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根本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09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1

创新教学,我的体会是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二要有创新能力,这两方面合起来,又可以用9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有思想、勤实践、善总结”。

1创新教学必须有思想

所谓“有思想”,包括两个层面: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敢于开先河、标新立异,永不满足、永不停顿;二要有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见解,能够拿得出改革创新的思路、方案。为此,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多动脑筋,善于根据学科技术的发展、专业建设的需要、教学对象的特点和国内外相关动态,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分析新矛盾,拿出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

我第一次“标新立异”是在1974年。那年,我作为电子技术课的辅导教师,随72级工农兵学员一起去上海航天局工厂进行开门办学。当时普遍的做法是,学员一边上课,一边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干活,向工人和技术员请教一些问题。我觉得这种做法不理想,学员收效不大,既然已经到了工厂,如果能结合一个技改项目开展教学,效果岂不更好?为此,我主动去上海广播器材厂调研,我的思想得到了工厂领导、技术员和工人师傅的支持,并确立了一个当时工厂急需、与教学内容又联系紧密的项目:研制“电视机壳生产流水线的数字控制系统”。于是我带着6名学员边学理论边干课题。4个月后,既完成了课程教学任务,又圆满完成了系统设计和样机研制任务。我的这次“标新立异”,得到了工厂和学校双方的高度评价,事后应邀在学校开门办学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1980年,学校安排我给干部进修班学员讲“脉冲与数字电路”课。我发现这些来自部队各个岗位的学员基础参差不齐,不适合按一种模式、一种方法施教。针对不同的学员,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基础较差的,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启发式、通俗化、形象化教学;对水平高的,单独“开小灶”,指定内容自学,实行个性化教学。我连着教了三届这种进修班学员,还给军队院校计算机教师培训班讲了一门“计算机原理”课,都是这种教法,从中摸索出了一套适于这类对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深得学员好评,不同起点、不同水平的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有明显提高。我因此被评为当时的学校干部进修教育先进个人。

从那以来,我又相继倡导并组织实施了我校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验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考试考核方法和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等方面的改革。比如1983年,我在国内较早倡导并组织实施了电子类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变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综合设计性为主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变封闭性实验为开放性实验。并同时改革了实验组织与管理模式。这一改革成果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学生欢迎、领导和专家好评,并应邀参加了“93’国际电子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1988年,我又在学校发起了本科生电子设计制作有奖智力竞赛,并一年一度组织实施,从而将实践性环节的改革从课内进一步扩展到了课外。这一做法相继在省、大区、全国学术会上交流后,引起了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度重视,经他们推广,逐渐演变为目前全国两年一度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这项举措,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参考国外教改动态,从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国内较早新开了“微机接口技术”课,并在连续开课多届、积累了较多教学、科研经验后,于1992~1993年不失时机地自编、出版了一本以pC/Xt为背景机、内容先进实用、原理技术并重、特色明显的相应教材――《微型计算机接口原理与技术》。这本教材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得到同行专家普遍认同和好评,于1996年获得了全国第三届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后来,又在国内较早按照“三个层次”的思想构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按此体系构想进一步确立和实施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按原理篇、接口篇和应用篇的模块化结构组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协调同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我又在国内率先按“三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程体系构想和以486以上高档pC机为主要背景机,在高起点上新编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及应用方面的教材,并先后被纳入“九五”全军、全国统编示范性教材和“九五”部级重点教材计划出版,其后又在短时间内相继推出了与统编教材配套的全国统编示范性实验教程、多媒体Cai课件和硬件实验平台,并且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配套的,由微机部件、微机原理、微机接口和微机应用4部分实验内容组成的,以设计性、研究探索性或综合应用性实验为主的,课内实验和课外设计活动结合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体系。其中统编示范性教材不仅被全军院校和百余所地方高校所采用,并且为总参军训部和国家教育部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九五”、“十五”新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近十几年来,以各项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和主要内容,我先后获得国家部委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次、一等奖1次,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编著出版教材著作16部,其中全军工科本科通用教材1部,全国统编示范性教材2部,“九五”部级重点/规划教材3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部,获全国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中国图书奖1部和国防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多部。这些教学成果和教材都在不同范围内(全军或全国)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我列举这么多改革事例和取得的成果,并不是要说明我在教学方面做得有多好,而只是想说明,作为一个教师,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要勇于探索,永不言停,绝不能墨守成规,而且要不断地提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思想方案。

2创新教学必须勤实践

要创新教学,光有思想,不肯实践,不勤奋刻苦,也不行。那样就成了只会耍嘴皮子的“空头政治家”、“口头革命派”,不可能在实际上有所作为。有了思想,还必须勇于、勤于实践,到实际中去实践、检验提出的思想。为此,要有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要有条件实践,没条件创造条件也实践,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支持和同事的参与,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和素质的体现。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2

关键词:融媒体背景;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

一、引言

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方式快速发生转变,必然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对以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相关的研究进行深入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与推动下不断融合、演进[1]。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多种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资源融通的融媒体。根据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各种特点,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提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研究,致力于在融媒体背景下,创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方式证明该创新路径的有效性,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二、融媒体背景

融媒体指的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又能够结合不同媒体,由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共同构成具有资源互通性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主要针对宣传、人力以及内容进行整合,能够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媒体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融合的最大化。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为:具备成熟的媒体市场、大众传播途径广泛、媒体与利益不存在直接关系以及信息传播具有明显针对性,由此可见,相比传统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具有信息多样化、受众范围广的优势,基于此,本文进行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

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创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一方面是媒介方法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媒体形态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第三方面是传媒人群扩大化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针对这三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实现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

(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演变。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中,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独立媒介实现,导致其在媒介传播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完全能够实现构建信息传输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信息互通,逐渐演变为综合平台[2]。结合谭天教授在谈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演变过程中指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实现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融合平台中的重大转折”。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与融媒体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再是线下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线上传输的方式,打造个性化的电视新闻传播综合平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的演变,能够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速率[3]。总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同步传输以及有效性数据的传输,并且在当下社会时代社会背景下,支持多个终端媒介对相同新闻进行传递,此种方式更是激发了大众对新闻的热爱,并做到了对电视新闻用户的拓展。

(二)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电视或报纸期刊,而是将电视新闻采用一种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可视化处理[4]。在融媒体背景下以UGC为核心,针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整合内容。通过融媒体背景新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以UGC为核心整合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利用融媒体背景下的多种媒介,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提供资源数据。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对交互信息的三维建模等手段,将记者多渠道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融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即便无法对事件重演,但同样也可使人们在虚拟场景中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5]。例如,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同台演唱,这一事件的原理便是动态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此种方式使人们感知事件,做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三)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专业采编到大众参与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的颠覆性变化,伴随新闻采编手段与编辑技巧的广泛普及,造就了群众广泛参与的新闻传播途径。不同于传统的专业采编组,融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也可以成为一个热点新闻的助推节点。大众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新鲜事,不再需要专业记者的猎寻,事件的亲历者、围观的热心群众都会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当作简易摄录设备记录下新闻发生的全过程。大众参与的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与真实性两大特点。及时性体现在,新闻发生的同时,大众充当的“采编组”就已经就位,实时的记录下了事件的全过程,并且是从多个视角同时记录,再通过近于同步的方式到各个新闻传播平台,用实况转播的方式记录着身边事,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互动参与新闻评论,甚至能够左右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是传统新闻产业难以做到的。真实性体现在,新闻报道员不再是第三者视角的专业记录人员,而是变成了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或者参与者,报道新闻时的措辞组句都带有了事件相关人的情感因素。由于是事件相关人,对事件的了解和理解就更为深刻,传达给受众的新闻信息就会更深、更远,同时,新闻受众得到的是第一手的资讯,感受的是讲述者真实的情感倾诉,这样的意境更为容易形成共鸣,将新闻受众带入到新闻事件中,仿佛亲历者一般读取新闻事件。这个真实性特点也是融媒体背景下广泛传播特质带给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深刻创新。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普及了新闻采编的专业技巧,拉低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技术门槛,新闻稿件的编制得以大众化参与,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融媒体的到来,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平台,丰富了新闻传播形式,拉近了新闻传播机构和受众的距离,颠覆了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理念、展示方法甚至观众参与方式三个维度的创新。

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践

根据上述在融媒体背景下,提出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将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应用在实践中。例如,在早期人们仅依靠电视获取新闻信息,但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直接使用终端手机设备实时接收或发动信息。并且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们也可以在终端媒介上利用了解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此种现象便表明了新闻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除此之外,在融媒体背景下,每一人都可以称自己为“记者”,社会群体将其自身看到的信息上传到网络媒介中。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后,从而在社会中产生热烈讨论,此种舆论现象也称之为新闻效应,也正因新闻传播主体对象的增多,当下时期也称之为“自媒体时代”。在这种时代下,社会群体、媒介平台、新闻产业三者之间的信息能够充分实现在网络中交互。针对某个发表的新闻,多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这也使得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面向主体更加丰富。为了确保在多元主导社会背景下新闻的积极效益,应尽量降低在新闻前的“审核人”,降低新闻的议程,并重构新闻在市场传播的主体格局,接收大众对新闻的点评,从而使得新闻传播覆盖面更广。但是作为职业媒体人,还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发现融媒体蓬勃发展造就的新闻广播事业繁荣背景下同样存在着短板甚至风险点,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才是职业媒体人的职责所在。问题表现为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性导致新闻稿件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观点不正甚至道德水准低下的稿件充斥其间,污染了观众的视听,也容易形成新闻误导。在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实践中,需要对所有融媒体平台中播送的新闻进行审核把关,建立稿件审核发表的标准化规范,明确分类以及审核要点,用严格的条框筛选掉质量低下的新闻稿件,推送积极向上、质量优良的新闻稿件,才能为观众奉上有品质、有内涵、有意义的佳作。由此可见,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实践中的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受众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同样新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上述媒介传播新闻信息。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研究,明确融媒体背景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所赋予的价值,能够明确融媒体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媒体背景的变化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已经尽可能地对本文研究进行了完善,但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针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主体方面进行详细研究,这一点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通过上述研究,能够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专业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韩舒宜.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43-44.

[2]霍学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途径[J].中国报业,2020(16):32-33.

[3]张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创新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9(04):76-77.

[4]阳.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传媒的创新发展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2019(08):87-89.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3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英语新途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英语老师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工作量多少。在新形势下,小学英语需要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提升,这样对于学生多方面发展是有利的,英语教育的开展会更扎实有效。

一、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把握课程要求

如果想开展新的教研途径,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掌握所要讲授课程的精髓之后,才能在教学途径上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创新,这对于新的教研途径的开展是有效的。

二、利用多种教学办法开展新的教学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在不断革新,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开展新形势下小学英语教研的新途径很有帮助。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途径。下面笔者以课堂实践经验为例,简要说明这一途径。

1.以教材的根本为本

我们施行任何教研新途径的根据与最后的归宿都应该是教材。探索任何的教学途径,根本出发点都是从教材出发,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应该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把课堂上所要讲授的内容吃透,这样才能说是真正把握了教学的本质,才能真正使课堂高效。

2.提高实际对话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改变学生总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情况。这对于开展新的教学途径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笔者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注意让学生和笔者一起互动,在每节课的课堂设计上都加上口语设计的成分,这是一种有效的授课方式。笔者在讲授小学一年级英语“mybody”的时候,就让学生首先对课堂内容进行一定的预习,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让他们结合自己及同学的身体,开展“你指我说”等英语对话口语活动,课堂口语对话意味着改变向学生简单地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样传授知识,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更发达,在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为突出小学英语的现代化教学,可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途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施行的新的教学模式有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现代工具的利用率是相当充分的,而这正得益于当前智能手机、平板等的普及,教师通过视频录制软件可以将要学的内容事先录制好,然后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发给学生让其预先学习,视频的长短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样就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炼讲解,而且这些资料可以保存下来,随时观看。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适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授课效率。

4.给学生及时合理评价

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给予正确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天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认可与鼓励,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课堂授课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具有激励性质的客观的评价。这样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采用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感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很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Let’spaint”这一课程的时候,让学生就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自己的一些创作,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水平的不同,创作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这个时候,笔者就针对那些可能不太好的学生的作品,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新的教学途径的开展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利的。

三、结语

我们在研究开展新的教学途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在课程上的主体性色彩,在对其进行指导的时候结合教材的主旨,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评价。这样我们所开发的新的教学途径就是适合学生的,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4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90-01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下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拔尖创新人才的比例问题和培养途径进行分析。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比例问题

通俗地来讲,人才就是在社会生产起重要作用的人,而在特定领域中起到拔尖创新作用的人才更要按所需比例来设定。

创新,即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创新就是实现新组合,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和覆盖。在笔者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层含义,首先,作为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各项才能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即为“拔尖”;其次,在人才聚集的群体中,同等能力比较突出的个人,即为人才群体中的“拔尖者”。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合理比例的设定,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应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而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一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所应具有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合理配比。在处理人才所需的合理比例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时代特征。

2.从国家和地区具体的生产结构出发

不同国家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不同,比较鲜明的例子:经济发达的美国最为需要的是具有高精尖科学技术的人才与之发展相适宜,而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可能对关乎人民基本生存的衣、食、住、行行业的相关人才更为需要。就我国而言,总体看来我国所需的是高级技术人才,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人才又不同,农业发展需要的是农业技术人才,工业发展需要的是高级技工,而作为服务业,管理型人才则是最欠缺的。因此,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比例的设定也要从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结构构成出发、从具体行业入手。

3.拔尖创新人才的合理比例设定应统筹全局、合理规划

市场作为一只“隐形”的手,对经济总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样,对人才比例的设定也具有自发的作用。笔者认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合理配比不能单靠市场或单靠政府,要统筹全局,在充分遵循客观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可以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要做出决策,对于急需和人才要拓宽政策、最优先培养,对于可缓、对经济发展促进效果不明显的人才可以滞后培养。

二经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怎样利用既有效又经济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是关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合理的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1)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2)经济的人才培养费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也关系到其培养的效果。从人才培养客体来看,人才培养可分为: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两种类型。学校培养是指通过学校进行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包括:全日制培养、在职培养、成人教育培养等多种类型,是有关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社会培养则是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人才培养活动,是较学校培养较为次要的培养途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同普遍的人才培养途径类似,其学校培养是占主体地位的培养途径。与社会培养相比,学校培养之所以能成为主要的培养途径具有以下几点原因:(1)学校培养资金雄厚。学校一般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经营,每年国家和地区都会给学校进行拨款,培养的经费主要由国家和地区负担。社会培养多为个人或合伙经营,培养资金都来自接受培养的个人缴纳费用。(2)学校培养站位高,从国家利益出发。学校培养依据国情,从国家和地区所需人才情况出发,对人才培养有明确和关乎宏观大局的思考。而社会培养则大多以实现个人的某项发展制定培养计划。(3)学校培养人才的种类多、数量大、人才质量高。学校培养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此为出发点,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地尽一切可能培养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又缘于学校培养的系统性、规模化,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更为可观。社会培养因为其目的性较为明确,其本质也是为了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与学校培养相比,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模、质量都稍逊一筹。但不可否认,与学校培养相比,社会培养具有周期短、目的性强,更接近实际培养目的优势。

基于以上特点的比较,笔者认为,学校培养更适合那些从事科学研究、高级管理和应用技术的人才,而社会培养比较适合那些为了满足基本学习需求和生产需求的人员。不能笼统地认为哪种培养途径更优质,两者各有所长,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在把握各自的培养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合理统筹和选用两种培养方式,以学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为辅,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效率,节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又能为创新型国家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的支撑,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又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率高,就会加快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5

我们现在思考问题太“现实”,眼光不深刻,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者很不负责任。我认为不应该从大学生方面去找原因,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在另一个方面,是一个需要最高领导人来解决的,关系到生产发展模式和教育之本的大问题。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

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的,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总之,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及其他的问题,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要改变思想方法。

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几个可行途径

途径一: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社团。

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途径二:媒体资讯

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专业的《21世纪人才报》、《21世纪经济报道》、《it经理人世界》

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中国营销传播网》、《创业中国》等。此外,从各地创业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知名的民营企业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

途径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

商业活动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更多的时候这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你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你的创业项目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途径四:曲线创业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途径五:创业实践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6

关键词:教育;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35-01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教育途径、社会途径、自我途径等。其中教育途径是覆盖面广、效率高的一种途径,也是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有创新意志品质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全过程。本文基于此主要论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新能力培养是时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探索、重统一轻多样、重继承轻创造的教育现象在我国广泛存在。基础扎实创见贫乏,高分低能屡见不鲜。在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性人才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保证。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己在全国范围实施。探索教育规律、革新教育模式己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因此,通过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重视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求

创新教育从学习方式上反省传统教学过程,过去我们过多的应用了接受式学习,导致探究式学习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没有或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及基点。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一种改革与补充,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广泛的迁移到一切生活和学习领域之中去,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裂隙。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初步培植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品质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可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一个解放人性和挖掘人的潜能的过程。它可以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思考周围的世界,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潜能得到挖掘,个性得以健全发展。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键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主体性的创造。没有人内在潜能的开发,没有外在文化知识的内化,人的创造是不可能的。在我们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教育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学生当成能动的人。事实上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自尊心、自信心和主动意识的人,而且随着学龄的增加,这种自尊、自信和主体精神会更强。只要我们的认识正确得当,学生的潜能是会发挥出来的。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实验教学是该学科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实验课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关系着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创新思维的激发和探索精神的训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己形成了以验证实验现象和培养实验技能为目的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确定实验目标、选择实验教学方法和评价实验效果时,都以学生是否通过实验“掌握、理解”某一知识,学会或基本学会某一技能为核心。例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以往只注重是否掌握了该实验的提取和鉴定的技能,而忽视实验态度和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讲授实验,轻实验过程的研究。

(二)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7

【原刊期号】200301

【原刊页号】3~7

【分类号】B1

【分类名】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0307

【标题】“三个代表”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历史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三个代表”

【作者】邓永昌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贵阳市委讲师团

【正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始终履行好执政兴国的神圣职责?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必然的历史性选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执政党的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存在于一切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科学地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执政党能否解决长期执政面临的社会基本矛盾,事关执政的前途和命运。因为执政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努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从而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保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唯其如此,执政党的地位才能巩固,执政才能长久。

需要指出的是,执政党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不是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引发的那种剧烈冲突状态的矛盾。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一面为主,相矛盾一面为次,是总体上的相适应与局部的不相适应的矛盾。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一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相适应的一面下降为矛盾的次要方面,呈现出总体上不相适应与局部相适应的矛盾状态的矛盾。

可见,在生产关系没有完全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尚未导致社会基本矛盾达到最激烈的冲突状态之前,在执政的很长时期里,执政党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这样两类较为缓和的社会基本矛盾。这两类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虽然相对缓和,它们却同样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生产关系就会最终演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导致政权瓦解。所以对执政党来说,在执政的大多数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这两种状态的基本矛盾。在执政的实践中,执政党如何千方百计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如何尽一切力量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始终保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执政的永恒主题,也是执政党的永恒使命,又是一切执政党面对的共同难题。

二、共产党执政长期探索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

解决冲突最激烈的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已经指出了解决的途径,即通过社会革命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开辟前进道路。显然,执政的共产党是不能通过社会革命的途径去解决较为缓和的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的。一是因为它们的矛盾没有达到需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解决的程度。所以,即便是发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准革命去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必定是一个错误。二是因为执政党倘若通过社会革命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等于自己起来搞垮自己的执政地位,推翻自己的政权。因此一般来说,只有与执政党尖锐对立的阶级和政党,才会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的政权,去达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目的。

那么,执政党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长期执政面对的这样两种状态的社会基本矛盾呢?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难题。因为在不同形态的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冲突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执政党对基本矛盾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能力也各不相同。执政党如何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使它们始终处于相适应状态,这是中外执政党都大伤脑筋的难题。

共产党执政后,为了找到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在20世纪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列宁便着手研究苏联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首开了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这一探索的继续。到50年代和60年代,苏联和南斯拉夫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的改革,70年代匈牙利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一个改革的浪潮,以及80年代后期苏联再次进行改革,其实质都可以说是这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为解决本国社会基本矛盾进行的一些探索。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的这些探索因为走入歧途而惨遭失败。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同样为在执政条件下如何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在建国初期,毛泽东率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开始了这一探索的历程。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任务的路线,是这一探索取得的初步成果。8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领导全党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向一个高峰。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把我们党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探索推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

“三个代表”理论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找到了一条根本途径,这就是党必须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坚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执政,通过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去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这样,党就能够不断解决中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保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永保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长治久安。

三、“三个代表”揭示了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为什么按照“三个代表”执政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因为“三个代表”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遵循的实践规律。纷纭复杂的社会基本矛盾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解决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看似杂乱无章,无一定法,其实也有其必须遵循的基本实践规律,只是过去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对人的认识的制约,人们未能发现它的存在。“三个代表”理论的创立,将这一规律揭示出来,为人们找到了一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对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尽皆知。但是对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什么本质联系,人们却缺乏深入的探究。其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是天然的存在物。它们都是人的社会实践创造的产物。是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创造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创造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又是人的这些活动不断解决它们的矛盾。所以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制造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归途;既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决定性力量,又是阻碍解决基本矛盾的障碍性力量。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载体,社会基本矛盾对立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一旦人类停止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停止了矛盾运动。

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发展,乃至解决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基本矛盾。因此,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既要到基本矛盾的实际当中去寻找,又要到人解决基本矛盾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

从人的正确实践中去寻找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忽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恰恰相反,尽管人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制造者和解决者,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经被人创造出来之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会反过来对人的实践产生制约作用。人只有从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中,找出解决它们的矛盾的实践规律,才能找到一条解决它们的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个代表”理论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在于它揭示了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活动与基本矛盾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三大动因。因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创造历史进程中,这三大实践活动尽管长期进行着,但只有当它们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它们才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的实践活动,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历史进步。否则,人们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就会遭到失败。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规律。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一般的看法,认为是由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造成的。这种认识虽然正确,但今天看来还需要深化。因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多方面的。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范围看,有对科技的要求、对资本的要求、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对体制的要求、对教育文化的要求等等。从不同层次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看,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一般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落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要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这些发展要求,就可能产生诸多矛盾。问题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什么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占主要地位?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众多矛盾中,什么矛盾是它们的主要矛盾?不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只是一般地认为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导致它们产生矛盾,只是一般地根据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规律去解决它们的矛盾,并不一定能够凑效。我们只有抓住生产力发展众多要求中的主要要求,抓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解决它们的矛盾。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命题启示我们,在生产力发展的众多要求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居主要地位的要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诸多矛盾中,生产关系不适应先进生产发展要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其他矛盾,都是由于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

人们知道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生产力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层次的生产力都处于相同的活跃状态。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中,只有先进生产力最具活力,最具发展优势,总是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的平衡,总是最先被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从而引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其他矛盾。这是由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所证实了的真理。所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途径去解决。由此可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执政党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本途径。

五、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根本途径

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文化的上层建筑却在不断发生变化。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变化,对经济基础起着三种不同的作用。一种是与经济基础同一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将其所包容的先进成分充分发挥出来,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今天人们看到比较完善和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就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几百年不断发展的促进下巩固和成熟起来的。所以,为了不断巩固和维护经济基础,执政的资产阶级要坚持独尊资本主义文化。另一种作用,是与经济基础不同性质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会唤起人们变革现存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如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五四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与封建经济基础性质不同的新文化都起到了这种巨大作用。因此,历史上执政的反动阶级,为了维护落后的经济基础,总要压制和扼杀先进的新文化的发展。再一种作用,是当意识形态的文化与经济基础的性质不同,又落后于经济基础时,它会对经济基础起腐蚀破坏作用。所以,一切执政的阶级都要扼制落后文化,防止它对经济基础的破坏。

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基础的这三种不同作用,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产生两大矛盾:一是先进文化与落后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矛盾。二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的经济基础的矛盾。如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

在建立政权时期不太长久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一般情况看,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这时说的落后文化,指两类文化。一类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另一类是指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巩固和完善,而这两类落后文化却对它起侵害和瓦解作用的矛盾。低水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矛盾,则表现为这种水平的文化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的需要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执政,主要面临的是落后文化与先进经济基础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主要矛盾。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凝聚人民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通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途径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需要有实践的主体来承担这一历史性的艰巨任务。显然,这一任务必须由执政党率领广大人民共同来承担。因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实际上是亿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所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通过他们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创造历史的。无论是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还是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如此。我们很难想象,近代以来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革命等一系列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件,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英勇奋斗能够取得成功。我们也无法想象,改革开放20多年,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出这一段振兴中华的辉煌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实践主体。社会基本矛盾既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又是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去解决的。

因此,执政党能不能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带领他们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这是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指出,工人阶级政党要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然而,怎样代表人民的利益,却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发展变化的。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民利益要求,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的利益要求不一样。改革开放前广大人民利益要求,与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人民的利益要求又不一样。那么,作为执政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忠实地代表好人民的利益,将十几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去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命题,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8

[论文摘要]伴随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将对组织的良性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根据对知识价值链的认识,文章认为,现阶段影响政府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主要有:网络型多通路知识转移途径、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和知识创新型组织文化。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电子政府、创建学习型政府最终实现构建和谐型政府的目标。 

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对知识进行创新,以便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提出应变策略,是政府在未来的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社会管理核心主体的政府,拥有丰富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借鉴企业知识管理的成功经验,实施政府知识管理无疑是优化政府内部管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政府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些因素会影响到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因此,只有在明确关键因素的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国政府知识管理的实施才能达到最终的理想效果。 

 

一、知识管理概念的界定

 

关于知识管理的涵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个共同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①知识管理专家yogesh malhotra(1998)认为,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等关键问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配合的组织过程。②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将知识管理定义为:“知识管理是使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场合和载体传递给恰当的人,以实现最佳的组织决策,从而运用整体的智慧来提高整体应变和创新能力。”③郭毅辉、张立厚(2002)认为:“知识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采用技术、经济、人文等手段,对知识作用于知识而创造需要的新知识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从而有效地保证组织目标顺利实现。”④不难看出,国内外学者都是以知识和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为核心来探讨知识管理的概念。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对知识管理进行了界定。知识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知识共享为目的,为增强组织绩效而创造、获取、使用和管理各种知识的动态管理过程。知识管理能够有效整合组织整体资源,提高组织整体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模式 

 

政府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进行管理,使政府的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增值。知识价值链通常包括知识的储存、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获取、知识的整合以及知识的创造等环节,知识在这个知识链上形成一条知识流。政府知识管理实施的主要内容也是紧紧围绕这条知识链展开的,它构成了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图-1政府知识管理实施的基本模式 

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在于对知识价值链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优化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加速知识的流动和应用,使知识成为政府组织创新不懈的源泉。 

 

三、影响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成功关键要素 

 

企业在特定行业或特定时期内获得竞争优势和骄人业绩所必须集中精力搞好的一些因素被称为成功关键因素。这里,笔者引用这一概念,根据政府知识价值链的关系对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成功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现阶段影响政府知识管理实施的成功关键因素主要有:网络型多通路知识转移途径、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和知识创新型组织文化。 

(一)网络型多通路知识转移途径 

知识管理需要良好的组织基础,政府需要组织成员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丰富和管理不断发展的知识。因此,政府组织应该借鉴企业经验,通过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或知识主管,保证知识在政府组织内部能够横向、纵向地自由流动,实现知识的积累、共享、创新与应用。同时,知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转移,这些途径可以相互促进从而成为网络型的多通路知识转移途径。成功的知识管理都强调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知识转移,每一种途径通过不同方式增加了知识的价值并促进了知识的使用。随着互联网和全球电讯系统的发展,交流的途径大大增加了。政府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多种知识转移的途径,如在门户网站上开辟bbs、建立“实践社区”等,从而在实现知识转移的前提下,降低交流成本。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 

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往往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因此,要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就需要有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激励机制。在传统的政府组织管理模式中,过多地依靠了管理、监控、指示、命令等刻板的管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组织成员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成员的知识更丰富,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更强,因此,在激励他们自觉参与管理和创新时应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创新,而不应使其处于规章制度约束之下进行工作,导致他们创新激情的消失。为了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与应用,政府必须借鉴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激励系统,使政府组织成员乐于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和应用知识。 

(三)知识创新型的组织文化 

当代美国公共管理学、组织理论的著名学者j.q.威尔逊认为:“组织文化是由协调运转机制所具有的使其对相同的刺激因素做出与众不同之反应的那些已经形成的且持久不变的特性构成的。”⑤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组织”(包括企业、政府)都要适应如下要求:第一,以知识为资产,通过跨领域学习和知识交流合作创新;第二,建立共享的知识和不断学习的文化;第三,从官僚主义向协调工作转变的新概念“领导”理念;第四,宽松的环境和团队精神相结合,等级制和网络组织相结合的柔性机制;第五,需要智慧集成,跨学科合作研究的环境和打破界限或界限模糊的生产和研究系统。⑥因此,在政府内鼓励知识共享,营造知识创新型的组织文化是政府知识管理的关键之一。通过政府内知识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联系,逐渐形成知识管理的网络。 

 

四、我国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路径 

 

在明确了政府实施知识管理的成功关键因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电子政府、创建学习型政府和打造高效政府最终实现建设和谐型政府的目标。 

(一)遵循“人本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需要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人的保障。知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即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管理的视角下,我国政府组织的变革与创新必须遵循人本管理原则。政府公务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将直接带来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大胆授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知识型公务员拥有知识资本,在政府组织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强。因此,政府管理的重心要下移,行政领导人员要敢于、善于对下属进行授权,给知识型公务员比较大的自主权,从而通过改善人的因素来提高政府整体的工作效能。其次,要民主互动,改善政府工作氛围。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增加公务员对政府组织的关注,增强其主人翁感和个人成就感。再次,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保持政府活力。人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完善人。人才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有高度重视和培育大量的创新型知识人才,政府组织才能有效地推行知识管理,创新政府管理。 

(二)强化知识管理效能,完善电子政府 

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务的结合,促使政府工作建立在知识化、科学化、网络化、技术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基础上,从而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促进政府成长为知识型政府提供了有效渠道。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途径加快建设电子化政府。第一,加快通信网络建设,将政府网络和其他网络连结在一起,使整个社会分享彼此的信息。第二,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数据库体系。电子政务要求政府将所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进行交换和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和数据库体系。第三,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电子化政府的重要目标是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能够而且必须向社会公开,从而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政府要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重点,加快建立经济、贸易、文化等政府部门主导的电子公共资料库,在最大范围内提供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扩大信息资料的交换与流通途径。第四,完善电子化政府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电子化政府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这主要包括涉及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涉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涉及个人隐私的法律、涉及信息安全的法律和涉及政府信息化的其他法律。第五,加强电子化政府的信息安全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信息化正在由以专属主机和封闭网路为载体的开放式分散处理机制,逐步走向由国际互联网为载体的多媒体信息交流和业务处理机制。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以确保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⑦ 

(三)依照“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政府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人们不断地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真正期望的结果;在其中,人们可以培养新的扩张性思维方式;在其中,人们可以不断学会如何在一起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府,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创建学习型行政组织的前提。知识的收集、开发与应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知识管理是不断延续的。作为政府组织就要首先形成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使组织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政府组织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第二,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政府要解决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把学习与工作系统、持续地结合起来,使人员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保证组织成员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政府还要鼓励积极学习,将知识的拥有量和自身知识对组织的贡献量与职务升迁、职称评聘、工资待遇、奖惩等紧密挂钩,形成培训、考核、任用、晋升一体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第三,强化系统思考能力。构建学习型行政组织需要充分改善行政组织成员的心智模式,使组织的管理者能够协调各部门间的行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加强反思和团体学习的能力,使其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共同承担组织面临的任务。第四,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善于结合实际,将单位的日常工作、学习及相关程序引入创建学习型政府的轨道与程序中。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9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途径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优良工作传统,也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创新高校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时,不能不考虑大学生这一特殊而又充满时代生机的群体,更不能忽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这一问题。

1、我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学生,内容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环节给,却忽略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高校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实践途径,使得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影响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改进和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有调查发现,有16.6%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明显作用,流于形式”。要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教育途径,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分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1.2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活动、校园心理咨询与教育和学生社团活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党团活动和校园网络等教育形式也逐渐充实到高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但是教育方法陈旧,教育主题缺乏创新的尴尬局面仍旧没有看到明显改善。我国多年来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高校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高校仍旧不够重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也相对不足,一些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流于形式,虽然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号召和要求下,教育途径有所增加,方式方法有所丰富,但是大多数的高校,还是仅仅只把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停留在简单的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或是社会实践活动,力度不深,强度不大,未能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较深的触动和影响,普遍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只有立足于实际,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连接起,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惑与烦恼,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教育途径有待拓展。

1.3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工作积极性较低,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辅导员个人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良好效果的取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常由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教育者来组织开展,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一个专业的教育群体来负责,通常情况下都是从自己培养的学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或从外招聘优秀毕业大学生,这样就导致了高校辅导元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水平,再加之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普遍存在着辅导员队伍数量配备不足,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较低等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只有立足于实际,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真正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整体构想

2.1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教育观念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改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先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2重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是经过主观选择和调控而形成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客观外在环境。我们把由教育者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和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并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品德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称之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质因素、精神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离不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熏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教育效果的取得有着重要影响,并直接制约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2.3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的实际过程就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过程都体现了活动中的一个侧面或者一个步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过程中实践,在实践中展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与规律是研究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点,也是进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和依据方法。

2.4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所谓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理论灌输形式、信息传播形式和其他思想政治形式,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个别谈心等方式。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必须整合上述要素,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据虚与实、隐性与显性、宏观与微观、课内与课外四个维度分别归纳为四个载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空间载体;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络——虚拟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活动——实践载体;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关怀——心灵载体。

结语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课题富有时代性、展示了规律性、并体现出创新性。高校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特点、新途径、新矛盾进行深入研究,从大学生最直接的现实状况入手,以大学生亲身经历和生活感悟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衡量实际成效的客观标准。要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探索有效途径。(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卷,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选集:第1卷,第2卷,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创新的根本途径篇10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有效性途径

初中时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身体成长发育都非常重要的一个年龄段,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其可以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体育教学有效性概述

判断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其教学有效性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衡量教学目标的完成质量的指标之一。简单的说,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学生对于课业的完成程度,也即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这里的学习目标包括了运动的技术、身体是否健康以及心理是否健康和运动参与性等。因此,也可以说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的目标,并且与时俱进,推进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2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2.1革新教育理念。已经出台的新课标显示,将初中的体育教学作为了一门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培养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主要的目的,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进行差异性的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教学中受益。新课标里的教学思想注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倾向,使得学生可以自觉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因此,教师就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思维,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既注重学生的情感所需,又使他们学到了知识,并且激发他们对于学习探索的兴趣。

2.2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是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否产生兴趣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不论是教学的理论内容或者组织的活动,都要尽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尽量以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学生的方式进行。举例来说,在活动中加入一些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或者是以暗示性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手段也是较为常用的,在田径教学中,因为这项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没有什么器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还很严格,因此训练起来比较枯燥,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讲授田径课程时就可以语言暗示的方式,配以恰当的内容,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田径课程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并且以一些名人轶事或者典故等来调动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2.3改善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倡使用差异性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并且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活动组织形式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的安排,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掌握,寻求教学的突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处分析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是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仔细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鼓励他们对体育现象和技术进行自我的研究,探索其中的秘密,也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还有一种是分层教学法。因为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性的,所以在教学前要根据学生的这些差异进行学习目标和相关评价方法的确定,并且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标确定教学方式。努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体育运动中的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