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十篇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十篇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8:27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1

一、“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的必要性

(一)中国近现代史深受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纲要”课离不开对世界历史的阐述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针政策是深受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特点决定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寻找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反映了这一要求:割地、赔款和开放通商口岸。帝国主义时期,垄断组织产生,推动着资本主义列强加强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因此,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试图把中国瓜分完毕。

中国现代史是1949年以来的历史。新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其内政和外交都离不开国际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重大事件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都影响着中国政府的决策。如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公开号召所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反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国建交,导致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呈现“一边倒”的形势。

(二)增强大学生对祖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纲要”课离不开与世界历史的比较

“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有助于更好地阐述中国特殊的现代化历程。而这些特殊性正是“纲要”课所要讲授的重点。有比较才有鉴别。在“纲要”课教学中,把“三大选择”与世界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比较;首先,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历史的必然性,理解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事件本身的局限性和深刻意义(如民族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等)。

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知道今天社会主义成就的来之不易,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对祖国建设和发展的责任感。其次,通过这一比较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客观规律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祖国未来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自信心。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历史观和世界观,“纲要”课离不开与世界历史的结合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但不一定有正确的历史认识;要获得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依靠正确历史观的指导。科学历史观是正确厘清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的一把利器,只有采用科学的历史观,才能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只有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用全面的而不是只局限于中国的片面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使大学生认知有深度,思维有广度,分析问题科学全面。况且新一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社会上各种思潮泛滥,文化日趋多元,且国际化程度已非往日可比拟,“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史观,具备放眼看世界的广阔视野。

二、“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的结合点

(一)背景分析结合同时期的世界背景,更好地解决“为什么”

背景分析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把中国的历史置身于世界历史背景下,有些很难理解的背景和原因就会明朗多了。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这一章的背景介绍,就是利用了中国封建社会日渐衰落和西方资本主义日渐上升的比较,使大学生意识到当时中国是怎样落后,落后在哪里: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而英国却在1640年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号称头号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在这个入侵活动中,英国走在了最前面。在亚洲,英国占领了印度,并入侵阿富汗、新加坡和缅甸等国家,下一个侵略目标就是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认识马克思主义,并有很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挽救中华民族的法宝。在探究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原因的同时,应该结合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背景。因为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内忧外困的国情和中国非常相似。俄国曾经是欧洲强国,但在19世纪末叶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国力和提升国际地位,沙皇先后通过了彼得一世改革、叶卡捷琳娜改革和1861年改革等,逐步废除封建农奴制度,直到20世纪初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然而,即使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俄国,经济仍然落后,内忧外困的局面迫使先进知识分子再次寻找国家出路,最后在列宁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学习西方屡遭失败、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失望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看到了新的曙光:同样是封建压迫严重,同样是经济文化落后,既然俄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解放,中国的出路也就近在眼前。

总之,将背景分析置身于世界历史背景下,能让大学生易于理解,思路更加清晰。

(二)阶级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相同阶级,更好地解决“是什么”

2007年,原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提到:“纲要”课老师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斗争的历程和经验教训;通过比较地主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让大学生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有三个阶级:农民、地主、民族资产阶级。对于这三个阶级以及他们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探索,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熟悉,再去详细地讲授其中的历史过程是无法与专业的历史类课程相区别的。况且“纲要”课程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更多地应该分析这三个阶级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阶级局限性,而把这一分析置于与世界相同阶级的比较中,更能体现这一局限在近代中国是无法克服的。例如,分析中国的资产阶级时,可以将辛亥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双方的相同点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走武装起义的道路,矛头直指本国的封建主义;不同点可以从时代国情、领导力量、舆论准备、依靠力量、革命地点等方面入手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18世纪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经过原始积累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这场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左、中、右三个阶层的资产阶级都参加;而不像中国只有革命派孤军奋战。舆论准备是声势浩大、响彻欧洲的启蒙思想,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况且革命地点首先是巴黎———法国的首都,政治心脏。以上内容给大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原因就一目了然。

总之,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比较这三个阶级,结果或有一样的,或有不一样的,但都能使大学生在视野开阔的前提下更深刻地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原因。

(三)事件分析结合其他国家的相似事件,更好地解决“怎么样”

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相异,对于同类型事件的解决,各国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在分析“纲要”中涉及到的事件时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让大学生理解和体会事件处理的必然性。例如,在讲授中国怎样建立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就可以结合苏共二十大后,1956年“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来解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1956年6月28日,波兰波兹南市工人为减税和增加工资而举行了游行示威,示威群众与波兰执政党———波兰统一工人党派来镇压的军队发生了,酿成了震惊世界的“波兹南事件”。这一事件是1948-1953年间波兰模仿苏联模式所造成的恶果。1956年10月19日至21日,波兰顶住了苏联的压力,选举了主张走波兰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

1947年以后,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不顾本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并且大搞个人崇拜和极权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更伤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于是,在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匈牙利发生了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称“匈牙利事件”。为了缓和矛盾和稳定局势,新上任的领导人纳吉在“告匈牙利人民书”中向人民承诺:政府“走符合我们民族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匈牙利道路”。

总之,把对事件的分析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在同类事件中寻找恰当的例子来佐证,就比对单一事件的分析有更强的深度,得出的结论有更强的说服力。

三、“纲要”课与世界历史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止陷入讲授历史的误区

“纲要”课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讲“纲要”,是为了让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所以,“纲要”课教师在选择世界历史内容时,要严格遵循为教材内容服务的原则,防止陷入讲授世界历史过程的误区。把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同阶段的比较作为教学内容是万万不可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作用等方面。

(二)防止喧宾夺主

喧宾夺主,这是“纲要”课教师在教学时切忌的一点。这里的“主”是“纲要”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思想,这里的“宾”是世界历史。“纲要”课的教学结合世界历史背景会使大学生很容易理解一些单凭中国近代史无法深刻明白的道理。但是,一堂课上如果只详细讲述世界历史的相关部分,占去课时的大部分,把大学生的思路引到与本节内容无太大关系的细节上去,即使讲得很精彩,也注定是失败的。所以,“纲要”课教师在备课时要协调好“主”和“宾”的关系,时刻切记“宾”是为“主”服务的,有些细节该省则省,不要一味地追求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三)既防止浅尝辄止又防止过犹不及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间事件学习策略

一、历史时间的掌握方法

学习历史,首先要掌握历史时间。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可以这么说,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再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学习了。唯其如此,历史时间的学习就有了不可低估的价值。为了更有效地掌握历史时间,学习过程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历史时间的顺序性特征:所谓顺序性是指历史活动时间的更替承接。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亥革命等,是按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的时间先后顺序更替的。在这一更替过程中,外国侵略的逐步扩大加深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前赴后继,脉络清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按照时间顺序学习历史既与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学习心理相贴近,也符合循序渐进性的学习原则。

2、揭示历史时间的连续性特征:所谓连续性是指历史发展的起止、持续时间的长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快慢,有助于人们从现象人手探明历史本质。如我国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结束,长达2000多年之久,这就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为什么这么缓慢?美国从1783年获得独立至今,也不过200多年的历史,是什么原因使其发展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呢?

3、分析历史时间的阶段性特征:历史是一个呈阶段性发展的曲折的变动过程,在不同阶段上历史发展表现为或上升、或下降、或迂回的趋势。在历史学习中以时间划分历史阶段是基本的学习手段。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可划分为1910~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中期和后期等模糊时间概念间的转换。如618年是7世纪前期,1868年是19世纪中叶,再加下列选择题,也是考察这种技能,公元前594年是:①公元前5世纪,②公元前6世纪初,③公元前5世纪末,④公元前6世纪末。

二、历史事件的掌握方法

1、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

(1)弄清历史背景的位置背景出现在事件之前,因此,历史课本中都是放在事件经过前面来叙述。但是,这种先背景后经过的顺序安排,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的背景放在事件经过的前一章节来讲,大的事件往往如此。

(2)分析历史背景的性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需要分别弄清楚,而且要弄懂彼此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有如下几方面的背景:一是自然地理环境,这对事件发生不是起决定性作用,但它对事件发生是有影响的,有时甚至起重大作用。如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路中心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英国正处于大西洋沿岸。这就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出现圈地运动的背景。二是经济基础。三是政治条件,包括当时的社会矛盾斗争和战争等。四是文化思想因素。如文艺复兴的一方面背景是西欧经历了一个文化低潮,教会垄断文化教育,束缚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

(3)了解背景和原因的关系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具体的事实,后者是抽象的观点,是从前者概括出来的,所以原因寓于背景之中。因此我们要把两者统一起来,以原因观点统帅背景,用背景的事实论证原因。

2、掌握历史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经过是事件的中心。事件是背景、原因的必然趋势,历史意义又寓于事件的经过之中。因此,学习好历史事件最重要的是掌握事件的经过。

一是要素法:事件经过的基本要素最主要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在学习每一历史事件时,都把这些要素找出来和写出来,可写在书旁,也可写在笔记本上,在总复习时再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综合列出一个总表来。这样就做到了一目了然。经过自己辛苦劳动获得的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

二是阶段法:有的历史事件时间比较长,过程曲折,而且前后发生极大的变化,遇到这类事件可分阶段为掌握。关于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教材没有明确分出阶段,学生学起来很费劲,难度大。笔者将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89年7月-1792年8月)从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外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战争开始为止。这期间掌握权者是救国的大资产阶级,制宪会议《人权宣言》。第二阶段(1792年8月~1793年5月)从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君主统治开始,到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为止。这期间掌握者是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吉伦特派;瓦尔密大捷是革命的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军的第一次胜利;国民公会通过废除君主制议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宣告成立。第三阶段(1793年6月~1794年7月)从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吉伦特派开始,到雅各宾派政权被颠覆为止。这期间掌握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阶段。

三是路线法:有的事件发展的路线是明确的,特别是有的战争事件有明显的进军路线。事件经过的基本要素,就为掌握好事件的经过打下了基础。

四是战役法:有的战争事件除了按路线法掌握外,还可以以战役为中心来掌握。

五是对比法:把同类型的事件进行对比。中学生感到学习历史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容易把史实混淆。因此,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类事件进行对比后,就可分清异同,加深对事件的理解,防止混乱。列表对比是最常用的和有效的方法。把同类的事件,按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简单经过、特点、结果和历史意义等项目列出一个表来,这样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各事件的异同点,记忆起来容易。

参考文献: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笔者曾撰文从理论层面并结合历史必修1第二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课例,初步探究了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相应对策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是提高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所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策略与同仁商榷。

一、增加充实固定点知识,提高同化学习效率

既然知识获取是以原有知识为固定点同化新知识而进行的,那么在学习每课新知识之前就必须充实、补充有关可能造成学习困难的基本知识。首先,指导学生利用字典、词典等语言工具书在课前预习时查出生僻或陌生字词的基本意义,为历史课堂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其次,教师要借助专用学科工具书给学生补充学习或讲解教材中涉及学生不懂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学等领域的专用名词、概念,为学生高效学习做好知识铺垫。第三,尤其重要的是补充完善中外历史通史知识,特别是有关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这是学生学习高中历史需要的基本学科素养。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历史学科基本素养,才能把社会各领域发生的重大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去理解剖析,准确找到历史坐标,弄清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深刻理解重大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条件、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二、给学生补充学习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本身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形成的研究成果。那么,学生在学习高中新课程时要做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客观地认识中外重大历史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客观全面地评价重大历史现象,就必须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但这些理论知识特别是哲学常识在高二下期政治课中才能系统学习,严重滞后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要解决学科之间存在的这种供求矛盾关系,历史教师应稍作“越位”,依据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论需求,补充其基本理论知识。如分析重大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时,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客观与主观、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基本理论;评价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需要现象与本质、两点论、实践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理论。

三、引导学生创建新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从根本上提高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学习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摒弃旧的学习方式和不良习惯,形成能动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和独立、善思、合作的学习习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变教为诱,变讲为导,变学为思。比如采用学案诱思教学法,集自学、自查、探究、巩固为一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第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够运用学习工具、学习材料寻求自我解决的途径。如运用工具书、专业书籍、学科资料、网络技术等手段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最大限度地把基本问题解决在自主学习中,以便在课堂上集中解决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历史问题。第三,引导学习养成同学之间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由于同学之间认知水平接近、心灵相通、地位平等,便于交流学习,且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操作更为便易,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形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

四、采用正确的学习方略

选择恰当合适的学习方略是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首先是建立历史学科的上位知识,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事件类知识结构应包括背景(原因)、目的、过程、结果、地位影响等;人物类知识结构应包括背景生平、主要事迹、评价等;文献类知识结构应包括背景作者、时间、内容、影响地位等等。第二,利用历史的联系性特点理解记忆知识结构。如理解识记一个历史事件的认知结构,可联系背景理解其目的和发展趋势,通过事件的背景和目的理解事件的性质、作用和地位。第三,用对比的方式加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对历史现象依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归纳,以提高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对同一时期不同社会环境发生的历史现象进行对比,比较同一性质不同环境发生的历史现象和不同环境发生的类似的历史现象,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坚持一些好的做法,如做读书笔记、录集典题荟萃、制作错题本、周期性循环复习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用适当的学习对策和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也是新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求证、总结,探寻高中历史学习的最佳途径,以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4

什么是“历史背景”呢?根据《辞源》和《辞海》对“背景”一词的定义并进行拓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历史背景,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及其存在变化起不同程度重要作用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的社会因素的总称。

通过对2015年高考历史全部14套试题的分析,发现历史背景知识的考查在高考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选择题和材料题共7个,其中以材料分析题居多。如:

例1: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此题问的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我们必须联系当时汉朝的统治状况。汉高祖刘邦在临终前向吕后托孤,安排后事,又例如汉成帝优柔寡断,依靠舅母王凤。到了东汉,大多数皇是短命之君,母氏和舅氏轻而易举地控制大权。因此,母族亲属受到重视,才是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

因此,重视历史背景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刻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以岳麓版选修一“明治维新”为例谈一些思考与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是学习明治维新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历史背景的教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补充材料,培养学生的变迁意识

材料一: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19世纪是个变革频繁的世纪,社会的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变革也为社会各界所普遍认可,自觉地变革逐渐成为风气。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北部资产阶级的胜利,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扫除了奴隶制度这一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跃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后,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逐渐被资本主义俄国代替。

――陶慧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正如材料中所描述的一样,19世纪是个变革频繁的世纪,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英、法、美、俄各国为了自己的发展都在进行各式各样的改革,那么日本也只有进行变革才能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当中的,每个国家的若要发展必须跟上世界的步伐也要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变迁意识。

二、展现图片,激发学生的现实意识

在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久里滨,有一座佩里公园。在当年美国“黑船”军舰登陆的地方,一座纪念碑巍然耸立,上面有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亲笔手书:“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佩里上陆纪念碑”。

在佩里公园,每年都要举行民间自发的开国纪念活动――“黑船祭”,来祭奠佩里,明明是用坚船利炮敲开日本的大门、迫使日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美国海军,在这里竟然成了英雄。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就曾这样写道:“嘉永年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上燃起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通过对这两张图片的介绍以及讲述日本和中国在面对相同的国情时不同的抉择,从而向学生传达一种现实意识。必须正视世界、坦然面对世界。

三、追根溯源,加深学生的改革意识

众所周知,明治政府所推行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对外开放等近代化的基本国策,是维新成功的策略原因。但若追根溯源,上述政策的提出却并非始自明治维新,而是在幕末的持续改革中,逐步提出并付诸实践。例如,安政改革虽然在安政大地震受到影响改革计划并未很好地落实,但是其设置研修洋学机构,培养洋学人才的举措,为明治政府了解欧美的情况,培养新式人才提供了借鉴,再如文九改革虽然幕府没有足够的权威,加之外交纠纷使得幕府处于被动状态,但是其继续组建新式海陆军、调整洋学机构,培养急需人才的措施还是为明治政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因此,幕末改革强化了社会心理对变革的承受能力,开阔了人们的认知视野,其坚持对外开放的举措,使得日本对欧美的认知程度逐步加深,同时幕末改革为明治维新的官制建设和近代化方针政策的提出,提供了足够参照的思路。明治政府只是在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加以推行并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把这些问题讲清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明治维新改革的社会背景有一个大的历史观,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明治维新的举措并不是首相的个人英明才智想出来的,而是在之前失败的改革经验上积累出来的。

总之,历史背景蕴含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决定着历史事件发生的方式、历史事件的性质和特点,掌握了历史背景,就能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把握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影响,从而在认知的层面上逐步形成抽象的历史思维。紧扣历史背景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历史背景教学是拓展学生提炼历史认识,发散学生思维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0:89.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5

在一些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推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强行规定一节课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分钟。这种以行政命令干预课堂教学,“一刀切”的机械作法不值一论,在此暂且不谈。如今很多教师自己也是视讲述如敝履,课堂上能不讲就不讲,能少讲就少讲,唯恐讲多了违背新课改的精神。少讲、不讲的同时,却又在学生自学、探究环节设计一些唯恐不大、唯恐不深的问题。于是就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历史现象还不甚明了,就急于引导他们去探索历史的本质;学生对历史的过程还不明就里,就急于引导他们去总结历史的规律;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茫然无知,就急于引导他们去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定性……这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在搭建“空中楼阁”。

其实,历史课堂上,必要的讲述还是应该有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发现学习不能完全代替接受学习,“因为学生在学校里主要是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他们不可能事事去发现;而且,作为接受学习的讲授式教学也并不必然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使用讲授式教学”。①历史专业知识本身所具有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也决定了讲授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下面,本文拟以人教版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从历史的概念、背景、过程三个方面,具体论述讲授的必要性。

历史概念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有论者指出,“(学生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②立足于这样的高度,相应需要有一系列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的手段方法。

本文仅结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某些现状及现行教材的某些特点,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首先要把历史概念字面上的意思解释清楚,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通俗的语言或具体的史实,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以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基于理解的学习。

对于一个在历史专业或者中学历史教学领域浸润日久的教师来说,很多专业概念整天挂在嘴边,习以为常的同时也造成一个习焉不察的错觉:我们自己耳熟能详的东西,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也肯定明白。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一些概念、术语从不解释,拿过来就用。事实上学生真不一定明白,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从何而来?“三中”具体又是什么意思?“‘左倾’错误”,何为“左倾”?何以说到“左”的错误就要打引号,而右的错误则不需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要强调“家庭”?“联产”又是指的什么?且不说这些概念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讲清楚了有助于学生一窥历史的纵深。单就字面而言,不稍作解释,学生很多其实都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

就教材而言,众所周知,教材语言都是高度概括化的,本身就需要教师的讲解、阐释以将其具体化。尤其现行教材的特点,更凸显了教师讲解的必要性。正如研究者指出的:“目前这种专题史体例,把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内容集中叙述……在有限的篇幅内叙述如此丰富的内容,只能用抽象的概念做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不了解相关概念的具体史实,阅读由概念组成的课文就很吃力。”①具体到本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若仅就时间跨度而言不可谓大。但我们知道,学生对计划经济的特点、运行机制、弊端等具体内容是缺乏足够知识储备的。如果教材在叙述有关改革的内容时没有具体的史实相配,则难免流为抽象甚或空洞的概念堆砌。典型的由“概念组成的课文”,莫如该教材第55页讲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那段话。这段话基本摘自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文。文件语言的优点在于准确、精炼。但直接用文件中的原话作为教材语言,恐怕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比如,不知道改革前政企不分的具体表现和改革后政企分开的具体措施,则“政企分开”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停留在字面上的空洞概念;不明白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定位,就不明白改革何以要专门提出使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同样,“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学生来说也就仅仅是一个既空洞又拗口的概念。如果说教材限于篇幅,有些内容无法呈现的话,教师在授课时就非常有必要补充相关史实,将空洞的概念具体化。

当然,就应对考试而言,不解释也丝毫不影响学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内容等背得滚瓜烂熟,不影响学生准确的作对选择题。但就学科教学而言,学生学习了历史,对一些基本概念仍不明就里,稀里糊涂,甚至连字面上的意思都不明白,或者对那些关系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是记住了一堆空洞的概念名词,缺乏具体的认识,这岂非教学的失败?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用“沙漠玫瑰”的开放来说明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沙漠玫瑰最初就是一蓬枯萎的干草,并无可观之处。作者把它泡在水里,目睹了它逐渐复活,最后变得丰润饱满的全过程。当作者为生命之美出声惊叹的时候,一旁的邻居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他(邻居)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②

某种程度上说,历史背景就是历史的“起点”。只有把背景讲透,学生知道历史的“起点”在哪里,才会更清晰地明白历史究竟走了多远,才会更透彻地理解历史何以至此。背景交代不清,学生就会连基本的历史事实也理解不了,遑论其他?比如很多教师在讲解农村改革的时候,都有意识地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秘密协议分田的故事,作为思想教育的一个“点”,强调人民群众敢于改革的首创精神。于是或图片或视频,展示18户农民签字摁红手印的协议,配以沉痛缓慢的解说:“……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殊不知,由于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很多学生对此根本不会产生深刻的认识。他们无法理解,何以一个简单的分田到户就会导致“坐牢杀头”?历史的“隔膜”使得学生对这句惊心动魄,有着丰富信息含量的话无动于衷,甚至认为是夸大其词。无法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预想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不限于这样一件具体的事。对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学生都需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因为不如此,就无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的意义。只有借助与历史背景的对比,明白历史是从哪里起步的,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才会深入理解“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含义所在。而这方面的知识恰恰是学生所缺乏的。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就个人经历言,出生在新时代,没有对改革前后中国社会巨大变化的亲身体验;就知识储备言,教材一贯地对此前“”史的淡化处理,使得学生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的万马齐喑、民生凋敝缺乏清晰的了解。所以,授课者有针对性地补充材料,把背景讲透,就显得尤其重要。

把历史事件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首先就是对历史背景本身缺乏足够的考察分析。还以农村改革为例。笔者曾听一位教师用了大量篇幅对比今天的小岗村和。通过一系列具体数字,展现单干后的小岗村,“一年超越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而一直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则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授课者进而引导学生讨论小岗村当年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单干和集体化,究竟该走哪条路?

把当下的理论热点问题引入历史课堂,引领学生联系现实问题深入思考历史,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首先应该将单干前的农村状况这一背景讲透,对比包产到户给农村带来的飞跃式变化,以此彰显小岗村当年的创举造成的重大历史影响。这一点还未交代清楚,就急着“关公战秦琼”似地对比现在的小岗村与,极易冲淡农村改革的革命性意义,给学生以“改革也不过如此”的错误认识。

再比如本节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一自然段讲到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于国际形势,学生有必修1的知识做支撑,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对于国内形势,单凭教材上的一句话,“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依托,就搞不清阻力为何,阻力何来。如果教师对此不加讲解,这句话对学生来说就成了一句空话,毫无意义。而当时的国内形势,即“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恰恰正是促使邓小平下决心“冒一冒险”,不惜以一介平民身份“秘密南巡”的重大背景。只有把这个背景交代清楚,学生才会真正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重大意义,才会理解伟人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所起的扭转历史航向的伟大作用。

学者罗志田曾经指出,民国史研究领域存在一种“倒放电影”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历史叙述上的表现就是,叙述者以后见之明“回看”历史,似乎历史就是一直朝着最终的正确方向前进的。这导致“我们重建出的历史多呈不断进步的线性发展,而不是也许更接近实际历史演变那种多元纷呈的动态情景”。罗志田担心:“史家在重建往昔之时固然都要选择题材和排比史料,以避免枝蔓;但在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史实皆被剔除后,重建出的史实固然清晰,是否也有可能会偏离历史发展的原初动态真相呢?”①

其实,不独民国史的学术研究领域,我们的历史教材在编纂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个问题。要在有限的篇幅内讲清大量内容,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环环相扣。但经过筛选的史实很难保证再现真实的历史过程。如果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自觉意识,照本宣科,甚至片面追求知识在结构形式上的清晰易记,在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排比,那就很难让学习者对历史发展的先后过程、来龙去脉有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过程。

众所周知,在1984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尽管突破性地承认了要“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要发展商品经济,但是还是明确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甚至到1990年,当时的国务院主要领导仍然说:“现在世界上有一些经济学家,他们这样看:中国的改革如果走到市场经济,那就是改革前进了,如果不是搞市场经济,那就是后退了。这是一种误解。中国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因为完全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必然造成经济上的混乱。”同年印发全国供全党和全国干部学习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中,对市场经济是如此定义的:“所谓市场经济,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一切经济活动经过市场,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经济。”并把究竟是“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还是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作为两种对立的改革观的表现。

可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经历了长期的博弈过程的。这种“多元纷呈的动态情景”才是历史的真实面目,而且也正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魅力所在。而当教材把中间的过程略去,只呈现结果的时候,如此一项影响当代中国至深且巨的重大决定,其确立过程似乎波澜不惊,水到渠成。当然,如上所述,教材是无法、也没必要面面俱到的,就是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也不必把中间的过程完整详细地告诉学生。但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者,有责任将其大致脉络讲清楚,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照本宣科,轻轻掠过。更有甚者,笔者曾见到一位教师执教此课,在讲“经济体制改革”一目的时候,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直接梳理出改革的起点,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实质,改革的目标,并列在一起板书,要学生记下来。这容易给人以错觉,似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在改革伊始就确定好了。这就连“不断进步的线性发展”都不是了,而是直接朝着既定的正确目标前进,去真实的历史事实远甚!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6

关键词:美术作品;人文精神;鉴赏;文化情境

一、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原因分析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要重现事物的美,更重要的是把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通过对各种学科综合知识的巧妙运用,使得“美”在其笔端得到升华。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对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能力机型综合运用在,这样才能创作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所以,我们在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时候要对这些思想感情、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很好地提高鉴赏效果。

二、在文化情境中进行美术鉴赏的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与研究也在发生变化,将美术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分析其蕴含的深层意味,可以对画家创作时的情景进行真实的在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所谓文化情景就是一件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时代背景、文化特征等等。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分析其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只对作品的技巧进行分析,还要明确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人文以及科学特征等等,把作品融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当中去,对画家创作时的内在情感进行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社会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作品的优秀思想、优良的精神可以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还能引导人们的心态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对研究人员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深奥的哲学思想蕴含在美术作品中,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做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不仅要分析其历史环境,而且要分析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画家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种不同文化与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加强文化情景中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这种鉴赏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很好的还原,但是不是对生活简简单单的那种描述,而是把价值观、审美观与文化情景进行统一。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应该通过视觉感受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努力与作者产生共鸣,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使自身的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文化环境中进行美术鉴赏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同地区的美术艺术也有不同风情,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近距离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例如黄永玉前辈的《山鬼》有着浓厚的湘西本土特色,黄老塑造的“山鬼”这一形象其实是在湘西本地神话故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黄老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也让“山鬼”这一形象有了鲜明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要结合湘西本地的文化对“山鬼”这一民间形象和艺术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使我们在认识“山鬼”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更加深刻。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觉、心理等方面的共鸣来进行,从视觉与心理上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者想要体验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传统的国画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要对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在鉴赏这种作品的时候应该对当代历史文化有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来进行联想,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中国古典画作和古典诗歌一样很多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了解了这一点很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连接,由于美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简单堆叠,其过程结合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科学内容,其蕴含的知识是比较广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融入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鉴赏的效果。例如:在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要很好地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等,把这些背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接受画家生活年代、国家发展面临的环境和当时的世界环境。这样可以加强对作品的思考,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传达出的深层思想。在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所以想要在文化情景中鉴赏美术作品可以从身边的美术作品入手,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还要与自然美进行有机结合,用自然美来发展自身的思维意识与审美能力。将美术鉴赏与行为艺术相结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美术鉴赏效果。

四、结语

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蕴含的思想不同,再加上画家在创作它们的时候,融入了当时画家生活的环境与时代背景,所以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注重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对画家生活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品深处蕴含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梁汉.试析在文化情境中开展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

[2]张媛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理念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6)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7

一、高三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课标实行之前的高中历史课程,存在很大程度的教条化倾向,之前的历史教学更加重视知识的灌输,也就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再加之历史事件中的一些知识点本身就枯燥难记,如此就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低迷。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都是影响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症结。

案例:记得一位老师在讲《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先把新航路的开辟整理为4条。一是欧洲到非洲最南端(好望角),二是欧洲到印度,三是欧洲到美洲四是环球航行。再把全体同学也分为4组,分别找出4条航线的开辟时间、人物和经过。而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把握整体认识这个问题,根本没必要分组进行,而应该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完成的效果会好一点。

高三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不少,笔者在案例中看到的问题仅是目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常犯的错误之一。看似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其实只是重形式而已,虽具其形,不备其神,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每个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三历史教学要求

(一)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历史学习意识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重点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使得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高三历史的教学中,要结合高三历史的内容,配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以及其中的关系,正确把握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高三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能够满足高考对于历史学科的考查要求。通过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新意识,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学生应该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以教师的灌输为主,改变在旧背景下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引导学生自我体会、自我分析,充分的调动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在这过程中,要勤于引导,引导学生不仅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并且结合当今的社会事同历史事件相结合,分析这之中历史观的变化,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去。并且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要及时地鼓励学生,耐心地辅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收获学习的成就感,由此更能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历史知识的教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史明智,用历史的眼光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的教学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教学内容应该在保持其基础性的原则上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意味着在高三历史的复习中,在牢抓学生基础的同时,还要扩展学生的思维,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的同时,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分析当今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增强学生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与了解。

三、体现新课程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一般策略

(一)创新复习方式

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要创新复习方式,真正引导学生有效复习。高三历史的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不断地重复,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根据复习的学科内容,定制学习板块,解决历史复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例如:

1.复习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时,可以从大事记的编制、革命思想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共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意义、民主与世界历史进程等内容等进行复习。

2.复习罗斯福时代相关内容时,可从新政政策与国家发展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方面以及新政与世界大战胜利及战后秩序重建关系及经济思想问题等方面进行复习。

(二)改进试题命制形式

以往的历史试题中,命题的形式基本一致,答题也存在一定的套路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了一种历史答题就靠死记硬背的旧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开放式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学生在组织这类题型的答案时,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串联知识的过程,对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十分有效。高三的历史复习教学,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这种创见性思维,所以教师需要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改进试题命制形式。

(三)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不难发现,试题的命题角度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历史学科,而是跨越了多门学科,如地理、政治等,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看来,需要师生在高三历史的复习教学中,不能只局限历史的复习,而是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复习。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答题时,多角度跨学科去思考。

四、结语

高三历史的复习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分析高考改革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不断地在教学中进行教研求索,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适应不断变化的教改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周瑞武.高中历史探究教学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2007,(1).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8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如果是在纯理论式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课堂教学的枯燥性、机械性,无法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加强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分析能力,这可以说是高中政治教学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因此,通过在政治教学中引入历史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兴趣,调节政治课堂教学的气氛。引起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关注,增强学生通过历史观分析政治原理能力,加深对政治学内容在头脑中的映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历史情境的必要性之二。

除了以上二点必要性之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注重历史情境的运用,还存在诸如:可以进一步的深化政治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正确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增强历史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可以进一步的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等等。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选择地、有质量地注重历史情境的运用具有众多的必要性,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值得进行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方式。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历史情境运用的内容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在内容上存在多样性,能运用到的历史情境包括众多方面内容.一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其中包括了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制度及其变革、社会阶级状况及力量对比、社会民族关系等等;二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献,包括了思想文献、重要历史人物的著作、法律文献、历史条约等等;三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运动材料,包括思想潮流、思想理论与观点、文化特征、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简介等等。总之,可以运用的历史情境具有鲜明性、时代性、多样性、专业性等特征,这就为政治教学提供了众多的历史内容素材,也是政治教学中历史情境运用的前提与基础。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历史情境运用的方式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既包括经济学、政治学,也包括思想、文化与哲学、科学思维方式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对历史情境的运用内容上应该有甄别,范围上应该有区分,引用过程中应该有所详略,不能千遍一律,更不能喧宾夺主。时刻要注重政治学科教学的主体性,历史情境只是必要的补充,“政治为主、历史为辅”,历史情境的运用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达到为政治教学服务的作用。现结合本人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政治教学中运用历史情境,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l.历史背景材料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许多理论与观点都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对一理论的讲解必然要牵涉一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引入历史背景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政治现象、政治理论、政治观点的形成背景及历史条件,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掌握。上政治教学中强调历史背景的内容众多,这就使得历史背景材料介绍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最为常见,也最有效。

2.历史变化发展观的运用。

历史是不断的变化发展与前进的,任何政治理论也有自身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政治教学中,许多的原理与观点都有其“前生”、“今生”与“后世”,因此,运用唯物历史发展观分析政治原理,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该原理的来龙去脉,并探索该原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3.历史原因分析的运用。

我们在分析任何政治问题的时候都要探求“前因后果”,因果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众多问题都有其历史原因的,对政治现象、政治原理观点的历史原因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分析辨别能力,有利于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历史原因的分析,帮助学生辨别历史的外在表像,让他们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内在原因。

4.历史对比分析的运用。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的前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现象可以表现出同的本质与内涵,相同的现象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本质与内涵,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对比分析,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历史背景下找出其区别,总结出其中的普遍性,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的分析政治现象,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与观点。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是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中一个急需解决与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不能把历史学科教成纯粹知识的故事再现,也不能把历史学科教成死记硬背的事件串联。而应是在历史事件背景下探究出历史上的先人的生活轨迹及其给我们后人的现实启示,要把历史过程的得失兴衰通过学科系统的思维与逻辑让后人得以警醒与顿悟。为此,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为教学的一个基点来贯彻、实施与探索。

一、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必须有深度

这里所说的深度不是历史知识的难度,而是指学习历史所具有的一般知识体系与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维习惯。据私下调查,许多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感觉非常困难,而且感觉无从学起。当然不排除学生自身不重视等原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更好地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着手,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历史的一般学习思维与学科思维,让高中历史课堂有逻辑性,从而具有些深度。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一册,从整体上是讲政治制度问题,包括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初始来源情况,也包括各自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变过程及东西方政治制度交叉更替与演变。从整体看虽然都是关于政治制度的相关问题,但实际上由于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上跨度很大,导致高一新生很难把握历史的学习甚至出现厌学与惧怕情绪,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逻辑性开始,逐步启发学生思维,让其感觉到有些知识水到渠成,这样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让其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和高中历史课堂的要求。如我们在讲述我国西周的政治制度时,如果一开始就讲具体内容,则学生也能理解,但随着知识的增多到后来我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时,就很难记忆与理解,这就是因为教师在教授时缺少一个重要的逻辑知识介绍做铺垫――经济知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我们不能直接这样告诉学生这样高深莫测的原理,可以简化为经济决定政治。或是通过经济行为的行使让学生感觉到政治制度的建立是维护一定阶级的政权手段。

具体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我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讲起,伴随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逐步出现剩余产品,对财富的占有需要一定的力量保护,这就是最初的暴力机构――军队、法庭与监狱等,最后过渡到国家政权层面,所以当所有机构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体行使,并为着某些群体占有利益服务时就逐步形成我们的第一个国家,那种行使的程序与机构等共同构成我们的政治制度,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必然也会不断完善,由于地理、气候等具体因素的影响,各地形成的政治制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就出现制度上的相互影响与借鉴。这就是我们后来学习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我们的政治制度等相关知识点。当然要想让学生在后来的历史学习中不至于出现无背景知识的情况而导致的历史难学的现象,这还是不够的。这样的背景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为当前历史学习的起点。为此我们要在这样类似的背景下隐含历史一般规律的逻辑。如: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教师对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如在讲解秦朝的政治制度时,就要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背景,以说明秦朝统一的必然并不取决于秦朝的政治制度,而是秦朝的政治制度体现了秦朝先进的封建制度,而其实行的中央集权制与郡县制无不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

这样的历史课堂无疑是难的也是有深度的,这样就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有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规律性的总结。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

现代教育学实践中发现了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学生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其成为一种长效、激烈而持久的动力,也成为很多一线教师深刻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唯有喜爱历史、热爱历史,在历史理解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对历史的感悟与积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篇10

情境教学初中历史多媒体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利用一定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刚好适合于特定的场景。通过这种特定的情境教学,学生往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而且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也会明显增强。

一、通过语言描绘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老师可以借助自己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诗歌、文字、回忆录等,通过摘取其中的片段,帮助学生复原当初的历史情景,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初中历史老师在给学生教授“红军长征”这个历史事件时,完全可以借助的七律《长征》来逐步渗透。这首诗歌几乎涵盖了长征所有重要的时间节点和标志性地理坐标,可以说,通过这首诗歌,学生可以获得有关长征的整体性记忆。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感极强,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就可以将其连成一幅画卷,从而再现长征的情境。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预设了一个疑问,那就是红军为何要长征,老师可以就此展开,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再比如“远征”,学生一听可能会下意识地想,长征到底经历了多少路程,“万里长征”真的就是切切实实的一万里吗?进行对照,告诉学生们“万里长征”只是一个约数,是一个象征的说法。再比如《长征》的第二联和第三联,道出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四个重要地方――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四个地标,找出红军这几个地方所在的省份,红军到达的年份等信息;尾联以“岷山”收尾,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红军突破岷山之后回首远望的喜悦画面。通过这种以语言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透过文字来实现历史情境的复原,从而获得真切的历史感受,提升教学效果。

二、借助历史剧创设情景,真实地展现历史事件

历史往往由后人解读,后人在解读之前,必须尽可能掌握系统全面的历史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还原,因此,对历史情境的把握就非常重要。而且,初中历史教学只是简单的历史入门,内容非常琐碎,学生谈不上对很多历史事件的全面了解和评判,这就使得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对某一个历史事件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以历史剧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通过合理想象,还原历史背景,扮演历史人物,从而在课堂上“演出”历史。

比如,在进行《商鞅变法》这节课程内容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介绍变法的背景、立木为信、商鞅刑罚太子师傅、废弃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连坐以及最后被车裂等历史细节。之后,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排演一段历史剧,要求将以上的历史事件全部融入,可以适当虚构其中的一些场景,但是整体历史事实必须准确。经过学生自己排练之后,利用课堂时间让他们进行表演,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收到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效果。通过表演历史剧的方法,学生成了“真实”的历史人物,从而在排演过程中更能深刻地把握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感知历史人物的真实内心,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处境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立体、系统的历史印象。

三、通过问题引导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通过问题引导设置情景,就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由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回答,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问题引导设置情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全面性,最好是开放性问题,但是最终要能够回归真实历史。

比如,在讲述“华夏民族的起源”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人类到底从哪里来?”提醒学生:“如果人类不是由猿猴进化而来,那么人类还有可能是怎么来的?”通过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去寻找这一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在此过程中,其实老师已经营造了很多情境,因为问题一旦抛出,学生的头脑里可能会出现外星飞船、史前人类、外星人、女娲造人等千奇百怪的想法,然后这些想法就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以便找到更为合适和恰当的答案。再比如,在讲述“丝绸之路”这一节时,可以首先在黑板上绘制出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名字,然后让学生们谈谈,如果今天重走丝绸之路,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沿途将会遇到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最短的线路怎么设计等等,通过这些设问,唤起学生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自己去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印象,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现真实的历史情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纪录片、电影等视频图片资料来真实地展示历史情境,从而更加直观真实地展示出历史事件的全貌。老师可以借助现在一些电视台流行的历史解读类节目,播放一段影片后,开始补充相关的讲解分析。一方面,借助视频资料创设情境,一方面,借助分析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比如,在讲述西安事变的相关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当时国内外纵横交错的关系以及西安事件爆发时国内的矛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就可以播放电影《西安事变》。这类历史类电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历史事件,而且它的内涵往往会非常丰富,从事件的发生的背景、主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关键性的历史细节(比如骊山捉蒋洞)等均会有所体现。而且,电影的好处在于可以“平行展示”,比如西安事变爆发后,全国各个基层的态度,发动者的态度、的态度、内不同派系的态度、共产党的态度以及国际社会的态度等等,均可以在电影中平行地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真实、全面、客观地掌握历史事实和细节。当然,既然是历史课堂,那么对于电影中所出现的一些失实或者虚构的情节,老师应该及时给学生指出来,以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呈现历史事实。

知古鉴今,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对于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提高了情境教学法对于历史学科适用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奎文.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学周刊,2011,(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