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2:03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1

关键词:人口;发展趋势;经济影响

中国近20年来形成了“低人口增长、高经济增长”的人口经济新格局,充足的劳动供给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经济高增长,但同时也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就业、资源和环境压力。本文通过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中国未来经济形势。

一、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从人口增长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且逐渐开始减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从劳动力人口增长趋势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总规模将不断减少且高龄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据联合国预测,2045年劳动年龄人口将下降到8.97亿人,2050年进一步下降到8.7亿人,但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都将大于2000年8.6亿人。另外,我国15-24岁的低龄劳动年龄人口在迅速萎缩,而55-64岁的高龄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加。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年龄一直在上升,从2000年的35.7岁上升到目前的37.2岁,预计2020年上升到39.7岁,平均每4.4年上升一岁。

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来看,首先,随着生育率的转变,人口抚养比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其次,随着生育率下降,我国从2000年末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中国的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加。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即老年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的规模和比重都将出现大幅增长。

二、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老年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带动老龄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应制定老年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增强老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挖掘市场机会,大力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如照顾老年人起居的服务行业;为老年人接触社会提供设施;为老年人的健康和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服务;开发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产品等。老龄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国家和社会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能力,并成为引领内需投向、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新领域。

(二)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21世纪前30年,我国总的劳动力资源暂时不会出现短缺问题,这是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但2030年以后,随着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将会出现。人口老龄化还将导致劳动力中年轻人的比重降低,不利于技术创新,这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是一种环境威胁。

2.人口老龄化对投资、储蓄的影响

老龄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储蓄率在长期中将处于下降趋势,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我国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变少,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在投资需求仍然旺盛的情况下,储蓄率下降将导致可用的投资资金紧张,当储蓄下降小于投资时,就会出现储蓄缺口,导致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上升,这都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和医疗体系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日益减少,使国民收入中用于养老、老人的护理、医疗等非生产性消费支出不得不大幅度上升,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将逐渐显现。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并且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所能提供的保障能力还十分有限,社会养老能力亦十分欠缺。另外,老龄人口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因此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设施及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人口低增长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中国人口增长的迅速下降不利于消化吸收过剩生产能力、扩张消费能力。日本在短缺经济下,其在战争的废墟上很快复苏,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神话,而在过剩经济下,虽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但已辉煌不再,因为老龄化的加速,人口不再增长,曾经拉动经济增长的汽车、电子通讯、房地产等支柱产业很难在老年人众多的社会找到市场。此外,人口增长还具有调节劳动力供需的短期效应和增加长期的劳动力供给,特别是通过稳定生育更替水平而实现的人口增长,对保证未来年轻劳动力的供给,具有未雨绸缪的作用。

三、对策

(一)计划生育应以稳定生育水平为主

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有严重影响,我国的生育率已经很低,长期持续的低生育率会造成人口快速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我国非常有必要阻止生育率的进一步下滑,根据我国现状要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政策调整不能急于转向鼓励生育,而应建立在稳定生育水平的目标上。只有保持人口稳定适度的增长,才能保障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准繁荣状态。

(二)实施积极老龄化策略

老年人拥有的丰富经历和经验是年轻劳动力难以企及的,我们不能把他们一律视为需要被供养、被救助的对象,而是要鼓励老年人参与就业。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发展适合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在具体的薪金制定和管理政策上给予超龄工作的老年群体有效倾斜,比如提高这一群体退休金的比例,或者是对于雇用老年群体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的充分扶持;在适应整个社会发展背景的前提下推行更加灵活的退休机制等。

(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自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来,改革的首要方向是扩大保障覆盖面。城市社会养老保险要形成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扩大交纳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面,尤其要注重进城务工人员的个人账户的建立。改革退休养老金机制,在资金筹集、管理运作以及养老金发放方面,应该逐步分离,按照不同的管理方式分别实施。扩大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构建老年人多元化收入体系。另外,要多方面挖掘个人的养老资源,研究资产(如房产)养老的可行性,保障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静.中国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趋势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12(56):69-72.

[2]海,张平,王贵鹏,等.中国未来二十年的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J].金融发展评论,2013(01):69-76.

[3]王卫琴.试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7-8.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生育率

中图分类号:C92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5.018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5-0046-04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这段时间内,我国人口发展处于自发的和无计划的状态,出生率很高,加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840~1949年的2.6‰猛增到1952年20‰,1953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已突破6亿大关。此后,多年居高不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加上3年困难时期过后的补偿性生育(1963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4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33‰),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提示总人口已超过7亿,截至1969年总人口已突破8亿大关。此后,为了减轻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缓解尖锐的人口经济矛盾,中国陆续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从1973年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到1974年2月中共中央肯定按“晚、稀、少”要求结婚和生育的政策,再到80年代初期的“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直到由“少生”向“只生一孩”的转变,中国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中国少生4亿多人,在此期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22.2%下降到2007年的20.1%,中国人口年增长占世界人口年增长的比例从1982年的18.4%下降到2007年的10.3%。可以说,中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成效显著。

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在带来生育水平下降的同时,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快速增加,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在京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关于已经在中国实施了2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学者各持己见。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2009)指出:独生子女家庭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九大风险”,其中就包括独生子女政策下传统生育文化的改变最终威胁人口持续发展的风险;蒋英红(2007)提出: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改善老龄化状况的直接方法就是放宽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石齐平(2007)认为:一个社会人口老龄化,不仅大幅加重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健负担,更会减缓整个社会的活力、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维持现有的生育政策仍有必要。例如,于学军、杨书章(2000)利用多区域分孩次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对中国未来50年的人口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并最终认为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点不应是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而是稳定在目前的生育水平。中国社科院李小平(2007)研究指出:从紧控制生育,进一步减少生育数量并早日转入减少人口总量的进程,而不是放宽生育政策,才是优化人口结构的真正出路。

上述研究,虽然考虑到了计划生育影响的社会各个方面,但其研究仍存在不足:第一,大多数学者对政策影响只注重于逻辑分析,而很少使用实证检验,其观点和结论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撑。其中仅有于学军、杨书章(2000)根据计量模型和部分数据来得出结论,但作用仍十分有限。第二,在涉及到计划生育与人口结构的关系时,多数研究都没有事先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具体影响程度。人口结构变迁,究竟有多大程度是由计划生育和经济发展所引起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回答,然而这个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放开的判断紧密相关。此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速度和趋势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国际上处于何种水平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关注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与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入手,预测未来的人口结构走向及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判断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应当持续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对弥补人口结构和政策研究中的实证缺失意义较大。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假设将人口年龄分为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于国内,选取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和各省市(不包括重庆,1997年以前四川省的数据计算也不包括重庆市)历年来的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出生率数据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作为样本,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我们仅选取1995―2007年共13年的时间序列样本,之所以选取不同省市的资料,是基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国外,重点选取20―30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和30个高收入国家在2008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年龄结构截面数据用作国际横向比较研究。

(二)1953年至今中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

1、全国性的人口结构变动

根据1953、1964、1982、1990、2000年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及2007年人口数据,绘制了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图(如图1),以反映我国人口结构变动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的总人口中0―14岁的少儿人口所占比重在1953―1964年增长6%之后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07年仅占总人口的17.87%,而劳动人口自1964年以后比重持续上升到2007年的72.78%,这说明我国自1964年以来一直受益于“人口红利”效应。老年人口比重自1953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增长速度加快,2000年达到6.96%(接近临界水平7%),2007年已达到9.36%,接近了10%。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如果一国或地区的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比重超过7%,0―14岁少年儿童数量比重低于30%,则认为该地区的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那么在前一标准下,中国从2000年左右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至今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于2007年末已经达到9.36%的水平;若从少儿人口看,我国自1990年(提前10年)即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这说明,人口老龄化将在未来给我国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2、各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变动情况

根据经济区域的发展,将全国(不包括重庆、台湾)分为东部沿海地区(12省)、中部内陆地区(9省)、西部边远地区(9省)三大区域,分别看1995―2007年的老年人口比重变动情况。

东部沿海地区:多数省份早在1999年以前老年人口比重即达到7%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老龄化程度平稳上升。部分省份,如北京、江苏、浙江等自1995年更早步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老龄化速度较快,绝对水平也高于其他东部省份。

中部内陆地区:总体上老年人口比起点较低,但上升较快,多数省份于2003年比重达到7%,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相比于东部地区平均而言滞后4年时间。

西部边远地区:老年人口比除陕西、四川外,其他省份老年人口比的绝对水平起点低,上升速度缓慢,大多于2007年左右才初步达到7%的水平,相比于东部地区滞后8年,比中部地区滞后4年,部分省份,如、宁夏、青海等地于2007年仍在7%以下,说明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为成年结构。

以上在全国实施一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根据经济区域划分的人口比重图初步说明,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三)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1、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世界参考水平

在全世界共取30个高收入国家2007年的样本数据,包括人均实际GDp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老年人口比和人均实际GDp(美元)分别设为变量Y和R,对其做回归,其回归结果为:

r=0.052+0.0055y(1)

(1)式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对老年人口结构变动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0055=0.55%,处于中国各省市中的较低水平。

2、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水平

取中国1995―2007年老年人口比和人均GDp(美元计,2007年平均1美元=7.5215元/人民币)的数据,对其做检验,发现其真实人均GDp是2阶单整的,其老年人口比为1阶单整的,故对人均美元GDp的差分(DY)和老年人口比做回归,可以看出二者存在协整关系,得到

r=0.075+0.00024y(2)

(2)式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对老年人口结构变动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00012=0.024%

四、未来人口结构变动预测分析

既然存在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在未来会导致人口结构进一步老化、年轻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那么我们取2007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对从2007年算起10年后的人口结构做一个简单的趋势预测。

根据2007年的数据(以0.09%的抽样比数据为样本),其人口出生率为1.21%,死亡率为0.693%,净自然增长率为0.517%,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算出:

(1)一年后新出生人口为14383人,假设每年的增长人口相同,大致可以估计出10年内新出生人口总计为143830人,即2017年的0―10岁年龄段的人口数;

(2)中国目前的人口平均寿命约为75岁左右,据此我们假设目前在60岁以下的人口在未来10年内不会有减少(排除非自然死亡的情况,即意外事故、疾病等),那么从10―19岁至50―59岁的年龄段各组人口数均向后推移,成为2017年相应下一年龄段的人口数;从此可以得出,由于我们假设75岁以前的人口不会减少,那么人口的死亡则全部来自于老年人口的自然死亡。根据2007年的数据,人口死亡数为8237人,除以老年人口(65岁以上)数162209人,则老年人口死亡率为5.078%;

(3)2007年从60―69岁年龄段开始往后,在未来10年里则会出现人口自然减少现象。对于目前处于60―69岁的人群,我们仅从65岁开始观察并且只从2013年算起(因为小于65岁的人在未来10年不会达到75岁,而65―69岁的人只有在5年后才会开始达到75岁以上):

首先,2013年69岁的人口会达到75岁,2014年68岁的人口达到75岁,以此类推,到2017年,根据老年人口死亡率计算,2007年60―69岁这一段的人口减少数为39849×(1+(1-x)+(1-x)2+(1-x)3+(1-x)4)*x(其中x等于5.078%,39849为2007年65―69岁人口数),等于9136人,则2017年70―79岁年龄段人口数为90847―9136=81711人;

其次,对于现今在70―79年龄段的人,由于样本数据仅能以5年作为一个观察期,因此我们假设其在未来10年各个年龄的人均会自然减少,那么我们得到10年内共减少人口为54221×(1+(1-x)+(1-x)2+(1-x)3+(1-x)4)*x=12431人,则2017年80―89岁的人口数为54221-12431=41790人;

再次,同样我们可以推算出2017年90岁以上人口为12130人(不考虑高龄老年人更高的死亡率的可能性)。因此,在2017年预计总人口数为1322524人。

(4)按照标准人口结构分类,2007年0―14岁人口为212476人,15―64岁人口为865051人,65岁以上为111211人,分别占总人口比为7.09%、72.77%、9.36%;那么到2017年0―14岁人口为143830+59996(2007年0―4岁人口数)=203826人,15―64岁人口为893309(2010年20―60岁人口数+2007年5―10岁人口数+2007年50―55岁人口数)人,65岁以上人口为225389人,其占总人口比为15.4%、67.5%、17.1%。

由上述估计可得,与2007年相比,2017年老年人口比重增长近一倍,已经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水平,而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下降了7.24%,可以看出在计划生育政策不改变的前提假设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五、研究结论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全国范围看,中国自2000年左右即步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中国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近10%的水平;从地区看,东、中、西部相继步入或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彼此之间均有4年左右的滞后期。

从经济增长角度考察人口结构变动,中国各个省市的情况各不相同,从所收集的数据的回归结构可以看出,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始终超过生育政策因素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影响,但同时与国际水平相比较,经济增长对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影响又小于国际高收入国家相应的影响水平和国际平均影响水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人口结构的外推预测来看,中国未来10年的老龄化速度较快,程度较深,至2017年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劳动人口比下降显著,因而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提高社会抚养比,进而有损未来经济增长潜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和人口结构的影响因素看,还是从未来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看,中国老龄化加速、加深的趋势已经确定无疑。在此假设下,中国有必要适当改变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或采取相应的替代措施来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放缓老龄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于学军、杨书章.从21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变动趋势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艰巨性[J].人口研究,2000,(02):1-8.

[2]杨玉华.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政策的“逆向选择”及其政策思考[J].社会发展,2007,(07):45-49.

[3]石齐平.国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口政策需要第三个“维度”[J].中外管理,2007,(02):16.

[4]郑贵廷、韩鹏.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学再审视[J].人口学刊,2007,(06):23-26.

[5]姚从容、李建民.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状况: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人口学刊,2007,(06):18-22.

[6]朱国宏.下一世纪初中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J].复旦学报,1999,(07):109-116.

[7]彭秀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应用一般均衡分析人口研究[J].2007,(04):12-22.

[8]陈卫.中国生育率转变与人口老化[J].人口研究,1993,(05):14-20.

[9]李仲生.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2):70-76.

[10]贺菊煌.人口变动对经济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04,(02):1-7.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3

这一判断并非无的放矢。早有学者指出,将日本过去失去的二十年完全归咎于“广场协议”是荒谬的,更充分的理由是日本令人恐怖的老龄化趋势;无独有偶,欧洲近年经济下滑,固然有竞争力不足、福利政策上的应对失误以及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因素,但其经济衰退的“实质仍是储蓄率不足造成的”,其元凶正是欧洲国家普遍的人口老化;同理,人们更看好未来印度的经济增长趋势,其直接的理由正是印度未来拥有的庞大的年轻人口,这和二十年前世界普遍看好中国的理由如出一辙。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已远远超出一般经济政策选择的范畴,与之相比,财政、货币政策更像是一种战术性的调整策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经济行为具有显著异质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必然通过影响生产、储蓄、消费、投资等一系列中介变量最终传递到经济增长上来。研究显示:虽然低出生率导致的老龄化能够降低资本积累的动态无效率。但必然也会伴随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双重下降;有研究发现:各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最佳期总是与该国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比例正相关;有研究证明,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众多因素中,最终的决定因素只可能是人口年龄结构;另有研究证实,一国经济波动的驱动因素甚至于资产价格泡沫,都与该国人口年龄结构有关;还有文献发现,不同地区股市涨跌的长期趋势与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高度吻合……

囿于种种原因,国内对人口问题的研究长时期局限于人口学范畴和社会保障领域。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只在近两年才刚刚起步。学者们研究发现,与国际上一样,国内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也存在内生性;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中国经常项目账户变动几乎都是由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所决定……无疑,这些都为将来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打下了基础。但无庸讳言,相关研究依然薄弱和不足,仍然存在不少缺陷。有部分学者就将人口数量与人口年龄结构的概念混为一谈,不少研究文献的结论所隐含的假设条件完全缺乏逻辑和经验证据,少部分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结论是似而非,而更多的研究侧重于“回顾”,缺乏前瞻性分析。

中国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深入研究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引起的经济效应,以及系统研究其传导机理对于人口结构明显趋于老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具有及其重要的政策含义和战略价值。整个社会有必要清楚: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实质性转折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存在多大的腾挪空间?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对生产、就业、消费以及投资产生影响?如何消化因人口老化对房地产市场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致命冲击?如何应对由此可能导致的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其对利率市场化及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会带来哪些不可预测的结果?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究竟在多大范围内能够延缓因人口老化削弱的经济增长潜力?未来中国储蓄率曲线如何构造?其对寿险市场的结构以及资本市场会带来哪些正负效应?银行理财产品会产生何种结构性转变?人口结构中寓含着哪些货币政策含义?是否存在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胡惟庸线”?等等,这些都有待国内学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梳理和预判评估。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4

关键词:老龄化;劳动力;供给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66-02

人口老龄化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渐缩小的现象。劳动力供给一个后果是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导致整个劳动力人口中高年龄人口比重增加和低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总体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根本改善、生育水平持续下降以及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过程。

一、广东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发展特点

据2005年人口抽样,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656.8万人,比2000年增长24.8%。按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2000年之后广东省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进程较其他省份稍慢,主要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省人口迁移,尤其是引进年轻劳动年龄人口而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广东调查显示,老年人发展、分布特点是:

1.老年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并呈现出中、高龄化趋势。通常以65―80岁及以上人群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来反映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十五”时期,广东老年人口净增147.57万人,增长27.6%,老年人口的增长率高于全省总人口的增长率;2000―2005年,低龄组(60―69岁)占全部老年人口的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中龄组(70―79岁)和高龄组(80岁以上)人群则分别上升2.68、1.27个百分点。老年人口结构呈现出中、高龄化,高龄化比重迅速增长。

2.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出现人口老龄化。15―65岁劳动人口规模从2000年的4933万人,预计到2030年达到6200万人左右,其人口比重也达到70%左右。从数量和比重来看,目前广东省劳动力供给相对比较富余,但劳动内部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0―14岁少年比重从2000年的27.15%下降到2030年15%左右,数量由2000年的2033万人降到2030年的1500万左右,呈明显的递减趋势。65岁人口比重和数量明显上升,从2000年523万上升到2004年的2000万左右,比重也从7%左右提升到20%左右。其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劳动力增加供给幅度和少年儿童递减速度。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将不可避免地形成人口老龄化。

3.珠江三角洲人口老龄化低于粤东、西、北。2000年,广东省老年人口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老年人口占总量32.8%,粤西占27.9%,粤北占19.5%,粤东地区占18.5%。除江门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都低于10%的老年型人口标准;而粤北、粤西60岁以上老年人口都超了10%的老年型人口标准;粤东已经达到老年型人口标准。从四大区域整体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6.4%,粤东为9.4%,粤北地区为12.2%,粤西地区为10.96%。也就是说,粤北、粤西地区已经步入了老年型社会行列,“未富先老”情况严重,而粤东也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相比而言,珠江三角洲地区离老年型社会还有一段距离。

二、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预测

为揭示未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对老年人口及劳动力进行预测。根据生育水平和模式的不同,死亡模式假设、人口迁移模式假设、人口流动假设和出生性别保持不变,引用方案:中生育率假设+死亡率假设+迁移假设+流动人口假设。此方案在对广东省2000―2040年老年人口的人数规模和比重分析后,提出未来广东省人口老龄化趋势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未来40年中,广东总人口仍然增长,但老年人口比重占整体人口比重越来越大;从未来劳动力供给绝对数量看,人口结构比例严重失衡,劳动力参与率降低,对人口和经济生产都有极大挑战。

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少年儿童比重过轻,预示未来劳动力资源供给出现短缺。

“十一五”期间广东户籍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34万人,2010―2020年间,老年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加速扩大,年均增加26万人。2020年老年人口规模为900万人,20世纪50―7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将开始进入老龄,2020年是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时期,人口老龄化不可避免。少年儿童人数比重下降,假如出生率和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下降,长期必然会导致总人口缩减,劳动力供给的严重短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从区域看,珠江三角洲老龄化速度慢、程度轻,而粤东、粤西、粤北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重。受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影响,粤北迁出人口和流出人口多,无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都最高,2005年高达8.5%~8.6%,2010年超过9%,2020年达到11%以上。珠三角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最低,2005年为5.4%,2010年为5.7%,2020年可达到8.8%,明显低于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粤东和粤西老龄化程度和速度的变化介于珠三角和粤北之间。但无论哪个区域,21世纪30年代以后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状态,粤东、粤西老龄化程度在2040年后将达到15%~20%,粤北和珠三角达20%以上。

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加重。衡量社会对老年人口的负担,采用老年抚养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反映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抚养与被抚养程度和数量上的关系。

1.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长是劳动适龄人口总抚养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人口结构预测和人口抚养比可知:15~65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数量一直增加,从数量看,劳动力供给还算充裕,对广东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供给,随劳动力供给的迅速减少,其劳动力数量也随之减少。从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看,2020年将占总劳动人口数71.72%,其比值达到最高峰,此后开始下降,到2040年达60%左右,且更有递减的趋势,低年龄人口对社会发展极其不利。

2.人口高龄化、农村老年人口增多使社会老人抚养负担愈加沉重。高龄老人的抚养将成为老年人抚养问题的难点。高龄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生活照料、日常保健和疾病护理等方面,需要更好的社会和社区专业化服务。农村老年人口总量和比重都高于城市,与城市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既无退休保障,又绝大部分不在社会养老保障网络的覆盖范围,农村老人的供养只能更多依赖子女,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劳动人口的抚养负担。2005年农村、城市老年抚养率分别为43.4%、29.3%,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镇和城市,农村老年抚养比可能有再上升的趋势。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给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中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员比例将上升,而年轻劳动力所占比重将下降,造成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老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年轻劳动力不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的产业和技术遭淘汰,不断引进新技术手段和工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是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在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这种情况表现就更为明显,有技术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需求旺盛,而没有文化,技术落后的老年劳动力将会过剩,面临着失业,再就业也非常困难,对未来劳动力供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思考

1.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逐步减缓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平衡。可在一段时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实现人口增长转变,也可通过调整适当生育政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广东省人口结构还在进入老龄化路上,需要一段时间才充分进入老龄化阶段。通过科学推断,在生育低峰时间内适当调整生育政策,可填补老龄化后的劳动力空缺。另外,人口中少年儿童数量越来越少,必然对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影响,同时造成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越来加重。为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制定政策鼓励合理生育对象多生、优生,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

2.把握人口红利机遇,适当引进外来工,填补劳动力短缺,分担人口老龄化压力。一般将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做是人口对经济的负债,简称人口负债;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因素看做人口对经济的红利,简称人口红利。由于大量青壮年流动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使广东成为人口红利的直接受益者,“未富先老”的状态要比全国其他地区轻,其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也比全国早到来,延续的时间比全国更长。人口年龄结构低负担的“黄金”时期,受惠于人口红利阶段。广东仍然要适当引进外来人口,同时,对外来人口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合理有序引进所需劳动力资源。对人才资源上,鼓励外地人才的流入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引进,合理优化人才引进结构。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5

关键词:老龄化,老人住宅,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我国老年人现状

1.1人口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国际上通常采用老年系数、少儿系数、老少比等指标。所谓老年系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总数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少儿系数是指o-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增大表明人口年轻化,当这一指标缩小时,就从反面说明了人口老龄化。按联合国标准,认为少儿人口比例,30%以下为年老型人口。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老少比低于15%的人口被看作年轻型人口,高于30%的被看作年老型人口,介于两者之间是成年型人口。

1.2老年人现状

随着时间的迁移,国内计划生育已见成效,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据我国老年科研中心日前对城市老人情况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照顾,年轻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98%的老人依靠自我养老,老人的生活起居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矛盾所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逐渐向精神层面转移,而在老年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尤其需要心理的安慰和满足,所以,老人的基本生活,精神生活和与其相关的服务设施已经不止是每个家庭急需处理的问题,更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准。

2传统老年人的居住模式

在传统封建社会中,以长为尊,一大家人往往为一个体系庞大的家族,在一起居住。以中国传统的合院形式为例,根据长幼辈分之分安排居住在不同等级房间的同一个整体建筑里。这样的安排使得老幼和壮年一同相处,在年龄上和心理上形成了互补。共同居住的方式也弥补了老年阶段在心理上容易感到的空虚和寂寞。

3未来我国的老年住宅发展趋势

3.1老人住宅未来的选址趋势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族逐渐解体,向小家庭为单元的形式发展。人口的暴增带来的是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年轻人往往长时间在外工作,而在家的时间变得很少,能用来陪老年人的时间也就更少了。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180多万老年人口中“空巢家庭”已近30%。老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已不再限于是每个家庭的问题,而是已经上升到了社会层面。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起居,疾病医疗,娱乐活动都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单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高要求,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习惯差异的矛盾逐渐明显起来,使得年轻人和老年人开始考虑分开居住。然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高房价却成为一个瓶颈。但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对于老年住宅的设计因其所要求的全套服务设施所占面积较大,故应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在地价高昂的市区地带,利用其已经趋于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面积较小的老人住宅设计;二是将老人住宅的设计放于城区以外,以追求舒适的面积,同时,城郊或偏远地区能够提供清新的空气和高质量的环境,形成天然景观。其新休憩的公共服务设施很有可能是附近唯一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提供老人以多向选择。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们相信社会福利设施的质量一定能达到先进水平。待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一流化之后,交通便利,住宅附近配备医院,医院具备治疗、抢救、咨询的功能,一方面让老年人生活愉快,延年益寿另一方面方便老年人医疗保健而以国内的现状。故在不久的将来,以第二种发展趋势更为现实。

3.2老人住宅未来的设计形式趋势

对于老人住宅所要求的绿化,日照等因素,除非在偏远地价便宜的地区,否则独立的低层单元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为了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今后的发展往往偏向于高层住宅。那在高层住宅这种密度大日照采光通风都不是十分优良的住宅类型中如何实现老人住宅的各方面要求呢。老年住宅的层数不宜多,应在四层以下,超过四层则应增设电梯,有条件时应设坡道作为竖向交通手段。住宅环境应有相当的室外绿化、活动场所或相当面积的露台、天台、阳台以适应老年人喜欢休闲活动、贴近自然的特点,老年人住宅的室内外环境及设施、设备均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那么根据这些基本条件,要在高层住宅中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平面相互错位结合的形式,每一层都留出足够的灰空间和室外空间,并做优良的景观设计,将绿色带入每户,置于每个露台,天台,阳台中,让老年人可以直接和大自然相接触。根据错位的方式,每层的突出部分便可享受到充足的阳光,而凹进去的部分可以作为交通通道等。,以充分利用竖向和横向空间。然而这种设想毕竟只适用于中偏低层,而高层部分并不适合于修建成老人住宅。而为了充分利用,高层可居住年轻的子女,使子女和老人虽然分离,却有着很近的距离。社会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对于有子女的老人,不同的居住方式(与子女同住、与子女就近居住、与子女较远距离分住)对子女赡养老人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老人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因此,许多国内社会学者认为分而不离的赡养模式最值得提倡。这样就解决了在昂贵的土地上建设老年住宅的问题。底层空间作为老年住宅有很多优势,比如方便老人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整栋住户交流、防卫、认同。所以低层的住宅为老年住宅,高层为青年住宅,这同时也可以满足青年喜登高望远的一种心理。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中国,老人住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住宅形式,并且会更加人性化。其所处位置多位于非城中心或城郊,但却有着便利的交通。其住宅形式虽为密度大的高层,但以分而不离的形式,形成了青年住宅和老年住宅的综合社区,每户均能接受到足够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人口密度大的小区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得更多的老年人可以聚在一起,组织活动,弥补子女不在身边所带来的空虚感和寂寞感。未来的这些老年住宅的发展趋势,也使得社会的公共福利更上一个层次,使得社会更加文明化。

参考文献:

赵京彦,冯胜东,对我国老人住宅建设的思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

彭涛,应对老年家庭“空巢化”的社区老年住宅研究【J】.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2006

金笠铭,浅谈美国老人住宅的研究和设计【J】.世界建筑,2002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6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养老金缺口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长的一种趋势。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是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作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速最快的国家。由此反映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伴随人口老龄化必然出现养老金支付在社会保障总支出所占比重的上升趋势,与GDp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转轨后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是否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及持续性,必须对其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养老金支付负担。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特点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cssci期刊目录。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公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示养老金缺口,“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头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第一阶段,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第二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第三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至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

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6亿,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实现从人口成年型向人口老年型转化只用了短短的18年时间(1981~1999年),而发达国家一般持续了几十年养老金缺口,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发展来势之凶猛。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我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下半叶,我国将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老年人口大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我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2.老龄人口的城乡二元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距明显,经济发达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

3.老龄化先于现代化,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养老金缺口,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是在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大背景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因此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另外,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一千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之列,从此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给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影响,是对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就在于养老保险已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庞大的开支项目。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试点,到1997年国务院正式推动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经过十余年的实践,目前已形成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不断完善,参保人员逐年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也逐年增加,养老金缺口问题也日益严峻cssci期刊目录。《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

2002年以来,我国养老金当期缺口(当期养老金支出与养老金收入的差额)每年一直徘徊在500亿-600亿元人民币。据测算,全国基本养老金收入的15%-20%要依靠国家财政补贴。近五年来,中央财政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补贴金额高达2093亿元。据有关研究表明,如果现行政策不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社会统筹养老金赤字”将在2016年后真正凸显出来,在2035-2040年达到高峰,每年将产生1000亿元的“社会统筹养老金赤字”,高峰时将累计达到8000亿-10000亿元,2050年回落至4000亿元。而据亚洲发展银行统计,目前中国养老金的资金短缺已达62亿美元,到2033年,将升至533亿美元。

三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一)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预算拨款。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民生状况”重视和关注程度的提高,以及由于我国财政收人的逐年增加,社会保障经费的支出也在逐步扩大。2003—2008年期间,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支出平均年增幅近15%,但与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相比,增幅仍然较小。如果要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仅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自身的财务运行机制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政府的财政补贴是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的重要保障养老金缺口,因此,应当逐步调整和优化未来中国财政支出方向,使其朝养老保险进行适当倾斜,以弥补基本养老金的巨大缺口。

(二)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尽管近年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已经形成,然而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计划而言,第二层次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第三层次的个人储蓄计划的发展明显滞后。由于这两个支柱过于薄弱,也大大限制了它们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因此,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尤其是加快推动第二、第三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是实现养老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基础上的特殊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这客观上就要求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偿运营,以化解通货膨胀对养老基金造成的贬值和基金支出负担增加的风险。因此,必须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较为广泛的投资,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市场不完善,金融风险较大,在选择投资产品时必须把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注意防范各种风险。

(四)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严把提前退休关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多数学者对退休年龄偏低及其造成的养老基金压力已达成共识cssci期刊目录。但对于是否应提高退休年龄,大家的观点并不统一。我国在经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机会有限,短期内大幅度地提高退休年龄确实会带来就业压力。但从长远角度看养老金缺口,提高退休年龄势在必行。延迟退休年龄既可增加养老基金的积累年限,又可相对减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严禁提前退休。提前退休可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严重侵蚀,是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应严把提前退休关。同时可以适当推行弹性退休制,在一定年限范围内,允许员工在退休或继续工作两者间进行选择,采取灵活多样的做法,逐步提高退休年龄,以期实现既减轻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又能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双重目标。

(五)加快制定并颁布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法》

养老保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项目,制定并颁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养老保险法》关系到养老保障改革的兴衰成败,只有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养老金支付、养老金运营和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养老保险制度才不至于滑出正常轨道,才能确保养老保障制度规范有序地运行,为养老保障制度创造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建立起长效机制。

总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必然呈加大的趋势养老金缺口,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近年来,中国从未停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不足,逐年扩大的资金缺口已使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鉴于此,我们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养老基金的预先积累,建立起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多层次,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管理规范化,可持续运行的养老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尹良春.千方百计解决好养老金缺口问题[J].天府新论.2009,6

[3]王胜谦.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问题[J].财政研究.2006,11

[4]杨燕绥,阎中兴.政府与社会保障—关于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思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5]蒋筱江.论社会保障与公办财政的关系[J].中国物价.2008,4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7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比较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差异也比较大,基本上是由东向西呈梯次降低的状况,东部发达地区远远快于西部欠发达地区。11月1日,河南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4%,远远超过衡量老龄化程度的世界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目前,河南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抚养比将逐步上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6%。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7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4%,比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了1.27个百分点。

第二,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老年人口多数生活在农村。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老年人口主要分布于城市,河南的情况则不同。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是河南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出0.71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迁移和流动到城市从事务工经商、参加学习和培训等。

(二)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河南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由的771万逐渐增加到2050年的2432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将成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群体。老年抚养比将从的10.4%上升到2050年的40.06%。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对劳动力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年龄结构。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河南的老龄化特点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等特点都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深远影响。根据预测数据,河南2030年以前0岁-14岁、15岁-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呈现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的趋势,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短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还不会给河南劳动力市场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河南的老龄化速度快,河南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比较优势局面也将在2015年前后结束。我们应该认识到河南省劳动力短缺是必然出现的现象。

(二)对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老龄化带来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与之对应的就是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上。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造成老年人体力或精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劳动能力衰退,不宜继续从事繁重的劳动和快节奏的生产,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二是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容易生病误工,加大企业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三是劳动力高龄化后带来的知识老化,这将会给技术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困难;四是科学史表明,青年人才对科学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天才大多是在青年或中年时期出成果的。

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河南农业基础地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引起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农业劳动力的老化,导致现有农村的农业的人口减少,并且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不利于河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中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比较严格,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无论劳动力短缺是结构性的短缺还是数量的短缺,都说明适合这种产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随着河南的经济发展,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将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对养老保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养老负担的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抚养比来进行衡量,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人数之比,实际上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河南人口抚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从13.7%上升到54.6%,上升了40.9个百分点。同期,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少儿人口抚养比从1990年的43.1%下降到2050年的28.8%,下降了14.3个百分点。由于老年抚养比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少年抚养比的下降速度,导致总人口抚养比从的56.8%增加到2050年的83.3%。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大大加重。

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还体现在养老金的支出上,随着河南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快,离退休职工也迅速增加,相应的养老金支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河南的养老负担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农村的养老保障,由于河南老龄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村老龄化比城市更加严重,使得农村的养老负担日益严重。目前,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城镇。在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与城镇相比,农村面对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四)对储蓄的影响

当代西方经济学界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储蓄的意愿是下降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从2020年前后开始,我国将由目前的高储蓄率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低储蓄率国家。老年人口比重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可提高0.37个百分点,远远不及劳动年龄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储蓄率提高1.47个百分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自己的储蓄减少,而且还会影响到家庭中年轻人的储蓄行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基本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口的增加对于家庭来说消费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老年人的消费特别是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储蓄减少的同时,将会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河南人口预测数据表明未来少年人口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也就是未来老少扶养比的总体是增加的,人口负担系数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家庭的储蓄。

(五)对消费的影响

按照消费经济学理论来说,消费水平的基础是收入水平,一般来说,老龄人口退休后,由于所领取的退休金、养老金只及原来工资活薪水的50%或70%,有的甚至更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般要低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消费水平,老年人的消费倾向较劳动年龄人口低。现有研究的结论中一般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是劳动年龄人口80%,也就是老年人的消费系数是0.8,这个数字在数据上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估计检验。

三、应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与建议

人口问题是河南的基本省情,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河南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更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一)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加快河南的科技创新步伐。对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的解决办法是是刺激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在人口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利用河南最后的人口红利期发展经济,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经济积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的劳动力进行教育和培训。促进河南的经济有劳动力密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做好准备。对于老年人也要加强教育培训,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健康低龄老年人中的高级专家和经济社会高级管理人员及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三,大力发展老龄产业。老龄化给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老年消费的特点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鉴于老年消费品市场的特殊性,政府应当及时出台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向老龄产业投资,以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创造机遇。

第四,促进河南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老龄化积累更多的资金保障。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养老基金及证券、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都要求完善的资本市场来保证。这就需要健全河南的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增加老年人口的财产性收入。

(二)协调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把养老保障放在工作的首位,城市应当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所有老年人都享有老年保险;农村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养老保险,探索和土地结合的养老保险,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把农村老龄事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照顾和扶持。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8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根据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348.26万人,占总人口的14.10%;15-64岁的人口为1935.56万人,占78.3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6.81万人,占7.56%。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1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4.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0个百分点。图1对比了内蒙古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年龄结构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从下图可知,一方面,65对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上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86.81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多59.68万人,占了当年总人口的7.56%,已超过国际惯例的7%,这表明内蒙古人口确实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另一方面,0-14岁人口的比例在下降,等这部分人长大后,相比于现在将出现更少的人供养更多老年人的情况,未来的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从人口城乡结构看,根据2005-2009年5年内蒙古人口城乡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城镇化不断载推进,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从2005年的47.20%上升到2009年的53.40%,享受城镇养老保障的人有所增多;虽然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滑,但不可忽视的是全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的突显仍是需要不断解决和完善的重要任务。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呼声日紧,无论任何形式的人口老龄化,都不仅是个人口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问题,它对各国社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各个部门和各代人产生影响。二是处于传统地位与角色之中的老年人能否适应社会环境变迁的问题。其中,解决老年人的照料和慰藉等保障问题,成为老龄化的首要挑战。目前,全区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对农村养老保障形成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人口老龄化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从全区人口老龄化本身的特点来看,不断发展的老龄化以及规模庞大的老年人群的照料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少子老龄化与长寿老龄化的趋势又使得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照料的功能十分有限,只能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全区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它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调整,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全区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不够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内蒙古养老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重要挑战则来自于它所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第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必然会大幅度提高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目前,全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的赡养率将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而现行养老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抚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养老保障机制的运行;第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大幅度地增加了养老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入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收入将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而吸收。未来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推进,国民收入的提高等因素,承担全区农牧区抚养人口足够的生活和必需的服务费用,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做出承诺的。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9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养老设施、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当前国家提倡“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421”家庭的普遍化,独生子女工作生活压力加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逐步转变了“进养老院丢人,孤寡老人才进养老院”的观念,迫切需要“能丰富其老年生活,保障自身安全,不给儿女添麻烦”的安养处所,自费进养老机构成为新的趋势。养老设施面临从有限的福利性质服务向社会化和产业化方向拓展的需求。

面临高速增长的庞大的老年人群,现有的各种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迫切需要改善,提供与需求相对应的养老配套和服务。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需求满足。

2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趋势和老龄化特点

重庆市人口转变完成的时间超前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的生育率已经接近超低生育率水平,未来人口将在低生育水平轨道上继续发展。

2.1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关于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重庆市截止2011年底,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总人口比重19.28%。人口老龄化程度已位列全国第六位。

2.2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重庆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14年超过20%,2031年将达到30%以上并趋于稳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老龄化水平到2020年将超过20%。

伴随老年人口负担持续加重,如果以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机会窗口将在2020年关闭。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关系为6.2:1,2020年下降为4.0:1,2050年只有2.0:1。(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此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在这段时间内,劳动人口对少儿抚养与对老年的抚养都比较低,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伴随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是农村的4.4倍。老年人口向城镇聚集,老龄问题也在向城镇集中,但城乡面临的老龄问题的性质可能有所不同。

2.3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重庆市是人口迁出和流出的大市,迁移流动人口加重了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人口的外移,一是提高了总人口的老龄化水平,使得常住人口的老龄化水平比户籍人口普遍高出2―4个百分点;二是加速了老龄化的进程,达到相同老龄化水平的时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至少提早3年以上;三是外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非常有限,对常住老年人口规模的影响相对较小。

3养老模式与设施的发展趋势

3.1以经济来源为标准的养老模式

对于养老模式的界定,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划分方法是以养老的经济来源为标准,将养老方式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个人储养老。所谓家庭养老是由子女或亲属提供养老经济保障;社会养老是以国家建立的养老保险为核心,也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储蓄养老是个人以年轻时进行的专项储蓄或者依靠租金、股票等经济收入自我养老。

养老模式受制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工业社会以来,家庭养老功能萎,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很多老年人依靠退休生活,即社会养老。随着社会发展,部分老年人以年轻时进行的专项储蓄或者依靠租金、股票等经济收入进行生活,即个人储蓄养老。

随着重庆市社保制度的逐渐完善,由子女或亲属提供养老经济保障的家庭养老正在逐步弱化,而由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社会养老以及个人储蓄养老正在不断加强,老龄人群的经济支撑逐步由家庭转向社会。

3.2以生活照顾方式和地域为标准的养老模式

以生活照顾方式和地域为标准,养老模式有可分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服务养老。

居住在家里由家人或雇佣他人提供生活照顾的为居家养老;居住在固定社区由社区提供护理服务的为社区服务养老,这种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模式的重要支撑,其服务对象主要包括能够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由社会福利机构提供居所和生活照顾的为机构养老,机构养老的载体是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等,这些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包括完全能够自理的老人、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完全能够自理的老人越来越倾向于机构养老,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在心理上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往往因为无法完善其生活照顾,需要专业的机构养老。总的来说,其养老需求逐步向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倾斜,所以未来需要更多的养老设施来满足需求。

3.3养老模式发展趋势

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取决于人们对各种养老模式的需求,而与这些需求相对应的养老设施选择又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导致家庭特征的变化,我们认为影响养老模式发展趋势主要来自于养老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老年人群的心理状况。

从养老资源的可获得性上来说,一方面人们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变化是基于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例如,随着人们对于社会变革的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子女有他们的家庭和生活,未来负担很沉重,不应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养老设施的认知还局限在养老院、老年公寓,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一般只能直接从养老设施的功能、规模、可达性等方面进行权衡和选择。

概括的说,人们一般对于养老设施的选择会根据各种养老资源的可获得性做出判断。老人的子女越多则获得家庭养老资源的可能性就越大,老人就更倾向于居家养老,而随着“421”家庭的普遍化,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步减弱;

而老人的收入越高则可用于未来养老的经济资源越多,就可能越偏向于独立养老;而政府提供的养老资源越多,则人们对政府支持下的养老设施会更有信心。

从老年人心理特征分析来说,随着老年人感觉器官的衰老,老年人对家庭生活的依存心理加强,希望有亲人照顾,就医有亲人陪伴,需要家人的尊重和理解,人际交往的孤独感和寂寞感需要亲朋好友排解,需要获取社会信息和周围环境,这种心理状态下,抛开其他因素的干扰,老年人均希望居家养老或获得最便捷的养老资源。

总的来说。重庆市主城区养老设施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口基数猛增,养老设施缺口巨大。

根据《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20年前,重庆市将经历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高峰期,在2005-2018年,老年人口数量将从421万增加到676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3.65%。老年人口基数猛增,养老设施缺口巨大。未来需要更多的养老设施,更多的床位。

2)养老设施需要发展更多高质量的养老机构

尽管养老设施存在缺乏的状况,但需要排队才能入住的情况并不发生在所有的养老机构。村镇养老院需要排队入住的情况并不普遍。需要排队的情况基本发生在政府投入多,服务质量、养老环境都好的养老院。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养老设施。

3)养老设施需要发展更细化、更专业的社区服务。

再多的养老机构也无法完全满足所有老人的需求,居家养老所占比重依然较大,而社区养老的相关服务和水平尚未成熟。未来养老设施需要发展更细化、更专业的社区服务。

4加强完善养老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1加强规划法制的保障

随着经济的增长,在这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同时,老年设施缺乏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短期利益压倒了居民和住区长期稳定发展的利益,因为在很多城市一些社会福利性设施因无利可图或收益较微而迟迟得不到修建和改善。恰恰这些社会福利设施对于老年人生活而言十分重要。可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在这一方面相应的规范也很薄弱。目前我们的规划法制还仅停留于在规划编制、审批、实施过程中的规范,缺乏对于居住区持续发展的发挥保障,需对社会福利性设施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全面系统的法制保障。

4.2规划管理与民政管理相协调

目前,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设施管理体系缺乏空间管理的导向性,需要规划管理和民政管理相协调。

4.3完善养老设施导则

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在完善居住区的服务功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保障的作用。但是在养老设施方面难以适应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目前随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出台,养老设施作为社会福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规划编制中必须考虑的部分,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建议制定合理的地方养老设施导则与现行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相衔接,作为强制性的配套设施纳入规划编制和管理中,这将有利于养老设施在规划中落实。

4.4完善社区服务为主的养老设施

近年来,在“就地老化”和“居家老化”理念的影响下,国家一方面在鼓励民间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办养老机构朝着“社区化”、“居家化”的方向调整结构,尽力为老人提供结合住宅和护理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尽可能的贴近老人熟识的社区,实行开放式管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从养老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老年人群的心理需求的因素来说,老年人养老需求也倾向于需要居住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家庭和亲友的照顾,若以“持续照顾”的理念为导向,强化家庭及亲友在供养老年人方面的责任,那么在养老设施选址和规划布局上就需要向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养老倾斜,以居住区、居住小区为重点发散单元,增加千人床位数的配置比重。

完善社区服务为主的养老设施就是将完善居住区、居住小区级的养老设施和社区医疗、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形成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结合的载体,拉近父母与子女在空间上的可靠性和可依赖性,真正实现对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

4.5结合实际规划发展市、区级的养老设施

通过对老龄化发展趋势、养老模式发展趋势、养老设施供需发展趋势的分析,再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认为养老设施规划的导向应强化和完善居住区、居住小区层次的养老设施服务网络,以社区服务为主,形成规模化效应。但是在调研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规模较大、设施齐备的养老设施往往人满为患,而规模较小的社区级养老设施缺乏政策扶持且经济成本较高往往得不到发展。结合目前重庆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不可能象欧美国家一样在养老设施的社区服务发展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相反,在政策上向建设规模较大的养老设施倾斜,例如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意见中明确“新建和扩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100张以上,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4000元的补贴;新建和扩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50张以上,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1000元的补贴”;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因为历史原因,旧城区大部分区域将无法再从规划导向上按配置标准布局养老设施,市场的需求因为经济成本的制约将不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我们,高额的土地成本将严重制约养老设施在旧城区的布局和实施,而在城市中心区的旧城更新过程中,土地利用又更倾向于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居住和商业开发,社区级的养老设施的发展诉求难以实现,养老设施的发展和需求满足必须建立在旧城区风景较好、交通便利的区域。

因此在养老的需求导向上,需考虑到财政、土地、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建议目前主要完善市、区级养老设施,扶持发展社区服务养老设施体系。

4.6规划与建设实施

根据《重庆市城乡养老机构服务管理办法》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意见》,需将养老设施建设同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当地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需求和设施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规划设置养老设施,落实养老设施建设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新建和扩建非营利性养老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优先供地;新建和扩建营利性养老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采用“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取标准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收取。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并拓展完善医疗服务功能,为养护老人提供必要的医疗、康复服务,不具备自办医疗条件的,可结合周边附近医疗设施提供医疗服务。

5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老年作为一般人生的最终阶段,是一个有着特殊需要“要求有针对性照料与护理”的阶段。对于为社会和家庭作出了贡献的老年人而言,保障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安度晚年,是国家、社会和家庭无可推卸的责任。在分析重庆市目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及其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对养老设施的规划策略进行探索,是对重庆市养老设施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黄婉意.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及其路径的选择―――基

于Bot、tot、ppp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J].广西轻工业,

2010(10):146-148.

[2]陈敏雄.台湾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及运营经验[eB/oL].[2010-

06-07/2013-08-17].http://house.hexun.com/2010-06-07/

123913192.htm..

[3]常华.中国特色的养老地产发展趋势浅析[J].科技智囊,

2010(7):14-18.

[4]徐永光.开闸万亿养老投资[J].财经,2013(21):35-39.

[5]胡强、庄红等.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满足现状调查

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0).

[6]梁鸿、程远等.养老机构发展主要问题及公共福利政策建

议[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01).

[7]杨团.公办民营与民办公助―――加速老年人服务机构建

设的政策分析[J].人文杂志.2011(06).

作者简介: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篇10

关键词:老龄化,特点;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口老龄化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并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正确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将其作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来认真对待,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大国。依据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约14.5亿,然后,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但老年人口数量仍在持续增长。另一人口大国印度由于其生育水平仍旧保持在更替水平之上,所以,其人口总量的增加不是惯性增长而是自然增长。2040年左右,印度总人口将首次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比中国多1.4亿左右。但是由于未来6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与现行生育政策无关,虽然中国老年人口占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的比例下降,但中国依然是世界老年人口数量第一大国,2050年比届时的总人口第一大国印度,仍多近1亿老年人。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增长,加之计生措施降低了出生率,使人口年龄构成形成了老年人口相对增加,少年人口相对减少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常住人口为13.8亿人,其中,0―14岁人口为2.79亿人,占总人口的20.2%,比2000年降低了6.1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1亿万人,占总人口的11,o%,比2000年提高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05亿万人.占总人口的7.6%,比2000年提高2.2个百分点1老少比为37.5%,比2000年提高16.9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为32.1岁,比2000年提高5.7岁。

参照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国际划分标准,从上表中几次普查的数据看出,198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只有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一项略高于标准,1990年已开始进入初期成年型,2000年仍属成年型,但0-14岁人口比重已低于成年型标准3.7个百分点,2010年各项指标均超过了老龄化标准。

放在世界人口老化的背景下考察中国人口老化的进程,其老龄化速度之迅速是显而易见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老化的水平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样的。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21世纪初,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仅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还超过了世界人口老化的平均水平。联合国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我国人口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会趋于老龄化,但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则是空前的。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出现增长的拐点,即由平稳加速转向急剧加速。从2010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彻底分道扬镳,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将是发展中国家的近2倍。

将中国与其他三个人口大国(其中两个是我们追赶的目标美国、日本,另一个是我们的潜在竞争对手印度)对比,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愈加明显和独特。目前,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发达国家,1970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即达到了7%,1994年已经超过了14%,其间仅用了24年,远远短于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为45年、美国为65年和法国115年。从联合国预测结果看,中国人口将是世界人口大国史上继日本之后的又一个老龄化速度极快的国家。不仅大大快于我们的潜在竞争对手――印度,而且,还快于我们追赶的目标――美国。人口老龄化的水平一跃成为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老龄化水平还不及日本,但在整个人口老化速度上并不亚于其上世纪的人口老化速度。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 据统计,许多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比重由5%上升到7%一般要经历50-80年,而我国从1990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7.6%只用了20年。我国由7%上升到17%,只要30年的时间,而发达国家一般要花费80多年,有些甚至在100年以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偏快,并呈逐步加快趋势。从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1980年到1990年10年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0.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04个百分点,1990年至2000年10年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每年0.1个百分点,而2000年至2010年10年就提高了2.2个百分点,每年0.22个百分点,到2030年30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每年提高0.33个百分点。

2.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同工业化、城化、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而我国老龄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迅速到来的。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2003年只有1334美元,这种“未富先老”的局面势必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压力。

3.老年人口中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将老年人口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类:65―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的为中龄老人。80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0―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构成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预期寿命延长而发生变化,低龄老人比重逐渐降低,中高龄老人比例在不断上升。低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2010年比2000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中龄老人中70-74岁和75-79岁两个年龄组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2010年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0.7个和1.9个百分点,高龄老人比重2010年比2000年上升1.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人口在迈入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的高龄化趋势也在日渐显露。高龄老年人口是应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一般都需要特殊照顾,如何关心和爱护这个弱势群体,使得高龄老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将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将使抚养系数上升,增加劳龄人口赡养负担。抚养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我国老年

人的扶养系数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最高达30%以上,即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抚养30个老年人,如果再从劳龄人口中扣除实际未参加工作的大中专和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则实际负担人数将大大超过该抚养系数。总抚养系数也相应上升,最高达到60%以上。劳动人口相对减少,消费人口相对增加,加大了劳龄人口的扶养负担,如此沉重的负担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老龄化将使劳动力结构逐渐老化。劳龄人口的平均年龄逐步上升,由2000年的33,7岁上升为2010年的36,5岁,2020年将达到41.3岁。这种劳动力结构的老化也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大量增加,给地方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老年人增多将相应增加对老年社会保障的支出,加重地方财政负担。社会保障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然而老年社会保障在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村的老年经济保障基本依赖子女、依靠家庭,由于农村中的收入普遍较低,这种保障质量较低,往往只能达到温饱水平,这使得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突出。

4.产业结构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要求。老年人口对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长,我们目前的老龄产业、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还不能充分满足需求,住宅、社区和环境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衣、食、住、行、用、文等各种消费品的生产亟待加强。

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1.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出路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只有加快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才能满足老龄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经济快速发展,地方财力增强,就会减轻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

2.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适当延长职工的退休年龄具有双赢性,既可以减轻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又保证了人们工作的权力,同时工龄的增加,还能增加职工的个人收入和退休金收入。为避免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必须循序渐进,可以采用每年延长两个月方法逐步推进,也可以针对女性退休年龄偏低的现实,先延长女性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