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2:30

知识创新成果篇1

20世纪80年代我任本溪冶炼厂党委书记、厂长,厂子主要是代料加工有色金属合金等。由于没有自己的产品,企业只能以出卖劳动力方式维持,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企业经济每况愈下,直至面临破产。严峻的形势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没有自己的好产品的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于是,我带领全厂职工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研制出新型炼钢脱氧剂――硅铝钡铁合金。它不但炼钢脱氧效果好,而且为国家节约50%的炼钢用铝,深受冶金行业的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保护科研成果,我们及时申报了国家专利。随着新产品的开发投产,企业经济很快走出低谷。企业从一个年产值只有几百万元的小厂,一跃达到年产几千万元,企业经济步入更快,更好的健康发展轨道。可是,由于专利知识的匮乏(没交纳年费),失掉了专利权的保护,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我们厂再次面临困境。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又必须有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下,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体现其经济的和社会的价值。

依靠科技创新振兴企业,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又研制了两项新型炼钢脱氧剂――铝锰钛铁和多元铁合金,并获得国家专利。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两项专利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独占鳌头。本溪冶炼厂从一个小企业稳步发展壮大为冶炼集团,成了全国炼钢脱氧剂的领军者。企业年产值超过15亿元。我们从实践科技创新,从学会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中尝到了甜头。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切身体会到,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保护神。

企业要发展,必须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一个企业始终保持有三代创新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求得快发展,大发展。我厂现在生产的炼钢脱氧剂为第一代产品,它正为企业生存而战斗着。我新研制的镁钙系等新元素炼钢脱氧剂,现已试验成功,用它逐步接替现有产品为企业的第二代产品,它正为企业的再发展而攻坚着。在开发第二代产品的同时,我们又着手研制第三代产品钢水精炼剂,在炼钢脱氧的同时,又能改善钢质量,作为企业储备产品,它为企业发展备足后劲。而这一切,离开知识产权的保护都将无法实现。

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提前意识到这一点的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维护其利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热点所在。

知识创新成果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知识员工;知识产权

   一、文献回顾

   Schumpeter是现代创新理论的开创者,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以获取潜在利润”。按照Schumpeter的观点,无论是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还是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创新,很长时期内学者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都没有超出这一范围。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管理的创新研究开始受到重视[1]。Schumpeter的研究对于此后创新问题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Drucker(1989)把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引入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即用知识生产新知识,不是美国那么多民间传说所断言的‘灵感’,也不是孤单的个体在其车库里干得最出色。创新需要系统的努力和高度的组织”。“创新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主要目标在于满足、引导和创造顾客需求,企业必须以此规范企业和员工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知识、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统一才能完成”。[2]从Drucker对创新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创新是一个知识的积累、生产、再生产和应用的复杂过程。因此,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对掌握知识的员工的管理和使用,即知识员工的管理。

   知识员工的概念是Drucker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知识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加拿大着名学者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当然创造过程中需要用到手,但只是用手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而不是用手扛一个50磅重的麻包。”[2]Drucker(1999)认为,知识是一种高品位资源,知识工作者是宝贵的财富,知识工作者必须被视为资产而不是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保存这种资产并发挥其作用[3]。野中郁次郎(1991)认为,组织的知识创造是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完整的知识创新过程必须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成功的转换,使知识在组织内部加以扩大,促成创新[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管理创新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韩岫岚(1997)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在理论上的升华。创新的内容是多层次和多层面的。他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善于捕捉机遇的寻机化管理、实施灵活多样的弹性化管理、注重人才开发的人本化管理[5]。梁镇(1998)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系统(或企业战略、组织、技术、文化管理的某一个方面)的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大致概括为“四全管理创新”,即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效益,其中关键在创新设计。李轩(1998)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创造更有效整合企业有限资源的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系统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体系,也可以是新的具体利用有限资源的手段及企业目标制定程序的变更。邓衍、葛新权(2000)认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注重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即不断进行新思想(观念)、新战略、新制度、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构想和实施。宁晓青(2000)指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放弃旧的传统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方式方法。企业管理创新的目的旨在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从而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者在较少要素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同样高的产出水平。陶向南、金光和赵曙明(2000)探讨了传统知识创新模式和以硅谷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知识创新模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在不同创新模式下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组织形态特征,并给出了不同类型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具有的典型特点[6]。苏小方(2006)从产权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管理创新。她认为,职工积极性供求是“职工产权”的函数,在货币化的“职工产权”部分为既定时,增加非货币化的“职工产权”部分能够明显调动职工积极性,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应重在把职工当成“产权人”,充分尊重和满足“职工产权”,创立公平的产权交易市场,提升职工的产权地位[7]。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果分析

   (一)我国历届企业管理成果获奖的行业分布情况

   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成果排名前5位的行业有轻工业、机械行业、钢铁行业、电力行业和铁道部门。轻工业部门所取得的成果最多,14届总共获得了122项奖励(包括第一、二、三等奖)。核工业行业所取得的管理创新成果最少,14届总共只获得了3项奖励。

   (二)我国历届获奖企业管理成果的内容分布情况

   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处在传统的对物的管理阶段,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即人的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西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不断流入我国,各行业企业不断涌现出西方式的管理理念,例如管理再造工程、学习型和知识型管理等。

   从1993年第2届创新成果评奖开始一直持续到2008年,每一年都有市场开拓方面的创新成果出现。目前共取得97项成果,占总成果的8.67%,这说明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基本一致。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判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虽然我国近20年来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多,但是从这些成果的行业和内容分布来看,垄断行业企业职工的知识密集度较高,但所取得的管理创新成果却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垄断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而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知识需求仅仅在于满足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的需要,企业的发展路径不是依靠充分发挥员工的知识贡献,而是凭借垄断的保护力量。垄断行业的知识型员工向企业贡献知识所获得的报酬主要在于满足货币要素的需求,对于非货币因素的考虑较少,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垄断行业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知识型员工无法同企业进行对等谈判,从而不能按照期望的知识价格交易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满足货币需求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得到非货币报酬,员工缺乏进一步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知识管理在国家评奖中的第10届、11届各有1项,14届有2项成果分别获得奖励。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企业管理模式应从传统的对物对事的管理向对人对知识的管理,这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设计:知识员工管理

   虽然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中所取得的成果十分丰富,但是获奖的成果知识含量并不高,总体管理模式还是属于传统的物的管理阶段。加强知识管理,培育知识型员工是适应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趋势。知识员工管理的对象是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企业员工,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知识员工的知识创新,增强企业知识员工向企业贡献知识的积极性。毫无疑问,知识员工和知识创新是创造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如果我们将企业视为知识的需求方,知识员工则是知识的供给方。企业需要知识和知识员工,需要向知识的供给方支付报酬,即工资;知识员工为了得到期望的报酬,需要向企业供给知识,企业和知识员工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劳资关系。在开放的知识交易市场中,企业和知识员工之间形成一个知识供求模型。

   将知识需求模型和知识供给模型放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可以得到知识产权的供求模型。如图所示。在坐标系中,当知识供求达到均衡状态时,存在两个均衡状态:企业向知识所有者支付的知识价格(kpe)同知识员工提供知识期望得到的报酬(kpe)相等;企业对知识的需求量(kqe)同知识工人所提供的知识量(kqe)相等;企业在支付了知识工人所期望的“知识产权”费用后,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知识。知识工人获得了自己期望得到的知识产权报酬后,向企业提供了所掌握的知识。在完全知识产权市场条件下,职工的知识供给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知识供求模型中可以看出,当知识员工所提供的知识供大于求时,说明知识出现过剩,或者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不足。当知识员工所提供的知识小于需求时,说明知识员工缺乏提供知识的动力,或者企业迫切需要知识。对于资方和劳方来说,对知识的供求应当有一个均衡点,一旦知识供求均衡被打破,都会出现不利局面:如果知识员工提供知识的数量超过了均衡点,这样就会过度消耗知识员工的脑力和体力,而一旦知识员工得不到因过多的知识付出所需要的回报,那么知识员工就会提出辞职或者产生其他劳资纠纷。

知识创新成果篇3

知识产权,也被称为智力成果、无形财产权,是主体对智力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本文所讨论的知识产权是与科技创新关系最密切的专利权。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是专利权的三种主要形式。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标志的知识产权,其出现是在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之后,它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对专利人合法权利的保护,是为了鼓励创新,也是为了实现社会财富的正当分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存在,肯定了人们对于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所获取的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保障了这一智力成果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能够公平地为其创作人所获得。对于自主创新的发明人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了对他们切实利益的保护,也推动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二、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辩证关系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对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较早、保护力度较大的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科技发展的水平都比较高。经过较长时间的科技发展,发达国家的公众普遍形成了对知识产权进行尊重和保护的意识。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可以看到,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一)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丰富和完善首先,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和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产生、存续及不断丰富和发展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是将智力成果转化成商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贯穿其中,从这个角度看,科技创新不仅是智力成果的创造活动,也是知产权的创造活动。其次,科技创新不断丰富了知识产权的内容。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为了实现对科技创新的保护,必然也会不断丰富、完善,不断拓宽其保护范围。再次,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是一项无国界限制的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也逐步呈现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知识产权贸易突破了国界限制,出现了许多地区性和世界性的知识产权条约,知识产权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公平环境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及综合国力在法律领域的集中体现。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避免在专利领域对相关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抄袭,可以使专利人因为技术上的垄断而获得丰厚的报酬,可以激励科技创新的主体继续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知识产权制度中专利权权利利益的实现以其使用为前提,这就促使科技成果转化成商业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相关领域的经济发展,造福公众。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形成对智力成果的全面保护,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使拥有知识产权的主体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通过对各种侵权行为的制裁,为创新者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基础,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规制和环境。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了对高校技术创新的保护,不断激励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

(一)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及司法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仍不够完善,具有滞后性,为了全面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该完善立法。知识产权法律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通过颁布新法、修改旧法,使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更完善。在立法方面,不仅要考虑现实情况,更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更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应该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及司法活动,使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到实处。对科技创新的成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登记并公布,对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严厉打击。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构建完善的知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门机构来进行,从知识产权申请、审查、鉴定、评估到登记注册的全过程,都要实现高校与专利成果管理部门的衔接,同时要妥善处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和争议,实现对科技创新人才权益的维护。该机构还应实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进行知识产权指导,自觉维护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合法权益。高校还应广泛利用网络这一平台,通过知识产权网站的建立,形成高校内的知产权库;通过与社会上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专业律师事务所的合作,获得来自社会上的专业帮助。

(三)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工作、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普及迫在眉睫。与西方发达国家贯穿教育过程的知识产权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知识十分匮乏。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将知识产权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去,使学生意识到必须将自己的智力成果转化成知识产权才能避免权益遭受侵害,使学生自觉地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首先,可以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通过选修课的方式,丰富理科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专项主题讲座,通过法学专家、知识产权专家专业知识的传达,使学生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意识;再次,可以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保护活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使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更深入、更全面。

四、结语

知识创新成果篇4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宪法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这将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一、私有财产权入宪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的成果以智力成果即知识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以智力成果作为保护对象的,其本质是以法律形式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或所有者在一定期限内对知识产品享有排他的专有权,当此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可以使用法律所赋予的手段进行保护与救济。

鼓励自主创新,必须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可促使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有财富的属性和商品的属性,而且还具有高附加值的属性;产权化的知识在知识经济中,构成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如果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尊重与承认,创新积极性就无从激发,潜在的创新就无法变成实际的成果。只有当每个创新者都能从自己的劳动和投入中有所收获时,创新才能成为全社会积极追求的目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恰恰承认了创新者的劳动和投资,使创新成果得以产权化,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创新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创新成果得到尊重、知识财富受到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还能使创新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途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成果不能有效商品化、要素化,或者产权不明晰、权属不明确,往往就会被束之高阁,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更不可能得到积极推广。

(二)私有财产权入宪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财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力劳动成果的创造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权等多种权利。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象征,是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归属的法律表现形式。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是私有财产权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在当代,它是私有财产权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宪法修正案关于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出台前,任何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出台都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在于缺乏宪法依据。新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从法律概念上看,用“财产权”代替了“所有权”,私有财产的内涵从消费资料扩大到生产资料,从有形财产延伸到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等合法财产权有了直接的宪法依据。除了财产权性质,知识产权还是私权。私产入宪,将从根本上打破存在多年的“私有财产”的,对公民合法财产予以了最高层次的法律保护。由此,知识产权有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保障,保护起来必然更加强而有力。宪法修正案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和权利限制内容的增加,使《著作权法》第一条与《专利法》第十四条等法律都有了宪法依据。

私有财产权入宪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形成对公共权力的严格限制,规范了国家权力活动范围;要求所有的公共机关依照宪法尊重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严格遵循法定界限;有助于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有关法律法规也将按照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更加有效地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有力地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私有财产权入宪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经济下具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和个人,他们为了获得眼前或长远的经济利益,必然会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科研投入,热衷于科技创新,而且因经济利益和私有财产权受到了保护,也必然敢于投入,在大量的资金和智力投入的前提下,创新的成果也必然会相应地增多。

当前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利益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导致科技成果大多表现为阶段性成果多,成熟成果少;单项成果多,整套成果少;跟踪模仿多,核心技术创新少;发表的论文、鉴定的成果多,申请专利的数量少。创新能力的受阻和抑制与体制观念及制度设计有着深刻的关联。私有财产权入宪能促进公正、平等观念的形成,能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励人们积极运用其知识财产和智力资源,为个人利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知识产权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激励和保障作用。

二、认真落实修宪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

(一)建立健全的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的法律体系

当前,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法律体系,已经成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在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起步较晚,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功能和作用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二是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三是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产业化”(即进入市场,包括国际市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

对于第一个方面,目前,私有财产权入宪为知识产权保护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进入wto以后,不能再靠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市场,应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利用反垄断法律法规,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垄断市场的行为,合理保护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应尽快制定专门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或在专利法中增加限制滥用知识产权的条款。在未来的反垄断法中也要加入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内容。因此要根据宪法有关条文的精神,尽快对《反不当竞争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同时,还有必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订出一批新的法律,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对于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法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以后,如果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进行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者促进“智力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措施不完善,就很难真正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目前国家制订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建立健全上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是必要的,但如果第二个方面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在新的形势下仍然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如何使知识产权保护向两头延伸,一头是鼓励创新,使我国能够更多地掌握核心技术和更多地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另一头鼓励知识产权的实施,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些方面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所以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认真对这两个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研究,尽快制订和修改相关法律,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以上三个方面的法律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今后的知识产权立法中,立法机关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与程序,在财产权的社会性与个体财产的自由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2]。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活动应严格遵循财产权保护的宪法原则,以宪法委任为基础,确定限制财产权的标准与具体界限。同时,国家与政府有义务在财产权领域中尽可能扩大财产权人的自由空间,通过信赖保护原则,使拥有财产权者能够对合法获得的知识产权感到安全,以保护不断积累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宪法修正案通过后,首要的任务是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与调整,废除或修改与宪法规定不一致或相抵触的内容,使知识产权的宪法保障获得统一、完善的法律基础。

(二)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和激励机制

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是调整科技创新中各方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科学地界定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依法规范科技人员在从事知识、科技创新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合理划分研究单位与技术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充分调动知识产权各利益主体,特别是知识产权创造者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要健全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障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公共财政资助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要有利于技术扩散,既要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也要有利于提高广大知识产权创造者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应根据资助计划的目标和机构性质分类制定补充法规,进一步细化政府资助计划的知识产权权属政策。在放权的同时,明确利用和转移技术的责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其次,完善职务发明的权属政策,调动发明人的积极性。现阶段,职务发明权属政策应在雇主优先的基础上,加大对发明人的保护力度和激励机制。在制度上要强化雇主尊重职务发明人的意识,在专利申请权上突出发明人的作用,切实落实对职务发明人的激励机制。对职务发明人的激励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要将他提高到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在法律和制度上给予必要的保障。第三要建立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考核评价和奖励激励机制。将知识产权申请量、拥有量和实施效益作为对相关单位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考核评价依据。要落实专利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采用和创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例如期权、技术入股、优先购股权试点等等,保障专利创新者获得高回报,激励科研人员从事专利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根据专利权转让许可、专利权入股和专利实施等不同形式,合理确定其参与分配的方式和比例。

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就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与其他国家建立磋商机制和处理纠纷机制。同时要严格技术合同的审查制度,对侵权行为的日常监控,防止知识产权流失。

只有在观念上形成良好的知(下转第103页)(上接第99页)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机制上有利益激励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组织上有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才能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在我国,新技术革命冲击、经济转型发展和知识经济挑战等等,使得人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认识滞后性日益显露出来。私有财产权入宪为知识产权及其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普及提供了新的契机,应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普遍提高社会成员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意义、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起要依法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正确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法文化环境。这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应当体现出对人、对人的创造性和创造物(包括知识资产)、对人的权利(包括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的精神[3]。

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因而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要以私有财产权入宪为契机,树立和领会科学的发展观,针对不同对象,综合运用公众宣传、专题培训、基础教育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杨宗勇私有财产权及人权入宪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未来J环球市场2004(6).-28-30

知识创新成果篇5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关系

一、对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述

技术创新在广义上的概念其实是对生产技术的创新,即将全新的生产技术引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技术的创新,以此完成经济效益的获取[1]。人们对于创新的应用十分广泛,各个工作领域都可以被应用到,其中在经济领域中创新主要被应用于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生产技术、经济效益的发展。知识产权在概念上是指对思想以及专利等进行法律意义上的保护,同时知识产权也是对人们在进行文化知识创造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对其成果进行保护的有效途径[2]。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对知识、技术拥有者的尊重与保护,是对知识技术成果的维护。知识产权自身是无形的,由于知识产权是对知识成果的保护,所以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体现,同时知识产权自身又是可以复制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定的知识成果在网络中都可以进行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借鉴;另外知识产权还存在一定的特有性,即知识产权专利。

二、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关系概述

(一)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优化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对技术创新成果以及技术拥有者的尊重及保护,与此同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也从另一个层面代表了我国文化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以及对于产权维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科技在不断进行发展,对技术的创新也不断多元化,因为技术创新不断的发展,使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进行了一定的要求,之前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技术创新发达科技时代,尤其是现在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迅猛,对于网络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还需要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不断进行完善。在网络中一些相关知识内容、技术方法在其保护层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对其产权的保护还需要进行完善,否则知识、技术内容一旦进入网络就会失去保护,导致侵权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的优化。

(二)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也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保护

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保护,由于技术创新是个人在技术思维方面的创新与实践,通过相关法律与制度完善对技术知识产权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也是对保护技术创新过程的保护[3]。其一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其实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建立的,同时也是在技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其二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因为有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有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其三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后,面对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对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因而推动了知识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成果通过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保护,是实现个人或者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个人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或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并需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有效的推动技术的创新。在取得技术创新成果之后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的使用上才能更加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其他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在人们进行工作的积极性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个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是技术拥有者个人思维成果,如若对其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其成果随意可以内借鉴、模仿,那么人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竞争中就会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保护,通过技术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优化,从而大力推动了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发展进程,提高了对于技术创新的水平。

作者:刘佳琪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贺贵才,于永达.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J].科研管理,2011,11:148-156+164.

[2]汪海粟,韩刚.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联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4:151-155+150.

知识创新成果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科技档案;创业知识

1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指标体系

传统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技术大多使用落后的知识采集、传输和检索的理论和方法,一般通过主题词、关键字、作者等对所需知识进行检索,而对如何实现创新创业知识的识别和标引却非常困难,无法处理高校科技档案所包含的有用知识,使其免于被束之高阁的结局。面临创新创业信息的多样化多源化海量化状况,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检索大量的文献,必须有效地对高校科技档案实施知识管理,才能得到较高质量的知识,实现知识学习与共享,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高校科技档案,目的是使高校科技档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提高创造价值的能力,贯彻知识是一种资产的思想,是创业的源泉,有利于挖掘高校科技档案的内部知识、实现知识的流程化、整合知识、实现记忆等,提高创新创业的绩效。高校科技档案的重要性和其推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密切相关,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理解高校科技档案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是获取资本、资源的手段和工具,不仅是提高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的途径,更是提供创新创业者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1]。

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是把科技档案所蕴含的创新创业知识融入自身知识体系,将科技档案所蕴含的知识与信息管理、技术管理相结合以指导创新创业和技术战略。由此,不仅可以增加高校的知识储备,增加高校的战略资源,改善知识在高校内的分布,而且可以将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新的想法转化为创新创业活动。这依赖于软环境而非硬件设施,软环境的建设受到人员素质的约束,硬件设施的建设则具有较大的确定性,所以首先完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如数据库工具、搜索引擎、知识地图、虚拟社区等。利用现代大型数据库建模工具建立高校科技档案的数据仓库并提供搜索和分析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搜索技术建立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地图,提供知识导航的有效工具以及获取相关知识的便利搜索工具,利用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高校科技档案的交流工具,将高校科技档案管理建成一个目标、行为和手段组成的统一体,为创新创业行为提供便利条件[2]。

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评价,可以从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的特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广度是高校科技档案过程中的创新创业知识构成和配置关系,是档案所包含的创业政策、市场营销、融资财务、科技原理、生产工艺、外观设计、质量管理等知识的范围;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深度是指创新创业主体对科技档案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深度越深,创新创业含金量越高。知识特质指的是科技档案所包含的特殊知识,所具有的千差万别的创新创业知识,其所获得的经验不同于其他档案材料。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知识广度不是越宽越好,随着知识广度的增加,寻找新知识的成本随之增加,推动创新创业的效用增量反而减少。

假设分别表示高校科技档案不同类型的知识,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效用可用下式来表示:

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成本可用下式来表示: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价值则可用下式来表示: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价值最大时的条件为: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指标体系分为7类,其赋值主要是利用专家的经验数据,得到知识广度的指标值矩阵。①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准备知识p1(创新创业可行性理论知识);②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技术知识p2(有关行业的知识、技术成果知识);③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管理知识p3(通常性的企业管理技能知识);④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智力知识p4(善于把握时机去做出明确决定的知识);⑤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物力知识p5(实现创新创业的条件和要求);⑥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社会网络p6(获知帮助和支持自己创新创业的人);⑦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p7(实现创新创业的最终指向)。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知识深度可以用知识的先进程度来表征。因此,其评价指标是动态的,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深度而不是绝对深度,不同的创新创业类型和方向对知识深度的需求是不同的。知识深度也不是越深越好,知识深度的效用增量在短期内逐渐降低。从长期的角度看,知识深化所带来的潜效用是无法估量的。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深度可以用以下5个指标来反映:①项目内容具有系统性R1;②项目分析具有独到见解R2;③项目内容具有技术前瞻性R3;④项目技术数据具有科学性R4;⑤项目研究内容具有拓展性R5。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特质是特定科技档案的知识优势或劣势,这种优势或劣势随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竞争消失,不易模仿和学习,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以迎接机遇和挑战。其指标体系分为①行业特殊知识Q1、②行业生产管理知识Q2、③行业产品市场知识Q3等3类,其赋值主要是利用专家的经验数据,得到知识广度的指标值矩阵。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知识指标体系可以图1表示。

2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评价方法

高校科技档案是把相似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整体。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效果不是完全确知,也不是完全不确知。主要表现为部分确知,部分不确知,或者说信息不完全,或者说部分已知另一部分未知,因此我们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研究。根据具体灰色系统的行为特征数据,充分利用数量不多的数据和各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主要利用灰色关联度寻求各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主要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进行判断,适合动态(Dynamic)的历程分析。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是一致的,则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不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较小;据此衡量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

我们首先建立包含7个知识广度指标、5个知识深度指标以及3个知识特质指标的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效果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显然,这15个影响因子利用绝对化处理方式符合数量可比性、因子非负性、数值可接近性的特征,因此高校科技档案与创新创业的灰色关联因子序列集X可用下式表示:

令参考序列为,比较序列为,与在点上的对应数据分别是与。与的比较测度为,其中

,与的距离用来表示,是灰色关联度的分辨系数,主要用来调整比较环境的大小,我们用下式表示与

之间的灰色关联度。

其中,。

高校科技档案与创新创业的灰色关联评价主要依据R=Y×w这个模型,R是被评价的高校创新创业效果综合评价结果向量;w为7个知识广度指标、5个知识深度指标以及3个知识特质指标的权重向量;e为各指标评判矩阵。依次得出7个知识广度指标、5个知识深度指标以及3个知识特质指标中的第i个指标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系数,进行排序。据此,获取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特质、创新创业效果的指标数量,主要委托n个专家打分的形式参与赋值。为第i个高校科技档案的第k个指标的原始评价数值,构造矩阵[3]。

由于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特质、创新创业效果等指标间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为了保证结果可靠性和比较直接性,对原始指标进行均值化处理,即用均值去除对应指标的每个数据,得到新数据。

,。

设第k个指标的变化区间为,为第k个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的最小值,为第k个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则可以用下式无量纲化。

,,,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参考数列是,

作为被比较数列,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求得第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k个指标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系数,即:

式中,取。

综合评价结果为:

若关联度最大,说明第i个被评价对象优于其他被评价对象,据此可以排出各被评价对象的优劣次序。

3基于知识视角的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推动创新创业的实证分析

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广度的指标体系有7类: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准备知识p1、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技术知识p2、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管理知识p3、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智力知识p4、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物力知识p5、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社会网络p6、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战略目标p7,通过10名专家对某高校科技档案材料的审阅,根据经验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获得的原始数据。据此,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深度的指标体系有5类:项目内容具有系统性R1、项目分析具有独到见解R2、项目内容具有技术前瞻性R3、项目技术数据具有科学性R4、项目研究内容具有拓展性R5,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知识特质的指标体有3类:行业特殊知识Q1、行业生产管理知识Q2、行业产品市场知识Q3类,也是通过10名专家根据经验对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获得原始数据,得到X1、X2、X3三个指标赋值矩阵。

分别计算知识广度、知识深度、知识特质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平均得分,然后计算灰色关联度和权重。通过灰色关联模型,这所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32、0.28、0.49。由此可以看出该高校科技档案推动创新创业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除了知识特质表现稍微好一些之外,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都表现一般[4]。随后,选择了河南省农业类、工程类、师范类5所高校档案馆提供材料进行评价,发现高校之间有差异,但整体水平差距不大,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与创新创业效果的关联性都不大。

针对这些高校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表现不佳,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即宏观上的高校办学质量低和微观层面上的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低。截止到2015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2542所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比上一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江苏有134所排在第一,河南省高校超过100所,位居全国第七名,但是112所“211”学校中,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1所。河南没有1所“985”高校;从人口比例来看,北京23.3万人就能“拥有”1所高校,河南省平均77.7万人“拥有”1所高校。河南省现有的129所高校中,无名校、少名师、知识“龙头”不明、办学水平低、质量不高;高校年轻副教授、教授拿不到科学基金项目就没有地位,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主要是为晋升技术职务服务,造成难有前沿的科技成果产生,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档案含金量不足。

据调查,河南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专业管理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导致档案遗漏、收集不及时等问题。科技档案缺乏相关重要影像资料、会议记录、讲话稿、典型材料、各种统计报表、重要会议的记录,缺乏对相关的请示、批复、通知、名称、议程及办理情况等档案资料的合理归档和择重筛选,大多缺乏重要文字说明等重要信息,材料不完整导致查询效果不理想。高校科技档案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开发利用知识,挖掘其蕴含的隐形资源价值,但大多高校的档案建设所需经费投入甚少,档案库房设备简陋,电脑文档查询已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发展的要求,必须购买适合高校科技档案工作的管理软件。各高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实则虚已,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档案管理工作只能局限在档案库房里,以“档案服务”为核心的高校档案工作宗旨亟待改善[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中,创新创业需要以高校科技档案的知识转化为导向。识别科技档案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并按照创新创业的要求进行知识的深度开发,使得高校科技档案管理能够形成创业知识的共享机制,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就目前河南省高校科技档案管理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吴志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何以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0~22.

[2]李佳音.科技档案管理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1~2.

[3]沈晨.关于有限论域上模糊度定理的一个注记[J].等数学研究.2014(1):15~17.

[4]田民.灰色关联度算法模型的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8(1):10~12.

知识创新成果篇7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明晰了各阶段的知识管理重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为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技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介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保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遵循知识运动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力保证。

1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学者和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傅家骥J、武春友J、Giorgiopetronii等根据研究的背景不同分别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如下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2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管理。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郁义鸿、金吾伦、ikujironona.ka等分别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如下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具体来说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主要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而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3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

3.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和过程研究,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即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是成果转化方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生产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市场开发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在其三阶段转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生产及推向市场,知识在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现其配套组合的组织者之间流动着,创新的思维范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经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外化和内化后,经过实践操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连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

3.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建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既是一个产生有价值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它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小试和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着手,阐述每一阶段由于知识流运动所产生的知识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基点和关键耦合域。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域的确立,本文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成果小试和中试阶段的各种检测、工艺设计、信息化设计的知识管理;成果生产阶段中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工艺、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管理;成果市场开发阶段中的市场定位、营销规划、客户与市场、团队协作的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中,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3.2.1 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是学习、掌握、吸纳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并初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及生产设备适应性改造建设的综合过程。

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小试和中试阶段是成果转化的一段过程,知识在不断地转变、融合、合并。从这个意义出发,待转化的成果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当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测度时,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实体性,即成果样品;当关注知识的创造、传播、学习和应用时,所涉及的是知识的过程,可以引入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流量(知识流)。当知识流产生时,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都必然会改变,通过以下两种知识流通的渠道:一是成果转化试验方与其外部成果转化方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成果转化各方内部的知识流动。

在这一反复试验过程中,知识流的表现形式既是外生的(专业化),又是内生的(干中生)。所谓知识流的“外生”,是成果试验方(主要是需方)通过接受其他转化方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如通过技术交易等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知识流的“内生”,是成果试验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活动,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将感性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理性化的知识,并通过这类过程不断进行知识积累。

3.2.2 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经过小试和中试阶段,己经趋于完善和成熟,这样就可以进人成果需求方企业生产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婀生产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经过小试和中试的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是运用新知识进行生产的阶段。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通过检测、调试设备、实施经营性批量化生产来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规模。由于这一过程将改善的知识成果与调整后的生产设备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设备与软件知识结合的过程经常出现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此过程也是完善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被需求方引进以后,通常要引起需求方企业技术条件、装备水平、人员乃至组织方面的变动,以创造科技成果生长的条件,这就将引起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活动。

科技成果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管理和创新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各项活动都包含着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创新,工艺知识创新,组织知识管理;当然,也有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管理内容。科技成果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关键就是要有创新的组织管理理念,这是生产阶段的指导思想之所在,因此,其作用是中坚性的,领导和引导性的,它往往决定着整个生产项目小组的领导特点、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念,组织知识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创新具有协调和引导作用。生产技术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两者的作用不可小觑,两者从基本技术细节上起到支持性、促进性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3.2.3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是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阶段,也是对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一个检验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调查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和创新活动这些知识管理活动来源于市场或者客户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进而形成有关市场或者客户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形成科学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以此来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阶段的知识管理,是为达到开辟新市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往往需要与客户、供应商不断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后对成果的意见反馈。这是市场开发阶段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也是对成果进行再次创新的知识储备。

4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

4.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客观的数据指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本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目标下构造3个子指标系统,它们分别是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

(1)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小试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并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的过程。下列指标用来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知识流动水平、成果知识积累水平、成果结构性创新水平、内外部信息沟通能力。

(2)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生产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工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发和应用新制造工艺技术的能力)、成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成果产品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控制的水平)、R&D员工和生产员工的知识管理水平。

(3)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市场开发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客户与市场知识吸收能力、营销人员知识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知识管理水平、营销体系的适应度(针对新成果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组织体系对产品销售的适应程度)、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营销创新策略的响应速度。

4.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是对知识管理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会很不确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1)建立评价集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层次,则评价集可以记为如果将绩效等级用1_5的尺度来表示,则评价等级

(2)建立评价隶属度矩阵R

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Sij表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3)计算综合模糊评价矩阵B

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优劣。

4.3 应用分析

在模型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获取相关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管理状态优劣。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该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管理水平。

知识创新成果篇8

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这是知识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智力成果从其实质意义上讲,是人类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或者说是将人才与知识等智力资源有机结合,通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得到的直接产品。知识、科学技术等为代表的智力劳动成果本身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有形物表现出来。这种无形财产的归属和占有的判断,其难度远远大于对有形财产的判断。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法律所确认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因此,确认知识产权的前提条件就是承认人类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是一种财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从实质上讲,就是一种确认知识(智力成果)是财产、是财富的法律制度。因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成为知识经济建立必需的法律条件。

知识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

以知识、科学技术等为代表的智力劳动成果,它的创造功能和作用,只有在与有形资产等物质条件相结合时才能发挥出来,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物化”的过程。知识、科学技术等智力劳动成果,相当大的部分往往是以知识产权的形式转化为一种资产-无形资产,来投入经济运行的。英国最大的格兰素(GLaXo)制药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以其特效胃药雷尼替丁(ZantaL)每年为其带来10亿英镑的收入。1997年7月,当其在美国对该药的专利到期后,不到半年时间,在全球的销售额急降33%.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如同其他无形资产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商品的属性。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将超过50%.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在有形商品的贸易中,附有高新技术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通常被称为“知识产品”或“知识产权产品”,在这些高科技产品中凝结着占相当大比重的、多种知识的价值,如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产品就属于这类产品。这种主要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

知识产权是知识、科学技术转化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知识经济实现资产投入无形化的基础。知识产权在将知识、科学技术转化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的发展必然走向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的概念不仅是指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流通。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才、知识、信息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

知识产权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和竞争手段。所谓知识产权贸易,狭义的理解就是指以知识产权为标的的贸易,它包括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转让等内容。如专利许可、商标许可、专利的转让、商标的转让、版权的许可、版权的转让、商业秘密的许可等等,这些都是知识产权贸易。广义的知识产权贸易,还应该包括知识产权产品贸易。以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无形商品贸易大大发展。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国际间技术贸易总额1965年为30亿美元,1975年为110亿美元,1985年为500亿美元,90年代已超过1000亿美元。1995年信息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为5950亿美元,超过了农产品贸易,30年间增加了190多倍。

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

发展知识经济有三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技术的创新,二是资本的积累,三是产业结构的转变。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内,创新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新理论包括了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并扩展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

知识创新成果篇9

关键词:知识融合;知识生态;融合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一、引言

党的十以来,中央提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多次强调该战略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总理在此大背景下也多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中国企业新一轮的创新热潮正在形成。这样的热潮促使所有企业必须思考怎样从传统企业迈向创新型企业,而在这样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创新方式实现战略转型。

在转型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当今大部分国内企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融合创新方式而非原始创新方式达成的。简单来说,融合创新就是企业通过“借力”的方式对已有的原理、方法、技术等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创新。而融合创新在现实中又表现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具有差异化的形式。前者是企业对已有原理、方法、技术等直接进行有机组合,产生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创新的过程。后者是企业在引进市场上较为成熟已形成体系的原理、方法、技术,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对上述内容进行局部改造,以实现在产品、工艺等局部环节的创新,这样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较弱,却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现实情况下的可行选择。

上述具有差异化的融合创新方式,在新知识的生成过程上均体现为知识融合,而知识融合的全过程均包含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等环环相扣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知识融合情境下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演变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类生物性,在不同的创新差异化情境下,知识融合方式在各阶段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而各阶段的有机融合又形成了该种创新方式下特有的知识创造过程,最终体现为不同的知识生态模型。二、知识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知识融合,理论界尚未取得统一认识。国外关于知识融合主流观点有两种,一种定义认为知识融合是从许多分散式网络资源中搜寻、获取有关知识并转换为统一知识,为解决具体领域问题构造有效知识资源;另一种定义认为知识融合是一种服务,该服务对分散信息源的不同信息进行转换、集成和合并生成新的集成知识,同时管理相关信息和技术,所以知识融合最终结果是产生新知识。

国内对知识融合的看法基本沿袭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但多数是在信息论的框架体系内进行研究,如基于知识融合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研究,基于知识融合进行大数据时代知识服务,只有少数文献以知识融合视角研究创新,研究侧重点为多群体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关联问题,如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融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界面开放的创新联盟知识融合机理等。

本文并非单纯探讨知识融合内在机理,也不是纯粹研究现有的知识主体怎样在创新中实现知识融合,而是将研究的侧重点聚焦于采用知识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的不同情境下,在知识创造全过程中各自体现出何种不同的类生物特性。因此,本文的知识融合主要从知识创造的角度探讨知识怎样由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内化为组织内部知识,以形成企业程度不同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全过程。三、融合创新下知识创造的生态过程

本文将融合创新中知识创造理解为一个生态过程,主要体现两方面含义:一是无论采取集成创新抑或消化吸收再创新,其知识融合过程均要比原始创新更依赖于组织外部环境,需要从组织外部环境获取相关知识进行后期加工创造活动;二是在形成组织知识进程中都需要经历知识由碎片到整体、由割裂到完善的全过程,此过程与生物成长经历极为类似,是组织作为一个类生物体时组织思维的形成过程,此过程也关系到企业最终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与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从知识创造的具体过程来看,在知识准备、知识生发、知识扩散三个具体阶段上此生态过程均表现出对应的特点。在知识准备阶段,该生态过程主要体现组织与内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过程。此过程是通过知识载体即企业员工完成的,他们从组织内外部环境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资源,为进行知识创造积累现有的知识,形成知识创造基本灵感。知识准备阶段的知识对组织来说还是碎片化的,并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在知识生发阶段,该生态过程主要体现为灵感具象化为个体知识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经由知识载体对知识创造基本灵感进行组合加工,将其整合成为知识载体所特有的个体知识。知识生发阶段的知识对组织来说已经由碎片知识升华为具有组织内部特定个体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但该知识还没有形成组织思维,不能为组织形成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在知识扩散阶段,该生态过程主要体现个体知识进一步升华为组织知识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作为知识载体的企业员工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传递得以实现,而知识传递则需要借助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场所完成,在知识交流场所中个体知识经过多次交流、共享、互动重构等形式,最终形成组织知识。知识扩散阶段的知识对组织来说已经由内部特定个体才掌握的知识上升为具有整体组织共有知识产权的知识,这种知识形态是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所必然要求的形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将产生关键的影响。四、融合创新差异情境下的知识生态模型

需要指出,知识创造生态过程的三个阶段,知识融合的具体进程体现的知识创造路径,会随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不同产生明显区别,将在下文分别论述。

1.知识准备阶段的知识生态模型异同。在知识准备阶段,企业内部知识载体无论是进行知识集成创新抑或是消化吸收再创新,都不必像原始创新那样,依靠知识载体本身长期知识积淀,在无先例的情况下产生知识创造的基本灵感,而是均可利用现有知识衍生出创造的基本灵感。故此,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产生上述灵感即知识孢子的时候,对外部知识场的依赖均比较强。这种依赖对集成创新而言,主要体现在直接从企业外部引入现存的知识,而且企业内部知识载体对这些知识了解比较系统,对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再创造已有一定成形思路,故此这些知识可以比较容易成为形成知识孢子的依据。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中,从企业外部引入的现有知识往往由于企业内部知识载体对这些知识缺乏透彻理解,而不能直接成为知识载体产生知识孢子的依据,故此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再创造活动,需要经历比集成创新更复杂的后续加工活动。

对内部知识场而言,集成创新对其依赖程度往往弱于原始创新,知识载体在产生知识孢子的时候,只需具有适度的内部知识,知道如何利用引入的外部知识进行后期加工即可,而无需经过内部知识的长期积淀。对消化吸收再创新而言,由于企业内部对引入的外部知识开始时缺乏了解,甚至不知如何对其进行后期利用,导致该种创新情境下知识孢子的产生对内部知识场的依赖极弱,甚至出现完全不依赖内部知识场的情况。

2.知识生发阶段的知识生态模型异同。由于知识孢子表现为分散的知识片断,这种片断对企业来说是割裂的,无法由企业直接加以利用,因此在知识生发阶段知识载体必须先通过某种形式对上述分散的知识片断进行加工,使知识载体形成可供下一阶段进行群体互动交流的系统化的知识载体个体知识体系。无论是在集成创新还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形式下,本阶段进行的知识加工都与原始创新有明显不同,即加工并非采取像原始创新情况下的通过顿悟知识而发生突变的形态进行,而采取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不改变原有知识的实质,只是把分散的原有知识片断通过有序方式进行组合,生成结构上与原有知识有所差别的新型知识体系。因为该种知识体系与形成知识孢子的知识场中的信息并非如同原创知识体系一样具有本质区别,所以如果把原始创新下在此阶段形成的知识载体个体知识体系称为个体原生知识菌株,则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境下由原有知识场信息延伸产生的知识载体个体知识体系就可称为个体衍生知识菌株。而生成个体衍生知识菌株的知识加工方式可称为聚合,其结果是形成企业中带有各个知识载体明显个体特征的衍生性知识体系。

有所差别的是,在集成创新情境下,知识载体对如何利用由外部知识场引入的知识比较了解,因此可采取对外部引入的知识直接聚合的方式进行加工。但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情境下,知识载体缺乏对外部知识场直接引入知识的系统了解,起初并不知道如何对它们加以有效利用,所以在对外部引入知识进行聚合前,必须首先对引入的知识片断加以分析,分析后形成对这些片断的系统感悟,并知道如何对它们加以整理,可将上述过程称为消化。故此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境下,知识生发阶段采取的是先消化再聚合的知识加工方式来形成个体衍生知识菌株。

3.知识扩散阶段的知识生态模型异同。在知识扩散阶段,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创新情境下的知识载体在形成个体衍生知识菌株后,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将自己的知识通过某种中介平台与其他知识载体进行交流。这种交流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外化,是知识载体的个体知识为组织成员共同了解的过程。而交流的中介平台用专业术语表征,可以称为知识交流吧,在企业中可以体现为集体研讨会、学习手册等具体形式。经过多次交流,各个知识载体对原有的个体衍生知识持续进行互动重构并在不同载体间进行反馈以形成组织知识。

集成创新情境下上述个体知识互动重构与反馈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将不同个体衍生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其整合过程相对于原始创新来说,思想碰撞程度会显得稍微和缓,这是由于集成创新中个体衍生知识均与现有知识关系密切,因此无需像原始创新那样必须经过思维激烈碰撞才能产生原创性组织知识。我们将这种系统整合的过程称为塑形,塑形的最终成果,是形成组织内部公认的有形化集成成果,例如集成化产品、工艺等。如果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此阶段发生的是个体衍生知识菌株经过多次塑形过程后,通过杂交改良最终扩散升华为组织衍生知识菌群。消化吸收再创新情境下,鉴于这种创新方式强烈依赖于既存知识,经常体现出在模仿基础上进行管理局部环节创新的特点,故个体知识互动重构与反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个体间局部创新思想的传递,让组织其他成员在局部创新观点上产生共识,不用体现如原始创新般的思维激烈碰撞或如集成创新般的思维系统整合过程。因此,这种创新形式下发生的互动重构与反馈过程可称为渗透。多次渗透的最终结果使知识载体的个体知识趋于同化,形成组织衍生知识体系,可表现为产品、工艺等局部环节的创新。如果用生态学的观点解释,此阶段发生的是个体衍生知识菌株经过渗透过程后,通过复制转录,最终扩散升华为组织衍生知识菌群。

4.两种情境下的知识生态模型。综上所述,可把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种不同情境下,基于知识融合的知识创造过程在三个阶段体现出的不同生态过程,各自归结为如图1、图2所示的两种不同创新情境下的知识生态模型。由这两个知识生态模型可知,它们的知识创造过程都体现出从外部知识场引入知识后知识形态在组织内部完整的变化过程,不管此过程中经历的衍变具体表现形式如何不同,最终组织外部知识都成功融入组织内部,并成为以某种形式展现的组织内部知识,表现为带有组织自身明显特征的创新能力,最终构成了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五、结论

在我国大多数企业采取知识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的大背景下,上述知识生态模型的提出对我们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一方面,这些模型告诉我们,即使都是采用知识融合方式进行创新,但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知识创造的各阶段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之处,企业如何选择关键要看自身实力,实力较弱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比进行集成创新可行性更大。另一方面,从模型中也可看出,在具体知识创造过程中,内外部知识场、知识载体、知识加工方式、知识交流吧、知识外化方式等因素会对最终形成组织知识共同发挥作用,最后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低要受到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这对我们发现提升企业融合创新效果的路径提供了思考的多个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和金生,熊德勇.基于知识发酵的知识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54-58.

知识创新成果篇10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成长动力;创新资源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4-0023-04

创新型城市是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城市,尽管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创新系统理论,但文献检索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英国学者CharlesLandry所著《theCreativeCity》是国外最早研究创新型城市的专著,书中正式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并探讨了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框架。CharlesLandry指出创新型城市必须是具有开放思想、多样化、包容、独立个性、可达到、弹性及有活力的公共空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源于全球化倾向的本地化等特征[1]。

国内的研究要晚于国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指引下,一些城市的政府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设想,并列出了成为创新型城市的时间进度表,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创新型城市”建设热潮;在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国内学者开始重视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国内外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构成要素、评价、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等方面。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视创新型城市形成机理的研究。马池顺、喻金田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并达到一定高度,使得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驱动力;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创新型城市的形成机制[2]。夏天借鉴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提出创新驱动阶段的进入条件,深入研究了创新驱动过程的规律,并就我国城市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战略路径进行了探讨。吴宇军、胡树华等将创新型城市主要分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驱动、开放创新驱动、“两型”示范驱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以及综合创新驱动等六类典型驱动模式[3]。

纵览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理论界对创新型城市成长动力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未有系统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试图从城市创新资源的视角,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内在成长动力机制。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2012年4月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长篇通讯《上海转型发展勇争先》,文中指出上海发展路径在变,紧紧依靠创新驱动,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海市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典范。基于此,本文选择上海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市1995~2010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1996~2011)和《上海科技统计年鉴》(2006~2011)。

2005年欧盟与联合研究中心提出了欧盟总体创新指数(Sii),将指标分为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部分的五大类。谢科范等认为城市创新系统的投入要素分为人力、资本、技术三类,分别选取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R&D投入经费和专利授权量三项指标,将城市创新的产出划分为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和城市环境创新三个层面,并分别选取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三项指标[5]。邵云飞等选取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支出作为城市创新投入指标,选取科技成果数、发明专利申请量、高科技产业总产值作为城市创新产出指标[6]。徐兰、方志耕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成果包括区域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三种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和高技术产业产值[7]。于晓宇、谢富纪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并选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民营企业技工贸总收入、成交技术合同金额等指标衡量城市创新成果[8]。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认为城市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创新知识资源,分别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R&D经费投入、科研机构数、专利授权量四个指标;选取GDp、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创新型城市成长的衡量指标。

结合本文收集的基本数据,选择因子分析、时间序列计量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对GDp、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新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提取公因子,将三个指标整合为创新型城市成长一个变量;然后对计量模型依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模型估计,得到相关回归方程,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深入分析。

二、实证研究

1回归模型构建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不稳定影响模型拟合效果,本文构建了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见式(1)。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数据样本的限制,为了准确检验城市创新资源与创新型城市成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本文把创新型城市成长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创新人力资源与创新型城市成长,创新财力资源与创新型城市成长,创新知识资源与创新型城市成长的VaR模型。采用aiC判断准则,根据VaR模型检验结果,得到最优滞后期数为2。因此,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滞后期选择为2,由此所得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滞后2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中,在12个因果关系检验中,绝大多数不存在因果关系检验,其中只有1条存在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成长与创新财力资源存在因果关系,说明创新型城市的成长能够吸引创新财力资源,有利于集聚创新财力资源。

4.估计结果

基于单位根、协整检验、Grange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将初始回归模型修正后得到式(2)。

5脉冲响应函数

要深入分析创新型城市成长与创新资源相互冲击的动态趋势,需要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创新型城市成长与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知识资源相互之间的脉冲响应曲线图如图1所示。

从图1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创新型城市成长对于自身的标准差新息整体是正向且趋于平稳,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之后略有波动,整体相对平稳;创新型城市成长对创新财力资源的标准差新息在前四期为正向,之后变为负向,说明在短期内,创新型城市成长有利于创新财力资源的积聚;创新型城市成长对创新人力资源的标准差新息在前四期为正向,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第四期之后变为负向,说明创新型城市成长促进了创新人力资源的短期积聚;创新型城市成长对创新知识资源的标准差新息整体趋于收敛,说明创新型城市成长推动创新知识资源积聚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创新财力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标准差新息整体是一个正向的过程,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迅速,在第四期达到最小值,之后逐步上升并趋于平稳,揭示了创新财力资源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城市成长;创新财力资源对于自身的标准差新息在前四期为正向,之后变为负向,尽管逐步上升,但变化幅度较小;创新财力资源对创新人力资源的标准差新息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在第四期之后变为负向,并一直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创新财力资源对创新知识资源的标准差新息整体是一个正向的过程,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步趋于收敛。

创新人力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标准差新息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并趋于收敛,说明创新人力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创新人力资源对创新财力资源的标准差新息整体呈现正向并逐步上升;创新人力资源对自身的标准差新息整体呈现正向螺旋式上升趋势;创新人力资源对创新知识资源的标准差新息整体趋于收敛。

创新知识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标准差新息在第三期呈现正向,且第四期到第六期保持较高值,说明创新知识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推动作用有一定滞后期,在中期达到较高值;创新知识资源对创新财力资源的标准差新息整体呈现负向,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波动幅度较大;创新知识资源对创新人力资源的标准差新息整体呈现负向且下降幅度较大;创新知识资源对自身的标准差新息整体趋于收敛。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采用上海市199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创新型城市内在成长动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创新型城市内在成长动力的来源包括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由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创新物力资源需要经过一次差分变为平稳数据,而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知识资源和创新型城市成长四个变量都是两阶单整,并通过了协整检验。证实了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是创新型城市的内在成长动力来源。(2)创新型城市成长的内在主导驱动力是创新财力资源。由时间序列检验结果可知,创新财力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驱动力超过6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创新知识资源的推动作用超过7%,创新人力资源的驱动作用较为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进一步揭示,创新财力资源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城市成长,创新人力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创新知识资源对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推动作用存在滞后期。(3)创新型城市成长有利于创新资源的积聚。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创新型城市成长与创新财力资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说明伴随着创新型城市的成长,创新财力资源不断积聚。对脉冲响应函数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在短期内,创新型城市成长有利于创新财力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的积聚,而对创新知识资源积聚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加快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确保创新型城市成长的持久动力,提高我国自主创能力,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鉴于目前推动创新型城市成长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创新财力资源、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应该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力度,尤其是通过创新财力资源的不断积聚,加快创新型城市成长进程;我国创新型城市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创新财力资源的不断投入,是驱动创新型成长的最重要因素,而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的驱动作用相对有限,今后应在确保创新财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创新人才和知识的潜力,提升创新人才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的驱动力,优化创新型城市成长的动力结构,确保我国创新型城市的持续、健康、高效成长。

参考文献:

[1]CharlesLandry.theCreativeCity:atoolkitforUrbaninnovators(1stedition)[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sLtd,2000.

[2]马池顺,喻金田.基于创新资源系统的创新型城市成长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2(2):53-55.

[3]吴宇军,胡树华,代晓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化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23-27.

[4]夏天.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24-129.

[5]谢科范,张诗雨,刘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9(1):176-177.

[6]邵云飞,周敏,唐小我.基于中心城市创新辐射的西部自主创新效率研究[J].管理学报,2010(12):1825-1830.

[7]徐兰,方志耕.基于结构方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子系统影响程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162-165.

[8]于晓宇,谢富纪.基于资源要素投入的城市创新体系创新机制[J].系统管理学报,2011(3):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