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1:51

生态环境特征篇1

1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环境、艺术和设计三个不同概念的集合,它们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

首先,环境是指人们能够认识到的所有空间,以及该空间内所包含的所有物质与非物质因素。从环境形成的客观规律来看,一是大自然创造的自然生境。二是人类创造的人工环境。

其次,环境艺术是指以自然环境为立足点,以各种艺术和技术为手段而设计出来的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并协调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人提供生存生活时空环境的一门艺术,或者说,在认识和创作的基础上,运用更广泛的材料,并与高科技相结合而产生出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第三,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多要素进行综合、艺术的布局,以塑造建筑物外部空间艺术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艺术设计学科。

2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

运用生态理念能够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创新使用各种自然环境保护措施,并构建满足各种生活需求的景观格局,促进能源物质获得循环利用与再生,降低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从整体上强化景观格局生态服务水平及质量。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作用延伸及拓展方式。保留原有场地或场地中具有的部分元素是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有效应用方式。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者首先保留了工厂各种废弃机械设备,包括蒸汽机、压缩塔及煤气裂化塔等,在突出工厂历史基础上创新,将蒸汽机与压缩塔涂刷成红、黄、蓝、紫等颜色,此外,这些废弃设备还可以攀爬游乐,契合了煤气厂公园的设计需求,充分挖掘了固有元素延伸作用。

(2)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方式。能源物质循环利用思想应该始终贯穿在环境艺术设计整个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充分挖掘各种原材料的再次利用与开发职能,尽最大努力创造材料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平台。

(3)强化场地原貌维持方式。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又一典型。例如,四川成都利用自然的力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大大节约资源,并且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他们将府南河人工湿地系统的污水,注入部分厌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

(4)有效利用能源方式。现在设计师们一方面通过科学技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大量地使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保证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蓄热等,这些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设计中的有效手法。此外,以太阳能的热与光为主,通过相应设备来利用自然能源的方法也在住宅的应用上得以实现。

3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审美特征

环境设计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设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环境也需要设计。人们的生活活动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对环境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环境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环境设计的多学科性。环境艺术设计包含了很多学科专业需要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等学科的相互结合共同设计完成。所以,环境艺术充满了广泛性和丰富性。

(2)环境设计的多层次性。环境设计首先要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让人们在生活中达到使用安全、方便、经济的目的。不同的设计对象其设计要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3)环境设计的关联性和空间的统一性。在环境设计中必须要稳扎稳打考虑到设计的整体综合性。

(4)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展现出设计的美而且必须具有实用性。就像房子内的装修设计最基本的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使用和需求。

(5)环境设计的审美特征对环境设计教育的影响。由于环境设计的学科专业比较多,所以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性和综合性。

4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审美特征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环境设计观念受到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古代,生产力低下,农业、手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农民希望天遂人愿、但愿风调雨顺以至五谷丰登。达到“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人们的环境观念则是将自我融于大自然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反映在环境设计上则是建筑选址注重“背山面水”,营造小气候。19世纪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大生产所追求的高效率与高利润,打破了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恬静悠闲的生活。当人类还自我陶醉在工业文明“人定胜天”信念中的时候。工业污染所带来的全球温室效应,洪水、旱灾等异常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工业领先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环境治理已经从简单的单一治理转向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类对自然持消极的态度,高科技的今天,人类步入创造自然的时代。设计应该从创造第二自然的观念出发去美化生活。

生态环境特征篇2

关键词:环境形态;环境感知特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们国家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状态威胁到了建筑行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以及协调关系。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建筑工程远离了需要依托的社会环境,则该建筑就会因此而丧失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没有目标、也没有节制的多元化的建筑,有可能导致产生无序的社会环境,所以说,环境形态以及环境感知特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整体而又综合的角度从发,针对上述的问题,以考察环境特征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以起点,构建以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为基础的建筑设计策略。

一、环境形态与感知特征

(一)环境形态

环境形态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客观特征的实际认知,它是以人们的客观理解以及分析能力作为基础的,从客观层面上说,社会环境不会对主观意识中所具有的客观事物存在某些依赖感的。因此,我们认为社会环境属于一种具有区域特征的概念,在现代的地理学里面,我们把区域认识成一个统一而又庞大的范围,它是面域在进行动态演进过程中得到的结果以及复合体,能够支撑着人口中心的成立工作。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所影响到的自然环境,还是人类在改造过程中所得到的文化环境,它们均属于人意识之外的元素,因此,它们具有空间、形态、多样性以及结构特征。

与此同时,环境形态的特征还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存在。由于维持一个环境系统中所具有的生态生命,对于整个人类的生活以及生存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并且尊重我们的环境。从生态方面来看,我们将环境看成是经由多种多样的生态元素组合而成的物质、地理以及空间单元,它能够反映地理、气候和物质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功能、结构以及其他动态特征,属于一种位于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尺度。

通常情况下,环境形态是永恒的,虽然人类会对社会环境进行有意识地改造,但是,由于那些遵循着社会环境的客观物质规律而生存的生物,使得环境不会真的消失,环境只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式变化。

(二)环境感知特征

环境感知特征是以环境的主观特征作为研宄对象,以人们所具有的主观感知经验作为研究的基础。在一开始,环境是人们进行视作审美时的主要对象,此时重点强调的是视觉的感知,以前,该感知只是指自然环境,后来,该感知也指文化环境。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我们将环境看成事物所具有的外观美学的主要特征,人们对于自然、土地、城市以及建筑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所具有的审美理想,通常情况下,一个环境如果具有比较好的视觉体验,能够使得人们诱发出不同的视觉兴趣以及视觉感受,因此,审美在环境感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具有更高的理解,环境所具有的其他的知觉特征也被发掘出来了。通常,触觉、听觉、嗅觉以及感知特征一起组成了社会环境感知特征。

我们从一种客观角度来看,环境是一种具有独立特性的形态,然而,由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人类与环境共存,所以,环境还具有了归属以及情感等特征。人们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对社会环境进行感知,在感知的过程中放入了个人的思想以及感情,使得环境不仅是主体的感知对象,还是感知存在的一个载体,成为人们与环境之间进行联结的情感归属以及精神空间。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物质现象,但是在环境中,人们能感觉到环境几乎到处都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感知特征。从主观方面来看,人类与环境是融为一体的,虽然说没有人类的环境也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环境非常苍白,我们知道,只有人类通过自身的能动性以及意识,参与到社会环境中,并且对社会环境进行感知,使得环境中具有人类活动留下的印记,才能够使得环境变得丰富起来。我们从形态特征这一维度来看,环境属于人类与自然作用的产物,因此,环境具有系统以及物质意义。从环境感知特征这一维度来看,环境属于一种主体表达的感知特征的集合,具有知觉、审美、心理学以及情感等立场。

二、基于环境形态的建筑设计研究

我们从环境形态这一维度出发,对环境形态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取出环境形态所具有的特征,研究这些特征所具有的具体运用以及它们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通常情况下,将环境形态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属于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该方法以环境形态来影响建筑的形态,进而设计出具有灵感的建筑,使建筑与环境形成比较好的关系。

基于环境形态的建筑设计研究主要是以环境形态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和谐的形象、契合的结构以及共生的空间作为研究的取向,从环境形态的空间、形象、结构以及空间方面选择比较优秀的范例,归纳一些比较有效的建筑设计的手法以及策略,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

三、基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

下面我们从环境感知特征出发,对环境实行一种主观的体验,并且提取出环境感知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在感知这一维度下,社会环境对于建筑设计主要具有以下影响:首先,人们通过主体的实际体验,掌握环境所具有的感知特征,这些特征包括有情感、审美、联想与记忆等;其次,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将上述特征加以利用,通过主体感知把环境和建筑之间进行联结。

将环境感知特征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属于一种比较间接的策略,通常情况下,环境感知特征被主体的意识进行加工,是以主体体验作为自身的目标,对环境里面的空间的特征以及建筑的形态进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表现为关照主体的体验。通过这种比较间接的手法,在体验以及主体知觉层面中把社会环境和建筑设计进行联结,得到建筑空间的生命力以及场所的感知力。基于感知特征的建筑设计研究主要是将主体对于环境产生的感知作为研究的基础,以环境所具有的联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记忆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引导方向作为研宄的方向,然后在环境所具有的联觉感知、视觉感知和情感记忆这三方面挑选出好的范例,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得到科学而又有效的建筑设计策略,如下图所示: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了解到,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发展,文化、环境以及技术成为了建筑设计中决定建筑独特性的主要因素。而社会环境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特征,其始终具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未来的社会环境将会成为影响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需要对环境建筑这一新型建筑方式进行科学的研究,使建筑能够更加地与社会环境进行连接,进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需要注意,建筑设计的手法和策略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建筑设计的意向与决心,该意向与决心是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出发,掌握社会环境的特征,把环境与建筑统一起来,更好地发展建筑行业。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J].建筑创作,2003(07)

[2]陈洁萍.阅读视差——斯蒂文?霍尔建筑思想研究[J].新建筑,2003,(06)

[3]严何.“建筑的锚固点”一一斯蒂芬?霍尔的建筑艺术解读[J].新建筑,2003(增)

生态环境特征篇3

1.1研究区概况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地跨青海、甘肃和内蒙古3个省区,流域面积14.2万km2,干流全长821km。黑河流域地势上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流域平均海拔高度为3600m,相对高差3000m左右,较大的海拔高差使得流域生态格局、气候状况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整个黑河流域自南向北依次可划分为:上游祁连山山区水源涵养区、中游张掖人工农业绿洲区和下游额济纳旗沙漠绿洲区三个典型区域[7]。上游祁连山区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处于300~500mm之间,中游河西走廊地区年降水量100~250mm,而下游额尔济纳旗绿洲区域降水量不足45mm,属于极端干旱荒漠区域。黑河流域发源于上游祁连山山区约有35条主要河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73亿m3,其中出山径流量占88.26%。

1.2数据来源

本文水生态系统及河流水环境等数据主要来源于野外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按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流域水生态系统不同类型设置了采样断面,共设置了94个水生态系统采样点(图1)。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主要依据水生生物调查有关技术规范[8]。在野外水生态调查过程中,对河流底质、流速、水深进行了同步测定,并采集了河流水质、底质样品。按照有关测试分析标准,在实验室内完成n、p等生源要素的测试分析。

1.3研究方法

1.3.1指标因子归一化为消除环境因子指标量纲差异的影响,客观分析指标空间上影响特征,需进行指标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在指标归一化处理中,考虑各个指标对于水生态系统作用特征,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生长发育具有正相关的指标采用公式(1),呈负相关的指标则采用公式(2),从而使得转换后的环境指标数据X''''越大时,该指标对水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等作用就越有利。利用上述归一化公式,对环境因子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在完成指标标准化后,采用arc-GiS样条空间插值法进行栅格化处理,为环境因子与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特征分析提供分析数据。

1.3.2空间主成分分析考虑到部分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消除信息冗余,突出关键环境因子信息,通过对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指标降维,可获得相对彼此独立的因子。本文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principalComponents工具,对各个指标进行了空间主成分因子转换。

1.3.3典范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是一种数量排序分析方法,是从对应分析发展而来的。在该排序方法中,通过实现对应分析与多元回归的结合,从而详细地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典范对应分析可以将多个环境因子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这与直接梯度分析不同,CCa分析结果直观明显,可以更好地反映生物群落与环境的作用关系[9],为研究水生态系统和环境因子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采用Cannoca典范对应分析软件(Cannocaforwindows4.5),对流域水生生物物种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对应分析。水生生物物种数据采用物种数及生物密度数据,利用lg(x+1)进行数据的转换和处理,使之更趋于正态分布[12]。

2结果与分析

2.1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

根据野外调查及实验室水生生物样品鉴定,对黑河流域水生生物种类、数量及优势物种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经统计整理,黑河流域调查到浮游植物8门98属231种,其中,硅藻为流域广布种,占总浮游植物物种数42.42%。尺骨针杆藻(Synedraul-na(nitzsch.))、膜孔平板藻(tabellariafenestrata)和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irregularis)为流域内浮游藻类的优势种。黑河流域调查到浮游动物4门44种,其中,原生动物为流域优势类群,共计20种,占流域总物种数45.45%。黑河流域调查到底栖动物5门17种,其中,水生昆虫为流域的优势类群,共11种,占总物种数64.71%。黑河流域共调查到19种鱼类,其中,野生种类13种,主要以鲤科和高原鳅为主;人工养殖鱼类6种,人工养殖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人工池塘或湖泊等水体。利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处理技术,对黑河流域各个采样点调查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种类数或物种密度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得到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图2)。可以看出,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分布上具有流域中上游地区物种数量相对较多,而下游区域相对较少的特点。

2.2环境因子及其影响特征分析

2.2.1环境因子及其生态表征影响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的流域环境因子是多方面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13-15]。为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作用关系,需要构建影响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环境因子指标体系。结合黑河流域以往开展的生态功能区划、自然地理区划以及河流水功能区划等区划指标,以及黑河流域干旱区流域的特点,从气象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方面,建立了影响流域水生态特征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多年平均降水量(p)、多年平均气温(t)、多年平均蒸发量(e)、多年平均干旱指数(D)、平均径流深度(R)、绝对高度(Dem)、相对高度、坡向(peCt)、坡度(SLop)、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指数(nDVi)等,共11个指标。通过对各指标的作用特点分析[20-21],概括出不同环境因子对于水生态系统的生态表征特征(表1)。

2.2.2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为识别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采用探索性空间相关分析中的相关性分析(Ca)方法,判别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特征。由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环境因子指标中,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径流深度、平均降水量、npp、nDVi以及坡向、坡度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尤其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之间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以上;而绝对高度与平均气温、平均蒸发量和干旱指数之间,则表现为较为明显的负向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9、-0.79。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环境因子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变换,得到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及贡献率。由表2可知,前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9.3%,已综合了各环境因子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第一主成分pC1与绝对高度(X6)、相对高度(X7)存在较大的正相关性(0.661),而指标绝对高度(X6)与相对高度(X7)是黑河流域地形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标,因此第一主成分pC1可以看作是流域地形特征的代表。第二主成分pC2与平均降水量之间具有一定负相关关系(-0.107),而与平均蒸发量(X4)具有较强正相关性(0.928),与干旱指数(X5)具有一定的正相关(0.342),而指标平均降水量(X1)、平均蒸发量(X4)和干旱指数(X5)均作为黑河流域气候特征信息的表征性指标,因此第二主成分pC2可以看作流域气候特征的代表。由此可知,地形要素指标和气候要素指标对于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地形因子中,流域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可任选其一作为地形因子的表征指标,在此选取绝对高度(Dem)作为黑河流域地形特征的表征指标。气候因子中,流域的降水量(p)与蒸发量(e)、干旱指数(D)之间呈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蒸发量(e)与干旱指数(D)之间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为减少信息冗余,在蒸发量(e)和干旱指数(D)中可选择其中之一,考虑到干旱指数(D)反映出西北黑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内陆河流域特点,因此将降水量(p)、干旱指数(D)作为黑河流域的气候表征指标。

2.3水生态系统异质性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利用数量排序反映物种在分类学性状上的差异,明确物种在多个环境梯度上的空间位置,是生态学上的每一物种在超体积生态位的n维空间中都由其特定的位置特性所决定。因此,通过排序手段识别物种分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好地揭示它们在不同环境因子(非生物的和生物的)上的生态分化现象[16]。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除了能够反映不同物种的生态分化现象以外,还可以很好地解释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CCa分析,将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各样点数据与环境因子指标进行排序,得到环境因子二维排序图(图3),通过排序轴可知,影响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各个环境因子中,海拔高度、降水量和干旱指数是3个影响流域水生物物种数量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该情形也与环境因子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判断,地形因子(Dem)、气候因子(降水、干旱指数)是干旱区黑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宏观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

3讨论

研究表明,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直接驱动因子为水量和水质条件,这些因子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流域水体的局部特征上。对于黑河流域而言,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水生生物种类分布主要以中游地区居多,与黑河中游地区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易于沉积以及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具有较多营养物质有关[17];而且,黑河中游区域广泛分布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中游分布有张掖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的栖息生境[18]。其他研究如太子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驱动着生藻类结构空间格局的水环境因子为总氮(tn)、电导率(eH)和总溶解固体(tDS),但研究同时指出,由于流域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外源性营养盐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等差异,致使河流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格局有所不同[19]。在太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影响因子中,电导率(eH)和总氮(tn)是影响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0]。巢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结构,主要受到水温、浊度及入湖水量因子等变化的影响。而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受到不同尺度上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在河流或河段尺度上,河道动力学、栖息地特征和生境条件、水质和水量差异等往往是造成水生态系统异质性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但是,在宏观尺度上,区域气候和地质条件素通常具有决定性作用,致使流域水生态系统出现宏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1],且宏观尺度上的环境要素具有长期而稳定(数百年或者数年前)、作用范围广(大于几十平方公里)的特点。实质上,流域的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除了直接与河流等水体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息息相关以外,宏观尺度上的流域环境要素(地形、地质、气候、土壤等)通过对河流水生物栖息环境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如降水变化、营养物质输移、底质条件改变、河流形态变化等),也会影响河流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使之出现鱼类等水生生物区系、种类及数量等水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特征。

4结语

生态环境特征篇4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演化概念本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特征篇5

关键词:地域;自然景观;风景园林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形式,在改善城市环境以及推进城市发展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文化的创设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优秀的风景园林文化往往能够充分展现出地域自然景观特征,而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内在要求。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设,对于提高风景园林设计效果上具有重要意义。

1概述

1.1地域景观

地域景观是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景观形式,带有一定的区域色彩,并且通过人文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因此可以将地域景观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地理因素。地理环境以及地理资源是地域景观中的重要内容,为更好的反应社会群体对时空、人类活动因素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认知,地域景观以地理形态方式存在于社会发展中,以便于在地区条件下深化社会群体对地域环境的认知和合理应用。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时代逐渐到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社会群体对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由于景观类型具有一定区域性特征,因此在景观设计与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加以全面分析,将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进行有机融合,深化对地域景观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逐步形成人为景观建设思路与模式,景观园林文化得以形成,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景观园林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也就是说,地域是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地域景观是带有一定地域性特征的基于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景观特征,在阶段内具有稳定性,不同地域景观存在各自的独特性。

在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地球自诞生之日就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是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与生命界有机组合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地貌指地球表面在不同的内外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地球表面承受着来至于岩浆活动、地壳活动、地震等带来的内力,同时承受着气候中流水、冰川、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地球表面类型丰富的地貌特征。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被是主要设计的对象,是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主要体现因素,是环境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除了人之外的又一活因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临水而居是最常见的社会行为。

1.2风景园林文化

在社会群体长期发展中形成了文化,可以说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与历史现象,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面貌,并展现出地域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包含着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务,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财富。而风景园林文化则与社会中的其他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其不仅包含着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还包含着一定的审美情趣。风景园林文化具有一定特殊性,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反映出人类群体对地域自然环境的认知,从而充分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吸引社会群体的眼球,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社会群体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尤其是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现代化建设对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的要求也发生一定转变,对文化底蕴的要求更为显著,此种趋势下使得风景园林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大多以文化品牌为重点,以促进城市文化的不断发展。邓京园林创作中更加注重表现地域文化,以深刻体现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2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设方法

2.1充分体现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

在风景园林文化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地域自然景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资源结构等诸多要素,端正工作态度并深化对各项要素的了解和认知,以促进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在风景园林文化中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形式下,社会群体的生产活动日趋频繁,不可避免的会对自然景观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地区的风景园林中自然景观几近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小气候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地域之间自然景观特征的差异,充分跟体现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征,进而凸显出风景园林文化的独特风格。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文化的展现需要地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协调配合,尽可能满足社会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使社会群体在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自发保护自然环境,并在风景园林文化创设过程中突出风景园林的独特人文气息和意境,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这一人文理念作为风景园林文化创设中的重要因素,从而促进风景园林设计目标的实现。

2.2再现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

当前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文化能够最大程度上凸显出地域景观特征的艺术性,展现出我国地域景观风貌的人性化,在提高社会群体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够加深社会群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当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来凸显风景园林的景观文化,将具有艺术性的地域自然景观特征展现出来,吸引社会群体的关注,在提高风景园林观赏者的审美情趣的同时,能够促使社会群体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保护环境,从而切实提高风景园林的人文艺术价值。

2.3再现历史风貌

历史文化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记录,是地域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因此在地区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将历史风貌加以合理再现,以充分体现地区风景园林建设的文化气息。以湖北荆州古城为例,大部分去荆州旅行的人都要去古城墙感受一下蜀国情怀,荆州在设计与建造风景园林的过程中,就将蜀国历史风貌加以再现,充分展现出了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为风景园林设计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造,应当基于地域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地域文化气息,充分展现出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与人文特征,结合当地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提高社会群体对地域自然景^的审美情趣,并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特征篇6

【关键词】环境功能;区划;内涵

0.前言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地区环境系统条件、结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参照自然生态体系以及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条件,遵循相应准则,将生态环境空间分配成较多的地域单元,该工作为一类呈现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的环境分类实践活动。我国从上世纪中期便着手从事生态环境规划,探究有关理论方式,并渐渐意识到,了解区域科学的空间系统结构、探究功能分区,为有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

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内涵

生态环境为人们赖以生存以及不断发展的核心基础,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可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需求,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由途径。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敏感度,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重要性、生态环境的现实特征,呈现出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性实施地理空间的划分。进行生态功能区划,需要全面认识到生态系统具备的生态服务价值与能力,令生态环境各个要素呈现的生态服务以及经济功能实现全面融合,进而令人类可持续发展同保护资源的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提升经济发展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综合支撑水平,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真正营造绿色、生态区域环境。生态功能区应体现明确清晰的界域以及功能目标,并应制定权责归属以及保护管理工作体制。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应把握可持续性、发生学原则,同时体现出区域相关相似性内涵,把握区域共轭性,将自然属性作为核心,同时应顾及到社会属性。

2.生态环境功能特征

环境功能体现出整体全面以及区域性特征。前者主要为环境不同要素形成的完整功能系统。各个要素在互相影响作用下,以及外界不明显的干扰下,一般会发挥出整体的环境功能。

区域性则为环境存在区域差别,构成了不同的环境功能。地理位置以及空间范畴的不同会导致环境功能存在差别。

另外,环境功能还呈现出变动以及稳定性属性。环境系统结构在人为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作用下,如果变化控制在一定范畴内,便可借助自身具备的净化调节能力抑制或消除变化,呈现稳定的功能。变动呈现出绝对性特征,稳定则为相对状态。为此,我们应有效的把控自身实践活动对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令其始终至于环境自我整理调节的范畴之中,方能令活动同环境功能相匹配,进而推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

再者,环境功能还呈现出资源性以及价值性特征。前者包括物质以及非物质性内容,例如水、矿产等体现物质性,而环境功能具体状态影响产业模式则为价值。突发性事件会对环境形成明显的作用影响,同时该影响存在一定的持久性与发展性,因而令环境功能具备了隐显性特征。

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与实践对策

3.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不同区域发展对环境服务的具体需要,可将国土区域划分成四类功能区,即人居健康管理维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保育区域、后备资源系统保留区域等。第一类区域可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空气环境清新、水质优秀,景观良好。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完善第二类功能区域的规划管理尤为重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环境功能的核心本质,具体显现为保育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区域。另外还应做好后备资源保障,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生态环境功能区划问题与实践策略

人居健康保护区域,主体需求在于确保为人们营造健康平衡的生态环境,其具体存在的问题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因而面临了更为严峻的环境形势,令环境功能受到了明显破坏。为此应采取调节产业结构、快速进行环境基础系统设施建设,进行清洁生产、拓展循环经济,管控城市污染等对策。应有效开展修复并完善生态环境的实践行动,真正保障生态环境功能的可靠、稳定发挥。

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域可提升农产品总体供给水平。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农田侵占、令土壤肥力逐步降低;过度的采用农药化肥,形成了土壤污染问题;一些区域存在明显的金属污染现象等。为此应良好的保障基本农田建设,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倡导科学应用化肥农药,扩充宣传管理。应通过绿色农业建设,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发展有机食品,强化农村区域基础环境设施管理建设,管控污染问题。应通过综合整治管理,优化水环境,提升土壤质量水平,进一步稳定环境功能,保障粮食供应的持久安全。

自然生态保育区域可确保生态系统的可靠、安全以及健康,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明显的土地侵占行为、过度的开发生物资源、令生物栖息环境受到不良破坏,呈现出管理水平的有限。为此,应进一步强化生态保育区域的经费投入,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做好监督管控。应完善法律保障,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杜绝乱砍乱伐以及过度开采行为。另外应实施良好的生态修复,拓展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环保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完善,有效的管控污染问题,保障区域之中环境质量的全面优秀。

预留后备资源区域可有效拓展后续环境发展空间,存在的问题是资源的持续开采对于生态环境条件的不良破坏。为此应出台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拓展清洁生产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循环应用,调节产业结构,完善环境监督管理。

4.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明确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内涵、功能特征,做好合理划分,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工作策略,方能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预防污染影响,提升综合效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科]

【参考文献】

[1]崔树军,陈纳,张建云,刘民超,谷立坤.煤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应对原则[J].中国煤炭,2010,36(8).

[2]张丽君,白占雄,王志琳.基于arcGiS的台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以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5,20(z1).

生态环境特征篇7

关键词:水资源结构;水流失;土壤侵蚀;水保;土保;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043-01

0引言

本文通过利用水资源结构的分析法,揭示出流域水流失的意义;利用水流失的特征指标与土壤侵蚀的特征指标结合水流失与土壤侵蚀的表征,针对贵州水土保持建设工作对水土保持中水保与土保的关系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水流失的含义

水流失指的是原本能利用并且应该利用的水资源散失。水资源中原本能利用并且应该利用的是哪些部分呢?这就属于水资源结构的范畴,以下将对于水资源结构对水流失的影响作出探讨。

1.1水资源结构的分析法依据水资源的服务功能及对象的差异,河流水资源可分类为资源水(消耗资源水、潜在资源水)、生态环境水及灾害水等若干部分。流域水资源结构的分析可通过资源水、生态环境水、灾害水三个方面综合考虑,而流域生态环境水的分析需要从湖泊、植被、河道、湿地、城市这五类生态系统的需水方面进行考虑。通常情况下,小流域中的湿地、湖泊、城市的生态系统分布较少,因此,通常对于小流域的水资源结构分析,主要从河道与植被这两大系统进行考虑。

1.2水流失引起的水资源结构变化流域水流失可对加剧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的不均匀度造成直接影响,也就是汛期的径流量会不断增加,同时枯水期的径流量相应减少,对流域水资源结构影响重大。人类活动也可造成水土流失,主要是对地面的自然植被进行干扰与破坏,非治理沟的植被覆盖率对比治理沟往往较低,同时河道的输沙量往往较高,导致植被生态用水显著减少,对流域水资源结构也有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汛期流量不断增加,枯水期的流量不断减少,导致在汛期时,以灾害水与潜在资源水的形式,并对比消耗资源水与生态环境水要多的水量从流域输出,其中有部分的水资源是属于可利用及应该利用却未能被利用的。

1.3水流失与水保持的关系从水资源的转化结构进行分析,水流失的本质是由生态环境水向灾害水与潜在资源水进行转化。根本原因是由于在时间分布上水资源不均匀,并持续加剧造成的,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其最大危害,生态环境水由于受到挤占,引起流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退化,随着水流失的情况日益严重,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威胁到正常的社会经济用水。水保持是为了阻碍上述水流失的过程,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流域正常的生态环境用水。

2水流失的表征

水流失的本质是生态环境方面用水的流失,而流域生态环境的用水量直接反映着水流失的严重程度,因此可从其构建的表征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相对用水量相关指标进行表征出水流失的严重程度。各类生态系统在流域生态环境用水方面的作用大小均能采取一个反映其作用能力的权重与其面积进行表征,从而分析出构建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的特征指标(eco-environmentalwaterUseindicator),公式如下:ewUi=(∑ei·Si/s)×100%,其中ewUi指的是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的特征指标;∑ei指的是第i类的生态系统对于流域中生态环境用水的重要性权重,能经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Si是第i类的生态系统的面积,s是流域面积,能经土地覆盖图计算获得,可见式中ewUi与水流失的严重程度间是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ewUi的值越大,表明水流失的严重程度就越为轻微。

3土壤侵蚀的表征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土、地形、植被、降雨及人类的活动,在上述五个影响因素中,针对某一特定的流域,地形、降雨及土壤这三个因素,以长时间的观察来评价其变化较小,相对稳定,可作为常量。植被的因素对于土侵蚀的影响主要由植被覆盖与其类型来决定,人类的活动是通过对流域下垫面的生态进行改变造成土壤侵蚀的影响,以上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流域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变化作为反映。因此,采用水特征的指标ewUi对于特定流域进行分析,土壤侵蚀的变化情况主要由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变化来决定,并且有相关研究表明,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土壤侵蚀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倪晋仁等在纸坊沟的流域土壤侵蚀动态评估中指出,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土壤侵蚀的权重进行确定,分析出土地利用的结构特征指标S,对土壤侵蚀量的相对大小进行表征,公式如下:Si=(∑wi·ai/a)×100%,∑wi指的是第i类的土地利用类型对于土壤侵蚀的权重;ai指的是第i类的土地可利用类型的面积;a指的是流域的总面积,可见式中的流域土壤侵蚀与田之间是成反比例的关系,表明田的值越大,流域土壤的侵蚀情况就越轻微。

4水流失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

从水沙运移的机理角度探讨,水蚀区发生土壤侵蚀是水流运动的必然结果,同时流域水流失的日趋严重也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因此,土壤侵蚀与流域水流失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进行探讨,保持土壤的最终目的及根本要求是尽可能地减少水流失,从根本上起保水的效果。因此,水土保持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资源作为付出代价,而此部分的水资源就属于水土保持用水,水土保持用水对于流域下游的水资源利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5小结

本文通过探讨分析流域水土保持中水保与土保的关系,为贵州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出科学的依据。指出了必须通过调动群众共同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积极做好水土保持的各项前期工作,认真贯彻并落实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的基本防治方针;全面加强对于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方面的监督,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的“三同时”制度,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马乐宽,倪晋仁,李天宏,论流域水土保持中水保与土保的关系[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17(6):820-826.

生态环境特征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税制;构建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工农业生产所导致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给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威胁日趋严重,人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资源代价。我国是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已危及人类的生存。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承担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平衡的重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制将成为新形势下税制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局限性及原因

(一)我国现行税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局限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运用税收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早在70年代,我国原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中就曾规定对工业企业以废渣、废液、废气等“三废”和其他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生产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给予定期免税照顾等措施。此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虽然历经多次改革、调整,但税收制度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一直得以延续,而且不断丰富和发展。应当肯定的是,现行税收与政府的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尚未真正构建起完善的生态环境税收体系,现行税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尚存在严重缺位现象。

我国现行税制中,可列入生态税制的主要有6个税种: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在此主要对前3个税种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局限性方面作简要分析。

1.资源税。一是性质定位不合适。我国现行资源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因资源条件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这种单纯的级差性质极大地局限了资源税制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将资源开采的社会成本内部化,因而达不到遏制资源浪费所需的力度。二是征收范围过窄。资源税只限于矿藏品和盐,对大部分非矿藏品资源都没有征税。范围过窄的资源税难以遏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且易造成资源后续产品比价的不合理,刺激对非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三是计税依据不合理。我国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使用的不征税,这直接鼓励了企业和个人对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大量资源的积压和浪费。四是单位税额过低。我国现行资源税单位税额只反映劣质资源和优质资源之间的单位级差收入,从整体水平看,我国资源税的单位税额偏低。过低的资源税单位税额使资源税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

2.消费税。在消费税所包括的11个税目中,除化妆品、护肤护发品和贵重首饰外,其余8种产品的消费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环境状况。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烟、酒、鞭炮、烟火、汽油、柴油以及摩托车、小汽车等消费品列入征收范围,并对小汽车按排气量大小确定高低不同的税率,虽然相关税率(税额)确定的初衷并不一定充分考虑了这些产品的消费产生的环境外部成本,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污染的作用。

然而现行消费税对生态保护的作用力度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对应税消费品征税间接的起到抑制能源产品消费增长的作用,往往对此类产品的抑制作用有效程度较低。另外现行税制下消费税没有涉及我国消费的最主要的能源产品———煤炭,也没有把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列入征收范围,如电池、一次性产品(餐馆容器、塑料袋等)。因此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消费税并不能对我国能源消费及环境保护产生实质性的调节作用。

3.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特定目的税,所征税款专门用于城市住宅、道路、桥梁、防洪、供热、园林绿化、环境卫生以及公共消防、交通标志、路灯照明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但目前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每年征收的税额偏低,大约不到年税收总额的4%,应进一步发挥这一税种在环保方面的潜力,改善城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行税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较少,且现有税种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以促进生态保护为目标的、各税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税制体系,因此确有必要改革现行税制并开征某些新的生态环境税种以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税收政策的要求。

(二)我国现行税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局限性的原因

1.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靠分散在某些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得以实现,这样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的调控力度,也很难形成专门用于环保的税收收入。

2.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现行税制中为了环保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过于单一,仅限于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影响了税收优惠的实施效果。

3.现行的资源税也很不完善。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现行的资源税也很不完善。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建立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生态税制势在必行

二、我国生态税制的构建

生态税制的建立目标是通过对生态资源的合理定价来改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目的是构建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制约机制,是在现行财政收入格局下的一种微观结构调整。我们应顺应国际社会税收生态学化的发展趋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制。当前应重点抑制那些现阶段最突出的片面追求眼前增长而以牺牲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短期行为。此外,生态税制的构建应与税制改革的总体方面和进展过程相协调。

1.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调整完善现行税制

(1)完善现行资源税。一是扩大征收范围。逐步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海洋资源等等。可考虑将诸如各类矿产资源的管理费、补偿费、增值保护费、林业补偿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林业保护费等资源性收费并入资源税,单列税目,并按其外部成本、稀缺度及经济效用等因素确定调节资源税的单位税额。二是完善计税依据。应将现行资源税计税依据由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计征改为按实际生产数量计征,对一切开发、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按其生产产品的实际数量从量计征,尽可能减少产品的积压和损失,使国家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杜绝浪费。三是提高征收标准。在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的同时,应适当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对污染程度不同的资源可实行差别税率,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特别稀缺的资源要计以重税。

(2)扩大消费税的计征范围。将那些难以降解和无法再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在使用中预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又有相关的“绿色产品”可以替代的各类包装物品、一次性使用的电池、塑料袋以及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等产品列入消费税的课征范围。再者,燃烧煤炭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可考虑设煤炭资源消费税税目,在开征初期可坚持低征收额,大征收面的原则,对清洁型煤炭则免征消费税。此外,可适当提高香烟、汽油、柴油、鞭炮、焰火等污染环境的产品的税率。

(3)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提上议事日程,征税范围应扩大到乡镇;结合税费改革,改变其附加税的性质,使其拥有独立的税基;适当提高位于市区以外的企业的税率。

2.按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改革排污收费制度

(1)将污水排放费改为水污染税。目前西方工业国家均对污染水质的行为予以课税,我国应借鉴这一做法,将废水排放收费改为水污染税,依据不同污染源和污水的排放量计征税金。对于生活污水排放的城市居民,可以直接依据用水量(或家庭人口数)计征。对于排放污水和水污染物的企副业单位和个体经管者,则需按污染物因子的种类、污水排放总量和浓度等确定税率。

(2)将二氧化硫排放费改为二氧化硫税。此税应根据污染源的大小分类计征。对于固定的大排放源,应依据定期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估,计征税金;对于小排放源,则可直接根据其所耗燃料的含硫量计征税金。

(3)将噪声费改为噪声税。可考虑对某些特种噪声,如飞机的起落、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超过规定的安全分贝值的噪声计征税金。

3.开征生态环境保护新税种

(1)开征污染性产品税。污染性产品税主要对在制造、消费或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稀缺资源使用的产品课税,从而提高这类产品的相对价格,减少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和消费。例如,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白色污染”,即超薄型塑料包装袋和发泡快餐盒,就可以征收污染性产品税加以解决。此外,还应考虑对油、农药、杀虫剂、不可回收容器、含汞及镉的电池、化学原料及其包装材料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进行课税。对于有替代品的污染性产品,其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可考虑以无污染性产品和污染性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差作为税率进行计征,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污染性产品的价格,利用价格机制来抑制并最终取消污染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2)开征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因素,征收二氧化碳税的目的是减少燃料的使用,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考虑根据各种原料的平均含碳量和发热量来计征税金。

(3)开征垃圾税。垃圾税是根据垃圾的产量,主要是对城镇家庭的生活垃圾和企业的固体废物计征的税种,包括各种饮料的包装物、废旧轮胎等等。应以排放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为纳税人,对不同种类、需不同方式处理的垃圾应采用不同的征税办法。对工矿企业排放的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渣与不含有毒物质的废渣及其他工业垃圾应视其对环境的不同影响,分别设置税目、规定有差别的定额税率,以垃圾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实行从量计征。

生态环境特征篇9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1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的生态性概念

1.1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要强调环境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在规划中协调并利用人与资源(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可控的方案。

1.2自然生态性

建立多层次绿化廊道完善生态网格,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稳定。强调资源的循环再生,涉及到水域的自然或人工循环,水生植物对富营养物质的转化、分解与再生等其它相关问题。

1.3人文生态环境

校园规划建设不能盲目追新求异,既要传承老校区深邃的“历史文脉”,又要根据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现现代校园建筑水平。人文生态性环境是便于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和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校园景观。

2不合理的高校校园景观

2.1不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

高校校园景观要实现生态格局上的优化,首先要考虑高校校园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的植被类型。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很多高校校园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容易忽略这一点,最终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2校园资源利用不合理

构建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高校校园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也是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2.3校园垃圾利用率低

校园不同于社会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纸张、塑料制品等,但学校在设计中没有加入合理的垃圾分类装置,所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构建高校校园景观中,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必不可少。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建设中多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一方面提高生态景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便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创造一个环保、协调可持续的校园生态景观。

3实现校园景观的生态格局建设

3.1适应当地地域特征

校园景观实现生态化,首先要保护好当地已有的生态系统。谋求人与自然的合作和共生,尊重校园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设计的影响,设计出富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强的校园景观。以校园中原有的景观为基本框架,保存原有的地形特征,如山林、小河、湖泊、喷泉、原生植物等,在此基础上增加小桥、凉亭等建筑,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另外,在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顺应当地的地势地貌。

3.2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景观要以可持续性为导向,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打造一个“绿色”校园环境。绿色不仅仅指校园环境的绿化,更重要的是指校园景观与生态环保相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例如,德国的很多学校会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草坪的灌溉、喷泉等水景的营造、建筑的清洁等,充分节约水资源。高校校园景观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雨水收集,满足校园内的用水需求,校园雨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能够得到生态化的利用,也能向师生们传达节约用水的思想,提高师生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态格局的意识。

3.3注重学校文化传统

几乎每一所高校校园,大多都以绿化、建筑、文化设施、雕塑等因素构成校园景观,每一处都能体现自己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每一处都能传达出学校的内涵和精神。所以,高校校园景观必须依照自己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高校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设计景观。把高校校园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精神,作为特有的精神符号融入到校园景观设计中。还应顺应时展,建造一些具有自我特色的建筑和雕塑,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示学校独特的特征,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精神内涵。

4结语

我国高校对于生态格局的引入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生态校园景观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它涉及到地域性特征、节约资源成本、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使用和注重学校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对于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应结合校园本身的特点,运用生态格局原理进行综合性考量。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特征篇10

关键词:街道环境;生态性;环境营造;空间设计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深入,街道建设也逐渐受到关注,而随着街道环境的改造和建设,再加上现代化绿色城市的提出,环保、现代、生态性的街道环境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性的街道环境建设应朝着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深入,为人们提供生态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这也给街道环境设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下文就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的特征和内容展开分析,就当前我国城市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营造生态性的街道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我国城市街道环境生态性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1、街道环境的生态性特征

生态街道环境与街道绿化是不同的性质,具体来说两者还是有相似之处,生态街道环境建设包含了街道绿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更注重的是街道环境的生态性。就我国生态环境的评选标准来说,生态环境系统必须好,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恢复水平都要高,公众对于该环境生态性满意程度等因素都决定着生态性的评选。建立生态性街道环境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该街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营造生态性街道环境必须以可持续的发展观为行动的引导。根据街道规划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考虑好时间、空间以及资源等方面的状况,以营造出满足人们环境要求的街道。另外,营造生态性街道环境还要求将目光放长远,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基础,发展一种健康、持续的环境。

2、我国城市街道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景观环境混乱

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讲,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忽视了街道环境甚至整个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得城市街道出现了脏乱差的情况。而大力发展城市的政策深入,使得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问题被忽略,街道街面混乱。比如,我们常常见到很多商家在街道边设置各式各样的广告牌等附属物,因缺少合理的引导和管理,致使街道缺少韵律、杂乱无章,而街道景观设置不合理也成为扰乱城市街道环境的重要问题。

2.2建设规划不合理

街道环境的环境生态性营造本应立足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合理的规划布局中,目的就是人们能够有一个舒适优美的环节中生存。然而很多城市街道环境建设为紧随时代不断处于更新建筑,重拆重建中,这不仅巨大的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更浪费了资源,更是严重违背了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初衷。另外,如上面所说,街道周围有商业广场,很多小摊小贩也会在街道周围摆设,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因小商贩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不仅如此,为了顺应城市的发展规划,街道环境建设完全不顾人们的实际需求,只一味辅助城市发展,使得街道环境完全不符合生态性,这些都是当前街道环境营造存在的严重问题。

2.3空间设计被忽视

街道空间主要可分为消极空间、交往空间以及精神空间,合理的空间分配和设计是保证街道整体性的关键。而实际上,很多街道消极空间被忽视,这些遗留的消极空间不仅没有计划性,更给人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很多不便的地方。交往空间设置不足,精神空间得不到重视等都是目前街道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具体措施

1、街道景观和界面的营造

景观设计是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重点区域,所谓景观设计就是要满足人们对于街道环境氛围的一种期望,打造出良好的生态性街道环境。街道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众群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的核心就是要保证舒适度与安全性。因此,在实际的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过程中,要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深刻反映街道内涵特征,以点线面为统一的景观环境。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街道环境的后期管理,明确街道景观的界面,明确绿化带、商业带、生活区以及行车、路人区等界面。此外,街道环境的营造还要注重人文要素和当地特色的和谐统一,以保证整体性,以此来提升街道环境的整体质量。

2、街道空间的转化和引导

为营造生态性的街道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空间与界面,使其能够达到一定的风格,并能反映时代和城市的气息。街道存在的一些消极空间可以根据需要作出不同的生态或者艺术处理,比如,当作绿化、水景或者雕塑等景观,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更为街道环境增添了风景线。而对交往空间的引导是生态街道环境营造的又一重点,要综合考虑地面与地下的结合,完善街道交通诱导,并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和出发机制,更好的约束街道使用情况。比如:对街道边设置的座椅、路灯、柱子等物品,要出台相关的保护机制和管理机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并设置相关提示和警告标识,引导人们共同去维护街道环境。

3、注重街道精神空间的设计

精神要素也是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所关注的内容,是人类的文化产物,这就使得精神要素成为了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的主线。除了文化与精神空间设计外,场所要素与特征要素同样是街道环境规划与建设重点。对于不同地域和地理条件的场所规划,应结合城市形态的特色,以促进发展城市为目标,塑造更多适应人们使用的街道空间。生态性街道环境营造应在不破坏原有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与延续精神要素,打造街道文脉和精神空间。同时,要尊重历史现实,在街道环境精神空间的设计中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理念,反应城市一定的历史信息,是城市街道文脉得到充分体现。

结束语:总的来说,对于街道环境生态性营造来说,我们要注重街道景观和界面的营造,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城市整体特征,进一步转化和引导街道空间,体现出街道文脉,共同促进生态性街道环境的建设。(作者单位:南京茂泉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东,王勇.街道环境的生态性营造之道[J].规划师,2012,(6):111-114.

[2]胡伟.浅议城市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价值[D].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9.

[3]陈波.环境心理学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城市街道环境设施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27-6028,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