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2:42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1

关键词:成绩落后学生课堂教学积极心理治疗理念应用

1.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念

心理治疗长期以来都把重点放在对病人的治疗上,研究外在的紧张性刺激给病人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心理疾病。而积极心理治疗却认为病人同时具有生病和健康两种能力,治疗者的任务是激发和巩固病人获得和保持健康的能力,所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病人自身的各种能力而不是疾病上。

认识和爱的能力是积极心理治疗上的两种基本能力,积极心理治疗的立足点就在于激发被治疗者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

首先,激发认识能力。积极心理治疗认为人们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认识产生偏差所致,重点是帮助病人抛弃传统认识,使行为合理化、正常化,从而形成积极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积极的解释持有坚定性。此外,积极心理治疗强调病人自助,病人通过与人交流感悟到对问题的积极认识,扩大视野,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心理治疗不承认人有所谓的消极心理,认为那只是人们降低自己受到伤害可能性的保护模式。这样,病人就会在认识上自我接受而不是感到内疚。

其次,激发爱的能力,包括爱与被爱。重心在于用积极情感消解消极情感,或在消极情感中寻找积极的成分,通过积极情感所形成的个人长久资源来使病人得到自我实现。

2.积极心理治疗理念中的冲突与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

2.1冲突

在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个体的两种基本能力在发展中受到阻碍、忽视或仅得到了片面的发展就可能会出现冲突。受到阻碍或过度发展的能力,都可能成为个体内心和人际关系领域中冲突和紊乱的根源。

人际冲突的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区分自我行为模式和他人行为模式的缺欠。积极心理治疗理论把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社会规范当作现实能力加以系统把握,现实能力可以分为第一能力和第二能力。爱的能力表现为感情、榜样、耐心、时间、交往、性、信任、希望、信仰、怀疑、肯定和统一,是贴近自我的感情领域,最先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发展,个体与其他人的关系,在这种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认识能力表现为准时、清洁、条理、服从、礼貌、诚实、忠诚、正义、勤奋/效率、节俭、可靠、准确和认真,反映个体所属社会群体的规范,在伙伴关系的相互评价中起重要作用。

2.2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

根据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冲突的观点,学生成绩落后很可能是他们在爱的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忽视或片面发展。

在爱的能力方面,由皮格马利翁效应可知,教师期待对学生成长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态度、个人情绪、喜好与偏见等个性特质在教学过程中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师生感情,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希望、信任的积极品质,学会肯定自己同他人,充分发挥爱的能力。自然地,提高学习成绩便成为兴趣爱好基础上的一种行为结果,作为正强化的刺激物,形成良性循环;反之,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不到任何情感因素,与教师之间没有情感互动,贴近个人情感的领域自然得不到良好发展,成绩落后仅仅是学生学校行为中的突出表现,更有甚者是其人格品质上的缺陷。

认识能力表现中的准时、条理、勤奋/效率、准确和认真,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催化剂,发展受阻,必然导致学习成绩落后。而清洁、服从、礼貌、诚实、忠诚、正义、节俭和可靠等表现,则在青少年学生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同伴群体氛围,构建群体规范和相互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形成优良伙伴群体,自觉提高学习成绩;反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会与同伴群体一起被贴上“攻击”、“好斗”、“行为异常”等特质标签。

3.积极心理治疗模式在成绩落后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

积极心理治疗方法以解决冲突为中心、以现实能力为依据,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3.1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

治疗师关注倾听病人描述症状,帮助其获得从一定距离看待自己处境的能力,将冲突同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情景联系起来,放弃对冲突伙伴的批评态度,开始在伙伴关系方面重新学习。

对于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学生,学习成绩的晕轮效应使教师、家长因此对学生形成刻板印象,使得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否定声中丧失了客观判断能力,做出泛化的概括。教师要将“就事论事”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否定学生消极特质的同时不否定学生本身。

3.2调查阶段

治疗师帮助患者探索冲突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关系,确定积极品性和消极品性的具体行为领域。治疗师要帮助患者改变诸如“态度由个性决定、无法改变”的观念,了解产生这些误解的背景,使患者认识到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可控性。

此阶段,教师要做的是纠正学生的偏颇观念,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改变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朦胧的无助感和恐惧感具体化,积极面对之前不了解的问题。

3.3场合鼓励阶段

患者直接充当自己的周围环境、尤其是自己冲突伙伴的治疗师。学习伙伴身上的积极品性以建立同伙伴之间新型的、信任的关系。重点在于改变习以为常的交往模式、促进伙伴之间的信任并改变患者的态度。

在本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平等对待,唤醒他们早已具备的长处和能力,学会积极地理解而不是做被动的牺牲品,易位思考,重新找到解决冲突的可能性。

3.4语言表达阶段

治疗师帮助患者制定一个以“礼貌、诚实”为核心并有具体内容的练习规划。让患者掌握一些有效克服人际沟通障碍的技术,揭示冲突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冲突所涉及的现实能力,让患者掌握另外一些可取的交往形式。

本阶段的课堂教学任务便是提供一个环境与平台,消除学生对教师、对同伴的误解,并吸取教训,学会沟通。

3.5扩大目标阶段

伙伴关系中的沟通障碍常表现为一方通过不开口讲话或回避来惩罚对方。这本身意味着人们迫使自己的伙伴放弃什么,或表明自己放弃什么以唤起伙伴的负罪感进而惩罚伙伴,限制了共同活动,使伙伴关系冷淡化。冲突者只能看见眼前的问题,目标受限。因此,治疗师就要使患者认识到伙伴关系中的其他内容。

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的便是让各种行为领域、态度和思维形式进入学生的视野,消除患者视野的狭隘性,让其学着努力追求过去从未体验过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prof.Dr.nossratpeseschkian。积极心理治疗的冲突模式.现代护理,2003,(2).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自我意识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识码:a

1积极心理学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出现的一门重要课题。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专家将人的乐观、智慧、愉悦、幸福、勇气等作为研究基础,来探讨人的发展与潜力。这种研究方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积极心理学摒弃了消极价值取向,而积极地关注人们自身的潜能的开发与优秀品质的培养,注重人的幸福感和积极情绪的体验的积累。概括起来包含了以下三个层面:

(1)它是从积极的层面上关心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满意度、快乐感、幸福感、乐观和忠诚;

(2)关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特征,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3)从社会公德的方面,关注人的美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等方面。

2健康自我意识对高职生积极意义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一个综合性的高级心理系统。自我意识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对于主体自身身心状态、活动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主观反映和由此引起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着调控作用。自我意识对个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或推动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发扬自我意识对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的自我意识对高职学生有以下作用:

(1)促进高职学生不断完善人格。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而人格的完善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在高职学生的成长中逐步完善他们健全的人格。

(2)引导和调控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推进人成长成才方面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教育的作用。

(3)改善高职学生的生活状态。现实总是让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人呈现不同的生活状态。拥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他(她)能正确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对自己的现状既能知足又有前进的动力和目标。而对于很多自我意识并不健康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不是很满意,有很多人出现了很多“迷失自我”的困惑和烦恼。如果要改善这种生活状态就是要利用和发扬自我意识认知、体验和控制的功能,合理正确地认识自我,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得自我调控机制成为人改善自身不足、重塑目标信心的中介,不断推动个体脱离现实的不良生活状态,迈向快乐幸福的康庄大道。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策略

(1)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知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只有对自我全面、客观地认识,才能更好地认知其他事物。我们结合积极心理学增强个体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正确引导高职生积极乐观认识自我。首先要引动高职生进行合理的社会比较。高职生处于社会当中,一方面,他们观察、评价他人的行为和品质,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接受他人的观察和评价,并且在此过程中会与他人形成交往关系。在与他人比较中,教师应该引导高职生进行合理的比较,承认个体在家庭环境、生理状况、个人经历、个人品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能够以全面的视角看问题。既看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又看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不骄不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其次,要引导高职学生积极正确的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的外表、性格、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等。这要求高职学生能够理智地看待自己的优劣势,乐观地看待自己的发展与未来,不逃避过去与现实,不抱怨自责来否定自己,而是积极愉悦地更新自我,发展自我。最后要引导高职学生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拥有适当的客观的目标与抱负。教师要引导高职生既要避免没有抱负或者抱负太低,也要避免过分追求完美或抱负水平太高,应确立与自身实际相当的抱负水平,并把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由近及远,逐步实现高一级的目标。

(2)引导高职学生形成积极的情绪品质。积极心理品质包括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以及适度的动机系统、良好的能力和性格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积极的情绪品质是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职生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高职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还不完善、社会阅历浅,容易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需要,像追求高标准的生活、消费水平,而这些需要是现阶段无法满足的,容易引发高职生的沮丧心理。因此,要对高职生的需要进行引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需要,这有助于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保持心理健康。教师可传授高职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情绪转移、宣泄、放松等,从而引导高职生进行积极体验,使其学会满意的态度看待过去与未来,用乐观地、充满希望的心理去迎接自己的未来。

(3)帮助高职学生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支持是当个体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时,其他人会提供的情感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个体从周边的关系群中得到不同的支持,这样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一方面要发展高职生家庭内支持。家庭环境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支持有助于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在家庭教育中应重视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和民主的教养方式的运用。另一方面,要发展高职生家庭外支持,如积极的社会人际氛围,以及同学朋友的支持和老师的支持。

(4)指导高职生科学地进行归因,鼓励高职生积极的行为转变。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训练的对象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其原有的不良归因方式,形成训练者所期望的积极归因方式。积极心理学专家认为持续的失败和挫折体验,将会使个体对挫折情境不再反抗,在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表现出无能为力和逃避、退缩等行为。积极心理学就是要引导人们改变自己对消极事件的认知,引导人们对失败事件从外部的、可变的因素来归因,进而重建个体的自信。教师要鼓励高职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挫折,要培养高职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鼓励他们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并勇于面对,积极进行转变。首先需要鼓励高职学生确立改变的信念。高职学生只有坚定改变的信念,自觉地把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技巧运用到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探索适合自身的心理调节方法,尝试积极的行为转变。其次高职学生应自主探讨适合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调节方法。高职学生根据自身心理发展以及存在的心理品质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调节方法,最终探索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性格外向的同学通过对人倾诉来减轻压力,性格内向的同学通过写日记或看电影方式来消减内心焦虑。最后,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短期的锻炼可以使人产生积极情绪,长期的锻炼则会使人产生幸福感。长期的锻炼有助于减轻个体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使人的活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进而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同时长期的锻炼也有助于个体机体的健康。身体健康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锻炼使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能够使人消除疲劳,有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此外,一般体育锻炼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配合,这也有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归属感。

课题项目:此文章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4院级思政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Djsz201430。

参考文献

[1]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J].内南大学,2011.

[2]秦晓晶.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社会土义和谐朴会的理论研究[J].今日南国,2009(07).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3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出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研究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更加注重对人们的美德、力量等积极方面的研究。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更加注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这对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策略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积极心理学,这主要是注重开发和应用人们身体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宣传和培养学生构建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心理问题出现逐渐的低龄化、极端化,我国的各个高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目前,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向学生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解析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的现象,向学生传授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和主体活动宣传。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约束着整个教学活动,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逐渐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的重点是“预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会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处理和鉴别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这种理念是典型的问题取向,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通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积极地情绪,培养出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转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需要做到的是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通过在高校中全面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自我认识、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的标准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目前更加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下,学校应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获取幸福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包括爱、感激、自豪、兴趣、满意、快乐等,主要是人体感受到愉悦,可以是受到身体内或者是外部的刺激以及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能够让人们充满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高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在积极情绪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3.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教师需要注重拓展心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对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教师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注重加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在其余的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掘朋辈资源,在日常的沟通中促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最后,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米豆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途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4

一、校本培训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教师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

目前,教师生活工作中存在心理压力过大的现象,主要由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社会的高期望造成,如果教师没有具备健康积极的心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很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团体辅导活动可以让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保健知识,能够以健康积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

比如,培训中与教师一起做主观想象、肌肉放松训练等行为训练的方法与活动,让教师掌握必要又简单的缓减压力的方式方法,这样,教师就能够积极运用这些方法从容面对压力,面对工作。还可在培训中组织教师做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如“解开千千结”等活动,让教师在游戏中有所感悟,在交流与体验中认识到生活中存在困惑很正常,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解决。

二、校本培训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教师学会悦纳自己,接纳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对待自己的工作,是教师的主动积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能正确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进而认识别人,接纳别人。通过团体活动,可让教师加强自我探索,深化自我认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比如,组织教师参与团体谈论活动“我是谁”“人际关系中我”以及心理辅导活动“自画像”,“撕纸游戏”等,让教师在深化自我认识的同时,加深对他人心情的理解与认识,从而认识到人的独特性,以理解他人的心态对待同事和学生。还可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有关心理活动游戏,这样,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逐渐拉近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接纳成分也会逐渐增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指导的有效性会进一步提高。和谐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但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措施的有效实施,更有助于学生自尊、自信、自我发展、自我成长。

二、校本培训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变革,教师的合作不仅变成可能和现实,而且更是一种工作必需。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没有现成的答案,很多问题需要交流研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去实践探讨合作。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创建人际关系和谐的学校工作氛围是合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单纯的说教与听报告不可能增进教师之间的关系,运用团体辅导活动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在学科教研中,开展促进团体成员相识的有关活动,教师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的发自内心的交流,也会更加方便业务干部了解教师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与想法。在校本培训中运用建立互相信任和彼此接纳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信任之旅”(盲行活动),“同舟共济”等活动,可以让教师在交往中进一步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关系,彼此接纳。有了良好的氛围,在校本教研在教学研讨等活动中,教师就能够畅所欲言,真诚交流,积极互动,合作也会更加有效。

四、校本培训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不断成长

教师反思实践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应积极鼓励教师善于反思,让教师智慧和能力多元发展,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的动机。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分析心理;渊源

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路易斯•特曼(Lewis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C.G.JUnG)部分关于生活意义的探索。积极心理学学者赛里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期间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和思想,此后更多学者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斯奈德(SnyderCR)和洛佩兹(LopezSJ)2012年出版的《积极心理学手册》,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笔者通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积极心理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异同进行对比和总结,有利于帮助学者们进一步理解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

一、积极心理学概念“心理复原力”与分析心理学“自性”

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又称作心理韧性,心理弹力,与个体的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潜能或者特质有关,代表了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是积极心理的核心概念和心理资本之一。积极心理学是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2001年开始我国就已经有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直至2006年学术期刊中关于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关注,究其原因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中,心理工作者的困惑与成长有关,作为高校心理工作,心理工作者们反思不应该沦为“救急”工作和心理应激的处理,而需要把心理工作前移到预防和普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这一需求和反思使得积极心理学迅速的在教育系统得到关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自性(self)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词汇,荣格在荣格文集中说自性是我们生命的目标,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荣格心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种子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前我们永远不知道他的样子,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破土而出,象征性描写人类自性化过程,在其中我们隐约的可以看到积极心理学复原力的影子。由于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所以荣格分析心理更加注重作为人格整体的自性描述和整合实现;而作为积极心理更多的从人格的内因和家庭、学校、社区等外因描述,也就是在哲学和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也正经历着类似过程,东西方正如一个人在两条道路上的探索,东方注重对内在的精神性的探求,西方注重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探求,从不同渠道和方向达到同一个方向,人类的心灵的完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由于其先天的与东方哲学的亲近,使得其在东方的现代传播与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与中国文化心理结合越来越呈现生机勃勃之景象。

二、积极心理学和荣格心理的“内驱力”

国内积极心理学者郑林科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内驱力”(innerdrive)由拉力和推力组成,推力是需要动机,是原始因,指向现实保障的需要;拉力是目标动机,是终极因,有满足产生激励效应;其中驱力的心理体验也即附属驱力、认知驱力和兴趣成为内驱力的重要组成,其中群体动力、激励理论、自我效能感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内驱力呈现正相关。根据动力人格理论,人格是指人的外在表现,所呈现出来具有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质等内容,而在这些方式背后,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innerdrive)心理学家荣格(C.G.JUnG)一直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且以“生命驱力”为前提。他认为内驱力就是一种生物信号,它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并且具有驱动效应,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作用。它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来源于最原始的,最早期的人类积累,是整个人类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能够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两者都强调了驱力对于人类心理的动力作用,但不同的是积极心理更多的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和干预,分析心理学更多的在无意识尤其人类集体无意识方面描述,正如荣格所说:我的兴趣不是治疗神经症,而是致力于使人走向内心的神圣事物。有趣的是一旦人和他内心的神圣事物发生了真实的连结,他就摆脱了疾病的诅咒。

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幻想”与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

taylor和Brown于1988年提出积极幻想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个体在生活中或面临威胁性情境以及压力性事件时所做出的一种对自我、现实生活和未来的一种过滤,主要过滤的是消极认知;这种过滤是以歪曲表征的方式投射进入个体自我意识之中。积极幻想代表了个体对现实的积极的把握以及寻求快乐的本能的观知觉,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保护也即防御。积极幻想是当代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题,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有助于个体在威胁情境下或应激事件中获得良好适应。分析心理学的积极想象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其认为意象本身是具有自主性的存在,并具有独立的生命意义。两者都描写这种状态与意识状态的不一致,但一个从歪曲和扭曲意识描写,而另一个则认同为这本身具有自主和真实,也就是说由于两者对于意识的描述的出发点不同虽都处于类似状态,但中间建构机制却又有不同,却又最终认为对于人类的疗愈和发展确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与分析心理学无论从理论缘起、心理动力还是技术方法等方面有一些渊源,但由于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又使得两个研究在不同渠道开展工作和论证,即建构起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同,最终却又殊途同归,都强调了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寻找以及整合。

作者:吴博张艳萃单位:西安培华学院学生潜能发展中心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定位;新趋势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遵循“面向全体”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校本课程。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明确的课程目标定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定位

一般认为,学校心理键康教育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治疗性的、预防性的、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是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活泼可爱的、心理正常、健康的学生。当然,治疗性的目标毕竟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懂得一些精神医学知识,能鉴别出极少数学生是否真正产生了某种心理疾病。如真正出现了心理疾病与障碍需要与医学模式配合或依靠医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治疗与补救。但这一目标不能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遵循“面向全体”原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目标定位也必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目标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目标为主。扩展到具体目标为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促进心理全面的发展。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强调教育发展的模式,应具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1)以积极向上的中学生为其主要对象;(2)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强调个人的力量和价值;(3)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4)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体系:三维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有其自身的目标三维体系,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学校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联系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三维目标和一般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并且三维目标的每一部分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既体现着对基础心理知识的认知又体现着对心理调节方法的认知,同时也包括参与者对认知对象态度的转变过程;区别在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中认知和能力被区分为独立的两个方面,认知是能力的基础,但认知的地位与能力养成相比又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能力的养成过程本身体现了过程和方法的统一,情感作为认知和能力养成的中介是认知的基础又在强化和加深着学生的认知;从三者的地位来看,认知、情感和能力是不断递进的关系。

(1)认知目标。认知即是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形成或澄清对某一问题或生活事件的正确认识。认知目标就是指学生在课程实施中所要形成的或经过打乱、整理而重新形成的对某一问题的认识目标,这一目标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是有助于个体积极、健康体验形成的,也是符合个体成长和发展规律的,能够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和成长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启发逐步形成或得以澄清,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步得以确立和强化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2)情感目标。情感即个体在活动参与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由于活动或事件的发生而在个体心理上引起的内心反应和情绪体验变化。情感目标即通过一定活动要实现的,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一定行为方式引起的,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积极或消极反应,从而引起个体在面对某一问题或行为时做出积极主动的行为或者消极、抵制行为的目标。

(3)能力目标。能力即一个人在从事某件事时能够完成一定任务或目标的力量。能力目标既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某些事件时,能够有效应对或处理此类事件或问题的能力标准。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和开展的重要指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培养目标。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新趋向:关注生命全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探讨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关怀学生生命全程。

其一,心理辅导要融入生命教育的元素。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人的身体、心理与精神境界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活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虽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充满生命活力、生活幸福。

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仅要解决学生在成长中的困惑,还要培养和开发学生在今后生活道路中应该具备的积极的心理潜质。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强调心理学应该更多地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人的许多心理品质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重大。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学生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

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运用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

[3]谌业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7

一、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任何一种认识过程,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古语“知之深,则爱之切”,说得就是人有什么认识,就会有什么情感。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认识、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是由情感的功能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2.情感过程作用于人的认识过程,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认识的发展。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的事物的属性与规律的反映,而情感过程只反映人与客观事物间的需要关系,情感比认识更为复杂。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性,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情感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情感的来源是客观现实,但客观现实不是直接引起情感的,要以认识为中介。学校的教学活动就是一种认识活动。积极的情感可以大大增进大脑皮层的活跃程度,形成兴奋中心,改善心理环境,促使各种智力因素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的理智感,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积极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认识发展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即是我们所讲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者都是以其个性的全部内容投入到其活动中去。学困生会对知识的掌握及由知识到智力的转变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联系,是借助于一种内在因素或称之为动力因素的情感媒介而实现的。积极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结教师与学困生的桥梁。

4.积极情感促进学习效益的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一旦学困生对学习失去积极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都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思维,没有情感的参与都不能进行。如果伴随学习和思考而来的是兴奋、激动,对真理发现的诧异、惊讶,会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电的发明、蒸汽机的出现等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因此,为了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不仅要重视发展学困生的记忆、想象、思维等,还必须要培养和激发学困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积极情感

1.创设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尽量搞好校园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景点,搞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使学困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愉快,产生积极的情感;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学困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教师应加以引导和培养,让学困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激起热情。要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学困生对老师、学困生都有愉悦之感,从而引起并形成快乐、持续良好的情绪体验;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发学困生愉悦情感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不单纯是认识性活动,也是情感性活动,教师要善于抓住学困生的好奇、热情、紧张、高兴、满意、挫折等这些不同心里变化,尽快地把他们导入到课堂教学愉快的情景中。要适时合理使用电教平台,做到情感洋溢、善于设置问题情境、语言生动有趣、说理清楚明快、演练娴熟透彻、师生关系融洽,便会使学困生进入一种和谐的情绪生活,进入愉快的情境。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8

论文关键词: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传授道德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任。但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实效低下,难以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课堂教学“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崇高的人类道德理想和泛政治化倾向的德育目标空洞而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德育课如何“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并逐步认同、内化,优化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心理暗示的内涵

《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是在无对抗情绪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暗示往往不易受到个体的抵触和对抗,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会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

心理暗示法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心理暗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暗示则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人的学习活动是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实际学习成效受制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状态。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意识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吸收各种信息,并对意识时时刻刻地施加影响,增加或削弱意识学习的效果。当意识和潜意识处于积极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时,学习效益就会成倍提高;反之,当潜意识处于消极状态或抵抗意识活动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激发起潜意识并诱导其倾向于学习对象,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意识协调起来。因此,教学应力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正如洛扎诺夫所说,暗示教学法“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心理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大教学流派。近年来,心理暗示教学法在我国学校中也逐渐得到重视。有人认为,心理暗示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改革的新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将心理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和经验渗透到德育教学实践中,以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同时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在德育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将德育知识和道德规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通过人和环境的暗示作用渗透,相比直接的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暗示环境

暗示机制存在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环境心理学认为,任何环境都易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它是产生熏陶作用的重要因素。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课堂心理环境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它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同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环境可以分为人环境和物环境两方面。人环境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心理场。教学中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氛围,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所谓物环境就是周围物体与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心理场,如教室布置温馨整洁,课桌椅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柔和明亮,班风标语积极奋进,一个整齐有序、轻松舒畅、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环境来感染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能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在和谐的人环境和物环境中感受和领会规则、秩序、尊重、平等、民主等等。

转贴于

(二)暗示者——教师权威的运用

心理暗示的成功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受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的“自卑、自贬心理”——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暗示者比自己更高明更具有智慧,自己应该向暗示者请教,接受他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放弃自主思维。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心理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受暗示者很少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者的权威性及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威信来自于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教师的威信越高,相应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望、信任度越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越强烈,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学生愿意服从教师的规范和要求,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认同、接纳教师传递的理念和价值观,努力使自身行为更趋向于教师的期望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所以,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在民主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己的权威作用,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含蓄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赢得力量,消除戒备和对抗心理,形成支持性的课堂心理气氛和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避免直接的批评和师生矛盾冲突。另外,师生间的体位、距离同样也可影响暗示的效果,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强,坐在后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弱。如班主任通常把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其纪律意识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体位和相对距离的改变来强化暗示。不管是哪种心理暗示手段,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四)善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有缺陷。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自我”越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学生的“自我”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倾向,而课堂上教师享有职业所赋予的权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要慎用心理暗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往往会列举一些名人、伟人或历史人物寒窗苦读、逆境奋发的事例来激励学生,但无形中却渲染了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反而望而却步。此时不如多给学生以“学习是有意思的、愉快的、不困难的”“我能成功”等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又如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不能取代自我判断和自主思维,教师过多的提示、帮助,会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被学生无限放大,最终使学生缺乏自主性,过分依赖教师,思维潜能被压抑;教师对课堂上不良现象和学生违纪行为的放纵,暗示着学生的行为被认可,可以随心所欲,虽违反纪律却可以不受惩罚,误导学生藐视纪律和规则;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评价和贬低,会引发学生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教师对社会现象和现实事件的歪曲评价、偏激看法或愤恨抨击,容易诱发学生的反社会倾向等。所以,教师要慎用、善用心理暗示。

(五)引导心理暗示向自我暗示升华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自身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是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相应改变的心理活动。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9

论文关键词: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传授道德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任。但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实效低下,难以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课堂教学“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崇高的人类道德理想和泛政治化倾向的德育目标空洞而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德育课如何“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并逐步认同、内化,优化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心理暗示的内涵

《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是在无对抗情绪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暗示往往不易受到个体的抵触和对抗,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会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

心理暗示法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心理暗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暗示则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人的学习活动是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实际学习成效受制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状态。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意识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吸收各种信息,并对意识时时刻刻地施加影响,增加或削弱意识学习的效果。当意识和潜意识处于积极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时,学习效益就会成倍提高;反之,当潜意识处于消极状态或抵抗意识活动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激发起潜意识并诱导其倾向于学习对象,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意识协调起来。因此,教学应力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正如洛扎诺夫所说,暗示教学法“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心理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大教学流派。近年来,心理暗示教学法在我国学校中也逐渐得到重视。有人认为,心理暗示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改革的新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将心理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和经验渗透到德育教学实践中,以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同时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在德育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将德育知识和道德规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通过人和环境的暗示作用渗透,相比直接的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暗示环境

暗示机制存在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环境心理学认为,任何环境都易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它是产生熏陶作用的重要因素。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课堂心理环境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它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同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环境可以分为人环境和物环境两方面。人环境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心理场。教学中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氛围,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所谓物环境就是周围物体与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心理场,如教室布置温馨整洁,课桌椅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柔和明亮,班风标语积极奋进,一个整齐有序、轻松舒畅、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环境来感染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能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在和谐的人环境和物环境中感受和领会规则、秩序、尊重、平等、民主等等。

(二)暗示者——教师权威的运用

心理暗示的成功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受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的“自卑、自贬心理”——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暗示者比自己更高明更具有智慧,自己应该向暗示者请教,接受他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放弃自主思维。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心理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受暗示者很少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者的权威性及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威信来自于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教师的威信越高,相应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望、信任度越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越强烈,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学生愿意服从教师的规范和要求,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认同、接纳教师传递的理念和价值观,努力使自身行为更趋向于教师的期望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所以,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在民主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己的权威作用,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含蓄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赢得力量,消除戒备和对抗心理,形成支持性的课堂心理气氛和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避免直接的批评和师生矛盾冲突。另外,师生间的体位、距离同样也可影响暗示的效果,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强,坐在后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弱。如班主任通常把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其纪律意识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体位和相对距离的改变来强化暗示。不管是哪种心理暗示手段,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四)善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有缺陷。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自我”越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学生的“自我”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倾向,而课堂上教师享有职业所赋予的权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要慎用心理暗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往往会列举一些名人、伟人或历史人物寒窗苦读、逆境奋发的事例来激励学生,但无形中却渲染了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反而望而却步。此时不如多给学生以“学习是有意思的、愉快的、不困难的”“我能成功”等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又如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不能取代自我判断和自主思维,教师过多的提示、帮助,会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被学生无限放大,最终使学生缺乏自主性,过分依赖教师,思维潜能被压抑;教师对课堂上不良现象和学生违纪行为的放纵,暗示着学生的行为被认可,可以随心所欲,虽违反纪律却可以不受惩罚,误导学生藐视纪律和规则;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评价和贬低,会引发学生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教师对社会现象和现实事件的歪曲评价、偏激看法或愤恨抨击,容易诱发学生的反社会倾向等。所以,教师要慎用、善用心理暗示。

(五)引导心理暗示向自我暗示升华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自身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是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相应改变的心理活动。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7-005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具有时代特色的90后、富二代、官二代等学生群体不断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亟须解决的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在大学新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或思潮,主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内容,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有着相似的倡导,具体内容包括人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度、快乐等;个体水平上的积极人格品质,如爱的能力、激情、潜能等;群体或组织水平上的积极的社会制度,如利他行为、礼貌等。”[1]积极心理学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类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主张运用积极的方式挖掘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报到开始便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和相关的疏导教育。笔者通过对山西农业大学某学院2014级411名学生进行的《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独立模块的测试得知,在参加心理健康测试的411名学生当中,有16人(3.89%)存在各种轻微的不良心理异常反应;有17.03%的学生存在强迫症状,轻度症状的占到16.30%,中度症状的占到0.73%;有12.65%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轻度症状的占到9.98%,中度症状的占到2.67%。学生们的心理状况整体上还是相对较好的。

在传统病理性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是把关注点集中在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的“问题学生”身上,而忽视了对广大普通学生的关注和引导。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思潮,它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坏的地方,也要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痛苦的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强调积极力量的重要作用,主张通过积极人格的培养挖掘和发展每个人的潜能。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和挖掘广大普通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二、积极心理学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积极心理学教育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关注所有人的潜能发挥和幸福生活,这对大学新生无疑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大一新生刚到一个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根据测试得知,12.65%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5.83%的学生有焦虑症状,4.62%的学生存在恐怖症状。如果能被教师和同学欣赏和看待,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就会很快得到培养,许多的潜能也能得以发挥或超常发挥。对大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助于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首先,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积极人格品质,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对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创新性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保障高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安全稳定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底线,学生中的任何心理问题和突发事件都需要管理者耗费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和处理,这不仅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还有可能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大学新生正在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对其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尽快学会悦纳和接受自我,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从而减少或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助于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致力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但是对心理疾病的过分重视必然导致一些弊端。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生活中不仅会遇到疾病和悲痛,同时还会有很多的美好和卓越。对大学新生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客观上要求高校教师要以一种更加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普通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制、自我接纳等积极心理品质和乐观、智慧、勇气、感恩的积极人格力量。积极心理学在有效减少消极情绪的过程中,也有力地培养了人们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教育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同时也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新思路。

三、在大学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积极价值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水平、心理倾向、工作态度都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特殊身份和角色功能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恒心、爱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意识。同时,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其自身的发展,尤其对刚入校的新生来讲,如果能得到教师的关注、肯定和赞美,学生一般不会辜负教师的信任,进而激发一种积极向上激情。所以,高校教师还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这样,在全校范围内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发展氛围,进而有效推动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

(二)引导大学新生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

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积极自我理论,“积极自我是个体在对现实的自我全面客观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包括一个人全面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以及对自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3]对自我的认知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只有积极客观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认识其他事物。高校应该引导大学新生学会合理的社会比较,承认自身在家庭环境、学习经历、身体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与他人存在的差异,全面地看待人和事,既能看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也能正视他人的优缺点。在积极地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

(三)引导大学新生进行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情感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性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在人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积极心理学把增进个体后天的积极体验作为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特别强调研究人的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4]“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5]高校教师应该引导每个学生从自身的强项智能入手,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进而使其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团体活动是进行积极情感体验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由全国十佳心理教师及多位全国著名重点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联袂奉献,31省市41名校长、教研员与心理教师实名推荐,包含75个最新团体活动课程设计的《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是目前中国第一本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团体活动课指南。正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专职心理教师谢莉所说,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团体辅导,可以使学生得到发展性的拓展训练。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积极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术思潮,它主张的培养和发展每一个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使每一个人都体会幸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大的启示。在高校新生中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有利于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培养和发展乐观、自强、自信等心理品质,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环境、生活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茁壮成长。同时,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开展有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2]《积极心理学》学习一――诗慧独行幸福路[eB/oL].http://.cn/s/blog_86c17a440100tres.ht...

[3]范凯.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6(7).

[4]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5]王占魁.“弹性”抑或“积极”――论创新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制度创新与个人主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