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十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十篇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7:55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1

关键词: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

1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

1.1地铁功能性的缺失

地铁站点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建筑,满足其功能性是一切设计的前提,公共艺术的设计也应当满足地铁站点的功能需求。公共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主要是指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对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中的元素进行改良,使之更好的为广大使用者服务。城市地铁的每一个环节都正常运转,发挥其功能,整个系统才能正常运行,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在体验过地铁带来的便利后,很多城市地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很多城市地铁空间系统的公共艺术设计人员都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对地铁空间的设计往往带有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习惯,难从城市地铁建筑空间本身出发进行设计,对某些部分的设计状态存在非专业化的现象。

1.2地域文化特征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地域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特征。创立具有丰富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对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竞争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于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国内的理论大多比较陈旧,没有形成自己独特地域文化特色,没有形成风格和体系,盲目抄袭国外地铁建筑的设计风格个,是我国的地铁设计出现千人一面的风格。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把传统的静态设计转化为动态设计,实现思想模式质的飞跃。

1.3艺术审美的缺失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人流交换的空间,更应该是传播文化,展现历史,营造艺术美感的空间。目前,我国的铁路空间系统环境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艺术审美方面关注较少,设计的重点仅仅是实现地铁内人流有效的交换,对于艺术感、人文情怀等关注较少,在目前我国地铁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建筑空间的艺术设计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地铁站点空间进行艺术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地铁空间的形态、尺寸、方位、意识形态等特点,以及使用材料的特点和技术是否能够达到,之后再进一步考虑使用者的审美和心理,如果做不到这些就很容易导致空间系统内部公共艺术性的缺失。

1.4人性化设计的缺失

地铁空间的设计应该首先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研究人的生理、心理、认知、社会背景等特点,考察人与环境的关系。人性化的设计要建立在满足功能化和理性化的基础之上。现代地铁的内部环境中,往往在设计视觉图案上排列单一,尽管有人在维持秩序,仍然不能让人感觉到人性化的设计感,此外,设计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来组织空间,导致使用者对于环境的认同感、场所感消失,相近的空间布置,常常给人不知置身何处的感觉。

2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在满足地下建筑空间功能性的前提下开展。通过理性设计,更合理的安排人流在城市地下空间的穿梭,并且保障行人从地下通道顺利到达地面,并且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使用者休闲娱乐和商业活动的需要。

2.2地域性原则

现在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的需要,更是一个将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体现。地铁是一个城市和文化的符号,是体现城市地域性重要的载体,触及一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地铁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以地铁来展示城市的形象,基于此,在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上应该满足城市地域文化要求和地域的归属,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2.3美观性原则

地铁空间的设计不仅仅应该具有功能性,更应该遵循美观性的原则,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地铁空间是其他城市的使用者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途径,城市地铁空间的设计在细节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内涵,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其地铁的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就越应该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

2.4个性化原则

人和环境相互影响,环境是人们生活的行为场所,是人生活的物化体现。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符合个人的心理需求,分析各个层次的使用者的需求,塑造人性化的使用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内涵的表达正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深入影响着它的使用者们。

3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方法

城市地铁空间体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针对前面提出的功能性、地域性、艺术审美、个性化方面的问题,下面从对地铁站点建筑空间影响较大的引导系统、传媒系统、照明系统、公共艺术系统、通用设计系统几个部分展开研究,分析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的要素及方法。

3.1空间导向设计

城市地铁空间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系统殊的构成部分,在满足基本的交通功能的同时,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地铁站点空间,不仅仅是人流交换的空间,其作用不只是停留在“通过”这一简单功能,它们像城市的建筑一样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一个综合文化艺术、科技、生态元素、人文素养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载体。

3.2空间照明设计

空间照明是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重点部分,是保障空间的实用功能提高公共艺术品质的重要元素。光的选择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一门语言,表达着对停留者的关怀,为使用者带去一份舒适与温馨的感觉,光照环境要做到与空间环境和谐统一。就照明方式而言分为自然光照跟人工光照两种:(1)自然采光:将天然光线引入地铁内部环境,这个过程不仅仅受到建筑的物理环境、地形、采光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地铁空间应该因地制宜的利用人行道、地面广场等场所,尽可能多的采用自然光线,尤其是应该注意放大光线在调节使用者心理的重要作用,给人以身处地面的感觉,在条件不允许时,即便是只引入自然界的一束光线,也不会给人与地面隔绝的感觉。(2)人工采光:由于地铁空间处于地下空间,其采用自然光的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照明的功能,因此,必须借助人工采光的帮助,实现视觉效能的需要,并且起到增加车站识别性的作用,通过采光照明提升空间的亮度,给人以空间扩大的感觉。

3.3地域文化空间设计

公共艺术的设计应当根据城市的地域特色,在地铁站点建筑空间的各个部分加以运用,包括建筑公共区各个界面,如墙面、地面、吊顶,公共设施如灯具、座椅、垃圾箱,以及地铁地面出入口地面亭,在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上面应当体现当地城市的地域性文化,传承地域性风貌,增强可识别性,形成鲜明的特点,传承地域文化。

3.4艺术空间形象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形态包括运用城市中的各种材料、各种造型、各种功能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此外,还包括城市公共空间放置的各种绘画、装置等艺术作品。公共艺术种类繁多,规范性不强,公共艺术帮助增加空间艺术感,在城市地铁空间中运用的公共艺术包含标识、图示、悬挂等。

3.5通用设施设计

城市地铁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设计少不了通用设施的设计,通用设计的理念是满足各种类型人群的使用需求,将公共艺术与通用设施巧妙的结合,可以在满足使用需求同时将公共艺术在不同类型人群内传播。通用设施涵盖内容广泛,设计对象贯穿整个城市的地铁空间环境,以电梯和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为例。电梯:电梯的设置对残疾人、老人、儿童在空间升降中具有重要作用。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动扶梯的特性决定其优良的使用特性,既安全又方便。乘轮椅的使用者可以借助升降机实现上行和下行,尽管目前楼梯升降机还不多见,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种趋势。

4结论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2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生态化;城市景观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变化,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研究和设计实践对象。城市居民作为城市环境的主要元素,是城市公共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城市文化框架内研究城市空间的环境文化、景观文化、人与环境互动文化,合理规划城市公共空间,有助于打造城市居民与城市景观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将城市公共空间呈现为记录城市文化变化的空间,也是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发展的要求。

1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彰显了城市的整体文化

1.1城市公共空间聚合了城市文化

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休闲的场所,既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福祉的反映,在城市整体文化结构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既是一项物理活动,也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要考虑空间环境的物理参数———公共空间的布局、构成、发展规模、自然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城市空间对城市居民教育的作用,如特定的空间艺术形象,让城市居民能沉浸在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语境、营造情绪、唤起情感、设置格式行为并成为城市场景的一部分[1]。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时代、聚落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反映,带有聚落的自然、历史和文化特性,构成了城市的文化代码。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中,嵌入这种文化代码,符合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心理感知要求,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理念。

1.2通过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展现城市文化

人们对一个城市文化的认知很大程度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在微旅游成为旅游热点的时代,城市居民和游客正是通过对城市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多样化感知认识城市。因为对居民和游客来说,城市的视觉形象是不同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代码———标志性符号,人们可通过标志性符号了解城市的人文地理。通过标志性符号可表达城市空间环境所荷载的文化,其所有元素无一例外地都具有这个特征。目前,打造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已成为全球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标志性符号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城市的标志性符号生态化方向有助于解开城市的文化基因密码,人们能通过它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的文化。这样的标志性符号是城市居民在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下,与城市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的[2]。在城市中,不仅建筑环境、活动空间,还有地域的自然特征———城市中的河流、山脉、森林以及各种可见的现象等,都是人们理解和认识城市的信息载体。

1.3城市标志性符号凝结了城市居民的共同价值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及其动态变化,体现了城市空间的特殊性目的性———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城市系统的形成和运作取决于其居民的社会活动。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客体感知文化,包括刻板印象、原型、某些价值观、符号和神话[3]。在城市空间结构形式中,城市居民扮演多种角色,如行人、乘客和司机等,并且每个人对每个角色的看法都不同。一个人对城市的感知受其接收到的视觉信息量、运动速度和感官图像的解释的影响。城市空间标志性符号不仅由建筑师创造,而且是在与城市居民的直接对话中产生的,其展现的空间形象表现在其个性和主观性上。如今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标志性符号,常常需要视觉导航作为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使其成为文化交流的标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从视觉符号中获得关于城市的各种信息,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的标志性符号展现的活跃颜色和形状与城市居民相互作用,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城市文化元素反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历史景观和文化传统

2.1城市空间规划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现代文明的根基体现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良好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现了文化的价值优势。在一定时期,规划结构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象,形成特定的城市风格。城市空间内的形式通常不是由单一风格统一起来的,城市的视觉形象揭示了某种主体空间环境的特征。依规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民间装饰和几何形式的元素,构建公共空间的城市视觉和象征体系,纳入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2.2城市空间规划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

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历史部分,是在不同时代重要的城市规划限制影响下形成的,是连续的历史过程。城市历史环境的脉络不仅直接影响公共空间建筑和艺术外观,而且对功能内容也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遗产———历史建筑、建筑古迹、建筑群、景点的保护是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领域之一,是城市的独特文化资源和城市标志性符号,需要在规划时加以保护。保护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资源的一项特殊任务,是在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内建立城市规划调节发展的机制。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时,需要弄清楚关于建筑和城市规划环境的价值、城市历史面貌的完整性及历史地点边界定义的必要信息。在城市空间规划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显示文化遗产对象的区域边界,并把它们融入城市规划活动本身的过程中,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地区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潜力,成为城市的财富。具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城市外观、绿地、街道和广场等,存储有关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很有价值。独特的城市标志性符号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结构、视觉外观乃至文化传统方面,决定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特征。对于城市而言,注重保护公共空间标志性景观特征,应使其绿地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提升到同等水平。城市公共空间标志性符号的审美特征,包括主要景观组成部分,提供了视觉联系的空间领土的表现力和可见性,也是休闲娱乐价值评估的基础。也正是这种自然的标志性符号景观才有助于城市居民认同自身与居住区,形成城市社会文化系统。

3公共空间规划要体现绿色主义文化要求

3.1绿色主义文化是城市生态化的要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实现城市绿色化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文化的标志。当前流行的“绿色城市主义”就其表征来说就是一种城市生态文化。绿色城市主义旨在形成零排放和零废物的城市设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促进紧凑、节能的城市发展,寻求改变现有的城市设计原则。其主要思想是创造生态一体化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提供和改善环境效益。绿色城市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流行概念,其目的是改造现有城市,注重调节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未来,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审视自然、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绿色城镇化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战略,完善人居环境的建设[4]。由于交通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全不同的、分散的绿色城市规划系统成为可能。现代城市交通体系和绿色城市主义概念的结合,为增加全新生态城市设计原则提供了可能性。从全球视野看,城市的生态化趋向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的挑战,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着眼于这种新的变化理念,从生态导向的角度重新思考现有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基础设施系统,使绿色理念融入城市空间发展中,把城市公共空间打造成为紧凑的、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是目前国际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3.2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与自然环境相匹配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生态化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流。国外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实践经验研究表明,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在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面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且在该地区的自然地貌特征方面进行结构化,立法确定定居点的自然框架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在城市聚落边界内,分配景观规划区不仅可确定自然和城市化领土的比例、规范经济活动,还可保护城市文化无形价值的形象。一般而言,城市聚落或其部分的景观规划是在社区或地区景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其中包含分析地质系统初始空间结构,以此作为某些功能区定位的基础。分析生态环境(森林、田野、湿区、湖泊和河流景观)的状态,厘清受保护领土和个别自然物体的环境联系,能增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爱态度,积淀成为社会深厚的文化传统。

3.3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化设计要遵循绿色主义原则

建造城市公共空间内的自然景观,对其进行功能重组,创建公共绿地,利用位置的特殊性增加社会和改造区域的投资吸引力,使城市成为宜居之城,成为人人享有幸福的城市,这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者努力追求的目标。城市绿色化基于在城市空间每个发展阶段,尽量减少使用能源、水和材料,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用生态导向技术设计公共空间建筑物和结构,以天然材料为主,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处理各种废物以获得额外能源。为了使城市更具弹性,在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以系统、渐进的方式理解和应用绿色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各种城市空间项目的背景和规模情况下都有效。应针对城市不同的公共空间情况制定特定方法,使原则适应特定的气候条件、场地环境、技术可用性、社会条件、项目规模、不同的组织、利益相关者等。只有多方位理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法优化过程和对公共空间更广泛的发展背景,才能实现有效的公共空间设计效果。为了城市居民的利益,需要采用整体方法实施这些原则,并使用可用的现代技术。有些原则一开始可能很难实施,但却很重要,具有节约资源、改善生活条件和增进居民之间社会交往机会的潜力。这些原则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协调增长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

4规划要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方式的规定

4.1城市公共空间规划需要法规来指导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历史文化名胜整治法规文件是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遵循[6]。法规对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保护和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起到良好的促进发展作用。然而,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仍然存在困难[7]。目前,需要更详细和全面的方法制定相关法规,同时,考虑区域文化和聚居地的独特性。以法规为依托,在现代城市规划实践中,一些历史街区综合改造项目要考虑文化遗产对象边界内的所有空间,必须根据对象的历史和文化特性形成保护方案。同时,在开放公共项目的设计中,形成利用历史环境的具体保护机制。

4.2城市规划法规的制定要考虑城市的人文特点

目前,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方法论、指南和规定,主要基于国家标准、实践规范、卫生规范、规范的典型建筑解决方案,很少考虑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理解的特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对建筑物的形态、社会结构、景观领土发展的生态和文化基础的配置,都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城市规划法规。改善与城市其他部分空间连通性,修复城市的历史环境,建筑遗产对象及对现代社会需求的适应,正在成为城市规划的主要优先事项。在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全面系统的方法改造开放公共空间,需要制定地方法规或标准,管理和重建个人居住区的开放公共空间,在规定的框架内,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原创性的要求。建筑和城市规划法规不仅可具有通用性,考虑到城市建筑环境、建筑物形态、自然和社会的价值及文化特色,还可具有灵活的独特部分。每个城市聚居地在其结构、发展历史、地理和开放公共空间类型方面都独一无二,需要以个性化的方式制定建筑和规划法规,允许对每个公共空间采取实质性的方法保护和保持历史和文化环境的特性。分析城市开放公共空间的现代方法,使其在城市规划法规中制定具有普遍的城市现代公共空间发展趋势成为可能。在规划中,通过开放公共空间环境景观形成文化和体现历史传统,已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共识。

5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3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运用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建筑模式在国内占据的比例显著提高。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有利于城市职能的复合开发,充分提高了城市形象和价值。以重庆市为例,进行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现状的研究分析,希望为国内城市发展指明方向。

国内城市综合体空间导视的构成特征及存在问题

1.国内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导视的构成特征

(1)国内城市综合体建设由于人口众多,城市建筑面积有限,使得在进行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设计时,必须从空间导视系统考虑,保证公共空间承载更多的城市社会发展职能。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深入,城市综合体设计在导视系统下,公共空间设计的社会性显得尤为突出,所承载的社会职能也越来越复杂。重庆市是国内有名的山城,重庆市结合各种山势与嘉陵江、长江形成的复杂空间形式,应用综合体空间导视系统设计城市结构,使得城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城市形象更加凸显。

(2)现代城市的很多职能,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上。随着当地政府对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构架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强,越能通过城市的建筑空间,体现出城市化。因此,全方位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为未来城市建筑的发展主要方向。重庆市为了提高建筑品味,追求中高档次,以金融职能体系为主体功能,注重特色风格建设,打造一体化的全方位的城市功能建设。

2.综合体空间导视设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城市综合体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水平,虽然在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目前的城市整体综合体空间导视发展状况来看,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城市职能发展还不是完全适应。

(1)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相对于单一建筑体系来说更具优势。但当前的国内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设计,大多偏重于对个体空间设计,缺乏对整个城市进行科学的导视布置、设计。在进行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与城市职能整合设计时,没有有效解决,城市整体导视与城市职能之间的协调性设计。

(2)国内一些开发商与建筑工程设计师,为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表现化,忽视了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布置。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能够有效整合城市整体的空间职能发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合理,必然影响到城市整体空间功能的使用,最终反而对城市整体品质和经济价值有所降低。

(3)国内对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认知程度不足,没有将场地特征与附近的建筑体量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给人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的无序感。

(4)景观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的主要内域要素,能够柔和周围的环境,调节当地的小环境。国内当前的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对城市环境主题表现不明显,整体空间缺乏灵动性。

城市综合体空间导视协同设计

1.内部协同设计

内部协同指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与城市综合体整体的空间、功能、交通和景观系统之间的有效协同,空间组合协同是城市内部协同关系的基础。

(1)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的内部协同组合设计主要有五种:空间布置、空间围合、空间连接、空间层叠、空间嵌入。五种方法之中,综合体空间导视空间采用空间并置的方式时,城市空间构成能够有效地表现出的城市开放性和建筑独立性。而采用空间嵌入的方式时,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功能关系表现也较弱,但实现了空间与体量协同的灵动关系,城市的空间构成布局也比较灵活多样,使得建筑体量和外部界面形式更加丰富。

(2)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的聚合协同设计,主要是以公共空间作为综合体导视空间的组织重心,实现城市功能的统筹布局。从空间形式来看,公共空间的形式越通畅,综合体导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联系就越发紧密;从空间职能来说,公共空间是综合体导视空间中人们的主要交流活动的空间。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的聚合协同设计,可以有效增强城市职能特征,提高生产使用效率,实现综合体的内部集约型,加强了城市功能之间的联系。核心公共空间的组织功能体系要注意城市职能多样性,保证同场地特征因素协调一致。

(3)通过城市核心公共空间对城市综合体的功能整合,是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常用方式。以公共空间作为关键节点进行城市功能整合,可以确保各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核心公共空间与动线空间进行整合设计,能有效提高各功能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4)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系统同公共空间景观协同设计,主要体现在两者协同的主题性、景观性和舒适性。人对空间形式的感知体现了人对空间环境的最基本的感受,不同的空间形式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表现形式类型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设计,可以有效的表达出综合体导视空间设计的主题意义。而在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系统设计,通过景观等元素植入,为人们营造舒适的景观环境。

重庆市的地面形式复杂多变,采用了综合体导视空间系统设计以空间嵌入为主,多元化空间有机组合,通过公共空间的过渡和渗透,以城市公园为核心进行立体布局,使城市建筑与当地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体现出时代性和地域性,使城市整体布局显得自然美观。

2.外部协同设计

以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协同设计为要素,是实现城市综合体外部开放性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的利用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综合体的经济、社会价值。对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可以充分实现城市功能的集约化、空间景观协同的整体化、城市交通协同的立体化。

(1)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与城市职能的协同设计,需要政府同投资开发商建立有效地合作关系,促进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模式的建立解放,建筑师要大胆创新,科学应用不同的空间组合方式,营造出城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复合公共空间,加强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复合功能。重庆市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建设开放式的城市公园,加强开放式链接,强化与周边建筑的链接,创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

(2)城市整体导视空间与城市交通的协同设计,是城市综合体导视系统设计与城市职能设计的主要模式,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根本方法。城市公共交通占用的公共空间比较少,而且交通运输能力较强,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国内城市的拥堵问题的根本方法。城市综合体链接公共交通可以有效节约城市用地,从地面、地下、空中实现公共空间的有效链接,缓解城市压力。重庆市一些地方都将公交总站,设置在一些中心广场的底层架空空间,减少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压力。

(3)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与城市景观空间的协同设计,一般从城市建筑与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和城市景观空间环境与城市综合体导视空间的相互融合进行展开。重庆市通过开放式的城市建筑,加强与综合体导视空间的相互渗透融合,采用界面消隐、模糊空间、空间流动等方式加强了城市景观与综合体导视空间的融合性,增强了重庆市的城市景观品质,加强了城市肌理的塑造。

结束语

本文以重庆市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协同设计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从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内部协同设计和外部空间协同设计进行探讨,为国内城市综合体的城市职能开发,减少城市发展风险,突出城市主题价值,提供了有效地借鉴参考,希望推进国内城市化的发展,紧跟全球经济化的步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4

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城市空间发展与文化融合的话题无处不在,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类聚散活动的中心,是彰显城市文化艺术的个性的空间,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刺激下,使过多的城市相继模仿西方现代化城市设计,导致我们城市逐渐流失了自身的东方文化特色。因此“中国元素”的回归,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渴望,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时间的洗礼,长期在生活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感悟,传统装饰元素内容丰富、形式繁多,并且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延续至今,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这一特色元素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存在问题

1.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

《城市规划原理》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狭义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根据城市公共空间从社会性质而言,也可以定义为公共空间是居民娱乐、聚会、集散等活动,富有多功能、多样性、多层次的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人们生活工作离不开公共空间,创造高品质的的空间环境,富有特色文化和价值美学的公共空间,是理想城市空间设计的目标。

基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也使之在不同的背景和地域下有一定的特性表现差异,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表现可以划分为物化形态表现和精神文化表现,城市精神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形象深层次的理解和渴望,它作用于城市空间物化形态的设计,物化形态通过城市中的街道、广场、绿化、公园等为表现为载体,承载着本土文化的再生,进一步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特点。

2.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扩张中,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再生越来越重视,“人文”永远是城市的灵魂,但是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发现在设计中还是存在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城市广场仅仅只是成为了地下商场的屋顶花园,忽视了广场为人服务的人性化空间,城市公园仅是做为居民游憩的场所,无法体现城市特色也缺乏人文关怀,部分城市景观设施设计手法庸俗,导致城市审美情趣下降。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利用本土装饰元素,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将其展现到城市风貌和街道景观里去,使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适用性相统一。

传统装饰元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1.传统装饰的艺术审美价值

由于人们的文化风俗的地域惯性,往往容易接受本土化的文化艺术形式,全球化的今天,虽然不少年轻人对现代风格的狂热追求,但中国的传统装饰图案依旧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传统装饰元素的影子。

在艺术形式上对装饰元素结构进行打散、重组、变形、错位、分离等现代艺术审美手法,将这些元素重新创新构思,打破狭隘的传统文化思想,充分的融合当地多元文化,利用在空间设计中,形成人们易于接受的文化主题空间。

传统装饰植根于深厚的民族艺术内涵,传统图案的审美特性也有同于中国文化思想,“神似”大过于“形似”、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分析事物的艺术内涵,追求其寓意的表达。同时,传统图案的具象和意向结合,符合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能达到设计中和观赏者的互动和共鸣。

2.传统装饰的社会人文价值

从传统装饰图案可以看出,传统装饰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蜡染、剪纸、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创作出来的,富有深厚的民俗性和人文性,其中花、鸟、神、兽等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如“鱼”谐音“余”表示年年有余的寓意,“貔貅”更有招财的涵义,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街道和公园景观多利用了传统装饰图案,如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设计中,保留了汉代“铭文砖”和“花纹砖”的装饰纹饰,在主要建筑和过度空间多采用花格窗,形成景观墙,使老巷子和现代餐厅、酒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时代感和历史感并存。

另外,在色彩上也应吸取传统装饰颜色将其运用在当代空间设计中,营造出富有中国韵味的空间情调。一方面,在全局上可以保留地方传统装饰颜色的主色调,局部融入现代风格色彩。另一方面,在现代感的城市色带基调中,可以提炼几种传统装饰色彩,经过对其明度和饱和度的调整,起到在现代空间色彩中的点睛作用,既凝聚力城市色彩艺术感染力,也延续了城市历史文化的韵味。

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元素的国际化,越来越凸显“民族性”元素的重要性,民族的既是世界的,在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不断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在图形和精神上融合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精华,是传递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维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的纽带。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5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有关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6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感官特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人性化”就是强调“人”重于“物”,要求对人性及人的各种需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永无止境地追求无缝沟通。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人性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即把“人性化”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设计进程中的设计。然而在现实的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更多的被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文字中。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种种原因,如部分政府大搞形象、政绩工程;不切实际,盲目跟风;为赶工期过度压缩正常的设计、施工时间;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设计人员的经验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等,往往造成城市公共空间不方便使用,甚至于只能看不能用等现象。例如,城市广场成为摆设,既不遮阳也不挡风避雨;公园里人烟稀少,而老人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活动场所;草地大片,却没有人的活动空间,也带不来好的生态效益,等等。当然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并有所改进,那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呢?

1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1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符合大众的感官特性和尺度要求

了解人的知觉及其感知方式、感知范围,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理解各种形式的直接交流和人对空间条件及尺度的感受。城市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感官特性,首先要满足人的尺度要求。对于具有相应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符合相适宜的尺度极为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使用者对空间舒适性、场所感等的心理感受。

除了尺度以外,色彩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色彩是最大众化的审美感觉,在所有的造型要素中,色彩是最为强烈而迅速的诉诸感觉的要素。色彩具有冷暖感、涨缩感、距离感、重量感、面积感和兴奋感等。成功的运用色彩,能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灯光也是引起视觉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夜间休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能够延长利用时间,提高利用效率,全天候地为人服务。而夜间的空间利用就必然离不开灯光的运用,黑暗中灯光下的环境可以产生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生命力与意境。依据不同的环境特点,不同的空间特性,合理运用灯光,可以营造出多彩的城市夜景,构筑城市宜人的夜空间。当然,除了视觉感受外,满足人们对听觉、嗅觉、触觉等其它感官的需求,对于设计者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也很重要。多感官的需求供给,能够丰富空间的艺术感受,营造多样的氛营造多样的氛围意境,最大限度的给予使用者以场所体验感。

1.2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点

空间基本上是由物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没有人在其中的作用,也就谈不上场所意义。而且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具体的使用者,因而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人们通过各种来自于自身需求的行为,认可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环境相联系。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场所”理论取代了传统的视觉艺术设计方法,人们已经从注重硬环境转变为注重心理情感的软因素,这正是马斯洛需求等级论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反映。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时,应该在满足生理、安全等基本要求后,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高层次心理需求,如渴望交流、审美需求、修养身心等。注重社会文化心理审美意识的演变,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出现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心理特征的“审美软化”,通过隐喻、象征、模拟、暗示等手法,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人性化”,加强了人与环境的对话。

1.3城市公共空间应引入“公众参与”和“通用设计”概念

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公众参与将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作为城市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享用者,因此提倡公众参与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种允许变化增减的弹性框架,让设计者以外的人们去发现、组织和产生兴趣,这一点会日益显得重要。公众不应是城市景观环境建构的“消极旁观者”,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作为使用者,公众在设计过程中,应以一种集体创作的方式参与到公共空间环境的创造中去。一种公众全程参与的“环型”设计模式必然会代替“直线型”设计模式,使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以达到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的目的。尽快真正落实“通用设计”这一概念,避免目前有名无实的状态,为所有城市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水平。

2案例评析

在城市中,公共空间设计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失败的或者说是不合理的更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进行“人性化设计”。例如,人的视觉主要是水平向前的,人在正常行走时,视轴线会向下偏10°左右,所以人们能观赏到的对象主要是与其大致同一水平面前方的物体与空间,如沿街建筑的底层立面等。对于这一范围内的物体与空间,需要更多关注,如加强其细部的设计等。不过,在不少地方,看上去不错的建筑、店面、商品不太吸引人的目光,是因为行走不便和尺度不合理造成的。地面平整、安全、舒适,具有良好的引导

性,才能使行人注意周边的空间,引起交流、购物、观赏等其他活动。又如,在公共空间中,人们最容易产生休息、停留、交流、观赏等活动,因此休憩空间和座椅的设置就非常重要。如条形座椅适合不善交际的孤独者,使其能观看前方的活动,又不易被人打扰,对一谈者来说,则是不便的;圆形座椅适合几个互不相干的单独人交往;单座最不利于交往,但最不受人打扰;弧形座的凸边同圆形座类似,但凹边则便于二、三人相互交谈;而多凹形座是最佳的形式,能够满

足各种需要。现在有一种1.80m×1.80m的大方凳很受人欢迎,它能提供多种不同的就座需求。另外,座椅设置的位置也很重要,因为这与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有关。“人看人”是一种大家都喜好的户外活动,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很好把握这一点:大多数人在闲暇小憩时都是选择面对人们活动的方向,当然这种面对有距离远近之分。近距离观看的,一般相互认识,具有半参与的性质;远距离观看的常为陌生人,他只是观看而已,希望既能观看他人的活动,又能与其保持一

定的距离,从而使自己感到舒适泰然。上述因素都会影响到座椅的设置。但实际上,很多座椅设置并不能供人方便、舒适的使用。如使用者无法进入场地,座椅成了摆设;因树木生长使座椅无法使用;由于缺乏安全感或避风遮阳条件,座椅少人使用等等。

此外,忽视人的行为趋势,步行道随意设计,造成绿地被践踏和破坏,出现“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的现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随意运用色彩,在静思空间中采用暖色,让人兴奋、情绪高涨;夜间灯光的无序使用,造成大量光污染等等,这些都是在设计中要不断改进、完善的。“人性化设计”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而是要靠每位设计师用心努力,全社会共同支持才能逐步达到的。

3结束语

城市公共空间不应该是千人一面的,每一个城市各不相同,城市中的每个公共空间各不相同,每种空间的服务人群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营建出多样化的人居环境,真正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7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转贴于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Van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转贴于

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Carmona,timHeath,taneroc,Steve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8

   关键词:城市主体思维资源权贵大众城市

   aBStRaCt:the“powerandwealth”cityisakindofmorbidstatecityinwhichspaceandenvironmentalresourceswereallcontrolledbypowerandwealth.themasses'cityisakindoffaircitywherespaceandenvironmentalresourcesareusedtogetherbythemasses.thereasonsforforming“powerandwealth”cityarethatthewealthchangestheresource,feudalthought,andprofit.toestablishthemasses'environmentalright,improvethepublicutility,designscientifically,manageinaccordancewiththelaw,themassesparticipateindecisionareallmovingtowardstheessentialrouteofthemasses'city.

   KeYwoRDS:urbansubject,thinking,resources,powerandwealth,themasses,city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建设呼唤科学与和谐的发展观,需要理性和公平的公共政策与法规支持。

   我们已经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珍惜有限资源,公平使用资源,这是城市发展与建设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当前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大众、财富和权力的不平衡状态,实为一种“权贵”城市病。就此我们或许会问:拥有财富是否就可以拥有一切?财富是否可以变换空间环境资源?权力是否可以任意支配空间环境资源?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因为封建意识的作用,这些原本明了的问题又变得模糊起来,有必要重新审视,弄清原由,明确方向,选择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权贵”城市病因

   1、病因之一—财富变换空间环境资源因为发展经济的需要,不少政策具有经济主导性,如土地有偿使用、发展汽车产业和房地产业等,这些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这些政策的运作门槛仅有利于富人而不利于大众。其结果是,财富可以变换空间环境资源:拥有财富就可以拥有超量和高质的城市空间、环境和场所。我们建设高尔夫球场、度假村、别墅、高级宾馆、高档会馆……为谁服务?“有钱族”!现实是,拥有财富就可以拥有一切:有钱可以住豪华别墅,打高尔夫球,进高级宾馆和高档会馆……有钱可以买地、买车、买房,甚至可以买山、买水、买景观……甚至可以买几套住房、几辆小车……这些说明什么?这些说明富人和大众在不公平地享用城市空间和环境资源。山、水、地是什么?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别墅、小车、高级宾馆、高档、高尔夫球场……是什么?是城市空间的占有物,是城市良好环境的占有者。城市空间和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果这些富人享用的城市空间和环境资源多起来,而公众使用的公共空间环境得不到保证的话,城市空间环境资源不公平分配和使用的矛盾将会不断激化。看了某报报道“超级豪宅”的“大比拼”消息后,我们是兴奋还是担忧?

   2、病因之二——封建残余思想财富并非是导致“权贵”城市病的全部原由,封建残余思想在其中起着特别的催化作用。打造“权贵”形象,极力显示权势、富贵、等级、地位的封建残余观念并未完全消失。受其影响和侵蚀,不仅膨胀的虚荣心会滋长个体对城市空间环境资源的占有欲;同时,权力阶层的“至高无上”意念也会鼓动他们占有超量和高质的城市空间环境,“心式”城市空间格局就是一个证明:城市行政中心布置在城市的风水宝地,即区位、交通、环境等条件都很好的城市中心地段,而且占地很大。在不少城市规划中,城市行政中心的选址成了确定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的关键环节。这不能不说是受封建王朝时期“王式”“权贵”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从周王城到明清故宫的城市布局无不表达着居中为尊、旁侧为卑的思想。受其影响,当今行政大楼为求“豪府”形象而巨额耗资已不足为奇,建设巨大的行政“草”广场也“理所当然”。这耗费的不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有限的城市空间环境资源。

   3、病因之三——追求高利润为追求高利润而破坏环境和牺牲大众利益也是“权贵”城市的一种病因。为发展经济或者增加土地面积而挖山添水,这挖掉的不止是山,添的不止是水,而是大众利益,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因为追求高利润而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资源占为己有,如,在水边建高楼而遮挡水景,购买山水资源进行个体或者团体赢利性开发建设;因为追求高利润而违章建设,如,压缩住宅的日照间距;因为商业广告而导致城市视觉环境污染……这些都是侵犯大众环境权的行为,其结果是将大众的城市转换成为经济利益人的城市。

   二、大众城市之路

   1、路径之一——确立环境权维护大众环境权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环境权是一种人权,“《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宣告的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着尊严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1].当前各国环境立法中都有关于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亲水权、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宁静权、环境人格权等等的规定。

   环境权的理论依据是密执安大学的萨克斯教授提出的“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信托”说。“他认为:空气、水、湖泊等人类生活所需的要素,如果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以至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活时情况下,不应成为‘自由财产'而成为所有权的客体,环境资源基于其自然属性和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来说,它应完全是全体国民的’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为了保护和支配这种共同财产,共有人委托国家来管理,国家对环境管理是受共有人的委托行使管理权,因而不能滥用委托权。”[1]或许因为缺乏环境权意识,或许因为环境权尚未入宪,有些城市开发的决策和行为对环境权利主体认识不清或者忽视了环境权利主体,从而严重侵害了大众的环境权利。在滨江地段建高层的“江景”楼,显然,“把长江让给你!”是开发商获取高额利润的诱饵,是满足极少数人利益而侵害大众眺望权和景观权的侵权行为。

   大众能够公平地享受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资源,其环境权得到有效保障是城市由“权贵”走向“大众”的重要标志,因此,应该尽快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权。

   2、路径之二——完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发挥公共职能,促进经济系统与人、经济系统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有必要健全有利于大众享受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公共政策,实行大众优先政策及相关限制政策。如,“公交优先政策”就是一项大众优先政策,它将有效地保证大众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利益。“公交优先政策”体现在公交系统的完善、公交设施的舒适性、公交换乘的方便性、公交使用的经济性等等。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巴士可以载自行车,这就是一种非常有利自行车和巴士换乘的“公交优先政策”。

   “适度限制私人小汽车使用”也是一项有利于大众的政策性规定,它对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空气污染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如,美国鼓励提高小汽车满载率,根据满载率的高低制定分道行驶的规定;为净化城市中心区的环境和减少城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制定限制小汽车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规定。再如,阿姆斯特丹规定小车不能在大车道上行驶,若要行驶必须购买大车道行驶的“黄卡”。为城市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空间和环境应该成为城市政府一项长远性的行政方案,同时应为此制定一套激励和优化的建设政策。如,西方不少城市对提供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行为给予容积率的奖赏;美国要求城市开发建设费的1%必须用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的设计和营造。这些政策为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大众化及优化提供了保障。

   3、路径之三——科学设计和依法管理有了“大众”意识和配套政策,还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和依法管理。以大众为本,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中,优先安排好符合大众利益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场所,如开放式城市公园、城市滨水休闲带、城市广场(尤其是小广场、街头绿地)、步行街、全民健身和娱乐场所等。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设计要体现“大众”特征。“大众”是一个性别、年龄、职业、健康状况、文化习俗、喜好等不尽一致的群体。既要考虑“大众”中的大多数,又要照顾“大众”的特殊人群,这是一个基本的设计原则。研究和把握“大众”生理和心理的活动特点和规律,创建具有人性的情感城市空间和环境,这是一条优化设计原则。

   优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需要依法实施和管理。健全有利于大众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将有效推进城市大众化进程。心中有“大众”,不畏“高压”,不怕报复,不受引诱,公正为民,依法办案,这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也是推进城市大众化进程的关键。

   4、路径之四——大众参与决策实现城市“大众”化目标需要尽快结束大众被动地接受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局面。尽管我们正在积极倡导和实践“大众参与”,但是还有很大差距。我们不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基本还是一种将政府、专家、开发商等少数人的意志强加给大众的模式,即自上而下的模式。应该尽早改变这种局面,进一步加大“大众参与”力度。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9

1.1用城市设计指导村庄公共中心规划的可行性城市设计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各个层次规划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方法,是一门不但关注城市面貌、城市布局、城镇功能,而且非常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学科.城市设计侧重的是处理城市中各种功能关系之间的系统性设计,主要涉及文化保护、绿地系统、开放空间、各类建筑等城市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建筑高度、整体风格色彩色调、户外空间等都是城市设计关注的重点.众所周知,城市远远比村庄要复杂,但城市设计在处理城市公共空间方面是游刃有余的.由此可知,城市设计一样可以运用到村庄规划当中,指导村庄公共中心建设工作.因此,城市设计应用于村庄公共中心的规划设计当中是完全可行的.1.2用城市设计指导村庄公共中心规划的步骤、方法和主要成果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设计能够运用到村庄公共中心规划设计工作中,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就是需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1)背景资料的分析解读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规划设计前,应当对当地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对于背景资料的分析解读,主要涉及物质文化分析、功能分析、空间结构分析、图底分析和活力分析5个方面.(2)村庄公共中心设计①布局模式针对村庄本身的地域、人文、社会、经济、自然、文化、民族、村庄布局形态等方面内容,对村庄公共中心进行合理布局,而后设计村庄公共中心内部布局模式.村庄公共中心内部的布局模式应当在尊重发扬当地的地域特色、自然环境、村庄特点、民族习俗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把握村庄公共中心内的功能建筑和与之相关的户外公共场地之间的关系.②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主要是把握村庄公共中心内的功能建筑之间、功能建筑和相关建筑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特定的符合当地村民各方面诉求的空间群落,形成当地特有的村庄公共中心布局模式.③公共附件设计公共附件在村庄公共中心中主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公共附件花样繁多种类各异,在村庄公共中心的建设当中不可能全部建设出来,所以只能针对当地的需求进行选择性建设.(3)主要成果村庄公共中心的成果主要包括说明书和图纸两个部分.说明书主要涉及到基本资料分析、规划说明两个部分.图纸部分主要涉及现状相关分析和规划成果展示两个部分.现状相关分析图纸主要包括:现状图、功能结构分析图、绿化景观分析图、交通分析图、图底分析图、活力分析图.规划成果展示图纸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分析图、绿化景观分析图、交通分析图、公共附件意向图、规划图.

2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应用

2.1背景资料木江村位于广西省贺州市富川县白沙镇内,距离贺州市富川县县城21cm,距离白沙镇5cm,交通便利.该村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村民均为瑶族,户籍人口约2000人,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是典型的劳务输出村落.该村位于乡道西侧,分为老村和新村两个部分(见图1).老村新村之间有河流穿越,通过一座简易石桥相连.老村的“肌理”保存较为完好,格局为典型的“背山面水”,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交通不便利,几乎无人居住,形成了“空心村”的形态.而新村位于老村和县道之间,交通便利,以现代砖混建筑为主,布局杂乱缺乏统一规划.该村有3个村庄公共中心(见图2),单个村庄公共中心功能单一,使用非常不便.一个位于老村村口位置(圈1),为原有村庄公共中心,主要为结合村口的古树演化形成的公共活动场地和一些小型商铺;另一个位于新村中(圈2),主要包括篮球场和2013年下半年才完工的戏台;还有一个位于县道边上(圈3),结合村小学布置了村委会、计生室、调解室、农家书屋、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2.2村庄公共中心规划(1)空间构成根据现状可以看出,现有的3个村庄公共中心布局相对来说是合理的.3个村庄公共中心呈现三角形的布局模式,人口较少的老村占据一个,且位于老村中重要交通节点的村口处,这个选址本身就十分合理.新村的两个村庄公共中心位于新村的北部和南部的重要交通节点位置,本身布局就顾及了整个村庄的需求.位于县道边上的村庄公共中心涵盖了村庄公共中心主要的功能建筑;位于新村内部的村庄公共中心涵盖了村庄主要的娱乐休闲场所;位于老村村口的村庄公共中心沿用的是老村本身的村庄公共中心,该村庄公共中心内有小型商业店铺和村民休闲的场地.由此可以看出,3个村庄公共中心功能互补,老村的村庄公共中心是休闲商业中心,新村的两个村庄公共中心分别为行政服务中心和休闲活动中心(见图3).因此,在后期的村庄公共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主要是针对不同功能类型的村庄公共中心自身的特点,结合城市设计进行规划建设,使之形成体系,功能互补.(2)活力分析活力主要体现在村民对于村庄公共中心的使用率上.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使用率较高的是休闲商业中心和休闲活动中心,所以可以说3个中心当中,行政服务中心的活力最低,而休闲商业中心和休闲活动中心的活力相对较高.但是由于休闲商业中心是村里祖辈休憩娱乐的场地,而休闲活动中心则是近期才修建好的,相对来说,休闲商业中心的活力更高一点.(3)公共附件针对不同村庄公共中心,应当量身定做相应的公共附件.对于行政服务中心,主要是行政服务的办公场所,所以公共附件主要是一些小型硬化场地和相应的景观植物进行点缀即可.针对休闲活动中心,主要突出的是活动,可以结合新建的戏台和球场,考虑组织一些景观小品和活动器材,比如休憩用的休闲桌椅,活动用的一系列休闲健身器材,小型的休闲凉亭等.休闲商业中心主要突出的是休闲和商业.结合原有村庄公共中心的古树、铺地、河流等自然景观资源,布置一些休闲桌椅、花廊花架等在靠近老村的空地上或者古树下,方便村民休憩娱乐.同时可以结合水景布置亲水平台、小凉亭等建筑小品,为村民休闲生活提供优美的景致(见图4~图7).2.3规划基于对现状的细致分析和解读,功能结构方面,主要是“三心,两轴,两片区”的布局模式.“三心”指的是3个村庄公共中心,“两轴”指的是自然水景轴和村庄风貌轴,“两片区”指的是新村和老村两片区域.村庄整体格局依旧延续原有风貌,老村部分以更新保护为主,新村部分以风貌引导建设为主.村庄道路格局系统化,在新村中,几条主要道路承担今后的交通重任.老村规划有环村路,可以在尽可能保持老村风貌的基础上,保证村民出行的便利(见图8~图10).3个村庄公共中心延续现有的布局模式和功能,三者之间在行政、休闲、商业、活动、娱乐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这样的规划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村庄的文脉、生活习惯、民俗等的自然传承和延续,同时融入现代的娱乐生活方式,避免“千村一面”.

3分析对比

在一般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和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中,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以下3个方面.(1)规划深度不同一般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只是停留在补充缺失功能,平整活动场地,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的,规划深度一般停留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则是通过对村庄本身的分析解读,在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对村庄公共中心的空间进行设计,同时还起到指导建筑设计的目的.规划深度为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甚至是建筑设计深度.(2)规划角度不同一般村庄公共中心规划是在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对村庄的村庄公共中心进行功能布局和场地布置,规划角度主要是二维平面上的.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则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村庄公共中心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解读,再对村庄公共中心进行设计.规划角度主要是从三维立体空间入手,结合二维平面的图底关系,多角度进行分析设计的.(3)规划方法不同一般村庄公共中心的规划师结合村庄规划的一般设计方法对该村庄的村庄公共中心进行设计.主要结合的是村庄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使用的是村庄规划方面的设计方法.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公共中心规划则是从城市设计分析方法的角度对村庄公共中心进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城市设计手法处理村庄公共中心的空间,使用的是城市设计相关的理论分析方法和设计手法.

4结束语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篇10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性化人文关怀

“城市是为人而设立的。人为了美好生活而聚集在城市,但长期以物质生产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忽视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文本的问题提到了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这是当代城市文化的最大受众为主体的城市建设的自觉。因此,它的首要功能是塑造人性化的空间,其次才是人文化的空间。”

一、公共性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全面提升市民的生存质量与生活品质进行设计与建造的。以公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要对城市普通居民生活的状况进行全面关注,并提升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价值追求。毕竟,市民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体。一个真正立足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关心人、体贴人、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的人性化公共空间才能被市民所喜爱,从而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正如龙应台所说:“没有一个值得爱的城市不是从市民的情感开始的。”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能真正地为公众所共享,是一个城市的文明与社会和谐的直接体现。因此,在其设计时就应广泛地听取城市普通居民的愿望,与居民进行“人性化”沟通,尊重市民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使城市的主人不再是公共空间景观的消极旁观者,而是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者”,这样才能使“城市是市民的城市”这一口号得以实现。然而,当今许多为居民提供的城市休闲广场,虽面积广阔、气势恢宏,却少有惠民的实质内涵,不是缺少雅俗共赏的景观艺术、互动的公共作品,就是缺少相应的城市公共设施,总给人一副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其次,从公共艺术所处城市空间的独特性来看,公共艺术的享受权无疑是属于城市所有市民的。因为,公共艺术只有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公众产生交流或互动,广面的接受公众的评论,才能完成“公共”这一特性,成为真正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以此来讲,城市公共艺术的决定权不可以完全由艺术家或设计师来控制,也不可以由政府或决策者来控制,应该是艺术家、决策者和城市居民共同协力完成的。如巴黎最初提出为卢浮宫建造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新入口时,许多巴黎人都惊愕了,认为新入口设计会破坏原有建筑的古典美,成为城市的耻辱……面对饱受公众争议的方案与一些批评家的指责,作为主办方的密特朗政府并没有强行建造,而是花了两年的时间让公众对此进行讨论,最后索性在原地建造了一个等大的模型,并邀请巴黎的市民进行投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以往的反对者也多数表示赞同。如今,这个被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为其任内最值得骄傲的成绩之一的玻璃金字塔不但被巴黎市民所喜爱,也成为巴黎城市的一个新地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应该尊重市民对公共艺术的发言权,特别是在进行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设计时,应该主动了解公众的企求,征求城市居民的意见,让市民从心底产生对该空间的认同。

反观国内城市当今的一些公共艺术作品,它们之所以不被市民接受和喜爱,最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充分的公共讨论,甚至仍处处体现着居高临下的“强制置入”和简单装饰环境的“临时补缺”的畸形现象,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城市公共空间中越来越多的文化败笔和城市“建设性破坏”遗留下的负面效果。如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号称亚洲最大的彩色漂浮式音乐喷泉景观作品用不起了:因为这座总长218米、中心水柱喷高68米、拥有200种以上组合造型的音乐喷泉,每喷半个小时就得“喷”掉1000元费用。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听取公众的意见并不是说公共艺术要降低标准来迎合大众文化;也不是说公共艺术要完全听任于市民的建议就能建设具有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但至少可以通过广泛沟通、讨论,避免产生“功利性”景观和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共空间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令人欣喜的是,在近些年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城市决策者在公共艺术决策方面开始加大了市民的参与范围,许多城市以公开的方式征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并向公众征求公共艺术建设意见和投票选举自己喜欢的公共艺术作品,这显然是一个好的开端,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了不少的新鲜活力,是城市人性化发展的表现。

二、空间宜人度

现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之所以不被市民接受,主要就在于它过于强调功能性与理性主义,却忽略了对市民人性化、需求多样化的关注,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走向了一个高度理性化、冷漠化和单一化的误区,缺乏宜人的尺度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