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0:06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1

摘要高职院校跆拳道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学生比赛项目,现已成为高校体育竞赛项目中较为受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高职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校时不仅要学习掌握较高的职业技术,而且要通过体育训练形成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因此,探讨实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满足现代职业岗位要求的体能训练的方法、内容及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跆拳道体能训练对抗

一、高职跆拳道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竞技跆拳道提倡进攻和观赏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跆拳道体能训练上想出相应的策略、措施、方法及手段,并落实到训练中,提高训练实效性。体能训练是跆拳道竞技运动的基础,因此要分析和深入了解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跆拳道运动的“快、全、连、变、高”是制胜的五要素,其中以“快”为核心。“快”主要体现在速度上,其内涵包括单个动作的速度快、动作间的衔接快、攻防的转换快、移动快等等。我们提出“体能是基础”,而体能的“好”“差”又反映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强”“弱”,只有加强体能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快”。有了“快”才能在对抗中技术的发挥。

通过访谈国家队教练及省内优秀教练员和几年来对省内几次大赛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的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能训练定位不准和重视不足;盲目追求负荷量的“大”和训练强度的“高”;缺乏与专项特点和个体特征相结合的训练射击方案;训练的系统性不强;缺乏体能训练对防伤防病功能的认识等。

二、高职院校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的基本思考

(一)跆拳道项目供能特点

不同的项目其主要供能系统不同,发展不同代谢系统供能能力训练方法和原则不同。对跆拳道项目的供能方式和特点的认识是我们进行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安排以及方法、手段选择的主要依据。

跆拳道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无氧代谢供能占主导的对抗性项目。大量的项目科研统计数据表明,单个攻防动作平均完成时间在1.08秒左右,特别是关键局次得关键分的技术动作及组合更是如此。

因此,根据跆拳道项目特点,体能训练及对抗技术的要求都将其供能特点作为安排体能素质训练负荷和强度、训练科的时间、练习的组数、每组的次数、组间间歇以及方法、手段的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体能训练与对抗技术

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学习和总结,我们认识到跆拳道的专项体能是对抗技术能否充分得到发挥,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技术动作发力以及在疲劳的情况下保持动作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跆拳道项目比赛中无氧代谢供能在关键技术、战术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在跆拳道专项体能训练中我们要突出训练的高标准、高质量、大强度,这是跆拳道比赛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加大了体能训练的比重,希望从体能训练结合对抗技术方面,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寻求新的突破。

1.在每次体能训练的练习中都要让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以及与对抗技术的关系。并且要求在强度达到甚至超过比赛的强度,才能使训练达到它应有的目的,对运动员体能训练不仅要从数量上、时数上的刺激,还要从生理上、神经系统上的强度刺激,只有这样才能与比赛对抗技术的要求相符合,这样的体能训练才能使肌肉的供能方式、收缩速度、技术对抗的规范程度等与项目的规律和比赛要求一致。

2.步法的灵活性是跆拳道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跆拳道技术、战术实施的载体。而体能素质的强弱又直接影响步法的灵活。跆拳道项目中不论是步法训练还是技术动作的训练都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基础,离不开速度、力量的支持,尤其是爆发力和速度力量,连续进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连续快速的爆发力也是专项体能训练的重点。

(三)专项体能训练

跆拳道的专项体能训练主要有:腰背肌、腹肌、髋部肌群以及腿部肌群。而跆拳道的技术中单个动作速度、动作之的衔接、移动的速度与这些肌群都息息相关。而腰腹部、后背和髋部的肌群是核心力量所在,这部分力量关系到上半身和下半身能否实现刚性连接、重心的稳定性。只有强化专项素质的训练,结合技术特点,实战比赛的技术才能正常发挥。

三、结论

(一)竞技跆拳道是一对一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的对抗性项目,体能训练必须从实战出发,结合竞技跆拳道比赛的肌肉用力形式、能量供应形式和技战术的特点进行训练。

(二)竞技跆拳道项目主要是近固定远端发力的离心—向心收缩为主,在稳定支撑的基础上完成短时间内爆发性用力,力量训练注意用力结构的同构性,注意加强启动力量、核心力量、稳固支撑性力量、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的训练。

(三)竞技跆拳道项目主要以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在有氧的基础上加强无氧能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

(四)竞技跆拳道的腿法、脚法和拳法快速多变,动作幅度大,需要加强关节和肌肉的伸展性,步法的灵活性和全身协调性的训练。

(五)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初始状态和比赛时间划分训练序列、筛选训练方法以及确定负荷趋势等,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训练。

四、参考文献

[1]岳松.浅谈跆拳道运动中的“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8).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2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运动是现代人群健身、休闲及娱乐的不二选择。运动训练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方法更是重中之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决定着其理性程度和创新水平。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方法,针对高校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的动因及发展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运动训练创新动因创新发展

运动训练方法是具有中介性质,存在于训练目的与训练结果之间的,在整个高校体育训练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升运动员水平的杠杆。因此,训练方法的创新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体育建设过程的时代性标志。

一、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动因

(一)训练方式的转变:经验与科学的张力

一般来说,运动训练必然是活动和方式的合体,并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展示出来。伴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普及与深入,运动训练由原来的“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改变了以往“师徒传承式”的“单兵作战式”的训练方式。立足于训练方法,在经验和科学的张力推动下,训练方法走上科学化的道理,进而由“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开来。

“经验型”训练方法指的是根据以往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方法,“经验型”训练方法是一种最为传统、常见的训练方法,此训练方法具有重复、单一的特点,简单的维持着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果之间最表层的因果关系,实际应用性却不及“科学型”的训练方法。“经验型”的训练方法最好的发展是创新,而创新之路的必然趋势是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发展。而“科学型”的训练方法主要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实际而周密的分析,由此形成的方法。“科学型”的方法是认识的更高一级的阶段,超越了经验,根据事物的自身情况正确的进行反映,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科学型”的训练方法遵循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果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型”训练方法可为高校运动训练的时代化发展铺平道路。

(二)训练认识的不断提高:知识与手段的张力

在运动训练中,无论是教练员、科研人员的选择还是训练方法的创造与应用,其本质都是认识活动。可见,对于运动训练的认识也是训练方法革新的重点任务。

正常情况下,新的认识对应着新的活动,而新活动的运营也不然离不开预先的认识。随着运动员能力和水平的不断进步,训练的层次和难度也相应变化,运动员的每一次状态转变,都具有特定挑战性和创造性,并非只是简单的重复训练。原有经验性的认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训练活动的发展。原有的训练知识系统会导致人们陷入认知困境,从而走进训练困境。而训练困境的摆脱需要科学的认知能力。由于人的知识水平差异,因此所受困境也有很大差异。科学具有开发、创造和发展的特性,因此,坚持科学的认知是摆脱认识训练困境的有效途径。知识困境的突破和发展是运动训练创新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体育科学运用的确立:认识与应用的张力

体育与科学的结合已经是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现象。科学与体育彼此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互为你我的整体,不可分割。体育的科学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科学体育已经由年轻走向成熟,由理论走向实践,成为现实应用性极强的门类。运动训练的开发已经步入最为艰难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运动水平不在是经验和勤奋能够完成的了,需要努力的跟上时代的步伐,科学、规范的认识,进而实现最大化训练效益。科学性的体育探索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去探究,做到学科的交叉渗透,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运动训练中各类问题。科学理论的渗入对训练方法的成功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运动训练的创新性发展

(一)训练方法的连续性发展

训练方法的连续性是训练方法创新发展的特征之一,表现为一种渐进的形式。连续性的训练方法是坚持固有科学运动原理,以改变训练手段和操作程序为主要内容,从而促进训练方法的完善。训练方法的渐进性是遵守科学规律和训练实际,进而循序渐进的改进训练方法。它并不是“盲目改版”,而是一种更科学、成熟的训练发展模式。训练方法的实际应用需要正确的训练理论作为“补给营养”,同时,还需要针对性“去伪存真”,保证训练理论的纯正性。

(二)训练方法的间断性发展

训练方法的间断性发展主要是指一种跃进式的发展模式。针对于经验式的陈旧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的革新,根本的改变。改变整个运动训练的模式,全新的理论对应全新的训练方法。这类跃进现象对于训练方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心理训练方法,该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以语言等的精神手段发挥作用,最近几年随着生物理论和技术的开发,采用现代化仪器,利用视觉和听觉使运动员获得信息,运动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主动的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训练方法派生的训练方法正是训练方法的间断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三、结语

训练方法主要运动训练的关键部分,训练方法的创新是体育时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运动训练方法受人的意识支配,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正确的认识运动训练的发展规律。只有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运用,才能促进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推进为体育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仑,张俊青.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学建构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2.

[2]吴贻刚.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研究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00.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3

关键词:运动训练;一元训练理论;二元训练理论;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06-03

2003年7月茅鹏在《体育与科学》第四期发表的“一元训练理论”一文中提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并对概念进行了阐述。他同时强调了一元训练理论的重要性,并认为二元训练理论在训练工作的发展史中,越来越暴露出其收效的局限和偏差。之后,一些学者就一元训练理论如何指导训练实践展开相应研究。但是,撇开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对应的外在表现,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带给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本研究将从一元与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手,探析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及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客观认识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及更好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定位

整体论和还原论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体现了人类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原则和知识构造原则。整体论者是把复杂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功能角度提高整体,从宏观上把握整体,重综合,这是一种综合思维。还原论者是把复杂事物人为分解,把复杂事物简单化,通过分解后整体的部分认知,最终还原出一个整体,这属于分析思维。

一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认识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象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人为地予以分离)。”一元训练理论把运动员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要求运动训练从整体出发,发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如果把体能和技能等子能力割裂开来发展,将不利于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性的提高。一元训练理论是从竞技能力整体性出发,居高临下,从宏观上认识、把握竞技能力,注重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处理竞技能力问题时,总是把它放到一个包容它的更大的系统之中,属于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例如,刘大庆教授在对竞技能力研究中,强调在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约束下,探讨各子能力问的互补效应。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分为若干子能力(如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等子能力)分别加以认识、提高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复杂的整体简单化,从简单的个体或部分人手,通过部分的认知最终解决整体的认知。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将难以捉摸的复杂整体进行分解,在分别对部分的理解后加以整合的能力。竞技能力的复杂性,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者及教练员不得不把竞技能力肢解为各种子能力,将认识过程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部分,从整体训练分解到器官、组织水平,通过各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整体的提高。二元训练理论从“部分”出发,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复杂的竞技能力系统。这种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所得出的结论去代替对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认识,属于还原论分析思维方式。例如,体能训练理论中,体能划分为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稳定等能力。训练中教练员通过各种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运动员体能的提高。

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分别基于整体论和还原论,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不同思维模式下形成的理论体系。

2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把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认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可分割的。竞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子能力之间不是孤立的,并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另外,整体内的每一个部分都受整体规律的约束,整体规律决定着竞技能力整体的特征和每一个子能力的特征,整体规律在竞技能力整体内赋予每一个子能力的属性要远比这些子能力在竞技能力整体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这就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发展,每一个子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竞技能力的整体规范下进行,否则,子能力的提高难以还原出提高了的竞技能力,同时子能力之间的发展会出现相互抑制的问题。

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从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出发,强调了运动竞赛是运动员之间整体竞技能力的较量,而不是力量、速度、技术和战术某一个因素的比较。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竞技能力整体功能的提高,而不是提高某一子能力。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强调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还原论的分析思维以个量分析为基础的线性方程的局限。一元训练理论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事物的思路,尤其是在对运动训练宏观控制和竞技能力发展方向性问题上,其价值是不能否定的。如,功能性训练理念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是典型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功能性训练强调训练从一系列的符合专项运动需求的身体运动的功能出发,强调运动的多关节,多肌肉,多解剖面,本体感受的活动,使神经肌肉等系统功能整体、协调发展。功能性训练理念转变了长期以来受片面二元训练理论影响下的结构论训练理念。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竞技能力整体分解为若干子能力,通过对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的整体提高。还原论方法是近现代经典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托夫勒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拆零”法。把整体分解不是目标而是实现对整体认识的途径。二元训练理论把竞技能力分解为多种子能力,并分析各子能力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子能力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恰恰是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在运动训练理论的积淀中发挥巨大作用,并将运动训练转变成为一个对运动科学知识依赖极高的竞技活动。如,体能训练理论、技能训练理论等的发展,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的结晶,促进运动训练分工的出现,专业的体能、技术战术教练员,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

整体不能简单归结为部分的总和。分类、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事物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难以回避的缺陷。“静止的、孤立的”的发展各子能力,然后将其“组装”起来,容易忽略子能力之间的关系及竞技能力整体的发展。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在对运动和连续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切人为的分类都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错误”。能否有效解决竞技能力的整体发展及子能力间的协同发展问题,是二元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价值高低的重要标

志。例如,孙海平专门为刘翔设计的“起跨腿负重提拉练习”,在促进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屈髋肌群的力量,有效的提高了起跨腿的整体能力。

3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

从整体和部分的系统关系视角,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即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补性,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一元二元训练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哲学基础,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指导价值,但两者都具有指导实践的局限性。教练员如果过分的强调某一理论作用,有可能落入理论自身设定的逻辑陷阱。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在认知层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它脱离不了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实践的推动。整体发展离不开部分的发展,相反,部分的发展应该在整体的规范下才能更好的提高训练效益。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即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一元训练理论为运动训练指明发展的方向,而在解决速度、力量、耐力、技术等具体问题上,显示了操作上的不足。如果没有还原论形成的知识的积累和结晶,是无从下手的。罗素的“假使一切知识都是关于整体宇宙的知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了。”观点进一步阐明整体论是难以摆脱还原论事实。例如,20世纪以系统论思想而闻名于运动训练界的模式训练方法,充分体现运动训练的整体观。但在训练实践层面中,实现对运动员整体控制必须运用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在强调子能力的发展服从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子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薄弱子能力。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木桶理论给予的启示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受到部分的制约,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即短板效应。

运动生物学科发展的限制及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二元训练理论在解决复杂联系的体能与技能子系统时显得力从不心。在此困境下,运动训练研究者和教练员寻求旨在把握整体性的一元训练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二元训练理论离不开一元训练理论的宏观层面的指导。例如,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体能的发展必须在项目运动特征的规范下进行,传统的躯干训练忽视了躯干在整个运动中的屈伸、扭转、稳定的整体功能认知,导致腰腹难以有效发挥其在运动中的功能。

4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

以整体论为理论基础的一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体现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注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不能忽视子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化训练的整体效益。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必须站在宏观的从面上,处理具体的训练实践问题。多年运动训练计划制定,在最终的目标下,肢解不同阶段中的训练任务,它充分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此外,体能训练领域,核心稳定性概念的出现,整体论的训练理念。大多竞技运动都是机体的整体运动,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过多的强调身体某一部位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在竞技运动中各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导致整体运动功能的下降。核心稳定性训练理念有效的解决了身体能力整体功能提高的困扰。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不要忽视部分的重要性。在训练实践中,有时很难实现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在提高整体运动功能前,必须首先解决系统中薄弱关节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整体,容易导致整体难以快速提高的问题。例如,“100米成绩的提高是跑出来的”观念,由于过分强调整体性,忽略了力量对速度的制约,最终由于力量发展不足导致运动成绩的止步不前。孙海平教练在强调整体论的前提下,剖析力量和速度之间的紧密联系,改变了跨栏运动员忽视力量训练的传统观念,取得较好的训练效益。

一种新的训练理念的提出都是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结合。其特征是在强调对竞技能力的整体把握的同时,又要注意整体规律约束下子能力的发展,获取运动训练的增补效益,避免出现整体和部分发展的脱节。训练实践中,过分的强调二元训练理论,容易导致片面追求子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子能力间的协同性问题,使得训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强调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则容易导致忽略较弱的关键环节的提高,造成低效的重复训练。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4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训练分析

一、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篮球训练,能够提高训练团队领导及队员的整体素质,增进领导的才能,适当的篮球训练能够激励团队中的领导探索并尝试不同的篮球技能和领导方式,不断更新领导风格,改进决策方法,通过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让每个青少年运动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训练中的优势和不足,充分挖掘青少年队员的潜在能力,增强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奋斗的方向,激励青少年勇敢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勇于迎接各种竞争和挑战。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通过一系列的篮球动作和技术的组合,让青少年在完成高强度和高难度的篮球训练的同时,充分提高自身的体能,培养他们坚韧刚强的意志。篮球训练中投篮、传接、抢板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篮球技能,为以后更深层次的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为上一级体校或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学生由于年龄还小的缘故,通常表现欲望很强,注重篮球进攻而非防守,这种错误理念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没有充分的理解篮球比赛的概念,单纯的认为比赛的获胜取决于进攻,教练员在比赛结束后也通常只统计得分率,通过得分的多少来判断运动员的技能水平。由于防守技能的各种动作训练较为单一,枯燥无味,这也使得青少年忽视防守训练。进行篮球训练中,学生往往重视训练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认识学习文化知识与篮球训练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低,不能与训练平衡发展。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对青少年文化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要求较低,导致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搞好训练就能达标,认为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此外,在篮球训练中,大多数学生重视自身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体能的训练,对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持有消极、反感的态度。这种重视技能、轻视体能训练的思想会使运动员表面上看起来基本功很扎实,而在实际比赛中却表现为较差的抵抗能力。

二、浅谈提高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措施

在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摆正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思想,让运动员认识到进攻和防守平衡发展的重要性。由于青少年的年龄比较小,进攻意识往往很强,常常重视自身进攻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防守能力的培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篮球比赛的两支球队通过球权的转换而进行攻守的转换,通过配合技巧、组织战术等来平衡进攻和防守。在训练中,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攻守观念,做到攻守平衡,意识到防守与进攻同等重要性。良好的防守技能与进攻能力一样,都能帮助团队赢得比赛的胜利。

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培养高技能的篮球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将篮球技能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相关部门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提出,青少年篮球训练要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院校化的培养方式,将教育和训练融合在一起,提高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整体水平,体现出篮球训练的综合价值。对青少年进行训练,要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竞技人才,关键在于教育,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综合能力。在训练时,要忘记一时的殊荣和利益,认识到培养运动员的文化基础对于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自觉的追求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让学生成为健康、独立的合格人才。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能训练对于篮球比赛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体能,就能提高自身的对抗能力,完成高难度、高技巧的动作。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提高青少年的篮球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就是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通过连续的观察、思考并判断,根据比赛场上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比赛行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要求不断的向运动员传授篮球比赛中的战略技巧和运动技能合理选择的理念。对青少年实施战略性的思维训练,有意识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打算,不断的进行全面的指导,将篮球运动的规律及本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篮球理念,把握好训练的技能和目标,自觉的提高篮球理念和意识。由于篮球训练中的大多数动作需要反复的练习,这就不免增加了篮球训练的枯燥性,教师在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时,要把握好各个动作的训练力度和要求,合理的将各种动作连贯在一起,完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篮球技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要把握好训练的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篮球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合理的安排训练的能力要求,提高青少年的训练兴趣。通过文化教育和体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上一级体校或国家输送体育人才,培养更多优秀、高素质的篮球运动员。

参考文献:

[1]刘捷.篮球运动与训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5-107.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训练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但是很多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并不高,因此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才能促进体育训练的有效进行。本文就主要针对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训练兴趣培养

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主要表现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并且可以从体育训练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受到自身体质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缺乏兴趣,甚至存在厌学的情绪,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是保证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体育训练的顺利开展

兴趣是开展一项学习活动的前提,只有具备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根据学生的体质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有利于促进体育训练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有利于增强体育训练的效果

体育训练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技能训练的方法,所以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时,要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和谐一致,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这需要以浓厚的兴趣为前提,只有学生对体育训练有兴趣,才能积极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才能促进体育训练效果的增强。

二、高校体育训练中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

(一)对体育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

当前,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训练给予正确的认识,在体育训练的思维方面比较僵化,训练方法也较为单一,缺乏科学的训练思想指导,使得体育训练的目标停留在帮助学生通过考试的层面,导致学生也受到影响,没有正确认识体育训练对于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十分淡薄。

(二)体育训练的条件较差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设速度却十分缓慢,无法适应学生数量快速增加对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需求,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方面,在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配备方面的资金较为匮乏,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训练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体育训练的方法单一

当前,针对高校体育训练并没有系统的教材,大多都是由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完成的。所以,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时,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示范,而对于体育训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教师在训练方法方面主要以言传身教为主,单一、枯燥,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学会对体育训练的兴趣越来越淡。

三、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认识体育训练的重要意义

体育训练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所以要正确认识体育训练的作用,并且明确体育训练的基本目标,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设置体育训练的课程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训练中获得身心的健康体验,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加强训练场地的建设

体育训练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配备是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加强高校体育训练场地的建设,并且配备相应的训练器材,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在优质的训练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训练的成果也会更加理想。

(三)改进传统的训练和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应当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设置,一方面要设置相应的体育训练教材,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有相应的学习参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练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从学生的思想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出发,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方法,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并且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体育训练中,通过对体育运动的观摩和学习,有利于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也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使他们通过参与体育训练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晟江.探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5.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6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心理素质;负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6-192-1

心理因素对军队团体及个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调动、控制、决定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20世纪末以来的多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战争中军人不仅要承受强大的军事打击,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军人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有直接影响。在和平时期,部队面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时,也常常会使军人面临很多的应激事件,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沮丧、愤怒、孤独等负性心理。如果不能很好地消除负性心理及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会直接影响战斗力的生成。可是说心理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在军人的各种训练中,不仅要锤炼身体,还需要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行为训练,把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军事体育训练、军事科目演练当中,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组织和实施。

军校作为部队未来骨干军官成长的摇篮,更需要对心理行为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专门体现这方面的训练内容,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把学员心理素质的基础打牢。这既是各类学员成长成才需要的有益训练,是学员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重要内容,更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是保障打赢的要求所系。因此有必要对军校学员开展心理行为训练进行专门的探讨、深入的研究。

一、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定义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一门新的交叉性、融合性培训科目。它将军事体能、技能训练与心理训练、行为训练相融合,在训练中把军人置于特定的项目情境中,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让受训者亲身体验典型化、游戏化、场景化的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军人的心理品质、意志和体能、技能,最终使军人面对现实困难时能控制情绪、战胜恐惧、不逃避、不放弃,纠正个体的紧张、恐惧、焦虑、对团队缺乏信任、凝聚力不强等各种负性心理。

参照以往对心理、行为、训练概念的分析,可以把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定义为:以军校学员为训练对象,针对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针对军人职业特点和军事任务要求,充分灵活运用理论讲解、示范指导、模拟训练、表象训练、专项训练、融合训练等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员进行认知、情感、意志力、控制力、体能、耐力等心理与身体两方面的训练,对学员产生多种正性心理影响,纠正学员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各种负性心理,从而促进学员良好行为应对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训练过程。

二、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消除负性心理影响,纠正、改变不良行为,促进良好军人心理素质和军人行为的建立。通过文献查阅,对一些已经系统实施了心理行为训练的单位进行效果追踪,发现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上述目的。研究表明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的凝聚力、团结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员的军人集体意识;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可以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军队集体的归属感;可以培养学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受训学员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明显增强,服从意识和协作意识明显提高。大量的实证研究均表明,对军校学员进行系统的心理行为训练,能够有效纠正负性心理,在提高学员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增强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强化军人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上有明显效果。

三、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环节与内容

训练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心理行为训练成功的关键。参照心理行为训练实施的基本步骤,学员的心理行为训练一般也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体验:学员成功“破冰”后,充分体验训练项目。这一环节要求训练组织者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参与性。2.分享:认真体验之后让学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求组训者鼓励每名参与学员都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3.交流:综合所有学员的感受,共同探讨。要求组训者细心聆听,仔细观察,总结学员的观点。4.提炼:共同讨论之后,从实践中升华出成熟的理论,帮助学员认清实质,方便以后应对类似情境。军校的心理行为训练除了要求组训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外,还需要懂得体育训练、军事训练的特点与规律,把握军事任务的实践要求和年轻学员的心理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

在实施训练前,要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检查器械,准备培训。训练结束后的总结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针对出问题的环节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预测后期效果,如学员这次的收获对他以后的影响有多深,这次心理行为训练对他们的干预是否有效果,是否需要追加训练,是否对一些人进行效果追踪等一些问题。

在具体的训练内容上,军校学员的心理行为训练要依据中国人民军事心理训练中心设定的内容,依据不同培养层次学员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区分性的心理行为训练。如本科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内容主要有:适应军营训练、团队精神训练、建立自信训练、增强意志训练、抗挫能力训练和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等;研究生学员和任职培训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内容可包括:团队协作训练、提升自信训练、强化意志训练、拓展思维训练、判断能力训练、和潜能开发训练等。

四、军校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1.容易出现认识偏差。如只把心理训练按照设置课目的要求体验一下,或把心理训练等同于一般的政治教育和体育训练,使得训练内容异化,导致训练不落实,效果不理想。

2.训练专业化不够。由于我军的心理行为训练起步较晚,当前从事心理行为训练的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容易导致心理行为训练不够专业,徒具其形而无其实。

3.评价标准不统一,训练效果无法准确评估。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心理学量表作为训练评估手段,更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训练考核与评估机制,因此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不容易评估。

4.训练向实战化靠拢不够。由于军校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军校的各项军事训练距离部队实际和实战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导致心理行为训练的实战化程度不高,向实战化靠拢还不够。

参考文献:

[1]杨杰,黄文砚,杨飞.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军事体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6).

[2]陈增辉,孟涛,杨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分析[J].政工学刊,2008,(10).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7

关键词:石家庄市体育专业学生训练队队员运动损伤认知

1.前言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并且是体育健身活动和奠定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途径。但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事故却时有发生,这给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解石家庄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训练队队员对运动损伤的认知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为提高石家庄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训练队队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延长石家庄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训练队队员运动寿命,提供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石家庄市2000人,包括河北师大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在校全日制体育专业学生与训练队队员。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逻辑法。

3.结果与分析

3.1石家庄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与训练队队员对运动损伤认知的现状分析

3.1.1对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知识的调查

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运动成绩不断刷新,对运动训练的要求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询问一些损伤的治疗与预防的方法。

在对被调查的1824名大学生对运动损伤定义的调查中,很了解的有226人(12.4%),其次为一般了解的666人(36.5%)。此外,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不了解,有932人(51.1%),这一情况说明:体育专业与训练队的大学生对简单的运动损伤有一定的简单认识,但在对运动损伤的深入认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尤其是非体育院校的体育特招生和还未开设有关运动损伤课程的体育专业低年级的大学生。

3.3.2对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知识的调查

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在上技术课或训练、比赛中,时有运动损伤发生,如果发生运动损伤,则不但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与体育教学的教学宗旨相悖。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学生的运动损伤,我分析了石家庄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知识的现状,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调查发现:1824名大学生中,有208人在每次技术课或比赛前进行很充分的准备活动,占总数的11.4%,有637人在每次技术课或比赛前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活动,占总数的34.9%,有979人在每次技术课或比赛前进行不充分的准备活动,占总数的53.7%,

3.3.3对了解治疗运动损伤知识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到,早期急性运动损伤能够选择正确的处理、治疗康复方法还是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尤其是选择冷敷的超过了调查人数的五分之四,达到了1463人,占总人数的80.2%,其次是早期开放性运动损伤选择抬高患肢的有836人,占总人数的45.8%,接近一半,但是也不难看出仍然有562人选择了不正确的推拿按摩方法进行处理、治疗康复早期的急性运动损伤,占到总数的30.8%。

3.3.4获得运动损伤知识的途径调查

石家庄体育专业与训练队大学生获取运动损伤知识的途径依次为运动经验、书本、报纸杂志、相关课程、与教练员或别人交流、网络及电视途经,通过调查,体育专业与训练队大学生很少和教练员或别人交流获取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和教练员探讨有关训练和比赛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技战术的掌握和应用。网络和电视基本上被大学生作为一项娱乐手段调整自己的紧张情绪,还有就是由于学校条件,看电视次数受到限制,更别提看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节目了。

3.4影响石家庄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对运动损伤认知的因素的分析

影响石家庄市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对运动损伤认知的因素主要有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两大方面。

3.4.1自身因素:超过一半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认为自己在平时的训练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的知识,再深入地学习运动损伤的知识对自己现在高校的训练和比赛没有更多的帮助,已经满足于现状。另外,超过了三分之一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认为,运动损伤这方面的知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来说不像其他知识更有趣味性,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同时也说明教师教授运动损伤知识的方式方法比较沉闷,难以调动大多数大学生的兴趣,少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学生没有认识到运动损伤的重要性,他们的思想是最可怕的,没有认识到运动损伤知识的重要性,就是不重视自己的运动寿命和身体健康。

3.4.2环境因素:不到一半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能够从电视、网络媒体等接触到有关运动损伤的知识,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教师(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课)或者教练员讲述获得,获得运动损伤知识的渠道少。相当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队员渴望有自己的专门医护监督防治上课、训练和比赛中的伤病。

4.结论与建议

4.1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能加强身体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开放,提高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效地防止肌肉损伤。

4.2在上技术课和训练比赛中,大学生应精力集中,无伤运动时使用保护的护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创伤。此外,在受伤后,应正确及时地选择处理、治疗康复的方法,切勿不分时期,耽误治疗。

4.3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多渠道给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创造学习有关运动损伤知识的途径,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等现代手段。应使广大体育专业大学生与训练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智.加强体育医务监督的体会.中国学校卫生,1999,20,(3):167.省略/2004-8/200484190940.asp

[2]夏成木,赵兴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76-77.

[3]张宏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产生损伤的原因及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2):41-42.

[4]周倩.对高校体育活动中致伤原因的调查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6,(2):60-61.

[5]安民,钱良.对普通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4,(3):94-96.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8

论文摘要: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转向,具体体现在理论基础、训练主体、训练内容、训练过程的转向上。通过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转向的梳理,为确立当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提供启示。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进行价值选择和行为决策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其核心是如何看待训练主体—教师,围绕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客观主义取向,认为教师是被塑造的人,外界规约着整个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可以按某种既定程序,预设将要达成的目标,反复训练,塑造符合社会期待的教师;另一种是主观主义取向,认为教师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自主选择、自我反思,在训练实践中体悟、合作、分享从而获得自我持续成长的历程。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正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转向。

一、哲学观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理论基础转向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是建构在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哲学上关于人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讨论直接影响着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人既是客观世界的存在之物,又拥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客观世界对主观世界的制约性,另一种观点强调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前者属于信奉决定论的客观主义,后者属于信奉自由论的主观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等哲学派别倾向于客观主义,强调社会以及个体由客观的结构所决定;而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潮则相信人的主体性及自由意志的作用,倾向于主观主义。

倾向客观主义的哲学派别主张: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实在”是客观的,真实世界存在于主体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稳定的结构,包含着一定的规律,主体活动受其制约。认知活动就是把客观规律从外部输入自己的心灵。科学知识是与“客观实在”相符合的、“价值中立”的、稳定的“客观真理”,可被编辑成文件化的数据。人的活动被这些“客观真理”所决定、支配,是被动的。追求普遍主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强调标准、集中、统一,追求预测、效率和控制。

倾向主观主义的哲学派别主张:世界是一种人为主观的命名。“实在”只不过是由一些人创建的概念和符号所组成的集合体而已,它的存在取决于认识者,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解释。认知的过程离不开主体的经验,需要主体进行探究、反思、建构等活动,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体系。知识是个体基于自身经验,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建构出来的主观之物,它是主动创造的结果,而不是外界塑造心灵的结果。人是自主的能动的主体,人的活动是自我判断、自由选择的结果。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方法没有既定的模式和途径,是多元的、差异的。

自20世纪,哲学越来越趋向于主观主义,甚至有人认为“围剿客观性”是“20世纪哲学的世纪之战”。哲学上的这种趋向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价值取向的风向标由客观主义取向转向主观主义取向。

二、人性观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训练主体的转向

1.从被动的人到主动的人

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一直是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争论的焦点。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训练主体的认识有明显的分界。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训练主体基于人是被动个体的人性假设,将教师视为被专家从外部培养、塑造、灌输和训练的对象,利用奖惩、规制、权威等力量来要求教师学习和发展。秉持此种取向,教师被期望成为技术员,拥有熟练的技术,按科学规则塑造社会公民。教师由于长期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屈从于专家权威,被动接受塑造,自己的生命价值不断萎缩,教师使命感降低,职业主观幸福感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效能。重视教师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新导向,主观主义取向渐占上风。

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训练主体基于人是主动个体的人性假设,认为教师是有独特的个人经历、专业经验、职业理想的人。教育情境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混沌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技能技巧加以套用,教师必须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对灵活多变的情境创造性地做出自主判断和选择。成为非确定性的教育情境中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如法国iUFm将职业自主性培养作为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要内容。这种取向决定了教师的职业训练过程不是按预设的统一模式反复强化行为,而是自己设计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能计划、选择、修正发展方案,并从经验中学习,使自己成为自我导向职业发展的设计者。

2.从孤独的人到交往的人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为教师处于封闭、孤立、分离的生存状态,教师职业技能的获得、发展是单纯个人化努力的结果。此种取向下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等同于教师单向传授的技能训练体系,多以训练讲授知识(而且是学问性知识)技能为中心,注重怎样传授知识而不注重怎样发展人,更多地训练处理“物”的技能,较少涉及面向人的技能;按教师中心模式进行,常常只注意训练如何教,而较少训练如何指导学生学;只按讲授法的要求进行训练,而对引导学生探究的技能培训不够。这种特征使教师和学生疏离,教学按不相交的平行线运行。二是将教师职业活动等同于课堂教学活动,关注教师具体教学行为指标的达成,较少涉及教师与同事、学校、家长的对话、合作,造成了教师和社会疏离,其职业活动存在潜在的冲突和对立。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概念的提出,结束了主体之间的封闭关系和单向的独白状态,强调人作为“关系”的存在,注重交往、对话、互动对于人的价值。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于此提出了教师职业技能之人际交往技能的四个层面。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认为教学实际就是一种师生人际交互活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突出与学生关系的协调。二是基层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教育学术人员的对话能力。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正是顺应了这一改革需要而诞生的,通过在一两所大学教育培训机构与几所中小学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改善教师职前培养水平并促进大学与中小学共同研究感兴趣的问题。三是教师同伴指导,形成学习共同体的能力。英国《教师资格证书授予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要与包括教辅人员在内的同事们建立起高效的工作关系。四是和家长、社会的联络沟通的能力。树立与社会的合作理念,学会建立有效联络是基本要求。

三、知识观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训练内容的转向

1.从确定的知识到生成的知识

职业技能训练是通过训练获得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一套现成的、权威的、真理式的知识,是可以把握的、永恒的。专业活动是可支配的,研究者可以确定教学策略与教学结果之间的规律,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把这些确定的规律性知识传授给教师,他们就能够将这些由研究者所生产的可靠且有效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实务中,“以不变应万变”。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训练内容是确定统一的,训练标准是固定可衡量的。

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为教师必须在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作出设释与决定,他们需要的知识是具有经验性质的个人知识,是教师主体以经验和前见为基础,在一定情境和文化中,通过实际体验、自主反思、主体间交往等途径,对内部、外部经验进行持续地诊释和建构而生成的有关教育问题的意义性理解。这种源于行动和经验的知识,常因人或特殊情境脉络而有所差异,不同教师以及同一教师在不同阶段对教育问题的诊释不尽相同。这种知识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特性、经验性、实用性、情境性、个人性、累积性、缄默性和整体性特征,很难编纂成普遍的知识。

2.从理论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直接指向教师的教学实践,但不同取向的教师职业训练在课程教学上却有不同主张。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坚持教学工作是以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原则的技术性实践,是教师执行一定的命令、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技术操作活动。因此,教师所需要的是一种被证明了的可以运用到不同教育情境中的普遍性知识,通过传授、灌输这类命题式的、抽象化的、定论化的理论体系,可以让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中。然而教师的客体地位无法复制理论知识于实际教学情境之中,真实的实践中总是需要行动者的“即席创作”,来对规范与不断变化的情境之间的缺口进行调整或插补。

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强调教师不再是专家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每时每刻都在生产着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在教学时所运用的知识是融合个人的教学信念、价值观、过去教育与生活的经验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性知识。这种知识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还是指向实践的。它能使教师斡旋于复杂的实务当中,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教学情境中的种种问题,具有个人化、经验化特点。同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多是不可言说的,即使教师习惯了某种教学技能甚至不知不觉发现了一种新技能,也不善于把这些技能表述出来。

四、方法论维度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训练过程的转向

1.心理训练模式:从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

行为主义认为强化和反馈有助于预期行为的形成。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选择的训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视教师为机械的、无生命的个体,认为通过不断地训练,就可以塑造教师职业技能。它注重分级的示范与练习,是通过有强化、有指导的行为操作进行塑造的模式。这样的训练模式只重视教学行为的改变,认为只要工具正确教学问题就能解决,完全忽视教师发展的内在历程和学校文化以及与环境的影响。建构主义哲学思潮兴起并影响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式。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扩展的,知识是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通过互动共同建构的。因此,它强调教师在不断的成长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个人对事件的知觉与思考,主动地诊释情境,并采取适当的行为。

2.行为训练模式:从微格教学到案例教学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运用微格教学开展技能培训。微格教学强调将教学技术进行分解,逐一进行强化训练,其基本流程为事先确立明晰、细致的目标或标准,围绕这些目标或者标准展开训练,将教育现场中教师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技能转化为详细的、可以测量和评价的目标,由训练机构按照这一目标组织课程和教学,并用量化的指标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达成目标者即可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然后进人教学现场工作。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倾向于以案例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师行为训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巧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呈现,教师通过在互动训练中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情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教学决策的能力。这种模式充分关注教师在训练过程中的领会、反思与建构的能力,让教师从不完全或琐碎的情境中也能分析、获得有用信息,促进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3.训练周期:从职前准备到终身发展

客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于知识是客观存在的,认为可以一次性交给教师知识观念,其职业技能训练应该在职前完成。然而,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职业技能与教学情境相关,无法一次传递就管用终身,而且随着时代进步,教师职业技能的结构和要求也会发生变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视野应从传统的教师职业准备阶段扩展到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的全过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提供支持,不再试图一次性培养出职业技能成熟的教师。主观主义取向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秉持将教学生涯和教师生命连接起来的理念,强调终身学习,构建职前、入职、职后训练的连续体。

五、启示

1.追求人的发展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价值诉求

人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发展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核心价值诉求。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视角检视我们传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就会发现其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体生命固着于某种特殊能力,束缚于某种特定职业,甚至束缚于某一简单的劳动工序。可持续发展是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结合,认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是单向的灌输、训练和约束,而是通过提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空间,让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定向,使职业技能训练过程变成探索的过程和激发生命活力的过程。

生态取向的职业技能训练不仅关心如何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职业人、社会人,更关心如何使其学会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和谐共处。促进教师生态发展,重在构建开放弹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系统。这个系统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到训练内容的选择、训练活动的组织,都应从社会广泛获取信息,都应满足社会需要和与社会合作进行。因此,这种开放不仅是观念上的开放和信息获取上的开放,而且是决策上的开放、资源上的开放和具体行动上的开放,能够根据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方式的受训者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技能训练。并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变化随时调整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从而始终保持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先进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2.突出时代性、实践性、连续性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原则

时代性决定了教师职业技能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稳定性是指有些教师职业技能不随时代对教育理论与实践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它反映了教师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在技能要求上的不同特点。可变性是指有些技能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社会对教育理论和实践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应该说,正是这些技能体现了时代、社会、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对教师职业技能的新要求,也是研究教师职业技能时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突出实践性的原则。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个人素养的体现,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训练而得,因此在实践中可以尝试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融人到生活情境中,随时随地结合当前时机进行训练。整个训练过程生活化、随机化。

连续性体现了职业技能训练的终身教育理念,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技能培训目标。首先,要打破原有的职前、职后教育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从教师终身发展、专业发展的角度,统一规划教育学,使三个阶段形成有机结合、系统连贯的整体。其次,在职教育之前增加人职教育环节,师范生毕业后,在一年的试用期内,由中学与大学的专任教师指导,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技能培训,试用期满,经过考核可获取教师资格。再次,建立三个阶段相互连结的教师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使不同阶段的教师技能培训具有连贯性。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9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直观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小学足球教学训练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这三个问题,希望对提高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质量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学训练足球小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足球意识

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足球运动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学项目之一,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对小学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一、小学足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足球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遵循怎样的教学训练原则是影响小学足球教学训练质量的首要问题。教学原则对实际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足球教学训练原则的贯彻落实情况,将对教学训练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下文将对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简要分析。

(一)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的循序渐进原则

足球教学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活动中,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安排应科学适量,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教学进度相适应,逐步提高、科学提升,否则,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任课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开展足球教学训练活动时,要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循序渐进的安排运动量,切忌急功近利,不顾小学生身心特点,盲目进行训练。

(二)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的直观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还不高,因此在开展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尽可能的贯彻直观性的原则。直观性的原则符合小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官直接的感知、认识事物,获得宝贵的直接经验。在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遵循直观性的原则,对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和足球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即是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教学训练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训练成效,体育任课教师在开展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别、自身情况、性别特点、现有基础等多方面的情况,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基础、不同特长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均能得到提高和成长。

二、小学足球教学训练方法的选择

足球教学训练的方法,是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途径。足球教学训练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得当,对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成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教学方法通常分为: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以及纠错法等几种。语言法是最为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足球教学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语言法,指的是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的方式。在足球教学训练中,最常用的语言法的形式是讲解法,体育任课教师在解释教学训练任务、内容,动作名称、要领、要求以及练习方法等方面时均要用到讲解法;直观法,指是是通过直观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并进而引起感知的教学方法。在足球教学训练中,示范、模型演示等均属于直观教学法的范畴,直观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在小学足球训练中适当运用;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是相对应的,完整教学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完整连续的进行教学的方式,分解教学法则是把完整的动作氛围几个部分进行教学和训练方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的取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的情况和动作的难度以及复杂情况来决定;重复练习法,是通过多次的重复,巩固所学习的动作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也很常见;纠错法,指的是体育任课教师为了防止学生在动作练习中出现错误所运用的方法。学习的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纠错法能很好的纠正教学训练中的错误动作,有效提升教学训练的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是体育任课教师和小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要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同时,考虑和研究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灵活选择、科学搭配,在不断改进教法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以实现最佳的教学训练效果。

三、小学足球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

足球意识包括快攻意识、防守转化意识以及战术意识等几个方面,在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就要开始注意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的足球意识从接触足球运动的最初阶段就开始得以渗透。

要在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训练手段,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还有限,因此在足球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训练手段,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从多种角度、多种层面上来提高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促进学生足球意识的提高。其次,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良好的足球意识,需要良好的、全面的身心素质做基础,良好的体能水平、心理素质基础以及判断能力、反应能力等对足球意识的形成缺一不可,因此,要培养良好的足球意识,必须关注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通过足球比赛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足球意识只有经过比赛的锻炼,才能不断得以强化和完善。比赛是日常教学训练活动的延续,比赛过程中所特有的氛围、状态以及对抗性都为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通过比赛来培养足球意识,也是小学足球教学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篇10

abstract:thisarticleisaimedatunderstandingthefirstaidknowledgemasteringstatusandneedssituationoffitnesscoachinShaanxiprovince.Literatureinformation,interviews,questionnaireanddatastatisticsandothermethodsareused.investigationiscarriedouttothecoachesandfitnessmembersofthefitnessclubofShaanxiprovince.theresultsshowthatthefitnessclubofShaanxiprovincehaspaidnotenoughattentiononmovementinjuryfirstaid;fitnesscoachesdonotmasterenoughmovementinjuryfirstaidknowledge;relatedfirstaidknowledgetrainingandexaminationisinsufficient.Correspondingmeasuresshouldbetakentoimprovethesituation.

关键词:陕西省;健身教练;急救知识;运动损伤

Keywords:Shaanxiprovince;fitnesscoach;firstaid;sportsinjury

中图分类号:G81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85-03

0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与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花钱塑身和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也不断增强。我国健身事业的发展使得健身教练员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健身者对于健身教练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健身过程中由于运动方式不合理,运动姿势方法的错误,运动过度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不重视运动损伤的急救,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就可能加重损伤的程度,轻者影响学习和工作,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严重的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健身教练员对于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预防措施、运动损伤的急救、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帮助伤者及时的、有效的急救,为治疗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急救知识的掌握已成为健身教练员基本的要求之一[3]。

美国的健身指导者从初级的健身教练员到最高级的运动计划指导者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考核机制,有的只需要基础的理论和相关技能,有的不仅要求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而且能有效的制定实施预防疾病、恢复机能的运动计划的能力,还要求具备其他资格所要求的技术和能力,以及与其他指导者或参与者有效合作的能力。许多资格的有效期为2年,并需要取得15个以上的继续教育的学分才能继续拥有这一资格[4]。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练员有关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行为的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促进陕西健身培训市场以及健身教练职业的规范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大中型经营性健身健美俱乐部的健身教练员为研究对象,抽取陕西省多个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共500人对健身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收集和查阅大量有关运动损伤急救的相关信息。

1.2.2访谈法通过对体育和医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健身俱乐部管理者,健身教练员以及健身俱乐部健身者的访谈,了解收集大量健身教练员和健身者,在健身过程中遇到的各类运动损伤情况和健身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掌握相关情况。

1.2.3问卷调查法在参阅大量文献和面访有关社会学、管理学、群众体育专家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反映研究问题的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1份,回收率为94.2%,其中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为

87.4%。)

1.2.4数据统计法使用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健身教练基本情况调查

2.1.1健身教练员文化程度比例分析如今,健身市场已经开始不断规范,健身指导员证书已成为大多数健身俱乐部招聘健身教练时必须要求的证件[5]。在我国健身教练员拥有的专业指导证书有CBBa国家健身指导员证书,包括国家三级健身指导员、国家二级健身指导员、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国家高级健身指导员、国家荣誉健身指导员;aFaa美国有氧体适能协会认证的专业健身指导员资格;iSSa国际运动科学协会认证的高级私人健身教练资格;iFa国际健身协会有氧训练师认证;aaSFp亚洲体适能专业人员学院认证;国内健身教练由国家体育总局认证等[5]。

西安市健身教练员文化程度适中,其中研究生12人,占人数的2.70%;本科239人,占人数的54.7%;专科128人,占人数的29.3%;大专以下58人,占人数的13.3%。在此次调查人员中,其中有73.6%的健身教练有专业的健身指导员证书。健身教练在考取健身指导员证书时相关的培训机构都会对报考者进行简单的运动损伤方面知识的

培训[6]。

2.1.2健身教练员专业比例分析在437名调查的教练中,体育专业的人数居多,少部分是舞蹈专业,有13名教练是医学专业,其它专业在健身教练人数中也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具体见表1。

2.1.3健身教练员专职与兼职性质分析在437位被调查的健身教练员中,兼职教练的比例远大于专职教练,仅有39.1%是专职的,61.9%的都是兼职的,兼职教练员中大部分是体育专业的学生。

2.2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2.2.1健身教练获取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途径现今,信息十分发达,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类信息都十分便捷,健身教练员获取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渠道也很多、很方便,在此次调研中,职业培训、学校教育、书籍杂志是目前健身教练获取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中获取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途径依次是职业培训、学校教育、书籍杂志、网络媒体、家庭教育[7](见表2)。

2.2.2健身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情况目前,我国一些认定机构对于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培训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查,没有进行运动损伤实践的培训与考查。培训时间太短,一般在7-15天左右,学生不能充分掌握知识,在现实的工作和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总共有32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3.5%;未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共11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6.5%。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实施过现场运动损伤急救的人数占27.1%(表3)。

本次调查问卷对于调查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共有7个,调查内容包括经常出现的几个运动损伤,包括扭伤的处理、包扎方法、急性出血的危急程度、止血方法、心肺复苏顺序、心肺复苏吹气与按压比例、休克时刻刺激的穴位的7个调查内容,在运动损伤中,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为法伤频率最高的两项损伤,所以扭伤的处理是运动损伤最基本的急救处理之一,此次调查中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212人,所占比例为66.0%;未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56人,所占比例为48.3%。

急性出血达全身血量的20%伤员就会出现头晕、口渴、面色苍白、全身乏力等一系列急性贫血的症状,如果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30%就会危及生命。因此在运动损伤或其他意外引起的急性出血,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必须进行急救止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包扎方法、急性出血的危机程度、止血方法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下,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分别为175人、127人、15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4.5%、39.6%、47.7%;未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47人、39人、4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0.5%、33.6%、37.1%。

某些意外情况下,如触电、溺水、一氧化碳或某些药物中毒、严重创伤和大出血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后,造成血液循环停止,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止4-6分钟后大脑即发生严重损害,甚至不能恢复,所以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通过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使血液循环得以恢复,从而抢救生命。通过对健身教练员心肺复苏顺序及吹起按压比例来了解其对心肺复苏的掌握情况。调查资料显示,对于心肺复苏顺序,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134人,所占比例为41.7%,未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35所占比例为30.2%;对于心肺复苏吹气与按压比例则了解的人更少,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120人,所占比例为37.3%,未参加过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培训的答对的人数仅为26人,所占比例仅为22.2%。

2.2.3健身俱乐部及健身教练员对急救知识的重视程度据调查资料显示,23.7%的健身教练员所在俱乐部有专门的急救中心或专业的急救人员;93.2%的健身教练员认为健身俱乐部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急救中心或急救人员;91.7%的健身教练员认为运动损伤的急救是健身教练员必备的技能。

通过对健身俱乐部健身者的访谈,了解到健身者对于运动损伤十分的在意,但是他们自己对于运动损伤的知识也十分的匮乏,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只能听从医生、健身教练员或他人的指导,参与访谈的健身者都认为健身教练员都应具备全面的运动损伤知识及其急救知识,健身俱乐部应该设立专门的急救中心,健身俱乐部急救中心的设立也是其选择健身俱乐部的重要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健身教练员急救意识较强,急救知识掌握不全面,实践能力较差调查中,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健身教练员为73.6%,实施过运动损伤急救的教练员为27.1%,健身教练员对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普遍偏低,大部分教练员对急救技能不了解,很多问题回答也不够完整,只知道些表浅的东西。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这些表明了在健身教练员中开展运动损伤急救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醒我们应加强对健身教练员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教育和急救技能的培训,零散的知识满足不了运动损伤现场急救的需要。

3.1.2规范健身教练员认证机构的管理及加强对运动损伤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①调查结果显示健身教练员中拥有健身相关的专业指导证书的占73.6%,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教练员。但健身教练员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率还是明显偏低,而且实施过现场运动损伤急救的人数仅占27.1%,认为运动损伤的急救是健身教练员必备的技能的健身教练员占91.7%。

②我国现阶段对健身教练员的要求比较低,并且没有严格、权威的资格认定机构,现有的资格认定机构没有权威的、专业的技能知识较高的老师以及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健身教练员的认证没有有效期,健身俱乐部对于健身教练员的要求也比较低,体育运动锻炼者对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的太少,对健身教练员的概念比较

模糊。

3.1.3健身教练员获得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途径由表2可知,健身教练员从学校教育获得急救知识的占44.7%,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单一,不够多元化,而且健身教练员对报刊书籍、网络等方式的急救知识宣传更易接受,因此陕西省健身俱乐部等相关部门可多采用多方法并用的方式,在健身俱乐部广泛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知识的宣传。

3.1.4健身俱乐部对运动损伤急救的重视程度健身俱乐部对于健身教练的基本要求都不高,大部分的健身教练员只要拥有健身指导员证书就可以上岗,而在上岗前对于运动损伤急救的知识并没有或很少考察,对于具体的现场急救措施更是没有考察。在健身俱乐部中设立专门的急救中心或专业的急救人员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也说明了健身俱乐部对于运动损伤急救的不重视。在健身俱乐部中设立专门急救中心或急救人员可以为体育锻炼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体育锻炼者的健康,为体育健身者提供良好的健身场所。

3.2建议

3.2.1完善相关的体育管理部门和健身教练员认定机构的管理机制①设立完善的健身俱乐部管理机制,规范健身俱乐部聘用健身教练员的要求,对健身俱乐部的场地、设施、人员、配套设施等进行具体要求,在聘用健身教练员之前对健身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进行详细的考查,尤其是实践考查。②相关管理部门对健身教练员的认定机构的资格审查、培训人员的权威性、课程的设置、考核内容的难度级别、一次认证的有效期等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定期对已认定的健身教练员进行有效认证。

3.2.2健身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全面的提高健身教练员认定机构对健身教练员运动损伤急救知识进行全面详细的培训及严格的考核,尤其是对于运动损伤现场急救的实践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全面提高健身教练员对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霞.我院学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当代医学,2011,12:001.

[2]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陈建化,刘有为,程瑞玲等.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性培训方法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85-2786.

[5]谢美莲,高丽,吴瑛.国外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1a):23.

[6]任真年.心肺脑复苏概述[J].实用医药杂志,2002,19(3):322-234.

[7]何梦乔钟,后德,毛仁忠.实用急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