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3:10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传播作用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222-01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形式不容乐观,依然存在着诸多层面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建设未能达到足够的合理化,其未能准确地对推广进行定位;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没有达到足够的专业化,在提供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综合服务上存在局限性,同时推广机构中存在的多重职能重叠的情况也将阻碍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在实际推广中,甚至还存在重科研轻推广的策略问题;由于农业技术传播达不到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满足实际情况,也影响了技术推广的效率;技术推广同理论研究也未能够理想的糅合在一起,目前理论研究的目标和领域都过于单一和狭隘。以上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

2农业技术推广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提升巩固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加强在科研单位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使得科研技术的研究更加合理化,且更具有实用性,使科研成果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机构体系使得农业技术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影响,而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也可以帮助普及科技影响力,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农业发展奠定基石;农村的社会服务模式也会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得到推进和激发,通过先进的技术推导可以更好的克服社会化服务内容层面过多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率。

3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

3.1传播源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根据传播学的研究,传播源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具有强而有力的权威性、亲和力、吸引力并且具有能动性,传播源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根据以往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来看,农业技术推广中传播源也具有以上特点。基于我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可以得出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推广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农业技术传播的政府执行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自身具备的文化知识、信息沟通能力和社会形象地位都对农业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家将推广杂交水稻列入到粮食生产发展的策略中,从各级政府在推广杂交水稻的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政府不仅仅是推广政策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推广的传播源的重要成员。政府作为传播源,真实体现了传播源的强而有力的权威性及可靠性的特点,而政府作为传播源也是我国能够成功推动杂交水稻的重要因素。当时推动计划中大量技术推广人员下乡蹲点各大试验田和示范田的带动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代表了各级政府,且作为推广的传播源通过各种方式拉近传播接受者的距离,从而保证信息的可获得性,这样的方式也具有上述过程中传播源所具有的特点。与此同时,政府的官方网站和平台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者杂交水稻推广的传播渠道,这一系列的政策实施使得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快的发展和传播。在对一些对农户的调查问卷中可以分析得出,大多数农户的对新技术的获得来源、信息判断及技术培训等一些相关传播过程中,对村干部和政府机构的农业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性,这一调查结果也直接说明了传播源对于相关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3.2传播信息研究主要结果对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传播过程中,通过研究传播信息可以得出传播信息需要具备一下特点:传播的信息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结论,并且前后一致的信息可以让接受者更容易理解,而让人愉悦的信息内容同样使接受者易于接受,传播内容中前段和末尾的信息更容易被记住,重复出现的信息可以增加传播需要的效果,然而过于频繁的相同信息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降低传播效果,而信息通过不同五官接受可增加记忆性。通过上述对技术传播信息的研究分析结果,可以对我们如何更合理的设计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使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易被受众接受获得。

3.3对传播接受者的研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启发性

通过农业技术传播明朗传播的接受者,只有了解受众才能够进行有效传播,从而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分析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和记忆、受众的个人差异,因为受众的自身文化素质、接受态度和对信息的理解能力,甚至是受众的社会背景对他们如何获取和理解信息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传播效果。在农业技术传播的过程中收集受众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客观的、熟悉的传播源,合理地建设与传播接受者之间良好且积极的关系,制作设计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的信息传递内容,从而将制定出可靠有效的推广机构以及推广方式,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被受众更轻松愉快的接受,从而加大推广效果。

4结语

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市场经济模式,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态势和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去完善。由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该是基于合理的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我们应当足够的重视并致力于农业技术的传播,并且理解遵循农业技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规律,从而及时且有效地制定出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并且明白只有坚持以科学研究理论为依托根本,我们才能够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避免短期行为的错误引导,从而制定科学的技术推广策略,摆脱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坤明.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2

1现代农业内涵

20世纪70-80年代,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在技术内容方面是指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化肥化,农药化。在当今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成为团场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作用和意义

2.1农业技推广技术的现状一是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和农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力量,它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在兵团尤其是这样。如果从全国的角度来评价,兵团属于地多人少型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每年约82.0%的工作量是由5.6万名农机工人完成的。兵团农机化工作起步较早,形成了分级管理、监理、维修、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较完整的网络体系。1999年末,兵团农机总动力达到169.46万kw,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411.00台、联合收割机1473.00台,大中型拖拉机与配套农具比为1.00∶3.19,耕地配备大中型拖拉机155.47台/666.67hm2,每台大中型拖拉机负担耕地面积64.32m2(全年耕地面积105.56万hm2、机耕面积93.34万hm2);农业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15亿元以上,农机经营服务总产值约为25亿元;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2.0%以上,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2.2推广现代农业科技的意义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经济效益。农技技术的实施为农业信息反馈提供了重要依据。农业科技的应用需要大面积推广,技术推广是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信息反馈。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机具刚一出现,大都不是尽善尽美,需要在生产中试验考核,然后加以改进和提高。另外,一种农业技术此地适用,在外地则不一定推广得开,这就需要推广部门通过适应性试验,多点示范,对此项技术进行改进提高,并制订出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样才能大面积推广。

3兵团现代6大农业精准技术

3.1膜下精准加压滴灌技术从田间调查和产量构成来看,滴灌较沟灌棉田具有明显的优点。1)在生育期表现为生长稳健,消灭了3类苗,系下扎浅而宽,棉株鲜质量明显较沟灌高,同时配合滴灌施肥技术,棉苗水肥供应平衡合理,水肥利用率提高。通过调查,膜下滴灌棉田较沟灌增加收获株数1000余株,果枝坐果率提高6.2%,皮棉单产提高14.4~16.0kg/667m2。2)由于使用膜下滴灌技术,减少了人工打毛渠放水、施肥等劳动,每667m2水费和机力费分别减少11.64元和12.38元。3)棉花管理定额从3.33hm2每人增加到6.67hm2每人以上,降低了土地承包费。4)节约肥料用量30.0%以上。

3.2双膜覆盖技术2008年,为进一步增加职工收入,加大新科学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29团除在全团推广使用精量播种、双膜覆盖技术外,并首次在兵团范围内尝试“双大膜”播种1333.33hm2。“所谓的双大膜就是在原来双膜覆盖的基础上,扩大上层地膜,做到上下膜大小一致。此项技术是夺取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棉苗采光率,具有抗碱、除草、防风、保温、保湿、防雨、防霜冻抵御自然灾害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保苗率。

3.3精量播种技术发展精量播种是兵团加快精准农业步伐的一项关键技术,精量播种与常规播种相比省种80.0%。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春季风大,降雨少,为了保证棉花出苗,有70.0%~80.0%的植棉面积都是抢墒播种,但这样也不能保证出苗,造成棉花减产。在各植棉连队有这样一句话“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因此各承包户为了保证出苗率,将下种量超出保苗株数的3~4倍,棉花精量播种被认为是根本行不通的。

3.4高密度植棉技术以前植棉为常规密度14800株/667m2,2003年种植1膜5行的高密度棉田理论密度15700株/667m2,单产较常规密度增产皮棉8.7kg/667m2。2008年,29团高密度棉田在土壤条件差的情况下,单产皮棉仍较常规棉田增产5.2~10.0kg/667m2,经济效益明显。

3.5大力推广杂交棉育苗移栽新技术大力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是提升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杂交棉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给植棉历史带来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二十九团从2006年小面积育苗移栽获得成功,出苗率均达到95.0%以上。

3.6机采棉技术进一步加大机采棉新技术推广力度。继续积极落实机采棉农业及农机各项技术推广措施,从播种机的改制、播种、田管、化调化控、喷施脱叶剂、拉运、采收等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继续做好机采棉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实现机采棉面积500hm2。提高脱叶剂使用效率,提高脱叶效果,努力做好机采棉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4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农技推广是促进农业增产、职工增收的必然途径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概念作用现状对策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狭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技术指导。

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广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教育。

3、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将农业新成果、新消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的一种专门活动。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咨询与沟通。

二、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1、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的纽带作用;

2、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促进作用;

3、在新科技成果推广中的创造作用;

4、在提高农民素质教育中的教育作用;

5、在制定农业方针、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中的参谋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三、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由于地方财政和领导重视情况等多种原因,导致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服务性无法高效实现。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机构臃肿,设置分散;二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三是年龄结构、知识层次都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队伍青黄不接,难以补充新鲜血液。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差,不能主动接受和运用农业技术。

3、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很好的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推广效果差。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现代农业经济与科学技术应用密不可分,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很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四、现代农业中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创新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一是明确公益性职能,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测,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二是合理设置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当地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利、财政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完善考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2、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行有效的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一是放活经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二是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科研、教育、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实现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内容全程化。

3、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完善推广经费保障政策。一是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二是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三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对他们创建经营性技术服务实体,可以优惠使用乡镇推广机构的经营场地,并享受现行政策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

4、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规范推广行为。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5、抓好科技示范,做好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政府必须加强引导,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发展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一部分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科技推广型的农业企业过渡,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可以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6、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素质尽快适应现代农业推广的需要。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技术接受能力和运用农业技术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7;10

[2]闫敖宏.现阶段农技推广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4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推广;农业;作用;发展前景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传统农业的发展与推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所以农业发展方向正在由传统方式转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能够为农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出现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方式,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流通优势,将新型农业技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农业人员,并通过互联网上的沟通,答疑和说明实例来提高技术推广的质量,进而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基于此优点,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是快速发展农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可持续化的可行之道[1]。

1“互联网+”与农业接轨的概念

1.1“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2012年11月,易观集团董事长兼Ceo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他在会中提出,“互联网+”是属于各位所在的各个行业的一种结合点,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互联网+”模式[2];2014年11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也指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实现目标的工具便是互联网。“互联网+”作为互联网的新型发展形态,其核心在于创新,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行业”,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与平台技术,将行业与互联网相互融合,达到一种新的生态模式。在“互联网+农业”之中,主要的新生态模式作用于互联网平台,面向大型农业主体,例如农场与农业大户;其体系链主要为农产品流通与农业技术的传递,提高农业主体的生产技术,对农业主体的融资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2“互联网+农业”概念

“互联网+农业”的概念是将互联网融入到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与融资等方面,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推动农业快速向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自动化发展,且这种发展方式不拘泥于地域、时间等因素,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与获取,极大地方便了农业的技术学习,且丰富了营销手段,从而能够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2“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2.1丰富国家农业信息数据库

通过“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手机、电脑等移动信息终端可以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进行相关信息上传,并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收集农业技术生产中的土壤、气象、科研成果、设备、病虫害、动植物信息,然后通过Greenplum、exadata、infobright等分布式数据库进行信息统计分析,并在mahout上使用K-means、naiveBayes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与处理,最后将有价值的信息上传至国家农业信息数据库,以方便各企业单位、政府部门与其他农业人员获得技术支持[3]。

2.2提高农业技术教育科研与推广的效率

通过互联网的通讯优势,将农业技术进行教育科研和推广,促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与转化率。技术推广人员通过获取农学院的技术成果需求,将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互联网获取新技术信息,然后将新技术投入农业生产当中进行技术试验,最终将新技术应用在农业推广示范基地内,展示新技术合理性与有效性,并对其进行推广。通过这种模式,让技术的教育科研与推广实现供需对接,达到科研、技术与推广的有机结合,完成农业技术的信息化。

2.3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为保证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农药、农业覆膜等影响环境的化工产品,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土壤肥沃程度大幅下降,传统农业发展受阻,农业发展前景与环境保护产生矛盾。“互联网+农业”的推行,使农业跟随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农业影响的严重性,通过互联网掌握节水技术、有机化病虫害防治、农药合理使用方式等知识,从生产阶段就保证生态环境,使农业走上可持续化发展的改革道路。

3“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3.1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可行道路

在当前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各行业都顺应社会发展进行了变革,同样农业的发展也要遵循规律进行信息化改革,“互联网+农业”作为农业信息化改革中最为全面,优势最明显的一条道路,能够在技术、成果、生产、营销等多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对于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优势尽显,是新时代下农业发展及改革的最优选择。

3.2提高农业生产与技术协调效果

“互联网+”通过建立云数据平台,对灾害与市场波动进行大数据算法预测,以达到预防灾害降低风险的效果;同时通过信息检测系统,对土壤质量、耕地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反馈给农民;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将农业知识与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或平台对农民进行实时指导,达到农业生产与技术相协调,解决了农民的问题同时还实现了农民技术与知识的提高。

3.3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

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联动结构,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控制,在提高信息管理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产量;同时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信息终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调整,掌握其他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水平、生产方案和价格波动,从而通过更全面的数据实现生产现代化和对市场走向进行判断,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

3.4农产品网络化销售,提高营销水平

通过“互联网+”的云数据平台将农作物从种植到生产的过程详细记录,并通过数据,视频等方式展现给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能够确认农产品的安全性;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网站、手机app等媒介对产品进行宣传,将公众认知面扩大;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进行精准获客,向拥有类似农产品需求意向的客户与消费者进行营销投放,初步实现农产品的网格化营销手段;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途径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可信的购买渠道,实现消费者分布由区域到全国的转变;完善产品服务系统,通过网站,即时通讯软件和电商售后平台等与客户进行沟通,解答客户的疑问并收集客户对于产品意见的信息,同时在产品服务系统不定期对消费者进行优惠活动投放,以增加对消费者的粘性。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5

   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取到的信息,利用科学的农业管理方式,详细的记录下了作物生长发育全过程,然后,实施全天候监测,最后根据实际监测到的结果针对土壤与气候情况编制完善的干预措施,确保农业管理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实现科学的现代农业管理目标。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充分运用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有效处理农业中的监测数据。唯有如此,农业管理才算是真正实现了精细化、信息化、数字化目标。

   2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

   2.1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可充分运用Supermap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土地资源台账信息库。将土地台账、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土地承包合同3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组成土地电子档案。尽快开展基于地图化的网络化管理工作,可在互联网上任意的点击电子地图各部位,计算机上就会立马出现土地利用档案,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如土地情况、土地承包人、承包费收缴、作物种植结构等等。

   2.2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农机作业管理工作

   要想进一步强化农机管理与成本核算,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效率,需要构建一个有针对性的农机作业指挥管理系统。比如,利用GpS、广播电台及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进行农机作业跟踪指挥,将调度中心和每台机车连接起来。指挥人员通过农机作业管理指挥系统直接在办公室就能够了解到农机具实际停放情况,对机车作业质量与工作进展有效监控并指挥调度机车,可实现机车作业量的自动核定。此外,还可利用电子装备系统,在农机内实施电子监视。现阶段,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的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频繁使用,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发展步伐较快。如,大型拖拉机中的eCU系统主要采用了控制局域网络及网络通信协议等先进技术。在智能化的计算机控制终端范畴,能够独立的进行信息处理和控制。

   2.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食品安全生产

   构建绿色食品安全认证管理系统,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检验机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构建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产品认证的申请,食品检验机构可将检验结果公布在网上,相关管理部门可在网上进行审批与。绿色食品安全认证管理系统在农场与龙头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另外,还应实施农垦无公害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时跟踪与有效管理具有绿色食品安全标志的产品,具体涵盖了食品生产环境管理、收获运输安全管理、销售安全管理以及仓储加工安全管理。所有环节都有相应的质量跟踪档案、产品出厂粘贴条形码标志。只要出现问题,可通过条形码信息,一直追溯到产品生产加工场所。农垦无公害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使得产品安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于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并且,还有效防止了冒牌产品流入其中。

   2.4构建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系统

   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系统属于第3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作用于开展网上营销、洽谈、服务、物流配送等诸多的商务活动供农村、农民、农资企业、农产品采购商以及农资供应商使用,建立属于买卖双方的商品购销的虚拟电子农贸市场。构建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系统后,能够及时的采集市场上相关信息、信息、全面分析与准确预测信息,并且,还使得农业的物资购销渠道进一步的拓宽。

   2.5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规模化

   工业化的农业生产结合农业实际特点以及现有条件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比如,通过RS或者GiS能够做到区域化管理和农业情况的准确监测,具有投资小,效果高的优点。另外,还应将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和国家的有关攻关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组成综合的推进模式,确保农业效率的高效性。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6

关键词:农技推广;新农村建设;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培育新型农民、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就离不开农技的推广。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引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通过推广农技,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学习,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的应用水平,有效地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减少农民数量,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农业技术推广相辅相成。

1农业技术推广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1经济推动作用

通过农技推广部门进行农技推广,实现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经济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也必须有创新进行保障。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创新型经济制度,使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第一次辉煌成果。那么在当下,将农业技术推广,实现农业科技的二次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在生产前和生产后也有一定的帮助,其服务范围更广,涉及政府、农民和涉农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权益。农技推广并不是人们所想的将单一的技术送给农民,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农村建设的情况、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生态效益等综合情况,将农业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试验,取得一定的良性后果,再将之推广使用,应用于大范围的农业技术生产体系之中。农技推广是科技的二次创新,对于推广人员还需进行个性化培训,创新推广模式,将实用的农业技术传送到农民手中,如通过良种推广、先进技术的应用、生物肥料的使用等,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转换为切实提高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在农业生产前、中、后三阶段,全方位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使广大农民通过学习掌握新的农业技术,赋予农民新的生产动力。

1.2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就必须依赖于农业科学技术,以科学技术做支撑,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力,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改变农村落后的技术生产和种植方式,近年来一系列农技推广如测土施肥、杂交育种、生物植保等的使用,促使农业劳动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科技增粮工程能够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对于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农技推广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耕地有限、人口过多、自然灾害频繁、信息传播速度过慢等缺点,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大考验。因此将农业技术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加以完善和推广,形成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广泛地使用农林作物和畜禽良种,对耕作过度的情况加以节制,推广各种作物轮种、间作制,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1.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我国社会各行各业都长期处于粗放型生产的状况,农业发展也没有例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并非技术成长型,而是属于粗放型生产方式,其中生产优质农产品产量的比重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有时候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消耗大,而且农业收益明显低于其他社会部门,产业化和体系化水平低,集约化水平不高,因此涉农企业的发展程度也很低。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严重,对于劳动力成本的控制没有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推广农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不仅要健康可持续发展,更要成为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基础产业。

2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的帮助作用

2.1增加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其最终的受惠对象仍然是广大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任务之一。由于我国地少人多,因此农民必须摆脱土地的限制才能脱贫致富,单纯地通过扩大耕地面积不可行,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的发展力度,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业产量和优质农产品的比重。现代农业产业企业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产品深加工,建立技术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产业机构极不合理,依靠农技推广调整产业机构,扩大优质农作物和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对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要加强技术型管理方式,从体制上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渐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2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我们要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首先要提高他们的经济条件,因此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促使农民的劳动条件不断改善,降低他们的劳动强度,不断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要对农民加强农技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农民只有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不断地调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对于其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传统价值观念才会有推动作用。

2.3转移农村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需要转移至其他产业,但是这些人员往往由于缺乏必备的农业科技知识,而在农业生产企业、农业加工企、农业服务行业中受阻,因此推广农业技术,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基础农技知识的培训,使的转移劳动力具备一技之长能够在以后的就业中有一定的保障。

3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领导,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要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业的粗放型生产,导致大量的化肥、农药污染,对于农田和农村的自然环境是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农业技术部门应该推广农业技术,引导农民合理地使用农化产品,减少农业污染,确保农技推广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4结语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又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保障,因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新农村建设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从农村建设、农民发展和环境保护3方面进行分析,阐明农技推广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德刚.促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化农业,2007(11)

2张树峰.王学锋.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创新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种植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5-01701-01

随着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在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种植业体现出更多区域性发展的特征,随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使得种植业产品化和组织化的程度在不断提升。目前种植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新的挑战,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进行探析,为我国当前种植业的全面发展提出实效性的发展经验。

1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各类地形地貌都较为复杂,各类综合因素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限制性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现阶段提到的农业推广技术从大的范围来说就是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要中心范围,以农民的家庭为主要的中心,根据农民实际的发展需要,对农户进行生产生活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将现代农业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农民,使得这些技术在农村地区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1]。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种植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也不稳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就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定。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改变农民过去的农业生产发展意识,使得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切实做好自身工作,以全面的农业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农村地区生产的整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发展目标,以此来获取更有效的生产效益,以促进种植业的全面发展[2]。

2农业推广技术与现阶段种植业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去传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是进行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当前经济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全面升级提升,对于农业发展又有了全新的目标。目前我国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在全新技术的教育上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上加快工作步伐,这对于新技术的全面普及,带动农村地区种植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农民的有效生产也具有指导性的建议。现代化的农村进行全面发展与种植业之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既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使得种植业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水稻和小麦种植培育的过程中,大多数种植户会在种植期间定期进行一些人为的干预,比如统一化的管理等方式来提升种植物的产量。但是现阶段通过农业推广技术能够使得农业技术更加全面规范化,在节约人力以及材料资源的同时,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避免不必要浪费[3]。

3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表现

当前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要以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根本目标,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种植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的根本性变革。

3.1完善农作物的基本构成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始终保持在均衡的发展前提下,所有当前要坚持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增强现阶段市场的补给情况,采取更多有效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种植业发展。比如在南方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水稻种植,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豆以及水稻等作物的种植。此外,在相关地区还要完善各类油料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趋势。

3.2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种的整体质量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进行有效种植的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化的栽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选取更多优质以及销量高的品种进行种植。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量以及发展方向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关部门还需要重点引进各类特色进出口的农作物进行栽培,以此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水果类的种植要做好大水果和小水果均衡发展的步伐,使得水产生产加工的结构更加优化。

3.3突出展示农作物种植的地域特色

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在南北方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农作物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选取适合种植的品种,以此来加快区域农业发展种植的步伐。要切实提升农作物种植的区域特色,可以根据实际地区发展的条件进行选取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的农业,并将过去传统的农业资源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同时对种植业进行产业化的发展经营,使得种植业自身的产值不断提升。

4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作用

当前农业生产以及种植管理离不开良好的农业技术作为主要的推动力,通过现代化科学管理技术能够全面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推广技术能够使得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使得农民充分掌握有效的农业技术,能够充分认清当地农业的发展形势,结合当地的农业技术总结出更为有效地发展路径。在农业技术运行推广的过程中,比如反季节蔬菜水果的种植技术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农闲的情况,让农民一年四季都能做好相关的农活。因此,当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农村地区种植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大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8

关键字: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

abstract:withthequickeningoftheprocessofintegrationoftheworldeconomy,China'sagricultureandtheruraleconomyhavedevelopedrapidly,andtheadjustmentofagriculturalstructureinourcountryinthedevelopmentoftheagriculturaleconomyhasbrought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oitsatthesametimealsoputforwardhigherrequest.Buttheagriculturalconservationtillagetechnologypromotionandapplication,behelpfulforourcountryagricultureindustrypatternadjustment,ispromotingagricultural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keymeasures.textofagriculturethroughconservationtillagetechnologythepaper,andcombinedwiththecurrentourcountryagricultureconservationtillagetechnologypromotionandapplicationofthepresentsituation,proposedsomestrengtheningourcountryagricultureconservationtillagetechnology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ofthemeasures.

Keyword:agriculture;theconservationtillagetechnology;promo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通过粮食安全的保障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来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永恒的主题。在世界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下,我国的粮食安全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传统农业耕作制度面临着革新和改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农业耕作制度中的粮食产量低、农业用水浪费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合理的协调了农业的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农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和系统的分析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述

1、农业保护性耕作简述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和改进,相比传统的耕作制度具有不同的耕作方式。

(1)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实质

其实质指的是通过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来实现减少养分流失、风蚀和水蚀;进行对土壤保护,是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得到减少,以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以最少的机械设备、能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耗和高效,促使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深松、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播种技术和病虫害及杂草控制技术是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际的推广及运用中,要以当地地质和气候等实际情况为依据,这样才能给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带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的意义

与传统农业的翻耕耕作法相比,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对旱地农业机械化作业。

(1)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具有减少河流浑浊、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的作用,有效的保护了耕地。

(2)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能够减少大风扬沙,可以有效的抑制沙尘暴,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3)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能够使休闲期土壤贮水量,进而使水分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4)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玉米和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

(5)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形状,使土壤的肥力得到增加和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6)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运用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农业生成作业工序,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的现状

1、传统的耕作观念和习惯根深蒂固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对玉米和小麦的种植还是沿用传统的耕作观念和习惯,农民对农业保护性耕作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很难接受保护性耕作的不耕和少耕的种植方式,仍然采用深耕细耙和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给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作业效益低,市场规模小

由于目前我国的农民对小麦的免耕播种的接受和认识程度比较低,致使市场规模较小,进而降低了作业效率,回收投资成本较慢,最终导致机手的效益比较差,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直接影响。

3、农民和机手的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对播种质量的要求很高,而目前我国的机手对播种深浅、播种时间、秸秆覆盖量和土壤墒情等要求还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进而对播种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农民在田间管理中不能很好的按照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进行,以至于增产和节水的效果不佳,甚至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这时农民通常会怀疑保护性耕作技术,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严重影响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运用。

4、保护性耕作机具和售后服务不完善

农业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的耕作技术,目前在机具和售后服务上还达不到一定的要求。最近几年,我国的保护性机具,特别是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大量的示范和试验,其产品性能及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和提高,但是麦免耕播种还存在像其形机构不够健全,以至于导致播深产生不一致的现象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运用。

三、加强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的措施

1、加强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的政府行为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应用还是以示范性推广,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涉及的部门较多,像农艺、农机、气象和土肥等部门,我国农机部门独立完成的难度较大。因此,要加强领导将部门示范性推广行为转向政府行为,各级政府领导要大力建立健全其项目实施组织,及时的制定出相关的措施和政策,使资金投入和项目整合的力度得到加强。政府还要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全程参与,使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及运用的责任和任务得到逐步的落实,以使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得到健康可持续性的开展。

2、加强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力度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培训和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报纸、宣传车下乡、农业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的建立和现场保护性耕作演示会的召开等方式进行。使农业工作者、机手和农民能够更详细的了解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注意事项和政策等内容,从而加强农民对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使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及运用。

3、农机服务理念和模式的改变

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推广及运用中,要注重农机服务理念和模式的改变,依托农机大户或农机经纪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引导农民对土地进行集约性经营管理。利用社会化服务使生产成本得到降低,进而使种植户和机手的收入得到了增加。机手收入的提高,还可以通过组织跨区作业来实现。

4、加大农业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力度

生产商研发制造农业保护性耕作机具时,要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艺要求为依据,保证其生产出的机具具有经济性、可靠性和适应性的特点,使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效果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使加快我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运用的普及步伐。还要注意做好零配件供应和三包服务,进而调动和提高农民购买机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使工程技术、栽培技术、农机和农艺等要素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节能环保和稳产增产,因此在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实际的推广及应用中,只有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应用措施,才能给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金亚征,丁丽梅,王兴月.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评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2]张藕珠.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01)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9

【关键词】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及手段,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优化作业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将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运作相结合,以最小的生产成本来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优化其作业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4]。现就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

1、先进的农业技术方法

1.1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培育

在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同时要注意种植基地的选择、病虫害的积极防治以及肥料的正确使用。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基地应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远离交通繁荣区和采矿区,土壤和水质等条件都要满足生产标准规定的要求,可采用农业机械拖拉机进行土地平整,使土地结构更利于蔬菜的种植。积极防治病虫害,注意化学农药的规范使用,着力进行生物防治,避免使用高毒性的化学农药,同时采用农药交替使用的措施,防止单一化学农药的使用致使病虫害产生抗性。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增施有机肥,运用平衡施肥技术手段,促进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改善蔬菜营养结构。

1.2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产品的最适生长温度及对水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这就需要利用一些与水产品培植相关的机械设备,及时保持水质的良好环境,做好换水和消毒工作。定期对苗种进行检测,掌握苗种的健康的情况以及生长的合理密度,对症下药,科学合理的进行施药,利用疫苗从根本上来提高水产品机体免疫力,最终起到防病的目的。适量的微生态制剂可增强养殖品的免疫力,抑制病菌和有害藻类的发生。

2、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

农业机械是指应用于畜牧业的生产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并可以进行农产品和畜产品的加工处理等的机械。农业机械主要包括农田建设机械、畜牧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其中农田建设机械主要用于土地的平整、沟渠和水井的开挖等方面;畜牧机械在当前家禽养殖工厂化阶段,特别是养鸡业中自动控制鸡舍温度起到重要作用;农产品加工机械主要用于对刚收获过来的农产品做初步加工或对以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的进一步加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的科技成果,通过演示,组织培训,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咨询解答,向人们宣传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将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过程中,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也起着重大作用。

3、农业技术在农业机械运作过程中的应用

3.1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

在当今水资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有重要作用。使用农田排灌机械,不仅可以对农田进行灌水,同时也可以清除农田中过多的水分。其中滴灌和喷灌是最常用的2种灌溉方式,利用压力为动力源,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当用水量,既满足了农产品的生长需求,又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在灌溉的同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施肥工作,既可省时又省工,又提高了农业作业效率。

3.2农产品的加工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

刚收获的农产品需要对其进行加工,这就需要用到农产品加工机械。比如刚收获的玉米要经过玉米脱粒机和玉米剥皮机的加工,才可以获得比较优质的玉米粒。利用谷物干燥设备加速谷物的干燥,对谷物无污染,防止谷物发霉而影响产量。采摘的茶叶在茶叶初制和精致机械设备的加工下,可增强茶叶的品质,减轻农民的负担。

3.3农田保护技术与农业机械的使用

近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地使用不科学合理,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田单位产量大幅度减少。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来增加土壤肥力,保证高产高收,受到当今社会的高度重视。秸秆还田不仅杜绝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可以实现增肥增产;但如果方法使用不恰当,则会造成反作用,致使土壤病菌增加,农作物病虫害严重等现象。秸秆还田机可以直接将直立的农作物秸秆粉碎,抛散在地表,继而耕翻入土,粉碎的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作为土壤底肥,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更为简单方便,一举多得,是一项新型的农机化技术。

4、总结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作为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一方面要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使他们认识到使用农业机械的好处,增强他们的农机化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技能,引导他们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之中。

5、不断营造良好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在推广资金投入上按照法律规定,保证能够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用于新项目的科技推广专项经费能有大的增加。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不等不靠,积极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争取支持,自我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贯彻有为才有位的指导思想,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理念,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靠自身卓有成效的技术推广工作,扩大宣传影响,赢得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人员和技术优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为发展农机化事业服务。

结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影响着农村的经济状况。在当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农业机械都在朝着高效率、高速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先进的农业技术,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村农民收入。农业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运用,技术的广泛运用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使用加快了农业机械技术成果的转换运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对于节约农业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稳定以及实现粮食高产高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都有着重要影响。应当正确认识理解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的重要意义,实现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运作的紧密联系,从而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培慰.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工作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J].农业机械学报,1980(4):106-110.

[2]张蓝水.肩负起新世纪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使命——将“十五”计划纲要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C].加快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1.

农业技术的作用篇10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气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

国内外经验证明,发展设施农业首当其冲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新型设施建设、机械化耕整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温湿度控制技术、机械化卷帘技术、采后加工技术以及物理农业技术等。其中物理农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农业技术领域,它是赖于现代物理技术基础上的实用农业技术的总称,是以电学、磁学、声学、光学、热力学等普通物理学与环境、生物等学科相交叉形成的新学科、新理论,以电、磁、声、光、热等物理方法为主要特征,以保障绿色无公害植物、畜禽、水产品安全、高效、优质生产为目标的农业产业。物理农业技术由大连市兴起并大规模推广应用,进而推广到国内20多个省区市。国外相关人士也给予高度关注,法国农科院院士3次前来考察,加拿大华人邓肯在其经营的蔬菜园区进行了试验应用。物理农业技术的显著效果已得到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二、物理农业的优势

与化学农业相比较,物理农业技术具有多项优势:一是农作物增产幅度大,应用物理农业技术可普遍提高产量20%以上。二是促进早熟效果明显,农作物普遍提早成熟一周左右,与常规生产的农产品形成时间差,在价格上也具有优势。三是农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多种营养成分含量提高,口感好,保鲜期长。四是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对以往即使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控效果也不理想的疫病等难题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五是能够大幅度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因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土壤板结、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高、品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诸多弊端,是绿色、环保、健康的新型农业技术,顺应了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

三、发展设施农业需要物理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强调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网护果园、陆地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畜牧养殖等形式,这是物理农业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无论是温室大棚、水产养殖还是畜牧养殖都需要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为这些生产方式提供有效防护。

设施种植业主要是以日光温室或大棚为载体的园艺产业,传统的机械装备主要包括微耕机、微滴灌装置、卷帘机、卷膜器等,这些装备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但是,要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提高产量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就必须依靠物理农业手段来实现。例如应用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技术、Co2增施技术、臭氧防病技术、声波助长技术等,防治作物病害效果显著,还可提高农作物产量20%以上,明显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水产养殖业的水体实时无害化灭菌消毒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能够进行在鱼水体实时消毒是水体自动消毒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针对这一亟需研发的养殖水体电处理技术,可应用于药物难以控制的水媒疫病防控。应用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和等离子除臭灭菌技术,可显著净化畜禽舍内空气,杀灭病原微生物,粉尘净化率可达75~99%,空气脱菌率65~94%,对突发性群发性动物疫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由此可见,物理农业已经成为未来设施农业发展的新的技术支撑。

四、对发展物理农业的建议

物理农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其推广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使物理农业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还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做大做强这一新兴产业。

1.以示范园区为载体,加大典型引路力度

技术推广,示范先行。各地在推广物理农业技术之初,应首先建设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园区,投入的物理农业装备向这些园区集中,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物理农业产业规模。在示范的作物品种上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蔬菜、畜牧、花卉、水果等当地农业支柱产业进行重点示范。

2.以政策扶持为动力,强化投入激励机制

新技术推广仅靠技术推广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有力的助推器。各地各级政府应针对推广物理农业技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对物理农业技术的推广予以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

3.以信息引导为手段,提高人们的认知水平

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使大多数农民对新生事物的信任和接受还比较慢,很多人认为不依靠新技术照样可以种地打粮,忽视了对农产品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在推广物理农业技术时应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先进技术的认知程度,通过信息引导,让农民快速了解、认识、掌握、应用物理农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