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发展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1:40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1

行政法治的观念、制度与实践,都肇始于西方国家,是反专制、争民权的资产阶级宪政的产物。所以,宪政制度确立的基本原则,诸如人民主权、保障人权、实行法治、权力制约等宪法基本原则,是现代行政法治理论和实践产生的基础。例如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方式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宪政框架,明确要求议会通过制定法律来为行政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法院则通过司法审查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法治与宪政一脉相承的职权法定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比例原则等行政法治基本原则在议会立法和司法审查中得到确立和实施时,依法行政也就从一种法治理念变成了具体的制度和生动的实践。

二、行政权的扩张与制约,始终伴随着当代世界行政法治发展的新动向

近代西方行政法治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发展时期。行政法治的理论基石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西方各国政府的社会角色即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先后发生了变化,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世纪前政府职能有限的“夜警国家”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谓“全能政府”时期;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中期后“有限政府”时期。在这其间政府角色由早期资本主义“守夜人”转变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即政府不仅以消极地维持社会秩序为己任,而且积极干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主动调整各种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为职责。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政府扮演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角色,行政权的范围以国防、外交、治安、邮政为疆界,当时信奉的理论是,政府越少干预经济是越好的政府的理念。所以,有人曾说:“直到1914年8月,除了邮局和警察以外,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可以度过他的一生却几乎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存在。”[1]3例如美国建国之初,政府部门就三四个部,外交部、陆军部、财政部,公务员五六千人,后发展至现今近一千万人。[2]但越少干预越好政府的理论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竞争经济的白热化,仰仗看不见之手的市场调节经济出现“市场失灵”问题,需要靠政府出面干预经济,于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出台,随之提出愈大政府,愈好政府,政府愈大干预,愈好政府理论。政府干预经济成了医治“市场失灵”的灵丹妙药。于是行政权力急剧扩张,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保障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如保护资源、举办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监控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等,成为政府当然的职能事务;诸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是私人能承担得了的社会问题。历史上,在东西方不同国家政府强劲干预经济,确实也有成功的范例,如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通过政府广泛干预而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并走向繁荣;前苏联建国后通过全面的政府计划经济使之由农业国迅速转变为工业国以及我国上世纪50年代通过政府对国家全面领导、干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等。行政权的扩张对当代西方国家稳定和发展确实带来了积极影响,但行政权扩张的负面影响却是政府滥用职权行为的增加,宪政运动确立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受到威胁,管制行政导致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政府越位、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又进一步反思,认为行政权并不是万能的,由此提出了“政府失灵”的观念,寻求政府调控、规制与市场调节的最佳结合点。譬如,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传统的分权学说和责任政府的理论内容有了重大的修正和补充。西方国家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通过7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8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理论;90年代的治理理论;传统行政经历了由“统治行政”到“公共治理”的变迁。在经历了“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之后,主要西方国家都面临着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西方国家都考虑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来对公共行政活动进行改革,“治理”理论便应运而生。针对政府失灵,西方各国政府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改革,如取消大量的经济管制措施外,还提出了行政职能新目标:即走向政府治理时期(良好行政),强调政府向公众下放权力,发展社区组织和活动,实现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1999年5月31日至6月4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世界治理大会暨东部地区公共组织第十八次大会”提出,实现治理要做到以下几点: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传统关系要随着公众的参政活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而发生变化;国家的财政金融管理要确定先后次序,并在提高政府效率、效能的基础上,搞好财政预算、会计、审计、全过程;政府必须持久深入地进行改革,以建立适当的行政文化。政府要坚持以服务公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对地方实行分权制度、简化公共行政办事的制度和程序、继续对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有效地采取激励机制和道德约束机制。“治理”理论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最重要突破在于,它强调公共行政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以外,其他社会力量包括社团组织、企业,都可以承担公共行政职能。这样,在公共行政的很多方面的事务,就不再单纯由政府来完成,而可以通过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治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实际上,“治理”理论是新公共行政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它为“政府企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公共治理的原理是把需要服务的公众视为公共权力的顾客,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服务于顾客,公众缴税养活了政府,政府就必须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产品服务,传统的行政权的中心由卖方市场转由买方市场。市场观念下,行政权好比是公共资源的拥有者,政府的责任就是以最小的成本为公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传统被管制一方的概念视为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可以说,西方行政法治理论的发展是与行政权作用疆域的变化密切相关的。

三、当代世界行政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日益趋于公益维护与公民权利保护并重

任何一种国家制度的形成,都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筑成的,就如同17、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产生了近现代西方宪政国家制度一样。世界范围看,从行政法产生以来的200多年里,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也经历了逐渐发展的过程。最初人们对行政的基本看法是将行政视作一种国家管理,有关行政的立法基础是公共权力关系,认为行政法是一种控制行政权的程序和方法的法,上世纪英国的行政法权威韦德认为:“行政法定义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它是控制政府权力的法。无论如何,这是此科学的核心”。[1]5从本质上讲,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加以规范,对行政活动进行监督、约束的法。也就是说行政法的核心不在于对行政权的保障,而在于行政权依照法律规范的要求去运行、行使,监督控制行政是否依法运行、行使是行政法的主要功能。即所谓控权说,也称作红灯理论,就是法律指令行政刹车,即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控权说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学说和分权制衡学说。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它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行政权力日趋扩张的事实,使行政的疆域不断扩展。19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家行政权力日益扩大,原来不属于公共权力范围的教育、卫生、环保、交通、公用事业及其社会救济等领域已成为国家行政权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公共权力论已无法界定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公务论便应用而生了。一般认为,公务论最早源于法国权限争议法庭在1873年2月8日对布朗戈(Blanco)案件的判决。[3]该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国家和个人处在一个连带关系中,国家是一个组织公务的团体,国家的作用在于组织公务或提供公共服务,因而国家与公民之间的社会连带关系也就是公务与合作、服务与配合的义务关系,而不是一种权力或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公务关系是行政法的基础。即所谓护权说,也称作绿灯理论,就是让行政踩加速器,一路放行,即法律授予并尊重行政自由裁量权。护权说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狄骥的社会关系连带说。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只有分工协作才能生活下去,社会分工越专门化,社会协作越紧密,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合作关系。国家行政的基础不是“公共权力”,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公务论为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的扩大提供了理论论证,也为垄断时代资本主义政府调整行政权与公民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所以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国家行政职能的日益扩大,西方国家出现了福利论。根据该论,在行政机关与公民的关系中,行政机关的权力就是不断为公民谋取福利的义务,而公民具有充分享受福利的权利和分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这一关系决定着行政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决定着行政职能不断扩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福利论在西方国家具有广泛的影响使两大法系的行政法学在一定程度上趋与一致,总的来说,大陆法系的行政法以公务论为基础,以福利论为补充。英美法系则以控权论为基础、以福利论为补充。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批法学家主张第三种“非主流”理论,指责传统公法理论“两极分化”,主张走“中间道路”,主张行政法的目的和功能上,强调在以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中心的多元利益中间保持公正的平衡,即所谓平衡论,也称作黄灯理论。这一理论在我国以罗豪才教授为代表的行政法学者大力提倡,主张现代行政法既应维护行政权的权威和效率,又应保障公正和民主,因此,行政法的发展过程就是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与义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从依法行政活动的整体来看,两个相对应的主体是恒定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二元结构构成关系是形成法治秩序平衡的基础。行政法的基本任务在于防止和解决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纠纷。法律是以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反映在现实中就是一定利益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就是利益关系。我们将社会关系称为利益关系,正如同将法律关系称为权利义务关系一样,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基础是一定层次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

行政权的享有者作为公共利益主体的社会代表,在总体上而言,只是在法律关系上是抽象的人格主体,并不能消费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最终要有社会成员来享受。有学者研究认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二者互相转化、互相依赖、互相包容”[4]这也是符合我们党和国家历来的政治主张的,正如邓小平所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所以“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追求局部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那么势必两头都受损失”。[5]

理论上对行政权性质的定位无疑对构建依法行政制度基础理论是重要的,但是必须注意到现代行政法所处的时代由于深受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依法行政制度的发展具有一个普遍的趋势,就是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表现为:(1)放松管制,公共职能社会化;(2)以市场作导向的约束方式代替命令——服从规则;(3)市场结构模式配置权力(权利)义务资源,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减少行政成本;(4)扩大行政公开和公众参与、协商立法等程序规则的应用;(5)行政手段的多样化、平和化。以市场为导向的这些制度改革,要求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要符合对行政权既有规制又有激励,对相对方既有约束又要积极参与这一平等机制的趋势发展,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现代行政法精神要求行政过程实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同等保护和约束,因为公共行政权没有依法行政主体的贯彻实施,国家职能就无法实现,没有相对方的尊重配合,公共行政权也就无法落实。依法行政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平衡公益与私权两大关系的二元结构下的和谐社会。

总之,行政权的扩张与制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当代世界行政法制度的理论基点。

四、行政程序法典化,标志着当代世界行政法治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变迁

在资本主义民主宪政轨道上运转的行政法治建设,形成了与封建专制的人治相对立的法治原则,如强调政府依法行政、政府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这些传统行政法治原则更多注重的是法治的形式,现代行政法治原则注入了更多实质内容,例如,以合理性原则补充合法性原则,以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以比例原则和信赖保护原则补充依法行政原则,以限制政府滥用权力;确立政府对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以保证公民权利不受政府侵犯;实施行政领域程序正义,赋予和保障公民正当程序权利。从而使行政法治的现状从形式法治逐步转化为实质法治。

被列为美国一般大学相关人文学科必读书目的罗尔斯的《正义论》中,罗尔斯认为,实体正义是指社会制度本身的正义,形式正义就是法治,形式正义并不解决制度本身是否是正义的,它是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和一贯的执行。形式正义要求在执行法律和制度时应平等地适用于它们所规定的各种各样的人。“这种对法律和制度的公正一致的管理,不管它们的实质性原则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形式正义……形式正义就意味着它要求:法律和制度方面的管理平等地(即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于那些属于由它们规定的阶层的人们”[6]。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州不得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而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程序正义观念的苏醒,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是西方行政法治实践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从1884年德国巴登帮与1899西班牙制定第一部行政程序法起始,迄今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行政程序法。

五、当代世界行政法治精神,促使行政手段从传统的管理、强制到服务、合作的多样化发展

传统行政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强制与服从,经常性的行政手段如行政命令、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是行政权实施的常见手段,是与行政的目标仅是管理相随。而20世纪中期西方公共改革后,随着行政目标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给付是行政职能的落实更加平和化,更加尊重相对人的意志和配合。

统治体系中的权威表现形式是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方式,而治理中赖以实现秩序的权威则有所不同。传统的权威体现为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度和规则设定主体的垄断,多数情形下的规则设定主体都是国家公共部门。而治理依赖的是多重权威,而且这些权威并不必然是公共主体,也并非为一家所垄断。

六、行政救济体制从单一司法审查到司法审查与行政程序并重,行政法治保障救济机制日趋完备,完备的救济体系是行政法治的根本保障

三权分立原则之下,普通司法的独立裁判形式是毫无疑问的法制形式。但人们认识到,通过司法审查和行政程序来限制行政权,只能做到保障个人权利免受行政机关侵害,而不能保障行政权行使符合公共利益,也不能保证行政机关能积极为公众提供更多福利,这是因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缘故,所以,行政必须公开,有公众直接参与对行政的监督,行政监督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开辟与拓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在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必须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重大命题。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更加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特定政治发展目标的道路模式。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条政治发展道路,不仅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所提出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与中国共产党所探索和走过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并以中国的实际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复杂性、艰巨性,必然要求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的设想,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保障。依法治国是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正确方向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第四,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线。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为谁发展上,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靠谁发展上,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最宝贵的经验,也是建党九十多年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基本规律的深刻揭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是政治发展道路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定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命题提出的文本溯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党的十六大前后,“政治发展道路”等重要政治理念的相继提出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对于积极稳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考结论。2002年5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并强调要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把“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第一次系统阐释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思想,从而指明了我们所坚持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和核心,并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后,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政治理念。2003年2月,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2004年9月,吴邦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为纪念全国人大成立50周年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2006年7月,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初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政治发展道路,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范畴,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概念开始频繁出现在党的文献中,党对它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2008年2月,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的历史必然性、特点和优势,以及核心原则等问题作了详细阐释:其一,政治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对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等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政治发展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带领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找到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发展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康、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008年3月,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作了更为系统完整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安排,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并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更加趋向成熟和完善。2009年9月,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系统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走出的一条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政治发展道路。201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篇讲话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这篇讲话也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趋于成熟。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的现状综述

自党的十七大正式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重大命题以来,理论界围绕这一重大命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和研究,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发展路径、实践意义以及形成和发展历程等方面。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首要问题和重点所在,也是深入开展相关学术探讨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目前,学者们主要围绕近年来党的中央领导同志的相关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相关文件精神,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科学总结世界各国政治发展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的重要政治理念;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而开辟出来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光明大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政治发展道路。

此外,也有学者从学理角度作出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公权配置各方利益的系统,基于本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并顺应时代潮流而发生的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转变途径,包含原则、制度、理念等相关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构成部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学者们大都从指导思想、领导核心、制度安排、价值取向、实现形式等五个层面展开具体阐述,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和看法。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领导核心上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目标取向上必须坚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实现形式上主要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为重要形式。

此外,也有部分学者从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展开学理探讨。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原则和关键所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基础;(3)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特色;(4)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发展理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6)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学者从语义学的视角提出了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命题需要把握的三个基本点:(1)“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道路。所以,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固然必要,但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形态,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形态。它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也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或者说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因素。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还不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带有不发达或者不很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特征。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不很发达的社会主义通向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发展道路。(3)“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要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要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特别要同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和体制,同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心理。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大多数学者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的视角展开分析,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必须清醒地看到政治文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长期性、阶段性、艰巨性和复杂性。(2)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坚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即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的议会制度,也不能搞西方的三权鼎立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搞轮流执政的多党制;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能把民主和集中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3)必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理论界主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和研究。

空间维度,主要表现为从中外政治制度比较这一视角出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独具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的分析和阐释。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政治发展模式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从发展方向来说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发展道路;从发展动力来说具有政党推动的特点;从发展类型来说是后发式政治发展道路。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成熟起来的,适应了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谋求政治稳定的需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政治文明的要求,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机统一;是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生长成熟起来的,顺应了世界民主的潮流,融入了时展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主要在于:(1)坚持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政治发展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2)采取循序渐进、制度创新、逐步深入的策略方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了政治发展的有序、稳妥、持久,并取得了显著成效;(3)实行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发展战略,持之以恒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实现和维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4)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时间维度,主要表现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就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政治发展所走过的道路存在的不同点展开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特定政治发展目标而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所探索和走过的政治发展道路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学者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走的是一条增量改革的道路,与之前“不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思维取向主导下的政治发展道路存在较大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选择以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推动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主张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途径,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才能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采取了许多灵活务实的民主政治建设形式,走政治改革与政治建设相结合,通过政治建设巩固政治改革成果的路子。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发展路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发展路径问题是近年来我们理论界较为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既有较为严谨的学理分析和思考,也有较为理性的政策建议和主张。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路径的学理分析和思考。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出增量民主的特征,受路径依赖的影响,今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将继续沿着增量民主的发展路径演进。具体而言:(1)正在或者将要进行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有足够的“存量”,包括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2)这种改革和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3)这种改革和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它是一种突破而非突变;(4)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也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体系,包括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战略、模式、动力、方式、途径等方面。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政治发展目标上主张建设社会主义高效政治和民主政治;在政治发展战略上主张秩序优先的渐进式改革;在政治发展模式上主张执政党主导的有限自主和有限控制相结合;在政治发展动力上主张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动力系统;在政治发展方式上主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上下结合;在政治发展途径和手段上主张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理性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文明,推进制度创新和培育公民意识。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和主张。有学者认为,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须抓好三个着力点:(1)努力发展党内民主,并以此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努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3)努力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注重把握和突破以下基本环节:(1)丰富民主形式,增强民主制度的实际内涵;(2)拓宽民主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3)弘扬民主精神,倡行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4)加强民主协商,凝聚民主政治的建设力量;(5)深化政治改革,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也有学者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不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渐进式的政治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还需建立、保持和维护比较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状态,加强对政治发展过程的规划和指导,消除引起社会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推动政治发展。

此外,也有学者从理论创新的视角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所必须要注意的环节作了分析和概括:(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2)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研究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3)要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以此来指导中国的政治发展具体实践;(4)大力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继承中国历史上的治国理政经验,并注意在继承、引进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政治发展理论的创新。

(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理论界有着比较一致地认识和看法。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大多数学者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代际更替为标准把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间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扬民主、加强法制,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第二个时间段是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抓紧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并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个时间段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此外,也有学者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为参照,将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7年,是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启动和重点推进阶段,在此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困难中逐步开拓,实现了一系列大的突破;第二阶段是1987年至1992年,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和稳步调整阶段,在此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并在成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干扰的基础上呈现稳步调整状态;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2002年,政治体制改革渐进深化和完善体制阶段,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把政治体制改革渐进地向前推进,在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方面收到了实际成效;第四阶段是2002年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政治体制改革进入理论创新和全面深化阶段。

(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意义

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长远意义。学者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系统回答在政治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企图的客观需要。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学者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的伟大创造,又是需要在探索之中进一步定型和完善的过程。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迫切要求。具体来讲,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发展全局和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顺利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总体来讲,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为更深入地进入此项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崭新政治理念,也因此,就研究现状来看,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不足。现有的研究较多的停留在概念研究和意义论证上,真正深入的问题研究并不多见,而且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尤其是缺少系统、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也较单一,大多数论文都囿于定性分析和概念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是一个涉及中共党史党建学、政治学、宪法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庞杂。笔者认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研究,可以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政党理论,以及政治学、宪法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以“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根本出发点,在系统梳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的路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学说,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新思想、新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并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俞可平:《增量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佟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0]刘宁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11]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理论学刊》2008年第1期。

[12]庄聪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原则》,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13]施雪华、孙发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

[14]何毅亭:《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经济日报》2008年12月25日。

[15]席文启、仲计水:《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11期。

[16]施雪华、孙发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7]秋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求是》2010年第12期。

[18]关海庭、徐鸣:《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政治发展》,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2期。

[19]郝遥:《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载《江汉论坛》2011年第5期。

[20]齐卫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1日。

[21]王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

[22]刘学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载《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4

关键词:“本土化”;中国政治学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中国政治学.是在70年代末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重新恢复后,才开始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可否认,中国政治学在发展中借鉴和吸收了大量西方政治学的理论、方针、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但同时也制约了整个政治学发展的自身特点。中国要发展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就必须要根据我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政治学的“本土化”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中国整个社会科学的重建,政治学以及国际政治的学科建设迅速展开。经过近30年的发展,政治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学科。此外,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的硕士点、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在数量上明显增加。1979年学科重建以来到现在,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十年”:

1979年到1989年属于政治学学科重建、专业恢复的阶段。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主体与核心的科学体系。

1989年到1999年属于理论引进与学术积累的阶段。当中国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全面恢复后,它所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如何尽快实现政治学研究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缩短中国政治学在学科发展和研究水平上与世界政治学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政治学发展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

1999年以后,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和中国与世界相互依赖的加深,中国的政治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中国政治学发展中存在的历史遗憾和现实空缺

政治学自恢复以来,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勃勃生机.为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但是,“优点即缺点”,政治学的快速发展本身也孕育了政治学的困境。

第一.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政治学很多相关基础研究至今仍旧停留在对西方政治学的一知半解中.或者还徘徊在其他社会科学之间,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政治学教材“西主中附”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第二,学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政治学的学科定位仍不十分清晰。

首先,“大领域”与“小学科”的矛盾亟待解决。“具有和法学、经济学同等重要地位和独立研究领域的政治学至今仍被列为法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此外,无法和政治学“分家”的“公共行政”专业在我国“居然被划分在管理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这与各国通行的“不分家”实践也是相悖的;在政治学下属的七个二级学科中“竟然没有‘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的位置.大体上能够代替它们的是实际上涵盖面非常狭小的‘中外政治制度’”。这显然不利于政治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政治学仍然被泛化。“政治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的地位还没有被认知和确立。

三、中国政治学“本土化”的发展趋势

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政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立足现实.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面临的挑战,探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本土化”发展的趋势。

(一)政治科学:从“政策回应”到“制度建构”。

随着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政治学界开始以科学的态度系统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这就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回顾2004年度,政治学学者“制度建构”的研究倾向主要表现在:其一,引入“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工具,对政府政策过程展开系统研究;其二,以“制度合洽性”为基本的政治学研究取向,探讨改革过程中不同制度体系之间的融合与适应;其三,超越以往被动的“政策回应”式的研究态度,更为积极地投身于制度建设的洪流之中;其四,在如下方面达成普遍共识:中国的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必须探寻一条新的本土化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供选择。

(二)坚持政治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

尽管实现中国本土化的现代化思想愿望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就已经出现并从那时起延续了100多年。但是这种思想愿望的真正贯彻落实则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表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及社会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对人类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思想等都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合理的尝试并加以改造。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政治学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日趋紧迫,我国政治学界应加快步伐,把本土化研究和国际化研究结合起来,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学术推向世界.实现中国和世界政治学学术的共赢。

(三)中国政治学需要自己的学科范式。

中国政治学要真正成为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更好地承担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事业中所肩负的责任,首先就必须加强学科范式的建设,要建立起中国政治学自己的学科范式。对中国政治学来说.唯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将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研究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公理.建立中国政治学自己的学科范式,以学科范式来规范、指导中国政治学的学术研究,才能在学术上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个成熟学科,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政治学”。

(四)坚持政治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政治学的科学性是指政治学以研究客观规律为主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地提出各种社会政治问题,这为我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政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使得政治学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加强。因此,我们要坚持政治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促进我国政治学理论体系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更好发展。

(五)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术观点的多样化。

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学术观点的多样化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政治学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方向的指导,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我们还要促进学术观点的多元化,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民主、平等、活跃的学术环境。

中国政治学要发展、要创新、要突破、要成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就必须要根据国情,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发展。要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要敢于创新,要使西方的政治学中国化,使中国的政治学“本土化”。只有中国政治学“本土化”才能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为中国的转型期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5

摘要:文章以广东省综合类院校、专业型院校等不同性质类型的高校艺术类学生为研究个案,分析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影响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和个性特点,提出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笔者以广东省综合类院校、专业型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性质类型13所高校的近3000名在校艺术类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次调研科学、全面,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提高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教育观念滞后,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高校对于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滞后的情况,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更多的是采用固有的课堂理论灌输等形式将相关理念传授给学生;教育内容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什么方法”的时候,选择“理论课堂知识灌输”的占66%,选择“专题讲座教育”的占15%,选择“实践教育”或“其他形式”的分别占15%和4%(图1)。当问及“您所在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内容如何?”的时候,选择“内容新颖,针对性一般”和“内容不新颖,针对性不强”分别占了46%和33%(图2)。由此可见,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均有待增强。

(二)教育方式老化,教育形式灵活性不足。

一些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艺术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重从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和性格特点出发,采用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没有注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到学生身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有效的形式,教育效果不佳。

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您认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教育方式过于传统,没有切合学生思想特点”(图3)。在关于“您觉得在您所在的学校中,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哪些?”的调查中,有69%的同学认为需要“创新教育形式”(图4)。可见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效性都有待提高。

(三)教育效果欠佳,教育成效不明显。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育效果并不显著,特别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育成效不足。据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都认为其所在学校在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方面存在不足,教育效果欠佳,有提高工作成效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如何”的时候,只有22%的学生认为“非常规范,效果良好”,有30%的学生认为“基本规范,效果一般”,有45%的学生认为“不规范,没有成效”(图5)。当问及“您认为您所在学校有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必要吗?”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有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一共占72%(图6)。可见,目前不少高校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效不太显著,要注重工作成效的提升。

二、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

(一)教育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因素。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标,有效开展教育工作,首先要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在教育理念上加以重视,加大教育的重视力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平时工作开展过程中把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到重要的日程上,从根本上加以重视,在相关制度安排、人员配置、教育工作开展等方面加以落实,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不是随意安排的,而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教育内容作为传递教育思想的载体,其是否丰富,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比较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注重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选取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

(三)教育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是否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采取的形式承担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使命,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方法。教育形式是否灵活有效,是否得以展现教学内容,是否得到受教育者的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形式,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一)重专业实践,轻理论学习。

艺术类学生有着自身专业的特点,艺术类学生一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实践能力,但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平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上。一方面,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由于高考录取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具体而言,艺术类学生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包括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其中文化课成绩要求比其他非艺术类考生低,因而高校艺术类学生中大部分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艺术专业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群体。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专业的兴趣和发展特点,艺术类学生更喜欢参加专业实践,喜欢参加各种比赛,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对文化理论知识的重视度不足。高校中有一些艺术类学生在追求专业学习的同时放松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更重视专业实践。

(二)个体意识强,集体观念薄。

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明显、个体意识强。一些人在思想行为上力图打破陈规,不受世俗^念的拘束,在日常生活中敢想敢干,善于求新求变。艺术类学生更喜欢展现个性、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引人关注。一些艺术类学生由于更多地倾向于自我意识,在平时生活中,个人本位主义较强,集体观念相对缺乏,不太注重协力合作,不大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团队意识比较薄弱,集体责任感不强。

(三)约束难度大,纪律性不强。

艺术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要求他们思维要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相比,艺术类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艺术类的特点,更重视个体和个性,更加注重创新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个性鲜明、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特殊的艺术专业学习模式容易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约束能力弱,做事比较随意,缺乏自律,自由散漫。艺术类学生在外表打扮上、行为表现上都体现出相对的自由与个性,纪律性不强。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的常规管理约束表示反感。

(四)自我荣誉感强,参赛积极度高。

艺术类学生自我荣誉意识强烈,热衷参赛、竞赛。相对于坐在课堂上听取理论讲授,他们更乐于在宿舍里完成各种专业作品。同时,艺术类学生喜欢通过各种专业赛事的参与,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所学通过作品展示体现出来,通过参赛发展自身的专业,获得相关知识,在参赛中获得荣誉感。

四、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标,有效开展教育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高校在进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和开展力度。要通过相关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活动的开展重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专业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改变课堂知识灌输、专题讲座教授等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大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实质性内化,提高教育成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于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为艺术类大学生接纳,教育成效难以显著,要有针对性地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出发,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选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内容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为更好地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注意从时展要求和艺术类学生特点出发,与时俱进地丰富教育内容,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选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陈旧,丰富性不足,针对性不强,教育成效欠佳。新时代,要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丰富教育内容。比如,可通过主题活动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开展教育。据了解,广东不少高校都会在每年的三月、五月、七月、十月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主题教育的契机,从艺术类学生专业特点出发,选取丰富的教育内容,融思想政治教育于主题活动中。可通过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开展雷锋题材动漫设计大赛、雷锋精神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健康心理漫画大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月”举办团员风采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青年精神;结合“七一党建”举办红歌比赛,培养学生知党史、爱国家的情怀;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月”开展“尊师爱师”主题书签设计大赛,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精神等,通过教育活动月,选取丰富的教育内容,并从艺术类学生特点出发,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强专业实践性。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否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显得十分重要。有些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教育成效不佳。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打造“专业特点凸显,学生乐于参与”的模式,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成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切实提高,要立足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学生真正乐于参与,真正在活动中善于展现自身的特点优势,寓教育于专业展示中,才能既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基于艺术类专业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艺术类大学生希望结合专业比赛、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教育方式,结合多媒体时代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工作。要注意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特长参加各类艺术竞赛,找准学生兴趣点。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在专业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各种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融入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接受教育,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才能提高实效性。

比如,在平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学生专业实际出发,立足专业优势,应时应景地开展相应的主题专业比赛。比如可结合动画、广播电视编导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廉政文化进校园”动漫设计大赛、“廉洁―诚信”广告设计大赛、“廉洁―诚信”书签设计大赛、“美丽中国―美丽校园”摄影大赛等主题比赛培养学生廉洁、诚信等方面的思想素养;结合服装设计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校园服装设计大赛、校园服装文化秀等活动发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特长,加强学生文明、自信、友善等意识的培养;结合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校园“红”歌手大赛、校园民族文化服饰展示等歌唱、表演比赛,发挥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奉献意识。通过各种比赛的举行,在比赛中既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凸显专业特色,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晓威.浅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艺术教育,2016(01).

[2]张春梅,陈佳.试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陆墨.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

[4]姜思哲.谈艺术教育中如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J].艺术教育,2014(08).

[5]李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初探[J].大学教育,2013(12).

[6]李岩.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

[7]张英.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科学的教育课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构建高校学生的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理论教学方式来奠定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基础理论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特点和文化素质,推动高校学生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特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近代史》、《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基础》理论内容的掌握和学习。最终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其基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我国革命历史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正确、科学的指导作用。另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马克思主义立场、世界观、价值观等的主要理论表达。同时涉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潮的关系研究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得是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生展开关于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规范,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采用一定的层次性和计划性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教育,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教育目标,从而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新时期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时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变革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侧重创新思路的教育;二是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点;三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四是以和谐社会为奋斗目标;五是完善自我网络道德素养;六是构建法律思维实现法制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在于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需要。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能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的侵蚀。

2.符合建设师生共同思想的需要

共同思想是事物价值尺度的标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构建师生的共同思想和共同理想,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发展,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师生拥有一样的理想目标,坚持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3.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社会深入发展,要求高校学生拥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精神等能力的提高,培养自我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从而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提供坚定的素质后盾。

4.符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面临着改革创新的要求。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培育,在新时期中以创新探究精神、和谐社会精神、可持续发展思维等的作为发展的重点。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标准为主要目的。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先进的经济政治理论、科学的哲学观点和丰富的科学社会主义。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从而对高校学生发挥正确的人生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理论思想,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规律,进行优化升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为指导,发展高校学生改革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以“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投身于社会事物的改革创新。三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推动学生形成“矛盾”观点看待社会,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思想,引领高校学生养成改革创新思维,把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学生在当前社会发展历程中,实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点,抛弃阶级革命。

(二)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为力量源泉,推动高校学生团结合作关系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强调历史的不是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同时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因而在高校学生在唯物历史观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抛弃英雄主义,实现师生、生生等的团结合作关系,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改革活动。另外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能够引导高校开展历史精神宣讲会,运用长征精神、抗震精神、抗洪精神等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思想,构建维系整个社会精神的基础,使高校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丰富高校的文化氛围,增加高校文化生活等的创造活力,鼓励高校学生展开积极的社会活动,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思想为发展方向,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状态。同时强调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思想为发展方向,能够引领高校学生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学生拥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新年,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发展观点。因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观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推动高校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为发展方面,创新改革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的创新发展,以生态循环经济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建立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解放心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要求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看待问题,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观点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以科学的社会主义观点发展中国的政治制度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参与到民主活动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体系。当前实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长久性、社会共同思想的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时期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推动高校学生能够养成唯物辨证观、唯物历史主义的哲学观点看待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观点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还推动高校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学习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朝着中级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张文富,屈彩霞.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1).

[5]李玲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D].中北大学,2014年.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7

[摘要]前沿问题的提出和破解,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点,也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坚持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认识和反映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等前沿性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9—0005—05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理论和实践面临着诸多新考验和新挑战。不仅其研究范畴出现了新扩展、新特征,新的带有规律性的前沿问题也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一、为什么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

所谓前沿问题,是指当前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正在或即将发生的、反映事物发展核心趋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既包括理论研究发展和创新的学理性问题,也包括在具体实践中、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包括原有的研究范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呈现出的新内容、新特征,也包括在以往理论和实践方面从未遇到过的新出现、刚发生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全新问题。前沿问题,一般是新问题,但新问题不一定是前沿问题。理论上的争论与困惑,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都会衍生出一系列需要研究和破解的前沿问题。前沿问题具有代表性、新颖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有些一般命题,经过人们的研究和思考,会上升为前沿问题;而随着结论的逐步揭示、问题的逐步解决和研究热度的递减,不少前沿问题也会转化为一般命题。一个前沿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常常意味着一种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的出现。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在发现和破解前沿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一般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遇到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规律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关系到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前途和命运,并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普遍性、关键性、集中性和迫切性等特点,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逻辑范畴和范式规范尚未真正统一,理论公信和学科自信还未完全确立,需要通过破解前沿问题,进一步探寻发展突破口和增长点。

前沿问题的产生,与当前教育主客体的时代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多种价值观、多种文化发生激烈碰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都变得更为复杂。从施教者和受教育者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涵盖了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但也具有强烈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个性特征鲜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成长要求多样和自我教育能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提出、研究和破解,都不能脱离这个现实环境和时代背景。

前沿问题的提出和破解,能够使研究视角更加新颖、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研究领域更加宽泛、研究体系更加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历史高度,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认真研究与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事业紧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社会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把握时展脉搏,认真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追求真理和驾驭真理的科学精神面对问题,发现困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问题,切中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真问题,聚焦攸关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大问题,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二、如何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

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必须突破传统经验和传统理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去思考,从新的角度去审视。研究者不仅要有前沿性的研究视野和胸怀、独具匠心的问题触觉,更要具有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和科学的方法。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8

【关键词】中国政治;“新常态”;新思维;新对策

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具备新时代特征的伟大历史斗争中,始终坚定不移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且在全面深化改革、从严治党、推进依法治国等众多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新气象和新特征,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当代建设的新局面,不仅彰显出一种带有鲜明趋势性和不可逆转性的发展状态,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正在逐渐走向“新常态”。构建“新常态”思维,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经阶段。

一、习式政治“新常态”概述

“新常态”这一概念是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论断,涵盖了经济增长速度、结构、动力等内容,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发展息息相关,经济发展所必须的改革动力、简政放权等问题更是与政治领域紧密相连,所以经济“新常态”与政治“新常态”的研究往往结伴而行。从我国当前政治社会的发展状况看,十以来我国的政治面貌已经开始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所倡导并主持构建的政治“新常态”使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在变化中开始表现出六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在政治社会的根本理念上为人民主体地位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在政治社会的发展上积极拓展了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在廉政建设方面逐渐形成了高压反腐新格局;在民主政治方面建设协商民主新形式;在治国理政方面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布局、深化改革新局面;在党建方面突出从严治党,优化党的统一领导。

同时,必须明确的是,提出的“新常态”这一重要论断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新情况:一方面,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和演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新情况也随之增多,进而形成了一种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党和政府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和对待;另一方面,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而做出了诸多努力,为党的建设事业以及社会政治改革的稳定发展、治党治国等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是我们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营造的一种趋势性的新常态,需要我国党政府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认真对待和研究。

二、我国政治发展的“新常态”趋势

党的十以来,我国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开始抓住机遇,主动发展,逐渐形成了党和国家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方面趋势性的“新常态”,涉及到政治“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面形成的政治“新常态”趋势。现阶段我国执政党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发展规律,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将这种自信与改革创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社会主义民主选举与民主协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新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动摇,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格局,正在逐渐成为政治“新常态”的首要发展趋势。

第二,在推进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彰显出的“新常态”趋势。目前,我国执政党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注重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加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增加社会活力,不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还致力于提升改革的针对性与实际效果,发挥法治建设在改革中的引领作用,确保改革工作的法治性与规范性,正在成为政治“新常态”的发展趋势。

第三,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依法治国方面形成的政治“新常态”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依法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各民族和谐统一发展,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正在成为政治“新常态”的发展趋势。

第四,在从严治党方面形成的政治“新常态”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本身形成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建思路和理念,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同时,以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严格惩治党员队伍中的不良作风和腐败问题,为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生活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正在成为政治“新常态”的重要发展趋势。

三、构建政治“新常态”的新思维

(一)重视协商民主

在政治民主方面应该重视发挥协商民主这一特有形式的独特政治优势。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却遭到西方国家的质疑和否定,而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政治民主已经成为十以来政治建设的重点问题。为此,在认真研究了中国政治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政治“新常态”的建议,重点强调了民主的多样化发展形势与在现实社会所表现出的多元化构成状态,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2014年,在庆祝人大成立60周年和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的两次讲话中,给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高度评价,认为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中的重要体现,预示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观念的诞生。可以说,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观念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的权利,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二)注重创新布局,深化改革

在治国理政方面逐渐形成了创新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掌权工作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逐渐发展到国家治理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在新时期的发展建设问题,在政治新常态的思想中正式提出了要切实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新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发展新理念。从对政治新常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创新国家治理布局必须要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军事、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内容,积极探索领导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十项重要能力,为深化全面改革创造条件。同时,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强调,我国政治发展已经进入到新局面,改革也开始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调动一切有利改革的积极因素,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法治思想

在政治社会的建设发展方面逐渐开拓法治建设新道路。国家法治建设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基本方式,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宏伟目标,并把这一宏伟目标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新时期,在构建政治“新常态”的思想理论中接续了邓小平同志的依法治国思想观念,正式提出了“法治中国”的先进思想理念,强调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依法治国思想上升到法治道路。而在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首先应该做到以法律为依据开展治国、执政和行政工作,积极构建法治国家、政府和社会。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严格的法治实施、监督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最后,要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构建政治“新常态”的新对策

(一)把握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思想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对经济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反作用,我国政治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案例都明确显示出国家政治工作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灵魂。因此,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构建中国政治新常态一定要主动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为政治新常态的构建提供相应的保障。必须要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学习贯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落实“四个全面”建设要义,满足人民大众在社会建设方面的共同期望和需求。

(二)传承红色基因

十以来,面对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以及脱离群众等诸多严峻政治问题,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责无旁贷、用于担当的精神力挽狂澜,通过正本清源、反腐倡廉,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政治“新常态”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中,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作为政治“新常态”的建设主题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本色,以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不折不扣对人民负责,真心实意让人民作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坚决将党的红色基因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三)落实从严问责制,坚持反腐斗争

强调,从我党近几年的反腐案件和巡视中所发现的社会问题看,我们面临的反腐斗争依然严峻,减少腐败增量、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重新构建政治社会“新常态”工作任务艰巨。因此,党和政府必须将高压反腐工作作为政治“新常态”的构建内容,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反腐决心,无、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力度,加大问责力度,发现反腐案件和现象必须严查、严惩,树立具有强大震撼性的工作旗帜。在工作实践中,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以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反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历史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排除一切干扰和阻力,争取取得反腐斗争工作的胜利,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四)加强党建,从严治党

在党的建设方面,应该重点关注党建工作中的制度改革和严治工作,优化党的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要发挥统一领导作用,就必须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制度改革,提升领导工作的实际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通过逐步改革最终完成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科学转变,并从琐碎的党建工作中真正解脱出来,开始从宏观方面对政府工作进行相应的思想、政策等工作指导,在政府工作中日渐发挥政治权威作用。根据政治“新常态”的思路,不仅应该重视对党建工作加以改革,并在政府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还创造性的提出应该对党的制度加以改革和从严治党的政治思想理念,开拓了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总之,在当代社会的中国,政治新形态已经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初步的重视。然而在社会政治建设中要想对政治“新常态”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各项建设中与之相适应,关键在于及时调整政治建设心态、调整执政思路,积极探索“新常态”的发展对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耀桐.习式政治“新常态”六大鲜明特征[J].人民论坛,2015(4):14-19

[2]王建华,邵律.实现“新常态”的深层次思考[J].上海经济,2014(10):23-25

[3]储建国.官员不能为“圈子”效命――2014反腐开启政治“新常态”[J].人民论坛,2015(1):6-7

[4]山西官场破立构建政治“新常态”[J].西部大开发,2014(12):92-93

[5]赵义.反腐与政治“新常态”[J].法治与社会,2015(1):51-53

[6]管清友,朱振鑫.政治“新常态”:不一样的治理体系[J].西部大开发,2014(12):76-80

[7]王永昌.“新常态”新谋略[J].浙商,2014(15):102-103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9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效应;目的;关键;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43-0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新兴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既有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也存在着对人的需要的适用、有效、满足的关系,这也就规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而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价值实现离不开价值创造,没有价值创造就谈不上真正的价值实现,价值创造是价值实现的达成和新的价值需要的开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即创价效应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自觉。

一、主体性发展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创价的目的,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作用

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主体性逐渐增强的过程。近几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转向,更加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发展。从主体的人的个性、创造性的自主开发,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最终全面发展的角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的思考和把握,是其价值有效创造的目的和归宿。

利用网络多样性的特点,克服重共性轻个性的思维,注重主体的个性发展。从人的属性来看,人性是人的各种属性的集合,因而个性是丰富多样的,试图把多样的个性通过固定的社会属性统一起来是不合理的,也是与社会发展相背离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努力获得独立的个性是必然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来看,一些立足于对人性的统一而形成的教育方法、内容和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违背,甚至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无法实现教育价值。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个性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平台,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和内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对社会共性的开发和引导融入到个性彰显之中,可以有效促进主体个性的发挥。

利用网络原创性的特点,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价惰性,激发主体的创造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层次多样,在具体实施时会出现两种行为偏差。一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施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认为作用于思想的过程具有内潜性的特点,缺少必要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只要将教育完整的实施,有一定的素质提高和行为改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价值循环就封闭了,价值便实现了。另一种是将教育内容的传达灌输等同于教育价值实现。认为只要是按照要求进行教育,哪怕是照搬照抄,或是“搭个便车”依托集体大教育都可以。这两种行为的偏差,说到底就是把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相割裂,忽视价值创造的环节,形成“创价惰性”。一些人打着“传播”、“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旗号,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强制式”、“填鸭式”的说教,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等同于教育者教育内容的完成。导致教育主体主观不愿意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而受教育主体更是被动接受。然而,早在《青年团任务》一文中,列宁就已经指出:“初乍看起来,总以为学习共产主义就是领会共产主义教科书、小册子和著作时所讲的一切知识。但是,给学习共产主义下这样的定义,就未免太草率、太不全面了。”“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2]教育是否有效是跟教育与实际结合是否紧密正相关的,也就是说,不根据教育内容、环境、对象等实际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自身的“原创性”特点需要与主体创造力的发挥需要不谋而合,从内容到形式,从一个视频到一个动漫,从一段评论到一句聊天,都需要主体创造力的发挥。把握网络的原创性特点,开发更多的原创性内容,可以有效地克服“创价惰性”,激发主体的创造力。

利用网络的信息交流手段,克服重施教主体轻受教育主体的思想,引导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开展,过去大多从社会哲学范式中把握主客体关系,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探讨。认为教育者是主体而受教育者是客体,过分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作用,轻视受教育自身作用的发挥;过分强调教育主体的教育作用,轻视受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必须增强主体的力量。这个主体不仅指教育主体,更重要的是指受教育者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两者对于全面发展追求同等重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和关键。网络作为一种“人——网——人”的信息交流平台,突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信息提供与反馈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增强网络两端人的交流互动,发展信息传递的双向维度,从而开发社会个体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客体的创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的关键,要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造开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价值客体,并以其自身的结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发挥作用进而产生实际效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主体并产生实际效应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思想信念、道德法制、政治观念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资源客体作用于主体,并使主体形成内化素质,外化行动的过程。因此,以教育内容为主的信息客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其最终价值实现的关键。

信息客体的开发应具有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客体要契合主体发展的特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等必须与受教育者主体的生活经验、利益诉求、接受能力等特性相适应。这就要求对信息客体进行“原创性”的开发与再开发,满足主体多层次、差异性的需要,满足主体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需要。比如,美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网络公民教育、网络历史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宗教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这“五育”为主要内容来实施的。这些内容出现在美国各类网站和论坛中,人们只要点开网站,便随时随地受到美国的民主、法制、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只要将内容设置“对味”,受教育者主体将会自觉接受,各取所需。二是信息主体要契合时展的特点。把与主体自身需要形成的“原创”内容放在时代背景中考虑,使之进一步“具体”化。这样就能调动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不断开发教育内容,处理好信息稳定与灵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使当前的社会热点与重点问题与个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引起关注从而实现效果。

信息客体的开发应更加立体化。在信息客体的开发中,既要注重信息量的全面扩大,也要关注重点信息的深度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要适合各种受众群体的需要,实行全方位的覆盖,更要对热点难点重点问进行深入的开拓。比如,美国非常注重运用网络平台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入讨论。从问题的出现到升温,再到背影的挖掘,美国的各大网站都会全面跟踪、深度分析,并把官方的态度观点暗含在其中,传递给网民,使网民在关注国内外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引导和教育。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关注也开始增加,各大网站中都会看到相关问题的跟踪报道,但对于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的前瞻性、延续性以及设计性上还有所欠缺。

信息客体的开发应更显主导性。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平台,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对受众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处理好海量信息的庞杂无序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针对性相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必须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开发具有主导作用的网络载体,如论坛、在线访谈、博客、微博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消除盲点。另一方面,必须巧妙夺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要及时捕捉网络舆情热点,增强对有关热点的预见性,争取舆论引导为“第一落脚点”;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正面,强化主流;要推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放大正面舆论;要培养网上“意见领袖”,引导网民自我教育[3]。

三、价值过程再创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价的条件,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的互动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讨的前提是双价值主体的存在与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价值主体互动在网络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由此,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主体互动过程的发展创造也便成为其创价的条件。

提高互动环节的可信任度。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双主体之间的信任以及主体对客体的信任是其参与互动的前提。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技术研发,限制黑客攻击和“网络水军”对信息的虚假影响,提高网络“自我净化”功能,确保网络本身的可信任度。要通过加强互动交流引导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共议办法,并在合适的时机付诸实践,逐步提升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度。

加强互动环节的可拓展性。结合网络特点,通过科学的设计,加强互动环节的拓展性。比如,在面对问题时,习惯的思维都是“发现问题——解答问题——形成结论”。通过这种做法设计出来的由教育者主导的教育环节,忽略了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受教取向。在这样的设计下,尽管使用了网络平台,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单向的,类似于正面灌输,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的双向教育功能,问题的设计也缺乏拓展性。如果采取另一种方式,即“发现问题——引起关注——充分讨论——产生质疑——有效启发——悟出道理”,教育者与受教者都充分参与,既有正面的引导又不乏质疑的声音,虽没有思想的统一,却能形成一定的共识,教育者与受教者在整个环节中均有收获。对互动环节的拓展性思考是增强主体良性互动的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加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增强网络互动的辐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与“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就能不断开发出新的形式和内容,创造出不同程度的辐射效应。以微博为例,一方面,它把关注点由具体的重点人、重点事转移到普通的身边人、身边事,使得传播效应更普遍、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它把信息传播方式由“一对多”,转变为以一人为中心,水波状一层层向外辐射。这种辐射效应的出现极大增强了网络的传播效益,开创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注”与“被关注”的社会化互动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被关注”的形式辐射传播,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与接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向类似于“微博”等具有辐射效应的方式和手段上拓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政治发展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新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一、分化与整合: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学科地位逐步确立和上升。1984年,我国在武汉大学等12所院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意味着我国开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门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并开始着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标志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1990年全国又有8所院校创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199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作为重点学科加强建设。根据这一精神,筹建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点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创立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的创立,是中央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强建设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在建设过程中,既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内容,又注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规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传播。2001年,国家又批准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首批设立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博士点及国家重点学科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在贯彻这一文件过程中,国家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从2006年开始,思想政治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由半独立走向独立,由非重点学科走向重点学科,由低层次走向高层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深刻分析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学科分化与整合发展的问题。学科分化是指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和建设,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学科整合是指学科在分门别类研究和分化发展基础上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为学科整合与整体发展。按照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一个学科产生以后,首先是对该学科进行总体研究,然后逐步深入、分化,进入到学科内部分门别类地研究。形成独立的研究成果后,逐渐分化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再在此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形成新的综合研究成果,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这一过程既是一个由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学科发展的这一规律也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规律和趋势,现代科学发展就是高度分析与高度综合相结合,一方面,不同学科的分析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有力促进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建设一定要适应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做到在学科分化的基础上实现学科的整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更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当前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自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既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关系,也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半独立的学科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发展必须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也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成果综合和学科整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二级学科研究成果的概括和综合,没有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可能获得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主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他二级学科的发展,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发展作出特有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分化与整合的关系上,还要注重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新的分支学科的关系。学科建设不仅是指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更多的是指二级学科的独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如果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它也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要在加强自身分支学科建设上下大功夫,力争在每一个分支学科上有所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努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整合和整体发展。

   二、内涵与外延: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由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向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转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规模急剧扩大,学生数量、教师人数、研究成果等迅速增加。目前,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达到66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295个,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达到了21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生的数量也达到了相当规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必然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家学者长期辛勤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学科支撑;也为新形势下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优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繁荣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隐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虽然多达66个,但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还十分欠缺,不够稳定,有的教师学科定位还不够明确,同时在几个博士点上从事教学研究,研究方向也不够清晰,缺乏长期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缺乏深入扎实的学术研究,缺乏有深度、有影响、有建树的学术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集体攻关的团队精神和科研能力还有待增强。凡此种种,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目前主要还停留在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阶段,它虽然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要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成为成熟的学科,还必须向内使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内涵发展,就是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点由扩大学科规模转向重点提高学科建设质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