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2:29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1

一、信用

(一)信用的概念及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信用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借贷行为,属于经济学的特定范畴。马克思指出:“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说就是贷与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这种独特的运动”。就是说,作为信用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

社会信用是指社会经济中各种信用形式的总称。一般地可以把社会信用形式分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等三种形式。

企业信用是企业资本、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动。企业信用主要是在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合同作为预期的倾向资金支付保证的经济行为,故其物质内容可以是商品的赊销,而其核心却是资本运作,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简而言之,企业信用就是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在微观经济活动中,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开展经营活动,合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二)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已经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领域违法犯罪现象还相当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严重,财务失真、假账假票、违反财经纪律比较普遍,建筑工程招投标弄虚作假、权钱交易滋长蔓延,非法经营问题突出,地区封锁、部门行业垄断在不少地方存在,等等。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由于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3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款损失以及腐败损失等。粗略估算,我国企业不诚信的代价每年高达6000亿元。

因此,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真正形成全社会的奖优惩劣机制,有效维护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企业信用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意义。随着信用关系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信用制度也随之成为维系现代经济生活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这是因为:一是贯彻守信法则的需要;二是维系市场秩序的需要;三是降低信用风险的需要;四是维系现代经济正常运转的需要。

建立信用制度的目的在于为信用体系建立提供完整、公开和相对稳定的标准,指导和保障以市场交易人为主体的基础信用的建立和发展,使市场主体遵循诚信原则,建立相互依赖、遵守承诺的关系,形成诚实守信的健康环境。

二、企业信用监管

为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交易的安全,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统一企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企业信用指标体系由市场准入、经营行为和市场退出三个方面的作用指标构成。市场准入指标所反映的是,在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过程中企业的信用状况,其内容包括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情况,以及是否登记注册,核心在于企业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经营行为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作用状况,内容包括年检、日常检查、举报、投诉,以及违反工商行政管理规定处罚的情况,核心在于企业是否守法经营,在交易活动中是否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市场退出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在退出市场过程中的信用状况,内容包括注销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情况,核心在于退出市场是否依法进行清算。

(二)确立企业信用监管等级标准。依据企业信用指标所反映的信用情况,将企业信用标准分为守信标准、警示标准、失信标准和严重失信标准。

(三)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以企业登记和监管信息为基础,根据企业信用标准将企业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别,即绿牌企业(守信企业)、蓝牌企业(警示企业)、黄牌企业(失信企业)和黑牌企业(严重失信企业)四类。对企业信用进行分类管理,便于对企业信用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管。

(四)实行企业信用信息记录制度。企业信用信息主要包括:登记信息、各类监管信息,以及与信用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一方面按照“谁登记,谁录入;谁检查,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企业的各种信用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信息交换,及时采集有关部门对企业实施许可和资质管理的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以及与信用有关的其他信息,进一步充实企业信用信息。

(五)实行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一是进行企业身份记录;二是进行违法企业违法记录。对涉及企业重大信息要进行披露,对所有行政处罚要按照结果公开的原则,作为企业信用信息予以记录并可提供相关当事人查询;对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要依法吊销公告;三是公示典型违法企业。对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并将该企业予以公示。

(六)跟踪监测。对被评企业进行跟踪监测。评价结果公布之后,应持续监测被评企业的业务表现,若有必要,变更评价结果并公之于众。(图1)

(七)信用等级的划分。信用等级的划分可采用国际通用等级符号标记,实行四等十级制。(表1)

(八)企业信用奖惩系统。企业信用奖惩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信用建设与监管中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经济、行政、道德乃至法律手段激励守信行为,惩处失信行为,警示、提醒有失信倾向的企业,从而达到维护市场交易信用秩序,营造诚信守约社会氛围的目的。

根据企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量化将企业信用行为分为守信、警示、失信和严重失信四类。将信用行为主体企业也相应地分为守信企业(绿牌企业)、警示企业(蓝牌企业)、失信企业(黄牌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黑牌企业)四类。根据信用监管的需要,在制度设计上,企业信用奖惩机制便由企业信用激励机制、企业信用预警机制、企业信用失信惩戒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组成。

三、信用立法

(一)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必须靠法律来支撑和规范。企业信用法律是用以调整企业内部、企业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的规范,它包括企业信用行为法律、企业信用管理法律和企业信用信息法律。企业信用法律既是企业信用制度的有机构成部分,又是企业信用制度借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保证。建立和健全企业信用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说,是商品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强化企业信用行为立法。规范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企业信用行为法律包括:一是民法中有关企业信用行为的规定;二是经济法中有关企业信用行为的规定;三是刑法中有关企业信用行为的规定。

(三)强化信用中介机构立法。信用中介机构是企业信用信息的核心运营部门,也是市场经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信用中介机构建设与迅速发展的信用体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大力发展,政府及有关行政机关应抓紧制定鼓励措施,尽快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在市场准入和经营行为监管方面确定必要的规范,使信用征信公司、诚信调查事务所、信用信息局和资信评级公司等信用中介机构在以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独立作业、平等竞争、同业自律、从业宣誓、阳光措施、社会监督的原则下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四、结语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更加密接,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2

【关键词】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

一、与工商部门自身职能的关系。

实施企业信用监管是提高工商管理论文"target="_blank"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重要途径,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的必要手段。企业信用监管应是工商职能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能体现出现代工商行政管理的新理念、新发展。从工作内容上看,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充实、深化,通过信用监管,利用现代化手段使依法监管更为到位。如对法定代表人的任职资格的合法性审查,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将提供查询功能;另一方面是对工商职能的提升、拓展,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体现以德监管,从处罚到处罚与激励结合,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从打击到打击与教育结合,从行政管理到行政管理与社会监督结合。

从实施形式上看,一方面在现有职能中相对突出、强化信用的要求,显示出信用监管的特色;另一方面,更是与现有职能的有机融合,将信用监管渗透在对市场主体监管的全过程,并通过工商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以施行,如信用信息的采集,就是在登记、年检、各个专项治理、办案等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分类监管就体现在基层工商所的日常巡查中。从战略意义上看,一方面彰显了服务型工商的本质要求,突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再造,通过企业信用监管,促进企业信用建设乃至诚信、和谐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工商部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着力制度创新,推进职能整合,实现全程监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监管机制,确保企业准入“优生”,存续“优育”,退出“善终”。

二、与管理信息化的关系。

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是以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同时又对工商系统自身信息化建设产生强大推动力。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是一个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存储、加工并使用的循环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要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运用为前提,没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没有强大的数据库,没有高智能的软件,没有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企业信用监管的实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应以“金信工程”为契机,努力创造工商部门管理信息化的条件,加快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同时,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对工商系统的信息化要求高,它也成为加快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催化剂。首先,它促使计算机软件的编写、采用,促使在各项业务中运用信息化管理,以保证企业信用信息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实现自然输入、交换、处理、共享;其次,它促使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由于企业信用监管将级别管辖与属地管理相结合,最终通过基层工商所实现监管,这要求工商系统内部上下、横向之间必须实现信息交换,对外必须实现全方位地信息输入,促使基层工商所、窗口受理单位都具备接收、发送信息的条件,以保证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建设,要利用与信息化共同发展的过程,搭建好技术平台。

同时,要加大人员、财力投入,加强计算机人员培训和专业人员的选聘,使电脑、人脑有机地结合。

三、与法律环境的关系。

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作为工商职能的一个新探索,要努力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首先,必须遵循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行为法定原则,即企业信用监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方式,要依法进行并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即对企业信用监管的依据、程序和形式,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监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即对违法行为依法制裁的同时,要进行警示教育,从正面引导规范,不搞不教而诛,做到攻大奸戒小过。其次,必须依法运作。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法人及法定代表人的监管职责、已在工作中运用的文件、报表等,是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的基本依据和资料。二要创造条件规避法律问题。如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的公开,最有影响的是等级好的、等级差的两端。对等级好的,可以通过征求意见的程序,以自愿方式进行公示、提供查询;而对信用等级差的,因其一般都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则采取公布其违法违规事实的方式,对其进行公示。三要注意内外有别。信用监管中的评估标准、等级、公示等,法律条件尚不充分,可作为内部监督措施实施并注意内部保密性,以避免引起法律诉讼。同时,要积极着手研究开发,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可探索在立足内部管理后再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开,从行政规章、法规最后到法律的立法过程。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制定工商行政规章的空间,为企业信用监管创造条件。

如对一些报表的设计上,按照企业信用监管的要求,增加栏目,明确内容,便于信息的处理;对企业信用评估,可采取全系统统一指标体系、评估模型,但分地区分级统一参数的方式,以使评估既具有权威性,又能更切合各地实际;对分类监管,可将企业的信用等级与工商系统内部已有的监管措施进行重新整合,使之配套一致。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3

第二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企业信用监督管理(以下简称企业信用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科学监管观为指导,以法定职能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引入信用管理理念,整合系统行政资源,通过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反馈、信用提示、信用培植、信用披露等方式,以激励、限制、惩戒、教育等手段,对企业的市场进入、存续、退出全过程实施信用监管,促进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到位的制度。

第三条企业信用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和监管职能的拓展、深化与创新。各所、分局和各科室应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中实施企业信用监管,逐步丰富企业信用监管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监管的完整体系。

第四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应当遵循统一、客观、公正、效能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市局成立企业信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确定企业信用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制定企业信用监管制度;协调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解决企业信用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企业信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信用办),负责组织、落实企业信用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行信用监管制度;了解掌握企业信用监管情况,协调解决企业信用监管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实施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督查和考核。

第六条市局的企业注册、企业监管、市场合同监管、商标广告监管、经济检查、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科室,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工商业务软件,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工作,负责企业信用监管在本业务范围的各项任务的落实;指导各所、分局、队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信息办负责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安全保障。

第七条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各所、分局在日常监管中,运用工商业务软件,根据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及信用监管提示,实施企业信用监管。

第三章信用信息征集

第八条信用信息征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集、整理、记录、维护企业信用信息的活动。凡与企业信用状况有关的基础信用信息、信用积累信息、信用流失信息和信用能力信息,应当予以征集。

第九条信用信息征集,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实现;还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交换,组织企业自行申报等方式实现。

部门信用信息交换主要由信用办通过“企业信用监管信息共享中心”具体实施;企业自行申报信用信息主要由各所(分局)利用“网上年检系统”征集。

信用信息的征集,尽可能通过网络实现,由信息产生者直接输入。

第十条按照谁办理、谁记录、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整、准确、动态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由工商业务系统形成的数据直接进入数据库;其他数据由业务经办人员录入数据库。

第十一条信用信息征集平台以省局软件为主,以区域性软件为辅。省局软件包括**省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系统,网上年检系统。区域性软件包括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网络经营行为监管系统和商标印制企业信用监管系统等。

第十二条各所、分局负责录入的

(一)、市场准入系统中的由其办理的个体工商户的注册、变更、注销登记信息,个体工商户的信用信息,个体工商户验换照信息,市场主体年检、验换照时所采集到的各类信用信息,个体收费信息,数字证书申领;

(二)、日常查检系统中的日常检查、工作提示、督办下达模块的信用监管信息;

(三)、市场管理系统中的市场经营者管理信息;

(四)、案件系统中的案件处罚信息。

(五)、利用“网上年检系统”开展企业信用信息征集。

(六)、负责录入“食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中的食品检测信息、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商品质量定量检测信息,

(七)、“网络经营行为监管系统”中的网络经营主体监管信息,

(八)、“商标印制企业信用监管系统”中的商标印制企业监管信息。

第十三条各业务科室负责录入本科室形成的与企业信用有关的信息,运用信用信息、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和监管类别,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工作,指导基层各所、分局开展与本科室业务相关的信用监管工作。

(一)注册分局负责录入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信息,名称预先核准登记信息及到期处理。省知名商号信息;运用信息提示功能开展业务工作。

(二)企业监管科负责录入黑名单解除信息,监督信用监管提示信息的落实。

(三)经济检查科负责在案件系统中录入案件处罚信息。

(四)、消保科负责录入商品质量的抽查信息等。

(五)、市场合同科负责录入市场登记变更信息、星级市场信息、经纪人管理信息、合同管理信息、“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息、抵押物登记变更注销信息、拍卖活动备案、格式条款备案及其他特殊行业经营企业的监管信息;协助省信用促进会开展工作,完成促进会交办的任务;帮助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建立信用评价和信用监管体系。

(六)、商标广告科负责录入商标印制单位及其信用信息、广告经营单位信息及其信用信息、企业的驰名商标信息、著名商标信息、知名商标信息和**市名牌商标信息。

(七)、信息办负责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安全保障。

(八)个民协、消费委、12315举报投诉中心负责录入各自工作职责内的有关信用信息。

第十四条业务科室和基层单位在信息录入有冲突时,由信用办作具体规定。

第十五条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只用于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不得擅自对外公开。

第十六条各所、分局、队经办的对不属于本市登记注册的本省内的市场主体做出行政处罚的,应将处罚文书上报经济查检科,统一抄送该市场主体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十七条各所、分局和业务科室应当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录入、校对、确认制度,业务科室加强对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的督查、考核,保证信用信息录入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非依权限、程序规定的,不得擅自修改、增删企业信用信息。各所、分局的公共帐号只保留查询。

第十九条不同单位、部门提供同一内容的企业信用信息,属于基本信息的,采用登记部门、审计部门提供的信息;属于荣誉性信息的,采用授予部门提供的信息;属于处罚性信息的,采用处罚机关提供的信息。

第四章信用监管评价

第二十条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实现信用分类监管,以企业行为规范信息为主,信用能力信息为辅,对企业信用监管状况进行的综合量化评价。

第二十一条我局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标准按省局制定的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辖区外的企业设在辖区内的分支机构,应当参加企业信用监管评价。辖区内的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单独进行信用监管评价。

第二十三条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由计算机根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和信用监管评价标准,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第二十四条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分为aaa、aa、a、B、C、D六个等级。aaa级表示信用优异,aa级表示信用良好,a级表示信用稳定,以上三级用绿色表示;B级表示信用波动,用蓝色表示;C级表示信用低下,用黄色表示;D级表示信用丧失,用黑色表示。

第二十五条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应当作为对企业开展信用教育、赋予信用资产、实施信用激励和信用约束、确定监管类别、进行日常检查等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市局信用办在每年11月30日,对全局登记注册企业的信用监管状况作出年度评价。并将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长期保存。

第二十七条年度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定之后,各所、分局和各业务科室发现并经证实企业在评价年度内有未记录的违法失信行为或其他信用信息,并足以影响其信用状况的,应上报信用办对该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进行重新评价,同时相应调整该企业的监管类别。

重新评价结果作为该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结果。

第二十八条年度企业信用监管等级评定之后,各所、分局和各业务科室发现企业有新发生的违法失信行为或其他信用信息,并足以影响其信用状况的,应对该企业的信用监管等级进行即时评价,同时相应调整该企业的监管类别。

即时评价结果仅作为调整监管类别的依据,不影响该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结果。

第五章信用反馈

第二十九条信用反馈是将年度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结果及相关情况形成的信用评价报告内容告知企业,并据此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信用自律教育。

第三十条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报告主要记载被评价企业的信用评价结果,包括企业信用监管等级、各项得分情况、主要信用积累情况、主要信用流失情况,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提示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报告只向被评价企业反馈,供被评价企业了解自身的信用状况,不向其他单位、个人公开;但被评价企业同意公开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信用反馈的方式,可以是书式邮寄,也可以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送。

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报告以书面形式反馈的,加盖实施评价机关的公章。

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必须以书面形式反馈;信用等级为aa、a、B、C、D级的,反馈形式不限。

反馈结果在7个工作日内录入。

第三十三条提倡采用短信平台进行信用反馈。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征集,建立完整有效的企业负责人手机号码数据库。

第三十四条企业可以直接向所在地各所、分局查询自身的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报告。拥有数字证书(Ca)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自身的企业信用监管评价报告。

第三十五条企业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如用于评价的信用数据无差错的,不予重新评价;如用于评价的信用数据有差错的,且非企业责任造成的,企业可以重新提供同期、有效的信用数据,经有关业务科室审核其真实性、准确性后,予以重新评价,并调整企业当年的信用监管评价结果。

第六章信用监管提示

第三十六条信用监管提示是利用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和其它信用信息,依据特定规则由工商业务系统软件产生,指导和提醒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对相应企业予以注意或者采取相应措施的工作信息。

第三十七条依据省局制定的信用监管提示目录,信用监管提示分为关注提示、警示提示、限制提示三种类别。

关注提示,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予以注意或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予以重点审查。

警示提示,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根据情况,采取不予办理、巡查、告知、告诫、立案、予以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或取消已获得的信用资产等具体措施,并将处理情况予以记录。

限制提示,要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进行严格的限制,不予办理相关的手续。工商业务系统软件在相应环节依据内容自动控制操作。

第三十八条信用监管提示信息,不能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处理的,根据信息类型,由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录入、维护。

第三十九条可以办理的信用监管提示信息,管辖单位在一个月内予以办结。

第七章日常检查

第四十条各所、分局根据年终信用评价结果,合理设置监管频率,在每年12月30日前,制定下一年度的年度监管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运用信用提示功能开展日常检查,完成上级局交办的其他企业信用监管事项。

第四十一条各所、分局根据企业的监管类别、本单位的人员状况、管理区域的实际情况等,结合《**市工商局片区监管责任制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制作每周片区工作计划,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日常、专项和特殊检查。

无巡查户口或巡查结果的工作计划视为无效。

各所、分局的工作计划者应及时关闭或结转超期的工作计划。

第四十二条新增户口建档时限为三个工作日,因区域划分等原因需重新建档的时限为一个月。

第四十三条企业的监管类别,以信用监管评价结果为基本依据,综合行业特点、经营特点和其它监管要素确定。

按照监管要求的不同,监管类别分为a类监管、B类监管、C类监管、D类监管。

a类监管。实施低频率监管。适用于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且未列入一级重点监控行业的企业。重点检查亮照经营、证照有效期、登记事项执行和变动、年检申报、被举报事项等情况;主要帮助企业提高遵法守信水平,获取更多信用资产;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aaa、aa级企业,实行重点企业走访制度。可实行跨年度检查。

B类监管。实施较高频率监管。适用于企业信用监管等级为B级的企业、当年新设立的企业等。除a类监管的检查内容外,重点是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新办企业的注册资本到位情况、登记事项的执行情况等。一般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C类监管。实施高频率监管。适用于企业信用监管等级为C级的企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和投资设立的企业、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属于一级重点监控行业的企业等。除a、B类监管的检查内容外,重点为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整改情况、需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等。一般每年检查不少于两次。

D类监管。实施按需监管。适用于企业信用监管等级为D级的企业。主要内容是吊销营业执照后,是否依法停止经营,是否依法办理相应事项等的后延监管。根据需要随时检查。

第四十四条日常、专项检查完毕,各所、分局检查人员应当根据检查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置,将结果及时、准确、正确录入相应业务系统;一年检查2次,上半年必须完成任务50%。其中C类监管企业上半年必须检查一次,新设企业成立6个月内必须检查一次。

第八章信用奖惩和服务

第四十五条根据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予以信用奖惩措施。

信用奖励措施包括:信用监管评价等级为a级以上的企业要优先赋予信用资产,多方宣传信用形象;其中aa级企业可申请年检免审查,aaa级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给予年检免审查。

信用惩罚措施包括: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等级B级以下者,在下一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结果产生之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主管的各类社团组织不得授予“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广告信用单位等信用资格,或者知名商号、著名(驰名、知名)商标等信用资产;办理各项工商业务时要重点审查;其中C级以下的,已经获取的相关信用资格要取消;D级企业要予以公示。

同时,我局要通过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荐、建议等方式,扩大信用奖惩机制的应用范围和影响。

第四十六条各所、分局要采取教育、引导等手段,帮助有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重建信用。并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广泛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企业信用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九章信用修复

第四十七条企业信用修复是指因非主观故意因素,致使信用监管评价等级降低,在一定期限内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重建信用的企业,按一定条件,经规定程序,获准消除本评价年度违法失信行为对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的影响的过程。

第四十八条申请信用修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业根据其违法失信行为制定、落实相应的整改方案,并有明显成效;

(二)自企业提出申请之日起,整改期限不少于三个月。

(三)企业在整改期限内未再发生违法失信行为;

第四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信用修复:

(一)信用监管评价等级为D级的;

(二)本评价年度内具有严重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为的;

(三)本评价年度内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两次以上的;

(四)进入破产程序的;

(五)距上一次信用修复时间不到三年的;

(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不宜实施信用修复的其他违法失信行为。

第五十条信用修复的程序:

企业向所在地工商所、分局提出书面申请;

企业所在地工商所、分局审查企业信用修复条件,并提出意见,报送市局企业信用办;

由市局企业信用办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确认,并实施信用修复。在数据库保存违法失信记录的前提下,提前解除信用提示,同时相应调整企业的年度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和日常监管类别。

第十章信用披露

第五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公开披露企业的信用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企业信用自律。

第五十二条公开披露的信用信息包括:

企业基础信用信息:企业注册登记信息、企业年检信息。

企业良好信用信息: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广告信用单位、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知名商号、驰名(著名、知名)商标。

企业不良信用信息: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等级D级、严重违法处罚信息。

第五十三条公开披露之外的信息为限制披露信息。

我局与政府相关部门由于工作需要,在内部互通信息,不属于公开披露。

限制披露信息,当事人同意披露的,可以公开披露。

第五十四条各所、分局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办事大厅、所(分局)办公场所等设置企业信用信息查询设施,方便查询公开披露信息。

市局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方便查询公开披露信息。

市局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公开企业良好信用信息、企业不良信用信息。

第五十五条每年度企业信用监管评价后,市局相对集中地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

第十一章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的信用监管

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是对个体工商户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各所、分局要结合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的要求,应用工商业务系统软件,全面开展个体工商户的信用监管。

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评价由市局企业信用办负责实施。

第六十七条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是市场信用建设的重要环节,各所、分局要充分调动市场举办者的积极性,在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市场,大力推行市场经营者的信用监管。

市场经营者的信用监管评价由市局企业信用办负责实施。

第六十八条在市场内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不实行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评价。

第六十九条市场经营者的信用监管评价以市场为单位进行。在市场内经营的企业、外地企业设立在当地的分支机构,除实行企业信用监管评价外,同时实行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本地企业在市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

第七十条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信用监管评价采用全省统一的评价模型。信用监管评价的具体指标内容及分值,除省局统一规定的以外,市局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监管重点增加信用评价指标,并按规定向市局信用办备案。

第七十一条对查无下落的个体工商户,当年的监管类别列为D类。

第七十二条对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的日常、专项检查,参照企业执行。

第七十三条对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的信用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参照企业执行(除书面形式外)。

个体工商户、市场经营者的信用修复制度,参照企业执行。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七十四条本实施细则未提及到的信息录入时限,由各业务科室根据市局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各业务科室要结合本年度的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检查考核本实施细则所涉及的各类信息。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4

强化企业监管实施金信工程

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是诚信社会规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与国外发达国家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制建设相比,我国市场经济还处在初步完善阶段,信用法制建设滞后,我们应该把企业信用管理作为当前建立信用管理系统的目标和方向,这也是国家构筑金信工程的核心内容。

一、企业信用监管的现状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一项崭新的课题,但目前存在三个问题。

2.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不全。我国加入wto后,一系列的国际贸易规则,不仅要求我们遵守国内的法律,同时还必须符合wto国际公法的要求。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以诚实信用为前提,以严格履行合同为保证,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必须遵守的底线。然而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合同管理与质量管理乃至企业发展的关系在理性上认识不足,管理方式、组织形式不适应现代市场交易要求,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企业缺少专门或兼职的部门管理合同,有的兼职人员不懂合同,没有实现合同管理电子化、网络化,一些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合同台帐手工填写,随意涂改,合同文本使用不规范,合同主要条款漏项,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给企业经济利益和诚信带来负面影响。

3.社会信用管理意识不强。当前,一方面由于全社会对合同管理认识的差异,特别是广大消费者对合同知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现实经济生活中合同交易又极为广泛和普遍,使得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事件不在少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地区、企业、个人盼望资金、好项目的心理,在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发展种养殖业和高科技项目上利用合同进行欺诈,使地区、企业、个人蒙受损失。

二、实施金信工程的对策

面对信用管理的现状,如何适应入世的需要,我们应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方法,重新审视工商部门合同监管职能,建立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发挥四个功能,即:企业信用信息的披露功能,教育培训企业诚实守信的引导功能,规范企业信用行为的监管奖惩功能,对企业授信不当、不履行承诺等产生的信用风险予以防范或救济功能,在实施金信工程中做到“四着并举”:

1.补充完善信用动态数据库,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方面对合同行政监管信息要及时录入,同时协调系统内其他职能科室、分局涉及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保持企业相关信用资料录入的及时性、连续性,对严重失信违法的企业在登记注册、申报驰、著名商标等方面的限制要落实到位,对重守企业的激励措施要不折不扣地兑现,取信于企业;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个人信用数据库,作为企业信用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信用与企业负责人个人信用的联系,使企业信用有明确的责任人,才有人真正对企业信用负责;另一方面要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联系,建立健全可操作的信用信息收集机制,结合实际,落实信息共享的具体操作事宜,要向企业宣传建立信息系统的作用、意义,帮助企业开展征信服务,制定企业信用信息有偿查询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形成动态数据库。

3.查处企业失信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褒奖信用企业,弘扬诚信正气,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规范合同行为,查处失信违法行为,更是我们的法定职能。为此,我们一要通过集中整治,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房地产等合同的行政监管,积极引导他们自觉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二要坚决清除假冒的重守企业,近年来,宝应曹甸工商分局先后查处了2起企业利用产品宣传册、互联网冒用重守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三要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要组织干部集中学习、培训,提高合同欺诈案件的办案水平,并利用企业信用电子网络,将有违法行为的企业确定为警示企业名单,在网上公示,向社会发出警示;四要建立企业激励机制,将生产经营信誉好的企业确定为良好行为企业向社会,登记中开辟绿色通道,年检中免实质审查,发展中重点扶持,改变“老实人吃亏”的现象,使诚信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4.加强以诚信为本的道德教育,打造诚信企业、诚信经济的品牌。要在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加大对《合同法》、国家工商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的宣传,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协会简报、集中培训、深入企业办班的形式,提高全民尤其是企业负责人、营销人员、合同管理员对《合同法》、《江苏省合同监督管理办法》的学习理解,增强严格按合同办事的自觉性。今年来,宝应工商局还深入开展了“合同助企活动”,通过与重点服务单位签订协议,提供信用知识培训、内部合同管理指导、法规咨询、资信、大宗合同签订把关、合同争议调解、合同仲裁、动产抵押登记、争创省市级重守企业、查处侵权案件等十项服务,促进了企业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对企业授信不当、不履行承诺等产生的信用风险予以防范或救济,引导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对金信工程的再认识

构建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对此,我们在实施金信工程中应当处理好五个关系。

1.立足自我与争取支持的关系。工商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成为企业信用建设的牵头单位,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平台;要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建立相互协作制度,运用我们拥有的企业登记基础资料换取我们所需要的其他企业信用信息,丰富企业信用资源。

2.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长期性与阶段目标关系。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我们分阶段实施。因此确定每个阶段目标应该按照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原则开展工作,首先做好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其次做好制度建设,最后把企业信用建设向个体工商户信用建设延伸。

3.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关系。开展企业信用工作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但是信息化工作不能代替企业信用工作,企业信用工作也不能以信息化为满足,应该以市场主体为中心,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相互促进发展。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5

关键词: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差异化监管

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指市场监管机关在依法归集企业信用信息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标准,探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现代技术手段,自动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分类,并根据信用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实施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分类管理,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风险高低不分、双随机监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降低社会治理的制度性成本。

一、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

(一)加强涉企信息归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使用的数据主要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归集的各类涉企信息,包括企业登记注册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监管行为信息、抽查检查结果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信息、第三方平台信息等。涉企信息归集应当遵循合法、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健全长效机制,明确归集部门范围、内容及标准,做到应归尽归,确保真正实现市场监管部门产生的所有涉企信息记于企业名下。要强化协调联系,畅通归集渠道,对接银行、行业协会、商会等,加强对社会舆情、关联关系、经营状况、异常变动等信用信息的归集利用,加大数据整合归集共享力度。企业涉互联网信息主要通过网络技术从互联网上依法获取,可采取实时抓取、定期推送、部门提供、人工录入等方式,通过甄别、筛选、核实后归集到数据库。

(二)构建科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指标和指标依据构成。指标应大致包括本源指标、行为指标、检测性指标、公众反应性指标、奖励类指标、惩戒类指标等。指标依据大致有登记注册类、许可审批类、公示信息类、抽查结果类、投诉举报类、履行法定义务类、奖励荣誉类、违诺情形类、行政处罚类、异常名录、黑名单、第三方信息类等。对指标和指标依据进行科学分类,从企业属性、登记许可、年报公示、合规信息、舆情关系、关联企业、经营能力等维度,细化指标项,按照其性质设定分值,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植入技术平台,由系统自动学习、识别、评定,达到零人工介入。根据数据归集、行业分布、监管重点等实际情况,发现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风险行为,构建符合实际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并持续优化完善,使之与监管实际相适应。

二、以完善监管机制为目标,构建专业的预警模型

(一)合理设置风险类别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应突出监控风险控制这一关键,通过加强对市场主体行为模型和运行规律的分析,收集、确认其潜在和显现的信用风险隐患和缺陷,设置科学的、可供智能识别的评价规则,实施差异化精准识别和分级分类。根据智能数据分析结果,将企业信用分为a、B、C、D、e五种类型。“a”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零,企业信用表现良好,可不予关注;“B”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低,企业信用表现尚可,可做一般关注;“C”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中,企业信用表现一般,应予以适当关注;“D”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较高,企业信用表现较差,应予以重点关注;“e”类型可理解为信用风险等级高,企业信用表现差,应予以特别关注。在分数映射分类基础上,再与定性分类判定规则相结合,确定企业信用风险类别。

(二)细化信用风险级别基于智能识别和评定考虑,信用风险分类细则应客观、直接、简单、便于计算。信用风险级别评定由系统采取赋分制量化评价,将指标分为正面、中性、负面三类评价。正面指标,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质量管理奖称号、政府表彰奖励等,予以“+”分,以次数计分。负面指标,如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企业名单、股权冻结、违反承诺制、其他行政司法部门惩戒名单等,予以“-”分,以次数计分。中性指标,如企业类型、性质、成立时间、行业性质、用水用电用气等,固定计分。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高风险行业和高风险行为,应设置专门的动态监测指标,并确定相关指标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程度。依托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自动分类,对企业主要风险点精准识别、及时预警。

三、以信息联动应用为拓展,探索差异化监管模式

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按照激励守信、惩治失信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监管职能和手段,结合基层的人员素质、监管执法能力、力量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科学匹配,实施差异化监管。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合理采取相应的检查事项、检查方式、检查频次和监管措施,加强市场监管风险评估、预警和处置,努力做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

(一)对“a”类企业监管措施以企业全面自治为主,不主动实施行政检查,做到无事不扰。大幅降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和频次,被随机抽中的,尽量采取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等非现场检查措施。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指导,督促改正,实行首次不罚。

(二)对“B”类企业监管措施实行适度宽松的监管,简化监管方式和程序,适当降低监管频率,不定期通过大数据监测实施监管。按照最低比例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被随机抽中的,可实行书面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时一般不列为检查对象,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警告,督促企业改正。

(三)对“C”类企业监管措施实行常规监管,保持正常监管频次,定期开展大数据监测。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按正常比例抽取,被随机抽中的,实行实地检查。开展专项整治时列为一般检查对象,在监管中发现未造成社会危害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警告,督促企业整改,责令作出信用承诺。在办理登记注册、行政许可、知识产权等工作中实施常规审查。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6

20xx年9月8日~10日,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与国家工商总局研究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联合召开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大问题及对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课题研讨会。此次会议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和赤峰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副局长吴锦凤、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处长付宏伟等全国工商系统的3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总局研究中心主任谭小英做工作报告,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烨主持了会议。

谭小英主任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新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于20xx年8月提出了“两项改革”的工作要求,下发了《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并将20xx年确定为“诚信建设推进年”。国务院研究室与总局联合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大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已历4年,此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研究。谭主任强调,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方式的重要创新,是建立市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好这次研讨会、将这项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会议过程中,与会的北京、内蒙古、江苏、浙江、贵州、河南、广东、福建、成都、沈阳、深圳、济南等省(区)、市工商管理部门的代表,联系本单位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会议中心议题展开研讨,畅所欲言,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本系统在探索和实践分类监管工作中的基本认识、主要做法和所遇到的问题及障碍,探讨了做好这项工作的新的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材料。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4篇,规范性文件(草稿)7件,为下一阶段推进该项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现将会议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完善制度、继续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方式方法改革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下发以后,北京、江苏、浙江等条件较好、起步较早的省市工商部门按照文件精神认真部署,系统推进,收效显著。它们分别从经济户口管理、企业合同信用工程、市场巡查制等不同的环节切入和强化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为全面推进信用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研究确定建立企业信用分类标准的原则。江苏省工商局提出企业信用分类要以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为主线,以企业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的信用记录为基础数据,以总局提出的分类标准为基准,以有关部门的信用信息为参照,对企业信用科学分类。确定“依据法定职责、信息来源合法、标准相对统一、系统联动便捷”四项原则,按照企业信用分类的具体标准,将企业划分为a、b、c、d四类,再因“信”施“治”。目前,江苏省工商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形成了省、市、县、所四级联网,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二)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实施对企业分类监管,进行企业信用奖惩、公示、修复的监管方式。自20xx年起,北京市工商局从经济户口分类分级管理入手,开始了企业信用监管方面的尝试和探索,搭建了包括企业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在内的企业信用监管系统的基本框架;20xx年6月,开始按照风险度和信誉度实施对企业的分类分级监管。对风险程度高、信用等级低的密切关注,实施重点监管,对风险程度低、信誉等级高的地区、行业和市场主体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主,年检中免审。在监管实施中,建立了约见法定代表人、行政执法建议、信用预警、公示披露和警示限制、信用修复等制度,完善了分类监管制度,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展企业信用监管。浙江省工商局确定了工商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信用信息这一核心、基于经济户口和信息化建设两个基础、抓住征信、评价、监管三个环节、实现工商监管职能到位和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两个目标。经过不懈努力,以经济户口为基础的信用监管工作平台基本搭就,建立了企业信用反馈制度,有效规范了市场主体行为,强化信用监管和日常检查相结合,实行了对企业的动态监管。

二、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

随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实践的不断推进,工商系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经过充分交流和认真研讨,与会代表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本质是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方式的变革,并非一项新的职能或任务。监管任务不断增加和人员不足、手段不强的矛盾,是工商部门现阶段面临的基本矛盾之一;分类监管依靠“矛盾论”的哲学思维方法试图解决这一矛盾,必将对工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和长效监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依法行政是实施“分类监管”的起点和归宿。在分类监管工作中,我们建立企业信用激励、预警、惩戒、淘汰等机制都不能脱离现行法律、法规的范围,更不能错入“行政不作为”或“滥用行政权力”的误区。

(三)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从目前工商部门实施分类监管的情况来看,构建一个参数体系庞大完整、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数学模型,难度过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分类标准,把握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便于一线执法人员操作。

(四)完善的经济户口管理系统、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及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是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基础性条件。

(五)企业信用分类不是最终目的,应以工商监管职能到位为目标开展工作。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极其广泛,工商部门征集的信息主要是反映市场主体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根据这些信用信息对企业做出分类,是以更加高效地实施监管为目的;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是行业协会或中介组织的工作,政府不宜参与。分类监管中,工商部门可向社会公布市场主体违法的客观记录,不宜公布信用分类监管等级。

(六)建立分类监管长效机制的重点之一是逐步实现政府导向、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为主管理。应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成熟程度,逐步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从现在的政府大包大揽,向政府导向、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管理的方向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因素对企业的干扰。

三、对全面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建议

研讨会上,代表们分析了在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一是实施企业信用监管的法律依据不足,监管措施难以落实,包括监管中采取的公示企业信用信息、限制企业经营行为等措施有可能引起行政诉讼;二是缺乏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政府各部门拥有的数据库之间互相封锁,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三是不同地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指标内容、技术标准、数据格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与总局“金信工程”对接存在障碍;四是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进展较快,欠发达地区资金缺乏,信息化水平较低,经济户口管理尚未起步,距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更加遥远。与会代表们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法律制度。信用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配套法律、法规很少,工商部门缺乏实施分类监管的法律依据和手段。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健全,明确信用行为的概念、范畴、分类和信用信息披露、失信行为行政惩戒等内容。国家工商总局可根据各地经验先行制订部门规章,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作出全面、规范、统一的规定。

(二)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化建设。建议国家工商总局尽快开发出一套能够基本满足各级工商部门企业信用监管需要的示范性、框架性应用软件,各地工商部门通过这套软件系统实现对接,从而逐步实现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的全国共享。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7

【关键词】监理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建设策略

江苏监理行业在全国起步较早、起点较高,1988年我国开展建设监理试点工作,南京市被列为全国八个监理试点城市之一,为我国监理事业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第一批甲级监理单位和第一批国家认定注册监理工程师中,江苏都占有相当的份额。全省范围内监理普及率高,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及注册人员数量占全国比例较大信息化建设将巩固江苏监理企业在行业的地位。

一、江苏监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特点

江苏省建设监理协会组织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与南京广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企业级工程监理项目管理信息门户SuperpR02(Superprofessionalproject)。系统实现了企业项目管理经验和数据的知识积累,为企业建立了业务数据库,为成功的项目管理成果提供了便携的快速复制手段。该信息门户系统经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十多个监理机构近一年的实际应用,初步实现了成功监理项目模板复制、项目监理wBS快速初始化、监理机构规范化指引、监理作业在线实时指导、监理文档的同步数字化归档、监理文档辅助编写、企业多项在线实时管控、企业各部门及项目在线办公平台等各项功能,有效提高了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体现了先进的it技术和工程项目管理(监理)实务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工程管理(监理)项目机构的应用实践,实现了企业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再利用,促进了项目管理(监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对于促进项目管理(监理)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理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监理信息化系统首先是一个符合科学标准的成熟的信息化系统,而不是为某几个项目定制开发,必须适合细分行业的应用特点,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性需求,不能简单化为装上就能用的通用软件。行业化和平台化是两个发展趋势。形成自己的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的行业版本利用新的理念和架构,借助更加快速,更加灵活,更加柔性化的开发平台。监理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有的自己建立信息系统存在困难。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对资源的优化利用,也是他们变劣势为优势的有效途径,在监理行业中尤为重要。服务平台应该具备多种形式:一般性的跨行业平台提供一些通用化的,共性的服务差异性的行业化服务则必须依靠专业化公司。

三、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

目前,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主要有自行开发、直接购买和租用服务三种模式1自行开发监理企业内部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人才或聘请有关软件公司,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开发,承担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维护工作。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安全性和可靠性好,但开发费用最高,维护工作量较大。2直接购买监理企业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购买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搭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这种模式针对性强,安全性和可靠性好,但维护费用稍高。3租用服务监理企业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租用服务供应商已开发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来实现企业的信息共享,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通常按租用时间、项目数、用户数、数据占用空间大小收费或者按每年租金收费。这种模式针对性较差,但维护工作量最小。

四、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离不开成熟的信息技术、稳定的硬件运行环境,更需要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建议企业应做好以下几点:1.企业对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准确定位监理企业要建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应对企业进行准确定位。确定本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需求、建设模式、系统平台和范围。2企业领导要带头推广、坚持使用.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带头推广、坚持使用,这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如果企业领导带头坚持使用,那么系统就会迅速地应用起来;事实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如办公管理功能可实现网上签报审批,不管企业领导出差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轻点鼠标即可进行远程签报审批。另外,企业领导还可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多个项目实时监控,及时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3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和工作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企业信息管理制度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建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信息编码体系,规范收集、录入、审核、加工、传输和信息的工作流程,促进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4设置专职的系统管理员设置一名专职的系统管理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是基于互联网的,以系统管理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对系统集成、软硬件设备维护做到熟悉了解。信息系统的初始建立也十分关键。首先要保证正确安装和配置,同时要为企业的每位员工根据角色分配不同的权限;根据企业管理的规定,建立各种审批流程等,并能根据系统运行情况不断调整。还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定期检查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系统管理员还应能够根据信息系统的运行及企业业务的发展,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意见。5.全员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意识.信息化管理系统启动前,应通过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就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基本知识技能、预期效果等进行全员培训和知识普及,帮助全体员工尽快形成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共识,明确自己所应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五、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为促进公司各部门和项目部之间的业务联系,减轻人为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业绩,公司平台确定了“一套系统、一个数据库、一个界面、一体运行”的规划和建设原则,整体建设的核心围绕建立一体化管理系统,包括建立公司、部门和项目部之间无缝沟通的协同办公平台,加强业务和管理之间的联系;建立项目部的管理平台,全面监督项目进度及成本情况,全面监管人员配备及到岗情况,全面控制资金费用情况;建立公司的管理监管平台,质量、安全及文档工作的检查及备案,为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最原始的记录参考。

六、公司管理平台:包含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

监理工作的重点在于监督、管理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根据四控两管一协调的工作原则,安全和质量控制是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和质量贯穿整个项目的全部,项目总监的任务就是协调整个工程施工,保证最小的投入安全的产出质量最优的结果。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法规制度、安全会议、安全施工问题通知、安全隐患整改反馈、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自定义及评分、汇总等;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法律法规、项目验收标准、交付成果标准、质量问题通知、质量问题反馈、质量评审等。

文档管理是整个监理工作成果的积累,也是以后工作的参考,符合监理工作原则的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包括文档分类、文档资料、文档检索、借阅及归还等。

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以确保信息流的方向和表现形式是确定的。包括信息化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标准化、项目信息标准化、文档资料标准化。钟山监理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将对信息化的体系根据公司的实际要求进行梳理和深化,然后将这些标准通过信息化系统固化下来,实现了全公司的统一管理。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8

[关键词]企业年金;协同监管;监管模式;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33-03

1研究背景和意义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关键转型期,如何应对未富先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资本市场加速发展已成当务之急。面临着这样的形势,大力发展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企业年金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备受关注的企业年金一直发展缓慢,覆盖面窄、资金规模不足,尚未能充分发挥出其相应的社会、经济效应,正面临着发展瓶颈。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整个制度和市场环境无法很好地适应企业年金这种新兴制度的发展。促使其走上良好发展轨道的首要任务是完善监管体制,发挥监管者“导演”与“裁判”的作用,以形成对各环节的制度规范并引导制度朝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因此从企业年金监管角度寻求破冰思路。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力度。2004年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颁布了两项部门规章《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但我国的企业年金监管仍存在很多问题。①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总体而言,对企业年金的监管行政立法多、人大立法少,地方立法多、中央立法少,原则性规定多、具体规定少,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企业年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而国外法律体系较为健全,对企业年金管理运行中各主体、各环节都有丰富专业的规定。②政府监管机构没有一个权力高度集中且相对独立的监管主体机构,多头监管格局由于其内各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这一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③监管体系中主要依赖行政监管,缺少自我约束机制和行业自律组织,缺乏高信誉的独立中介机构,未形成规范的社会监督机制。④在监管内容和机制上存在极大的空缺和不足。在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准入准出机制、投资范围、内控机制、信息披露制度、责任承担等各方面没有做出合理的规定。⑤监管理念落后,未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年金发展趋势的监管模式。以下针对上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制存在的不足,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监管的经验,试图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监管体制。

2国外企业年金监管体制概述

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机构是美国财政部及其下属的联邦税务局、劳工部和养老金担保公司(pBGC),分别负有对税优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监管、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执行监管、对计划终止后偿付能力提供担保的职责。美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法律基础来源于《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和《国内税收法》。其他多部法律都进一步对企业年金的具体做法和规则进行了规定。对投资方面的监管由证券、投资方面的专门法律和相关部门规定,按规定美国的企业年金基金可投资的渠道广,结构灵活:对投资对象和比例基本无限制,资产配置甚至可以由雇员自己决策、因人而异,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较高,如对个人账户提供“每日估值”服务。美国监管当局以审慎性原则通过公开披露的信息和现场审查两个信息途径对运营机构、资产、投资以及最低收益率要求进行监督。英国企业年金的监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体系监管,还包括自我监管。英国政府并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而是由一系列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对企业年金进行监管,其监管体系由养老金计划办公室、养老金监管局、征缴局、职业年金咨询局、金融服务局等几个部分组成。政府还建立了“仲裁”和“申诉”两大辅助机制。英国的监管与美国一样体现了高度的法制化特征,由于强调信托制,《信托法》是最基本的监管法律,还有《1986年金融服务法》、《社会保障法》、《2004年养老金法案》等专门对养老金计划进行监管。对资产组合没有太多限制,一般只规定了发行人、各类投资工具、风险、所有权集中度,而没有规定资产持有类别的上限。日本对企业年金的监管主要采取政府直接管制的办法,由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制度和管理办法,规定年金基金的投资领域及投资收益率。对企业年金管理的部门主要是厚生劳动省和金融服务机构。在日本,没有专门的企业年金立法,涉及企业年金的法律规范存在于很多部法律之中。对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组合相对美、英两国作了严格数量限制,并对基金投资的最低收益率和信息披露机制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从而很好地兼顾了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东欧、拉美一些国家则更注重管理制度与规则的建设。在监管主体方面更倾向于建立独立、权威的机构。监管当局尤为强调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信的严格审查,强化规则并对违规者予以重罚。

3我国企业年金监管体制探讨

从国外企业年金发展较为成功的经验来看,都在监管体系的完善、监管模式的选择和监管机制的设置方面找到了较为适合本国国情的体制。以下从这三方面探讨我国监管体制的构建。

31建立协同监管体系

由于要对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实施同等效力的监管,必须加强不同领域的监管机构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尝试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企业年金基金协同监管体系,是保证企业年金长期健康运营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在对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如何创新监管体系的一种先行探索。①建立一个更高层次、更具权威性、专门的企业年金监管机构。②建立企业年金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③加快制定《企业年金法》。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层次,为协调监管体系提供权威、统一和可操作的法律依据。④推进多层次、多角度的制衡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管,同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行业自律协会、新闻媒体等相关主体的社会监督。

以上构建的企业年金协同监管体系如下图所示。企业年金协同监管体系图

注:箭头由监管者指向被监管者。

32探索合理的监管模式

321融合严格定量限制和“审慎人”规则监管模式

依据监管当局对企业年金的限制程度,存在严格定量限制和“审慎人”规则两种基本监管模式。严格限制监管模式使投资工具较为单一,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消除非系统性风险。此监管模式相对于多变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缺乏弹性,不仅投资管理人无法根据目标和环境适时、灵活地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而且设计的对投资工具的量化规定很难与金融市场和投资理论的进展步调一致,随时可能过时。“审慎人”规则监管模式的不足在金融危机中更加凸显出来。这种监管理念过于依赖详细的规则进行事后监管和非现场监督,即使在应对复杂的金融创新时,仍坚持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放松金融监管。然而法律手段是相对稳定的,无法跟上市场新变化的脚步;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金融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性等特征。以致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事后监管也很难控制风险的蔓延和弥补已造成的巨大损失。所以我国应实行严格限量模式与审慎性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有计划、有选择地放松管制,通过信息披露、中介审查、市场竞争等机制促使投资管理人完善内控制度和治理结构、提高自身投资运营效益。

322引入风险导向型监管理念

严格定量限量和“审慎人”这两种理念都是基于规则的监管,具有刚性、消极性等缺点:一是与市场变化结合不紧密,不能及时鉴别风险。二是强调对行为结果的合规性监管或事后监管。引入企业年金风险导向型监管,具有低成本、主动性、市场敏感性等特点。它是基于风险控制的金融监管理念,即监管要有事先性,及时发现、避免并干涉可能出现的严重问题,防范系统性风险,其一般操作思路是:①风险确认。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方式将所获得的综合信息输入电子数据库进行分析,与事先设置的一系列评估、评级标准和风险参数进行比较,识别出应进行详细合规审查的计划。②风险评估。逐步进行检验测试后,按出现问题的概率和影响,将被监管主体进行风险分级,一般分为正常、监管、责成改进和改组。③监管实施。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主体采用差异化监管。如对以上四个等级分别采取定期现场检查以实时监视;更严格的资本要求和更多的跟踪检查以预防风险;提出质询和整改要求;接管或予以市场退出等不同的监管措施。④实施评价。评估采用了相关监管措施后的被监管主体的绩效,确认这一系统的监管绩效,为今后监管资源的配置提供方向。可以看出,风险导向型监管方法相对于审慎性监管,对法律环境、信息披露、中介审查、监管当局的经验和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据库、风险控制和评估系统、精算技术和人才、信用评级、绩效评级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33完善各项监管机制

企业年金的监管客体主要是企业年金计划和基金运营。对于企业年金计划的监管,主要应针对两方面:一是通过企业年金方案和基金管理合同的报备,对其发起和设立的合规性进行监管;二是对企业年金计划的资金筹集方式、归属方式、支付方式及发放条件和对计划的暂停缴费与终止或退出等进行审核监督。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运营阶段,要对其运营情况、偿还能力进行监管,致力于化解运营过程中的委托和投资等风险。因此须完善以下各项对监管客体的监管机制:

331税收优惠的限制

为保证税收优惠政策不被滥用,避免其成为偷税漏税的工具,美、英等国在为企业年金计划提供税惠的同时还会制定税惠限制,比如英国具体规定了近十项的免税条件,我国可借鉴之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

332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设立市场准入标准可以使受托人在资格认证合格的市场参与群体中挑选管理人。应尽量采取发挥市场自身的约束机制的方法,逐步由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最终过渡到发达国家登记注册制。同时单纯地设置机构、业务、管理人员等标准还不够,可要求管理机构提供持续的业绩报告、保证资本充足率及风险基金的提取等。对企业年金计划的退出监管,是及时控制与减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损失,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重要措施。必须以保护受益人为根本原则,谨慎处理批准终止、资产清算、业务交接等各环节的事宜。

333风险分散机制——投资限制

可制定一些对投资工具、数量和防火墙的限制。已有教训是深刻的,例如“安然”年金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是年金计划资产的过高比例投资于了本公司的股票。考虑到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建立年金计划可能会影响到其发展壮大,我们的建议是过渡时期可把此基金用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但需要规定合理的比例上限,同时监管当局应严格审查用于自我投资资金的流向。

334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各管理人机构间的相互制衡机制,使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的角色分离,按照投资管理人的有效指令和账户管理人的账户系统设置来进行资金处理。另一方面要用政策引导各管理人机构完善自身结构治理,如内部制度建设、内部监察稽核、业务流程管理、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和技术、内部信息传输系统、内部会计审计制度等。尤其要规避独立性风险、防止利益输送。

335信息披露机制

企业年金不像公募基金采取面向整个市场、完全公开的信息披露方式,而仅向相关当事人及监管部门进行披露,个人账户的个性化特点也使其信息披露更加复杂。企业年金信息披露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受托人的基本信息披露,即对收益人披露企业年金运营的一些基本数据和信息。二是监管部门采取现场检查并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交审计报告。三是独立的中介机构所提供的会计、审计、法律等市场情报。另外,尤其需要对关联交易如本人交易、共同交易、交易、自我投资等作出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

336中介审查机制

中介机构的独立审计、信用评级、精算等作用必不可少。具体而言,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的财务报表和基金财务报表必须接受独立的审计机构的审计;四类管理人的资信等级必须经信用评级机构的评定;受托人必须聘请外部精算师对其偿债能力进行评估等。因此应尽快在我国引进和培养高信誉的独立审计机构、精算机构和基金评级机构。

337问责机制

为了使出现问题后有明确的部门和明确的方式使员工或企业的投诉、质询得以解决,利益得以保障。建议明确各机构之间的责任,并建立一套从仲裁、申诉到责任追究、纠纷解决及补偿的完整问责机制。同时需对受益人加强维权意识教育,使其发挥对年金运营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邓大松,吴小武协同论在企业年金基金风险监管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金融,2005(5).

[3]郭琳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变迁中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刘子兰,刘雪梅英国职业养老金计划的监管探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5).

[5]肖迎春美国企业年金计划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9(1).

[6]杨波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9

[关键词]RFiD储运一体化政府集成管理

一、引言

上海作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其危化品每年的流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又有相当数量的是剧;每天都有超过6000辆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在穿梭在上海的繁忙车流中;超过3000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仓储、经营和废置企业,如果一旦管理不慎或者失去监控,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市各相关危化品监管部门对危化品安全监控工作慎之又慎,但在旧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信息监控手段,造成危化品物流状况与上报信息严重脱节,无法实时有效的监管,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政府管理能力提升的瓶颈。为了切实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上海市相关危化品监管部门非常重视利用最新技术手段,改革政府管理流程,实现有效监管。

二、关键技术和设计理念

1.RFiD数据采集技术:RFiD技术(无线射频)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贮存危化品容器的数据信息;阅读器(Reader),负责主机和电子标签的数据交互;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标签进行读写控制等,在复杂的系统中,它仅提供通讯接口,业务逻辑处理托管于主机。

2.GpS/GiS技术:该技术用于实时记录在途车辆的行驶速度、行驶路线等,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供不同职能的监管部门选用。

3.集成理念:系统的集成思想在这里体现为对储运一体化的重点把握和政府集成管理的高度愿景。危化品的全管理涉及行业类型众多、监管部门众多,如何协调沟通,既不互相制肘又能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流的顺畅,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寻求突破口,需重点把握危化品流转的焦点环节――存储、运输,并通过货物调度和业务处理将二者紧密关联,达到“抽茧剥丝、直取重点”的效果。政府集成管理不是指单一职能部门内,而是横跨众多无隶属关系的平行政府监管部门,使这些部门通过这个管理模式实现监控信息的共享、对事件的迅速反应和工作的协调沟通。

三、业务描述和系统设计

在这个管理模型中,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危化品运输企业、危化品生产企业和危化品使用企业,其中政府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的主要视角是仓储。在这个储运一体化的管理模型中,一个特点是危化品的包装物是固定可重用的,只要这个包装物的安全性能可靠,则爆炸、泄露等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大为降低,这就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牢牢监控包装物的流动情况以及各项安全指标属性,如年检日期、维修次数、最大可承受压强(若危化品是液化气体)、材质、容器内危化品残留量等等。根据上海市安监局和上海市城市交通局目前对固定包装类危化品(主要是剧)的监控需求,我们设计了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利用Socket中间件通信的系统体系来实现该管理模型。模型具体业务描述如下:

运输数据采集环节:运输是业务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监管部门开始动态监控的开始。运输企业根据使用企业向生产企业提出运载危化品的请求,调度人员通过运输管理子系统客户端安排车辆、司机、押运员进行调度,在录单和调度的过程中,系统企业、车辆、司机、押运员数据的资质比对,比对基础是政府部门登记在册具备此类危化品业务的企业、车辆和人员信息的信息库,系统还自动进行是否超载、是否在违反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出车,录单调度后将数据本地保存,并上传系统监控中心,如有违规调度,违规数据一并上传至监控中心。

生产企业出货登记环节:首先,在生产企业生产车间的危化品装入危化品容器环节,由于我们预先对每个容器贴装RFiD电子标签,相当于每个容器有具体的身份识别标志,其具体信息以该RFiD电子标签号作为主键存储于一个公共表中。当入库时,经RFiD阅读器记录新装容器电子标签编号信息,记录产出情况,同时仓库做入库处理,及时变更库存情况。同时对具体容器的信息可以通过上述公共表查看详细信息,以辅助其他业务,如维修提醒、年检提醒、损耗提醒等等。其次,当运输企业的运输车辆到达生产企业,RFiD读取车辆、司机、押运员RFiD电子标签,进入客户端业务处理队列等待业务干预,同时结合门禁系统判断该车是否有资格进入生产企业,如果确认可以就放行,否则不予放行。最后,装载危化品的危化品容器从仓库出货时,仓管员用RFiD手持读写设备读取危化品容器上的RFiD信息,利用webService技术远程下载运输企业单据信息,并做出库处理,同时实时变更库存情况,一并发送系统监控中心。车辆装上危化品容器后出使用企业时,门禁系统检查该车是否属于正常出车业务,如果是则予以放行,否则不予放行。

装载危化品容器的车辆在途运输环节:此时危化品随着车辆的行驶处于运动状态,按照旧有模式,此环节的监管力有不逮,现在通过GpS/GiS系统结合通过前两个环节上传的作业数据可以甄选监控数据,充分发挥GpS/GiS测量行驶车辆速度、行驶路线、异常停留、出车时间的技术优势,与作业单据进行关联,达到了数据采集和业务处理相分离的目的,自动提取告警信息送达相关负责人员,方便了政府监管部门的监控。

装载危化品的危化品容器送达使用企业作业登记环节:首先,使用企业门口RFiD阅读器读取车辆、司机、押运员和危化品包装物上的RFiD电子标签,门禁系统根据读取的车牌信息、司机信息、押运员信息以及货物信息验证该车是否具备进入厂区的资质,有任何一条违反资质或者违规运载都将上报系统监控中心并不予自动放行,如果资质许可且无违规运载,则记录车牌信息、司机信息、押运员信息以及货物数量信息,形成单据信息进入待处理队列。随后,仓管员对处理队列进行业务处理,主要是进行入库管理操作,同时将信息上传系统监控中心。当危化品容器从仓库出到使用车间,仓管员要扫描出库危化品容器上的RFiD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将信息送达客户端,仓管员进行出库处理。最后,空的危化品容器从使用车间出来后到经RFiD阅读器记录读取标签信息,系统自动将该危化品容器状态设置为空瓶,完成危化品容器从出厂满状态向使用后空状态的自动转换,同时将数据上传到监控平台,使政府监控部门实时了解危化品消耗情况以及当前危化品容器的空满状态。

上述描述的是运输车辆在上海市内运作的情况,而实际上很多车辆来自于外地,比如生产企业属于外地而使用企业在上海市内,这时政府监控部门在道口监控该运输车辆,在道口进行区别于市内流转情况的业务处理,保证外来车辆也进入储运一体化监控体系,保证监控的全面性、无例外性。上海辖区外车辆通过道口进入上海市区,需在入沪危险品专用通道处,设置RFiD读写设备。道口人员通过web查看关于该车的预申报登记情况,如果有审核通过;如果没有经再次确认后进行登记准备放行。并为每辆危险品车辆配备一张RFiD电子标签。有此电子标签和制作的运输作业单据,从业务流程上看,外地来沪车辆融入了市内闭环流转的体系,可与本地车辆等量齐观。

通过图所示的可视化管理模型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业务流程和系统设计。

四、政府监管效用

实时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是生产和使用企业的危化品原料、使用规模、主要产品、生产规模;运输企业的从业人员和车辆信息)。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查阅有关企业的信息,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运输企业车辆的性能状况和维修记录细致了解,减少车辆由于性能或年久失修问题引发事故的隐患;对运输企业人员资质和培训情况的掌握,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引发事故的可能。有利于提高政府监管部门事前预防能力的大幅提高。

实时掌握生产和使用企业的仓库信息(包括仓库名称、仓库地址、仓库级别、货品类别、安全装置、保存要求)。仓库是生产和使用企业的重要部位,对于仓库的监控可以详细了解仓库的建筑情况和安防设施情况,对于仓库存在的隐患或缺陷能够及时发现,督促企业及时改正。

实时监控生产和使用企业的货物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货物规格、货物数量、货物类别、货物来源、存放时间、存放要求)。货物具有频繁流动的特点,采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后,对于货物的这种进出连续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控才成为可能,监管部门可以利用该系统全程监控货物在每个环节、时间、所处区域、操作部门的变化情况,使原本最为模糊的危化品物流环节变得彻底透明化,大幅提升政府监管部门的监控能力。

实时监控企业业务过程中违规操作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企业在做业务的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控违规信息(包括企业不具备资质、运输车辆不具备资质、运输车辆在规定时间外出车、超载、违规混装、货物重量超过仓库承重、仓库中货物违规混放等),报警信息自动通知政府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及时做出相应处理。

实时监控危化品运输车辆在途情况。该系统建立后,对于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始发地、目的地、行驶路线、装载货物(名称、数量、类别、来源、性质)、停泊、维修保养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与通常GiS信息相比先进性在于,将车辆和车载信息捆绑在一起,便于方便查看;同时对于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如超速、偏离行驶路线、非法停泊等)不需要人为盯着电脑屏幕监视每一辆车,报警信息将经过该系统处理自动通知政府监管部门哪辆车发生了违规行为。

对发生的事故及时提供应急处理预案。由于系统提供了mSDS库,该信息库中有详细的各种化学品的中英文名称、理化特性、主要用途、禁忌物/禁忌、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灭火方法、储运信息、泄露处理、相关法规、性状、健康危害与急救措施等信息;一旦事故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一目了然,降低因为时间拖延而造成的进一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定制政府监控所需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和报表。可以根据政府监管部门提出要求定制各种统计结果,比如企业伤亡事故统计表、生产和使用企业存储状况统计分析、运输企业待检车辆情况、从业人员资质审查情况统计分析等等,并生成报表方便政府监管部门日常工作。

五、创新点和小结

该文所建立的基于RFiD技术的危化品储运一体化管理模型有三处创新点。一是将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创新性地运用到监控系统中。二是将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性地整合应用到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三是将企业日常工作与政府监控创造性地无缝整合。

该模型建立的系统即将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进行试点运行,可行性高,其创新性也得到相关领域专家和部门领导的认可,不过目前操作人员的素质将是制约这个系统发挥效用的最大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王世容徐建良: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物流入库流程设计[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6,10:p41~p44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信用担保监管体系制度性缺失

一、导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却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限制了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融资难问题,有人提出组建民营银行,即增量改革,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林毅夫2000;江其务,2001);有人提议国有银行民营化,即存量改革,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刘佩2000);也有人主张通过企业债券市场(邱华炳,2000)、股票市场,尤其是二板市场(王国刚,2001;陈晓红,2001)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经济学家网站,黄飞鸣《基于信用缺失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公司,通过信用担保公司的中介功能连接与融合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关系,增强中小企业的资金供应链,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信用担保公司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着,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信用担保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吴敬琏,2004)如信用不足、管理混乱、监管缺失等等。有媒体称信用担保行业是“又一个来不及繁荣就陷入危机的行业”,使人们对担保业的未来表示担忧。由于金融行业是一个市场高度不完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经济活动,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性,之所以机会主义就非常泛滥,那么防止机会主义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是监管体系的应有之义。如果当事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得不到必要的保护,任由机会主义横行,那么秩序失范是在预料之中的事了。政策制定者需要从重塑金融行业的信用制度体系和重新弥补监管体系的制度性缺失的两个方面着手,以期建立一个开放、竞争、有序、和谐、机会均等的金融市场格局。从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格局来看,政府对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的性质没有很好地区分开来,在制定政策和监督措施以及在立法时模糊了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之间的界线,导致某些政策和法律真空,引发混乱和投机的空间增大。可以这么说,中国担保业生存危机的核心问题,就是基本没有搞清楚政府推动的政策性担保和市场客观需求的商业性担保的区别(《数字财富》杂志2004年第9期报道中诚信公司陈洪隽所言)。在这样的模糊法则下,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规范的法律基本上不存在,也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它们进行监管,由此造成了行业监管严重缺位、担保机构之间无序竞争的状态。这不但加大了银行等债权人的信贷资金风险,而且对担保行业的发展前途构成严重威胁,必须采取强化政府监管、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来加以克服(吴敬琏,2004)。担保行业在面临这些严峻的问题时,政府、担保行业、银行、中小企业都需要进行反思,特别是在监管缺失引发的问题的前提下,需要我们从制度方面着手来剖析担保行业的生存危机。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等角度来分析信用担保行业监管缺失的问题,最终研究表明,监管的制度性缺失是监管体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缺陷,弥补监管的制度性缺失应成为监管者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信用担保监管体系的制度性缺失的分析

自从1937年罗纳德•科斯发表的经典文献〈〈企业的性质〉〉一文以来,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追随者沿着科斯的研究思路不停地深究下去,掀起了一股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狂潮。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新制度经济学更加重视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市场结构的影响,当新古典经济学一味地摒弃制度作为一个变量来研究人的行为时已经远远不能从本质上来说明一些社会现象和市场规律了。科斯认为,企业的出现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而成立的,当双方的交易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远大于组成这样的一个集体(注:笔者认为组成这样一个集体可以称为企业)所带来的成本时,那么交易将从市场转向企业,反之亦然。而企业的规模则等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一致的时点上。奥列弗•威廉姆森则从有限理性、资产的专有性、机会主义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的问题,他认为在一个契约的框架内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执行者都存在短期行为的可能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符合经济人的假说,但如果双方在一定的利益分成的格局下,通过合理的利益补偿和有效激励将使得他们放弃机会主义转向长期预期,形成长远合力,避免企业的分割,从而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张五常则从政府规制与企业自发的角度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企业的产权不明晰,政府需要介入重新拟定企业的产权边界,能够让产权在市场上或者个人手里自由交易,优化资源的配置,活跃交易场地,创造新的财富。然而在企业的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介入企业的产权将会导致租值消散,直到租值消散到零为止。张五常一贯强调,政府管制越少越好,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企业会自发地向符合自身的最大利益点出发,这与哈耶克的“自发的扩展秩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千千万万个企业的自由交易中,只有能不断地扩展与他人既竞争又合作的秩序的企业才能在这场企业大进化的过程中胜出,而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保证企业之间的交易公正、透明、合法、公平。如果我们从这些经济学大师们提供的研究视角来看待信用担保监管体系的话,会有耳目一新之感。从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我们得到启发,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一组债权债务的契约交易,如果这个契约的发现、谈判、执行、防范的成本过高,则导致这组契约交易无法达成一致行动,那么需要一个中介机构(信用担保公司)来分散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以促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这组契约交易的成功对接。尽管信用担保公司是为了促成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债权债务的契约交易的成功对接而诞生的,但对债权人、债务人、第三方既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的混合体的有效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给了政策制定者在出台信用担保监管体系的一个很好的思路,需要从源头上避免监管漏洞,即需要从制度性的层面来防范企业、银行、信用担保公司三者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加强互相合作、双赢的局面。然而从现行的信用担保的发展状况来看,在监管层面的制度性缺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政府有责任重塑社会的信用体系,在整个社会缺失诚信的这样的价值导向下对任何行业的监管成本都是非常之大的,只有建立了一个绝大部分人有诚信标准的社会体系的秩序下,交易和管理的成本才能大大降低。当个人的欺骗行为被大家发现时的惩罚成本远远大于他或她欺骗所得的收益时,甚至会导致身败名裂或破产的边缘,就会迫使他或她放弃行骗转向守信或者合作,从而净化了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良性发展。当前我国坑蒙拐骗的现象十分突出,关键原因是诚信的制度性缺失,欺诈行为获得的好处大于惩罚的成本,人们乐意去行骗。而这种行骗的诱因往往又与政府和政策的制定有关系,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往往也不可信,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承诺不可信现象特别严重些,由于政府在很多情况下失信于民,使得原来持有诚信观的人在政府的承诺不可信的刺激下,本来应该维护的正当权益在政府的掠夺中剥削了,也就渐渐地放弃了坚持诚信的原则转为不守信,既然这样的不良导向使得原来有诚信观的人放弃诚信,那么这些从来就不守信的人在追求自己的不法利益时如鱼得水。如果政府本身能践行自己对人民或其他团体的承诺,以身作则、说一不二的话则对营造整个社会的守信风气有着很好的示范效应,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之基就慢慢地搭建起来了。同时博弈论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如果利益相关者在博弈的过程中只有一次博弈的可能,尽管双方选择合作的好处要多于双方利用欺诈的好处,但双方的策略互动是趋向于欺诈而非合作,然而在重复博弈的进程中,博弈双方趋向于合作则放弃欺诈,双方合作的得益大于欺诈的得益,但在最后一次博弈中欺诈行为的倾向仍然占据上锋。根据这个启发,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防止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一次博弈的机会,杜绝交易双方的一次以防欺诈,而是设定利益相关者在重复博弈的框架内选择合作,实现双赢,那么监督方的监管成本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倾向下大大减少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小企业、银行、信用担保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利益交换的博弈趋近于一次性的行为,而中小企业与信用担保公司有可能是利益共同体,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我国的大部分银行是国有,则产权是国有的,它的最大弊端是产权模糊导致资产很容易流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帐率高企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榨取国有资产而骗贷,银行为了降低呆坏帐率而不愿意放贷也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不佳,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可以找民营银行借贷,民营银行不肯借贷的中小企业只有这些信用不好的,国有银行在面临很大风险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借贷给这些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为了获取贷款可能找信用担保公司合谋一起骗取银行贷款而共同分赃。信用担保公司为什么愿意和中小企业共谋一起行骗呢?关键原因是政策性担保公司和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界线没有区分,开始由政府出资的担保公司可能在后续的过程中政府没有注入新的资金来补充资金链的延续和增加风险补偿金,则导致担保公司的商业化行为加重,直接和商业性担保公司参于竞争,引发恶性竞争,造成金融秩序失范;也有的政策性担保公司隶属于多家管理部门,引起管理混乱、监管缺失,失去了政策性担保公司应尽的责任,变成政策性和商业叉的担保公司,公司负责人有动力去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有些商业性担保公司资金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差,承担的风险太大了,有意抬高保费,不然在信用担保市场上难以为继,保费过高则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的畅通,为了生存就千方百计地寻找新的出路;同时银行转嫁大量风险给予信用担保公司的行为让信用担保的业内人士感到不安。在这样的环境下,担保公司很容易背弃当初的宗旨转向短期行为,追求机会主义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制度安排,单单有约束没有激励同样不行,有激励没有约束也不行,而我们现行的信用担保制度在激励和约束的两者中都存在欠缺之处。作为中小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能解决大量就业,如果政府、银行和担保机构能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很好的平台,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不会面临资金瓶颈,那么本来应有政府承担的就业重任转嫁给了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帮了政府的大忙,关键问题是政府既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又要监控资金的去向,对信用好的中小企业以及它的连带责任人(信用担保公司)给予一定的奖励刺激它们的守信行为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此基础上的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公司如果通过信用升级达到最高级别的,政府应该为它们设立一定的授信额度,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公司可以一起直接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信用担保公司从中小企业的利润中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这样就把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政府监管的成本也大为降低了,同时又刺激了它们联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积极性;对于信用不好的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公司给予严厉的惩罚,甚至可以清算其财产或由政府拍卖其资产以警示后来者。而商业性担保公司不仅承担了政府应为合法劳动力提供的就业责任但政府对它们又缺少激励机制,而且还要承接银行转嫁的巨大风险,那么它们要在无序竞争的担保市场上生存就不得不规避监管以至于进行非法活动来维持下去,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无形中增大了。上面有人说到对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监管几乎形同虚设,实质上是信用担保的政策制定者的监管设计的制度性缺失的问题。其次,信用担保的政策制定者的监管设计的线上应该向银行延伸,在信用担保公司和银行之间的风险承担的比例安排,应由双方的收益多寡来决定,不能把风险全部或几乎摔向某一方。风险厌恶是每个人的基本特征,最多是偏向风险中性的程度,然而风险偏好者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所以政策制定者在设计监管体系时不要有意无意地将执行者逼向赌徒心态。在信用担保公司和银行之间的风险承担方面,政策制定者的考虑似乎有欠妥当,特别是商业性担保公司在承担着巨大的商业风险,那么商业性担保公司寻求新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而言是非法的)来规避风险去赌一把的心态是不可避免的,也在预料之中。政策制定者需要通过把信用担保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利益和风险捆绑在一起,同时又把中小企业和信用担保公司的利益和风险的捆绑在一起的制度安排来有效地监管三者之间的互动行为。由于信用担保公司既是银行又是中小企业的既得利益者,担保公司就不能不对它们两者负责,任意敷衍一方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损失和信用流失,通过这种既微妙又合作的关系来互相牵制另一方,那么监管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在现有的信用担保公司、银行和中小企业的监管体系中的制度性缺陷是显而容见的。从全国众多的金融诈骗案的案例回放来看,信用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联合欺诈银行的例子不少,其中监管体系中的制度性缺陷是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政策性担保公司虽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行为,争取银行贷款给相关企业,它面临的问题同样很严峻。正因为政策性担保公司的出资人是政府,之所以存在委托--关系。政府委托其人管理这些数目比较庞大的资金,那么委托人对人的监督要与商业性担保公司的监督区别开来。基于这点认识,政策制定者需要把握好监管体系方向性的脉络,而我国担保行业的生存危机正是没有很好地区分政府推动的政策性担保和市场客观需求的商业性担保的区别,以至于在鱼龙混杂的担保市场的信用担保公司的生存危机正在一步步向它们逼近。委托人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是相悖的,同时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也是高度不对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样需要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政策性担保公司不仅需要内部监督,且需要正确处理信用担保公司、银行和中小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商业性担保公司是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个人出资、产权私有的担保行为的唯一的目的是追求公司的收益最大化,监管方是在保证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担保公司的欺害下提供公平的交易环境。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只需要对担保行业作宏观调控,而非以一种常态地介入。不管是政策性担保公司还是商业性担保公司,它们都有自己的运作轨迹,政府最大的职能是为它们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以及维护它们的合法权益,而不能设置障碍来分割利益,应该做它们的守护神。实际上,政府可能在制定监督法规时,一方面想约束相关方的权利,另一方面却在与它们一起争利。鉴于此,政府和监督方应该对自己的权力进行有效的自我约束,改变对被监管方过于干涉的态度,放权让利,从制度性的层面制定合规性的监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的紧张对峙是基于监管方过分约束了被监管方,相应又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监管方自身的权力又被无限放大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从而造成冲突。从信用担保监管体系的设计层面来看,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的权利束和义务束都不能很好地释放,监管方的权利可能过大,义务可能过小,被监管方的权利可能过小,义务可能过大,不对等的态势必然引发监管的制度性的缺陷。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时,在设计监管体系时对中小企业、银行、担保公司三者的关系平衡时需要从制度上入手,避免监管的制度性缺失。

三、补充和建议

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最主要的是应该从市场融资法则及中小企业的特性来理解,否则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或是无解可求,或导致更多的问题。在国内的金融市场中,情况并非如此。或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过多,让大量的金融资源轻易流入了政府所控制的企业,流入了政府相联的行业与企业。因此,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改革,仅是金融市场方式的技术性调整与改革还不够,而应该从改变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控制方式和改善市场的环境与市场的运作效率入手,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从尊重企业融资的内在法则入手。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融资市场,在面临战术性修复向制度性改革转变的金融市场的进程当中,政府、中小企业、银行、担保公司需要应对一系列现实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技术为金融行业的监管体系的设计带来了国际性的规则和信息尽可能的流畅的优势,政府和监管方应该摒弃传统的管理思维向现代管理和制度方面改善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调整转向务实主义。从不久前在杭州举行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论坛”上获悉,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举措之一,我国已在实践中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体系概括为“一体两翼四层”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一体”指模式主体,强调“多元化资金、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绩优者扶持”;“两翼”指商业化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作为必要补充,包括农业担保机构;“四层”指中央、省(市、区)、地市、县(市)四级担保机构,其中基层担保机构负责辖区内受保企业的直接担保业务,省级及以上担保机构主要负责提供再担保。从国家长远规划信用担保的发展来看,考虑制度性的因素越来越被政府重视,但要解决制度性的缺陷不是这么简单,而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政府有责任从每个方面下狠功夫做好做细,不管是非监管体系,还是监管体系的设计都要考虑制度性的缺失,努力避免制度性的缺失是政府也是每个公民共同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二板市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板)》,2001年第1期。

3、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管理科学文库”书籍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

5、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6、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卷)》,天则文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谢识予:《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陈云、杨威海:《吴敬琏:如何解决中国担保行业的生存危机》,2004年,资料来源:人民网。

9、黄飞鸣:《基于信用缺失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分析》,2004年,资料来源:经济学家网站。

10、王东京:《信用担保的政府责任》,2005年,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