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51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1

人大财经工作担负着繁重的任务,依法加强监督是人大财经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为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市人大也对新时期的人大财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人大财经监督工作这个问题,结合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区的一些实际情况,谈几点想法。

一、深刻领会好十六大精神,不断增强人大监督的意识。

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认清形势,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财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履行好监督这一重大职责,首要是加深对人大监督工作的理解,从而增强人大监督的意识。

人大监督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人大财经监督工作是人大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以下四种特性:

一是原则性:人大监督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监督,是层次最高,法定性最强,最具权威和法律效力的监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批计划预算与监督计划预算的执行,具有法律的规定性和权威性。经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计划预算和部分调整的方案必须认真执行,不经过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变更,否则,就是违反法律。人大监督是法定的原则性。

二是科学性:人大审批监督计划预算需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比如人大财经委员会要召开全体会议对计划预算草案进行初审,并写出审查结果的报告,该报告经过多数委员同意后,提请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而后印发全体代表,一个环节也少不得。同时,人大审批监督计划预算是一集体行使职权的行为,只有经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形成决议,才具有使政府必须执行的约束力。人大监督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三是准确性:人大对计划预算监督有助于改变计划预算内容分散、缺乏完整统一性的状况,有助于克服计划预算执行中监督不力、对违反法规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的弊端,特别是对于发挥各个计划预算监督主体应有的计划预算监督作用,使计划预算监督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确保计划预算执行不偏不移,监督具有准确性。

四是及时性:人大常委会及其人大财经委通过程序性监督(或常规性监督),提前介入计划预算编制,了解情况;对上年度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本级预算(草案)及其报告进行初步审查并提交人代会批准;按季度或半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议;对上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对上年度本级决算进行初步审查和批准。监督把握节奏,具有及时性。

监督权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监督,从根本上讲,既是必要的制约,又是有力的支持。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宪法、法律,把各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加深对做好人大财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解决好不想监督、不敢监督和不善监督的问题。准确理解和把握以上监督的四种特性,要把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很好地结合起来,抓住重点,积极有效地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改进监督方式,努力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督实效,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实际作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不断提高人大监督的水平。

监督与被监督是一对矛盾,在研究现有监督制度的具体的方式方法,使监督的程序更加严谨,操作更加规范,效果更加明显。在人大财经监督工作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人大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是权力机关与执行机关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要唱"对台戏",相反,应该是"同台戏"中的不同角色。只有不同的角色配合默契,相互映衬,"戏"才能唱好,才能相得益彰。首先,注意协调好和政府的关系,做到监督与支持相结合,多帮忙、少添乱,依法履行职责,取得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对政府及部门在计划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人大常委会应理直气壮地给予撑腰和支持,利用不同的机会和场合宣传政府和部门好的做法。对经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多出主意、想办法方面入手,客观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他们真切地感到人大的监督确实是在帮助改进工作,而不是在挑刺。其次,加强和政论的计划、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沟通联系,请这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参与财经监督的具体工作,为人大常委会的财经监督工作创造更加便利条件。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监督工作的领导,就是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监督内容和重点,使监督工作与党的工作合拍。具体就是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对重大项目建设、教育和科技发展、企业改革、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重点问题或热点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监督。同时,人大要反映了民声,体现了民意。近年来,我们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整顿市场秩序,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脱困,产业结构调整,弱势群众保护,以及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监督,使监督工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计划预算与计划调整的关系。预算调整、预算超收收入使用,这两种情形都是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在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是需要人大加强监督的重要方面。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是当前加强对预算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年都有预算超收收入,占预算的比重也在提高。对预算超收收入使用管理、监督不严,容易造成预算的随意性,也

容易造成腐败。要加强对超收使用的监督,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超收收入不能随收随支,而是要根据预算实际执行情况预测可能超收多少,综合考虑当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追加的支出,统筹兼顾、编制超收收入使用方案,然后按预算支出。针对影响计划、预算执行的关键因素,要深入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切实把握好三个环节,不断加大人大监督的力度。

一是抓好预算编制初审环节。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初审工作,是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基础。年度预算(草案)初审,既为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提供准确情况,又是为全年预算审查监督工作铺好路,打好基础。对此,我们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及全区制定的市、区目标,及时了解本级年度预算编制进展情况,预算编制初审的重点:注重审查监督年度预算(草案)的平衡性、真实性、合理性。注重审查监督年度预算要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重部门预算编制审查监督工作,在部门预算编制试点基础上,我们又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细化预算编制。如年度预算中社会保障资金、科技信息业的投入、城区建设、教育事业等在年度预算中给予确保。通过年度预算初审,发挥财政在经济建设中的职能作用,达到优化发展环境,培植财源,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保障的目的。

二是抓好年中预算执行监督环节。年度预算初审,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是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在年中人大常委会审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前,通过听专题汇报、深入基层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区政府及财政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重点放在:组织收入方面,适应税收征管改革,依法组织收入;改善投资环境,培植发展税源;加强财源建设,提高收入总量等方面情况。优化支出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投入;贯彻“科教兴区”战略,推进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财力支持等方面情况。依法理财方面,推进会计核算中心工作,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推行会计委派制,政府采购,专项资金使用跟踪检查等方面情况。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经过梳理,针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为人大常委会提供准确情况。如在年中审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时,针对税收结构不合理,建议区政府加大企业改制力度,进一步发展私营个体企业,巩固培植税源、增强发展后劲,被区政府采纳,经过努力,改制后的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所得税大幅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壮大财力作出了贡献。我们还针对街道财务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入调研,提出加强街道财务管理的调研报告,引起区政府高度重视。再有,对部门预算编制试点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针对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推进区政府及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通过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区政府及财政部门依法治财,依法理财,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2

一、总体思路

xx年,xx县财政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xx届三中全会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服务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这个中心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监督内容:结合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专项资金,重点检查相关职能部门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确保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落实。监督方式:力争做到四个结合,即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财政监督与财政具体业务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抽查相结合;处理事与处理人相结合。监督程序:严格按照《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规定的程序依法开展工作。检查处理:坚持重整改轻处罚维护财经秩序的原则。执业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监督检查人员必须做到廉洁自律,恪尽职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二、xx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

(一)、积极配合上级监督部门的联动检查工作

(二)、继续抓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阳光工程,根据省政务公开办公室的要求,xx年要将所有涉及“三农”义务教育、财政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财政资金全部上网公开,中央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专项资金,按程序报批后予以公开。xx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1)根据鄂财编办发[xx]12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大政务公开查询工作宣传、增加站点建设,扩大政务公开的社会影响面;(2)继续做好咨询、投诉的回复(附件1);(3)认真收集材料,严格审核数据,及时完整录入,充分利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达到“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公开”双赢效果(附件2);(4)加大查询点的督办力度(附件3);(5)继续加强制度建设。

(三)、围绕中央重大决策跟踪监督财政政策执行情况

1、重点做好扩大内需政策落实和资金监督工作

按照财政部财监[xx]59号,财监[xx]2号文和省厅鄂财监发[xx]14号文件要求,把监督检查工作有效贯穿于扩大内需的重大财政支出政策落实和资金分配、拔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2、组织、协调、实施“小金库”专项清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切实维护财经秩序,根据中央“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部暑,xx年度我县将同步开展清理“小金库”检查工作,检查方案待省厅文件下达后出台。

3、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一年一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是在财政部的统一安排下,在省厅统一组织下开展的,检查对象待xx年省厅文件下达后再定。

(四)、服务财政管理加强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1、加大财政收入检查力度。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位的“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执行情况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对象:建设局、规划局、公安局(附件4)。

2、强化财政支出监督。一是重点跟踪监督扩内需保增长支出项目资金的分配、拔付、使用、管理全过程。重点跟踪监督拉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和保稳定、保就业政策的执行情况。二是兼顾监督检查政府采购政策执行情况。在专项资金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对所涉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情况进行监督,主要检查采购计划是否全面、合理、有效,政策执行是否真实、合法,结算与付款是否分离,招投标是否操作规范等;三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沼气推广和改厕补助资金、兴林灭螺专项资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补助资金、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补助资金、耕地占补联合开发复垦资金、优势农产品板块资金、农村改水资金、公路建设资金、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以及晚血病人补助资金及其它项目资金。检查对象:能源办、林业局、合管办、计生局、教育局、土管局、水产局、交通局、民政局、血防办、扶贫办、计划局。(附件4)。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3

财务监督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监督主体,财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前者指企业外部有关机构对企业实施的监督。按照不同的监督内容,财务监督分为财务状况监督、财务成果监督和财经法纪监督,前者指以财务收支活动为内容的监督,主要检查财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财务状况的优劣及其原因;次者指对财务活动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内容的监督;后者指以国家法令制度和财经纪律遵守情况为内容的监督。

按照不同的监督阶段,财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前者指对财务活动实施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监督,主要检查财务计划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次者指对正在进行的财务活动实施的监督,即检查财务活动的开展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以及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制止或纠正;后者在财务活动完成后对其结果的监督,即检查财产的安全完整,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和财务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财务监督,以国家有关的法令条例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计划为依据。

财务监督的工作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检查对象、内容和任务,组织检查人员,安排检查时间。

2、实施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检查取证。

3、总结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整理检查资料、编写检查报告。

进行财务监督,普遍采用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审阅财务文件,核对账簿、报表,统计分析财务数据等方法。

财务事前监督的加强措施

第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前提。在我们审计工作中还发现有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决策的个别企业管理者。他们对财务事前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把财务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监督和控制,对财务监督持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领导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财务工作仅仅是经济信息的加工和反映的观念,充分认识事前财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使事前财务监督在企业经营决策和其它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是做好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保证。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财务人员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适应事前财务监督对财务人员的高要求,事事都是似是而非,就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作为财务人员,仅仅具备会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备有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统计学、工程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各种管理技能,了解各类企业的管理现状,善于分析和总结先进的管理经验。财务工作不但只是报账、算账,还要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建立和完善事前财务监督制度。

建立和完善事前财务监督制度是开展事前财务监督工作的依据。是财务事前监督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事前财务监督制度应当成为企业领导执行和财务人员实施事前财务监督的有效依据。

第四,设置财务总监。

设置财务总监是具体实施事前财务监督的手段之一。财务总监的工作重心不但在于重大财务决策、H常的财务活动、重大的经营决策,而且还在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经营风险控制。财务总监这一职位要由业务强、素质高的人员担任,能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清正廉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忠诚和倾心于事前财务监督工作。

经济越发展,财务监督越重要,实践证明,实现事前财务监督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只要我们从制度上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够使事前财务监督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一个具有事前财务监督制度和机制的企业必将是一个逢勃发展的企业,一个重视企业事前财务监督的企业领导也将是一个成熟的、有远见的、优秀的企业家。

 

财务监督的分类和工作阶段相关文章:

1.财务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2.财务监督有哪些类型

3.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优秀总结

4.2015行政单位会计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4

一、财务监督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财务监督不仅是一种经济监督的形式,更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履行着保证国家财经法规和医院财务规章制度的贯彻的职能,是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

二是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是财务监督的主要目的。通过财务监督,能够有效地督促医院中的各科室对国家财经政策、法规、财务计划以及单位财务预算及财务制度的认真执行,从而,改进医院的经营管理体制,保证医院的财产完整,使财务监督服务于医院的改革与发展。

三是)财务监督能够促使医院财务部门促进财务成本核算,以最大的限度对医院中的人力、财力、物理等资源进行利用,使医院能够以最小的消耗,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医院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是财务监督能够督促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健全、完善其财务管理机制,使得财务部门的每一分钱都知道其去向,保证财务的经济性和效益性。

二、医院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中的一个任务是“认真做好财务监督、检查工作”这是在《医院财务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没有充分利用财务人员的专业优势,而是把财务人员当成记账、算账的工具。财务人员只是对事后的原始凭证进行简单的记账,而不能对事前的成本预算、绩效评估,事中的成本控制等没有过问的权利,将财务监督人员架空,使财务监督的职能无法有效的实现。

二是财务部门沦为“出纳”,成为现金保管员。财务部门只负责对医院的“需要”进行付款,不能对款项的用途、项目是否合理、数目是否恰当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仅仅只在被“需要”的时候提供资金而已,充当了保险箱的作用。

三是由于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当、、领导不重视等外力的干预和各方面的压力,财务监督人员在进行财务监督过程中往往无法履行正常的职责。

三、强化医院财务监督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工作效益管理体系

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对医院的长远规划、年度规划、重大投资等进行对外公开,推进医院管理的民主化、透明化、规范化,将财务监督普及到广大职工中,使人人都成为财务监督员,保证医院的每一笔投资都有理有据,形成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监督方法体系

医院的财务监督不仅要监督财经纪律和财务规章是否得到执行,更要监督工作是否合理合法。在监督时适当掌握方式方法,从而促进医院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的意识,党风廉政的建设,并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使财务监督的工作高效、快速、经济的进行。

(三)加强事前监督,防患于未然

按照财务监督实施的时间,财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部分。事前监督,是指在医院财务活动实施以前对医院财务工作进行的积极的、预防性的监督。它不但能够防止医院在经济上的决策失误,还能加强预算、计划、预测、决策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计划不周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防止错弊,防患于未然,保证财务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财经纪律等。事中监督,是指贯穿在医院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的监督。通过对医院预算、财务收支计划、费用开支标准等执行过程中的有关财务活动进行事中监督,能够及早的发现医院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早加以解决,保证医院正确执行预算及财务制度,确保各项收支按照预算进行安排,促使医院依法组织收入,节约各项支出,确保资金的安全及节约、有效的使用,从而保证医院财务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事后监督,是指在医院财务活动发生以后对其结果进行的监督。一般在某项财务活动完成以后或在年终时进行。事后监督主要检查监督医院年度决算情况、各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等等。通过事后监督,有助于总结推广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预防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是财务监督的根本目的,所以,财务监督的工作重点要放在事前监督上,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剔除不合理的开支,更可以防止违规财务活动的产生。

(四)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监督运行机制

第一、成立以医院领导为负责人,以医院财务专业人员为基础,以医院的各科室、部门为阵地,成立医院的财务监督小组,任命专职的和兼职的财务监督人员。使经常性监督工作能够持之以恒的开展。

第二、以保护财务工作有序、有效、健康的开展,医院的管理层可以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规章制度,对财务监督工作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给损害医院公共利益的人员于惩罚。

(五)加强成本费用的监督

一是加强对材料设备等采购成本的监督。医院作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重要集散地,每天往来的产品不计其数,而药品和医疗器械、医疗材料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也是较大的,因而,在采购方面的财务监督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

二是加强成本费用的监督。不论成本金额大小,还是需要经费的人是领导或是职工,都一视同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

三是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

(六)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将财务监督权力下放到医院各阶层的职工中,使医院中的每个人都成为财务监督工作的执行人员,从而在医院内部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并使这个机制健全、完善。

要实施单位内部的民主理财制度,经常在召开职工大会,为财务人员和其他职工构建一个可以沟通的平台,方便财务人员向各部门报告各项财务动向、财务使用情况,采纳广大职工的建议,形成民主的理财制度。

实行财务公开,职代会和内审人员要对本单位的账表、凭证进行定期审计,并将审查结果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要充分发挥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监督作用。在财务监督工作中,以医院的财务部门为主体,这是国家赋予财务部门的法定责任。在进行财务监督工作中要时刻加强对财务监督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财务监督工作人员的政治修养使其切实担负起财务监督这一责任。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5

经省厅研究决定,全省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在宜春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我省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表彰*年度全省劳动保障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部署今年全省劳动保障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任务;会审*年各设区市劳动保障综合统计年报。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年工作情况回顾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年,全省城乡就业人数2276.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63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62.7万人和29.4万人。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8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4.2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7.5%、130%和140%,城镇登记失业率3.48%。到*年底,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87.43万人,比上年增长4.2%,完成年计划的101.7%,其中参保职工达到281.96万人,增长3.7%,完成年计划的100.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76.74万人,增长10.5%,完成年计划的108.1%;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0.74万人、153.61万人和117.84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0.3%、96%和117.8%。*年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入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完成年计划的102.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6.62亿元,增长23.3%,完成年计划的112.8%;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3.86亿元,增长9.3%,完成年计划的110.3%。

一年来,全省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关心、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进步。

1、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去年重点抓好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在提出劳动保障“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修改完成了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为使规划更加合理、完善,省厅在编制过程中:一是组织相关人员赴广东、湖南等省学习了解“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二是科学测算,反复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既征求了设区市劳动保障部门意见,又征求各业务部门的意见,既注重事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又注重可操作性。三是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省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论证。各设区市劳动保障部门都把“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动员各方面力量,编制了本地区“十一五”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同时结合“十一五”规划工作,对“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选择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深入宜春、萍乡等市进行实地评估。

2、统计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统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省厅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完善统计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加大统计分析力度,提高统计服务质量。第一、按季完成了设区市就业和社会保险主要数据的汇总和向新闻媒体公布,按季汇总了各设区市扩大就业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按季编印了劳动保障统计基础数据和核心数据资料,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较好的完成了*年综合统计年报等各项报表任务,开展了农民工调查;第三、统计分析工作有明显进步。组织南昌、赣州两市对机关、事业和体制内企业技能人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全面分析,形成的调查分析报告被新华社《*内参》、《*日报》等新闻刊物采用。这次调查对于真实了解我省企业技能人才和社会保障状况,为今后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年,大多数地市能按照省厅的要求完成上报了四篇统计分析报告,吉安、南昌、抚州等市报送的统计分析报告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较高,部分地市的统计分析还被*劳动保障网站采用;第四、进一步完善了统计考评制度。经过对11个设区市*年度统计工作的综合考评,省厅评选出了4个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7名先进个人。待会儿我们将会宣读表彰决定和为获奖单位、个人颁奖。

3、财务和内部审计工作圆满完成。积极参与并做好了省直预算部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现所属的工作单位预算外资金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做好了全厅*年和*年部门决算和各种财务汇总报表任务,无出现差错。对预算执行情况按季进行分析,完成了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汇总和*年预算编制。组织厅机关及厅属各单位财会人员赴江苏、浙江省劳动保障厅学习考察了部门财务管理情况。对驻厦门劳务管理机构财务情况进行了审计。

4、基金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在全省开展了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监督检查。省厅抽查了11个设区市和35个县(区)2003年以来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和1998年4月1日后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及其它违纪违规社会保险基金清还情况,同时还检查了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为巩固检查成果,督促有关单位整改,从而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的管理,省厅对检查情况和问题进行了通报。二是认真做好了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清还工作。对以前年度挤占挪用的社会保险基金问题进行逐个清理,分清在挤占挪用问题上经办机构、劳动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与政府及其当事人的责任,限期整改,并要求有关部门追究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为抓好工作落实,基金监督机构主动找政府主管领导汇报,争取政府领导重视。*年,全省清还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917.1万元,累计清还挤占挪用基金1.13亿元。赣州市政府和劳动保障局高度重视挤占挪用基金清还工作,专题召开了县市长电视电话会部署清还工作,采取“谁挪用谁清还”和责任追究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年,全市清还挤占挪用基金817.36万元,其中清还1998年4月1日后发生的挤占挪用基金642.32万元,98年3月31日前发生的挪用基金225.04万元。三是加快了建立基金监督机构的步伐。成立了*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11个设区市劳动行政部门设立或明确了基金监督机构,县市区劳动行政部门选配了专兼职基金监督人员,各级设区市劳动行政部门基金监督工作步入正轨,依法开展了基金监督工作。四是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管理规程》,组织地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持证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邀请了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领导、省审计厅处长、经办机构业务部门同志,就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业务知识进行了培训,并按规定组织进行了年检考试。五是完成了*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审核和*年度社会保障基金决算布置工作。加强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并两次向省人大财经委作了专题汇报。

5、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和运行工作有质的飞跃。去年11月前完成了对“*劳动保障网”的全面改版,新版“*劳动保障网”根据劳动保障业务特点对栏目内容进行了整合归类,增设了大量新栏目。扩大了网站的信息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增强了与老百姓的互动功能。在改进网站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网站宣传力度,举行了网站改版新闻会,邀请了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等相关部门分管宣传、信息工作的领导和省信息中心的领导出席,*日报、省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派记者参加了会,在中国劳动保障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等报纸上都刊登了网站改版的消息,进一步扩大了网站的影响。厅网站已得到部、省等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网站改版后访问量大幅增长,到今年3月10日,访问量已经突破了110万人次,比改版前增加近80万,日平均上网访问量5000多人次。设区市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取得新发展,南昌、萍乡、赣州、宜春、吉安劳动保障局开通了劳动保障门户网站,并与省劳动保障网进行了链接。所有的市县区劳动保障部门都开通了网站邮箱,为加快信息传递、提高办公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厅局域网安全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得到加强,局域网安全运行,没有出现泄密等问题。

二、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社会结构变动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会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劳动保障工作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主要反映在:

一是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十一五”时期在劳动力供给总量继续增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总量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失业人员存量居高不下,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仍处于增长高峰期,预计*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达到100多万人。按照*年*生产总值增长12.8%计算,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新增就业3.3万人,“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按11%的速度递增,每年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大约只有40万个。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短缺还将成为我省扩大就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成为影响就业质量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此外,灵活就业群体的扩大对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并存,给就业管理和服务将带来新的难题。

二是社会保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基金支付压力扩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来自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预计到201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513万,占总人口的11.4%,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335万,占总人口的7.4%,而且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大大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金支付总量逐年提高,部分企业基金征缴困难,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突出。预计2010年*参保离退休人员将达到150万人,“十一五”期间如2007年做实个人帐户5%,以后每年做实1%,2010年做实个人帐户达到8%,*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总需求将达667亿元,养老保险费征缴454亿元,基金总缺口将达到213亿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不断增加,并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构成直接影响。预计2010年全省失业保险需要保障的人数25万人,待遇支出将达到16亿元,基金征缴仅能满足“保障生活”的需要,同时由于基金和失业人员分布不均衡,预计有40%的统筹地区基金将出现缺口。

三是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十一五”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利益越来越明晰,双方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就业形式多样化、复杂化,劳动力流动频率加快,劳动关系更趋复杂、多变。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国有企业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私营、个体工商户不签订劳动合同、延长工作时间、忽视改善劳动条件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问题仍较严重,对加快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工资分配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仍较突出,一些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劳动争议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劳动争议预防处理工作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虽然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们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来推动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我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将拉动就业不断增长,劳动保障工作已经具有了一个相当好的工作基础,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思路、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今年的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主要工作目标是: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3万人,跨省劳务输出5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职业介绍补贴80万人,职业培训补贴36万人,创业培训2万人。新增担保基金1亿元。小额贷款发放确保5亿元、力争6亿元,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达到14-15亿元。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0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0万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61.63亿元、17.89亿元、4亿元、1.47亿元和4330万元。

三、做好今年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的意见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劳动保障工作起好步,开好局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来劳动保障事业将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明确自身任务,善于思考,大胆创新,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劳动保障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全民创业为主线,紧紧围绕全省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建立健全规划、统计、基金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宏观预测,完善评估制度,扩大统计应用,加大基金监督力度,增强部门财务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协调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省劳动保障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的向前发展。各级劳动保障规划、统计、基金监督部门要按照要求,以及我们确定的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狠抓工作制度落实,努力做好劳动保障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

1、加强宏观预测,狠抓规划落实。一是要做好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一年计划实施工作。各设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目标,层层抓好落实,并认真做好2007年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二是要建立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季度分析制度。每季季后10天左右,由厅领导主持,各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参加,对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规划财务基金处负责季度统计资料的汇总和分析报告的起草。各地可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预测和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三是要完善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制度,制定具体的检查评估办法,提高计划评估的有效性。对*年全省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2、提高统计质量,强化统计调查研究。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各方面业务都要有人负责统计工作。负责统计的内设机构要提高工作效率,按规定时间报送统计数字。第一、落实统计数据归口制度。统一印发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调查方案,要求各业务处室按时报送统计报表,协调做好数据的归口统计,统一和对外提供有关统计信息资料。第二、进一步完善统计会审制度。按季11个设区市就业和社会保险运行情况和汇总扩大就业责任目标数据,按季编印劳动保障统计基础数据和核心数据资料。联合统计、工商等部门开展统计报表数据会审。组织编印《*年*省劳动保障统计年鉴》。第三、开展全省农民工劳动保障基本情况抽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全省农民工总量和行业分布,农民工就业、劳动关系、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各地要积极争取调查经费,按要求认真做好各地区农民工劳动保障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和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和上报工作。第四、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宏观分析和规律性问题研究。各地要围绕劳动保障中心工作,抓住事业发展、规划实施、计划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1-2项专题研究。第五、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上报统计分析不少于4篇。加强统计工作交流,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服务决策的水平。

3、加大基金监督力度,确保基金的安全。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相关法规和制度,出台《*省社会保险基金举报工作管理办法》,草拟《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违纪违法行为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研究建立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现场和非现场监督工作。二是把清还挤占挪用基金和查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规案件作为抓手,拟定《关于加快对挤占挪用及其他违纪违规基金问题整改的工作意见》,落实清还挤占挪用基金责任制,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安全与社会保险资金转移支付、调剂金分配紧密挂钩,力争将1998年4月1日以后挤占挪用的社会保险基金全部归还。对挤占挪用社保基金久拖不还和新发生的违规违纪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责任。案件查处和基金回收情况每半年上报一次。三是按劳动保障部工作部署,组织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大检查。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监督,研究制定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缴费基数试行办法,在解决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对部分中央行业企业的缴费基数等情况开展专项核查试点。四是做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年金方案和基金管理合同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贯彻实施工作,依法开展企业年金管理合同备案,加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备案工作管理,探索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落实企业年金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统计报告制度。五是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把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汇总审核和上报工作列入基金监督考核内容,提高汇总审核工作质量。六是加强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建设,推动各设区市建立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决策、协调和议事作用。加强基金监督队伍建设,把熟悉财政、金融、会计、法律和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基金监督队伍中来,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

4、加强和规范部门财务管理。认真编制好*年财务决算和2007年度部门预算,配合省财政厅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分析;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专项资金调拨分配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厅属单位财务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主动协调有关单位,加强与财政联系,争取财政加大对劳动保障事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聚财理财,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是财务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缺少资金,事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有了资金,没有统筹管理,不能把有限资金放在刀刃上,也同样影响事业发展。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劳动保障系统的财务实行了归口管理,但我省劳动保障系统的财务管理处于分散状态,财务管理、资金保障与事业发展不相适应。根据财政预算管理和劳动保障部要求,劳动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要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这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劳动保障事业资金总量不断增大的需要。统一归口管理有利于统筹考虑资金筹集,有利于综合平衡,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是劳动保障业务领域不断扩大的需要。随着就业再就业经费、中央对社保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和对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审核以及政府采购办法的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越来越多,需要一个综合的财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再次,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它要求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经费和机关经费、基建经费等全部编入一个预算,一个口对财政。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后,就不再是机关工作经费的小概念,是统筹管理事业发展资金的大范畴。最近劳动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劳动保障财务管理的工作意见》,这次在会上与江苏省劳动保障厅财务管理工作做法一并印发给大家,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好财务的保障作用,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服务。

5、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抓好“*劳动保障网”建设。做好网站的维护工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完善厅网站管理办法,建立网站信息通报制度,督促有关处室、单位及时处理邮件和回复邮件,及时解答网民问题。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网站的点击率,扩大网站的影响力。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要建立完善门户网站,加强信息上报和处理工作。提高全厅办公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改进“办公查询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办公。加强网络维护,增强网络安全。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对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强化职责,制定激励办法,提高信息员的积极性。

四、关于加强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队伍能力建设

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综合性、专业性和政策性很强,工作涉及面广,在劳动保障事业中发挥着谋划导向、保障协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劳动保障系统的综合牵头部门,还是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的监督部门。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必须重视和加强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按照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机制,提升队伍素质。这句话讲了多年了,但工作机制建设还不到位。首先是工作机构设置比较乱,大部分地市没有设立相应科室,业务归口散乱,有的连工作职责都不太明确。其次,人员少,业务不熟,工作制度不健全,业务工作没有专人管理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没有人任何事情无从谈起,有人无才任何工作也干不好。作为劳动保障局的领导要在理顺业务管理,建立工作机制,充实人员等问题上做好文章,把一些懂经济、财务、统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知识人员选配到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队伍中来,并切实关心爱护和培养好,使他们茁壮成长。作为具体从事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的同志,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中勇于创新思维,做到想干、会干、实干,争创一流业绩。

2.善于谋划,提升工作能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既面临机遇与挑战,又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这就对劳动保障事业的规划统计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提高创新能力。要结合本职工作特点,加强学习,打牢业务工作功底。在工作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二是要求把握大局谋划长远的能力。把握大局就是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围绕劳动保障中心任务来思考、谋划事业的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抓住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方向,又要把握发展节奏,既要运用规划预测、统计调查等手段评估分析事业发展状况,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又要协调就业、社会保险、职业培训、劳动关系调整、工资分配等项事业均衡发展,并抓好相关工作落实。三是要提高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能力。深入调查,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成事之道,谋事之基。调查分析能全面了解工作的进展,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调研思考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中的前沿性重大问题,运用调研成果,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与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厅里要求设区市上报统计分析不少于四篇,去年还存在一些地市没有完成统计分析任务,甚至还有个别地市没有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希望今后大家要重视这项工作,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超额完成任务。四是要提高综合协调,保障支撑能力。规划财务、统计、基金监督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对内要做好劳动保障系统各业务部门的协调,对外要与发改委、财政、审计、统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系,规划财务、统计、基金监督工作离开不了本系统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也离开不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要做好协调,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减少工作阻力,通过协调提升劳动保障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工作地位。五是要提高依法监督的能力。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基金总量迅猛增加。*年,全省养老、失业、医疗三项保险基金收支总量达到189.54亿。五项社会保险的基金监督、企业年金基金的监督、个人帐户基金的监督等,任务十分繁重,当前急待解决的是基金监督队伍人员素质与监督任务不适应和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设区市市本级肩负管理所辖县区责任,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金的管理使用具有重要的监督职能,也是基金监督必须加强的重要层面。去年有个别市、县仍然存在挪用社会保险基金问题,对下达全部清还1998年4月1日以后挤占挪用基金的任务,还有景德镇、九江、鹰潭、南昌未完成,其中景德镇、九江、鹰潭未清还分文。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要在落实基金人员,加强监督方面有新的举措,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6

财务助理个人工作计划

财务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之一,肩负着对成本的计划控制、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以及对销售工作的配合与总结等工作任务,在领导的监督下财务部各工作人员应合理的调节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财务物资的安全;服务于公司、服务于员工、服务于客户,以促进公司开拓市场、增收节支,从而谋取利润最大化,以最优的人力配置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刻警示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财务部工作人员应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制定对全厂其他部门的考核制度或者相关办法。在国家各项财务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制定如下计划:

1、组织财务部各员工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安全法、财务制度、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学习。

2、在财务部内部明确考核制度:财务人员的分工及各职能部门的协作,要分工明确并带有互相协作补充性,相互配合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对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起到监督作用,对违规违纪行为起到监督智能。

3、在应收帐款上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明确各分管会计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对应收款的监督,应制定相应的规定,对货款回收的期限把握、回款具体事宜、相关销售责任人都应有相应的监督,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4、在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方面:对各科室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为公司节省每一笔支出,从一角一元做起。在对各种原料的发票接收方面,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每一笔业务的考察及发票的接收工作,认真完成每月的报税工作。

5、对车间的耗用、检修期间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把关,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做好每一项工作,对各项费用的节、超进行考核并报公司领导,协助领导做好决策工作。

6、对前工作期间应进行有阶段性的总结,从月度小结到季度、半年、全年总结;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其中包括对应付款项、应收款项、车间检修估算等等;做好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要求帐务清晰、任务明确;积极配合公司其他部门接受集团公司的考核及检查。

在新的一年里,力争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认真搞好财务工作,用最优的人力配置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节约成本为思路提高资金使用价值;以提高员工素质、工作效率为工作目标,从思想上抓紧、行动上落实、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和精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好财务工作。为公司的良好发展尽到最大的职责。

财务助理个人工作计划

XX年一整年的锻炼让我对财务知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在已经成为财务方面的管理者。20XX年里,我将继续我的财务工作,加强财务方面的知识学习及教育。使财务工作在我的管理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良好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下是我就财务人员工作计划的详细内容。

20XX年工作计划中我共拟定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但是08年11月底,继续教育教材全变,由于国家财务部最新公告:09年财务上将有大的变动,实行《新会计准则》《新科目》《新规范制度》,可以说财务部09年的工作将一切围绕这次改革展开工作,由唯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把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第二、加强规范现金治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按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个人见意措施要求财务治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治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借改革契机,继续加大现金治理力度,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报务于公司。为我公司的稳健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20XX年,我的个人工作计划已详细分明。我深知,想把财务工作做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若把财务人员合理安排,共同努力,定将我司的财务工作推向一个更高台阶。

财务助理个人工作计划

本年度,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财务部门力争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认真搞好财务工作,用最优的人力配置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节约成本为思路提高资金使用价值;以提高员工素质、工作效率为工作目标,从思想上抓紧、行动上落实、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和精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好财务工作。为更好的达成财务目标,财务部工作人员应在厂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制定对全厂其他部门的考核制度或者相关办法,在国家各项财务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制定如下考核制度:

1、对前工作期间应进行有阶段性的总结,从月度小结到季度、半年、全年总结;做好资金预算工作,其中包括对应付款项、应收款项、车间检修估算等等;做好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要求帐务清晰、任务明确;积极配合公司其他部门接受集团公司的考核及检查。

2、出纳人员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各种印鉴的严密保管;对外的保护保密措施,维护个人安全和公司的利益不受到损失。

3、在应收帐款上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明确各分管会计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对应收款的监督,应制定相应的规定,对货款回收的期限把握、回款具体事宜、相关销售责任人都应有相应的监督,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4、在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工作方面:对各科室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为公司节省每一笔支出,从一角一元做起。在对各种原料的发票接收方面,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每一笔业务的考察及发票的接收工作,认真完成每月的报税工作。

5、对车间的耗用、检修期间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把关,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做好每一项工作,对各项费用的节、超进行考核并报公司领导,协助领导做好决策工作。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认识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如何调整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如何转变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监督主要以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的运行和财务活动的进行以及财政政策、会计制度的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财政监督具有了新的内容,它既要体现以国家为主体财政分配关系的监督要求,也要反映以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为特点、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监督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性质,要求对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分配政策、财务制度以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反映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同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要求通过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的监督,维护按要素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运行秩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监督要反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运用经济、法律方法监督地方、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收支行为、分配方式、资金营运、上交利税符合国家财政政策和市场准则,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分配的正常运行,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在收支过程中统收统支、大包大揽,不讲经济效益的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明确事权、划分税种、确定收支的分税制机制。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事无巨细、一统到底的直接监督,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条例》等财政法规,监督财政部门内预算编制情况和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汇集、解缴情况、纳税对象的完税情况,以及各财政部门非税性财政收入收缴上解和使用情况。并通过社会监督机构,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财政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财政监督更加必要。

二、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

财政监督是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寓监督于整个管理之中。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专门的监督机构要和其他业务机构合理分工,专司监督的部门应该牵头抓总,对整个财政监督工作、检查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各业务部门要按照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监督。这要研究专司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到什么程度,怎样分合适。第三,正确运用检查的权力,对各种资金进行监督检查。事后要有核准报告制度,要由监督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查、认可,使监督寓于管理之中,通过各项业务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第四,体现财政监督的功能。结合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改造传统的支出体系和信息系统。在支出改革过程中,必然要触动传统的模式,旧的方法不行了,新方法要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财政监督部门要发挥作用,要使每个制度建立的时候,就考虑到监督的职能,在新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中资源共享,数据透明,预算确定下来后,必须进入信息系统,执行到什么程度,授权限于哪些人,在关键处行使监督职能。

三、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

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及时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财政监督内容和监督对象,把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对企业、单位的监督检查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必须从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监督模式,转换为充分运用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财政收支的职责特点,在开展对企业执行财会制度和预算收入解缴情况监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级预算收入、划分、留解、退付的监督上来。

2.由重收入监督转变到收支并重上来。通过财政收入监督,可以达到增加收入,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的目的。但财政支出方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现象等,都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财政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到使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

3.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转变。没有事前、事中监督,根本谈不上监督体系建设。必须有一套办法规定,由专司监督的部门利用其所处的地位和职权来调动所有业务科室,对这套办法进行检查。

4.要从大检查突击性监督向日常全方位监督转变。十几年的大检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带有突击性质,并且检查对象多是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的中心是以管理为主,因此,财政监督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突击检查转到日常全方位的监督。财政监督不只是简单的查,要查、督并重,甚至监督应该更重要。重点不再是企业,而应是财政资金,真正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5.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财政监督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整改,监督检查与管理服务相脱节的做法。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把监督检查与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结合起来,达到为加强财政管理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

6.从对外为主向对内为主转变,强化内部监督。财政部门手中的“财权”决定了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包括自身队伍建设,制度规定的建设,行使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自身行为。内部监督应该做好内部审计、专项检查和离任审计。

四、坚持财政监督职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坚持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职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氛围越好,财政监督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建议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是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财务政策的各项原则和内容对事业单位的会计职务进行监督。事业单位就是通过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从而保证预算能精确而规范的实施,让事业单位的各种财务活动能够得到合法的处理,解决事业单位内的财务问题,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让各种资金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在事业单位的范畴内,会计监督职能的使用则是存在每个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对各种类型的财务活动进行有规划的核查,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预算规划能够得到高效的实施,并保证了财务活动能够更加规范的进行。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包含内容

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存在于事业单位的所有的各种各类的财务活动当中。其含义是指某些会计人员将会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各种各类的关于财务管理的规范和具有法律意义的关于财务经济的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内进行的每次财务活动运用高效的科学的方式进行控制和监控,从而确保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和决策制度工作,达到高效率的分配使用资金和资本的目的。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内容包括:监管各种会计核查报告,例如会计报表等,提高该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监管各类财务资金,让资金可以合理分配,提高资金利用率,确保资金的安全性;监管各种财务收支预算,尽量使各项财务收支与经济制度相对应;监管预算计划实施的状况,确保预算中的各项财务活动的科学和高效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中存在的不足

会计的业务工作的基础就是会计监督,会计监职能是一项在财务制度中的最基本的会计职能。因此,加强对事业单位进行会计监督,向人们灌输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各种知识观念,对推进人们遵守法律,为事业单位的廉政风气的兴起出一份力和推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可惜的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尚未健全,依然存在不少的不足和问题。

(一)基本的会计工作尚未规范统一

由于基本的会计工作尚未规范统一,会计的监管物质基本就会缺乏。会计工作是管理财务的基本工作,国家政府曾针对会计工作的规范问题进行分析,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制度从而对会计的基本工作进行规划。虽然会计的基本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是事业单位的领导尚未把注意力下放到会计的基本工作中,再加上某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因素造成了会计的基本工作尚未规范统一的局面,从而在某些会计报告中,出现失实数据信息等。

(二)低效率的会计纪律

现今,有些事业单位十分忽视会计财务纪律的传播和教育,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内的各个工作人员,使大多数工作人员忽视会计财务纪律,其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出现道德的问题,作出虚报会计信息数据,私自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的行为。这些违法犯罪的行为严重的阻碍的事业单位的发展,使会计财务纪律低效率使用,甚至形同虚设,让经济发展后退。

(三)不健全的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的利用可以从每个会计财务活动中的会计监督中体现出来,例如:实施会计监督制度的各种方式方法;对各种会计财务活动进行核查、惩罚和激励等。而现今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为:

1.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只能是会计活动中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而未上升到完善的监督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较为高效科学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注重会计监督制度的设立,但是其规范大多数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形同虚设。

2.事业单位内的各种会计人员素质始终低下,无法对各种财务活动进行理性判断,有些工作人员甚至缺乏该有的职业道德,为了一己私欲而谎报会计信息数据。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的几个建议

设立较为完善高效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对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更新改革。从而确立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机制和财务制度和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在各个财务活动中实施高效科学的会计监督。

灌输会计监督机制的观念,加大其监管力度。必须要强化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机制的会计监督职能,监督好每项财务活动的各类的会计信息数据,确保好该信息的正确性,及时合理的处理好信息失真的情况;必须要规范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行驶实施范畴,针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上报;必须强化事业单位对交税纳税的监督,预防偷税漏税的各种情况发生;还必须加强事业单位与政府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共同合作处理相关的财务问题。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从上至下的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灌输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和一系列的会计监督责任的知识,加强相关于经济的法律法规的各种续传,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理性的判断力,不容易被利益所迷惑。

四、总结

在经济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对事业单位进行相对应的一系列的经济财务管理制度十分重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阻碍了事业单位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处理解决影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实施的问题与不足则成为了事业单位迫在眉睫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事业单位处于的经济市场环境中,做好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工作,对会计监管机制进行严谨的分析和处理,并且增强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力度,建立完善健全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处理问题的效率,对推动我国的经济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牡丹,关于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J].科学之友,2011.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9

第一条省重点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重点项目)是指列入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重大项目和年度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省重点项目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商省有关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审查,省人大审议通过。

第二条省重点项目的确立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自觉接受省人大、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三条省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以下主要方面进行监督,并视情况进行检查。

(一)项目履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情况;

(二)勘察、设计、咨询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深度;

(三)项目招投标活动开展情况;

(四)工程监理情况;

(五)项目工程质量情况;

(六)项目概算执行情况;

(七)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情况;

(八)项目合同执行情况;

(九)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十)项目的建设方案和标准执行情况;

(十一)工程竣工验收。

第四条重点建设项目审批严格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审批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省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进行,政府各职能部门对项目审批过程中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各审批部门要定期将重点项目有关审批信息报告省人民政府。省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派对项目进行稽察。

第五条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必须达到规范、规程规定的深度。重点项目的主要前期工作报告必须由有资质等级的机构编制,并按规定进行评估、审查。咨询、勘察、设计等中介机构必须对所提交的成果负责,并承担经济责任,在实施过程中,因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发生重大变更,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第六条省重点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责任制,保证工程质量。省建设厅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项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接受质量问题举报。建设、施工、设计、监理、质检等单位和个人对所负责部分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第七条省重点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重点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依法进行招标,择优选定中标单位。招标方式和初步发包方案须经项目审批部门核准,未经核准的,中标结果无效。省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督重点项目招标投标情况,并向省发展计划委员会通报有关情况。

第八条使用省级财政性投资的重点项目必须锁定概算总投资。使用省级财政性投资的重点项目,由省审批的,投资规模、建设内容必须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属于国家审批的,投资规模、建设内容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查后上报。

投资概算一经批准,即作为安排和拨付资金的依据,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突破。

工程招标确定的中标价应作为合同签定价格,并明确作为结算价予以锁定,在合同中应予明确由承包方负责到底,不得追加投资。超概算项目申请追加投资,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派出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进行稽察,查明超概原因,对违规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后,项目单位按基建程序完善概算调整手续,方可继续安排资金。

第九条使用财政性资金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和财务总监制度,确保国家资金安全。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的投资计划、投资概算、建设内容、施工合同、招投标结果等文件资料按工程进度集中支付财政性资金,

财务总监对建设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在建设过程中执行财经纪律、政策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对建设过程中涉及重大投资变动和资金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向财政厅作出报告,同时抄报省计委。未经财务总监签名认可,不得拨付财政性资金。

第十条重点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落实有关建设条件,在有关监督制度具体落实之前,不准动工建设。

第十一条省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制度。监理工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通过招标选择。监理单位必须认真覆行工作职责,由于过错造成重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省建设厅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监理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对违规监理机构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省重点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重点项目报表制度。建设单位要按月向计划、建设、财政、审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投资完

成和资金到位情况。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按季度综合项目情况向省人民政府报告。

第十三条省重点项目实行实施过程中的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制度。审计部门要将审计结果抄送计划、财政、建设及项目所属行业主管部门。

审计结果是有关部门拨付建设资金和进行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十四条省重点项目按照国家行业和省的有关规定实行竣工验收制度。省级财政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在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建设厅及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下

进行,验收过程中,必须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和评价,对不合格工程不予验收。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未通过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五条建立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财政厅、审计厅、建设厅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参加的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稽察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建立正常的信息、资料交流制度和重大违规事项通报制度,并根据需要统一组织联合稽察。

第十六条重点项目建设单位依法自主开展工程建设工作,并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及监督部门的监督,对实施过程中的不公正待遇直接提出申诉,省有关部门要予以重点协调解决。

财会监督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县级财政监督问题建议

财政监督工作是指各级财政部门为了保证经济秩序,促进财政预算、计划的正确制定和执行,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杜绝违法使用财政资金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被检查人的财政财务情况,会计相关记录工作,税务执行情况等经济活动进行的依法监督。当前来看,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单位是县级财政单位,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管理的第一线,其监督的有效性将对财政资金的安全保管、规范管理和合理使用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推行“省直管县”的相关财政管理体制以后,县级财政的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我国财政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形势下,县级财政监督工作也遇到了跟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的社会情况下县级财政部门在发挥其监督职能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继而提出相应对策,帮助我国县级财政部门完善其监督职能。

一、当前我国县级财政部门发挥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部门对监督工作作用认识不足

财政资金的运用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严格执财政预算,保证资金的正确流向。而财政部门的财政监督工作正是在相关政府和党政机关的领导下发挥其监督职能,保障财政资金的运用严格按照财政预算,财政政策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从而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的正常收支。此外财政监督的职能还应该包括其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保证财政管理的逐步完善。目前的财政监督部门还仅仅将自己的只能定位在有效的监督者上面,并未积极发挥其对财政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改进职能。

(二)财政监督机制设置不完善

首先县级财政监督机构设置不健全,在县一级的财政部门,对于财政监督部门的设置并没有统一的规制,部分县级政府财政监督部门与普通财政业务部门并未分离,从而削弱了其独立型,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比不明晰,工作范围与普通财政业务也没有划分明显价界限,财政监督形同虚设。

其次财政监督工作方式单一,很多县级财政监督部门在执行财政监督工作时并没有正常的工作计划,只有当上级下达检查任务时,才会组织相关监督检查工作的展开。在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时仅仅局限于常规检查方式,并且以财政资金管理的后期检查为主。对于财政管理活动的前期分配资金活动和中期资金运用情况并未执行必要的监督流程,导致监督管理活动的作用大大降低。

再次缺乏财政监督部门的自我监督机制。财政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仅仅受到该部门领导或者上级财政机构的制约,其工作效力及工作实施情况并没有相应部门对其实施有效监督。

(三)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是财政监督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参与监督管理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许多县区的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并未独立设置,在进行财政监督检查时,检查组成员大多为其他业务管理部门临时抽调过来,对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并不熟悉。

其次,财政监督管理工作对监督管理人员的政策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较高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并未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许多监督管理者多年来工作模式单一,仍按照传统的检查方式执行监督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财政管理的科技运用也在逐步加强,如现有的会计管理中电子记账已经几乎完全取代了过去的账簿记账,但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对于电子记账并不了解,从而增加了监管难度。

(四)与其他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配合

财政监督并非财政部门的单一行政职责,由于财政资金的运用关乎到经济运行和社会民生,因此资金的运用在多方的合理监督下才能更加有效的运行。财政监督具有全方位和多部门的特点,财政部门在财政监督中处于主要地位,审计、税务,纪检监察等部门则在整个监督管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在实际监督工作中,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较大,首先是不容部门执行监督职能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因此在行动上难以达成一致;其次是不同部门的具体监督制度并没有明确分工,这就造成了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部分职能出现重叠,从而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五)处理处罚手段力度不足

处罚力度不够是当前财政监督存在的较为常见的问题。财政监督部门在发现被监督部门存在违规行为,确定处罚金额时,往往没有严格的处罚依据,多数处罚金额采取协商确认,且处罚金额较低,这样的处理处罚严重影响了财政监督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和监督管理力度,使得财政监督的严肃性降低。财政监督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财政行为的有效检查,发现财政管理中的问题与缺陷,在限期整改与使用相应处罚并举的措施下,帮助提高财政管理的工作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处理处罚力度不足,将导致被监管部门的违规操作成本降低,从而导致财政管理违规的风险加大,财政监管作用降低。

二、对当前我国县级财政部门发挥监督职能的建议

(一)加强财政部门监督管理人员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思想认识

财政监督是我国财政运转的重要环节,财政监督职能的发挥有赖于财政部门监督管理人员对于其工作职责的正确认识。应该使财政监督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避免为了监督而监督。在以往的工作中财政监督工作缺乏主动性,很多时候在上级下达工作任务时财政监督部门才展开相应的财政监督工作,这样不但收效甚微,还会导致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低下。正确的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应该从被动监督转向主动监督,财政监督管理部门应首先明确其工作职责,划分出详细的工作界限,其次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将监督管理纳入到日常工作的范围,做到财政监督工作的日常化。另外要发挥财政监督的监管特色,保障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在关注民生,保证财政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上促进发展。

(二)健全财政监督机制

首先是在财政监督机构设置上要保证独立性,监督管理机构要进行单独管理,拥有自己的单独经费,保证了监督管理机构设置的独立型,才能保障财政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其次要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构的自我监督机制,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和检查程序执行,完善保存监督检查记录和报告;加强监督检查的岗位管理,杜绝人情关系对监督检查工作的影响。

此外,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财政监督管理模式,对财政监督工作的实施要全方位,将财政监督工作与日常的财务管理相应的结合起来,在全方位监督的基础上提升监督职能的发挥力度。通过财政前期指导,将有利于财政计划的正确制定,防范于未然;通过中期控制,监督财政资金的分配与运行,能过有效的纠正被监督机构在财政管理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通过财政后期评估,对资金运用成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将有利于提高以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多管齐下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要认识到财政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财政监督管理人员不但要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清楚,还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只有对监管领域充分了解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工作职能。财政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监管队伍的入门门槛,选拔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能熟悉的人员到队伍中来。其次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财政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要提高财政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则应该建立起一套成熟有效的培训体系,让财政监督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业务致使和法律法规变化,更好的发挥监管职能。

(四)与其他部门增强工作协调性,多维监管保证监管效果

除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运转具有监督管理职能意外,审计税务和相应的司法机关同样对经济的运行发展发挥着监督管理职能。在财政监督过程中应该在完善自身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与其他监管部门增加工作的协调性,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监管特长,对财政运转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提高财政监督效力。

(五)增强处理处罚力度,提高被监管部门违规违法成本

首先财政监督工作要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违法必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据相应规定严格处理,对于多次发现违规财政操作的单位或者个人应适当从重处罚,形成一定的执法监督震慑力。其次在处罚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多部门的协作,对于违法人员需要移交其他司法单位处理的,应该对于被处罚单位进行后续跟踪检查督导,保证处罚结果的有力实施。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于整改的后续监督力度,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最终目的就是保障财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经济运行,财政监督部门应帮助被监管部门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并实施及时的后期检查,使整改达到预期结果。

参考文献:

[1]孙亦军.对当前加强财政监督职能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