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的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08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1

【关键词】交通排放绿色交通大数据知识服务管理系统

信息化发展使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充分认识和利用大数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如何借鉴大数据知识服务做好交通管理平台设计和研究,以及提高执行力,是各级党政、交通、经济管理等相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部发表相关的文件也明确了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系统建设的背景与需求

1.1绿色交通成为新常态

近年来我国对绿色交通的研究成为了新的热点问题,但研究的技术和理论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国家对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工具、绿色交通理论、节能减排政策、交通路径选择等方面,而对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少。绿色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要完成把绿色交通的理念进行实践到具体交通操作层次的各个环节。再者,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也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那么绿色交通的理念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不但没有科学统一定义,而且没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另外,如何进行绿色交通发展的规划,特别是对系统建设方案是否满足绿色交通的发展目标提供研判依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当前形势下,工业、建筑和交通是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三大主战场,交通排放成雾霾重要来源。目前,相关部门提出了交通现代化重点发展“四个交通”的基本思想,把综合交通作为绿色交通发展的核心,把智慧交通作为绿色交通发展技术的关键,用绿色交通理念来引领交通的发展,把平安交通作为其他思想的一切基础,为其保驾护航。绿色交通的全局角度出发又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核心。把资源环境的保护为绿色交通发展的基础,对所有资源有效节约,以保护自然环境各种资源为主要目标,促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有计划性建设,推进绿色交通运输装备的应用,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2系统设计框架与大数据支撑

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支撑下,绿色交通管理的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城市绿色交通的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建设的目标是满足绿色交通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型工具、数据资料与成果共享等需求,核心功能是绿色交通的政策分析、指标设计、评估诊断、方案优选、影响分析、监测预警等,最终目标是实现“数据、模型、知识与软件”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有:满足绿色交通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型工具、数据资料与成果共享等需求;核心功能是绿色交通的政策分析、指标设计、评估诊断、方案优选、影响分析、监测预警等;“数据、模型、知识与软件”的一体化管理。因此,基于大数据知识服务支撑下的绿色交通管理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模块、功能模块、软件支持等,结构如图1所示。

大数据知识服务支撑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政策综合分析、节能减排数据分析计算、能源经济政策知识分析等。其中,政策综合分析是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利用政策法规数据库和政策分析主题库形成项目案例库和研究文献库,同时形成政策分析指标体系。能源经济政策和节能减排数据库主要功能是用大数据分析平台评价车辆路径综合管理指标。大数据分析平台需要法律政策数据库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的支撑,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库、标杆库、空间数据库、政策法规库等,实现指标库管理、指标体系管理、标杆库管理、指标查询、指标体系查询、指标对标评价、达标率统计、报表统计等功能,这些法律法规数据是车辆路径调度管理决策依据。节能减排分析计算主要解决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网交通量实施监测、参数库的选择等重要问题;能源经济政策知识分析主要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宏观经济背景统计数据分析。

3结论

绿色交通已经成为国内对城市交通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热点,目前已经研究出许多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本文从大数据知识资源服务支撑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前绿色交通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的需求和结构功能,对于系统的实际应用是未来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分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白雁,魏庆朝,邱青云.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14.

[2]蒋育红,何小洲,^秀成.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9):1399-1402.

[3]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06):23-27.

[4]潘慧,黄美庆.大数据构建绿色城市交通体系――走访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J].广东科技,2017(02):41-45.

作者简介

唐德权(1979-),男,湖南省东安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为数据挖掘,信息技术。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2

摘要:“绿色低碳”理念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施行过程中得以衍生而来,同时使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发展矛盾的有效理念,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扩张与建设,使得人们在追求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越发关注交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只有交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们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规则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得以更好的贯彻落实,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绿色低碳;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汽车则作为较为普遍的代步工具,广泛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汽车在带给人们出行便捷享受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与城市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等消极影响均与城市日益繁荣的交通现况呈正相关。此外,城市交通规划不当造成人们出行不便也是严重制约现代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为了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碳等有害物质过多消耗对大气所造成的严重污染,“绿色低碳理念”作为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为了缓解生态与人们生活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分析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现况

①我国当前城市交通结构形式缺乏丰富性。在城市中小汽车、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是出行主要形式。虽然,人们出行方式选择种类较多,但是属于绿色低碳理念的交通结构仍属少数,因此呈现交通结构单一的现况;

②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需求不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而交通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并不能在短期内实现全面、合理以及系统的交通网络,加之可供道路规划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致使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并不完善,且成为阻碍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原因;

③城市居民对绿色低碳理念缺乏深入认识。虽然,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有很长时间,但是人们的认知还基本停留在广告宣传的认知上,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实践绿色低碳出行理念的人群仍为少数,严重影响城市交通优化建设的良性发展[1]。

2概述绿色低碳理念下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

核心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之所以成为当今社会交通规划建设的中心思想,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发展,导致道路拥堵现象严重,而汽车使用数量急剧增多,使得燃油废气成为大气变暖、酸雨以及雾霾等恶劣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的核心在于倡导低碳城市、低碳交通、低碳社会、低碳经济等低碳生活概念,促使可持续发展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具体落实,为城市交通合理规划的贯彻落实提供前提基础。

3通过构建绿色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目标实现优化交通规划目标

①明确城市交通与环境目标。交通对环境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落实绿色低碳城市交通建设目标时,应充分考量汽车噪声、尾气、燃油等指标对环境的影响,促使交通规划建设在该目标下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②明确城市发展与交通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从而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为交通规划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这就要求城市交通要通过合理规划,调整交通路线与发展格局,使得交通线路更加优化,且符合城市发展需求,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提升人们出行舒适度、减少交通网络的负荷;

③建立公共交通目标。通过优化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管理能力、使用效率、设施完善程度以及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观念,促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最佳代步工具,为实现绿色低碳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④树立非机动车交通发展战略目标。自行车、步行均是有效缓解交通污染压力的有效方法,因此我国应积极建设步行与自行车通道,为选择此种出行方式的人们提供前提条件,使得人们愿意选择非机动车作为出行方式[3]。

4探析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规划对策

4.1升级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公共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出行理念的有效形式,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应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交通结构主体,从而高效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下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核心内容,而另一个可行性较高且可以提高交通使用效率的策略则为合理控制小汽车的使用,促使城市交通结构得以优化。为了使人们对绿色低碳理念下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可以有更高的认可度与参与热情,使得城市交通体系在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达到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目标,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在优化设计时应以人性化、方便快捷、安全可行等“以人文本”的优化方针来指导实践工作[4]。

4.2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网络

公共交通作为承载人数多、绿色节能的交通运行方法,应作为落实绿色低碳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骨架”,在减缓城市出行压力的同时,达到城市交通体系节能降耗的目的。在公共交通网络中应积极建设地铁、轻轨、公交、出租车运行网络等公共交通,而城市则应依据自身交通特点与城市分布等客观因素,通过构建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各个区域内交通优势的互补,促使城市的共同交通网络就有高效、便捷以及安全等优势,为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网络奠定基础,使得人们的出行因系统化交通网络而更加快速、舒适。其中公共交通网络主要有混合型、环形、棋盘型以及辅线型等,而轨道交通线路则主要有切线、支线、放射线、径向线以及环线等形式构成,其中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布设较为常用的形式为放射线型,促使公共交通网络更具方便、快捷的优势。然而,放射线型道路建成规划在较为繁华的地区却具有一定的建设局限性,因此各个城市在建立健全的公共交通网络的时候,仍应以城市本身属性与环境特征为依托,促使交通规划建设更为科学可行[5]。

4.3建设绿色交通运行体系

所谓交通体系是指组成城市交通出行主要形式的交通出行模式,介于城市交通体系不同,使得在城市中各个形式的出行比例存在差异,因此为了使城市可以更好的落实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应通过调整城市居民出行结构来具体实践。在当今出行方式中,属于绿色低碳理念范畴的有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轻轨、地铁以及节能型车辆均符合绿色交通运行需求的出行方式。由于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环境污染较少以及低能耗等优势,因此只有将这一部分出行方式的比例进行高效调整,才可以实现建设绿色交通运行体系的畅想。为了实现交通运行体系的有效调整,城市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时也有许多优秀成果。其中,BRt快速公交、动感单车以及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等项目,均成为有效推动绿色交通建设的强劲力量[6]。

4.4实践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措施

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是惠及民生的大计,虽然制定总体规划与落实交通建设的是国家有关部门,但是真正得以实践、体验以及感受交通规划策略可信性与科学性的主要人群,仍然是广大城市居民,因此绿色低碳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措施应启动“评价”措施,并以人民群众为评价主体,面向群众广泛吸收实践性意见,促使城市交通规划更具实效性。绿色低碳型城市交通规划评价标准作为指导人们施行评价的主要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①评价准则。虽然,在绿色低碳理念下的交通规划应秉持环保优先的思路进行评价,但是交通的现实意义具体仍应放在出行便捷与优化建设上。为了将交通现实意义与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合,促使评价准则应围绕环境保护、交通功能、综合效益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评定;②评价具体内容。秉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进行评价时应将受众对绿色交通系统的满意程度为首要评价内容,其次为绿色交通承建比例、节能降耗成效等方面。由此可见,实践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措施不能仅凭绿色环保型交通规划建设数量,应从出行舒适度、居民满意度以及减碳节能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性品评,充分发挥人民大众的能力,网罗各个层面的建议,促使城市交通规划更具成效[7]。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低碳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作为惠及民生的项目,应通过设置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目标、升级交通结构、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实践绿色交通评价等策略,促使现代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可以得到有效落实,为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君,刘尚俊.绿色低碳理念下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措施分析[J].生态经济,2017,33(2):54~57.

[2]周扬.低碳出行的住区布局形态研究[D].东南大学,2015.[3]张洪文.绿色、低碳理念在交通领域应用初探[J].低碳世界,2017(2):221~222.

[4]赵栗.基于绿色低碳理念的现代广场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西安门广场为例[J].建筑•建材•装饰,2015(7):154,156.

[5]潘欣欣.探析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3.

[6]李俊祥.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3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理念,发挥“规划引领、政策激励、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的作用,推动重点项目和区域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人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绿色建筑示范城市相关验收要求,确定我市三年内(2015-2017)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主要工作任务目标。

(一)绿色低碳生态

1.低碳生态城市。单位建筑面积能耗0.05吨标煤/m2.a,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强度0.10吨/m2.a。

2.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率。新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总面积511.7万m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266.1万m2,比例52%,建成303.8万m2,比例59.4%。

(二)节约型城乡建设

1.节约型规划。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20m2,城镇控规全覆盖率。示范城市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的用地面积占整个示范区域面积的比例100%。

2.城市空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筑面积80万m2。

3.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75%,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公交站点可达性500米覆盖率90%,新能源公交车辆、清洁能源车辆比例30%,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50%。

4.节约型村庄建设。村庄设施完好率85%,村庄环境达标率85%,美丽宜居镇村20个。

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70.6%,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10%。

6.绿色施工。绿色施工覆盖率50%。

7.成品住房。按照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建筑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建筑的60%。

8.城市绿色照明。照明年节电率5%,新建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100%,公共区域装灯率达98%,灯具效率在80%以上的高效节能灯具应用率85%,高效光源应用比例85%。

9.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12%,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9%,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雨水利用率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

10.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效率4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率60%,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60%,污水市政淤泥资源化利用率100%,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95%,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100%。

11.建筑工业化。推行建筑工业化,采用建筑工业化施工的工程建筑面积10万m2。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

三、重点工作

(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时,编制出台市绿色生态专项系列规划,全面推进市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实践建设低碳生态城区战略目标,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转型升级,构建低碳生态的城市格局。绿色生态专项规划分别为: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能源利用规划》;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实施方案(2013-2017)》;

《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规划》;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65%建筑节能率、成品住房、生态环保、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中,并落实到具体项目。针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如何落实,提出措施和计划。

(二)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突出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动绿色建筑,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且居住建筑及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率达到65%水平。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居住区,重点推进大学城、新区等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域,实现绿色建筑集中连片发展。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率先垂范,具备条件的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引导商业开发的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大力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按规定落实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运行监管。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设计和能耗公示等工作,扩展市级建筑能耗监测中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由市区向各辖市、区延伸。所有建成示范项目按照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中的能耗指标体系结构设置各分项计量装置,并将统计得到的建筑能耗数据上传至省住建厅监测中心。推广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全面开展建筑能效测评工作,对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中所有的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并将建筑能效测评达到设计要求作为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大力培育能效测评机构,加强能效测评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量评估,指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扩大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利用纳入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

(四)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体现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的原则,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统筹开发地下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库)、商业服务设施、物资仓储、人防设施等地下设施。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权属管理制度。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时应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同步开发地下空间。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优化城区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完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建设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加快城市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站点可达性300米覆盖率50%以上。形成适应风景区休闲旅游功能的慢行网络系统。改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慢行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加强步行系统建设,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机动车发展相协调,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的非机动车道路系统。建立便捷借还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实现机非交通运行的空间分离;另外自行车交通作为休闲运动方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城市居民的自行车休闲运动文化建设。扩大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推动公交使用LnG(液化天然气),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车的使用,出租车实现CnG(压缩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交通工具。

(六)节约型村庄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经济适用、集约建设,地方特色、乡土风情,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进全市节约型村庄建设。重点集中在农居集中、村庄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照省《关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围绕村庄土地节约、环境整治、污染治理、新能源利用等方面,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庄开展节约型村庄建设试点,同步开展特色村庄建设改造,探索节约型村庄建设的方法、途径,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自然生态、特色鲜明的节约型村庄。

(七)深入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住宅全装修

推动建筑产业化。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按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2015年3%,2016年6%,2017年9%)。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结构体系,培育发展具有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筑业企业。鼓励各地政府安排适量用地支持建筑工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新区率先在全市建设建筑工业化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研究出台对于开展建筑工业化的企业享受一定的扶持政策,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应率先开展住宅工业化应用试点。推进成品住房。开展装饰装修工厂化生产示范试点、菜单式装修住宅小区试点,研究集装饰装修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饰装修新模式,并给予一定政策扶持。鼓励品牌家装企业、材料企业构建生产加工制作、物流配送、民工培养管理平台,为成品住房质量提供市场保障。在绿色建筑、廉租房和公租房中率先推行成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推行成品住房建设,按省《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实施的成品住房面积占所有商品住宅的60%。

(八)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加强照明设施的改造,推广高效节能灯具和节能控制技术,具备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节能改造。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绿色照明信息网络平台、绿色照明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安装路灯照明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对路灯照明系统施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路灯使用寿命,保证节能、高效、安全运行。

(九)节水型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针对旧城改造,兼顾新城开发,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树立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低影响开发(LiD)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污染。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采用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根据有利地形、自然沟渠等条件,合理统筹规划建设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提高绿化浇灌、道路清洗、景观水体等雨水利用率,规划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提倡应用透水路面工程技术,建设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工艺改造,合理建设市政中水供应管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自建中水处理站。

(十)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

市垃圾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总体原则,垃圾源头减量、过程分类、高效收运与资源化处置同步推进,向“分散收集、集中转运、集约处置”方向发展。优化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加强源头分类,按照“三分类法”(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日常保洁系统,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积极探索污泥资源化途径,加大污泥焚烧发电力度,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场建设,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加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加强医疗垃圾监督管理。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设,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建立全封闭的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推进医疗废物收集系统向乡镇、村级卫生单位延伸。

四、推进计划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重点任务推进计划(2015-2017)》

五、资金方案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方案(2015-2017)》

六、考核指标

《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考核指标(2015-2017)》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职能,统筹协调推进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各辖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安排专人有重点、有步骤地抓好组织推进,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强部门联动。市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积极支持、主动服务,认真细化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沟通,合力解决全市绿色低碳建设推进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目标考核。建立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年度目标任务执行情况的汇总分析,牵头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政策扶持。按照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建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装配式建筑要研究制定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奖励政策,对于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项目,可优先享有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政策。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4

1.新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绿色交通

城市交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交通需求的同时,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交通拥挤、慢性公路堵塞及红绿灯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增加及出行时间消耗增大,噪声、振动、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能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增多,道路建设的不合理影响土地布局的合理性,路网可靠性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等问题。虽然在汽车环保及公路利用方面采取了各项措施,但随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上升,这些问题将会继续恶化,并由此引发更严重的交通拥挤。可见,解决交通问题不再是单一的解决人们交通的需求,而应从系统的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

“绿色交通”的提出,使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得到最好的诠释即:解决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同时引导城市由目前单中心同心园模式向多中心的轴线模式发展。

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实践目标。简言之,“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一套多元化的都市交通工具,减少个人交通车辆的使用,以降低交通拥挤,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能源、费用的交通运输系统。最终强调的是解决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以减少个人交通工具之使用为手段。

ChrisBradshaw于1994年提出绿色交通体系(GreentransportationHierarehy),其论点是绿色交通工具之优先级依次为步行、自行车、公共运输工具、共乘车,最后是单人驾驶的私人车。

可见,“绿色交通”的理念和目标正是交通规划师们的追求,是新世纪城市交通的主导方向,也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世界各国在发展城市交通的战略问题上,已达成共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形成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污染少、安全可靠性强的现代化立体公共交通干线网,实现交通行业的“绿色性”。如在斯特拉斯堡市号称“绿色大蟒蛇”的轻轨交通,已成为欧洲绿色交通的典范。因此有人提出轨道交通是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方兴未艾,尤其是在我国经历了长期城市交通问题的困扰,体尝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地下铁道建成后的种种效益之后,已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手轨道交通规划。但在规划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完整的反映“绿色交通”理念,不能适应新世纪城市交通的发展。

1)路网规划现状

综合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城市的路网规划不难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较少的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或仅在评价系统中有些环境指标,而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应该在规划一开始就将资源、环境的约束纳入其中;其次路线确定上主要采取定性方法,在整个规划过程中,除客流预测时用到定量技术外,在线路确定上规划者大多依据城市普通道路规划的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轨道定线,随时间推移再由新的主客流方向形成新的路线,这样形成的路网零乱,缺乏系统性;最后一点是缺乏市郊轨道的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市郊轨道势在必行,国外大城市已开始规划市郊轨道,如日本的东京等,为此我国的轨道交通应在规划一开始统筹考虑市区和市郊轨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线网评价现状

首先,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依据,评价指标数目繁多,指标的权重没有统一的依据,势必造成一定的偏差,再由于误差的累计,可能产生不合理的结果;第二,评价的指标虽然很多,但有些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如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指标体系中,公交平均出行时间与平均出行车速相关;第三,指标的定性分析缺乏客观性,轨道线网的评价指标,有些指标如促进合理的土地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难以量化,规划者在分析时融入本人的主观意识,势必会降低它的科学性;第四,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往往缺乏对轨道交通的“绿色性”评价,没有纳入人的舒适度、安全度、环境、噪声、振动、大气的污染等,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

可见,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规划并不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没有完整的反映“绿色交通”的理念。

3.新世纪轨道交通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绿色交通”的要求,新世纪的交通不再是满足单一的交通需求为目标,而应是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充分地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能够完整的解决交通问题,即解决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发展。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现状,综合剖析世界四大都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的轨道交通及交通结构,在进行轨道交通路网规划时除了满足传统的道路交通路网规划的原则外,还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适应城市总体规划,超前城市总体规划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时,应充分认识到轨道交通设施的建立,将吸引更多的交通需求,形成新的人口密集区,新的交通走廊。

2)线网布局走向与城市发展方向相协调轨道交通不但应解决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城市的发展,以之作为城市发展的骨干和主体,引导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对城市发展规模较大或未形成多中心发展格局的城市,这一点尤为重要。

3)考虑轨道交通对环境的影响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将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如噪声、振动等,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4)特别注意的是尽量不在市区特别是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建设地面上的高架线路这是由于一方面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另一方面,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多,对污染物的扩散造成不利,轨道高架线路的建立将进一步加重这一地区的污染程度。

5)注重换乘系统,充分考虑交通衔接轨道交通系统与道路交通工具、市际铁路等共同存在,做好交通衔接,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使用效率。

6)注重旅游的需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更青昧于发展第三产业,旅游城市的增多使各大城市在轨道交通规划时必须考虑未来旅游发展的需要,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武汉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

武汉市的轨道交通研究始于八十年代,最初的研究项目是汉口旧京广线外迁改建,提出在原线建设轻轨的设想。

4.1线网简介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5

关键词:低碳绿色增长;减排;新能源;绿色国家

作者简介:吴可亮(1979-),男,福建南平人,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朝鲜半岛问题、图们江区域合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F213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12.3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2-97-03

一、韩国的低碳绿色增长战略

低碳绿色增长,是指“以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创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就业机会的国家发展新模式”。韩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决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其着眼点不单纯是为了应对国际油价飙升的能源形势,而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创造支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动力”。韩国政府认为,这一战略将成为支撑、引导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提出背景

韩国是经合组织国家中碳排放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耗国,97%的能源依靠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几乎全部依靠进口。2005年在瑞士达沃斯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国别排名中,韩国在146个国家中名列第122位,排在oeCD国家最末。尽管现在韩国并不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负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家之列,但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到期,届时韩国极有可能从2013年被列为强制减排国家。李明博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绿色增长目标,设定中期减排目标,实是化被动为主动之举。同时也是为了保持韩国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减排和开发新、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趋势,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竟相制定计划,不断加大投资进行技术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韩国在工业化阶段落后的情况下,付出了巨大努力才实现了“追赶”目标。在信息化阶段,借助“抢先发展”战略,韩国占据了“先导”地位。可见,韩国只有走在“绿色增长”的前列,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最终胜出。

(二)目标设定

1、低碳社会,能源独立。2009年11月17日,韩国政府针对中期减排目标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到2020年韩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预期排放量(BaU)减少30%。这意味着其实际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3根据韩国政府确定的发展“绿色能源”路线图,计划到2030年将新再生能源普及率由2007年的2.1%提高到11%: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2007年的0.7%提高到15%:生产规模由2007年的5亿美元提高到1300亿美元:出口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跻身世界十大能源强国之列。韩国政府的目标是,2012年将其绿色能源技术提高到发达国家水平,2030年达到世界一流国家水平。

2、以绿色技术和产业作为新的增长动力。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投资,重点培育LeD、太阳能电池和混合能源汽车等绿色技术产品,5年内使韩国此类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8%:加强对现有主力产业的绿色技术改造,积极培育资源循环型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尖端技术交叉融合型产业,培育医疗、教育等高附加值服务产业,改变能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这些产业集中于知识、绿色和高附加价值领域,未来将取代半导体、造船和汽车等,堪称韩国经济的“新鲜血液”。

3、达到绿色韩国,提升国家地位。倡导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家居,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工具,今后5年将把大众交通的分担比例提高到55%:通过扩大绿色认证产品和绿色生活家庭的普及率,倡导绿色生活模式:创造各种绿领工作机会。引领绿色教育;将官方发展援助(oDa)的20%用于支援绿色发展,加大韩国对世界环境问题的贡献,参与全球绿色发展合作,使韩国成为绿色发展模范国家,提升其国家形象。

(三)主要举措

1、政策支持。(1)2008年8月底韩国政府公布了《国家能源基本计划》,其根据“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未来20年国家能源战略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该计划提出要努力减少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新、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到2030年将新再生能源比重由2007年的2.4%提高到11%,石油等化石燃料所占比重由83%下降到61%。同期,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及地热将分别增长43倍、36倍、18倍和50倍。同时,到2030年新建10座140万Kw级核电站,使核电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36%提高到59%。(2)2008年9月韩国政府推出了《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战略中优先增长动力对象的9大重点领域:光伏、风力、高效照明、电力it、氢燃料电池、清洁燃料、高效煤炭iGCC、CCS和能源储藏等,同时推进阶段性增长动力的6个领域:热泵、小型热电联产、核能、节能型建筑、绿色汽车和超导。(3)2009年1月李明博总统主持制定了《新增长动力前景及发展战略》,提出17项新增长动力产业,其中有6项属于绿色技术领域: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低碳能源、污水处理、发光二极管(LeD)应用、绿色运输系统、高科技绿色城市。同时,韩国环境部提出了加速发展10大绿色技术:污水处理、绿色汽车、气候变化应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净化、生物资源利用及还原、环保、高效资源回收、温室气体替代物、生活共识环保产品。(4)2009年7月6日韩国政府公布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5年计划》,确定了韩国发展“绿色能源”的道路,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107兆韩元(约合844亿美元)于绿色能源经济,通过提高能效,减少韩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促进经济增长。李明博总统强调:“(该计划)目的是使韩国在2020年前,在能效和遏制环境变化方面,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5)2009年11月17日韩国政府设定了一个自愿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4%。

2、立法保障。2010年4月14日,韩国政府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施行令,开始正式推行这一法案。该基本法施行令构筑了韩国绿色增长的基本框架,今后将依法全面推行低碳绿色增长计划。《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的内容包括:制定绿色增长国家战略、绿色经济产业、气候变化、能源等项目以及各机构和各单位具体的实行计划。此外,还包括实行气候变化和能源目标管理制、设定温室气体中长期减排目标、构筑温室气体综合信息管理体制以及建立低碳交通体系等内容。此次韩国推行低碳绿色增长计划的预算总额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达310

亿美元。此举阐明了韩国建立绿色环境的坚定意愿,为其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绿色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3、资金投入。韩国政府在2009―2013年将投入107万亿韩元,相当于每年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用于绿色发展。2009年1月6日,韩国总统李明博主持新年第一次国务会议,会上通过了“绿色工程”计划。该计划在未来4年投资50万亿韩元(约380亿美元)开发36个生态工程,由此将创造大约96万个工作岗位,用以拉动国内经济并为韩国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在绿色成长委员会与韩国知识经济部于2010年7月13日联合召开的第八次绿色增长报告大会上,有关官员表示韩国30个大型企业计划在今后3年,对绿色增长项目投资22.4万亿韩元(约合186亿美元),与过去3年的投资额15.1万亿韩元相比增长了48.2%。2010年10月13日,韩国政府在“第九届绿色增长委员会会议”上了《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战略报告》,表示韩国政府决定同民间企业联手至2015年投资40万亿韩元(约合2400亿人民币)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产业。

4、组织机构。韩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推进和落实绿色增长战略的组织机构,即直属于总统的“绿色增长委员会”,由其统率相关事项。绿色增长委员会牵头制订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5年计划》,并不定期召开“绿色增长委员会会议”,在会上相关报告。2010年4月《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生效后,韩国环境部新设了“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由其负责推行在2012年前将能源消耗量平均每年减少1%至6%的有关计划。民间各界人士则成立了“绿色增长总协作团体”,下设5个分团体:产业协商体、金融协商体、科研协商体、消费者市民协商体、地方政府协商体。

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建立内在统一、主次分明、相互匹配的绿色法律规范体系,构建职责明确、配合有力的组织管理体制。韩国《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结合国际做法和韩国本土情况,设计了有效促进绿色增长的特色制度,其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全员性、导向性、国际性等特征,是一部指导社会经济结构划时代变革的“泛绿色化”立法,对我国推动绿色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在立法方面已颁布实施的相关立法有《环境保护法》(1989年)、《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2009年修订)、《节约能源法》(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等,这些法律虽然对我国推进绿色经济具有积极的保障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主次关系不明确,战略性、体系性不足等问题。另外,《能源法》草案尚在讨论中。在今后的立法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内在统一、主次分明、相互匹配的绿色法律规范体系,突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或可再生能源经济立法的主导性。此外,我国对绿色经济的管理实行部门多头管理体制,计划、财政、资源、能源、环保、技术标准化、雇用、教育等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牵制,行政合力还有待提高。为此,在今后应该针对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主导管理组织,构建职责明确、配合有力的组织管理体制。

第二,加大相关投入并配之以相关优惠鼓励政策。为了实现“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目标,韩国政府将在2009―2013年每年投入占GDp约2%的资金发展绿色经济,预计5年累计总投资将达107万亿韩元(1美元约合1273.5韩元)。这远远大于联合国要求的1%GDp的要求。这笔高达107兆韩元的投资主要流向支持发展太阳能、风能、碳信用交易、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发光二极管、智能电网、生物燃料以及节能照明等行业领域。届时,预计可产生206兆韩元的工业产出,创造超过180万个绿色环保工作岗位。同时,政府还将提供一系列的减税配套措施,通过引入各种商业产品来吸引私营投资者,对大力提高、改进能效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提供支持。另外,成立投资公司,设立高达5000亿韩元的绿色基金。在银行推出绿色储蓄账户和绿色债券,对中小型绿色技术、能效公司进行投资、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短期内还不能摆脱资源粗放型发展模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官员GDp政策考核以及产业技术欠发达等要素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全盘规划。加大相关产业投入并辅之以优惠鼓励政策,从而推动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

第三,适当发展核能发电。韩国政府特别将核能发电确立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在韩国近年来各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发电、天然气及饮用水产业的低排放能源转换未能得到顺利推进,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整体排放量的70%。根据韩国政府公布的2008-2030年国家能源基本规划,到2030年核能将成为韩国继石油和煤炭之后的第3大能源。目前,韩国已经拥有20座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7716mw,核电发电量居世界第6位,核电发电量在韩国发电总量中的比重达到36%。2008年8月,韩国总统李明博主持召开了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决定在2030年前新建lo座140万Kw级核电站,将核电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提高到59%,并将核电等新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39%。根据韩国政府2007年公布的核电新五年计划,要在2011年之前超越德国,跻身世界核电大国五强,在未来世界核能发电市场中占有10%的份额,使核电出口成为继半导体、造船、汽车之后的又一大出口产业。2009年末,韩国(韩国电力公社)击败法国(阿海珐)、美国(通用电气)和日本(日立)等6个联合体,最终赢得了阿联酋价值超过200亿美元的核电建设合同。这是韩国整套核电工程首次实现出口,也是迄今为止该国承揽的最大海外工程项目。因此韩国媒体将2010年称为该国的“核电出口元年”。同时有消息称,韩国核电公社于近期拿下了土耳其市场,并进一步试图进军约旦和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韩国在阿联酋和土耳其的成功,应该引起我国相关领域人士的思考,从而借鉴韩国经验,以强有力的政府引导、明确的产业政策与持续的研发投入,占领核电技术这一能源战略制高点。不仅是核电,也不仅是能源领域,在汽车、铁路与飞机制造等行业,自主化率――特别是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化率――应该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核心目标。

第四,积极推进绿色交通系统建设。在韩国首尔,有8条主干道设有公交专用道,总长达73.5公里。与我国一些城市不同,首尔公交专用道是设在路中央的双向通道,沿线的公交站点也随之移到马路中间,呈“私车――车站――公交――车站――私车”的布局。首尔市市长助理、城市交通总部部长金尚范在论坛上介绍说,实行这种公交专用道后,公交车辆行驶速度至少提高了18%,乘客数量增加了15%至38%。“在两侧小轿车的‘敬让’下,公交车快速驶过、优先拐弯,这样的‘公交优先’,百姓‘看得见摸得着’。“除专用公交车道外,专用自行车道也开始出现,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现象。韩国推进“低碳绿色增长战略”的一大举措是推广自行车。用李明博总统的话说,“自行车是绿色增长的好伴侣。”2010年,韩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绿色战略”的投入力度。2月1日,韩国公共管理与安全部宣布,韩国将于2019年建成全国自行车专用道网,预计长达3100多公里,这是韩国政府旨在鼓励民众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的举措之一。3月9日,韩国行政安全部推出了“2010年自行车促进计划”。根据这项计划,2010年韩国政府将投入1000亿韩元(约合8600万美元)修建第一阶段178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道。韩国政府希望在2017年以前,使自行车占公共交通方式的比率由目前不到2%提升到15%。韩国重视公共交通及自行车这一“绿色交通工具”的举措,对于交通日益拥堵的中国而言无疑极具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科学

【abstract】:inourcountrywasstillinthestageof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salargeamountofconsumption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shouldbefullimplementationofgreenconstruction,undertakethesocialresponsibilit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refore,thegreenbuildingshouldbeformed.Build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mustintheconstructionofthewholelifecycle,namelyinthedecision-making,designandconstructionphasetofullyimplemen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HowtomodernconstructionphaseinChinatoachievegreenconstructionstandard,inconstructionprocesstoachieverealgreenconstructionguidelineof\"foura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quest,isthefundamentalaimofgreenconstruction.

【keywords】buildinggreenconstructiontechnologyofscience

中图分类号:tL372+.2文献标识码:B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了解和接受。如何推动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依据因地制宜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技术经济政策,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一、绿色施工概念

《绿色施工导则》中指出,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绿色施工定义为: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四节一环保”,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有效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的施工方式。

二、绿色施工管理

从绿色施工的概念上可以看出,实现绿色施工时要靠科学的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来共同完成。《绿色施工导则》中的要点指出,绿色施工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以下由这五方面重点阐述绿色施工管理。

2.1组织管理

建立有效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目标。把绿色施工管理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任命各管理责任人,明确各自职责及任务,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2.2规划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的绿色施工策划及实施方案,也是对施工过程中进行指导,确保达到管理目标。

2.2.1方案编制

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直接影响到实施管理效果,为了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必须将绿色施工融入方案中去。应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沟通,合理组织施工,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比如材料节约率及消耗量、资源节约量、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水平。在签订合同中,要明确分包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绿色施工管理。

2.2.2绿色施工方案实施

在各种方案中细化绿色施工相关内容,明确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列出能够反映绿色施工的现场各阶段的绿色施工管理手段,以确保达到目标。

2.3实施管理

实施管理指绿色施工方案确定之后,在项目的实施管理阶段,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策划及控制,以确保达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2.3.1目标控制

施工过程中必将对绿色施工目标实现产生干扰,为了保证目标顺利实现,采取措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将绿色施工目标的限制作为实际操作中的目标值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定期将实测数据与目标值进行对比,找出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直到目标的实现。

2.3.2施工现场管理

项目建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主要在施工现场发生,因此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决定着目标是否可以实现。1、应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将绿色施工控制要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交底;2、制定管理计划,明确绿色施工各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交流。3、制定专项管理措施,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相关知识的培训。4、加强监督、检查,对方案要求确保贯彻实施。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及预防措施。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2.3.3人员安全、健康管理

贯彻执行国家、地区、公司管理体系,制定施工现场防尘、防毒、防辐射等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证办公区、生活区不受施工有害影响,提供健康、卫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防疫及突发事件预案,设置警告提醒标识牌、现场平面布置图、消防布置图、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标识。

2.4评价管理

建立评价体系,根据绿色施工方案,对实施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阶段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判定绿色施工管理效果。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四、绿色施工管理实例

西安航天城交大附小8#楼工程,建筑面积19960.50,建筑高度16.65米,为框架结构。

项目自组建是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进行了管理任务分解和职能责任分解,将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人,对绿色施工方案中的“四节一环保”具体管理措施及各阶段管理要点、控制目标值进行全过程控制,并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采用信息化技术保证目标实现。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培训及操作人员交底,使施工现场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了绿色施工管理活动正常进行。

五、结语

绿色施工管理是绿色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贯彻绿色施工思想,真正使绿色施工理念落实到具体施工过程中,确保实现绿色施工整体目标,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浅析当前建筑业绿色施工管理现状

[3]绿色施工技术在商业楼工程中的应用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7

由北京公交集团、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和福田汽车共同主办的“美丽北京环保公益活动”同时启动。此项活动旨在积极倡导大众绿色出行,还北京市一片蓝天。

“绿色北京、绿色公交”

近年来,北京市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构想出发,围绕“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主题,积极打造“公交城市”,努力探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途径。

直面大众关心的pm2.5以及雾霾天气,北京市政府出台多项行动规划,加速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北京市制定了《“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全力实施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围绕能源、交通、大气等领域,切实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合理引导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连续推出行之有效、目标明确的“绿色规划”,推出《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1—2015年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该计划明确提出: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应用,鼓励公交等行业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和“少开一天车”等活动,为“绿色北京”贡献力量。

北京市制订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大力推广绿色交通,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而北京公交集团购买3000余辆福田欧辉LnG客车用于公交运营,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北京市实施“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决心。

绿色公交首选LnG客车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汽车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已经占大气污染的60.7%,而发展LnG环保汽车是促进环保事业、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

2012年,最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首次纳入各省强制监测范畴。pm2.5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以及机动车污染。而LnG作为清洁能源,pm2.5低于普通燃油客车十余倍,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LnG客车比人们熟悉的燃油客车有更多优势,其一氧化碳排放减少97%,碳氢化合物减少72%,氮氧化合物减少80%,二氧化硫减少90%,苯、铅以及粉尘减少100%;除了环保外,LnG客车因天然气具有较稳定的供应条件,在运行过程中,车身的平稳性大幅度提高。

在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绿色公交”发车暨“美丽北京环保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现场对福田欧辉LnG公交车的尾气排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现场宣布了检测结果。福田欧辉LnG公交车的pm2.5排放量每立方米仅有20多微克,超过了近年来北京最好的空气质量水平,也超额满足了欧美国家的排放要求。

据悉,一辆公交车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50辆小汽车的排放量,而LnG车辆pm2.5排放量比柴油车降低90%以上,如果将北京市1.5万辆使用普通能源的公交车改成LnG公交车,相当于改造了75万辆小轿车,对于改善北京大气环境意义不言而喻。

各方协作力促绿色出行

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北京今后将大力采购LnG公交车。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公交集团拥有LnG公交车已达6000余辆(含采购的3000余辆福田欧辉LnG客车订单),成为世界最大的LnG公交运营企业。而除了公交车之外,来自北京市环保局的信息也表明,今年北京市将发展1万辆天然气汽车,其中包括出租车、公交车、环卫车以及驾校教练车等,到2017年每年推广不少于3万辆的天然气汽车。

据悉,北京市加气站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利用公交场站、驾校、长途车站及现有加油站等场地建设LnG及CnG加气站,从现在至2017年力争每年建设70座汽车加气站,全面保障北京市区域内天然气汽车用车需求。而对于此次北京公交集团采购的3000余辆福田欧辉LnG公交车,北京市将配套建设30—40座LnG撬装式充液站。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8

流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生态环境状况对物流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物流发展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是物流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从企业经营战略、政府政策层次、供应链管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制定符合绿色物流管理的措施和策略,才能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物流发展状况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给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物流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实现了服务、信息、物质从生产到销售流动,对服务、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保护管理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各项事业低成本、高效的运转奠定了基础,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实现物质、信息、服务的实施、计划和控制。物流活动主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包装等,在此基础上需要信息活动的调控,物流活动需要信息活动的支持,只有保持信息的通畅,才能保证各种物流活动协调向前推动,才能从根本上节约物流活动环节成本,为实现物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现代物流管理的范围广、环节多、周期长。从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开始,对生产全过程提供物流支持,最终实现对营销活动的协调和控制,只有对全过程中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才能保持整个链条处于一个系统范围内。物流管理不仅需要对各种实物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实物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控制管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物流已经对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获取更多收益的重要保证。

现代物流的产生与时展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现代物流越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只有发展好现代物流业才能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现代物流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丰厚的利润,因此现代物流被称为是“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换、物质交换、服务交换越来越频繁,对现代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全面提升现代物流水平,才能全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重视,实现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强,因此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研究的重点。物流活动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物流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保持物流活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对物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样要求物流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经济、物流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越来越频繁的物流活动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噪音污染、废气污染、废弃物增加、交通堵塞等。此现状与全球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对称的。因此,只有对绿色物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制定好现代物流管理的政策,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物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紧密的联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三者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三方利益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管理,只有从根本上处理好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物流活动得到很好的发展的同时,必然带动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总量增加又反作用于物流活动,导致物流活动更加平凡,产生的经济效应更加明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式需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很多物流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只有转变物流活动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力量,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现代物流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很强烈的,所以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公路货车运输的频繁,导致能源消耗过多,对城市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交通的频繁性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压力;物流商品包装的豪华性和一次性,另外,使用的材料具有污染性,导致垃圾增加、资源浪费加重,所以对环境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当前很多商品采取分散性加工流动模式,资源很难得到很好的利用,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流通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边角料很难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物流对推动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文明的程度在信息社会环境下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必须以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因此维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重大课题,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已成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能牺牲下一带的环境和资源,只有按照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达到社会各项事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选择,物流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按照绿色物流管理的模式发展,才能实现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商品的流通、生产和消费对未来的商品流通、生产和消费不产生影响,才能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活动必须要以环境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只有改变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单向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当前只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物流管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现代物流系统从根本上说必须是符合消费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健康系统,才能保证经济环境与经济效益共生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的模型。绿色物流必须以降低环境污染为基础。只有把资源消耗的减少为根本目标,才能更好的把现代物流技术运用到物流管理中,现代物流管理必须从储存、包装、运输、装卸、加工等环节进行展开,才能实现绿色物流和专业物流的目标。绿色物流贯穿于整个物流环节的始终。只有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才能保证物流环节实施的规范性,才能实现物流管理的协调性,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绿色物流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都和节约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角度对物流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实现绿色物流管理,才能保证物流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绿色物流发展的策略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9

树承德交通形象展公路靓丽风姿承德市交通局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您来承德检查指导我市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工作。承德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全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名胜古迹荟萃,景色秀丽迷人,可谓集天下之大成,融古今为一炉。位于市内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于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避暑山庄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建成,占地564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山庄周围呈众星捧月状分布的外八庙,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清王朝曾有7位皇帝到承德消夏、理政,是满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承德的公路是在清朝驿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市现有干线公路2127公里,县级公路2216公里,分布在3.9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公路密度为百平方公里15.3公里。“九五”后期和“十五”前三年,我市公路事业和路政管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公路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修建二级公路692公里,实施路面大修工程778公里,路面中修工程1046公里,街道化综合治理237公里,公路绿化植乔木77.46万株,建设绿色通道407.5公里。京承高速现已开工,承唐高速正在筹建。几年来我市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干线公路通行能力明显增强,一个辐射市区通达各县的干线公路网络已经形成。20__年,我市公路养护工作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交通部“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公路工作方针和省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养护机制改革和公路管理现代化进程,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和路网通行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公路交通环境”这一指导思想,按着“实现一个目标和突破,实施两项工程,抓好三项建设,做好四项工作,实施五项措施,实现五个确保,使全市干线公路达到“好、绿、美、全、畅、优”标准的整体工作思路,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公路养护工作目标全面完成一、全市列养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到72.2,年末好路率达到73.5,养护质量综合值年末达到78。二、完成大修工程72.9公里,中修工程93.43公里,小修41.1万平方米,优良率达到100,实施标准化路段1377公里、GBm工程60公里。三、年内拆除违章建筑178平方米,迁移集贸市场2处,街道化综合治理10公里,标志125块、标线324公里,书写宣传标语180条,更换轮廓标731块,治理超限运输卸载12500吨。土地确权全面完成,村庄路段杂乱标牌得以规范。路政案件查处率、结案率、索赔率均达98以上。四、植乔木115.1公里18599株,灌木90.094万丛,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建成绿色通道90.5公里,实施红花绿叶工程235.55公里。五、养护生产实现全年安全无事故。六、维修加固桥梁10座877.96延米。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管养分离,层层签订了承包合同和目标责任状,养护中心和路政中队建设更趋完善,具有内部竞争活力的养护运行机制已经建立,面向全市、竞争有序的养护工程市场已经形成。打造亮点、突出特色、保障畅通公路养护,贵在经常,重在特色,惟其如此,才能保证路况,交通顺畅。20__年我局根据全省交通工作及养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确定了全年公路养护管理及行风建设工作目标,制定了完善的保障措施,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然而,20__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庆典,这都给公路养护提出了严竣考验。面对考验,我们既把它看成挑战,又把它当作加快发展的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突出特色养护,保障公路畅通。非点期间,我局制定了大干“120天实施方案”,各养护单位一把手及主管领导现场调研、现场办公,研究解决焦点和难点问题,做到日常养护不间断,保证了交通顺畅。承德大部分公路依山傍水,地质条件复杂,不易养护。我局以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为契机,在日常养护做到常年保持路容路貌干净整洁美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因地制宜搞特色养护,如对易发事故路段,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小修做到以路面为中心,改善和提高挖补工艺,做到挖早、挖小、补好,确保路面常年无坑槽;路基养护做到排水畅通、边坡顺适、路肩平整坚实;桥涵构造物养护做到经常检查、开通便道等。同时各养护单位选择一路段,加强特殊养护,树立典型,互相鞭策,并按月考核验收,计量支付资金。特色养护的实施,不仅保>:请记住我站域名/公路畅通,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在京承公路青石梁段实施特色养护以来,有效地控制了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了经济损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红花绿叶、美化路容车在路上走,人在花中游。这就是如今承德公路绿化美化的真实写照。为优化公路环境,为用户提供一个畅、洁、绿、美的交通环境,我市今年认真实施了“红花绿叶工程”,既突出我市山区特色,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绿化美化公路,并且“红”要红到时候,“绿”要绿出特色。一是突出特色。在规划设计上本着“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草则花草”的原则,突出承德山区特色,合理地划设,选择美化树种,突出美化效果。二是体现层次。在绿化形式上采用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上乔、中灌、下花草”的立体绿化模式,突出层次感。在越岭及难栽乔木段,利用火炬树串根强的特性,栽植火炬树片林,强化越岭段绿化。在公路两侧上、下边坡栽植了适应性强的沙棘、棉槐、刺槐等灌木进行护坡,不但进行了绿化,而且对巩固路基边坡起到了极大作用。同时对公路两侧栽植的棉槐灌木进行定期修剪,修剪成绿篱,不但整齐美观,而且使公路两侧形成绿色长廊。三是加大绿色覆盖力度,扩大绿化规模。在绿色通道建设中主要出发点是因地制宜扩大绿化规模,增强绿化密度,提高覆盖率,在降低绿化成本的同时最终体现绿色通道的本质。通过不同品种的栽植,尽可能将绿化用地全部栽植,提高绿化率和覆盖率。四是扩大公路绿化的内涵,增强渲染力。为了更好地展现旅游名城形象,迎接山庄肇建300周年,今年在101线、承围线两条重要旅游路线全面启动了“红花绿叶工程”和“亮点工程”,在公路沿线栽植大量的草本花卉,强调不同花色品种的搭配,并且将草本花木错开花期栽植,一年当中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草本花开放。做到了在“绿”的基础上,注重加大“美”的力度,实现点与线、平面与空间、绿与美的结合。使我市干线公路全线披绿,形成了一条条绿树成荫、花草飘香、环境优美的风景线,成为我市第一旅游景点和旅游窗口,展示了良好的交通形象,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文明执法、优化秩序路政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公路是否畅通。而管理,人是最积极的因素,法是最根本的保障。为此我市在路政管理方面,首先加大了人的管理。连续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路政管理人员培训制度,聘请武警官兵、大学教授、有关专家对路政执法人员从队列、军事素质、法律法规、社交社仪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素质,树立交通良好形象。同时针对影响公路交通的违章建筑,超限超载运输,私开乱设平交道口、街道化路段等,协调联合公安、工商、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开展综合执法,严格治理。尤其是村庄路段,环境脏乱,不仅影响交通,而且极易发生事故。对此我们协调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了街道化综合治理工程。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走千家进万户,耐心细致地做当地居民的思想工作,并积极帮助他们清理垃圾,修建排水沟,建缓冲挡墙,此举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为当地居民带来实惠,也保障了公路畅通。如在承德县老西营段、隆化县大坝段的实施,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今年以来,我市自筹了95万元资金对101线、承围线实施了街道化路段综合治理,并与绿化美化相结合,达到了较好效果。在依法治路,规范执法行为的同时,我们还加大宣传力度,在我市两条旅游路线上新规范喷刷了8500平方米鲜明醒目的公路路政宣传标语,有效的宣传了公路法规和行风建设,成为我市公路的新亮点。同时积极开展了“优化公路环境,保障公路畅通”和“文明执法,文明服务”及路政执法“四条倡议”专项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严格执行省厅“八不准,三注意”和公路路政执法“六条禁令”,展现了良好的路政形象。养护工程、狠抓质量工程质量,质量第一,效益次之。为实现工程质量的整体突破,实现最大的效益,今年我市对大修工程72.9公里,中修93.43公里全部实现了招投标。并从市公路处抽调1名副处长、一名总工、一名科长,两名工程师组成三个大修工程指挥部,进行现场管理。市监理公司抽调19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等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督和控制。同时,继续实行三人负责制、工程质量风险抵押制、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负责制、两年验收制等。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责任到人。今年还投资2480万元,购置先进施工设备14台套,切实从机械设备、材料、检测实验仪器、工艺水平等方面下了真工夫,保证工程质量,并明确要求大中修工程面层一律使用aBG摊铺机,基层必须实行场拌机铺。在工程进度方面,尽最大努力克服“非典”的影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狠抓工程进度,做到质量与进度的统一。确保了工程按期完成。在安全生产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度,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现场,设立了齐全醒目的安全标志及指示标志,严格操作规程,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了施工安全。二是严格遵守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三是对危旧桥梁和危险路段及事故多发段及时观测,及时采取措施。由于措施到位今年不仅克服了非点的影响,按时保质完成了工程,而且做到了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以德治路、树立形象树立交通良好形象,就是树立旅游名城的形象。树立名城的形象,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路,高度重视行风建设,树立承德交通的良好形象。健全组织是加强行风建设的组织基础,各养护单位均成立了行风领导小组,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按任务、目标、时间段予以细化,责任到人。并制定了《承德市公路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公路路政违规投诉、查实离岗待岗制度》,为行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在公路沿线、省市界等处设立行风建设承诺牌,在养护、路政执法车辆上粘贴行风建设标语,发放征求意见卡,聘任行风监督员,还邀请派人士和行风监督员视察交通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公路系统行风建设先进事迹,大造影响,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树立交通良好的形象。开展挖补坑槽、整治路容路貌活动、整治执法车辆秩序活动,整制工作纪律和工作环境活动。开展“优化公路环境,保障安全畅通”和“加强行风建设,树立执法形象”等活动,并大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加强与各界的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一年来,发放意见卡份,座谈次,路政人员救死扶伤次,帮助解决问题件,全年没有因此出现上访事件,树立了交通的良好形象。各位领导,一年来我们在省交通厅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非典”的影响,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我们将继续发扬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承德交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创造更优异的成绩,为促进承德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交通的目标篇10

一、现代物流发展状况

现代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给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物流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实现了服务、信息、物质从生产到销售流动,对服务、物质、信息等方面的保护管理产生了重要作用,为各项事业低成本、高效的运转奠定了基础,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实现物质、信息、服务的实施、计划和控制。物流活动主要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包装等,在此基础上需要信息活动的调控,物流活动需要信息活动的支持,只有保持信息的通畅,才能保证各种物流活动协调向前推动,才能从根本上节约物流活动环节成本,为实现物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现代物流管理的范围广、环节多、周期长。从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开始,对生产全过程提供物流支持,最终实现对营销活动的协调和控制,只有对全过程中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才能保持整个链条处于一个系统范围内。物流管理不仅需要对各种实物进行规划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实物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控制管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有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物流已经对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生产全过程获取更多收益的重要保证。

现代物流的产生与时展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现代物流越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只有发展好现代物流业才能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现代物流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丰厚的利润,因此现代物流被称为是“第三利润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交换、物质交换、服务交换越来越频繁,对现代物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全面提升现代物流水平,才能全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重视,实现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强,因此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研究的重点。物流活动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物流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只有保持物流活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对物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同样要求物流发展速度的加快。随着经济、物流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越来越频繁的物流活动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噪音污染、废气污染、废弃物增加、交通堵塞等。此现状与全球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对称的。因此,只有对绿色物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制定好现代物流管理的政策,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物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产生紧密的联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三者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三方利益同时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管理,只有从根本上处理好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物流活动得到很好的发展的同时,必然带动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总量增加又反作用于物流活动,导致物流活动更加平凡,产生的经济效应更加明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式需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很多物流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要。只有转变物流活动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发挥自身的力量,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现代物流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是很强烈的,所以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公路货车运输的频繁,导致能源消耗过多,对城市会产生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交通的频繁性对城市交通产生很大的压力;物流商品包装的豪华性和一次性,另外,使用的材料具有污染性,导致垃圾增加、资源浪费加重,所以对环境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当前很多商品采取分散性加工流动模式,资源很难得到很好的利用,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流通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边角料很难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物流对推动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文明的程度在信息社会环境下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必须以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因此维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重大课题,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已成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能牺牲下一带的环境和资源,只有按照发展的规律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达到社会各项事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必然的选择,物流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按照绿色物流管理的模式发展,才能实现物流管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商品的流通、生产和消费对未来的商品流通、生产和消费不产生影响,才能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活动必须要以环境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只有改变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单向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当前只有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物流管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现代物流系统从根本上说必须是符合消费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健康系统,才能保证经济环境与经济效益共生的发展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物流的模型。绿色物流必须以降低环境污染为基础。只有把资源消耗的减少为根本目标,才能更好的把现代物流技术运用到物流管理中,现代物流管理必须从储存、包装、运输、装卸、加工等环节进行展开,才能实现绿色物流和专业物流的目标。绿色物流贯穿于整个物流环节的始终。只有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约束,才能保证物流环节实施的规范性,才能实现物流管理的协调性,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绿色物流与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着直接的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都和节约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两个角度对物流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实现绿色物流管理,才能保证物流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绿色物流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