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0:45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1

据上海医药工业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详情如下: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部门代码、名称及联系电话招生人数考试科目100701药物化学

1.抗感染药物研发

2.抗肿瘤药物开发

3.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研发

4.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开发

5.内分泌系统药物研发

6.药物合成工艺及创新药物研究

7.半合成抗生素药物研发

8.降血糖药物研发

9.降血脂药物研发

10.药物晶体工程研究001化学制药部t:021-55514600

009上海市抗感染药物重点实验室t:021-55514600

010化学制药新技术中心t:021-55514600

006生物制药部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t:021-5079579821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1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一(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或702药物化学专业基础综合二(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注:701、702任选一门

方向10为012部门招收;方向7为006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1,009,010部门招收。100702药剂学

1.透皮给药系统

2.靶向给药系统研究

3.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

4.新型注射给药系统研究

5.生物黏附性局部给药系统

6.药品包装材料质量研究

7.粘膜给药系统研究

8.药代动力学

9.药物新剂型

10.难溶性药物给药策略研究003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t:021-5132021111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3药剂学专业基础综合(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及药剂学)100703生药学

1.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及天然产物化学

2.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

3.创新中药研究及其产业化和重点重要品种二次开发

4.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004中药研究部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t:021-507957984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4生药学专业基础综合(天然药化及分析化学)

注:方向4为012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4部门招收。100704药物分析学

1.药物分析研究

2.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3.药物质量标准

4.毒物分析005分析测试中心t:021-624798085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5药物分析学专业基础综合(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微生物新药的筛选及开发研究

2.微生物菌种的传统选育与基因工程改造技术

3.生物转化的工艺研究

4.多肽药物的工艺开发研究

5.细菌抗药机制研究

6.发酵废弃物处理及环保微生物开发研究

7.基因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工艺研究006生物制药部t:021-62479808

012张江分院t:021-507957989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6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基础综合(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学)100706药理学

1.生殖毒理学

2.中药药理

3.神经药理

4.肿瘤药理

5.药物毒理学

6.分子药理

7.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8.免疫药理

9.消化药理

10.社会管理药学

11.临床药学007药理评价研究中心t:021-55514600

008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t:021-50800333

012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t:021-62897078

015临床药学研究中心t:021-54234291-40913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7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一(药理学、生物化学、毒理学)或708药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二(药理学,管理学原理,药事法规)

注:方向1.5为008部门招收;方向10为011部门招收;方向11为015部门招收;其他方向为007部门招收。报考方向10的考生需要选择708,报考其他方向的考生需要选择707081703生物化工

1.生化反应工艺与工程

2.生化产物分离工艺与工程006生物制药部t:021-624798082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2

生物学是现代医学、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等应用科学的根本,只有了解基础生命现象的运作原理与机制,才可能有创新性想法将其化为能增加人类福址的应用上。上世纪60年代,台湾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和农学(包括森林学)及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特别是李先闻领导的台湾中研院植物研究所开展的水稻细胞遗传学、放射线诱变育种等研究,以及魏岩寿领导的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开展的应用微生物学研究最为著名。

在岛内高校,除与医学和农学有关的系/所外,其余与生物学有关的研究机构只有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研究工业微生物)、农业化学系(研究农业微生物)、森林学系、生理学系,以及省立中兴大学植物学系和森林学系等。

1965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中研院植物所内成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1987年改名为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下属“生命科学研究推动中心”),主要任务是审议各学科的学术交流及合作联系事宜,与岛内生物学、医学、农学研究机构合办科技性研习会,补助购买学术图书期刊和仪器,发行《生命科学简讯》杂志月刊。

这一时期的生物科学类专题研究计划仍以自由研究为主,分为生物、生化、海洋生物、农业、医学与公共卫生研究等五类。

这一时期,台湾科技人员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对台湾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鱼类、鸟类、菌类、藻类及昆虫等生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1976年出版《台湾植物志》,鱼类、菌类、昆虫及藻类也有若干目录及专志出版;开展水稻基础生产力研究,包括水稻的生长模型及其生长介量变异研究,水稻余留物分泌的植物毒物质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水稻潜伏性细菌研究,水稻根系机能与土壤中理化性质的研究及水稻光合作用研究等;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包括无病毒马铃薯在试管内结球的研究,人参组织及细胞培养研究,水稻花药培养研究,台湾重要果树的组织培养繁殖研究及烟草、甘蔗、水稻等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等;台湾二期作稻低产原因及其解决方法研究,包括环境因子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植物根活性、光合作用及光合成物质的生产、土壤因子、肥料及植物调节素、病虫害对一、二期作稻的影响,及提高二期作稻产量的对策研究等;草虾、斑节虾、砂虾及红尾虾的大量繁殖技术研究,乌鱼完全养殖技术、虱目鱼人工繁殖技术、温度及盐度对鱼虾类的存活、生长的影响研究,以及养殖池水质变化与养殖之间关系研究等;金门血丝虫病防治研究;蛇毒药理学研究;鼻咽癌诊断及免疫学研究,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eB病毒有关的抗原、抗体、血中醣蛋白、t细胞及B细胞研究等;针刺止痛的神经学研究;肝炎与肝癌研究;鸡母珠毒蛋白及蓖麻毒素的抗癌研究等。

1982年起,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对岛内生物科学类专题研究的支持经费持续增加,首次超过1亿元新台币,1986年达到3.798亿元,1989年更高达7.36亿元。1984年起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的经费支持,1985年起再加上肝炎防治研究及补助购买中型仪器设备,1988年起又增加对分子生物研究及生态及公害医学研究的支持。

1982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资助生物科学类专题计划数仅378件,1986年增至728件,1989年更增至1091件。在推动目标导向型大型计划方面,1983年该部门首次组织实施“生物技术与肝炎防治研究计划”,1985年推动“民众常见疾病的分子层次探讨计划”,1988年又推动“农业生物分子遗传研究”、“中药研究”、“农业园艺作物遗传与生理研究”、“生态资源与公害基础医学研究”,1989年推动“灵芝研究”、“乌脚病研究”等多年期计划及群体性研究计划,显示其不断朝向主动协调研究计划的方向迈进。

主要生物研究机构

台湾中研院1959年开始筹备成立动物研究所。经过筹备主任梁序穆与以后的苏仲卿等人11年的努力,终于在1970年2月正式成立,首任所长为苏仲卿,最初研究人员有林飞栈、李文蓉、黄仲嘉、詹昆源、万家茂、周延鑫及郑森雄7人。以后,历经张昆雄、周延鑫所长的努力,大力扩展各项研究领域,在经费拮据及全体科技人员同心协力下,于1989年在台北市南港区建成“动物所研究大楼”并启用。

该所早期以岛内动物基础研究为主,重点放在海洋生物、昆虫的显微形态、生理生化、分类及生态学等方面,对于台湾动物学及农渔业发展有重要贡献。8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研究高潮,该所配合这一新趋势也快速成长及蜕变。在吴金洌担任所长期间,整合所内研究重点,将研究方向转为以理论动物学为基础,辅助应用科学发展,并于1991年3月通过所务会议,将该所研究人员分为分子细胞学、个体生理学和族群生态学三组。

1996年邵广昭接任所长,延续三组研究方向,推展诸多研究项目,其中以水产动物为模式材料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个体以上层级的生理及环境适应,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包括分类、生态及演化)成为该所研究的主要特色。2002年8月,游正博返台接任动物所所长,2003年在宜兰县礁溪乡建立临海研究站。其后,该所依照原来的三大方向继续发展,特别是在斑马鱼器官分化及基因调控、鱼类病毒致病分子机制、动物环境适应调控机制、无机砷遗传毒理、族群生态及分子演化等方面持续性深入探讨,取得创新性成果。

进入新世纪后,对功能性基因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潮流兴起,台湾中研院在2001―2003年间开始筹备成立基因研究中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由动物所第三组族群生态学组研究人员为主,于2005年1月转至生物多样性中心。其他分子细胞学组及个体生理学组的研究人员,在现任所长游正博领导下,努力整合研究重点、积极网罗优秀人才,全力重整实验室,设立核心仪器室,并在2005年将该所改名为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研究所,将研究重心转移至分子和细胞层次的研究。

该所目前共有23位研究人员,包括特聘研究员3名、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7名、助研究员10名,所内设有公共仪器室生化组、公共仪器室影像组、台湾斑马鱼实验中心、临海研究站等部门,研究目标着重在个体生物生长、适应与发育过程中细胞与细胞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体生物面对环境变迁所进行的适应行为。重点研究方向包括:水生及海生生物技术;藉由动物模式系统或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分析细胞与个体生物的功能;细胞正常以及异常功能的分子机制探讨;细胞结构分析。

在上述4个研究领域中,水生及海生生物技术具有最悠久的发展历史及良好声誉,其研究成果主要归功于位在宜兰礁溪的临海研究站。临海的地缘关系方便海生生物繁衍、研究与观察。该所也是台湾最早使用斑马鱼作为模板来研究水生生物的研究单位。针对水生生物多元化的生理研究是该所的一大特色。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国家每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为国家培养大量专业人才,为科学与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尽管在研究生培养数量上增长明显,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却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在某些领域仍存在着质量下降的问题,值得人们重视与思考。

一、西方国家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呈多样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大学都在考虑采用跨学科学习计划,如英、法等国在研究生课程中也开设了交叉学科的研究课程。对他们而言,交叉学科研究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与交叉是当代医学科学的进步体现。虽然各国家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模式各异,但研究生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主要资源,其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各国家高校的重视,教育界的学者也纷纷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严把生源质量关,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为尽快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我们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有力措施。首先,严格把好生源入口,提高生源质量。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有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人才并加以重点培养。其次,为拓宽专业知识面,及时增设跨学科新兴交叉课程,使研究生不仅掌握本专业知识,也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三、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创新实践型教学模式

在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梳理基础上,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现代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物医学与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的融合交叉,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力。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各方面素质能力要求既相互统一,又各有所长。(1)生物信息学方向:了解生物医学大数据发展方向,掌握高通量分子生物技术原理和数据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重大疾病机制分析、疾病风险标志物识别等生物信息学应用能力并胜任生物医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工作。(2)生物医学软件工程方向:了解生物医学软件工程社会需求和产业进展,具备独立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生物医学软件和应用平台开发的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胜任新型生物医药软件和平台研究、开发工作。(3)药物基因组信息学方向:了解大数据时代的新型药物开发和药物应用规律,重点增强网络药理学分析、药物靶标识别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能,胜任计算机辅助新药开发、药物作用机制的工程分析等工作。(四)生物医学仪器开发方向:了解现代生物医学仪器产业发展,掌握电子学、生物医学和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知识,胜任面向生物医药仪器设备开发、维护,及新型健康工程产业工作。

四、提升导师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的有力保障,“有好的导师人才,才有好的教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制定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划,不断优化研究生实践创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完善导师遴选制度改善导师队伍的结构,建立和完善导师培训制度;进一步提升导师自身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努力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知识完备、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

导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为抓手,通过高峰论坛、学术交流和国外学者来校访谈讲座等形式,进一步为导师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使导师能够吸取各种学术营养,博采众长,不断更新知识,拓宽专业领域,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训计划,调整和完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全面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生物信息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多管齐下,在持续推进研究生基础知识能力提升的情况下,着重解决与高新技术衔接能力培养方面的关键问题。

1.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知识技能与社会需求衔接性调研,推进研究生教育各环节中的创新技能和产业技术的引入。选择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单位作为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合作单位和产业实践基地,以此将企业资源引入到校园环境之中,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积极深入企业、科技研发一线,了解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知识、技能的需求,将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纳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推进研究生导师与社会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或课题申报,提升转化潜力,推进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与专业教育的全面融合。

3.根据生物医药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基本知识模块组成,重视基础、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基础上,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衔接的综合素质能力。

4.拓展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对综合性、交叉性以及新兴学科知识的选择范围,前沿性内容为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强化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实践性、应用性,使其具有先进的医学理念、严谨的科研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模式,应根据“创新经验的传授创新技能的训练创新实践的开展”的理念与思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知难而进能力、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作风,坚忍不拔的学术精神,适应新形式发展与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我们对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与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效用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方案,为生物信息学专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学校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俊端.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 

[2]甄良康,君英爽.建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3]秦发兰.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4

刘向明,1951年出生,湖南省石门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2001年4月毕业。现任中南民族大学学科带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他在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处探索医药系统研究工作的新途径,侧重于探讨离子通道门控动力学及药物对其影响,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里的空白。近年来,其在民族药物研发中做出开拓性工作,享誉国际业界。曾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刘向明教授多年来走过的科研道路,一直遵循这样一点:当确定好的科研思路和目标时,纵有千沟万壑和重重艰辛,也要不管不顾地坚持下去,直到迎来胜利的曙光――就像他推动民族医药与现代技术的“联姻”所创造的最新医学果实。

刘向明是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数学专业出身,后转向生物统计和生物数学研究领域。在开展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中,他破解了传统医药研发的新兴领域反向药理学中的关键问题,重塑了民族医药学的价值与地位。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开展具有民族医药理论特点、资源特色和治疗优势的民族药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以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

说到民族医药,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来自大自然中的丰富传统,给炎黄子孙生命与健康以不可或缺的支撑。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西药“来效快”、“时髦”等观念的冲击,不少人“眼睛向外”,忽视了传统民族医药的巨大价值与作用,当然在科研、资源保护等方面也缺少必要的力度。国家在“十二五”中对民族医药的重视,也正是一种“重塑”与“救赎”。

好在总有一些像刘向明教授这样的科研人员,能够立足“本土化”开掘民族医药的价值与作用,给医药科研和大众健康带来新的惊喜。

刘向明教授是年至半百时“进军”传统医药领域的,正所谓有心人,天不负,他十年磨一剑终有所成。

“民族传统药物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和靶点却并未在现代科技的水平上得以阐明,另外,传统药物是具有多种药理效应的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究竟哪些成分能产生原药物的哪种效应并未得到确证。仅此两点就使得其在采用现代西方医药标准体系的医学领域里寸步难行。”这是刘向明教授作出的论断。

2000年,本着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开拓传统药物发展的新途径,刘向明教授在中南民族大学组建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药物神经药理研究室,确立了以反向药理学的模式(临床―实验室)开展民族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研究的思路,承担了有关民族药物(傣药)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

科研过程中,刘向明教授提出:选取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被证实确有疗效的传统药物,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进一步确证其效应,阐明其药理机制和识别相应的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为传统药物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传统药物的安全性评估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为创制新的化学实体药物发现新的先导物。而这一思路与国际上一些学者特别是印度学者在研究印度草医药中所提倡的“反向药理学”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另外,刘向明教授认为:与化学实体药物的情形不同,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要求在阐明药物的一种药理作用时要确定药物中哪些成分(组合)产生了这种作用;药理作用要通过确定产生它的药效物质来揭示其本质,而药效物质的确定又依赖于药物作用机理的阐明。这既是从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二者的相关性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疗效的科学根据的关键问题,也是按照反向药理学研究模式,如何从传统药物获得能体现原药物良好性能的先导物的方法学问题。

基于上述两点,刘向明教授指出:传统药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于传统药物的药理研究既要阐明其产生药理效应的作用机理,又要确定其产生特定药理效应的药效物质基础,必须从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这二者的相关性着手来阐明传统药物临床有效的科学根据。至此,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亮相前的帷幕徐徐拉开了。

以傣药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为生物学背景,刘向明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为参照、将药物的化学成分(组合)的效应与药物本身的效应进行比较,寻求能替代产生原药物效应的化学成分(组合)作为研发新药的先导物这一全新方法学的基本原则,并且根据这一原则建立起定量化的传统药物药效物质的现代概念和评价传统药物药效物质中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类型的数学模型,把对传统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的探求转化为传统药物本身的药理效应与其成分(组合)的药理效应之间关系的检测、表达与分析这样一个能按现代科学的要求进行研究的问题,由此形成了传统药物药理与物质基础研究的框架,并充分证明了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由它的三种成分协同作用产生。

目前,关于龙血竭的镇痛效应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在龙血竭中找到了对新型镇痛靶点ttX-R钠通道和tRpV1受体具有调制作用的有效成分组合―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和龙血素B,并证实确实是这三种成分协同调制痛觉信息在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脊髓上传导使龙血竭产生了镇痛效应。

这一研究结果对多组分、多靶点新型镇痛药的研发具有启迪意义并提供了天然的范例。刘向明教授的全新成果,说明了以植物为本的各民族传统药物,将是国际药品市场巨大的潜在资源。

“我们实现了民族医药与现代生物学技术的相互融合,取得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交叉学科研究与边缘学科研究成果。可以说,我们以原始创新,做到了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刘向明自豪地说。

冰心老人有句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回顾刘向明教授的科研历程,又怎不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与牺牲呢?

在医学、生物学和数学的交叉处探索医药系统研究工作,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一股子韧劲和狠劲,想有所作为只能是痴人说梦。此外,他在科研中还面临着科研经费、设备等“绊脚石”问题,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明白。

然而,在推动民族医药发展的宏伟目标驱动下,刘向明教授带领团队得以一步步“突出重围”。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网络购物技术接纳模型风险认知创新特性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商家也选择网络作为新的商品销售途径。在我国,网络购物仍然是较新的消费模式,消费者对它的理解和接受很有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最新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2007)中提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2.1%,而美国早在2006年8月网上购物比例已经达到71%。对于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态度可以用来预测是否会采取下一步行动,因此研究和探讨消费者的网络购物态度,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

一、我国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指出,网上购物的网民是一群相对比较高层次的人群,在我国4640万网络购物人数中,拥有本科学历的网民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达到36.7%,硕士及其以上网民的比例更是高达56.5%;在网络消费水平方面,有关研究也表明虽然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但其网络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加上现在拥有电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商品交易的频率不断增大;在网络购物渠道方面,共有三类网站是大学生的首选:主要进行网上零售的B2C网站、拍卖网以及门户网站。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在人数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在消费水平方面呈上升趋势。研究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网络购物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理论回顾与模型构建

1.相关理论回顾

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网络购物的研究,大多数研究把技术接纳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作为研究的基本框架。tam是Davis(1989)提出并试图从人的心理、行为角度探讨个体接受或拒绝使用某项特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该模型中,有用性认知(perceivedUsefulness,pU)和易用性认知(perceivedeaseofUse,peoU)是决定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意向乃至实际行为的两个关键变量,其中peoU对pU还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eoU应用于网络购物研究中是指消费者认为网络购物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比较快捷和方便;pU应用于网络购物研究中是指消费者认为网络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产品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控制力等;当消费者对这两者的认知越多,就越倾向于网络购物。

但在现实情况下,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还要受到个体差异、网络购物风险等因素的影响。Jarvenpaa和todd(1997)通过研究发现,风险认知(perceivedRisk,pR)是抑制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主要障碍。网络购物是一种虚拟购物方式,导致网络购物具有产品不可触摸性、产品质量不确定性、消费者利益不易得到保障等缺陷,消费者在利用网络进行购物时要对即将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采用网络购物的方式满足消费需求。国外研究者在运用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Diffusiontheory,iDt)研究消费者个体特征对网络购物影响时发现,早期的网络购物者都具有创新性的特点。angela(2001)等人通过研究个性特质与网上创新行为对网上购物的影响时指出,网上购买者具有喜欢控制未来、使用网络收集信息以及不惧怕不确定等特质。

在关于态度形成要素研究方面,Kronnick和petty(1995)指出,个体态度包含态度方向和态度强度两个重要内容。Jagdish和Banwari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这个观点进行扩展,认为要使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保持认知、情感、行为上的一致性,必须考虑两种相关因素:一是态度方向(又称为态度诱发力),即正面或负面的想法、感觉和行动;另外一个是态度强度,即人们对某种认知、感觉或行动的感觉的投入程度。

2.提出假设

通过对以上相关研究结果的整理,结合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假设有用性认知、易用性认知、风险认知和创新特性构成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态度形成的因素;由于本研究的目的是维持和提高大学生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良好态度,因此假设大学生对网络购物所持的是正面的态度,将态度方向因素命名为“正向态度”;同时假设大学生的这种态度比较强烈,也就是对网络购物本身有较高的投入,将态度强度因素命名为“高介入态度”。

技术接纳模型认为有用性认知和易用性认知会对新技术的态度、意向和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提出第一组假设:

H1、H2:大学生的易用性认知对网络购物正向态度、高介入态度形成有正相关。

H3、H4:大学生的有用性认知对网络购物正向态度、高介入态度形成有正相关。

由于风险认知也会对网络购物行为产生影响,所以本研究预期风险认知对态度方向和态度强度有抑制作用。因此,第二组假设为:

H5、H6:大学生的风险认知对网络购物正向态度、高介入态度形成有负相关。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消费者的创新特性越显著,对态度方向和态度强度的正向影响就越大,同时也更容易感知到网络购物的有用性。另外,如果大学生消费者具有显著的创新特性,则会在感知上降低甚至忽视网络购物风险的威胁。因此第三组假设为:

H7、H8:大学生的创新特性对网络购物正向态度、高介入态度形成有正相关。

H9:大学生的创新特性对风险认知有负相关。

三、数据分析

1.变量测量

本研究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尽量参照国外在网上零售背景下做过大量研究并已经相对成熟的测量量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各影响因素的测量项目进行修改与补充,所有测量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法。在样本的选取上,本研究采用“就近随机”抽取的原则。调查的地点是重庆,调查的对象是重庆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其中,在重庆某大学随机发放问卷180份,通过电子邮件、高校网络论坛、校内聊天工具等平台发放问卷190份,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04份,其中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72.97%。

对回收问卷进行信度分析以鉴定测评因子的信度。结果显示本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931,折半信度为0.832,两者系数均在0.80以上,说明本问卷作为网络购物态度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2.假设检验

本研究的假设检验主要运用SpSS12.0针对以上提出的13个假设分别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是指通过计算变量间两两相关的相关系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进行分析。本研究的假设检验结果如表所示。

3.研究结论探讨

根据表的结果显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有用性认知、易用性认知和创新特征与网络购物正向态度的形成呈显著正相关。在正向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中,有用性认知和易用性认知与正向态度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5以上,且呈显著性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群体以校园作为主要活动场所,到商场挑选和购买商品的时间较少,一旦他们能够感受到网络购物的快捷高效或是操作方便简单,则有可能对网络购物做出较好的评价;具有创新特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网络了解商品信息或是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也可能对网络购物持正向态度;研究还表明,大学生的风险认知对网络购物态度好坏与否没有影响。

(2)风险认知对高介入态度有显著负相关;创新特征、有用性认知对高介入态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风险认识得越多,越可能逃避网络购物,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的结论相一致;创新特性与有用性认知都对网络购物高介入态度具有正相关,但相关系数仅在0.25左右,这是由于大学生决定是否通过网络购物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不仅仅取决于其创新特质或对网络购物有用性的感知。

(3)创新特征与风险认知有显著负相关。创新特征与风险认知的相关系数达到0.671,且为显著的负相关。本研究认为,具有创新特性的大学生喜欢环境或事物的变化,并且不惧怕不确定的事情,因此针对网络购物是虚拟交易所带来的不确定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具有创新特性的大学生消费者能把对风险的认知降低到最低层次。

四、网络营销策略建议

参照研究结果,网络商家应该制定出相应的营销计划,促使大学生形成网络购物的良好态度。

1.提高网络购物的有用性认知,有利于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形成正向态度和高介入态度

商家应该增加网上商店里商品的品种、式样和档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需求;拓展进货渠道,降低商品成本,使商品价格更能迎合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范围;适当增加在线服务时间,及时回复有购物意向的学生的提问。当消费者认识到网上商店所能提供的商品种类比现实中更多、价格更加便宜、他们选择的余地更大时,就有可能对网络购物做出好的评价,并准备或继续实施网络购物的行为。

2.提高网络购物的易用性认知,有助于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形成正向态度

商家可以在商品浏览和介绍、付款方式及发货通知等环节增加网页设计的便利性、友好性,使大学生网络购物时操作更简便;在产品的销售环节中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购物满意度;在与大学生信息沟通方面,应该通过增加不同的联系方式扩充沟通渠道,保证与大学生的信息沟通顺畅。大学生消费群体在感受到网络购物的方便使用和简易快捷后,虽然不一定会做出购物行为,但可能会对网络购物形成正向的态度。

3.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特性,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形成正向态度和高介入态度,同时有可能降低风险认知

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在于网络消费符合大学生富于想象力、喜欢创新、有强烈好奇心等特点,而通过创新来体现个体的自身价值,也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首要标准。根据这个特点,商家在网络营销中可以将自己定位为独特的、有品味的、与众不同的,同时通过有个性的网页设计和前卫新颖的商品介绍来唤起大学生消费者的情感诉求。

4.降低网络购物的风险认知,有助于大学生对网络购物形成高介入态度

通过适当的方法降低网络购物风险,将有利于使大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网络购物中。这些方法包括:商家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商品原型,比如清晰的图片、现场视频等,减小大学生对虚拟环境中购物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付款信息、个人资料等进行严格保密,避免因消费者交易资料外泄而给对方或自己造成损失;提供完善便捷的售后服务,减小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戒备心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省略nic.省略,2007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逆向物流;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2.19文献标识码:a

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废旧品的急剧增加需要强大的逆向物流系统支持。逆向物流是废旧物品回收、分捡、储存、拆解以及最终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组成的系统,自Lambert和Stock首次提出逆向物流这一概念后,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便不断深入。本文主要从逆向物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加以综述。

1研究内容方面

1.1逆向物流经营模式选择研究

经营模式决定了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也基本确立了各经营主体的责任、义务以及利益分配方式等,对于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学者大都基于一定条件下就某一行业或某一类物品展开研究,如KrumwiedeDw(2002)论述了基于第三方供应商条件下逆向物流模式问题。Spicer.a.J等(2004)阐述了在epR条件下的三种回收模式:生产者回收、联合回收和第三方回收。姚卫新(2004)分析了电商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再制造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范江华(2004)提出公益性社会机构、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企业独立和外包四种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曾强银等(2005)引入了生产者直销产品并负责回收的模式。常香云(2006)分析了政府负责制、生产者负责制和第三方负责制三种逆向物流模式特点以及所适用产品。杨传明(2011)依据参与回收过程主体的不同,构建了生产商协调、生产商联合、外包以及集群的模块化回收模式。孙柯等(2004)、马洁(2005)都专门分析了储运包装的回收管理,提出企业自行回收、行业回收两种模式,而安美清(2012)则针对包装物的逆向物流提出了包装押金制回收、柜台兑换回收、包装物流动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等四种回收模式。张云里(2006)、刘玉梅(2012)等都针对废旧电子产品提出了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多方联合回收模式。

1.2逆向物流网络建设研究

网络一般分为再循环网络、再使用网络、再制造网络(Fleischmann,2000)。对逆向物流网络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设计,第一个对逆向物流系统网络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是Guiltinan和nwokoye(1995),他们提出根据流通渠道企业成员完成的再生或再制造的功能和能力之不同,构建不同的逆向物流回收再利用网络。Jayaraman(1999)分析了美国电子设备再制造公司的物流网络结构,根据对旧产品(或核心部件)的收集、再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分销等处理流程,建立了一个容量限制的多阶段选址模型,以确定在不同供应和需求假设下网络结构中设备的最佳设置数量和地点。min等(1998)研究了由初始收集点、回收中心构成的一个双层逆向物流系统网络。Berger和Debaillie(2006)将己有的某电子设备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分销网络扩展为一个具有拆解、检测处理中心的网络,并建立了一个多级容量限制的miLp模型来确定设备最佳的安装地点和处理能力。温素彬等(2005)提出了epR制度下采用专用、共用两种不同的回收体系,并构建了基本的回收体系结构模型。melbinC(1995)研究了逆向物流运输网络规划问题等。Salomon等(1996)开发了一个ReVLoG的决策支持系统,用于辅助设计分销和回收网络。达庆利等(2004)讨论了逆向物流网络的结构特征、设计原则及设施的选址定位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朱道立等(2003)、储洪胜等(2004)、肖文(2004)、何波等(2008)、赵晓煌等(2007)都研究了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

1.3逆向物流运营管理研究

对逆向物流运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选址、渠道结构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研究的目标都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Fleischmann等(2002)提出需求和回收符合poission分布的库存优化模型。如Dobos(2003)提出以库存、再制造、最终处理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库存策略。inderfurth(2005)等认为随机性库存管理研究主要考虑了逆向物流中再制造产品的交货周期、回收产品的流入不确定等因素时的库存策略。黄祖庆等(2003)研究了单周期和多周期下逆向物流再制造库存控制问题,储洪胜等(2004)、谢家平等(2009)都研究了逆向物流库存以及再制造生产和调度等问题。SatoshiKanai(2005)研究了废旧电器回收再利用问题。Savaskan(2003)等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之上,着重考察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的逆向渠道结构问题。Dethloff和Jayaraman(2006)等认为逆向配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逆向渠道的选择以及逆向渠道和正向渠道的整合。G.Seliger等(1997)研究了以废旧产品回收价值为评价因素的回收方法,还开发出废旧产品的快速拆卸工具。陆忠平(2002)研究了不同形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式选择及利润分配问题,以及废旧品回收方法和技术及系统运营管理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易余胤等(2012)分析了当回收再造相关参数(如成本、环保意识、渠道冲突程度等)发生变化时,对于各成员定价及系统利益分配的影响。

1.4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在逆向物流过程中责任和行为研究

逆向物流运营过程中各主体责任和行为关系到系统运作效率和效果甚至系统安全,特别是制度规范和运作机制,对逆向物流的运营至关重要。owens(2000)研究了社会经济状况对回收行为的影响。周进(2004)、刘炜等(2007)都研究了促进逆向物流发展的政策制度问题。周垂日等(2008)讨论了政府在回收物流管理中的责任机制,并探讨了最优补贴率。范文晶(2010)从政府立法、经济管制及经济政策规范逆向物流经营。黄乐富(2010)、王世磊等(2010)运用博弈演化理论研究了政府管制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中的作用。江源等(2000)分析了居民认知度以及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回收的影响。吴刚等(2010)提出将废旧品回收分为规范和不规范两种类型,认为回收行为是建立规范体系的微观基础。王兰(2012)对废旧家电产品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的生产商、消费者、第三方回收企业和政府进行了利益博弈分析。

2研究方法方面

从收集的文献看,对逆向物流的研究,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都有,以定量分析为主,包括有数学模型分析、博弈分析以及实证分析。

2.1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主要是采用运筹学方法建模如混合整数规划、多目标规划、非线性规划等,目标函数大多是从产品运行周期角度要求平均成本最小,约束条件有物流运输平衡、生产处理能力、库存容量限制、设备数量以及决策变量的非负或非负整数约束等。集中在系统优化(Z.Q.Lu,2005)和选址定位上(a.marin等,1998)。如Carte(1998)最早提出逆向物流的驱动因素及约束模型,Hutung-Lai(2002)和Jayaraman等(2003)都构建了关于有毒产品的回收模型,模型中整合了多种有毒废料逆向物流系统(HwRLS)中的多个关键活动(废料收集、存储、处理和分销)和相关的物流运作需求。amini等(2005)以国际医疗诊断设备厂为例,说明了应如何设计高效的回收服务供应链,以获得快速的回收时间、最小化运营成本。V.Ravietal(2005)针对计算机硬件业的逆向物流提出第三方制造、共生物流概念和虚拟逆向物流网络。提出基于aHp的anp(analyticnetworkprocess)决策模型和方法。糜仲春等(2003)提出了一种通过专门管理机构进行协调的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系统模型。马祖军等(2004)在生产分销物流网络基础上提出了对逆向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Lu等(2005)通过构建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研究了生产商、再制造加工中心和中间处理中心组成的两层网络选址问题。marin和pelegrin(2005)运用建模方法分析了一个综合分销物流和回收物流的设备选址问题。谢家平等(2003)运用基于作业的成本分析法,对报废家电产品在零部件重用、材料再生、安全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成本—效益的量化分析,并建立了产品回收处理的财务分析模型。徐大丰(2009)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讨论了电池的再生利用问题,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仿真分析了不同政策环境下的策略变化。

2.2博弈分析

主要针对逆向物流各经营主体间的合作和制约等关系分析,如企业与政府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以及企业间行为方式的影响分析,如王玉燕等(2005)用博弈理论对双边垄断的市场结构下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非合作模型的均衡解和合作模型的均衡解,魏洁(2006)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分析了由两个节点的网络结构扩展到k个节点的多节点回收合作,运用博弈理论对委托企业与第三方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申亮等(2009)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是否有污染权的企业实施逆向供应链的惩罚与诱导机制。Savaskan等(2006)以博弈的方法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确定闭环供应链网络中各个设施的位置和生产能力及其经营效果的评价。王世磊等(2010)运用博弈演化理论研究了政府管制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中的作用,姚卫新(2003)、魏洁(2005)等对回收模式和回收效率进行了博弈研究,葛静燕(2007)分析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最终利润。

2.3实证研究

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废旧品产生组织、逆向物流企业、政府等相关逆向物流主体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分析逆向物流实施的障碍和影响因素,以及对不同模式经营效果的比较等,如margarete(2006)通过案例研究、访谈的方式对客车引擎再制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Ravi和Shankar(2005)利用iSm方法研究了影响汽车行业实施逆向物流的障碍。孟丽君(2010)通过浙江省300家制造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影响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素。虎陈霞等(2010)运用多变量分析法对浙江省77家企业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认知与回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产品回收模式,分析第三方、零售商、生产商在不同模式下的价格、回收率及获利情况。

3小结

多数文献从企业或政府的视角展开,集中于某个具体的行业或某种特殊产品的个案研究,分别专注于逆向物流中的库存、配送和产品规划等活动,综合研究较少(周垂日等,2008)。或是基于制造企业研究逆向物流,包括模式结构、网络优化、政府监管和制度建设等问题,而现实中往往是社会化多品种混合回收利用,需要产业链的综合协调。特别是逆向物流经营过程中的经营主体冲突、利益分配、运行机制等问题研究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对于逆向物流系统的研究内容,基本与中国目前的逆向物流现状不符,缺乏现实基础,也就是目前国内逆向物流还是社会化无序回收以及零售商以旧换新等形式的回收模式,鲜有制造企业回收或联合回收等模式,国家也尚未有强制的法律法规,对这些模式的比较只能是理论的探讨。

定性分析或以解析法为主的独立建模方法其结果多是一次性数据、图表等,而逆向物流系统主体构成复杂、相互影响大、影响因素多、环境变化快,此类研究方法较难适应逆向物流复杂适应系统的分析,需要动态的研究方法,根据经济水平和结构变化、废旧品种类和规模等的变化情况分别制定适宜对策的较少。

所以目前对我国逆向物流的研究要结合复杂适应系统和博弈论等理论,运用建模、仿真与大样本数据调查相结合等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对多产品、混合性、社会性的逆向物流体系建设、行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经营主体的培育与规范、合作与竞争关系及利益分配机制等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penglert.,ploogm.,Schroterm.intergratedplanningofacquisitiondisassemblyandbulkrecyclingacasestudyonelectronicscraprecovery[J].oRSpectrum,2003,25:413-442.

[2]Z.Q.Lu.afacilitylocationmodelforlogisticssystemsincludingreverseflow:thecaseofremanufacturingactivities[J].Computer&operationResearchavailableonline,2005(5):123-139.

[3]m.m.amini,D.RetzlaffRobertS..Desiningareverselogisticsoperationforshortcyeletimerepairservices[J].L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eonomies,2005,96(3):367-380.

[4]SatoshiKanai,RyohtaSasaki,takeshiKishinami.RepresentationofproductandproeessesforplanningDissembly[J].ShreddingandmaterialSortingbasedonGraph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5(3):375-392.

[5]付小勇,刘诚,黄玉兰.模糊环境下的城市生活垃圾逆向物流网络设计[J].运筹与管理,2009(18):30-33,41.

[6]朱道立,崔益明,陈妹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673-679.

[7]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31-138.

[8]马祖军,代颖,张殿业.再制造回收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2):53-55.

[9]何波,杨超.基于成本/服务权衡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90-95.

[10]谢家平,陈荣秋.产品回收处理逆向物流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03(5):25-28.

[11]田军,冯耕中.加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政策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2):33-37.

[12]周垂日,等.政府在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管理中的经济责任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0):434-437.

[13]江源.中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活垃圾管理中新政策的可导入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2(2):65-73.

[14]申亮,王玉燕.逆向供应链的演化博弈研究[J].管理评论,2009(1):124-128.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7

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概况

我院环境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共建设点,在招收的攻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大多数学生选读了《高等环境化学》这门课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毕业后能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而且具备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的能力。我们学院攻读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主要课题方向列于表1。从表1可见,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环境监测分析与技术三个方向,研究的内容主要以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脱氮除磷技术、生态区域规划。

2.课程教学内容与硕士论文课题相结合

与建设理论、循环经济研究、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等。

从表1可见,大多数学生是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方向的,其次是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是专攻境监测分析与技术方向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如何讲解此门课程,为他们在结束课程学习后进入到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结合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方向,修改、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讲课的主要内容。由于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只有36学时,环境化学的内容又是那么多,因此必须进行合理安排。我们把讲解的内容分为六章,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见表2。由表1可知,较大部分学生是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研究的,他们很需要有关水污染这一方面的环境化学基本知识。我们在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中就是根据此情况来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的。由表2可见,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的内容最多,共有10节,教学时数为18,占了总学时的一半。其内容包含了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主要离子的形成、溶解性气体,酸碱化学平衡、沉淀和溶解、配位平衡、吸附平衡等的基本原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氧化还原技术和生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等。

在讲解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时,我们主要介绍了天然水的存在形式,各种水的主要组成、特点和污染物情况。如湖水中含钙、镁、钠、钾、硅、氮、磷、锰、铁等元素,其中氮、磷等元素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是湖泊的主要污染问题。在2007年夏天,无锡太湖发生了严重的蓝藻事件,给无锡市部分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蓝藻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比较合适,二是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三是太湖水域水流缓慢,这些都是蓝藻大面积繁殖的必要条件。根据此情况,我们讲解了水体中的异相物质——藻类的基本知识。藻类是湖泊、水库等缓慢流动水体中最常见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类植物,有一个明显核。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藻类将消耗自身体内有机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消耗着水中的溶解氧。

对目前经常使用的生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水体中的生物氧化还原反应。水体中的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时,有机物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CxHyoz+o2—^C02+H20+能量水体中,细菌、酵母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使得许多无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经常发生。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过程是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各种氧化还原酶和一系列辅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有机污染物被细菌等微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生成了各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在水体溶解氧不足的条件下,将利用较弱的no;-、Fe3+、mn4+、So42-、Co2等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反硫化、甲烷发酵、酸性发酵等厌氧过程,其最终产物有Co2和氏0,以及nHhH2S、CH4、有机酸、醇等。在缺氧条件发生的生物反硫化作用可在淤泥、沼泽、排水池中进行。由此引起硫酸盐转化为HS气体的反应,从而产生Cu、pb、Zn、ag等金属的硫化物沉淀,以至减弱了这些金属在所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能力。

另外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物的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特别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更为重要和复杂。到目前为至,世界上已有700多万种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都是有毒有害的,如排入到环境中会造成环境质量的恶化。而我们对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控制和处理还较簿弱,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

水中有机污染物以及农药残留的分析、监测是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部分研究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土壤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土壤环境化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包括各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的化学行为及其影响。包括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和累积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反应机制、历程和归宿。此章重点放在几类有代表性的化学物质,即化学农药(代表土壤中外源有机化学物)、化肥、重金属和固体废弃物的土壤污染化学,并对土壤污染中复杂的化学过程作一介绍。首先,我们介绍了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然后介绍了土壤负载容量或土壤环境容量;让学生对土壤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重金属是土壤无机污染物中比较突出的一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通常以可溶态或颗粒态存在。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生物可利用性均直接与重金属的存在形态相关。例如重金属对植物和其他土壤生物的毒性,不是与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总浓度相关,主要取决于游离(水合)的金属离子。对镉,则主要取决于游离Cd2+浓度,对铜则取决于游离Cu2+及其氢氧化物。而大部分稳定配合物及其与胶体颗粒结合的形态则是低毒的。仅脂溶性金属配合物是例外,因为它们能够迅速透过生物膜,并对细胞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

我们学院有些教师在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研究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某些研究成果,并将此作为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之一。根据此情况,我们给学生介绍重金属形态分析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情况。近年来,以北美tesskr等人提出的五步系列萃取法和欧共体BCR的四步系列萃取法应用较多[3,4]。我们也将这二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摆了出来,主要是萃取操作的时间过于冗长,使实际应用不易实现。在此同时,我们向学生展示了国际上应用超声波或微波的能量加速萃取样品中组分和缩短操作时间的研究工作情况,并把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作为研究生研究的课题之一。

3.已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

通过学习,学生们很好地了解和掌握了有关高等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学生使用已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和环境监测分析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数最多,主要是利用膜生物反应器、生化法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如厌氧氨氧化细菌、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磁场对污泥沉降影响、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是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等。在环境监测分析与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在样品预处理现代技术的应用、重金属形态和有机污染物分析测定等方面。如在使用膜生物反应器生化技术处理废水时就运用在此门课程中学到的水体中的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时,有机物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对一体式射流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缺点及改进思路进行了探讨,成果分别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和《江苏环境科技》期刊上。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方面,如对城镇化过程中水环境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和盛泽湖湿地生态恢复初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在《江苏环境科技》和《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在重金属形态分析研究方面,研究生应用课堂上学习到的关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

利用超声波或微波的能量能加速萃取样品中组分和缩短操作时间,如对利用微波能进行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与常规的tessier法比较,使重金属前4步形态的操作时间从17.5小时缩短为14分钟,并改善了萃取效率。研究成果已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版)》上发表。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8

建国4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生物哲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40多年来我国生物哲学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的考察,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促进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历史过程

建国以前,我国的生物哲学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区”,1949年新的号召,形成了一支由生物学家、生物学史工作者和哲学家及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突出体现了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著名科学家率先垂范,积极参与生物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关于生物哲学的研究被看作是生物学界本身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一些著名生物学家舍得花时间从事生物哲学的研究,撰写有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专著。在老一辈科学家中,童第周是最早进行生物哲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实验胚胎学中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的核质关系,提出了细胞质在动物胚胎发育中控制细胞核的崭新见解,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0〕这一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遗传学家方宗熙对进化论哲学颇有研究,生前发表过不少研究论著。其中《生命发展的辩证法》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的辩证法,是7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代表作。〔41〕原生动物学家张作人也长期悉心研究生物哲学问题。他积几十年教学与科研的心得体会,广采博引古今中外的生物学史料和当代生物学的新成就,写成了《生物哲学》一书,对一些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哲学考察。〔42〕植物分类学家陈世骧以进化论和分类学哲学问题研究见长。他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哲学的大视野对物种概念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新概念,把林奈的“物种不变论”和达尔文的“物种可变论”统一了起来。〔43〕这个观点提出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当然,我国热心于生物哲学研究的生物学家远不止上述这么多。像遗传学家谈家桢、生物物理学家邹承鲁、沈淑敏、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对有关生物哲学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使得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平。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生物学家以外,还有一些物理学家、化学家也对生物哲学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直接参与到这一研究中来。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丁达夫专门探讨了生物学的自主论与还原论问题。他们认为,与已知的物理学规律相比较,生物规律处于更高级的层次。所以绝对的还原论是不可能的。〔44〕这是物理学家对生物学还原论问题的精彩论述,使得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大为增色。

⑵哲学家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主力军 我国生物哲学研究人员主要来自社科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哲学素质和较扎实的生物学功底,所以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主要是由哲学家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研究并完成的。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第一部理论专著《达尔文学说与哲学》就是由哲学家舒炜光撰写的。这部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达尔文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了全面分析与探索,是5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45〕哲学家胡文耕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在不同时期发表过多部(篇)生物哲学论著,可视作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他的新作《信息、脑与意识》一书对心身问题、脑与意识的复杂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讨论,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46〕哲学家邱仁宗主要致力于生命伦理与道德的研究,他的《生命伦理学》一书论述了有关生殖技术的伦理及安乐死问题,填补了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47〕哲学家余谋昌在生态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是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生态学哲学》一书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哲学反思,发人深省。〔48〕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哲学家王志康在进化论哲学研究方独树一帜。他在《突变与进化》一书中专门探讨了突变概念的演变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9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又一部力作。〔49〕由于上述这些研究者同时兼有生物学与哲学理论知识,因此,他们所探讨的问题都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而并非一些零散的、直感的哲理性体会。

⑶生物学史是生物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生物学史工作者十分关注和投身于生物哲学的研究,他们在生物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常常深入探索某个案例而阐发其中的哲学问题,这样他们既为相关方面的生物学史行家,又较好地解决了所探讨的生物哲学问题。例如,李佩珊对遗传学史及其哲学问题,潘承湘对细胞学说史及其哲学问题,张秉伦对人类进化史及其哲学问题的研究,都属此例。另一方面,我们许多生物哲学研究者也都是生物学史研究的活跃分子,他们把生物学史与生物哲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生物学史个案研究来拓展、深化生物哲学的研究。例如卢继传、傅杰青都是这样的“两栖”学者,他们的研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4 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存在问题与建议

勿容置疑,建国40多年来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对我国生物学与哲学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化学哲学、地学哲学等学科研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笔者以为,需要深刻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我国目前生物哲学研究基本上是分散的、单打一的方式,研究者各自为阵,缺乏组织与协调。所以,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至今没有撰写出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生物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应该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尽快撰写出一批有份量的生物哲学论著,使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跃入一个新台阶。

第二、我国生物哲学研究涉猎领域虽然比较广泛,但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如生物学(生物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尚显不足。目前,国际学术界已经将生物社会学问题作为生物哲学研究的重点,它体现了当代国际生物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开展生物社会学的研究,不仅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学术界应及时地调整研究方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三、我国生物哲学研究队伍实现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但这支队伍目前主要依托老一辈学者,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中坚力量,从长远来看显得后备力量不足。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快中青年生物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梯队,使之担当起走向21世纪的历史重任。

第四、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应加快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在研究成果上互通信息,在学术思想上交融互补。要尽快加入国际生物哲学研究组织(ishpssb),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哲学界的学术活动,使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走向世界。

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年代,生物哲学研究者感到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争取在未来的几年里,使我国的生物哲学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与突破,为胜利跨入21世纪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40〕童第周:生物科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张作人:基因学说是预成论的翻版,自然辩证法杂志,1995年第3期。

〔3〕吴汝康:国外生物学研究的两种唯心主义倾向,光明日报,1978.7.19。

〔4〕袁明:自然科学和阶级斗争,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第1期。

〔5〕黄国桢:现代科学对生命本质的揭示,郑州工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

〔6〕胡文耕:分子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8〕汪德耀:细胞分裂问题的辩证法,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

〔9〕同〔6〕。

〔10〕胡文耕:遗传物质认识史,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年第4期,1980年第2期。

〔11〕吴乃虎:基因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4期。

〔12〕朱长超:大脑中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年第3期。

〔13〕傅世侠:一个值得注意的脑—意识理论的新观点,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6期。

〔14〕晓新:脑区定位与整合生理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第4期。

〔15〕胡恩厚:半脑人向裂脑人的挑战,光明日报,1985.9.16。

〔16〕钱俊生:全国生态哲学研讨观点综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第3期。

〔17〕叶峻:论生物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6年第3期。

〔18〕李难:孟德尔学说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

〔19〕吴晓江:摩尔根创立基因论的方法论模式,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5期。

〔20〕张春美:略论德弗里斯重新发现分离定律的方法论特点,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5期。

〔21〕郑经纬:从沃森—克里克dna结构模型的成功,看自然科学方法论对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8期。

〔22〕汪云九:试论“数学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通报,1978年第8期。

〔23〕顾凡及: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百科知识,1982年第12期。

〔24〕叶永在:生物全息律与辩证法,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

〔25〕肖效武:全息生物学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26〕叶永在、卢继传:评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4期。

〔27〕钱学森:现代科学体系结构,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

〔28〕董国安:论生物学的自主性,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0期。

〔29〕王全志:还原方法与还原论,哲学研究,1982年第12期。

〔30〕张秉伦:“劳动创造人”质疑,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1期。

〔31〕赵寿元:劳动选择了人,复旦学报(社科版),1981年第1期。

〔32〕朱长超:是劳动创造了人,还是劳动选择了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5期。

〔33〕郭华庆:恩格斯对人类起源理论的奠基性贡献,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9期。

〔34〕许志远:劳动创造了“智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5期。

〔35〕张培炎:人类起源的哲学论争及其实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4期。

〔36〕黄友谋:社会生物学有待重新评价,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2期。

〔37〕朱长超:应当冷静地对待社会生物学,自然辩证法报,1983.7.25。

〔38〕张青棋:社会生物学理论模式述评,学术界,1992年第1期。

〔39〕卢启文:现代综合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41〕方宗熙:生命发展的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42〕张作人:生物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43〕陈世骧:进化论的若干基本概念,百科知识,1982年第4期。

〔44〕丁达夫:论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5期。

〔45〕舒炜光:达尔文学说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6〕胡文耕:信息、脑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7〕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9

1965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台湾大学设立“化学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化学研究推动中心”),开启了岛内有组织地从事化学研究、培育化学人才的初始阶段。当时化学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协助岛内各高校设立化学系和化学研究所、培训教师和研究人员、扩充教学和研究设备、举办各种研讨会、吸引海外专家回台湾讲学、补助研究人员出席国际会议等。

到1985年,台湾几乎所有理科类大专院校都成立了化学系,共有13所公私立大学设立了化学研究所,拥有副教授以上化学教学和研究人员300多人,每年约培养50余名化学博士。

1985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鉴于岛内资源及研究人力有限,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庞大先进科技的压力,以及岛内发展化学工业对科技的迫切需要,认为若要持续且有效地促进全台湾化学研究活动的快速发展,不论在横向或纵向方面,都要建立积极交流及合作联系,以免导致研究力量的分散及仪器设备的重复投资,希望集结岛内有限化学资源,以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化学研究。

为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召开多次座谈会和协调会,讨论基础化学的研究方向,并调查岛内各学术机构的研究现况、人力及设备,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制定出纲领性化学学科规划,选择三项重点研究方向:新合成方法的开发及其在合成化学上的应用;激光在光谱及化学反应研究上的应用;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分析仪器设计与自动化的研究。然后,主动邀请岛内相关化学研究人员,组成各重点推动小组,拟定出更具体的整合性研究计划,分别为:有机合成-环化反应整合研究,微量分析方法的发展整合研究,激光光谱学及激光化学整合研究,利用资助的“杠杆”加以引导。

两年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根据实际计划执行情况及效果,决定以区域性整合计划为主,并配合主持人意愿,制定出新的“几何特异之多环非天然的合成探讨”、“非对称性环化反应”、“海水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激光光谱与光化学”、“气态金属实验室”及“大气化学实验”等整合性研究计划。结果证明,其成效非常好,无论在研究成果的质与量方面皆有大幅度的进展。

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已建立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化学,其研究领域也由最早的理论化学逐渐扩充至天然物化学、合成化学、有机金属化学、无机构造化学、激光化学、微量分析化学、分子模拟及计算化学、清洁工业化学、材料化学、医药化学等新兴学科。台湾科技主管部门1995年修订后的化学学科规划,其重点研究方向增加为:分子模拟与计算化学;超微量分析方法发展;新材料合成与特性研究;生物医药化学的研究;合成化学;激光化学与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学科的出现更是层出不穷。台湾科技主管部门2005年再次修订化学学科规划,其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分析方法与理论化学,含新理论模型建立、新测量方法、纳米物质性质测量、分子结构与活性解析、复杂系统的模拟;先进材料化学,含光电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性材料、生物材料、表面及自组装材料;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含环境污染监测、新环保制程开发(环保化学)、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生物及医药化学,含新型药物设计、分子设计化学、合成生物物质、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醣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系统的探测(分子辨识)等。

重要化学研究机构

目前,尽管台湾100多所高校中大都设有化学系或化学研究所,但真正能够申请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研究计划,开展化学研究的仍属少数。从每年的数量看,依序为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阳明大学、“中央”大学、中兴大学、中山大学、中正大学、台北大学、海洋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宜兰大学、嘉义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虎尾科技大学、勤益科技大学、高雄海洋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

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的在台“复建”,有赖于另一位来自大陆的科学家魏岩寿。他是中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和应用化学家,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化学工程科,主修化学和微生物学,期间进行了真菌学的研究,回国后就职于国立卫生实验所任研究员,30年代担任中央大农业化学系主任,是中国首位从发酵器械中分离出第一批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在Science杂志上的中国微生物学家。此后,他致力于用近代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工艺,曾兼任中国酒精厂总工程师,试验用甘薯生产酒精,通过筛选酵母品种,采用良种纯种酵母发酵,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生产研究的先驱。40年代,魏岩寿担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总工程师,主持在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创建内江、泸州、昆明酒精厂,保障了抗战时期稀缺的能源供应。

抗战胜利后,魏岩寿奉命赴台接管台北帝国大学,并出任台湾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化学工程系主任,同时还在台大农业化学系授课,主讲微生物学,期间曾开展紫色花蜜腺酵母菌的研究,通过在紫外线下观察微生物,成功地鉴定了从植物蜜腺中分离的用肉眼难以区分的红酵母。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还用较多时间研究过藻类单细胞蛋白,包括绿藻的生长、代谢和培养方法的研究。此外,他还研究过柠檬酸、谷氨酸等的发酵生产和海水中的非硫细菌。1957年,魏岩寿应胡适邀请,担任新成立的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他主要采用自己在台大教学期间培养的一批助手和学生为班底,包括陈朝栋、林渭川、彭旭明、周大纾等人,初期研究方向以微生物学家和应用化学为主,以后工作领域逐步扩充,在纯化学及应用化学的范畴里奠立起有机、食品、电化学及海洋化学研究的基础。

这一时期,魏岩寿主要开展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之联合作用研究,揭示了中国白酒酿造中用粮食制成的酒曲是结合采用了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可以协同地完成淀粉的液化和糖化过程。这一成果不仅从酶学水平总结和提高了传统东方酿造工艺中的复式发酵过程,而且后来被成功地应用于印染工业的退浆工艺中去。

从1959年开始,他主持编纂《应用微生物图谱》,这部著作在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年报中分15次连续刊登了11年,从中反映出他对各类微生物认识和驾驭的高深造诣,成为工业微生物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魏岩寿是迄今为止研究腐乳最系统和深入的科学家。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他就对中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腐乳进行深入研究,一直延续到60年代后期,他在1968年完成的腐乳研究的《技术总结报告》,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在当时具有最高水平,直到今天也是有关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成就和在他临终那年出版的《高粱酒》一书,表明他对于中国传统发酵技术所具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着他重视总结提高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遗产,并从中吸取其精华加以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魏岩寿担任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直到去世的前一年(1972年),除在化学领域从事多方面研究,如进行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建立了放射性元素钍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从海水中提取铀和制备感光乳剂等外,还为筹划和建设该所付出了许多精力,为台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化学人才。他的学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魏岩寿教授基金会”,每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州立罗特盖尔斯大学定期组织学术活动迄今。

目前,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仍是岛内化学界的核心,其科研实力也最雄厚,拥有几十种先进的大型试验设备和仪器,如3Kw级X光发生器、低能量表面功函数测量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生物感测系统、CCD单晶X光绕射仪、低温操作系统、光化学电流电位分析仪、高压式扫描式热分析仪、动态光散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仪、荧光半衰期测量系统、傅利叶红外线显微分光仪、气相层析质谱仪、高效能液相层析仪、高解析磁场式质谱仪、液相层析质谱分析系统、液相层析电洒游离法质谱仪、基质辅助激光脱附游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停流反应分析仪、原子力扫描显微镜、非线性光学光谱仪、核磁共振频谱仪、粉末X光绕射仪、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超导量子干涉磁量仪、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穿透式电子显微镜、高效能紫外光荧光分析仪、光电子能谱仪及欧杰电子能谱仪等。

该所现任代所长为陶雨台,所内有28位研究人员,包括特聘研究员2人、特聘讲座1人、研究员12人、副研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4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材料化学、催化反应、化学生物学及合成方法,每年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

生物学研究方向篇10

我国的硕http://士研究生可以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由于国内物流管理方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硕士研究生,所以本文论述的研究生是指普通硕士研究生。

1我国物流教育历程

1.1物流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物流”课程初次引入高校课堂,之后我国不少院校陆续开始设置物流类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物流教学的大学仅有15所。2002年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x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方面的课程。到2008年年底,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所。

1.2物流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置

目前国内物流类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少数学校也开有物流经济方向。现在的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各个院校通常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色设置物流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开设有物流学院的学校,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结合本校理工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工学学科门类下,授予工学学位;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结合本校财经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授予管理学学位;还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在物流专业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海运、港口的特色,其物流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多门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我国物流专业的背景多种多样,有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工程专业(目前仅54所),也有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高达254所)。

1.3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针对教育部规定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具体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培养目标:政治思想上要求硕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规划理论等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习年限: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实行弹性学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3)学位论文工作:大多数高校要求论文选题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培养方式方法: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问卷调查内容与反馈信息

2009年11月,我们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98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被调查人员涉及研一(28人),研二(34人),研三(36人)。调查的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培养

转贴于http://

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教材、http://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在此不予显示,关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将在下文中分别说明。

2.1关于学生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14%,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占47%,理工类学生占24%,其他专业的学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仅占3%,一般的占40%,不是很了解的占36%,不了解的占21%;③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有前途占57%,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别人的建议占10%,随便选的占13%。

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从对北京某高校的学生的来源分析,本科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同学是从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同时还有少量理工类学生,所以很多同学在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且很多同学选择物流专业也是因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对物流炒得比较热的缘故。

2.2关于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认为该校毕业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认为一般的占54%,很好的占6%,好的占16%,很差的占24%;②你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表示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满意的占16%,非常满意的占3%;③你觉得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表示一般、需要改进的占58%,不好、应该完全推翻的占18%,很好、不需要改进的占7%,好、可适当改进的占17%;④你是否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没有影响的占20%,非常需要的占17%。

总体来看,学生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满,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问到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时,54%的同学表示一般,24%的同学表示很差。从此结果来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仅有17%的同学认为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可见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占绝大多数。

3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结合《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拟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讨论一般院校物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3.1课程设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种,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各个学校的公共学位课基本相同,为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非学位课里面的必修环节基本类似,是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实践教育等。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理工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管理与政策、交通运输与规划、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等。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但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6%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用处不大或者是完全没有用处,44%的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对于以后从事物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转贴于http://

3.2专业教材

物流管理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两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办物流管理专业后,急需大量的教材,造成教材的出http://版时间短、任务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难以普遍适用。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内容多相似,引用的参考文献多雷同,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材。目前,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类教材与本科生无明显区别,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所编写的物流类教材很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仅有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很好,表示一般的占49%,表示没用的占30%。说明现阶段的教材质量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从而造成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通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师资充足,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供应链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运输与配送、仓储与终端管理、物流分析、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营规划与控制等的使用与开发等需要专业师资担纲的课程教师稀少。问卷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认为不好的占28%,说明现在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结果都不甚满意。

3.4教学实践

现阶段的物流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国一些院校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一般都是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5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加强,而另有28%的学生表示自己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在问到现阶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能否满足需求时,表示完全不能的学生占37%,另外有27%的学生表示少了点。

4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以及结合对某校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课题需要解决、研究,但首先需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

重要内容,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学校特色,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严重影响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各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工夫,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学生。

第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水平。物流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水平,特别是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稀少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校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办法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