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6:05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1

1.1“直销”成为外贸企业的主要交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通过第三方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跨境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体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传统国际贸易具有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以及效率低等弊端,跨境电子商务完全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服务,弱化或替代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部分中间角色,节省了贸易商、批发商等环节的部分中间成本。这部分中间成本,其中一部分用于产品价格优惠,更多地吸引消费者来购买;一部分用于支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佣金,架构起跨境交易的桥梁;还有一部分直接变成生产企业的利润。通过“直销”形式,可以实现生产企业、第三方国际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消费者的“三赢”局面。

1.2“小单”成为外贸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了跨境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体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的单笔订单多为小批量或单件、多批次的“碎片化”形式,取代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大批量“集装箱”形式,而互联网的便利促使小额订单或零售订单进一步增加,再加上金融危机后外贸企业出于缓解资金压力和控制资金风险的考虑,用中小额采购取代大额采购,短期采购取代长期采购,降低单笔订单的金额。由此,“小单”逐渐成为外贸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

1.3“创新”成为外贸企业的主要竞争趋势目前各类高科技产品是跨境电子商务的重点产品,定制化、个性化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外贸企业要想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也要加大对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大技术投入和服务支出,就就是在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产品创新,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跨境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产品创新,成为外贸企业的主要竞争趋势。

2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1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发展滞后问题没有物流保障,国际贸易的进出口商在确定交易后无法实现交易后续工作的有效链接,这样所谓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就是一句废话,而进出口商交易的目的也没有办法达成,所以,物流保障非常重要。跨境电子商务多采用国际快件或空运的形式,目前我国海关以及监管机制大多是依据B2B的海运货物形式制定的,而对B2C的国际快件或空运方面的大量小包裹的监管制度上还有所欠缺,跨境物流存在运费高、关税贵且缺乏安全性等问题,有些甚至无法安全抵达国外消费者。外贸企业可以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特点优势,来选择适合的物流服务。国内规模比较大的电子商务,均设有仓储基地在国外,大多配备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可以为外贸企业提供快捷、高效、低价、安全的物流服务。但从长期来看,可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采取外贸企业-物流公司-房地产公司联盟集货配送模式,整合资源,建立合作企业,共同发展海外仓储业务,将自建的营销公司与国外成熟的仓储物流公司机械能嫁接,形成配送体系。要与第三方物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尽可能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紧密结合。

2.2跨境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问题由于网络上鱼龙混杂,网络诈骗、伪造单据的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网络病毒的干扰或者黑客入侵这两种原因。因为涉及到价格、合约等导致很多外贸企业不放心在网上签约,更不放心在网上结算,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电子支付安全问题也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传统贸易所使用的支付方式已不能满足跨境电子商务的电子化要求,需要更多使用符合境外主流市场习惯的支付方式来解决在线支付问题。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的安全性问题,现今在世界上还未有完整、有效的解决手段。国际上使用最多的网上跨境电子支付方式是paypal,有八成国外消费者使用paypal进行在线跨境购物。我国速卖通目前支持包含银行电汇、mas-er-Card、Visa、moneybookers等多种借记卡的支付,还提供escrowservice第三方中介付款服务,在支付手段上也算得上是便捷、安全。但是无论使用哪种电子支付手段,网上跨境电子支付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性风险,再加上国际贸易大环境存在复杂性,在进行电子支付时一定要慎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3跨境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将商务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所需的专业人才也与传统的国际贸易人才有所不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通晓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电子商务建设、运营和管理,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策划、网络营销,更需要良好的外语沟通水平,要有国内外产品行业背景,要具有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如消费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习俗、消费喜好、思维方式、法律等,还需国际电子营销技能。要想引进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以及颇具潜质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吸引专业人才,把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以及事业留人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人才引进后不流失。同时要对企业内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邀请的专家、企业必须要有实战性,经验要丰富,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案例解读、深度培训、专题讲座、现场体验等。最后还要加强与高校的长期沟通合作,外贸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条件,高校依据此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以顺利实现企业-高校的紧密对接,为外贸企业培养出具备综合性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3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并非易事,需要在企业战略、组织机构、价值链整合、战略联盟以及盈利途径等方面做出调整。

3.1对企业战略进行及时调整,在核心业务战略思想的确立下重组业务流程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外贸企业的市场环境,并对传统的经营模式造成挑战。面对这一局面,外贸企业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就要对自身进行详尽的战略分析,及时调整企业战略,确立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战略思想,为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要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根据环境的即时变化来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当前新型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外贸企业还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整合,比如有效控制生产业务流程,通过虚拟化经营和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来有效控制物流和资金流业务,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来有效控制交易企业或个体消费者,等等,为外贸企业成功转型升级打好坚实基础。

3.2通过虚拟经营和战略联盟,提高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企业自身在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或劣势环节,以外包的形式转给其他企业完成,做好其中的管理协调工作,适当考虑把研发、生产、物流等环节虚拟化,形成虚拟经营模式。同时外贸企业还可以与其他企业在共享利益的基础上构建战略联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可以避免同类产业内部的竞争过度,有利于提高战略联盟的整体核心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开展虚拟经营和建立战略联盟是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成功的重要途径。

3.3商业模式由“以产品为核心”向“以客户服务为核心”转变,实现外贸企业盈利途径的多样化传统国际贸易的商业模式是“以产品为核心”,通过“分销”和“零售”的形式进行产品交易,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局面,企业要想盈利,就必须转变商业模式,要“以客户服务为核心”,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对客户群体进行重新定位,对产品市场进行重新细分,对产品的市场价值进行重新确定,在市场不断变化中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利润。据此,外贸企业就要从企业自身实际出发,抓大放小,抓好某一个或者几个企业占据优势的交易环节,以实现外贸企业盈利途径的多样化。

4结语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2

关键词:国际采购跨国公司供应商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区域。对于中国的供应商而言,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立工厂或者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以期在中国开发优秀的供应商,而降低全球采购的成本。然而,面对全球采购的大环境,中国供应商应该如何更好的融入国际供应链,快速成长为国际供应商,是目前中国供应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跨国公司选择供应商的四大标准

对跨国公司而言,选择供应商的四大基本标准一般为质量、价格、交货和服务。他们要求产品质量要有保证,价格要具有竞争力,交货及时且保持连续性,服务要到位。

1、质量:首先,在供应商选择阶段,注重供应商公司和产品资质,要求供应商具有产品所要求的各项资质认证,会考察供应商是否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有iSo9000标准及国际公认的行业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是中国供应商进入全球采购供应链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是如果把各种体系认证证书只是流于形式是错误的,应当真正学习、应用和掌握这些体系,把各项要求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和生产当中去,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真正成为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其次,从产品的角度而言,跨国公司更偏向具有标准化的产品检验测试系统的供应商,以便对其所提供的产品随时进行检测。要求供应商有自己的检测部门和质量部门,并且定期,出货前对产品质量做好测试。这些要求都是成为其供应商的先决条件。在一些大型制造型跨国公司中,这些要求也都是一些普遍和基本的要求,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在供应商环节就把好质量关,以此达到双赢的效果。

2、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是跨国公司国际采购的一个驱动。因此,在基于过硬的质量的基础上,价格是跨国公司选择供应商的主要因素。跨国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地选择性价比最优,最适合公司成本和成长的供应商。一般跨国公司要求供货商报价时,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报价单,包括管理费用、原材料、人工、利润等方面。

3、交货:供货持续稳定,交货时间短,交货准时,这些都是跨国公司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考核供应商时,跨国公司会考察供应商生产能力情况,包括生产设备是否足够,是否正常运转,产能是否有扩大的潜力;劳动力是否充足,是否有不间断的排班计划;是否可以满足一次性大批量的生产,或者单件小批产品的生产;是否会备有安全库存,库存量是否合理。并不是规模越大的供应商越有竞争力,在同等情况下,跨国公司往往会优先选择供应规模和采购规模相当,能够满足跨国公司采购需求的供应商。

4、服务:优质的服务能力,以及售后服务响应也是跨国公司考量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一般会在供应商选择之初,一般会考察供应商售后服务的能力,投诉处理流程,响应速度。在合作中,会对供应商服务进行记录。如对质保期内产品的维修等服务,物流配送服务等等。因此,无论售前还是售后,供应商都应与跨国公司的采购商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这样才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核心供应商,以此获得更多的采购定单。

对于中国的供应商而言,由于对跨国公司供应商选择标准不了解,或者沟通上存在问题,在以上四个方面还是存在很多欠缺。

(1)质量方面:一些公司或者产品认证证书只是流于形式化,并没有落实到实际生产和检验中。有时,批量生产的产品与样品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供应商对跨国公司要求的质量标准不了解,采购方需对供应商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达到要求。

(2)价格:不注重成本控制。不愿意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报价。

(3)交货方面:供应不稳定,不能满足采购方灵活的采购需求。有时,交货时间长,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

(4)服务:不注重服务。在沟通方面,还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在供应链管理,很少有利用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手段。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基于以上我们讨论的,国际采购商和中国供应商合作中产生的问题,中国供应商应该如何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完善和提高,更好的融入到国际供应链?针对那些问题,中国供应商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1、以积极心态融入全球采购供应链当中,了解国际采购流程和标准

中国商品对跨国公司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的。面对跨国公司的采购,供应商应该采取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因为,国际采购不但对中国供应商带来挑战,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机遇。中国供应商要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并非易事。要真正融入全球采购系统,首先要了解和适应跨国公司的采购标准。目前,跨国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除了之前提到的要有质量,交货、价格和服务的保障外,还应在外贸沟通能力,电子商务应用和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加强。这些都是跨国公司借以选择和评定供应商等级的标准。通过这些标准,中国供应商才有可能进一步和跨国公司合作。

同时,除了对国际采购的了解外,还应加强对国际贸易和法律的了解。可以多参加国际采购说明会,加深对采购程序、条件和要求的了解,提出疑惑问题现场求解。

总之,中国供应商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采购事务。通过参与,会对跨国公司的采购需求和标准越来越了解,以便在生产和管理上不断的完善。同时,需要了解各自行业的国际质量认证和质量标准,以质量认证为契机,完善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

2、以国际供应商为目标,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借以在市场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越来越多样化,其关键竞争资源由穿透的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力。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很多,不同企业也有自己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一些优势和能力,如设计和研发能力取胜,或者是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或者具有高质量的服务。

在国际供应链体系中,中国供应商应该去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强化,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如何挖掘核心竞争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能够带来最大利润空间的方面;采购商最看重而自身较为薄弱的环节;自身没有竞争优势而外包能经济的环节。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资源优势,应该集中精力不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在众多竞争企业中脱颖而出。

3、争取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今,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关系不仅仅是买卖的关系,也不是敌对的关系。随着全球供应链管理的转变,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合作。很多跨国公司与中国供应商之间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对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各自企业的优势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关键性产品或者服务上面,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合作的战略发展的关系。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采购商的发展带动供应商,供应商的发展又促进采购商。

4、熟悉和应用电子商务,使信息传递更快捷,更有效

电子商务是指企业利用当代网络和电子技术来从事对外经营和营销活动。电子商务发展引起了采购模式的变革。主要是在信息传递方面,更加直接和有效。电子采购商务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种作用:采购或者产品信息;电子银行结算与支付;进出口贸易通关;物流中的信息传递和储蓄。

目前,电子采购是跨国公司经营运作的重要流程之一。很多跨国公司都已建成电子商务系统和平台,通过建立B2B模式,使采购方式更快捷,更有效,而且改变原有的采购模式和采购范围。因此,中国供应商应该加强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完善企业网站的建设,传递公司品牌形象以及产品优势的介绍。很多跨国公司把发展电子商务采购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5、中国企业应了解和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3

尽管2016年3月31日小红书斩获了1亿美元的C轮融资,但在这个温暖的春天,跨境电商行业却依然感觉到了寒意。3月底,蜜淘位于北京望京SoHo的办公室人去楼空,其微信公众号和官方认证微博则早在1月就已停更。据公司员工透露,蜜淘团队在年前已经解散,所有员工补贴1个月工资。

而在4月8日开始实施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更是标志着跨境电商的税收红利时代宣告结束。新政策将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并同步调整行邮税。这意味着,跨境电商将受到更多限制,品类减少,单价更高。

跨境电商玩法大全

进口跨境电商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供应商、进口零售电商、物流商和跨境支付(附图)。供应商主要由品牌商和零售商组成;作为主体的进口跨境电商则形成了两大阵营:以天猫国际和洋码头为代表的平台模式,和以小红书和网易考拉为代表的自营模式。

B2C平台型跨境电商通常采取品牌招商的形式,引入多渠道货源,其招商能力决定了商品的丰富程度。天猫国际的渠道来源包括卖场型旗舰店、品牌旗舰店等,京东全球购上不仅集中了品牌方、商和分销商等,还在母婴、美妆和保健品等品类上通过自营直采获得货源。海豚村的入驻电商包括澳大利亚药品连锁店pharmacyonline、英国日用百货商城BritishFoodStoreonline等。

自营型跨境电商,则包括小红书、蜜芽宝贝、聚美优品、网易考拉等。2016年3月,自营B2C电商小红书推出了与国际老牌时尚电商Yoox联手的首场“福利社”特卖,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在供应端的优势。Yoox于2015年与已被奢侈品集团历峰收购的奢侈品电商鼻祖net-aporter合并。

小红书以购物分享社区起家,为用户推荐海外值得购买的产品,并以此打通了社区与电商之间的“任督二脉”。公司最大的卖点在于加入了真实购买用户的背书,通过内容社区的互动来实现对长尾用品的购买。其采取B2C自营模式,直接从品牌商和大型贸易商处采购,如澳大利亚保健品品牌Blackmores和日本药妆集团麒麟堂等。

在个人代购的基础上,集成海外买手的C2C电商平台也已出现。洋码头搭建对接海外代购者、海外小型零售商与国内消费者的交易平台,同时自建海外仓库和跨境物流,通过整合供应链来提升配送效率。C2C代购平台不仅可以解决个人代购品类有限的问题,而且还增设了对海外买手的资格审查机制,加强了对商品货源的品质保障。

与平台型电商相比,主打自营的跨境电商的优势在于品质可控,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同时通过长期的直采,可与海外供应商建立合作,也能带来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劣势则是不仅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需要对热销品提前做出精准的判断,选品不当将直接导致存货积压和资金占用。

长江证券指出,跨境电商进口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平台类电商尚未形成核心龙头,品类和物流是目前跨境进口的痛点。自营类电商目前规模均不大,且核心品类(母婴、美妆)重合度较高,行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竞争较激烈,具有选品能力差异化,利用社交提高流量转化率和物流体验优化的自营平台仍有发展机会。

主打保税备货的自营电商受影响最大

母婴产品、食品、保健品等个人生活消费品构成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主要类别,这些物品单价较低,通过拆货刷单、分散寄递等方式,将交易金额降到500元以下,就可以规避正常税负及商品进口质检。据统计,跨境电商服务进口试点城市90%以上的包裹不用缴税就进境了,征收的行邮税款占总包裹金额的比例很低。2014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和中国公民海外购物消费规模达数千亿元,而同期国家对所有行李和邮递物品征收的行邮税不到10亿元。

行邮税并不是一个税种,而是对进境物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三税合并,统一征收的进口税。

此外,行邮税本质上是针对非贸易入境的个人物品和邮递物品的简便税收措施,遵循的是“个人自用、合理数量”原则。而跨境电商的零售进口业务具有贸易属性,全环节仅征收行邮税,总体税负水平远低于国内销售的同类一般贸易进口货物和国产货物的税负。这是跨境电模式出现井喷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国内从事跨境电商平台的企业超过5000家。2014年11月,上线不到一年的蜜淘完成了3000万美元B轮融资,是当时B2C跨境电商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估值达到1亿美元。

2015年,跨境电商成为巨头的角力场。京东、亚马逊中国、苏宁、网易和顺丰等巨头的相关业务相继上线。蜜芽宝贝、小红书等公司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供应链和引流上均缺乏特色的蜜淘没能等到C轮融资到账,就后劲不足,成为了跨境电商的先烈。

蜜淘的倒闭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税收新政的到来,依靠政策红利来赚取利润的跨境电商将面临严重冲击。新政实施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取消50元的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新政还对个人交易设立了限制,个人单次交易2000元,全年2万元之内的,暂免征关税;超过单次限值,或者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天猫国际等平台型电商主要走的是直邮模式,在非标品和冷门品类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低价一直不是它们的主打,所以税改前后对平台型电商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相较之下,过度依赖保税备货模式的自营跨境电商在短期内受到的影响最大。

与直邮相比,保税备货的模式不仅可以通过批量运输节约成本,还能大大缩短买家收货时间,提高用户体验。更为重要的是,自贸区、保税区内的商品,在法律上可以视为还未通关入境,无需交税。而买家下订单后,可以分拣成小包后以个人物品清关,只需缴纳行邮税,而在一般贸易中,商品除了需要缴纳关税,还要缴纳17%的增值税,部分还需要缴纳消费税。

蜜淘当年正是从海淘成功转型保税备货模式,从而得以吸引了巨额融资;聚美优品在深圳和郑州建立了保税仓;网易考拉大部分都走保税区发货,而且纯自营;蜜芽宝贝作为母婴电商,更是坚定不移地认可保税备货模式;自营和平台并重的京东全球购也一直在扩大其保税仓建设;小红书在深圳和郑州等地拥有自营保税仓,此外还拥有香港海外仓。

新政一实施,蜜芽宝贝就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之前,母婴保健品等商品几乎是免税进入,新政之后,母婴、食品和保健品的纳税额将增加11.9%。如果跨境电商平台想要维持原有毛利率不变的话,一般商品的价格将上调至少11.9%,而其用户群又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客群。如今,蜜芽宝贝上的产品价格已纷纷上涨。以花王L54纸尿裤为例,目前标价为276两件,再加上32.84元的进口税,总价达308.84元,与线下商超相比已无任何优势,而之前花王大号纸尿裤在蜜芽活动价通常在120元左右。虽然蜜芽宝贝采取了赠送税款补贴券来留取用户芳心,可是补贴券不仅使用门槛偏高,且金额也无法覆盖增加的税款,价格相比之前仍提高不少。

刚拿到巨额融资,钱粮充裕的小红书在产品价格中也标明了适用的税率。对于保税仓发货的商品,目前小红书是包税的,也就是说标价包含了跨境电商税费。对于海外直邮的商品,小红书的标价不包括行邮税,消费者需要自行支付行邮税,不过在4月30日之前,小红书可以为客户报销行邮税。这日期之后的税费政策则暂未出台。税改之后,海外直邮行邮税的税率也有变化,从此前的四档(10%、20%、30%和50%)改成了三档(15%、30%和60%)。

不过,税改并非一刀切,税收有增也有降。对于消费金额大于100元但不超过2000元的化妆品、个人洗护,以及消费金额在250元至2000元之间的服饰、电器、手表和自行车等产品,税率都有下调。这也会促使电商平台从经营母婴爆款产品转向较高价格的服饰、个人洗护和电器等产品,增加选品的丰富程度,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高单价商品(2000元以上)按照一般贸易征收,税负成本增加明显。

对跨境电商来说,除了税率调整之外,还将面临清单管理,意味着只有清单上的商品才能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之前跨境电商实施的是“负面清单”政策,只要没有列入的产品都可以销售。新税制之下,没有进入“正面清单”的产品就不能进保税仓销售。截至2016年4月18日,两批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共包括1293个8位税号商品,涵盖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但跨境电商的进口品类仍然受到了一定限制,引入相关新品的手续也变得更为复杂,例如从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依法获得产品配方注册证书;2016年7月1日起,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保健食品的,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注册,首次进口的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从“保税仓”到“海外仓”:

直邮模式、转运企业迎来利好

新政之下,直邮模式以及同处海淘领域的代购或均迎来利好。尤其是通常属于刚性需求的母婴生活类产品,一旦在保税模式的跨境平台上价格上涨,势必导致相当部分的需求流入海外代购和旅行消费等直邮模式,代购的套利空间将扩大,一度受到压制的代购行业将迎来新的春天,只是这个春天能持续多久呢?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这么多B2C和C2C的企业,行业集中一点会更易于管理。虽然短期政策利好直邮,但长期来看,C2C直邮的模式最难管,最终还是会回到行业集中的趋势中来。”

保税区整进散出的模式已让海关人员配置压力山大,导致物流时效体验差。在一次政策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曾表示,跨境电商B2C所产生的订单金额有限,但清单非常多,且是碎片化的,如果进口B2C规模越来越大,监管成本会非常高,而且也很难监管。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跨境电商B2C模式进口规模为145亿元,验放的清单总数却高达9598.89万票。保税备货B2C模式尚且如此,如果C2C直邮模式规模增大,海关不堪重负,势必也将引起监管加强。

虽然C2C直邮难以监管,但海豚村创始人黄云鹏认为B2C直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直邮方式现在的体量还很小,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很大影响,这应该是政府希望看到的发展方向,尤其利于追求长尾商品。此外,B2C企业的it系统可以跟海关的it系统对接,包裹抵达之后,通过自动化的流程就可以完成清关,并不依靠人工,不会对海关监管带来困难。”

随着保税区的优势不再,一些B2C企业会从保税模式转向建立海外仓,发展直邮模式。2016年,“海外仓”成为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而报告中也明确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黄云鹏认为,跨境电商将成为一般贸易的一种补充形式,有规模的跨境电商企业一定会布局“海外仓”,从海外直邮发货,而对于过度依赖保税备货、综合能力较弱的小电商企业来说,它们可能直接就会面临死亡。

此外,海淘最初兴起时红火一时的转运服务,或许也会因为新税政而重获新生。转运公司是介于海外商家和国内消费者之间的中转机构,承担的是代收转寄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当消费者完成付款后,海外购物网站会将商品发到转运公司的海外当地仓库,之后再将商品寄回国内。

转运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国内的代购和个人海淘买家,对他们而言,通关能力(也就是避税能力)是第一要素,其次才是时效性。这些公司都是以个人邮寄物品形式报关,被海关抽税的概率较低。此前,由于海外电商陆续开辟直邮业务,转运公司的业务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此番新税政惠及代购,自然也给了转运公司新的生机。以搜索比价起家的每刻风物即推出了相配套的“一键购买”服务。用户在网站购买的商品会直接邮寄到公司在美国的仓库,经过包装加固后再发货(默认采用美国邮政USpS)到客户收件地址。

当然,对海淘族而言,选择转运的方式,除了加大了物品丢失的风险外,最重要的还是耐心二字,整个运输过程被明显拉长了。

未来竞争核心:回归零售本质

毋庸置疑的是,海淘趋势不可逆转,即使税收红利消失,跨境电商也是一门充满潜力的大生意。新税制下,跨境电商平台将进入规范化的高速发展轨道,跨境电商将在更公平的环境中与传统零售企业和国内消费品生产企业进行竞争,成本较高、缺乏综合优势的跨境电商将被淘汰出局。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在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童士豪认为,税收调整后,跨境电商行业将面临洗牌;未来的跨境电商平台需要具备两项基本能力,一是包括仓储、物流和供应链在内的运营能力;二是经营社区的能力,例如淘宝通过和微博的互动,增强获客渠道;此外,与政府打交道的能力也将成为一项重要技能。

跨境电商的本质还是零售,在黄云鹏看来,在C端的流量获取上,境内和境外电商的方法并无两样,境外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境外供应链,其需要具备国际业务的拓展能力,能将更多国际品牌带到国内,满足国内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4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跨国采购将在我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尖锐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否则,将会给我国企业带来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wto过渡期后跨国采购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习国际采购规则、加强硬件建设、注重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应逆向营销或供应商开发以及加强政府的支持作用等应对策略,以期有所裨益。【论文关键词】wto过渡期后;跨国采购;策略伴随着全球制造向亚洲,特别是向中国的转移,我国已经成为跨国采购链上举足轻重的一环。目前,中国是全球惟一可生产所有门类商品的国家之一,没有一家外国公司不看重我国市场的销售和采购,这已成为国际采购商们的共识。国际标准化采购(跨国采购)就是利用全球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包括货物与无形的服务)的商业活动。经济全球化使众多的企业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新的经济秩序中生存与发展,跨国采购行为已经成为企业的重大战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说过:“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在企业之间,而是供应链间的竞争。”任何企业能与国际采购链联系在一起,就是对自己产品的一次重大提升。在国际供应链的环节中,谁能做到更专业、更精细,谁就能拥有发言权。而中国的企业在提供相应配套产品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行业基础,可塑性强,供货价格又低于大企业,跨国采购要实现低成本的采购原则,那么,中国对他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提高,跨国采购在我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尖锐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否则,将会给我国企业带来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损失。一、wto过渡期后跨国采购在华发展的特点(一)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成为跨国采购中心的集中地和辐射地。目前,大型跨国公司和国际采购组织在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天津、深圳、北京等地建立了跨国采购中心。因为这些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基本符合跨国采购中心的选择要求和条件,符合跨国采购的四个基本要素(4F),即价值流(Valueflow)、服务流(Serviceflow)、信息流(informationflow)、资金流(Cashflow)。这些经济发达城市管理相对成熟,供应链管理程度相对较高,具备了发达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强大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和通晓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拥有完善的电信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并且具有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见表1)(二)以生产者驱动的跨国采购和以消费者驱动的跨国采购在华活动日趋活跃,发展迅速。从全球采购的运作方式看,首先是以生产者驱动的跨国采购,例如全球采购在我国最先引入的是汽车行业。随后,如通用、大众、西门子等世界著名的制造企业陆续开始在中国设立国际采购中心。其次是以消费者驱动的跨国采购,这种方式以家电、服装、家庭用品等劳动密集性和消费品行业为主,在我国突出表现在零售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著名的零售企业都纷纷来中国进行大规模的采购活动。(三)国际采购供应链管理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演进。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国际采购供应链管理模式正在被现代的管理模式所颠覆。首先,传统的为库存而采购的模式正逐渐被为订单而采购的模式所取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库存是企业的高成本之源,零库存或者少库存成了企业的必然选择,制造订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驱动下产生的,在如今供大于求的状态下,为订单而采购则成了企业跨国采购必由之路。其次,由传统的对商品管理转变为对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市场经济中很成熟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基础和核心。经济全球化使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这些企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化运作,而国际采购成为供应链无缝链接的关键。第三,采购方式由单元化到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化采购与本土化采购相结合;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多供应商与单一供应商相结合;制造商采购与分销商采购相结合;自配与物流外包相结合以及建立多供应商接力中心和Jit(Justintime)采购。第四,传统采购到现代采购。传统的采购模式重视如何与供应商进行商业交易,比较重视交易过程中供应商的价格比较,通过供应商的多头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传统的采购模式采购过程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现代采购是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相结合的过程。现代采购管理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价格、精确的进货、批量的商品和服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现代采购的快速反应、准时供应、有效客户回应、连续补货等一般都是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采购的突出特征(见表2),目前主要包括网上市场信息与采购系统、电子银行结算与支付系统、进出口贸易大通关系统以及现代物流系统。(四)对在华采购商品的社会责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中国轻工业产品进口的贸易组织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中国所有纺织、成衣、玩具、鞋类等产品的企业必须事先经过Sa8000标准的认证(即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认证),否则就要联合抵制进口。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是全球第一个关于企业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也是继绿色贸易壁垒之后发达国家设置的又一个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目前全球超过200家跨国公司已经制定并推行公司社会责任守则,通用电气等超过50家公司已经在中国开展社会责任审核,有些公司还在中国设立了劳工和社会责任事务部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有超过8000家企业接受这类审核,超过50000家企业将随时接受检查,这无疑对我国应对跨国采购提出了新的课题。(五)跨国采购商对国内供应商进行战略管理,其方法更具有综合性和针对性。跨国采购商对供应商的选择已不仅仅要求他们简单地提供产品,而是要求他们基于尖端的信息技术、高效的物流支持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以战略伙伴的身份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化经营和价值创造。跨国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管理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针对供应商本身的特点和自身企业的具体需求实施针对性的策略。其一,运用竞争策略驾驭供应商,使供应商所处的市场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以保持供应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其二,跨国采购商对采购需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同时,跨国采购商对战略性原材料的需求,其普遍做法是与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利用联盟关系,锁定合同条款,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其三,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供应商数据库。(六)从跨国采购商经营策略的变化来看,使用逆向营销的情况日益普遍。体现逆向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是:采购商在internet上采购产品的信息,供应商在采购商的网站上登陆自己产品的信息,供采购商进行评估,并通过采购商网站进行双方信息沟通,完成采购的过程。二、wto过渡期后我国应对跨国采购存在的问题(一)跨国采购评估标准越来越严格,这是我国企业迎接跨国采购的首要问题。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质量最好、价格最优的产品,跨国公司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评估体系,以前跨国公司强调供应商要通过四大评估体系,即品牌保障标准、交货迅速程度、价格合理程度和外贸沟通能力。但近年来,新增了环保认证考核、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和安全品质考核三大考核标准。这对我国企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二)高标准的对采购商品的社会责任环境要求成为我国企业出口的主要障碍。对采购商品的社会责任环境要求意味着今后的跨国采购中心要控制在那些能贯彻国家政策和以最高的道德标准执行业务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严格执行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认证体系的企业。否则,企业将很难受到国际采购商的青睐。(三)我国政府层面上的政策、市场规章等规则的“不透明性指数”的高低,对外国在华跨国采购产生重大的影响。“不透明指数”由以下因素决定:政府机关腐败;关于合同和产权的法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税收政策;会计核算标准和商业条款等等。(四)我国企业自身的因素制约了外国在华采购的步伐1.对跨国采购的规则和方法缺乏必要的了解。企业不熟悉跨国采购程序、规则、方法和要求,重硬件设施(如厂房、生产设备等)而轻软件(如企业文化、管理流程、质量保证体系等)建设;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缺乏技巧,这些都是因为对国际采购的规则和方法不了解所致。2.企业管理水平有限,彼此之间无序竞争。我国企业在经营体制上尚不健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持续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难以形成专业化配套生产体系。同时,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定单,各自为政,大打价格战,形成跨国采购方坐收渔翁之利的局面。3.企业产品的低质量问题也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声誉和利益,直接降低了跨国采购商的采购预期。三、wto过渡期后我国应对跨国采购的策略(一)认真学习国际采购规则,充分做好迎接外商在华跨国采购理论上的准备。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有4大采购法则:《联合国采购示范法》、《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欧盟采购指令》、《世界银行采购指南》。虽然中国政府在加入wto时并没有参加wto政府采购协议(诸边协议之一)。但中国政府承诺在2020年以前,向apeC成员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跨国采购都是按国际采购规则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学好学活国际采购规则。(二)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软件建设准备。首先,要做好电子商务模式准备。企业要融进全球采购系统,必须熟悉与掌握这一系统。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电子商务运作能力,包括产品信息的整理、利用互联网与客户完成进出口业务等。通过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为跨国采购企业提供完善的产品配送支持。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陆续把发展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工作列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3家汽车公司宣布要建立全球最大的汽车专用采购网络市场,将每年2500亿美元的零部件采购移至互联网上进行。其次,要做好合格供应商的准备。跨国公司对全球采购供应商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条件,例如,麦德龙跨国连锁集团对其供应商提出了4条基本要求:一是必须拥有完善的供应体系和商品执照;二是商品供应可靠,商品质量保证致力于长期的商务发展;三是有能力将商品运至指定的商场,并愿意使用指定的物流公司;四是商品规格符合麦德龙公司的要求。(三)企业要注重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自己独有的技术(专利)优势、成本优势、速度和灵活性优势,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出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寻找被国际大企业忽视的、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新产品,并把其培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独门法宝。企业无论大小,都有其比较优势,只有经营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跨国采购的供应链上拥有发言权。目前在我国分销和零售领域的企业尤其要加强整合,提升其竞争力。(四)企业在开拓国际贸易上不仅要运用一般营销的形式,还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应逆向营销或供应商开发。优秀的国际采购商会留意自己和供应商是否双赢,在科技、财务、管理流程、技术、质量水平方面与供应商共同努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供应商努力培育自己作为采购商的供应商,以获得稳定的成长机会。(五)企业应积极培养或引进更多的熟悉外贸知识、国际采购规则和外语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跨国采购流程的了解和提高操作能力。特别是过渡期后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的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但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行事,否则就只有将蛋糕拱手送到竞争对手的面前。因此,企业拥有一流的专业人才将是其制胜的保证。(六)加强政府的支持。首先,跨国采购属于商流活动,其必须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支撑。这就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运输设施环境、信息环境、金融环境以及政策和人才环境。为企业收集、提供有关跨国采购企业配套联系的相关信息;提供担保、法律咨询等一系列相关服务;采取有效的鼓励政策敦促企业通过各种质量认证标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利用财政手段鼓励跨国采购企业为其配套企业提供培训等等。其次,政府应进一步放宽跨国采购商在华采购出口政策,给予跨国采购商以独立法人资格。据商务部消息,近期中国将允许外商在部分地区兴办独资的出口采购中心,从事采购中国境内产品出口的业务及相关配套服务,外商将可以以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出口业务,并可享受与中国国内企业同等的出口退税待遇及相关政策,以降低其采购成本。第三,政府应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而具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从而促使企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商品的开发和研制,提高经济效率,以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赢得国际采购商的长期信赖。6,(1).汪凌志,朱金生.中小企业参与跨国采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4,(2).左顺根.如何抓住跨国公司在华采购的历史机遇[J].当代经济,2006,(3).[英]阿伦·布兰奇,著.王海涛,等译.国际采购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英]彼得·贝利(peterBaily),大卫·法摩尔(DavidFarmer),大卫·杰塞(DavidJessop),著.王增东,等译.采购原理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5

关键词跨国并购资源短缺核心竞争力

跨国并购是企业扩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如今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国家商务部不久前披露,目前有3万多家“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遍布14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重点逐渐从港澳地区及北美转移到亚太、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一部分优势企业正发展成集境内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逐渐建立;《福布斯》和《财富》的最新排名均显示,2005年有15家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

这些境外投资项目不仅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还在利用国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首先,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分享国外资源以确保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已成为中国全球资源战略的必然选择。第二,我国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企业都未能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家和学者认为,过去我们的跨国经营之所以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源于缺乏独立自主研发能力,实际上以技术引进、并购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过去我国引进的都是国外早已成熟甚至过时的技术或设备,这虽然有效地帮助我们形成了一定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却很少给中国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以至我们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追赶。而通过企业并购却可以在很短时间为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地位的核心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1跨国并购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并购的核心要素在于市场支配能力和获得垄断地位。对企业的成长而言,单靠自身的积累是非常缓慢的,必须借助于并购重组这一外生扩展形式。近代以来,全球相继发生了5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都产生一批巨型公司,我国企业有必要而且完全有可能通过并购重组,迅速带动规模和效率的提升。

1.1获取战略性资源

获取战略性资源是中国大型国有能源开发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机。中海油与中石油的几次大的跨国并购举动颇为引人注目。前者通过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股权和收购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获得了数千万吨原油地质储量;后者通过跨国收购戴文能源集团在印尼的油田和天然气资产,扩充了自己的海外油气探采资产规模。当然我们这里所强调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还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各种战略性资源,这些资源在全球的自由流动,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寻找商机。中国企业应根据时代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发展思路。

1.2扩张与整合市场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在不加载行业生产能力下达到临界规模,是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的主要途径。此外,在寡占市场追求市场力量和市场支配地位也是进行并购的推动力量。通过横向并购活动跨国公司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凭借竞争对手的减少来增加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跨国公司的纵向并购可以通过对大量关键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的控制,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并借助对方的品牌,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从而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扩大原有企业市场总份额。tCL集团对德国施耐德公司收购,使其获得了欧洲市场高达2亿欧元的销售额和多于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超过了欧盟给予中国7家企业40万台配额的总和。

1.3获得的研发技术实效强,不确定性低

从事跨国经营的3万多家中国企业,其中1800多家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600多家从事对外劳务合作,主要还是得益于劳动力优势。相当多的企业从事进出口、外向型生产加工、农业、旅游、餐饮等业务,基本上处于全球产业链下游或末端,干的多是低附加值的活。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认为“自主知识创新”是未来国家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目前普遍存在的误识将自主技术局限于独立自主研发,独立研发不确定性大、周期长,可能会使企业丧失一些战略性的时间“窗口”,从而错过最佳市场时机。实际上除此之外,技术引进、并购其他公司来获取关键技术并快速提高技术和商业竞争力也属于自主创新的范畴。但是技术管理的专家们都清楚,引进国外技术仅能够获得一些通用性的技术或二、三流的工艺或设备,那些能够为企业取得战略竞争地位的核心技术能力基本上不能通过此种方式获得。

我国的盛大网络游戏公司设立时只是一家游戏,没有任何研发能力,它通过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开发商aCtoZ的控股权而立刻获得了游戏产品开发能力;另外,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网络游戏引擎技术开发企业——美国Zona公司收购,在短短的2年时间使自己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这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

2005年底,联想宣布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不仅获得了iBm的pC业务和市场,同时也获得了iBm所拥有的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研发能力、研发技术、品牌以及其在全球注册的4000多项专利,迅速提高了自身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联想完全依靠闭门研发,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恐怕要多年以后。与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跨国并购时效强、低成本,特别是当某种知识和资源专属于另一企业时,并购就成为获取该优势的唯一途径。

1.4绕过贸易壁垒

跨国并购避开了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快速进入战略性行业。近年来,欧盟对我国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设置了重重壁垒,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并购当地企业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南中联公司通过收购英国保路捷公司使其技术提升了20年,由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一跃成为非开发技术行业中生产高清晰电视、等离子彩电等新产品的全球知名企业。

由于国际大公司在某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其私有协议往往就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这对于后进入者,尤其是中国的企业极为不利,我国DVD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经常被国外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起诉。通过收购海外企业获得该核心技术的所有权,避开知识产权保护壁垒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企业京东方。京东方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tFt-LCD业务,并由此获得了相关专利技术和人才,成功进入一直被韩国、台湾和日本公司所垄断的tFt-LCD领域。通过跨国收购获得核心技术,在短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并使中国在光电子和微电子领域向前跨越一大步。

2实施跨国并购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在500多家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中,有半数的企业没有实现预定的并购目标,并且在最初的几个月中生产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61%的企业没有实现其财务目标。通过企业并购来获取核心技术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并购操作和并购整合通常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之外,还涉及到一系列与技术管理相关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2.1系统的技术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

准确的情报是成功技术决策的前提,因此国际先进公司通常都设有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相关技术情报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收集、分析和预测,并且能够结合企业本身的业务需要和技术发展策略,就技术发展动向及时预警。国内公司情报管理部门通常只提供文档收集等服务,很少有负责技术情报、真正懂得技术又了解公司业务的专职部门;其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综合性的技术专长和眼光。当企业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情报能力之后,不仅能够及时察觉潜在的技术并购机会,也有助于做出更加科学明智的技术获取决策。2.2对要收购的目标技术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避免收购后的技术或商业隐患

2001年,浙江华立并购了飞利浦CDma无线通信部门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研发设备和人员,以及其半导体开发的CDma协议软件的独家授权,拥有了600项CDma核心技术专利,进入了该业务的核心领域。然而并购4年后,华立CDma却悄无声息,问题之一出在华立对该技术情报的尽职调查——飞利浦与美国高通之间关于CDma芯片有一系列交叉协议和授权协议上,双方承诺不对第三方公开。因此,华立的并购无法间接获得飞利浦拥有的高通CDma专利技术,损失惨重。因此,对被收购企业核心技术的尽职调查一定要慎重,细化相关的调研和评估工作,防止用巨资买来空技术。

2.3培养和建立具有商务操作能力的企业科技管理部门

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的责权限仅限于内部技术研发与合作,很少能够从商务层面考虑技术获取策略。国外公司往往由科技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合作以获取或培养技术竞争优势。因此,建议我国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和商务并购部门加强与技术部门紧密合作,从而将公司并购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4及时进行有效地技术整合并留住关键人才

跨国公司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其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愈大技术水平就愈高。使并购后的技术和专利真正转化为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激活那些研发和生产人员多年经验、工作方式、协作能力,不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要学习国外成熟经验,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以满足跨国经营的需求,保持企业的创新与竞争优势。

3结论

“走出去”趋势是一个积极的现象,这说明中国正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为有效提高资源供应,消除区域壁垒,以及建立境外研发中心等业务采取资本运作与资产并购,快速获取关键性技术,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以长远的眼光看,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主要动机将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上存在的战略机遇。

参考文献

1关龙,关涛.外企跨国并购对我国利用外资策略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财经,2005(1)

2甄海涛.浅谈中国企业的并购发展战略[J].商业时代,2005(6)

3刘青.企业并购中的整合问题[J].经济纵横,2004(7)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6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视角下;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5.11.079

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能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的竞争已经国际化,企业所采取的经营手段更加的合理化,以此来保证竞争力不断地得到提升。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管理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客户进行了深入的数据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调整业务项目,从而使客户充分地认识到企业的优势,使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另外,企业根据掌握的资料,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好与客户的关系,这一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在企业的内部系统中,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影响到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企业通过对信息、资金、物流的管理和控制,来完成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物流供应链的国际化。企业作为物流供应链的主体,要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外有关供应链管理的资料显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在企业内部或是企业和企业之间所进行的商业活动,是保障商业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手段。物流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把商业活动转化成更为高效、有机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其包含了企业的一切物流行为,主要是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产品研发管理等活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产品增值过程的管理。

狭义上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从有组织的供应者传递到客户端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商业化的,不仅仅包括为顾客提供各种产品、服务、信息等资源,还包括各种附加价值。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能够实现物料流、信息流的系统化、多方位的管理。物料流的形成离不开供货商,供货商处于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所提供的产品要通过工厂生产加工,然后再经过仓储运输,最后送到下游顾客的手中。整个过程物流企业必须发挥全面的、系统化的整合作用才能完成。

笔者认为,在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国家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对处于供应链中的物料流、资金流、价值流、信息流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控制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把处于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作为共同目标,用最少的成本来满足顾客最大价值的需求。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实现的指导基础是企业同步性、统筹性的生产计划,依靠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作为技术支持,从原料供应、物流合作、生产规划等方面来完成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分类方式可以按照运作方式进行划分,包括推动型和拉动型,两种不同形式的供应链最大的区别在于应用信息类型、订单释放形式、货物存放地点、生产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

2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

在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物流已经成为不同国家间进行互通贸易的重要形式。这种贸易活动形式不仅突破了地域条件的限制,而且完全消除了时间上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各种物资在国际间的流通。国际物流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间的贸易发展联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国际贸易的大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国际物流已经能够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迅速成长。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物流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

2.1复杂的物流供应链环境

在目前电子商务发展阶段下,国际间各种经贸活动所处的物流环境各不相同,造成了国际物流主体之间的通信系统的设置呈现出复杂性。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物流行业发展程度不一样,物流行业法规等制度建设方面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有些是由于政治因素导致的,有的是由于经济和自然因素导致的。

2.2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

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程度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不一。信息技术的不均衡发展,造成了国家物流在管理过程中的成本大幅度增加。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不同国家建立的电子网络信息系统是发展国际物流的基础,如果这一条件受到限制,国际物流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2.3制度保障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发展并不顺畅,其不仅受到各国不同营销方式和竞争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不同的金融构建体系、物资配送渠道等多方面的制约。在这种国际贸易大环境下,国家物流行业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物流供应链标准的统一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3国际物流对现代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所谓的供应链指的是围绕企业所形成的物流网络,主要是由原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仓储、流通渠道服务商以及商品配送等不同部门的组成。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必须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控制,才能保证客户对产品信息有正确的认识,达到降低成本,实现最高效益的目标。目前企业供应链运行中,信息和物质的价值如果呈现增加的态势,就会给和供应链相关的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会对企业的一切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客户的需求也会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了多元化。国际间企业的竞争会转化为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竞争,企业会更加重视对供应链的管理,以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1重视非价值增值成本在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中的地位

在现代化的电子商务体系下,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是能够同时实施的。对各供应链的物资存储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成本的支出。另外,配送和转运过程之前,要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进行合理的组织,提高物流流通速度的同时,实现最少的运输成本支出。在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中的价值增值以外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视的。

3.2重视及时生产理念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贯彻

在电子商务体系下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依靠的是企业的准时生产。供应链体系中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销售商共同制定统一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因此,随着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的及时生产模式的建设更加重视,及时生产理念必须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深入贯彻,这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实现科学化的前提条件。

3.3重视价值链思想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

在物流供应链中,企业可以通过特定的经营活动获得价值,其中物流在整个价值链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通过实施价值链理念对企业本身的物流供应链进行管理,从而从根本上降低了经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4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条件

4.1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库

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根本条件是要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库。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各自的基础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是实现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供应链管理进行规划,可以为满足用户的需求,降低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供应链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在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之前,首先要对基础数据库进行完善。

4.2编制供应链管理计划

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的首要任务,就是制订供应链管理的详细计划,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数据库进行访问,得到其编制计划的各种信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销售商和供货商的具体情况,制订出一套翔实的编制计划。销售商在制订销售计划时,不仅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库存等信息进行编制。制造商的生产计划,要以配送计划和销售计划两项相结合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计划的制订工作。供应商的供应计划要根据产品的运转计划、供货能力等信息进行编制。

4.3实现核心企业相对的集权化

在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市场需求非常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各种需求信息通过信息技术传递给相关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计划编制。核心企业要不断进行集权,从而可以控制和协调供应链中的各方利益。这种方式是应对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时最有效的管理措施。

4.4建立供应链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电子商务视角下构建国际供应链管理体系,要重视和上下游企业间保持长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必须拥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既要和对手保持竞争的关系,又要有合作的态度,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合作的基础是资源和能力能够形成互补,而这种互补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竞争起到了压制作用。但是,这种资源和能力互补的合作形式,能够产生协同发展的效果,形成独特的竞争核心力量,从而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

5电子商务视角下构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策略

5.1加快国内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的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企业本身对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5.1.1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流程

为了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就要协调和供应链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经营活动流程的重组管理工作。首先,转变观念。企业要把一切生产管理活动和市场关联起来,找出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对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按照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具体要求组织经营活动。其次,重新认识物流供应链。企业要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行重新认识,把工作重点放在和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业务上来。在物流供应链中寻求合作伙伴。

我国的优秀企业海尔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国际化物流供应链的建设。海尔集团之所以成功,取决于对传统的市场链进行了再造,构建了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海尔模式”。海尔集团的物流供应链注重企业不同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业的责任归属和利益共享,认真对待每一个流通环节,最后共同构建成高度闭合的作业链条。

5.1.2引进和培养物流供应链管理人才

我国物流供应链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和国际物流供应链相关的管理人才比较匮乏。随着国内物流供应链发展的需要,物流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正在深入开展,但是在短期内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人才培养。

海尔集团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用户的满意度,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消除本企业处于基层的员工和基层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传递的效果。市场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要保证正确、迅速,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减少库存积压和优化盘活企业的不良资产。因此,企业非常重视对企业职工的培训,使得每一位海尔的员工都能够有面对市场、了解市场的素质。在海尔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上下级的关系,成为一种有特色的市场化关系。海尔集团对企业人才的培养与管理和整个“物流供应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海尔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1.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物流供应链的管理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依赖于企业间的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信息网络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信息资料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资源。物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信息网络,是物流供应链经营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健全自身的信息系统,才能更好地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工作。

海尔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信息管理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生产资料的采购、订单信息管理、流动资金管理以及物流管理等实现了以市场基础的业务流程升级工程,并在对全球和企业相关的物流供应链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和客户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5.2积极参与跨境企业物流供应链的构建

随着商品和服务在国际上高度自由化的流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分配也更趋于合理化。我国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国家,必须对自身的优势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跨境大企业,他们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因此,积极参与跨境企业物流供应链的构建工作,和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借助这一跳板,成功地参与到国家市场的竞争中去,从而主动提高竞争能力和实力。

5.2.1摒弃陈旧观念,接受新思想

首先,要有参与国际化物流供应链的竞争意识,树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思想,有魄力开拓经营视野。国际供应链管理的建立基础是双赢,企业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有通过参与和合作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愿望。同时,企业要正确把握自身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合理位置,在同跨国企业进行业务合作时,还要把重心放在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最终提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影响力,取得应得的利益分配。

5.2.2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在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国家物流供应链,实现了信息和利益的一体化。供应链中的企业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而且还要对实现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因此,建立供应链中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整个供应链正常运行的保障。这种保障机制的最大作用是能够调节各个节点企业的合理收益。

5.2.3提高产业集群化

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化来提高,完善企业发展环境,为企业参与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构建提供基础条件,并且能够为企业的运作提供一定的保障。通常产业集群化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进行,利用促进行业发展的竞争力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这种方式会在很大范围内促进其他生产要素高效率的开发利用。集群化可以促进和主体产业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可以为实现专业化的生产提供发展条件,主体企业在拓展核心业务方面将会更加专注。因此,提高产业集群化,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跨国供应链的形成,实现跨国经营的目标。

5.3努力成为跨国物流供应链中的主体

(1)我国企业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参与国际市场经济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在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的注意到当前我国企业在国际物流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在国际物流供应链中,企业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在国际市场的生产、销售、配送等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条拥有国际级别竞争实力的供应链,才能取得在跨国物流供应链中的主体地位。

(2)企业要敢于开拓国际市场,将物流供应链向横向延伸。企业要有全球的战略目标,利用互联网络实现经营活动国际化,从而持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国企业单纯依靠国内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是不能有长足发展的,必须走向国际,才能更好地吸收其他国际化大企业的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6结论

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新式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跨境电子商务视角这一特殊的背景下。新形势下的物流供应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能够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跨国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不仅可以降低产品流通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要求我们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现状、要求、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对策。构建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对提高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先建.基于供应链理论的Sw公司国际物流管理优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2]夏雪冰.基于业务流程集约化的mS公司物流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3]陈娟.基于电子商务的精益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3.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7

这并非没有机会。当前eBay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拥有1.52亿活跃用户,覆盖全球的30多个站点,以及5亿多件由个人或商家的商品。它旗下的支付软件paypal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57亿活跃用户,服务遍及全球193个国家及地区,共支持26种货币付款交易,日处理交易量近800万笔。这些庞大的数据都为eBay中国带来了信心。

2003年eBay收购易趣网,正式进入中国电商市场。易趣是当时中国在线拍卖领域的龙头,占据将近80%的市场份额,而eBay本身就是美国的在线拍卖巨头,二者的合资公司本可以在中国电商行业占据最有利的地位。

但几年下来,即便eBay在中国业务投资了3亿美元,却依旧没能换来他们期望的结果。eBay易趣在中国电商市场的份额不断下滑,2006年其市场份额跌至20%,被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和腾讯旗下的拍拍网超越。

无奈之下,2006年底,eBay决定转让易趣股份,与tomonline成立合资公司,tom控股易趣51%股份,eBay承诺五年内不在中国开展与易趣竞争的业务。也是在这一年后,eBay改变了既有策略,将发展重心转移到跨境电商业务上。

2007年,(eBay中国)上线,主营外贸方式的B2C跨境电商。当时跨境电子商务还只是一个概念,面对国外个人消费者的敦煌网、兰亭集势等也刚起步。显然eBay希望利用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再次吸引中国商家的兴趣。

2012年,eBay和易趣正式脱离,并委派台湾的林奕彰担任新Ceo。林奕彰表示,如今的eBay在中国会更加谨慎,必须将投资用在高利润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卷土重来面向中国本土个人用户做B2C、将eBay全球商家引入的原因。”eBay近两年发展的主要方向,变成为中国商家搭建跨境零售电商平台。

和万邑通合作后,eBay平台上的中国卖家将可以通过万邑通的物流渠道向海外运送货物。万邑通目前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及澳大利亚设立了全球直营仓库,可以为中国商家提供“先发货、后销售”的新型服务模式。

根据eBay和万邑通的大数据信息,中国商家可以提前将那些“预计热销的产品”运往销售国的直营仓库,就像“双11”期间阿里直接将海外热销货品囤积在保税仓库统一发货一样,未来在eBay上的中国商家的货品也可以将商品预存在海外货仓中备用,并根据当地消费者的订单,直接联系当地物流公司从货仓内发货。这不仅提高了派送时效,并将逐步解决退换货的体验。根据eBay内部数据,在英国市场通过海外仓发货的商品有79%能在交易三天内送至消费者,96%能在五天内送达。

该模式颠覆了传统跨境物流的供应链。在此之前,中国卖家需要通过第三方的国际物流将自己的货物售卖到其他国家,国外消费者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物流时间才可以收到货品,这无疑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乐趣。同时海外仓将大大提高跨境物流的适配性,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以家居园艺、汽配为代表的高价值、大体积商品直接受益于海外仓,使卖家获得更多销售机会。

“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产业对供应链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高效的物流服务必将成为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万邑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铸表示,“万邑通将帮助eBay卖家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跨国供应链的整合,把跨境供应链短板转为‘本地竞争优势’。”

林奕彰亦表示,eBay的全球平台上,跨境交易占总交易额的22%。在这样的背景下eBay将依靠全球的平台优势,为中国卖家和国外消费者创设一个无缝连接的交易平台,让跨境交易“本地化”。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8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出口转型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4日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历程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衰退,欧美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这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加之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力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我国的外贸企业受到强烈冲击,大量企业停产、倒闭,充分暴露出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资金、人才、品牌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上的匮乏,同时也凸显出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亮点,并正在逐渐重塑中国对外贸易的大格局。跨境电商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历史性机遇。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跨境电商是随着互联网应用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出现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是未来贸易发展的潮流。我国跨境电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增长率达31.3%,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201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超过30%,发展态势异常迅猛,并与传统贸易的增长态势形成了鲜明对比,见图1。(图1,注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含跨境电商零售和跨境电商B2B两部分;数据来源:艾瑞咨询)随着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积极推动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二)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跨境电商迅猛发展是在近五年,但以阿里巴巴为首的跨境电商网站,自1999年实现利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随后十几年里,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包括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再过渡到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表1)

第一阶段是以早期的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网等B2B网站为代表,主要面向国外批发商,将外贸出口缩短为“中国工厂-外国批发商-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四个环节。其核心业务是线上、线下交易的信息服务模式,即电商作为第三方平台,主要角色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及产品线上平台,而交易环节则全部在线下完成。

第二阶段是以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等为代表的,以小额外贸批发为主的B2B网站,使中国工厂直接面向外国的零售商,将外贸出口缩短为“中国工厂-外国零售商-外国消费者”3个环节。在该阶段,跨境电商平台逐渐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服务等交易环节与流程实现电子化,结合电子金融打造在线交易平台。跨境贸易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整合供需双方的资源,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形成了包括B2B(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

第三阶段是以兰亭集势为代表的B2C外贸电商,绕过了所有的中间环节,一端连着中国的制造工厂,另一端连着外国消费者。在该阶段,跨境电商基于互联网运营模式,通过重塑中小企业链条,使企业直接面对个体批发商、零售商与消费者,减少了贸易中间流转的成本和损失,提高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并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销售模式与物流方式。实现精细营销和深度营销,极大地拓宽了生产和销售渠道,有利于自主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所面临的机遇。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将对中国整体国民经济以及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的意义。一方面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能有效压缩中间环节、化解产能过剩、重塑国际产业链、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网站集合海量商品信息库、个性化广告推送、智能化商品检索、口碑聚集消费需求、支付方式便捷等多重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之道。此外,跨境电商面对的是全球商家和消费者,市场潜力无限,加上国家对跨境电商的大力扶持,先后审批了十几个城市作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已经围绕整个跨境贸易形成了一条从营销到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务的完整产业链,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所面临的挑战。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在拥有国家政策扶持和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跨境电商主要面临物流、支付和诚信三大挑战。跨境物流存在高运费、高关税和安全性等难题,支付环节则涉及外汇兑换风险和资金安全风险,在经济纠纷时如何公平仲裁、保障买卖双方利益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还存在缺少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差,不能实现柔性供货;以及税收及“山寨”的难题;同时跨境电商人才的缺乏也给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带来了一定的掣肘。

三、中小型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的对策

(一)选择好市场的突破口。在国内卖家通过跨境B2C平台将“中国制造”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过程中,小语种市场的订单势如井喷,一些卖家锁定某个市场发力,集中力量耕耘,这不仅让他们避开了热门的欧美市场激烈竞争,也让他们率先获得了市场先机。来自平台的推波助澜则是小语种市场兴起的主要原因,如速卖通就将俄罗斯、巴西市场带到了国内卖家面前。目前小语种市场上,平台顾客直接下单的比例较高,语言阻碍也不大,很多小卖家在小语种市场运作良好。所以,中小企业一方面要注意市场成长方向,另一方面要对人才团队适时进行调配,关注小语种市场,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重视信息发展,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平台。在电商时代,快速反应是基本的市场竞争规则。信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竞争点,以电子、通讯和信息为支撑的跨境电商正改变着各国的国际贸易竞争方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数据快速挖掘客户资料,对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决策,抓住机会,在采购、生产、仓储和配送等环节进行优化配置,占据市场优势。

对于刚涉足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来说,优先选择第三方平台是一个明智的决定。经过几年的发展,出口电商逐步进入平台化发展时期,其中以阿里巴巴速卖通(aliexpress)、兰亭集势(LightintheBox)、敦煌、eBay易趣等为外贸出口品牌电商平台,在海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阿里以中小企业面向全球终端批发零售商,小批量、多批次、快速销售,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兰亭主要针对三类服务对象,包括中国传统品牌、中国线上品牌和中国外贸工厂,企业入驻兰亭集势开放平台的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电子产品等领域。敦煌网开拓全球跨境电商模式,聚集中国众多中小供应商产品,为国外众多中小采购商提供全天候网上批发交易平台。eBay易趣致力于开辟海外网络直销渠道,为卖家提供便捷、实惠和安全的消费平台,其交易商品主要为生活用品。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优质电商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重视向小单、多种交易模式转型。在传统国际贸易中,1万美元以下的小订单议价成本高、利润低廉;在物流方面,也只能通过集装箱拼柜,手续繁琐复杂,因此被外贸公司视为鸡肋。随着小订单在传统外贸中的比重不断攀升,传统外贸电商化趋势将会不断加快。传统外贸日渐由“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被小批量、多批次、快速发货的外贸订单需求所取代,现有的主要服务于大宗交易的外贸进出口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小订单的运作需求,而跨境电商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跨境电商的订单成小批量、碎片化,甚至是单件,专注于小订单的外贸出口服务链条,全程提供小订单的报关、出口物流打包、收汇等服务,这样就轻松实现了单个企业之间或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交易。许多涉足小批量跨境电商的外贸企业发现,与传统贸易相比较,多批次的小订单不仅可以实现产品预付订金的高周转、减少库存的压力,而且省去了许多传统进出口贸易流程中繁琐的环节和支出,赢取更为丰富的利润空间。

中小企业在向小单以及多种交易模式转型的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公司,同时注意仓储风险。选择物流公司时首先看公司的历史和口碑:经营信誉良好的物流公司,往往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更好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其次看公司的服务渠道是否全面:不同的货物需要选择不同的物流方式。物流公司渠道广泛,商家就不需要再去寻找其他物流公司并作出判断。另外,在一个物流公司发货越多,能够享受的服务也越多。其次看价格:物流费用会侵蚀卖家的利润,所以价格是卖家最为关心的。但一味地压低价格,必然会损害客户体验;最后看公司的整体实力:网点分布是否够广,是否有一套无缝对接上下游的系统等。在仓储方面,要尤其注意海外仓的风险。海外仓适合价格高、体积大、易碎,不能走传统物流渠道的货物。还需要考虑商家本身的资金实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四、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繁盛在国际贸易的应用为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必将稳步推动促进外贸交易的增长,促进“中国制造”产品向“中国营销”和“中国创造”加速转变,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2012-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eB/oL].艾瑞咨询官方网站.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9

[关键词]专业市场;变革;电子商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22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在特定类型商品交易中节省市场交易费用的交易组织,其运行的核心要素包括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流程。[1]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专业市场因其分工有效性、交易制度创新性,立足农村工业化,又发展了农村工业化,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专业市场的三大核心要素面临深度变革,专业市场又一次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1网络经济背景下传统专业市场变革动因

11外生性变革动因:网络经济推进市场三大要素变革

(1)网络经济推进市场主体变异。市场主体主要是指专业市场交易买卖双方。卖方,即市场经营户。在传统专业市场运行模式中,他们基于市场集聚优势、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效应,主要采用“坐商”模式进行以批发为主的商品交易。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全面渗透,一部分具有前瞻性或创新性的市场经营户,将尝试选择通过网络销售等非坐商式交易渠道开展商品交易。由于网络经济属于上升期,所以这些市场经营户获取了更多的创业租金。这种更高的利润诱导着他们开始变异:从传统“三现”交易主体变异为思想上接受、行为上采纳网络商业模式的“另类主体”。而在个体群的互动过程中,这种变异现象会逐渐扩大,进而以“悄无声息”但却释放“物换星移”巨大力量的方式实现了卖方主体变革。如出一辙,市场交易买方主体在饱受巨大的时空迁移成本过程中,因为一次偶然或有意识地采用网络经济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而“初尝甜头”,进而一发不可收,开始变异。这种变异也会在买方群体中蔓延,最终推进了买方主体的裂变。

(2)网络经济推进市场交易方式变革。从张仁寿在1990年提出“温州模式”开始,专业市场现象受到关注。纵观专业市场发展,其萌芽、发展、变革的核心在于基于分工基础上的交易成本变化。在传统商业模式下,r村工业空间分散,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而专业市场则以空间集聚、商品集聚、信息集聚、物流集聚等优势,减少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2]所以,尽管大多数专业市场是以现金、现场、现货的“三现”交易方式为主,但相较于其他模式,这一模式依然具有比较优势。然而,网络经济以其“轻”“便”“全”“快”等优势缩短了全产业链,大大减少交易成本。

(3)网络经济推进市场交易流程再造。在初级集市贸易基础上脱胎而来的专业市场,在长期发展中为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构筑了一个共享式的销售渠道。[3]其交易基本流程为产品生产、门店展销、现场谈判、签订合同、安排物流、支付余款、交易完成,呈现的是线性流程。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呈现的是多线性、跨时空、直接交互性等特点,市场交易流程面临再造:产品生产与销售可以不存在时间有序性关系;线下门店展销不再是必备环节;市场交易主体间谈判可以跨时空;物流仓储也不一定是在购销合同生效后才开始运行;支付方式可以通过支付宝等多个线上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12内生性变革动因:专业市场演化动力

专业市场作为一种区域流通组织形式,在根本上具有自组织特性,其内在自组织力量主导着其自身的演化。[4]

(1)资产专用性的效应递减,降低了专业市场势能。本质上,专业市场是通过外部化过程实现市场对企业功能的“倒替代”。所以在专业市场繁荣的区域,往往呈现的是“大市场、小企业”格局。其替代功能的根本在于企业外部存在的、能降低交易成本的资产专用性。这种资产专用性的所有权属于区域主体(如政府)共同所有,而并非企业所有,但却能让企业对其产生很强的黏性(“锁定效应”)。然而,随着专业市场发展,这种资产专用性会呈现“倒U型”递减,专业市场势能会降低,所产生的锁定效应也会下降。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市场面临着企业的“背离”,专业市场变革成为了化解“危机”的重要方式。

(2)竞合机制的持续作用,助推专业市场变革。竞争与合作是生态系统最为常见和基础性的协同演化机制。这种竞争与合作包括专业市场内部各主体的竞合,也包括专业市场与产业群、市场群的竞合。在现今的网络经济时代,这种竞合协同演化机制面临巨大的环境变革,其受到了环境要素的“瓦解”。而要想再次实现其与环境间的协同演化,专业市场变革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3)三元“趋同”的制度约束,推进专业市场变革。组织制度理论学者认为,外部环境中的法律、规则、信念等制度会约束组织的结构与行为。Dimaggio和powell[5]提出了三种制度约束的“趋同”机制:一是强迫性趋同,即组织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运用强制力方法,迫使组织内部变革;二是模仿性趋同,即组织主动、积极地解读并努力模仿外部制度行为所实现的趋同;三是规范性压力驱动,即组织在与制度环境的漫长互动中,逐渐接受了外部社会规范,是一种弱模仿性的趋同机制。在专业市场变革实践中,往往是这三种趋同机制的交互作用来共同推进市场组织变革:区域政府或相应经济组织会以政策、资源等方式驱动专业市场嵌入网络经济模式,实现强迫性趋同;专业市场内个体群会在相互模仿中实现趋同;专业市场组织及个体群会在全覆盖的网络经济中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同。

2网络经济背景下传统专业市场变革路径

21跨市场集群模式

专业市场的产生得益于市场内个体群、组织的集群效应,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专业市场的组织边界日益模糊。在这样的新商业环境背景下,专业市场可以通过跨市场集群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跨区域的市场集群,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及范围效应,实现专业市场变革。以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为例,其跨市场集群模式见图1。图1表明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与生产资料市场、各种专业街、各种专业市场、夜市等其他实体市场形成集群,并与跨境电商市场、电商服务市场、淘宝天猫电商市场、“义乌购”线上市场形成集群。除此之外,整个市场集群又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物流中心、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形成多结点互动的集群效应。

网络经济背景下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的跨市场集群模型

22淘宝村众创模式

在网络经济驱动专业市场的变革过程中,一个可行且具有创新性的发展方向为淘宝村众创模式。义乌的淘宝村众创模式经历了“夫妻店”商贸模式、周边服务集成模式、众创集聚的创新模式三阶段。该模式的核心是基于淘宝等电商创业产业链而聚集的商业经济区块。这种商业经济区块往往兼具生活功能,体现社区或村镇的文化元素。该模式内在运行机制为专业市场直接为淘宝村提品、信息等资源,而淘宝村的众创模式又为专业市场的内涵型拓展及外延型扩展提供了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3B2R新商业模式

B2R(BusinesstoRetailer),即厂商对终端零售商,它“脱胎”于B2B模式。B2R新商业模式作为专业市场演变新路径,得益于其价值再造:一是B2R模式更改了传统的厂商、多级批发商、终端零售商、消费者的多层级线性模式,直接针对终端零售商开展商业行为,实现了客户细分;二是基于新的客户细分,将业务流程简化为“下单”“送货”两个环节,实现了新的价值主张;三是重构了商业渠道,囊括了商超的终端销售市场、采购企业、网商平台等;四是构建了厂商与终端消费的捷径,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延伸,重塑了客户关系;五是其运营核心为“互联网+仓储”,实现了关键业务革新。

3网络经济背景下传统专业市场变革的对策

31转变经营户理念,减少变革阻碍

专业市场演变的核心环节是专业市场经营户的理念变革。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有效推进其理念革新。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推进个体群变异。个体群变异需经历少部分个体的率先变异、引领示范效应、个体群博弈演化、个体群共同演化四个阶段。其中,少部分个体的率先变异是整个个体群演化,乃至整个专业市场变革的起点。因此,市场管理方可以通过引进已变异的个体,或者通过政策刺激推进场内个体变异的方法启动变异进程。其次,要为个体群共同演化提供政策、资源保障。最后,预防个体群同演化的“逆流”。在个体群变异、共同演化中,会出现反变异、同演化的观念,为此需要防微杜渐,积极引А

32嵌入电子商务模式,再造市场运营流程

网络经济背景下的一个典型商业模式就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本质上是商品流通渠道变革所引致的新商业模式。作为拥有商品流通渠道功能的专业市场,要积极主动地嵌入电子商务模式,实现运营流程再造。首先,重构专业市场功能。原有的专业市场功能在于产品展示及“三现”交易,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应当将其功能延伸至全产业链的展示与交易。其次,再造多线性运营流程。传统专业市场运营流程呈现的是线性特征,而在网络经济背景下,其运营流程无法进行简要的线性概括,而是呈现多线、多结点、多路径的运营模式。最后,构建线上拉动线下、线下支撑线上的互融发展格局。例如,义乌建立了实体市场线上版的“义乌购”,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市场运营流程再造。

33注重产品创新研发,延伸市场产业链

无论是pC时代电子商务,还是移动时代电子商务,其实质还是渠道变革。而渠道无论怎么变革,依然只是一种交易手段。在信息不对称时代已经终结的背景下,在交易环节不断被缩减的时代,在中间商利润不断被压缩的商业环境下,产品竞争力就是企业竞争力,就是市场竞争力。为此,市场经营户需注重产品创新研发。一方面,作为市场管理方或区域政府要以专业市场为核心构建上下游产品研发中心,为专业市场产品创新研发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交易型企业要逐渐推进前后向一体化,加大对产品研发投入,延伸市场产业链。

34聚焦产业集群,提高产业支撑力度

专业市场是产品交易市场的具化,其重要的支撑体系是产业集群。为此,区域政府或行业组织要做好产业集群的纵向深化以及横向延伸。纵向深化是指紧扣市场核心产业的核心环节进行产业链上的精耕细作。例如,义乌专业市场中的优势产业之一是针织内衣,义乌政府及企业就非常注重针织内衣的技术升级,拥有很多项发明专利。横向延伸是指要建立起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服务型产业链,如网商服务商、物流仓储服务商、生产资料基地等服务型产业链等,从而为专业市场变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立军,刘猛电子商务诱致下专业市场交易制度的变迁:理论与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5):22-29

[2]郑勇军,袁亚春解读“市场大省”――浙江专业市场现象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LULJ,wanGZQChinasSpecializedmarkets[m].Florence:CengageLearning,2009:45-78

[4]张友丰电子商务诱致新型专业市场生发机制与路径――基于演化博弈视角[J].商业研究,2015(10):9-16

[5]Dimaggiop,powellwtheironCageRevisited:institutionalisomorphismandCollectiveRationalityinorganizationalFields[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3,48(2):147-160

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篇10

关键词:未来银行;电子银行;核心竞争力;现况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21世纪以来,金融产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为主体的电子银行业务体系,向客户提供包括现金存取在内的大部分银行产品和服务功能,对人工柜面压力的分流作用日趋明显,电子银行服务的客户和创造的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经过近1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银行以其独到的竞争力,正逐步取代传统柜面银行,成为未来银行的金融服务核心。

一、电子银行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速。银行业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电子银行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据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218.58万亿元,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37.3%。截止2012年3月底,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4.56亿。而素有“指尖上的银行”美称的手机银行近年脱颖而出,争宠银行业的电子渠道服务。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2012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价值将超过1715亿美元,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将达到2.122亿,到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预计将达到6170亿美元,拥有4.48亿个移动支付用户。现代银行业已不再是钢筋水泥的物理网点竞争,而是电子渠道的竞争。

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随着电子银行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银行面临更多的挑战。首先,同业竞争日益加剧。未来银行的竞争,更多的是产品、服务和客户资源等整合能力的竞争。传统国有四大行的天然客户优势和中小银行的费用优势使众多同业银行同时面临客户资源和客户成本的双重压力。金融产品同质化和创新跟随策略使银行间产品优势逐步弱化,电子银行差异化空间进一步压缩。面对一系列挑战,银行迫切需要创新服务产品、降低服务成本,创造竞争优势。

其次,第三方支付商的业务渗透压力巨大。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信用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四大职能均受到了来自电子商务、通讯等高科技公司的挑战,某些领域的竞争已使银行职能受到严重的削弱。在年均增速超过100%的网络购物领域,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0%以上,银行已经丧失了主导地位;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着力在现场支付领域开疆拓土。第三方支付公司不但涉足支付领域,其业务还渗透到网络贷款、信用贷款、供应链贷款等金融信贷领域。数据显示,截止至2012年3月,阿里巴巴公司已累计放贷170亿元,涉及企业11万家。

第三,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内部环境亟待完善。目前,多数银行电子银行无论在业务流程、服务流程、风险控制还是定价策略方面,都沿袭了传统业务的模式,制约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仍需建立符合市场地位和客户特点的新型电子银行业务模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流程优化,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子银行发展策略。

电子银行具有良好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互联网、手机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大,用卡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越来越互联网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将电子银行服务水平以及电子银行整合客户与商业伙伴资源的能力作为选择银行的重要因素,也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客户将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的能力作为选择银行的重要因素。电子银行服务水平与能力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对电子银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电子清算手段日益完善,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三网融合带来的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同步发展,相关行业壁垒已被打破,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在不同的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将是水到渠成。手机已经成为继个人电脑之后又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手机银行将成为继自助银行、网上银行后商业银行一个新的、重要的服务平台。新技术的应用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契机。

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愿景

电子银行是对大众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对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的平台,是对内实现分流,降低服务成本,对外延展客户接触面,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内,电子银行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整合优势、成本优势和客户接触优势,成为各项银行业务的强大分销渠道,成为银行产品与服务的整合与创新平台,成为既依托和服务于实体银行,又具有独立创新和经营能力的全天候、无人银行。银行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完善并发展电子银行,使之成为银行经营的基本手段、主要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以电子银行服务为主的全新网点格局,打造新型的网点经营服务模式

一是构建新型网点运营模式和全新网点格局。通过自助服务区、低柜服务区、理财服务区的分区模式,实现以自助服务区在前分流大多数交易、客户经理服务区居中引导和营销、人工服务在后辅助办理业务的新型网点运营模式。通过新建或改造新型营业网点,引入具有销售功能的自助银行,提高现有综合网点内的自助服务比例,实现以人工柜面交易为主向电子银行自助交易为主的网点经营模式的转变。

二是丰富自助银行服务功能。打造集现金和票据自助设备、网银交易终端、远程视频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功能自助银行,强化自助银行和自助设备的营销功能,在交易过程中实现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将自助银行从处理现金业务为主转变为销售与服务兼备,个人与企业服务齐全的全功能服务网点。

(二)电子银行功能、产品及服务创新,提升电银业务分流率

一是功能创新。依托多元化电子渠道进一步开发新型个性化金融产品,如近年来以个人网银为代表的无卡电子账户、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无卡取现业务、以远程智能柜员机为代表的自助发卡、以电话银行为代表的人工代客交易及远程签约等交易功能,在颠覆传统金融柜面服务理念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用户对金融电子化产品的兴趣。截至2012年3月,国内五大行平均电子银行业务分流率已提升至50%以上,而更多的银行将电子银行分流率达到70%设定为短期目标。

二是产品创新。目前国内银行的产品多是标准化的,缺乏个性化产品。如银行能灵活迅速的根据个性化需求打造出个性化产品,市场竞争力无疑将大大提升。产品个性化不但要求银行迅速开发、组合出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一定品质的金融商品,更要确定金融商品的价格。其难度在于系统开发速度跟不上随需应变的节奏,且系统对新业务需具备预见性,以便在现有框架下包含未来新产品的特征,这种产品元素的动态组合是目前电子银行所欠缺的。Soa设计思想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银行业务分析分解出基本原素,由业务人员而非技术人员根据组合产品的思路和方法,迅速组合出所需银行产品,而参数设置、风险衡量、定价等都由系统自动实现。

三是服务创新。传统综合网点经营模式的转变,将柜面人力从“交易处理”中解放出来,完成“业务操作员”向“客户经理”的身份转变,而电子银行将成为客户经理随身的业务办理平台、客户管理平台、理财服务支持平台,协助客户经理制定服务方案,推动客户经理实现销售与服务一体化。通过客户经理营销电子银行、协助客户掌握和使用电子银行,将客户经理的服务重点集中于高端客户和高附加值业务的营销与服务。强化网点的营销职能,提升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

(三)通过以电子银行为切入点的整合创新,将电子银行打造成为新兴生产力

一是以电子银行为平台,跨条线、跨行业整合产品与服务。打破各业务条线间的界限,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强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发挥电子银行优势,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等带来的发展机遇,拓展传统业务发展深度和广度,为各业务条线和跨行业合作伙伴搭建先进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整合平台。通过跨条线与跨行业的整合,形成新兴生产力,打造电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整合客户资源,培育低端客户,服务高端客户,挖掘跨界客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分析与服务体系,深入分析客户行为,纵向汇集不同客户分层、横向联系不同业务条线挖掘跨界客户和潜在客户。线上、线下营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用跨条线整合的产品与服务,以精准营销吸引潜在客户、培育低端客户,实现客户价值的提升。

三是整合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与电话银行的渠道服务能力,打造强大远程多媒体服务体系。电子银行与新型网点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新型金融服务、营销服务网络,实现对客户的一站式服务,提升营销服务能力和水平。

电子银行作为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强大服务能力、革新金融服务技术与产品,最终将引领金融服务体系格局的变革。在此之前,电子银行在经营服务模式、技术开发、渠道资源整合等方面仍待完善。通过打通银行发展战略到电子银行实施的通道,选择合适的电子银行开发方法等途径,相信“一个客户,终生仅到柜面一次”的理念践行将不再久远。

参考文献:

[1]施慧洪.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电子银行[J].银行家,2008(05):128-129.

[2]金百根.关于加强电子银行建设的思考[J].新金融,2009(0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