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7:33

园林设计特点篇1

1.1因地制宜,借助地理优势体现地域特色

设计规划中,为彰显地域特色,应良好地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借助原有地势特点、地区环境、地形地貌以及植被进行建设。应保留该区域草本物种以及乔灌木,进而可有效地应用原区域特点彰显特色,并可有效地节约由于改造地形而耗费的庞大经费开支。再者,可科学地预防由于大面积改造动土导致的水土资源流失,进而为植物定植创建优质生态环境。例如,云南进行西双版纳园林设计规划之时,科学地注重保护原有自然生态资源,留有较多自然形式的热带雨林以及一些小范围的自然森林。该类自然资源的全面保护,对创建充满地域特色的热带园林景观,发挥本区域地理优势,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再比如,郑州园林,原有用地多为苗圃以及农业耕地,水资源较为缺乏,同时场地相对平整,不包含显著的起伏现象,呈现出典型干旱沟壑地貌。从实际状况来看,该地质并不能给物种多样性栽种提供优质的资源条件,然而该不利因素恰恰体现了河南区域独特地理风貌。为此可在注重当前地形地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尺度的改造,无需开挖较大范围的水面,应尽量同区域具备的文化风貌有效结合,进而创建园区工程独特的景观亮点。

1.2凸显地域独特文化

规划设计中应显现一定的人文风格,进而可对景观建设发挥良好的点缀效果,形成点睛之笔。例如,南京建成的中山园林,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该特点独一无二,其他园林无可匹敌。就园林来讲,进行规划设计阶段中,可利用园内的局部区域有效地展现人文气息,创建专题类植物文化园区,构成园中园的独特景观风貌。例如,无锡梅园便是基于梅花文化创建;湖南三湘景园基于当地文化特点,囊括了湖南区域的较多特色化绿色植物以及著名建筑景观,令民俗风貌同园林、造园艺术形成了良好的集成,令游客深受感染、流连忘返。一些地区进行规划建设初期,其基地范畴中便包含凸显历史文化的相关设施,因此应在设计组建阶段中,将该类设施作为核心内容,同园区构成有机整体,通过文化积淀形成良好的传承与发展。例如郑州建园初期便包含体现文化发展历史遗迹的黄土沟壑,该景观同植物形态相似。加之河南为华夏文明源头,因此可明确自然、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园林共分成9个区域,首先布设园区林带,并保护好原有苗圃地,利用其创建形成自然植被,并重新创建该区域原生群落系统。同时,依据四周交通环境与基地状况,进行园区功能入口以及科研服务专区的规划建设,并独立建设引种驯化区域。对于原有3条沟壑,则顺着其延伸方向布设园林区、观赏园林,形成特有的植物进化发展、引种驯化以及栽培建设园林文化景观。园林分区之中二级路网则利用树枝模式,营造自然之树的景观主题,布设专类园林,体现良好的地域特征。

1.3优选植物类别,创建特色专类园区

规划设计,应创建特色化的专类园区,通过绿化植物资源的良好收集、全面展示,发挥综合的研究、应用、普及教育功能,并可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创建专类园区过程中,应优选植物类别,基于不同功能,将园区划分成系统园区、观赏、主题区以及资源植被区域等。系统园区可将植物的进化发展视为主线,并参照造景特点、地域特征布设专类园,体现科普应用以及观景欣赏的良好效果。布设资源园区时,可借助当地特有资源展现文化风貌,利用景观植物达到历史回顾的目标。例如,可选用纤维、药用以及芳香植物资源等,体现地域特色。观赏园区规划设计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认知平台,令他们掌握一定的园林植物知识,扩充视野。该区域布设,应优选体现地域特点同时形态壮观的植物群落,便于识别,并构成一体化的连续景观,实现科普功能目标。例如,可创建樱花园、郁金香园、丁香园、枣树园、玫瑰园、牡丹园等。主题园区应依据各异的植物种类凸显景观特点。例如,可构建珍稀物种园、艺术园林、具有人文色彩与趣味性的园区、具有纪念意义的园区、盆景、花卉园区等。

1.4体现景观特色,实现建筑同园林小品的有效搭配

园区规划建设应将主题植物布置成底色,并借助其特点创建特色景观。由于物种中大部分为乔木或者灌木,且均为落叶树种,欠缺常绿树种。为此单纯应用主题植物进行景观设计会较为单调,欠缺特色。为优化观赏效果、凸显景观特征,可辅助配设具备一定色彩且形态美观的观赏植物。即主导植物类别应设置在主题风景之中,进而构建美观、特色化园林。例如,园区景观地域适合种植郁金香,则可将其不同的物种进行搭配,并布设在园区的主要进口方位。同时,还可进行观花乔灌木的良好收集以及巧妙搭配,进而进行全园景观的合理点缀。可通过贴近自然的种植布设于路边、小溪周围以及林缘区域,构成丰富多变,体现四季景观的特色化园林。另外,还可将区域适宜生长的主要品种打造成园内主题,同时应与园区地形以及他类树木、景观道路实施有效的配设。应注重色彩的合理搭配。对于具有较强观果、观花特征的植物应优选配置不同生长时期的品种,进而令观赏期限合理增长。还应针对其花期特点,配设与其开花期相契合的植物以及常绿树木,进而提升造景设计规划效果。园林小品工程以及建筑设施的有效搭配可凸显良好的辅助效用,提升园区亮点。为此在规划设计阶段中,应利用充满文化内涵的建筑元素,优化园林小品景观效果。例如,园林建筑顶端造型可应用独特的南、北建筑不同造型,通过草坪代替瓦砾、沙石,并引入现代设计工艺、手段,实现建筑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完美结合。

1.5创新设计,凸显地域特色

为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在因地制宜,利用原始地貌,把握自然特征,渗透人文内涵的同时,还应秉承创新意识思维进行特色化的园林设计。应在设计规划中凸显新颖性、美观性、先进性以及独特性,并应致力于彰显园区现代化科研成果。例如,南京园林建设中,引入了创新性地被、孢子植物专题区域,并创建充满创意的特色园区。地被植物是该园经过长期的探索研发形成的集观赏、游览、休憩、水保功能以及活动应用功能于一身的优质草坪景观系统。其物种繁多,效能显著。园区还专门为盲人游客设置了盲文引路牌,设计现代化语音系统,体现了人性化、多元化服务应用特色。为进一步激发园林科学研究、教学应用功能,还可为当地高校学生创建创意园区,令其利用园林丰富资源扩充植物学、园林园艺学、环保生态以及农业学科丰富知识与技能。区域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其科研发展、学术水平有所差异。为此,在设计规划阶段中,应契合本地地理环境特点,由人文需求入手,设置创新独特的主题景观区域。例如盆景、艺术园区、旱生园区等,真正凸显地域特色,令其发挥综合应用服务功能,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地全面发展。

2结语

园林设计特点篇2

1祖庙———岭南寺院建筑的艺术风格特点

(1)祖庙之所以被称之为祖庙,据记载是因为“历史久远,且为佛山寺庙之首”的缘故,故称为祖庙。祖庙建筑群虽然多,又是连体,但它的整个建筑体系是非常完整的,结构也是严谨的,而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岭南庙宇建筑,它的文化艺术内涵非常丰富。祖庙建筑群占地3500m2。祖庙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以正殿为主,由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古洛芝兰牌坊、孔庙大殿等古建筑群而组成。由于原建筑是始建于宋代,后经历元朝、明朝至清朝都曾经历过毁梵、重建、修缮、扩建的艰难历程。所以,祖庙还兼具宋、明、清式建筑的特点。加上祖庙的绿色景观又是历朝、历年前人种植下,以岭南乡土植物为主的名树古木,现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苍劲挺拔、绿叶婆娑覆盖全庙,使祖庙成为岭南寺庙建筑艺术的一颗辉煌明珠,深藏于典雅幽静园林艺术情调中光辉夺目的明珠!

(2)祖庙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最好的寺庙建筑。祖庙还以其集岭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民间工艺精细大成而远近闻名。它的建筑装饰、民间工艺、巧妙地运用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技术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的檐脊石湾公仔组群,壁画群体、灰塑花卉、陶塑各种人物都十分生动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价值。

(3)祖庙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诗画情调,具有岭南强烈民间文化气息。它的建筑群还具有岭南园林的艺术特色,表现在祖庙建筑群内的庭园设计,也是既相隔,又相连的,布局严谨对称,园林空间宽敞,正门广坊、锦香池四周、庆真楼前走廊与过渡式花廊、回廊、六角亭、假石山等都显得秀丽雅趣,相互映射,具有极高的园林文化艺术韵味。

2祖庙的园林植物文化艺术

(1)祖庙位于佛山市,佛山市又位于珠三角的腹地,地处岭南地区。岭南地区又地处亚热带气候,气候季节的调节较为正常,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这种气候最适宜植物生长。所以,植物品种相当丰富。正因为有了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岭南园林中植物设计就有多品种的选择机会。所以,也就形成了岭南园林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形成了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岭南园林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地方特色。因此,也便于岭南寺庙设计者将岭南园林植物,将地域性乡土树种设计融入岭南寺庙之中。祖庙也不例外,当年的设计也就将岭南园林植物、乡土树种,如细叶榕、白兰、石栗、人心果、桂花、黄皮、龙眼、含笑、羊蹄甲、宫粉紫荆、罗汉松、鸡蛋花、木棉、大蒲葵等设计栽植于祖庙之庭园中。

(2)祖庙植物造景的花木特色①门前两边,两排高大挺拔叶色青绿,具有浓郁清香兰花味的白兰树。高10-12m、树径30-35公分。白兰,又名白玉兰,属木兰科。它是广东地区著名的乡土树种,是优良的开花树种,也是高大乔木,树形整齐景观好。栽植者有意识地将这优良开花树种布置在祖庙门前红墙两侧,充分表现出以白兰为岭南植物代表,以白兰作为乡土树种的丰富植物文化艺术特色。②进庙后映入眼中的显著花木仍然是高大挺拔、树冠整齐、叶色青绿的白兰树。另外是高大挺拔、古老苍劲,树态优良的人心果、石栗、木棉、羊蹄甲、宫粉紫荆、假槟榔、大蒲葵等著名乡土树种。林荫下用盆栽布置的花木有九里香、含笑、红背桂、桂花等,也同样显示出乡土植物品种的特色。③祖庙园中代表性岭南植物,乡土树种还有三角红枫、罗汉松、龙眼、黄皮、大王椰、独穗鱼尾葵、丛生鱼尾葵、佛肚竹、鸡蛋花等。这些花木经栽植者、养护者的精心管理,如今都已长成大树,高度都在5-15m以上,胸径12-25公分以上。这些花木将祖庙打扮得五彩缤纷,绿色优美、生机蓬勃。④祖庙园中具有标志性文化内涵的花木花木没有悬念,但是由于与人们的生活、生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被人们注入思想感情,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称之为植物文化。祖庙也是一座具有文人园林,植物文化内涵丰富的寺庙,园林植物文化品位极高。从祖庙的文化积淀在植物配置方面亦体现出来。例如:庆真楼左侧园中所栽植的鸡蛋花,不但挺拔,枝条也层次分明,树龄100多年,头坝80公分以上。庆真楼高二层,相传是为北帝的父母所建,登上二楼,远眺古镇佛山,眼下盘龙苍劲鸡蛋花为之衬托,显示出庆真楼美景如画、雄伟壮丽、苍劲坚强。又例如在鹿壁画浮雕的后园中“仲廊”前,有一株古老而盘根错节、雄伟高大、树冠宽大、终年常绿,代表岭南乡土树种细叶榕,胸径150公分,树高13m以上,状如苍龙出海,十分壮观。不但老人到此驻足观赏,表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心愿,而且男、女年青人还双双携手,在细叶榕树上系好红丝带,写上“吉祥如意”、“有求必应”、“心想事成”、“出入平安”等的祝福语。祖庙内还遍植桂花,以四季桂花品种为主,寓意是金银满堂,出入遇贵人之意。桂花不但四季清香,同时还有祈求神灵庇护,保持清高亮节的象征。

3千年古寺———祖庙永留芬芳

园林设计特点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解析

地域文化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园林设计中也融入当地城市的地域文化,可以结合传统园林的特点,使当地的园林设计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现在的园林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趋向于简单化,失去了独特的优势,因此有关单位应该重视将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特色。

1地域文化于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

因为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的特色,也应该逐渐融入到当地的建筑设计中,其中,可以先从当地的园林设计着手。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可以显示出当地的建筑特色,现在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飞快,大部分园林景观设计都没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缺少人文情怀以及艺术特色。园林设计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思想的结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可以促进当地地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将园林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相互联系,在一定方面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了解程度。树立正确的园林设计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增强当地居民对于园林景观的认识,使其支持当地园林景观和地域文化融为一体。

2园林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的联系

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但具有人文的特点,而且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其中设计的对象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详细地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能够切实有效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才可以在设计时充分吸收当地的地域文化理念。人们在参观园林时,从园林景观中可以了解到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和时代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

3怎么样在当地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3.1保留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时,通常涉及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可以在后期的园林景观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般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因为地域文化是设计师在设计时主要参观的理念。因此在设计图上不同的园林构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般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灵感的体现,因此一旦涉及到需要关注人文特色的时候,就需要详细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

3.2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灵感来源于地域文化

园林景观的设计一般涉及到自然科学以及人文情怀的特点。园林景观设计时,将地域文化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基本来源。通常来讲,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到的一般是当地的历史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园林景观的设计者应重点考虑设计的重点,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作品的主体结合为一体。当地的文化特色一般比较注重于文化是如何形成以及后期的发展。

3.3将地域文化特色加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

一个地方的传统习惯以及艺术特色等都属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民间传统和节日气氛这些特点都能够涉及到地域文化。而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会通过园林的设计特色显示出当地的特色。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时,充分加入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普及地域文化。

3.4通过地域文化宣传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能否得到体现,有时候也需要一个承载物来进行体现。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的文化特色,就可以成为园林景观的宣传物。通过结合现代风格与传统习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设计。

4结语

本文主要就地域文化如何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具体体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及解析,园林景观作为艺术性建筑物来说,可以显示出当地的建筑设计特色,还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建筑水平。因此将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则可以促进园林景观向着传统的历史性建筑特色的方向发展,有着自己本身独特的特点,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

作者:厉相卿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方超,赵国恒,杨群铭,杨娅,陈卓.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4

2詹鹤.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43胡志.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4

4田培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初探[J].大众文艺,2014

园林设计特点篇4

关于现代化园林设计中的园林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的介绍,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现代化园林设计中的园林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第二个方面是现代化园林设计中的园林空间设计的设计特点。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现代化园林设计中的园林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的一体化一直是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的追求风格。园林设计的空间一体化整合了园林的设计功能和园林的空间组织功能。在现代化的园林空间设计过程中,园林建筑的配套功能和配套服务是终极的追求。例如:园林要提供游人休息或者散步、聊天、晒太阳等配套的户外活动空间,要将这一空间适当的进行放大以达到满足游人外出的需要空间。这一空间设计要将游人的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全部考虑到空间设计中去。现代的游人在园林中已经不再追求花样繁多的装饰和眼花缭乱的布局,现代游人需要的是简洁大方的游览空间。这样就对我们园林空间设计的人员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对园林内部的空间进行重新的划分,要有层次的进行规划,需要我们的设计手段更加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我们在进行园林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将现代的社会流行的自由和时尚也加入到设计中来,我们允许自由式,多元化的设计在园林空间设计中体现。但是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将传统的园林空间设计作为我们设计的根基,因为传统的设计对于园林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没有传统的设计,园林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现代化的园林设计在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现代化的园林空间设计的基本特点,现代化的园林空间设计要具有强烈鲜明的空间构图;要有简单明了的空间几何线条;要有这多种多样的空间设计元素等。例如:现在的园林中的植物是园林空间设计的一种素材,这种园林中的植物和传统园林中的植物是由区别的,现代园林中的植物胜在植物的子让形态的体现,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没有受到人工的修剪和造型,一切都是以一种自然的形态存在。这样就会给园林的现代艺术感加分,没有了传统园林中的造型束缚。现在园林中的植物都是在自然状态进行生长,这样就契合和现代的园林空间设计的特点,那就是自由。

(2)现代化园林设计中的园林空间设计的设计特点。

众所周知。园林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园林的空间设计需要符合五个特点。这五个特点分别是:第一创造性;第二双重性;第三综合性;第四社会性;第五过程性。只有基本符合了上述的五个特点,园林空间设计才能够称之为合格。创造性:园林的空间设计在过程上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这种创造不但需要我们具备园林主体的设计想象空间,同时还需要有外延式的,开放式的创造思维。园林建筑在进行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相互矛盾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设计者就要发挥出创造性和创新性来进行园林空间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设计出内涵丰富和形式新颖的园林作品。过程性:在进行园林空间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要全面的,科学的进行考察,要充分的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进行方案选择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切合实际的从、选择出一套设计方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的修改,不断的改进的过程。社会性:放眼于城市的整体设计和布局,我们进行的园林空间设计装饰其中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园林的空间设计融入社会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平衡社会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在设计中找到一个可行的设计切入点,我们要将设计的个性化和设计的社会性完美的进行结合。我们要设计出个性鲜明,同时又具有社会功能的园林建筑。

二、现代园林空间设计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

关于现代园林空间设计遵循的基本设计原则的叙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园林空间设计的统一和多变原则。第二个方面是园林空间设计的对比及相似原则。第三个方面是园林空间设计的均衡原则。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设计原则一:园林空间设计的统一和多变原则。在园林的空间设计过程中,园林设计的统一性指的是我们在进行园林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统一设计的部分和整体,我们要将园林中的各种元素进行统一,达成一种协调和默契。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我们寻求的是一种个性差异,这样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有些许的变化,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园林设计样式丰富多彩有没有脱离主旋律。因此我们要求园林空间设计的原则是统一和多变。

(2)设计原则二:园林空间设计的对比及相似原则。园林的空间设计中,需要的元素是非常多样的,这些元素在形态和色彩等上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在设计中,我们要平均的使用这些元素的相似和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设计。

(3)设计原则三:园林空间设计的均衡原则。

三、简述园林空间设计的对称均衡原则

园林空间设计的对称均衡具有:

(1)简单;

(2)静止;

(3)庄严;

(4)宁静等特点。

四、园林空间设计的不对称均衡原则

园林设计特点篇5

关键词:岭南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传承与发展

一、关于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分支,其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型,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岭南园林一般是以宅园为主,建成庭院的形式;叠山多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包镶,很有水云流畅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叠假山的;建筑物通透开敞,以装饰的细木雕和套色玻璃画见长;由于气候温暖,观赏植物的品种繁多,园林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茵葱郁。[1]由于岭南地区早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现存的岭南园林中有很多设计都融汇了中西文化,将西方园林、江南园林、北方园林的精粹融汇一起,形成了风格独特并具有时代气息及地域特色的岭南园林。

二、关于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优化设计,协调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本质是在科学和艺术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再创造,是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创意学科。[2]设计从业人员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通常都是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习俗习惯等因素后,最终创造出一个功能合理、优雅舒适并且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空间。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审美性及地域性。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综合性因素,其涵盖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按照学科特点可以概括划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设计等。总之,环境艺术设计要以自然生态环境为研究基础,协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三者关系,从而实现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3]

三、关于岭南园林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随着国家的地位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如何将地域文化融汇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去是值得从业者思考的问题。岭南园林在造园艺术上非常注重将园林与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生活习俗相互结合,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兼容性及地域性的特征。其以古朴、淡雅、简练、通透的特点,并汇聚了北方园林、江南园林、西方园林的精粹,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设计师在结合岭南园林造园艺术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从其文化内涵出发,探索其造园元素的应用规律,提炼其精髓,挑出其合理的元素,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材料加以融汇与创新,并运用到现代环境设计当中去,这样才能让岭南园林的精髓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不断传承下去,得以重生,这是未来现代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向。

四、岭南园林造型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岭南园林造型元素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传统岭南园林在设计上讲究“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的和谐统一”。[4]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也同样特别注重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生活习俗等地域的因素,提取出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从而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设计。传统岭南园林的设计讲究建筑、植物、山、水、石等元素自然美的协调关系,而现代景观设计讲究的是建筑、装饰、小品、植物等元素的相结合,这两者在设计理念基本吻合。在进行现代岭南风格景观设计时,设计者通常会在满足现代景观设计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传统岭南园林造园艺术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精髓,实现了对岭南园林的造园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例如由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的广州珠江公园作品,该作品可以说是现代岭南园林代表作,其在设计上运用了传统的岭南园林造园手法,从建筑到小品都采用岭南园林元素,园内亭、廊、榭、小桥流水、微地形、水、石头等元素的设计都各具特色,整体设计既实用,又有很强时代性和艺术性;既简洁,又不失岭南园林建筑风格,将岭南园林建筑精华与都市时尚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园境,是现代岭南园林的设计精品。该作品还获得了由广东省住建厅主办的第一届“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岭南特色园林设计金奖。

(二)岭南园林造型元素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岭南传统园林建筑色彩古朴淡雅,特别讲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传统建筑色彩大多以白墙、青砖、灰瓦、褐木为主基调,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凸显而不张扬。[5]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为了达到层次分明、色调统一的效果,在色调层次上要通常注重这些元素的把握,例如白色墙、浅色地面、深色家具等,缺乏对传统建筑的传承。我们可以握传统用色的特点,从岭南园林传统建筑中吸取创意养分,在其古朴淡雅、明快素净的色调中提取色调。所以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可以采用淡雅素净的白、冷色为基调,传统的厚重、古朴色为对比,再采用岭南园林常用绿色的山和水进行调和,达到和谐和统一的目的。传统的色调不是过时,相反它会给你一种意境,给你一种韵味,关键在于怎样去运用与把握,传统不是结束,而是另外一种色彩斑斓的开始。例如深圳万科的第五园的设计中,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岭南园林建筑有的冷巷和竹筒屋的传统做法,并且提取了窄巷、高墙、天井、廊架、挑檐、花窗、孔洞、缝隙等建筑元素,在色彩上采用灰白颜色为主,再配合一些现代材料的应用,将传统岭南园林元素与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现代表现手法应用到极致,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典范。

(三)岭南园林造型元素

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运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最为主要的是室内空间的界面设计。所谓的界面设计一般是指室内空间的地面、天棚和立面的围合界面,也是室内设计的最核心的设计要素之一。而界面的表达通常是通过空间中的材料、色彩以及陈设来进行表达。在岭南园林造型元素中,不管是材料、色彩以及设计的表达上,无不体现出古朴淡雅、通风透气、光线适宜、隔热防潮等特点,而这些恰恰是室内界面设计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下面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岭南造型元素与室内空间的功能性相吻合。在岭南地区,气候的特点闷热、潮湿,古人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空间的隔热性、通风性、防潮性,这也符合室内使用空间的功能性需求。另一方面是岭南造型元素与室内空间的装饰性相吻合。在解决功能的同时,要考虑到美观性,所以岭南园林建筑中花玻窗、砖雕窗、灰塑、木雕、屏风、博古架等元素,基本都是既装饰精美又能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实现了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特点。例如由当代著名的设计师吴宗敏教授设计的具有岭南特色风格餐厅《六合家宴》的作品中,他在整体空间设计上,很好地融入了岭南园林建筑特点,墙面上采用古朴淡雅的青砖,再点缀些花格窗或者具有岭南特色的满洲窗,让整体空间充满了岭南地区特有的生活氛围,另外将岭南园林建筑中的拱门造型元素提炼出来,放到各个空间中作为装饰元素。在植物的应用上,种植了岭南特有的植物,如:芭蕉树、棕榈树等,让整个就餐空间变得更有具有岭南的地域文化特色。在窗户的处理上,吸取了岭南园林建筑满洲窗的元素,结合现代的工艺、材料,为岭南地域文化特色打上鲜明的烙印。房门的造型用鸡翅木框架结合抽象的云龙纹工艺玻璃,配上岭南地区特有的门扣,让总体的设计风格在新岭南装饰风格的引导下,结合岭南地域文化的特点,烘托出一幅岭南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岭南新韵的画卷。[6]

(四)岭南园林造型元素

在现代陈设设计中的运用岭南园林的造型设计注重务实的功能,格局布置上讲究层次感和韵律感。出于岭南的气候炎热的特点,室内空间陈设布局上讲究通风性,注重与园林水体景观结合以及各室内空间之间的花罩漏窗相隔处理,使空间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变化。岭南文化本身具有务实、开发、兼容的特点,受这些地域因素的影响,使岭南园林的设计本身就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所以岭南传统园林设计本身就与现代室内陈设设计相互贯通,在现代陈设设计中,往往是通过家具、盆景、纺织物、装饰品、书画等内容来区分空间功能的特性,通过陈设变化体现设计风格以及文化品位。而在传统的岭南园林设计中,也都是通过建筑、植物、山、水、石、的藏与露、抑与扬等来体现功能与营造意境。其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融汇贯通的地方。因此,在进行陈设设计时,可以借鉴岭南传统园林造型元素中的层次感和韵律感的处理手法,同时注重空间细节的搭配以及过渡空间的衔接,甚至绿色植物的种植及布置,使现代室内陈设设计更具实际意义。例如由当代著名设计师王锟设计的《羊城记忆》作品中,在设计中,设计师组从岭南文化着手,将岭南园林与建筑的特色融汇贯通到空间的大框架与小细节中,在视觉上描摹出岭南的大致历史记忆风貌,与其菜品特色做一个地域上的呼应,营造出亲切温馨的用餐氛围。另外在空间的陈设设计上,大量使用石雕、木雕、砖雕、铁铸、骑楼印象画、屏风隔断、满洲窗等岭南特有的元素进行装饰,并将花鸟虫鱼、岭南佳果、戏曲人物等丰富的题材为空间添加细节。充分体现出岭南园林设计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呈现了更真实的岭南记忆。

五、结语

岭南园林造园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无论是在造园的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为现代环境艺术提供丰富的创意养分。我们从岭南园造园艺术中可以提炼各种形式的艺术造型元素,再结合现代新技术、新材料对传统元素进行合理融汇与创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新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双全,陈海军.浅析岭南园林造型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6,(04):69-70.

[2]付春涛.论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4):194-196.

[3]周红卫.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特色设计艺术教育[J].美与时代(上),2013,(02):28.

[4]麦凝珺.岭南园林设计风格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08):74.

[5]杜肇铭.论岭南传统建筑风格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11,(08):120-121.

园林设计特点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现代艺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早在十九世纪,现代艺术就被人们所应用,究其实质就是一种综合了哲学、美学、文学及建筑学的艺术,其设计源点就是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其应用的方面,现在艺术可主要分为现代音乐艺术、现代舞蹈艺术、现代绘画艺术、现代建筑艺术等等。当前它在城市园林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代艺术与城市园林设计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整体艺术性,还可以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蕴含内容和表现其特有气质。

一、什么是城市园林设计

园林作为城市标志性要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设计时,能够深刻表现整个城市的特色和注重其功能的表现。城市园林设计就是把建筑、美术、雕刻、文化等多个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一体用于园林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园林的分部格局、绿化方面、所用材料以及装饰品等方面。目前,城市的园林设计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环境的文化艺术处理等,其关键内容是对空间的规划布局和对整个城市形态的表达,根本目标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存质量以及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影响

作为装点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现代艺术具有渗透力强、发展迅速、内容多、范围广、多种多样的特点,所以在建筑、美术、绘画以及雕塑等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应用。现代艺术的广泛应用正是人们对生活对艺术高要求的体现,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园林,可在其设计中合理融入现代艺术,与多种艺术科学如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绘画艺术等有机结合,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使人们身心愉悦,享受美好生活。其对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艺术观念

现代艺术观念可指导城市园林的设计与布局的规划。作为艺术语言思维基础的一种,现代艺术观念向城市园林设计渗透的时候,要有一个步骤。现代设计理念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有如多角度多视点观察的观念、有关秩序法则建立基础的抽象派的逻辑形式观点等等。园林布局作为一种艺术,需设计者细心的想象思构以及合理地安排层次,运用现代艺术让城市园林更加让人们身心愉悦。例如在有限的空间内怎样合理对亭子、假山、花草、座椅等进行布局,采用什么措施让它们更具层次感与静态美等都是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最后要考虑城市园林的建设地址,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设计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有鲜明个性的现代园林来。

(二)艺术语言

对于艺术语言影响方面,在表现方式和技巧方面上城市园林设计要尽可能地借鉴并加以合理应用。在设计城市园林层次设计方面,要注意应用平面层面和空间层次的方式,让二者统一结合,充分达到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成效。

常见的平面层次设计方法有秩序设计法和动态构成设计法两种。以简洁线条构划分层次地表现十分丰富现实内容的设计方法就是秩序层次设计法;为更好地开拓与延伸空间,就可采用以钢琴线、锯齿线等曲线构划的动态构成法。而在规划设计立体空间时,应注意园林整体布局的形象,清除空间内的障碍,亦可在某个网络体系中加入特殊的规划对象,让布局的整体具有逻辑性及无限性。城市园林设计的拔高需要一定的艺术语言,这是设计者进行设计的基础前提,我们在观赏城市园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艺术语言带来的独特魅力。

三、如何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现代艺术

(一)空间整体布局

在设计城市园林的时候,规划的空间面积一般都都很大,所含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如花草树木、假山土石、楼阁湖水、小动物等等,这些元素的组成分割了整个园林的布局空间。基于这个论述,在城市园林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该如何布置才能达到整个空间规划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照顾到这些元素的具体的空间位置,详细了解城市园林的平面场地与空间结构,对每个细节都了然于心,如配合比例的大小、静态与动态的变化、良好和谐的节奏等等,按照实际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以便调节好城市园林空间内部的和谐一致,让整个场地布局合理、美观,最终能够将现代艺术的特殊本质完美地与整个城市园林设计融合在一起,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二)植物绿化艺术的设计和安排

植物绿化艺术,就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在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等得到良好的生长的同时,更要让绿化植物与四周的特性建筑、园林小径、水流山石等园林景观高度协调一致,让绿化植物的形体结构、外观线条、色彩效果等特点尽可能地展现,从而达到城市园林的整体美观,既满足了人们的身心需求,更突出了城市园林设计的独特魅力。在规划城市园林中,对绿化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性、地理、人文、当地人的生活习性等特征,全方位调查后进行合理采用。如在城市园林的建筑与四周花草说木的高低配合方面,设计时要注重它们的颜色是否搭配,怎样规划才能体现建筑和植物各自的特性与精神。

作为城市园林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艺术是非常必要的,不容忽略的,其对整个园林的布局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艺术与人们普遍的审美意识密不可分,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更是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

(三)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现代雕塑的应用

我们在游赏城市园林的时候,看到雕塑作品,就觉得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作为现代艺术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现代雕塑艺术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具有完美的点缀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园林的设计效果。目前雕塑作品各种各样,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老少咸宜的艺术特质,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体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去除精神烦扰。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现代雕塑,既美观又环保,还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结论

基于以上论述,随着现代艺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它在城市园林设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设计方案中提出现代艺术的构想,全方位地提升城市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使人文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统一,在满足现在人们的生活要求和精神审美的需求的同时,为更好地规划现代化的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文婷.浅析现代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2]陈贵栋.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中现代艺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2(11).

园林设计特点篇7

1.线元素线元素也是构成学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以表现为具有线性特征的一个景观元素,也可以作为现代园林设计的一个线性元素。但是不同线元素,其特点也各不相同,例如,水平线可以给人一种静止且稳定的视觉感受;垂直线给人带来一种上升、庄严的视觉感受;粗线条则给人一种厚重、粗犷的视觉感受。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必须掌握不同线性元素的特征。在现代园林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其线性元素在方位、长度及粗细等方面均会产生变化,同时线性元素其实是由多个点元素构成的,其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斜线或者折线等形式。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时,既要掌握线性元素各个方面上的变化,同时要明确线性元素变化方向,才能保证线性元素的合理运用,为现代园林设计构图提供重要依据。园林设计中的线性元素可以运用多个点元素来组成,如各种花卉、植物;也可以通过具体景观来实现,如假山、雕塑等。

2.面元素面元素是由多个点元素经过排列组合形成的一个面,或者由多条线构成的一个立体空间。面元素与点元素、线元素相比,其能够牢牢抓住人的视觉焦点,并通过重叠或者平铺的方法,构成各种不同的园林景观形象,让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视觉空间的存在。另外,从视觉空间角度来看,面元素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构成元素,主要是由于每个面都有一定的边界及限度,在形态变化上也仅局限于不规则与规则之分,但其可以通过改变面的形态,以形成各种不规则的面。

在现代园林具体规划和设计中,面元素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园林植物规划布局上,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植物,组成不同形态的面。若构成面形态相同,其采用植物由于颜色上和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同样也能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总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态、颜色、种类不同的植物,使其在立体视觉空间里,形成不同视觉效果的面,不仅能够将园林景观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可以使园林景观趣味性更加浓厚。

二、构成学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运用

1.点、线、面构成形式的运用

在构成学中,点元素、线元素及面元素均是基本要素,其在现代园林设计运用时,必须将三个基本要素进行有效结合,才能保证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协调性。例如,在现代园林植物设计上,以松树作为设计主体,主要采用点元素和线元素进行设计。在点元素设计上,可以将松树作为一个单独园林景观,而在线元素设计上,可以将松树看做一条线,并与其具有的挺拔、坚毅个性融合在一起,能够给人积极向上的视觉感受。

虽然多个点元素或多条线能够组成面,但是从松树特征及个性上来看,并与面设计并不符合。而面元素主要应用在花草设计上,例如可以在特定视觉空间里,组成一个色彩艳丽的面,而草坪也可以组成一个单独的面。但是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单独使用面元素,就会显得整个景观面十分的单调,因此必须将点元素、线元素和面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和搭配,才能突出园林景观的主题和特色。例如,在草坪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花卉、灌木等植物,并控制好种植密度,即不能过于空旷,也不能过于密集,才能营造一种协调的视觉效果。

2.平衡、对称构成形式的运用

平衡与对称构成形式,主要是将线作为整个设计视觉平面中的一个视觉轴,或者把点作为整个设计的核心,并以此展开整个设计,同时将点元素和线元素分布到设计空间内,并呈现出具有平衡或者对称特点的分布效果。虽然在园林设计图纸上能够达到绝对的平衡和对称的分布效果,但是在实际布局上却无法达到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只能形成相对平衡或者对称的分布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园林具体规划设计上,受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平衡、对称构成形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西方国家在园林设计上,讲究的是严谨的对称构成形式,其在贵族园林、皇家园林设计上应用较为广泛,而我国在园林设计上,讲究的是出奇制胜的构成形式,对平衡、对称构成形式要求并不严谨,这种不平衡、不对称的园林设计往往更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平衡或者对称均是园林植物设计搭配的一种构成形式,但是其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应用相对较少,只能构成些形态优美的对称图形,且在近处景观规划设计上并不适用,容易导致园林景观太突兀,不能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在园林设计时需注意。

3.对比、调和构成形式的运用

对比与调和是两种不同的构成形式,对比形式主要是通过两个具有对立性特征的视觉元素,以形成个性鲜明的视觉空间,而调和形式则是将不同构成元素共同点突出,并营造出一种整齐有序基调和谐的视觉效果。通过对比形式可以突出各个元素的个性和特点,而通过调和形式可以突出各个元素的共性特征。对比形式和调和形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园林花卉设计上,通过对比构成形式,可以将颜色各不相同的花卉设计成风格不同的图案,并使图案上呈现出色彩鲜明的对比效果。又如,在园林植物设计上,通过调和构成形式,可以将色系不相同的植物组合在一个协调的园林景观中,并给人带来和谐、舒服的视觉感受。为了使不同景观在过渡上呈现较为平稳的状态,可以通过调和形式,选择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作为景观过渡带,以给人一种协调感,而在对比构成处理上,可以依据植物花期、颜色及高低等特点,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效果,来突出园林设计的主题。

例如,为了突显出园林工程文化内涵,可以采用、兰花、梅花、竹子等植物,并通过对比烘托的方式进行组合,这样既可以出现园林设计主题,也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又如,在园林设计中,将花期相对较长花卉与常绿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能够将花卉艳丽的色彩凸显出来,给人强烈的视觉享受。总之,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对比或者调和构成形式进行搭配,能够形成风格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三、结论

园林设计特点篇8

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渗透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还能够使其与现代文化实现紧密结合。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概念及基础的前提下,对现代景观的特点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最终对现代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手段展开了分析,目的在于使现代景观环境设计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优秀理念值得借鉴,将其意境结构应用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同时也能够使传统与现代充分结合,进而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美学体验。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的分析能够使两者的结合更加充分,无论对园林设计领域还是对人类而言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概念及基础

(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概念。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主要指不同的园林设计效果所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以及园林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一直以来,对意境的表达都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这一[1]。传统园林的设计强调以自然美为主,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坚持自然美的同时,人文美也需要有所渗透。根据园林作用的不同,其所体现的人文美会存在很大区别。以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为例,设计过程中不仅体现了自然美的因素,同时也体现了皇家富丽堂皇的人文美因素[2]。相对而言,私家园林便会表现出另一派景象。人文美的差别是导致园林意境存在不同的主要原因,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结构即体现着时展的特点,同时也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二)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基础。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生成基础主要包括生理基础、心理基础以及审美基础三方面内容:首先,园林意境结构的设计与符合人类生理发展的特点,这是保证其能够被人们所观赏,进而实现其功能的主要因素。其次,不同的意境结构设计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以心理基础为出发点来实现。最后,园林意境结构的设计要符合不同层次人的审美需求,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设计的一大基础。

二、现代景观环境特点

现代景观环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人文以及生态两方面,具体如下:

(一)人文特点。

现代景观的人文特点体现在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坚持这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的重视程度开始逐渐提升,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就目前的情况看,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建筑等各个领域当中,现代景观环境同样需要体现这一理念,这是其人文特点的主要表现。

(二)生态特点。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各行各业在运行过程中都必须保证能够实现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两个目的。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来实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关注环保问题,同时还要尽最大程度避免资源的浪费,这是现代景观设计生态特点的主要体现[3]。

(三)时代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景观环境设计的要求也会有所变化,因此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一定要体现时代的特点,要使设计成果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要求,达到与时俱进的标准,才能使应用水平得到保证。对于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人员而言,认识到这一特点非常重要。

三、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

为将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渗透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使两者能够充分的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

(一)吸取传统优秀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存在很多值得借鉴的设计理念,对此,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加以借鉴[4]。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对人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特点的重视便属于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借鉴的几方面内容。例如:在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便需要注意上述三点问题。城市公园的功能主要在于为人们提供休闲与娱乐的场所,其服务人群年龄跨度较大,即包括年轻人,同时也包括老年人群,为保证景观环境设计能够与人的生理特点相符合,在对台阶等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这样才能使景观环境设计效果达到更好,同时也才能体现以人文本的重要理念。

(二)体现时代文化发展特点。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不能刻板的照抄照搬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要体现时代文化的发展特点,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要加入现代的元素,同时还要体现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特点,这是保证设计效果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接受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对西安的景观环境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体现出其古都的特点。

(三)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使其设计效果能够在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在对树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为提高其成活率,进而避免树苗被浪费,需要选择与城市的环境相适应的树种,同时在树木的成长过程中过程中,还应从其特点出发,指派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培育过程,以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从而在改善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要求。

结语

综上,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中对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特点均较为重视,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需要延续这一优秀设计理念,与此同时,为使其能够体现现代化的发展特点,还必须将时代的文化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使其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这样才能使现代景观环境设计水平得到提高。简单的说,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的应用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这是改善设计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俊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湘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D].湖南大学,2005.

[2]张小乔.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园林设计特点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艺术元素

一、构成艺术的产生及理念

1、构成艺术的产生

构成艺术是一种美的形式。美是大家所熟知的,它源于艺术,发展于艺术。设计又是什么呢?谈到设计还要追溯于20世纪初的包豪斯,当时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也就是后来到设计学院―――这个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包豪斯的首任院长建筑设计家格罗皮乌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使欧洲长时间的现代主义探索最终在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2、构成艺术的理念

构成概念的产生起源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也称之为“至上主义”运动。构成的理念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体现。风景园林设计曾几何时从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大到城市小到地方,其实对于我们风景园林是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在我们熟知的人类文明历史长河里,园林的形式就早已呈现。从周文王建的灵囿,到现今遗留下来的历史明园;西方的古埃及到保存下来的皇家园林都是风景园林设计深深的历史渊源。现代主义相当程度的受到当时德国国立包豪斯学院构成艺术理念的影响,也就是就是将技术与艺术和谐的统一,而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应很好的将技术与艺术进行统一,对于艺术的设计形式构成艺术理念应更好的掌握融入。

二、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1、整体和谐原则

整体和谐原则包含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风景园林各基本要素的内在和谐,二是现代风景园林的整体风格的统一。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应该把握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协调。

2、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等,通过运用结构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来不断的实现功能与审美的需求,充分展现其设计的美感。

3、体现地域特色原则

地域性特色原则是将城市的发展方向及特点以园林造景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构成艺术进行创新,以一种崭新的面貌体现出现代的园林景观特色,这对于地域文化的发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点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形态基础

万事万物均由点而构成。在设计领域中,点不仅代表一般意义上的点,还代表所有体量相对小的艺术形态。点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为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而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点既可以代指风景园林中某个盆栽植物、独立艺术雕塑,也可代指一个耸立于园林中心的重要景观植物。点为所有艺术设计中最为基本的构成元素,设计者对于点的合理设计,可体现其审美价值,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与赞赏,同时也为重点的园林景观做了强化表达,发挥其行进路线的引导作用。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础的重要内容,可以强化风景园林的动态艺术美,从而为园林营造出极佳的视觉效果。

2、线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视觉语言

线是通过点构成的,无数的点连接在一起即为线。线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曲线和直线。直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可分为斜线、水平线和垂直线,而曲线则可分为几何曲线与自由曲线。线的不同表现形式可为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比如直线在风景园林中通常会给人以壮观宏伟的感觉,再经轴线强化,可增强风景园林场地的庄重感与仪式感,其中最佳代表案例为北京故宫中的轴线运用。曲线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通常表现出轻松、休闲的风格,适合应用于休憩、娱乐的园林景观场地中。

3、面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整体效果

面是点与线组成的结果,而在风景园林中,面的形态包括点和线各自的具体表现。面这一元素的应用和设计,对于整个风景园林设计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面”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园林景观规划中具体景观物体小面设计和大面设计。首先,在大面景观设计中,要研究风景园林的规划面积及区域,设计出满足景观园林要求与各项功能的方案。可通过对园林各大要素重新组合与分配,再通过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将现代风景园林的景观面相连接为一体,体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视觉效果。因而,在使用构成艺术中的六大元素时,要根据不同的规划设计,表现不同的效果和美观形式。比如,直线形面应用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可表现出一种简洁有序的审美感,而使用曲线形面可营造一种舒适自然的审美感。小面设计是指在现代景观园林具体风景设计中,通过植物墙、连续阵列或者景观墙的构筑形成景观效果,使得园林参观者实现被景观适当遮挡,而不至于一眼望穿。同时也可通过排列景观面,衬托或者引导参观者的景观视线,突出园林中重要的景观点。

4、体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三维形态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体的应用随处可见,小到座椅、花池,大至景观雕塑、独立景观建筑,均为现代风景园林对于构成艺术中体的运用。体可从多个角度展示园林的艺术美观,强化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因而体的应用可增加园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5、色彩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基础内容

所有风景园林设计均有色彩,且人们对色彩有突出感受,因而色彩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丰富游客情感、烘托园林氛围,还能表达设计师情感与意图,展示该区域特色。此外,在应用色彩元素时,要注意色彩的立体结构、变化特征及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为参观者提供多层次美观。

6、空间为现代园林设计之视觉要素

空间包含平面、色彩与立体三项视觉要素,而构成艺术的基本要素――空间,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使园林具备加强的层次感,如围合与区分草坪、灌木等,可增加景观园林的空间感,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常用手法。

结束语

构成艺术融入园林建设中,可将城市园林的建设更具观赏性。并在景观园林建设中提高园林建设质量,更加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构成艺术的基础是景观园林设计的核心。在构成艺术的影响下。风景园林的建设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以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生态化、回归自然化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园林设计特点篇10

关键字: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施工;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citylandscapeconstructionismoreandmorepopular.inrecentyears,thelandscapeplanningmorehumane,moreconsiderationoflandscapeontheecologicalandhumanisticenvironmentlandscapedesign,soastobetterplaytoenhancethebeautyoflandscapecity,providesawaytobeautifypeople'slivingenvironment.Landscapeisanimportantpartofthecityconstruction,toplayapositiveroleinlandscapeofthecity,wemuststartfromth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andmakethelandscapeconstruction,soastoensuretherequirementsoflandscapeconstructionwithhighquality.inthispaper,basedontheworkexperience,explorethe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andconstructionkeypoints,inordertoprovideatrainofthoughtforconstructinglandscape.

Keywords: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landscapeconstruction;

0引言

园林作为城市景观美化的重要元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供城市居住的舒适度,而且可以降低污染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当下,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兼顾居住人群需求,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出发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景观构建。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及园林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服务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1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这是园林景观构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我国,不同地域有着地方特色,由此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合这种地方特色,从而保证景观构建中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从而使园林景观成为地方代表之一,使人从景观的构建风格就能对当地文化特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在景观设计规划中,要把地方特色融入到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中,从而使景观富有当地特色。除此之外,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园林所在位置的地形特征,使园林规划真正做到创意与个性的统一,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1.2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因素。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和建设中要时刻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由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的具体实际,防止由于刻意构建园林景观而对生态的改变。具体来说,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的先天条件,对绿色植被加以保护,在原有树木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构建,最小程度的破坏生态先天环境。选择本土植物进行景观的构建,从而加大植被的成活率,保证生态环境与景观构建的协调统一。

1.3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贯彻人本思想。具体来说,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私密性以及尺度的大小,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过大,会给人以过于空旷的感觉,使人对园林形成排斥作用;如果园林过小,会使人与人接触难以保证私密性,从而降低人们身处园林的舒适度,由此要特别注意园林尺度的选择。除此之外,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注重园林规划的趣味性,保证园林的活泼,防止园林建设过于严肃。在园林的设计中,可以铺设一些石子路,供人们散步休闲。可以建立一些喷泉,营造舒适气氛;还可以设置一些休闲场所供人们交流休息,这些都是人本化思想的体现。

1.4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符合整体协调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把握整体协调的原则,使园林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整体划一的原则,防止园林景观设计过于特立独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情况的发生。在景观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出景观、轴线、节点、路径以及视觉等要素,使园林建设有序不杂乱,充分发挥景观效应,满足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感。

2园林景观施工注意事项

2.1园林施工要紧密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理念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设计图纸,深刻理解设计人员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念。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对园林所在地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从而保证园林设计和施工达到协调统一,符合设计师对园林规划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建设符合设计预计效果。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具有专业的施工技能,对一些园林施工的具体细节能够做到专业化处理。

2.2园林施工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能脱离,要加强沟通,对园林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保证施工问题出现时可以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当下,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园林景观的构建,而忽视对园林所在地具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考虑,由此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难以实现的操作,由此加强设计施工方的联系就变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一些施工方专业素质不高,在施工过程中有设计人员在现场,可以保证对一些具体处理细节进行解释,从而防止由于对设计理解不清而出现的施工偏差。由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设计和施工方要加强沟通,在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操作方面多多探讨,服务于园林建设效果的发挥。

2.3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环节是建设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由此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景观建设效果的发挥。具体来说,要防止园林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瑕疵以及安全隐患,要规范施工人员操作,防止违规操作和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要对园林构建的全程进行跟踪,对材料做好质量控制,防止劣质材料进入园林施工现场,充分保证园林建设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发挥园林建设的作用,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3结语

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审美要求,要体现城市特定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城市园林景观的构建才是符合要求的。那么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就要对本土文化有清晰的认识,以当地人们需求为出发点,以保护和美化居住环境为落脚点,科学合理的设计园林景观并做好园林的施工,保证景观的设计规划与施工效果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园林规划设计的效果,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学舫.小议城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0(4).

[2]陈宏振.浅谈对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3(5).

[3]张薇.园林施工规划及施工细节的把握[J].中国科技博览,2010(21).

[4]王涛,杨艳萍.浅谈城市园林规划的景观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