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40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abstract:Citypublicfirecontrolfacilitiesisanimportantpartofcityconstruction,istheimportantequipmenttoguaranteesocialpublicsecurity.thisarticleonhowtostrengthenthecitypublicfirepreventioninfrastructurework,improvethecityfiresafetyenvironment,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opinionsandsuggestions.

Keywords:City;publicfirecontrolfacilities;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城区城镇规划中,不少地方存在着忽视城市发展中的消防规划、消防基础建设滞后、消防投入不够等问题,造成了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消防工作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城市抵御火灾的能力不强,以致火灾不断等问题。如何加强城市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工作,改善城市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目前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通信设施落后。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消防部队通讯手段还保持以往水平,资金不够改善滞后的消防通信系统,在灭火战斗中落后的通信设施,将会影响火灾的有效扑救。

(二)、消防水池的闲置浪费,影响可取消防水源。目前各城市中许多建筑已建设了消防水池,但多数又是处在闹市区的街道两旁、单位的院内角落处,水池也只限于供本单位备用,很难被发现使用,致使许多消防水池长期闲置,火灾发生时又不能及时取水。

(三)、消防给水设施严重不足。现有的消防栓很多年久失修,不能正常使用,供水管网比较混乱,大多为枝状管线,供水安全性差,而且管径很小,万一发生火灾,出水量根本满足不了火场要求。

(四)、部分城区缺少消防通道。特别是旧城区,街道普遍窄小,而街道上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一旦发生火灾,路障重重,消防车难以到达火场。

二、城市消防规划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消防规划管理是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消防安全总体布局规划、重点区域消防规划、消防站规划、市政公用消防设施规划、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消防规划、社会救援规划等内容。从规划的落实效果上看,城市消防在规划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无消防专业规划或有规划而得不到落实。有的地方没有制定消防专业规划或虽然制定了规划但形同虚设,没有建立相应的落实制度和措施,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政府领导不重视,致使规划流于形式。

(二)、消防站规划滞后社会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城区迅速扩大,但目前大部分消防站都是按照多年前的规划设置的,存在部分老城区相对集中,而部分新城区数量不足甚至没有消防站的问题。

(三)、消防规划设计不科学、不长远。规划设计时没有进行科学长远的考虑,或是限于当地发展形势,采用简单传统方式,造成了已经建好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与新的城市功能不相符合,出现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等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

三、推进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措施和对策

(一)、建立健全城市消防规划。要提高全社会对消防规划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从城市功能布局、城市管理、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和实施、城市资源共享、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等方面入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编制切实可行的消防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以实施。制定消防专业规划时一定要牢固树立超前意识、全局意识、开发意识和科学意识;要力求完善和可操作性,防止盲目性、先后不定性和重复建设;要通过规划,建设先进适用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在消防规划确定之后,绝不能因为领导人变更等一些人为因素干扰而朝令夕改。如果规划内容确有不完善或需调整的,也必须通过法定程序,确保规划工作的严肃性、法制性和长效性。

(二)、建立健全城市防灾、减灾的通讯指挥系统。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和建立用于城市防灾、减灾的通讯指挥系统,同时实行资源共享。这样既可避免有限资金的重复投入,又可避免人力物力的多头浪费;既可解决消防通讯灭火指挥系统的需要,又可提高其他部门的应急通讯除障能力。

(三)、建立健全消防水源系统。鉴于城市消防给水能力普遍不足,特别是扑救大面积火灾时消防给水严重滞后的现状,各级政府除了应当加强市政消火栓建设之外,对城市中长期闲置在街道两旁大楼内的消防水池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取水设施,加强统一管理;对工业生产、人们生活废水进行循环处理科学利用,一旦周边其他单位发生大火时,可从这些水源中紧急取用。此外,还要开发利用江河、湖泊、池塘等天然水源,并在这些水源周围设置消防取水专用码头或引水设施,以弥补市政消防水源的不足。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2

[关键词]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61-01

1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共娱乐场所的建设数量也随着增多,公共场所也都朝着规模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由于目前公共场所的建设规模大,建筑结构复杂,建设及装饰材料也多种多样,且易燃材料较多,导致公共场所存在较大火灾隐患,再加上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大,疏散困难等因素,给公共场所的消防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研究公共场所火灾的频频发生的原因及问题,对于做好消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现状

火灾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虽然在防范火灾发生的过程中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强化了管理手段,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造成的损失仍然越来越大。我国近年来火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公共场所火灾形势严峻。2003年2月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天潭酒店发生特大火灾,33人死亡;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浙江省海宁市发生特大火灾,共造成93人死亡。这些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公共场所火灾带来的诸多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必须对我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

3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3.1设计施工中降低耐火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在公共场所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使、盲目提高装修档次、业主对消防法律意识淡薄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严重忽视消防安全。将资金大量使用到豪华的装修上,大量采用木质材料、塑料、油漆等烟量大、毒性大的可燃材料,而在消防技术规范设计和安装相应消防设施的投入是少之又少,不但增加了这些场所的火灾荷载,致使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降低,导致建筑物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先天性火灾的隐患,使火灾危险性空前的增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火灾蔓延迅速,过火面积增大,火灾损失无法估量。

3.2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不符合防火要求

从目前一些公共场所的建设来看,有些公众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宽度均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甚至有的公共场所只有一个安全出口;有的安全出口虽然符合要求,但由于对安全出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安全出口设置门帘等遮挡物,堵塞疏散通道,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有些场所为了防盗或便于管理,楼梯间的门与疏散通道上的门大都使用铁栅栏或使用铁门加锁,违反了安全疏散的要求。还有一些公众场所在装修的过程中,先吊顶,后砌墙,表面看上去一个楼层进行了防火分隔,但实际上吊顶的上方四通八达,连为一体,没有起到应有的防火分隔作用。

3.3消防安全意识宣传不到位,从业人员消防意思浅薄

公共场所对消防管理责任的履行不够积极,有很多单位不配合消防机构执法、宣传等工作;许多公共场所的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设施不配套,自动消防设施不能发挥作用,消防值班检查制度形同虚设,不发挥任何作用;很多公共场所不对员工进行基本的消防安全宣传及教育培训,导致从业人员不懂得消防安全知识,不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消防宣传教育效果欠佳,社会整体的消防安全能力较弱。

3.4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管理不妥善

现在的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中,在原设计中都设计有消防给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系统。但在建设时,部分单位或业主为节省建设资金,取消内部的消防设施。有的场所虽然装有消防设施,但由于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从业或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消防知识,不懂得如何去检查、维修和保养,消防设施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成了摆设品,没有起到安全消防的作用。还有一些公众场所甚至连灭火器材都没有配备,更不用谈设置声像报警切换系统、火灾事故照明系统等,消防安全设施不满足条件,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4优化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对策

4.1在施工设计阶段,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在公众场所的设计中,应按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且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备案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应加强对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采用经防火检测合格的防火装饰材料和绝缘隔热材料。对原有的可燃木结构建筑和耐火极限较低的钢架结构建筑以及可燃的吊顶等,必须进行改建,提高其耐火极限,对玻璃幕墙、自劝扶梯等建筑结构形式,应进行防火分隔,确保场所安全。

4.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公共场所各个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并经常性的组织灭火应急演练,以增强其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人们预防火灾和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能力,会正确使用灭火设施,扑救初起火灾,能够自救逃生并且组织人员疏散。

对于一些营业性场所应标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并保障畅通。另外,从业人员要向顾客宣传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营业性场所应该配备齐全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经常性的开展火灾演戏等,提高人们的防火意思。还应该增强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对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宣传培训,让每个员工具备良好的消防素质,实行员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各场所所有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取得消防合格证后才可上岗工作,严格管理,从而确保场所的安全。

4.3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加强防火管理

当公众场所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快.扑救困难,所以公共场所必须配备一定规模的自动报警系统和相应灭火设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公共场所防火要求,应该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设备。对于安装的固定消防设施,应该确定由已经过专业培训并且具有一定消防安全知识的人员负责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承接消防工程安装的单位应对固定消防设施专管人员、企业业主和员工进行消防设施管理、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懂得固定消防设施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正确的使用消防设施,控制火势蔓延。

5结束语

公共场所是人流量较大的地点,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加强对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的管理,提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消除公共场所的火灾隐患,确保人民生命和经济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15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新时期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推动解决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社会防控火灾能力不足、群众消防安全素质不强和消防警力严重缺乏等长期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问题,保障全县公共安全,根据《市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渝府发〔**〕141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管理机制

(一)建立消防议事协调机制。各街镇乡要按照《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消防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分管领导主持、有关单位参加的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辖区消防工作任务,定期分析研究、协调解决落实当地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等重大消防问题,制定消防建设发展规划,制定重大灾害事故联合行动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至少每半年要听取一次消防工作汇报、带队检查一次消防安全、研究一次消防工作、解决一批消防问题,推动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建立消防重大事项报告机制。各街镇乡和县政府有关部门每年要将本地区、本部门消防工作情况向县政府作出专题报告。县建设、公安、工商、文广、卫生、教委、安监、质检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时,对依法查处发现的火灾隐患移送或者通报公安消防部门处理。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县政府。

(三)建立消防工作考评、责任追究机制。各街镇乡要把消防工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县督查室要会同有关方面对全县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消防工作任务落实。各街镇乡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精神,抓好消防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各街镇乡、县公安消防大队和其它有关部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未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审批、监督检查或者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二、进一步落实公共消防安全责任

(一)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强化消防工作职责。各街镇乡要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所赋予的法定职责,认真研究、科学评估当地消防安全条件,把城乡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及社会消防教育培训、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纳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财政投入,认真组织实施。要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当地消防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消防、参与消防的积极性。

(二)坚持部门依法监管,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本行业、本系统和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惩治侵害他人和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督促所属单位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与本行业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职能,共同把好消防安全监督关,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产生新的火灾隐患,保障社会公共消防安全。

(三)坚持单位全面负责,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各单位要切实承担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定主管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订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建设领域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开展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质量。

(四)坚持群众积极参与,实现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县公安消防大队要采取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形式,依法受理群众对消防安全隐患的投诉、举报,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消防法律文书公众查阅制度,保障公民的消防知情权。要建立完善消防活动组织及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以街镇乡为主导,以村、居委为依托,驻县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消防工作落实,实现全县消防安全群防群治。

三、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一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县农办要会同公安消防大队针对我县农村特点,加强对新农村消防工作的分类指导,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谐村镇建设、平安乡镇建设以及“文明村舍”、“五好家庭”评比的活动。二要加强农村火灾防控网络建设。结合全县街镇乡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明确各地安监机构消防安全职责,充分发挥乡镇安监员、计划生育宣传员、巡防员和治安协勤作用,加强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宣传,强化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统筹农村消防工作发展。三要加强消防规划源头控制。县建委要与县消防大队加强配合协作,将农村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农村水、电、路改造以及农舍改建工作,不断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与农村其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改善农村防火安全条件,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推动城乡消防协调发展。

三、完善火灾防控体系

(一)加强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夯实消防发展基础。一是加快城乡消防规划,建立“城市——建制镇(乡)——村社(组)”三级消防规划体系。各街镇乡应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消防专项规划,其内容应符合重庆市建制镇(乡)消防规划方面的规范要求,村社和集体应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总体规划中。二是加快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发展,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消防队站、市政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或配置。要按照规划建设供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等消防供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三是加快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的意见》确定的消防部队基本建设任务,按照公安部关于“三基”工程建设要求,全面推动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全县公安消防部队发展基础。按照《意见》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抢险救援3类19项任务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消防车辆和消防装备建设的投入,淘汰已达到报废年限的消防车辆,结合灾情特点增购必要的消防车辆、抢险救援器材装备,配足配齐消防部队个人防护装备,逐步改善消防官兵执勤训练条件。紧紧依托公安“金盾工程”完善消防信息化设施,加快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满足实战需要。

(二)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一要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各类隐患。对不符合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单位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其停止使用。在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和城镇房屋拆迁计划时,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城中村”、“棚户区”、“多合一”建筑的拆迁、改造。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和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人员密集场所,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二要加大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挂牌督办机制,依法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和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投诉并经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案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及时提请政府挂牌督促整改,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报请政府责令停产停业。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有关单位要及时报请本行业或本系统管理部门和县政府确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三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建设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消防审核合格、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国土管理部门不得核发有关手续。对建设领域违反国家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的相关单位,建设、公安消防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教育、民政、卫生、文化等部门不得批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监、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相应资格证。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产品的监管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消防产品市场整顿和规范力度,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行为。

(三)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一要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单位活动,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宣传、文广等部门要把消防公益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科技、司法、劳动保障、安监等部门要把消防知识纳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内容,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消防站等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街镇乡要在村社(组)、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和义务宣传消防知识。二要认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要全面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教育,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干部,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和消防设施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人员等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责成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等流动务工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三要积极宣传贯彻《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意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制定宣传计划和方案,确保宣传效果。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4

1.蒙自市公共消防安全现状

1.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重点单位73家,高层建筑54栋(其中投入使用36栋,在建18栋),单体最高建筑高82.2米(时代天骄小区),易燃易爆场所25个,公众聚集场所452个。2010年,蒙自市辖区内共有工业企业719个,全市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共23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39.5亿元。红河钢铁厂、蒙自矿冶有限公司、红河供电局为蒙自市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

1.2消防基础设施情况

据统计,蒙自市城区市政消火栓数量为247颗,其中165颗完好,64颗损坏,18颗无水,损坏比例为25.9%。共有天然水源4个,无室外消防水池和消防取水码头等。

1.3消防队站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消防队站建设标准》,全市应建设公安消防队站4个。目前,全市共有1个消防中队,消防队站建设严重不足。

1.4消防车辆装备建设情况

蒙自市公安消防大队装备各类消防执勤车辆5台,其中水罐消防车2辆,载水量8吨;泡沫水罐消防车1辆,载泡沫2吨,载水量15吨;无库存;抢险救援消防车1辆,32米登高平台消防车1辆。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应配备特种装备209件(套),现仅配备201件(套),差95件(套),欠帐率45%。

1.5灭火和抢险救援情况

“十一五”期间(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市共发生火灾307起,死亡1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220.7133万元,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群死群死恶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近两年来抢险救援和火灾事故呈上升的趋势。

2.公共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全市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消防公共基础建设、消防安全监管、重大隐患整改和车辆器材装备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一是消防队站数量不足。蒙自市建城区面积28.57平方公里,按照国家《消防队站建设标准》,全市应建设公安消防队站4个。目前,全市共有1个消防中队,消防队站建设严重不足。二是消防水源数量不足,南湖无供消防车取水的码头。三是公共消火栓数量不足,全市应建消火栓257个,实有247个;损坏比例达25.9%。

2.2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全市共有高层建筑54栋,多层建筑2000余栋。根据消防规范的要求,这些建筑在建过程中,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消防设施,但在投入使用后,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消防设施损坏比较严重,部分设施根本不具备防火灭火功能。

2.3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失控漏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各类宾馆、饭店、商场、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不断增多,消防监管难度日趋增大。有的未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擅自营业,带病营业,埋下先天性火灾隐患;有的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使建筑消防安全疏散、防火分区、消防设施等不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有的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致使消防设施和器材损坏、缺失严重,甚至将安全出口锁闭、封堵;还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人为增大场所火灾危险性。

2.4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难度增大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老城区、小场所集中地区改造工程,牵扯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且整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导致历史遗留火灾隐患整改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使此类火灾隐患难以有效整改到位。

2.5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集中的区域,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二是农村留守人口大部分为老弱妇孺,疏散逃生自救能力差;三是学校目前尚未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消防宣传教育未形成长期机制;四是流动人口由于自身的不稳定性,对消防安全关注力度不大。

2.6消防车辆和器材装备相对滞后

缺少云梯消防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和城市主战消防车,蒙自市现有高层建筑54栋(其中投入使用36栋,在建18栋),单体最高建筑高82.2米(时代天骄小区),而现有云梯消防车最大伸展高度仅为32米;石化火灾扑救装备器材配备不足,目前全市仅有1辆泡沫水罐消防车;根本不能满足灭火作战需要;特种防护装备和器材缺口较大,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消防应急救援任务需要。

2.7消防业务经费保障不足

全市公安消防部队业务经费基本预算虽达到了57号文件规定的最低标准,但未完全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加之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有限的消防经费,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

3.加强公共消防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必须坚持以动制动,以变应变,在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推进消防队站和车辆装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3.1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一是提请市政府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消火栓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道路改造过程中,做到与城市建设同计划、同部署、同实施,补齐旧账,不欠新帐。二是按照“利于灭火”的原则,提请市政府在南湖设立1—2处消防取水码头,以解决市区消防水源不足的矛盾。

3.2加强消防行政许可审查

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发动工商、文化、城建等部门共同参与消防安全检查,严格按照前置审批的有关规定,把好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许可证发放关和建设消防工程行政许可关。坚持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前必须办理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在施工、投用前必须办理消防安全审批、验收手续;特别是对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的公众聚集场所,一定要严格审批,防止先天性火灾隐患产生。

3.3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

一是建立单位内部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一级管一级,一层抓一层,级级负责、层层落实。二是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即按照重点单位管理经验,建立消防设施防火档案;坚持每日检查消防安全,认真填写日查和月查登记薄;制定相应的日查、周查、月查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为严格、公正执法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对消防控制室人员的培训指导,实现操作管理持证上岗,建立一支懂管理、会操作的消防安全管理队伍。

3.4强化社会消防宣传教育

以消防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一是开辟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新阵地,在全市广泛(下转第91页)(上接第10页)设立消防安全宣传栏,开展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二是全面推进消防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推动全社会消防安全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消防安全进企业活动,通过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知识讲座等,提高广大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四是扎实推动消防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全面提高农村防范、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遏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保障农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五是做好消防安全宣传进家庭工作,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家庭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知识,切实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3.5加快消防队站建设步伐

加快推进消防二中队建设步伐,提请政府将队站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切实提升城乡整体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和水平;力争把补建消防队站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并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消防安全机制建设,构建牢固的消防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加快推进市综合应急救援培训训练基地建设,切实满足应急救援培训训练需要。

3.6不断推进消防装备建设

一是强化消防车辆装备配备,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优先选配直臂举高云梯消防车、a类泡沫消防车及大吨位水罐消防车。二是强化特种器材装备配备,按照《城市消防队站建设标准》和《公安消防部队攻坚组配备标准》要求,配齐各类器材装备;针对蒙自市高层建筑、厂矿企业不断增多的实际,配强消防应急救援特种器材装备,尤其是灭火攻坚组器材装备。三是强化灭火药剂贮备配备,不断加大泡沫液、干粉等灭火剂的贮备量,切实满足实战需求。

3.7提高消防经费保障力度

进一步加强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切实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标准,力争全市公安消防部队业务经费翻一番,达到380万元;争取将全市消防队站建设和特种器材装备建设列入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不断改善消防装备建设落后的现状,为打造“红河公安消防铁军”奠定良好的装备基础;着力解决官兵生活补助、医保统筹等生活问题,努力创建和谐警营环境。

【参考文献】

[1]蒙自年鉴,2011.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5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大力推广“大桥试点”经验,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我市农村消防工作,为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平安鹰潭”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坚持配套建设,公共消防设施与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坚持综合治理,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基础;坚持典型引路,积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展农村消防工作。

(三)工作目标。力争“*”期间,实现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健全,公共消防设施逐步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本建立,农村火灾防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建立农村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实现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发生、减少一般火灾事故发生的目标。

二、严格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

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按照《指导意见》和全省新农村消防建设试点现场会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畴,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将公安消防机构纳入各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试点工作内容,明确农村消防管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任务和目标,实行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验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工作建设不合格的不得通过验收。民政、农业等涉农部门要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中。公安、消防部门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督促指导新农村消防工作,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消防管理、责任、保障、考评机制,将农村消防事业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并逐步加大投入,确保正常工作需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鹰潭工业园区管委会及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编制和实施乡镇、村庄消防规划,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治等工作。

各级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深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要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农村的消防力量和资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将农村消防安全纳入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建设重要内容。财政部门要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纳入农村消防工作经费内容。建设部门要在编制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时纳入消防安全项目,在实施村庄整治中具体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各级农业、民政、教育、文化等涉农部门,也要结合农村工作特点,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农业部门要结合农业生产,做好农忙、秋收和火灾多发季节的防火安全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宣传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民政部门要督促基层政权组织做好农村消防管理工作,并做好农村火灾受灾群众灾后的生活安排和损毁民房的恢复重建等工作。县(市、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乡镇公安派出所要建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公安机关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监管,查处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督促消除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指导。

健全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全市各村民委员会要逐步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要制定消防安全村规民约,将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员,具体抓好日常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农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消防安全监护。村民委员会要建立义务(志愿)消防队,加强管理和训练,承担安全巡逻、宣传和初期火灾扑救等工作。

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驻乡镇和村庄的企业、单位要按照国家消防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消防组织,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安全责任自负。

三、大力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村镇消防规划是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础性内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鹰潭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规定,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补充和完善消防方面的相关内容。各地在编制和修订乡镇、集镇、村庄等总体规划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凡没有消防安全内容的总体规划,不得批准。特别是乡、村要将村民住宅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各地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体、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村,要有计划地实施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村民生活环境。

要加快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步伐。各地要因地制宜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农村电网、农村沼气、信息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时,要综合考虑消防安全需要。要加强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和消防器材装备建设。对设有自来水管网的,要按标准安装消火栓;对使用天然水源的,要建设消防取水设施;对农村散居住户,要因地制宜,解决消防用水。经济发展较快的镇要加快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消防救援基地。

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根据《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鹰潭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大力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形成以乡(镇、场)的专兼职消防队为中心,各自然村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网络,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20*年底全市所有的部级重点镇要建立合同制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70%建制镇建立有消防摩托车及消防装备器材的群众义务消防队;20*年底全市所有建制镇建立有消防摩托车及消防装备器材的群众义务消防队。在完成好执勤灭火任务的同时,从实际需要出发,可承担起消防宣传、培训、检查,以及治安巡逻、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的警卫等任务,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各行政村要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由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有条件的配置手抬消防泵等灭火设施,充分利用灌溉机械作为灭火器材,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要全面落实经费保障。各地要按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要求,将农村消防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特别要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单位等多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消防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捐助农村消防公益事业,多渠道增加投入。

四、全面提高我市农村火灾防控水平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6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配套的地方法规体系,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内容全部落实,消防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明显提高,各级消防工作责任制普遍得到落实,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建立火灾及灾害事故综合救援体系,城市抵御火灾事故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二、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一)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消防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把城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装备、地方消防力量建设及社会消防教育培训、消防经费投入、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要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经贸、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财政、劳动保障、建设、规划、交通、农业、林业、文化、卫生、国有资产管理、广电、工商、质监、安监、旅游、公用事业等部门组成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督促各部门落实消防经费投入、城乡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及消防宣传教育等消防安全责任。要明确各级政府是消防安全的监管主体,社会单位是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切实落实好消防安全各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和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制,确保消防安全责任制的逐级落实。下级政府每年要将本地区消防工作情况向上级政府专题报告。

(二)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要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职责,及时将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国有资产管理、工商、质监、安监、旅游、人防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督促整改或告知公安消防部门处理;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要依法维护相关人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权益。教育、民政、交通、农业、文化、卫生、广电、体育、林业、旅游、人防和铁路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加强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市政公用、信息产业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信息畅通。

(三)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各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组织建设、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消防教育培训、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经费支出等事项。各单位可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要确定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部门,严格落实消防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要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要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确保完整好用。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消防安全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发展,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电气设施消防安全检测等业务,全面引入消防设施工程监理,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建设的合格率;完善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拓展职业技能鉴定范围,促进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化;积极开展对各类企业的消防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完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三、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消防基础保障体系

(一)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结合消防工作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城乡消防规划,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时,把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实施、消防经费投入纳入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建设、规划、市政公用等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严格落实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等规划,确保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当地政府要及时增建、改建。要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当地政府不予同意。20*年底,市区及县(市)公共消火栓要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到2010年,全市乡镇逐步编制完成消防规划并落实。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消防站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同步。“*”期间,全市要建设1处消防综合训练基地,每年新建1个普通消防站,改造1个营房危旧消防站。

(二)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工作标准化建设。各社会单位要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的要求,编制消防工作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大力提升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20*年,全市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九小场所”及1000平方米以上的多产权多家合用同一建筑物单位,要达到省公安消防总队《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平安创建及“两个能力”建设标准》(鲁公消〔20*〕23号)的要求(以下简称《标准》)。20*年,80%的社会单位要达到消防安全建设《标准》。

(三)加强消防力量建设。“*”期间,消防装备配备不低于“十五”期间水平,配齐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整合社会抢险救援人员、装备、设施等资源,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的城市灾害应急救援中心,组建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地震灾害事故、道路交通事故3个专业救援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安现役部队为主体、合同制和企业专职队为辅助,其他多种形式队伍为补充”的地方消防力量体系。“*”期间,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需要和消防监督工作实际需要,招收合同制消防员和消防文职雇员。进一步加强企业和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大型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大型发电厂及远离公安消防队、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其他企业要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和抢险救援装备。要大力发展乡镇消防队伍,中心镇必须建立专(兼)职消防队,其他乡镇及有条件的行政村要因地制宜的建立起政府自办、政企合办、企业联办的专(兼)职消防队。公安消防部队要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并按照公安部、财政部《武警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4〕300号)的规定,将消防业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加强公安消防队灭火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

四、构建社会防控火灾体系

(一)坚决整治和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安监、工商等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治理,全力整治火灾隐患。对确定的重大火灾隐患,当地政府要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负责通报相关部门,确保彻底整改。各级政府要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未按期整改完毕的,由上级政府备案督办。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上级政府要直接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依法报请当地政府决定责令停产停业的,由当地政府在接报后7日内作出决定,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有关单位要及时报请本行业或本系统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确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确保不留火灾隐患。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城市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对申请开办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未经公安消防部门检查合格的,教育、民政、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不得批准其开办。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监、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而擅自经营歌舞娱乐、宾馆、饭店、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或者未依法获得批准而擅自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展览、展销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原已取得消防批准文件但不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撤销原批准文件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公安、科技、民政、建设、交通、农业、文化、电力、通信等部门要指导、督促农村重点解决好消防安全布局、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设施和村民住宅耐火等级等问题;要大力宣传、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青贮饲料等农作物秸秆无害化处理技术,引导农民科学利用农作物秸秆,有效遏制焚烧秸秆、放火烧荒等现象;要结合农业收获及冬春季节农村火灾易发特点,适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倡导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要加强对村庄道路的管理,严禁设置栏杆、隔离桩等障碍物,严禁在道路两旁堆放柴草或搭建窝、棚,保障消防车通行。各行政村要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制订《村民防火公约》,因地制宜的组建义务消防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器材,每个村设1名专(兼)职义务消防员,具体负责本村的火灾预防和消防组织建设;要定期组织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有效提升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20*年,全市各行政村全部开展消防建设工作,30%以上的村达到标准化要求,2010年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三)加强社区消防工作标准化建设。各级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加强配合,认真落实省公安消防总队《社区消防建设标准》(鲁公消〔20*〕45号),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将消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内容,成立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民小组长、物业管理人员等参加的社区消防工作组,负责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推行社区消防安全主任制度,协助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社区要成立群众义务消防组织,定期组织防火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要制定《居民防火公约》,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保持居民楼和社区内消防通道畅通。20*年社区全部开展消防建设工作,80%达到标准,20*年所有社区达到标准要求。

(四)加强社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各级政府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进一步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单位等活动。每个县(市)区政府都要依托消防站建立一处社会消防教育基地。要将消防安全宣传纳入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司法等部门要将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内容。林业部门应当经常向居民宣传林区防火灭火知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公安消防部门要对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负责人、消防设施施工负责人、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技术服务人员等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部门要加强消防义务教育,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日常的教育课程;劳动保障、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对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导游、保安员等的消防安全培训,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推行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建立就业促进机制,推动消防安全服务职业化。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每半年至少对本单位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加强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与工商、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能。依法加大对消防产品市场的整治力度,加强对消防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和维修领域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等违法行为,取消无证经营、维修消防产品等活动。要落实消防产品主动召回制度。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消防产品在依法处罚的同时,要责令企业对已出售的不合格消防产品主动召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7

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全省农村消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农村消防投入不足、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农村还普遍存在火灾隐患突出、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据统计,从2****年至20****年,全省农村共发生火灾5361起,火灾起数占全省火灾总数的比例超过50%,许多农民群众因灾致贫、返贫,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消防工作,根据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等7部委下发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07〕34号)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群众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农村消防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消防环境。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确保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整体推进;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展农村消防工作;坚持配套建设,确保农村公共消防设施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坚持综合治理,不断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基础;坚持典型引路,以点促面,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全面发展。

(三)工作目标。力争到****末,全省实现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公共消防设施逐步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基本建立、农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农村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好转的目标。

二、健全完善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

(四)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经常听取农村消防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根据农村消防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严格完成时限,确保当地农村消防工作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顺利推进;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大考评奖惩力度,坚持奖优罚劣,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健康进行。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责任十分重大,必须全面抓好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治等工作,加快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促进农村消防工作深入开展。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定期分析农村消防安全形势,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农村消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要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大力开展农村消防群防群治和消防安全创建活动;发展改革部门在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要统筹考虑农村公共消防设施的需要;教育部门要将消防知识纳入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内容,加强农村中小学校校舍和幼儿园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公安机关要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乡(镇)公安派出所工作内容和农村警务战略,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监管;民政部门要指导基层政权组织做好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房屋财产火灾保险、灾后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损毁民房的恢复建设等工作;建设部门要将农村消防安全项目纳入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在实施村庄整治工作中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交通部门要结合实施“道路村村通”工程,加强村庄消防通道建设;农业部门要指导做好农忙、秋收和火灾多发季节的防火安全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宣传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水利部门要结合水利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加强农村消防水源建设;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接待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供电部门要结合农电改造,规范农户家庭的电线布设;公安消防部门要督促各地编制和实施农村消防专项规划,依法实施乡(镇)建设工程消防行政许可。

(六)村民委员会要加强组织管理。村民委员会要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具体抓好日常的消防工作;要制定消防安全村规民约,实行消防安全联防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并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农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消防安全监护;要组建专(兼)职、义务和志愿消防队伍,加强管理和训练,及时组织火灾扑救;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要定期对村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评议。

(七)有关单位要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驻乡(镇)和村庄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组织,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要定期维护和保养消防器材设备,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和灭火演练,形成自我管理、自我保障、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良好工作机制。

(八)不断加大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投入。各地要按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要求,统筹城乡消防发展,坚持城乡消防并重,切实将农村消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力增长情况,不断加大对农村消防的投入,保障农村消防工作正常开展。要拓展农村消防经费投入渠道,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消防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村消防公益事业,多渠道增加投入。

三、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

(九)认真编制农村消防专项规划。各地在编制和修订乡(镇)、村庄、国有农场等总体规划时,要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统筹编制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器材装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等消防安全内容。凡没有编制消防安全内容或消防安全内容不合理的总体规划,有关部门不得批准。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农村消防工作需要,认真编制农村消防专项规划,报经县级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实施;已经编制农村消防专项规划的,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十)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各地要结合扶贫开发、村庄整治、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公路、人畜饮水工程、农村沼气、信息工程建设等,同步规划建设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在村庄道路整治中,要按照有关要求打通主要干道,保证消防通道通达顺畅。对设有自来水管网的,要按照标准安装消火栓;对使用天然水源的,要建设消防取水设施;对农村散居住户及缺水地区,要因地制宜,修建坝塘、沟渠、水窖等,解决消防用水问题。对现有农用车、农业灌溉机具,要逐一登记造册,选择部分农用车、农业灌溉机具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一旦发生火灾,确保能够立即转化为“消防车”、“消防泵”使用。要强化行政村灭火装备建设,力争每年有不低于1/3的行政村达到配备1台消防泵、4盘水带和1支水枪等基本消防器材的要求。

(十一)大力实施“乡乡、村村有消防队”工程。要按照“一乡一队一车”和“一村一队一泵”的要求,通过招收专职消防员,以及依托公安派出所民警、治安联防队员、乡村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切实加强乡村消防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维护乡(镇)、村庄消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基层消防自防自救水平。到2010年,力争30户以上的村庄基本建立1支配备消防泵和配套消防器材的群众义务、志愿消防队或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要加强乡村消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落实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完善保障机制,推动乡村消防队伍健康持续发展。

四、全面提高农村火灾防控水平

(十二)大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资源,在宣传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狠下功夫,着力开展突出农村地域特色、贴近农民群众生活的消防宣传活动,培养健康的民俗民风和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训计划”、“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要在村庄设置固定的消防宣传栏和宣传标语、横幅,重点在农业收割季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乡村宗教祭祀、庙会等民俗活动期间加强消防宣传,同时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普法教育等活动,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大火灾事故的查处力度,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火灾查处的警示教育作用。

(十三)深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各地要严格审批农村新建、改扩建工业项目和公共建设工程涉及的消防安全项目,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要加强对农村新建房屋的消防安全监管,防止产生新的火灾隐患;要开发、应用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群众消费水平的阻燃、耐火建材,提高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要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特点和生活习惯,研制和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消防车、消防泵等消防器材装备,提升农村火灾防控的水平。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8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室内装修;防火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变化,公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此带来了公共娱乐场所的兴旺与繁荣。这些场所在丰富人们休闲时间的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许多消防安全隐患。公共娱乐场所作为人们在工作之余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室内结构复杂、大量使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用电设备较多、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近年来的火灾统计数据看,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明显增多,而且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如深圳舞王俱乐部火灾、福建省长乐市拉丁酒吧火灾、北京“蓝极速网络”网吧火灾等火灾事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从这些火灾案例中汲取教训,并研究切实可行的防火、灭火对策,从而达到减少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公共娱乐场所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娱乐场所的范围及火灾危险性

公共娱乐场所一般是指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提供休闲娱乐服务的营业性室内下列场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非洗浴部分)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公共娱乐场所大多数设在人员较为密集的地段,或设置在其他建筑物内,这些场所布局紧密,可燃材料较多、人员密集、用电负荷较大、火源不易控制,极易引发火灾。从近些年来全国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来看,导致这些场所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有:

(一)消防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消防设施配备不足、安装不到位。建筑消防设施在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规模较小、档次不高的公共娱乐场所,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节约投资,一般都不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仅配备一些手提式灭火器。有的娱乐场所的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专用的安全通道也被铁锁锁住,有甚至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由此给消防队扑救初期火灾和控制火势蔓延及疏散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助长了火势蔓延。有的经营者,只考虑眼前利益,不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有的经营者,虽然设置了消防设施,但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许多消防设施失效,因此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惨痛后果。

2、城市整体消防规划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消防通道狭窄,消火栓压力不足,消防设施管理不严,造成很多场所的消防设施被货物或杂物侵占、堵塞、遮挡等方面的原因;有的单位虽然按规定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但由于平时忽视了对消防器材的管理,年久失修,或配置的消防器材不达标,使用不合格产品,从而导致使一些消防器材或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不能投入正常使用,形同虚设。

(二)室内装修防火问题突出

1、违章使用大量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不少公共娱乐场在装修过程中,采用大量木材、石膏板、地毯、壁纸、纤维织品等可燃材料,这些材料一旦着火,火势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有毒烟雾,往往造成重大的火灾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2、用火用电设备多,火源隐患杂。公共娱乐场所中为营造效果,大量使用电器音响等用电设备,增大了用电功率,稍不注意,就会埋下许多火灾隐患。如歌舞娱乐场所里使用的天幕灯,布景灯数多,功率大;洗浴中心使用的空调、音响、电视、电脑、灯具等用电设备,影剧院、礼堂闷顶内和舞台上的电气线路纵横交错,这些用电设备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用电负荷增大、局部荷载过载,线路短路而引发火灾。

(三)安全疏散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公共娱乐场所不按规范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楼梯、走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这些场所,人员大量集中,社会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火灾,场内人员容易惊慌失措,相互拥挤,很难及时疏散。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互相拥挤,发生挤伤、踩伤、烧伤的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四)员工消防素质低,消防意识淡薄,多数无证上岗。

公共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由于流动性较大,不少公共娱乐场所的员工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基础知识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就束手无策,不会使用灭火器、不懂得组织人员疏散等现象常有发生,加之一些场所负责人防火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本身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忽视对员工进行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导致服务人员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不懂场所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防范措施。这种现象的存在危害有极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因不懂报警和使用灭火器而导致失去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使小火酿成大灾。

三、公众聚集场所预防火灾的对策

(一)严把消防审核验收关。

1、加强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管理。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严格要求公众聚集场所的设计单位认真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进行防火设计,对设计不合格的项目,消防部门一律不通过审核,建设管理部门不发给施工许可证供电部门不供电,供水部门不供水。在进行全面的审核过程中,重点突出对建筑防火功能、安全疏散条件、自动消防系统、室内装修进行审核,凡是有不符合要求的就要督促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修改,提高建筑物的耐火能力,确保场所安全,。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消防审核意见落到实处。我们在对工程项目发出审核意见书后,都及时对施工过程开展监督检查,发现不按审核意见及原设计图纸、有关技术规范施工的则迅速纠正,情节严重的则按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同时,还重点查验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例如吊顶内各种管道穿越防火墙处的孔洞是否封堵,竖向管道井有否隔层封闭,防火阀选型和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消防配电线路有没有穿金属管保护等。

(二)落实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

1、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全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按照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

2、制定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的消防管理。督促公众聚集场所根据规模的大小、生产或经营的性质、机构部门的设置情况、公众人流的特点等管理规章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2)消防设施设备保养、维修制度;(3)电源、火源管理制度和安全巡视制度;(4)发生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方案。

3、加强对单位内部人员的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和教育,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要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学习消防常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灭火演练,还定期进行防火和灭火知识教育,使全体人员都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群众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

(三)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广泛开展消防宣传。

1、加强日常和节假日期间的消防监督检查。实践证明,加强对公众聚集场所日常和节假日期间的消防监督检查,对预防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非常必要。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加大消防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特别是对安全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且限期内不改正的场所,坚决依法责令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决不姑息迁就。

2、建立健全重点场所防火档案。对公众聚集场所建立了专门的防火档案,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火档案主要包括场所的平面布置图、消防设施、灭火器、疏散指导标志设置情况、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消防安全责任人情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

3、广泛开展消防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舆论作用,广泛进行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使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懂的基本的消防知识,当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准确地报警,正确使用灭火器有效地扑救期火灾,提高公众聚集场所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存在严重火灾隐患又拒不整改的场所,通过隐患曝光、以案说法等形式争取社会舆论支持,达到以儆效尤,推进消防执法工作开展的目的。

(四)突出加强火灾情况下的应对措施。一是应结合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特点协助制定科学的灭火和疏散预案,并督促公共娱乐场所每半年按制定的灭火和疏散预案进行一次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不足;二是应将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电气消防检测和固定消防设施检测工作纳入消防监督检要内容,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三是必须保证安全疏散设施完好使用,公共娱乐场所最重要的是人员火灾情况下的疏散问题,因此,安全出口数量、疏散楼梯、通道、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要严禁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超过额定人数和疏散门关闭、上锁等问题的发生。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9

“十五”以来,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强化城镇消防规划,推进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防控火灾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当前我县公共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各种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隐患仍然大量存在。期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着力构建富裕和谐新的关键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精神,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现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县消防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平安、和谐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全面提高我县城乡消防工作水平。

(二)工作原则。坚持协调安全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居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目标。到年,全县各乡镇政府和县级各部门的消防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重视公共消防安全,推动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实施,尽快还清“旧帐”、确保不欠“新帐”;建立起一支快速反应、专业高效的消防应急力量;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火灾防范体系,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防控火灾的能力全面提高。

二、全面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依法履行职责

(四)各乡镇政府和县级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消防法》规定的职责,将消防工作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将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地方消防力量建设、火灾隐患整治、消防宣传教育、消防经费投入等纳入乡镇政府和行业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内容,每年签订一次责任书。要健全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防火委员会,建立健全公安消防机构和乡镇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之间消防工作抄报、通报制度,互相通报发现的火灾隐患、消防违法行为以及其他消防工作重要情况。

(五)各行业系统要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县有关行业和企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本行业、本系统以及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督促所属或归口管理的单位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配备消防安全职业管理人员,完善消防安全防范手段和措施,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预防和处理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发现火灾隐患的,应立即责令整改;发现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要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安消防机构依法查处。教育、民政、交通、文化、卫生、旅游、建设、公安、工商、安监、质监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严格依法审批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六)各单位要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各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落实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并维护保养好消防器材设施,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切实提高单位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七)加大对消防业务经费的投入。消防业务经费是维系消防部队建设与发展和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经济基础。县政府将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标准,进一步加大消防业务费保障力度,将消防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一级预算,年内达到《标准》规定的基数标准的70%,三年内全部达到《标准》规定的基数标准。同时,加大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建设的投入。公安消防机构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重视加强公安消防机构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有计划地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部门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设施建设经费。

三、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提升抗御火灾的能力

(八)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和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县城市发展和消防专项规划修订情况,将城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装备、消防力量建设以及社会消防教育培训、涉及城镇消防安全布局的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规划消防站点用地进行控制和预留。要按照消防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加快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新增、改建或进行技术改造。在县城改造建设中,对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通道,要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年内完成6个消火栓补建任务,并修复已损坏或无法使用的9个消火栓。期间,全县消防装备建设要在达到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方面有所突破,抓紧解决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城区市政消火栓欠账、消防车通道堵塞等问题。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消防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工作,加快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九)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将公安消防机构作为处置突发公共灾害事故的主要力量,加快器材装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功能单一型向多功能型转变,并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消防新技术、新成果,为增强社会防控火灾能力和提高公安消防机构灭火救援战斗力提供科技支撑,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消防装备体系。年内,购置一台水罐消防车,配齐消防员8种个人基本防护装备;年底前,全部配齐消防员11种个人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能够满足消防队扑救现代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攻坚作战能力。

(十)巩固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坚持“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因地制宜、保障安全”的消防队伍发展思路。期间,根据我县消防工作需要,在充分发挥消防现役队伍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年内解决专职消防队的营房及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通过规范的管理和系统训练提高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在城镇工业企事业集中区,积极探索发展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消防人员的新途径,实现由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大力发展城乡义务消防组织或志愿消防队,提高社会层面的自防自救能力。各乡镇要普遍建立以当地公安派出所为依托的保安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

(十一)加快消防工作信息化进程。坚持科技强警战略,进一步加大对消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紧紧依托公安金盾工程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加快消防部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视频系统和远程指挥调度平台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消防远程教育、部队教育管理、重点单位信息、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和灭火救援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共享能力。

(十二)大力推进小城镇和农村消防工作。要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谐村镇建设和平安建设活动。结合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与村容村貌改造、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工程、能源建设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消防的公共服务职能,按照《省农村消防建设标准》的规定,在农村建立多种形式的专(兼)职消防队伍,构建农村消防组织网络,切实提高抗御火灾能力。农业、林业、建设、民政、教育、文化等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大力组织和支持农村消防建设。要加大对农村消防的投入,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不得因消防工作增加农民负担。

四、加大排查整治力度,着力消除火灾隐患

(十三)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各类隐患。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消防安全形势,以大型企业、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和“城中村”等为重点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场所和设施,要责令停止使用。要结合县城总体规划的调整和实施,优先安排“城中村”、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

(十四)严格依法办理涉及消防安全的行政审批。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建设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审核合格的,建设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销售许可证;对按照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中没有消防验收合格文件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教育、民政、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不得批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监、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而擅自经营的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或者未依法获得批准而擅自从事大型活动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大型活动的,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原已取得批准文件但不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撤销批准文件。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质监部门应制定标准对其防火性能提出要求。

(十五)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立销案和挂牌督办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监督检查机制,依法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和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投诉并经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案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明确整改责任,责令限期整改。各乡镇政府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未按期整改完毕的,县政府将备案督办。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报请县政府决定责令停产停业。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有关单位要及时报请本行业或本系统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确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十六)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积极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是完善消防安全监管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辅助社会管理功能,提高社会的火灾风险管理水平,也有利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灾后救助负担。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商业运作”的原则,以商场市场、宾馆饭店、歌舞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为重点,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十七)加强消防产品质量和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监督管理。公安消防机构和安监、质监、工商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大消防产品市场整顿规范力度,提高消防企业的标准化水平和消防产品质量,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未取得市场准入证书的消防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公安消防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的监督管理,建设部门要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监督,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五、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十八)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要继续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要把消防公益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司法、科技、安监等部门要把消防常识教育纳入普法、科普和岗位教育、日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年内,在县城合理位置完成消防安全公益广告牌一块。消防、人劳等部门要加强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行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保安、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和维修保养、消防设备操作控制、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操作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和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制度。年内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网吧、商场、超市等部分人员密集场所相关岗位要落实聘用消防执业人员的规定;年底前,80%以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相关岗位必须是消防执业人员。教育、人劳等部门要把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和各类职业教育内容。要定期宣传普及消防知识和技能。大型企事业单位、营业性人员密集场所要设立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对本单位职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十九)切实尊重和维护公民的消防安全权益。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对火灾危险的知情、监督、投诉、举报等权利,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公众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公安派出所要结合重要季节、重大节日以及重大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公安消防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认真受理并及时依法处理公民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要切实承担起依法维护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要采取公告、广播、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告知公民火灾危险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法。

六、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二十)建立消防工作考评机制。把消防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和平安创建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评,并严格奖惩。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篇10

摘要:本文立足当前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实施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公共娱乐场所呈现的新特点和消防安全隐患,提出了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全程管理”的新对策。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对策

abstract:thispaperfocusesonthecurrentrelevantfirelawsandregulationstoimplementandcarryouttheworkofpublicplacesofentertainment,analysisofthenewcharacteristicsandfiresafetyhiddentrouble,putsforwardthefiresafetyforpublicplaceofentertainment"processmanagement"inthenewcountermeasures.

Keywords:publicplacesofentertainment;firesafety;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D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实施已有两年多时间,公安消防机构对临时查封、强制执行等行政管理措施运用已日趋成熟。本文结合当前开展的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中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等有关工作,对如何做好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1公共娱乐场所呈现的新特点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普通百姓在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越来越高,作为休闲娱乐的公共娱乐场所便大批涌现,遍地开花,并呈现以下特点:1.1公共娱乐场所呈逐步大型化、综合化现在,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娱乐场所,都朝着集多种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方向发展,且规模越来越大。这种综合化、大型化娱乐场所的形成,有效弥补了单一经营的缺陷,使消费者在一个娱乐场所内就可以享受到多种服务。娱乐场所朝着综合化、大型化发展的这种倾势,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同时也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1.2公共娱乐场所从城市向城镇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KtV、酒吧、舞厅、洗浴休闲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等场所在城市大批涌现,而且出现向城市某些区域聚集的倾向,出现了娱乐场所“一条街”现象。同时,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公共娱乐场所在城郊和镇这一级也大量出现。1.3公共娱乐场所装修翻新频次更快公共娱乐场所资金投入巨大,同样回报也比较可观。娱乐场所随着设备和装修的陈旧、落后,重新装修时间间隔由原来的4、5年变成了2至3年。有的场所为持续吸引消费群体,赢得市场,1至2年便推倒再进行重新装修。2公共娱乐场所常见消防安全隐患2.1安全出口上锁、疏散通道堵塞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疏散问题是消防安全最为常见的问题。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为了方便自身经营管理,把消费者限制在方便管理的区域内,锁闭娱乐场所内供人员疏散逃生的安全出口。2.2消防设施缺乏维护,不能正常使用在日常检查中经常发现:作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触发装置处于被屏蔽状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被挂上装饰物,影响消防设施使用;灭火器失效、室内消火栓组件不完整、疏散指示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损坏也比比皆是。2.3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仍时常出现《消防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但是,在新装修的公共娱乐场所中,仍有不少投资者为场所装修装饰的便捷和美观,采用木板、软包(内含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2.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相当一部分公共娱乐场所负责人只重经济效益,疏忽消防安全管理,轻视消防安全制度的落实,对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不执行,这也是造成娱乐场所消防安全隐患的根本所在。表现在: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停留在纸上,不完善、不演练。3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对策现行公安消防机构的“3+2”监督检查模式,再加上一些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也基本上了能实现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这些弊端:缺乏对公共娱乐场所全过程的监管;公安消防机构处于强势地位,处于单方面的发号施令,不能充分调动娱乐场所的积极性;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自律、自治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对于公安消防机构来说,更重要的是怎样培养娱乐场所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实现消防安全的自律行为,可以这样说,好的管理只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努力的产物。这种管理机制的转换,需要我们改变现行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理念、方式与手段。3.1由“事后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全程管理”是将监督管理从公共娱乐场所的前期选址、设计施工、审批把关再扩展到最后的日常管理整个过程中。因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3.1.1把好前期选址关一般公共娱乐场所在批准建设前期,文化、治安等部门会对公共娱乐场所选取的地址进行审查,这时消防部门也应对选址场地对照消防法律法规、现行政策的有关要求核实把关,这里就需要跟文化、治安部门形成良好的工作联系机制。对文中提到的临时建筑和老工业厂房、库房改造的更应该做好这一关。3.1.2把好设计施工关在选址把关的基础上,公安消防机构应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共娱乐场所的设计施工图对照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负有法律责任的应予以追究,并直至设计符合要求为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对一定规模以下的公共娱乐场所实行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抽查,对没有抽查到的也应该对其设计、验收把关。在施工期间,应对公共娱乐场所施工现场适时检查指导,一是检查是否按原符合设计要求的内容施工;二是严格把关装修材料,对有疑问的装修材料应及时监督抽样送检,坚决杜绝易燃可燃装修材料。3.1.3把好消防审批关这里的消防审批关除了前面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应该是最终把关的两步。公共娱乐场所的竣工验收应当依照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标准对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合格的内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内容除了《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九条规定内容以外,我们应该要求娱乐场所按照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中《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做好“四个能力”建设,在场所内规范设置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志,并按照建设标准做好了相关资料的积累、归档。3.1.4强化监督检查可以从公众聚集场所中的法定概念(《消防法》第七章第七十三条)中看出公共娱乐场所包涵在公众聚集场所中,对公共娱乐场所违反相关消防法规的行为,公安消防机构应严格执法,该查封要查封、该强制执行要强制执行,决不能姑息迁就,坚持“零容忍”。3.1.5加强实时监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8号)第十五条规定:歌舞娱乐场所应当按照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营业场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并应当保证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在营业期间正常运行,不得中断。歌舞娱乐场所应当将闭路电视监控录像资料留存30日备查,不得删改或者挪作他用。参考文献[1]顾金龙.上海市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和应对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增刊),2009,28(149):201-203[2]杨师.公共娱乐场所火灾隐患特点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5,(35):71[3]詹伟,张景渊.行业协会参与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探析[J].公安研究,2005,(12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