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十篇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十篇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20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1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其大学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交往需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大学活动能强化、巩固基础。但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因此其交往仍受生产力发展和自身经济基础的一定限制,表现为不能完全自由地选择人际关系,因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动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归属于精神生产。这是其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人际交往特点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都是在学习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形式有同学师生家庭关系,大学生在校主要为上承下继,潜移默化的同学关系。其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注入不同的内容,交往形式不断丰富且越来越多样化。

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且易趋固执,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坚持性,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环境。在具体交往中表现为以下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但是,一部分同学由于很少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因此在具体的交往活动或过程中便出现了各种“交往不适症”或“交往综合症”。经历着各种酸甜苦辣的心理感受,给大学生活留下了一些阴霾;严重者心灵扭曲,精神紊乱、甚至自伤或他伤,给自己,他人、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一些不可思量的伤害。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需要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或方法来缓解或解除这些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归纳起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方法策略:

一)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辉煌或阴影,把大学生活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二)平等相待,真诚相处。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大学生之间存在差别,但他们在交往中却都刻意追求平等,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鄙视。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三)主动开放。每个人所隐藏的内心世界,正是别人希望发现的奥秘,一般来说只有暴露了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心里。当你对别人作出一个友好的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他时,他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压力,为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他便会对你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和一起娱乐,能恰当分配时间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往往会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

四)心理互换与相容。生活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别人。但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看问题时,就会了解别人的所言所行,获得许多从未有过的理解,便会觉得心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如果时时处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减少误解,有豁达心胸,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五)合作协助,友好竞争。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你应该在别人午睡时,尽量放轻动作;自己听音乐时戴上耳塞;有同舍室友亲友来访,热情接待。“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彼此合作的契机便已来临。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倡导“公平公开,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合作。”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交际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12-01

近年来,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出现很多所谓的“学霸”,其中不乏高分数低智能,意志力薄弱,性格孤傲之人,只会书面上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处理人际关系和语言沟通的实际经验。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这种传统的只强调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掌握专业管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应首要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多年来,我国一直对高校学生高考分数成绩过分注重,大部分高材生出现“情商低,智商高”的现象,从而严重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其他素质的培养。2015年,据我国教育局调查大学生心理素质报告显示:善于交际的大学生占23%,不善与人交流的大学生占70%以上,无法与人沟通的、心理有明显异常的大学生占10%左右。[1]许多大学生因为交际能力差,走进社会复杂的环境一时无法适应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最终导致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因此,怎样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和探讨。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体现自身素质

在社会或者一个集体中,都避免不了人与人的相处,这就形成了人际关系。[2]人际交往的好坏决定着自身人际关系的好坏,如果你与人交往是友好的,关系密切且和谐健康的,在人际关系中就是素质高的体现。反之,如果与人相处不和谐,与人关系疏远、恶化,甚至不往来,这就直接体现了在人际关系中的低素质。

(二)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大学生走进社会

《2013年调查大学生就业报告》表明:社会上各个企业与用人单位所看中的是“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更为看重与人沟通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适应工作岗位人际关系的能力。走向社会化首先就要具备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取得社会就业和基本生活的资格。人际交往使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如果没有合作,个体是无法掌握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想要取得社会的认可,就要不断地与人交流,与人平等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增添新的构想。

三、全面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一)坚持正确原则

首先,大学时期的导师在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和每个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打下心理基础,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大学生自身与人交往同时要本着平等互助原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应该有高低贫富之分,应该人人平等相待。做到真正的尊重他人,谦虚而不做作,不仰视,不藐视,以真诚平等的原则取得他人的信任,在这种互相鼓励支持、互相尊重接纳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稳固人际关系。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坚持诚实守信和宽容原则,不食言,不计较,才能使更多的人愿意跟你交往。同时,与人交往中要注意交谈技巧和言语的感染力,真心真意聆听他人心声,能够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度。除了用语言沟通交流以外,每个人脸上的表情、眼神,以及手势等都是一个人内心的表达,在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与人交流中要坚持耐心聆听,认真注视对方的原则。

(二)克服心理障碍

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因生活水平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怕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被看低,所以不敢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部分同学的自傲心理特别严重,家庭条件优越,生活水平较高,或者一直是老师眼中的高材生,也从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鉴于这两种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应该做到对社会现状的偏差有正确的认知。大学生应该主动参加各种集体公益活动,或者社团实践活动,无论条件优越还是贫困,都应该在大学期间体验勤工俭学,了解社会现状,锻炼自己的毅力,通过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了解自己,随时调整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增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人和人之间的印象往往建立在最初见面的基础上,通过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相处,相互之间也会有全新的认识,这样很好地促进了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结语

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全方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基础,是实现其在社会生活中基本能力的首要条件,也是学校和社会全方面齐抓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建敏.当代大学生英Z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与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86+107.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3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培养途径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非物质的信息交流过程和物质的交换过程,同时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由六方面构成:人际感受能力、人事记忆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像力、风度和表达力、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是积极和健康向上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在交往的过程中,常以一种“自我中心”的心态去要求别人却很少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与人合作的观念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常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自己的人际交往造成不良影响,发展成不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变得紧张、烦恼。

其次是大学生不善于交往与不懂交往。对很多交往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的交往知识不是了解很多。给交往带来麻烦。

再次是自卑心理。大学生明显自卑心理的人占30%左右。

第四是自我封闭型。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总把自己的真实内心、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多种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

第五是对人际交往复杂的困惑迷茫。大学校园汇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思想、观点看法等难免不一样,使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小矛盾,时间的积累使人际关系出现困惑迷茫。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刘鲁蓉在《大学生心理卫生》总结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以人格平等为基础;交往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的开放性;较单纯的精神性;期望值与理想较高;交往中的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强。但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明显地表现出两大特点:交往范围的日趋扩大与交际方式的丰富多样。

四、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因素

从心理因素讲有:认知因素。首先是对自己的认知。正确的自我评价,才会在人际交往中的有良好自我表现,其次是对他人的认知,第三是对交往本身的认知。交往的过程是双方彼此满足需要的过程,如果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对方的需要,就会引起交往障碍。

交往能力高低不同。对有些大学生来说,想关心人,搞好人际关系,可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有时做得不好;能力的高低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同,采取的行为不同。个人的性格不同,人际交往中,性格因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性格的特点,有利于人际交往;不良的性格特点,容易给人以不良评价、不愉快的感受,会影响人际交往。

情绪因素。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表现应是适时适度的。不良情绪不利交往,常常使人不敢大方地与人平等交往。战胜不良情绪,才能在心理上有所放松,自然大方地与人交往。

五、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学业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深化自我认知的必要途径,通过交往、比较,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中强化、调整、完善自我认知。

再次,人际关系是实现成才成人的基本条件。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六、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做好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首先要求学校有关部门正确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知识的输入,形成交往技能。

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创设和谐健康的、积极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但受个体自身因素决定,还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在于人际交往的实践。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了解同学和校友,认识老师,通过与别人交往而学会人际交往,从而提高对人际交往的认识,走出自我封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再次,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避免人际交往自我中心倾向等。交互的原则: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功利原则: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了解人们的人际关系的价值倾向,并在与人们的交往中,始终保持人们得大于失或等于失。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建立、维持和发展。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的内容:自我价值的保护是指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情境控制原则: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环境的自我控制,因此要想使人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我们,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时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证表现自己的自由。诚信的原则——最基本的交往原则。是重要的品质与交往方式。

第四,个人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提高能力等个性品质有利于人际交往的建立、维护、发展。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第五,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人道,讲求礼仪,充满人文精神。儒家提倡“仁者爱人”的哲学,并用这一原则解决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以和为贵、宽厚待人、谦让有礼、为人着想的道德行为与道德风尚等。

【参考文献】

[1]王宏.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内江科技,2013.6.

[2]马福奎.试论社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

[3]吴磊等.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5.

[4]赵坤.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的思考.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4.

[5]石秀杰,张季芳.大学宿舍人际关系状况调查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6]周颖.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2.

[7]林晓.大学生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4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同时,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十分关心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关心自己的发展和奋斗目标、肩负的义务,希望开阔视野,早日成熟,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强烈的交往愿望。

2.情感倾向性明显。大学生的情感与认识结合密切,直觉的情感更多地被带有道德评价的情感代替,即高级情感所代替,情感的倾向性明显,但情感性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这就使大学生的交往带有定向化特征。他们愿与所喜爱的人交往,而对讨厌的人则避而远之或横眉冷对。

3.交往内容丰富。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在知识的影响下,对人生目标有更高的要求,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也更为关心,因此,大学生交往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各类剧社、协会、沙龙、兴趣小组等等。交往的内容也是多层次、多色彩的,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等各个方面。

4.追求自主与平等。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大学生为人处事变得不愿墨守成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都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在各方面都努力体现其独立人格,勇于追求交往中的自主和平等关系,喜欢通过交流思想、感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5.有较多的小群体存在。小群体是指由于成员彼此认同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多以情感因素调节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另外还具有不定型、多样、多变等特征。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应积极支持大学生中好的小群体,使其在集体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不利于集体的小群体则应进行教育、改造,防止其任意发展,危害集体。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1.恐惧心理

有些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社交恐怖症。其中较常见的是怕脸红,称为赤颜恐怖。这种人只要出现在公共场所就感到害羞而怕自己脸红,因而忐忑不安,极为不舒服。其中有些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异性恐惧症。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患得患失,缺乏自信和足够的耐挫力,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丧失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3.孤僻心理

表现为两种,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自惭形秽,害怕别人无法接纳,因而孤处一隅。有孤僻心理的大学生总是不愿和他人交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在别人的劝导下参加,往往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难以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他们总喜欢一个人呆着,独来独往,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就会出现寡言少语、感情冷淡、不合时宜、不善交际等表现。

4.封闭心理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沟通和交流、坦诚和表白才能搞好社会关系,发展自我。但一些大学生时常对人猜疑提防,把“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奉为座右铭,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等统统掩盖起来,极力表现自己的聪明与城府,试图让人始终揣摩不透。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时常逃避人际交往。

5.自傲心理

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往双方的需要,是在相互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一些大学生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使对方感到难堪、窘迫、恼怒,因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6.妒忌心理

妒忌心理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的心理品质。一些大学生对他人的长处、优点、成绩等心怀不满,报以妒恨,时常不加分析地批判、抵制、对抗他人的言行,还以冷嘲热讽他人自悦,打听、传播、干预他人的私事、秘密自遣,甚至采取种种不道德行为进行攻击,从而引起他人的不满与厌恶,使交往变得困难。

7.敌意心理

表现为讨厌他人,甚至仇视他人,不仅认为居心叵测,而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况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杜绝人际交往,甚至表现出攻击。有敌意心理的大学生对他人言行敏感、多疑,自我防范意识过强,这样自然会造成人际心理隔阂。

造成上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要者,主要有:一是受错误思想观点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三是以往生活中遭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一般说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是不适应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经常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着认知障碍、个或其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应做具体分析。只有分析清楚,才能对症下药。对于经常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于偶尔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则主要通过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于偶尔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则主要通过心理教育和指导来帮助他们解决。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调适

首先要加强人际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交流情况的过程。沟通是人际交往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一旦沟通受阻,人际关系便会产生障碍,因此,加强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改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集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工具式沟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传达者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意见等告知接受者,从而影响接受者的认知、思维和态度,进而改变行为。

2.满足需要的沟通。其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状态,解除内心的紧张,征得对方的同情、共鸣,确定与对方的人际关系等,主要在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

信息的沟通,在大学生交往中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协调关系,同时个体也会因情绪得到表达与宣泄而感到心情舒畅。因此,沟通既能减少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我们必须要提高他们的交往意识和技能。有了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主动与人交往,避免交往中的被动和自我封闭。培养交往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和正确的交往动机,其中包括了掌握交往的原则、技巧等一系列内容。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人际关系训练。集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发挥集体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要改善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只有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情感,才能相互关心、友好,达到有效的合作。而体谅他人、观察他人的需要与情感的技能,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主要有感受性训练与角色扮演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我们还要改善大学生的交往认知。即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克服认知偏见。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对待该人。因此,要想与别人沟通,首先是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别人。大学生应学会反省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在人格、情绪、认知上有哪些不足,并有意识、有步骤地加以改进。同时,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交往视野,力争全面、客观地认知对方,才能克服沟通障碍。

其次要加强个性修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一般说来,具有豁达大度、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而心胸狭隘、猜忌多疑、虚伪滑头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因此,加强人际关系的个性修养,对于搞好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应该使学生养成哪些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呢?以下五种个性心理品质要加强修养:

1.开朗大度。古语说:“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开朗的性格,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大群知心朋友。开朗大度,表现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律人,唯以事业上的志同道合为交友基础。开朗大度,也表现为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相反的意见。开朗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记前嫌,一如既往。开朗大度,更应表现为能虚心接受批评,发现自己的过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能够主动检讨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开朗大度,还表现在小事上不认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2.真诚坦荡。真诚坦荡,就是为人要正派,不搞歪心眼。真诚坦荡的人,为人处事总是正大光明,坦诚相见;真诚坦荡的人,发表意见、处理问题时,都能从公出发,秉公而行,不计个人恩怨;真诚坦荡的人,在接人待物中,既有端庄的风度,又保持人格的尊严。作为一种报答,“真诚坦荡给一个人带来许多好处: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获得了许多推心置腹、披肝沥胆的朋友。”

3.热情谦让。热情是指掌握了整个人的身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行动基本方向的、稳固而深刻的感情。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们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谦让是搞好人际关系应有的修养和准则。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即使由两个人组成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不放弃一些自,又怎么可能存在呢?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学会适应社会,而不能要求社会来完全适应自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任意行事,都应学会谦让,大学生更应如此。

4.自信自爱。自信是对自身的一种具有肯定评价的态度。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才能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自爱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自信者绝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乐于听从别人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自信自爱的人总是善于抓住机会表现和锻炼自己,获取成功。但自信自爱的人从不投机取巧、阿谀奉承,靠出卖人格达到目的。

5.委婉含蓄。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些“心直口快”的人。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往往不是造成了误会,就是伤了和气。可见,为了搞好人际关系,既要真诚坦荡,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所谓的方式方法,就是指含蓄、委婉而言。含蓄、委婉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它之所以受人欢迎,问题是它顾及了人们的自尊心。人皆有自尊心,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切不可使人尴尬、难堪而下不了台。批评别人时要含蓄委婉,讨论问题时要切忌好为人师,努力使自己与人交往的言语顺耳亲切、文雅得体。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5

语文能力一词在我国已经用了几十年,但仍是一个尚未科学定义的泛概念,在大家头脑中含义虽大体相同,认识却并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语义不严格界定影响不大,但若想使语文教学科学高效,改变当前语文教学认识混乱、内容杂乱无序、方法无一定之规、教学水平低下的混沌状况,就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全面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建构起汉语文教学的理论体系。这样,科学界定语文能力这一语文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核心概念,就是当务之急。语文能力这一概念涉及心理学与语言学,对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极其复杂的运用语言的言语活动。它关联着人类个体和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内涵复杂,学术界至今认识并不一致,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界定可能尚需时日。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语文教学界对语文能力的认识不断有所进展,认识在步步深入。语文教学法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语文能力应属言语范畴而非语言范畴的观点,科学高效培养能力的语文教学理论正在建构之中,语文能力的培养正在由感性经验性活动,逐渐向理性自觉性活动发展。但是,语文课程标准造出“语文素养”“三个维度”等新词,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新混乱,能力的概念被淡化,技能与能力也区分不清了。课标的“创新”使得界定语文能力的内涵与外延的工作更加紧迫。

课程改革开始后,我参与了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的研究,负责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的研究。在本课题中,我和国内知名的教育心理测试专家漆书青教授共同界定语文综合能力为:个体在交际过程中运用语言工具的整体性能力,由语感能力、言语交际能力、言语调控能力三要素构成。指出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发展中的能力,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性质有异、渐次发展的低中高三个阶段。(参见我与漆书青教授合写的《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初探》一文,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语文综合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研究它有利于对语文能力认识的发展。构成语文综合能力的语感、言语交际、言语调控三要素当然就是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但这仅是语文能力概念的局部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语文能力概念的全部内涵与整个外延。

怎样进一步认识语文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喜欢引进国外特别是西方的观点,诸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之类,还爱叫“理念”。我为七十老朽,学不懂这些“理念”。我的方法是立足事实,尊重事实,从事实的共性、关系中找规律,而不套理论,不靠引用,扬弃那些标新立异的洋的或土的搬用或臆造的概念。就认识语文能力而言,我认为必须弄清人类千万年来话语活动的本身,坚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参见拙文《再论语文教学科学化》,载《教育研究》1994.7;《实事求是探求语文教学规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4.4)从古至今一个不变的事实就是――语言是适应人类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现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承认这一事实探讨才能进行,否认这一事实便失去了讨论的基础;否认这一事实就无法认清语文能力,不能建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论。

二、语文能力是个复杂的概念系统

基于人类言语交往活动的事实,运用一点系统论常识,我认为语文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

数十年来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能力是相应活动所需的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就是语文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内隐的,看不见摸不着,是在相应的活动中积淀而成的;但言语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外显的,将活动的方式方法加以规范化、固化就是技能,而技能则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能力与技能是两个相关而不同的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混淆两个概念,是个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首先要弄清的是,“语文”“语文活动”是什么意思。对此,我曾指出语文是言语,语文活动就是言语活动(参见拙文《语文“姓”什么?》《语文课是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期、12期)。因此,从人类语言的本源来认识语文能力,语文活动就是人类运用语言工具进行交往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言语交往活动;那么,语文能力当然就是人类个体运用语言工具进行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

人类最初只有口语,只有面对面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口语交际,我们称之为人类运用语言工具的直接交往活动。交往的个体必须具备口语直接交往(交际)能力,这种能力自然分为说话能力、听话能力两个相关联的因子。人类的口语直接交往及相关能力、说和听的能力,该有百十万年的历史了。口语、口语能力使人根本区别于动物,为人的思维提供了平台,人的思维、认识能力得以发展,文化得以积淀传承。但由于口语的时空限制,人类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极其缓慢。而人类终因形象与抽象思维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出了记录口语的符号――文字,出现了可以不面对面,不用口语而是通过文字的中介进行的间接的书面交往活动,掌握文字的个体开始具备书面间接交往能力,即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人类终于走出野蛮开创了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由此得以不断加速发展,使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远大于此前的千百万年。

通过上面回返本源的回顾,我们得出,这个泛语文能力即言语交往能力。就言语交往活动方式而言,分为口语直接交往(交际)能力和书面语间接交往能力两个相关而又并行的方面;再进一步分解为说话能力、听话能力和写作(写话)、阅读能力四种单项子能力或说基本因素。以上所述基本上是数十年来语文教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这里仅理了理关系而已。然而这还仅是语文能力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学、心理学都认为,言语与语言是两个相关而不同的概念,并且均指出语言是人类话语的社会共性部分,是指话语的民族共同词汇和语法系统,且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而一个民族的个体要进行言语活动,就必须首先掌握这种语言,即掌握民族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掌握民族语言也是人类语文活动的一部分,掌握民族语言也是一种能力,即语言能力,也应是语文能力系统的构成部分之一。

语文能力――言语交往活动能力中的语言能力,即语感。语感也是人类一种特有的心理特征。个体所掌握的用以言语交际的民族语言,是以语感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在《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初探》一文中我们提出“语感能力,简称为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因素”,“人们在言语活动中是凭语感来理解吸纳与表达生成的”;“语感就是个体对语言现象直觉感受、判别、领悟、贮存,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表达生成的评估监控能力”;其实“语感就是民族语言在人们个体头脑中存在的基本方式,是对语言无需思维推理的直觉把握与运用”。语感也是一个极复杂的系统,就汉语语感来说包含两个基本因素:(一)字感、汉字感,包括词在内,用西方语言学来套就是词汇感。若回到能力,字感即汉字能力,它也包含两个因子,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二)语句感,包括西方语言学的语法感,即语句能力,同样包括两个因子,一为识别语句能力、一为构造语句能力。汉语根本不同于印欧语言,百年来用西方语言理论来套汉语,来指导汉语文教学,背离了民族传统,不符合汉语的实际,使汉语的研究与教学都走了弯路。对此我无力深入研究,这里推荐北京大学徐通锵先生的《基础语言学教程》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他完全正确地指出汉语的基本单位是汉字而印欧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句,在此基础上写出了这本全新的语言学论著,值得汉民族的语文工作者好好读一读。

构成人类用语言进行交往活动并与活动的方式、方法相应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交往活动的内容是用语篇――在书面语中表现为文本来进行的。人们进行言语交往活动,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不是孤立的语句,更不是单个的字词,而是围绕具体交际意图由一串连贯语句构成的语篇、文本。语篇、文本是言语活动的基本组织成分。因此,运用语篇、文本能力同样是构成语文能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篇(含文本)能力包括语境、语用与语体、文体两大方面。

(一)人们的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进行的,都要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无论是生成语篇文本还是解构语篇文本,都绝对离不开语境、语用规则。现代语言学对此已越来越重视了,已有很多论述、专著,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习掌握的,这里不再赘述。语境与语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系统中直接关联语意、关系交往目的实现的十分重要的构成因素,而语文、语文教学界长期以来对此认识重视不够,这一状况需尽快改变。语文工作者特别是教师需要大大加强心理学和以语用学为主的现代语言学的学习。

(二)语体与文体,是语篇、文本的基本构成因素,与之相应的能力,也是构成语文能力系统不可缺少的因素。语体与语篇、文本是相关而不同的两类概念。语体,我指的是人类千万年来在不同用语目的、不同语境条件下形成的基本的特征不同的言语类型。语言是因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言语交往双方互相传递的一般是客观事物的情况、过程,反映的是人和事物的状态、自己的看法认识观点,其用以表述的言语特征是求实求真,我称之为写实的交际言语语体;同时语言一旦产生人们也用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像、虚构形象,形成了求美求善的文学言语即艺术言语语体。而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科学的发展,人们要求更深刻、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写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抽象概念、准确判断为特征的科学言语语体。交际言语、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就是人类所使用的三种基本语体。而语篇文本是语体的具体运用,一般写实为主的记叙文(下述之“文”包含口语语篇)主要运用交际言语,也可局部运用科学与艺术言语;而说明、特别是议论文的主体,应是科学言语和交际言语,当然也不排斥局部的艺术言语;而各种文学体裁的主体当然是由艺术言语构成,同样不排除科学言语的因素。运用不同语体、文体的能力当然是语文能力系统基本结构因素之一。而不论是写实求真的文章还是虚构求美的文学作品,所有的语篇文本,都具有共同的构成因素,即大家熟知的主旨(中心)、材料、结构、表达方式及语言,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样是构成语文能力系统必须具备的元素。

任何言语活动都是一个过程。由交际目的意图的形成、实施,到活动完结实现交际目的意图,整个过程交际双方所处的语境也是在不断演变的。为了更好地完成交际任务,交际者需要不断调控自己的言语行为,与此相应的言语调控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系统的构成因素。

上述语文能力系统的诸因素、因子,有着内在的客观的有层次的逻辑关系。为既节省篇幅又便于理解,图示于下(注意,为使图形简洁,低层因素省去了“能力”二字):

上述只是语文能力系统的一个基本框架。分解最多的部分也只分析到第四层,它的每一部分都还需进一步向深层剖析。特别是主体核心部分――言语交往活动能力,分解到说话、听话、写作、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作多层分析,才能认清语文能力,才能找到培养语文能力相应的技能体系,才能建构起从低到高有序的教学内容体系。这里仅以阅读为例。阅读文本的基本方式是朗读与默读。往下均可细分,这里仅提默读。就对文本的读解程度而言,可分为精读、浏览和跳读(两者可合称略读);就速度而言,则分为缓读(一般阅读)和速读(一种需经过专门训练的真正眼脑直映的高速阅读方式);就目的而言,又可分为理解性、评价性、欣赏性、搜寻性、查考性、消遣性等阅读类型。现在一些人倡导的创造性阅读应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阅读,与上述各层各类阅读均不相同,因为它的注意中心完全发生了变化。上述种种类型阅读的注意中心,都是作者所写的文本,文本所表述的信息、观点,本质是读者在与作者间接交往;而创造性阅读注意中心却变为读者自身,读别人的文本的信息观点为着形成自己的信息观点,实质是准备与人交往。而且创造性阅读时要灵活综合运用上述各种各类阅读,是研究者采用的特殊阅读类型。这种阅读才是真正的探究,真正的创造性阅读;不能把理解过程中的一般性个性因素低俗地认定为创造性阅读。我们不可能要求一般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进行什么创造性阅读!

三、语文能力系统内在关系及层级性

语文――言语活动是人类客观存在的活动,尽管极其复杂,涉及人类生存活动的所有方面,但却是有序有规律的。因为它是民族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客观存在了千万年的活动,它必定存在着共性,必有客观规律等待人们去认识。上述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就是一种共性,我想不会有人否定它们的存在。既是客观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客观存在,而众多因素间的关系也存在着并且有着层级性。层级性也是一种序。认清语文能力的内在结构、关系、序,便大大有利于认识语文教学,使之也成为有层次有序的理性活动。

语文能力系统由言语能力与语言能力两大基本层面构成。首先要区分语言与言语,区分语言能力与言语能力,长期的混同使我们误以为语法之类就是核心的语文知识,结果是费时难学而无大用,教学得不偿失。其实语言是一种抽象认识、抽象概念,是存在于具体的言语中的。对个体而言,要的是言语而非语言。人们是通过言语、言语能力来掌握语言而非相反。至于从具体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的词汇系统和理论语法是语言学者的创造,非一般人所必须。切记,文盲不学语法一样用语言交际,四五岁的孩子便初步掌握了民族约定俗成的规则、语感状态的本体语法。因此我认定,语文能力是以言语能力为本,为主体,语言能力从属于言语能力,而不能相反。

但又必须认识到:个体只有掌握了民族语言共同的基本词汇――汉字和规则(约定俗成的本体语法),才能进行言语活动。因此,我认为体现个体语言能力的语感、汉字感与语句感,是语文能力系统的基础层,或许可称之为前提性基础层面,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培养发展学生识字、写字能力万分重要,再也不该忽视。同样,造句特别是理解语句的能力应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句是表意的基本单位,应切实下大工夫培养才行。

语篇――文本能力,也可称为篇章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系统的基础层面之一。多年来对篇章一般比较重视,对其内含的认识也较有基础(已形成一些相关学科)。不过一般是从篇章知识、写作知识角度去认识,要转换为能力角度并不困难,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心理特征就是能力嘛。但语文课标公布后,片面强调“感悟”,不重分析,已造成对篇章知识、技能的淡化,实际上就是对篇章能力的轻视,何况本来对语境、语用就认识重视不够。对此亦应引起高度注意。

语文能力系统的主体层面,当然只能是言语能力、言语活动能力,也即言语交往(交际)能力。人们一般把语文能力仅视为听、说、读、写能力,这种认识由于抓住了构成主体的基本因素因而是有合理性的。但是这种认识是不足的,需深入发展,写作拙文就为这个目的。仅是笼统地认识言语交际,仅是区分现代语与文言是不够的。今天要从语言的交往本质角度进一步加以分析。据此,我将言语能力分为低中高三个层级:

1.底层即低层,是言语能力的个体素质层。说、听、写、读四种能力是构成言语交往能力的基本因素,作为因素性能力是个体可以而且必须具备的。个体具有说话、听话能力,才能与其他个体进行口语直接交往(际)活动;只有具备写作、阅读能力,才能与人进行间接的书面交往(际)活动。应该注意到,听说读写活动及其相应能力是可以在个体身上独立存在的。虽是社会交往的构成因素,也可离开交往而存在。个体自言、自听、自写、自说,这也是一种活动,自己可以和自己“交往”嘛。故我称为言语交往活动能力的基础层、底层,构成的基因成分。

2.中层,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言语交往能力为社会实践层。语言因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而产生,口语直接交际、书面间接交往,两者均是社会言语交往的实践层面,说听、写读是因这两种交往而分别形成的。口语交际是所有正常人天天要进行的活动,书面交际(注意!写作和阅读都是交际、交往)也是所有文化人少不了的活动。这两类交往活动常常是分别进行的。因为是现代人天天都要进行的活动,与之相应的能力是言语交往、交际的实施层,我称为中层,即中间层。

3.高层,口头言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言语交往能力综合运用层:言语综合能力,即《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初探》所述的语文综合能力。人类自从产生文字、形成书面语之后,便逐渐形成了同时综合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的交往活动,而且社会越发展这种综合运用越需要,越显得重要。现代社会生活凡是较重大的交往活动,往往都需要同时运用口语和书面语,需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求职、签订合同、公证、诉讼、会谈、访谈、研讨、论争等等均如此。语文综合能力――依据社会交往目的、任务的需要,择优组合听说读写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完成交往活动的能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言语交往能力,它处于语文能力系统的顶端。

四、言语活动的范化和异化及语文能力的社会本质

这是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指向当前语文教学片面强调个性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近些年一些人片面宣扬“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阅读“没有惟一答案”;滥用创造性阅读的概念,主张什么“个性化阅读”;张扬所谓“个性化写作”,写作只为自己不管读者,简直由意识流变成了荒诞流!就是说,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界涌起了一股片面夸张、强调言语活动中的个性,割裂交往双方,忽略、忘记言语活动社会共性、社会本质的错误倾向。它已经在把语文教学引向歧途,必须引起我们严重的关切。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言语活动与言语能力的社会性本质。

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一个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客观事实:人类因群体内个体与个体间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将一般动物的叫声发展为语言。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成为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成为人类社会积淀传承文化、促使社会发展的工具。这是任何批判工具论、批判科学主义的人永远否定不了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活动是社会个体与个体间的社会性活动,而非孤立的纯个体的个性活动。说与听是个体之间的社会际活动;记录口语的写作是为了给别人阅读,阅读的是别人写的文本,读写仍然是个体之间的一种社会往,只不过不是面对面(当然可以面对面写与读),而是通过文本作中介来进行的间接的交往活动,这仍然是社会性活动,与口语一样必须遵守语用原则。与言语交往活动相应的言语能力的本质,自然也应该是社会性言语活动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语文能力既是个体心理问题,更是社会心理问题。语文教师除应学习普通心理学外,还要学习社会心理学,可惜社会心理学对此的研究还很不足。

言语活动是个体间进行的社会活动,这样它就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这两重属性的关系如何,值得我们去深入认识。语言的产生与社会交往的功能决定它的社会性本质,此外,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双方,必须依托社会约定俗成的共性的字(词)汇与语法,必须遵循社会约定俗成的共性的语用规则,必须基于约定俗成的民族文化的共同语境,交际双方必须处于共同的由双方情况交织形成的具体的话语情境(语境),使用共知的能相互理解的表达方式……就是说必须遵守该民族言语交际的共同规则、社会性规则,使言语活动规范有效,我将此称为言语活动的规范化,简称范化。但也必须看到,交际双方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个体,个性必然渗透到共性的活动中。交际的共同规则会受到个性的冲击常常会发生变异,出现某种新的特质,我将此称为言语活动的异化现象。

范化和异化也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的常态是范化处于主导方面,异化处于次要被约束的地位,这样交际、交往才能进行。若双方都以个性的“理念”行事,我行我素,异化处于主导地位,不遵守共同规则,交往是不可能进行的。但异化并非全是消极的。异化的结果是突破常规出“新”。不过一般说“新”有两种情况:(一)能适应具体交际语境,体现真善美,被对方、社会接受,这便是创新,影响所至可能成为新的言语交往规则,形成新的规范,推动着言语活动的发展;(二)背离具体的交际情境,给人以假恶丑,不能为对方、社会所接受,便会被社会所扬弃。因此,我们说合理的异化恰恰是言语活动发展的动力。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言语活动和言语能力的社会本质,坚持共性为主;但也必须承认它的个性,有区分地对待个性现象。要记住,千万人阅读的都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惟一的特定的哈姆莱特,一个要报父仇的王子。必须老老实实、正确理解作者创作的文本,认清文本意图、主旨、特别是形象的惟一性,读者读解文本时头脑中再造的形象具有差异性、个性,这是必然的,但不能背离作者文本这个“惟一”。至于一般写实的文章,特别是说明议论的文章,它的中心主旨、观点、内容都是惟一的,更不容读者个人任意曲解!写作也必须考虑读者,遵循交际的基本原则、语用原则。要记住写作仅是间接交往的一方,与你对应的是读者一方。言语――语文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性而非个性;言语――语文能力是基于个体心理,更是社会心理问题,即使是对待个体言语心理因素也在于认识、把握个体心理的共性方面,而非纯粹的个人的个性因素。

五、语文能力概念系统是动态发展的

这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言语活动是动态的过程,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交往,它的构成因素一直处于变化运动之中,此不多言。(二)社会的言语活动、个体的言语能力,都是由无到有、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着的。人类的言语活动,相应的言语交往能力,包括读写听说能力,是怎样由低到高发展的,至今研究不足,需加强研究。个体言语能力的形成发展,对语文教学而言更有直接的重大意义,对此同样认识研究不足,更急于加大研究力度。我们的语文教学长达12年!小学一年级学生与高三学生相差多么大啊!他经历了儿童、少年到青年的变化,而我们的语文能力呢?说来说去还只是“听说读写”!初小、高小、初中、高中,语文能力有什么不同?到底发展在哪里?有什么质的差异性?过去的教学大纲、现在的课程标准都不清楚!这样教学自然也清楚不了,这样教学水平怎么能高呢?

在《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初探》一文中我们指出,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发展中的能力,经历着各具特点的三个阶段,由自我核心言语交往能力水平,经过你我之间言语交往能力水平,发展到初步社会言语交往能力水平;各阶段在语感、言语交际和言语调控三方面都各具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有不同的核心、动力。低段的核心在汉字能力,中段的关键是真正养成阅读能力,高段则应注意初步的写作能力、篇章能力。我们所论的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言语能力――语文能力的发展。

那么中学呢?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在继续发展,那么它们的阶段特征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呢?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水平仍应与其生理、心理,特别是思维能力发展相应,分为有明显质的差异的两个阶段。初中,与生理迅速发育、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独立自主能力开始形成相应,为社会交往能力全面基本形成阶段;高中,则与其生理开始成熟、理论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社会自主性初步形成、将成为社会公民相应,语文能力进入综合运用全面扩展的阶段。

语文能力的发展与个体所能运用的言语语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或者说言语语体的演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语文能力发展各阶段的特征,以便语文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形成更全面更系统更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言语――语文能力。依据自古以来汉民族儿童言语能力形成发展的实际,可分五阶段,其特征如下:

小学分三段:初小,为充分利用艺术言语(韵文)集中识字,开始萌发书面言语交往能力的阶段;中小,则应交际言语(各种日常社会生活、科技等通俗读物)和艺术言语(童话、寓言、小说等读物)并重,但目的仍在于日常交际言语能力的发展;高小,在语体上与前段无明显差异,为继续发展阶段,不过要开始关注学生日常交际语体篇章能力和间接交往能力的发展。整个小学阶段重点都应在促进学生日常交往语体、日常交往能力的发展,艺术语体服务于交际语体,一般不必进行正面的艺术语体――文学的教学,而科学言语的因素正在逐渐积累中。

初中,应是日常交际语体――交际言语能力全面形成的阶段。这时艺术言语仍旧要服务于交际言语;但应开始文学常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正面区分交际言语与艺术言语。初中是科学言语能力正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只有抓好以科学言语为基础的说明议论文的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基础课程的作用,才能有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初中是交际言语、交际言语能力与科学言语、科学言语能力并重发展的阶段,一定要基本完成社会言语交往能力的培养任务。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6

[关键词]《阿凡达》;跨文化交际;障碍

美国电影《阿凡达》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它的三维立体效果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让人慨叹现代电影拍摄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是一部超现实的科幻电影,影片所描述的情节发生在人们设想中的未来,但是,当我们从视觉上的冲击走出来的时候,它留给我们的是对跨文化交际的深深思考。

虽然影片是超现实的,但我们在现实的世界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难找到它的原型,比如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开发时与印第安人的冲突,英美霸权主义国家对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的战争,甚至西方世界对利比亚内政的干涉等与《阿凡达》中地球人与潘多拉星球人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何等的相似。地球人在和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跨文化交往中困难重重,冲突不断,那么,跨文化交往中的障碍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阿凡达》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分析

(一)消极的意动成分

在跨文化交往中,影响交际的很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意动。意动属于态度的一种,“态度可以被理解为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倾向。它事先决定人们或者积极地或肯定地,或者消极地或否定地对待某人、某事或某种行为。”(贾玉新,102)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形成态度的三个重要因素是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和意动(conative)。“意动成分是指个体对人和物的行动意向”,也可称之为交际目的。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消极、否定的意动成分毫无疑问会阻碍交际的正常进行。

电影《阿凡达》中,地球上矿物公司派由杰克化身并支配的阿凡达去潘多拉星球的交往目的就是要开发一种被称为“Unobtanium”的矿物元素,这种矿物元素能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产业,而纳威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好建在“方圆200公里之内,最丰富的超导矿上”。地球人赋予阿凡达的使命就是让纳威人离开家园,为地球上矿物公司开采矿藏让路。基于这样一种意动基础上的交往态度显而易见,正如矿产公司老板所说:如果纳威人不肯离开家园树,“杀土著人确实会让人难堪,但是比起媒体的批评,股东们更在意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难看的季度报表……所以帮我找一根挥挥就能让他们挪窝的胡萝卜吧,否则的话,让我们能挥的就只有大棒了”。影片中纳威人之所以没有杀死杰克,纳威的女长老让女儿负责把他们的生存之道交给杰克,目的是“教他们(地球人)学会尊重我们,尊重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交际意动本来应该会产生良好的交际结果的,但地球人的目的并不在于为了了解纳威人的生活方式,而是把一己私利建立在让纳威人离开家园的痛苦之上,虽然制造阿凡达的目的起初也是想通过劝说的途径让纳威人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但基于这样一种意动基础上的跨文化交往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后来地球人和纳威人的激烈冲突当然也就不可避免。

(二)文化定势与偏见

文化定势是对于某一群体或者个人的属性的一套信念,是“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化的,过于忽略细节差别的,过于夸大了与某种类别或某一群体的人相关的信念或态度”。过分的文化定势又极容易产生偏见,偏见是以先前的经验或者事先所做出的决定为基础而做出的判断。“它是一种以错误的或以不可变更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贾玉新,106)文化定势与偏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不可忽视,消极的文化定势与偏见阻碍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

电影中地球人和纳威人分别来自于两个相距遥远的星球,有着不同的外形、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显而易见,然而,他们并没有通过交往和了解就形成了对彼此的文化定势。地球人把纳威人描述为“蓝猴子”,是“身上爬满苍蝇的野人”。猴子自然是不能与人类平等的,他们是野蛮的、未进化的。而纳威人对地球人的认识也是“邪恶的‘天空之人’”“没有办法被教化的”“怪物”“臭气熏天”等。这些仅仅通过有限的观察而进行的概括无疑会带有偏见的性质,这就使得地球人与纳威人的跨文化交往很难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于是,地球人认为将纳威人赶出家园理所当然,而纳威人在抓住杰克的时候多数高呼要把这个“怪物”杀掉。由此可见,纳威人与地球人所建立的对彼此的文化定势和偏见为以后二者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三)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主观的态度,就是认为本民族是核心,把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看做是合理的、标准的和正确的,而以此来衡量和判断他民族,它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曾经这样定义民族中心主义:“它是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每个群体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社会习俗是恰当的,看到别人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就会嘲笑。”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民族中心主义会使人产生优越感,并不惜去改变他人的生存空间和思维方式,由此产生互相不信任、仇恨,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交际距离,从而导致基于文化冲突基础上的交际冲突。

电影《阿凡达》中描述的是地球人高度发达的文化和纳威人回归自然的主体文化,在两种主体文化的交往与冲突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人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感。他们慨叹自己科技的发达,为了掠夺外星球的资源,可以克隆出拥有地球人思维方式的纳威人,并且雄心勃勃地自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征服纳威人。首先,当地球人发现潘多拉星球上有那种稀缺的矿藏“Unobtanium”时,他们认为应该把这种矿藏据为己有,不管这是否属于自己的星球,于是让杰克去说服纳威人离开家园为人类开发矿藏扫清障碍,杰克提到如果纳威人不想离开怎么办时,上尉帕克•赛弗里奇话不客气地说:“我还真不信他们不走”,以至于后来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大棒政策,开始屠杀驱赶纳威人。地球人的这一行为是民族中心主义的极端体现,他们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凌驾于纳威人之上,为了实现对稀有矿物的开发和拥有权,地球人可以“违背自然进化规律,有悖纲常,肆意进行生物改造”,(李丹,2010)将本民族的利益看做是高于一切的追求,而藐视另一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民族中心主义的极端表现严重影响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阿凡达》对跨文化交际障碍解决的启示

电影《阿凡达》中地球人与纳威人在跨文化交往中障碍重重,冲突不断,为人们的跨文化交往活动或多或少增添了一些焦虑与思考。杰克化身的阿凡达去潘多拉星球与纳威人交际目的的改变是他无能为力的,虽然这种意动成分是交际的障碍,是交际失败的根源,但是纳威人以及影片的主人公――杰克的化身阿凡达的表现又对我们解决跨文化交往中的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的羁绊。杰克起初接受任务看到实验中的阿凡达时,他的反应不同于其他地球人,他并没有用地球人的标准来对纳威人进行审美,没有认为阿凡达是一个怪物,而用美来形容阿凡达。从杰克与纳威公主的爱情中我们也看到了杰克审美取向的客观性,由此可见,杰克并没有完全受到其他地球人的民族中心主义的羁绊,同时,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交往为杰克与纳威人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减少了障碍。

其次,要培养文化移情能力。所谓文化移情能力就是指对待他文化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态度。杰克化身的阿凡达最初与纳威人接触的时候,并不被理解,当他开始学习纳威文化的时候,也受到了纳威人的讽刺挖苦,然而,杰克并没有放弃学习,并且逐渐开始了解和融入纳威人的生活中去,杰克的这种不懈努力也得到了纳威人的认可和接受。

再次,宽容地对待“他文化”。虽然在地球人与纳威人开始接触的时候,纳威人对地球人的定型是消极的,但总体上讲纳威人在对待地球人文化时是宽容的,他们渴望被地球人理解和尊重,因此没有把阿凡达这个外来的入侵者杀掉,而是让纳威公主教阿凡达学习纳威人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在逐渐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彼此的信任和理解。这种宽容的态度和地球人极端自私的狭隘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地球人杰克觉得仿佛世界是颠倒的,觉得潘多拉星球的生活应该是真实的,而回到地球上的生活却仿佛是梦境之中。相反,正因为地球人对纳威文化的藐视态度才使两种文化的冲突发展到武力冲突程度。

三、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时期,同时跨文化交往活动也不可避免,然而,当今社会,在跨文化交往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冲突,小到个人与个人的冲突,个人与他文化群体无法相容共处,大到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冲突,有的甚至发展为战争。毫无疑问,解决冲突的最好的办法是扫清跨文化交流的障碍。我们在为电影《阿凡达》超常的视听效果惊叹之余,其中跌宕起伏的跨文化冲突也引起了我们对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深深思考。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只有摆脱民族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宽容地对待“他文化”,才能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文化共存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刘佳,周红霞.电影《阿凡达》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0(04).

[5]李丹.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羁绊――文化冲突中《阿凡达》的自我身份认同[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6).

[6]彭增安.跨文化冲突的成因及处理方式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7

人际恰恰恰——封闭型、成长型、结构型和异质型的团体

二、体活动的目标:

1、 目标:培养团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信任感。

2、 体具体目标:

(1)凝聚团体的共识,强化团体的向心力。

(2)培养团体的默契,增强成员的互信基础。

(3)强化成员在团体中的自我价值感,增强自信心。

(4)强调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5)透过活动的特殊设计激发成员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三、          团体活动的对象:

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心协成员。自愿加入团体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团体的一切活动中去。在小组成员中希望是异质的,所以会尽量平衡他们的性别、专业。在小组中我们需要那些有沟通愿望的同学,能认真的对待小组活动,并且为人坦诚和友善,能与人护目相处。在小组中,我们会尽量保证成员间是陌生的。

 

四、          团体规模:

分三个小组,每组8-10人。

 

五、          团体活动地点:

团体心理咨询室(科技楼319)

 

六、  活动时间及频率:

每周一次,共五次。每周六晚上7:00-9:00

 

七、          团体规则:

各组的领导者综合其成员意见,成书面形式,由各成员签字确认,即可生效。各组领导者及成员要严格遵守规则。

 

八    理论基础:

 

“印刻”理论

 著名动物心理学家洛仑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组鹅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母鹅自己孵化,这部分小额出壳后看到的抵抗一个活动物是母鹅。根据常识,这部分小鹅会跟随母鹅,同他保持亲近和依恋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另外一部分鹅蛋是人工孵化的,小鹅出壳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物是实验者本人。这部分小鹅便把实验者当成母鹅,紧紧跟随,吧研究者当成母亲来亲近和依恋。这种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早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称为“印刻”,通过印刻而形成的依附行为,对有机体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生物发展水平虽然比动物要高得多,但人类也有同“印刻”相类似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自幼儿与狼,兄等动物产生了强烈的依恋而逃避人类。此外,人类的婴儿也会在“敏感期”出现对母亲的依恋。人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需要,正式在这种最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能理论”

 另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对群体的依恋是人的本能或遗传,是人类祖先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能力。人类的祖先古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要想保存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就必须以群体的方式活动,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抵御灾害,获得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这种群体的习性传递给后代,使人类先天具有与人共处,交往的需要。他们研究了人类的近亲恒河猴,发现在它们身上也存在依恋现象。实验证明,恒河猴的依恋行为取决于对象是否能够提供温暖、舒适的机体特点,而不在于能否提供食物。

动物的依附,合群倾向和表现,为人际交往这一人类行为的形成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对我们认识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首先,生理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其次,安全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再次,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爱与归属的需求,既是交往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交往的推动力。

又次,尊重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最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离不开人们的联系和交往。

 

人际交往需求理论: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库兹提出,人有三个方面的需求——爱、归属和控制,这些需求推动人们去进行交往。这一理论称为人际需求理论。

 爱的需求反映的是一个有表达和接受爱、友谊的愿望,这种愿望促使他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归属地需求反映的是希望自己存在于群体之中,与他人一起的愿望。

控制的需求反映的是人希望拥有一定的权利,对他人发生影响的愿望。

上述三种需求反映出人际交往是人心理的需要,但对其具体的行为表现应有适当的认识、适度的爱、归属和控制需要会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而过分的亲密、交往和控制与过分的冷漠、孤独和无视秩序都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 口语交际 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院校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本文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1.师生现状

在传统教学思想和考试制度的长期影响下,中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口语交际在学习和今后就业中的重要性,对加强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中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有限,缺乏专业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知识储备,因此,无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而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生源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差。这些孩子进入中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学得一门专业技术,拿得文凭,对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这门基础课程兴趣不大。

2.教学现状

首先,中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选用统一的教材,即高教出版社发行的基础班《语文》,该套教科书虽然囊括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容,但缺乏可操作性。中职院校选用的口语训练教材大多是本校自编的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中职院校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师生缺乏提高口语交际技能的意识,将大量的教学与学习时间放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极少进行集中有效的语文口语交际的训练,语文课缺乏科学的管理,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极差。再者,中职院校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较大。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缺少科学、系统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教学。

二.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

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重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结合,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培养目标既能熟练掌握日常的人际交往技能,又能具备专业的特定职业的交往技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特殊专业的学生进行利于求职就业的口语交际训练。

2.针对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语文口语交际这一课程本身具备开放性的特征,教学内容丰富且能够根据学生课上的反应及需求随时做出调整。在中职院校的口语交际课上如果能够做到开放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学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三.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

1.强化师生的教学意识

提高中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强化师生的教学意识,只有师生共同认识到这门技能课的重要性,师生平等交流,这门实践课才得以真正有效地实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积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交际技能的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说普通话,掌握一些日常礼仪,善于倾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目前,最适用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考虑到口语交际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该课程的教案应打破传统的程式化,倾向于框架式或板块式的设计,在开放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情景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生活、职场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口语交际技能。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9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海姆斯首创的术语。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能力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术语。乔姆斯基认为,人们一旦掌握了高度抽象的语言能力,语言规划系统,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一、语言能力是语言规则内化的体系,即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规则体系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培养外语交际能力的前提。

听说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首要形式。一切语言活动都是以自身的言语动态为基础的。亚历山大说:“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听,是人们交流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

“听”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的活动,而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语言知识,通过自己“听”的素质潜能,从音流中获取信息的一种积极的活动。“听力”是一种迅速正确地辨音解意,理解语意并对所听到的信息做出评价反应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听”的潜力。

二说与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将自己内化的语言材料进行编码,即借助于词语,按一定的句式,连贯地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初学者在编码时通常要经过母语到外语的“心译”。开始时,往往要想想再说,然后是想和说几乎同时进行。随着学习的深入进行,逐渐摆脱“心译”,达到不假思索地自动地完成复杂的编码心理语言过程。“说”首先是有说的动机,再就是不羞涩、不胆怯。在外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对学生提出超越他们接受能力的过高要求,以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说”还包括思维的敏感性和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表达的灵活性。英语口头表达的特点是现想现说,思考的余地极为有限。没有思维的敏感性和思维的条理性,就不能较迅速地组织所讲述的内容,把不太肯定的不太周密的想法变得成熟、明确、周密,也就不能使要讲的英语既有实际内容,又有中心侧重,既有讲述层次,又有次序。没有表达的灵活性就不能应付各种各样的口语场景。

三、读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流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同“听”一样,“读”不同于消极接受信息的活动。读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来识别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推理过程。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辨认和解码,即对词及词组的意义、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辨认和掌握,达到对文字符号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初学外语者往往在解码过程中有一个“心译”的过程,但往往会逐渐摆脱,达到对外语的直接理解。

阅读是读的主要形式。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语言交际能力以及认识能力。语言知识是交际的基础,是阅读能力最基本的成分。提高阅读能力不仅有赖于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阅读技能的提高。心理学家及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技能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方法。它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速度、理解和词汇。

速度是阅读技能的第一要素,它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要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激发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兴趣和动机,快速地猎取信息。此外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复视”的坏习惯,培养“跳跃式”的阅读方法,逐步扩大“知识间距”,逐渐克服对“心译”的依赖。

理解是阅读技能的第二要素,理解对阅读能力有决定性的意义。阅读理解的能力主要是: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根据字面可以推断的不明说出来的意思,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判断;

5.既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材料以外的常识去理解。

词汇是阅读技能的第三要素。词汇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掌握词汇越多,阅读越快,理解程度才能越深。生词往往被比喻为“拦路虎”。所以作为阅读理解的教材,生词率必须较低才能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大量的泛读又可以对学生所学过的单词大量再现,以加强记忆。

四、写与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写”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基本形式。同“读”一样,“写”也是一种单向的交流,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信息。写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有表达的欲望;把表达的内容用英语文字符号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初学外语者往往需要借助母语去构思,只有精通外语的人才能完全摆脱母语,凭借外语进行思维,进行写作。

在听、说、读、写之中,写是学生最感困难的,也最容易出错。

培养写的能力要注意几个方面:

1.书写端正,字母、标点符号正确、规范。

2.单词拼写正确,使用恰当。

3.抓好基本句型的训练,结合句型进行训练。

4.以听、说、读为基础,先口头再笔头;以规范为蓝本,先读后写。

5.培养灵活表达的能力。同一个意思让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遇到障碍时,灵活机动地跨越障碍。有些学生凭有限的词汇便能表达自如,靠的正是这种能力。

6.让学生写自己能够写的。不要要求学生写自己难以表达的东西。

总之,中学英语教学要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努力改变传统的“以教为本”和“一切为考”的教学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造就新世纪的人才。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篇10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体育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活动中的师生交往是指学活动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的语言为中介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以及情感交流和达成认同一致的相互理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查得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个体因素、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媒介及双方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成为影响师生交往的主要因素。

1.体育教师的素质因素

体育教师的素质因素包括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基础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笔者试从这三个方面来逐一分析。

1.1体育教师的人格。

从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来看,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成熟的自我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性格。自我意识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创造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创精神和独创能力。由于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青少年,所以对青少年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循环,而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去探求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式和方法;良好的性格主要表现在公正、诚实、热情、果断、自律自制等。由此可见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而且还决定了其是否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1.2体育教师的心理基础。

体育教师的心理基础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交往时所具有的知识基础、智能水平和心理状态。这些方面是体育教师顺利进行教学交往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

1.3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体育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往和互动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了解不同,教师对学生采取教育的方式和行为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正确地了解学生,及时地防止和纠正对学生了解上的误差。教师应该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过程、智力和体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个性上等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2.学生的因素

学生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交往活动的主体之一,其自身的条件因素对师生交往必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因素主要是指学生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个人在集体中的自我感觉、人际选择等方面。

2.1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是以一个能动的主体而存在的,主要表现于他在学生生群体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而他所处的地位与角色对他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及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体育活动中,运动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在运动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运动群体中的地位较高,也较有人际吸引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与教师、同学的之间交往比较顺利,也积极主动。

2.2学生的人际选择。

人际选择指的是在接触群体中由于某些人对其他人表现出明显的喜好憎恶而相互接近或者疏远的现象。在一个学生群体中,有些学生很受欢迎,很多人愿意与他交往,而有些人则得不到同伴同学喜欢、选择,这样就会产生孤独感。因此,学生的人际选择是影响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以身体活动、体力活动为主,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力量、速度、灵敏等体能水平和协调、优美的技术水平,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暗示、模仿、感染吸引等影响力作用,而这对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人际认知和人际选择是有影响的。有的学生过于忧虑自己在体育运动能力的弱点,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卑,心理重,这种对自我的认识使得在与其他学生交往时,个体在行为上畏畏缩缩,影响到与同学的顺利交往。

3.课堂教学气氛

体育课教学气氛是指在体育课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所产生的群体情绪心理状态。积极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且影响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进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在积极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行为将会营造一种易于采取活跃的、自主性积极性行为的环境。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分为“支持性气氛”和“防卫性气氛”两种。“支持性气氛”立足于信赖与支持关系,“防卫性气氛”立足于不信任和攻击关系。作为同学关系要素的是接受(同学之间接受性程度)和势力(同学之的集中程度),作为师生关系的要素是亲和性(表示教师个人对于学生作出的亲密性行为的程度)与控制(教师对于学生行为控制的严格程度与范围)。而在这些要素中,“接受”和“亲和性”与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有极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教学气氛,形成接受性、支持性氛围是促进师生交往,活跃学生行为的要素。

4.教学信息及沟通媒介

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与互动过程是主体间信息传递、接收、加工、反馈的过程。这里的信息是一种教学信息,如教学内容、情感态度、意见等。教学信息传送的方式、程序过程的特点影响教学信息传送效能。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是通过特定的媒体和中介即媒介而发生和展开的。教学信息本身的性质及其沟通媒介对师生之间的交往影响极大。体育教学活动中有许多趣味与娱乐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体育游戏、跳绳、球类活动等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因为这些教学内容的传递基本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性活动如小组练习、集体协同活动而完成的。而教学信息传送的效能又制约着教学过程师生交往互动的成败。因此,要确保教学信息传送的畅通性、有序性和有效性,采用多向交往和沟通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