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十篇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十篇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5:42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1

【关键词】学困生积极心理学心理辅导

1.影响学困生学习的因素

1.1学生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学习信心不足。

有些学生的性格天生过谦,在生活中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短处,并且习惯于将二者进行不公平的比较,导致自卑心理不断升级,以至于对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足够的自信,在学习中更是将一点点的困难无限放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的增加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1.2学生所处学习环境导致学困生的心理紧张、压抑,影响学生的学习。

有些学生心理敏感、情绪化严重,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校园内相对紧张的学习氛围也容易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心理极度紧张和压抑,从而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1.3学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引起的孤独感影响学生的学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正常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感产生的必要环境因素,学生对周围人际关系处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此学生在本班级这一小的社会环境里的社会存在感,社会存在感的缺失,在学生的心理上的反应就是孤立、孤独,长期的发展演变的后果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这类性格的学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学生接触,遇到困难更是闷在心理自己承受,在学习上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学习困难的不断积压,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原有的学习兴趣。

2.积极心理学的辅导功能

2.1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发现,乐观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含义。

积极的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主观体验上,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在品质上强调一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2.3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开展心理辅导的意义。

以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心理辅导的价值取向,不仅仅在于克服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而是要帮助此类学生形成一种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信乐观精神、耐挫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减少他们产生心理创伤的几率,有利于他们健康愉快地成长,真正的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3.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3.1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研究发现,学困生最缺的是自信心。由于在过去学习生活中屡遭挫折失败的心理体验,自信心不足,自卑感严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方式,帮助克服学困生的自卑心理,重振学困生的自信心。比如,为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全面评价自己和他人,使学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片面夸大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而忽视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只能使自己丧失自信心。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要坚信“我能行”!另外,对于一些容易走极端的认为自己毫无事处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发现此类学生的闪光点,要善于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寻找和发现学困生的优点,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发现同学优点的主题班会,间接帮助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提高他们在同学们中的心里地位,激励学困生正确的看待自己,促进其自信心的树立和积极心理的形成,为其增加学习信心做准备。

3.2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帮助学困生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

研究证明,一个人清晨起床后的心情会影响此人在此后一天中很长一段时间的做事情绪和效率,那么人为的调整、甚至是控制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这段时间的情绪就应当作为一天中校园文化开展的一个重要开始。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学校起床广播,向早起的同学们送上一句轻松的问候;也可以将早起问候变成一种同学间的“每天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镜子对着自己笑一笑,第一句话就是面带微笑的向同宿舍的同学说“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一定过的很愉快”,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对于只能感受到紧张学习氛围的学困生来讲无异于冬天的一抹绿。当以上这些真正的变成全校师生的习惯后,那么整个校园里,的清晨将到处是一片温馨;然后,我们根据时间顺序来,起床之后的同学们走进校门,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走在洁净的校园里;进入教室,门口醒目的“我能行,加油”等积极的心理暗示语不断鼓舞着每个学生;此外,学校开展不同的兴趣小组,并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自身优势,让学困生在文化课学习之外找到自信和快乐,并重拾对学习的信心;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同学们走出校园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让学生们倍感压力的“你今天做对几道题”,而是变成了“今天你对自己满意吗”。这一切简单的做法,实际上可以营造出一个温馨、健康的校园文化;一个积极向上又不紧张和压抑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容易紧张和没有自信的学困生感到无比的轻松和鼓舞。

3.3帮助学困生打开人际交往之门,引导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路上自己走下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其实很简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校内人际关系和校外人际关系。校内人际关系也很明了,就是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学生的校外人际关系如何,那就要因人而异了,主要的是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以下简称家庭关系)和学生与社会上非学生身份的人的人际关系。在这几个人际关系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生活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的还是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而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两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本节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在帮助学困生正确处理这几个关系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在学生的校内人际关系上,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学习环境,对于有些因为没有处理好种种人际关系而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环境的学困生,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接触这些学困生,努力让学困生们在教师面前没有压力,并以此为契机,寻找学困生不能正常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因,引导学困生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尽量在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接触问题时,抱以平常心态,即使遇到自己不是很理解的事情,引导学生首先主动摒弃消极的、主观的、片面的和极端的想法,努力将自己你的思维模式定格在积极的、客观的看待问题上。在校外的人际关系上,教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甚至可以影响到学困生们的已经处在危机中的家庭关系上,同样,学生的社会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也会很大一部分程度依赖教师对其心理的疏导。

4.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运用范围广,不单单可以对学困生的学习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甚至还影响到学困生的整个人生;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不断的和学生的借出中不断的探索,努力的让每个学困生都不仅仅能够走出心理的阴影,更重要的是在学困生的心理种下积极的种子。

参考文献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2

“促进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但人与人的个体差异、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优”与“差”的区别。因此,缩短学有余力学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差异,加强对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我校学有困难学生的现状分析从我校学有困难学生反映的情况,绝大多数的“差生”不是由于智力上的原因,而是由于:1、学习基础较差有的学有困难学生由于过去学习的知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导致继续学习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暂时落后的局面。如:拼音知识没有掌握影响了今后的识字;乘法口诀没有记牢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等。2、学习方法欠缺随着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加深,要求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而且各课学习的特点不同,也要求有相应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也会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3、学习习惯欠佳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能较好地听、说、读、写,不能积极动脑,学习上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困难喜欢依赖别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暂时落后。4、非智力因素影响(1)、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帮助和监督,而所处的社区环境也较复杂,难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2)、兴趣、情趣、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内驱力,虽然它不能直接改变学生的智力水平,但却决定着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否能得到充分挖掘并得以充分发挥,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还要大。我校的学有困难学生,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二、我校对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内容:1、对学有困难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在课内外对学有困难学生和因故缺课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必要时给他们补课。4、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他们做好课内外作业。

三、我校加强学有困难学生辅导的主要措施。1、关爱每个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学生。这是辅导工作成败的关键。爱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源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有困难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能切实提高辅导工作的实效。2、全面观察每个学生,特别是经常调查了解每个学有困难学生的状况。了解情况是做好辅导工作的前提。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测验以及与学生的谈话、谈心与相关教师的交流,对家长的访问等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3、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辅导计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辅导工作应制定周密的计划。我校学有困难学生辅导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辅导的目的、内容,辅导对象,辅导的重点,辅导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计划制定得好,辅导就容易见效。4、主动提出问题学有困难学生往往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也不好。因而不知道怎样深入学习,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地、明白地提出来。因此,在辅导时,教师要主动提出问题,不要光等学生来问自己;要主动深入学生,不能光等学生来找自己,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有计划地启发诱导学生,解决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5、采用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实践证明,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可以增强辅导工作的实效。⑴、集体辅导①、组成辅导(或补课、结对子)小组。②、根据存在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评。⑵、个别辅导。个别辅导应该是主要形式,因为通过个别的交谈,最容易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其特点进行指导。①、利用课堂练习时间,教师在学生中进行巡回指导,个别指点。②、差生的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及时针对情况进行辅导。⑶、组织几名各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协助同学解答疑难。6、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把课堂作为辅导学有困难学生的主阵地。辅导,不一定就是解答问题,会辅导的教师常常善于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如果老师不在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上下功夫,分层设计、分层引导,层层推进,那么辅导工作则会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7、在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中,教师要随时把学生的疑难,存在的、问题,个人的体会记录下来,做好教学中的“有心人”。这样做,既可以使讲课有效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可以积累资料,掌握资料,有遇见性地搞好今后的辅导工作。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困生;学习规划;课外辅导;课内辅导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小学数学的学困生数量较多,而且辅导与转化的难度较大。虽然笔者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存在着一些困惑,但是在参加“国培计划”之后,笔者逐渐明晰了学困生辅导与转化思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指导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此,本文将根据笔者自身经验具体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对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策略展开论述。

1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留守情况严重,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务工,因此国内整个农村地区有近8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祖父母监护,或者一直跟随其他农村亲戚,由于这些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不仅难以对学生进行辅导,也难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强制性。长此以往,一些留守儿童就会成为学困生。

1.2重视程度不足,课外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农村,由于家长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孩子对数学学习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课外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互相抄袭家庭作业。这样的学习态度,势必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不扎实,长此以往,知识漏洞越来越大,学习成绩也越来越难以提高。

1.3缺乏学习规划,数学学习方法不科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小学生虽然学习比较刻苦,但是在数学学习中缺乏规划,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效率低下,与其他同学的成绩差距逐渐拉大,进而成为学困生。

2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

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2.1组织学困生与优等生结对子,互相帮扶:由于很多学困生的监护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其在课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都难以得到解决。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困生与优等生“结对子”,尤其是安排家庭距离较近的同学结成互助对子,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天都提醒学困生做哪些作业、早晨回校第一时间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是否完成,而学困生在遇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求助于优秀学生,及时解决疑惑。这样一来,既督促了学困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使学困生在课外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和疑惑可以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化解疑惑,弥补知识漏洞,也给优秀生带来了当“小老师”的自豪感。此外,对于在结对子活动中表现好,进步大的小组,教师应及时予以适当的奖励,让他们体会到互帮互助的乐趣,形成你追我赶得良好氛围,保持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2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结合,保持学习连贯性:很多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管制,学习放任自流,虽然在课内被教师强制要求学习、练习,但是到了课余时间,则会因不再被强制学习而中断数学学习,这样一来,原本需要连贯的学习被中断,学习效果则会事倍功半。为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为学困生“开小灶”,使其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比如,在“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圆等分成16份、32份……将它们一正、一倒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随着份数的增多,平份四边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但是,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多提问学困生,询问他们是否听懂,如果没有听懂,则运用更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解释。假如学困生依然没有扎实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那么教师在课后就应该对学困生继续辅导,确保已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形成连贯性学习。

2.3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规划,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是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其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划。而小学生的年龄幼小,在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法方面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其加以指导。以笔者执教班级为例,班上共有8位学困生,这8位学困生的数学成绩一直以来都十分不理想。因此,笔者深入研究他们的学习情况,研究其身心特点,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计划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短期计划是一周内的数学学习计划,包括了数学听课情况、笔记情况和作业情况;长期计划是一学期的数学学习计划,包括了学生平时的学情监测、期末学情监测等。有了系统的学习计划,学困生学习起来更有动力,也更有方向。在学习过程中,笔者还不断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逐渐让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去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慢慢地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展示自己,优化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最终,使他们逐渐找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更为游刃有余。经过一学期的辅导,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

3结语

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复杂,尤其是学困生的转化难度之大令很多教师都十分头疼。但是在参加“国培计划”之后,笔者不断完善自己,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全面全新的认识,也学会了借鉴他人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为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在“国培计划”之后,笔者认清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将不断探索,以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作者:魏宗伦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寿桥镇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沈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4.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4

【关键词】辅导员重要性思考难点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2-01

随着2010年3月我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为普通高等护理专科院校以来,在校学生数量急剧上升,相应地对我校的辅导员工作有了更多的要求。现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和工作体会,浅谈一下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对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部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以看出教育部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和干部,辅导员具有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身处教育、服务、管理学生的第一线,与学生交往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高校辅导员承载着莘莘学子、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因此,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高校辅导员要清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想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育人使命,自身就必需是多面手、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难点

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辅导员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难点。

1.辅导员自身心理压力在不断地加大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内涵也在不断扩展,这些变化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去学习和适应,寻求合适的工作方式方法。面对众多的学生,尤其是现在个性鲜明、多元化明显的学生群体,都要求辅导员有应对学生新特点,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辅导员作为高校的思政队伍,也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根本性保障,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承担多重压力。一是工作压力,二是角色职责的压力。再加上辅导员自身面临的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压力逐步地影响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

2.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明晰

辅导员职责宽泛,以致辅导员队伍在评价、考核中无章可循,难以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标准。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自觉不自觉中被冠以“什么都做,就是不用上讲台教书”。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就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的事,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往往都归责于辅导员。这其实严重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3.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个人成长环境的不同,辅导员对其管理的难度相应地加大。

三、对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概括上讲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辅导、学生党建工作以及就业向导等方面。辅导员在具备良好素质的前提下,做好辅导员工作要注重整个过程的管理,量化工作,做好分割,在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1.加强学生日常管理

学生日常管理是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辅导员要利用年级大会等多种场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刻苦学习,同时制定晨读与晚自习制度,督促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要通过召开安全与纪律教育大会,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纪律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能示范带动全体同学,以点带面。辅导员应充分信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中的带头作用。对学生干部管理要明确责任,根据特长安排工作,做好良性运转,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比如评优和入党要优先考虑,此外,辅导员要经常性地与学生干部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干部工作中的存在的误会和分歧。

3.加强重点学生教育管理

这里所说重点学生主要包括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员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其进行帮助和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方面,要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切实执行学校相关政策,把各项助学金都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真正让贫困生感受到国家及学校的关心。同时,辅导员要采取集中开会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同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完成学业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动力。心理问题学生,辅导员要经常与这些同学进行谈心,以最大的耐心和最诚恳的态度听这些同学的诉说并进行鼓励和正确引导,同时让班干部、党员与这些同学更多的沟通交流。通过这样一系列形式,使他们树立健康的心理,更好地完成学业。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员要组织他们同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对于个别学习特别困难、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要找其进行谈心,并组建帮扶小组,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这些同学,使其恢复信心,逐步提高成绩。

4.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辅导员要掌握就业政策,熟悉就业流程,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结合学生个人情况,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指导。做好学生推荐省内省外实习等工作,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总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在培养学生成长和成才路上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要清醒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面对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困难,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素质和能力,肯定自我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把握工作主旋律,为学生成长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参考文献:

[1]裴成功、袁智强.浅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科教文汇.2007

[2]余德淼.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硅谷.2009

[3]张晓波.试论医专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11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5

当大一新生怀揣着梦想,承载着家人的希冀来到大学校园,首先迎接他们的是高效辅导员。他们如同一张张纯洁的白纸,需要辅导员给予他们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来书写他们美好的未来。由此可见,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一、大一新生的主要关注点:

1.新生活,新环境,新变化,新朋友

大一新生,在英文中表述为“Freshmen”,直译为新鲜人,即对大学生活的一切都是感到新鲜的。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环境上与家人分离,如何能够迅速的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变化是对他们人生中一个重要节点的考验,实现从高中的三点一线式的学习生活到崭新的大学学习生活模式的转变的无缝连接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个阶段是独立人生的一个挑战,很多学生第一次远离家庭,也是其人生的一次历练,这时就需要大学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2.生活环境变化

大一新生首先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不是同班同学,而是宿舍的室友。可以说,是寝室把班级学生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划分成了小集体。宿舍室友间关系的好坏甚至会直接影响该生大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宿舍关系的处理也是辅导员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有矛盾问题及时解决,辅助学生们处理好宿舍关系的问题。辅导员要做好寝室长的选拔和任命工作,寝室要有规定等,定期举办寝室联谊会和优秀寝室的评比工作,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做到寝室有文化、有内涵、有家的感觉,回到寝室像回到“家”一样。

3.积极参加喜欢的社团

大学生社团是由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或特长的人组成的一个公益的或非盈利性质的团体,社团有利于开展丰富的大学课外文化生活,也是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可以扩大学生们的交友范围,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4.抓好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步入大学校园后,不再有像高中班主任那样耳提面命的教导学生要努力学习,不能迟到早退等,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对大学阶段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及时指导并纠正出现的问题。一线优秀辅导员工作者曲建武老师,现任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曾在《识读大学——一个老辅导员的心声》中写道:“辅导员主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优势,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引导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觉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大一新生中还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1.主动出击,认清现实

在鼓励学生提高的同时,也要给同学们树立危机意识,分析当前的经济、就业等形式,要在入学后树立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有目标的成长为栋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独立与依赖并存

教育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学会自学,要主动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武装大脑,广泛涉猎。在大学校园内借助有利机会多听取名家讲座和报告,重视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公益,努力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

3.重点关注“五困”学生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处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出“五困生”概念,即: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经济困难、交际困难、心理困难。大一新生在入学后成绩均相差不多,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后,成绩便拉开了。有的学生年年能拿一等奖学金,考取了计算机、四六级等各种证书;而有的学生连考试还经常挂科,甚至迷恋上网玩游戏等陋习。前者有明确的规划并为之努力实践,后者迷失方向,自甘堕落。对于学业困难的同学,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班级以学习委员为核心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尽快帮助学困学生尽快摆脱困境;对于就业困难学生,辅导员要多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技巧,扩大就业渠道,甚至推荐等途径使学生摆脱就业困境;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辅导员要在贫困生补助上有所倾向,同时,为学生提供适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即帮助了他们,也是他们懂得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促使他们快速成长;对于一些交际困难的学生,多找他们谈心,多多沟通,活动,塑造他们的外向的性格;对于心理困难的学生,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甚至请校学生处的心理健康老师帮助辅导。

总之,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本着“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宗旨,努力做好学生的成长引导工作。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学习,丰富和武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工作能力,与时俱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司徒安国际雕塑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淑莲.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心理辅导[J].宁夏教育,2006,(6):12213

[2]王建跃.高校入学教育浅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052106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6

关键词:化学;课后工作

化学课外作业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消化知识、理解知识、掌握和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化学基本技能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智能的发展和训练科学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作业的习惯有积极作用。还是化学教师取得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改进教学的可靠依据。

化学课外作业的形式包括书面作业、阅读化学教科书、实验作业,书面作业是化学教师采用最多的作业形式。这种作业可分为回答问题、系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算、单元练习……这种作业对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文字描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化学教科书也是常用的课外作业形式。其中一种是上课前的预习功课,目的是使学生对新教材有一定的认识,以便顺利地在课堂上获取新知识;另一种是课后巩固教材,目的是为了学生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实验作业也是一种课外作业形式,需要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它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发挥学习上的创造性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它需要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化学课外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能反映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的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化学课外作业问题的形式又灵活多样,便于学生从多方面、多侧面思考和解答。作业的数量要适当,不要使学生的负担过重。作业的难度使一般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对于少数学习有困难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另外留适量的作业。留化学作业时,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作必要的启发性说明,以便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检查、认真修改。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仔细地全面的批改,有的教师只对产生错误的学生进行重点批改,也有的教师按小组进行轮流批改。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批改,化学计算等作业教师可以当面批改和师生共同批改,这种批改方式可以使师生双方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一般效果较好。考试作业成绩的批改一定要公正,评语一定要鼓励学生,对于优秀的作业一定要参与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较长的作业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教师要注意从学生作业中取得反馈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认真分析,找出错误的性质、程度、产生的原因。发现带有共同性的问题,一定要找适当时机在全班学生中汲取,对于少数学生产生的错误要进行个别辅导。

化学课外辅导是化学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化学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组织良好的化学课外辅导,对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文件,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做好课外辅导。化学课外辅导一般采用个别的和小组的辅导方式。除了需要加强对少数学习成绩较差和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的辅导外,也要注意对大多数一般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辅导使学生能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化学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是教师给学生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做好课外作业。给学习有困难和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给缺课的学生进行补课,使他们能跟上全班的学习。对于化学学习成绩突出成绩优秀的和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或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补充作业,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后续的学习方法。

化学课外辅导必须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辅导对象及辅导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认真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了解哪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存在困难,哪些学生对化学有特殊的兴趣,学习成绩优秀。这样才能确定课外辅导的重点对象,以便对他们加强课外辅导。确定辅导内容和辅导措施。确定了辅导对象之后还要对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做到具体化,深入分析。这样才能明确应该对哪些知识进行辅导,这些知识是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找到学生学习产生困难的一些原因,是因为化学知识本身较抽象难以理解;还是由于学生本身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不科学,或者是因为教师教学不得法。针对产生困难的原因对个别学生和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采取一定措施对他们进行辅导。如果是由于教师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就要从教师自身方面去设法解决。教师还要处理好课外辅导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化学教师通常较重视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问。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课内又一时不便安排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辅导。集体辅导是在确属急需的情况下偶尔采用的一种课外辅导方式,切不可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关系,否则就会增加学时,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7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一般来说,学习困难生智力并非都差,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长处总被缺点短处掩盖,而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老师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不闻不问,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有时甚至与老师唱对台戏。为了促进学习困难生的转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起转化学习困难生的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这些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对这些同学多提问,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学习困难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接受能力差,老师所讲内容大部分同学都懂了,但他们还是一知半解,如果老师不注意到这一点,不顾教学实际,不考虑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按同一标准去要求学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困难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他们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他们,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从易到难,提出目标,从简到繁,因势利导,使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

三、超前辅导,课后点拨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8

关键词:教育;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即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教育群体,其学习成绩差,没有信心,有逆反心理。对他们的教育,教师和家长颇感棘手。但是,当你真正走进这些学困生之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美好,他们的感情是那样的丰富;而他们整天面对学生的嘲讽、教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思想负担非常沉重。所以,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促使其思想转变、学习进步,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真正关爱学困生,并与学困生建立亲密的感情

关爱能给人自信和勇气,关爱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学困生更渴望被人瞧得起,更希望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赏识,他们有着十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希望与人沟通,希望与人交流。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育家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实践表明,一切教育奇迹,无不是爱心培育的结果。特别是对学困生,我们要让他们在充满爱的氛围中,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刚开始辅导的几天,他们也许会时不时用怪怪的眼神看你,不能专心听你辅导;也许会对你的要求口是心非,不屑一顾。这些表现,其实是在怀疑你对他们的关怀是否真能持久。所以教师要坦诚面对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循循善诱,用真诚的爱赢得学困生的心。只有爱学困生,他们才会自觉地向你靠拢,向你敞开心扉。爱是开启学困生心扉的钥匙,是通向他们心灵深处的桥梁。

二、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能学好的自信心

心理研究表明,自信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工作的保证。学困生因思想后进,学习上常受教师的警告与责备,学生的歧视与欺负,所以对自己的学习缺乏必要的自信和足够的勇气。“我是差生”“我不会”“我不行”等消极思想常支配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应该会回答的题、能做好的事,结果却弄得一塌糊涂。在辅导中,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树立起能学好的自信心,让“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等自强自信意识主导他们的思想与行动。

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要注意:(1)要把表扬和鼓励贯穿在辅导学习的始终。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表扬。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困生潜在的才华,能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表扬还能终止学困生的不良行为,巩固优良行为。当学困生尝试着去做一件事并且有了进步的时候,应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进行大力表扬,甚至是夸大表扬,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得到表扬和赞赏之后,心里有一种兴奋感,从而激起他们的积极情绪,这种情绪能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并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成为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动力。(2)要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与学习要求。学困生往往对学习缺乏自信,教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容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作业练习的设计上顾及学困生的接受能力,降低难度,常常让他们做一些简易的习题,并适当地给予启发指导,杜绝学困生因作业难度大而出现抄作业现象。对学困生的作业批改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及时反馈。对于他们在作业中的每一点进步,当面加以表扬鼓励,有时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赞扬的话;对于做错的地方,当面加以辅导帮助,直至弄明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三、要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2001年本人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先后辅导过的学困生已为数不少。在辅导中,我始终坚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

(一)制定规范

1.预习,学困生的预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比较差。

2.听课,学生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

3.作业是学生温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最基本的途径。

4.如何帮助学困生复习,我认为“给他们制定一套复习方案”。他们长期以来的学习是无意识状态,知识是似懂非懂、零零散散,更不懂得如何去整理知识点。到了考试复习阶段,我们就要根据复纲,找准重点知识帮他们归类并有针对性地根据他们的弱项进行辅导,因为这个时候再让他们面面俱到地去记忆已不现实了。

(二)严格训练

在辅导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严格的要求,反复操练,保证完成。

(三)及时纠正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分析原因,教给方法,使他们迅速矫正。另外,还要帮助学困生学会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养成通过作业、测验等进行自我评价的习惯。学习中努力做到节节清、课课清、章章清,不给自己以后的学习留下“尾巴”,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研究他们,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学困生的心田。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经验告诉我们:对学困生的教育,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奋发进取的自信心。只要教师用赏识的目光去对待他们,把爱的情感投射到他们身上就会引起心理上的共鸣、行动上的回报。

参考文献: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环境工作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61

十报告中提到“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可见,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面临新的挑战。

互联网趋势不会改变,其主角已经不再是网页和信息,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在网络中生活、社交、学习,进而展示自己和影响他人已经是当今网络生存方式的共识。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角色集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于一身,在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要避免辅导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只有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从理念、理论(方法)、措施等几个方面加以探究:

1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在其位,谋其职”,高校辅导员工作需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倡在教育、管理、服务中的协商、对话,要及时“查漏补缺”掌握学生动态。同时,身处互联网盛行的时代,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与学生进行方便、时尚、快捷而又有效的沟通,务必融入实际工作背景下的实地与网络环境中,将二者具体结合。

2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

高校辅导员担负着思政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责任,其工作定位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工作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辅导员工作就是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和服务,因此可以借鉴社会工作方法审视和处理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高校辅导员可以学习“个案社会工作”开展“个人辅导”,通过对学生个体的摸底调查,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自己,调整心态,激发其潜能;可以学习“小组社会工作”开展“群体辅导”,通过对特定情境的创设,有针对性的建立学生群体网络联盟,让学生在网络情境互动中扮演好彼此的角色,在信任的氛围中“吐槽”,逐渐开展情感支持、道德转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学习“社区社会工作”开展“区格管理”,通过建立专业技术网络平台、整合各种学生数据存档分别实现规章制度和基础材料的“区格化”模式管理,使得制度执行更加快捷和精准,基本数据资料更加清晰和完整。

3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措施

即网络环境下的精细化管理。本文所指的网络环境,侧重于信息的捕获、加工、整合,目的在于运用这些信息表现出的思维活动对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异常动态”进行有效跟踪和及时教育。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根据工作实际,本文中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帮困”,指的是对“困难”学生的具体管理,主要是指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的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关爱、关心、关注“困难”学生群体,及时引导和帮助。具体措施有三个层面的落实。

3.1利用专业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开展纪律教育工作

根据学院和学生实际情况,2012年笔者所在学院制定了《“学生学习预警机制”实施细则》、《学生课堂考勤条例》、《学生课堂缺勤预警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学习预警机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预警,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院、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督促学生努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建立了课堂考勤网站,加强课堂考勤制度和课堂缺勤预警制度,通过信息化管理,由全院各班负责考勤的同学将每天的考勤记录录入学院考勤系统(http://10.10.72.200),当天上报。学院辅导员登录系统后台,及时掌握考勤动态并核实记录结果,实时公布。班导师、任课老师、全体同学共同监督。辅导员对达到缺勤预警条件的学生进行书面通知和谈话教育,提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利用计算机专业技术搭建考勤“跟踪”网络平台,形成了考勤、反馈、公布、预警、谈话等环节“一条龙”管理与服务,加强了学院纪律教育,严肃了考风考纪教育。通过技术将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更好的规范了全院课堂考勤的管理,让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满足身心需求构建微博环境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日益发展和覆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高校辅导员要做到“思辨”,即自身能够“辩”且要引导学生去“辩”。根据工作实际,这里侧重于探讨和分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基于学生身心需求通过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2.1客观理解“三个认识”

3.2.1.1对大学生的认识

大学生首先是学习者,其能够对普遍认可的命题、规则等根据个体的经验背景建构出不同的理解;能够将外部信息通过“同化”、“顺应”的过程进行加工和主动体验。

其次是受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欠佳,不能很好地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其在把握自身内在与外在、思想与行为、认识与实践等多种认知、表现等方面需要高校辅导员通过有效渠道引导、影响、带动、渗透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从而给他(她)们提供一种共性培养与个性需求所必需的多层次范围的知识和能量。

3.2.1.2对网络的认识

互联网伴随网络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快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应用的大爆发,一方面提供给大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处理工具,将现实的人际关系和价值理念等“复制”到了虚拟空间,是个体化和多元化、交叉性、边缘性和开放性的结合。另一方面,微博具有的高度社会化传播平台、较低的内容门槛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传播信息的新模式、个性化的信息阅读等特点,使得人人都强烈呈现自己的存在,强烈成为新媒体和者。同时,网络的监督和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让网络本身的匿名和虚拟性质转变。

3.2.1.3对辅导员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的认识

高校辅导员“嫁接”学生与网络。如前所述,网络环境是“大杂烩”,而当代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受过多年的学校教育、社会熏陶,现今他们的文化观念和认知行为方式又发生着巨大变迁,若想将道理生硬的灌输给学生并使其接纳,难度较大。如果高校辅导员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及时、敏锐的捕获各种有效信息并在同一时间开展多方向、多角度及多种形式的思考,则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自己在学生中的导向力、核心力、影响力都会明显降低。

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既要能够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内在情感、情商,又要能够正确评估和判断外部的环境条件和情境氛围。针对他(她)们的诸多特点(如个性鲜明等),高校辅导员要协助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润育他们的知、情、意与个和谐发展,让其对客体对象始终存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阐释的渐进过程,获得形象的感知、意境的领悟、直觉的意会和情感的体验等。

3.2.2构建良好微博环境开展心理(思想)工作

微博的井喷式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构建良好微博环境开展心理(思想)工作非常必要:

3.2.2.1将教育内容与一定情境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和理解

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调动大学校园文化开展微博网络文化教育。如针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笔者学校各院系响应十号召和校团委要求,积极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之吾爱吾校清洁校园活动”,学生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定期活动的相关图片和报道,一方面增加了活动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扩大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真切感受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和现代社会的互帮互助。

3.2.2.2将教育目的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

微博也是双刃剑,其虽然满足了大学生的一些基础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基于信任的“病毒传播”,导致学生“信息消化不良”。高校辅导员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除了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更要以自身的言行、信念、价值观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动利用微博和学生对话与交流,加强联系。如分享工作以外的点点滴滴,可以将某些信息群体发送,也可以利用微博的推送功能(@某某、私信等)与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沟通,对特殊事件进行长期跟踪,对新鲜事件进行及时报道等。

3.2.2.3将网络平台与身心需求结合,激发学生创造和创新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易于将自己定位成网络内容的供应者和集结者,高校辅导员要综合考虑大学生在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下的身心需求,可以利用微博等网络平台组织学生(社团)加入网络联盟,整合学生(社团)优势,针对实际工作和身心发展需求开展“微博迎新生”、“教师节微博送祝福”、“自律自强之星微博投票”、“挑战杯科技作品微博敬献”等活动,以学生(社团)活动、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创新网络文化。

网络环境自由,辅导员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媒介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通过情境创设、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用有艺术的教辅方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扮演好“人生发展的引航者”、“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学生成才的指导者”。

3.3把握工作要素汇总基本资料,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3.3.1生活方面,建立经济困难学生资料库

根据工作实际,学院以学生处下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试行)》为依据,围绕低保、低收入、残疾、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几个方面组织全院学生参与填写了个人经济困难认定表信息,确定帮扶级别,从而实施不同程度的帮助措施。

3.3.2学业方面,建立学习困难学生资料库,主要包括先天学习困难和后天学习困难两类学生

通过调查,极个别学生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存在先天性学习障碍,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和任课教师沟通,选取适用于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教课形式尽力帮助学生完成必修课的考核。而后天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指那些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不强、不会自我管理而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影视等虚拟世界,最终导致学业退步甚至挂科严重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高校辅导员要根据掌握的资料库信息,把握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真实原因,有针对性、有计划的逐渐取得学生的信任,继而采取适用于学生个体改变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克服主动改变。

3.3.3心理方面,建立学院师生“心理零距离”沟通专用网络邮箱,向全院学生公布

考虑到学生可能在面对面沟通或者电话联系等沟通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紧张情绪和语言表达障碍,笔者充分利用网络“无声似有声”的优势,将学生的心理诉求通过文字表达反馈给对方,既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又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和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基本上可以实现“零距离沟通”,达到了师生“心理零距离”目标。

当然,网络只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途径之一,实际开展学生工作过程中的有效措施也必不可少。例如,笔者会适当的给个别学生捐助衣物,让其感受到关心与温暖;适当的电话联系挂科率较高的学生,让其明白责任的重要;适当的要求学院各班心理委员定期(每两周)递交心理工作日志或学习日志,针对日志中提出的问题、困惑、体会等及时给予解答和建议之后再反馈给学生,更有效的提高了学院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辅助促进全院更好的开展“心理帮困”工作。

总之,网络环境变化不定,高校辅导员更要将互联网当作是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主动学习相关信息技术、了解微博和网络的信息形成和舆论传播机制、运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开展学生工作,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综合测评、评先评优、奖学助学、学习预警、课堂考勤等各项规章制度,让学生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环宇.大学生网络舆情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

[2]周升铭,张嘉薇.高校辅导员工作标准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徐启东.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逻辑前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

[4]李元旭.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为”与“不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4).

[5]邓凤英,侯滕菲.关于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

[6]张丽昙.社会工作方法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借鉴意义[J].教育实践研究.

[7]张立荣,王健.数字化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J].江苏高教,2012,(5).

[8]李丹丹.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9]古文涛,贾海.网络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J].华章,2013,(5).

[10]宋伶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篇10

【关键词】辅导员;学风建设;作用

学风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可靠保证,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旋律。辅导员作为高校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常年坚守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在推动学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管理、学生事务服务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营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文主要从“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个群体”三方面介绍了辅导员如何构建班级优良学风。

一、抓好就业工作中心是学风建设的保证

大学生一入校就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的急剧变化。处于人生定位与理想选择的特殊时期,有接受教育的渴望,在行为表现上易受到引导与暗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新生教育阶段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学风建设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要以就业教育为核心。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填鸭式”学习改为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概况有所了解。同时让学生知道只有今天努力学习,才能在明天的社会上施展才华。因势利导地制定教育目标,调整教育内容,以就业工作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容易收到预期效果。明确了学习的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势必关系他们大学期间的学业。

因此就业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辅导员要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活规划,学习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创业规划。这些设计、规划及其实现无疑都要以良好的学业为基础,所以良好的学风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两支队伍是学风建设的抓手

大学目前普遍存在辅导员数量不足、人手缺乏的现象,辅导员人手的缺乏就决定了抓学风建设的任务最终落到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两支队伍身上。因此,抓学风应从学生干部抓起,从学生党员抓起。而且,他们最了解班级的实际情况,知道学风建设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对后进同学的性格、家庭背景也有一定程度地了解,能够找到最切合实际的办法去帮助他们。也知道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意见,可以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给老师。所以,只有抓好这一批人,再由这些人领导和带动周围的人,才能最终促进整体学风的提高。

首先,要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学风建设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积极性。只有让他们拥有了抓好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才会支持、配合学校的学风建设,积极主动地搞好班级学风建设。其次,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自己必须做好表率,树立威信,这样才有感召力去号召和带动周围的人。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学生干部去完成,因此,辅导员首先要选好学生干部队伍,明确班级干部的职责,完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两支队伍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辅导员更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风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的示范作用是学风建设的风向标。辅导员还可以引导党员和后进同学一帮一、结对子等形式,带动全体同学争创优良学风。

三、服务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三个困难群体是学风建设重点

辅导员要特别关注困难学生群体,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在感情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信任他们。把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难“三困”学生群体作为学风建设的重点。帮助学习困难群体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及时检查、督促和规范学生各方面表现,先进带动后进,进行一对一帮教,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对于懒散成性、不能独立自觉学习、家长教育无效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耐心教育和引导,督促检查落实学习情况。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通过帮助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指导学生申请国家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各种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主动与心理困难学生群体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树立信心,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