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展厅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49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1

1设计理念

项目的规划定位决定了展览馆与城市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展览馆既是城市的一部分,又在内部展现了城市的规划模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承德城市发展的特点在中国城市中独一无二,由避暑山庄向外延展,可以叙述的历史有很多,如何结合地域、城市与历史设计展览馆,成为设计的核心理念。在承德的主要特点中,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承德的山水、避暑山庄、外八庙等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展览馆的内在形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了以上因素,才会孕育出符合承德城市特征的、自然的、本土的建筑。展览馆主展厅为本项目的核心区域。在本项目设计之初,计划放置于主展厅正中位置的城市规划模型的形状和尺寸即已确定。由于主展厅必须围绕城市规划模型展开设计,而该模型的形状特殊(呈三角形),且占地面积较大(约800平方米),因此,如何结合城市规划模型,又体现建设方提出的设计要求,成为主展厅以及整个展览馆设计方案的难点。通过数轮前期调研及方案讨论,最后形成本项目以承德城市发展形态为出发点,结合承德特有的山脉地形和浓郁的历史建筑特色的设计理念(见图2)。展览馆在临近的城市地块中并不以高度和沿街长度突出,而是突出建筑的整体感和与城市空间、城市地貌及文化特色的结合,充分地表达了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关系。

2功能分区

展览馆的功能主要分为城市规划展览功能和规划局办公的功能。其中城市规划展览功能又由主展厅、副展厅和序厅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总高四层。一层全部为序厅。主展厅位于二层,是整个建筑最核心的部分。主展厅沿三角形城市规划模型的三边,亦设计为三角形,再以三角形的主展厅将整个本项目二层及以部分建筑体量切割成三个功能体块,其中两部分为副展厅,一部分为规划局办公区域,主展厅的虚和三个功能区的实相呼应,隐喻承德市三角形的主市区地形及三面环山的地形特征和城市脉络。展览馆内部空间以城市规划模型所在的主展厅为中心,结合序厅、副展厅的参观流线和规划局办公空间形成了本项目的整体建筑造型(见图3)。参观人流由序厅进入(序厅主要为区县展览、临时展览),随后进入二层主展厅,沿三角形城市规划模型完成参观后,即可进入位于二层副展厅区域,在副展厅内逐阶向上至三层和四层(副展厅主要为城市规划展览模型、主展览和评审会议厅),最后可从四层俯视二层主展厅的城市规划模型,从整体感觉承德市整体城市规划的立意和布局,完成参观。规划局办公部分为建筑东侧的一至五层,与展览流线互不交叉,且面向比较安静的一侧。整个建筑屋顶为上人平台,用卵石铺砌出承德的城市形态。

3立面造型

展览馆建筑整体方正,城市规划展览体块被三块实体包围,展览馆入口为位于建筑西北角缺口处的大台阶(见图6)。建筑立面简洁沉稳,将承德的山区地形抽象为岩石的材质和体型,四周成组悬挂深色石材条板,通过不同宽度的间距及朝向突出建筑的体量感,代表环绕在承德四周的山脉。城市规划展览体块外墙和屋顶为红色,开下疏上密的方洞口,从避暑山庄、外八庙等古建筑中抽取红墙和凹窗的传统建筑元素,与古建筑外墙同色同做法。与灰色石材交相辉映,隐喻位于群山之中的承德古建。

4建造技术

展览馆立面在设计中采用了模数的方法,让设计和建造的过程更加理性和系统化。通过对立面的分析,最终确定采用柱网在主轴线上的间距6.6m,石材间距200mm的模数,通过倍数的放大调整间距,即当石材间距达到600mm即可设置竖向外窗,外窗高度与石材同高。在与立面垂直方向,通过层数间的高低错落和角度的扭转,形成大小不一、错动有致的石材体块,由于石材大多为垂直方向,因此在阳光投影下会呈现出很深的阴影效果,从而使立面的体积感更加饱满(见图7)。作为立面上面积最大的部分,石材的选用对整个建筑的效果呈现起到关键作用。最终多次通过材料的比较及现场小样,发现了“承德绿”这种本地石材,颜色呈沉稳的深灰色,经过烧毛处理后,完美体现了承德的本土特色。红色墙面同样利用了模数控制的方法,长宽为300×300mm的凹窗,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间距均为1.5m,通过随机的排布,使光线能均匀而又自由的投射到展厅内。凹窗的形式吸取了承德标志古建普陀宗乘之庙的立面开窗形式,具有浓郁的藏式建筑的本土特色。建筑立面倾斜的山石切割造型一直延续到主展厅内,从展厅内部也可以完全感受到三块石材实体环抱着城市规划模型形成的主体空间。从内到外贯彻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立面是平面功能直接的展现,不是通过立面表皮或者其他手法主义的方式表达想法。(见图8)建筑展厅内统一使用与外立面相同的花岗岩石材,只是从磨光处理上采用抛光的处理手法,更适合室内展陈的需要。主展厅顶部设计了三处采光天窗,光线通过不同方向投射到城市规划模型上,表现不同的光影效果。同时,天窗在屋面的造型上同样是仿照山石的处理方法,隐喻群山与建筑的关系。建筑立面造型的完成度把握成为施工控制的重点,模数化的立面设计使得施工的技术含量相对降低,即使是普通的技术工人也可以完成相对令人满意的结果。干挂石材及真石漆墙面均为较为成熟的技术做法,在紧张的工期中设计方充分与建设方及施工方沟通,解决了很多设计中不完善的技术问题。

5结语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2

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扩大内需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纳入工程治理工作的总体部署,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搞好工作衔接。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年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滚动摸排,对在建项目进行动态监管、实时监控,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加强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强制性标准,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对排查出的问题,要落实责任,按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分类指导意见》(治工办发〔〕17号),逐一组织整改到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滚动排查和整改情况于6月25日、12月26日前报送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成检查组,对工程治理和扩大内需工作进行交叉检查、重点抽查、暗访检查。

二、深化重点环节治理

(一)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着力治理围标串标等问题。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审批(核准)制,确保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全部实行招标。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违法行为,对挂靠借用资质投标、收取管理费出借资质等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完善建筑市场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制度,认真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及时公布违法行为记录。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招投标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商务厅、工商局、法制办、铁路局)

(二)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着力治理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问题。按照中央纪委办公厅、监察部《关于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行为的通知》(中纪办发〔〕8号)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严格审批征地拆迁项目,认真履行公告、告知、听证等程序,加强管理监督,依法依规进行征地拆迁,保证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明电〔〕15号)的贯彻执行,切实维护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农业厅、纪委、人民检察院、监察厅)

(三)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着力治理转包和违法分包等问题。落实建设单位责任,禁止肢解发包和违反合同约定指定工程分包人。强化施工总承包企业责任,严格执行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制度,禁止无证开工。建立健全合同备案和履约监管机制,督促建设单位根据合同履约情况及时支付工程款。严肃查处建设单位指定分包、转包和违法分包,以及超出资质等级认可范围承揽工程等行为。

(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交通运输厅、铁路局、水利厅、商务厅、财政厅、公安厅、国资委、工商局)

(四)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着力治理质量低劣等问题。强化建设单位责任,严禁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压缩合理安全生产费用,或授意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强化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禁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强化工程监理机构责任,对不履行职责的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要严肃处理,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积极推行工程质量抽查和差别化监管制度。严肃查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事故。

(责任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全监管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铁路局、水利厅、国资委、监察厅、公安厅)

(五)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着力治理相关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严禁未批先建、违规审批。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中违纪违法行为以及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环境违法行为。规范城乡规划管理,深入治理违反规定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等问题。规范物资采购和资金使用行为,着重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监管薄弱、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以及严重超概算等问题。

(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招投标管理局、交通运输厅、铁路局、水利厅、监察厅、公安厅、安全监管局、国资委)

三、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治理

(一)开展对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检查。根据中央精神,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行业和系统是今年工程治理的重点领域。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检查组,对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重点领域开展检查。请各地各部门做好自查工作,重点深入查找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审批、招标投标、土地出让、规划管理、环境保护、资金使用、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等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保证项目优质、资金安全、人员廉洁。

(二)加强重点领域治理的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严肃惩治非法批地批矿、低价出让土地以及权钱交易等行为,严格执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审批出让制度。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和质量的监管。强化对交通运输、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稽查和审计,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审批监管职责。

(三)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部门要深入查找岗位责任、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和监督措施,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铁路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严肃查办重点案件

(一)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领域查办案件暂行办法》(治工办发〔〕20号),抓好案件查办工作。要加强联系协作,落实办案责任制、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制和查办案件情况月报告制,通过工程建设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现案件线索,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

(二)突出查办案件重点。严肃查办在土地审批、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招标投标、征地拆迁、项目实施、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政府采购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谋取私利、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办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监管不力、渎职侵权等案件。严肃查办严重侵害群众经济利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从严查处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

(三)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各地各部门要选择若干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原因,堵塞漏洞。适时召开全区查办工程建设领域案件工作座谈会,交流经验,推动工作。

(责任单位:纪委、人民检察院、监察厅、公安厅、审计厅)

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制度。中央年内将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政府投资条例、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基础性法规。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清理、修订相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环境保护厅、交通运输厅、法制办、铁路局、水利厅、监察厅)

(二)健全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监管制度。研究出台我区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制度、国有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管理规定、国有投资工程合理定价评审随机抽取定标实施办法、公共资源交易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法规制度。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联动审批机制。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招标投标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监察厅、法制办)

(三)强化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工程建设领域行政执法力度,强化对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和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管,坚决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商务厅、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国资委、铁路局)

六、推进有形市场建设,实施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一)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公共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功能,把政府投资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等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等项目纳入统一交易平台,实行电子评标和电子监察,建立全区统一评审专家库。稳步推进市、县公共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市两级联网机制。

(责任单位:招标投标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土资源厅)

(二)推动有关专业工程进入有形市场。发挥市场配置公共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交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等,要按照属地原则,进入地方工程建设有形市场或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监察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铁路局、水利厅、国资委、电监办)

(三)规范建筑市场中介机构从业行为。完善招标机构准入条件,建立健全动态监管和市场清退机制。加强对土地估价和矿业权评估机构的管理,推进土地储备机构与其下属和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

(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工商局)

(四)加强项目信息公开,推进工程建设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项目信息公开基本指导目录,按照“谁主管、谁”的原则,做好信息采集、和维护等工作。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档案,依托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及时公开信用信息。要贯彻执行中央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实现全区范围内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互认共享。

(五)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普遍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对信用等级低和不良行为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要重点监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标准,综合运用信用信息结果。对诚实守信单位,在参与投标、资格审查、履约担保、质量保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奖励;对信用等级低和不良行为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要重点监管,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等方面提出限制条件。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3

2010年,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宛如“少数民族盛装的少女”款款走来。风雨桥将鼓楼与苗寨连接成“她”的头冠,晶莹通透的水帘是“她”迷人的裙摆。轻风拂过,银质的头饰叮当作响,与潺潺的水流声合作,共鸣一曲悠扬的天籁……

“她”从贵州走来,“她”是上海世博会的贵州馆。

展现一个最本真的贵州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每一个参展者在设计自己的展馆之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做场馆的设计之前我们访问过国内一些大城市的人,我们想知道现在居住的城市令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吗?调查结果是大多数的人对自己的城市又爱又恨。城市自然有其现代化的好处,但我们也听到更多的抱怨:交通拥堵、办事效率低下、空气污染严重等等。”在谈及贵州馆的设计理念时,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贵州馆场馆设计施工管理组组长姬保山说,“很多城市人一有机会就想‘逃离城市’,到城市以外的地方去放松身心,这种回归自然的欲望在城市里面普遍存在。”

在“城市病”让城市生活变得不那么美好的时候,中小城镇就显现出其魅力。据姬保山介绍,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贵州大部分的城市都属于中小城镇,所以贵州馆的设计理念是用中小城镇来表现返璞归真,生活更美好。“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最本真的贵州”。

设计方案7个月出炉

600平方米的面积、9米的高度,这是整个贵州在上海世博会上拥有的空间。“实际上,面积达不到600平方米,还要除去退让面积,算下来也就500多平米。”姬保山说。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示多彩的贵州,对于上海世博会贵州组委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据姬保山介绍,贵州馆最初的设计是做一个近、中、远景的地貌:近处为实体,中远处为幻影。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远眺的感觉,远处有瀑布从高山上流下,一直流到近处的城市里面。而由于空间限制,这个比较理想的方案最终被否决。

“贵州馆设计方案的出炉非常曲折。”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贵州省世博工作负责人杨浩东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50多人专家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分别召开了咨询会、资审会、评审会、专题会、讨论会,组织设计公司的主创人员到贵州实地采风、考察,并把本省的专家融入设计团队。”

7个多月的时间,无数次的争论。姬保山回忆那段每天“吵架的日子”时说:“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统一,于是我们就不停地开会、讨论、一遍一遍地做方案。专家组有位专家建议以一片叶子的形式来表象贵州馆,用叶子来承载城市,所谓‘一叶知春秋’。我们做了这个方案后,觉得不妥,因为每一个省似乎都能够用这个概念来表现,而我们要展现的一定是最本真的贵州,展示别的地方没有的东西。这也成为我们后来讨论中一直坚持的原则。”

贵州设计方案的争论不只来自内部,姬保山坦言,贵州馆在设计之初并不被外界看好,“我们到外面请教一些专家时不被重视,有人觉得在城市这个主题下,贵州能做出什么?甚至有质疑,凭贵州的实力,你们最后的方案能让游客在你们的馆里面停留3分钟就oK。所以坦白讲,我们当时是憋着一股劲的,一定要做出个样子让大家看看。”

7个月后,“盛装的少数民族少女”终于“诞生”了。贵州馆的建筑以民族特色为主,风雨桥、鼓楼等在世界建筑史上拥有一席之地的侗族建筑元素被应用到场馆的设计中。所不同的是,在遵循建筑规制的基础上,很多设计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游客也因此可以欣赏到迥异于现实生活中的侗族建筑,比如弧形的风雨桥。据姬保山介绍,风雨桥一般都是直的,像贵州馆这种弧形的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建筑史上的第一次。

多元的民俗文化、秀美的山川、高科技手段展示的沙盘秀……高度凝练的贵州人文自然风貌在600平米面积、9米高的空间里得到完美呈现,表达出“醉・美”以及“避暑”的特色。

“方案出来后视觉冲击力很大,辨识度很高,比如说我们的瀑布,场馆里面展示的虽然不是黄果树瀑布,但是游客看到了会联想到黄果树瀑布,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贵州。”姬保山对贵州馆信心十足。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领导看过贵州馆的方案后称赞:“我见过比贵州馆花多几倍的钱做方案的场馆,但效果都没有贵州的好,贵州是用心做设计,不是用钱做设计。”上海世博局场馆部的毛部长说,“贵州馆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距上海世博会开幕300天倒计时的时候,上海世博局在北京举办回顾展,贵州馆设计方案作为代表之一在展览上亮相。

“我们当时没有参加展览,上海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主席在贵州馆的方案前停留了差不多5分钟,并希望我们做出的实物也能一样漂亮。”这使贵州参博组委会受到莫大的鼓励,“其实最初那些质疑的人只是对贵州不了解;贵州馆设计方案得到好评也并不是我们有多么优秀,而是贵州这片多彩的土地有太多的资源、太多的宝藏可以去挖掘,因为贵州多彩,我们才能做得出彩。”

原汁原味的场馆建设

设计方案通过后,2009年12月15日,贵州率先进场建馆。

“盛装的少数民族少女”体现的是贵州的少数民族建筑特色,需要掌握特殊建筑工艺的建设施工队伍才能胜任建设工作。

参博组委会从贵州黎平请来一支侗族建筑建设队伍承担贵州馆的木作建设工作,建设队的领队杨应琪是贵州省两位被建设部授予“民间古建筑大师”称号中的一位。由于场馆的设计经过创新,建设难度远高于生活中的侗族的实物建筑建设,比如承重、比例、材料使用等都需要重新考虑。参博组委会又从贵州大学建筑学院请来教师帮助施工队伍完善方案。

风雨桥、苗寨、鼓楼、山水、银饰……所用的材料从黔东南、花溪等地采集而来。2009年10月29日,贵州馆伐木开工仪式在贵州黎平县举行。“这是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姬保山说,“同时,我们每砍一棵树就要新载20棵树苗,不能只伐不栽,不然怎么保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在场馆建设过程中,贵州参博组委会还拍摄了从取材到建设完工的全过程。组委会认为侗族建筑的建筑工艺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我们希望影像资料能够成为黎平侗族建筑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并且在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示侗族建筑,可以说影响力也是特别大的。”姬保山说,“这也算我们参加世博会的一个‘副产品’吧。”

贵州“盛装的少数民族少女”就这样亮相于世人面前,“她”身上的每一抹色彩、每一处装饰的背后是设计者与建设者全情投入的无数个昼夜,正如中国贸促会的那句评价所说,“他们是用心在做”。

链接

贵州馆位于世博园区,展区呈矩形,展馆分两层。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4

关键词:沈阳市工会大厦和谐建筑建筑轮廓曲线缓冲直角梯形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036-04

世界科技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紧密。这种碰撞、融合与协作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动力。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中国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发展目标。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汉字‘和’表达的就是调和、协和、和谐、和睦。传统的建筑学,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囿最终追求的都是天人合一这个和谐的最高境界。当代城市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综合美,这种美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和谐。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的和谐有赖于建筑的和谐,建筑应与城市、环境和谐,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

优秀的建筑应该融入城市中,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城市的品味、促进城市设计向好的方向发展。环顾我国的城市,像丽江、平遥这种规模不大、能整体保护的历史文化名城少之又少,大多数城市都是不断发展、生长的。最终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开始我们的和谐之旅。

1项目概况

本案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24号(现沈河工人俱乐部),基地北临六纬路,西临三经街,东侧及南侧为住宅区,用地面积约6800m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理想的办公区域。地处城市的中心区域,北靠市政府、辽宁日报社,南临市委、省博物馆,处于城市文化中心地带。周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八一公园0.35km,距市府广场0.8km。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我们的建筑更多的文化内涵,同时对我们的建筑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项目本身的性质(工会大厦)也对建筑的性格提出了要求。

我们希望这栋建筑是这样的,他是亲切的,简洁的,淳朴的,坚韧的,有活力的,高效的,他具有中国人传统的美德,而又不乏现代精神。他早已是城市中的一员,与整个城市同命运共呼吸,而我们只是发现了他。

建筑基地身处约成118°夹角的道路交叉口,方向感混乱,基地周围环境复杂,可以说是多种矛盾的汇集处,如何才能完善的解决,单靠突兀自身压倒周边景观的西方手法决不是可行之路。

2平面布局方案比较

项目基地成一竖立的直角梯形,用地较为局促。建筑塔楼及裙房的摆放方式对环境以及使用功能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对各种摆放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推敲,以求得既有自己的个性,又不能与周围发生冲突,既要和适共生,又要建筑灵动、尺度舒缓,寻找一个最佳的摆放方式。

方案一:

适应斜向道路交叉口走向布局,建筑物朝向较好,道路组织便利。但建筑物突兀,且易造成六纬路侧行人车辆压抑感及北向住宅的遮光问题

方案二:

分散式布局,建筑物较好的调和了各方向的视觉效果,平面灵活布局,形成多块灰空间及多条流线,但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在局促的用地内难以达到面积要求,且依然对六纬路侧有压迫感。

方案三:

较好的利用了基地特征,在道路交叉口形成了一个视线缓冲区,同时在城市主干道三经街上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但建筑塔楼部分朝向不佳。

方案四:

塔楼获得了最佳朝向,各方向的流线互不干扰,建筑走向顺应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与塔楼及裙房围合出一个小广场,缓冲了视线,弱化了高层建筑的压迫感,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通过了以上对各种布局方式的比较分析,方案四明显的在日照、景观、采光、流线、沿街视觉方面比其他方案更有优势,因此我们选择方案四作为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3平面布局方案深入

建筑基地身处约成118°夹角的道路交叉口,基地又偏西南23°,方向感混乱,周围环境复杂,可以说是多种矛盾的汇集处,如何才能完善的解决,单靠突兀自身压倒周边景观的西方手法决不是可行之路。在方案推敲过程中,为了中和这个地带方位感不稳定的矛盾我们把建筑塔楼由控制方位感的方型改为了较为稳定的等腰三角型,这样一来弱化方向感,稳定了秩序,在这样一个基地内部极其周边创造了一个秩序盎然的和谐空间,而且南向立面由原来的一个扩大为了两个,使得建筑物2/3的面积获得了最佳的朝向极其良好的采光。同时三条边又继续变形至弧线形式,在平面布局上去除了锐角,空间利用率充分提高的同时更加弱化了直线具有的指向性和方向感,使得建筑与场所的关系更加自由和谐与统一协调,弧性的优美使得外型上圆润饱满,立面也因此多变且富有韵味。

塔楼在推敲之下获得了最佳朝向,各方向的流线互不干扰,建筑走向顺应了城市道路,日照、景观、采光、流线、沿街视觉都较为良好,城市道路与塔楼及裙房围合出一个小广场,缓冲了视线,弱化了高层建筑的压迫感,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低。

在场地景观设计中,以主楼中心为发散点,将场地做放射状分割,配以硬质铺装和绿植,并将裙房屋面做同样处理。如此我们将建筑与环境很好的结合到一起。

4交通流线设计

本案位于三经北街与六纬路的交叉口,周边车流相对密集,为了便于基地内机动车的疏散,在三经北街和六纬路上均设有机动车出入口,基地内部程环绕式布置车行道,并沿机动车道布置地上停车位与地下停车库出入口,使机动车在基地本便捷地出入。由于地处道路交叉口,人员可经多个方位到达基地,故人行出入口以建筑主体为中心程放射状布置。(图9)

5立面方案设计

依据本建筑物的性质、规模、高度及所处地理位置,设计要求其承担起这一环境中的标志性建筑角色。造型采用现代构图方法,低层与高层相互呼应,并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

建筑的立面设计是其内在功能和建筑构思理念的体现,本工程主要采取通透的玻璃幕墙和花岗岩两种建筑材料,利用各建筑体块间的穿插关系,使整个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并拥有细部的建筑立面语言,以取得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整个建筑物线条简洁有力,用料讲究,颜色典雅。对墙表面的精确分格,花岗岩及玻璃幕墙表面质感变化的精心安排,既体现了现代的技术工艺,又表现了现代设计的精致构图。玻璃与花岗岩这两种现代材料既对比,又相互映衬,使成为一座数字化的标志性建筑物。

主楼采用不规则分布的竖向玻璃幕墙与灰色石材相结合的方式,汲取了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竹”元素,挺拔秀丽虚心文雅,富有内涵,体现着优秀的民族品格与丰富的传统美学风格,建筑自然也更加素雅亮丽,清清袭人。

6空间设计

裙房与三经街同向,与主楼围合出两个自然的导向入口,其中东北侧获得了较大面积的开敞地带,硬质铺地及绿化以建筑主体为中心,程360°放射性布置,使得人们在开敞的主入口中庭处的3层挑空大空间有着广阔的视野和舒适的感受。在满足建设面积的同时保证了城市空间局促地段珍贵的公共空间,不仅为城市设计所贡献,而且使得建筑物在此显得尤为亲切、温和、善于按纳和包容。

西南侧蜿蜒夹在主楼与展览厅之间的宽大台阶作为次入口,自然的把人们导向了2层活动室与餐厅包房等对外服务性空间,与其相临自然形成的内部庭院犹如点睛之笔,唯美的展现了太极相生的概念与内涵。

顺应着主体建筑的走势,裙房与主楼相接处也自然的形成了一个贯通3层的中庭,在功能上减少了黑房间,扩大了采光面积,在形式上延续了建筑轮廓优美的曲线线条,加上顶部随即自然生成的圆形天窗,使得裙房与主楼更加相互辉映,彼此衬托。

在建筑基地狭窄的东北角,建筑裙房依托地形也向东北方成尖角之势,从东北方向看去一改柔美的姿态,从流动变做稳定,带着刚硬强健,开拓前进的气势。以木制百叶覆盖着的幕墙之后,依然是一个配有弧型旋转楼梯的2层挑空中庭,为餐厅大堂提供着另一条街边的美好景致,在内部创造着稳定和谐的秩序。

7平面功能设计

建筑地下1、2层为停车、设备用房,每层停车58辆,地下3层为游泳池。

裙房部分1层主要为管理用房及食堂大厅,2层为活动健身及餐厅包房,3层为会议中心,包括了一个300人的多媒体展厅、一个50人会议室,以及小会议室和贵宾用房若干。

4层到19层为标准层,办公用房。其中在17到19层都设有贯通3层的共享空间,在建筑的高处独辟一处趣味与意境相融会的和谐空间。

主楼每层建筑面积为722.16m2,使用面积为450.99m2,占63%,空间利用率较高。

考虑到地段周围环境复杂,我们进行了遮光测算,结果可以满足大寒日日照两小时的要求。

8流线组织

本工程1区写字楼设六部电梯和一部消防电梯及两部疏散楼梯,裙房部分另增设一部客货两用梯及一部疏散楼梯。2区商业网点每间设一部疏散楼梯,以提供竖向的交通使用。

1区写字楼:入口门厅-电梯厅-各层办公空间。

1区商业网点:入口门厅-专用楼梯-2层网点。

1区银行部分:入口门厅-专用楼梯-2层办公空间。

2区商业网点:入口门厅-专用楼梯-2、3层网点。

货物流线:1区东侧货物入口-货梯-二层办公、四层厨房、五层会议室。

9剖面设计

(1)本工程设定1区室内1层地面建筑面层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为450mm。2区室内1层地面建筑面层标高为0.800,室内外高差为450mm。

(2)1区地下2层层高为5.8m,地下一层层高5.4m,1-4层层高为3.6m,5层层高为5.1m,6-26层层高3.6m(其中某3层层高为3.9m)。其中入口中庭1-2层局部通高。

2区地下3、2层层高为3.6m,地下一层层高4.8m,1-3层层高为5.1m。其中人口中庭1-2层局部通高。

(3)建筑总高度96.1m(从室外地坪至26层顶板)。

10结语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5

1目前城市住宅改造的特点

1.1改造日益增多,已由过去的个别的零星改造,发展为成批改造,面广量大.例如中南工业大学1994年改造住宅两栋,60套;1995年改造住宅7栋,近300套;1996年计划改造6栋,近300套.每户增加面积少则十几平方米,多则近30平方米。

1.2改造类型日益增多。由一室一厅改为两室一厅或两室两厅;由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等。

1.3由于被列入抗震设防的城市越来越多,对于住宅的改造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住宅改造的设计难度日益增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住宅改造方案的确定,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及征求住户的意见,作大量的说服工作,住户才能统一认识,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改造方案.城市住宅的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措施,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广大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搞得不好,轻者造成房屋开裂、倾斜、漏雨、渗水等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重者造成房屋倒塌,后患无穷。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住宅改造必须具备旧住宅完整的施工图,包括建筑、结构、水、电等以及施工过程的变更,这是一切旧住宅改造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完整的施工图,仅凭当年施工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的记忆是切不可行的。只有详细阅读了旧住宅的施工图后,才能确定哪些东西可以拆除,哪些东西不能拆除,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2改造方案的确定应考虑几个问题

2.1避免片面的强调增加建筑面积,造成房屋间距过小,不能满足正常的日照、防火、抗震、卫生等间距,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2.2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但一般旧住宅的改造很难满足,这时需要有所取舍,或者满足客厅放弃卧室;或者满足卧室放弃客厅或饭厅。有时利用间接采光也能收到比较良好的效果,例如中南工业大学已经改造好的住宅中有将近300套的客厅是通过间接采光的,除底层光线稍差一些外,其它各层的光线都比较好。

2.3住宅中的改造部分,立面及外装修尽可能与旧楼协调.如旧楼屋顶为挑檐,新建部分最好也做成挑檐;旧楼屋面为女儿墙,新建部分也宜做成女儿墙。避免改造痕迹外露.

3住宅改造施工图设计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3.1基础的沉降问题。对于无地质资料的,一定要作补充勘测一般来说,要改造的住宅已使用了几年或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它的地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而新扩建部分的地基将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这样,新、旧部分地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无法完全消除,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其基础沉降,缩小新、旧部分的沉降差。如选用新型的轻质材料,减轻墙体自重;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强地圈梁;采用桩基础等。

3.2房屋高宽比过大的问题。目前的住宅改造相当一部分是由两室一厅改为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其中,大部分改造住宅都有一间外凸的卧室或客厅,如果新增的这间卧室或客厅与旧楼不成一个整体,那它的高宽比就大大超过了允许值.为了控制高宽比在允许范围之内,我们在设计中可以把新增房间与旧楼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使新旧楼构成一个整体。

3.3抗震设防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列入抗震设防的城市日益增加,以前六层或六层以下的砖混住宅,大多是隔层设置圈梁,且构造柱设置比现行规范设计要少.在住宅改造设计中,构造柱设置宜稍多于现行设计规范要求,在新旧墙交接处必须设置构造柱。新建部分圈梁宜层层设置,且与旧楼圈梁处在同一标高,新旧圈梁拉通,纵筋焊接。旧楼圈梁隔层设置时,新建部分圈梁在旧楼无圈梁层锚入旧楼的构造柱内。

3.4保持旧楼结构构件原受力状况的间题。7。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建成了相当一批的大板房住宅,这种住宅的改造其支承体系的改变最为常见,必须引起注意.在砖混结构中阳台挑梁切不可支承在新建部分的砖墙上,使之由悬挑变为简支,而发生挑梁断裂事故,设计中旧楼阳台挑梁必须与新楼脱开,保持其原有受力状况。

3.5新、旧屋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总结以前所设计的几百套改造住宅屋面交接处的防水处理,按普通屋面的纵横分格缝处的防水做法一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无渗漏现象。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6

关键词: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总体规划;景观环境

1工程概况

某国际会议中心,占地面积大约8万,设计目标是建成一个高效、充满活力的会议中心,与机关区形成整体,为该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拟建会议中心所处的地形为自然地平,比与市政道路略高,场地状况良好,便于开发建设。

2设计原则及目标

本会议中心建筑设计重点突出会议中心的“城市性、文化性、高效性、现代性、庄重性”的设计原则。旨在打造一个一定时期内,既满足政府机关会务要求,也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兼顾国际会议、新闻各类会议功能的现代化,多功能的会议中心。会议中心建筑设计突出“整体设计”的原则,通过良好的城市设计理念,合理的处理与周边现有建筑的空间关系,把会议中心的建筑设计融入到整体的城市肌理中去。

建筑设计的目标定位主要有四个:(1)会议中心融入城市,开放的会议中心概念。(2)把本项目建设成赋有该市历史文化特色的会议中心。(3)合理特色的会议布局,提高会议中心的运作效率。(4)现代且庄重的会议中心的设计理念。

3总体规划与布局

根据会议中心基地地块总体条件和周边交通情况合理设置东入口广场、北广场,建筑以东西轴线来控制,轴线一直延伸到机关大院的南北轴线上,至此,两条线取得交点,市府机关大空间得以整合。东入口硬质广场空间与西侧的绿色广场空间形成呼应。通过整体的城市设计,将会议中心纳入到市府机关大院的城市空间中。市府与会议中心取得了统一、联系和对话。

3.1道路交通布局

会议中心的公共平台和步行系统通过广场和二层的公共平台进入的会议中心大厅,连续、变化的步行空间系统将人流引入。而建筑的西侧作为舞台服务、贵宾接待和服务入口。另一方面将使用频率较高的多功能厅布置在半地下层,通过大尺度的台阶进入。会议中心的各方向出入口进行了垂直分区,避免了干扰。会议中心内部交通体系通过自动扶梯、景观电梯、敞开楼梯和疏散楼梯很好的将会堂、大会议、中小会议的人流组织起来。同时多楼梯和自动扶梯的空间布置很好的解决了上二层以上会议室的出入问题。

另外在本会议中心设计中,我们把主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兰溪街,并退后兰溪街近40余米留出足够的集散广场,缓冲大量人流对城市主干道李渔路的交通压力。在用地的西侧,朝向机关大院,布置了会议中心的次入口,方便机关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对会议中心的使用,同时和东侧的公共的主入口有所分流,互不干扰。

根据会议中心地块所处位置,交通路网设计结合已建成的城市道路,整个地块统一考虑,严格控制机动车流线,保证东入口广场步行流线的畅通。机动车出入口基地南边的建筑退让线形成,将机动车流线控制在建筑的南边道路和西入口广场上。步行流线控制在建筑的东广场和北广场,保证城市界面的步道连续。

道路规划根据控规要求,合理布置道路宽度。会议中心周边由广场和道路形成环线,保证消防车的通达。地面和架空层设置少量停车(自行车和汽车),大部分停车设置在地下一层。同时建筑周边广场在大型会议时可考虑部分机动车停车。同时在机关大院东北角的景观广场上设置了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使得与会议中心联系更加便捷。

3.2功能布局

会议中心主要功能布局有:东入口礼仪广场、公共平台、前厅、共享大厅、休息厅、大会堂、舞台、服务、后门厅、西侧城市景观,形成东西轴线的连续空间(如下图所示)。同时空间轴线体现了本会议中心建筑遵循的秩序。会议中心的内部空间在中心共享大厅的组织下,有序、协调。共享大厅西侧是1300座大会堂(含舞台服务设施等),大厅东侧为大会议室、中小会议室。会议中心第三层更是形成连续的会议区,资源体现了贡献,为会议区的高效使用提供了可能。

4建筑单体设计

4.1平面功能

根据会议中心布局特点和地块的限制条件,我们在设计中将大会堂的其他会议区块通过共享中厅进行联系和分隔。

(1)地下一层:设置一层地下停车库,车库延伸至机关大院东北角草坪位置,使的机关与会议中心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还设有设备用房间。多功能厅层高7.2米。属于半地下室,南北通过大台阶直接到达地面层。

(2)架空层:通过设计夹层平面,很好的将竖向交通分离。大会堂通过东侧的入口广场,经由大平台进入一层共享大厅。舞台服务和贵宾接待厅由会议中心西侧入口进入。多功能厅由建筑的北下沉广场和南架空层到达。此外架空层还设计了舞台道具出入口、会谈休息厅出入口、沿街配套服务、架空层停车、消控中心等。此外无障碍出入口通过夹层的景观电梯进入,可便捷到达会议中心。

(3)一层:由共享大厅和大会堂、休息厅、舞台、服务用房、洗手间及设备用房间。共享大厅设置了自动扶剔两部、景观电梯两部,同时提供了集会和大型展览的大空间。东入口的灰空间和功能平台为展览和市民交流提供了空间。

(4)二层:主要设置大会堂的楼座和休息厅、大小化装间通过共享大厅与两间中会议室(500m2,350m2)及其辅助用房连接。

(5)三层:由900座大会议和4个小会议(150~200m2/间)及会议服务用房间、休息室、设备、管理、两个排练厅等用组成。

4.2建筑造型

(1)“对话”的外型:造型上采用东西一白一红的体块相互穿插,颜色的反差造成强烈的比对效果,造型的对比象征着会议中心是一个“沟通”、“对话”和“交流”的场所。

(2)取法自然的外型:会议中心所处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是一座山水城市。因此,我们在会议中心的设计中取法周边自然的山形,结合剖面上的高差作出跌宕起伏的走势,表达对远山的呼应,对自然的尊重。

(3)现代感的建筑肌理:会议中心的主体外墙采用双层构造:外层密布铝合金百叶,内层为中空Low-e玻璃,在内层可开启扇处百叶为电动百叶,可旋转至水平方向,便于采光、通风。当百叶全部旋至垂直状态时,则形成了富有质感的铝合金墙面肌理效果,散发着强烈的现代气息和高科技感。

5景观绿化设计

本会议中心的景观设计主要以“城市景观”为主题,通过对沿兰溪街和李渔路城市广场的统一设计,连同对机关大院东北角城市景观广场的整合,打造会议中心的城市公共性广场,景观为城市大众共享。结合广场景观、木头平台、硬地广场、休闲小品、会议中心周边设置浅水溪环绕建筑,表达对金华丰富河道特性的反映。沿城市广场种植大的乔木,更加强调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某国际会议中心进行建筑方案总体构思、总体布局,以及建筑单体的设计了探讨与研究,旨在为了探索一种具有城市性、高效性且庄重性的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法,从而创造一个极具现代性的会议中心,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茜,孙跃,罗宇杰.郁金香会议中心[J].建筑创作,2006(01).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7

关键词 列车编组,车站长度,工程造价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工程造价偏高是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业内有些同志提出以“小编组,高密度”的办法来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具体办法就是缩短地铁列车编组辆数,压缩站台长度,将系统行车密度由30对提高到40对,保持系统运输能力不变,从而降低车站造价。

笔者认为,选择“小编组”这个切入点,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根据经验,像我国采用6辆编组的地铁列车,站台长度不是控制车站长度的主要因素,缩短列车编组对降低车站造价的作用不大。现在有些地铁工程项目,正在按“小编组,高密度”的思路进行前期研究论证。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可能会误导方向,甚至影响我国城轨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地铁车站的组成与功能

地铁车站的建筑一般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www.133229.com站厅层的功能主要是售检票,办理乘客进站、出站手续。为此,将售检票大厅分为非收费区和收费区两部分。在非收费区内设有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纸币硬币兑换机,以及进、出站检票机等。售检票大厅的长度约100m左右。除此以外,在站厅层还设有一部分机房和车站管理用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在地铁车站内都增设了空调设备。在站厅层两端各设一个空调通风机房,每个机房面积约700m2。该面积随站台是否设屏蔽门略有变化。此外,在站厅层还有通信、信号机房约150m2,车站管理用房约300m2。由此可知在站厅层除了售检票大厅之外,还有总面积大约为1850m2的生产和管理用房。按我国地铁大多为6辆车编组和站厅层功能布置,站厅层的总长度接近200m。

站台层的功能是供乘客上下车。a型车6辆编组的站台长为142m,5辆编组为120m;b型车6辆编组的站台长为120m,5辆编组为100m。在站台层集散厅两端,设有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或降压变电所。一般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的面积约500~600m2,长约45m;降压变电所面积约400m2,长约30m。上述面积也随站台上是否设屏蔽门略有变化。另外,在站台层两端还设有通风道、排水泵房和少量的管理用房。总的来看,站台层各种管理用房的总面积不超过800m2。按此布置,站台层的长度小于站厅层长度。

目前地铁车站施工,采用连续墙法或ssw工法两种,车站的结构长度是根据站厅层长度确定的。因此,站厅层是控制车站长度的主要因素。这样一来,在站台层不设变电所的另一端,就出现一块空余面积。在设计图纸有的标为“备用”,有的标为“车站用房”。

3 缩小列车编组对降低车站造价作用不大

笔者分析了北京地铁4号线和5号线,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工程和m7线,南京地铁2号线和杭州地铁1号线中一些典型车站的设计图纸。这些图纸出自不同设计人员之手,应该是比较客观和满足地铁运营需要的。尽管各条线的土建标准和设备标准不相同,站台宽度也各异,但各方案还是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为此将上述资料汇成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无论是a型车6辆编组、5辆编组,还是b型车6辆编组、5辆编组,其车站总长度相差不大。其原因是各条线站厅层的基本功能是相同的,在平面布置上的差别不大。车辆型号和列车编组辆数,对车站的4项数据的差别并不明显。

(2)除了上海地铁5辆编组的车站比6辆编组的车站短17.2m之外,其他线6辆编组的车站与5辆编组的车站长度相差不多。由于各方案的站台宽度不同,无法进行比较。为此,按照车站的总平面面积进行比较。本表中5辆编组车站的平面面积,比6辆编组的车站减小了140~170m2。

(3)按照地下车站每平方米面积土建8000元估算,上海地铁m7线5辆编组的车站,比6辆编组的车站可减少土建费114万元,约占车站土建总投资的3.9%。北京和杭州地铁5辆编组的车站比6辆编组的车站,可减少土建费120~140万元,分别占车站土建总投资的4.2%~4.8%。

表1 车站方案比较表

站台长度车站长度车站净宽平面面积

注:带3号者为空调机房设在站厅一端的布置方案

4 几点看法

(1)前已说明,站厅层长度是控制地铁车站长度的主要因素,站台层的面积本身还有一些富裕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缩短列车编组辆数、减少站台长度来降低车站造价,结果是于事无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并且列车编组辆数缩短以后,反而会使站台层的富余面积进一步扩大。

(2)针对站台层面积有富余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列车编组不但不应缩短,还应该充分利用站台层的空间加长站台长度。如能在既定的车站长度内,或者稍微加长车站,能把站台长度比设计长度加长1辆车,为地铁今后扩大运输能力、改善乘车舒适度,预留出更大的空间。

(3)通过方案比较说明,将列车由6辆编组改为5辆编组,车站的土建投资只降低4%左右。而将列车编组减少1辆车,却使地铁系统的运输能力减少了17%。这样做得不偿失。地铁的运营要执行为乘客服务这一理念,也是地铁设计的主导思想。在一次性投资和长远运营效益的取舍问题上,应将运营效益放在第一位。

(4)地铁的预测客流量,是根据现阶段城市总体规划资料预测的。而城市总体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每经过一段时间(10~15年)就要修改一次,由此又会影响地铁吸引的客运量。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刚步入快速增长期,各个城市还处在发育上升阶段,对其最终发展结果现在难以预料。城市总体规划可以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地修改。而按照现状城市总体规划资料预测的客流量建成地铁工程以后,是难以再进行改造的。因此在地铁建设中应该看得远一些,为以后发展多留一些储备能力。在对待列车编组问题上,南京地铁公司的决策值得借鉴。他们认为客流量预测有不确定性,地下隧道也是城市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地铁车站一旦建成就无法进行改造。现在多花一点投资,为地铁今后发展多留一点余地是值得的。因此,他们决定把地铁2号线车站由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5辆车编组改按6辆车编组设计,几个与地铁1号线换乘的车站现已开工建设。

(5)有一种观点认为,地铁形成网络以后各条线路的客运量会下降,现在缩短列车编组对未来运营影响不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一理论是把现在的城市规模永久固定化为前提的。即:几十年以后城市仍保持目前的状况,人口和经济规模都不变,地铁线路增多使客运量下降。事实上城市是发展变化的。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必然会逐步扩大。将现在的北京市和上海市与30年前相比就能说明这一问题。再过若干年,我国进入工业化国家之后,大批农村人口转入城市,那时城市人口将多于农村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也会猛增。各发达国家地铁已有百年历史,看看他们的运营现状就能说明这一点。

(6)采用“小编组,高密度”方针,是按地铁车厢内站立6人/m2、每小时开行40对列车设计系统运输能力。这可以说把极限条件都用足了,给地铁将来改善乘车舒适度、适应客运量增加预留的空间很小。这样的地铁不能满足乘客的需要。我国地铁列车都采用动车、拖车混合编组,其加速度较小。如果跑不到40对,将来的运营会更加困难。各发达国家为了使地铁与小汽车竞争,缓解城市交通的矛盾,很注重舒适度这个指标,规定地铁车厢定员按站立4~4.5人/m2计算。上海地铁m7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该线初期及近期按6人/m2、列车4辆车编组设计,远期按4人/m2、列车5辆车编组、系统通过能力30对设计,为地铁今后的发展预留了较大的余地。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8

近年来,我省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广大城建档案工作者在各级建设、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城乡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调动广大城建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省建设厅和省档案局决定评选表彰一批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和名额

成立满五年的市、区、县城建档案馆(室)可参加先进集体的评选;在城建档案机构工作满三年的专职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可参加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各地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名额分配见附件一。

二、评选条件

(一)先进集体评选条件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档案工作与城建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领导重视城建档案工作并列入议事日程,管理体制有利于城建档案工作的开展,规章制度健全,保管条件良好,人员编制和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馆(室)藏丰富,门类齐全,重要工程档案完整、准确,地下管网档案质量良好,基础业务工作扎实,业务指导到位,声像档案工作有一定基础,目标管理工作总体达到省二级以上水平;

4、积极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各界服务,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广泛好评;

5、领导班子团结,勤政廉洁,作风民主;重视人才培养,职工队伍结构合理,敬岗爱业,奋发向上。

(二)先进工作者评选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热爱城建档案事业,执行国家和地方档案工作法规规章,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工作勤恳,刻苦钻研,有奉献精神;

3、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

三、评选方法和要求

评选工作实行领导和群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结合的原则,自下而上评选,逐级上报审批。评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经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建设厅和省档案局审定。

评选工作要严格按照条件和程序进行,保证评选质量。推荐上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以**年以后的工作为主,成绩必须突出,材料必须真实、具体。各市务于20**年3月底以前,将推荐材料一式两份报省建设厅勘察设计与标准定额处,省建设厅汇总后及时商省档案局审批。

附件:一、全省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

额分配表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9

空间序列的一体化

1.基于城市的建筑空间布局

此布局建筑与城市空间互相交融,隔而不断,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筑以城市空间作为参考框架,对其所处城市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赋予其特定的意义和氛围。

空间一体化导向的设计把建筑看成是城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强调建筑设计与城市的衔接。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导向,将建筑的公共空间布置在与其联系紧密的位置,以加强建筑与城市公共生活的联系,使建筑空间序列与城市公共空间序列产生某种关联,从而使建筑布局与所在的城市空间取得呼应、协调,达到有机的统一。

2.基于公共性的内部空间细分

建筑内部空间按开放程度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内部功能空间三个层次。空间细分后以建筑公共空间作为设计突破口,强化其特殊性。它对外联系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公众:对内为建筑中的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场所并联系各私密空间,兼具建筑与城市空间双重性格,是开放到私密转换的过渡性空间。当前很多建筑将公共空间布置于朝向城市公园、广场、水面、绿地、标志空间等或通过底层架空、边庭等形式处理,以强调建筑公共空间,实现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渗透、融合。例如在BBc广播电台总部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斜向切入基地,在万灵教堂的轴线上创造一个大型的充分对公众开放的玻璃中庭,其他各功能空间围绕中庭布置,形成了层次丰富的公共活动场所,并与教堂形成对景,强调了建筑的公共责任和对城市历史的回应(图1~3,图片来源:林箐/译,《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诺曼・福斯特)》,1999)。

界面的渗透性

1.透明性

建筑界面的透明化可以化解建筑与城市的边界,消除两种空间之间的隔阂,使建筑立面之后的空间与外部城市形成连续的一体,加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实现城市与建筑的渗透、转换、融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广阔、更深远的空间意向。

透明性使室内外空间关系呈现视觉的连续。这样,建筑中的人可以欣赏城市景象,感受建筑所在场地浓郁的环境氛围,使建筑与城市取得知觉关联和一致,从而获得场所感、秩序感和认知感:同时,透明的建筑界面也将建筑中的板、柱、墙体、楼梯等构件以及人的活动展现于城市,使建筑内外融为一体,从而丰富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间层次。透明的建筑表面就象是电影的银幕一样,将人们所熟悉的城市生活场景展示给建筑内的人;又象橱窗一样将建筑自身的魅力展现于城市。

2.开敞空间

建筑界面的开敞要素通常由外廊、门厅、中庭、平台等组成,该空间具有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和便于交流等特性,又具有建筑的领域感和场所特质。从而为城市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空间。通过尺度并置、与城市同构、隐喻以及对材料与光等空间构成要素的处理,形成具有城市空间特性的场所。其中的人们能真切感受到城市空间体验和场所认同感,营造建筑与城市的中间领域,丰富城市空间层次,使城市活动和建筑中的生活相互渗透,将城市一开放空间一建筑融为一体。

例如在卡里美术馆的设计中,一个简洁的柱廊下的灰空间布置在朝向神庙一侧,将广场人流引向建筑主入口。面向广场的建筑立面使用透明、半透明的玻璃等材料,在视觉上将都市与建筑内庭连续起来。在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上,一个四层高的空间将门厅与上下方的阅览室及三层的展厅连接起来,也使室内空间与神庙广场空间相互渗透,从而使建筑内外空间融为一体,新旧建筑得到协调。广场柱廊下的空间建筑中庭空间私密空间,这一序列重塑了一种传统的罗马式空间,加强了建筑与场所的联系,达到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图4、5,图片来源林箐/译,《世界建筑大师优秀作品集锦(诺曼・福斯特)》,1999)。

对人的活动的支持

不论是建筑还是城市,其空间的本质都是为人的活动服务。人的体验是设计的主要依据。“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为人们的生活等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和物资环境,并帮助定义这些活动的性质和内涵。”

1.行为连续性

一体化导向强调对人的活动连续性的支持,使人们从城市到建筑的各种活动保持连贯,构成连续的知觉体验。人的行为有公共性和私密性之分,二者对空间领域感有不同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不能把建筑内部与外部、建筑与城市之间视为孤立存在的,而应依靠层次丰富的中间领域进行联系和融合,并消除或弱化不同空间之间的隔阂,保障人的活动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自然过渡,构成流动、连续的空间体系。

例如在斯图加特的斯洛斯广场艺术画廊与商业中心的设计中,建筑师通过大台阶及楼梯的设置,使人流可以从广场轻松顺畅地到达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开放空间,使广场与街道之间没有障碍,形成丰富而连续的活动平台。并将屋顶营造成一处可供人们休息交流的公共活动场所。透过玻璃幕墙,建筑与附近的城市广场相互呼应,室内外空间浑然一体,保证了人们从城市到建筑的活动连续性(图6~8,图片来源:H.m.纳尔特/著;杨宇宁,郭鹏,吴敏译,《德国新建筑》,2002)。

2.群体尺度主导的多重空间组合

群体尺度是行为互动的基础,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尺度的空间,多元化行为要求多重尺度空间灵活组合。把群体尺度引入到建筑公共空间内,营造具有场所感的室内活动空间,可以形成热烈、浓郁、或自由活泼的空间氛围,为其中人们的交往提供“社会”的和“公共”的尺度,从而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内容。

在群体尺度主导下,还需要个人尺度的搭配,才能满足不同的社会活动的需要。个人尺度空间能使人感觉到亲切、平易、有安全感等,满足人们私密性活动的需求。将这些空间通过建筑公共空间串连整合起来,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场所,满足人们不同的空间需求。

3.感性空间

人的活动对空间的要求除了为行为提供有界形式的“空”之外,还要将空间和在其中的活动相关的,并触动人们感觉和情绪的某种精神融合在一起。空间需对人的精神感知、文化体验等做出回应,使人在这个空间中能体验到

独特的场所意味,即要体现空间的场所精神。感性空间要反映所在场地的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人的活动及地域特定条件,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体现场所特质。

黄石音乐厅的设计实践

黄石音乐厅位于湖北师范学院校园西北角的青山湖畔,依山傍水。主体建筑由一座800座的音乐厅和一栋16000m:的艺术教学楼组成,是集教学、办公、音乐演出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教育观演建筑。方案以空间一体化为设计导向,力求使建筑和城市空间达到和谐统一,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艺术氛围。

1.一体化的建筑布局

基地东边为城市道路,西面为校园道路,南靠山丘,北临湖面,校园与城市干道有很好的视觉和行为联系。设计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入手,强调建筑布局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总体布局将公共性更强的音乐厅建筑于伸入湖面的人工半岛上,而教学楼则借助山坡,依山就势,呈带状分布。二者围合而成中心艺术广场(图9),从而形成城市空间一音乐厅广场教学楼的由开放到私密的空间序列。在音乐厅内部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导向,将观众休息厅布置在邻湖的一面,透过点式玻璃幕墙与城市空间相呼应。休息厅向南依次为演奏厅、办公及准备用房等。这一顺序也是由北向南,由开放到私密,与城市空间序列相一致,从而达到建筑布局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一体。布局清晰地表明了建筑群纵向轴线的秩序感和景观层次,人们的视线沿这一轴线,经由远景的山丘,到飘逸的音乐教学楼再到艺术广场,最后由音乐厅开放的体量被引向湖面,与城市环境相交融(图10)。通过完整连续的体量和通透的立面处理,整个建筑群构成了一处清晰的城市空间环境,表达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内在逻辑,建筑与城市实现了整体的连续。

2.界面的渗透

音乐厅通过入口的大片弧形玻璃幕墙与广场实现视觉渗透,使室内外空间连续、贯通。这里的门厅等公共空间兼具视觉上和功能上的双重意义,被赋予双重角色,既是室内空间,又是开放空间。对内连接表演空间与左右两侧的展厅及排练厅,组织人的流线,并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对外与艺术广场连接,实现室内外活动的连续与贯通(图11、12)。在音乐厅面向城市和湖面的一侧,观众休息厅围绕演奏大厅,尺度巨大而通透,通过弧形的点式玻璃幕墙与建筑周围环绕的景色交融,山水、天空、城市空间在建筑弧形界面交织、变换(图13)。遥遥望去,休息厅中的文化墙、楼梯等构件以及人的活动若隐若现,与室外的城市生活场景相互映衬,再加上湖面的倒映,共同组成优美的生活画面。建筑实现了与都市界面及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接触。

3.对人的活动的支持

设计注意人的行为活动的连续性,强调对各种活动的支持。城市人流通过基地东面的沿湖道路被引向艺术广场,形成公共活动空间。在广场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尺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可达性,力图使广场不仅仅是人流集散的场所,更是一个生动的、热烈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公共生活舞台。结合水体和绿化,布置露天咖啡座、观景平台以及一些小品构件等,以营造浓郁的城市生活气息。

音乐厅面向广场的弧形大台阶水平的内外贯通,将广场的人流导向音乐厅的门厅等内部公共空间,然后进入演奏厅等不同的功能空间,广场与建筑一起构成连续的可漫游的生活场景。音乐厅的三个体块通过公共的共享空间联系并融会贯通,它包括入口门厅、休息厅、周边的走道和展览区。在二楼上架设空中过道以加强联系。共享空间具有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高大而开敞,形成流动的空间序列,联系着不同尺度的私密、半私密空间,为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在这里,阳光透过幕墙投射到地板和演奏厅的墙面上,环境绚丽而舒适,人们可以静坐饮茶,聊天交流,也可以欣赏周围的城市景观和湖光山色(图14、15)。城市与建筑取得了和谐的统一,人的各种活动获得了丰富而连续的空间支持。

结语

建筑与城市空间一体化是建筑设计中城市意识的一种体现,是缓解当前建筑与城市矛盾的有益尝试。作为一种关注城市整体环境的设计手法,它无疑会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对城市化的建筑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黄石音乐厅设计为国内公开招标中标方案。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项目正在施工。

作者:李传成,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讲师 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

城市展厅设计方案篇10

一、市级预算执行审计项目

根据《201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总体方案》确定。

(一)市财政局具体组织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推动健全统一、完整的预算体系,促进严格预算约束,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围绕市级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关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环节,重点审计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非税收入管理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情况、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落实情况、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分配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和政府债务管理情况。财金科负责市级预算执行审计的总体协调、督导及对口联络工作,负责制定201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市地方税务局2013年度税收征管情况审计。根据省厅全省地税系统审计工作方案要求,以促进依法治税、完善征管机制、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为目标,由财金科指导,经贸科牵头,有关科室配合,对市地税局2013年度税收征管情况进行审计。重点检查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和税收征管质量情况,通过对房地产、交通等重点行业,营业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等重点税种税款征管情况进行重点审计,着力揭示和反映地税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履行征管职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完善税收征管制度、健全征管机制角度,提出改进建议。组织、指导全市地税系统审计。配合省厅对及所辖、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的延伸审计。按省厅方案要求,5月10日前向省厅上报市局和全市汇总审计结果。

(三)市直部门单位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促进部门单位严格执行预算,深化财政改革,推动部门预算公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由局机关统一调配力量,对市城乡建设委、规划局、国资委、经信委等10个部门单位2013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年初预算、追加预算的执行情况,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支出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资金结转结余情况,着重对“三公”经费支出、公务卡强制消费、会议活动经费等事项的审计,查处挥霍浪费、超范围超预算支出、违规收费以及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等问题,促进部门单位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财务管理。

(四)市级财政支农支出专项审计调查。以保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为目标,由局机关统一调配力量,对全市2010年至2013年市级安排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主要调查市县两级财政、农业、畜牧等部门及部分项目单位,摸清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投向及项目总体情况,反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取得的主要成效,揭示和反映支农项目在政策执行、资金分配和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市级财政扶持企业资金专项审计调查。以促进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由局机关统一调配力量,组织对2010年至2013年市级财政扶持企业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主要调查市财政局、经信委、商务局、科技局、中小企业局、贸易办等部门和部分企业。重点审查资金设立是否符合公共财政职能定位和国家产业政策,资金分配拨付程序是否合规,跟踪资金流向检查有无挤占挪用和滞留闲置的问题,分析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拟采用的跨年度审计成果。

1.2013年全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

2.海域使用及资金管理绩效审计结果(配合省厅审计)。

各有关科室和人员应加强协作配合,务必于4月底前完成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5月10日前提交所承担项目的单项报告、汇总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前(或同时)提交法制科审理,5月20日前办公室提交审计结果报告,6月10日前提交审计工作报告。涉及省厅统一组织的项目,要按省厅方案要求的时间上报审计结果。

各有关科室要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访和督促整改工作,确保“两个报告”涉及的问题按期落实。8月20日前,各科室提交审计结果落实整改情况报告及具体材料,办公室、财金科审核汇总后于8月底前提出整改报告,报局领导审核后提报市政府。

二、2013年省厅统一组织审计项目

根据《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全省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的通知》(鲁审办发〔2013〕5号)确定。项目计划截至2013年6月,下半年有待追加。

(一)体育公益金专项审计。按照省厅部署,以摸清我市体育公益金收支余情况,规范体育公益金管理和使用为目标,由原行事科在去年审计基础上,继续对全市2009年至2013年体育公益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补充审计。审计结果2013年3月15日前报省厅。

(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按照审计署的部署,以摸清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总体情况和工程建设情况,促进改造后校舍达到安全标准要求和三年规划改造任务按期完成为目标,由投资审计中心在去年审计基础上,继续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结果2013年1月底前报省厅。

(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按照审计署的部署,以促进中央、省关于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部署要求落实到位,推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为目标,由原农环科在去年审计的基础上,继续对全市2013年度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审计结果2013年1月底前报省厅。

(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专项审计调查。按照省厅的部署,以保障建设资金安全有效使用,提高灌区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为目标,由投资审计中心在去年审计的基础上,继续对我市米山水库灌区2008年至2013年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2013年4月底前报省厅。

(五)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场馆建设跟踪审计。按照省厅的部署,以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由投资审计中心对我市的十艺节场馆(国际会议中心改造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等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2013年5月底前,向省厅报送截至2013年4月底的跟踪审计结果。

(六)抽调人员配合省厅审计我市4个国外贷援款项目。包括省城建环保二期项目(市水务集团),生态造林项目(林业局),职业教育发展项目(职业学院),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示范项目(市公共汽车公司),2013年3至5月完成。由外资科负责配合和审计。

另外,省审计厅在去年审计基础上,继续对我市两个项目直接进行补充审计:1、省直管县市财政状况审计调查,2013年3月底完成;2、市海域使用及资金管理绩效审计,2013年1月下旬完成。

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

以确保项目管理规范、决算真实、合法、完整,节约政府建设资金为目标,由投资审计中心抓好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结算决算审计,对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和工程量验收进行现场监督,对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承发包、现场管理、资金拨付使用等环节存在的典型性、苗头性问题,严肃查处投资建设领域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断规范管理,确保投资效果。首批安排下列10个项目:

1.对5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直接审计的工程项目:市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东部滨海新城规划建设工程、南水北调段工程、市看守所拘留所迁建工程、新图书馆及群众艺术馆建设工程。按项目进展进度实施。

2.对5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结算或决算审计。直接审计的工程项目:环翠楼公园改造工程、塔山公园改造工程、市车管所新建工程、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全市河道治理工程。在下达审计通知书后2―3个月内完成实施阶段审计。

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根据市委组织部委托项目计划确定。以摸清家底、揭露问题、明确责任、促进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为有关部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目标,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全面监督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重点关注重大经济决策、经济责任目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情况,加强对会议、出访、接待活动等行政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审查,重点揭示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不真实、不合法、资金使用效益差和违反领导干部廉政规定等问题,公正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合理界定其应负的经济责任,着重从制度层面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完善单位管理。第一批审计单位41个:

1.上年跨年度实施4个:市房管局、市民航局、市公安局、市地方铁路局。

2.本年安排35个:经济开发区管委、经济开发区管委、景区管委、旅游度假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师范学校、环翠区法院、市国资委、市港务集团、市电力办、市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保密委、市机要局、市招生办、市教研中心、市妇儿医院、市社会福利院、市卫生监督所、市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市驻韩办、市中韩交流中心、市高等级公路管理处、工业新区财政局、市渔港渔政监察支队、市公安交警支队、市高创中心、市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市审计局、市行业管理办公室、高区高创中心、经区人事劳动局、引黄调水局、监狱、公安工业新区分局、市职教办。

以上项目由局机关各业务科室分别或统一调配力量组织实施。上年结转的项目应于3月底完成。其他项目,属在财政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的单位或者没有下属单位的规模较小单位的审计,现场审计时间要控制在1周之内最长不超过2周;部门系统性行业性审计、大中型企业审计,现场审计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开发区管委等其余项目现场审计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

3.授权下级审计机关审计2个:高区高创中心授权高区监察审计局审计;经区人事劳动局授权经区审计局审计。6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