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15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高质;高效;建议

翻转课堂是近些年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出现的新型课堂形式,其主要是指在课堂中将主动权、决定权交于学生,教师仅作为指导。这样的课堂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突显出了学生的主导位置,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无论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都会觉得十分吃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下面就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打造翻转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意识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还较为基础,并且形成的数学学习体系还不够完整,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到初中,面对初中难度大幅度增加的数学课程内容,难免会觉得理解困难、学习吃力。这时想要更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构建翻转课堂,使用翻转课堂中灵活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不同之处有很多,但学生普遍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主动学习的能力还是应用研究的能力都较差,为了避免学生在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出现不知道如何学习和理解等问题,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组织一定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适应翻转课堂,提高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理解,以此来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先组织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依照当堂课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并且需要详细到为每个小组成员安排固定的预习内容,之后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选择抽查的方法对学习小组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长久以此模式进行,学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继续深入,为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这样有条理的方法,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翻转课堂,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从新定位,以此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翻转课堂顺利进行。

2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延长了学生自学的时间,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同时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滥竿充数,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些学生由于胆怯、缺乏自信心等原因,不敢向教师询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问题的堆积,甚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1安排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阶段数学课本中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教师在构建翻转课堂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为学生制定更有生活针对性的数学知识预习任务,而因为与生活相关所以学生有例可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中“正数和负数”一课为例:这一课较为基础,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如果能够完全掌握对学生今后的各项数学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可以说正数与负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所以教师在安排预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正数与负数的概念进行举手说明,对其中存在严重偏差的理解进行纠正,之后在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仔细观察,来寻找生活中的正数与负数,最后正式上课时邀请学生走上讲台自己结合自己寻找的例子来谈一谈自己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教师适当的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兴趣,减少学生走上讲台羞怯心理,更主动的投入于数学学习当中。

2.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将全班同学分成8~10人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组长,让组长在小组内负责每次任务的安排、以小组的模式进行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各个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也能够增添班级内的学习氛围,在遇到问题时,小组内成员也能够事先进行研究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再寻求教师的帮助,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方法时,学生在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由最初理解后,教师将“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HL”五个判定方法安排到五个小组成员上,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并想出应如何讲解,在课上为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讲解,同时教师予以纠正,这样的翻转课堂既符合教育改革目标,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性,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3巧编课堂习题,落实课内检测

打造高效的翻转课堂,就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的课后复习和教师的课内检测,教师在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编制一些符合当前教学水平,符合学生的基础并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数学题,利用课堂的最后8-10分钟内,开展课内检测,并由教师监督学生独立完成,课内检测能够检验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与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总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

参考文献

[1]邢梅梅.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读天下,2017(02).

[2]南瑞君.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弊[J].中小w电教(下),2013(08).

[3]王成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2

“翻转课堂式教学”是指重新安排课堂内外的时间,将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而知识点的学习将放在课后通过网络视频、收听讲座、自学课件等形式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下,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再全由教师讲授知识点,教师的身份由“教”变“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应用所学知识,发现疑难点,分析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由原来的识记知识点转变为思维能力、创造力、评鉴力的提高,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已在美国中小学课堂普遍普及和流行起来,这种由外国课堂引进的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教学中也引起广泛的注意及讨论。国内部分中学开始对此教学法进行全面的学习与实践。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更适合理科教学,因为理科教学有明确的概念和公式,只要通过课件将基本概念讲明,辅以例题,课堂上加以答疑就完成了翻转的过程。但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大学课堂,尤其是大学文科课程。一是大学课程的时间充足,相较于中小学课堂40分钟一节课而言,大学课堂往往有80分钟~120分钟,这可以充分保证课堂交流时间。二是大学生的智力与思维较中小学生要来得发达与完善,他们更能轻松地运用各种网络媒体进行课后自学,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完全有能力在课后完成。这样一来,课堂摇身一变就成为答疑、交流、头脑风暴、创意博弈、智慧碰撞的平台和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翻转课堂教学法”对大学文科课堂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冲击,它的引入突破了以往大学文科教学中“研读课文―赏析文本”的传统模式,为大学文科课堂提供了新思路,开启了文科教育研究领域的教学改革。文科课程,尤其是大学文科课程,更需要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客观的自我认知能力。一个成功的大学文科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社会理智和心智的水准,更要培养其高尚的公共道德意识和高雅的文化品位。在课堂上简单地文化介绍与作品赏析远远达不到这个教学目的,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正投入地进行思想观念的碰撞、情感体会的交流才能启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感悟,从而实现“修身养德、立人立世”的育人目标。

二、翻转课堂引入大学文科课堂的优势

1.以往大学文科课堂的教学效果

大学文科的课堂师生互动交流往往较少,大部分老师注重选择高品质的教材,并潜心制作了课件详细讲解知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大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注意力往往不够不集中,大学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意气风发地自我表演,学生在台下目光呆滞的现象。这样的课堂学习气氛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不少老师心寒。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导致:一方面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应学的知识,教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死板的教学氛围没有能让学生得到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大学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文科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往往缺乏应用性,知识在学生脑中刻板地呈现出“碎片化”,不少学生表示一些文科知识在期末考试结束后就逐渐忘记。为了实现大学的育人目标,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不仅具有知识还有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技巧,仅仅靠教师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如何营造高效全面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值得教师深思的,在当今网络技术发达的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引入可以为大学文科教学带来一些新思路。

2.翻转课堂的优势

(1)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翻转课堂上运用辩论赛、分组讨论、演讲、角色扮演、情境创设等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再也不是被动等待讲授,而是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寻找到知识的价值。在不同形式的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点评、指导、总结、答疑。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交流过程中能迅速认识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差距、彼此帮助、取长补短。这种教学模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不仅在文科学习中学会记忆、理解,还能将知识逐渐运用到对世界的品鉴分析中,甚至得到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感悟。

(2)形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良性循环。为了保证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和提高大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各大高校不断采用各种方法,比如“拍照点名”、“无手机课堂”等,然而种种举措缺收效甚微。大学生课堂走神归根到底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但有些课堂的确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在翻转课堂中,每个学生因为强烈的社会人意识,都会鞭策自己投入各种形式的交流讨论中。与以往的课堂不同,在气氛活跃的翻转课堂中,一旦走神或者融不进小组讨论就会被其他人所关注到,自我鞭策机制随之产生。这种机制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参与学习,主动寻求难点,希望得到他人的解答,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文科课堂中的初步应用及设计理念

笔者以本科秘书学概论的“会议组织”章节教学的课堂作为翻转课堂的实验案例,从课前准备、课堂组织、课后拓展三个部分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翻转课堂的基础知识保证需要在课前完成。教师通过视频拍摄、课件制作、网络平台将知识提要提纲挈领地为学生梳理一遍。

秘书课堂以组织会议这一章节为例,教师提前通过视频与课件将“会前筹备”、“会中服务”、“会后事务”几个环节的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发给学生自学预习。提醒学生注意会议的六要素课堂上运用了小组分工合作及案例模拟这两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会议筹备小组(会前、会中、会后),老师只是提出了会议的议题、会议规模等筹备要求,课堂上三个小组的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并自觉选出每组的筹备组长、副组长、组员,将一场虚拟的会议准备正式拉开。

学生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创意无限。如何筹备一场会议,从会议六个要素到各种必要条件、细节落实和后勤保障等角度出发,不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及时提出问题以解决小组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在三组之间给予指导与点评,并在讨论时间结束后与各筹备组组长开会听取会议讨论的结果,为学生指明方向,提醒他们会议的服务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通过这个方式将原本枯燥的知识生动灵活地运用起来,一方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诸多问题并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例如会前筹备小组提出:“参会对象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群体么?如果是,那么会前服务小组需要配备临时医疗小组进行保障服务。”“按照之前学习的时间安排的相关知识,会议中间要不要安排嘉宾休息?是不是应该准备茶歇?”“可否制定一份调查问卷让与会者对会议的安排提出意见和建议?日后举办类似活动可以作为参考。”某些学生课后意犹未尽,在课后拓展过程中向老师反映出更多细节方面的思考与提问,令人十分欣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普通文科课堂上难以实现的。据学生反映会议筹备的基本流程和知识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已经牢牢记住,并且在独立思考过程中运用了以往学习的知识,再也不需要像以往对文科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堂课令师生都印象深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翻转课堂教学法的运用注意点

1.强调知识点的全面和深入

有人认为“翻转课堂”过于强调应用性,知识点被弱化。这个观点并不全面,但同时提醒各位教师在施行翻转课堂时要充分准备。课前将相关知识点交予学生、课堂活动组织时也要及时指导、点评和总结,尤其是在总结时将知识深化强调重难点和突破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课后要及时通过例题、案例分析、思考题等方式检查和强调教学重点难点,保证知识点的全面和深入。

2.有赖于学生的自觉学习与监督机制

翻转课堂的过程往往十分精彩,但课前的自学和课后的总结有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如果课前没有能将相关知识掌握,在课堂分组讨论、辩论、案例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就会十分被动。因此一方面要强调自觉学习,另一方面要建立监督机制,可以由老师监督也可以在学生中成立互助小组互相监督。大学课堂往往忽视课后的拓展学习,但翻转课堂对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的要求要更高。

3.通过网络平台答疑进行二次交流学习

课后答疑的过程十分重要,在翻转课堂实践多次后,答疑环节的意义应该被各位教师所重视。答疑,一方面为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把握。另一方面充分的课后答疑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翻转课堂上进行观点的交流和互动。课堂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如果用翻转课堂的多种方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交流,那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一定能在课堂上完全解决,课后就需要师生对难点进行二次交流与学习。

4.教师身份由“教”向“导”的转变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学;电子专业;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上饶市中等专业学校、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信州理工学校三所职业院校中的师生为主要对象展开调查。其中,涉及教授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师30名,电子专业的学生330名,上述学生分布于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工程技术、楼宇智能技术五个专业中。此外,还涉及到三所学校中教学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3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三种方法展开调查。首先,编订《翻转课堂+微博平台学习认知体验问卷》,利用课余或课后时间发放给330名受访学生,要求学生匿名作答,最后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9%。其次,在课后时间,对30名电子专业课程教师和3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收集他们对“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利用excel软件统计整理调查所获数据,编订成图表。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生群体调查

学生是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主体,收集他们的学习认知体验,对于教学改革的推行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次调查中针对受访学生群体的调查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你是否了解过翻转课堂或微博教学形式?②在专业课教学中,老师采用过“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模式吗?③你是否支持学校采用“翻转课堂+微博平台”形式开展教改?

通过后期整理,将上述问题的结果统计如下:①受访学生中,60%的学生表示“了解过翻转课堂或微博教学”,40%的学生表示“对翻转课堂或微博教学不了解”;②30%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经常会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但从未进行过微博教学”,45%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偶尔会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但从未进行过微博教学”,25%的学生表示“专业课老师从未采用过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教学”;③60%的学生表示“支持”,30%的学生表示“不支持”,1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2.2教师群体调查

教师是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了解他们对“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学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对开展教学改革的帮助亦很大。此次通过一对一访谈的形式,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调查:①你是否尝试过“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学形式?②你认为制约电子专业“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改的主要因素是?③你认为有必要引入“翻转课堂+微博平台”对电子专业课程进行教改吗?

通过后期整理,将上述问题的结果统计如下:①70%的教师表示“尝试过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30%的教师表示“从未尝试过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②40%的教师表示“认知不够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50%的教师表示“学校的软硬件教学条件不足”,10%的教师表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③80%的教师表示“有必要”,20%的教师表示“没必要”。

2.3学校教管部门调查

针对三所学校教管部门的调查,主要采取开放型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侧重点在于了解学校教管部门对电子专业推行“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改的支持态度,以及存在困难。结果显示:三所学校教管部门工作人员均表示“十分支持电子专业开展‘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改”,并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创新教学的好方向”。但在具体的推行中,三所学校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困难,例如:上饶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困难在于“师资力量不足”,上饶市中等专业学校的主要困难在于“硬件条件不够”,信州理工学校的主要困难在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均存在问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第一,“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是一种十分新颖的教学形式。由调查可知,有部分受访教师尝试过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但均没有尝试过“翻转课堂+微博教学”联合的教学形式,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十分新颖的形式,在受访职业院校电子专业中尚未有实践先例。

第二,“翻转课堂+微博平台”应用于职业院校电子专业教改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由调查亦可知,无论是受访学生,还是受访教师,甚至是三所学校的教管部门都十分支持“翻转课堂+微博教学”教学改革尝试,这说明开展教学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若要推进教改,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师生认知不够和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制约因素。

3.2建议

第一,加强对师生的教学认知培训。师生的有效认知,是推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为此,上述三所学校应通过开展有关“翻转课堂+微博平台”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电子专业师生普及相应的教学理念,强化他们的教学认知。此外,亦可在校内或校间组织有关“翻转课堂+微博平台”的理论知识竞赛活动,营造浓郁的“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改氛围,让学生和教师真正参c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教学兴趣。

第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在今后的教改中,学校教管部门应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关“翻转课堂+微博平台”的学术讲座、教学竞赛,并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相关的教学知识,同时,鼓励一线电子专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用、多想,多反思“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让该种教学模式得以不断优化。

第三,完善教学硬件辅助设施建设。为使“翻转课堂+微博平台”教学能够在电子专业得到顺利推广,上述三所职业院校应该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建立专属的教学硬件设施体系,包括:专用的微博平台教学资源库、校园无线网络设施、实践教学专用的机房和实训室、用于教改的师生专用手持移动智能设备等。

参考文献:

[1]杨哲宇.“翻转课堂+微博平台”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综述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9):34.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翻转课堂;阅读教学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及意义

翻转课堂最早产生于美国,由于许多学生在上课期间的缺席或迟到,使得教学进度不能够正常地推进。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两位教师通过播放与讲解ppt文稿,把实时的课时内容上传到网络中,以补足缺课学生没有学习到的相关知识[1]。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观看视频的讲解,再让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如果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教学期间通过师生间的交谈加以处理。在常规的教学中,教师要花费更多的课堂时间去讲解知识,一般不会给学生设置有关的情境对话与交流,这样就无法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而课后,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内化期间,因为教师并未实施引导,使得学生对知识自主内化的效率不够理想。而翻转课堂就是在课堂中对知识进行内化,教师无须运用课堂的时间去讲述知识点,而是与学生开展交谈与探讨,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完成学习。翻转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自学与交流,课堂中的学习目标也更为明确,课堂效率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二、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一)在课前科学地分配学习任务

现阶段,许多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容易产生太过依赖教师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的问题。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较易记混许多英语基础知识,加之其依赖心理太重,在学习中只要碰到困难,就会去向教师寻求帮助,阻碍了他们日后的学习[2]。所以,教师在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应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制作出微课,明确、精简学习任务,进而给教学的实施作铺垫。比如,对于Doyouwanttogotothemovie?而言,教师可以到网络中去搜索部分十分经典的电影,比如,“Léon”“theShawshankRedemption”“ForrestGump”“FarewellmyConcu-bine”等,并将电影中十分经典的语句(比如,“Lifewasaboxofchocolates,youneverknowwhatyou'regonnaget.”“idon'tknowifweeachhaveadestiny,orifwe'realljustfloatingaroundaccidentally—likeonabreeze.”)片段做成一个视频,以供学生观看。教师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再给学生科学地分配学习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视频上传至班级群,要求学生自行下载,并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运用微课依旧无法解决问题,就让他们记下这些问题,在课堂中与教师共同解决[3]。

(二)在课中开展小组合作探讨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可以很好地进行阅读,但是对文章的内涵、语法知识等相关问题却无从下手。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他们的思路仅局限于一种思维,因此,较易产生思路混乱的情况[4]。而微课就是对各类典型的例题或是阅读内容进行讲解,加之在初中的翻转课堂中,学生需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分成了线上讨论与线下讨论两种形式,都可以辅助学生更为有效地进行阅读学习。比如,对于Howwasyourweekend?而言,教师可以先制作出与“weekend”有关的小型视频,在学生观看这一视频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学习,在学生探讨期间,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比如,“whatdoyouusu-allydoonweekends?”“Doyouliketohaveapicnicontheweekend?”“Doyouspendtheweekendwithyourfamily?”等。通过以“微课”为基础的初中英语翻转课堂阅读教学,教师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组织他们观看微课视频,和其他学生共享阅读方法与技巧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全方位发掘出翻转课堂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三)在课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在初中英语常规的翻转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课前各类学习任务的分配、课中学生进行分组探讨,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与教学效果的评价[5]。为此,教师应通过自己制作视频来开展教学方面的反思,同时,激励学生就课堂教学提出建议,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的相关情况,科学地分配教学计划。比如,对于wheredidyougoonvacation?而言,教师应该在教学结束之前的5-10min中,进入课堂教学的评价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借助部分与“vacation”相关的小型视频、书籍等,为学生做出微课,这类小型视频主要包括“theadven-turesofRobinsonCrusoe”“Lepetitprince”等。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应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在这之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总结,并让学生提出在本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对于学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在他们指出问题后,要给出修改的建议[6]。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5

翻转课堂课前活动教学模型,结合翻转课堂课前教学活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分析课前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与教学视屏中介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教学视屏的制作提供建议:首先,教学视屏难易程度的制作不应该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其次,教学视屏的内容包括监督机制、习题环节和师生及生生互动平台等一些硬件设施;最后教学视屏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短小,重点突出,可回放。

关键词:活动理论翻转课堂教学视屏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02

一、前言

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李凑,刘赣洪,2013)。翻转课堂的课前活动是指学生通过观看视屏结合适当的测试进行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是指教师和同伴根据课前活动中的遗留问题为学生提供支架帮助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最大限度地照顾到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并最终使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域,并为下一轮的翻转课堂提供了反馈和指导。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赵兴龙,2013)。但是,翻转课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遭遇知识传授、知识内化以及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衔接三方面的问题。知识传授发生在课前,学生不仅要观看视频,还要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疑惑,并带着问题与同伴在线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强调的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王红,赵蔚,刘红霞,2013)。然而,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作用明显下降,教师在课堂中仅仅是看着学生做作业或者解答他们的疑问;学生在家不喜欢观看枯燥的教学视频,调动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学习效果不好;教师不能监控学生是否观看了教学视频;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决定教学质量(张金磊,2013)。要解决翻转课堂中在实际应用的问题,尤其是在课前活动所遭遇的实际问题,翻转课堂中教学视屏的制作成为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

二、研究背景

国内近几年主要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主要从教学要求(张新明,何文涛,2013)、或从翻转课堂的内涵结合翻转课堂中的各个要素(张金磊,2013)、或是借鉴国外已有的教学模型并与多种网络平台相结合的角度构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2013)。可以发现翻转课堂的研究在最近几年刚刚兴起,对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理论支撑不足。本文希望通过应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活动理论的三角模型为理论框架,分析构建翻转课堂课前活动的教学模型,并以此来发现影响教学视屏制作的各个因素,从而为教学视屏的制作提供建议。

三、活动理论概述

Vygotsky(1978)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思想是中介思想,维果茨基认为人类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工具来改造物质世界和人们的思维,思维不是人类大脑中的生物属性,而是通过应用中介工具参加具有目的导向的活动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中介工具包括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其中最重要的符号工具是语言。二语教学是通过文化建构的中介工具进行调节的社会活动,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中介工具对社会交互中的语言发展进行调节,在学生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Lantolf,2003;Lantolfþe,2006)。教师的语言在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起到了中介和支架作用。而在翻转课堂课前活动中教师语言是以教学视屏为载体,所以教学视屏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师语言这一中介工具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

以教学视屏为载体的教师语言在活动理论体系中,得到了体现。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1987)提出的活动理论三角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主要包括7元素组成:活动主体、调节工具、整体目标、规则、社区、不同个体的分工。这七个要素中,中介工具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活动理论的三角模型可以作为分析翻转课堂活动的理论框架,教学视屏是翻转课堂课前活动中的主要中介工具与翻转课堂课前活动中的各个因素相互影响。所以要解决翻转课堂课前活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根据活动理论三角模型设计翻转课堂课前活动模型,明确翻转课堂课前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及教学视屏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学视屏的制作提出建议。

四、活动理论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

根据翻转课堂的定义以及借鉴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talbert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积累,总结的翻转课堂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活动理论的三角模型理论构建翻转课堂课前教学活动模型,如图2所示。

[课前教学活动][观看教学视屏][针对性课前练习][课堂教学活动][快速较少的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

图1Robert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图

[教学视屏][学生]

[结果][学生]

规则教师分工[规则教师分工]

图2翻转课堂课前教学活动模型

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模型中各个因素与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对翻转课堂内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多媒体视屏的因素主要: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计算机能力;教师的教学理念、准确判断学生认知水平的能力和制作教学视屏的能力;课前教学活动的目标;课前活动师生及生生互动规则和分工。

学生是视屏制作对象、是制作视屏的受益者。翻转课堂在实际应用中有关学生的问题有,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所以,视屏的制作优劣可以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出发点。而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的主要问题有两个,第一,视屏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匹配,即不符合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第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针对第一个问题,视屏制作的内容必须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教师在制作视屏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测验。通过学生对新课程基础部分的掌握效果,教师可以据此来确定视屏制作的难易程度。针对第二个问题,引入督导机制,将学生家长的监督和教学视屏的督导模式相结合。教学视屏借助提示性画面或者警示性的声音来回笼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张弛有度,层次分明(郑军,王以宁,王凯玲,2012)。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由主演转变为导演。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注重课堂互动和考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ellis,2005)。首先,教师在制作视屏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决定视屏的难易程度,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所以教师可用试卷测验的方式及其他方法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张区域。其次,翻转课堂中教师录制讲课视频时面对的是镜头,没有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视屏的制作需要增加视屏互动的场面,插入难度适中的问题,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后,教师是视屏制作的操作者,教师制作视屏的能力影响视屏质量的优劣。所以很有必要对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加以培训。

课前教学活动目标。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动机是使学生最终达到知识内化的水平。而课前教学活动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练习,这是实现知识内化的一个具体目标。在这一具体目标的要求下,视屏制作的内容还包括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在线测验功能。而练习题的难易程度成为实现课前教学目标的关键。所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域,教学视屏中设置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最大限度地使每位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域,实现个性化教学。

课前活动规则。课前活动规则包括观看视屏的时间,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规则。如果视屏制作时间太长,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学习兴趣。但如果教学视屏时间太短则会造成因学习输入不足引起的学习效果差。第一,翻转课堂应采用教学短视频,即微视频,其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可以回放、符合学生注意规律(朱峰,2014)因为学生的视觉驻留时间一般在5~8分钟,每段的教学视屏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以内。第二,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发生在完成在线测验的这一活动内,教师对学生的测验进行评分。所以课前活动师生互动规则要求教学视屏的制作包括在线评分功能。此外,对于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把QQ,微信,微博等多媒体交流工具与教学视屏的制作相结合,学生既可在微视频学习中提出问题,同时又可提出自己关于相关思考题的意见与看法,共享学习心得,解决问题。

课前活动的分工。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的劳动分工、身份地位和权力关系也会影响活动过程。翻转课堂主次地位的区别,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分工应该是:学生是课前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观看教学视屏,并做相关的练习。而教师则是教学视屏的制作者,并为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教学视屏的制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所以,学生可参与教学视屏质量的评估,为教学视屏的制作提供反馈。教师对于学生在做练习中的错误不进行太多的讲解,错误的解决应发生在学习主体之间的小组互动过程中。在此活动中那些没有做错的学生则要为其他做错的同学提供讲解,这就要求视屏制作还要有可视功能,及镜头切换功能,让做正确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这样做不仅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而且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学习效果显著。

四、结论

教学视屏在翻转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视屏的质量同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要解决翻转课堂课前活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解决教学视屏的制作问题。本文首先以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活动理论的三角模型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翻转课堂课前活动中的因素,并与翻转课堂现有教学模型相结合,构建翻转课堂课前教学活动模型。然后,把翻转课堂课前活动模型中各个要素同翻转课堂课前活动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并加以分析,发现影响教学视屏制作的主要因素,并为教学视屏的制作提供建议。

本文的贡献在于为翻转课堂视屏制作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社会文化活动理论的应用能够较为在翻转课堂中影响教学视屏使用的因素提供了理论层面的诠释。然而,本文没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教学工具的实用性,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则可完善这一缺陷。

参考文献:

[1]李凑,刘赣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88-89.

[2]王红,赵蔚,刘红霞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6.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0.

[4]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5]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6]张新明,何文涛,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pC的翻转课堂[J].电化教育,2013(8):68-72.

[7]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等.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7-30.

[8]朱峰.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n].北京日报,2014-06-11.

[9]ellisR.principlesofinstructedLanguageLearning[J].System,2005(33):209-224.

[10]engestromY.Learningbyexpanding:

anactivity-theoreticalapproachtoDevelopmental

Research[m].Helsinki,Finland:orienta-Konsultit,1987.

[11]LantolfJp.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ndinternalizationintheSecondLanguageClassroom[a].inKozulina(ed.).Vygotsky’seducationaltheoryinCulturalcontext[C].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3.

[12]LantolfJþeSL(eds.).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C].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作者简介: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一、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实验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和课程教学有了深度融合的可能,各种依托网络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在本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中,课题组选定了我校电子学院2015级三个教学实验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在实验中,课题组首先制定出学生课前任务单,学生按照课前学习任务单的要求进行课前视频化学习及针对性练习,通过课前任务单的完成,提前预习和掌握基本的听、说任务,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初步记忆和基本理解。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而课上时间更多地用来进行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成果展示等。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够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合作学习需要,从而力争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问卷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意见和建议,了解翻转课堂实施教学效果,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初步完成翻转课堂实验教后,在学生中进行一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选取本校2015级普通班学生(一年级新生)中参与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学生来自电子工程学院的三个自然班。在发放调查问卷前,教师根据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在每个班级已经实施为期六周的翻转课堂的实验,学生也基本解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内涵及英语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在学生初步了解并亲身体会翻转课堂之后,再将调查问卷发给他们,以便于搜集到更客观、更真实的有效数据。问卷调查采用随堂填写纸质调查问卷并当堂回收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此次调查问卷共设计14个问题,其中12题是单选题,两个题目为多选题。

三、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各阶段接受度存在差异,但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总体是认同和接受的。调查中,在回答“你对翻转课堂教学是否喜欢”这个问题时,表示非常喜欢的有17人,表示比较喜欢的有5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7.42%;在回答“比较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这个问题时,选择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或较好的学生分别为35人和4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8.17%。被调查的大多数学生不仅表示愿意接受英语翻转课堂的教改活动,而且认同翻转课堂对于他们多种能力的提升作用。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认可原因主要为:

1.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指出,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要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实现这一教学主要目标的极佳途径。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在回答“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一问题时,21人选择非常同意,63人选择比较同意,占调查总人数的90.3%,这一比例充分表明了实验班学生对翻转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很高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在调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后,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的变化”时,选择英语学习时间大大增加的有15名学生,选择有增加的为58人,在翻转课堂实验中,学生普遍课前、课后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较之前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学校公共英语课时较少、课堂时间非常有限的不足。翻转课堂通过教学流程的变革实现了知识传授的提前,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和课件等相关学习资料,提前掌握课程学习的基本知识,从而为课堂交互式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学生课前学习视频和课程资源,使学生拥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学习的进度与节奏,对于没有完全掌握的学习内容,可以多次反复观看、琢磨,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可以自由确定,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在问卷调查中,在回答“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的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素质(听说读写)”时,有28人选择非常同意,56人选择比较同意,占调查总人数的90.3%。《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1]。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如任务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互动,但课堂上教师仍然大多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知识的讲授上,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把知识的传授提前到课前,把诸如读单词、读课文、听读课文这样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放在课外,教师的课堂重心转移到师生和生生互动、答疑解惑、小组探究、话题讨论及交流展示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增多,课堂的交互性大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较前增加,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翻转课堂十分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翻转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环节,这两部分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课前学习中,学生要观看ppt或网络教学视频,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网络平台相互讨论或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平台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答复和指导。在课堂学习中,在完成知识的构建之后,还要借助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顺利完成各阶段学习的保障。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信息能力强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双方均可以积累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4.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经过课前的学习,对课本内容提前了解,对老师布置的课堂活动通过提前准备,或者小组成员的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而更容易完成,因而较以前减少焦虑情绪,更愿意参与。这一点从调查可以反映出:在回答“在课堂上对小组活动有了经过课前的学习,您是否更有信心,更会有意愿参与课堂”这一问题时,有18人选择“非常有信心”,57选择“比较有信心”,在回答“是否提高了学习兴趣”时,选择“提高”的有66人,占总比的70.97%.

四、思考和建议

尽管翻转课堂获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和困惑,应该引起教师的思考和重视,才能更好地推进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1.加强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监控和引导

课前学习及课前任务的完成质量会直接影响后续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高职学生生源近年来良莠不齐,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意识,学习自律性不强,课外的自主学习很难持续坚持。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在回答“高职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问题时,有45人选择“自律性差,不能按时完成”,占调查人数的48.4%,有41人选择“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时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有20人选择“无法及时得到帮助”,还有14人选择“视频学习不能解决知识上的困惑”。而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时课前视频资料的学习,课前任务单的完成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加强课前学习的监控、引导、帮助,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答,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以正面激励为主,引导学生加强自律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养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对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课堂活动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完成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信息能力,教学活动呈现形式新颖、有趣,教学视频录制和选取精彩合理,同样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停留在偏重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上,对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怯于尝试,难以适应在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勤于创新,勤于学习,逐步从传统教学视野转向网络教学范畴,及时更新知识,拓展自身潜力,提升自身的专业修养和信息素质,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3.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估体系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及在课前、课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翻转课堂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自主学习阶段的表现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一环,必须纳入课程的评估体系。教师除了对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参与度、成果展示等课堂表现进行相应评价外,对学生课下、线上的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要及时进行批改和评估,对评估结果要及时、如实记录在册,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各阶段的学习表现。教师要充分重视过程评价外,多元化考核,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及课堂互动中,保证翻转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2010.6.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2-0105-03

一、翻转课堂的发展历程

翻转课堂英文名FlippedClassroom,invertedClassroom,中文名翻转课堂、反转课堂、颠倒课堂。这是一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发端于“技术”:录制工具的普及,教学片段的录制和上传的便捷,Youtube视频盛行,大学公开课唾手可得,中小学的课程也能在网上触手可及,网络形成了巨大的“学校”,这是翻转课堂产生的前提。

翻转课堂翻转了“模式”: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上传到网络,学生在家进行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预习),到课堂上,学生提出网络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针对网络上的学习内容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2007年春天,翻转课堂从技术层面进一步跃升到了教学模式,诞生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学校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解决学生的上学困难问题:用软件录制讲课声音和演示文稿,并把录制好的教学视频传到网络,也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回顾和指导。这一教学模式后来在美国国内广泛推广,有效提高了升学率,降低了辍学率。

二、翻转课堂翻转了教学流程

翻转课堂在教学流程上反转了“教”和“学”的顺序,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节约课堂的时间,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到课堂讨论与交流。从课堂形式来看,翻转课堂个性十足,学习的过程贯穿始终,学生在课外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课堂的学习时间。通过教学视频显现的引导性材料,学生课外的学习如一条长长的彗星尾巴,时时、处处燃烧、向外扩散能量。课内的学习运用的是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策略”中的有意义学习和发现学习。及时反馈,显性的学习效果可以直接发现,教师可以及时指导,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有潜在的效果,隐性的影响巨大。

从知识内化和学习过程的角度,翻转课堂的流程变化也可以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以说明。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阶段与学生的内部活动与教学的外部事件紧密相连,每一种教学活动都有开端和结尾,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学生的学习分为八种依次交替的阶段:

在“翻转课堂”的学习阶段中,以一节课的设计为例,翻转课堂的流程课分解为四个任务:课程研发(视频制作)、在线学习(视频观摩)、课堂学习、课程反馈。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型中的顺序彻底翻转了:处于最后阶段的“反馈”反转到了课前,正常的学习阶段本来是动机、领会、习得,翻转课堂从习得阶段发生了“翻转”,学习的动机在各个阶段都有效维持,因为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用动机支配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课前就已经习得、领会了知识,也完成了作业,到课堂上是保持、回忆、概括,课堂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外部的教学时间也从指导注意部分发生了改变,教学的过程是多开端的,在开始教学之前的阶段就融入了反馈,是全方位的立体翻转。翻转课堂的流程完全具备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各个阶段,只是各个阶段的顺序进行了颠覆,因此翻转课堂里时空倒置,场景立体互换,交叉循环,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

翻转课堂具有技术和模式的双重特点,具体体现在:

1.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一个都不能少”。翻转课堂大尺度触网,而且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如果缺少技术,就不能形成模式,如果不是运用这种模式,技术也只是屠龙之技。整个模式中,线上学习貌似没有边界,但是要为线下的教学和教学内容服务,线下的教学又要以线上学习为基础。如果没有线上的学习,翻转课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线下的教学,线上的学习就没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更不会有教学的生成性。

在整个的教学环节或者说教学链中,如果把线上学习的教学视频比作一种产品,产品有生产有销售,相应地,教学也有研发与产出。翻转课堂模式的左端是研发――生产:教师的教,右端是产出――销售:学生的学。那么,翻转课堂模式的教与学只是先与后的问题,而不是哪一个更为重要,因为在整个的“生产”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在创造,师生同等重要,在互动、交流,在生成,在共享。同时,又可以避免学生在上学路上或课堂上的“追、赶、跑、跳、碰”,让学生赢得八小时之外的学习自由,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快速、便捷地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生进行超越时空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具有线上、线下,“一个都不能少”的特点。

2.教的变革与学的变革:“将翻转进行到底”。翻转课堂重新建构了学习的流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养成批判性的思维。

翻转课堂是建构中的翻转,是教的变革也是学的变革。学生可以利用教学的视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自主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线求助,可以与同学沟通,更可以询问家长,做到凡有学习处,皆有吾师。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更高了,教学视频的制作,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都翻转了。教师的角色演变成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在建构学习的情境中,翻转课堂教学既有课堂的真实情境,又有网络情境。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建构知识,进行内化。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了团队,课堂上的答疑解惑,交流讨论,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思维,因此,是全过程的,长时间的教学变革,无时无刻不在建构中翻转,也在翻转中建构,可谓“将翻转进行到底”。

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现代启示录”。翻转课堂将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无关要素都排除,是高度净化和浓缩的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着教学目标,翻转课堂的容量参照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各个年龄阶段“注意力的指向与集中”时间帧点。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教师制作教学视频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同时设置了“学习任务单”教师在课前对学习内容有了系统设计,整合了自主学习的目标、内容,提供了学习的方法和相关的学习资源,以文件包的形式传送与分享,因此能够将教学资源有效整合。

在学科课程方面,线上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时间和地点都有灵活性,学科之间的教学可以相互渗透。翻转课堂目前主要运用于数学、科学等科目的学习,但是对于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的融合有所帮助,在相同的时间段和地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科目进行学习,不分主次,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和边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视频资料进行暂停、回看,学科之间交叉的知识可以互相渗透,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另一个学科的学习形成启发。在整合与融合中,翻转课堂可谓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现代启示录”。

四、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

电子书的出现让人们担心纸质书被取代,更担忧传统的出版业走向没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称:“超9成国人看完电子书不买纸质书”。在刚刚过去的4.23世界读书日里,大家讨论了数字化时代的阅读,翻转课堂一翻转激起千重浪,当传统课堂遇到翻转课堂,孰优孰劣?

翻转课堂并不是对传统课堂的全盘颠覆,线下的学习基本上是传统课堂,教师的作用仍然不能忽略,教学的目标达成的外延更加广阔。所不同的是,翻转课堂的线上学习和学习的过程。相比较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是新事物。马克思说: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避免了旧事物的种种缺陷。翻转传统课堂从技术层面避免了传统课堂的缺陷,但是否“完美无缺”?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首先从内部矛盾入手,翻转课堂进行内部分析,其次抓外部矛盾,将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作外部比较。

运用美国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力克的Swot矩阵图,借鉴相关研究,对翻转课堂的优劣进行分析:

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内部因素

将内部因素归结为教育中的主观因素,即人为因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翻转课堂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有自主性和灵活性,教学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教师可以将直接指导和建议学习混合。

劣势在于:容易过度依赖教学视频,荒废了实时的言传与身教。因为作息时间没有规定,内容可以永久保存,会对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习惯不良,形成惰性。因为耗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如果时间不充裕,学生匆匆看完教学视频,不作思考,会导致思维退化。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有限度,学生视力下降与此相关,70%的视力下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客观因素,即物质因素:教育影响。

翻转课堂中机会众多: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的是个性化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广泛参与学习,内容永久保存,可以有查阅和订正的机会,更让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结合,是过程和结果评价具有适应性。

翻转课堂的威胁也不少:韩涛认为“翻转课堂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不能忽略学生需求”,也就是说,如果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翻转无异于空中楼阁。同时,教师的技术水平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决定力量,实施翻转课堂有技术上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进行调试:考虑学生需求的差异化学习不等于盲目个性化,要在社会需求中体现个性,因此教育的普适性也不能忽略。在监控力度方面,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容易在遨游网络的过程中缺乏监控。在学习的深度上,视频仅仅提供了学习的材料,思维的过程需要预设和生成的共同作用,视频学习缺少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人格的感召,知情意行需要长期潜移默化。如果翻转课堂带来的新鲜感失去了,学生就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在学科的适用广度方面,翻转课堂的“翻转”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通过Swot分析,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也浮出水面:

具体运用层面,上海师大教育技术学院黎加厚教授给出了16条建议,结合翻转课堂内部分析以及与传统课堂的比较,有几条建议颇有启发:(1)时刻谨记教学对象:学生;(2)一个微课程一个知识点;(3)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4)不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5)给学生提示信息,比如颜色线标识、符号图标标记、屏幕侧边列关键词;(6)与其他教学活动配合;(7)恰当提问,提问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8)结束时有一个简单的总结(概括要点、梳理思路、重难点)等……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模式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本文引入了图表和模型进行介绍。不过,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走向“模式化”,目前中国有一些学校已经运用翻转课堂取得了初步实效,这是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学习中的认识因素:认知结构同化理论[m].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就业竞争力

在我国,目前已经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实践。国内的一些学校在“翻转课堂”实践中走在了前面,比如山东省杜郎口中学、重庆聚奎中学、上海市杨思中学、南京市九龙中学、合肥师范附小以及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等等。其中“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方面还是空白,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积极参与相关的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

一、研究背景

1.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类课程不重视,认为内容过于简单、学了也没用、内容枯燥等,学习主动性非常差。

大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加之对于未来感到迷茫,学习状态不好。还有的学生有畏难心理,稍有坎坷就萎靡不振。有的学生崇尚实用主义,认为能及格就好,但其实学得并不扎实。

其次,在教学现状方面,学时有限,一般为24~32学时左右,教师的讲解时间和学生的上机实践时间很难平衡。教师讲解时间多了,学生亲自上机实践的机会就很少,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教师讲解时间少了,学生上机实践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后还是需要教师占用实践时间去讲解。

另外,“广播式教学”模式单一,在机房授课,都是“一对多”、“一刀切”式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做到从实际出发和因材施教。

2.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外时间由传统的学生做作业翻转为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并提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课堂时间由传统的教师授课翻转为经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协助答疑解惑。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完全转移到学生身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

在以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日益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环境中,学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翻转课堂”就是这种变革的具体体现。

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一关键点是通过“微课程”将知识传播出去。为了完成这一步,我们首先需要录制“微课程”的软件,目前摄像设备及桌面录屏软件都很普及,这一步实现不存在障碍;其次,学生能够方便地下载或在线观看“微课程”,为此我们开发了相应的“微课程”网站,供学生下载学习。同时,网站上还有专门的讨论区,可以实现在线交流。

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二关键点是通过课堂的精心组织,来检验课前“微课程”学习的效果,并针对“微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三关键点是课程本身,信息技术类课程操作性很强,不需要太多的理论铺垫。这样的课程特点也决定了“微课程”的内容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从而奠定了“翻转课堂”的基础。

有了这三方面的保障,证明“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类教学中是可行的。

二、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研究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目的是检验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实践型”课程,同时总结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高年级学生采用传统的“广播式”教学模式;低年级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年级采用的“广播式”教学模式,具体是教师课堂上讲解各个知识点,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最后收集学生练习的结果作为评价依据。低年级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安排学生课前在网上观看、学习相关教学视频并练习,课堂上首先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回收试卷,针对测试题目进行讲解,最后采用“随机数”的方法抽取学生试卷进行点评。没有被抽到的学生试卷由助教帮助批改完成,所有试卷按照a(90分以上)、B(80分到89分)、C(70分到79分)、D(60分到69分)、e(60分以下)五个等级划分,并制定相应的加减分方案。

3.研究过程

(1)数据分析

首先是对高年级采用“广播式”教学模式的等级分布进行了分析,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对word、excel、ppt这三部分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信息技术的成绩在word、excel、ppt这三部分内容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问卷调查

教学结束,对采用翻转课堂的低年级3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别从操作练习时间、学习资源形式、自学能力、喜欢程度4个维度调查,旨在了解“翻转课堂”对实践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对翻转课堂的看法和建议。

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建议主要有:可否鼓励学生参与视频再造;视频中的语言能否更加生动;案例能否更加丰富;关键步骤能否放慢演示速度;测试时间能否再延长一些;网上讨论区有时没人参与,有点冷清。学生的这些建议都非常中肯,也是我们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三、结论

1.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

(1)翻转课堂有利于因材施教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因材施教,极大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站自由获取所需学习资料,同时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学习计划,任意选择相关资料、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方法,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进度。

(2)翻转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使课堂成为了“考场”,在这样的压力驱动下,大部分学生最开始就积极地投身课前的“微课程”学习,剩下的那部分学生,经过几次考核公示,也会意识到课前学习的重要性。“翻转课堂”实施一段时间以后,课前仔细看视频并进行练习,俨然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没有教师在场的学习习惯,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翻转课堂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精益求精

“翻转课堂”使教师的讲授内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任何人观看,任何人都可以对视频进行评价,作为教师肯定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这促使教师对课程进一步“深加工”,从某个角度来说,“翻转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翻转课堂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

“翻转课堂”使教师在课堂上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角色,慢慢地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由于知识的传播更多放在了“微课程”中,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抽身出来,更多地组织学生学习、测验,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5)翻转课堂有利于客观全面的考核评价

每次“翻转课堂”都会有相应的客观、真实的测验成绩,让苦于不知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平时表现的教师得以解脱。这种评价不仅可以覆盖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还可以覆盖学生课下预习、复习的表现。

2.翻转课堂应用中的局限及解决办法

(1)学生方面的局限

学生方面存在着这几个问题: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感到茫然;未购置电脑,没开通网络;自控、自学能力的缺失。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翻转课堂”改革的效果。这里主要是发挥学生助教和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助教会定期到寝室督促、检查学生课余时间观看视频的情况,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会不定期地到寝室走访,了解视频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督促学生开展课前视频学习。

(2)教师方面的局限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于视频制作软件需要学习掌握;对于全新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课堂角色转变等。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应设置相应的培训课,讲解“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和录屏软件使用方法。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要求比普通课堂要求更高,因为视频要求短小精悍,在十几分钟内讲清重点难点,还要吸引并启发学生。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最好是以团队的形式展开,这样大家可以对录制的视频从多角度去分析,通过讨论借鉴,不断激发灵感。

(3)环境的局限

“翻转课堂”环境的局限主要有: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如何传播;学生自学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怎么在线交流;练习需要的素材去哪里下载;学生下载学习教学视频能否记录;课后能否再进行相类似题目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等。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搭建一个在线的学习交流平台来解决,目前已经上线了一个“第五课堂在线学习网站”,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教师可以上传编辑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设置观看权限;学生可以登录下载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设置了在线交流版块,每位教师都是一个版块的版主,可以发起讨论,也可以管理版面;记录学生学习的轨迹;在线测试模块,可以编排试题满足学生课后练习、单元测验或者期末测验的需要。

(4)评价考核方案的局限

依托“翻转课堂”中每次测验的结果和教师的课堂管理,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期末成绩。借鉴国外的评价体系,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翻转课堂”后的评价方式――“相对评分法”,具体方案如下:统计计算期末卷面和平时表现的综合排名;制定评分等级和所占比例;把相应排名的学生放在相应等级中进行期末最终成绩的计算。

算法如下:

学生排名在a级:

学生最终成绩

=9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学生排名在B级:

学生最终成绩

=8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学生排名在C级:

学生最终成绩

=7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学生排名在D级:

学生最终成绩

=60+(卷面分数+平时成绩)×0.5

……

在信息技术教育上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体验到了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当然,“翻转课堂”在我国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它的教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4(2).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3]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

[4]叶平.教学模式:从“广播式”向“交互式”演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1(3).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9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科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G6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61-01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标志。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时代下衍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自上而下的一种教育模式,为我国新课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发展。我国教育在进行课改的早期就具有翻转课堂的意识,从翻转课堂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的教学模式产生,目前主要的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问题导向自主学习、三三六这四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翻转课堂比较倾重于理论,但缺乏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将翻转课堂付诸实践,是从2011年上海、广东和重庆这些区域的学校开始的。例如,深圳南山实验小学、广州海珠区第五中学、重庆聚奎中学、上海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在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实践的一面旗帜。

(2)微课的概念。经过十几年的课改,关于微课的概念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胡铁生认为微课就是一种微课程,主要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基础,针对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点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而焦建利却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精简的在线视频,是以教学应用或学习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本文中的微课主要是指微视频,就是在短时间内,为阐述某知识点或解决某问题而录制的微型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策略

微课程孕育挑战,翻转课堂实现蜕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微课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在教学目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设计制作优秀的微课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前提。

(1)微课的制作。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下,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已从报纸、书本拓展到网络,如今关于教育的频道和视频不计其数,在这些视频中有着许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如可汗学院网站、国外的Youtube教育频道、teD视频、火星视频教育、微课教育在线、优酷教育频道及我要自学网,等等。优秀的教学视频有效地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的发展,但与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尽量不要选择现有的微课资源,而应当先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然后再去制作微课,唯有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在制作微课这个问题上,对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制作微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录制前教师应当先制定一个完整的设计策略,如ppt的制作、微课脚本的撰写、知识点的分配等。

(2)微课的适用性。微课在如今课堂教学中,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时,不能太过于形式主义,避免出现跟风的状况,必须在微课的基础上全面实行翻转课堂教学。当前,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是一种集中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理科类的知识点具有操作性强、目标明确的特征,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显示基本的原理,突出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教师要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遵循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化解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缺乏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于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不容易掌握。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持久或不集中的现象,接触科学的机会比较少,对科学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小学科学教师要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将文章中的难点与重点制作成微课,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和高效。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列举与科学相关的例子,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将实际生活的例子用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科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唯有这样,才能让微课在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先明确微课的概念,让学生认可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遵循学生的意愿,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建议对微课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唯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翻转课堂的建议篇10

[abstract]Reverseitoverturnsthetraditionalclassroomteachingformofknowledge,theconceptof"learningbeforeteaching"todevelopthestudents′personality.inthispaper,combinedwithteachingpractice,fromthetaskdrivenandproblemslessonbootcoexistence,thekeypointsofresourcesandcomplementaryprompt,technicalthinkingandoperationability,threeaspectsdiscussestheflipclassroomdesignspecificapplicationinclinicalteachingstrategy,inordertobetterpromotestudentsknowledgeinternalization,bringnewwaveforthereformofclinicalteaching.

[Keywords]Fliptheclassroom;Clinicalteaching;improvetheability;management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整体颠覆,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后再进行课程总结,这种方式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临床教学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课堂时间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练习,不得不把练习放到课后。临床教学课的跨度长短不一,碰到“五一”“十一”等节假甚至有半个月的间隔,在教学下一课时,学生把前一节课的内容早就忘的一干二净。这样的现状困扰了信息技术课的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尝试在临床教学课中引入“翻转课堂”新教学模式,利用“魔灯”平台,让学生自主的平时“先学”,在课堂上“后教”,促进学生的学习。

1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引发教学研究者对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关注与尝试,翻转课堂即是其中一个热点。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克服学习重点、难点时教师不在现场的情况,利用微课程将教师的讲授放在课前,将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2]。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中,课前学生需通过网络平台等资源进行自学、合作学习;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中,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师可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个体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学习指导;课后再进行课程总结,并督促学生巩固提高。翻转课堂的主旨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的事实基础:①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②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③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④做好角色转换。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家长的角色转变,家长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下较难接受新型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翻转课堂学习的宣传工作,让家长能够理解新型教育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3]。在此过程中,对各阶段的学习效果利用不同手段和形式,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实时评价,并将意见有效地二次反馈,对提高教和学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按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采取师生互评和自评方式,运用问卷调查、考试、电子档案袋记录等方法,探索并初步构建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价框架;其目的在于评建结合,最终利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良。翻转课堂更着眼于在具体的课程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或综合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实证其评定的信、效度,并思考评价之于教学的实时反馈、对于师生的促进作用[4]。

2翻转课堂的优势

2.1发挥技术优势,用视频再造教育

①视频本身的特性。视频能够方便地暂停、倒退、重播、快进,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学习方式。需要停顿下来思考或做学习笔记可以暂停播放;碰到观看了一遍还没有理解的内容可以倒回去重新播放,重复播放,直到理解为止。②翻转课堂借助的授课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便于使用。这种短视频的播放长度一般在10min以内,符合人眼视觉驻留规律,不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率。为了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一些授课视频还会植入电影大片、广告、动画等元素,大大提升了授课视频表现力和对学习者的黏着力。③许多专业机构开发的授课视频都是名校名师名课,对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非常有益。可汗将翻转课堂授课视频对促进教学变革的这一特性和优势形象地称之为“用视频再造教育”[5]。

2.2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的无效和失败说明,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天花板”。由于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翻转课堂将用观看授课视频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6]。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互动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绩效。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一对多”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难顾及各种水平的学生。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无奈地选择让每一名学生“按照同一个节拍跳舞”。结果是因顾及到学生的平均水平,老师的教学只对1/3的学生有效,其他2/3的学生要么“吃不饱”,要么“吃不消”。但是在“翻转课堂”,学生课外先看视频自学,可以选择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跳过,而“吃不消”的学生则可以重播和后退观看,各得其所。

2.3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

翻转课堂是教学环节科学安排的回归。应用于师生互动、同伴协作和交流的课堂,常被教师一个人占用来作知识传授。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在家通过教学平台先完成学习,只有学生自己参与其中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使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会了和同学间的合作,学会了对同学负责、对自己负责,并且在交流反馈中学会了自己学习[7]。因此,翻转教学模式是临床教学促进教学进步的过程,是突破教学时空限制的过程,是传统教学知识吸收过程与知识消化过程错位与纠错的过程。

3翻转课堂的管理

3.1翻转课堂课中教学阶段的管理

①学生的管理:对学生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课上,学生须要展示自己在课前学到的知识及对此问题的理解,并且还要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其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评价表对该名学生展示课程内容时的表现和相应讨论情况作出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客观和主观方面的[8]。客观问题>60%,如对学生课程的理解程度、课程的创新想法,及捕捉重点、难点等[9]。主观问题占40%左右,包括口语表达能力、与其他同学进行课堂互动能力等。通过评价,成果展示的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10]。②教师教学的管理:师生可以通过课堂互评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课上展示内容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解决课前难题的同时,通过借鉴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反思和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其进行有效沟通,为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改进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先设计的评价表对教师进行一次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发现,学生在课上展示自学成果,锻炼其语言的表达能力。以某个学生为例,第一次汇报时,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但经过几次锻炼和尝试,到后期,该学生能脱离ppt自由发挥,为大家展示其学习成果。同时,课上学生之间的讨论也能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活跃[12]。开始大家会对发言感到不好意思,但到后来学生都会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共同探讨,更深刻地掌握知识。通过互评,教师也能从以前自我闭门的讲解方式,到现在开放式的教学,更好地迎合学生想要的方式和理念[13]。

3.2翻转课堂课后教学阶段的管理

通过课前、课上的学习,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一次比较综合的试卷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试卷内容需要综合、多样化,确保能够检测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4]。具体包括: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理解的情况,题目分为从易到难不同级;学生在听取其他学生展示课程成果后的理解、建议,以及自己从中学到的内容[15];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课程深度点评、讲解后的提升理解内容。学生完成试卷测试后可以通过网络提交,教师最后根据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客观评分和填写评语[16]。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级。将学生的测试成绩、课堂讨论情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作业等一系列表现和之前的表格记录以学生的名字制作成网络文件夹,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准确及时地记录学生信息。电子档案袋一般包括学生的成绩、教师对该生的评价、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等多方面信息,全面、完整地记录学生的信息,为日后查阅、整理提供方便[17-18]。最后,师生还要各自填写一张自评表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做出综合评判。

在课程完成后,师生还可以对翻转课堂网络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管理,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系统的性能,使教学系统逐渐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课程问卷的抽查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态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期末成绩达到主讲教师近几年教学的最高分[19]。并且学生还提出对本次课程更有新意的建议。90%以上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且部分学生表现得非常热情、踊跃;但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有压力,教师要积极思考对策减少这部分学生的挫败感[20-21]。传统课堂上所有学生坐在教室听课,教师不可能照顾每位学生的感受,除非有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否则教师不会知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学内容。而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学习,教师通过反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适当地提供指导和帮助[22]。这样,在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指导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不必因迁就其他学生而放慢学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