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十篇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十篇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1:49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luck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talkingtoyou!”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areyou!”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传统;差异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作以比较。

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不同。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

5、重视言传身教。

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外加各种品行于子女。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西方文化所掌握的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

6、独立意识的培养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7、情感教育与体罚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与培育而展开。

8、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孩子们是接受学习。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9、理财教育

中国人的君子作风是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维定式使中国父母根本没有理财教育的观念。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家长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

10、宗教思想与科学教育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但是在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

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跟上时展步伐。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

3、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

4、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和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大差异,各有优劣,我们应该祛除糟粕,取其精华。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使教育世界化,各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王晓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3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家庭价值观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

onDifferencesbetweentheValuesofChineseand

western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ofFamily

XUS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dongnormal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14)

abstractByanalyzingindividualfamilyvalues,familyrelationship,familyeducationdifferencesandcausesofdifferencesinthethreeaspectsofthecausesofthewesternfamilyvalueswerecomparedinordertoenhancemutualunderstandingbetweenChineseandwestern,helpingpeoplecommunicateeffectivelyincross-culturalenvironment.

Keywordsculturevalue;familyvalue;familyrelationship;familyeducation

0引言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融合体,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实体存在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自上世纪伊始,国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并进一步将文化价值观具体到文化价值取向层面。目前在所有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中,Condon&Yousef(1975)提出的模式最为全面。Condon&Yousef两位学者从六个领域审视文化价值,即自我,家庭,社会,人性,自然以及超自然。

家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ondon&Yousef模式将家庭领域分为关系取向,权威性,角色行为,移动性四个维度,本文基于此,从CondonandYousef模式家庭领域出发,对中美家庭价值观进行比较,以促进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

1个人家庭观念

1.1中国的个人家庭观念

中国社会重家庭生活,其构造以家庭为本位,借以消融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社会的家庭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是个体完成使命的载体,如同光环普照其中的每个成员。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家庭利益,而事实上个人常常是和家庭合二为一的,两者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国民间流传的许多谚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一点,如:

ifthefamilylivesinharmony,allaffairswillprosper.

家和万事兴。

Domesticscandalsshouldnotbepublicized.

家丑不可外扬。

Fivegenerationsliveunderthesameroof.

五世同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家庭作为个体获得自身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的来源,仍然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2西方的个人家庭观念

西方信奉自我中心,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维系个体,凝聚社会,从而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因而西方社会被称为“个体本位”社会。个体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家庭仅作为一种独立制度安排,即居住单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往往占居首位,家庭则隐没于个人发展需求之后,居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西方家庭观念十分淡薄,社会行为不需要遵循任何家庭伦理,无需为家庭条条框框所束缚,所有一切均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转移。

1.3中西方个人家庭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中西方个体家庭观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而中国家庭是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的单位。加之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因此家庭必然深受群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文化发源于便于海运的地中海沿岸,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逐步形成重商文化,而重商文化是个体本位的温床。同时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可侵犯的权利和独立的人格。因此,家庭、教会和国家都是为个人而存在的。

2家庭成员关系

2.1中国家庭成员关系

2.1.1夫妻关系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因此,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权威往往要大于妻子。这种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在亲属内部称谓中,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而母亲的父母我们却称为外祖父、外祖母。一个“外”字折射出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在广为熟知的俗语背后也依稀可见其中的玄机,如:

Followthemanyoumarry,beheafooloracrook.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thehusbandsings,thewifeaccompanies.

夫唱妇随。

aman‘marries’awoman./awoman‘isbeingmarriedto’aman.

“娶”妻,“嫁”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家庭中的伴侣关系正趋于平等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中的地位有了突破性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当前我国某些地区仍然残留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2.1.2父母与子女关系

中国家庭里,多数家长都扮演着控制子女命运的角色,很少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孩子必须依附于大人,受大人保护,显然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一点从亲属称谓中也可以看出,如称呼自己父母时多用“爸爸、妈妈”,而断然不会直呼其名。

当前父母子女关系日趋民主化、和谐化。父母不再全权干涉子女的生活,开始适度地给予孩子独立处事和思考的空间,学会放手。但是在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一般仍由家长定夺。

2.2西方家庭成员关系

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基督教义里,夫妻关系先于其他家庭关系。因此,婚姻关系比父母、子女、他人的关系更为重要,同时夫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个性自由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长辈与晚辈之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于家庭事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同时子女成年之后无论成家与否一般都要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人们习惯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关系融洽。

总体来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家庭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家庭在对待家庭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种文化观念各有特色。以家庭为本位的东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维系长久的婚姻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但是以家长决定为主导的特点使得年轻人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家庭,造成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而强调个人自由与独立性的西方家庭,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发展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但是其对个体发展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家庭伦理的破坏和亲情关系的淡薄,使年轻人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家庭教育

3.1中国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着眼于孩子未来有个好前程。教育目的看重结果,功利性较强。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自身价值的延续。基于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家长自孩子出生起,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创造舒适安逸的成长环境。除了在生活上的过度关心外,中国家长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而忽视孩子在自主能力、创造力、社会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中国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教育片面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弊端。

3.2西方家庭教育

西方家庭崇尚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把他们摆在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凡事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需要。与中国家庭相比,西方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自由发展,其家庭教育目的看重过程,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3.3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官本位”的成功观以及重读书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思想中。同时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都无形中在人们身上扣上了沉重的枷锁,逐渐形成“好成绩=好工作=高收入=优生活”的片面思维观念。

而西方社会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崇尚个性全面充分发展,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西方家长多倡导培养孩子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品格健全的社会人。同时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所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西方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分健全,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4结语

中西方不同的家庭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产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磨擦,达到相互尊重的目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应发扬传统中国家庭优秀传统的精髓,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观念思想,反思本土文化的弊端,加强中西方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4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严复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无疑是对西方文化了解最透彻的启蒙思想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严复曾对两种文化进行了全面对比,从政治、教育以及思维方式上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历史观的高度,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做出深刻省思。

关键词:

严复;中西文化差异;深层次省思

中国自近代以来,凡是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都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比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都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但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严复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显得更为独特。1877年福州船政学堂赴英留学的名额出现空缺,当时正在水师服役的严复获得留学英国的机会,通过考核进入格林尼次皇家海军学院深造。翌年,严复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留学期间,严复并不满足于近代科学理论的学习,时常深入到英国法庭现场聆听诉讼,深入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教育理念、社会风俗等,从而为日后执言论界牛耳打下了坚实基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将早年的考察心得与胸中淤积已久的“格格欲吐”之言化为一系列文章。于是有《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一系列文章刊布于《国闻报》之上,从政治制度、教育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深刻指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一、政治制度的差异

严复首先注意到的是中西方文化在政治制度上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集中体现在中西两种政治制度下截然相反君民关系之上。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君主和人民的关系是极端的不平等,呈现为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严复认为“中国帝王,做君而外,兼以作师。……兵刑二者,不足以尽之也。卒之君上之责任无穷,而民之能事,无由以发达。使后而仁,其视民也犹儿子耳;使后而暴,其过民也由奴虏矣。为儿子奴虏异,而其于国也,无尺寸之治柄,无丝毫应有必不可夺之权利,则同。”[2]928-929也就是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主处于权利链的顶端,拥有无上的权威。而人民在君主面前毫无权利,只有应尽的义务。如果君主比较贤明,人民的生活会好些;如果君主昏庸无道,人民只能过着奴隶一般的生活。在这种畸形的君民关系当中,君主控制了国家的方方面面的权力,而人民的才智无法得以施展与发挥。这也是造成中国民智、民德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然而,西方政治体制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种面貌,对此严复深有体会地指出:“若夫欧美诸邦,虽治制不同,实皆有一国之民,为不祧之内主。故其为政也,智慧虽浅,要必以一国为量,而动作计及百年。虽伯理由于公推,议院有其聚散,而精神之贯彻始终则一而已。”[2]1000总体上看,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虽不尽相同或为君主立宪制、或为民主共和制,但共同特点却是,人民在政治上享有相当的权力,为国家“不祧之内主”。无论总统选举或议院聚散,都要服从人民的意愿。在严复看来,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而返观中国传统政治,国家的事务完全听凭君主的决断。严复由衷地感叹,中国“安得不治世少而乱世多乎!”

二、教育理念的差异

在中西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严复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国传统教育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他认为,每个人的禀赋都有其独异性,“天下之人,刚强柔弱,千殊万异,治学之才与治事之才,恒不能相兼。”[1]88严复将一国的人才分为钻研学问的“治学之才”和专门从事政事的“治世之才”,二者的禀赋不同,故此“治学”和“治事”不可一人兼得。在两种人才的教育、培养上也应当分别对待,宜于分为二途。但是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显得很笼统,倾向于将人塑造为兼具“治事”与“治学”的通才。对此严复批评道:“假使治泰西学校之所治,而以之为仕进之梯,将使精于化学之士,听民讼狱;学为制造之家,司国掌故。虽八股无用之学,由之而弃,而如此所学非所用何哉?吾未见一国之遂治也。”[2]903严复的批评可谓切中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要害。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即是社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因此,严复明确指出:“国愈开化,则分工愈密,学问政治,至大之工,奈何其不分哉!”[1]89在西方教育理念下,分工明确,“治学之才”与“治事之才”各有其不同的培养路径,彼此之间能够相辅相成,各尽所长。所以,在严复看来,中国教育的进步不仅在于摒弃无用的八股文,更为重要的是转变教育理念,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分别培养专门性的人才。否则,仍然会产生学非所用的现象,对国家的富强终究是没有帮助的。严复指出了中西方教育在内容上的差异。严复指出:“盖吾国所谓学,自晚周秦汉以来,大抵不离言词文字而已。”自科举制度兴起以后,“其所课者,不离乎八股试帖,或诗赋杂体文;其最高雅者,乃分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等而试之。”[1]88中国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古圣先贤的思想为主,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深受西学熏陶的严复则主张求实的学问,提倡读“无字之书”。他认为:“能观物观心者,读大地原本书;徒向书册记载中求者,为读第二手书矣。”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从客观世界中去探索。若是一味地迷信书本知识,所得到的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虚学。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思维方式的最大差异,严复认为:“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即盛不可复衰,即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1]1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一种思维倾向,即将古代的政治、文化视为最为完备、最为理想的状态。而在西方,尤其是自近代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进化”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即盛不可复衰、即治不可复乱”,不断地向更为完善的方向前进着。严复在考察中西思维差异时认识到,中国缺乏实证性的形式逻辑思维。而严密的逻辑思维是西方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兴盛的根本原因所在。对此严复指出:“制器之备,可求其本于奈端;舟车之神,可推其原于瓦德;用电之利,则法拉第之功也;民生之寿,则哈尔斐之业也。而二百年学运昌明,则又不得不以柏庚氏之摧陷廓清之功为称首。”[1]29在严复看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上,如奈端(牛顿)、法拉第等科学家的功劳之大自不必赘述。但推本溯源,根本原因还是柏庚(培根)所提出的科学的归纳法。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培根是经验主义的开创者。认识论上,培根主张知识来源于客观经验。一个科学定理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客观现象的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之上的。严复称培根的归纳法为“内籀之学”。培根将这种方法引入到自然科学的研究当中,使之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宗教神学的束缚,为西方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学运昌明”扫清了障碍。其实,中国的逻辑思想发展得很早,但主要是辩证逻辑。在先秦文献当中,如《老子》《庄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辩证逻辑思维。而形式逻辑在《墨经》当中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秦汉以后墨家思想没有了传承,成为了绝学,传统的形式逻辑思想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严复认为,中国自近代以来,在逻辑思维上与西方的差距日益加大。严复指出,西方学术自近代以来,“言学则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且其教子弟也,尤必使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1]29西方学者注重收集第一手材料,鼓励人们独立地进行思考,从客观世界当中求得知识与真理。因此,西方社会才新理迭出,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就在西方以“内籀之学”为先导,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中国的思维方式仍然没有超出“读书穷理”“格物致知”的传统框架。

四、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省思

严复对中西文化的考察和省思并未满足于指出二者之间的差异,而是从历史的高度深入到种种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上。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严复对中西文化的理解独树一帜,达到了相当的理论高度。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在中西文化观上虽然较之顽固派开明务实,但无一例外地持有一种中国文化的优越感。洋务派虽然主张向西方学习,但学习的范围仅限于器物层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通过自然科学技术的学习增强国力,进而巩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但是,严复则认为,中西方之间真正的差距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在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根源。严复站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角度,进行了深刻思考,为我们揭示了中西文化迥异的深层次原因。严复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依次经历“图腾”“宗法”和“国家”三个阶段,而且其间的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即“始于图腾,继以宗法,而成于国家”。正是从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严复深刻地指出了中西文化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所在。依照严复的观察,西方社会已经循着历史发展规律,演进到了“国家”这一阶段。而中国社会“由秦以至于今,……审其风俗,与其秀桀之民所言议思惟者,则犹然一宗法之民而已矣。此一期之天演,其延缘不去,存于此土者,盖四千数百载而有余也。”[1]136严复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社会自秦以后并没有遵循社会进化法渐次发展到“国家”阶段,至今仍停留在“宗法”社会的阶段。从整体看,近代中国无论政治制度、教育理念还是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宗法社会的阶段。在中西文明碰撞之前,中国尚能“老死不与异族往来,纵难言郅治,亦用相安而已。”[1]2但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逆的,如同“天之四时,人之童少壮老”一样是遵循着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的。所以,在严复的思想当中,中西文化所呈现的巨大差异,实际上是两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社会的表现。

作者:张儒威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严复.严复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严复.严复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严复.严复集: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5

关键词宽容全纳教育和谐社会

分类号G760

1.前言

全纳教育的理念自w.Stainback和S.Stainback明确提出后迅速成为各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它作为一种教育理想,不仅彻底改变了特殊教育的观念和发展模式,而且赋予普通教育以崭新的内容,对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纳教育兴起于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推进社会民主化、教育全民化的民权运动,更远则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等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追求个人平等、自由、多元选择等一系列社会运动,因而全纳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应该更多地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来理解、分析。民权运动是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平等的集中体现。全纳教育以西方平等、自由、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倡导对差异的“零拒绝”的哲学,因而公正、平等对待差异与多样性理所当然成为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而差异的客观存在也是在人类自我认识的历史进程中,宽容精神与理念之所以必要的情境条件;承认差异与多样性的宽容精神与理念是自由和人权实现的前提,自然成为全纳教育生成的社会根基;而宽容精神与理念的深入人心,也是当前消解全纳教育难以真正从理想走入现实的文化基础。尽管宽容和全纳的内涵、特征、范畴存在差异,但公正、平等原则下的差异对待方式的共性,使得宽容和全纳具有发展脉络上的因果链接与互动,具有社会实践上的情境共性。宽容的社会对差异的认同与接纳有利于全纳教育从理念走向现实,有利于全纳教育到全纳社会的生成;而全纳教育的推行有利于生成“对差异的热爱”,这可以促使宽容真正走入人心,内化于精神。

2.全纳教育与宽容的历史互动

2.1宽容与全纳的历史演化中的因果链接

房龙在其《宽容》中论述到:为宽容的斗争直到个性发现以后才开始。个性解放与追求是宽容生成与发展的能动要素,宽容主要包含有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及至。但4世纪末基督教正式确立为罗马国教之后的一千年里,理性受束缚,思想被奴役,有了,有了宗教法庭,有了向书开战,最主张宽容的基督教变得最不宽容。这种状况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得以改变,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们往往把它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联系在一起,看做是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标志。正如房龙所言:文艺复兴在客观上的确为良知的自由、为宽容和更为美好的世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狮子吼;伏尔泰也一针见血地提出:要想在今生幸福安乐,如同我们不幸的本性所能容许的,就是要宽容厚道因而,历史进程中的宽容是对独断主义的革命,并最终通过法律得以真正实现,从而使得宽容有了现代形式,正是由于差异性存在的事实与人类发展对公正与平等一致性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宽容的现代性发展。宽容现代形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简称“人权法案”)和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两个重要的文件也被公认为全纳教育能够真正兴起并且迅速得以实施、实现的基础。可以说,现代宽容理念的出现历经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不断演变,是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激荡中逐渐领悟到的如何对待客观差异性的一种生存智慧。正如迈克尔·沃尔泽在《论宽容》的前言中所写:宽容使差异成为可能,而差异使宽容成为必要。全纳教育告知了教育如何对待差异,宽容教会我们如何在差异的世界中和平共存,造就了全纳生存发芽的文化土壤。因此,承认差异与多样性的“宽容”作为自由和人权的前提或必要条件与“全纳”有着天然的联系。全纳的观念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民权运动者提出“分开就是不平等”的口号,要求不同种族、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是宽容法则的具体体现。这一运动使教育民主化思想得以迅速、广泛传播,其核心是国家公民都应享受平等的教育。西方特殊教育从隔离到回归主流再到全纳本就是宽容理念的最好诠释。

全纳教育的变迁假若没有源于差异的宽容基础,民权运动所倡导的不同种族、不同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将难以实现,全纳教育理念的实现更是遥遥无期。在民权运动的推动下,不同种族、不同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时,首先就是教育平等权的实现,若没有他们平等教育权的争取与实现,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模式都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全纳教育的提出并非仅仅是针对特殊教育而言的,它是全民教育实现的发展形式,此后延伸到了特殊教育领域,至此,全纳教育的提出才真正改变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使得特殊教育的一体化思想获得了实践形式。差异是宽容和全纳提出的一个既成事实和既定情境,而宽容和全纳都是一种价值取向,尽管宽容侧重于社会上的所有人群基本关系的界定,而全纳主要侧重于教育如何对待特殊群体,但若没有宽容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处理的基本准则,又如何谈得上对于特殊群体的教育上的全纳。

2.2全纳与宽容的现实发展的互动共情

无论是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还是哲学基础,都最终和平等、差异、多样、自由、博爱有关,最终归结于如何看待以及应该采用何种方式以满足教育上的差异性要求。如何对待差别和差异本就是全纳教育的核心要义。若从宽容的主体出发,全纳教育中的宽容是互利的,即只要是宽容进行时双方利益的促进与满足是一种互动与双赢,不是一益一损;若从客体出发,全纳教育中的宽容是公正的,体现着平等,即在全纳教育过程中要求所有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对待,不应存在任何排斥;若不去区分主、客体,全纳教育中的宽容是对等的,体现着全纳教育中的所有学生间平等基础上的融合与共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宣言中所言:尽管全纳性学校为实现平等机会和全面参与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它的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和学校其他人员的努力,还包括同伴、家长、家庭和自愿者的共同努力。社会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任务,它首先依赖于组成社会的每个人的信念、承诺和善意。因而,全纳与宽容触动了人类每个个体内在对于平等、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是利己、利他、共善的过程,是共处与参与。

全纳教育的根本是人类个体和群体基于差异性的客观基础上,思索应该如何求同存异、以合适的方式对待他人,即是一种对于人类生存基本权利的本性思考的结果,是人类种族生存本性趋同下的差异对待方式的思考结果。而教育上的全纳本质是指对待差异的方式,全纳的实现必然需要宽容的建构,若没有宽容,全纳应该仅仅是理念,而缺少成为现实的根基与文化可能性。全纳教育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是所有人,不管种族、肤色、性别和健康,都具有最起码的尊严、价值和权利等的根本一致性。差异只是表象,一致性是内在本质,正是这一个个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的独特个体组成了“我们”。全纳教育即是基于人类个体和群体差异性的客观基础,思索教育应该如何求同存异、以合适的方式对待所有教育需求者的一种教育理念、制度、模式。因而,全纳教育的实现,宽容法则就成为一种必需,并对建立在平等、差异基础上法则上的宽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现实路径中,宽容与全纳的实现必然在互动中才能够真实生成与发展。

3.宽容与全纳教育的本土演化

无论全纳还是宽容都是人类发展中对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关系存续方式的表达。全纳教育理论深厚的西方宽容文化渊源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去寻求它与本土文化的契合点,也就是基于东方文明的宽容需要经过现代化发展才能够演化成为全纳教育,进入我国土壤,才能使其生根与发芽。

3.1宽容的东方文明意蕴与探索

文化的生成是指一种文化在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中自然发育的过程,是人的活动及其成果在历史长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积淀或凝结的结果,贯穿在特定时代、民族、地域的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中,以“自发的”、“内在的”方式左右着人类的生存活动。“宽容”中文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我国古代社会尤其强调“宽以养民”、“宽以济猛”、“宽博浩大,怀来万邦”、“宽则得众”、“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等社会控制方式,但都是在一种上治下从的等级关系中体现出来,并非指人与人的平行关系;我国“以德得多”、“以德服人”、“宽宏大量”、“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得饶人处且饶人”等处理人际关系的宽容观点,这些思想和实践已经成为被社会广泛认同的集体无意识,成为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矛盾的重要方式。但更多的是在“宽恕”或者“饶恕”行为层面,还是在对方给自己造成伤害的过失层面,并不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宽容理念。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社会所依据的理论是儒家思想,其中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仁”为核心在“忠、孝、仁、义”这几个最基本的道德范畴之上,建立起自己的伦理道德学说,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调节社会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因而,在此原则下,漫长的封建等级制社会使得宽容并没有内化为一种精神,进而自然成为自由、平等的土壤,更多的是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施恩行为,并一直延续至今。在“明尊卑、别贵贱”的礼制作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之时,和谐理想与宽容主张只是有识之士的美好愿望而已,它无法冲破等级名分的制度性束缚。全纳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内涵阐释中我们可以得出,全纳教育本土化的过程,能够成为其顺利嫁接而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原因,除了宽容没有其他。然而,宽容是中国文明演进中熟人社会的世俗性的处事法则,并且在熟人世界宽容有时是没有边界的;宽及熟人世界外的他人的思想大多处在一种相对的理想状态,即使在社会某一具体事件处理中的确客观存在着,也主要侧重于宽恕,更多的是一种不对等关系中的相对强势的一方自我道德完善的一种策略,更多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诉求,没有真正成为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法则,因而建立真正的平等基础上的宽容在中国存在着断裂。在其中,宽容是向内的诉求,不是向外处理关系的基本原则。因此宽容的历史进程于中国文明发展而言是内敛的,不同于西方文明成为解决宗教冲突的主要法则,进而成为社会良性运作的基础,这是根本性不同。因此在以宽容文化作为制度性的框架设计原则的全纳教育在我国推行中,如何使得向内的宽容逐步走向制度化,应该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政治化、法律化的形式将熟人的宽容上升为公民社会维系的基本准则,此时全纳教育的春天才有可能真正到来。

3.2全纳教育本土化的发展与诉求

中西方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宽容无论中西都是一种平等基础上对等关系的追求,因而从宽容精神与理念的发展脉络探究中全纳教育的本土建构不失为一种策略。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本就是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但从本质上来讲,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缺少其自然生成的文化土壤。我国的随班就读模式是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全纳教育的形式,它具有显著的现时代特征,是在特殊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背景下的一种不得已的历史性选择;尽管和全纳要求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也是我国儿童的特殊教育满足的一种积极探索。全纳教育中国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程,西方文化中崇尚个人取向的文化价值系统,是相对散漫和疏离的,但有一根自由、平等的红线串着,在宽容的社会情境中形成了具有公民责任、公民权利、公德心、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社会细胞结构,也是全纳教育自提出后在西方国家迅速得以实施的根源。尽管,国内学者如贺来认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差异的场域,尊重这种差异性,并因此确立一种宽容世界观,就是顺从和尊重世界的固有本性和法则;反之,就是违拗世界的本性与法则。在此意义上,宽容意识不是外在强制力量的产物,而是世界的差异本性对人们的内在要求。杨楹认为承认差异性、异质性、非同一性的客观存在,树立宽容的意识、多元化的观念,从而超越狭隘的追求单质性、同一性的视域。但在我国,宽容的红线虽然存在,但它是高高在上,更多的是强者对于弱者的一种恩惠,这直接导致全纳教育“正常”与“特殊”无法真正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信任基础上进行共处与沟通。全纳不仅是不同个体差异基础上的平等共存的基本教育法则,而且还要求社会创造一个可以让差异对等共处的社会环境。《论语》第13篇中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告诫,《论语·阳货》主张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左传·昭公元年》中有鲁以相忍为国也。《庄子·天下》的常宽容于物和《韩诗外传》中的德行宽容等,《周易》中的太和就是最好的和谐状态。其政治思想所达到的高度与两千多年后西方国家所谓的“天赋人权”和“人生而自由”等思想的境界处在了同一水平面上。但在世俗化的演进中,“儒学倡导的以宽容为本的‘仁政’,还是被几乎历代统治者宣布为施政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了广大民众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精神寄托”。尽管我国古代有学者曾把宽容看成是治理国家的方策之一,但在现实中其实仅是治理国家时的一个策略而已,有时甚至连策略都算不上。

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的建构使得宽容这根红线跨越历史重新细细编织连接后回归世俗。和谐作为伦理概念,表达了公正有序、协调完善的关系与秩序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宽容是和谐之本。和谐的主要条件或标准之一就是诸种关系的伦理协调,而宽容就是协调诸种关系的“酵母”。当然,宽容是以原则与制度为保障的,绝不能走出制度规范、原则规训。《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原则,从多民族国家、多样化世界的视角,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和实践做若干思考。和谐社会的建构成就了宽容所需要的这种制度性保障;和谐社会的目标里必然存在着宽容所需要的这种原则与制度保障,以使得宽容能够成为全纳教育实现的社会生态环境建构的理念。因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尊重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利,消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对立的情绪。而宽容是个性尊重的前提、基础与保障,一个现代文明的和谐社会,必定是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构可以创造条件,从根子上消除不利于宽容的限制,使得宽容的心态成为和谐社会的剂,最终建构出全纳教育所需要的良性社会生态环境。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国经营;经营理念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2-0116-03

[作者简介]张晓青,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赵越,江西理工大学助教,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国贸易;

钟霖,江西理工大学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江西赣州341000)

一、跨国公司经营理念

1.跨国经营理念内涵及地位。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跨国公司经营理念也可理解为跨国公司的经营哲学,它是组织使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组织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跨国经营理念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的灵魂,它影响着组织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决定着企业经营成功与失败。它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不论组织管理者是否认识到这一点,也不论组织管理者是否采用了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它,它都是客观的,且与其他任何组织都是不同的,它决定着企业的活力,左右着组织的前途。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指,面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东道国的员工,投资者要制定出被全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的企业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2.跨国经营理念的主要决定因素。经营理念是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它属于文化范畴。不同的文化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跨国公司的经营是跨国体、跨民族、跨地域、跨政体的经营,面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东道国,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的成败与否,与其经营理念的确定休戚相关。经营理念若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所认同,就为跨国经营的成功铺平了道路,反之,经营将陷入困境。因此,国民文化的差异性对跨国公司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即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的影响力之大是不容忽视的。这个特点就要求跨国公司在国际商务中制定其经营理念时必须考虑:既要实现组织目标,又要能够与多种文化相兼容,以避免经营方面的矛盾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影响价值观的形成及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准则的文化因素主要是教育和。在全球范围内,信仰宗教的人占大多数;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世界各国的教育文化状况却不尽相同。这就会导致不同和接受不同教育的人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经营管理中经营理念的差异性。因此,归根到底,可以认为影响跨国公司经营理念的主要因素就落在宗教和教育的因素上。

二、影响跨国经营理念的文化要素的差异性

1.影响跨国经营理念的文化要素内涵。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习惯。而管理学家一般认为:文化是已经获取的知识,利用这种知识,人类可以解释各种经验并产生社会行为。这些知识构成了人们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态度,影响了人们的各种行为。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的概念部仅仅指上述提到的客观文化,同时还包括在客观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具体地说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

无论从哪个角度认识文化,文化的要素是基本不变的,它包括语言和沟通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教育、风俗习惯、工作态度、社会组织等基本要素,具有可通过学习形成、可以分享、可代代相传、有象征性、是模式化的并且是可适应的等特点。在上述的基本要素中,对跨国经营理念影响力较大的乃属价值观、和教育,而在这三者中,最为根本的是宗教和教育,他们决定着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理念的形成具有首要指导性。

2.影响跨国经营理念的文化要素:宗教、教育和价值观之差异性。文化差异主要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语言、宗教、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这诸因素中,对经营理念的确定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在于宗教、教育和价值观。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在这三要素上存在差异。

(1)宗教方面。宗教是文化中处于深层的东西,是文化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质,凝聚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人的价值观、态度、生活习惯和偏好有着直接的影响。世界上有许多宗教和宗教团体,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从而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和价值观。在国际商务的跨国经营中,要考虑的宗教要素有宗教禁忌与宗教信条、宗教势力和宗教节日,其中宗教禁忌和信条对跨国经营理念有较强的影响力。

世界上最广为信奉的基督教,它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教被社会学家认为是最具经济影响力的。它鼓励人们应努力工作和创造财富,并应俭朴、节制世俗享乐以积累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强调摆脱等级统治,给予教徒个人更大的自由发展。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主要宗教的伊斯兰教认为,赚取利润是好事,但利润要赚得公正,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剥削别人。同时还强调履行契约责任、信守诺言和绝不欺骗的重要性。因此,在穆斯林国家看来,不违背伊斯兰教的伦理的国际商务理念和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但通过剥削别人,通过欺骗或不遵守合同义务来赚取利润,这样的理念和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印度教和盛行于中亚和东南亚的佛教,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更强调一个人生活中的精神成就,认为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人是不能达到圆满的状态;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源于人们对享乐的追求;而中国的儒教(即儒家思想)和道教,对远东国家的经济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儒教的核心在于“做人”,强调崇高的道德伦理行为和以诚待人,与别人交往时讲忠、义、信这三条儒教的核心的价值观。道教高深莫测但其核心却精辟在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谐发展。中国文化的精髓正是目前全球长寿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教育方面。教育在一个社会起关键的作用。一个国家国民受教育的水平及教育的普及程度主要由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教育体系、内容与侧重点的不同与社会制度和传统习惯甚至相关联。

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人们能学习在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语言、概念、数学等许多技能。正规教育也能是受教育者学会适应社会价值观与准则。在学校人们能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社会性质和政治体制、公民的基本义务、社会道德文化的准则,懂得尊重别人、诚实、守时等等行为准则。同时,全面、系统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能了解和掌握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在开拓他们的思路,培养开放性思维、培养符合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极其重大,不容忽视。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包括自己在内的事物的看法、评价或所持的态度,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可以确定个人或群体、社会采取什么样的生存形态、行为模式或交往准则,以及如何判别是非、好坏、美丑、爱憎。这些价值观来自于人们所扎根的文化,是指导人们的基本依据。不同的价值观势必导致不同的国际商务实践活动。

一国历史的悠久性、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受教育者层次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国国民对外来新生事物的接受性和包容性,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国际商务实践活动中,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内涵必然会有差异。

3.文化差异对跨国经营理念的影响

(1)文化差异给跨国经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差异可能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机会。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却不一定互相排斥,一种文化的存在可以充分地弥补另外一种文化的不足。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信仰传统、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条件,恰当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为企业发展创造契机,文化差异能给国际商务活动创造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丰厚的利润回报,这就是跨文化优势。

与机遇并存的就是挑战。文化差异不仅表现在民族、地域文化差异之外,还有合作伙伴的“企业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产生可能是因为种族优越感、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不同的感性认识、沟通误会、文化态度等造成的。如果未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差异,则文化冲突的产生就不可避免,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就难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达成共识,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就难以形成,企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使跨国经营的成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文化要素差异对跨国经营理念的影响。对经营理念有直接影响的上述三种文化要素(宗教、教育和价值观)的差异性,最终都会通过价值观综合体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基督教认为人性是恶的,儒教的观点则相反;印度教则认为人性是善良与邪恶的混合体。在持有不同人性观的国家和地区中经营,其理念必然应存在明显差异。对于性善论社会中的组织内部的管理行为准则倾向于信任式管理,而性恶论社会中的组织内部的管理行为准则应倾向于严格控制式的管理理念。

第二,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上述各宗教体系来看,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种认为世界是精神的,还有一种就是中国道教的“天人合一”。认可第一种观点的经营者,经营中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持第二种观点的组织(或公司)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精神成就的追逐也不偏颇;而受“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经营理念不仅强调组织内部的和谐管理同时注重与外部环境保持中和态的关系以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第三,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有的文化注重个体的价值,提倡重视自我、利己主义,这在经营理念上就会表现出不顾一切地追逐个体(企业)利益最大化,这将会导致竞争中出现不公正性而最终损坏整体(行业)的利益,其结果最后势必殃及个体的发展;有的文化强调整体性,提倡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在经营理念上则把团结合作放在第一位以维护全局的利益;而有的文化特别在乎社会生活中的等级地位,这对经营理念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优秀人才及其优秀的管理思想从底层向上拓展,有碍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经营理念的差异性,在国际商务中已成为共识,跨国公司在国际商务的经营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从事跨国经营,必须有与当地文化相适应的经营理念以指导本公司的经营活动,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保证跨国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将文化差异融入跨国经营理念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国际商务活动,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导致经营理念的差异。跨国公司决策层面,要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认同自己的经营理念,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面对文化差异,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1.开展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也称为“文化意识培训”,其目的是向受训者传授防止和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有效方法,提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交际能力。

对驻外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主要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质。其次是了解合作伙伴或东道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质。后者尤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合作伙伴的教育状况、、价值观或者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商业、法律、风俗等。

对东道国当地员工开展跨文化的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了解自己和合作伙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本质外,子公司的员工还要接受母国总部的战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若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掌握,也是东道国的员工开展跨文化培训的内容,这样,东道国子公司就能与母公司的利益和目标保持一致。

通过跨文化培训,可减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维持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有效沟通,实现当地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解与认同。

2.认可文化差异的客观性,提高理解、包容、适应其他文化的相关能力,促进文化融合。成功的国际商务人员会通过理解文化差异来避免各种误解,避免通过对抗性的方式来表现本土文化。理解文化差异是处理国际商务活动文化差异的必要条件。首先,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包括其优缺点的演变的理解,能使我们获得识别自己和有关他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类同和差异。其次是理解他文化。摆脱原来自身的文化约束,从他文化反观原来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对他文化取一种较为超然立场,而不是盲目地落到另一种文化俗套之中。因为,文化具有可通过学习形成、可以分享、可代代相传、有象征性、是模式化的并且是可适应的等特点,因此,通过对他国语言、文化、经济、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如,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加以改变,或,可以通过文化交流来解决冲突等。这样,可以消除差异性带来的冲突,同时也可以将不同文化的相似性进行融合。

3.注重“文化融合”,形成新的经营理念。通过理解、包容、适应其他文化,对彼此的文化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合而为一的全新企业文化,形成共同的经营理念。这种统一的文化或理念,既保留了母公司经营理念的特点,又与当地的文化环境相适应,既不同于母公司经营理念,又不同于当地企业文化,是两种文化的有机整合,从而体现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

4.本土化为主的经营理念。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本土化策略已经被许多国际商务活动证明为一有效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跨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雇用部分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市场动态以及政府的各项法规的当地员工,这不仅有利于跨国企业在当地拓展市场,而且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成本;有利于经营理念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形成为以本土经营理念为主的企业经营理念,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从而使跨国经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Charles.w.L.Hill.internationalBusiness.mcGrawHill.2002.

[2]范晓屏.国际经营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工作

1.多元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文化是对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等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地区文化,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多元文化特征。

在护理工作中,工作的对象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观点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理解不同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2.现代护理文化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由单一的疾病护理向的整体护理发展,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要走进社会、社区及家庭。护理职能的范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甚至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因此要求护士文化知识要有全面性及多元性。

生物医学教育模式的直接产物是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已纳入到现代护理模式的内容;部分医院都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传统的护理教育和护理模式仍占相当比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更新观念,改变目前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及保健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培养护理人才的标准、知识的结构、具备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进行疾病护理,还要有社区保健、健康教育的意识并要求掌握其内容。也要具备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能用中西医结合手段为服务的对象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从多元文化的观念出发,对我们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有一个较全面的改革。

3.我国护理文化现状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东、西方文化的背景不同,中医与西医的理论基础有着截然不同。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中医护理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护理。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辨证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辨证所进行的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而辨证护理的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是二者互补的结果,包括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护以及在护理程序过程中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等。而中医的技术操作如穴位注射、拔火罐、按摩、针灸等简便易学又行之有效,既能减轻病人痛苦、也能解决实际问题,它是西医护理操作所不可替代的。将中西医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并加以推广应用,对提高护理的质量和价值有很大影响。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与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因此,要对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护理,就要研究他们不同的民族习俗,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文、地理等知识来缩短相互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4.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推动护理文化向纵深发展

目前用于指导我国护理实践和研究的护理理论大部分来自西方,像护理程序及整体护理模式等。而理论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环境及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传统医学仍在不断地发展,对护理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目前,在我们国家中医院内,大多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要开展这一层次的护理,就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护理教育。护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打破狭隘的办学观念,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国际型人才观,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计惠民,白小嘉,张媛.多元文化护理基础理论概述[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322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中学英语教材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181-01

一、多元文化理念的相关理论知识

1.文化根据教学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则将其定义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2.多元文化沃特森认为,多元文化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其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再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教育理念;最后,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公共政策,其最终目的并非文化平等而是社会平等。多元文化指的是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3.多元文化教育班克斯认为,多元教育至少涵盖三个层面的内涵:首先,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次,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最后,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历程,其目标是致力于促进不同文化族群的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由于文化包含思想观念、价值规范、语言符号、知识经验等在内,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必定涵盖不同层次的群体文化。

4.多元文化教育核心理念Carla・Grant则从培养多元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对不同文化的一种理解,还是不同文化作为彼此区别的实体而存在的权利,并了解到它们对社会的贡献,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跨文化分析以及应用技巧。不仅是国外学者,我国学者也强调“跨文化认同”在多元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价值认同和多元文化理解下的多元文化互尊的教育理念,而如何促使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则是多元文化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教育如何处理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冲突、文化差异以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教学、教师传授、社会活动、教材体现等各个领域。并且,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不仅是自身对世界文化的理解,也应是促使世界对本族文化的理解。鉴于此,本文仅从教材方面来论述。

二、有关中学英语教材的研究

1.以内部评价为主。此类研究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材的组成部分和设计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地分析。2.以外部评价为主。此类研究针对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英语教学效果和师生对教材评价的调研,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3.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这类评价将以上两种评价相结合,充分展现两种评价的方法与优点,使教材评价更为详尽与全面。对教材进行评价不仅是为了促使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在教材选择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调整,也为了促进教材的进一步完善以开发更好的教材。但是由于教材评价多从宏观和微观、内部和外部等较为宽泛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评析,因此对教材研究所切入的角度都较大,无法针对具体某个理念进行教材研究。其次,以某种教学理念为视点对教材进行分析。从特定的教学理念在教材中的实现来分析教材,使得教材的分析有针对性,在这一领域的文本分析也更为详尽、更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如任务型教学理念下基础教育英语教材“任务”编制研究,对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等。

三、结论

多元文化必定衍生出相应的多元教育形态。其形态大致可分为两种:当教育将特定社会的文化态度和行为加以接受,并按该文化之价值体系规范自身的活动过程,是教育对文化的认同。但如果某一文化并未出现相应的教育模式。教材在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的处理关系到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早有不少专家重视培养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胡文仲教授提出:“在教材里,加入有关西方社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刚开始时,可介绍问候、称呼以及握手、告别等。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可适当引入人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课文。但在目前,这样的教材还非常缺乏,甚至根本没有。”这篇文章是胡文仲教授写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由此可见早在几十年前,已有专家意识到应在教材中加入体现文化差异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这方面的工作不尽人意。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已得到缓解。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了,实际上提高了对文化的理解力,加强了对跨文化的认同。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第三部分的“内容标准”中独立提出了“文化意识”部分,并且在“教材编写原则”部分也提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内容和目标要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由此可见,培养多元文化意识,促进跨文化认同是解决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在英语教材中,应该以多元文化理念中的“理解”与“跨文化认同”为基点,充分体现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达成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还应注重在英语学习中导入本民族文化。由于英语课程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常常被狭隘地理解为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忽略本民族文化的导入。这种情况也体现在英语教材中,“在教授外国文化时,不要忘记提醒学生多了解自己的文化。学习外国文化不是为了全盘西化,更不是为了忘掉自己的文化……懂得两种文化的人可以达到认识上的制高点。”只有学好了自己本国的语言,了解了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国的文化,才能更好的运用外语。因此,在进行外语文化的学习当中,我们应该自觉的将我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了解两中西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可以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

参考文献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9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西医结合

作为“准医务人员”,医学生在完成医学教育之后,即将走上岗位,进入社会,亲身实地面对病患,面对诸多的社会敏感问题。而在医学教育阶段,医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医学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观、职业价值观、义利观,明确应秉承的医德理念,熟悉应遵守的医德规范。而这些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医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一、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生的职业教育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涉及课程为《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和《医患沟通学》,学时为35学时左右。课程安排多在第二学年第四学期,其中《医学伦理学》为主干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课程都属于西方医学伦理学范畴,西方医学伦理学强调社会价值,对个人价值关注不够,强调他律,对自律关注不够,未能将医学与医德进行有机结合。更为关键的是,医学与哲学密不可分。中西方医学,医学伦理学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比如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差异,而基于哲学的这些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中西医对疾病、自然、社会三者关联上认知的差异。中西医也因此各具特色,也各有自身的局限性。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已成为独立发展的学科,在慢性病诊疗、亚健康、肿瘤诊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以西方医学伦理学为主,如果引入中国传统医德理念,发挥各自优势,充实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实施“中西医结合”,对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必然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医德的主要内涵

1.医乃仁术为核心的价值观

医乃仁术是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命题。最初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随后,医乃仁术的观点得到了普遍的共识。在许多医学著作中,多有提及。如杨泉的《物理论》中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1]意为医生,如没有仁爱之心,则就不可托付于他。而在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更首次提出了医乃仁术的提法:“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仁术。”[2]医乃仁术的命题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即一个“仁”字。而在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的基本理念中,仁始终列在首位。医乃仁术的命题,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德对于医学目的和本质的看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医德主张医德与医术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仁是术的前提,而术是中性的。即医德是医术的前提,依靠医术来实现其宗旨和归宿,而医术是中性的,衡量医术的善恶标准是医德。

2.人命至重的生命观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生命是万物的本源,中国传统医德形成了“贵生”的生命观,认为人的生命是最神圣,最宝贵的。《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3],意为天地万物,唯有人的生命最可贵。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4]中国传统医德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在行医理念中,体现出惜生的养生观,在行医的过程中,体现出对生命价值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对维护、提高生命价值的关注,对生命的敬畏构成了中国传统医德“人命至重”的生命观。

3.普同一等的医患观

普同一等的医患观首先是博爱,泛爱众,对待患者不应贵贱有别。如《后汉书方术列传》“仁爱不矜,虽贫贱斯养,必尽其心力。”[5]其次,一视同仁。治疗患者不应贵贱有别。治疗原则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而不应尽遣珍贵药材。如《肘后备急方》“周甘唐阮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6]在行医过程中,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学会换位思考。“我之有疾,望医之救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利则利自淡矣。利心淡则良心现,斯畏心生”以及“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7]

4.大医精诚的职业观

大医精诚,精即医术精通。孙思邈认为疾病的内在病因和外在症状千差万别,有时病因相同而体现不同的症状,有时相同的症状又有不同的病因。所以在具体的诊疗中,一定要通过诊脉来具体判断,然而病人有个体差异,诊脉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其中道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能明了。所以,孙思邈提出,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的研究医学资料,勤奋刻苦,孜孜不倦,而不能道听途说,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自以为掌握医学,如果那样,就是害了自己。“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4]大医精诚。诚在于诚心救人,重义轻利。孙思邈认为品德医术俱佳的医生行医,必定排除私心杂念,安定神志,对患者怀着同情慈悲之心,决心拯救大众的疾病之苦。“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4]不论患者贵贱,长幼,疏亲,智愚,都应一视同仁,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推己及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4]行医不应以谋利为前提,而应秉承解除患者痛苦的思想。“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4]。

5.审慎行医的诊疗观

如前文所述,中国传统医学属于经验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都要凭借行医者的经验。而疾病的表现千差万别,加上病人的个体差异,使得中国传统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方面十分强调谨慎行医。孙思邈在

三、中国传统医德的主要特点和局限性

首先,从“医乃仁术”的核心命题可看出,中国传统医德强调医学与医术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主张精良的医术来自于高尚的医德,两者密不可分。主张先有德后为医,正己为先,正物为后。

其次,中国传统医德理念从个体医疗实践出发,多见于医家的医学著作中。从医德与医术的关系,到修养医德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行医规范。这些具体的医德理念来自于具体的医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第三,中国传统医德理念重视医生职业道德的自律和修养。强调医生应在不断的医学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医德理念,强调自爱、自省、慎独。

最后,中国传统医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美德规范性。如同儒家思想中近君子、远小人的思想,中国传统医德以“大医”为行为准则,主张大医精诚。

但不可否认,中国传统医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到儒家思想“君子不器”的影响,对医疗技术的关注不够;从个体人格完善出发,对外部制度的约束关注不够;在医患模式上,对患者自关注不够;并且还受到历史、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有些方面有宿命、迷信等因素。

四、中国传统医德理念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医德理念,丰富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有课程相结合,起到古为今用、优势互补的作用。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主干课程为医学伦理学,主要内容为功利论,人权论,公益论。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而中国传统医德理念来自于具体的医学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具体到医德的自我修养,从医的行为规范,对今后医疗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文化认同、心理认同上,中国传统医德理念更利于医学生理解、接受。中国传统医德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传承,已经融入到我们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文化的传承一定是建立在心理认同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医德理念也因此更利于医学生理解其内涵,接受其思想,进而将中国传统医德理念融入其职业观,职业道德中去。

第三,在医学人文方面,更有利于医学生加强人道主义精神。现代医学依赖医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医学人文。而中国传统医德理念强调人格追求和人文关怀,强调行医要有恻隐之心,推己及人,感同身受。这些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医德理念将有助于增加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

第四,在职业观方面,更有利于医学生树立仁心仁术、重义轻利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也面临着经营体制的转换,在保持原有公益性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市场收益,节约运营成本。由此而带来的医疗行业追逐利益,医德意识淡漠,医患矛盾增加等问题。中国传统医德理念倡导重义轻利,主张医学实践的动机和目的不应为追逐名利,而是通过医学实践起到自身道德修养,进而改善生活境界。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灌输中国传统医德关于义利的理念,可使医学生在进入工作以前,形成正确的义利观,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平衡义利的关系。

五、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建议

第一,建立以医学人文为基础,职业教育为重点的课程体系。在原有开设课程《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法学》的基础上,增设《中外医学史》、《中国传统医德简述》等选修课程;第二,在医学生实习阶段,结合具体医学实践,加强中国传统医德理念的灌输。最后在校园文化方面,开办《中医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介绍中医医德、中医文化、中医名医。

可以预见,在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医德理念,实施“中西医结合”,可以对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到加强促进作用。进而在医疗行业医德医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物理论.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12册[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83:15.

[2]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204-213.

[3]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

[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9:1-2.

[5]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二十五史[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6:1040-1041.

[6]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

[7]曾世荣.活幼心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3.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异同篇10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教育资源家校合作

城乡教育均衡化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的状况,农村学校和城镇学校相比差异明显,不可同级而语。绝大多数人认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全指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识,家长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调查和分析家长目前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1、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家长教育素质”调查的正式问卷于2009年10月中旬发放到西周镇小学二、四、六年级家长手上。共计发放问卷708份,约占全校学生的60%。由班主任教师请学生将问卷带回家,请学生家长填写。11月中旬共回收到问卷597份,回收率为84.3%,剔除无效问卷43份,得到有效问卷556份,问卷有效率为93.1%,问卷的填写和回收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问卷发放与回收的具体情况见表1。

2、西周镇小学生家长教育素质调查结果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西周镇小学家长教育素质的总体水平,笔者分别算出了所有被调查家长的总体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的总体平均分,并进一步算出各自的比较平均值。教育观念包含9个题目,其比较平均值=教育观念的总体平均值/9,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与总体教育素质的比较平均值计算同理。在比较平均值中,1分表示“很差”,2分表示“较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较好”,5分表示“很好”。具体填答情况如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周镇小学生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及总体教育素质的比较平均值均在3—4分之间,其中教育态度的得分略高些,为3.84分,教育能力的得分略低些,为3.52分。可见,西周镇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能力、教育行为、总体教育素质都很“一般”,从而说明,西周镇小学生家长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程度、教育态度的理性化程度、教育能力以及教育行为的科学化程度均处在“一般”水平。就总体水平而言,我镇小学生家长教育素质的水平尚可,但还存在很多比较薄弱的方面。

从表3中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在小学学生家长中,教育观念“好”的占总人数的22%,“中”的占64%,“差”的占14%;教育态度“好”的占总人数的30%,“中”的占60%,“差”的占10%;教育能力“好”的占总人数的34%“中”的占52%,“差”的占14%;教育行为“好”的占总人数的39%,“中”的占49%,“差”的占12%;总教育素质“好”的占总人数的31%,“中”的占56%,“差”的占13%。

3、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家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期望值高。90.83%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好,能考上大学。其二,过度溺爱。18.27%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庭劳动,47.78%的学生只参加每周一小时以下的家务劳动。正因为如此,60.12%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54.75%的学生需要家长在上下学时接送,7.61%的孩子经常让家长帮助打扫教室卫生。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能“讲究卫生”,47.19%的家长给孩子端洗脚水(“经常如此”的占14.83%)。其三,重物轻育。这种类型的家长不在少数,基本表现是:平时在物质上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成长不闻不问。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则暴跳如雷,对学校、老师横加指责,对子女则非打即骂,或者干脆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其结果往往是招致孩子更加强烈的叛逆,从而破罐破摔、离家出走,甚至于对人生彻底丧失信心而走上绝路。

二、构建农村家校合作的对策及思考

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表明,农村学校要创建优质教育的障碍很大程度来自家庭和家长的差异。学校只有赢得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才可能有条件创建优质的教育。同样从学习心理科学来讲,“支持性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有效学习的外部条件之一。这“支持性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占很重大比例的肯定是家庭的文化环境以及一定范围之内的社区环境。无数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家校合作的优劣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班风、学风和孩子的学业成绩。因此,赢得家庭和社区的积极参与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家庭、学校、社区”齐心合力有三个关键策略:

策略一:创造家校相互理解互动氛围

杭州大学刘力教授将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三个层次。(1)“形式的参与”。这是最表面化的参与层次。家长在得到邀请时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作业展览等活动。(2)“人际的参与”。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式参与,家长与教师在较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议。像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等均可列入此类。(3)“管理的参与”。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把家长参与的活动形式分为低层次参与和高层次参与。低层次参与仅仅享有知情权,而高层次参与则享有决策权,可以协助学校运作,参与学校决策。农村孩子学前教育的相对薄弱,新课程容量大灵活性强的特点,导致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完成教学内容上,再加上教学行政部门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增强,师资队伍的快速更替,从而使教师这一职业逐渐显现纯技术的特征。

另一方面,农村乡镇范围内各村小完小的撤并,通讯手段的日益便捷,都影响了家校沟通的效果。以往家校之间的亲情日渐消失,从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教学应有的魅力。如何改善这种局面?要根据实际情况,除了发挥现代通讯的优势,保持经常性的电话联系,使用大容量高速度的校讯通平台之外,学校还是要和家长及社区建立更为人性化的沟通渠道。首先是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学期至少一次的家访活动。对交通不便的村庄社区,学校应该组织集体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建立所有学生的成长档案,共同和孩子家长一起制定孩子的发展计划,从而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之中,赢得家长的自觉支持。其次,欢迎不同年级的家长走进学校大门,走进学生课堂,走进校园生活。在参观和交流中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增进了解,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作为学校和教师,只要把握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和小步行进、渗透指导的原则,定能创设家校联系的喜人局面。

策略二:建立家长学校长效学习机制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农村家长和城镇家长一样具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但缺少方法和相应的环境。常听到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难教育。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取决于家长的教育理念是不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观念决定行动,意识决定未来。一个不具备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怎么能面对新时代的孩子呢?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现代家长必须树立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家校的脱节,沟通不良甚至误解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农村学校在办学中越来越显得势单力薄。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相对应,就要建立学习型家庭。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配置一定的学习时间,增加家庭教育投入中文化投入和时间精力的投入,形成家长带头学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作为现代家长,在加强自身学习以及陪孩子共同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科学地指导孩子学会学习。重点从这样几个方面去指导:第一,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热爱学习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学习动力,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能保持学习的自觉性。第二,培养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终身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培养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时时事事处处学习,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渠道学习。

其实,只要学校积极主动引导家长参与进来,就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很让人头疼的家庭作业监管不力,质量不佳问题。针对农村家长素养欠缺的现状,要让家长有效参与,必须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如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学习潜能开发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等一系列专题性的培训辅导项目,使家长和孩子全程参与,同步提升。为了提升家长素养,农村学校也可开展“亲子共读,快乐同行”为主题的亲子素养提升工程,让家长和孩子在共读中增长知识,转变理念,提升能力,增强农村家庭的书香气息。

09学年度,学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王鹏博士作了一个精彩的“感恩教育”报告,现场感动和震撼了上千名家长和学生。一些家长热泪盈眶,纷纷表示以后要把孩子当作独立、平等、发展的个体,进一步融洽亲子关系,做到家庭教育和谐、融洽,爱严有度、宽严相济,尊重孩子的一切权利和合理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不能将孩子“私有化”。同时,很多学生含着眼泪表示:以后要爱父母、爱学习,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

策略三:整合社区村、镇有效教育资源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因此,让教育依托社区就变得日益需要。家校合作要求家庭与学校除应努力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外,还应重视其彼此之间以及与社区之间重叠影响力的发挥,在孩子发展的任何阶段,学校都应主动设法将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的影响力纳入学校教育过程中。

1、抓好社区、村庄的团队作用。建立社区或村庄学习小组,为孩子们提供共同学习、交流的场所;发挥高段学生的帮带作用,营造浓浓的区域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成绩。

2、发挥镇妇联的关爱作用。西周镇妇联建有巾帼联谊会,由女企业家和各村妇女主任组成,联谊会与学校一起开展关爱留守学生,争做爱心妈妈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寂寞的花朵绽开了笑脸。

3、重视关工委的帮扶作用。老教师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老教师的威望、学识、经验、亲情、时空是做好关工事业的最大资源。西周镇关工委老教师积极开展对“德困、学困、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并自发筹资每年1万元钱设立奖学基金,奖励“双优生”和“进步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三、结语

目前,为了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教育已经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是提高学校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更新教师观念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前提。教师都有这种意识了,并能主动积极与家庭、社区配合,必能体现出一种新的教育境界,创造出明天教育的全新景象。(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西周小学)

参考文献

①傅启冠,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这关键的一环[j]中国农村教育2009(3):45-46

②马忠虎.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5

③刘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