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式教育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7:48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1

初中英语教学很重要,既承接小学英语教学,从字母开始为学生夯实基础,又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认知不到位等问题。对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课堂效率,值得英语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究。鼓励式教育,是指在教学中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学方法,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能帮助学生克服面对陌生语言的恐惧与障碍,在短时间内取得进步。本文分析鼓励式教育的意义,进而提出开展鼓励式教育的策略。

一、鼓励式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符合新课标要求。鼓励式教育以对学生的鼓励为主,通过语言、神态、奖品、排行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在鼓励式教育中,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个体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到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进行较多的师生互动。这些都与新课标要求相符合,适应于未来教学发展走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爱表现、爱热闹,英语教学如果能迎合他们的心理对他们进行鼓励,就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句鼓励能使学生整堂课都精神振奋,而教师的一句批评可能让他们萎靡许久。实际上,教师通过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感到自己对于英语是能够掌控的,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让英语课堂更高效。在课堂上,最常见的鼓励方式来源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比如通过问答环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鼓励,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进而在互动中拉近师生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与教师交流。有教师点评和鼓励的课堂,能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单调的,进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英语教学中鼓励式教育的开展策略

(1)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鼓励式教育,首先要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与平台,这种空间与平台主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加学生用英语发言、表达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交流。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组织一些对话活动。另外,教师要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总之,要想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机会。

(2)丰富鼓励的方法。鼓励式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运用语言鼓励学生。这种鼓励,可以出现在学生完美地回答出问题后,也可以出现在学生遇到思维阻碍时,教师可以一边进行提示一边给予鼓励。其次,在语言鼓励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眼神、动作的综合优势。在语言上,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词语进行鼓励,而不局限于good,verygood等;在神态上,教师要充满真诚地?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诚与力量;在动作上,教师可以通过竖起大拇指、轻轻鼓掌等形式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游戏、小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激励学生自觉地学习英语。

(3)鼓励要有“度”。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有“度”,要适当。尽管鼓励式教育的核心是鼓励,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过多地进行鼓励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虚荣心,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盲目无原则地加以鼓励。教师科学而准确的鼓励行为,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过度的鼓励会使学生感受到困惑与虚伪,久而久之,鼓励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4)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种闪光点的发现,是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出发点,同样需要教师做出策略性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首先,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要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的。总之,教师要懂得:鼓励就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热爱英语、学习英语,这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2

什么是鼓励性教育?鼓励性教育就是教师采用温暖、理解、民主、和谐的教育方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评价,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每一阶段都能获得自信、自新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下面我从学校教育这个方面谈几点“鼓励性教育”的方式和作用。

一、学校中的鼓励性教育

(一)语言鼓励

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和鼓励性语言,赞扬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成功。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的批评、责备都更有力量。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应给予不同的鼓励:一要赞誉、鞭策优秀生;二要肯定、激励中等生;三要宽容、鼓励后进生。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鼓励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单独的或当众的口头表扬。

(二)非语言鼓励

在语言鼓励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非语言性的鼓励。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抚等,这些无声的鼓励,如果你是发自内心的,它就会时刻牵动着学生的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喜悦和满足。这是一种最容易接受的赞许形式,它可以取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鼓励性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鼓励性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如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竞赛,让学生演示练习并说明思路,动手操作或表演等等,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还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在失败面前不气馁,促使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的奥秘。

二、鼓励性教育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善于搜寻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使之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3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祖超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本文拟对教育激励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育激励的模式

教育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

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括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并非只用某一种模式,有时是交互使用的。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概括介绍几种基本的常用的模式。

目标激励模式。目标激励就是用吸引人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对幼儿设置的目标尤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远,只能是近期的,有时甚至就是当时能实现的。对中学生就可以定远一点的目标了。对于青少年和幼儿来说,激励目标的高远一般与其年龄成正比例关系。因此,目标有远近之分、高低之分、个体的与集体的之分(比如争创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等就是集体争取实现的目标)。目标激励模式又可分为若干种。一是信仰目标激励。信仰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也包括政治信仰、等。信仰目标激励似乎比较抽象,对少儿来说要使其具体化。二是道德目标激励。道德目标是分层次的,从幼儿到大学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要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对学生取得每一点细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幼儿和小学生,要多鼓励。比如对很少回答问题的小孩,即使答错了,也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成就目标很多,大的比如考上名校、竞赛获奖、争当三好学生,小的如争取习作发表、小制作参展、在晚会上演出、书画作品展出、回答问题得到表扬等。

典型激励模式。典型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谓榜样就是典型,榜样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有好榜样,也有坏榜样和落后的榜样。因此,在主要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学生的同时,有时也可以用落后的典型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用典型激励学生时,既要注重以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科学家、爱国人士的事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也要通过讲雷锋、赖宁等的先进事迹来激励学生。尤其还要多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先进典型来现身说法教育学生,这样效果会更好。各种类型的典型很多,有爱国将士、革命英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等英模式典型,也有科学精英、发明大王、文学巨匠、艺术大师、企业大腕、技术能手、体育明星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典型,还有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勤俭节约、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用典型来激励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类典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育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中发现、培养、树立各种先进典型,这样既是对各种先进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此激励全体学生,使他们向标竿式的同学看齐,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奋斗有目标。

信任激励摸式。信任激励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信任激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激励可分为多种:工作信任----教育者把某项工作委托给学生去负责或办理,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如让学生负责班组工作、团队工作、文体工作、科代表工作等,学生会很负责任地去完成老师和同学交给的任务。有的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这种方法很好,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在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人格信任----体现师生的平等,废除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人的尊严,讲求民主,崇尚平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和主人翁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各项工作和学习搞好。成就信任----信任学生能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取得成就。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充分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无动于衷,这样会挫伤小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成就感。尤其是对一般学生和较落后的学生,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总是盯住其不足之处。要多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支持、关心、鼓励、理解、宽慰等,使小孩子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友谊信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蔼、温暖、可信、可敬,彼此间相互信任,建立友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加倍努力,激励才能真正见效。

二、教育激励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教育激励有很强的目的性,无论教师还是家长等,激励学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总是围绕实现某个总目标和几个长远目标进行一系列激励活动。当然,更多的是为实现某一近期的具体的目标而激励学生。无论正激励,还是负激励,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想实现某一愿望,无目的的激励是盲目的,也是无意义的。

针对性原则。教育激励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激励的对象应该十分明确,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激励不会完全一样。即使是对同类学生进

行激励,也要因人而异。有的激励是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有的激励是针对某一学科学习的,有的则是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的,有的负激励则是矫正某位学生的某一不良行为的。针对性强的激励往往比较容易见效,激励的方式方法要运用恰当。

及时性原则。运用教育激励一定要及时,越及时效果越好。及时的程度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例关系,即年龄越小激励越要及时。当然,对中学生、大学生的激励也要及时。学生课堂回答得好,老师应随口赞扬,不要等到明天再表扬;当天某同学做了好事当天就表扬;某同学某科学习成绩一直不好,这次考试进步了,应马上表扬鼓励他;家长承诺小孩子某件事情完成得好就给奖励,也应及时兑现。若言而无信,或迟迟不兑现,以后的激励就不灵了。

有效性原则。实施激励者应注意收集反馈的信息,某种激励实施后,到底效果如何,一定要关心实际效果,要关注、重视激励的有效性,不该表扬的表扬了,不该批评的批评了,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负激励,一定要慎用。从我们问卷调查和收集到的大量案例来看,不少负激励不仅无效,而且还有负作用,有的甚至使学生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加速向教师和家长所期望的相反的方向发展。教育激励的有效性原则很重要,这一点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整体性原则。教育学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激励活动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建立教育激励机制时,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全局出发,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光治标,要治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整个激励活动要协调一致,认识要统一,措施要得力,方法要得当,尤其不能相互矛盾。比如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张老师主张要创新,鼓励创新,而李老师反对学生创新,认为这是跟风赶时髦,结果弄得学生无所适从。又如对学生搞小发明小创造,不能王老师大力提倡,积极支持,而刘老师又说这是“小儿科”,搞小发明会因小失大,会耽误主考课程。两者激励的方向、目标不一致,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三、教育激励的方法

教育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教育激励的实践、课题问卷调查和收集的案例等来综合分析,不同的教师、家长对不同的对象,往往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教育激励方法大致有如下10种:

表扬法。指教师、家长针对学生某项事情做得好而加以赞扬。表扬又分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当众表扬、个别表扬、一次表扬、多次表扬等。表扬法激励效果很明显,尤其是对幼儿、中小学生等很见效。小孩子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听夸奖的话。得的表扬越多,学生的心情就越好,干劲就越大,就越努力学习和工作。表扬一般不发奖品,成本很低,不必吝啬赞美之词,当然也可发小红花、奖小红帽、出喜报、上板报、培报等。

奖励法。奖励一般是指比表扬更正规的正面激励。通常会对获奖者给一点物质性的奖励,有时甚至还给点奖金,有时也只发奖状、奖证、奖章、奖品等。奖励法运用很广,如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各种积极分子、各种竞赛奖等。

鼓励法。鼓励的方式很多,这里指表扬、奖励等以外的非正式奖赏。比如老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赞扬鼓励的语言,找学生亲切地谈话,交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对学生的表现满意时以目光、微笑、点头、竖大拇指等方式鼓励,考试前家长摸摸小孩的头、拍拍孩子的肩等也是一种鼓励。

评比法。通过检查评定和比较学生思想行为等来评出优胜者以激励学生。比如操行评定、德育积分、评比先进班集体、先进(文明)寝室、评选优秀学生、积极分子等,也有某些专项评比,如评流动红旗、班组,评红花少年等。评比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可以比团结、比贡献、比风格、比干劲。

示范法。示范主要是通过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有时则就在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先进,树立榜样,然后号召同学们学习。

引导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具体措施,为之努力奋斗。当发现有某方面的不良倾向时,及时引导其认识到危害,迅速改正,防患于未然,并指明正确方向,共同制定新的方案,争取新的进步。

参观、访问法。目的是让事实说话,用形象生动的事例来教育激励学生。如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展览馆、科技馆、重点工程工地、现代化企业、名胜古迹、劳动工地等,让学生从中受教育,让活生生的事实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立志刻苦学习,钻研科学知识,珍惜生活等。有的以文艺演出、电影、电视、录像片和上网等来教育学生,效果也很好,可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热情,鼓舞勇气,奋发向上。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访问,搞社会调查,亲身感受和体验,也能收到好的激励效果。

谈话法。一般是针对学生在行为规范或某一方面有偏差时而及时采取的激励方法。主要是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分析原因,指明发展下去的后果,提出矫正方法及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提高认识,加强自律。谈话不一定是在出现了某一问题时,有时也有鼓励学生加劲、努力,更上一层楼的用意。

批评法。这是与表扬法相反的负激励法。发现学生表现不好,且经谈话、说服教育和帮助仍不见改正时,有时用批评法从反面予以教育,目的是促其醒悟、改正过来,走上正轨,刻苦学习,积极上进。批评法分个别批评和分开批评、点名批评和不点名批评(只批评某种现象)、轻微批评和严厉批评等,公开批评、点名批评、严厉批评应慎用。

处罚法。针对学生中犯有较严重的错误,明显违反校规校纪,且屡教不改者,不得已而用之。惩罚应尽可能从轻,尤其是对青少年应以帮助、教育为主,若学生改正了,应马上取消处分等惩罚。

四、教育激励的机制

所谓教育激励机制,是指教育组织系统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教育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

构建教育激励机制首先应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学校要制定出各种规章管理制度、校规校纪、奖惩条例等,让学生个个都知道,人人早明白,以便遵照执行,约束自己,照章行事,激励自我。照章行事时要公开、公平、公正,让人口服心服,要轻惩处,重教育。

教育激励的一系列制度制定公布后,这一运行机制就可以开始运作。教育激励机制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激励的主客体间互动的过程,可用双向信息交流与运作的全过程激励的模式来表示这一运行过程。

这一激励机制的模式应用于教育实践时可分四个步骤。一是双向交流。教育者了解到学生的个人需要、能力、素质之后,可向学生讲明下一阶段奋斗的目标、价值取向、奖惩内容等,这是激励的基础。二是各自选择行为。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教育者将选择恰当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生活等态度,以实际行动对教育者所施的激励予以回报,其行为要么积极,要么消极,要么反感。三是观察与评价。教育者要及时观察实施激励后的反映、效果,并进行评价与反馈,以便下一步采取何种对策和措施。学生也可以自我评价,甚至可以与老师、家长交流,如实说明情况及效果。四是调查措施与行为。根据前面了解掌握的情况,教育者调整激励策略和方法,进行矫正,确保激励的有效性。受教育者也要积极配合,力求收到明显的绩效。五是实现目标,修订制度,完善机制。要全面评论实现目标的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修订奖惩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教育激励机制,以便今后更好地有效地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俞文钊:《俯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美]RG.Gmiltenberger著,胡佩诚等译:《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4.颜震华、王绍海主编:《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活用;评价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93-02

[作者简介]江柳英,女,本科,广西柳州市公园路小学教师,中学高级,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

当今,基础课程改革大力倡导“以生为本”。体育学科的教学,因为授课地点不同,要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学科目标,就必须将目光投向室外课堂,并要结合体育学科调动队伍多、练习内容变化多的特点,以灵活选择与使用评价为工具,将课堂激活。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学评价的适当采用,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体育课上得更生动、活泼,更有实效。

一、表情式评价

(一)微笑评价

微笑是爱的传播者。微笑,可以把爱传递到学生的心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肯定、赞许与鼓励。因此,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笔者就努力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要建立这种关系,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学会微笑对待学生;二是要让学生得到尊重和理解;三就是要用微笑来评价学生。微笑着肯定、微笑着赞许、微笑着鼓励,都能给学生信心。而通过教师的微笑评价,学生亦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鼓励,其学习自信心会瞬间增长,继而带着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

(二)眼神评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评价同样富有魅力。体育课上,教师的眼神传递,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平视学生,表示相互尊重;抬眼交流,透露出询问;彼此对视,表示正等待结果……千万不要小瞧眼神评价的作用,肯定与鼓励,通过教师的眼神,同样能到达学生的心里,让学生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

二、肢体式评价

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极具学科优势,其运用的层面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一个手势就能代替想要表达的许多话语,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教学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采用肢体式评价,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功效。

由于体育课受场地所限制,教师在很多时候需要提高嗓音说话,因此,对于集体性的评价,可以在集中队伍时进行,而对于分散练习时的评价,采用手势评价则更方便、有效。例如,教师巡视学生分组练习舞步组合时,如果发现舞步连接得好的个人,可直接走过去为其鼓掌表示肯定;对练习认真的同学,可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对乐于助人的同学,可与其双手互握表示赞许与支持。不同的手势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评价效果并获得不同的心理满足,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勉励语气式评价

现代管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以勉励的语气评价人和事,可以充分满足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生硬的语气进行评价,会大大降低人群参与活动的热情。笔者曾在一节体育现场执教课上听到一位教师这样评价一名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跳箱翻越动作练习的学生,他说:“你呀!怎么搞的,费这么大劲才勉强过去。”这名学生听后低下了头,咬着嘴唇,一言不发地走到了队伍的后面。此后的练习,他没有一次是成功的。课后,笔者思索并分析了那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认为其语气过于生硬,带有抱怨成分,这对学生来说难以接受,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学生很想将动作做好;另一方面,又担心动作失败后教师继续抱怨。这样带着顾虑去练习,最终导致了无效练习的反复出现。如果教师用勉励语气式评价,如可说:“很好,翻越成功!如果速度快些就更好了!”这样的肯定加鼓励,所产生的效果一定不一样。因此笔者认为,体育课中教师对学生应以勉励为主。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不要用过激言语进行评价,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学生才能向熟练掌握动作技能、充分体验练习成功乐趣的目标继续迈进。

四、其他形式的评价

体育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首先要有宽容之心。要知道,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也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甚至严重影响教学。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多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要多采用巧妙的评价方法,让学生知晓自身的不足并从中受到启示和激励。

(一)沉默式鼓励

发现学生情绪不对时,不要急于与学生对话,而是用手轻轻拍拍学生的肩头,同时透过手传递信息给学生,表示理解他的心情并给予鼓励。这样的沉默蕴藏着鼓励,对学生的信任与期待不言而喻。

(二)转移式鼓励

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教师可以用转移式鼓励扭转局面。教师可以说:“动作不对,不能怪你,可能是老师在讲解时没说清楚。现在我再说一遍要领,你再体会体会。”这样的评价,将错误归结于教师,对学生来说是很宝贵的,既没有让学生感到难堪,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助其消除消极情绪,重建自信心。

(三)对等式鼓励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可直言不讳地说:“你可能是练习时间不够,我也不是一学就会。来,我们一块练习。”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感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教师充满信任。

(四)远离式鼓励

突遇学生练习失败,可采取“远离”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给学生暂时相对安静的空间,不去打扰,让学生自己琢磨动作的过程,思考动作的环节。但要让学生能够看见教师正在不远处关注着自己。这样的鼓励无声胜有声,默默的支持会化为一股暖流,让学生在自省中进步,在练习中形成正确动作技能。

(五)榜样式鼓励

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忽略学生个体的错误动作,以巡视指导为由,请其附近动作正确的学生进行直观示范,通过树立榜样引起其关注,促使其进行动作正误的比对,从而快速发现并进行纠正。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动作正确的同伴与其共同练习并给予帮助,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同时让其重拾练习的信心。

评价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真正读懂它必须花费一番功夫。多元评价的出现,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知,课堂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基地,学生是教学永恒不变的主体,脱离了学生的教学就无生命力可言。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元、学生学习动力的获取等问题,均在时时刻刻提醒笔者:只有不断学习、钻研、实践,切实活用评价工具,才能真正参悟评价在课堂中的精彩与奥妙,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体育教学中的六种激励艺术[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7).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5

【关键词】激励策略;中职德育

一、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激励原理分析

中职德育教育要引入激励原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创新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1.理想激励

理想是鼓舞人向前进的强大动力,只有在理想的有力支撑下,才能让人勇于拼搏和奋斗,并在不懈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惧艰难和险阻,以理想的火光点燃人们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引入理想激励,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激情,突显理想的无尽力量,产生对中职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成为中职学生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

2.榜样激励

中职德育教育中引入榜样激励,可以对学生产生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能量,在无声的榜样面前感化和鼓舞学生,使中职学生能够在榜样的激励下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真切地感受到榜样的巨大力量,产生对榜样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更好地张扬自己的个性,点燃自己的学习热情,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鼓励激励

中职德育教育要通过多样化的鼓励激励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和喜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中职德育课堂活动之中,提升对中职德育知识的体悟和理解。同时,要注重鼓励激励的多样性,要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不同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激励,避免浮夸、不切实际的鼓励激励方式。

4.竞赛激励

中职德育教育要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中职学生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并在竞赛活动中发现自己存在的缺陷,学习他人的优点,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5.情感激励

中职德育教育还要借助于情感的软实力,考虑到中职学生兴趣广泛、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注重对中职学生的情感激励,通过情感交流和沟通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良好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悟德育知识,感受和体验德育知识学习的乐趣。

二、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运用探索

1.引入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中职德育教学之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产生对德育知识的自主体验和领悟。例如:可以引入绘画游戏教学方式,通过绘画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之成为中职德育教育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真实地反映中职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例如:在学习《学会和谐交往》德育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既有的生活体验进行交流和沟通,谈一谈自己对单向沟通引发的各种误会认知,并通过绘画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说出自己的绘画作品与他人绘画作品的差异性,提出自己极具个性的见解和思路,从而增进对双向人际沟通的理解和认知。

2.合理运行竞争激励,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在中职德育教育课堂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的激励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意识,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学习《善把握才会有成效》为例,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探讨,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体悟,从中获得启迪,较好地增强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6

关键词:鼓励和赞美;教育教学;后进生

一、学生需要夸奖

人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都渴望得到鼓励,特别对于那些心理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鼓励。有了鼓励,他们可以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有了鼓励,他们就有信心把事情做得更好。如果老师利用夸奖代替训斥,利用夸奖代替高压,那么,学生就会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有错可以进行批评教育,但并不等于有错必批,在批评之余,不要忘记夸奖鼓励。耐心说理,用夸奖的语言去鼓励他。教师用鼓励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认识本身的不足,决心痛改前非。要教育一个学生,信任是最重要的,只有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对于那些已经犯了错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

二、夸奖,能催人上进

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无论何时何地要想点燃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就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清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学生更喜欢得到别人赞赏,特别是老师的赞美之声,更是给了他们动力,使他们更有热情的去学习。所以,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会赞美,乐于赞美。用花一样的语言来表达最真挚的感受,用花一样的语言来赞美学生。夸奖式教学是能鼓励学生努力上进的一种好方法。对于尖子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攻克一道难题,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当他的劳动成果得到老师夸奖肯定时,这种喜悦心情难以形容,这种优越感特别强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会努力追求,奋力拼搏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对于学困生来说,当他们得到老师的夸奖,听到“你很聪明”、“你进步很快”或“你做得很好”的夸奖时,才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帮助。

三、夸奖、能挖掘人的潜能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所以我们要找出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让他发挥出来,然后不断地肯定他。那么,他就更容易向着好的那一面发展起来。再差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放弃他们,想办法让他们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进步的可能。老师能善于运用夸奖式教学去鼓励学生,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学生的潜能就可以发挥出来。中学是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发挥个性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善于利用夸奖去鼓励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学生成才就有希望了。

四、夸奖,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鼓励和赞美,教师最美的语言。自古有师道尊严,师生之间始终隔着一层障碍。这种师道,使学生对教师畏而避之,师生间缺少朋友般的信任,亲人般的坦诚。若老师能用夸奖式教学,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师生平等对话,这对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形成新型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得到老师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句夸奖的话时,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师生间增强了信任,那么学生很乐于亲近老师,尊重老师,爱自己的老师,当然乐于听老师的教诲。这时,学生对老师的爱,自然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而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

总之,夸奖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在其它活动也可以运用。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夸奖式教学法,教育教学工作被动局面就可以打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可以实现。当然,夸奖也有技巧。如我们要夸孩子勤奋,不夸他聪明;要夸他自信,不夸他自负。作为老师,对于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我们都要加以关注,尤其是那些饱受挫折的学困生,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甜蜜。多夸夸孩子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激励中进步,在期望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教学研究,2009

[2]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江西教育科研,1999

[3]《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云南教育出版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7

一、激励的作用

激励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通过一定形式的刺激手段使人发奋起来,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会在幼儿身上会产生无穷的效应,德国教育学家迪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激励是不可或缺的。人的主体意识是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幼儿发展的自主性较低,需要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激励,激发儿童的外部动机并维持一定的动机水平,幼儿才能获得发展,对幼儿来说,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部动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幼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其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而逐渐有了主体意识的参与,对来自外部的激励,幼儿开始进行反思,逐渐具有批判性。因此,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与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一方面,个体经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社会活动与交往,不断形成自我意识,这是内部动机激发的前提;另一方面,教育通过不断激发、培养幼儿正确的内部动机,也推动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逐渐确立其主体性。

二、激励教育的方法措施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学会正确运用激励方法,按照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促进幼儿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要正确分析和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变化,利用激励教育因势利导,扬长补短,促其成长。

第一,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现代幼儿教育所提倡的动力型教育,就是以鼓励、赞赏等方式让幼儿多经历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享受一些快乐的感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远比教会他学会多少知识重要。再调皮的幼儿也有优点,再与人为难的幼儿也愿意别人肯定他。对幼儿来说就是,“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消沉”。激励教育应当及时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优点以及长处、能力的欣赏和肯定,要让幼儿体会和感受到大人对他所持有的肯定、欣赏、信任。

第二,关注幼儿的尝试和努力过程。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孩子追求良好品行的意愿和行动的结果不一定能完全达到一致,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幼儿们出自良好的愿望却办了错事或傻事,有时幼儿们也会产生担心和害怕,他们不愿意探索和努力,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特别是他们的努力没有取得他们预想的效果时。对幼儿的努力,不管做事和行动的结果如何,大人都应当鼓励幼儿尽力去做,即使他们失败了也不要去太多的指责幼儿,而是应该尽且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进步的一面。教育者应该鼓励幼儿勇于探索新异事物,敢于了解未知,要允许幼儿走弯路、犯错误,要鼓励幼儿从学习的过程中经受挫折,得到经验,体会成功。要教育幼儿勇于承担后果,承受失败,经过挫折得到的成功会在幼儿的心里留下更深的印记。

第三,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目标对幼儿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能引起幼儿积极活动的动机。目标的吸引力越大,其动机越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引导幼儿努力去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给幼儿以充分的肯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引导帮助幼儿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鼓励幼儿自己去进行尝试,这样能给幼儿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心态环境,可以使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这样幼儿就会建立起自信和乐观,为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重视情感激励的功能。实践证明,要使我们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真挚的情感和殷切的期望,是推动幼儿积极向上的车轮,是激励幼儿奋进的重要条件。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指导热情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3-02

所谓“家园共育”即是指家长同幼儿园工作者站在育儿统一战线,共同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家园共育”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强调了对幼儿的教育既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更不是家长单方面的任务,两者应当结合成密切的联系,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实现对幼儿的良好、有效教育。幼儿园《纲要》也从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四个部分共有十处提到幼儿园在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应与家庭合作。

一、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家长育儿方面的积极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幼儿教师习惯于“吩咐”家长:回家之后要多多鼓励孩子,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可是,却也仅仅局限于此,并不会主动指导家长“采用何种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鼓励”。其后果是纵然家长意识到了应当对幼儿进行必要的鼓励,可是却因为掌握不到具体的鼓励方法,也致使对幼儿的鼓励取不到预期中的理想效果。

在意识到这一情况之后,笔者及时调整了自身同幼儿家长的沟通策略,即不会再给予他们单纯的育儿“吩咐”,而是改为教会给了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鼓励式育儿方法。像,在某次家长会上,笔者就告诉家长,可以在口头鼓励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记录式鼓励”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当孩子从幼儿园得到了贴花等小奖品时,家长可以将它们分别贴在相对应的日历日期上;当孩子在家中有帮助父母干家务、认真做作业等良好行为时,家长也可以自制一些小红花、小五角星等,并将其粘贴在具体的日历日期上……这样一来,醒目的日历就充分记录了幼儿的种种良好表现,这无疑是对幼儿精神上的一种高层次鼓励,将会对幼儿产生更深远的鼓励作用。

在笔者的指点下,家长对这种“记录式”的鼓励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实践,反响良好。

某位幼儿家长就向笔者反映:“孩子在家都天都要把家里的日历翻一遍,并数一数上面的小贴花数量。我觉得孩子纵使心里不说,但是他们其实是非常在意日历上所张贴小贴花个数的。而且,我觉得孩子知道小贴花是对他们良好行为的奖励,为了得到更多他们所在意的小贴花,他们愿意表现得更好,像我们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也比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该家长的反映中,我们不难看出“粘贴小贴花”这种对孩子以往行为进行详细记录的鼓励方法充分满足了幼儿内心对精神式鼓励的主观需求,使得他们积极调整自身的行为表现,并朝着更好地方向进步与发展。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给予幼儿家长育儿方面有效指导对于促进幼儿良性发展的切实可实施性。

二、幼儿教师应当调动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

在幼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幼师总是会向幼儿布置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并告诉幼儿要在父母的陪伴与帮助下共同完成。可是,对于幼儿后期交上来的亲子作品,大多数幼师通常会采取看过之后就随手处理的态度,并不会真正将幼儿所呈交的亲子作品持有太多的关注与重视。久而久之,不仅幼儿的作业完成兴趣与积极性遭到了严重的打压,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家长也会因为幼儿情绪上的变动产生相应的消极应对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也不会认真看,做得好不好都无所谓”。在这种敷衍心理的引导下,幼儿家长自然很难真正投入到“家园共育”的育儿统一战线之中,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纸空谈。

为了更好地扭转这一情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幼儿及家长所共同完成的亲子作品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如,在某次的“利用家中废弃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的亲子活动中,面对幼儿所上交的一个个虽粗糙却极具特色、含有创新想法的作品,笔者除了认真聆听他们的创作构思之外,还特意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小角落,专门存放那些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的手工制品。

那些作品被展示的幼儿们,脸上洋溢的是一种自豪与满足,其他幼儿则在羡慕情绪的推动下,下定决心也要使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在这一想法的带领下,幼儿家长的参与兴趣及积极性相对来讲也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调动,并以高涨、热情的姿态自觉地投入到幼儿园所布置的以亲子活动为载体对幼儿巧妙实施教育的相关活动之中,这都为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更好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证明了幼儿教师调动家长育儿参与热情、促进幼儿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总而言之,家园共育模式对于促进幼儿的更快、更好发展有着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及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幼儿教师应当利用自身丰富的育儿技巧,给予家长更多的科学、有效指导,如此,才能使得家园共育模式得以逐步完善,并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9

摘要:鼓励教学法意在通过鼓励、赞扬等积极的方式进行教育,所以鼓励教学法在幼儿教育时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加强鼓励教学法的实施,对幼儿的后期成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适当的鼓励能够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对其良好的心态养成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鼓励教学法在具体教育实施中也有着很多途径,可以通过老师、家长的共同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心理的成长。适当的鼓励教学法将产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正面影响,对于幼儿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将以鼓励教学法为中心,以分析鼓励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及在幼儿园中如何具体实施等内容展开谈论。

关键词:鼓励教学法;幼儿;应用

一、对幼儿开展鼓励教学法的意义

鼓励教学法是幼儿良好心理塑造不可缺少的部分,鼓励教学法是一种积极健康充满阳光的教育方式,适当的鼓励教学法会促进幼儿后天积极学习。赞扬与鼓励使得幼儿心理乐观积极,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增强幼儿对生活事物的关注度。在生活中,适时开展鼓励教学法,不单单能够快速塑造幼儿的阳光品质与乐观的人格,而且能够培养幼儿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有效地锻炼其后天的耐压性、抗挫折性,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信心的养成,让幼儿在之后成长中,有更加积极的活动参与性,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优秀的素质也能从中逐步养成。鼓励教学法也能使幼儿从喜爱的感受中接受他所受到的教育,能激励幼儿更积极地学习,增强其自身的成就感。所以,适当的鼓励教学法能够正面积极地对幼儿产生影响,能够健全幼儿的心理,促进其积极学习。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生活成长,养成更好地生活习惯。

二、在幼儿园中开展鼓励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方法

1.幼儿园教学中老师的言语激励是有效的鼓励教学法之一。语言作为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基本沟通方法最为直接有效,用语言对幼儿进行点评的直接依据就在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观察,细致的观察可以使老师更为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了解幼儿的兴趣,从而更为有效地进行适当的鼓励教学法。使用语言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幼儿自己描述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会怎样去做,老师听后可以适当建议,并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就会使幼儿逐渐喜欢与人交流,增强幼儿言语方面的能力与自信。而且在老师逐步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时,就能根据幼儿各种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鼓励教学法,一步步地鼓励会有效增强幼儿的心理成长,让幼儿的生活增添积极乐观的一面。

2.在正常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选取幼儿中的榜样,让其作为其他孩子学习的对象,利用幼儿的心理活动对榜样进行点评,让小孩自己发现榜样的优点对比得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变。适当的榜样机制能让小孩子自己做出改变,在幼儿产生心理变化的同时,老师适当地加以鼓励,正确地引导小孩的选择方向,能更有效地让小孩产生正确心理方向的变化。利用榜样机制时不能使榜样自身特殊化,这样会使榜样自身心里不断膨胀,要让其他孩子真正去学习其优点,而不是羡慕其榜样的特殊对待。

3.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部分,小孩子天性就是活动玩耍,所以利用活动中集合鼓励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教导。多方面对孩子进行教导时,可安排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让孩子注重团队性质时可安排丰富的团队性活动,让孩子互相协作完成最终的目标,在这过程中老师加以鼓励,会让小孩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注重参与到家庭中,可以布置任务,如:扫地、拖地、自己动手洗自己的小衣物等,并在第二天让小朋友分享,此时适当进行鼓励教学法,会让小孩喜爱参与到家庭中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中。让小孩多方面发展,完善小孩心理成长中的不足。让他喜爱上这个乐观的世界,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参与度。

4.家长进行鼓励教学法时,可以让小孩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的大小事中,在教导小孩区分事物的对错中适当加以积极性的鼓励,并且让小孩子自己分享自己通过一天的生活所学到的东西,使幼儿对家庭生活感到喜爱富有积极性。这样能使幼儿心中更加重视家庭,了解家庭的概念。幼儿园主要是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孩子去参加这一家庭活动,但在家长的诱导下,尽可能去除“任务”这一性质,让孩子真正地喜爱这一活动。

5.为了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不单单是在幼儿园或者家庭两者中进行鼓励教学法,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有效进行衔接,使孩子成长于一个充满鼓励的环境,能有效地刺激他们心理状态健康地成长,在生活中有更好的抵抗挫折的能力。所以,进行有效的鼓励教w法时,幼儿园与家庭要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布置一定的活动,让孩子在两者之间进行互相分享、互相发现并学习。

综上所述,采用适当的鼓励教学法对于小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小孩综合素质更好地提升,在幼儿园中,要尽可能利用丰富的活动,加以老师细致的观察,结合发现小孩子的各种特点采用有效的鼓励教学法。经过不断优化的鼓励教学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有利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鼓励式教育方式篇10

在了解激励教育对高校中问题学生管理的具体运用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激励教育的基本定义和性质特征。激励教育,顾名思义,即采用激发和鼓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处于欢愉、激动等积极情绪状态,然后再对这些处于正面情绪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者让他们主动去完成某些事情,最终达到本来的教学目的。这就是激励教育的基本定义。在采用激励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外在激励的方法,即老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实际性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激励,达到学生受到鼓舞,情绪高涨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采用内在激励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成某些任务从而使自身的心理上感受到鼓励或嘉奖,通过这种内部自我主动产生的正面情绪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以上两种,都是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到的方法。最后,激励教育的根本性目的,都是通过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或者纠正其原有不好方面的行为、或者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最终达到问题学生改正其自身问题的目的。

二、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激励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在了解激励教育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必须弄清楚的是激励教育在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的具体意义和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分析高校问题学生的出现原因。一般来说,问题学生的出现不外乎以下三类。

1.家庭原因所致的问题学生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父母在学生的性格养成、人格构建和处事态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问题学生所出现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缺陷或者心理问题都和父母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除此之外,家庭中所出现的问题还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在校的思想或行动上的各方面表现。

2.同学朋友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学生

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龄人——同学、朋友等,这些人的存在都会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旦学生的朋友群出现了不良的风气,极有可能带坏学生本身,最终导致问题学生的出现。

3.教师原因所导致的问题学生

有很多问题学生的出现,仅仅是因为老师的教育手段不对,如讲课太过乏味、经常训斥学生等,最终直接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厌倦和憎恶,或者对老师的一切教育都感到反感,从而使教育难以更深一层次的开展。分析问题学生的出现原因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激励教育在问题学生的管理上的重要性了。作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激励教育明显有区别于以前传统教育中的强迫式教育或者填鸭式教育,修正了原有教育手法中单一乏味和带有强迫管理性质的特点,不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更易使学生接受,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新的教育手法不仅仅对于学生来说,更为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感情体验,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内而外的发生本质性改变;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来说,也丰富了其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使得教育更方便进行。它富有着新时代教育特有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气息,在现代高校问题学生管理中更是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三、高校问题学生管理过程中如何开展激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