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9:03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导学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阅读技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整理语篇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语言阅读、学习、理解、感悟、运用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导学案运用于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预习作用,使得学生认知理解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还能够起到丰富英语阅读理解思维,提高理解感知准确性作用,满足学习认知发展需要。

一、突出阅读重点,设计阅读思考题目

教师可根据教材文本阅读学习的重点,概括语篇学习内容及其表达主旨。在阅读教学中,多从语篇整体理解来设计相应的导学方案,尤其是注意预习思考题目的探究,更能打开学生阅读的学习思路。围绕阅读重点来设计相应的自主预习题目,使得阅读教学更具有目标性。

教师可要求学生从阅读文章的题目以及对应的思考题来划定阅读理解的重点,尤其从表达意图以及写作特色等方面来予以通盘考虑。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withenglish的阅读教学前,都有“Readinga”,其实就是对阅读内容的一种预习提示。教师在充分把握阅读内容教学要求及其主旨意图的基础上,可针对阅读学习内容的表达意图进行综合思考。在设计预习思考题目中,应该紧扣语篇,突出表达意图和内涵意义,让学生在预习题目的引导中熟悉阅读学习重点,形成明确的认知感悟方向,为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奠定基础。

二、结合阅读难点,设计阅读理解学习案例

案例的运用除了围绕重点,更应凸显阅读学习难点,能够让学生在了解阅读学习素材、表达主要内容基础上,有重点地予以解决,丰富学习思维。这些方法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化阅读学习方法,形成严密的阅读学习思维,深化理解感知。

根据文本阅读学习难点,可选用与阅读学习素材相似的文化背景内容,或者相反的学习案例,建议学生在通过相似的阅读背景知识激活下能够深入感悟,并能够从中概括出阅读理解的思维和方法。在案例搭配的过程中,可从文化背景知识、表达内涵、资源优化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阅读认知方案及其学习探究的方法策略。针对阅读学习难点,设计一些拓宽延伸性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思考中尝试更多的方法理解感知。

导学案中体现阅读难点,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解思维和拓宽学生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3Backtothepast的“ReadingLost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可通过案例展示楼兰的历史,尤其是消失的原因,帮助学生强化认知。针对学生对楼兰不熟悉的实际,设计一定反映楼兰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案例,让学生来全面了解文本表达内容。

三、注重阅读升华,优化阅读感悟发展素材

从阅读导学案中升华理解感悟,不仅是学生学习积累的需要,更是学生知识情感丰富的重要前提。教学实践证明,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积累,以导学案的形式来引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阅读学习过程,更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反思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高度来优化案例设计素材。可通过导学案的丰富延伸来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思维,能够在积累语言文化知识中灵活运用,更好地形成有效学习策略。教师则应该对学生在导学案学习运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点评,让学生能够在总结中学习反思,同时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创新之处。在案例设计时,可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整体认知感悟状况,从阅读的综合感悟和独特发现来设计相应的综合运用表达练习案例。

教师在设计案例中,可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和课程教学要求设计相关或者相似的学习素材,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在引导运用过程中,可建议学生运用读后感、改写等形式来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正如前所述,英语阅读导学案运用,能够在发挥阅读引导促进作用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有效阅读学习。案例运用应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理解思维为重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储备量,提高语言表达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导学案运用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活学活用,不断丰富学习认知感悟思维。

参考文献: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

海明威的小说是外国小说中的经典,笔者以其作品《老人与海》作为研究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范本。笔者搜集了12则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教学设计4则、教案3则、课堂实录2则、导学案3则),对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究外国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部分“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1]经过整理分析,《老人与海(节选)》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1.认知类目标。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风格等文学常识。2.技能类目标。梳理小说脉络,赏析桑地亚哥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探究小说主题。3.情感类目标。培养不屈服于命运,直面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上述12则课例都能明确小说这一体裁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但课例3和11认知类目标缺失,整个教学目标都未涉及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风格等相关知识,这未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在外国小说阅读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设定目标时,注重小说阅读教学的文本多元解读。大部分课例教师多元解读文本时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带领学生从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叙事写作手法的多变性,和小说语言的独特性等多角度立体化解读文本。相比较而言,课例1、2、4、9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符合多元解读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课文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教师预设不同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不相同。课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九个方面:1.了解作者、作品相关知识(11个课例);2.理清小说情节(10个课例);3.感受“硬汉”人物形象(9个课例);4.体会象征的潜在内涵(9个课例);5.研读课文,探究小说主题(9个课例);6.“冰山原理”与作品的讨论(3个课例);7.剖析内心独白(6个课例);8.品味电报式语言(6个课例);9.桑地亚哥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之辩(10个课例)。

王荣生教授说:“依据学生的小说阅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已有经验是小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阅读主体(学生)与阅读对象(文本)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经验。”[3]这部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比较单一,容易读懂。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就课文而言,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冰山理论”的原则。2.赏析“电报式”的语言和主要人物形象。课例1、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马林鱼、鲨鱼、狮子、大海”等背后的深层含义。课例5、9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多面性,品味独特的形容词,这四则课例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生阅读期待为教学的起点来构建教学内容,是较好的课例。而课例3、4、6、7、8、11、12这些课例中的感受“硬汉子”形象过于简单,可知对文本解读力度不够,这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4]12则课例选择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通过品味电报式的语言、剖析内心独白、“冰山理论”等来赏析“硬汉”形象。(2)通过人物形象来探究小说表达的主题。教师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分角色朗读法、旁批鉴赏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分角色朗读法,不适用于教授情节单一、人物内心独白较多的小说。课例1和2的启发式教学法做的比较好,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进行分析,对人物形象分析到位,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揭示小说主题。课例7的旁批鉴赏法是一个创新,旁批对于鉴赏小说语言是很有帮助的。讨论法的运用就值得商榷了,如课例5,对主题的讨论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课例11,教师为落实“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观念,讨论流于形式,很少涉及文本实质。

四、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笔者选择的12则课例,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一线优秀教师,在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也真实地反映了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最新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课程内容中的外国文学知识陈旧,外国现代小说知识也不够完善。课程目标中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的解说不够透彻,以至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外国小说中的异质性。语文课程内容中应增加外国小说知识,并对外国现代小说流派和风格等进行系统的梳理,让我们的学生在了解外国小说体式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

语文教师执教外国小说时,不知道对文本解读的内容“做减法”。教师要以已有的经验作为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对备课时预设的大量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留下学生最读不懂的方面以及本部小说最该读的内容,这也是小说的合宜教学内容。

注释: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王荣生,宋东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1年版。

[4]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保世华.《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2015,(8).

[2]徐文中.《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08,(5).

[3]吴云辉.《老人与海》创新设计与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之友,2014,(9).

[4]赵君雄.《老人与海》导学案[J].新课程,2013,(4).

[5]雷江红.《老人与海》教学与关注社会问题[J].语文教学,2009,(7).

[6]张宝童.“硬汉”的孤独与抗争――《老人与海》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0,(7).

[7]阮红环.实现高效课堂的四个前提――以《老人与海》导学案为例[J].现代语文,2014,(11).

[8]江正刚.硬汉如此多“骄”风景这边独好――《老人与海》教学方案[J].中学语文,2014,(2).

[9]张广录.“冰山理论”: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2).

[10]肖丽丽,胡循杰.《老人与海》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3,(8).

[11]刘耀明.做有生命的教育――《老人与海》导学案为例[J].新课程,2012,(10).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我国新课标要求的实践应用,对学生的阅读技能[1]要求较高,不仅要通读英语全文,而且要概括全文内容,以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学习、运用、理解等能力。英语阅读学习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学生自身具备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英语阅读中会碰到有关于外国的地理、自然、人文等多种知识,仅依靠老师简单讲述无法加深学生的印象,且传统教学模式会制约学生的思维。

一、高中英语阅读学习实施导学案的必要性

导学案主要是在学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指老师通过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完成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任务。导学案模式的应用逐渐转变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2],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配合老师共同完成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任务。导学案能够将老师与学生进行有机结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应用效果

1.高中英语阅读前,需对预习学案进行设计。

通常情况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遵循从简单至复杂、由浅入深的原则,因此在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也需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在英语阅读预习学案的设计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自身的英语阅读背景进行设计,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完成英语阅读。首先需有意识地对学生文化意识进行培养,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西方文化的了解度。部分英语阅读内容中会大量涉及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及风土人情等,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的学生认为了解与学习英语的发展过程没有任何的作用,不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因此,老师在预习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可提前进行问题设计,并询问学生。例如:whatarethetwomaingroupofenglish?从而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出现文章内容的预测,在问题的指导下进行阅读,以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的速度与效率。

2.高中英语阅读中,需对阅读中学案进行设计。

在英语阅读中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老师要按照精读学案与略读学案[4]两种方法进行设计,其中精读学案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度提出要求,需要把握英语阅读文章的细节与主旨,帮助学生从整体理解文章内容,避免阅读文章中英语语法的讲解;略读学案指的是通过老师将教学任务布置下去,指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把握英语文章的主旨,文章脉络较为清晰。

在精读学案设计过程中,老师可通过why,where,what,how等词语的提示,要求学生在全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体会与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创作意图,老师通过三选一方式促使学生在文种找寻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碰到长难句,老师可给予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度;如果存在生词,老师可要求学生依据上下文内容,推测词语意思。

在略读学案设计过程中,首先老师可通过三选一的形式,将文章主旨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主旨;其次是老师打乱文章的段落顺序,但给出每段内容的意思,通过老师给出的意思,首尾结合,保证文章顺序排列的正确性。此时,老师需注意,难度不宜过大,以防学生无法彻底了解文章内容,文章脉络模糊。在导学案的辅助下,要求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并准确掌握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乐趣。

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阅读难点,并以此为中心设计案例,以凸显学习难点,保证学生正确解决学习难点,转变学生正常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感知能力。老师依据学习中的难点,选择相似的阅读内容或者学习案例,以提高学生的感悟力,逐渐形成英语阅读的方法与思维。在导学案中需集中展现英语阅读难点,以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与理解思维,例如:Lostcivilizations阅读学习中,老师可以在案例中设计出现楼兰历史及消失原因,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同时需涉及部分楼兰的文化背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文章内容。

3.高中英语阅读后,需对巩固学案进行设计。

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多数学生比较习惯于屏幕,因此摘抄记录[5]较少,主要受到听力障碍的影响,在对老师说话意思揣摩时,老师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无法紧跟老师的课堂节奏,导致学习有效性不高,因此老师可通过备份的方式,以供学生进行摘抄,以有效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而在导学案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力与感悟力的升华,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积累。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老师可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在帮助学生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培养。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查询设计素材,以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方便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阅读的有效性。在案例设计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课程重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老师可建议学生写读后感,以提高对文章阅读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学生多元化的思维理解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语言应用与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滨花.以“导”引读用“案”探究――导学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之探究[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0):70.

[2]王玉霞.“学案导学”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7):144-145.

[3]刘蕾.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能[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3):52-53.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交互式白板;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97-01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阅读本身是读者与所读材料之间的互动过程,读者试图理解课文,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力去获取文本信息,构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试图再现作者原来的意图。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白板在各个学校的普遍使用,使得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

一、利用白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白板的显示、遮盖和隐藏功能创设情境,可以营造氛围,引发学生联想,导入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案例一。教学内容:外研社版英语必修三module4SandstormsinasiaReading.Step1:Leadingin.上课伊始,教师用小游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15秒的时间观察六幅图片,15秒后,将图片遮盖,然后小组讨论,按照图片顺序写下每幅图片的内容。强烈的好奇心和竞争意识使学生认真思考,既复习了上一模块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whichonedoyouhatemost?andwhy?以此引到本节课的主要话题Sandstorms。这里运用了白板的全部遮盖功能。(2)案例二。教学内容:外研社教材Book7module3LiteratureReading.oliverasksformore.Step1:Leadingin.SaysomethingaboutCharlesDickensandhisrepresentativeworks.利用了白板的显示与隐藏功能。点击狄更斯的图片――出现所有代表作――点击所有代表作――出现olivertwist的图片。

二、利用白板的交互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案例一。Step2:pre-reading.教师提出问题:whentalkingaboutsandstorms,whatwouldyouliketoknow?首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找两名学生到白板上写出来。这里运用了白板的写字功能。顺着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所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构建的平台。同时,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信息,使学生产生“what?when?where?How?why?”等一系列问题,从而进行探究,为以后的作文奠定基础。将学生的所有问题通过写的方式呈现在白板上,并将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直接为学生呈现思维过程。(2)案例二。Step2:pre-reading.wordpuzzletoreviewtheimportantwordsaboutthetext.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以猜字谜的方式练习与本节课有关的重点单词的书写,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在白板的辅助下,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活动

(1)案例一。Step3:while-reading.仔细阅读课文,填写表格中的具体信息。再次阅读课文,将白板上的细节部分遮盖,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表格左边的文章框架复述课文。同时设置分层活动,对于复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参考右边的信息。首先,教师使用了白板的写字和绘图功能,让学生进行填写和汇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并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构建文章的主体结构。其次,教师运用了白板的部分遮盖功能,给出文章的主体框架,帮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不同视角和想法的交汇,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2)案例二。Step3:while-reading.FastReading:matchthemainideawitheachpart.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连线,培养学生提炼段落大意的能力。利用白板的显示隐藏功能,将本文的小段落归置为三大部分。CarefulReading:Findthemainplots.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还用到了白板的容器功能,写到小白板上的字可随其移动。

四、发挥白板的功能,更好地完成阅读输出

(1)案例一。Step4:post-reading.学生讨论:“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这样,能激发学生思考和实施的自觉性。将学生作品展示在白板上,利用白板的画图功能,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联系自身实际,发挥想象,画出他们设计的slogan.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2)案例二。Step4:postreading.Discussion.设计三个讨论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利用白板工具菜单中的更多工具选项,添加一个时钟,进行倒计时。时间到了,学生讨论结束,开始回答问题。这里还利用白板的透明度调整功能,将几个关键词揭示出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互式白板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融合,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高了,阅读方法和技巧得到了充分利用,不仅扩大了教学内容和信息量,而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信息技术的利用使得阅读课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反馈及时,便于教师调控教学。白板具有储存、回放功能,更便于教师反思、分享,学生回顾复习,从而提高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导学案;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一线的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偏重阅读教学,一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依旧让人叹息。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思想,广大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听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那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学案导学,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基于学案导读方式的篇章课文教学就是老师事先编制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自己阅读学习课文,然后老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再针对学生自己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文讲解。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能力培养,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

课文阅读教学具有新语言知识的教学和阅读技能培养的双重功能,所以导学案要围绕这两个目的设计。导学案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自主学习

基于学案的课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

务。因此学案设计的自主学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就背景知识、关键内容等进行学习准备,激活与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知识、技能、能力密切相关的已有知识和技能。自主学习环节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最广泛参与,同时要特别针对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困难群体,设计单独的、有效的活动,这样可以使这些困难学生在学习新语言时不再出现新的困难,做到新语言当堂掌握,不留新的后遗症。

二、语言学习

语言学习是学案导学活动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过程。

1.新语言导入

导入是学生进入新课文学习之前的新语言学习,是教师从学生已

经掌握的语言引导出新语言的活动。学案设计中可采用任务引导、情节引导、知识引导、真实生活事件引导、新闻引导等方式导入新语言。选择什么导入方式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类型,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对于运用难度较大的语言,可用任务导入。对于情节很复杂的故事,可用情节导入。对于知识性很强的课文,如地理、历史等教学内容,可以用知识导入。对于反映学生生活(如参观博物馆)的课文,可从本班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刚刚结束的参观活动)导入。对于事件性的课文,可借助近期的一条新闻来导入。在导入时,教师已经开始讲授新的语言知识、培养新的语言能力。

2.新语言呈现

在学案中呈现课文时,不仅应把新出现的语词、语句、语

言知识、语言功能等呈现给学生,更应呈现语言运用形态,呈现新语言是在怎样的语境中、为了什么语用目的而运用的。新语言内容较多时,呈现可与导入、学习交替进行,一边导入,一边呈现,一边学习,然后再导入、呈现和学习新的语言。

3.新语言学习

老师可以将课文看作一个整体,要求学生首先通读课文,通过学案给学生的问题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分析篇章的段落结构,然后分段阅读,理解每段的大意,最后老师通过学案中的例释让学生自我发现、引导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语言,更全面地了解新语言的运用形态。例释中要采用有语境、有明确的语用功能的例句,这样才能给学生呈现语义明确、语境和语用真实的语句。

三、语言运用实践

语言运用实践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堂活动,是学案设计

的灵魂。为了学生顺利完成运用实践活动,在学案设计的时候,老师应在阅读课文教学中,通过设置适当练习活动,让学生运用新语言项目,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新语言项目,若发现学生已经掌握,则可以不进行讲解例释,若发现学生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则再进行讲解和例释。

这种方法将新语言项目教学与练习活动结合起来,需要老师在学生的练习中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新语言项目上的困难,并要求老师在学案设计时做比较多的准备,因为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准备重点讲解某些新语言项目,但发现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已经掌握这些新语言项目,老师只得放弃讲解,而老师没有准备讲解的某些新语言项目,老师在学生练习活动中却发现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而使得老师需要给予讲解。这种方法同时要求老师具有比较自如地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论事先是否准备,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都能及时给予讲解例释。

四、归纳总结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7-01

知识型社会正在蓬勃发展,初中数学阅读方法也应当随着有所改变,其中运用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按照阅读教学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其方法为利用新知探析、问题解析以及案例评析来促进学生积极进行阅读。要想强化数学阅读可以通过不同引导方法、丰富的阅读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拓展学生的知识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营造一个自主阅读的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在新知探析中渗透数学阅读教学

新知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学生对新知内容中定理、性质、概念等要义和内涵的有效理解与掌握,是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案例的重要条件与前提。因此老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课教学内容,并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对不懂之处要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可以进行提问。老师也要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则放。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经常读书,使学生明白哪里应该动手画、,哪里应该要详细询问,培养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使其在不断的阅读中形成一种习惯。同时老师也可以发出自学信号,使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提供学生进行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问题一,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问题二,三角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的联系在哪里?原因是什么?问题三,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快速进行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率地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路的发散,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二、在问题解析中渗透数学阅读教学

如果老师只是提醒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阅读,其过程比较枯燥烦闷,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在学生处于比较放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时,才可以快速对知识进行吸取,从而获得全新的不拘一格的的想法。只有带动阅读的气氛,才能使学生在无形之中积累了知识,甚至可以灵活运用新知识。因此老师可以要使用比较有争议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营造一个比较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不断的讨论当中开发自己的思维,获取新的知识。但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需要从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重视过程,讲求平稳,追求效果,对于开放式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解答。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学习不等式时可以使用随机选择的方法,老师可以根据某一道题在黑板上写出4组答案,并在桌面上放置代表不同答案的4个箱子,每个箱子代表一种答案的选项。给每个同学一个纸团,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将纸团投入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的箱子里,同时纸团要写上解答问题的步骤。然后给每个选对答案的学生以奖励,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幅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进行快速进行数学阅读。

二、在案例评析中渗透数学阅读教学

进行有效的案例评析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也要成为指导学生进行案例评析的指路者。在进行教学时,应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案例评析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学会交流的过程。方法为:首先对案例进行详细阅读,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加深了解当中得到新的收获。经过复习,学生不仅可以巩固一些已有的知识,而且可以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为探究新知识提供了经验基础;其次案例评析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目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使学生将知识进行灵活使用,另外复习可以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提供了进行交流与讨论的话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案例评析可以使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学习轴对称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的时候多留意身边的图形或者建筑,并让学生自行组织语言表达出图形或者建筑的特点。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在课后的时候通过对图纸进行动手折一折,从而可以真实地感受得图形可以完全重合的奇妙,帮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的进行复习,也可以帮助学生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解析身边的一些现象,并从中得到不同的感悟。

总而言之,数学阅读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过程。强化数学阅读教学有益于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老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方法时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也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旭红.数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14

[2]李国纯.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习惯[J].成功(教育).2007(12):45-46.

[3]张少华.立足课本,培养数学阅读能力[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7):30-32.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7

作者:何光坤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改革,课程的调整,各个方面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阅读教学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的分值比例也相当大,并逐年提高,可见阅读理解教学的重要性。如何解答好阅读理解题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考的阅读理解试题通常采用单句判断正误和多项选择,回答问题几种形式。文章的体裁多样化,题材丰富,理解文章字面意义和具体事实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应用已有常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去理解、分析、推理等特点。

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不仅要熟练运用英语知识和一些逻辑,还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找中心句(即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有中心句用来阐述文章主题,说明作者观点,中心句多数位于文章的开头或文章的结尾。找出中心句,也就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

二、要注意调整阅读方法

阅读理解题材多种多样,体裁不一,有记叙、应用、议论、新闻报到等,所以学生不仅知识面要广,阅读能力要强,而且还必须根据体裁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争取最快的阅读速度。例如初中阶段侧重记叙文,因此读者应把握文章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等相互之间的关系。记叙可分为:写人、记事、描绘景物等。

三、找出过渡词或者过渡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找过渡词或者过渡句,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或转折句及时态等。理清文章的脉络顺序,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文章的结构,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能够顺利地解答阅读要求题目。

例如:a:表示时间顺序的:when、while、soon、before、after......

b:表示转折关系:but、yet、however......

四、推测词义

教师要教会学生善猜测词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生词,大部分生词的词义可以根据构词法、语境,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猜测,体会词的意义。这样便能加快阅读速度,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

arichmanoncegaveasmallbagofflourtopoorwonanwhocamebeggingathisdoor.shetookithomeandstartedtomakesomecakes.whileshewasbakingshesaidtoherself:……

从上面这段文字看,它的意思不难理解,黑体字的意思也能猜出。第一个黑体字可以根据shetookithomeandstartedtomakesomecakes可推断此词之义是面粉,第二个词也可以根据此句判断,既做蛋糕,必须有烤的过程,那么此词就是烤的意思。这种方法可以叫词义类推法。

五、阅读方法的结合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把“顺读法”与“倒读法”相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解题效果。“顺读法”是指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阅读材料寻找正确答案。在做题中大多数学生解答阅读理解试题时采用“顺读法”。事实上,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采用“倒读法”效果会更佳,“倒读法”就是指先读题目,后读短文,然后找出答案。“倒读法”的好处在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目标明确,问题集中,易及时抓住文章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语言信息,大大地节约了阅读的时间。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做判断题效果极佳,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有语言信息,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六、推理答案

近年来,大阅读理解考试题中,有些答案,并不能直接从文章中找出来,需要推理、判断得出事实的答案。这一点,教师应从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从平时的测练做起,考生考时就不至于显得太难了,而且能够准确答题目。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导学案快速阅读慢速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0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部分,是综合听、说、读、写等多个技能全面发展提高的复杂过程。由于考试的选拔体制,教师普遍采用单纯的“生词―课文―语法―练习”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对阅读内容都采用“背单词―记语法―做练习”的学习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只是照本宣科地你问我答,教学之间没有互动,何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导学案应运而生。

二、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个人研究编写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研讨而来,师生共用的文本。它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和练案的有机统一体。

三、导学案模式的特点

导学案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同时,导学案模式以学习为中心,教师以此为原则,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四、导学案模式的理论依据

1.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自和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学、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发挥创造性。

2.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要注意学生的个人因素和智力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生活学习情景、教学内容等,去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五、导学案的设计

(一)格式

导学案包括下列五个板块:

1.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2.预习导向(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3.学习过程(探究问题过程中,合作学习、师生交流,彰显互动性);4.自我检测(精心设计习题,检查知识运用情况);5.教学反思(教师自我反思,提升教学水平;学生自我反思,提高自学能力)。

(二)学习过程的内容

学习过程是英语阅读导学案的主体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环节。学习过程中要将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式学习来体现,具体就是要符合“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景化”。例如,针对“问题情景化”,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利用多种途径,或借助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幻灯片等,或组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使得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里,发展思维。它包括:1.快读掌握大意,获得一手信息;2.细读进一步获取信息,深入理解文章;3.重点、难点导学及突破训练,学习语言知识;4.检测训练,巩固学习所得。

六、导学案设计的阐释

1.明确学习目标,不会迷方向。学习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并说明做到什么程度。

2.提前预习文章,心中自不慌。预习设计要明确课时阅读知识要点,例如需要掌握的词汇、句型、语法点等;指出阅读课文的重点,让学生对要学的阅读文章有初步印象;同时,设计相关背景资料,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知道重难点,学习有分寸。课时重难点的明确,要求教师做好学情分析,不能主观确定,应根据学生的客观因素(例如学生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等)去确定。学习的重点确定后就会使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节省学习时间和精力。

4.关于达成训练的设计。达成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过程中所学的语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设计训练时,既要让学困生吃饱,又要让学优生吃好。

5.课后检测设计。要结合学情,适度加大题目难度,可设计复述练习(学生根据关键词或图片复述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是填空(学生填教师写的课文概要空白),或是写作(根据材料性质不同,可写课文摘要或续写故事等)。同时,题型要与高考接轨,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快读节省了时间,增强了能力。教师设计快速阅读的问题时注意难度,让学生有成就感。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计时阅读、查读、按意群阅读、猜测阅读等常见的快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

七、导学案的运用

1.主备教师应提前一周将导学案初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导学案后,至少提前两三天将导学案初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修改稿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导学案交教科处学科负责人审定,形成最终定稿。至此,导学案进入印刷分发阶段。

2.“导学案”教学模式对教师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学情调查,了解预习情况,这样,教师上课时心中有数,做到重点教学,把握学习进度。它也要求教师在课中随时关注课堂动态变化,做好点拨指导工作。更要求教师课后做好批阅导学案、做好导学案反思工作,这样有利于及时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利于做好下次备课的情报收集工作。

3.导学案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学生先根据上下文利用猜词法等去判断词义,实在不行再去查词典。课中学生采取小组内结对、小组外帮扶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再把小组展示的成果展示出来。课后学生依据个人课堂学习的完成度和反思,再去使用导学案进行再现和复习。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电子教材;图像处理;epub

一、epub软件概述

1.epUB的组成

epUB是可逆的数字图书和出版物XmL格式,数字出版业商业和标准协会internationalDigitalpublishingForum(iDpF)制定的标准。它的组成是:电子书内容都是XHtmL的文件,描述都是XmL,并且是一个包含上一述文件的改了名的Zip文件。epub是一个完全开放和免费的电子书标准。属于一种可以“自动重新编排”的内容;文字内容可以根据阅读设备的特性,以最适于阅读的方式显示。

2.epub电子书的阅读平台

从目前的情况看,epub电子书的阅读平台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电脑端

电脑的epub阅读平台,目前主要有:adobeDigitaleditions:是目前电脑端最理想的epub阅读软件。Calibre:是pC端电子书综合管理软件Stanza的pC版。LovelyReader:pC端epub阅读、管理的软件。FBReader:国内较早的pC端epub阅读软件。至善读书:从原来txt阅读软件演变而来,对网上资源管理不错。

(2)eink阅读器端?

以电子墨水(e-ink)为显示屏的手持阅读器,是近些来新兴的电子阅读方式。SonY的pRS650、350、950(以及前代600、300、900):支持epub规范。

(3)平板电脑端

目前支持epub格式电子书的平板电脑主要有:苹果ipad1/2:ibooks软件支持epub格式电子书。安卓平板电脑:在android操作系统下,支持epub格式的阅读软件非常丰富。

(4)手机端

苹果iphone:ibooks对epub的支持效果较好。andriod手机:安卓系统上的软件与平板电脑端一样。windowsmobile/windowsphone:同样软件丰富。不过wp7上的软件尚待发掘。

3.epub电子书的制作软件

epub格式电子书制作尚在起步阶段,国内外的epub电子书制作软件还较为缺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epubBuilder:国内起步较早的epub制作软件。Sigil:国外知名epub编辑制作软件。epubStaR:目前唯一的wordtoepub工具软件。easypub:国内较出色的epub转换生成软件。Calibre:国外成熟的电子书管理软件。epubmaker:国内较早的epub专业编辑软件。

二、使用epub制作电子教材的开发要求

1.电子教材的基本要求

(1)电子教材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

(2)电子教材文字说明中要包含标记重点和难点。

(3)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知识拓展和提示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内容。

2.电子教材的教学内容要求

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课程内容应根据具体的知识要求采用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测试部分可根据具体的知识单元设置。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有如下几个部分:章前言;案例导入(知识点);知识讲解;实践案例:总结与测试五个部分。图1-所示为电子教材的实践案例设计。

3.电子教材中媒体素材规范

(1)总体原则

一般来说电子教材中使用常用媒体素材按照媒体类型可划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像)类素材、视频类素材。

1)文本素材

文本素材中汉字采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

不同类型的文本素材,允许一些独有的属性。例如:

章前言:每章要提供设计师谏言和学习目标两部分的内容。

案例导入:把一个完整的案例的多个步骤总结成为几个小步骤。把可以实现一个阶段性效果的几个步骤归结为一步,简明扼要的概括步骤内容。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的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合理性。尽量使用书面用语,讲解内容清晰明了,清楚冗余信息。

知识拓展和提示信息: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拓展知识和提示信息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内容。

特殊符号:整本书中的需使用特殊符号的文字,要统一样式。如在photoshop中快捷键不适用中括号【】,工具、面板或命令需使用中括号【】等样式。

2)图形(图像)素材

图形(图像)素材应采用目前通用的pnG和JpG格式处理和存储。所有图形(图像)都要有这两种格式的任何一种格式。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低于8位色数,灰度图像的灰度级不低于128级,图形可以为单色。扫描图像的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图像素材的标注要尽量使用统一格式,例如第二章第一部分案例导入的第一幅图要使用2.1.1或2-1-1的格式,第二章第二部分知识讲解的五张图是使用2.2.5或2-2-5的格式,不管是用那一种格式,都要保证在整本书中格式的统一。对比效果图下方要另添加注释,以示区别。以photoshop为例,如图2-1所示,左图为未标注原始图片,右图为标注后的对比图。

除此以外图片的截取要符合一定的规则,留白要恰当处理。以photoshop为例,如图2-2所示,左图为不规范截图,要尽量使用右图的截法。

3)视频素材

视频类素材使用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在apple阅读器上使用Quicktime的.m4v格式,在其他阅读器上主要使用.mp4格式。视频类素材每帧图像颜色数不低于256色或灰度级不低于128级。视频类素材中的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视频要求比例4:3。

4)动画素材

安卓阅读器不支持动画文件,所以不需要提供。

(2)电子教材案例库的设计

1)案例的编写要求

首先案例必须要有现实的指导和教学意义。案例的编写一定要层次清楚,并总结归纳出阶段性步骤。

2)案例导入

编写案例导入时,至少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案例导入的案例选取十分关键,要结合前面学习的章节的知识点和本章的知识点。学生能够根据步骤一步步实现效果。相关背景资料:介绍案例发生的大环境的背景资料。案例素材文件及案例源文件。案例步骤提示及步骤详解和相关视频教程。步骤详解中的使用提示和注意事项。案例步骤归纳,以photoshop为例,把案例导入中的第6-25步归纳为以下三个大步骤。

3)案例实践

案例实践的案例要几种包含本章的重难知识点,起到复习和提升的作用。案例实践中的案例步骤不需要特别详细,要包含主要步骤,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案例。案例实践包含任务背景及素材及相关视频教程。

(3)电子教材题库的设计

1)试题的组织

试题的组织与编写必须以学科的知识点为结构。

2)试题的分布结构

试题数量要足够多,在各指标属性区间内均衡分布。每一个章节中的各个小节结束时都要设计1-2道相关测试题,以客观题为主。知识讲解部分每个知识点结束时要设计1-2道相关测试题,以客观题为主。每章节结束时,在总结与测试部分要设计关于本章重难点5道左右的主观题和10道左右的客观题。

3)试题的质量要求

试题内容要科学,无学术性错误;无歧义性,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不能相互矛盾;试题参数标注要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

三、电子教材开发的一般流程

1.使用epublisher软件创建电子教材框架

使用软件epubBuilder(掌上书苑,版本3.4.5.14)。

第一步:开始—新建—填写书名、作者。添加封面图片。点击确定。

第二步:命名章节名称。点击新建章节可以进行章节的创建。点击降一级按钮,即可生成节。

第三步:点击生成epub,生成一个拓展名.epub的文件。

第四步:把生成的拓展名为.epub的文件改为拓展名为.zip的文件。解压文件到文件夹。打开文件夹,共生成五类文件。包括meta-inF文件夹、opS文件夹和mimetype文件。

第五步:打开opS文件夹对里面的内容进行编辑。opS文件夹内包括image文件夹、css件夹、chapter文件、ncx文件和opf文件。每个chapter对应在epubBuilder中创建的各个章节。用Dreamweaver打开想要编辑的页面进行编辑即可。

第六步:编辑的chapter文件,在…var_gaq=_gaq||[];_gaq.push(['_setaccount','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varga=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ga.type='text/javascript';ga.async=true;ga.src=('https:'==document.location.protocol?'ssl':'www')+'/ga.js';var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s);})();var_userid='';var_siteid=75;var_istoken=1;var_model='model03';webpageSpeed=266;Urchintrack();进行文本、图片、视频、样式等的编辑,用到的图片放在image文件夹中。

2.使用adobeDreamweaverCS5软件制作电子教材内容

第一步:把生成的拓展名为.epub的文件改为拓展名为.zip的文件。解压文件到文件夹。

第二步:打开文件夹,共生成五类文件。包括meta-inF文件夹、opS文件夹和mimetype文件。

第三步:打开opS文件夹对里面的内容进行编辑。opS文件夹内包括image文件夹、css文件夹、chapter文件、ncx文件和opf文件。

第四步:每个chapter对应在epubBuilder中创建的各个章节。用Dreamweaver打开想要编辑的页面进行编辑即可。

第五步:打开想要编辑的chapter文件,在…var_gaq=_gaq||[];_gaq.push(['_setaccount','Ua-22575914-1']);_gaq.push(['_setDomainname','']);_gaq.push(['_trackpageview']);(function(){varga=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ga.type='text/javascript';ga.async=true;ga.src=('https:'==document.location.protocol?'ssl':'www')+'/ga.js';var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ga,s);})();var_userid='';var_siteid=75;var_istoken=1;var_model='model03';webpageSpeed=266;Urchintrack();进行文本、图片、视频、样式等的编辑。

3.生成epub文件

添加内容后,把meta-inF文件夹、opS文件夹和mimetype文件这三个文件重新打包成zip文件,然后把生成的zip文件的改变扩展名改为.epub。

4.同步

把生成的.epub文件通过itunes同步到ipad上即可。

四、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在不断拓展知识面,也更希望有界面友好的工具促进知识的学习,电子书应运而生。也正是由于电子书的出现,出版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工作岗位在变化,它需要员工更加灵活,其具备更新的知识。不久的将来电子教材必将据有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会有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epub阅读开发中来,使其能够在不同平台上流畅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姝,王晓晨,陈桄,黄荣怀.基于epUB+SmiL的同步发声电子书开发技术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07.

[2]周晓明,王朋娇,赵姝,丁杰.epub格式电子教材在儿童读物中的设计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09.

[3]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教材开发与功能评估[oL].http:///product.sf.3781261.1/.

[4]袁丽娜.电子教材给高校教学改革带来的启示[J].出版参考,2012,24:47-48.

[5]王俊宏.电子书包的发展及其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2:93-94.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知识经济;资讯;粗读法;精读法;研读法;知识体系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能不断更新知识,高效率获取资讯的人才。而绝大部分的学习是通过阅读开始的,高效率获取资讯离不开快速精确的阅读,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时展的需要

21世纪是文献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我们急需尽快获得各种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而绝大多部分的学习和获取资讯是通过阅读开始的。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在校学生能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那么就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得到锻炼与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的需要

上课时发现学生读完一段不知主要内容是什么,甚至读完某一句话也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学生在做练习与测试时也不注重读材料,不善于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甚至读不懂题意要求,因而导致所答非所问。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二、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效率,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及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践证明,对有兴趣的材料,阅读时阅读速度快、理解深刻;反之,阅读速度就慢、阅读后印象就浅。因此,根据课文内容,在导读单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或鲜活的生活案例,并巧妙地设计一系列与教材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一课时,在导读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工程师张某有一儿一女和她的母亲,妻子早逝,还有一个姐姐和他们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他的个人财产有图书字画、因一项技术发明而获得的20万元奖金和单位分给他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还有他生前承包的10亩耕地。张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图书字画留给他的姐姐,对其他财产未作处理。同时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结果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教材,思考探究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还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就反复看书,研究教材上的观点,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还生成了许多新问题,如,张某承包的10亩稻田应怎么处理?张某的家人还能不能继续在单位分给张某的楼房里居住?单位会不会收回房子?对于这些问题,我则建议学生上网查《继承法》的有关内容。从而延伸拓展了知识。

2.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与能力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如朱子读书法、顾颉刚读书法、杂读法、粗读法、精读法、复读法、研读法等,每种阅读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优势,但没有一种阅读方法是万能的,是孤立存在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与程序进行阅读。

(1)“粗读”一遍。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粗读”。阅读时不要出声,要做到“眼脑直映”;不要重复阅读,要集中精力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读时要迅速概括每段的中心意思,即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精读”。让学生在第二遍阅读时,在框题、目题前加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等词语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专读正文,一段正文连续读几遍,直到读懂这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或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题目标在相关段落的上面。

(3)“研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通读课文,找出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写出知识结构图,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重点看一下课文中的案例、资料及导读单中的资料与问题,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课文及导读单中的案例问题,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感悟、理解及不懂的内容写在相关内容旁。

3.教师要转变思想,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机会

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充分阅读,就能读懂课文,就能概括出主要知识点,并能理解课文内容,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一个学生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这句话时,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我让他反复读几遍。读了六遍后,他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画上了横线,用斜线连上,写上了“重要性”三个字。因此,我们应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

总之,我们应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并为学生日后的高效率获取资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