毕竟不是法律法规,缺少强制执行力。第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应比较详细而具有可操作性。如德国在相关的法律中就具体规定孩子有做家务劳动的义务,而我国的不少法律和政策规定存在着用语过于“原则”、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现在不少宣传中所讲到的“要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样的表述就很模糊,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包括哪些内容以及相应的奖惩等方面都没有具体的规定。第三,政府要积极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从来就不仅是学校本身的事,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定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因此,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政府应尽的责任。

2.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们在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时也应树立和贯彻这个理念。首先,在教育中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一个社会群体对其成员所提出的价值目标和期望,只有与个体的特殊的能力、需要相一致时,才能转化为他的自我价值意识,才能转化为他的行动。”[5]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需要的教育方案。其次,在教育中要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道德责任是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在本质上是自律的,是道德主体性的高度体现,是随主体理性的发展而日生日成的。”[6]只有把学生真正放到了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主体意识,进而形成主体能力,才能较好地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结合。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按照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进行活动。教育者如果只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则最多只能让学生达到“自我”的层次,即出于受到处罚的恐怖而不得不按照社会规定的原则行事。教育者只有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才可能达到“超我”的层次,即主动自觉地按照道德原则活动,达到“慎独”的境界。

3.建立系统而科学的内容体系

首先,要建立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系统的内容体系。这个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大方面:其一,自我责任感内容。主要表现为珍惜自己的生命,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为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而不断努力上进等。其二,家庭责任感内容。主要表现为对家庭成员的无私付出与关爱,与家庭成员同舟共济、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等。其三,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内容。主要表现为尊重他人、同情弱者、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等。其四,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内容。主要表现为热爱自己的祖国,积极学习、传承与创新国家和民族文化,对促进国家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等方面。其五,对世界和人类的责任感内容。主要表现为勇于担当天下道义、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其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内容。主要表现为爱护自然环境,努力建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等。其次,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已成为大趋势,在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也应该注意把社会责任感培养与社会现实问题、与学生生活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及困难紧密结合起来。

4.采取多样化的教育途径与形式

第一,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一方面,学生须要接受有关社会责任感内容的理论学习,这是使其形成正确认知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如英国德育学家麦克菲尔指出的那样,高度理性化的教育方法并不完全适合道德教育的开展,如果学校仅关注学生对于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那么德育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7]。因此,我们应让学生多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有调查研究表明,社会服务经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影响显著,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并且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次数和频率与社会责任感发展呈显著正相关。第二,注重情境体验。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教师的教育内容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体验产生一定的情感认同,才可能最终转化为行为,因为社会责任感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育者创设一定的体验情境,使学生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对所扮演角色的责任认识,并去体验角色的情感,使其产生移情作用,从而最终把这些责任要求内化成为自己责任感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三,注重团体教育方式。马卡连柯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科尔伯格提出的公正团体法,其实质都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团体中受到教育。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也应该注重团体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在团体中逐步培养起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刘世宝.责任感的心理学界定及心理实质[J].中国德育,2005(12).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苏守波.当代美国青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施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2000(10).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2

一、刑法调整对象的若干观点评析

就笔者所知,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刑法的调整对象存在着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广泛社会关系说”、“罪刑关系说”和“刑事法律关系说”,其中,以“广泛社会关系说”的影响最大。

(一)“广泛社会关系说”评析

该说认为:“刑法所保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广泛,凡是涉及到统治阶级利益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刑法都要予以保护。”(注: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所有部门法所保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都同时借助于刑法的保护和调整。”(注: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一些法理学教科书也认为:“刑法可以调整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该说在我国影响最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最大。

笔者认为“广泛社会关系说”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

1.该说不符合刑法的本质。刑法是国家制裁犯罪分子的法律,而犯罪的本质是危害整个社会的行为或反对统治关系的行为。因此,刑法只应调整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者、统治者的国家在同犯罪行为的斗争中发生的关系,即只调整国家与犯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应调整什么广泛的社会关系。

2.该说与法理不符。从法理上讲,任何部门法都必须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否则就不存在该部门法。如果说刑法调整广泛的社会关系,这实质上是说刑法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从而否认了刑法存在的必要性。

3.该说混淆了刑法的调整对象与刑法的目的。保护各种社会关系是刑法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保护不等于调整,保护发生在社会关系外部,而调整发生在社会关系内部。刑法并不通过调整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领域的行为从而对这些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4.该说混淆了刑法与宪法的关系。只有宪法的调整对象是广泛的社会关系,即对本国社会关系的各个重要领域都作出原则性规定。所以,严格地说,不能称宪法为部门法,它是一切部门法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法、“母法”,而刑法并没有对广泛的社会关系进行规定。刑法是部门法、“子法”而非根本法。

5.该说与近、现代刑法的功能不符。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法制中,“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对违反民事、行政等社会关系的行为,往往采取刑事制裁的方式进行惩罚,刑法对民事、行政等社会关系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近、现代刑法已与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分离,刑法已不再调节民事、行政等社会关系。

(二)“罪刑关系说”评析

该说认为:“罪刑关系应当是刑法的基本问题,也是刑法的调整对象。”“罪刑关系的运动,表现为刑事法律关系的全过程。”(注: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第696页。)笔者认为这一观点也不成立。法律只调整社会关系,而犯罪与刑罚的关系不是人与人及人的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是两种刑法制度的关系,此其一;其二,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并不贯穿刑法始终,有犯罪不一定有刑罚。显然,罪刑关系说缺乏说服力。

(三)“刑事法律关系说”评析

该说认为:“刑事法律关系是刑法所调整的对象。”(注:赵廷光主编:《中国刑法原理》(总论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这里的刑事法律关系指刑事实体关系。这种观点将刑事法律关系界定为刑法的调整对象,当然无可非议。但这仅仅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表面认识,没有反映刑法调整对象的本质,必须进一步揭示出比刑事法律关系更深刻的认识。揭示比刑事法律关系更深刻的对刑法调整对象的认识,这正是本文下面所要研究的内容。

二、作为刑法调整对象的刑事责任关系

刑事法律关系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表层认识,比刑事法律关系更深一层的对刑法调整对象的认识是刑事责任关系。

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法律责任“包含了两层语义,即法律责任关系和法律责任方式。”(注: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从社会学上看,责任反映个人同其他人和社会的联系。没有责任,自由就会成为无政府状态,而人的权利就会成为无限制的任性。”(注:[苏联]π·c·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朱景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7页。)据此可以认为,刑事责任也有两层语义,即刑事责任关系和刑事责任方式。刑事责任关系就是国家与犯罪人之间依照刑法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刑事责任方式就是各种刑事制裁措施和各种处理结果。

像任何法律关系一样,刑事责任关系也由其主体、内容、客体等要素组成,也有引起其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

刑事责任关系的主体一方是犯罪人,另一方是作为统治者、主权者的国家。刑法作为刑事实体法,它并不规定或不应该规定有关司法机关的职权。规定司法机关的职权是宪法、司法机关组织法和诉讼法的任务。因此,司法机关不是刑事责任关系的主体。

刑事责任关系的内容是国家对刑事责任追究权力的拥有、所有或享有以及犯罪人对刑事责任的负担。这里笔者在表述刑事责任关系内容时,没有将“权利与义务”作为其内容,而是用的“所有”与“负担”。因为,“不管传统的观念如何,法律关系的直接内容不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而是他们的社会活动和行为”。(注:[苏联]π·c·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朱景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78页。)法国刑法学家指出:“刑法本身并不创立新的义务,而只是对其他法律分支中已经确立的规则给以更有力的认可或制裁。刑法是一种制裁性法律。”(注:[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苏联法学家也认为:“从法律的观点,惩罚不是一种义务,即由于应受指责的行为而受到剥夺的义务,而是这种剥夺本身,它意味着利用国家强制力在法律界限内反对违法者。”(注:[苏联]π·c·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朱景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页。)所以,刑事法律关系并不表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而是一种剥夺与被剥夺的关系,是一种享有惩罚权力的一方与被惩罚方结成的关系。国家在对刑事责任追究权的享有与犯罪人对刑事责任的负担中形成的刑事责任关系,是一种因犯罪而引起的,依照刑法而形成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现实的而非潜在的。犯罪行为的出现,如同犯罪作为一种客观事实而存在一样,刑事责任关系同样也作为一种客观事实而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使未经司法机关确认和追究,但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刑事责任关系是存在着的。刑事责任追究权的享有与刑事责任追究权的行使是可以分离的,就像国有财产的所有权与财产的使用权可以分离一样。

刑事责任关系的客体就是刑事责任追究权的享有者与刑事责任负担者的行为共同作用的对象-各种具体的刑事责任实现方式,如刑罚、保安处分、免予处分,等等。

刑事责任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犯罪行为。变更的法律事实有减刑、特赦、灾祸等。消灭的法律事实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罪犯死亡、刑事责担承担完毕等。

在对刑事责任关系进行一番研究之后,人们对犯罪、刑罚与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刑事责任在刑法中的地位,既非与犯罪并行,也非与犯罪、刑罚并列,更不等同于刑罚。作为刑事责任关系的刑事责任在刑法中属于驾驭全法的作用,是刑法中的“最上位概念”。在刑事责任关系中,犯罪仅仅是刑事责任关系得以产生的法律事实,刑罚仅仅是刑事责任关系的诸种客体之一。无论是犯罪,还是刑罚,它们都只是刑事责任关系中的要素而已,是不能与刑事责任关系相提并论的。

将刑事责任关系作为刑法的调整对象,不是臆断,而是有着充分的法学理论与法制实践依据的。

(一)从我国刑法的内容来看,刑法是调整刑事责任关系的法律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一切制度,无不是为了调整刑事责任关系,即应否追究刑事责任、追究什么样的刑事责任、追究多重的刑事责任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等问题。刑法中的一切条文,离开了刑事责任关系将毫无意义。我国现行刑法总则中的第一章,是关于刑事责任关系的原则规定;第二章是关于刑事责任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的规定;第三章是关于刑事责任关系的各种客体的规定;第四章是关于刑事责任关系几种变更事由的规定。

刑法分则中的章节也并不仅仅是关于罪名或犯罪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关于刑事责任的规定。按照立法科学化的标准来看,甚至可以说,现行刑法典分则各章节的名称是欠妥的。“我国自80年代初以来的立法技术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模式:即在一些条款较多的法律中,将法律责任列为单独一个章节。”(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7页。)在我国的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等所有的非刑事实体法中,对违法行为制裁的规定,都是置于《法律责任》的章名之下的,而不是采用“××违法”或“××违法行为”来表述章节名称。因此,按照立法技术要求,规定犯罪行为及对该罪行的处罚的法律内容,科学的称谓只能是“××罪的刑事责任”,而不是“××罪”。

有学者指出:“刑法中的‘刑’作为罪与刑(广义)的核心概念,其含义应该是指刑事责任。因此,刑法可以称为刑事责任法。”(注:王晨:《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笔者认为这一见解是十分中肯的。“刑事责任是刑事法律关系的总和”。(注:赵廷光主编:《中国刑法原理》(总论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二)从我国刑法规定的任务来看,刑法的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刑法的任务,保卫国家安全等是刑法的目的。当然,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仅用刑罚是不够的,而必须运用“一切”刑事责任方式。前已述及,刑事责任既表示一种社会关系,也表示一种责任方式,因此,刑法的任务就可以表述为:通过调整刑事责任关系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从刑法规范的功能看,刑法的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刑法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同。其他法律由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制裁性规范组成,而刑法中仅有制裁性规范。因为刑法并不调整合法行为,刑法仅制裁犯罪行为,所以人们在正式的法律、法规中,不会看到“违反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看到的均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这就是说刑法只调整刑事责任关系而不调整其他社会关系。

(四)从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来看,刑法的调整对象是刑事责任关系。

我国司法机关的全部刑事司法活动,其中心皆不出保证正确、合法、及时确定、追究和实现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范围。离开了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目的,便无法正确认识司法机关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

三、研究刑事责任关系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人们已往在研究法律责任时,只看到了其作为责任方式的一面,而没有把握其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面,因此,无论是在法理学上还是在部门法学上,关于法律责任的理论观点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刑法学也不例外。因此,在研究作为刑法调整对象的刑事责任关系时,必须搞清楚刑事责任关系与刑事责任方式的联系和区别,搞清楚刑法上的刑事责任关系与刑事诉讼法上对这一关系认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要将作为刑法调整对象的刑事责任关系与作为刑法调整方法的刑事责任方式有机联系起来,而不能割裂开来

刑事责任既是刑法的调整对象-刑事责任关系,同时也是刑法的调整方法。“一般地说,对法律制裁方法的确定是属于法律调整方法范畴的。”(注: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有的法理学教科书认为:“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刑法之所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就是因为它是以刑罚制裁的方法而对这多方面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注: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国外刑法学者也认为:“刑法没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划分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标准,是刑法特有的制裁措施。”(注:[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这些观点将刑法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这些观点就是只将刑事责任视为一种责任方式,而没有同时看到刑事责任还代表着刑事责任关系。

关于刑法的调整对象是广泛社会关系的刑法理论,是导致现行刑法对经济关系、行政关系、民事关系过度干预的理论根源。“修订后的刑法关于经济犯罪的规定并未严格区分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方式之不同。”(注: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由此可见,“广泛社会关系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刑法理论。

还需强调的是,其他部门法既调整责任关系,也调整非责任关系。责任关系和非责任关系共同组成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非刑法部门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民事关系、经济关系等。而刑法的调整对象却不同,它只调整刑事责任关系,而没有非刑事责任关系。为什么?因为其他部门法既调整合法情况下的社会关系,也调整违法情况下的社会关系,而刑法只调整严重违法即犯罪时的社会关系。诚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只有当这些规定(指法律-笔者注)遭到破坏时,责任法才发生效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页。)“刑事责任是刑事法律关系的总和”这一结论的深刻内涵就在这里,这一结论的牢固的理论根据就在这里。

(二)要将刑法上的刑事责任关系与程序法上对这一关系的认识、对刑事责任的科处及执行区别开来

刑法只调整刑事责任关系,解决谁享有追究权,谁应该负担刑事责任及负担多少、负担何种刑事责任等实体问题,即只解决刑事责任的归属问题。刑事程序法的任务是认识、把握这种客观存在的刑事责任关系,并在实施的意义上使犯罪人在肉体与精神上承受刑事责任,即刑事程序法只解决刑事责任的实施问题。现有的刑法理论显然没有区分刑法上的刑事责任关系与程序法上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把握,往往将人们在程序法意义上对刑事责任关系的认识视为刑法上的刑事责任关系。如刑法学上不少人将刑事责任分成若干阶段(产生阶段、形成阶段和实现阶段),这种划分在程序法上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在刑法上却是不存在这些阶段的。在刑法上,刑事责任关系的产生、形成与负担是同时存在的。

如果不将刑法上的刑事责任关系与程序法上对这种关系的认识等区别开来,必然导致刑法学上的刑事责任理论矛盾重重,不能自圆其说。例如,人们承认在法院判决之前,刑事责任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又认为只有判决后刑事责任才形成,这就自相矛盾。

由于刑法理论上没有严格区分刑法的刑事责任关系“设计”职能与刑诉法在刑事责任方面的“施工”职能,导致刑法立法中许多应属于“施工”中的程序问题,却规定在实体法之中,造成法律内容的混乱。如现行刑法总则中规定了许多刑罚执行的内容,甚至是极为详细的规定,刑法总则关于管制的执行规定就是如此。刑法对管制的执行机关、管制犯应遵守的纪律、管制的解除程序都作了非常仔细的规定。刑法关于死刑的执行、缓刑的执行、减刑的程序、假释的执行等问题也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其实,这些内容应是刑事诉讼法的内容,而非刑法的内容。刑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立法内容混乱的情况,其理论根源就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刑法只调整刑事责任关系,还不懂得刑法仅仅履行刑事责任关系的“设计”职能。

四、作为刑法调整对象的政治关系

法律责任关系在每个法律部门都存在。但责任关系还不是对法律调整对象的社会认识,仅是一种法学认识。如民事责任关系是民法的一部分调整对象,但民事责任关系仍属财产关系。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才是对民法调整对象的社会本质认识。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体现的仍然是等价有偿的民法精神,社会内容仍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刑事责任关系还不是对刑法调整对象的社会本质认识,仅是一种法学认识。对刑法调整对象的本质认识,应该从政治社会的高度来研究刑事责任关系体现的社会内容。从政治社会上看,刑事责任关系体现的社会关系就是国家与犯罪人之间,依照刑法而形成的政治关系或称政治统治关系。

将刑法调整对象的本质认识界定为政治关系,有充分的依据。

1.从犯罪的本质来看,用来制裁犯罪的刑法调整的对象只能是政治关系。笔者认为,犯罪是一种危害整个社会的行为。“危害社会”性为犯罪所独有,而不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等一般违法行为所具有。犯罪的“社会性”而不是“危害性”是犯罪区别于其他违法行为的本质特征。贝卡里亚早就讲过:“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尺,即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注:[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凡是从行为的有害倾向性观点,被认为是反对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犯罪是对他人权利的一种侵犯行为,是对权利的普遍性的否定,换言之,也是对法律秩序的否定。”(注:高格:《比较刑法学》,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英美法学家认为:“犯罪就是违反公法,对全社会在公法上侵犯权利及违背义务。”(注:朱华荣主编:《各国刑法比较研究》,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法国刑法学家指出:“任何犯罪,除了直接危害到个人利益之外,在所有情况下都同时危害着社会利益。”(注:[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由此可见,犯罪的本质不是对某种民事关系、行政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危害,而是对一国整个社会的危害。如果是国际犯罪,犯罪就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危害。

犯罪的本质是对整个社会的危害,这与马克思为的犯罪是反对统治关系的行为一说是不矛盾的。所谓反对统治关系的行为,就是反对整个社会的行为。因为作为统治者、主权者的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8页。)正因为犯罪危害的是整个社会、危害的是统治关系,所以,国家用来制裁犯罪的刑法所要维护的就只能是整个社会,调整的就只能是作用于全社会的政治关系。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一、引言

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在《会计杂志》第11期上发表了《社会经济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学中的运用”,从而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社会责任会计是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其任务在于测定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各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和损耗,并提供经济、社会指标,以利于企业决定其经营方针,评价其经营成果,揭示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在国外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我国来说,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都相对落后,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无法充分反映企业的社会贡献及社会损害情况,无法满足有关各方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指通过运用会计特有的方法和技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利害关系人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等信息的过程。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为了比较直观地了解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状况,本文选取宝山钢铁、中远集团和中石化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分析。,通过搜集案例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公司网站、招股说明书等资料中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三个企业都在其网站设有社会责任专栏,并编制有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介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其年度报表中也零星披露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信息,已经初步具有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意识。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披露内容不全面

中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社会的奉献,宝钢则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员工、环境等信息,在报告中,基本都是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面信息的披露;几乎没有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披露,企业报喜不报忧,只披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很少提及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或忽略其应该承担而未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以定性信息披露为主

宝钢、中石化、中远的会计报表定量信息中仅涉及企业对职工的责任、对政府税收的责任等,在其相关社会责任报告中,定量信息更少;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大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且没有纳入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

(三)会计核算中没有设置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例如,案例企业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赞助和捐赠等均列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予以披露,这样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企业虽然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相关的信息却无法在会计报告中体现。

(四)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动机

会计信息披露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社会责任会计相对传统会计比较复杂,社会责任会计不能像传统企业会计那样单纯地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它采用多种计量单位而且对社会责任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愿单独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滞后,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也是众说纷纭,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体系,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披露,披露内容零散分布于企业财务报告内,而且很不规范、

三、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一)美国

美国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源地,无论是政府机构、民间组织还是会计实务界都比较重视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其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对社会责任会计起到了较好的规范作用,如美国会计协会先后成立了社会项目的效果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等各种研究社会责任会计的委员会,加强对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研究,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会计实务方面,社会责任会计也取得了公司管理当局的重视,美国法律规定每个公司必须披露环境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关于土壤污染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直接财务后果的问题,包括环境负债、环境成本与费用、环境法规及遵守情况等信息。

(二)法国

法国被认为是对社会责任会计最为重视的国家。早在1975年,法国就建议各家公司每年公布“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报告”。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规定雇员超过25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其主要内容侧重于职工福利等方面七大类项目实施情况。从1984年起,该表必须列示三年的数据,并按整个公司和所属行业分别编制,要求提供的信息更加具体。法国受宏观经济导向和社会福利主义影响,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其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规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法国的社会资产负债表应披露以下七方面内容:雇员人数、工资及福利、健康和安全保护、其他工作条件、雇员培训、行业关系、企业为雇员提供的房屋和交通条件。在具体披露时,这些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报表指标,而且指标的内容十分详尽。

(三)英国

英国公司普遍对社会受托责任比较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大型公司的年报中就出现了自愿披露的有关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信息。自1975年起,一些大型企业编制了增值表,其目的在于改进公司的态度、精神和行为。近年来,在英国,具有特定规模的公司被强迫报告有关他们慈善捐赠情况等具有社会责任性质的信息,并提供有关职员条件和就业实践的可靠信息。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建议企业除了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一)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

息披露的内容

通过对西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及会计现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它主要反映各利益集团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从企业获得的报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经济目标,又是种社会目标。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护环境方面的贡献。它是对传统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

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如职工结构、技术培训、职务轮换、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企业文化等。

4.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产品的使用效能、使用年限、产品的安全信息、产品的售后服务、公众对产品满意度、产品受罚额等,在信息披露中强化产品的服务性能与安全指标,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

5.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比如支援灾区,扶贫助学,对下岗失业、老弱病残人员提供服务等等,这既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树立自己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建立和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

社会责任会计实务与社会责任法规之间联系密切,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大多数企业将不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要推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建立与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立法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构建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实务界与理论界都应当充分认识到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共同努力构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政府部门应当聘请专家对不同企业、地区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调研,及时制定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和指南,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模式、原则等予以明确界定,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依据。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否披露,披露是否全面的问题。作为企业,不只是个别领导者和管理决策部门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更依赖于企业全体员工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五)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审计制度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树立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有赖于严格的约束机制,没有经过审核的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因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通过审计确立公信力。目前我国企业审计主要侧重于财务收支方面的审计,还没有专门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审计,所以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应主动承担起监督职能,加紧研究和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制度,借鉴国际已有标准,建立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使社会责任审计有据可依。

(六)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

1.对于小型企业可以采用叙述性的披露模式,这是报告企业社会经济活动最简单的方法,以非正规的形式或文字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用货币计量,但仍能向公众提供有关以上几方面的信息。

2.对于中型和大型企业可以在现有的四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项目或者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例如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明细科目,用来核算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而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其他应交款”下设“应交排污费”、“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矿产资源占用费”等明细科目,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环境治理等费用,这种形式可以与传统会计报表相衔接。

3.对于上市公司应当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可包括:“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因为社会责任问题拥有多少资产存量,背负了多少债务以及它们各自的构成情况;“社会责任利润表”用以反映会计主体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收支情况以及利润的形成情况;“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动态地反映了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发生变动的情况。除上述三大报表以外,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部分,企业可以编制“社会影响报告表”等辅助报表。

[参考文献]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4

[关键词]社会责任关注度责任内容责任对象责任披露责任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096-05

引言

企业是嵌入社会之中的,实现着与社会资源、信息和价值的交换。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承担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责任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以道德、慈善和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比较成熟,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缩写CSR1)[1]的基本内涵之外,又大致经历了企业社会响应(corporatesocialre-sponsiveness,缩写CSR2)[2]、企业社会绩效(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缩写CSp)[3]和企业公民(cor-poratecitizenship)[4]等几个阶段。但是,在我国,由于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经济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第一要务,难免经济责任考虑得多一些,社会责任关注得少一点。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自身行为和后果所承担的责任,是个体的人、社会和自然环境对企业的价值期望。根据美国卡罗尔(Carroll,1979)教授的理解,一般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5]其中,经济责任是企业所担负的创造收入、实现利润的责任;法律责任是企业所担负的法律范围内的责任;道德责任是企业所担负的符合社会规范和人类价值总体要求的责任;慈善责任是企业所担负的体现人类社会博爱胸怀和坚定理想、信念与意志的责任。在这四类企业社会责任中,经济责任是基础,其他责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责任的进一步表现。换句话说,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必须依赖经济责任的实现而得以实现。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山东省省属大型国有企业有关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责任内容、责任对象、责任披露和责任评价等问题进行分析,希冀寻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力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最终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研究设计

本问卷设计属于复杂事项,采用多选向量表。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责任内容、责任对象、责任披露和责任评价等几个方面。在设计问卷时,首先课题组形成初步意见,其次征求有关专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最终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和被调查对象。

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问卷通过山东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发,并采取“发放―提醒―回收”的方式,反复指导,不断提醒,确保回收率。

本次调查问卷选择在山东省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属的27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发放,涵盖煤炭、钢铁、机械、运输和资本运营等多个行业领域,主要调查对象是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财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调查问卷总共发放600份,收回合格问卷397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66.16%,符合研究的假设要求。

调查结果分析

1.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的认识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有59%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常关注”,33%的选择“关注”,两者相加高达92%;没有“不怎么关注”和“不关注”的情况。这说明,通过近几年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和国际社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认证的强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已经为我国企业界所高度认可,甚至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6年的调查发现,90%以上的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捐赠,企业慈善捐赠占税前利润的比率大约为0.25%,成为中国慈善事业收入的主体。同时,相关法律和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来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2006年1月施行的新《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再如,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海银监局的《金融机构社会责任指引》、银监会的《关于加大大型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意见》和《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等等。

2.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认识

从问卷情况看,大部分被调查者认同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观,对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的认同率分别达到87%、81%、53%和51%。这说明,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依然是我国企业关注的主要社会责任内容,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虽有所认识,但还不是当下我国企业的普遍社会责任内容。

除上述责任内容以外,有79%的被调查者建议增加“环境责任”,75%建议增加“发展责任”。这说明,相对于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表述,我国企业更为关注生态和自然环境,从关注企业一时的收入和利润,逐渐转变为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这也说明,在我国应该优先突出环境和发展问题,一定意义上,环境责任和发展责任会重要于其他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鉴于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应该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环境责任和发展责任等六项具体内容,其中环境责任是企业所担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发展责任是企业所担负的积极探索基于价值而不是价格的商业运作模式的责任。

3.对企业社会责任对象的认识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对象应该包括股东(或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管理者、消费者、供应商与分销商、所在社区、政府、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等10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对社会责任对象的认同率并不一致,其中,员工、股东、自然环境和消费者认同比率较高,分别是93%、89%、67%和60%。这说明,员工、股东、消费者和自然环境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或者说,是企业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具体说明如下:

(1)员工是最需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象。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动主体,在从企业获得必要劳动报酬的同时,应该有权要求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基本的劳动保护、不断的学习培训和公平的待遇保障。可以预见,随着人文关怀与和谐思想的深入贯彻,资本剥削劳动的传统营运模式,必定会向资本与劳动平等整合的模式转变,尤其在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资源的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2)股东是最为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象。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企业理论的修正,而不是一种彻底的否定;是把企业视为一个社会嵌入系统的必然思考,而不是对企业本源性理论的否定。无论从企业的形成、本质和使命来看,还是从吸收资金、规范资本市场分析,维护和保证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3)消费者是最为关键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象。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是企业价值实现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企业目标不在于实现多少收入、赚取多少利润,而在于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价值,进而,赢得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因此,企业应该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时间、性能、成本和价格等方面为消费者负责,生产或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或服务,披露充分的相关信息,保持价格公平和诚信无欺。

(4)自然环境是最为必要的企业社会责任对象。自然环境与企业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须臾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迅速工业化、信息化的同时,带来了极大的外部“不经济”和“负效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代际矛盾和不可持续。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取生态技术,合理利用资源,生产绿色产品,最终消除环境污染,已经或必将成为企业最为必要的社会责任。

4.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认识

74%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应当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且有56%认为应该“充分披露”,仅有4%认为“不披露”。同时对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应采取何种态度问题上,有一半企业认为应采取自愿态度,一半则支持自律。这说明,多数企业已经把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看作是改善与员工、政府和社区等相关利益者的关系,维护企业社会形象和声誉的重要方式。

理论上讲,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可以基于会计基础,也可以基于非会计基础。前者又具体分三种方式:即在会计报表表内单独列项披露、在会计报表表外以附注形式披露和纳入日常核算过程并单独编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后者主要是在会计报表体系之外以其他方式披露,例如文字性叙述、独立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通过问卷调查,有56%的被调查者选择编制独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仅有11%选择在会计报表表内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这说明,多数企业还是希望保留传统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的完整性,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通过其他的报告形式或方法加以披露。

5.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认识

想得到什么,就应该评价什么。企业社会责任能否履行、效率怎样、效果如何,都需要进行科学评价,其中责任评价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并选择关键性指标。本文通过主观评定法,针对股东、债权人、员工等10类利益相关者设计了69个备选评价指标,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后得出每个指标的认同率。限于篇幅,本文仅列示认同率在50%以上评价指标(共38个),如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

(1)对股东来说,认同率最高的是企业发展可持续度,达82%,体现股利回报的股利支付率、每股收益等指标仅为67%和60%。这说明,相对于短期回报而言,股东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

(2)对债权人来说,认同率最高的是企业信用度,达85%,而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和速度比率等传统指标都比较低,分别为67%、60%和56%。这说明,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遵守协议,讲究信用,要比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流动性更为重要。

(3)对员工来说,认同率较高的是员工满意度和工资增长率,分别为78%和70%。员工满意度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指标,一定意义上,是衡量员工幸福感的幸福指数;工资增长率关乎员工的未来发展。这两个指标认同率比较高,说明员工需求日趋多元化,说明员工不仅希望就业、有工资、获得基本社会保障,而且更希望工资有个较快的增长,甚至是公平、公正的工资待遇。

(4)对管理者来说,认同率最高的是薪酬与效益比率,高达89%,而在西方国家经常采用的股票期权激励,仅为52%。这说明,与未来的激励利益相比,管理者更为关心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能否得到一个比较可观的薪酬收入。

(5)对供应商和分销商来说,认同率较高的是合作信任度和合同执行率,分别为89%和82%。这说明,供应商和分销商最为担心的是企业能否及时履行合约、有没有合作的诚意。

(6)对消费者来说,认同率较高的是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度和产品性价比,分别是74%、70%和70%,售后服务费用率仅为52%。这说明,产品质量仍然是消费者所普遍关心的,尤其相对售后服务来讲,产品本身的质量依然是最重要的。

(7)对政府来说,认同率较高的是社会贡献率,达85%,而税款上缴率仅为52%。这说明,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不仅仅表现在税金多少和能否及时上缴这个单一问题上,而是一个综合性、复合性的责任要求。

(8)对所在社区来说,认同率最高的是投资就业率,高达89%,而社区捐助率、绿化费用率和安全卫生费用率仅分别为59%、59%和56%。这说明,最大限度地安排就业是所在社区最为期盼的,传统的捐助、绿化和安全卫生等则不是最重要的责任诉求。

(9)对竞争对手来说,认同率最高的是市场占有率,高达82%,也有67%和63%的被调查者认同自主产品或服务创利率和声誉指数。这说明,自主创新和声誉已越来越受到竞争对手的关注,但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多数企业还是更看重市场占有率,所谓“让利不让市场”。

(10)对自然环境来说,认同率较高的是环境保护投入比率和“三废”治理率,分别是78%和74%。这说明,治理废水、废气、废渣依然是目前企业最主要的环境保护责任,而且关键是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主要调查结论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国资委所属的27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

第一,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可以说,在我国由政府或行业主导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界定应该体现中国特色,应该与我国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适应,在认同西方国家“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的同时,应凸显中国经济的发展性和中国企业的成长性,强调企业的环境责任和发展责任。在一定意义上,这是源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中国化”,是对世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发展和贡献。

第三,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但是,利益相关者是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有显著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在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有所侧重。当前,我国企业所面对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对象是员工、股东、自然环境和消费者。

第四,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强制性的趋势,相对于自愿披露和自律披露,强制披露更有利于保证权威性和规范性,更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健康发展。企业更愿意选择以编制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说明企业期望能够更清晰、合理、全面反映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但期望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国现在很多企业都没有编制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即使有,其包含的信息也存在不准确不合理的问题。这给我们未来的研究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建立一个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方式。

第五,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或绩效情况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指标体系或指标束。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一利益相关者,企业所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也有主要与次要之分。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就是要选择哪些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的社会责任方面,而不是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

注释:

[1]BowenHR.SocialResponsibilitiesoftheBusinessman.newYork:Harper

&Row,1953

[2]ackermanRw,BauerRa.CorporateSocialResponsiveness:themodernDilemma.RestonpublishingCompany,1976

[3]wartickSL,CochranpL.theevolutionoftheCorporateSocialperformancemodel.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85,10(4):758-769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5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发展趋势

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Standardorganization,缩写为iSo)正式了iSo26000。iSo26000采用非常规开发方式,400多位专家历经6年的时间,经过8次会议修改,最后得以。iSo26000是第1个关于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这个标准的制订,涵盖了已有的社会责任标准的各个议题,是最全面的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0作为一个指南标准而非第三方认证标准的角色出现,旨在提供有关社会责任的术语、原则、核心主题等方面的全球认可,以及为企业组织全面实施社会责任系统管理提供国际性的理论指导。iSo26000标准的开发及其自身的特点都体现了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标准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iS026000探讨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iSo26000的结构与内容

(一)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性质

iSo26000为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则、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核心主题、问题以及社会性负责任的行为与一个组织的战略、系统、实践、程序相整合的方法提供了指南。该指南的目的是向组织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社会责任体系和系统化实施社会责任的路径,推进社会责任从理念转向实践行动。该指南,既不是一个管理体系标准;又不用于第三方认证、监管和合约性质的使用;也不作为任何国际、国内或其他程序中法律诉讼、投诉、辩护或其他的要求、索赔的基础。iSo也不阻止更加具体、更加符合需求的不同类型的各国标准,其目的是提供协调的、具备全球相关性的指南,并且以此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社会责任领域最佳作法的实施。

(二)iSo26000适用范围

iSo26000有着较强的适用性,适用所有类型的私营企业、公共部门和非营利机构,无论其规模大小,也不论是在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既适用于那些刚开始着手处理社会责任问题的组织,也适用于在这方面有较多经验的机构。

(三)iSo26000体系结构

iSo26000包含7个部分(Clause)和1个附录(annex)。其中第四至第七部分构成该指南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述了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是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第五部分阐明了社会责任实践的两个基础:识别社会责任主题及相关的问题和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之沟通;第六部分概括了社会责任7个核心主题、36个相关议题;第七部分则阐述了社会责任履行的程序和方法,如何将社会责任与组织管理相整合。(详见图1)

(四)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

第四部分社会责任7项原则包括7大原则:受托责任原则、透明性原则、合乎道德行为原则、尊重利益相关者原则、尊重法律规则原则、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原则、尊重人权原则(见表1)。

(五)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与相关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责任究竟应包含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iSo2600将社会责任的内容概括为七个核心主题,每个主题又包括一系列具体的议题(见表2)。这些内容是对一个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内容的一个经典归纳和规范。7个核心主题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其中组织治理对其他社会责任核心主题产生影响,一个有效的组织治理可以促使组织对其他社会责任主题和议题采取行动,并履行社会责任原则。一个组织应从整体上考虑所有的核心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而不是仅仅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对一个社会责任主题的改进不应对其他责任主题产生负面影响(见图2)。

每一个社会责任核心主题指南都阐述了它的范畴、实施原则、可行的行动和期望,并通过附录列举了一些自愿性社会责任倡议和工具,使得每一个主题都具有较高的可理解性和操作性,每一个组织都能通过iSo26000明确负责任的决策和行动应是怎样的。

(六)社会责任履行的主要程序

1.了解组织的社会责任

(1)识别相关的主题与问题

(2)评估问题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3)评估组织的影响范围

(4)确定处理核心主题和问题的优先顺序

2.实施实践活动将社会责任整合到整个组织中

(1)将社会责任构置于组织的系统与流程中

(2)建立社会责任导向的组织远景、使命、战略和目标中

(3)提升社会责任的意识

(4)创建社会责任的竞争力

3.组织内外沟通社会责任

(1)沟通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社会责任信息的特征

(3)社会责任的沟通手段和方法

(4)与利益相关者就社会责任展开对话

4.提高组织社会责任的可靠性

(1)提高社会责任可靠性的方法

(2)提高社会责任报告和声明的可靠性

(3)解决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分歧

5.审核和改进组织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行动和实践

(1)监督社会责任活动

(2)审核社会责任过程与绩效

(3)提高数据、信息搜集和管理的可靠性

(4)改进组织绩效

二、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履行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责任概念趋于系统性和全面性

自Bowen(1953)年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首次提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有不同的观点。Carroll(1991)认为社会责任包括4个部分: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责任;Steiner(1971)认为企业应实现除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也有的学者认为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承担经济和法律外的其他责任。不同的社会责任概念从不同视角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作了阐述,但是只涉及社会责任的某一方面,也极少提及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谁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通过哪些符合期望的行动,实施什么样的程序来履行。而2011年11月的iSo26000给出了最为全面的定义:社会责任是一个组织通过透明的和道德的行为使其决策及活动对社会和环境所负的责任,这些透明的和道德的行为:有助于一个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健康和福祉方向一致;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法律及国际行为标准保持一致;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各项战略和行动。这个系统全面的概念,即界定了现期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也阐述了远期的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既给出了符合责任的行为标准(透明的和道德的行为),又阐述了实施的路径(融入整个组织活动)。使社会责任的概念更加充实饱满,不是那么空洞,有助于人们更清晰、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

(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范畴显著扩展

iSo26000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因此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写为CSR)。随着民主政治意识的增强,政府机构、社会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开始受到社会各方普遍的关注,对政府机构等非营利组织的行为的社会影响和公平性等产生了极大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是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的义务。iSo26000在指南标题中除去了企业(Corporate)一词,第1次在全球性适用的国际标准中将企业社会责任(CSR)扩大为社会责任(SR),力图在更广的范围内加速推进社会责任的有效实施。

(三)利益相关方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中扮演重要角色

iSo26000明确指出了利益相关者在理解和履行社会责任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该指南认为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之建立起双向的交流关系是一个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基础。组织只有通过识别利益相关者,才能了解它的决策和活动产生的影响,并恰当地确认与其相关的社会责任核心主题与问题。组织在识别利益相关者时应完整全面、不偏不倚,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有组织式的和个体式的、强势的和弱势的、利益一致的和利益冲突的、组织势力范围内的和势力范围外的、法律法规明确的和民间组织关注的。组织应与利益相关者展开各种形式的双向对话,通过双方相互交流和沟通,以使组织的决策和行动更能增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组织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增进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持续了解,不断促使组织改进绩效。但指南同时也提出组织应从整体上处理好社会、利益相关者、组织三者的关系(见图3),指南认为尽管利益相关者有助于组织识别它的活动的影响,但是利益相关者不能替代更广泛的社会决定行为的规范和期望。一个事项可能无法识别出具体的利益相关者,但却与一个组织的社会责任有关。有时,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一致,但却和法律法规、公认的社会文化、既定的实践和标准冲突,此时组织的行为应符合社会期望。

(四)强调要把社会责任融入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

iSo26000强调要把社会责任融入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提高一个组织的责任竞争力。组织可以通过建立社会责任导向的远景、使命、战略和目标,提升社会责任的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行为规范和标准,将社会责任构置于组织的系统与流程;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评价部门,审核社会责任过程与绩效;也可以自愿性地聘请外部机构审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促使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管理体系,改进组织绩效。

iSo26000更加充实饱满的概念,更加明确系统的议题,更为广泛的责任对象,更加切实可行的实施程序,使得iSo26000必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广泛应用的社会责任指南,也将很快为各中介、协会等社会责任评价机构认同,必将成为企业和所有社会组织衡量自身行为的工具,也将成为社会监督其行为的工具,我国的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应尽快熟悉和理解iSo26000,转变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继荣.iSo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iSo26000的形成过程及核心内容.wto经济导刊,2010(11)43~54.

[2]Bowen,H.R.,1953,SocialresponsibilitiesoftheBusinessman,newYork:Harpor&Row.

[3]Carroll,a.B.,1991,thepyramid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owardthemoralmanagementoforganizationalstakeholders,inBusinessHorizons(34),July-august,pp.39~48.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6

“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5年。

在这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创新机制,善于调动各方,勤于自我改进,真正形成政府科学引导、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觉行动的社会责任有序推进新局面。

上下相结合

所谓“自上而下”,就是由中央对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进行科学统一的顶层设计,编制形成切实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战略,出台能够被企业广为接受的国家统一社会责任标准,开展具有强制性的社会责任国家立法,制定印发国家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方案,各个地方、各个社会机构和各个企业根据国家战略、国家标准、国家立法和国家推进方案来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由宏观“统一部署”到微观“具体执行”的“自上而下”模式。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自下而上”是由各个地方、各个社会机构和各个企业先行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实践探索,找到规律、找到问题、找到办法,形成经验、形成模式、形成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由中央来制定统一的社会责任国家战略、国家标准、国家立法和国家推进方案,形成微观“基层探索”到宏观“统筹规范”的“自下而上”模式。

从规范优化来看,国家层面应通过加快推进社会责任立法来明确各个社会主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通过分别制定不同社会主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的行为规范来对各主体进行约束。

特别是要加强监管,增加各个社会主体开展社会责任寻租的成本和代价,提前预防和遏止各个主体实施社会责任寻租的倾向,破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社会责任寻租问题。企业层面要完善社会责任推进体系,健全社会责任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方式和途径进行优化。

从转型升级来看,宏观上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和努力引领新常态,全面分析和考虑新常态对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产生的新挑战、新要求和新变化,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模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方式的转型升级。

微观上要求企业立足于实践社会责任的管理变革本质,推动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沿着“基于纯粹道德驱动的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社会压力回应的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社会风险防范的社会责任管理――基于财务价值创造的社会责任管理――基于综合价值创造的社会责任管理”路径演进,实现从“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搭建渔场”的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升级。

认知共识与分类推进相结合

企业社会责任顺利推进的前提是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形成最低共识,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内容、作用、落实机制和实践方式,避免陷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误区。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和实践中,企业社会责任推进需要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分类构建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分类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分类确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边界、分类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模式、分类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考核、分类选择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路径、分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体系。

从诱导性制度创新来看,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对于社会责任仍然处于理念认知阶段,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方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更多的诱导性制度来引导这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层次中的共赢责任,需要更多地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其推进的重点是增强企业践行共赢责任的意愿,因此需要通过诱导性制度来诱发企业的意愿。

从强制性制度安排来看,一方面,对于一些业务中本来就含有社会责任成分、具有高社会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政府应该对其履行社会责任做出强制性制度安排,并加强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管,提高它们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对它们进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强约束。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层次中的底线责任,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守与履行,因此应该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来确保所有企业都满足底线要求。

国际与国内视角相结合

中国企业在加快“走出去”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必须与当地社会、民众、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形成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成为责任共同体;需要将社会责任作为继资金、人才、装备之外的新标配和新法宝,作为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积极防范海外社会责任风险,主动加强与国际社会沟通交流,创新开展海外社会责任实践。

此外,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标准制定和体系构建都应该与国际接轨,考虑国际社会责任标准指南和相关规范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的社会责任领域,更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策略。

然而,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在理念上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但在不同国家落地却需要考虑所在国的基本国情。因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必须考虑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政治体制、民族特点等基本国情,必须对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指南和相关规范进行中国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

从内生性动力培育来看,首先是要推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与社会的全面关系进行反思、正确理解和重新定位。其次是要推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理解,使其真正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发展的深刻意义。再次是要增强企业管理者的使命感和道德感。最后是要完善决策程序,促使企业内部成员的个体履责意向性向企业的集体履责意向性转变,最终将企业内部成员的个体行为转化为企业层次的集体行为。

从外援性压力塑造来看,首先是要继续完善制度供给,通过制度约束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压力。其次是要进一步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特别是更多地发挥责任消费、责任投资、责任采购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倒逼作用。最后是重视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行为的舆论监督,进而形成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

能力培养与体系构建相结合

鉴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能力成熟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普遍不健全的现实,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多措并举地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能力和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应有计划、分层次地协调和组织开展全员社会责任培训,提升全员的社会责任认知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技能;应组织对社会责任管理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借鉴国内外社会责任管理经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整合内外各方力量,开发有效、适用的社会责任管理工具;应组织广泛开展内部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评比活动,认真总结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建立优秀案例奖励制度和传播机制,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应组织积极参与国内外社会责任交流活动,及时更新社会责任知识,广泛学习先进实践经验,持续改进社会责任绩效;应组织定期开展内部社会责任工作总结,召开社会责任年度总结大会或举办社会责任成果展示,促进内部社会责任工作经验交流。

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完善来看,重点是要建立起结构完整、层级清晰、权责明确和运行高效的社会责任推进组织体系,制定科学的社会责任推进战略与规划,健全社会责任推进制度体系,全面加强社会责任推进的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责任推进的资源保障机制。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社会责任;本质;绩效;衡量指标

1、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研究

1.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演变

1.1.1国外研究演变概述

1916年,克拉克(Clark,J.maurice)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大家对于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相当熟悉,不需要到1916年还来重新讨论,但是迄今,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责任”。

20世纪30年代,哈弗大学法学院教授多德(Dodd)认为“公司经营着的应有态度是树立自己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伦理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以后,大量研究者转向从多种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从社会责任战略和实施过程的进一步研究衍生出企业社会回应概念,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是对社会主动回应的行为,并发展了社会绩效及其模型,从公共视角提出社会责任的决定是一个公共参与的过程。

1975年Sethi指出社会责任是将企业行为提升到与当前流行的社会规范、价值和目标一致的层次。

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社会表现概念,意图提供社会责任管理框架,并试图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全面衡量。

1.1.2国内研究演变概述

2003年陈宏辉和贾生华将社会责任本质定义为企业对复杂契约系统的回应,这组契约系统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企业必须对其经营所在的社会系统的要求作出回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005年张文魁认为我国企业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完成了企业社会责任。

2009年李心合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系列经济契约和社会契约的集合体,社会契约反映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公共利益关系,以规定社会责任和效用为主要内容,该契约内容也许会含糊不清,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履行社会契约规定的内容。

2011年花双莲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企业对非所有者身份的全部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响应。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现阶段下企业社会责任本质就是企业为实现其最终经营目标即生存和发展的目标而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所承担的的义务。

1.2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不同观点

1.2.1国外的不同观点概述

1979年卡罗尔(Carroll)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慈善责任)。1985年Ullman认为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一堆寻找理论的数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寻找理论的数据”。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

1991年阿奇·卡罗尔(arehieCarrol)认为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指明方向,针对每一个主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可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范围。

2001年兰托斯(Lantos)将其分为伦理型、利他型和战略型三个层面,伦理型对应卡罗尔提出的前三种,利他型和战略型是对慈善责任的进一步细分。

2003年Schwartz&Carroll将其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领域。

2007年迪马·加玛莉(DimaJamali)将其分为强制型和自愿型两大类,分别对应于兰托斯的伦理型责任和拉罗尔的慈善责任。

1.2.2国内的不同观点概述

2003年国内学者陈志昂和陆伟将其划分为法规层面、标准层面、战略和道义层面。

2004年陈宏辉和贾生华认为满足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需求就是履行不同层面的社会责任。

2006年王竹泉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并根据是否有权或实际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象就是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签订的契约。

2011年花双莲将其分为份内和自愿两个层面,份内社会责任是企业依据交易契约或社会契约及法律规范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应尽的基本责任;自愿责任是超越份内的资源社会责任,它属于卡罗尔的“慈善责任”、迪马·加玛莉的“自愿型”部分,直接对应于兰托斯的“利他型”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包括针对企业的内外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内部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政府、竞争者、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

2、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衡量指标

2.1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衡量指标

1998年Stanwich在Carroll提出的CSp(企业社会绩效)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认为企业社会绩效的多维度包括企业慈善(用捐赠反映)、高层管理人员(用薪酬和奖金来衡量)、员工(用董事会和企业中女性和少数民族人数来体现)、自然环境(用有害物质排放量来表现)及股东(用企业的获利能力来说明)。

此外,还有Sa8000、DJSi(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KLD指数(被利益相关者理论权威wood&Jones认为是研究设计最好也最容易理解的方法)、澳大利亚的崇德(Reputex)

2.2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衡量指标概述

2009年杜炜、穆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与企业财务指标的勾稽关系,用财务指标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针对的对象有股东(3个指标)、债权人(3个指标)、员工(5个指标)、经营者(3个指标)、消费者(3个指标)、商业合作伙伴(4个指标)、政府(4个指标)、社区(4个指标)、环境(9个指标)。

2010年姚立根、王华东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构建了13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一级指标有经营责任、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和谐责任。

2011年王凤华设计了非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责任指标(4个)、法律责任指标(3个)、伦理责任指标(3个)、慈善责任指标(3个)。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根据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等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自身特点的不同,针对不同的企业应有相对不同的具体衡量指标,但衡量对象都是上述所述的对象,具体指标根据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结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理解不清,定义多种多样的情况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概述提出本文认同的对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理解,认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并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社会责任衡量指标的研究成果,指出其衡量指标根据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以后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打下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Jp4〗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20-130

[2]花双莲.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

[3]陈志昂,陆伟.企业社会责任三角模型[J].经济与管理,2003,(11):60-61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8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94-0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内在、静态的心理状态、自觉意识、情感体验或素质,更是一种基于心理过程的外在、动态的社会责任行动;是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和特殊情感认同,更是对社会责任的坚决态度及负责的行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认同和社会责任行动的有机统一体[1]。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国家的自觉意识和对应承担责任的义务。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国之栋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代,更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自媒体的内涵

“自媒体”(wemedia)的定义由美国媒体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共同提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解释说来,自媒体的主体是人,人人都是信息、新闻的传播者;依托信息科技高度的交互性、自主性的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2]。自媒体作为经济全球化孕育下最受大众青睐的科技产物之一,其自身多元化、草根化、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平等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着当代人渴望自由、平等、多元、多面的互动交流需求,是大众自觉意识的表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其中使用即时通信的网民规模达5.88亿,使用率为90.6%,其中占比最高的是20~29岁人群;报告指出有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网民以63.9%的高认同比位居第一。自媒体已渗透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年学生中有极高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及用户黏度。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生作为自媒体平台占比较高的使用群体,自媒体平台改变了其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自媒体环境下,言行相对自主、开放和隐蔽,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隐患也日渐凸显,并冲击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成为新时期教育的重点。

1.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博弈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信息传播的无国界对接,不同文化相互交织、冲突、碰撞、融合。其中不乏西方敌对势力抢夺互联网话语体系的主导权,将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通过网络媒介肆意传播,意图侵蚀消解我国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达到垄断全球互联网舆论的目的,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大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其立场、认知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不成熟,对自媒体时代多元价值观念的判断能力较弱,加之部分大学生存在从众性与盲目性,极易被自媒体信息中夹杂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侵蚀,淡化自身社会主义的优越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陷入价值认同困境,在困惑中,易将自身错误的价值认同观念借由自媒体传播给他人,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价值观认同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认同与养成,甚至会给国家的安定团结带来隐患。因此,高校应通过发展主流价值认同来引领、整合、推动社会责任感教育,围绕“社会责任感”的价值教育,使社会责任感教育成为师生间寻求价值认同、构筑价值共识的过程[3]。

2.自媒体环境失范问题

自媒体构筑了开放性的社会话语系统及话语空间。在自由、开放、无约束的大环境下,不论是民间话语还是主流话语,无论在民间舆论场或主流舆论场,自由意志在相互碰撞、融合,激发思想观念新火花的同时,也带来诸如低俗、暴力、色情、虚假、、反道德等内容的话语失范问题。

由于互联网环境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政府及职能部门监管不全,网络话语失范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自媒体独特的隐蔽性、匿名性、免责性等特点,使部分用户将平日无法释放的压力宣泄于自媒体平台,或夸大其词,或刻意营造网络谣言,各种负面情绪或谣言容易蔓延,因此,自媒体环境更凸显了规范监管不力这一突出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格趋于成熟的“半社会人”,甄别能力有限,易盲目相信或投入他人谣言推波助澜而不自知,潜移默化中降低了个人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来自学业、未来职业规划、情感交流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使大学生有很强的同理心,抗压能力弱,他人在网络上宣泄的负面压力易使其陷入消极、颓废的情绪中,若长期被负面情绪包围,极易迷失自我,失去对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信心及责任心,失去对社会责任的坚定立场,将无法承担社会责任。

3.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地位的消解

传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多是教育者向学生单向灌输主流的教育理念,内容多以教育者的视角解读,在教育主阵地有着强大的主流道德观念及舆论优势。但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话语严肃且说教意味浓厚,教育内容和形式多空洞、乏味、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大学生相对差异化、分散化的看法在主流思想的浪潮中易被忽视,学生自身个性及特点易被埋没,教育收效不明显。自媒体打破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权威性地位,自由、生动、快速、无障碍、无时空界限的传播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内容,赋予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提供了反复学习教育课程的技术支持,提供了即时反馈、交流学习的平台,开创了学习进度动态化的网络模式,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加强了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诉求,释放了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充分给予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极大激发了大学生的热情,网络化教育模式正日益受到学生的青睐,消解了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影响力。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渠道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诠释是国家、社会和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核心是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和情感,调节人的思想与行为,固化成为个人实践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牵引着现实的主观改造和客观改造活动[4]。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契合,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保障和实践伙伴。而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提供更广泛、快速、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可以说,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渠道和新尝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承担着“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念健康发展”的时代重任。其科学性要求社会责任感教育遵循事物客观发展之规律,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舍弃陈旧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吸纳多元化教学成果,契合时代之发展和民族精神,牢固树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开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模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在现阶段能解决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自媒体自身开放性、交互性、自由化等特点,加速了知识传播的宽度、深度及广度,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课堂教育延伸至互联网,加强各校大学生间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的评价体系,给予大学生自身更客观,更多元的分析评价。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要求,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为大学生丰富和扩充知识体系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更满足其作为“半社会人”了解社会资讯的诉求,为日后融入社会群体积累宝贵经验。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下,开拓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领域,打破原有教育界限的桎梏,为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个性化学习,保证了学习的成效。

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突破

自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大学生较依赖的媒介载体,其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新视角,也带来新的改革路径。

1.自媒体时代教育队伍素质的提升

自媒体时代,急需打造一批责任意识强、熟悉自媒体、善于利用自媒体进行宣传和教学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群体走上互联网道德教育之路。

第一,培养与深化队伍的自媒体认知。因教育者对自媒体的认知良莠不齐,高校应积极开展培训,普及自媒体相关知识和技能,联动自媒体相关企业,熟悉自媒体运作方式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自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的前瞻性思维方式和网络教育意识的敏感度,系统拓展社会责任感教育认知,激发教育队伍的潜能和兴趣,达到提升队伍自媒体化的目的。

第二,鼓励与创建队伍自媒体化。高校应大力支持教育工作者开通自媒体平台,亲身体验、熟知自媒体,借自媒体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内容,填补网络社会责任感教育空白、抢占自媒体平台教育阵地,为教育发声。

第三,明确与强化队伍角色。自媒体时代下教育工作者兼具多元化和跨领域性的特点,只有明确的工作角色,才能有效避免片面看待教育使命和教育内容等问题。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扎实推进工作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大新兴媒体的操作技巧,洞悉自媒体发展趋向,强化自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意识,培养灵活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调整和引导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动态化、常态化发展。

2.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媒体素养的突破

所谓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自媒体素养,是指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对于自媒体所具有的获取、解释、分析、评估、使用和创造的能力,是自媒体时代语境下对大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是衡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内在素养修炼的重要标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的媒体素养仍处于自发状态,且存在基础性缺失,自媒体环境下一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唯有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第一,吸收与内化自媒体知识的突破。随着技术革新,自媒体不断推陈出新,要求大学生不仅熟知自媒体类型、性质、特点、用途等,更应深入了解信息自身的价值取向,科学把握自媒体发展动向,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表象中获取真实的信息内涵,实现自媒体的传播信息到自我素质提升的内化[5];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包含国家、集体、家庭和自我责任感四要素的有机整体,体现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然而自媒体时代充斥着碎片化信息,不少大学生养成依靠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性阅读和思考的方式,削弱了自身思维的条理性、连贯性、深刻性与系统性。无形中形成了受教育者思维方式跳跃性、连贯性差与教育内容完整性、系统性间的矛盾。高校作为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场所,应结合自媒体的特性,开展灵活多样的自媒体能力课程培养模式,组建专业队伍适时洞察自媒体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自媒体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我素养。

第二,接纳与构建自媒体价值观教育的突破。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呈多元化、低可信度、“去中心化”、复杂多样等特点,分散着大众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关注度,消解着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冲击着正统价值观念,促使“无核化”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凸显。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自媒体自身特点,判断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把握大学生自媒体素养的核心,重点培养大学生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其面对纷繁复杂的自媒体环境时,仍能做出公正、客观的信息价值判断,明确信息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

第三,改造与创新自媒体技术能力的突破。自媒体双向交互模式,突破传统单向性传播模式的界限,使人人都可能成为传者和受者,大学生群体往往习惯利用自媒体抒发己见、传播思想。需要大学生提高利用自媒体技术的能力,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参与自媒体传播,切实提升其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地位及作用,为日后把握、利用自媒体动态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教育者应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传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分享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教育阵地自媒体传播动态化、常态化。加强自媒体的监管体系,在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下结合实际,创立专门机构、掌握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实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专业化、规范化。

第四,颠覆与重塑自媒体内容方式教育的突破。自媒体自身便捷化、多元化、开放性的裂变传播模式极大程度节省了参与者接收传达讯息的成本,其自身虚拟性、无责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使参与者在互联网环境拥有隐瞒、虚构自身身份,摆脱现实约束力、网络行为自由化的权利。低成本、低约束、高能效的传播能力,使自媒体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信息可信度低、网络参与者心理隐疾等问题。因而发展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上与时代同步,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接受能力;积极应对网络环境下的种种弊端,正确引导社会责任感教育发展;加强对大学生的关爱和心理抚慰,借助不同形式的沟通,缓解和解决因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而产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开展自媒体环境下如心理知识推送、心理交流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疏导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形式的转换

当今社会,自媒体环境离不开社会责任感教育,而发展社会责任感教育也一样离不开自媒体平台,但目前,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能完全驾驭自媒体平台为其所用。因而如何开展切实可行的教育形式转换,是有效教育的关键。

第一,教育话语生活化。传统社会责任感教育传达的内容,多来自书籍文刊,表述形式文本化、语言凝练但略显晦涩,不具备生活化气息。自媒体环境下的话语形式自由且富于生活化,文本话语在自媒体语境下不具备竞争优势,需转变话语形式以满足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利用生活化语言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发挥责任教育导向功能,帮助大学生全面、深刻、自主地掌握自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提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成效,切实帮助大学生甄别自媒体平台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内容,升华其道德标准;教育者在自媒体平台发表如“心灵鸡汤”等,题材贴近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透过富有感染力的生活点滴向大学生展示社会责任感教育,引起共鸣,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第二,教育对话平等化。科技的发展带动传播方式改变,自媒体时代,多视角、多观点、多立场并存的传播特点,实现了使用者自媒体环境下的平等化,带动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群体由传统“师尊重教,师道尊严”的教育理念向师生平等交流的方向转变,促使传统教育单向输送的教育形式向教育主客体双向互动转变。教育工作者应舍弃“唯师尊”的习惯定位,明确师生关系平等化,释放教育工作中的绝对控制权,鼓励学生自主性发挥,促进师生交流沟通平等化,创建师生平等交流的自媒体平台,在交流中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社会责任感的新认知。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应建立平等对话制度,净化学校自媒体交流环境,规范教育主客体交流行为,营造相对自由的教育氛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老师间的平等交流,为即时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发展现状提供了可能。针对大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为高校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推动自媒体环境良性发展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魏进平,冯石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机理和提高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丁凯,曹石亚.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交流新特点与高校宣教网络的优化[J].江淮论坛,2014(5).

[3]刘小兰,杨立国.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J].教育,2015(7).

[4]唐亚阳.杨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5(6).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9

各种企业机构是促进社会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承担对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经营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主,但是这种经营目标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削弱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其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融入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管理;社会责任;经营改革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内部制度安排、组织建设的社会性,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会对会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直接影响。

1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差异

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相比,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对象不同。传统企业的管理核心内容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而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下,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不仅要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要更注重自身的社会效益价值。其次,管理目标不同。传统企业的管理目标主要是追求更高利润,更多的着眼于自身企业制度、管理流程及管理方法;而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中,企业更多的关注企业职工、企业价值,注重企业内部各成员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联,着眼于企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贡献及社会职能。最后,价值管理不同。传统企业管理主要追求片面的经济价值,这种管理模式可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企业后续的经营与发展会遭遇瓶颈。而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中,企业的发展目标不再局限于经济价值,而是向社会价值、自然环境价值等方向发展,更加侧重于企业对于社会的价值创造,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保鹤发鸡皮社会的科学发展。

2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更新、改革,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基于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下,现代企业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企业战略管理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缺乏关注。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很多企业管理者还不具备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管理重点也多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相对而言,仅服务业、餐饮业、石化企业及环境相关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更高。其次,企业组织结构不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般情况下,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分工进行区分,一种是以项目进行区分,无论哪种组织结构均未设置专业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多由人力资源部门或行政部门兼职进行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十分不利。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中忽略了社会责任的部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现代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形成、沉淀过程中,很少涉及到社会责任的部分,虽然有些企业文化也包含了环境保护、回馈社会等内容,却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3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效性的策略

针对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善。

3.1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员工是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小单位,而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离不开每个员工的支持,因此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参与度。一方面,制定企业管理目标时突出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在日常工作中强调社会责任思想,在员工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责任管理氛围,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员工的社会责任能力培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其从内心形成一种责任意识,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3.2企业管理体系的改革首先,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模式中要重塑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根据新的核心价值目标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彻底改革,保证企业的管理体系既适合自身的发展,又可促进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相匹配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建立、健全企业组织管理体系中,要遵循两个原则,既要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又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管。企业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与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最后,构建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社会责任绩效是指企业建立的非财务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考核,可促进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

3.3将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作为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内容要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作为系统化、常态化的内容是一项基本措施。目前我国商学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课程设置还相对较少,根据一项2013年的调查报告可知,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修读社会责任相关课程的平均总课时仅为22.36,学生无法准确、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由此可见,虽然工商管理专业已经具备了融入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识,但距离实现系统化、全面性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建议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教育内容,在相关课程中设置企业社会责任专题,并将社会责任的培养贯穿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以保证学生企业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系统性、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李伟阳,肖红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全新企业管理模式与旧模式存在五大区别[J].wto经济导刊,2010(02):50-51.

社会责任体系主要内容篇10

【abstract】in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theconstructionofeconomiclawinChinahasmaderemarkableprogressindevelopment.asoneofthemostrepresentativelaws,economiclawcanregulatethenationalmacro-economyrationallyand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orjurisprudence,philosophyandeconomics.therefore,thecoremotiveforceofthislegalcomponentistoreflecttheeconomicinterestsofthesocietyaccurately,andusingthelegalwaytoregulatethediversifiedsocio-economy,topromotetheeconomytoachieveabetterequilibriumlevel,thusrealizingtheeconomicfreedomandsecurity.thispaperstudiesandanalyzestheprincipleofsocialresponsibilityofeconomiclaw.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责任原则;研究与分析

【Keywords】economiclaw;theprincipleofsocialresponsibility;researchandanalysis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76-02

1引言

虽然说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以及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氛围,但是我国社会的矛盾也日益严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强化制度的建立,而经济法的社会原则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秩序稳定,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市场的秩序能够更加和谐,保证能够将经济法的作用贯穿于理论体系的始终,实现定位和价值。

2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及相关价值取向的分析

社会责任指的是无论什么类型的企业都要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多元化经营和管理的任务,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达到合理的数量,内部的员工、各类产品的配置、区域人员的基础性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1]。在实际上,我国当前各种类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范围也逐渐广泛,虽然与传统的形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社会责任多元化的控制方面还是能够达成一致的。此外,国际企业的社会责任措施的覆盖也逐渐广泛,大多数国家和区域都接连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法律进行修订,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内容也明确地表述出来,使得社会责任制逐渐朝着不同的方向和领域发展,逐渐形成决策主体不可缺少的指导依据。对于当前我国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提倡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经济法从诞生以来,就能够将社会责任作为学科的基础性定位,保证在社会能够实现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对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利益都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事实上,这种社会责任已经逐渐摆脱出传统社会责任的束缚,主张配合经济规律来作为核心指导的凭证,并且联合不同的参与主体来对宏观经济进行适当的控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平衡的状态,更好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和健康的发展。其次就是经济法作为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媒介,主张的是配合宏观经济的调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安定和和谐,促进各项企事业能够在革新发展中顺利地进行。在此基础上,社会责任对经济法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控,也能够针对社会责任的内容来进行拓展。实际上就是经济法能够秉承社会责任的原则,在本质方面逐渐进行改进和提升。与此同时,能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经济法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静态理论特征,即使社会责任细化的内容发生一定的波动现象,也能够时刻保证稳定,并且可以将社会责任在经济法的范围内进行锁定。

3我国社会经济秉承的社会责任内容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