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21

交通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非平衡转向;信号控制设计;信号控制方法;仿真评价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2-0017-04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对现有的道路资源合理分配利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曾经大城市面临的交通拥堵快速的向中小城市蔓延。一些关键节点交通流分配不合理,会引起相邻区域的连锁反应,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作为交通系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和交通阻塞及事故的多发地。城市的交通拥堵,大部分是由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足或没有充分利用造成的,这导致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在日本大城市中的机动车在市中心的行车时间约三分之一用于平面交叉口而美国交通事故约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交叉口[1]。由此可见,对交叉口实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是交通控制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现阶段,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研究的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已基本成熟,也通过一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通特点

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口,顾名思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叉口形式为平面交叉,即平面相交的几条道路组成的交叉口;二是非平衡转向,交通流的组成为非对称式的,受传统相位控制模式的影响,一般通行模式为相位对称式放行,非常影响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交叉口的整体通行受转向交通的影响较大,如左转交通流不合理调配导致对其他方向交通流通行影响较大;二是交叉通流整体为非对称式的,对向交通差异化大,将这样的对向交通并入同一相位不利于整体效率的发挥;三是交叉口的车流通行受非机动车和行人影响较大,同时右转车辆又不会受到控制,信号设置的不协调极大的降低了交叉口车辆的通行效率。

2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

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主要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对单股或多股交通流限制的信号控制,另外一种是不做限制的情况。对单股或多股交通流限制的模式,主要是指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禁止或分时段禁止某股车流的通行,保障路口通行效率的最大化。传统的信号控制方式主要包含定时控制、感应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几种,严格来说,感应控制方式属于自适应控制的一种特殊应用,主要是根据交叉口的实际情况对放行通道的顺序和时间重新设置和组合。

2.1定时控制

定r控制可以分为两种:单时段定时控制和多时段控制。单时段控制是指每天只用一个事先根据交通历史数据设定好的配时方案;推之,一天按多个时段来采用多种不同的配时方案的控制方法是多时段控制[2]。

2.2感应控制

为了获取实时的交通流信息,在路面上设置一种检测器,这样能高大大提高信号配时的实时性,这种控制方法叫做感应控制,它一般可以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半感应控制主要用于次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交叉口上,且主干道交通量大,次干道交通量小、波动大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除非次干道上有车辆和行人要通过而提出要求,否则主干道会一直维持着持续不变的绿灯,在给予次干道绿灯之前,主干道会维持一段最小绿灯时间。

全感应控制:绿灯时间和周期这两大指标会与根据交叉口的检测器检测出来的交通流大小有很大关系,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相位的顺序都是事先定好的,各个相位的最小与最大绿灯时间也是事先已经定好了的。但是相位可以设置可选,如果在此相位中没有检测到有车辆到达,那么就可以跳过该相位,来运行其他的相位[3]。

2.3自适应控制

主要包含两种,一种是根据检测器检测参数实时生成信号配时,通过评估系统评估后下发信号控制器执行,另外一种是根据交通参数的变化,生成多种配时方案,根据实时的时段或参数触发机制,完成多种信号控制方案的智能切换。

(1)实时交通信号模拟系统:交通模型贮存在中央计算机内,以综合目标函数(延误时间、停车次数、拥挤程度及尾气排放量等)的预测值为依据,对采集到的实时交通状况信息(流量、速度、占有率等)进行分析,同时对控制区域交通信号配时参数作优化调整,并且为了把交通量图式预测准确性进一步提高,避免控制方的不正常波动,对各项交通信号配时参数的优化调整均小步距且频繁地进行[4]。

(2)方案智能选择切换系统: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对交通量等级与配时参数的对照关系进行执行。即针对不同等级的交通量,选择响应最佳配时参数组合,然后将这套事先制定好的交通量与配时参数的对应组合关系储存在中央控制器中。中央控制器再根据输在各个路口的车辆检测器反馈的车流参数,来自动选择合适的配时参数,从而依据所选定配时参数组合对路网交通信号进行实时控制[5]。

3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选择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几个关键条件:一是交叉口类型及渠化特征,二是交通流的组成特征,三是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干扰特征,四是路口感知设备的应用情况,五是关联路段及交叉口的交通流分布情况。一般而言,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处理:

(1)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包含上述的几个条件,交叉口基本特征、交叉口渠化信息、交通流组成、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分布、交叉通流感知设备信息以及相邻交叉口及路段的交通流分布情况等;

(2)数据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的流量分布变化情况,以及交通渠化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3)模型建立,以交叉口通行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在考虑关联区域整体通行提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交叉口渠化、行人和非机动车流量、关联交叉口通行能力变化等影响因子,建立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并寻求信号控制策略的最优解;

(4)模型校核,通过模型输出参数的数据与现状调查的数据相互比较,校核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5)仿真优化,在校核后的模型基础上,对交叉口渠化、车道功能等进行优化设计,模型中表现为相应的参数信息变化,并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利用Vissim仿真工具最后对各优化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方案。

4案例分析

以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为例,阐述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设计的具体思路。

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是高新区建成区一个关键交叉口,黄山路为东西走向的一条主干道,科学大道为南北走向的一条主干道,特别在高峰期间流量比较大,是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交叉口。如图1所示。

4.1基础调查

黄山路与科学大道交叉口为十字交叉口,黄山路东西向均为五进四出,进口道均为直行和左转各一条车道,直行三车道;科学大道南北向均为四进四出,进口道均为执行和左转各一条车道,直行两车道,如图2所示。

4.2数据分析

通过对交叉口各个进口进行实地的调查得到各个进口道的实测交通流量,经过整理原始数据得到各进口的机动车流量。详见图3、4所示。

各进口道平均排队长度如图5所示。

交叉口排队长度比较长的是北进口和南进口早晚高峰直行车道,特别是北进口早高峰和南进口早晚高峰时段拥堵比较严重,东西方向相对来说交通状况良好,只有东进口的直左出道早高峰排队较长。

4.3模型建立

根据交叉口调研的渠化、交通流量(包括机动车、行人等)、饱和流量和信号配时等基本信息,通过transyt及Vissim仿真软件建立路网各时段(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平峰及夜间)现状仿真模型,从而寻找路网最优配时方案,如图6所示。

4.4模型校核及仿真优化

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流量分析及模型计算结果,形成了三种控制方案:一是将东西向靠近左转车道的一条直行车道设置为可变车道,能够应对高峰期左转流量大,信号周期长,严重影响通行效率的局面;二是高峰期采用两种周期的定时控制方式,可结合实际时段进行调整;三是平峰期和低峰期采用感应控制的方式,可有效减少车辆在路口的等待时间,提高平峰时期的通行效率。早晚高峰信号配时如表1、表2所示。

以延误作为主要评价参数,早晚高峰路网配时优化前后主要参数对比表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早高峰信号配时优化后每辆车平均延误降低了25%,总延误降低了25%,总运行时间降低了12%,平均速度提高了14%。晚高峰信号配时优化后每辆车平均延误降低了6%,总延误降低了6%,总运行时间降低了3%,平均速度提高了3%。综上分析,经过信号优化后车辆延误明显降低,提高了运行效率,从而缓解了交通拥堵,减轻了空气污染。

5结语

本文提出的非平衡转向平面交叉通信号控制方法主要是针对现阶段城市交叉通流分布不均等问题,从交叉口通行方式分配、参数分析、模型优化及仿真调整等几个角度,达到交叉口通行效率最优的效果,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有效减少延误,对缓解节点交叉口矶缕鸬焦丶作用。

参考文献

[1]管再保.平面交叉通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4.

[2]诸云.基于交通流模式的交叉口动态信号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3]孙晴.城市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

交通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atS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integratedSupervisionControlSystemhasbeenanalysis,thedevelopmentofintegratedSupervisionControlSysteminthefuturehasbeenproposed.

Keywords:Railtransit;integratedsupervisioncontrolsystem(iSC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atS)

中图分类号:F5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的机电设备系统涉及面广、技术复杂、专业繁多,各子系统、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确保乘客的安全、列车的有效运营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综合监控系统(iSCS)由此应运而生。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力监控系统(SCaDa)、通信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屏蔽门系统(pSD)、防灾报警系统(Fa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emCS)等多个分系统。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将多个自动化分系统,通过接口配置集合成一个统一的监控系统平台,实现各集成和互联系统的信息整合和共享、综合监视与操作,提升包括行车指挥、运营管理、设备维护、优化配置等在内的轨道交通整体自动化水平,从而成为地铁建设的主流趋势之一。

2综合监控现阶段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从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在国内的实际应用开始,关于综合监控系统应用方式等方面一直处于探索中前行。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出现之前,各个系统相对独立,各个子系统之间基本上没有信息共享,系统间的联动也是非常有限的。综合监控系统出现以后解决了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也提供了丰富的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但是关于综合监控系统到底集成到什么样的深度,各方的观点却不尽相同。现阶段我国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其监控的对象主要是轨道交通系统的各种设备,还没有对行车进行监控,这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此外在集成概念上,主要包括集成,界面集成及互联概念。一般认为集成是指系统不单独设置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其功能由综合监控系统软件来完成。界面集成是指系统脱离综合监控系统仍然可以独立完成其各项功能,只是把部分功能集成到综合监控系统软件上来。互联则是指独立系统将其数据接入综合监控系统之中,综合监控系统可以监控该系统的设备。从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角度来看,不论是集成、界面集成还是互联,其是将相关的数据接入综合监控软件平台之中,其功能都可以在总监控系统软件中实现,因此从软件平台的角度来看二者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从硬件配置和子系统功能是否可以脱离综合监控系统独立实现的角度来说,界面集成与互联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互联系统和界面集成系统都可以脱离综合监控系统独立运行。

3综合监控发展方向

3.1向信息集成平台的方向发展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构建综合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已成为综合监控集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必将促进地铁运营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集成平台的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各应用系统独自产生的多源异构信息资源的整合方法,以及在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用于决策支持、风险控制和故障修复的框架、模型及方法,并开发相关模拟仿真软件、面向乘客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系统、面向乘客的城市轨道交通导示系统、面向乘客的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智能优化软件和城市轨道交通数据挖掘模拟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集成提供基础,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利用效率、运营效益和公众满意度。

信息共享平台基于综合监控系统,共享综合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平台和通信通道,除完成综合监控运行功能外,设有数据库的设备设施管理分区,包括全线设备设施静态的台账数据,以及动态的应用数据和自动生成的统计分析表。信息资源为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应用,同时还可为持续改革运营机制、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创造基础条件,促进“智慧地铁”的建设。综合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既考虑灾情与故障的快速应急联动机制,又可通过本网络满足各级管理、维管人员的日常运营综合信息的应用,有利于发挥系统最大的效用。从数据使用角度来看,未来的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应该在数据的挖掘与使用方面有更大的发展。举例来说,比如根据维修与故障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来判断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制定相应的维修与更换计划提供指导。对比同类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数据,判断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类设备的可靠性,为设备采购提供指导意见等。比如根据车站的客流信息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运行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涉及多个专业联合运作,接口和协调复杂,数据信息量巨大,资料收集、汇总和整理工作量大,因此,要完善信息管理,对数据查询、检索和挖掘可逐步完善,分期实现。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还须考虑保证综合监控系统主要业务的可靠实现。综合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必须为实现主要功能恰当地集成有用的信息,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兼收并蓄地堆积信息。因此,在实践中,对于集成哪些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的接口功能确定都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3.2向深度集成的方向发展

各线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相互独立,导致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比如在列车运行调度时,没有考虑供电系统的承受能力,也就无法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运行。当列车出现故障时,由于信号系统的故障信息的延迟,可能会对车站的综合监控系统、对车站广播系统、piS系统的乘客信息显示、逃生导向的显示、火灾的联动及其通风系统的联动都会带有一定的延迟。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集成信号系统的atS子系统,同时集成与行车指挥有关的系统,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方式是轨道交通综合监控重要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对轨道交通中环境、供电、设备、乘客、列车的全面监控,可以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联动,真正做到为运营指挥部门服务,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指挥的自动化水平。但是由于信号系统安全级别高,atS和atp/ato系统联系紧密,将会对atC系统本身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从而影响列车的运行,因此,集成atS后,综合监控系统直接负责行车指挥调度,要求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更高。综合监控系统集成atS需要整合atS软件开发平台和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由于各信号系统开发商的atS产品软硬件方案不公开,给开发平台的整合造成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现行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体制进行调整,这些都给集成atS带来一定的风险,也对综合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外,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综合监控在国外已有成功实施的先例,如巴黎十四号线、香港西铁、新加坡东北线,国内,方案研究也正广泛开展。

在国内要进行综合监控系统集成atS的尝试,需考虑综合监控系统的可实施、技术成熟、先进等因素。综合监控集成方案应与成熟的以电调、环调为核心的集成方案相结合,并借助国内信号技术的发展,逐步加深对信号系统集成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只能实行分步实施的方案,先从实施难度小、信号系统相对独立的简单集成和软件对接入手,再逐步实现完全集成。

综合监控对于atS的集成无论采用哪种深度,都将使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行车指挥、机电设备监控、运营维修的统一监控和管理,并加强对软硬件平台、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使综合监控系统的整体自动化程度提高一个层次。

目前,国内对综合监控系统集成atS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有限。然而,行车调度是运营管理主要的工作之一,将atS集成到综合监控系统是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香港、新加坡及欧美轨道交通发达的城市对综合监控系统集成atS都有不同深度的研究,有的已经投入运营。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的集成方案使系统的集成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对轨道交通中环境、供电、设备、乘客和列车的全面监控,同时简化了系统间的接口,加强了系统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了整个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营性能,提供了一些新的功能和手段,实现系统间快速联动和反应,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能。真正做到为运营指挥部门服务,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指挥自动化水平,有利于机电系统设备的综合联调,扩大了综合维修系统涉及的范围,减少了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人员。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技术进步将会导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适度融合,不久的将来综合监控系统必然会把行车系统纳入监控范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轨道交通系统综合监控。

另外,综合监控系统的发展也可能朝着专业划分方向,以路网为监控对象,按照专业子系统进行划分,形成路网层面的各专业监控系统,这种监控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高度专业化,维修的快速反应方面。缺点是各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复杂程度较高。

结束语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是轨道交通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产物,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便捷交通的重要解决方案,必将向集成度更高、智能化更强、功能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系统的功能将更能满足运营方的管理和应用需求,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营最重要的工具。

参考文献

交通研究方向篇3

[摘要]

研究型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网与研究型课程的结合,将充分体现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开放性、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原则,较好地完成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任务。

通过在校园网中建立“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这一专门为研究型课程学习服务的网站,能够完成从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确定课题、实施研究、成果评价等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基本过程,并且能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合作协作的能力,为将来开展真正的科学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

学生应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实现了在研究型课程学习中自主地确定课题,方便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型课程的矛盾。

[正文]

在中学生中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是课程教材改革试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符合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其重要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主要表现为:

突出了学生对研究课题的自主设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型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涉及的学科具有综合性;

学生在研究型课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只需适度参与,重点在总体指导、组织、评价等环节上发挥作用;

研究型课程的评价强调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则是以“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只有统一性而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这些都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难适应开放的课题研究。

因特网的兴起为我们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特网固有的开放性,能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将因特网作为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切入点。

为此,我们在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的高一年级中开展了校园网在研究型课程中应用的研究,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利用因特网的开放性特征,我们在校园网中建立了“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学校开展研究型课程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建立在windowsntserver4.0+iiS3.0+aSp+access数据库的构架上,通过两根iSDn的4B通道与因特网联接,具有维护方便,程序设计简单等特点,在当前校园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满足中学校园网的信息访问需求。“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由以下十个栏目组成:

“研究方向”:是由学校教师提供的课题研究方向;

“课程概述”:是对研究方向的大致介绍;

“学习资源”:是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

“学生研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方向;

“网上交流”:架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l“课程管理”:学生自己申报和管理自己的研究课题;

“提交作业”:学生通过网络上交作业,并与其它同学共享成果;

“成果评价”:教师和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角;

“网上练习”:学生可以自我测试一下自己的有关知识水平;

“在线帮助”:指导学生了解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

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这些栏目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在实施研究型课程过程中,对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主要阶段(即研究课题的确定阶段、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研究课题的评价阶段等)的学习要求。

一、学生研究课题的自主确定

研究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然而对于广大高中学生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从来就没有类似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经历,没有基础,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地运用校园网和internet上的资源,正确使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并贯彻以下四方面的原则。

1、研究方向的开放性

研究方向的开放性是指,学生在众多研究方向中自主地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而研究方向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

如果我们事先准备好若干个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选择,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确开展了一些课题研究工作,但这种方法没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课题而仅仅是选择课题。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确定课题的经历。然而,由于高中学的生活、工作经验毕竟不多,让高中学生一开始就自己去发现问题,难度较大,实施困难,可能有少部分尖子学生能够做到,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进行研究型课程的学习中,可能一上来就碰到了困难,他们无法自己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那下面的研究就更无从着手了。“开放的课题研究方向”是学生自主活动与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而“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我们向学生提供开放的课题研究方向成为可能。我们采取两种途径向学生提供课题研究方向。第一种途径是,学校直接提供一些课题研究方向;第二种途径是,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以及对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发现问题,从而自己确定研究方向。

我们组织全校教师根据自身的专长、特长和兴趣爱好,提出了三十多个课题研究方向,涉及学校的各个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综合,教师在这些研究方向中并不涉及具体的研究课题,只是给出了各个研究方向的内容综述,介绍一些有关研究方向的基本知识、当前研究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和相关的因特网址。我们将有关这些课题研究方向的综述、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制作成动态网页放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研究课题时参考、研究。除了学校老师提供的这些课题研究方向以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自己提出一些研究方向,并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资料,包括内容简介、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学生研究”中,供其他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课题时参考,其他同学也可以在学生自己提出的研究方向中确定课题。

2、信息交流的开放性

信息交流的开放性是指,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对象、通畅的交流渠道、及时的信息反馈。

“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所有学生提供了诸多课题研究方向供学生参考,由学生自主地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开展资料的收集、分析、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必然会产生有关这些研究方向的疑问需要解答。对同一班级而言,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研究方向的问题。对同一研究方向而言,对其开展研究的学生则来自不同的班级。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提供单一的教师与单一班级学生之间以及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缺乏在不同班级学生之间、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之间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开展交流的机制。没有一个教师能对这么广泛的问题作全面的解答,也很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召集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中解答,更不可能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和交流讨论,由于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及时的交流。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研究型课程对信息交流的开放性要求。“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师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完善的场所,使得参与信息交流的人员更加广泛,参与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馈更加及时。“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的“网上交流”,可以进行类似聊天的实时讨论交流,更可以在“提问:回答”中运用BBS技术,按照课题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BBS的相应栏目下请求帮助,学生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问题进行解答,该研究方向的指导教师则可以通过BBS对有兴趣从事该研究方向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其他教师可以对这些同学进行帮助,并且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BBS开展有关学术方面的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讨论后,指导教师可以将与自己指导的研究方向有关的讨论内容整理以后,加入研究方向的“课程概述”中;也可以把与学生和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得到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网址,加入研究方向的“学习资源”中。

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师生就能随时随地针对研究方向进行交流讨论,较好地解决了“生——生”、“师——生”和“师——师”之间在开展研究性课题过程中的交流障碍,有利于学生充分地了解课题研究方向的有关知识,从而为他们最终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打好扎实的基础。3、研究资料的开放性研究资料的开放性是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地提供有关的研究资料。

开展课题研究的资料主要来自教师提供的研究方向概述、参考书目以及相关因特网址等。学生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方向后,可以通过“课题概述”阅读这些研究方向的“综述”,大致了解研究方向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学习资源”由校园网访问研究方向提供的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因特网址,从中收集有关的资料,同时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中查阅有关的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尽快地找到有关的参考书目,“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提供了本校图书馆的书目查询功能,并且设置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地区图书馆的链接,学生可以在这些大型的图书馆的网站中进行书目和全文查询。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查找到相关的网上资源,“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还提供了一些具备全文检索功能的搜索引擎的链接。只有建立在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课题才能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也才能顺利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可以由教师提供,可以由学生自己寻查,也可以由其他同学提供。教师将找到的可能对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有用的资料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或相关的网址以及心得体会等信息上传到“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提问:回答”BBS,供其他同学共享参考。学生在这个资料收集、共享的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接受信息的被动地位,学生成为信息的主人,真正地确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研究课题的开放性

研究课题的开放性是指,学生自主地确定研究课题,并且通过交流、共享其他同学的研究课题逐步完善自己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通过与指导教师、同学的讨论交流,学生对研究方向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从中发现了问题,并初步确定自己能够研究的课题。

学生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课题管理”栏目,随时将自己初定的研究课题按“不同的研究方向”上报。也可以随时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查询、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课题,能够相互启发,有利于在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开展协作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也可以在最终确定课题之前,及时地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师生运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并充分体现研究型课程所要求的学生在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的“研究方向”、“信息交流”、“研究资料”和“研究课题”的开放性原则,学生就能够比较顺利地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的资料,同时为以后完成课题的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研究课题的互动研究

一般来说,当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开题”、“研究”、“答辨”。在这三个阶段中,需要分别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答辩报告”。

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将从事相似课题研究的学生组织成课题小组,在课题小组中开展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而学生更多的时间则可以继续利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资源进行交流讨论、查找资料。如果学生对课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可以在BBS上求助,指导教师和同学可以予以帮助,自己也可以上网查询。

指导教师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可以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的“网上练习”中建立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练习题库,供有关学生测试自己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为每一位同学的研究课题设置了一个专用的“课题档案”,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撰写的三份报告上传到自己课题的专用“课题档案”中,研究课题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每位学生的“课题档案”中查阅学生的三份报告并在报告后面附上意见或建议,其它同学可以相互查阅、彼此共享他们的成果,同时也可以发表意见,帮助其他同学完善各自的报告。每位学生通过各自的“课题档案”可以及时了解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所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吸收后,可以对报告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对于报告内容中指导教师和同学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进行澄清和说明。

三、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评价

对高中学生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评价,必须把握评价的过程性和全面性原则。

1、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原则。

研究型课程学习,是一种形似“研究”,而实质上仍是“学习”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更多地是强调研究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我们把课题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预研究阶段”、“开题阶段”、“研究阶段”、“结题阶段”和“答辩阶段”。

预研究阶段是指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学习过程,通过资料的收集、分析,并与指导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以后,自己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预研究阶段的主要评价依据是学生查阅资料的数量、质疑和答疑的质量以及学习的态度。

开题阶段是指学生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形成一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应该包括课题的由来、研究计划和方案等。开题阶段的评价主要是评价课题计划和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研究阶段是指根据课题方案实施具体研究的活动,包括资料整理、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数据处理等。研究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检查,重点评价学生是否严格按照课题方案完成了研究工作,如有变化要说明理由。

结题阶段是指将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论文或活动方案设计的活动。结题阶段重点评价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新颖性、应用性和清晰性等。

答辩阶段是指在课题研究结题后,在课题小组范围内开展的答辩以及在更大范围内的交流等活动。答辩阶段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能否在一定的时间内清楚地表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正确回答有关专家的质询,并且要评价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时的态度和质量。

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成果评价”栏目中,可以对每位学生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按照上述五个阶段的评价原则分别进行评价,当然最终还有一个综合这五个阶段评价以后得到的总体评价。

2、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全面性评价原则。

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全面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参与评价的人员除了指导教师以外,还包括学生本人、同课题组的同学、其他教师和其他同学。全面性评价还体现在评价的范围涉及校内和社会两部分,除了组织校内教师和同学参与评价外,还可以请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教师和同学通过“成果评价”对每位学生课题的研究成果分别进行评价,课题研究者本人可以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了解教师和同学对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也要对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作出自我评价。

四、有关安全问题

在运用校园网开展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由于校园网的开放属性,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在校园网上引起混乱,造成损失。

我们在“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中采用分级权限,学生只能查阅“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上的资源,只有经过身份识别后,才能上传资料、信息,因为是用于学习目的,一般不存在隐私问题,所以不允许匿名信息。

要在校园网中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对服务器上重要数据的破坏,在校园网与因特网之间架设“防火墙”,防止校外的黑客对校园网的恶意攻击。同时,及时备份“研究型课程学习支持网”的重要数据,以防意外。加强对所有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做到安全、高效、守法地使用校园网和因特网,同时,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网设备,保证研究型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几点体会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形成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学生研究课题,如:

《宋朝社会背景与陆游爱国情结》、

《辜鸿铭与现代教育》、

《学生课余生活调查》、

《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

《中英风俗习惯差异的文化背景》、

《浅析数与形的结合在解题中的作用》、

《立体问题平面化在立体模型制作上的应用》、

《硬件测试—光驱的测评》、

《汽车和酸雨——减少汽车排污,提高降水pH值》等

每位学生都完成了一个课题的研究,学校汇编了一本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学生课题论文集,有关教师的经验论文在上海市教育刊物上发表,并在全市大会上进行了交流。通过这些研究课题的研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通过研究型课程的教学实践,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3、研究型课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完善的技术支撑、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因特网的兴起,为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根据研究型课程和因特网的特点,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加强对教学的管理,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行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4、校园网和研究型课程都是新生事物,运用校园网技术,开展研究型课程的学习的研究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还有较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首先,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来自传统的教育思想的阻力还相当大,在教学中时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教师不适应研究型课程的开放性,总想用自己的想法去统一学生的想法,不能摆正教师在研究型课程中的地位。

其次,教师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和进行网络浏览,影响了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水平,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交通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指导教师、良好沟通、研究生培养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管理学中沟通的定义为:“为了设定的目标,将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或对象做出反应效果的过程”[2]。沟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何种职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必须的一件事。

一、指导教师校外良好沟通的典范作用

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应该具有优秀的学术道德、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洞悉把握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研究优势;立志创新的意识与可行、持续的创新方式;具有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中外文写作水平[1]。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导师指导研究生养成新的习惯,为其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看似无关,实则相关,良好的对外沟通可以获得项目,为研究生创造科研实践的机会。

1.源自纵向项目的沟通

纵向项目研究价值较高,需要文字的沟通能力,整理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翔实地阐述项目内容,需要研究生参与资料整理,甚至撰写部分内容初稿。

研究生在参与项目资料的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科研项目材料整理的基本要求与技巧,同时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找到领域内的研究空白或不足,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打下基础。

2.源自横向产学研项目的沟通

在参与产学研横向项目的过程中,研究生会直接参与洽谈交流,如何与初次见面的人有良好的沟通,把握对方的内在需求,达到沟通效果,同时有条理的记录整理出来,准确地表达沟通内容,如何达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目的,并逐步承担重要的角色。

参与项目申报工作中需要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特别是外文文献,这无疑是对培养研究生的阅读文献能力进行集中训练的机会。通过参与项目申报,研究生可以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项目申报工作的流程、材料整理要求,以及横向产学研项目与纵向项目的不同之处。另外,通过撰写申报材料,对研究生的语言表达、文字组织能力也是一种最好的锻炼,这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就可以集中体现出来。因此,参与横向项目可以锻炼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二、指导教师校内积极沟通的管理作用

导师在校内的沟通主要体现在对所带研究生的整体管理上,这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实验室例会制度

这里说的“实验室”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固定场所,而是指一个导师所带的所有研究生组成的一个团体。一个负责的导师会定期召开与研究生的见面会,即实验室例会。定期召开例会交流近期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和交流工作经验,导师可以时刻掌握研究生生活学习情况,研究生之间可以在例会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导师和研究生一起研究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这种制度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督促的有效方式。

2.将学位论文开题的压力提前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终成果的体现。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是做好学位论文的关键。而要确定研究方向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这样才能知道本领域哪些问题已经解决,用什么方法解决的,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在没有解决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且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参与项目申报与项目资料整理的过程中,研究生就可以将这个问题基本确定下来,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将开题的压力提前,避免了开题前才慌忙找方向。

3.共同研讨技术路线

不论是纵向项目、横向项目,或者学位论文,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路线。技术路线是指研究者对要达到研究目标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在内的研究途径。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顺利的实现既定目标。导师要与研究生共同研讨项目或者论文的技术路线,这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就可以及时了解导师的思路,并结合自己的思路,完善为成熟、可行的方案。

三、与研究生直接沟通的重要作用

研究生的沟通包括与导师的沟通、与同学的沟通等对内沟通和通过项目接触社会等对外沟通,以及研究生自己的自我沟通。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主要着眼于一对一平等的沟通,从人本身的角度而带出的信息交流。

1.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沟通的状态有密切沟通、一般沟通和缺乏沟通三种[2]。有调查显示,约85%的研究生表示愿意与导师进行沟通,15%的研究生表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与导师进行沟通[3]。而与导师之间有密切沟通的研究生只占26%左右。

导师与研究生是构成沟通生态系统的两个主体生态因子。在沟通生态系统中,导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主体生态因子[4]。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是双向沟通,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所以,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研究生与导师双向沟通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共同承担沟通的责任;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双方的沟通;相互尊重、讲诚信。重视面对面的沟通;保证长期持续的沟通[2]。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沟通是有层次的双向沟通,主要表现在导师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上。导师作为研究生的表率和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做好研究生的引导人。同时,导师还是研究生的朋友。

导师要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情况,不仅是学习上,更要在生活上关心研究生,让研究生感受到导师对自己的关心。导师是研究生学术上的严师、生活中的朋友。学术上,导师要对研究生严格要求,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在生活中,导师要成为研究生的朋友,及时了解研究生的生活、心理等情况,与研究生谈心,帮助研究生走出生活的烦恼。

2.鼓励研究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一个导师往往不只带一名研究生,所以,研究生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也很重要。学生之间的沟通是研究生最普遍的沟通方式。研究生学生之间的沟通比研究生与导师的沟通相对来说要轻松,因为不存在代沟和层次上的差距,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因此,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理解对方。

另外,研究生还存在自我沟通。自我沟通也称内向沟通,即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为同一个行为主体,自行发出信息,自行传递,自我接收和理解。研究生经常进行自我沟通,自我对话,可以时刻了解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做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沟通交流能力也是走向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研究生需要掌握不同环境下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四、多类不同沟通之间的关系

导师在校外的沟通,校内的沟通,以及与研究生的直接沟通,都是以导师的道德修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的,专门关注指导教师沟通的目的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三者相互促进,彼此支撑,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不同沟通之间的关系图

五、结论

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两大关键要素,一名优秀的导师和良好的沟通对研究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导师要与研究生之间进行对话式的沟通,而非说教式的;在沟通中,导师需要站在研究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理解是师生之间关系的核心;导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研究生,被导师欣赏可以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英姿,李占华.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92-93

[2]孙爱珍,黄寰.论研究生培养中的双向沟通[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116-118

[3]龚丽,李志,刁黎.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6):128-129

交通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城市交通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经历了空前的发展,城市交通也步入了机动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并且在近几年越发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我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交通政策,城市交通政策将对城市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而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也成为目前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1、现阶段我国城市交通政策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于过去的几十年里在交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政府在交通规划和决策实践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尽管出台了一系列交通政策,然而某些政策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一些政策具体的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一些学者从政策制定、激励机制、协调以及人员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交通政策存在的不足[1];还有一些学者则从交通治堵的问题着手,例如丘银英提出蚕蛹政策分析方法对各项治堵政策的正、负效应进行预判,从社会、环境、经济影响和交通改善效果角度剖析治堵政策绩效[2]。另外一些学者则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交通政策的现状为例,试图总结出我国城市交通政策存在的误区[3]。

2、城市交通理念的转变——绿色交通

1995年之前,由于城市发展阶段的限制,交通问题并不突出,而城市交通政策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其它课题的补充而进行讨论,多数学者并没有将城市交通政策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城市交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小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由周干峙等人提出了综合交通意识和“综合治理”观念,对我们城市交通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1995年之后,公共交通、交通需求管理、可持续发展交通等观点和理论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尤其是绿色交通理念的引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城市交通的传统认识。绿色交通理念经过多年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发展绿色交通就是发展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和谐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从而达到减少交通拥挤、降低交通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的目的;现阶段的绿色交通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通达有序、安全舒适及低能耗低污染三方面的完整统一。绿色交通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这一点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普遍的认可,并对城市交通政策产生着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绿色交通作为一种新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决策者的青睐,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中的生动体现。要发展绿色交通,首先必须要制定与发展绿色交通相适应的交通政策,国内很多学者为此进行了研究。在绿色可持续交通与私人交通关系的问题上,不少学者进行探讨,他们认为要制定可持续的交通政策必须以抑制私人交通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制定适宜的交通财税政策[4]。另一些学者则从绿色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的关系作为出发点,从政策保障策略和交通方式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在绿色交通政策如何引导城市交通走向的问题上,周民良提出了要加强城市的科学规划、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等建议[5]。张莽以包头市发展绿色交通的实践为例,指出政策主要决定于战略取向、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应体现民意、保障民权、改善民生。还有一些学者从绿色交通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6]。

3、城市绿色交通政策研究

3.1城市交通政策公平性研究

城市交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群在出行成本、效率与路线选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交通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交通政策公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对此进行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交通公平的定义,目前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强调不同的出行群体对出行目标具有均等的可达性[7]。其次是关于交通公平的内涵,最早进行研究是学者是施维克,之后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丰富,例如陆丹丹从时间、空间和内容这三个层面进一步丰富了交通公平的内涵[8]。交通公平的原则性也是一个研究热点,一些学者从交通效率、交通质量、交通成本、环境影响及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自己观点。还有一些学者对交通公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建立起城市交通公平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陈方等分析了城市交通政策对交通公平的影响机制,并试图建立城市交通政策影响下的交通公平评价指标体系[9]。类此的,还有一些研究在分析典型城市交通政策的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政策公平性进行了评价。还有一些学者从轨道交通、经济学、区域间交通公平等角度对交通政策的公平性进行了探讨。

3.2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研究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点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也是当今社会和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是关于公交优先的内涵的研究,国内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是刘小明,他从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交通资源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其它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落实“公交优先”政策方面,例如很多学者都指出,必须从路权优先、公交规划用地优先、财政优先、政策优先等方面确保“公交优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还有一些学者从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加强公交优先理念的宣传以及管理法规体系和经济补助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另一些研究则从交通需求、土地利用、公众参与等角度提出了落实公交优先的要求。国内还有许多其它学者对于“公交优先”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类似的探讨,这里不再一一陈述。

3.3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城市交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制定和实施交通节能减排政策,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国内不少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王逢宝通过比较城市公交与小汽车交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性能指标,阐述了政府在城市交通节能减排中的作用[10]。不少学者从节能意识、交通发展结构、节能技术和资金投入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指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政策应从交通体系、行政制度、经济手段、车辆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以推进。学者陈莎则在对新能源应用技术经济特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共交通节能减排提出了建议[11]。孙林阐述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限新驱旧”是一项可取可行的对策[12]。

3.4城市交通政策体系研究

国内对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多数是就某一方面而展开的,只有少数学者将其视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过秀成在分析了当前交通政策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大城市绿色交通技术政策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指出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交通分区、交通发展方式、运输一体化以及交通设施和管理等方面[13]。潘海啸指出我国城市交通政策的顶层设计应从车辆拥有控制、轨道交通、“双快”交通、停车配建与管理、公交可达性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建立多模式平衡的低碳绿色交通体系[14]。然而在如何建立系统的城市交通政策体系来加强推荐城市交通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4、总结及研究展望

从目前国内对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来看,如今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相关研究文献层出不穷。然而,城市交通问题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尤其是交通拥堵现象,其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顽疾。

就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绝大多数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都只是涉及到某一特定的方面,很少有学者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和体系,因此研究的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同时也制约了交通政策的有效实施。城市交通包含了诸多方面,而交通政策作为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宏观上的指南针,应该具有全局性和协调性。城市交通政策体系应当涵盖城市交通的各个方面,重点突出土地交通协调发展、交通及运输一体化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因此建议加强城市交通政策体系的研究,使得城市交通政策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和实施。其次,学者们的研究与现有的交通政策缺乏有效的交汇,很多学者的观点和建议并没有在现有的交通政策里体现出来,例如交通可达性、交通公平的研究以及公民参与等问题。建议将城市交通政策方面的研究和意见进行浓缩总结以及系统的整理,并与现有的交通政策进行对比,将人们的研究与现有政策进行充分的交融,提高城市交通政策的前瞻性和时效性,加强政策在宏观上的导向作用。再者,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发展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现行的交通规划、管理和建设系统和体制缺乏协调性和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交通政策的实施,对它们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宗延.中国城市交通政策问题分析[J].综合运输.2009-07-10(10).

[2]丘银英,唐立波.城市交通拥堵及治堵政策刍议[J].城市交通.2012(02).

[3]罗江浩,刘斌.北京等城市交通政策的反思[J].综合运输.2012(08).

[4]朱松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政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

[5]周民良.以绿色交通政策引导城市交通走向[J].西部论丛,2010-10(10).

[6]张莽.包头市发展绿色交通的政策选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7]吕政义.城市交通公平性评价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

[8]陆丹丹.城市交通公平性分析及对策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

[9]陈方,戢晓峰.城市交通政策对交通公平的影响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02).

[10]王逢宝.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策略研究——从城市公交与小汽车交通的比较来看[J].城市车辆,2008-8(8).

[11]陈莎.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0-9(17).

[12]孙林.透视我国汽车交通节能减排政策“瓶颈”[J].环境保护,2012-3(5).

交通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科研组织模式;研究载体

中圈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

交叉学科研究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它源于对单一学科无法或是无意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的认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交叉学科研究的热潮。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具备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有利条件:首先,交叉学科研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热点,各级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中,涉及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的科研工作都需要通过交叉学科研究解决;其次,研究型大学具有多学科性、科学研究性和基础性等特点,承接了大量国家和地方的重要科研项目,具有从事交叉研究的优势,一些研究型大学已经把交叉学科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并将交叉学科研究作为大学组织科研的重要形式。

交叉学科研究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单一学科的研究,如何将不同学科的资源有效组织起来,为了共同目标协同工作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必须科学设计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和载体,这是促进学科交叉快速、高效、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此领域的实践还不成熟,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影响了交叉学科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外交叉学科研究的经验介绍与借鉴研究;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动力机制、认识论基础、评价标准、经费支持、团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对跨学科组织发展、大学学术组织再造、大学研究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从整体来看,国内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方面还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指导实践。因此,深入探讨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载体及其相互关系,寻求克服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局限性的途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

1.1组织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1.1.1集权与分权理论该理论可用于探讨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阶段性以及该模式与载体的应当性和生存能力,通过寻找“集权与分权的黄金分割点”,帮助研究型大学提出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开展交叉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对策。学术研究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要求自由的思想空间,即在工作性质方面具有自由特性,分权的管理手段适用于学术研究组织的管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现实社会已成为一个环境变化极快的不稳定圈,交叉学科研究组织自身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纯粹的分权已经无法再发挥原来的推动力,必须辅以集权,才能使交叉学科研究快速发展。因此,集权与分权在交叉学科研究的使用规律与一般组织发展相异,表现为早期分权为主,之后集权为主,现代又回归到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状态。换句话说,集权与分权的“摇摆规律”是从分权开始的,而不是和一般组织那样从集权开始。通过观察集权和分权在大学中的交替使用如何在组织变化中发挥作用,可以分析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采取何种管理手段。

1.1.2学科结构理论学科结构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科空间分布和时态变换结合方式的选择。其中,学科结构相关协同律是指学科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规律。这一理论可以为深入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的驱动力、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组织构想等提供思路。

1.1.3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同样面临着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更有效地实现其职能的问题。本文将应用组织结构理论分析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为我国借鉴他国经验提供一个理性化的切人视角,为优化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的实际运作和建设成效提供一定的依据。

1.2三种组织模式

基于以上理论,可以将目前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分为自由交叉型、重大项目结合型、科研平台组织型三种类型。

1.2.1自由交叉型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指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个人之间为了解决某一个科学问题,自由结合进行探索研究的组织模式,一般以一些基础性和原创性的交叉学科研究为主,以现有的研究和工作为基础。这种组织模式形式简单,涉及人员和机构少,便于管理,灵活性和适应性强。从发展历程来看,自由交叉型研究模式一般表现为两种低层次的学术研究阶段:①还未进入到合作研究阶段,仅属于学术交流,但这一阶段可为实质性的交叉合作奠定基础;②虽然此阶段已有自发的合作,但仍属于较浅层的交叉,不同学科交叉之间的深度、广度、跨度都不高。

自由交叉型模式相对应的研究组织,多是自下而上、自发成立的,可以由一些跨院系的教师组成,也可以由同一个院系的教师组成。这种研究机构多以“学科课题组和交叉学科研究计划的形式运作,通常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编制”,这也是自由交叉型模式容易解散的原因,但是这种研究方式有着巨大的交叉学科研究潜力。

自由交叉型模式的代表院校是哈佛大学。北美独立战争之后,哈佛大学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更改了课程设置。通过开设综合课程,进行跨学科研究来培养综合创新人才,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且在交叉学科建设中心培养全能型人才,即“全人”。为了实现培养“全人”的目标,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由学校专门设立“部门合作基金”和“学生合作基金”。其中,“部门合作基金”用来支持非正式的讨论小组,这种讨论小组集中了哈佛大学各个学院的教师,他们就某一学术问题探讨可能出现的教学和研究合作;“学生合作基金”与“部门合作基金”大体相同,支持学生开展课程外的学术合作,尤其鼓励不同学院学生之间的合作。

1.2.2重大项目结合型模式重大项目结合型是指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学科科研团队或者同一学校不同学科院系之间的科研团队联合,共同完成一般由政府或企业提出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组织模式。这些重大科研项目多为国家目标或市场需求,由多个学科专家带头展开合作研究。重大项目结合型是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较高层次,各学科之间交叉的深度、广度以及跨度都高于自由交叉型。这种组织模式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解决关系人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种组织模式情况复杂,涉及人员和机构多,管理起来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协调才能完成。一旦重大项目结束,这类组织模式自然解散,重新结合进行下一个重大项目的可能性很小,必然在人员和机构上有所变化,但也有可能在连续的支持下发展为更深层次的融合。

在运作方式上,重大项目结合型更适于矩阵组织运作方式。矩阵组织的成员皆来源于组织中具有明确知识、技能,以及与项目竞争相关知识的不同职能部门。这种矩阵组织运作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有些科研人员或下级主管会同时接受两个直接上级的领导与指挥。优点是能有效促进多职能部门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具有弹性、灵活性,缺点是需要认真考虑纵横两个分支系统间的责任权利协调和平衡。

重大项目结合型模式的代表院校是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关。20世纪中叶,科学和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日益明显的趋势,mit充分利用在二战中进行雷达研制的机会进行跨学科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在研制雷达的辐射实验室中集中了许多来自美国各地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工程师,甚至是建筑师和历史学家等。二战虽然结束,但在二战中开始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却在mit保留了下来。为了机动灵活地促进新兴学科的发展,mit大力兴建跨系、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现有61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实验室或计划,从事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活动,有的还可授予交叉学科学位。在mit要建立一个新系不容易,建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却相对容易。各系教授获得提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他在交叉实验室或机构中的工作成果。mit的教师能够通过学科交叉不断开辟新领域,为工业和国民经济提供一流的科研成果,形成适合科学、工业和文化发展的新思维方式,使大学一直处于学术冲击的巨流之中,优秀者不断脱颖而出。

1.2.3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是指以交叉学科科研平台为依托,组织交叉学科研究。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交叉融合。围绕广泛的跨学科问题,需要学科间有长期的知识联系、不断的思想碰撞,通过知识的渗透和方法的互补,针对稳定的方向和任务,经过长期的合作和融合,组成相对固定的、成熟的研究平台,进而逐渐培育出新兴学科,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及科研亮点。按照科研平台的性质可以将此模式分为半实体和实体两种类型。半实体界于虚体与实体平台之间。虚体的研究平台更多存在于自由交叉型模式下的交叉学科研究,它们没有专门或固定的研究场所和设备等,有的还没有固定的人员队伍,甚至涵括了一大部分的矩阵研究组织机构。而实体形式管理相对简单,结构比较稳定,设有固定的研究场所、设备,有比较稳定的人员队伍,容易受到多方支持,开展交叉学科后续研究也相对顺利。

交叉学科研究模式多属于自由交叉型和重大项目型,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是目前推进学科交叉的努力方向。在组织的运作方式上,该模式一般要求系统或混合的组织运作模式。

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的代表院校是密西根大学,属于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大学,多从战略发展层面整体规划本校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美国的密西根大学是该组织模式的典型代表。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在该校享有很多的特权。为了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密西根大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为促进学科的交叉,专门成立了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神经学、日尔曼语言文学、药学、护理学、大学图书馆、情报学、艺术与设计、音乐等领域的专家,他们都在交叉领域教学和科研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委员会的职责是建议如何培育交叉学科,使之能够持续发展,同时指导汇编和改编著作、联合交叉不同学科领域和方法理论等学术工作;②联合聘任教授,即一名教师同时与学校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术部门同时签约,接受这些部门的考核,这种制度使教师在参与跨学科研究时,可以和所有涉及的学科单位共同签约,保证了教师交叉活动部分的工作得到承认,有利于鼓励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和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2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载体

2.1交叉学科研究载体的划分标准及类型

目前学界对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载体的划分标准并不统一。一些学者将交叉学科研究载体分为研究组和大学研究院两种,有些学者将其划分为跨学科计划、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实验室和跨学科研究中心四种,还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跨学科学院(学系)、跨学科研究院与研究中心、学科群、跨学科计划(项目组)、跨学科重点试验室、跨学科工程研究中心(科学园)、学科交叉研究会(协会)等七种。此外,还有学者将其划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跨系或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和独立设置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本文采用的划分标准有两类。一是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大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管理的侧重点是集权还是分权?集权与分权是交替使用还是并行使用?这些问题在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交叉学科的结合导向,可分为问题(项目)导向和学科导向。按照这两类划分标准,本文将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载体分为三类:研究组、研究中心(所)、大学研究院,并由此勾勒出一个矩阵图(如图1所示)。由于研究组是松散型结构,图中用虚线来表示。研究中心(所)和大学研究院都是以项目为中心而建立的,但大学研究院的学科数量、学科交叉层次明显高于研究中心(所)。

2.2跨学科研究组

研究组是以项目为纽带,以完成课题为任务,由志趣相投的研究者自愿结合起来的科研团体(如图2所示)。

研究组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①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不是一个实体组织,依赖于挂靠单位,可大大节约研究成本;②具有“有项目结社,无项目散伙”的灵活性,既可以吸引智慧力量,也可因科研告一段落而自行重新组合研究力量。这些特点使得研究组能够适应于跨学科科研项目不多、项目申请难以预测或项目综合性较小等类型的科研环境。

2.3跨学科研究中心

近年来,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的大学对教育科研体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其中包括在原先教研室的基础上,针对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按学科设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所)。跨学科研究中心是承担传统院系无法容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任务的正式机构,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如图3所示)。它具有如下特点:①其产生是许多高校在不撤销学院(系)的前提下,为了满足现代科学综合化发展和跨学科科研的要求而做出的一种两全选择;②作为多学科联合机构,主要从事学科交叉研究;③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虚体,一般挂靠在某一学院之下,有些是学校的直属单位;④或多或少带有些行政性特征,有文本性规章制度,至少有部分固定编制的工作人员,组织存在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⑤科研功能常常衍生教育功能。

这类跨学科研究组织可以分为部级和校级研究中心。部级研究中心是由国家部门重点扶植或资助学校的研究中心,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如清华大学的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煤燃烧工程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中心(所)则包括大学各种形式的跨系、跨学科研究中心(所),主要有两种:①人力、财力、物力、领导和管理都来自大学本身,即学校独办的研究中心,通常是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或产、学、研实体;②与校外单位共同创办,多数是与工商界联办,即联办的研究中心,往往成为大企业的研究基地或校企联合实体。

2.4大学研究院

作为大学体制的创新尝试,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出现于1993年。这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学科组织模式,相对独立于大学内其他研究和教学组织并超越学院层次,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如图4所示)。

大学研究院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独立性,存在于校内现有的科研和教学组织之外,一般由研究院院长独自领导;②项目导向型,面向社会需求,承接政府、企业的各类纵向课题;③具有研究综合性,组织申报和承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基础性研究课题和待解决的重大瓶颈性难题;④具有人员流动性,没有固定研究人员,根据科研任务及时调整组合;⑤对社会开放,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征集和积聚优质科研资源,组织和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活动,提高大学的学术地位以及在国家重大问题方面的发言权,以及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⑥功能多样性,担负着除跨学科研究以外的诸如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造就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和学者等任务;⑦管理服务性,主要对跨学科研究进行协调和服务,提供管理上的支持。

3交叉学科研究组织模式与载体的关系及比较分析

3.1研究载体与组织模式的关系

如果单纯从交叉学科的发展历程来看,似乎是研究组、研究中心(所)、大学研究院分别对应着自由交叉型、重大项目结合型以及科研平台组织型。但是综合考虑学科之间的交叉、项目运作、人员组织等一系列因素,三大主要载体与组织模式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本文按照载体与组织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集体和分权的程度,建立了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三大载体与组织模式之间的关系图(见图5)。如图所示,自由交叉型组织模式对应的研究载体是研究组,重大项目型组织模式可以存在于研究中心(所)、实验室、工程中心,也可以以研究组为载体。科研平台组织型模式下,大部分依赖的载体是大学研究院,但研究中心(所)、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作为大学研究院的组成部分,也同样会起作用。此外,研究组和研究中心主要按照学科发展的纵向需求来设置,大学研究院是按照国家的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的横向需求来建设。这种“纵横交叉”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是理想的研究型大学科研体系结构。

3.2不同研究载体与组织模式的比较

3.2.1研究组载体下的组织模式及管理策略在以自由探索为导向的自由交叉型跨学科研究组织模式下,研究组是最好的组织结构。但随着跨学科研究的迅速发展,自由交叉型的组织模式无法适应跨学科广度、深度、跨度的急剧扩张,这意味着自发组织起来的研究组由于缺乏事前规划和协调活动的组织,显得有些被动和滞后,不利于前瞻性地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重大项目结合型的跨学科研究也是研究组的重要组织结构,不同的是重大项目结合型是以社会重大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跨学科研究的广度、深度和跨度得到一定的延伸和扩张。

管理在自由交叉研究模式下建立的研究组,大学基本上都是采取分权的方式,授予各学院的教授、学者充分的自由合作权利。首先,这是由学术研究的性质决定的。学术研究的进步,依靠的是自由的思想理论进发。这项工作经常是高技术化、高专业化,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远远不能承受,无法在其过程中进行集权化管理。其次,当时的学术环境也影响了大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组织采取分权手段的决定。自由交叉型研究模式的诞生较早,当时的科研项目较小,较为分散,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无法与现在相比,信息递增与科技进步速度也无法与现在相比。当时环境的确定性较高。这样的情况下,分权管理的信息传递成本反而更低,并且能够很好地发挥下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管理在重大项目结合研究模式下建立的研究组,大学大多采取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方式,集权的目的是为了监管重大项目更好地实施执行,执行水平代表了高校的组织管理以及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

3.2.2跨学科研究中心载体下的组织模式及管理策略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发展程度与“重大项目结合型”的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相符,两者都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但是这种组织已经具有了实体的性质,结构、研究人员都比较稳定,所以已经具有科研平台组织型的特质。从行政隶属关系上来说,研究中心人员直接受学科负责人的领导并在该学科所处的院系内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在体制编制上直接归属于该学科。学科组织的负责人对中心成员在专业上的成长与发展直接负责;同时成员还要完成项目负责人分配给他的任务。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并要经常对成员进行业务上的领导及发出指示。

管理在重大项目结合型和科研平台组织型兼具的组织模式下的跨研究中心(所)时,大学大多采取集权的方式,分权的运用仅局限于科研过程中。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到研究中心这一结构时,已经基本具备了行政特性。研究中心与大学的从属关系,决定大学仍对研究中心有直接的管理责任。这个时候研究中心组织的成熟度已经相对较高,外部环境却越来越不确定,采取集权方式可以提高研究中心的科研效率。

3.2.3大学研究院载体下的组织模式及管理策略大学研究院是研究组和研究中心两类模式自然发展的产物。与研究组相比,它拥有较为稳定的组织结构,独立于任何院系之上,是科研实体,可以将学校的研究特长与对社会需要的敏锐判断结合起来,高瞻远瞩地整合资源,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研究中心相比,大学研究院一方面能够在更大跨度内组织多学科的交叉,更能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有项目时研究院可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迅速组织起全校的科研智慧集体攻关;项目结束后研究人员返回原单位,并将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新的知识引入其所属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去,充实和更新传统的学科领域,实现跨学科研究、传统学科和教学的良性互动。在科研设施的使用方面,研究院没有固定的设备,但可以有计划地把各院系、学科分散购置、封闭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室进行适当集中和科学整合,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共享。综上所述,在人才与设施整合两个方面,大学研究院都可以做到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大学研究院是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的最高形式,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4我国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的典型案例

目前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组织的整体状况是:大多数高校仍采用自由交叉型和重大项目结合型,对应的载体主要是研究组、研究中心(所)。科研平台组织型属于发展中的高级阶段,从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考虑研究型大学整合资源以及科研项目持续性等角度来看,在科研平台组织型下,建立大学研究院是最优选择。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已经设立了大学研究院,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学研究院的领导机制、机构设置、权利和利益问题、制度建设等。对于这类处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组织,大学采取单一的集权或分权管理都不合适,而应当整合集权与分权,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才能增强研究院的活力和效力。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这一比较成功的大学研究院为例进行分析,期望能够为其他类似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直属上海交通大学,是从事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科研教育机构,依托学校临床医学学科和理工科优势,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目标导向,进行前沿性医学科学研究,研发高尖端领先性医疗技术装备,构建国际化、多学科交融、多资源共享、多方位服务的开放式医学应用研究平台,建立医疗技术产品研发-技术转化-临床应用体系。med-X研究院的构建,注重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特区”,体现上海区域的“人才特区”优势,在项目管理体制、用人机制、成果评价、利益分配机制、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体现灵活高效的政策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虚实结合的组织结构。“虚”的组织结构是指med-X研究院的成员单位以学术梯队形式组建,每个学术梯队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一般由5~6人组成,研究院成员单位不脱离原单位,避免了科研队伍、情报资料在研究院与其他院系之间的分割,同时也避免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研究院对相关成员单位实行分权。“实”是指学校给予实在的特殊政策,研究院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院对成员单位具有集权能力,其科研规划、科研方向、科研项目及交叉联合等事宜在研究院直接指导下进行。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负责承接重大课题,并且在全校范围内组织研究团队、管理项目经费。

(2)全职兼职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根据平台的核心发展方向,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两类高级科研人员。一类是兼职人员,兼职人员的人事隶属关系不变,在原单位的实验室和研究队伍保持不变。兼职人员一般是围绕med-X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他们提出相关研究项目,经学术委员会论证通过。根据项目需要,自主安排梯队成员和研究生开展工作,项目结束后若无后继项目,兼职研究人员则退出平台,回原单位工作。另一类是全职人员,根据平台的整体发展需要,参照美国的tenure制进行管理,工作三年后进行考评,不合格者辞退。在兼职或全职人员的招聘中,特别注意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比例,体现医工结合、学科大交叉特色。

(3)首席教授负责制。大学研究院最突出的特点是在用人制度上实行首席教授负责制。首席教授是大学研究院在给定编制范围内实行全员聘任,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首席教授由研究院按照高水平、高待遇、高产出的“三高”原则进行选聘,首席教授担任科研平台主任,负责研究院下属各个平台的工作,担负平台的基本建设、人员招聘、经费运作与审批及凝炼学术研究方向等工作;而科研、平台建设、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制订及日常管理事务等则分别由研究院的行政人员负责。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各司其职,也是减少研究院科层数、避免行政化的最佳途径。

(4)分类考核制度。依据团队研发项目的特点,分类制订合理的考评指标,与以学术成果为重点的考评机制不同,强化对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的考评力度。科研团队的合同期为三年,每年考察一次,两年中期考评,三年期终评估。

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通过以上方面的成功设计和实施,在推动学校医工交叉融合和医工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5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构架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和载体之间相互关系及体制机制的设计,得出以下结论。

(1)交叉学科的繁荣出现在研究型大学有其必然性,无论是交叉学科的组织结构、组织模式的多样化,还是载体的多样化。为了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对现行的科研组织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

(2)本文基于集权与分权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分析总结了交叉学科研究的三种组织模式:自由交叉型、重大项目结合型和科研平台组织型。本文认为这三种模式是渐次发展的,后一种模式高于前一种模式,科研平台组织型是高级形态,也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努力追求的发展模式。

交通研究方向篇7

论文摘要: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路径和有效性是研究的关键。博客和播客作为信息时代新型的沟通方式,具有极强的叙事功能。教育叙事研究、博客和播客具有各自的特征,以博客和播客整合平台为路径的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动态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对教育叙事研究具有促进作用,围绕叙事的博客与播客整合策略主要有: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整合平台优化知识管理,加强同伴教师间的横向交流,促进教师与专家的纵向交流,建立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其它研究方法相比,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非量化、以叙事为主的质的研究方法,使一线教师可以在不必掌握艰深复杂的科学研究方法下以“较低”的准入条件进入教育研究行列,有力推动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以文本表现为主的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媒体,由于其易用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而成为了很多教师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平台。以音、视频表现为主的播客的出现,更为这个研究平台注入新的活力,使教育叙事研究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一、教育叙事研究

1.教育叙事研究产生的背景。长期以来,教育研究使用一种科学化、抽象化的意义解读方式,追求量化和简单地以量化的程度作为评定教育研究质量的标准。然而,在当代信息社会里,教育应该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也应关注个体的、情景性的、偶发性的事件,因而,以关注个体或小样本事件为专长的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

2.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教育叙事研究通常以研究者讲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等形式来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诠释其中的意义。①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讲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实践,发现教育的普遍价值和意义,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教育叙事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陈向明认为,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我讲述式,即教师以类似“自传”的方式通过自我陈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和实践,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这种方式也称为“教育叙事的行动研究”;二是他人记述式,即教师是叙说者,而记述工作由教育研究者来完成。以这种研究方式进行时,研究者与述说者之间应遵循着信任、平等、开放的原则来进行。

4.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具有真实性、故事性、教育性、反思性和通俗性的特点。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石,是教师生命中的真实经历,必须真实可信,不宜虚构杜撰;故事性指叙述的是具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等完整性结构的故事;教育性是指教育叙事不是各种教育事件的杂乱堆砌,而是教师通过理性和逻辑思考后阐述的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包含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能够给人的心灵带来影响或震撼的教育思想;反思性在于给教师一个对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在反思中探求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反思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过多的心理刻画和渲染;通俗性指教育叙事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便其他读者理解,达到共享共鸣的效果。

二、博客与播客

博客,英文名为Blog,是继e-mail、BBS、Q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典型的网络交互方式,它以流水记录的形式来发表日志、文章,可看作一种特殊的网络出版,是一种开放的、低壁垒的交流媒体,也指使用博客的一类人。Jupiter研究公司副总裁丁伯格把Blog的作用概括为:个人自由表达;知识过滤与积累;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

播客,英文名为podcast或podcasting,维基中文百科对播客的解释如下:这个词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播客也指使用播客的一类人。播客的工作原理是:内容提供者利用录音工具录制一段节目放到公共服务器上,再用导读文件(feed文件,通常为RSS格式,包括出版日期、名称、文字描述等)来指明这个音频文件的位置。客户端使用aggregator(聚合器)的软件订阅和管理导读,这样,只要节目一有更新,便会自动搜索和下载到本地电脑或可随身携带的mp3上。目前,播客除了可以音频和文本信息,还可以传播视频、flash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播客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它代表了未来内容可定制、可点播、可携带的互动交流趋势。

三、整合平台对教育叙事的优化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还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是教师自己获得的、难以明确意识与清楚表达、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或“日用而不知”的知识,由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教育、教学、知识等的观念构成。②斯腾伯格等人研究表明,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可以起到基础的、辅助的、向导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起到干扰和阻碍的消极作用。研究者们一致主张有必要使缄默知识显性化。缄默知识显性化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叙事作为教师自我实践的讲述,可以引起教师的共鸣,使一定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以博客和播客相整合的交流平台作为个性化、结构化的流水记录方式,其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动态交互性的传播特征,对教育叙事的促进作用如下:

1.自主性。通过博客和播客相整合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自由的时空中,以一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记录、表达、参与的愿望,也以一种更加本真的状态实现对当前教育的解读。教师将整合的平台当作网络空间的一块“自留地”,将个性化的有声播客文件以博客相对固定、结构化的方式存放和传播,强化了个人的拥有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强化了网络责任感。

2.开放性。博客以文字和图片的传播为主,而播客传播的是音频和视频信息,两者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管理信息的方式。整合的交流平台具有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封闭的局面,其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使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使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叙述有了现实的依托,形成了教育领域中多个信息中心。

3.多元性。开放文化所催生的另一种文化就是多元。多元性强调个体经验的差异,而非差距。正如杜威所言,它体现的是“一些在价值上独一无二或不可被取代的东西,一种独特的价值差异”。教育叙事是一种包括教育思想的经验叙事。经验叙事强调的不是形式、规律,而是经验意义。其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意义,主要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来贴近经验和实践本身。③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教师个体教学经验的叙述,这些经验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却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为教师的快速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教师使用整合的交流平台在网络上个人的教学经验等信息时,个性化的叙事使网络中出现了多元的信息中心,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形成不同的虚拟学习社区,有力推动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

4.动态交互性。整合平台的动态交互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与整合平台的动态交互,表现在教师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入平台中发表信息;二是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动态交互。博客和播客使用的RSS2.0技术使平台都具有强大的链接和动态交互功能,实现资源的简易聚合,为教师提供选择性的、汇总过的web内容;还有另一方面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教师之间不但可以看到彼此之间闪耀着教育思想火花的故事,还能聆听到不同的声音,达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四、围绕叙事的博客与播客整合策略

目前,博客和播客已出现相当大的融合,有的博客网站也已提供播客功能,如新浪博客、博客网等,但是主要的运用还仅仅停留在娱乐方面,在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叙事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围绕叙事的博客与播客整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同体。以校园网为依托,每个教师都可以拥有以博客和播客整合的交流平台,利用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叙事和动态地交流。博客和播客都是网络上具有开放性、交流性和共享性的个性化结构记录方式,可以构成一个个基于共同话题的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不是静态的简单地陈列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的博物馆,而是有着现实中对应的实体,实体之间存在着的较强的同质性使他们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对话”交流。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是有限的,建立跨区域的学习共同体可以扩大学习与交流的范围。

2.通过整合平台优化知识管理。通过整合平台来管理知识资源,包括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个人文档资源。先将知识进行分类,然后在平台中将这些知识资源按不同的专辑或类别进行划分,分门别类地形成个人知识库。博客需要一定的写作水平,而制作播客只需要一个麦克风和一台联网电脑,即可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声音,有条件的可以再配一台采集视频的DV。利用整合的交流平台,每个教师可以使用录音工具或DV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讲话或场景记录下来,用简单的视、音频软件编辑后生成mp3或其他视频文件,再上传到播客上管理、回放,在观看中进行自我反思,寻求自我建构,最后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把反思发表在博客上。

3.加强同伴教师间的横向交流。从传播方式看,播客的沟通模式是以时间轴流向为特征的顺序性,其自身双向沟通的“顺序阅读”的缺点可以通过博客的非线性传播方式来弥补,两者的整合加强教师之间有针对性的横向交流,同时,视、音频的加入,使传统的单靠博客传播的“读”教育叙事向“看”、“听”教育叙事发展,这也给不擅长文字写作的教师提供了另一个“出口”。而且,语言作为人类原始的交流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人的言语除了具有表达逻辑思想的功能外,还因其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因素而具有情绪、性格、气质等形象方面的丰富表现力。④

4.促进教师与专家的纵向交流。教育叙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如果仅仅停留在同伴之间的横向交流上,就会缺乏有效的专业性指导,可能会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因此需要教育专家学者的引导。通过整合平台的纵向链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模糊、粗浅的理论成分经过专家学者和更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点拨后会更加清晰和牢固,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理论品质。内化的理论品质继续推进实践向理论的跃升,最终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实践。

5.建立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通过整合平台写教育叙事,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内部激励一般表现在教师在用平台交流中得到同行和专家的鼓励,在反思中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外部激励的关键在于解决制定什么样的规则使教师写教育叙事的行为的实际结果与给定的社会(集体)目标相一致,比如学校对教育叙事的评比和奖励等。通过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通过整合平台反映他们的内在价值,使有价值的叙事得到更加充分、客观的推广。

在信息化社会里,整合的交流平台使教师的所思所想与全球化的数字交流方式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的教师提供了宽阔的视域和经验共享的空间,使教师以更积极的态度关注自身教育实践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叙述教育实践中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获得理解,在理解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给予教育叙事理论解释和更具体的说服力。

注释:

①陈中华.后现代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007,(6).

②张先锋,胡桂英.论教师的缄默知识及其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③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3).

④黄匡宇.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01).

参考文献

[1]王枬.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2]鲍道宏.教育叙事研究:批判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3]陈中华.后现代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007,(6).

[4]刘镇.播客:自媒体的扩张与挑战[J].传媒观察,2007,(2).

[5]吕旭峰,刘晓萍.教师博客:教育叙事研究的平台[J].当代教育论坛,2007,(8).

交通研究方向篇8

摘要:总结手机界面交互设计基础理论以及老年人群特性在手机界面交互设计上的运用;通过相比研究三个老年人智能手机相关案例,并联合对老年群体的全方位的调研分析,提炼出可供借鉴的观念方式和设计需求;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解析总结,构建出一套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界面交互设计研究体系,提出专门面对老年人智能手机的界面交互设计方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以用户为中心;交互设计;智能手机

一、研究背景

伴随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手机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社交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核心。越来越多的老龄人渐渐地开始使用智能手机。因此,要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机的操作性及手机app界面交互设计简易性极为重要。如今的老年人有着更加年轻的心态,更愿意投入现代化的信息生活中,享受信息革命带来的便利。智能手机更是以其良好的使用体验和丰富多样的应用功能成为当今年轻市场的主流。然而当前面向老年人的手机设计却显得滞后,功能手机功能简单却并不易用,而老年人智能手机的设计更是缺乏有价值的研究。所以探索用一种新的界面形式――交互界面来解决老年人对于智能产品的认知鸿沟问题。以老年人智能手机界面的交互设计为研究对象,宗旨在理论上丰富以老人用户体验为方向的应用app界面交互设计的钻研,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搭起充斥更多可能性的桥梁,在实践上给相关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针对老年人智能手机的交互界面设计进行研究,立足于如何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app界面的体验感。

手机交互界面是智能手机操作的主要平台,而其中的图标设计是手机交互界面设计中最直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交互界面图标设计是技术与美学互相结合的一个领域。清晰、易懂并具有良好用户体验的界面图标,能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以及愉悦感,也是提高用户对产品认知的虚拟化媒介。分析了图标的设计要素及其应用。在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得出交互界面在易用性的基础上会朝着更高效、简洁及智能方向发展的结论。而在人性化和交互性的前提下,图标设计将会展现不同于以往的新面貌。

开拓老年人手机的目的不光是为老年用户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为了缓解老龄化趋向所带给当今社会的压力,进一步促进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在智能手机专业性领域蓬勃发展的浪潮下,虽然老年人手机设计在实践中显得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专业学术领域中,却处于初始阶段,没有相对独立的理论加以支持和引导。系统性理论的严重缺乏和老年人手机设计师水平的严重落差,使得目前国内外的老年人手机设计呈现了许多问题。此中最为突出的弊端在于设计师未能精确的把握老年用户对于智能手机中的通讯软件的外观及具体功能需求,许多设计作品并没有真正做到人性化方面的考虑。将艺术的表现与科学的实现两方面进行融合,引入存在已久的设计观念――人性化设计,从心理学、价值观等关于人性的角度进行解析研究,以解决老年人手机交互界面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使老年人手机的外观造型更加贴近老年用户的审美取向,手机的界面越发易于用户进行操作和掌控,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本文以心理学和价值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老年人手机的独特设计需求,在研究中将用户界面设计理论引入到老年人手机设计理论中,提出了用户硬界面和软界面的设计大致框架。针对该框架所涉及的两个方向,分别从用户生理、心理特点和界面组成要素进行功能分析。特别是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界面设计中所解析的功能进行优化处理,并总结概括出老年人手机人性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为促进老年人手机种种方面的高质量设计提供了一条非常实际有效的途径。

二、研究目标和方法

目标:通过设计出简明显有自己风格的手机界面交互设计来降低智能手机的使用难度,但是在功能上与其他智能手机并无差异。

方法:通过对用户的访谈、调查问卷、人物脚色体验法等设计要领努力构建老年人智能手机的交互界面模型,并拔取当今都市老年人为样本进行调研、对老年人智能手机的相关案例举行进一步的分析,最终确定了针对老年人智能手机界面交互设计的一些设计方法,并就老年人智能手机中最常用的视频通话功能进行具体解析,进行相关的设计实践。

三、研究流程图

5-6月份:

1.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市场分析,归纳用户体验的原则和要素、界面交互的类型;

2.考虑设计接纳程度因素,总结了在老年人智能手机交互界面设计实施的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设计原则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3.市场调研,通过用户访谈和问卷等形式的调研分析,分析该项研究在市场上的价值,并做调研总结;

4.总结研究成果及相关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四、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通过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市场调研,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走访,结合市场反应做出了总结并分析改进,实践出合理的设计理论,总结出一些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能在交互层面为“基本的功能设置”、“交互方式自然合理”以及“多通道帮助设计”“个别时尚功能的简洁设计”设计出更简洁适合老年人的设计;在体验用嫖“通用性与专属性的平衡”、“坚持对传统的延续与创新”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主设计出更适应老一辈人的喜爱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是“基于自然用户界面的交互产品”、“基于互联网功能的交互产品”以及“老年人专属聊天社交社区的出现”“基于老年人手机娱乐交互设计”。

五、研究结论

通过老龄化趋势下的手机交互设计研究,在手机交互设计的实施和改进中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交互层面为“基本的功能设置”、“交互方式自然合理”以及“多渠道帮助设计”“个别时尚功能的简洁设计”设计出更简洁适合老年人的设计;2在体验层面为“通用性与专属性的均衡”、“坚持对传统的延续与创新”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为主设计出更适应老一辈人的喜爱产品。并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得出四个未来发展趋势,“基于自然用户界面的交互产品”、“基于互联网功能的交互产品”以及“老年人专属聊天社交社区的出现”“基于老年人手机娱乐交互设计”。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史蒂夫.克鲁克.点石成金[m].北京:机器工业出版社,2016.

[3]比尔.巴克斯顿.用户体验草图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库帕.交互设计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交通研究方向篇9

1国内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大型活动需求研究涉及的领域还仅仅局限于交通需求管理领域。由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小明教授带领的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实验室是我国交通管理研究领域的权威部门,它在智能交通、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仿真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都有所研究。其中陈艳艳教授在交通需求管理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著有多篇论文。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Demandmanagement,简称tDm)就是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技术,通过速度、服务、收费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出行方式、时间、地点、路线等的选择行为,使交通需求在时间、空间上均衡化,使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出行结构趋于合理化。

陈艳艳教授在论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交通供需出现矛盾。在被动地增加交通供给后,人们意识到有限资源无法满足无止尽的需求,应通过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的交通需求,实现交通供需平衡,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缓解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在大型活动期间,大型活动造成的交通影响只是暂时的(或几天),因此一般情况下解决大型活动带来的交通问题不会利用增加道路容量(道路的建设)来解决因为这样的解决方法既难以奏效也很不经济。纵观国内外大型活动的成功经验,系统、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大型活动交通管理方案才是缓解大型活动期间交通供需矛盾的关键。陈艳艳教授在文章中制定了减少出行总量,调整出行方式,调整交通流时空分布,交通信息等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控制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需求,提出了大型活动相关道路交通流量预测流程构架及各类需求预测的方法。她通过意向调查研究居民对各项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以及在不同的交通条件下机动车使用者的交通方式选择意愿。然后将这些措施进行不同实施力度的组合,得出了若干组合方案,建立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实现对非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多级模糊评价综合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得出最佳方案。

国内学术界除了在大型活动交通需求领域进行了研究,还在大型活动物流管理的相关论文中提到了物流需求,并从发生主体多样性、时间阶段性、空间集中性、不确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大型活动物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物流管理对策。文章充分认识到了需求对于大型活动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从物流需求的角度给出需求分析和预测的方法,或者有效地需求管理措施。

大型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求工程理论使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对于大型活动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笔者在查阅的大量国内大型活动文献后,并未发现针对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的一般性方法研究的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领域还是国内大型活动研究的一个空白。

2国外大型活动需求工程研究成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专业的p.Loucopoulos教授是需求工程领域的专家,它是需求工程杂志的联合主编,信息系统杂志的副主编。p.Loucopoulos教授研究主要是为大型复杂动态组织提供信息处理系统。它的理论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工业、银行业、公共事业、政府机关等。

交通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学科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实践案例;

作者简介:秦峰,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硕士;e-mail:k2003069@163.com;

学科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之一。作为泛在知识环境下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两项具体内容之一,嵌入式学术研究正成为大学图书馆创新学科服务的一条重要路径。

1嵌入式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是与大学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职位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密不可分的服务模式。综观国内研究,学者们对“学科服务”内涵的认识仍沿袭张晓林教授的解读:“是要求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度”[1]。作为一种主动性、增值性和个性化的深层次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已成为国内大学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模式。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指学科馆员“以用户为中心,以有机融入用户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为目标,主要以学科为单元提供集约化的深入信息服务,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机构重组、资源组织、服务设计、系统构架等的全新运行机制”[2]。之所以谓其为“全新运行机制”,就在于其彰显了“主动联系、参与合作、定题服务、有效增值”[3]的特征,将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引入新的境界。

2嵌入式学术研究

“嵌入式学术研究”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两项具体内容之一,指学科馆员以合作伙伴的角色融入用户的学术研究之中,为用户提供全程知识服务。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相关探索起步较晚,为数不多的成果集中于嵌入式学术研究的引荐性论述和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相关实践介绍[4-6]。为此,有必要紧紧围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涵和特征,构建嵌入式学术研究的理想模型,并使之在具体案例得以实践印证,开辟系统性探索嵌入式学术研究的新路径。

3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的构建

理想模型是科学抽象的产物,它把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过程以最纯粹的形式甚至以某种极限的状态呈现出来[7]。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

4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的解读

嵌入式学术研究是发生于学科知识社区的学科服务活动,涉及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群(主要包括学科馆员和由学术研究个体或团队成员构成的研究主体),以及凝聚这群人的信息、知识和情报(有用知识);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学科服务过程,学科馆员主动接受研究主体的学科服务需求,通过资源、方式、技术、过程、情感和协同路径,将信息、知识和情报全方位嵌入研究主体的学术研究之中,并通过研究主体对学科服务质量的反馈,及时了解服务的缺陷,修正服务策略,提高服务质量。

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主动为研究主体提供个性化信息、知识和情报视为学科馆员开展嵌入学术研究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增值性需求,同时注重学科馆员人格、认知、技术、能力、情感和交际等水平在学科服务中的整体展现,塑造其职业典范。2迎合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学科服务潮流。建立学科知识社区,以研究主体为中心,学科馆员全面嵌入其学术研究之中,通过与其智能化和隐性化的无缝对口知识衔接,使学科服务从被动到主动、从松散到凝聚、从游离到融汇、真正实现无时空障碍的一站式学科服务。3彰显互动多赢的态势。研究主体的学科服务需求以及对学科服务质量的反馈,为学科馆员提供了服务驱动力;学科馆员全面嵌入研究主体的学术研究之中,提升了其学科服务的执行力和学术影响力。这种双方的互动互利,创新了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力挽其逐渐被边缘化的颓势。

5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的实现

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既是理性框架,亦是实践路径。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热点学术研究领域,笔者遵循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开展此课题的嵌入式学术研究。

5.1寻求合作,凝聚共识

在信息网络化和图书馆数字化的时代,学术研究对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的依赖性逐渐减弱。面对此不争的现实,遵循“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之标准,笔者在分析研判多个学术研究课题的基础上,选定并主动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组进行接洽;秉承“SeRViCe”的学科服务理念,提出以真诚(Sincere)的心、专业(expert)的素养、快速(Rapid)的反应、尊重(Value)课题组、与之互动(interaction)且多方合作(Cooperate)、为此课题学术研究提供简单易用(easy)的学科服务;同时与此课题组就服务机制、具体细节和质量考评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5.2正向交互,全面嵌入

嵌入式学术研究理想模型表明:嵌入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是一个正向交互过程,在接受此课题组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后,应该从资源和方式等6条路径全面嵌入。

文献信息资源是嵌入式学术研究的基础,资源嵌入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就是:1全面把握此课题的研究历程、前沿和热点以及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在与课题组专家会商的基础上,依据“需求驱动采购”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采访和数据库遴选,最大限度地集成课题所需的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先后典藏《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法》(刘向东著)、《木本植物有性杂交生殖生物学图谱》(李文钿著)和《植物生殖遗传学》(孟金陵著)等一批国内外植物生殖生物学专著,遴选《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中国科学院)和《BotanicalSocietyofamerica(BSa)》(美国植物学会)等国内外权威植物生殖生物学数据库。2凭借在学校图情系统有效的知识布局话语权,并调动课题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增加投入,破除经费短缺这一制约资源嵌入的最大瓶颈。

学科知识社区是一个物理和虚拟并存互动式知识空间,通过物理和虚拟两种方式嵌入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即:1主动融入此课题组,成为其名副其实的一份子,并在此课题组的工作空间开辟专属工作站,通过营造这样一个集自主探究、交流讨论、释惑解难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贴近课题组,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2构建虚拟研究环境。汇聚学校图书馆拥有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和“独秀学术搜索”等开放共享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多渠道支持此课题文献信息资源发现、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并通过各个平台的RRS订阅和推送,向课题组动态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是在“中国知网”协助下,建立起“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专题数字图书馆,并将获得的文献传递至课题组。此外,运用QQ、mSn、BBS和微博等网络通讯方式,保持与此课题组的及时沟通和交流。

大数据时代,信息检索、知识转化和情报生成离不开专项技术支撑。技术嵌入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即:1迎合信息检索从关键词检索转向语义检索的趋势,在继续使用关键词检索技术的同时,运用基于潜在语义分析的信息检索技术,发现此课题相关文档中词语与概念(语义)间存在的某种潜在语义结构,提取并量化表示这种潜在的语义结构,进而消除同义词影响,提高文档表示的准确性。同时运用基于本体概念的信息检索技术,把文本向量和查询向量转换成由本体概念组成的语义向量,并对查询语义向量进行语义扩展,通过计算文本向量和扩展向量中概念的相似度得到两者的语义相似度。根据语义相似度进行排序,将满足条件的检索结果返回给此课题组。2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技术,构建此课题相关研究主题的二维、三维和多维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这些图谱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将检索到的信息中的客观知识转化成为有用、系列化、特定性和决策的主观知识,即生成情报(尤其是对此课题研究具有竞争意义的情报),使此课题组能够明晰并掌控相关研究的历程、前沿和热点。

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历时10余年,经历了“选题立项研究实施成果发表结题评奖”这样一个完整过程。过程嵌入此课题,即:1在与此课题组的交流中获悉其有意开展此课题研究,后主动向其动态提供相关研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报告,使课题组更清晰地认识到选择此课题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并为此课题3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立项资助提供坚实的依据。2搜索并向此课题组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方法和技术,在促进此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同时,确保其原创性;参与此课题的部分研究,从中形成一定的感性体验,增强为此课题提供学科服务的敏锐性。3向此课题组推荐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的学术期刊,尤其是影响因子较高的国外学术期刊,并从文献学特征和文献学表述上向此课题组介绍在不同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的注意事项,提升此课题组学术成果发表的档次和发表率。同时,整理开展此课题嵌入式学术研究的成果,冠以此课题资助基金发表,增加此课题研究成果的丰度和厚度,彰显嵌入式学术研究的正能量。4多方搜集并向此课题组提供其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主要包括此课题组所发表研究论文的被引率和专家评价等),对此课题结题评奖所需的查新工作、结题报告和评奖申请提出建议,为此课题顺利结题和荣获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做出了贡献。

嵌入式学术研究既是学术互动,亦是情感互通。情感嵌入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就是做到身心俱融。不仅要身临其境,将嵌入此课题视为职业生涯的重要旅程,更要倾情投入,借此成就人生价值。在实际操作中,要秉承默默奉献的精神、情为课题组所系,事为课题组所谋,利为课题组所想,与课题组建立一种难以割舍的“知识情结”,借此凝聚双方的才能和智慧、融汇双方的心劲和灵气。

在大科学时代的学术研究中,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协同嵌入植物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课题,就是在学科知识社区中扮演“和谐使者”的角色[8],紧紧围绕课题组的中心工作,汇同图书馆采编和技术等部门的同仁以及其他学科馆员,组成联合团队,共同管理此课题组学科文献信息资源,解除此课题组在信息检索、知识转化和情报生成时所面临的的各种技术瓶颈。同时注重在具体操作中将学科知识掌控力、规划力、协调力和转化力协同起来,从协同中产生递增、聚增、扩增优势,实现多方联动。

5.3客观评价,修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