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3:18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对策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的改组、产业的审视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先合理化才能达到高度化。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要求也越高。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搞好水利、土地整理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以交通、供水、供电、通讯为重点的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通村道路建设,不断提高贵州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积极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协调,合理规划田块,规范土地租金,引进外来承包大户等,有效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流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降低业主农业生产成本,创造有利于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的软环境。

2、其次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区域特色。一个地区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传统的生产项目,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植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三是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四是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六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3、另外也要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建设区域农业商品基地

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质量。为此,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力。一是重新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二是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三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四是加强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在实施农业产业过程中,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突出地区特点建基地,连片规模化建基地,把农业商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4、另外也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

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4]。要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贵州省现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和吸引侨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围绕特色产品、畜牧业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大力发展各类农民经纪人队伍,注重培育各类农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组织和联合体,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5、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意识

一是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按照wto“绿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集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捐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解决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问题。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训学习氛围。要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没有技术、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确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提高参加和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北方经济(内蒙)》2002第11期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面临产业结构转换的严峻挑战,并步入战略性调整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全国产业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步入了战略调整阶段。以石油生产加工闻名的大庆市农业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导向作用,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合理调整农业布局,立足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实质上是对生产能力的调整,是生产能力在各种农产品之间的重新分配,最终目的是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的区域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有力的地位。各个地区必须选择最具本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扶持重点发展,使资源、技术、区位等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当地条件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注重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维护和提高产品的信誉,形成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和销售区域,并不断增加产品竞争能力,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使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充分发挥和逐步扩大,并通过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形成各具特色又互为市场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都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二、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庆市农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以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生态农业经济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生态工程为手段,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载体,逐步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在今后的时期,大庆上下应着力实施“四大生态农业经济工程”。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百亿斤粮食生产基地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同时,充裕的粮食也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因此,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几年来,大庆市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提高粮食产能的重中之重,实施了抗旱保收田、农机合作社、生态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形成了较完善的集农业科研、培训、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紧紧围绕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注重效益、定单生产。大庆市的龙凤将相当于全区三分之一的土地,以承租反包的形式,通过发展招商农业,建设了龙凤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让胡路、萨尔图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大庆市决定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规划”,到2012年将粮食产能提高到50亿公斤以上,以全省5.5%的耕地实现10%的粮食产能。

2、畜牧业继续平稳发展,占据第一产业的“半壁江山”

大庆市是在草原上兴起的石油城市。大庆草原是松嫩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把当地生产的粮食通过养殖业转化成肉、禽、蛋、奶、鱼等高价值产品,改变农户单一经营种植业的生产方式,推广种植业和养殖业复合发展,不但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缓解粮食卖难问题。2000年制定的《关于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是:围绕把畜牧业建设成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科技进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加快畜牧业向现代产业、外向型经济的转变进程,推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过去的以“奶牛为主导,家禽、生猪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变为“以奶牛为主导,特色畜禽、生猪、家禽三足鼎立”的局面。

3、以实施无公害、绿色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农业经济工程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大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大庆市上下的共识。2000年以来,大庆市在寻找农业出路,确定产业方向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广泛考察、深入比较,最终确定了“粮经济向牧经济转变,特色向绿色升级,种养向加工延伸”的思路。全市紧紧围绕杜蒙伊利集团为龙头的奶牛养殖加工、大庆金锣集团为龙头的生猪养殖加工等主要产业链,加强政策扶持、基地建设,搞好利益连接。并制定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积极为金锣、日月、吉泰、伊利等龙头企业争取省配套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大庆市目前已成为全省拥有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总数第一的城市。大庆市的绿色食品共参加香港、上海等地的展销活动6次,有11个产品荣获中国农博会金奖、最佳产品包装设计奖。在天津、上海、广州分别成立了华北、华东、华南3个绿色食品销售中心,并在全国建立了130多个销售网点。

4、特色旅游观光农业基地的建设

所谓观光农业,就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大庆市对发展观光农业进行了规划,重点建设“两廊一带”,即着力打造“东、西干线”旅游农业长廊,和发挥沿松嫩两江和“乌双”两河形成的湿地、湖泊及自然人文景观优势,建设沿江、沿河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让胡路休闲观光带建设了向荣葡萄采摘园区、三胜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红骥牧场蔬菜棚室园区等;银浪生态园是集采摘、垂钓、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占地面积6000亩。今年该区还将开发建设科普示范区、农业科普示范区、湿地观光区、特色美食区、疗养别墅区、商务接待中心等,使这里成了市民的后花园。通过具体的规划,大庆市预计在2011年,使观光农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

三、建立起具有大庆特色农业结构新体系的构想

今后,全市农业调整总的思路是: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坚持突出比较效益,发挥区域特色,实现规模推进的原则,把结构调整和实现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势产业,提高农产品转化水平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建立起具有大庆特色,适应小康社会建设要求的农业结构新体系。

1、优化农作物品种和品质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和大庆市的资源条件,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粮经饲比例。即在稳步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形成“三元”种植结构,2010年要达到30∶40∶30,基本形成较为合理的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按照口粮、加工专用粮对粮食不同品质的要求,扩大优质水稻、专用玉米,青贮玉米和优质小杂粮生产,坚持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路子,继续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

2、加快畜牧业发展

充分发挥大庆市的资源优势,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以引进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改良为重点,加快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以推进规模化、规范化为重点,提高饲养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加强畜禽良种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为重点,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坚持区域布局、规模推进的原则,重点建设好六大牧业基地。重点建设好奶牛、生猪、肉牛和肉羊、肉鸡和蛋鸡、大鹅、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六大牧业生产基地。

3、突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示范带,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组织实施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谷子、水稻、绿豆、胡萝卜、红干椒、马铃薯等18个种养业绿色食品基地,以肇源、杜蒙为重点,建设绿色特色食品示范带,积极扩大绿色食品品牌群体规模,抓好有发展潜力的名特优产品的绿色品牌申报和认证,加速特色产品向绿色、有机食品的转化升级,成为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开发生产基地。大力开拓绿色食品销售市场,以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为依托,以大庆绿色食品经销中心为主体,建设好大庆绿色食品专业批发市场,健全销售网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销售手段,增强大中城市市场开拓能力。

4、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大庆市观光农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基于其目前的情况,政府要重视加强规划与指导,把观光农业规划区的建设视为一项新兴产业和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之一,应在人力、资金、技术、政策上适当倾斜,投入资金建设硬环境,配以优良软环境。同时,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观光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宏观管理、组织机构、财政政策等领域,通过技术支持、合同规范、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贸易许可等各种手段,为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层面上的支持。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要在政策法律的指导下进行。众所周知,观光农业涉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包括土地、水体、山林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因此,观光农业涉及面广,各种形式的农业旅游,都应该依法进行,在当地区域内纳入相应的管理机制,得到旅游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这是观光农业有序经营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军:黑龙江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5(6).

[2]周文、王炜:关于推进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赫修贵:把黑龙江省建成亚洲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J].世纪桥,2009(3).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3

关键词:紫马乡,农业结构,现状,调整

 

一、背景

紫马乡位于晴隆县最南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周边乡镇落后,农业经济发展没有形成主要支柱产业,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紫马乡的经济发展和“三农”工作。紫马乡农村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共同发展,实现了主要农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全乡农业在稳定发展中进行调整,在调整中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农业的发展为稳定全乡经济的发展大局作出了贡献。

二、农业结构主要特点:

(一)、农、林、牧结构逐步优化,但种植业比重偏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78.9%下降为73.6%,林、牧业由21.1%提高到26.4%,实现了连续5年的稳定增长,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26.7%上升为2009年的35.8%,上升了9.1个百分点,年增长1.82%,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稳步发展。但是应当清楚地看到,紫马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偏大的状况依然存在。但增长速度缓慢,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2009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为73.6%,这种状况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也与山区主题农业资源的特点极不相称。没有大规模的特色农业,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偏低,这导致了农产品商品率低下。

(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渐优化,烤烟的相对优势有所增强,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显著,经济作物发展较快,全乡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逐步调减了粮食种植面积,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重逐步扩大,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得到相应的发展,烤烟、油菜、玉人米单产在全乡已有一定优势。

3、生态环境出现改善势头,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依然存在。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生态建设方面,在维护退耕还林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生态自然林的保护和25度以上坡耕地治理和境内的生态建设与综合开发。狠抓以生态防护林为中心的林业建设,使我乡林业生产出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由于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整和生态建设需要全乡还有400亩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300亩石漠化山地尚未治理,1800亩荒山需要治理,生态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4、农业产业业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茶叶、畜牧等产业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大乡镇还有很大差距。。在生猪持续发展的同时,牛、羊等草食畜养殖地也有较快发展,特别是加大对牛的发展。总体上说,紫马乡农业产业的发展势头是相当良好的,但要建成农业产业大乡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

5、产品结构有所优化,但特色农副产品仍然偏少,以初级产品为主题的产品结构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紫马乡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质稻、杂交玉米良种等大宗农产品发展势头迅猛。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农副特产品,但是,乡特色产品的培育还刚刚起步,农副产品仍然是初级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名优特高产品少;小批量产品多,有一定经济规模的拳头产品少;平消和滞销产品多,畅销和俏销的产品少。这种产品结构与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的要求相当不适应,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原则

对于紫马乡农业结构的调整,我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确立发展目标,突出科技导向。依托优势资源,选择特定市场。兼顾三大效益,适应全局需要。”

(1)、确立发展目标: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在产业上的目标应重点突出培育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在区域布局上的目标应当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带和生态农业重点区。在加工上的目标应当是培育龙头企业,在产品上的目标应当是培育农副产品的品牌产品,在这些基础上进而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增强我乡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突出科技导向。科技导向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技含量低的产业一般来说不可能成为特色性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低的产品不可能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农业结构的调整没有科技的支撑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

(3)、依托优势资源。尽管资源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支柱产业的培育过程中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一般而言,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都十分重视。

­(4)、选择特定市场。随着紫马乡农产品商品率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于生产的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的培育要强调面向市场。几乎所有新的农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都与市场的高度扩张有关,进一步而言,只有拥有特定市场的产业和产品才具有相应的生命力。

(5)、兼顾三大效益。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满足局部利益,牺牲子孙的利益来满足当代的利益。要从长计议,既要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社会的稳定,决不能搞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期利益。

(6)、适合全局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必须从全乡的大局出发,从全乡一盘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注意防止产业趋同,要将调整的方向放在全乡的经济大格局中进行思考,这样的调整方向才符合全乡的整体利益,也才容易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二)、调整的指导思想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深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大机遇,确保一个前提(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突出两大重点(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三个比重(特色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优质产品在农产品总量中的比重,商品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实现四大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实现小康,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的方向

1、种植业结构

要大幅度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将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三大结构”调整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在粮食作物中,扩大优质稻面积比重,减少小麦面积。扩大玉米,特别是优质玉米的比重,扩大各类小杂粮的比重,进一步扩大优质经济作物的比重,力争在优质烤烟、油菜、茶叶、苡仁米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种植结构的调整关键要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关系和粮食作物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近五年来,紫马乡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自给。但粮食总量仍然不足,粮食自给率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2007-2008年的零冻,2009-2010年的干旱,造成全乡粮食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这说明粮食问题绝对不可放松。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一是要积极调整粮食产品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优质稻和优质大米比重,减少小麦和普通稻、普通玉米比重,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巩固提高烤烟、茶叶、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烤烟在地方财政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较好的市场和效益)。三是充分利用山区多气候特点,积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大豆,优质薯类、蚕豆、荞麦等多种小杂粮,进行深层次和多用途开发,使小杂粮变成大产业。

2、畜牧业结构

进一步加快建设畜牧大乡的步伐,畜牧业是造成紫马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主攻方向。畜牧业效益高产业链长,带动面广,不仅能快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项稳定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要按照建设畜牧业大乡的要求,坚持把畜牧业发展为城镇农村经济的一个大产业,调整品种结构,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草食型牛羊特别是优毛质肉牛和乳牛,重点是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商品量和商品率。把基地生产同大户养殖、千家万户养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积极推进畜牧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把畜牧业做大做强。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4

关键词:中原农业;农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原则;典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28-0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原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应在农产品全面短缺时代结束、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启动,结构的调整核心是使农业适应市场,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通过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全局。

一、中原地区农业结构现状

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具有可供两熟的光能和热量资源及水、热、光同季的优越自然条件,适合多种作物种植,特别是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粮食作物生产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中原地区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还处于高耗能状态、高投入高产出是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增产的空间变小。近年来出现了所谓的“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使本来具有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中原地区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质档次低,没有市场竞争力。农产品路货多,名、精、优、特品很少,原始或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品少,附加值低。

2.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牧业结合不够紧密,种、养比例不协调,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粮―经―饲结构形成困难,农业资源利用率低。

3.农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从区域产业结构构成来论,该区第一产业地位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特别是河南、河北这些农业大省更是如此,是农村经济不发达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农业产值的比例在降低,但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农产品加工能力小,增值空间小,经调整的潜力巨大。

4.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规模小。特别是土地利用规模不经济,现有过小的生产规模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导致农户经营效益低下,农产品市场风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公司(企业)和农户组合的典型经营模式,但其带动辐射效应还只是局部的。

鉴于上述态势和面临的问题,必须深层次地推行农业结构调整。虽然中原在全国的基础地位不容动摇,但是未来农业应以结构调整为推动力,挖掘农业潜力,以资源的节约和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提高水土光热等资源利用效率并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

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调整过程不仅涉及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而且涉及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农业产前等有关部门关系。为了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必需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1.面向市场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层次上讲,不仅要面向本地市场,而且要面向全国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还要面向国际市场。

2.因地制宜原则。由于中原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即使在同一个区域内,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各个地区、各个单位甚至企业之间,也会存在差异。

3.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原则。在调整中不能以任何理由或借口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所有权,要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与家庭承包经营有机的统一。

4.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原则。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经济主体,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其次,农业结构调整方案要靠农民去具体实施与落实,离开了农民广泛的积极参与,结构调整无法进行,更不可能获得成功。

5.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原则。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一下重要作用:政策导向作用、市场建设作用、产品监督作用、贸易推动作用、提供公共产品作用、科技支持作用等。

三、国外农业结构调整经验

中国农业发展落后,国外农业结构调整对中国农业有借鉴指导作用,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中原农业结构调整中能少走好多弯路。根据对和中原状况类似的人多地少型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概括为:

1.市场机制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成长的基本导向和推动力量,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完善的、强有力的市场环境。

2.比较优势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在调整中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根据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和组合生产。

3.土地密集型产品不是人多地少型经济结构的优势,要把农业的发展放在土地集约型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上,土地集约型产品才是人多地少型经济结构发展的优势。

4.政府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对不具比较优势的土地密集型的粮食生产进行保护,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5.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业结构调整要尊重农民的自,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6.合作社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销售、资金支持等,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7.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发挥其行政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市场建设、产品监督、出口推动、公共产品供给、科技支持等。

每个国家农业结构调整获得成功都有其特有的环境,但有普遍的方面,在中原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大胆学习、小心借鉴。

四、中原农业结构及调整优化的基本模式

在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处理好各因素间的协调关系。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生产习惯、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因素间的不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对农业调整的模式选择也不一样。

(一)传统粮棉主产区的结构模式

一直以来,粮棉主产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棉,为中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有发展传统农业的先天优势;粮棉产量高,社会贡献大;发展粮棉生产是本区的自身优势;粮棉生产是粮棉主产区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粮棉主产区的特征显示,中国传统粮棉主产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继续发挥粮棉生产的优势,在粮棉的品种和质量结构、生产经营规模、粮棉深加工等方面下工夫。

传统粮棉主产区结构可选择以下四种基本模式:

1.基地带动型模式。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确立适宜的粮棉品种,进行规模化、商品化种植,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传统粮棉主产区结构调整的有效方式。这种模式一般是从“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开始发展,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通过发展,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一批专业大户,再以点带动面,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搞活市场。从而使粮棉主产区的农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2.市场牵动型模式。给农产品找市场,以市场生产是关键。对准口味了,才能找到销路。同时要发展特色农业,满足市场需求。

3.政府推动型模式。通过价格政策,对优质产品实施优价,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一些地方对部分农产品实施了优质优价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为农业结构调整指引了方向,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4.龙头企业联动性模式。在结构调整中围绕中原地区农产品原料优势,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增值,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财政的收入,而且还刺激了农产品的生产发展,特别是保证了粮棉稳定的增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这一调整目标大多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实现。

(二)城乡市场农业结构区模式

城郊即处于大中城市与一般农业区结合部的地区,由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在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活动上都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都直接受到城市及其扩展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在实际调整过程中也有很大不同。城乡市场农业区的区域特征主要有:

1.土地资源及其紧缺。城市郊区各种职能高度集聚,土地使用强度大于高于一般农村地区,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紧缺。此外,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充,城郊耕地资源被占用,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城市发展导致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心职能加强,城郊建设全面展开,从而加剧了土地资源、尤其是郊区耕地资源的非农化和紧缺。

2.地理位置优越。大中城市都坐落在地势平坦或较为平坦的地带,水陆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城郊地区处于大中型城市的周围,属于城市与广大农村的结合部。有利的地理位置为城郊农业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3.农业生产面向城市市场,以副食品生产为主。城郊农业最主要的职能是为中心城市提供所需的农产品,农业的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体现了这一基本职能。

4.农业的集约经营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较高。从郑州郊区来看,近几年,在原来具有精耕细作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先进的设施、机械,注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因而不断提高了单位的产量。

5.城郊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城市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城乡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城市工业向郊区的转移以及城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工业“三废”污染向郊区农村蔓延。尤其是乡镇工业布局较为分散、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不足,从而造成城郊区大气、河流水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2)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化学品的使用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依赖性,结果是造成耕地、水系的污染,农产品内在质量的下降。

中原城郊农业发展模式,既不能像以色列、荷兰这些国家那样,大面积地发展设施农业,走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模式;也不可能像英国、德国那样,把农业发展为仅仅是供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观光农业。社会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农业特有的弱质性,决定了中原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保证郊区农民粮食自给和为城市提供各类农副产品。城郊农业,一方面要生产城市人民巨大需求的蔬菜、瓜果、肉类、蛋类、牛奶、水产品等副食品及一部分优质粮油、工业原料、花卉和特色绿色农产品;另一方面要为城市发展提供建设空间和更好的生态环境,如绿色空间、新鲜空气和旅游、度假、休闲等场所;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农业生产受到城市工业、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较强辐射,而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有鉴于此,城郊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坚持宜城市市场导向为主导,建立市场农业区。城郊市场农业区结构可选择的基本模式是:(1)休闲农业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城郊农民利用农业的自然属性,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的农业项目,以满足城市城市居民休闲、度假、观光等享乐的需要。如在郑州周围建设了旅游观光采摘精品农业园区,按照不同采摘时间,布局名优特稀新品种,并进行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规划设计,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2)主导产品带动型模式。城郊农民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改良,借助各种生物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作物实施品质更新和功能改造,赋予农产品以新的性能,从而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类健康生活的需要。然后再以该产品为核心,组建区域主导产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3)产业化经营带动型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基地、兴龙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形式。通过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商品化,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山地农业区的结构模式

在中原地区,山地地形也占据一定的份额,在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山地的重要意义已经十分突出了。针对中原山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方有利条件,应以科技林业带动型模式、林产品加工产业链拓展联动型模式、中介组织连带型模式为主进行结构调整。有利于中原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还有利于实现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山区自身的发展环境。

CentralplainsRegionoftheagriculturalStructureadjustmentandoptimization

YaoXi-chang,KonGYong-bo

(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5

关键词: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目标导向:西部地区

农业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促进该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屏障”地位的巩固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化、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下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不能遵循传统的路径进行,需要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寻找一种更好更适应的发展方式。因此,研究新时期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

1.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经济是西部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西部农村地区产业增加值结构中,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为56.0%、33.2%、5.0%和3.1%,农业增加值占有较大优势。同时,从四大区域农村地区产值结构的比较看,农业不仅比例高,而且变化相对缓慢(见表1)。此外,西部地区农业分项产业产值结构与全国水平相比有一定差异(见表2),水果、坚果和中药材等西部有发展优势的产业产值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发展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谷物和粮食作物产值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农业的产业结构与自身资源优势并不吻合,没有体现出西部农业的特色资源优势。

1.2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比较强烈

农业发展的立地条件是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其引致产生的农业发展环境约束是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自然因素所在。在西部地区,农业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资源匹配错位等问题形成了西部农业发展环境的外在约束,且约束作用不断增强。一方面,区域发展农业的天然条件相对较差,如陕甘宁地区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秦巴山区与横断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滑坡与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且零碎贫瘠,石漠化威胁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2007年,西部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到全国的32.29%、32.99%、46.70%。其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涝灾和旱灾面积分别占到31.55%和36.51%,而同期除涝面积仅占到全国的4.99%,水库的容量和水库数量占到同期的23.86%和29.09%。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农业灾害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旱灾成灾面积与受灾面积的比例分别高出4.5和5.5个百分点。此外,人们的农业耕作更多采用的是落后的掠夺式生产经营方式,其中西北绿洲传统耕作方式高达63.4%,既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进一步加剧农业立地条件恶化,又影响了农业产量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农民收入增加相对滞缓

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贫困农民收入。目前,影响西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因素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产量增加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农产品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的事实使得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弱,不可能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原本就是西部农村薄弱环节的城市化和乡镇企业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更是不断趋缓。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都体现出这种趋缓的特点(见表3)。此外,通过收入结构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均总收入结构,还是人均纯收入结构与人均现金收入结构,家庭经营收入比例虽然有不小的下降,但仍在收入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而作为城乡居民收入重要来源的财产性收入比例一直较低(见表4)。

西部农民收入增加渠道不畅与相对滞缓以及收入结构过分依赖家庭经营收入的现状,迫切需要立足西部农村实际,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结合西部实际,在“一村一品”工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提供具有较大附加值的农产品作为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西部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农业发展的契机。

1.4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

市场上农产品销售困难现象愈加凸显与销售额不断攀升的并存事实表明:农产品供给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产品难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这一点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西部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小、生产分散和产品相对单一化,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难以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如西部的小麦多为品质相对较差的软粒小麦,且其小麦专用粉的品种数量和比例都远低于东部和中部;水果方面耐储藏、适宜深加工的特殊品种较少,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分级分等、包装保鲜等方面重视不足;肉牛出栏率和产肉率、乳牛产奶量和乳质都比较低。换言之,西部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的不高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是近年来其农产品竞争力下降、发生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1.5 金融危机引发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恶化

金融危机对农业发展影响的路径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外需萎缩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二是外需透过贸易、投资和服务等领域对国内经济增速的减幅作用对农产品需求与价格的影响。具体而言:第一,农产品的价格全面下行。农业部监测显示,2008年9月以来,多数的农产品价格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且随时间的推移,价格下行的压力持续加大。如2009年2月稻谷、玉米的价格分别比2008年9月下降了5.1%和11.5%;猪肉的价格比2008年2月(猪肉价格最高的时候)同期下降了21.1%。第二,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出口额与出口量均出现下降。2008年,蔬菜、水果、苹果汁出口额增速分别下降了10.8%、38.6%、7.4%。第三,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据农业部各省年末预报数汇总统计,2008年第4季度全国的乡镇企业月平均出货值比全年月平均数低了8.9%,全年出货值增速回落了7.46%。

2 西部农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目标导向

结合西部农业结构调整背景,新时期西部农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应该是立足农业特色化、推进特色

农业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以不同生态功能区分类为指导,从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区域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区域特色资源与特殊条件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并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进其现代化,实现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调整方向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2.1 立足特色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西部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组合与物种资源呈现多样化特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农业特色化正是立足西部实际,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战略调整特色化内涵的确立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1)特色农业是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立足于差异化的发展思路,特色农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农民增收,为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2)特色化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西部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西部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特色农业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基于特色资源的特色农业,把农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注重农业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改善西部农业发展外在环境,实现农业特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必然归宿。立足特色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依托物质条件、科学技术、产业体系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升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只有积极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才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约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西部农村来说,农业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调整目标主要是形成涵盖现代农业、现代草产业、现代林产业等的大农业。

3 构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目标实现的政策框架

3.1 树立现代农业产业观,拓展产业认识理念

从当前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发展看,现代农业产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现代农业资源观。认为农业资源不仅涵盖农业资源、农地资源及其依附于农地的其他资源,而且还涵盖了作为农业发展基础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从利用情况看,还应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2)现代农业环境观。认为农业环境是指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3)现代农业产业观。认为农业既包括传统划分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还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产业,应该以产业的加速融合来推进农业的发展壮大。(4)现代农业的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观。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外部性的内部化制度为核心,以产业开发带动资源培育和利用,以资源培育、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使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

对比发现,现代农业产业观点的丰富内涵与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转型的目标导向相互吻合,因此,在结构的转型中,首要任务就是立足现代农业的产业认识来发展特色农业,着重通过以下2种途径加以实现:一是立足产业传统和人才储备,选取和提升传统特色农业;二是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挖掘和培育新型特色农业。

3.2 以抓带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的跨越发展

抓带跨越战略是指以“抓两头带中间”为手段,实现西部农业从弱到强、粗到精、大到更大、高到更高、特到更特的重大跨越。一方面,跨越战略符合西部农业资源禀赋、本地市场需求、国际市场潜力与国内市场份额的的客观实际,是西部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抓带是西部农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方式与手段,也是西部农业改变“高端不高、低端太低和中间不精”发展现状,快速有效实现战略转型的依托路径。

具体实施路径如下:(1)产品层次抓带跨越。依托高端产品打造、低端产品升级和对中端产品的推拉带动实现西部农产品的跨越式升级发展。(2)市场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省内市场深挖和对国内市场扩展的推拉带动实现市场占有的跨越式升级发展。(3)空间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产业聚集区辐射、镇域特色农业开发和对区域农业升级的推拉带动实现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升,使得各农业资源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协调发展。(4)企业层次抓带跨越。依托企业集团组建、,J、型企业培育和对中型企业发展的推拉带动实现企业层次结构的优化升级,使组织形式发挥出更大的规模效应,为实现产业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5)资源层次抓带跨越。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发掘、文化资源开发和对其他农业资源利用的推拉带动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农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效应,为实现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部门层次抓带跨越。依托农业核心部门和直接相关部门的建设以及对间接相关部门的推拉带动实现各部门合理分工支持农业资源的高效管理,使西部农业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为实现战略调整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确立西部农业的优先发展领域

3.3.1 西部节水旱作农业

西部旱作农业发展,在总体上要适应自然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以发展生态型产业和特色优质农、牧、果商品生产及其产业链延伸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种植业“二元结构三元化”,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具体而言:第一,实现发展思路的四大转向。即发展思路转向旱作与节水相结合。建设内容转向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生产路线转向改造开发与适应开发相结合,发展目标转向生产能力提升与生态、经济利益提高相结合。第二,本世纪初西部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取向应该设置为提高旱作农业的硬技术和新技术含量。要以粮草轮作、农田集雨、保护性耕作、覆盖栽培、土壤水库充蓄增容和抗旱节水生化制剂等西部旱作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为重点,构建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和农林牧结合为途径的3种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第三,立足区域实际,构建区域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在以新疆为主体的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要本着“增产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则,积极应用激光平地、管道输水以及微灌喷灌等局部灌溉技术,建立统一的节水管理、调度与监测技术;在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主体的半干旱地区,要针对半干旱地区存在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天然退化等区域性问题,立足自然降水的有效保持和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大力发展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潜力开发为中心的种植技术体系以及以覆盖技术和雨水集流补灌技术为重点的旱作节水技术,服务西部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3.2 青藏高原地域特色农业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生物资源别具特色,具有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的巨大潜力。其未来发展思路应该以高原畜牧业作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进行资源深加工并实施产业化经营。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积极发挥青藏高原的特殊“冷凉”气候资源优势,以蚕豆、油菜、青稞、中药材和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种植业为重点。形成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旧。第二,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藏系绵羊和绒山羊资源,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政策的重点选择,不断强化高寒地区毛、绒、肉加工工业的产业特色和出口创汇能力。第三,针对资源相对分散的格局,以“公司+园区+农户”的组织形式为依托,建立农业产业链有效延伸的空间载体,实现分散资源的有效聚集,进而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特色农业产业链基地品牌的塑造以及标准化生产的实现。

3.4 强化农业制度改革,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3.4.1 构建大多数农民工向真正意义上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输出

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国家层面的城乡一体化政策:允许农民工以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放弃来获得进入城镇后长期、合法的社会保障费用;允许农民工在获得一定补偿并自愿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和城镇居民一样自由迁徙、落户;允许取得城镇户籍的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租住廉租房或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以及低保政策等方面享有一样的权利;允许过去医保所交费用向城市有效、自然转移,并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医保政策。

3.4.2 率先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推行“9+3”义务教育模式,提高农业主体对政策以及市场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国家可借鉴英国的“教育优先区”政策㈣和美国的“补偿教育”政策㈣,将西部农业发展的核心地区作为“教育优先发展区”,率先实施“9+3”义务教育模式的试点工作。“9+3”义务教育模式是指将现在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再向后扩展3年,即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仍然按照现有考试选拔的方式进行分流,能够进入高中的继续进入高中学习,不能进入高中学习的直接转入不超过3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习阶段。2种情况的学杂费都通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予以减免,但教育同样带有强制性,所有学龄阶段的孩子都必须完成学业。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6

当前,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四大变化和四个转移:一是人世给我国农业带来深刻变化,促使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正在由资源密集型、以粮食为主的低品质农产品向劳动密集型、高品质农产品转移;二是消费者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正在由简单量的需求向绿色无公害和营养保健转移;三是生态环境、生存环境建设需要带来新的变化,促使畜牧业特别是食草型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正在由牧区向农区转移,林业生产正在由林区向平原农区转移;四是城乡经济布局发生了变化,城市“菜篮子”基地正在由城市近郊向远郊和周边农村转移。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应从这一背景出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从衡水的情况看,基本市情是“三多一少一弱”,即:地多(人均耕地2.15亩,人均非耕闲散荒地0.5亩,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粮多(人均占有粮食700多公斤,位居全省各市第一)、剩余劳动力多(农村劳动力一产占67%)、水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又要结合市情特点,扬长避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根据市场需求和市情特点,今后一个时期衡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揽,抓住一条主线,突出四个重点,构建四大体系,实现两大目标。即: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突出抓好畜牧业、林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积极构建抗旱节水农业种植结构体系、农林牧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和城乡结合、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中,核心是构建四大体系,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构建抗旱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体系,就是针对干旱缺水的实际,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继续压缩高耗水、雨热不同期的小麦面积,玉米加快向饲用型转变,适度扩大棉花、甘薯等抗早耐早作物,蔬菜重点向设施、无公害生产转移,大力发展用材林和饲草生产。到2005年,种植布局按占可用土地比例形成“三、四、三”大格局,即以小麦为主的粮田面积控制在300万亩以内,林果草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高效经济作物达到300万亩以上。

构建农林牧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就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协调发展农业、林业、牧业,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到2005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降到5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to%左右,林木覆盖率达到26%左右;到2010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降到30%左右,畜牧业产值比重达到45%左右,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左右,林木覆盖率达到35%左右。

构建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就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切人点,以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运销服务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具体目标是:通过实施“以优促优”战略,建设“百、千、万”工程,即: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区的形成,到2010年形成覆盖各个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100家,能够规范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0家,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经纪人1万人。到200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0%左右,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0%以上;到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

构建城乡结合、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布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体系,就是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发展高效种植、舍饲养殖和庭院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产吸纳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依托,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来抓,健全组织,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领域。到2005年,力争城镇化率由目前的23%提高到30%,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一产的比重降到60%以下;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农村劳动力中从事一产的比重降到50%左右。

构建四大体系,繁荣农村经济,目标宏大,任务艰巨。应着眼长远,狠抓当前,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7

关键词: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1.1指导思想

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基础,以培育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口,强化政策和科技支撑,努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1.2总体思路

以建立大型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为核心,不断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确保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保持同步。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增加设施农业和订单农业的百分比,加强农业避灾、抗灾能力;持续发展优势产业,继续推进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在实施品牌战略方面,将“岱海鲤鱼”、“苜花香瓜”、“田也杂粮”、“岱海秋红”、“宁朔老豆腐”、“厂贡梁小米”等特色产业品牌做得更大更强的同时,还要加快地理标志认证的推进,促进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效益增加和档次的提升。

2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2.1总体目标

大力推进以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特色经济作物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稳步推进以奶(肉)牛、肉羊、生猪和蛋鸡为重点的高效畜牧业。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强化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行业整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从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2.2具体目标

将涉农资金进行整合,把沿北山、呼阳公路、梅岱路的三条经济带重点打造,实现建设自治区中南部最大的种苗生产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高端奶源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一是北山沿线的生态经济带。加大在这片区域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和苗木基地的力度,多措并举吸引枫桦集团、右玉、鄂尔多斯等地的投资商建设苗木基地、进行生态绿化,力争经过2~3年发展,使全县育苗面积增加到10万亩,打造凉城县成为自治区中南部最大的种苗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借助上马奶粉厂的契机,增加奶山羊的养殖规模,并建成规模2万只的肉羊养殖场和1万亩苜蓿种植和加工基地。二是呼阳公路沿线经济带。这条经济带发展的重点在于引进龙头企业,要以设施农业和特色观光农业为主,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甜玉米、中草药、花卉、设施草莓、大樱桃、西瓜等,打造凉城县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三是梅岱路沿线经济带。本区域重点是要发展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加强以苜花为中心的设施农业区域的拓展。在本区域,依托海高牧业的万头奶牛场和万头育肥牛场以及蒙荣牧业,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奶牛园区,肉牛养殖园区,肉羊、生猪、蛋鸡标准化养殖场,积极引进大型乳品企业来凉城县建设生产线,把凉城建设成内蒙古中南部最大的高端奶源生产加工基地。

3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3.1生态和谐原则

调整农业结构时,要把调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发展农业经济,又要注重保护环境。最终实现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3.2市场导向原则

按市场需求调整结构,不仅要把握短期市场变化趋势,还要将目光放远,正确评估大范围内的中长期农业生产形势,依据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从而确定新的主导产业选择适合的龙头企业。要通过逐步的结构调整,要形成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经济强项、户有致富项目的产业格局,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3.3整体协调原则

凉城县土地资源、矿物资源、光热资源丰富,经济类型齐全,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县各乡镇在资源种类、经济收入、农民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要依据整体自然资源优势,全面发展各项产业,并要特别注意大农业中农、林、牧、渔各项产业之间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体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和协调发展,实现协调有序发展。

3.4比较利益原则

在新形势下,要想让各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就要注重建立分工和协作关系,使资源优势与市场结构相结合,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利用比较利益理论指导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3.5注重品牌原则

3.5.1注重包装,打响品牌

忽略包装和品牌,是很多农副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宣传,使企业和农民树立品牌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把握时机,打响自己的品牌,是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

3.5.2实行品牌化战略

当顾客对某一品牌产生“依赖感”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偏好,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围绕当地名优特色产品进行。如果没有确切的品牌,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会比较盲目,围绕名优特产品调整,起点高,产品品质好,产生的附加值相对较高,有利于迅速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一,建立品质优、产量高、效益突出的种植业。第二,建立现代化养殖业和新型园艺业。第三,建立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经济区域。

3.5.3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将科技创新置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位。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市场上科技含量极高的农产品带来的挑战,这些都是由于农产品的品质较低所致。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缓慢,很大程度是因为缺乏优品质、高档次、多种类的产品。所以,要特别重视产品的品牌与包装,使农产品的商品性进一步提高,逐步扩大国际市场上产品的占比。同时要及时利用高新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确保生产高效便捷、易于制造,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出售,使其销量增加。企业和政府农业技术相关部门向生产基地和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使农民的素质能力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有极大地提高,确保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要加大科技体制的创新力度,加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项技术,积极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增加科研经费,加强科技研发力量。要将国内外的高端技术、加工工艺引入我国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不断加快农业技术改造,探索建立企业、农业园区和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的相互协作机制,将前沿的技术和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加大新品种的开发力度与名牌产品的打造力度,使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要将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加以重视,不断提高已经开发出产品的科技水平,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步加快。要加大自主品牌的培育,重视产品的宣传效应,将名牌进行大范围推广,扩大生产规模并且提高产品的整体档次,使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扩大。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使订单农业和设施农业的份额逐步增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努力发挥品牌优势,将土地确权工作抓好抓实,保证各项惠农政策和项目落到实处。紧紧围绕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设施蔬菜、特色种植五大产业,重点建设一大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环岱海特色农业带,打造六苏木镇、麦胡图镇和岱海旅游区办事处三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加大种植营销协会和合作社的组建力度,形成产供销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使杂粮杂豆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切实发挥“田也”世纪粮行的品牌优势,推动特色产业生加工等重点项目,将杂粮杂豆的销售市场进行扩展。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力度,将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发展岱海秋红苹果、玫瑰、草莓、吊瓜等特色种植作为发展的重点,切实将耕地和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进行认证,提升本土特色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紧紧围绕肉牛、奶牛、肉羊、生猪、鸡蛋五大养殖产业,加速提升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水平,推进畜牧产业化升级,将前沿科技成果引进并大力推广,大力发展畜禽业产品产业和乳产品产业。紧紧抓住凉城县作为国家草产业试点县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大牧草产业的发展力度,建设好牧草业示范园区;依靠工业产业化这一思路对农牧业发展进行探究,不断培育一大批农牧业大型企业,搭建起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构建全产业链的发展新格局,使农牧业向附加值较高的发展方向发展,大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4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

4.1加强政策性引导与扶持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推进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部署,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大对种植业调整的力度,凉城县经济发展条件较差,要通过政府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来对农村和农民予以扶持,以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全县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4.2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调整凉城县农业产业结构,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全新模式进行调整。切实增加科技投入,稳步促进农民知识体系更新与升级。加快培育特色良种,加速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及配套管理。调整品种结构和优化质量结构,从而适应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和市场新需求。政府要加强新品种的研发与培育、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培训力度,做好科技示范、典型样板引路等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扶持诸如:富硒小麦、优质向日葵、绿色瓜果蔬菜及优质绒山羊肉类、奶牛等产业的发展。

4.3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高效农牧业经济区,重点要建设良种生产基地及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在水保经济区,要围绕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优质草籽、树苗基地的建设及特色果品基地的建设;在肉毛羊经济区,要大力加强优质牧草、水土保持林、生态林饲草基地建设;在绒山羊经济区,要围绕畜牧业的发展,加强优质牧草、饲料基地的建设;在城郊经济区,首要的问题是要加强以蔬菜、禽畜生产为主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同时要加强优质牧草基地和种苗基地的建设。

4.4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的建设。包括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农用种子等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收购、销售、使用等项经济行为,进一步保护国家、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方位实施农产品质量监测、认证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延长产业链,切实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一要狠抓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二要特别重视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三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4.5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49-03

2010年,鞍山成功获选“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一个老工业城市,正在实现华美转身。

一、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鞍山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比2006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9.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2.7亿元。鞍山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正在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5:55:39.5调整为2010年的4.3:53.7:42,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二、三产业共同拉动转变。

(一)农业已经由传统农业全面转向现代农业

鞍山坚持用现代物质手段武装农业,大力发展以设施种植业、设施养殖业、设施渔业和设施林业为重点的设施农业,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累计新增设施农业面积近百万亩,总面积达到13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全市农民实现户均一棚,设施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以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达到400家;全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县域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的“半壁江山”,到2010年末,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含千山区)实现126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5%,年均递增26.97%;农村城镇化率达到了68%。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310元,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

(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鞍山始终坚持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竞争能力提升、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鞍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386亿元,比“十五”增长1.8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0户,比2005年增长2.7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比“十五”增长4倍。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一钢独大”向“五业并举”转变。鞍山本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的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鞍钢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加快技术改造,正在向精品钢基地迈进。精品钢和钢材深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精特钢和钢材深加工率预计达到50%,比2005年提升30个百分点。在做强做精传统支柱产业基础上,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菱镁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五大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全新格局。2010年,“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5%,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由78:17调整为57:28,其中,钢铁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71%下降到39%。实现了由过去钢铁“一柱擎天”向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菱镁特色新材料、化工新材料、光电光伏“五业并举”转变。

2.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地企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鞍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产品水平、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实现大幅度增长。鞍钢一大批精品钢材项目相继投产,使鞍钢板管比达到82%,高附加值产品达到50%,向世界精品钢基地迈进扎实一步。地方工业实力显著增强。近几年来,鞍山在大力支持鞍钢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全力推动地方工业高速增长,坚持以项目升级为核心,按照集群、企业、项目、空间“四位一体”抓招商,积极吸引海内外和本地企业投资鞍山,推动地方工业不断做大做强。2010年以本地民营和引进企业为主体的地方工业每年以41%的速度高速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33.5%提升到71.7%,,实现利润由2005年的16.5%提升到6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26.4%提升到91.4%,全市工业发展实现了以鞍钢为主到以地方工业为主的改变。

3.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通过大力推进工业进园区,鞍山工业基本实现了集中式布局、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生产。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已由“十五”期间的3个工业园区发展到18个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比“十五”期间新增220平方公里。园区已进驻企业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1100多亿元,并已全部开工建设,投产项目占50%以上。

(三)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鞍山市服务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r903亿元,同比增长20.6%,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9.5%提高到今年的42%,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9%提高到40.6%,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就业之比由2005年的1/3:2/3到现在的2/3:1/3,服务业已经与第二产业并行成为鞍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上升。“十一五”期间,金融、房地产、科技、信息、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租赁和商务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比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增幅高出5.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38.4%;二是特色旅游业发展较好,五年累计实现旅游创汇6.4亿美元,旅游综合收入605.6亿元,分别年均递增37.9%和30.7%;三是连锁经营等现代服务业态蓬勃兴起;四是规划建设中的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带也粗具规模。

二、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辉煌的成效,特别是随着中央制定了新一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鞍山作为沿海与腹地间最重要的连接点,通过“两个融入”的加速推进,为鞍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

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但与此同时,现阶段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突破。长期以来,鞍山第二产业始终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一、三产业比例偏低、发展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

(一)第一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较慢

第一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农林牧渔业发展不均衡,林业、渔业加起来占第一产业比重不足5%,传统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品种结构单一,名优特色产品少,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份额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设施农业起步晚,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不完善。

(二)工业结构有待改善

一是从产业结构上看,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亟待发展。通过“十一五”期间的调整和发展,鞍山新兴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原材料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装备制造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菱镁新捌料产业中高技术含量的镁合金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光电光伏产业还处在起步和创业阶段。二是从企业结构上看,具有较高集成能力和制造水平的企业不多。尽管一批大型企业,特别是地方大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但在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多,配套企业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不多。三是从产品结构上看,拥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还不多。传统产业中精深加工和特种产品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中低产品亟须向中高端产品发展转变。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如鞍山市大力发展的化工新材料、光电产业,分别仅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和0.6%。

(三)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

2010年鞍山市第三产业占全市比重达到4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60%至80%的水平。从内部结构来看,一是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比重偏低。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传统服务行业占全部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以上;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不到1/3。二是现代服务业结构不够优化。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发展相对较好,而科学技术研究、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公共设施服务等行业则发育缓慢、市场化程度低,作为现代服务业标志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也仅占全部第三产业的5.4%。三是服务业布局有待完善。产业聚集度、业态集中度不高,城市综合体数量偏少。服务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紧密、协同性较差,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不强,难以产生真正的集聚效应。

三、鞍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十二五”时期,鞍山将继续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主攻方向,以项目为核心,以增量调结构,推进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构建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二次产业拉动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的转变。

(一)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

工业是鞍山发展的魂,是鞍山发展的根:实现鞍山大发展快发展,必须坚持工业立市,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鞍山以钢兴市,经济转型必须依托多年业已形成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做大做强“钢都”品牌。但目前国外钢铁企业精特钢比重已占到三分之一,所以促进钢铁产业由以普碳钢生产为主向精特钢生产和钢铁深加工为主的转型升级,改变产业在“微笑曲线”中的位置。“十二五”期间,鞍钢不仅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五位,而且还将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钛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依托鞍钢加快把鞍山打造成世界级精特钢和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已成为鞍山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依托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拉长、加宽产业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专业分工明晰、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依托鞍山大型冶金成套设备集成和加工能力优势,重点建设鞍山柔性输配电及冶金自动化等部级特色产业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由以单件制造为主向以集成创新制造为主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矿山技术改造、提高矿产品深加工能力,把鞍山打造成世界级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菱镁新材料产业;充分利用周边化工资源,发挥煤化工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围绕新能源、新光源、新热源、新动力及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光伏光电产业。

(二)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鞍山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工业制造业基础。在坚持工业立市基础上,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结合这一基础优势,不能离开鞍山打造世界级精特钢及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定位及高度城市化的发展目的。因此加快推进服务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一是要优先发展与制造业关联密切的生产业。加速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中介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生产业。二是重点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和市场需求大的生活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建设商务集聚区,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商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旅游业,依托千山、温泉、岫玉、钢都等旅游资源,重点打造千山文化旅游带、汤岗子温泉城等旅游集聚区;全面发展房地产产业,围绕“百湖城”、“温泉城”等主题,高起点、高标准制定规划,提升房地产开放建设水平,实现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全面协调发展。

(三)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9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区城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已建成的有区凉都乳业公司,裕丰牧业有限公司,凉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桥食品公司等。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结构的调整。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区农业结构调整,立足城郊,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的,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品种结构、优化区域部局,强化政策引导,以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不断提高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是抓科技示范和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把科技示范和基地建设作为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切入点,不断把结构调整引向深入。

三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四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安排生产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培养支柱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基础建设规模,真正把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是城郊村干部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市场经济意识浓厚,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高,发展农村产业经济意识强,成为城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篇10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优质谷物、经济林和优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优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广优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优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