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实训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42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控制;实训课

电气、工业机器人和机电等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就业岗位都与电气设备有关,因此,电气控制实训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中电气控制实训课的教学,经过多年实践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了解分析教学现状并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中电气控制实训课教学现状

(一)实训基地少,设备维修困难

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电气、机器人和机电等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电气实训室仍是前几年甚至好多年以前建设的,实训基地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比例失调,实训基地数量明显偏少,且受经费、审批等因素的制约,实训设备的购买和更新也较为滞后。同时,电气实训室中的设备都是专业设备,须有380V电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电气设备过了保修期后,其维修就会比较困难,且设备的生产厂家很多为外地企业,造成使电气设备的维修滞后,从而对实训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二)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电气控制实训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一个实训室基本只配备1名实训教师,且需负责其他实训课程的教学,甚至还兼任实训室管理员。同时,大多数实训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基本是到学校参加工作后考取的,并没有行业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讲授的知识多以理论为主,这就使教师队伍在数量和技能上存在一定问题。

(三)实训内容与社会脱节,学生实操能力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电气控制实训室的设备基本是在几年以前购买的,有些新购的实训设备也是教学设备,其主要器件和训练项目仍然是几年以前沿用下来的,与现在社会上企业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已有很大落差。如某高校电气控制与pLC实训室用的pLC仍是西门子S7-200系列的,但该系列pLC已经停产,学生毕业以后基本不会使用该类型的pLC,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脱节[1]。同时,高职院校采用的实训考核方法一般是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来评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注重文字性报告的撰写,忽视实际操作,甚至平时不操作,最后把实训报告上交即可,学生的实训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二、电气实训课程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强化校企融合,培训专业维修教师

高职院校要通过横向联系,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签订合作协议,保证电气、机电等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顺利开展。企业提供实训场地,且企业中有经验的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训指导。同时,高职院校将涉及电气控制课程的各相关专业实训课和理论课进行统筹安排,将实训基地开放化,将理论课在实训室中讲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另外,企业派相关专家来校通过开设讲座、交流研讨会等多样化的形式对电气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使教师对实训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常见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以后在电气实训设备出现一般性问题时,相应教师即可进行维修,如此既保证了教学的正常开展,又节约了厂家的维修成本。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教师双元化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高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机制,派遣电气控制实训教师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锻炼,并对培训过程和结果进行技能考核,从而不断提高实训教师的动手能力,以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兼职教师机制,聘请企业的专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担任电气控制实训课的教师,这就将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带入课堂,能培养出具有实践动手能力,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毕业生。

(三)以就业为导向安排实训课程,完善课程考核标准

根据市场使用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对电气控制实训设备的核心部件进行必要的更换。并根据企业的意见,以就业为导向安排实训课程;同时从细节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工具的清点、实训室的卫生、桌椅的摆放等,让学生在学校就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和工作素养[2]。综合评定学生实训课的成绩,将电气控制实训课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专业成绩两部分,根据操作动手能力、完成项目的程度和实训报告的撰写的比例来评定专业成绩,根据平时的实训态度、上课时的纪律和职业素养等评定平时成绩,最后根据平时成绩和专业成绩评定学生最后的实训成绩。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2

关键词:汽车电器设备实训考核

《汽车电器设备》是高职高专汽车电子专业的重点专业课之一,实践性强是该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教学大纲中规定该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其中实训课为32学时,占总课时的50%,同时大纲还明确要求实训成绩单列。因此,在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环节,规范实训教学管理,推行实训技能考核,制定实训考核标准,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1实训技能考核的目的与实际意义

实训技能考核是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规范实训教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改革实验和实训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和实训,增加工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和实训。实行实训技能考核,有利于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目标。实践证明,《汽车电器设备》实训如不进行技能考核,就会导致实训课出现学生不动脑、个别教师敷衍了事的不良现象,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高职学院要办出特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训技能考核是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实现毕业后与工作“零距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证通过率,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也反映出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质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职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面向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现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书并重的目标,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高职高专汽车电子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毕业时参加汽车维修职业技能鉴定,考取中级或以上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多年汽车中级维修工考证的实践证明,《汽车电器设备》实训的内容又是学生参加汽车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内容。《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中级汽车维修工技能考试试卷》2005722-02中共有五道试题,其中“汽车电器维修”、“启动机检修”和“故障诊断(电路部分)”三道题目都是《汽车电器设备》实训的重要项目。可见学生对《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当然也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适应程度。为使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零距离”的教育目标,必须十分重视《汽车电器设备》等重点课程实训的技能考核。

2实训技能考核的组成和具体说明

实训技能考核包括实训纪律、平时实训考查、实训报告、实训操作考核四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2.1实训纪律(10分)

纪律是保证实训效果的重要条件,如果实训课纪律相对松散,迟到、早退、乱说乱动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实训课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要提高实训质量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为此,实训纪律要与实训技能挂钩。

2.2平时实训考查(10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技能,明确每次实训的重要性,在每次实训结束时向学生提问本次实训有关的问题或进行技能的抽测很有必要,并告知这与最终考核成绩挂钩,这样学生听课会更加认真,注意力也集中。最终根据每位学生的抽查结果,评出他们的平时实训考查分并记入考核总成绩。实践证明,加强平时实训考查能促使学生多动脑、勤动手、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实训质量,保证实训纪律。

2.3实训报告(20分)

实训报告是检查学生实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只有将实训报告作为实训考核的内容之一,学生才会更好地、认真地完成实训报告,从而使实训效果得到巩固。

2.4实训考核操作(60分)

实训操作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平时实训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的要求。考核前,实训室按要求对学生开放,学生根据要求,自行去训练与复习。

3实训操作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

实训操作考核的内容根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及评估规范――汽车电器设备”的要求确定考核项目,每位学生抽签决定具体的操作考核内容。考核教师严格按照《汽车电器设备》实践教学项目及评估规范进行评分。因为操作考核内容由抽签而定,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学生平时必须全面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这符合职业教育中对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要求。

3.1实训操作考核的项目与具体考核内容,见表1所示。

3.2实训考核项目的评估规范与具体要求,以“起动机总成的性能测试”项目为例,见表2所示。

4实训操作考核的具体步骤

《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操作考核一般安排在该课程实训结束时分组抽签进行。当一名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考核时,监考教师视具体情况可以叫该组另一名学生协助该学生应考(抄表、测转速等),但不得提及与应考学生考核有关的问题。考核时每组要求有1-2名教师监考,详细记录考生实训步骤的合理性,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测试结果、分析处理及口试情况等的正确性,并初步确定该考生的分数,待考核全部结束后,监考教师根据考生的考核情况及实训的难易程度综合评定,确定考生的实训操作考核成绩,并以考核成绩的60%填入表3,最终确定该考生的《汽车电器设备》实训总评成绩。

结束语

实行实训技能考核,可以使学生明确实训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实行实训技能考核也必将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刘振闻,陈幼平.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北京:任命交通出版社,2000.

[2]编写组.桑塔纳轿车维修[m].北京:任命邮电出版社,1999.

[3]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S].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复习指导书(汽车维修工)[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3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黄淮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特点,基本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并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以下结合黄淮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改革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课内实训、课程实践和课程论文3个环节。开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内实训

课内实训即以案例教学、项目模拟等方式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课程实验教学,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其内容应包括摄影摄像基础技能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技能训练、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技能训练、播音与主持技能训练、广播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电视节目制作技能训练、纪录片制作技能训练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课堂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训的时间,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内实训要由实践技能强的专业教师或具有地方媒体实战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指导教师,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2.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后,结合具体课程进行的开放性创作实践,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主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例如,对于新闻采访与写作创作实践,可由业界教师带领学生分组深入社会进行新闻采访,再通过稿件编写等对采访素材的后期加工训练,使学生熟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制播流程;对于电视编辑创作实践,可由教师带领学生先确定选题,再进行专题创作,从而使学生熟悉电视编辑制作的环节,提高摄像水平,掌握非线性编辑技术,具备一定的电视作品创作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实践,重点应在锻炼提高学生的栏目与节目策划、脚本编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实践,可在业界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策划广播电视栏目并写出脚本,进而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节目创作,在节目制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节目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综合创作能力;对于纪录片创作实践和电视广告创作实践,重点应在以前各项训练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纪录片及电视广告创作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纪录片创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论文

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课程论文应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等实践活动密切联系,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课内实训和课程实践的效果,并为大四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见习、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和毕业实习。实习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通常安排在第一学年。专业认知实习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地方媒体、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参观调查,听取业界人士的实践工作讲座;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做专业认知报告及咨询指导等。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对专业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感性认识,了解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学习方向,感受业界专家的专业精神,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提高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应要求学生及时撰写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2.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指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编导、摄录、编辑制作等工作,从而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加深专业认知,建立初步的职业观,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定位,并明确自身的不足,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3.专业(毕业)综合训练

专业(毕业)综合训练一般在第四学年进行,是对前三年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综合检验。开展专业(毕业)综合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最好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让学生深入省内外各级各类媒体进行实岗锻炼,并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有效地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意识。

(三)课外社会实践

课外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寒暑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等。寒暑假社会实践,即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深入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并回报社会。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1)专业赛事。专业大赛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实战模拟演练机会,深受高校、业界与学生欢迎。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关键在于赛事的举办目的与组织运作方式。第一,学科专业赛事应与专业课程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例如,DV大赛应与剧本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导演基础、影视短片制作等课程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影视策划、创意、剧本撰写、导演、拍摄、剪辑等方面的能力;广告大赛应与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制作等课程教学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第二,应建立固定的指导教师团队,并安排充裕的指导时间。第三,应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奖励细则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2)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在学生专业社团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并加强与业界的联系。例如,黄淮学院非常影视社、主持人协会、方舟文学社、青竹话剧社、吟诵协会等专业社团的学生,通过参与入驻该校创新创业园的驻马店电视台文艺中心、驻马店新闻网、驻马店手机报的栏目运作与节目制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3)实题项目运作,即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参与社会的实题项目运作,实题实做。在实题项目运作中,应根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应尽量包含不同年级的学生。(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检验。在学生毕业论文撰写或毕业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突出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实题实做,杜绝抄袭和假大空现象,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研精神。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应围绕专业建设的要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具体讲,应有计划地引进专业教师,并选派专职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应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到媒体顶岗锻炼等方式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应积极邀请媒体界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主动聘请他们做专业实务课程的兼职教师;应培养一批专业建设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组建专业核心课程“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媒介技术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在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既要注重高端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引进高性能先进设备,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尤其要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充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需加强与高校周边广播电视等新闻单位的合作,通过合作发展联盟创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要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电视台等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

(三)强化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实验教学中,应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封闭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推行教学内容开放、师生交流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和项目带动的实地现场教学;应完善考试考核方案,注重过程管理,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实践的态度、实践能力及其提高情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等。

(四)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4

关键词卓越绩效模式电网支撑企业管理体系

一、引言

卓越绩效模式作为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经营绩效目标,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电网企业发展路径相匹配,故在电网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是其必然选择。

国网天津物资公司通过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践应用,推进卓越绩效模式与专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并形成固化工作机制,建立了“测量-评价-改进-提升”常态化闭环模式。本文以国网天津物资公司为案例,探讨电网支撑企业卓越绩效实践应用方法,以此为同类型企业提供可借鉴路径。

二、建立柔性组织构架和特色管理机制

(一)建立柔性组织架构

为保障卓越绩效模式顺利导入,国网天津物资公司构建由公司“一把手”牵头的卓越绩效三级柔性组织体系,明确各层级组织责任,实现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改进短板、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目标。

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组成,负责统筹各项工作并审定项目实施方案、听取汇报、提供决策支持和指导。工作小组由各部室领导组成,负责各项工作具体开展、编制项目整体方案及进行质量监督、组织协调外部机构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汇报工作进展。跨职能联络小组由各部室专业骨干组成,全程参与报告撰写与材料收集工作,负责卓越绩效模式在本部门推广与实施。外协专家由外部专家组成,负责模式导入的前期培训、报告统稿、模式落地服务及技术支持(柔性化组织体系见图1)。

(二)建立特色管理机制

1.多维度宣传营造卓越氛围。公司围绕卓越绩效体系多维度开展宣贯,有步骤、有目的地将卓越绩效理念灌输于员工。首先,通过卓越项目启动会、培训会、公司内部网络平台介绍卓越绩效开展情况及成效,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其次,充分发挥工作小组及跨职能联络小组的专业优势,研究部门管理与卓越绩效模式的深度融合机制,制定改进方案并在内部推广。另外,总结工作经验,提炼卓越管理典型案例,加强集团内部的经验交流,实现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全方位培训管理,提高全员卓越意识。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导入与实施,针对项目开展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措施。

理念导入阶段,本阶段培训主要面向自评报告撰写人员组织开展相关数据资料收集、卓越绩效自评报告撰写、方法工具使用等培训。实施评价阶段,通过聘请外部专家或参加权威机构举办的自评师培训班的方式培养内部自评师,培训对象为公司四级四类专家人才及青年人才骨干。深化落地阶段,该阶段培训主要是在自我评价和综合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三集五大”体系运行要求,建立评价、改进、推广的应用工作机制,对各部门进行培训宣导。

3.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卓越绩效落地。物资公司在开展自评过程中运用项目过程管理模式进行管控。首先,在项目开展前期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卓越绩效三级柔性管理组织。其次,形成项目阶段性汇报机制,定期汇报项目进展及完成情况,针对问题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再者,形成项目质量管控机制。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整体评估和监控工作,协调外部专家针对项目进度、质量,以及人、财、物配置和整改情况等进行监督管控。

4.投入“三专”资源,保障预期成效。为了保障卓越绩效模式在公司的顺利开展,公司倾斜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人才保障方面,选拔公司四级四类优秀专家人才及各部门青年骨干参与自评及实施,培养内部自评师团队。在资金保障方面,公司领导划拨专项资金,印制宣传品、组织培训、聘请专家等。物力保障方面,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卓越绩效模式建设,调动公司及各部门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项目开展提供坚强的物力支撑。

三、物资公司卓越绩效模式的构建

(一)模式导入

1.注重前期导入宣传,根植卓越绩效理念。物资公司以《国网天津电力19580》评价要求为依托,深入解读国网公司下发的卓越绩效《导则》《大纲》,并采购《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物》(质协第二版)下发各部室,结合物资公司业务特色编制卓越绩效宣传培训手册、卓越绩效评价实施指南、卓越绩效自评模板等材料,组织公司四级四类优秀人才及各专业青年骨干参与培训,提高对卓越绩效体系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卓越管理思想的传播和应用,营造追求卓越的工作氛围。

2.制定“拼图式”矩阵,无缝衔接准则要求。物资公司作为国网天津电力的物力支撑企业,区别于供电企业常规部门组织架构,部门构成以业务开展“链条化”分工为主,无法借鉴供电企业某个部门牵头负责整个章节的常规做法。

物资公司以《国网天津电力19580》为依托,结合公司业务及管理实际,将7个类目,23个评分项,43个着重方面,140个“如何”进一步细化,制定具有物资公司特色的卓越绩效导入工作矩阵图,采取“拼图式”点对点应答模式,开展材料收集,化整为零进行整合。

3.超前构建Kpi指标体系,提升卓越绩效自评速率。战略指标体系是评判公司卓越运营成效的标准和手段,物资公司因职能定位,前期并未制定战略目标及支撑战略目标的关键指标体系。为更好地实现卓越绩效模式的有效落地,物资公司以国网天津电力使命、愿景、价值观为前提,定位于为电网建设和国网电力发展提供坚强物力保障,加快构建卓越供应链体系的战略目标。

(二)测量评价

通过深入研究卓越绩效模式的内容,选取适合本单位工作性质的视角,结合本专业“五位一体”平台建设成果,侧重特色支撑展开应答。以撰写报告为契机,深入了解公司内部情况,展示优势、定位短板、改进提升,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辅助。

1.制定“里程碑”节点,完成任务分解。以卓越绩效导入工作矩阵图为依据,按照任务分工和评价工作步骤,将相关标准要求和工作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形成自评工作清单。制定自评工作计划并编制甘特图,明确里程碑节点,有效推进自评工作的开展。

2.遵循卓越评价原则实施资料收集。跨部门联络小组和部门按照自评计划和分工,对照物资公司卓越绩效矩阵图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提炼具体做法、优势亮点、短板不足。

3.发挥内外部专家团队作用,合力开展综合诊断分析。自评报告完成后,由专家团队针对物资公司自评报告,按照“评分要点”和“评分过程”的要求,C合诊断分析公司现状,系统分析公司在业务开展、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改进机会,对公司管理成熟度和绩效卓越度逐条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形成评审反馈报告。

在综合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物资公司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体制、机制、方法的角度提出系统性的优化建议,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弥补短板。

(三)改进提升

根据自评结果,结合“三集五大”运行要求,分析专业管理优势和短板问题。针对管理优势,提出巩固措施,进一步保持提升;针对短板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推进集中整改,系统改进、提升管理水平。

根据改进难度和效果,平衡改进方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定改进机会的优先次序,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将改进工作与“三集五大”体系深化完善、“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深化应用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落实改进措施。

(四)持续优化

1.总结卓越绩效模式经验。全面总结公司开展卓越绩效体系的应用经验,根据各专业卓越绩效评分情况,挖掘专业管理优势,形成实施卓越绩效体系应用经验;结合“三集五大”体系运行实际,发现总结管理优势项目,提炼卓越管理案例。建立最佳实践经验库,加强成果共享与工作交流,提升卓越绩效体系应用水平。

2.构建卓越人才梯队。以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为契机,培养一批懂评价方法、熟悉管理规则、业务精湛的卓越管理人才队伍。构建跨专业、跨部门的柔性化管理团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完成好《卓越绩效模式基层落地自评报告》和《卓越绩效模式整改提升报告》的撰写和导入工作,完善知识沉淀,形成与本单位融合的特色经验和亮点,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备力量(支撑单位卓越绩效导入模型详见图2)。

四、卓越绩效模式实施效果

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部运营体系更加优化

天津物资公司各部门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内部运营相关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投资计划与项目计划执行准确率、物力资源管理任务完成率、履约完成率、协议库存完成率、供应质量完成率、集体企业关键指标完成率连续3年取得100%的好成绩,企业负责人同业对标位列国网第一方阵。

(二)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通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规划,人力资本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100%,人才当量密度连续3年以0.4%~0.6%/年的速度递增。在创新成果方面,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近3年公司科技创新任务完成率、信息通信任务完成率均为100%。

(三)客户服务品质提升

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物资公司重新划分关键顾客群体,建立完善一系列客户服务标准及流程,努力提升客户支持服务满意率,近3年客户调研满意率均达到100%。

(四)经营效益提升

天津物资公司在卓越绩效模式开展下,经营效益稳步提升。通过优化内部财务管控,物资公司可控费用指标较去年有大幅提升,项目预算执行率近3年稳步提升(卓越绩效实施成效示例图见图3)。

五、推广建议

(一)制定支撑战略目标实现的战略绩效指标体系

建议同类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构建明确的战略绩效指标体系。天津物资公司基于国网天津电力“十三五”战略规划,定位于为电网建设和电力发展提供坚强物力保障,战略目标为加快构建卓越供应链体系。为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责任书》、内部对标、年度重点任务等,制定战略绩效指标体系。

(二)内部市场分类及核心业务过程识别建议

针对内部市场分类,建议分别从全年供货金额总量、区域发展重要程度、电网工程重要程度三个维度用综合因素法确定关键顾客群,通过交集选取法,确定关键客户、次重要客户及一般客户。

针对公司核心业务过程识别,建议应用aRiS“房式结构”理论,识别战略与决策、计划等19个过程。采用价值链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将有效支撑战略关键绩效指标完成的8个过程确定为关键过程。

(三)关键绩效指标测量建议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设计技能训练

一、高职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宏观上可分为课程课堂实践教学、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几种教学模式。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种教学模式又分别进行了微观设计。下面针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分别进行介绍。

1.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本专业高职教育教学设计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独立于理论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之间的相关度较强。在实践教学设计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实践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2.根据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要求制订基本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基本技能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是各工科专业学生所应有的共同能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开设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绘图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并具有查阅元器件手册的能力;通过了解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测量;通过线路板的焊接,掌握电子产品制作的基本要点和技能。

3.按照职业岗位专业能力需要制订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技能是指胜任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能力。对于本专业学生,除具备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外,还应有电子产品辅助开发能力、电子产品单元电路设计能力、电子产品使用、维护与维修能力等专业技能。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途径

本专业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采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借助于集教与学、学与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来组织和实践教学。首先,通过实训室的实验对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实训中心(工业中心)的仿真教学感悟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操作技能、专业技术,获得对职业岗位的初步认识;最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造就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教学环节在操作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渐进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养成能力和相关素质的学习规律。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

教学管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因此,要保证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进行,必须有完善可靠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突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计划中,首先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大纲,编写出适合实践教学的讲义或教材,然后再根据具体课程及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分类管理。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估与考核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与评估是实践教学管理中最敏感的环节,它对教学双方都起着指挥棒作用,影响教学的全过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考核的重点放在核心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上,既要考出实际能力,又要避免敷衍了事走过场。对本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环节的评估主要是检查实训项目单、卡和报告等实训项目教学文件的完善情况;对校外实习、实训教学的评估,则要求必须具有实习(训)教学大纲、实习(训)计划安排、实习(训)指导书、实习(训)日志、实习(训)报告、实习(训)单位评价、学生考勤和实习(训)成绩单以及实习(训)工作总结等。

对实践教学的考核进行改革,强调采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效果分析等方式,对考试内容的要求是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操作技能,还要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对考试形式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要求,而是随着考试内容的变化,可采取笔试、动手实操、产品制作、课程设计、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工程问题等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测评。例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点建设课程“电视技术”实践教学的考试改革中,主要是以综合操作技能考核为主,辅以问答口试。考核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元器件识别与质量鉴别,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视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中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鉴别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5%;二是仪器仪表使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常规电子仪器仪表的功能及正确使用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0%;三是电视机常见故障的检修,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视机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25%;四是故障分析与检修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电视机常见故障的分析判断及检修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占技能考核总成绩的30%。上述四项考核内容要求每位学生在2小时内独立完成。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6

[关键词]任务驱动实践教学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史新浩(1970-),男,山东莱西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等职业教育;周志红(1975-),女,山东安丘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山东潍坊261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482,课题主持人:史新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24-02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

1.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大一新生在专业认知、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认知模糊、过分依赖、择业偏执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入口教育教学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进行教学体系设计。有的学校对专业认知教育主要是以集中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或者一次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完成。有的学校的企业认知和职业认知教育要么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要么开设时间滞后。专业入口教育教学薄弱致使学生头脑里缺乏对企业和会计工作的整体认知,无从感知专业学习与日后工作的紧密联系。这不利于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不利于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

2.校内实践能力训练效果不理想。笔者对国家示范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课时比例不到30%,虽然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0%,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课时为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环节的课时。校内实践课时安排不足,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另一方面,校内实践训练多采取先理论课程学习后集中实训的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在联系。其明显弊端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对业务处理掌握不扎实,面对实训业务单据时茫然无措;负责任的教师会分析讲解经济业务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账务处理,不负责任的教师会直接告知学生答案,由学生根据答案完成账务处理。

3.专业顶岗实习难以实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和会计岗位的敏感性,使得企业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普遍持谨慎或拒绝态度,学生成批量顶岗实习更不现实。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利用亲朋好友的关系找到实习单位并得以在会计岗位实习。有的企业利用学校举办招聘会的时机选聘学生实习,以便将来留用,但企业数量和岗位数量极其有限。笔者所在学校2012届毕业生双选会上,招聘会计人员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18.36%,招聘学生数量占比就更低了。如何落实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成为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

4.毕业论文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了与本科院校相同的论文形式,即让学生撰写纯理论性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单一,内容类同,抄袭严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是极不适应的。高职院校应敢于打破常规,从不同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训练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

“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三、“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

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

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

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四、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实践教学体系中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对每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作出客观公正的考核与等级评价,并记入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档案。

1.建立实践能力评价档案。为每名学生建立会计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档案,档案中详细记载三年期间每一实践模块中每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

2.确定考核成绩和评价等级。根据学生出勤、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实训作品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来确定考核成绩,其中,专业入口教育模块:出勤成绩(10%)+专业认知体会(20%)+企业认知体会(30%)+职业认知体会(20%)+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20%);“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出勤成绩(10%)+实训性任务评定成绩(40%)+学习性任务考试成绩(50%);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和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出勤成绩(10%)+学生相互自评(30%)+指导教师评定(60%);顶岗实习模块:出勤成绩(10%)+真实性会计作品(60%)+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30%);毕业论文模块:专业相关性(20%)+有的放矢、言之有物(40%)+所思所想、所感所悟(40%)。依据考核成绩确定评价等级,考核成绩(90—100)为优秀,(70—90)为良好,(60—70)为合格,(0—60)为不合格。

[参考文献]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7

今年以来,我们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项目带动,完善制度,创新服务”为指针,紧紧围绕“两抓整推”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开拓创新,努力进取,较好完成了上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立足市情,着眼大局,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服务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1、

跟进新上项目和新建企业,积极提供各类人才服务。走访工业园区风电企业,了解企业规模现状和用工需求,及时掌握企业信息,并将人才中心业务打包向企业进行介绍和推荐,解决企业从招聘员工到后续服务的一系列问题,受到了企业好评。继续加强与外省市企业的联系,拓展业务范围,拓宽就业渠道。与额济纳旗三和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有限公司等5家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输送劳务用工合作机制。为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酒泉生产基地等长期合作单位代招工作人员,按照要求,组织筛选应聘者,累计为代招17人次,成功推荐就业并由派遣部签订劳务派遣协议15人。为求职者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机遇,也为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创造了条件。

2、以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市场建设步伐。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确定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项目工作,局领导主动出击,多次到省上进行对接,积极与市国土局、规划局进行协商,争取对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支持,特别是康市长上任以来,非常关心市场建设,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现土地已经基本确定,市场可研工作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市政府发文既可进入实施阶段。4、充实服务内容,不断完善人事和人才派遣工作。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将档案室现存档案进行清查,重新规整存放,登记造册;建立了档案室存放记录单,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严格化、正规化;对零散调档函件进行清理规整,建立了电子版调档函信息登记表,为以后随时查阅提供了方便。办理了酒泉卫校、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人民医院、惠民医院、阿克塞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及县市已落实就业单位学生档案转出和手续。与农业发展银行酒泉市分行及各县市支行续签了劳务派遣协议,与本草御颜美容中心、甘肃鲁能酒钢风力发电公司、华润电力风能(瓜州)有限公司,兰州银行酒泉分行等单位进行衔接,与华润电力风能(瓜州)有限公司和兰州银行酒泉分行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及时核发各派遣单位员工工资,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认真做好金风科技、鼎新风电两家风电企业第四、五批新录用人员体检、入职等工作;上半年共办理档案201件,转出档案559件,单纯保管40件,办理单位1家,办理录干12件。

5、及早着手,认真做好大学生报到就业相关准备工作。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切实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继续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报到、推荐就业等相关服务,并加强后续管理。上半年累计办理往届毕业生报到登记125人,办理毕业生改派换发就业介绍信35人。同时,今年大中专毕业生报到高峰即将来临,为了做好今年的报到工作,我们及早着手,清理了档案室,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提高了服务意思,为全面做好报到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管理,细化措施,不断推动各项业务健康发展2、巩固传统培训,认真做好职称计算机培训考试工作。在做好传统培训的同时,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条件,开辟培训工作新的领域。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培训,不断提高讲课人员的授课水平,加班教学管理,强化服务,督促授课人员认真备课,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学员的接受水平,调整授

课内容和改变授课方式,上半年共开展培训3期,共3个班次,参加培训330人;与职称科配合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考试2次,立时8天、54场次,考试人员达640人,共计模块1714个。配合局工资科完成了机关事业单位技师考试的监考工作。

3、完善制度措施,认真开展非公经济职称评审工作。随着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吸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继增加。为了更好向非公经济单位和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全方面系列化服务,我们不断健全完善评审制度,加强对档案材料及学历的审核,保证了职称评定的真实有效,并对初评会评审通过人员发放了资格证书。上半年共收集非公单位初级职称评审材料7份。5、突出人才特色,全方位提供人才信息服务。一是继续加强人事人才网站建设,每月定期对中心网站、局域网和计算机进行检查维护,如出现问题随时进行排查处理,解决存在的故障,上半年共对服务器维护12次,中心办公计算机维护17次,人才中心登录文章137篇。二是切实加强人才广告公司的管理。不断更新版面,改变设计风格。重新修订发行人员考核办法,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责任明确,并不断加大抽查力度,保证了发行工作的落实。积极拓展新业务,给区委组织部制作挂历1份,完成了杏花村宣传彩页制作,一至五月份共发行广告23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期,上涨26%。三是继续办好就业一信通。及时提供招聘信息,保证每天更新信息内容。四是加强人才招聘广告审查。继续加大对已经监管起来的主流媒体单位的监督和检查。赴市电视台、广播电视报、酒泉日报、飞天周刊等媒体,通报各个媒体的落实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招聘单位前来办理审查手续,上半年累计办理广告审查共9件。

三、健全制度,加强激励,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8

【关键词】激发兴趣讲求教法实训报告

电工实训教学是技工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来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根据教学目标,电工专业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和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都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完成。近年来,针对中技生的实际,笔者在实训教学中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求教法,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

中技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重文轻技”思想严重,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工专业,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对学习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训的效果。作为一个电工实习指导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笔者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

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我便在实训课中先进行课题分解,针对具体课题,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能时,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学不到什么东西,甚至还因此划伤了手,感到非常厌烦。我及时抓住这一苗头,困势利导,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闸刀熔断丝经常烧红熔断等故障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最后,归纳出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接点不牢靠而引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一旦通流后,就会出现上述现象。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解决家庭线路故障的实际问题。

2、重竞赛以激活兴趣

青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我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实训课的学习,形成实训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二、讲求教法

1、实训与讲授相结合

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训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自制教具讲清原理。例如: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中我将所有触头、开关做成活动的,在原理讲解过程中,我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劝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的连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把学生带进了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对一些复杂的线路,我先让学生在实训室用软导线亲自动手接线,并进行检测验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在电工实习工位,并配有一块木制板和一件实习器材,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训操作中所有导线全部彩独股塑料硬铜墙线,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并要求走趋于合理,并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和技巧。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

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

3、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实习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在教学中,我根据所确定的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教案的准备,示范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到教后小结等环节,都坚持严格要求。

三、实训报告制度

实习报告包括四方面的内容:验证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训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反馈。每次实训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回过来反思:今天我学会了什么?元器件识读、器材性能的检测有没有过关?装接工艺有没有问题?短路问题如何避免?开路问题如何检测?一些基本电参量是否会测?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否对具体的实训对象进行一些优化、改进?能否将此实训对象整体或部分转接到其他的应用电路中?每完成一个电路都让学生作些思考,使学生由实践到理论、边实践边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校的一些实训设备和器件出现了故障,我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修理,不仅为学校节省了许多开支,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技工学校的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的发挥出来。我个人有这种的认识: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性。例如:笔者在讲授“电力拖动”的内容时,对于学生一些异乎寻常的观念和设计方法以赏识的态度看待,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要求自己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诱导的教学态度保持学生创造性的幼苗。对于学生设计失误和实训中的过失给予谅解并赞赏其勇敢精神。通过自己的实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在实训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参考文献:

[1]崔琪高:职电工实训教学改革探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任晓敏:关于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陕西教育》,2013年Z2期.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9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建筑电气工程的原材料质量采购过程不透明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工程人员,如果没有合格的原材料,他也无法造出安全可靠的房子。同理,原材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来说,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这不仅因为原材料的优劣决定了成果的合格与否,而且关系着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原材料问题表现在采购过程、以次充好、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上。原材料的采购中存在的普遍的回扣现象,采购人员受高回扣利益的驱使,欺骗企业与一些不正规的厂商签订购买合同这就使大量的不合格产品用在工程上,影响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如果企业没有很好的区别,很有可能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这些都有可能对电气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粗制滥造,管理混乱建筑电气工程的最终成果是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才能完成,最终为使用者验收。毋庸置疑,施工过程的管理秩序,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等因素都对最后结果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的建筑电气施工过程则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线路的设计和铺设上存在施工不严的现象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此问题,厚壁钢管对焊连接,会产生内部结瘤,使穿线缆时损坏绝缘层,薄壁钢管熔焊连接会产生烧穿,埋入混凝土中会渗入浆水,导致导管堵塞。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发生的。二是照明器具安装存在问题。照明器具的型号、规模和安装都是需要专门设计的,然而很多时候工程师却没有重视这些问题。

从质量管理角度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对策分析

电气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责任心及工专业素养作为一名专业的电气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的责任心。这就要求应对所承担的电气工程负责,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地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签证、进度、安全等管理工作。这里要特别强调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问题,因为很多建筑电气工程出现事故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知识不够,而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根本不重视手头上的工作,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这个问题值得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重视。与此同时,专业的电气施工人员还要不断学习,落实和强化新的知识。现阶段强电各系统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电气设备、材料及元件种类繁多,要全面掌握各种电气产品的性能,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积累经验,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强化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控制施工过程,保证最终结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程序,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从整个施工过程着手,把质量管理贯穿到所有的施工程序之中。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作为一名电气技术人员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技术能力的提高。其次,对于工程要求比较高,对人员要求也比较高的项目,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对技工进行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加强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安全是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来说,安全尤为重要。这里的安全,不仅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而且还指使用安全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工作报告。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首先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相应的规范的工作措施,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训练和培训,同时要强调施工的程序性,杜绝赶快超快的现象发生

wisemedia

电工专业实训报告篇10

关键词: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面向应用

作者简介:任蕾(1979-),女,山东淄博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上海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67-02

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4G/Lte、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3D打印、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为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的科技英语学习带来了新的资源,同时也为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笔者所在的院校,该课程被设定为限选课。同时由于“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特点,其很难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把该课程简单的认为是英语课,学习目标不甚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该课程的学时一般为36学时,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大受影响。但该课程中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该课程的涉及面极广,几乎涵盖了学科中的每个领域,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

“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所必知的英语术语与语法知识,鼓励学生为参与国际化学术交流和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科技英语基础,并使学生能运用各类电子资源获得最新的国内外专业前沿动态和最新学科研究动向,[1]同时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掌握初步的科技论文写作技能,特别是掌握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其中,在“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中,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包括:该领域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摘要的撰写、科技文献综述的撰写、讲稿制作与做报告能力的训练等。在通信与电子信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上述面向应用的教学目标日益重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

传统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的教学方法为:词汇+翻译+语法,同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对专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该课程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3-6]为改变科技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面向应用的教学部分进行了大量实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探讨了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与传统的词汇+翻译+语法的教学内容不同,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综合性更强,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要求都更高,同时该教学内容应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文献检索

本文中的科技文献主要包括各类专业相关的期刊文献、会议文献、技术报告、国内外专利、相关图书、产品技术说明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该领域的英文文献大量涌现,要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往往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而阅读的第一步即检索文献。该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从海量的数据库中快速、准确地检索到需要的科技文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大量资源,通过指定主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2.科技文献阅读

由于有大量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和词汇,面对英文文献,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文献的内容。因此让其在文献阅读中熟悉和掌握词汇即传统的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面向应用的科技英语教学内容的重心之一。由于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大量专业词汇是由词缀等合成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的训练效果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好。

3.科技文献摘要撰写

撰写科技文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其中摘要的撰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英文摘要是每个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因此,科技英语课程中也将其作为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该能力训练与文献阅读可同步进行,通过大量阅读、学习来完成摘要撰写的任务。

4.文献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是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中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文献综述,才能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而本能力的训练是以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为基础的。在该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并不限制学生仅参考英文文献,可以通过检索和阅读部分中文文献进行,这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可通过中英文献对照,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科技文献的内容。

5.讲稿制作和做报告能力的训练

为使学生适应专业发展及学科的国际化,方便今后进行学术与科技交流,培养学生进行讲稿制作与做报告的能力是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该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开展seminar式的教学活动,特别适合科技英语类课程的开展。

这些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吸引学生,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继续进修均有益。在笔者所在高校,该课程的学时一般为36学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面向应用的教学学时提高到12学时,即在详细讲解常用的专业词汇和重点文献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面向应用的教学上,并要求每位学生提交相关的大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参考。

二、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要顺利开展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应由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尽量让学生多参与,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第一,针对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内容。首先需要学生熟悉数字图书馆中的各类资源,即能熟练的使用这些资源,根据主题和关键词进行快速、精确的科技文献检索。目前这类专业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资源、维普电子资源、ieeeXplore、eiVillage、iSiwebofScience、Springer、ScienceDirect、proQuest、Hanspublisher、SLCC(Springer+Kluweronline)等论文、专利和技术标准数据库,同时美国专利局和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搜索也包括在内,这些电子资源基本能涵盖各类文献。此外,通信与电子信息类科技公司的英文网站也是技术资料检索的重要来源。

第二,熟练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目前笔者要求学生主要会使用Google和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文献,特别是会使用Googlescholar,将其作为图书馆中的数据资源的补充。

第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分析法讲解摘要写作方法。以多篇中等长度的英文科技文献为例,该类文献包括已发表的科技论文,也包括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这些示例让学生掌握摘要写作的基本要点,然后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

第四,文献综述是在检索并阅读大量科技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首先要求学生准确搜索文献。由于学生对文献综述不熟悉,笔者在教学中给出相关的范文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主题自行撰写。

第五,讲稿制作和做报告不仅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要用到,参与各类竞赛答辩也要使用,因此如何制作吸引人的讲稿,并出色的做报告十分重要。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做报告的活动中,并每两周安排2~3位学生制作讲稿并报告主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同时一起对讲稿和报告的过程进行评点。

第六,通过布置大作业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要求,布置了相应的作业,每位学生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基本均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是选择通信与电子信息类领域的一个主题,可以是教师指定主题,也可以自选主题,这些主题都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热点主题。二是就选定的主题,检索相关科技文献。对文献检索的具体要求是:检索文献不少于20篇,考虑到学生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求检索英文文献不少于15篇,同时需给出每篇文献的检索方式,即关键词和搜索的数据库等。三是对搜集的科技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和撰写综述。撰写综述是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中规定的任务之一,借助本课程作业,可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尽管撰写文献综述有较大的难度,但笔者认为给学生提供认识、训练的机会十分重要。另外,在作业要求中笔者给出格式和具体的综述写作大纲以供学生参考。四是制作关于该主题的讲稿。具体要求是学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其选择的主题制作讲稿,该任务将对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申请创新类课题答辩,乃至今后工作都有所帮助。同时,选择或者指定部分学生在课上时间汇报主题内容,其他学生参与讨论,这样的形式弥补了该课程枯燥、参与性低的缺点,并以类似seminar的形式,让广大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向,具有通过文献阅读进行科普的作用。

三、结束语

笔者结合在“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该课程中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这类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同时,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给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值得今后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霞,王娟.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李丹.通信工程专业科技英语教学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7):143-144.

[3]李大鹏.电子信息专业科技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激励式教学特点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85,187.

[4]陈榴,戴韧,杨爱玲.关于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85.

[5]丁洁,吴冬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