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4:01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1

关键词:网络工程;发展前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58-02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工程的发展前景也呈现出可喜的态势。网络工程已逐步发展成为信息时代产业中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和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更是为我国网络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契机和资金、人才及科技支持。当前形势下,网络工程的发展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众所周知,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等网络公司以及成为新型产业的代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本文通过在网络工程的应用以及网络工程的发展前景两方面深入研究网络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应用新领域。

1网络工程的应用变化

1.1网络工程技术的速度显著提升

21世纪,网络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出现了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电子银行、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产业等应运而生的新时代网络技术产物迅速崛起,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各方面对网络工程技术的需求,反过来也极大地促进了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特别是随着光纤通信、无线网络等新型网络工程的出现和发展,信息技术的传输媒介也逐渐增多,从而显著提升了网络信息浏览、交换,以及资源共享的时间,使其更便利、更快捷。例如,目前仍在研制中的巨型计算机,它的运算速度就高达每秒百亿次。

1.2缩短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的时间

随着网络工程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它逐渐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和认同。与此同时,远程教学、远程视频、远程会议,甚至是远程医疗和远程购物等新型网络技术产物也逐渐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些信息化产物的使用频率相应增加,使用范围也相应扩大。例如,随着网络工程的发展,相聚千里的亲人朋友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像面对面一样进行交流;而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子部门之间与总公司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会议来解决;甚至在美国已经开始的远程医疗也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联系。这一系列的网络远程服务将更加全面、优质和高效地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也相应地促进了一些次生行业的迅速发展,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大大缩短了各种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的时间。

1.3网络工程技术产物的操作更智能化

随着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人们对网络工程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鼠标与键盘将不再是操作计算机所必需的物品,网络工程技术也将向着为人们提供“说”、“听”、“想”等更高级的功能发展。当前,智能化系统应用前景广阔,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后,提出大力推广建设“智慧地球”的战略。同时,我国也开始高度重视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的讲话,并在无锡市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的研究中心。至此,一些列智慧地球的产业链开始蓬勃发展,这也与网络工程技术产物操作智能化息息相关。例如:基础设施中的智能铁路和智能公路,运输方式中超导磁悬浮列车和超导电缆(发电,电网)的变革以及智能终端如智能通信电源、电能电量计费管理和智能交通控制等。因此,网络工程技术智能化发展是当代网络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2网络工程的发展前景

2.1网络工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当代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使当代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工程具有后续发展动力足,应用范围光的特点。这也使得网络工程方面的技术工作人才成为当前社会需求的热点。与此同时,网络工程的发展还给更多人带来了就业岗位,提供了网络兼职工作等。因此,网络工程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网络工程方面人才的就业前景也是一片大好。

2.2网络工程技术在it行业领域中的发展前景

第一,网络工程技术的应用在软件开发与测试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C++、JaVa和VB等计算机程序编写的专用语言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支持。没有这些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就不可能方便、快捷地编写新的软件。其次,当一款新的软件开发出来的时候,为了更好地监测软件性能,和及时修改软件漏洞,也需要网络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士对软件进行测试和修补漏洞,从而使新开发出来的软件可以更好地投入市场使用。第二,网站设计、制作和维护也离不开网络工程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一种异于实体店营销的新型营销方式。由于网络营销不需要提供实体的店面支持,以及大量的现金支持,所以逐渐发展成为企业产品推广和营销的重要平台。因此,对于企业营销网站的设计、制作和维护当然也离不开网络工程技术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对网络工程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第三,网络安全的维持也是网络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虽然网络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快捷的服务,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安全问题和隐患。黑客通过攻击或入侵信息网络盗取私人用户和公司企业的私密信息,以牟取非法利润;一些黄色不健康网站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由此引发犯罪;网络诈骗、拐卖等现象也频繁发生……这些由网络引发的安全隐患及问题都需要具有网络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员通过检测病毒软件、不断开发和升级杀毒软件等措施来解决。综上所述,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与it行业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网络工程技术在it行业领域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3网络工程技术方面人才的就业前景

就业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历届国家领导班子都会将就业作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2013年11月11日是“光棍节”。而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异军突起,旗下的淘宝网站更是成为光棍节的热点。有人甚至称双十一为“淘宝节”。由于这一天的淘宝成交量突破了300亿元人民币,其总裁马云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亲切会见。赞扬马云让互联网带动了更多人的就业。从中可以看到,网络工程技术在it行业领域发展中的广阔应用前景,这也决定了市场对网络工程技术方面人才的极大需求。不论是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还是企业营销网站的设计、制作和维护,又或是与电子商务贸易相关的工作都需要网络工程技术方面人才的加入。因此,网络工程技术方面人才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3结论

网络工程技术因其共享性、快捷性和创新性特点而不断给所有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网络工程也日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工程将在21世纪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同时,网络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会因此不断增加,这方面人才也会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因此,网络工程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会成为很多人的学习和就业方向。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2

本教材结构的设计包括了:项目的设计、任务的设计、案例的引用、相关组网技术的介绍、讨论,以及项目实训的设计等几个部分。项目设计是关键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驱动,是本教材设计的关键。首先,项目的设计必须切合网络工程实际,且应循序渐进,大小适中,具有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可让读者以项目组成员中的某种角色参与到项目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学习动力。为此,本教材从网络工程的角度出发,将本、专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将来可能参与和接触到的网络工程项目,按由浅入深、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为6个驱动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项目1.网络工程方法与管理项目2.现代通用组网技术要领项目3.组建小型简单网络项目4.组建中型网吧网项目5.组建中小型企业网项目6.组建大型校园网其次,项目的设计还必须包括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过程设计。因此,在进入每个项目之前,均以“项目说明”的方式对该项目的学与教的过程进行设计,即针对开展该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学习方式和需要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项目说明”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四个部分。以第1章“项目1、网络工程方法与管理”中的项目说明为例,其具体内容如下:设立本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领会有关网络工程的基本方法和管理要领,以便为下一步学习各种组网技术培养兴趣,打下基础。为此,通过仿效网络工程项目的实际运作过程,创建相应的现场情景,让读者分工扮演一定的角色和承担相应任务,以此激发读者的参与意识和挑战心理,并借鉴每个任务所对应的背景案例中的做法,参与本项目的运作和实践,从中学习并领会承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所必备的基本运作方法与管理要领。本项目的目标,是要求参与者完成以下3个任务:任务1: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任务2: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任务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本项目建议在两周内完成,具体的实施办法,按以下4个步骤进行:步骤一:分组,即将参与者按每4~5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每小组确定一个负责人(类似项目负责人)组织安排本小组的具体活动。步骤二:课堂教学,即安排3~6学时左右的课堂教学,围绕本章各节中给出的背景案例,介绍涉及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现代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等相关的教学内容。步骤三:现场教学,即安排3学时左右的实训进行现场教学,组织观摩当地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或已经通过验收的网络工程项目,重点考察该项目涉及网络工程的阶段划分与管理方法、网络工程的招标与应标过程、现代网络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等与3个任务相关的内容。步骤四:成果交流,用课余时间围绕所观摩的网络工程项目,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人员整理、编写并提交本组完成上述3个任务的项目总结报告。建议通过课外展示、课程网站、在线网上讨论等形式开展项目报告交流活动。任课教师通过记录参与者在整个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各小组的项目总结报告的质量,以及项目报告交流活动的效果等,对每一个参与者作出相应的成绩评价。

任务设计是重点任务是参与者在每个项目中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是本教材设计的重点。任务的设计应包含该项目所涉及的主要技术环节和职业技能,做到“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强,让学生有参与挑战激情和完成任务的兴趣,并通过努力学习、团队协作、操作实践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结合各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将网络工程的运作、管理方法及现代通用的组网技术,如网络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施与管理,以及网络规划与设计理念、需求分析、网络设计、网络软硬件选型、网络布线、网络配置、网络测试与维护管理等等,按照“nCne二级、三级”认证所对应的职业技能,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分解成为每个项目中的具体任务。案例引用要贴切如何让一个初学中的读者从不会到学会并掌握完成各项任务的方法和技能?本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摒弃了大多数教科书中惯用的那种将知识、理论和技术按部就班的进行陈述的常规做法,在进入每一个具体的任务章节之前,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的网络工程案例作为该章节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背景案例”。然后,在背景案例的引导下,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按照“理论为辅,实践为主”的原则进行系统的介绍、讨论和实践。所引用的背景案例都是当前网络工程中的典型案例,例如:在第2章的任务2中,所引用的背景案例就是我校正在进行万兆以太网升级改造的网络工程项目。这种“以背景案例为参考”的案例教学法,也是本教材内容即教学过程设计的要点。为此,对于每个任务都引用一个当今网络工程实践中相应的背景案例,每个引用的背景案例都具有相应的参考价值,让读者从中得到启迪,为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建立自信心。因此,每个任务所选择的背景案例力求贴切,简明扼要,对教学过程有所引导。但背景案例的引用不是简单的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照搬、照抄的“样板”。例如,在“项目2、现代通用组网技术要领”的任务1、任务2中,所引用的背景案例是我校正在进行万兆以太网升级改造的。在背景案例的引导下,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的介绍。实训设计要呼应项目实训是本教材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重要环节,带有强制性,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模仿项目实施的过程和方式,让读者以项目组成员的角色参与到实际的网络工程项目现场,或者是模拟的实验环境中去亲身经历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和掌握专业技能。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走过场等淡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发生。围绕各章的项目推进,我们设计了丰富的项目实训,内容包括:现场观摩在建的网络工程项目;实地考察在用的校园网项目;动手制作双绞线及组建小网络;考察网吧及进行网络设备选型配置;观摩企业网及进行模拟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和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考察本校校园网及进行远程访问站点、交换机、路由器的深入配置等等。在每个项目的学习结束之前,以项目实训的方式,对参与者提出在学习和完成该项目的任务时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做法及成绩评价等具体的要求,以此作为对开展该项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一种呼应,让参与者在实践中逐渐学会网络工程中常用的组网技术。教材内容的开发本教材的内容开发,力求做到:技术新颖、案例详实、图文并茂,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实践环节丰富多彩。也就是说,在技术上,将当前流行的、新颖的网络技术及网络产品介绍给读者。在背景案例方面,尽可能引用当前网络工程中典型的、有参考价值的实际案例。在介绍网络方案、网络设备、网络布线、网络配置等内容时,通过流行的制图、截图工具尽可能提供精美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取代枯燥的文字叙述。在介绍理论知识时,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玩深奥、不故弄悬殊。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不拘一格,包括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动手制作、模拟设计、实物配置、模拟配置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通过上述做法,力争将本教材开发成适合高校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工程、组网技术等方面课程的实用型专业课教材,并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教材的层次结构按照教科书以章、节、小节为序的层次结构,本教材共分为6章,每章对应一个项目,各项目下有若干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个任务为一节,每节中引用一个相关的背景案例。各项目及其相应的任务、在章节的下面,是围绕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技术及技能的系统介绍、讨论和实践环节等所对应的若干小节。这些内容是完成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撑,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是本教材主要的篇幅所在。三级目录及篇幅分配《网络工程组网技术实用教程》的一级目录为各章的项目以及对项目的教学设计说明,二级目录为该项目要求完成的任务目标以及作为教学参考的背景案例,三级目录为各任务下的相关知识、技术、技能的介绍、讨论和实践环节。本教材的三级目录的设计及篇幅的分配的具体情况。图中,由于篇幅所限,仅对第1章的二、三级目录进行了展开,其余各章的二、三级目录作了省略。

教材的特色与价值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3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

前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发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景象。当前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科技经济时代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原有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的形式不断覆盖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的运营和生产,移动互联网的来势汹涌,改变了以往传统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以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度和频率变得更加快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时期的社会市场环境中,先进的科技技术开始产生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使得传统的沟通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中逐渐出现了论坛以及微博这样新型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且随着社会的变革这种信息平台被大众广泛接受,可以说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例如,互联网被应用在了政府的政治活动中,相较于以往互联网为政府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不仅仅是可以提升其日常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加政府与广大公众之间的交流,促进政府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形成良好的政府网络公关最大化的实现听民意从而促进政府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在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的盗取,为人民和国家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经济上损失,造成了一系列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为了保证网络使用的安全性,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展开论述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2]。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一)保证网络系统服务平台的安全性

保证网络系统服务平台的安全性,对其进行安全防护,并且充分发挥出网络安全系统的实际功用,使用网络安全系统在网络环境中创建起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防护体系,这样的措施对于网络环境的安全情况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而言,网络系统服务平台的正常稳定工作,是保证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网络系统软件进行使用,扫描计算机系统以及信息程序。及时的发现在计算机网络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并且对其进行修补,不仅如此,还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对网络环境中的总网络终端展开最终限制,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更好的保护[3]。

(二)合理设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密匙

想要更好的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需要合理设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密匙也就是对加密系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置,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网络安全加密系统的本身功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重要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然而,计算机网络的加密系统的使用与常规下的密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者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共同组成了计算机密码系统,保证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计算机系统采用的都是wep2型加密技术,这样的加密技术具有着128位数设置的电脑密匙,通过这样的加密技术能够更为科学有效地预防没有经过授权的非法用户对使用者的计算机进行监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黑客攻击者进入的可行性,令计算机网络环境变得更为的安全[4]。

(三)制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制

要想保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应用,就应该增加服务终端硬件平台安全性能的提高,这就需要用户建立一定的相关安全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硬件接入,提高无线网络的接入识别能力,通过增加对服务终端硬件的温度、电流、电压来对电路进行检测,有效的防止物理手段对服务终端硬件进行攻击,并采用混合式的网络访问增加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监控。对于目前发展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的建立相对安全计算机网络机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重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发展的进行监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为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相对安全的的发展环境。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上的创新,能够促使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独立的发展,降低对国外网络通信安全技术的依赖,为促进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发展做出巨大贡献[5]。

结语:综上所述,互联网为新时期社会一种基础建设,合理运用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作为将来生产与生活一种基建设施,还因为开放共赢、无中心与重链接等网络思想,新时期有必要将其作为商业发展突破口。“互联网+”让分散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还有其协同式价值网络优势,打破传统实体经济局限,要想保证互联网能够更好的得到运用,进而带动整体的经济发展,就需要保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唯有如此,才能够提升网络使用安全性以及效率,同时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新峰,李岚.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06:42-45+50.

[2]徐晨莉,李国贞.局域网环境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4:72+74.

[3]赵航誉.基于局域网环境背景下探析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4:56+58.

[4]杨晓红.局域网环境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1:2572-2574.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4

关健词:opnet;网络仿真;网络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583-02

applicationsofopnetSimulationtechnologyinthenetworkprojectandDesign

GaoJin-yu1,JiaShi-jie2

(1.ShandonginformationCollege,weifang261307,China;2.electronicandinformationCollegeofDalianJiaotongUniversity,Dalian116028,China)

abstract:networksimulationisatechnologythatsimulatesnetworkactionsthroughmathematicsmodelingandstatisticalanalyzing,consequentlyachievesthespecificnetworkperformanceparameters,objectivelyprovidesthereliablebasisforthenetworkplanningdesign,reducesthenetworkconstructioncycle,makesthepolicymorescientificinthenetworkconstruction,andreducestheinvestmentriskofnetworkconstruction.anetworksimulatorCopnetisintroduced,whichhaspowerfulfunctioninthefieldofnetworkprojectanddesign.theopnettechnologyisanalyzedfromthreeaspects,thekeycharacteristics,thethree-layermodelmechanismandthesimulationwaysandprocedures.Finally,apracticalcaseispresentedillustratingopnetsimulationinthenetworkprojectanddesign

Keywords:opnet;networksimulation;networkprojectanddesign

1网络仿真与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趋扩大和网络技术的日趋复杂,基于经验、试验和理论计算的传统网络设计方法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1]。网络仿真是一种介于试验和计算之间的技术,它通过建立实际的数学模型并按照相同的运行机制模拟物理系统的动态行为,为网络的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从可靠性、成本、可实现性方面比较,网络仿真是经验方法、试验方法、理论计算三种方法的比较理想的折中,特别在大型网络的规划和设计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将网络仿真与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从而缩短网络建设周期,提高网络建设中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风险。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综合使用这几种设计方法[2]:

(1)依据经验和计算进行初步的网络规划和设计;

(2)对于经验和计算难以确定的问题,建立网络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获取必要的设计依据;

(3)如果需要且条件许可的话,可以搭建小型试验网进行试验,对设计和仿真结果作进一步的验证;

(4)对多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建立各自的网络模型进行必要的仿真,为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提供依据;

(5)最后还可以利用网络仿真手段对完整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检查是否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和实际目的。

2opnet网络仿真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两大网络仿真工具是ns2和opnet,前者是由伯克利大学开发的源代码公开的共享工具,用户可以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ns2由于是共享工具,存在很多不足,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用户需要从头建模,适用于小规模模拟。后者是美国mil3公司生产的,主要用于各大学和大型通信公司。opnet具有丰富的技术、协议、设备模型库和适合各个层次的建模工具以及灵活强大的仿真分析工具,特别适合各种网络仿真研究[2],目前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仿真和应用平台。

2.1opnet的主要特点:

opnet支持面向对象的建模方式,并提供图形化的编辑界面,以便于用户使用。在网络规划与设计以及对现有网络的分析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同时也为通信协议和路由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与真实网络相似的环境。opnet具体有以下主要特点:

(l)有限状态机。在过程层次使用有限状态机来对协议和其他过程进行建模。在有限状态机的状态和转移条件中使用C/C++语言对任何过程进行模拟。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仿真的详细程度。有限状态机加上标准的C/C++以及opnet本身提供的400多个库函数构成了modeler编程的核心[3]。

(2)层次化的网络模型。使用无限嵌套的子网来建立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

(3)对协议编程的全面支持。opnFt的核心已经嵌入了众多协议,因此对于很多协议,无需进行额外的编程。opnet几乎预定义了所有常用的业务模型,如均匀分布、泊松分布、欧兰分布等,同时还集成了mail,H1tp,Ftp、远程终端、电视会议和数据库等常用的客户一服务器应用业务模式。

(4)丰富的集成分析工具。modeler仿真结果的显示界面十分友好,可以轻松刻画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曲线,也可将曲线导出到电子表格中,而且可以用曲线和HtmL格式显示仿真结果。

(5)动画演示。在仿真中或仿真后显示模型行为的动画,可以形象地表示出系统的特性。

(6)高效的仿真引擎。使用modeier进行开发的仿真平台,使仿真的效率相当高。

(7)系统的完全开放性。modeler中源码全部开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修改已有的源码。

2.2opnet的建模机制

opnet提供了一个支持通信网络和离散系统建模的综合开发环境。通过对离散事件的模拟,分析模型的行为和性能。opnet的建模方法非常简单清晰,modeler建模过程分为3个层次:过程(process)层次、节点(node)层次以及网络(network)层次。在过程层次模拟单个对象的行为,在节点层次中将其互连成设备,在网络层次中将这些设备互连组成网络。几个不同的网络场景组成“项目”,用以比较不同的设计方案。这也是model-er建模的重要机制[4],这种机制有利于项目的管理和分工。opnet中的建模工作在3种不同的层中完成,这3种层次也称为3个域。这种建模方式与使用单一层次对系统中的所有层面进行建模的方式不同。opnet采用基于包的通信机制。通过仿真包在仿真模型中的传递来模拟实际物理网络中数据包的流动和节点设备内部的处理过程。仿真包还可以用作模型中各个模块之间控

制接口信息的描述方法。在建模中,可以根据需要生成、编辑各种格式的包[5]。

network模型是最高层次的模型,由网络节点(node)和连接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link)组成,由该层模型可以直接建立起仿真网络的拓扑结构。

2.3网络设计规划的opnet仿真步骤

(1)收集和分析网络工程设计的文档。包括仿真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网络标准、网络设备、网络链路特性、网络应用及其流量特性等。

(2)建立网元模型。对于基本模型库中已有的网络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接口配置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改,优化网络设备模型。若基本模型库中没有的网络设备,需要编程开发新的网络设备模型。

(3)建立网络模型。建立起网元模型之间的有机连接,从而将整个仿真网络系统影射为opnet网络模型。对于新建网络,需要从模型库中选择合适的网络节点、链路来建立网络模型,对于升级后的网络,则需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修改网络拓扑或网络设备。

(4)建立网络流量模型。在opnet中,网络流量分为背景路由流量、背景利用率流量和前景业务流量。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后,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建立好相应的流量模型。

(5)仿真设计和仿真计算。建立拓扑、导入网络数据流量后,可以选择仿真过程中感兴趣和要收集的网络性能统计参数。按照参数的收集范围,可分为全局统计量和对象统计量;按统计量的类型则可分为统计数据与动画数据。统计数据是一对数据的集合,其中一项是自变量,另一项是因变量,通常情况下,自变量是仿真时间,因变量是所要收集结果的统计量。动画数据记载了网络模型在仿真过程中的流动过程。然后选择仿真参数,在不影响仿真结果可用性及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仿真计算效率。设计完仿真参数后,就要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运行的时候,会根据仿真产生的事件和事件发生的时间产生一系列的数据,并将其记录在运行日志文件中。

(6)查看、结果分析并提交仿真报告;对于统计数据,可以直接通过菜单栏的“viewresult”查看,而动画数据则要利用m3_vuanim程序打开。

(7)比较仿真结果与实验或测试结果,既可使用数据分析的形式,也可使用图象处理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验证某一设计方法或者网络算法的有效性,另一个是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方案。

以上是opnet仿真技术在网络规划设计应用中的典型流程,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次的反复,具体的网络仿真流程需要根据具体的仿真需要和其它具体情况决定。

3opnet仿真实例

3.1仿真问题提出

某校主校区局域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共有32台工作站。拟建设一个覆盖四校区的校园局域网,各分校区内部网络通过电话线路与主校区实现网络互连进行校园网的扩容,各分校区子网内有20台工作站,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用来发送负荷较大的Ftp服务。主校区子网与各子网之间的连接采用链路Lan_mod_ppp_DS0。并且要求主校区与分校区之间可以提供稳定的Ftp服务。仿真的任务是观察原有的服务器的负荷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延迟是否可以满足扩容后的要求。

3.2仿真模型设计

本仿真的任务是观察在有无背景链路流量(背景链路流量是在网络中对有可能存在的一类负荷的模拟行为)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对比。首先要在各分校区内部组建内部网络,可以同主校区一样,内部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别在地图的五个位置定位,在任意一个建立子网模型。分校区子网模型如图1所示。子网内部模型建立以后,就需要在其他位置分别放置这些子网节点了。对主校区进行的内部网络进行一定的改造,使其支持各个分校区子网的交换和为各个分校区提供一个公共的Ftp服务器。如图2所示。主校区被设置成提供Ftp服务的交换式内部子网络后,整个的网络拓扑模型就建立起来了。网络拓扑如图3。

图1主校区节点的内部设置

图2主校区节点的内部设置

图3建成后的网络拓扑图

3.3仿真结果

选择观察仿真结果的CompareResults命令,就可以比较有无背景流量的链路利用率和Ftp的服务时间。

从图4、图5中看出,运行仿真后,具有背景链路流量的链路利用率要高于没有背景链路流量的链路利用率,这是因为有背景链路流量的链路传送的数据确实要多。在链路重载的情况下,当曲线趋于稳定的时候,有无背景链路流量的文件下载的时间大概相差4s~4.5s的时间。从以上两个所观察到的参数,可以看出扩容后的校园网Ftp服务质量仍比较稳定。这样就完成了在有无流量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对比。

图4观测到的随时间平均的链路利用率图5观察到的随时间平均Ftp下载时间

4结论

网络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该技术以其独特的技术手段,成为一种经济有效和其他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网络设计的有力工具。而opnet公司的opnetmodeler是当前业界最领先的网络技术开发环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建模仿真以及分析的集成环境,大大减轻了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工作量。opnet为网络技术开发、网络性能理论测试、网络设计方案评估及网络故障诊断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宏宇,王兴隆,谢丽霞.网络仿真软件opnet的应用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10):118-118.

[2]张金文,王文博.opnetmodeler与网络仿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opnetmodeler9.0onlinedocumentation[eBpoL].

[4]陈敏.opnet网络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5

【关键词】新安全观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评价体系

1引言

我国新安全观是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际形式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原则的中国安全观。其具有丰富内涵与鲜明的特色,已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新安全观在深化与完善阶段仍在与理论创新不断互动、磨合与有机统一。直至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当互联网技术已经覆盖了各个领域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时候,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量呈海量爆发时,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中国新安全^环境下需首要面对的研究项目。

现有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体系中有很多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然而在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量数据量时的能力明显不足。建立一套适应大数据背景的网络信息安全机制是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收集与研究,从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以安全控制三要素“人、环境、技术”为中心的控制模型,建立安全评价体系。技术路线为大数据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控制要素控制机制评价体系控制策略。

2基本理论

2.1大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特点

大数据概念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无法常规处理的操作数据,其出现表明了当前的信息技术的进化规模的庞大,需要采用更加高效、经济、智能的处理模式。

大数据存在数据规模巨大,数据海量的特性(Volume)、结构多样化,数据类型复杂特性(Variety)、有价值信息密度低特性(Value)、信息处理速度快特性(Velocity)、复杂性特性(Complexity)。简单来说即通过4V+C进行描述。大数据的作用总结为:

(1)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的节点,即各网络技术的应用形态。

(2)信息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在信息服务领域会加快网络技术产业的发展。

(3)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保持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

(4)可改变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的抽样调查不再具有普遍适用性。紧跟大数据时代特色成为学科发展新的方向。

2.2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与特点

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还没有在各个国家之间形成统一的认知,自2001年联合国信息安全会议后,各国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逐渐发展,达成共识的信息安全特征为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及信息抗否认性五个特征。我国的信息安全专家又将网络信息安全分解为环境、系统、程序与数据四个方面,即保证网络系统的软硬件与系统数据的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观中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息息相关而又不同于它们具有其自身独特特点,特点包括:

2.2.1脆弱性

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是一个脆弱性的系统,开放程度越大脆弱性越高即安全性越低。主要表现在系统设计、维护等多个环节。

2.2.2突发性

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突然性破坏的因素多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传播性、潜伏性、复制性和不可预测性,其突发程度能够迅速破坏或窃取系统中数据。全球性:互联网的互动与互联将全球一体化为“地球村”,互联网的完全开放特性使网络信息安全不分国界,不分地域。

2.3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与评价

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管理要素为:

(1)控制者,即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者。

(2)控制对象,以人员、财务等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数据库。

(3)控制手段与工具,管理者组织机构、原则、法规及管理方法等。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即是认定安全控制对象,组织管理者与工作人员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分配任务,制定实用的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

对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控制的评价需坚持科学性原则。由于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具有的综合特性,因此对其评价也应从全面性入手进行数据收集量化和简化评价。目前在评价方面的研究多为通过实践调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只能选择客观存在的评价指标而不能选择偶然因素影响下的指标。因此需要全面的选取指标以增大选取空间,还要量化评价因素最终才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3大数据与网络信息安全

3.1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成因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存在着安全事故趋势的上升、基础薄弱和时刻面临新挑战。其成因包括:

3.1.1技术层面问题

技术层面问题又分为硬件设备缺陷和软件的后门及漏洞。网络战已然存在并屡屡发生,黑客利用漏洞与后门作为武器,使漏洞如军火一般大有市场,严重危害了网络的安全环境。

3.1.2人员层面问题

人员的控制的影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如此。从使用人员的安全防护意思,到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到专业人员的钻空子,再到不法人员的非法获利都会对网络安全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体。

3.1.3管理层面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也会危及网络安全系数。表现为管理人员的不够重视、技术人员的麻痹大意、技术人员与使用者的教育及培训欠缺、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在新安全观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对于我国基础薄弱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2针对大数据背景的管理机制构建要素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具有以下特点,改变原有数据保护原则;巨大的价值诱惑引发数据有更大的安全隐患;技术发展将数据安全隐患进一步放大。我国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使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我国目前面临形势为大数据网络攻击危害巨大,用户隐私易泄露,存储存在隐患。根据以上特点难点,本文提出了控制职能的构成要三素“人员、环境、技术”,是对前文“控制者、控制对象、控制手段与工具”的职能要素进行的概括处理。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的建立将围绕这三要素展开:

3.2.1将控制者开阔为网络控制人员,包括管理者本身和管理ο

针对我国目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大数据的特殊性,首先需要网络信息服务提供商在处理用户数据的时候采取安全合理的操作流程,保护用户数据信息免受非法侵害。而服务提供商的运营行为需接受相关法律约束与监管,避免服务提供者在大数据利益驱使下对用户的主动侵害。同时,用户的个人信息知情权也应该得到有效维护,并在信息受到非法侵害时得到通知或警告。

3.2.2将控制对象概括为“环境”,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设施、网络文化与网络政策性法律

网络设施的正常运转与维护是互联网运行的根本。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海量数据信息,降低存储成本、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构建存储于管理体系、挖掘计算机体系、升级网络设施、优化算法、提高系统吞吐率等一系列手段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健康的网络文化和完善的相关政策与法规保是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的有效保障。

3.2.3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大数据背景下安全技术首先从“防”做起,防火墙通过授权信息隔离内部与外部网络,具有防止作用。其次为“密”即数据加密技术,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再者为“控”即网络监控与检测技术,通过监控软件与监控硬件对外部入侵系统行为和无授权的内部用户行为进行处理。最后为“审”即安全审计技术,主要目的为:

(1)威慑警示潜在攻击者。

(2)测试系统控制情况,将其调整到与安全策略相一致。

(3)评估破坏事件程度,为恢复和追责提供依据。

(4)发挥系统管理员的协作作用。

3.3根据管理机制要素建模

通过前文分析认为,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模型应从“人员、环境、技术”三要素的角度出发。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机制人员层模型如图1所示。

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源头为网络用户的行为,而所要保障的也是网络用户的正当权益。因此人员处于核心地位,人员层为核心动力层。环境层则通过各种方式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起到支撑作用。技术层则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来构建防护层。在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安全防护与实时监控两方面对信息安全进行控制管理,安全模型的构建也需要借助大数据信息安全技术以确保大数据下各个节点间安全通信。

4结论

本文遵从国家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与实践要求,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以大数据背景为着眼点,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要素为“人员、环境、技术”,并提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围绕三要素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模型。分析验证了三要素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作用,为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为国家新安全观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黄睿,黄轩.基于主题爬虫的漏洞库维护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08):67-70.

[2]孙国瑞,华锦芝,刘思帆,等.实时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5,9(04):462-474.

[3]黄国彬,郑琳.大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框架及应对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3):24-29.

[4]Benarochm,Chernobaia,GoldsteinJ.aninternalcontrolperspectiveonthemarketvalueconsequencesofitoperationalriskev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2012,13(04):357-381.

作者简介

秦瑞峰(1982-),男,山西省临县人。硕士研究生。现为吕梁学院离石师范分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6

移动网络后评价主要从业务发展目标、网络建设目标和投资效益及造价等三大方面入手,重点评价业务发展、资源格局、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是否达到项目预期目标,是否与前评估相吻合。

1.1业务发展目标评价

项目前期,即进行策划、立项和可研阶段,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对于移动网项目而言,项目实施的最终目标和效果就是带来新增的移动用户和移动业务收入。因此在项目前期阶段,会对项目满足期达到的移动出账用户数、移动业务模型和业务量进行预测,由此来测算项目的相关经济财务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在后评价阶段,需对项目满足期达到后的实际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出账用户数、业务模型和业务量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此维度的评价指标包含如下3项:移动业务出账用户数评价、移动业务模型评价(每出账用户数业务量)、移动业务量(分为语音和数据业务量)评价。

1.2网络建设目标评价

网络建设目标评价主要是从工程建设的过程和效果角度评价建设精准性和一致性、资源利用率、覆盖效果等方面的工程指标。此维度的评价指标包含三大类。a)建设精准性和一致性指标。建设规模评价:包括项目总体建设规模以及分场景建设规模的评价,主要评价工程实际建设的规模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研、设计等阶段规模的一致性。特别是对分场景建设规模的评价,可从不同场景间规模的变化上,评价最终实施的建设方向与预期目标是否吻合,如乡村站点大幅增加、城区站点大幅减少,则说明项目整体建设方向发生了偏移,未实现项目预期的建设目标。站址偏离评价:主要用来评价站址建设精准性,通过站址建设精准性的评价,论证具体覆盖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考虑工程实施全过程的持续性变化,此指标评价将分别对比实际竣工建设站址与可研和设计阶段站址分别的偏离度。如发生偏离的站址数量较多,则说明多数覆盖目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b)资源利用率指标。项目建设在带来新增用户和新增业务量的同时,应逐步提高全网的资源利用率。以wCDma无线网为例,资源利用率指标主要包括无线资源利用率、小区忙时吞吐率、功率利用率、Ce利用率、码资源利用率、RnC的软硬件利用率。在后评价阶段,主要评价项目投产运营后的实际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测值,以及项目实施前后(可以1年为单位)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的增长情况。另外,可通过新建站平均利用率与现网站平均利用率的对比分析,以及新建站各场景单站业务量与现网站各场景单站业务量的对比分析,评价新建站的利用率和业务量吸收水平是否达到了全网均值。c)覆盖效果指标。对于非纯容量建设的移动网项目,提升网络覆盖质量是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因此在项目投产运营后,需评价项目的覆盖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在评价指标上,可评价各场景的覆盖率是否达到了项目预期值,以及单个覆盖问题点是否解决。在评价手段上,表征网络覆盖情况的数据主要有路测、CQt测试、投诉及mR数据,各类数据均可对比项目建设前后的效果差异。

1.3投资及造价目标

投资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核心内容,直接与投资效益挂钩,最能直观地体现项目的经济效果。移动网投资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4类。a)移动网投资增收比指标。移动网投资增收比是反映移动网项目投资收益的主要指标,从总体上体现项目的收益率,投资增收比越高说明项目的收益率越高。b)新建站投资回收期指标。投资回收期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基站投资收回成本的能力和时限,间接地体现了项目的偿债能力和收支平衡点。在评价颗粒度上,既可评价单个新建站的投资回收期,又可评价各个场景、各个地(市)的新建站平均投资回收期。通过指标的横向对比,发现低回收期高收益率的场景和地(市),进而调整后续投资方向和重点。c)投资规模评价指标。投资规模评价指标主要通过对比各专业竣工决算投资与可研和设计阶段投资的差异,来评价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投资边界控制情况。d)投资造价评价指标。投资造价指标主要反映项目对投资的利用率,对于移动网络项目,从建设方式上,投资造价指标主要包括自建基站平均造价、租赁基站平均造价、利旧基站平均造价、共享和共建基站平均造价以及新建基站平均综合造价;从专业上,投资造价指标主要包括无线网单站造价、电源单站造价、配套单站造价以及新建基站平均综合造价。投资造价指标主要对比实际造价与项目可研阶段造价的差异,以及与往年工程平均造价的差异,随着建设手段的多样化和集约化,工程造价应逐年降低。

2指标计算方法

2.1业务发展目标评价

此维度3个评价指标(移动出账用户数、业务模型、业务量),通过计算实际值与工程预测值的偏离度进行评价。偏离度=(实际值-预测值)/预测值。假设项目满足期为2014年3月,则上述3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出账用户数偏离度=(2014年3月实际出账用户数-可研预测2014年3月出账用户数)/可研预测2014年3月出账用户数。移动业务模型偏离度=(2014年3月月均系统忙时业务量/2014年3月实际出账用户数-可研预测业务模型)/可研预测业务模型,此公式中语音和数据业务需分开计算。移动业务量偏离度=(2014年3月月均系统忙时业务量-可研预测2014年3月业务量)/可研预测2014年3月业务量。

2.2网络建设目标评价

2.2.1建设精准性和一致性指标建设规模偏离度=(竣工验收规模-可研(设计)规模)/可研(设计)规模,此偏离度分总体规模偏离度和分场景规模偏离度分别计算。站址偏离度=竣工站址与可研(设计)站址发生偏离的站址数量/竣工站址总数量,此偏离度分各场景分别计算,判断站址发生偏离的距离,是根据各场景典型站距测算得出的。表1示出的是不同场景偏差距离的测算情况举例。2.2.2资源利用率指标无线资源利用率的相关指标及计算公式为: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全网所有小区1周平均小区忙时无线资源利用率的算术平均值。新建站平均无线资源利用率=新建站所有小区1周平均小区忙时无线资源利用率的算术平均值。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偏离度=(X年Y月实际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可研预测X年Y月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可研预测X年Y月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增长率=[X年Y月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X-1)年Y月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X-1)年Y月全网无线资源利用率。各场景单站业务量的相关指标及计算公式为:现网a场景平均单站业务量=a场景所有现网基站小区的业务量之和/a场景所有现网基站数量。新建站a场景平均单站业务量=a场景所有新建基站小区的业务量之和/a场景所有新建站数量。上述业务量需区分语音和数据业务量单独计算。2.2.3覆盖效果指标从数据提取的客观性和便利性角度考虑,覆盖效果主要通过mR指标进行体现。mR弱覆盖小区比例=第一载波mR弱覆盖小区数/第一载波小区总数。以wCDma无线网为例,mR弱覆盖小区的定义为RSCp小于-95dBm采样点的数量占总采样点数量的30%以上。各场景mR覆盖率提升值可通过计算项目实施前后的mR弱覆盖小区比例的差值进行计算。同样通过路测、CQt、投诉等数据反映的覆盖问题点,也可通过对比项目实施前后的相关路测、CQt及投诉用户回访等数据来体现覆盖问题点是否已解决。

2.3投资及造价目标

2.3.1移动网投资增收比指标移动网投资增收比=[X年移动网收入-(X-1)年移动网收入]/X年移动网投资。其中移动网收入包含2G和3G业务总收入,移动网投资包含移动核心网、无线网、电源、配套、室内覆盖等所有移动网项目的总投资,移动网投资增收比的计算以年为单位。2.3.2新建站投资回收期指标新建基站投资回收期=新建基站竣工决算投资/新建基站等效年化收入。其中新建基站竣工决算投资需包含无线网、电源和配套等专业的总投资(为便于计算,此处投资成本暂不考虑运维成本)。新建基站等效年化收入=(新建基站日均话务量×每erl收益+新建基站日均数据流量×每mB收益)×365。每erl收入和每mB收入来自于每月的财务报表。其中每erl收入=每分钟收入×60,每分钟收入=财报语音收入/通话总时长(含主被叫)。每mB收入=财报数据收入/上网总流量(含收费流量和免费流量)。a场景新建站平均投资回收期=a场景新建站竣工决算总投资/a场景新建站等效年化总收入。2.3.3投资规模评价指标竣工决算投资偏离度=[竣工决算投资-可研(设计)阶段投资]/可研(设计)阶段投资],分别计算竣工决算投资与可研投资和与设计投资的偏离度,并分专业单独计算。2.3.4投资造价评价指标单站综合造价=竣工决算总投资/新建基站总数量,其中,竣工决算总投资应包含无线网、电源、配套等专业的投资。

2.4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对表征项目实施效果的各个指标及其相关计算方法的分析,可初步构建一套移动通信网络后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可定期在移动网项目投产运营后,对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后评价工作,此移动网后评价体系可用图1进行全景化体现。

3移动网络后评价体系应用

此移动网后评价体系是基于效益优先、良性循环的一套评价体系,侧重评价项目投资效益,并能将评价结论有效运用于后续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前评估方法和原则等方面,有助于形成以前评估、后评价互补构成的闭环反馈机制的良性循环的移动通信网络投资建设。下面以某省2013年wCDma无线网项目后评价为例,列举后评价主要结论及其相关应用。

3.1工程管理和项目设计方面

a)业务发展目标与项目可研预测值偏离较大,实际出账用户数未达到工程预测值,实际业务模型和业务量也与工程预测值差异较大,后期项目业务预测需紧密结合网络实际发展现状,准确预测网络发展趋势,特别是业务模型的预测与网络容量配置息息相关,需符合网络发展实际情况。b)竣工站址与可研站址偏离度较大,后期工程需从规划阶段开始谨慎认真确定新增基站站址位置,并在可研、设计和施工阶段严格执行名单制管理,优化站址变更流程,加强站址变更审批控制,确保工程实施效果。同时需进行站址需求的滚动规划建设,加强站址查勘阶段经纬度采集的精准性,并及时进行站址变更后站址库经纬度的更新。c)现网和新建基站中均存在有一定数量的零话务载扇,需对长期零话务基站(载扇)进行调整或搬迁。对高负荷基站(载扇)需适时在后期工程中进行容量优化或扩容。d)竣工决算投资与可研和设计阶段投资均存在一定幅度的偏离,需在后续项目可研阶段准确估算投资及造价,避免造成过多的投资结余;同时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需通过RRU拉远、室外一体化站、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3.2后续项目规划和投资决策方面

a)对移动网投资增收比较低的地(市)在下一年度规划中适度收紧投资;对移动网投资增收比较高的地(市)在下一年度规划中适度放宽投资,鼓励投资。b)校园/市区/县城/高铁等场景为高收益(回收期较短)场景,需在后续规划中重点投资重点建设。c)乡镇场景投资收益差异较大,需参考各乡镇现有基站年化收入情况,对全省乡镇进行价值分类,高价值乡镇继续完善覆盖,低价值乡镇原则上暂缓建设,仅对市场有明确发展计划和发展目标的乡镇,在经过效益评估等效回收期小于3年的前提下进行建设。d)行政村场景为低收益(回收期较长)场景,后续规划中需谨慎投资。

4结束语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系统安全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已然十分广泛,无论是教育业、通讯业,还是工程设计行业,计算机系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目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来看,却显得有些不尽人意,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严重威胁着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不仅会导致系统运行故障,而且严重的还会导致信息泄露、文件丢失。所以,结合当前计算机软件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系统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持续优化与完善至关重要,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前景分析

纵观当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情况,几乎涉足了社会发展中的所有行业,比如说,教育领域、通讯领域、军事领域、科学领域和工程设计领域,并且在每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算机软件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也必然会越来越广泛。归纳起来,其应用领域大约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计算机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直以来,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都被教育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以至于当前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高等院校,都十分注重计算机软件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希望通过软件技术在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显示出了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全新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之后,学习效率和质量必然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等优势,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可以大幅度增加教学信息量,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具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在教学领域,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Cai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自主控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灵活性,而且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系统,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1.2计算机软件在移动通讯中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这一环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应用体验,移动通讯行业开始着重对无线通信技术进行优化,以期通过最先进的通信技术,提高数据信息的发送和接受质量。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计算机软件在移动通讯行业中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4G移动通信网络凭借着自身传输速度快、支持多媒体互动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广大移动终端用户的青睐。随着4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欧盟已经开始着手新一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构件,并预计在2020年推出成熟的5G标准。可以预见,计算机软件将随着5G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3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工程建筑行业是我国的一项支柱型产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总的来看,主要应用于工程制图和工程管理两个方面。传统工程制图主要依靠铅笔、橡皮在图纸上进行绘制,不仅工程量大、绘制时间长,而且不易修改和保存。自从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绘制之后,不仅提高了工程图纸的绘制效率,而且可以及时对图纸中的错误进行修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借助计算机对图纸各部分数据进行精准测量,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保障。同时,缩短图绘制时间对工程项目开发进度的提升也具有推动作用。目前,应用于工程制图中的计算机软件主要以CaD和Solidedge为主,前者主要功能是对工程图纸进行绘制,后者则主要根据工程建设需求,进行三维空间的构建和修改,加上其他辅助软件的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进度。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工程造价方面,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与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密切联系,自从计算机软件被应用到工程造价中之后,从手工录入到完成造价管理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不仅简单快捷,而且造价管理水平高。由此可见,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项目中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何将计算机软件技术更好的应用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也成为了软件开发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1.4计算机软件在新媒体中的应用前景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在各行业领域都占据着一席之地,微信、微博、网络论坛这些新媒体形式目前已经成为诸多行业宣传企业品牌的最佳途径,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宣传范围,而且宣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未来时间里,计算机软件在新媒体方面的应用将主要集中在对高级软件的开发上。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小型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急需一套科学、完善的高级软件程序来提高企业运营效果,这也预示着计算机软件在新媒体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问题是计算机软件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目前,软件开发者已经根据现有的安全问题设计了诸多安全防护措施,但仍有大量安全隐患存在,需要软件开发者提高重视。

2.1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虽然当前计算机软件系统在运行中面临诸多安全问题,且破坏程度不同,但归纳起来,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源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2.1.1计算机网络病毒

所谓网络病毒,是一组指令或程序代码,将其插入到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可以对系统内的文件和数据造成破坏,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和工作。就目前网络病毒的特点来看,具有很强的潜伏性、感染性和破坏性。如果病毒不能及时清除,那么势必会给系统造成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网络病毒的种类也日趋增加,比如说,木马病毒、蠕虫病毒、脚本病毒等,这些病毒的存在都将威胁到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网络病毒给系统带来的危害,各大“杀毒软件”应运而生,例如,金山毒霸、瑞星电脑医生以及360电脑管家等,成为了网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1.2黑客的蓄意攻击

黑客的蓄意攻击也是当前计算机软件面临的安全威胁之一。就目前黑客攻击系统的流程来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要对计算机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扫描,分析系统安全指数,并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其次,根据系统运行情况施行攻击程序,以此来得到系统管理者权限;最后放开木马后门,并将留下的痕迹清除干净。黑客的攻击对计算机软件系统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加固系统漏洞的减少也成为了软件开发者未来的工作重点。

2.2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针对上述两项原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软件开发者和设计者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及时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利用最先进的安全技术为系统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

2.2.1设置系统保护卡,提高硬件与保护功能的匹配度

设置系统保护卡是未来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保护卡的核心是一片内有指令的Rom芯片,通常被设置在iSa或pCi插槽上。系统保护卡可分为单一功能保护卡和多功能保护卡,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多功能保护卡,其保护原理主要是在系统运行前启动系统保护卡对系统中的所有程序和数据进行扫描,并将其备份到虚拟硬盘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来,用户就不能随意更改硬盘中的数据,在需要的时候便可以将文件读取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若想将系统保护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在系统启动之前启动系统保护卡,这样才会不留下漏洞。此外,系统保护卡的选择还应该与硬件相匹配,这样才能发挥其功能。

2.2.2采用主机/终端机系统

主机/终端机系统的应用也是保护软件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未来系统保护的一个必然趋势。所谓主机/终端机系统,主要是利用网络将一台性能较高的主机和多台哑终端连接到一起,其中,主机主要负责运算和存储数据,终端则主要负责输入和输出。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和性能,在主机中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先进技术,例如,多处理系统、多端口高宽带的通信系统以及大容量磁盘排列系统等。这样一来,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整w安全性能便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时间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教学、工程设计、移动通信以及多媒体方面,所以,对于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善,也应该以上述领域为重点,利用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和集成化,提高系统安全性,进而将其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彭军,胡苗.关于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和系统安全的分析[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48).

[2]孟丽群.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与系统安全分析[J].科技展望,2015(16).

[3]陈方.综述计算机软件应用前景及系统安全分析[J].科协论坛,2013(10).

[4]宿红梅.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维护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0).

作者简介

安秀芳(1978-),女,江苏省徐州市人。工程硕士学位。现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虚拟仿真。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8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优势

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带动了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使其进入了一个新的进程,网络化数字化成为了现阶段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电视广播传输和网络技术的优化极大的提高了互动数字电视盒、数字广播节目在传输方面的技术,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

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1.发展历程。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前期,我国的电视节目图像的传输、产生和接受都是通过时间轴取样的方法来实现信号的模拟,并采用幅度调制的传输方式,为了使其具有更好的视听效果,一般划分成奇、偶两个场。但在这种形式下,电视信号会受到噪声的积累、色度的畸变等非常大的影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体制信号替代了原先的模拟体制信号,一个全新的数字时代被开启,代表信息的物理量以数据组的形式体现了数字信号的特点,其中离散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显现出了很多的优点,首先,在具体的传输和处理中,数字信号具有非常好的保真性和抗干扰性,这保证了图像的质量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使系统的运行更加的可靠;其次,数字化广播电视信号对图像的质量和二维滤波进行了改善,实现了即时的处理;此外,在传输的过程中,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可以重复的被使用,也体现了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点。

2.发展现状。首先,从网络化这个方向说,把网络当做载体的网络电视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作为目前社会上用于传播的在应用范围上最为广泛的工具,广播电视向网络化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广播电视在全国的普及,一方面有利于电视台一体化的网络系统的建立,此外,它还可以更好的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反馈。其次,从数字化这个方向说,2002年,广播电视节目数字传输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得到了普及,2005年,数字信号基本上代替了模拟信号,2009年,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和普通数字电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认可,数字技术变成了广播电视相关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二、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优势

首先,简化了远程编辑的流程,使相关工作人员的远程编辑工作变得更容易,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先将自己需要的一些编辑信息从网络上下载下来,再通过编辑体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编辑,最终完成编辑以后将其发送到编辑处,远程编辑工作就算完成了。但在目前来说,由于一些技术方面的局限,这种远程编辑技术的应用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或者技术人员要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以突破远程编辑技术的应用缺陷,使其更好的高效、方便、完整。其次,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并使活动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一方面,广播电视和网络相连,就可以依靠网络来合理的利用和分配资源,简化制作所需的步骤,减少制作所需的时间,进而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达到高度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相关信息活动的进行。另外,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还可以把很多的活动按其所属分部的不同进行空间化和区域化的划分,大大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活动时的灵活性,促使更多的优质节目内容被制作出来。

三、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当今信息时代,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发展方向的广播电视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应用可以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被进一步的打开,使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方面的需求被进一步的满足。面对现阶段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要加快广播电视技术在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速度,依托计算机融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系统,打造更为立体的、融合的、互动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在应用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同时,在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带动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一定也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9

【关键词】网络背景音乐;监控软件设计;底层嵌入式控制

终端以网络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主要呈现出两大主要特征:一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地渗透到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并且使得其他的技术逐渐被淘汰。二是控制理论和控制策略也不断地加入到了通信网络的管理和控制中。网络背景音乐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主要针对工程项目的应用背景,利用最新的远程监控方案和数据建模方案,并结合应用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设计出了本系统。在本系统之中,远程监控客户端可以和底层的嵌入式监控音频终端进行通信,从而完成对应的控制动作。在本系统中,客户端和底层嵌入式控制终端之间拥有高速的、稳定和安全的通信链路,用户端发出的及时系统指令可以被控制终端及时响应,这就为用户实时查询各个分布式现场的音频设备提供了硬件上的支持。本系统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校园音频监测系统、游乐场所监控系统、公园绿地监控系统和车站、码头、宾馆、酒店等地方。网络背景音乐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internet的局域网的架构设计思想,并设计相关的管理数据库,使得系统的建立和管理,更趋于人性化和稳定。网络背景音乐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主要的功能是负责园区音乐播放盒监控,实现园区音乐背景的多样化、优雅化。该系统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大缩减了人工控制。以往都是单一的控制,且每个地方都要人工进行操作,不仅费时还费力,现在通过该系统就可实现对园区背景音乐的集散控制,并对各个景区的背景音乐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对故障进行检测。该系统整合了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的特性,把原本复杂的系统轻量化,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对于这样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要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每个人分别管理相应的景区音乐。员工可以在控制室中通过以太网采集各个景点的背景音乐情况,并对景点的背景音乐进行实时的更换,达到不出门能知景区背景音乐情况的目的。该工程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现场施工,布置播放音乐的基础设施以及供电设施,还有网络设施。2.音频控制的软硬件平台设置,特别是网络部分的设计。3.总监控是上位机软件的设计。通过以上的操作,整个项目基本上可以运行起来,员工在总监控室内可以通过以太网实时控制景区的背景音乐播放控制,以及歌曲的实时切换。本课题属于整个监控系统设计的第三大部分,总控室监控软件的开发。集散系统监控软件的开发在现场通讯处理方面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以太网技术。总控室监控软件属于服务器程序,通过标准的socket与下位机(网络音频控制器)互联。同时为了实现景点的动态分组,以及扩展音乐库中曲目等各项动态信息,便于系统的重构,以及以后程序功能的扩展,对下位机数据采用了mSQL数据库保存的方式。在这个系统中,数据集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在数据集的基础上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动态连接。总监控室的软件开发室是该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一部分,其他部分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集散系统监控软件一般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技术进行开发,拥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易于上手,无需培训。该课题的开发模式属于服务器/客户端(C/S)模式,总监控室软件部分就是属于服务器部分,音乐播放系统属于客户端部分,他们之间通过以太网相连,通过socket进行通信。

系统将所有的歌曲信息保存在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中,该数据库采用mSQL数据库进行开发。员工可以直接将数据库中的信息调用出来,对客户端播放系统进行实时的控制。远程监控系统模式主要有三个大类:1.早期的原始的远程信息监控系统模式。在早期的生产控制过程中是依靠现场的技术员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积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生产,因此生产过程很容易受到人工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人的工作能力有限,无法掌握整个生产系统的整体工作状态,所以早期的生产系统控制过程不但复杂而且性能还不可靠,不能实现及时的系统控制功能。2.近现代的远程信息监控系统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监控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先进的传感器,管理者可以很轻松地掌握整个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通过对现场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处理减小了人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远程在线实时数据监控成为了可能,但是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延迟等各种情况的影响,所以远程在线实时数据监控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有距离限制的。3.现代远程监控模式。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共同促进了现代远程监控诊断模式的产生。在这种模式中,传送给远程控制中心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现场采样设备中的传感器获取的设备状态信息,而是数字化后通过网络传输的数字信息。远程控制中心的诊断工程师对这些信息分析综合处理,根据远程设备的运行状况得出诊断结果,再将诊断结果反馈给现场工作人员以做参考。由于这种模式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抗各种干扰的能力都要好得多,稳定性较高,实时性也好得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在线远程监控与诊断效果会有很大的提升。由此可知,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网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接促进了监控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了,开始触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远程控制、在线教学、在线笔试等。同样,这种基于网络的远程技术也在能源、电力、通信领域广泛应用。

网络工程的前景篇10

关键词:城市景观 景观网络 规划设计 网络思维

aBStRaCt:networkcharacterconsistsinurbanlandscape.Forplannersorarchitects,thethoughtoflandscapedeignshouldnotbelinearorunilateralbutbeofnetworkcharacterofurbanlandscapebecomprehendedbetter,andcanthehighlinked,symmetrical,multi-level,wellflexible,multi-style,sustainableandgraduallyconsummatedurbanlandscapenetworkbecreated.

KeYwoRDS:urbanlandscape,landscapenetwork,plan&design,networkthought

“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网络无处不在,从足球表面图案到围棋、蜂窝、树叶叶脉、心血管系统等,都呈现出不同的网络形态。网络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城市景观设计有着内在的关系。凯文。林奇关于城市意向五要素就清晰地表达了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路径即是城市网络中的线;边界即是界定城市网络的边缘;区域即是一定范围城市网络中点、线、面的集合;节点可以是路网的交点,也可以是景观视线的交点,可以解释为城市网络中线性要素的交点;标志物即是众多节点中突出的节点[1].只要了解网络概念,把握几个关键因素,人们就能很快获得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理解城市景观存在的这种网络现象,并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去塑造城市景观,使之具有人性化、可以有机生长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一、景观网络的基本概念

城市景观网络并非只是孤立的点、线、面的简单集合。由于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城市景观因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而具有意义,只有把城市景观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去对待,才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设计。

1、定义

网络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和线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状物。在城市景观中,网络是各种景观元素组合或叠加形成的系统。城市景观网络是自然的或人工规划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空间形态,主要以自然要素(如植被带、河流、山川)和人工要素(包括公园、街道、广场、建筑物)组合形成。在这个网络中,景观节点(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庭园等)和景观走廊(如街道、滨水开敞空间、楔形绿地)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多样、高效、动态的景观结构体系,共同维持良好的城市感知效果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景观网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首先,景观网络是均匀的、单元独立的、易于拼接和可以生长(复制)的,具有连续性;其次,景观网络的元素不是简单的分散,而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分散的点、线、面都有内在的联系[2].

2、构成

景观网络可以分成很多种。从层次上可以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网络:宏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群或更大区域的景观或生态网络;中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城市里的绿地系统网络或广场网络等;微观层面的景观网络可以是某一街区或街坊等小范围的景观网络。从角色的转换上可以分为实体景观网络与空间景观网络:实体景观网络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系列与广场上的雕塑等构筑物系列所形成的实体网络;空间景观网络如建筑物所围合的街道、硬质广场空间和绿化水系空间等虚体网络。从景观网络的形态上可以分为方格网、蜘蛛网、树枝网和组合网络等。

3、特性

(1)层次性.城市景观网络的各个元素都是有层次的,包括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域。不同层次的景观元素服务并影响于不同等级的区域范围。就一个城市而言,标志性建筑也有层次性,包括全市的、区域的、一个街道的或地段的建筑。如果本身应该是区域性的标志,就不要使其成为全市性的标志,否则将得不偿失,不仅降低了美学价值,而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甚至是政治代价。

(2)交换性。在城市景观节点和景观区域之间的交汇地带,通常会存在多种能量的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和交融,如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等。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时,节点和通道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节点处的建筑、广告、绿地、广场等设计应该结合景观要求,为各种物态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提供多种可能的、互通式和无障碍的联系。

(3)联结性。联结性即是指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城市网络主要是通过道路网络来联系的,而景观网络通常和道路的网络有重叠的关系。然而,景观网络并非被动地服从道路网络,我们应该重视生态景观网络在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网络应该与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同时考虑,甚至可以比道路网络考虑得要提前一些。

(4)多样性。景观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铁路、公路、街道、河流、山脉、广场、建筑群体、公园、街头绿地等等。它们共同反映了景观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城市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观。不能只是按照少数人的价值观去接受和理解这个城市,否则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不同的利益团体、不同的群体各得其所,真正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5)有序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慢到快;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在城市建设中,网络发展的次序性与资源有关。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资源较为匮乏的条件下,建设的次序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先做最紧急的、最需要的事,也就是最有效的事。

(6)有效性。景观网络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空间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两个方面,它可以反映景观网络的有效利用状况。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也就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可以成功地避免负荷过重或是空闲无用这两种极端状态。

二、景观网络的主要作用

1、城市功能

从城市生命系统看,景观网络有以下几个功能:

①促进新陈代谢。因为城市是个有机体,必须通过螺旋式的、而不是呆板的状态让它循环,城市景观网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②平衡社会生态。从景观网络的层次性出发,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及各个阶层不同的需求进行布局,以满足各类人的活动需求;

③协调人与自然。人工的东西过于集中将会形成对自然的破坏和对抗,通过融合与渗透的手法,把生态景观线或面引入,从而缓解这种人工物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与矛盾;

④形成安全格局。通过景观网络中人与动、植物的交流、动、植物之间的交流,形成合理、安全的距离,以维护生态的可持续过程[3].

2、人本意义

人本意义指的是城市景观网络对人的作用。人本意义不仅体现城市景观网络的创造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去服务周围的人,包括不同阶层的人,特别是那些易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人是平等的,人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景观网络要体现多样性。对景观网络的塑造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和宜人的空间尺度。

很多城市花了很多钱去建设大广场、景观大道等形象工程,但景观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其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明白城市景观网络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关键的线和面在哪里。城市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组成:有富人,有穷人;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有没受过教育的人;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年龄。这种多样化要求我们在景观规划中满足各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人的需求[3].

3、审美价值

城市景观网络的构建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其生态功能,作为可以被人直接感知的网络空间形态,还要考虑其审美价值。景观网络的设计应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即遵守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4].

(1)节奏与韵律。由相同的元素或几种元素合成一个单元,再像细胞一样不断叠加生长,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景观网络,这也包含了很多审美的意义。例如,澳门市政厅前广场铺地,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感,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叠加与生长,具有网络的意义。广西少数民族村庄的民居,具有相同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运用了相同的建筑符号。

(2)均衡与稳定。城市景观网络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须讲究各种要素比例的均衡与稳定。为了避免呆板,时常除了均匀、规律、对称等形式外,还有渐变、起伏、交错和非对称的处理,追求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讲究动态的平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在城市的景观塑造过程中,对轴线、走廊、节点、标志、景区等景观元素的塑造,一般都会注重虚实的对比或阴阳的对比与和谐。有时运用均质中突然产生变异的景观处理手法,能给人万绿丛中一点红、耳目一新和相得益彰的美感。

(4)尺度与比例。小尺度的景观给人亲切感,人们易于亲近和易于把握,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造园要素,诸如假山、水池、凉亭、长廊、小桥和盆景等。大尺度的景观易给人开阔、雄伟、磅礴的气势,如大江大河、人造大地景观等等。不同的比例和尺度会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和美的感受。

转贴于

(5)理性与浪漫。理性与浪漫体现的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感性而含蓄的,就审美价值而言,追求自由、曲折,强调曲径通幽和步移景异的效果。而西方文化是理性且裸露的,它追求规则、直率和一览无余的效果,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几何园。

三、景观设计的网络思维方法

网不同于单调的线,它是由众多的线纵横交织构造起来的,因此呈现出丰富、生动和复杂的格局。既然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景观规划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就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或单向式的,而应该具备有网状结构式的网络思维。所谓“网络思维”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1、多元互动

多元互动体现的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现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投资商、企业、老百姓以及不同利益团体的意见都要充分地反映和体现,而且这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如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就是城市规划历史上的最大变革,也是城市规划摒弃精英思想,逐渐走向制度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系统综合

景观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必须是系统综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自觉地把各种“景观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网络;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分出层次、重点和次序。

3、动态思维

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碰撞频繁的趋势,影响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变化也在加快。因此,我们需要具有“时空转换”、“步移景异”、“时过境迁”的时空动态思维,敏锐地发现和及时抓住城市景观中的新现象和新征兆,敢于创新,以促进城市景观网络的形成和完善。

四、当前城市景观设计和实施中的某些弊端

从网络的视角来观察城市景观问题,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弊端。

(1)网络的联结性减弱。网络的联结性影响到网络的整体综合效能的发挥。一些城市的景观大道单纯为汽车交通服务,其宽阔的非人尺度的车行道、中心绿化带和过快的车行速度给人行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隔断了街道两侧居民的生活联系,割裂了城市,使城市的某些部分呈现出“孤岛”的效应。

(2)网络的均匀性破坏。景观网络均匀性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景观要素在地域上分布不均,特别是供人们休闲的城市绿地和广场数量不够,使城市各部分的居民不能平等享受公共空间和良好的景观。

(3)网络的层次性不够。一些城市往往热衷于“城市形象工程”的景观大道和大广场,为了突出个别市级景观大走廊、城市广场,而忽视更多的、更适宜人们日常使用的街头小绿地和小游园、小广场等。

(4)网络的多样性降低。很多城市大到整个城市风貌,小到居住小区景观,单调、雷同,缺乏多样性。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人们感到心灵空虚,生活乏味。

(5)网络的弹性丧失。网络弹性的丧失主要体现于景观走廊弹性的丧失,突出表现在对城市水系的功能和景观价值的无知。例如,在河道整治“美化”过程中,走入了“八化”的误区:

①硬化,即以混凝土代土,减少生物多样性;

②桶化,即高坝围合,阻隔景观通道;

③直化,即裁弯取直,破坏自然遗存;

④简化,即砍树削坡,消除视觉弹性;

⑤非化,即挖沙取石,损害自然面貌;

⑥紧化,即空间压迫,挤占活动场所;

⑦盖化,即变明为暗,隔绝人水联系;

⑧污化,即排放“三废”,形成感官污染。城市景观中一旦出现了类似“八化”做法后,便使城市景观网络丧失弹性,失去其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的功能。结果使空气调节能力不断下降,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生物的新陈代谢难以为继,景观的审美价值也受到影响,最终必然导致城市整体环境不断恶化和难以恢复[3].

城市景观规划师只有具备了网络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性丰富、弹性强、样式多、并可以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形成丰富而富有活力的城市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奇K.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韦湘民,罗小未,雷翔。热带滨海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