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十篇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十篇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36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1

一、教育学的学习

教育学是教师按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实施有组织、有教学目的、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教育学在学科上自成体系,它是研究社会教育表象和本质、揭示教育一般规律和特殊性的科学。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中逐步发展、逐步完善起来的。是有目的教育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教育学进行学习和研究,特别是现代社会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学,能不断领悟教育的真谛,可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升华;能获得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站在更高的平台扩展教育教学的视野,并用教育学原理指导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培养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积极向上的理念;能提高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好教育学不但能成为教书育人型教师,更能成为研究型教师,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利用教育学理论,要把高职院校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即教师不但具有较深的理论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胜任生产一线的工作任务。

二、心理学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征,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的成果应用在教育上。可应用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推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如何发展、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具体来讲,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包括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共性和个性、学生的心理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等问题。教育心理学也要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包括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教案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等心理问题,还有师生交往和教与学环节的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在于教师,而教师的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也包括育人素质。教育心理学是育人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学习好教育心理学,能全面地掌握所教学生的心理活动,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起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但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他们希望在这方面胜过别人,得到肯定和尊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强化实训课程的培训和教学。

三、教学法的学习

教学法是学校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要结合国情、校情和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目前适合高职院校教师最常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讲授法。是指教师利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讲解、描绘向学生输送信息、叙述概念、论证定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讲授法的优点在于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而缺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容易受到压抑。

第二,讨论法。讨论法是教师在备课时,把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拟成专题,上课时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阅读教材后进行讨论,并得到正确答案。讨论法的优点是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树立团队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使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其缺点是单位时间内传授的知识内容比较少。

第三,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复地训练规定项目,使之熟能生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在工程技术性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的教师对练习法应格外重视。因为高职院校学生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室、实训基地要反复地对某一技能进行训练,作为“双师型”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方法,利用练习法强化学生们的技能操作。练习法的优点是对学生巩固知识,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起到帮助,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完成任务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其缺点是不能单独使用练习法,必须辅以其他教学法才能进行。

第四,读书法。读书法是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学生阅读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把答案加以补充和完善,通过该教学法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深刻、理解彻底。读书法的优点是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其缺点是书中的难点问题学生不易理解,需教师进一步指导。高职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要采取灵活机动的形式。由于教师的专业、学历、年龄、能力千差万别,学习要尽可能满足多种需求,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如到高等院校进修、参加培训班学习、互相听课、举办专题讲座等。

四、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2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当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信息资源的查询者;教师不仅仅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3]因此,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录像和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信息资源库,建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文字信息资源库、声像信息资源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建立健全评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方式

 

建立健全评价考核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结果,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注重考核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独立表现,又注重小组合作;既注重实践训练,又注重价值体验。笔试题型新颖,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总评=平时考核(40%)+期末考试(60%)的评价方式。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书面作业(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践训练(小组案例谈论、小组学生演示);期末考试指笔试测试,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3

随着体育教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突出“健康”的教育理念,当务之急是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水平,从而提高驾驭新课程标准的能力,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健康知识,使学生在得到身体锻炼的同时,也得到了健康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关注人的内在潜能和发展的无限性。外部条件的作用就在于创设有利条件,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新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现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致力于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这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是相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的教学观对现代中学的体育教学应发挥重要的指导性,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贯强调教师的权威,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重技术、轻理论”的传统教育模式,这大大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调整理论教学与技术教学的比例,彻底抛弃技术教学即为体育教学的片面认识。教师还应把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保护自身健康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作为教师的责任。广泛运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积极引导,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愉快的吸取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课堂中我们教师的角色要配得恰当,对学生要和谐可亲,课堂中多表扬,少批评,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想方设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佳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完满的效果。

2重视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学

中学阶段是形成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的关键时期,师生要经常进行心与心的交谈。沟通是维持师生情感的一条重要纽带。人的心灵大都是善良和纯洁的,而学生的心灵则更是清澈和纯洁的。这里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它强调的是双方“敞开”与“接纳”,是一种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我们应丰富学生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2.1教学内容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教师应结合体育教材内容和教材的特点,向学生介绍所教项目的特点和对健康的作用,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等。如在练习中长跑时,往往会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这是我们常说的“极点”它是中长跑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教师在学生练习中长跑前,应向学生讲明产生“极点”的生理知识,同时教育学生在“极点”出现时要注意加深呼吸,调整呼吸节奏,克服“极点”,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跑完全程。这种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健康理论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只教技术、不教相关理论的传统模式。

2.2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时间:确保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加强健康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把健康理论知识教学列入教学计划,重视健康知识教学;其次要加强教学管理,吧完成健康理论知识教学计划作为教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对未完成健康理论知识教学任务者应追究其责任,以加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使健康理论知识教学从时间上得到保证。另外,要加强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4

(一)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含义

赏识教育指的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肯定,以表扬为师生中主要的沟通方式,由此而进行教学活动。在众多教育工作者之间,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和观点也有所不同。观点之一是认为赏识教育就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交流、做事方式,让学生能够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够有较为优秀的表现。观点之二则是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优点,并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鼓励学生。观点之三则是教师要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不断地发展。虽然教育工作者们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并不完全相同,然而,其公认的一点就是要以学生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中心,通过激励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

(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特征

赏识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观念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赏识教育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语文课是学生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于文化的学习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的语文教育必须是目标明确、计划详细的,也就是要具有系统性,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也就具备了系统性的特点。赏识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语文教学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能够通过特殊的教学方法和突击性的学习来迅速提高知识和能力,语文的教学需要长期的坚持,循序渐进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也就是必须坚持长期性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也就具备了长期性的特点。赏识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语文学科中的知识不仅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学知识,更是传递了前人的思想,另外语文的教学还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具备综合性的特征。

(三)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现代的社会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造成了学生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好,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内向的学生,他们更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需要通过他人的肯定来帮助自己树立起信心。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业中获得更多的表扬,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赏识教育就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在赏识教育这种自由、乐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能够有效地降低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让学生能够更为健康的成长。并且,受到教师赏识教育的影响,学生之间也能够发现他人的优点,相互鼓励,对于学生之间友谊的形成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

赏识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影响: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赞扬,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就感与快乐,更愿意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加强语文课程的学习,形成一种更为良好的思想意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行自我肯定,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教师的赏识会使得学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让学生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教师的赞扬,从而在自己的内心中形成一种约束,抑制自身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也就能够逐渐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赏识教育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信任,在教学中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放松的空间,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赏识教育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且非常复杂,要学好语文课程,不但需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要对语文的学习有强大的兴趣。赏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肯定,也就对于语文的学习更有信心,能够自觉地挖掘语文课程中那些有趣的知识,从而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趣味,学生就能够不断地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地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帮助学生学习好语文课程。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为学生降低学习中的负担,还能够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能够轻松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

(一)坚持语文教学赏识教育的重要原则

1、坚持关爱学生的原则。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效率更高,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语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就是情感的认识、理解和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先对于学生有关爱之情,对于教学工作有热爱之情,才能够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够运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做好教育工作。

2、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赏识教育的一种要素就是要能够认识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赞扬。而每一位学生之间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自然也要有所区别,这种差异并不是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而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优点,通过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让学生能够有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

3、坚持适度教学的原则。

语文的教学中,包含对文化知识的教育,也包含对学生情感思想的教育,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为了尽快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更改教学进度,而是要进行适度的教学。赏识教育更是在适度教学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如果一味地赞扬学生,而未能及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让学生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对于学生的进步反而不利。

4、坚持适时教学的原则。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心理状态会随着不同的时段而有所改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解决,就会积累下来,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状态能够技术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只有把握好最佳的教育时机,赏识教育的作用才能够更上一个层次。

(二)增强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

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首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思想品德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够将自己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这也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前提。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则是依靠学校对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来实现。

2、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要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才能为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不足,也能够发现学生表现优越的地方,从而能够针对学生的情况来实施赏识教育,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运用赏识教育进行语文教学的能力

1、树立赏识教育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现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原本的一些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教育。而赏识教育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实施赏识教育,首先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从内心中形成赏识教育的观念,才能够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践行该教育理念。

2、探索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融入其中。其次,赏识教育要能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实施,对学生的赞扬要有理有据,才能够让学生信服,才能够让学生从肯定中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3、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赏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才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方法都是在引导、辅助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自身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赏识,才能够让赏识教育发挥长期的作用,对学生不断地发挥激励的作用。

(四)完善语文教育评价体系

1、完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体系。

现如今,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主要还是依靠考试的方式,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然而,要想能够真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结果,则应当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学生所取得的进步也作为衡量的标准,这也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必然要求之一。

2、完善学校对教师教育工作能力的考核体系。

对于教师教育工作能力的考核不能只是依靠学生的成绩来反应,更是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才能够进一步保障教师将赏识教育贯彻到底。

(五)教育部门大力支持赏识教育的推行

1、增加赏识教育的宣传与支持力度。

做好赏识教育工作,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与学校的管理人员、领导等其他人员息息相关。因此,做好赏识教育的宣传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并且,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赏识教育的支持力度、从政策、制度、财政等方面,来支持赏识教育的发展,才能够为该教育理念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2、注重教育工作的全面考核评价。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46-02

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师范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师范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考核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心理学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以平和的心理状态进行处理与解决,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诸多高校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体现出注重实践、淡化理论的教学特点,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视角下,各位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有效的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效学生,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材与学科课程的问题。目前我国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注重社会实践。第二,注重理论基础[1]。在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往往是以教育实践为核心,觉得教育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特征与现象皆可以作为教育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一般是以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思想素质、审美技能与个性差异等角度加以组织与实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心理学会容易失去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价值。

在西方教育心理学走进我国学术领域的过程中,我国专业教育心理学者以挖掘本学科的心理特征为目标,走进学术领域中的极端,也就是注重实验探究,淡化教学实践的理论需求,促使我国的教育心理学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相接近。

1.2教学手段与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诸多高校教育心理学科教师主要采用演讲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育心理学涉及的教学内容通常会与构建注意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相关联,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心理学的中心内容,导致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长时间下来会影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脚步[2]。

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评价常常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但是考试卷上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这样,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考试之前努力学习,在考试之后全部忘记,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素养,甚至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失去意义与价值,以致于学生缺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灵活转变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会在某一个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堂的长久发展。总之,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构建策略

2.1整合教育心理学结构框架。所谓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趋势与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主体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涉及到心理特点与发展、一般心理教育、分类学习心理、心理理论教育、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等多个方面。

心理特点与发展教育是指关于皮亚杰、维国斯基等人士的心理發展特征;一般心理教育是指学习动机、学习生理变化机制与学习迁移等内容;分类学习心理是指与创建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手段与学习方式有关的学习内容;心理理论教育是指注重基础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新知识,产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是指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个体的差异、现代先进技术等使用教育。总体而言,教与学两者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中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为教学的有效发展服提供服务[3]。

2.2注重实践训练。教育心理学开设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中心应被理解为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学习品质与培养学习动机的综合学科。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系统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直观性与综合性的活动,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关注知识点的产生与形成,包括高层次的知识学习与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在培养学习动机时,教师可以对真实存在的教学案例进行动机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或者结合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学习,依照学生自我管理的理论提升学生自身价值;在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品德的内在特征,并且组织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经验对社会行为与个体品质进行分析与说明。除此之外,上述的所有内容皆需要依托教育心理学中案例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真正的将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相融合,便于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本质内涵,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创新教学内容。因现今各所高校的教育心理学教材重要研究的是人本主义与构建主义,从学生自身出发,注重学生心理知识的构建,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发展为学材。针对学习心理、心理特点与发展以及品德心理而言,需要体现这三向内容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中心需要以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依据皮亚杰的心理学说对学生的身心进行深入研究[5]。

与此同时,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师应给予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高度重视,善于使用先进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基于多元智能化教学思想与其实际的价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与发展的最佳学习方式。由此,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自身与学习的关系,进而在多个学习领域中加强自身的社会认知,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水平。2.4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思想。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思想需要进行改革,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发展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直接学习,或者为学生创设问题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质疑,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的开展教育心理学教学活动。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实时投影技术、电脑教学一体机技术等,将教学内容与相关案例制成课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赋予课堂生动性与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进而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精细讲述力度,涉及到与教学主题与思想内涵的内容重点强调,促使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2.5小组学习与研究。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需要结合现有的知识与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实践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的走进教育心理学知识的世界,感受到知识世界奥秘。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依据社会行为形成特点,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并思考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教育心理学学习体系,扩展学生知识观,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学生个体需要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探索心理学的世界,再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使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列入在考试成绩中,调动学生平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深度与广度的思维转变能力,促使學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进行改正与完善,丰富学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6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实需求;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09-04

“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计算机可视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表征手段,在2004年martinJ.eppler和Remoa.Burkhard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中正式确定其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可视化是利用图解手段来提高知识的创造、改善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的知识的传播的效果。从狭义上讲,知识可视化是知识在表达的过程中借助的方式和手段,包括思维导图、概念图、认知地图等多种工具。知识可视化从2005年被引入中国后,已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为一种知识传播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是一门基于知识教育的认知性课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包括现实需求、理论基础、效果达成。

一、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背景

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背景,这一现实需求主要包括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特有优势、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的特点等方面。

首先,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给予高度重视。“05”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推动了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

其次,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优势。纽约大学心理学专家JeromeBruner在试验中发现:人们能够记住10%听到的东西,30%读到的东西:但却可以记住80%看到的东西[1]。可见,视觉语言的信息更容易让人接受并记忆。知识可视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其制作工具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知识点又有极强的抽象性,要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感性材料与理性内容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是一种视图化工具,更是一种认知工具[2]。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可将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图形所隐含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创新和转移。同时,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呈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联想与记忆;对于教师而言,知识可视化工具可以辅助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应该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客观的食物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3]教师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阐述形象化,将复杂难懂的语言转化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视觉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

最后,“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信息接受特点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是做人的工作[4]。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受大学生的媒介接受和信息接受特点变化的影响。目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主体,其媒介接受特点和信息接受特点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一方面,“90后”大学生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新媒体有极强的依赖性,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又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互联网的发展所引发的教育技术的变革,电子文档、数据库等,逐渐取代纸质文本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行为、思维方式等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就十分有必要;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特点也不同于以前的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主要靠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活泼性就越发重要。根据心理学“3S”理论大学生接收信息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特点[5],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引起学生对所讲概念、理论、知识点的选择性注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进行选择性理解,再依据个人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方式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记忆。从学生的信息接收过程可见学生所占的重要地位,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疑问,不益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实现。而知识可视化运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重构与创新中,并主动探究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中的存在感,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双向交流性。

二、理论基础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支撑

知识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从能否用符号表达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通常是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图像和数学符号公式加以表达的。显而易见,这类知识容易获取,便于整理和交流。与此相对,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图标或符号明确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由人的认知、情感、信仰、价值等因素构成[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实际上就包括这两类知识,其中概念性、命题性的知识便是显性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所要传达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就归属于隐性知识一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这两类知识的把握,需要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并且这一过程中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佩维奥双重编码理论等。

首先,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夸美纽斯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跟前;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直观教学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运用图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性教具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知识可视化也是通过视觉表征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因此,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用,也应以直观性教学理论为基础。

其次,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梅耶及其同事认为,“教学信息应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6]这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包括三个假设:双重通道、容量有限、主动加工三个假设,并这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见图1)。

从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中包括词语加工和画面加工,对画面的加工主要发生在视觉通道,最后组织成图像模块,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为知识可视化在呈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相关材料时,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同在,学习者能够主动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建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事实上,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启示人们在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一定要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考虑在教学设计之中,并且要将视觉材料与文字材料同时展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言语通道和视觉通道来加工信息。

最后,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是由美国心里学家佩维奥提出的,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两个不用区域的认知处理系统,负责处理不同的信息,其中有语言系统,负责处理语言信息,并将语言信息以字符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的文字储存区;非语言系统负责处理非语言信息,存储在人脑中的图像储存区。双重编码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1)表征性的,语言和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2)调用性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3)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或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激活[7]。运用双重编码理论,将文本内容与图像内容融合,逻辑上相呼应,便能加深对所要传达内容的记忆。双重编码理论启示人们知识可视化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时,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相关知识以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便可以对其中的显性知识包括概念、内涵的理解提供辅助与补充,重要的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隐性知识,包括价值观、信仰等核心内容,运用图解手段呈现,能够降低语言的负荷,激发学生对于信仰、价值观等隐性知识的主动探究,便于整体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知识,促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然,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除上述三种理论支撑外,建构主义理论、香农―韦弗的传播学理论等理论,都为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效果促成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

知识可视化工具本身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在社会方面有助于推动知识在生产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传播;在情感方面,它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图形的意义,有助于从文化情感层面促进知识的创新与迁移;在认知方面,它可以呈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习者记忆、应用新知识[8]。因此,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用的结果也令人们期待。

首先,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单一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图像语言,同时又能够加强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探究图形意义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绘制出自己的可视化图形,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联系,利于整体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知识记忆和创新。例如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学习中制作的思维导图(略),通过这幅思维导图人们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在抗日战争、侵略与反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近现代的探索中,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学生看到这个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整体把握知识,而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图中每个分支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另外,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或手段的总称[9]。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能否达成的关键。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视觉表征手段,包括多种工具,例如,思维导图、认知地图、概念图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可以采用不同的可视化工具进行呈现,这就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讲授、讨论、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从以往以教师“教”为主或以学生“学”为主,向“教与学”并重过度。

最后,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必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这样各个部分的内容才能相互起到协同作用,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恰好能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连接起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形成系统框架,能够将相关知识以一个整体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从所呈现的知识系统中,能够看出各个知识点间层级和脉络关系。知识可视化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并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根据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加以整理,进行连接,并且在组织知识点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突出重点要素,从而使整个内容体系功能得到最好发挥。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加强针对性和主动性,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要素(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着手进行创新和改进,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人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具体分析不同知识可视化工具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1][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霍文利,等,译.北京: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2003:446.

[2]赵慧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

[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9.

[4]施海宁,李梁.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

[5]波斯特・m.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30.

[6][美]梅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3.

[7]pavio,a.(1986).mentalpresentations,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7

(一)教材与课程中存在问题。我国现在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实际服务,其二,偏重研究基础。我国过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大部分以面对教育实际为出发点,认为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规律和现象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心理学的教材通常是从基础知识、技能培养、思品教育、审美水平、个别差异等方面进行组织,这样,实际上教育心理学就失去了其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随着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并且传入我国学术界,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为充分体现其学科的心理学特性并突出本学科的科学特性,走向了学术的另一个极端,即重视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相对忽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使得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接近。

(二)教学方式与评价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演是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长期采用的方式。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中往往要涉及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合作学习与探索、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等主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又常常是教师拼命说,学生拼命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心理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此外,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一直采用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而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对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考查。在此种教学方式下,考试前临时突击,考后全部忘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没有提升作用,对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极大的阻碍。

二、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和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学习理论与教学、教学心理与教师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是阐述维果斯基、皮亚杰、柯尔伯斯等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一般学习心理”涉及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迁移、学生的生理机制等问题;“分类学习心理”会涉及到建构知识体系、学习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促进以上方面的条件;“学习理论与教学”部分主要是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压缩旧理论的部分,突出新的理论和观点;“教学心理与教师”主要涉及到教学的设计、个别差异、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学习与教学心理在整体上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在结构上,课程互为一体。

(二)重视实践操作。解决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目标。所以,教育心理学的主题应该是问题解决、学习态度、知识学习、动机激发、态度与品德等内容。例如,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能通过组织系列直观、概括的活动能将简单的知识有效地掌握,也要对知识如何整合、概念如何产生等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对高级知识、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放在一定的高度。在“动机激发”中,对如何运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发是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例如,根据成败归因论组织进行归因训练,根据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在“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品德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要对社会规范对个人品德内化的过程和相关的理论进行相关的说明。此外,以上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有教育实际案例的支撑,编写相关的思考题、案例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真正具备实践的基础,对理论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三)更新教学内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向为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知识自主建构中的作用,在强调“教材”的同时,也要成为“学材”。对于“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必须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对以皮亚杰等为代表的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含义做充分的说明和阐释。同时,需要全面了解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方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介绍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之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在个别差异的部分,需要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学习方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学生”和“学习”,从而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达到不一样的水平。

(四)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改革。将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涉及到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时,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质疑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课堂的教授应该倾向于精讲,对有关主题的内涵和逻辑的联系要有重点地突出,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五)小组合作探讨与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且运用知识,例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社会规范的内化等问题的探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讨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结果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个体要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独立的探讨,进而对相关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学生之间可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每人就相关主题的看法的观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合理的培养。教师的最后总结和概括,保证相关主体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8

语言文字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工具,也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就语文学科来说,基本属性应当是工具性,同时兼具思想性、人文性等其他性质。高职院校设置语文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带动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等,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有效运用奠定基础。然而,在片面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功利化育人倾向的影响下,不少高职院校不再开设语文课程,即使少数高职院校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点缀”开设了该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三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缺少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课堂设计缺少有效的语文训练;三是教学主题只有“人文”,没有“语文”。换句话说,高职语文教育只注重了教育的宽度,而缺乏学科的深度。

一、高职语文应在教育的宽度和学科的深度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大多数学习材料是借助言语呈现出来的。”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讨论学习的准备条件时,非常重视学习者的语文能力,因为它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构成。然而,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准备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整体偏低,约有60%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积累起必要的语文知识,没有形成必要的语文基础能力,具体表现为识字总量不足、词语掌握有限、句意理解困难,等等。语文能力低下导致的学习障碍,必定对学生适应职业教育产生直接影响,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理解不力、接受吃力、学习进度慢、学习质量差等特点,最终限制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水平。因此,高职语文教育应该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准备不足的特点,以语文能力为本位设计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注重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支持读写听说能力所必须的陈述性知识,通过读写听说技能训练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在高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忽视学科的深度,而应该在教育的宽度和学科的深度本文由收集整理之间寻求一种恰当的平衡。

二、高职语文应具备教育的宽度和学科的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学科的知识有两个来源,一是教材,二是教师。教材上的学科知识是一次性、平面化形式呈现的,不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情境而变化。综观现行高职语文教材,在形式上大多以主题单元来组织篇目,如以“职业道德”、“亲情友情”、“生命礼赞”、“亲近自然”等人文话题编排教学单元。但是,把单元的着眼点放在人文话题上,必然无法顾及语文因素之间的联系,忽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淡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目标,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去知识化”倾向,只随文讲授所谓的“人文性”,忽视语文的知识训练。

但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试想,对于一个缺乏听、说、读、写基本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人来说,无论言语作品具有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都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学生感悟不了,也感悟不到。恰恰相反,要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感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仍然必不可少。因此,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一定要占据语文教育的中心地位。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师对学科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针对教材的不足进行补充,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所提供的学科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多重演绎,使高职语文教育既具备教育的宽度,又有学科的深度。

三、建立从语文学科性质为出发点,以语言教学为核心任务的学科理论

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思想教育、人文教育都应以语文知识教育为基础和核心,随着语言教学的进行而展开,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其他教育都与语文知识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语言教学提供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艺术形式和知识内容,并具有各自的教学任务。因此,高职语文教育应该处理好主从关系,在基本任务语言教学的带动下,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训练、思维训练和人文教育等。也就是说,高职语文教育必须在具备一定学科深度的基础上再谋求教育的宽度,要建立从语文学科性质为出发点,以语言教学为核心任务的学科理论。

四、提升高职语文教师素质和修养的措施

从教学实践看,学科知识的深度和教育的宽度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因此,为了加强高职语文教育的学科深度,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业务进修着重学语言。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自己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才能发挥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示范和答疑解惑的主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强化对学科知识的深刻认识,摈弃语文教育“去知识化”的泛人文主义倾向,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和业务水平,成为语言文字的爱好者,读写听说的能手,进而成为语言教学的“设计师”,学生语文学习的“辅导员”,乃至名副其实的语文教育专家。

2.备课着重备语言。无论是各自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重点都应该是文本的语言文字或与其有关的内容,如每个字的读音、每个词句的理解,等等。要着重研究作为语言学习载体和媒介的文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重点、特点和难点。高职语文教材的选文一般比较长,备课时除了要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的脉络,可以把备课重点放到语言最精彩的重点段和精华段去,对这些段逐字逐句加以体会和分析,为讲课做好准备。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9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因此,教师在研究怎样教的同时,也应注意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指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由教师的指导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课、阅读、社会实践获得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知识。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的过程。一、加强学生学法指导是夯实基础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要想学好初中政治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和理论来源。忽视基础知识,学生能力的培养最终只能落空。中考以考查能力为主,但能力来源于对基础知识扎实、灵活、熟练的掌握。试题的形式万变不离其宗,最后都要回归到教材的基础知识。因此,对教材中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只有通过理解记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自如,才能对某些社会现象或时政热点进行说理、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储存、运用能力,不但做到理解透彻,还要能融会贯通相关知识。因此,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政治学科学习的首要问题。如何让学生学好并能熟练掌握知识?那就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试能力、自身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介绍几种阅读方法。

1、根据问题阅读,即教师依据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先列出简明易懂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因为目的性明确,所以学生容易抓住概念,理解观点,达到熟悉教材,初步培养了其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每节课上课前先要出示“自学指导”,用5—8分钟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并用笔把答案标出来。

2、粗读抓纲要。先粗略地通读教材一遍,这是一种较快速度的翻阅法,它要求学生先看一下要学新框题的标题,然后看一下这一框在哪一课、哪一节。从整体上把握本框的位置,提纲式地把握每一课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做到“心中有书”,如:(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三框分别是:自信是什么——自信的作用——怎样培养自信。层层递进,一条主干清晰明了。

3、细读通基本。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点、线、勾、圈等记号划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及关键词。理出基本知识结构。能够比较、联想本框题新的概念、观念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中,在这一步中,还要边逐段看书边把自己认为有必要标下来的用铅笔(注意不要用钢笔或圆珠笔以便改动)标出来,弄清每个问题如何提出,怎样分析,怎样解决,从哪些方面论证。对于论点与论据的内在联系,弄不清的留待听课时解决。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进行教学时,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也就无所谓教育了。但是,任何受教育者都不仅有受动性,而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还有主动性。任何教育要求都必须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他才能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关键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掌握前沿的科学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的步伐,成为现代化人才。二、加强学生指导都是实现教育神圣职责的需要。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一样。有的学习轻松,效果很好,有的学习感到很困难,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基础有差别以外,学习方法的差异是重要的原因。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指导。但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对学习方法的理解上存在偏差,重视得不够。为了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老师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习方法的指导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由于在学校没有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到了工作岗位以后,不会继续学习,不能掌握现代知识,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给工作和个人的继续发展都造成了损失与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教师自己的作用。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实现教会学生自己会学习,成为学生习的主人,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成为学习的主人,逐渐脱离教师这一母体,成为真正可以独立学习的人。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改革,必然要求教学也随之进行改革,只有教材的改革,没有教学的改革,整个思想政治课的改革终将走向失败。教学的改革,如果还是沿用原有的老一套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方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教师的教,做为学生自觉的学,这才是思想政治的未来希望,也是改革的成功所在。这是因为:1、加强学法指导,是现代先进的教育学思想。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是具有充分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自主人”。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这就意味着学生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他能以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用以发展自己的身心。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作为一个个的人的自身需要。在指导学生学习的问题上,当代教育家有许多论述。心理学家赫伯特?格乔伊提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他因此大力提倡发现法。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主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主张:“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他主张“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提倡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2、加强学法指导,是现代先进的心理学思想。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尚未成熟,是发展中的人,在身心等方面都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系列的心理关系,而且各种心理联系同时又必然是双向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方面说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个人的需要、愿望和尊严;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有不同的心理要求。教师应注意这一点,首先要尊重学生,尽量使他们的合理需要得到正当的满足。然后,珍惜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讥笑他们,要发挥他们作为人在不同阶段的特性及长处,引导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成独立思想、独立学习、独立人格的人。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篇10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15-04

一、教师的职业特征

教师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职业具有独立的创造性。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教师职业相比其他职业,更需具有“敬业奉献,终身学习”的职业信念。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教师在行为上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处处成为爱国守法的道德楷模。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特征

“专业性职业”其功能主义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专业性职业是承担重大社会职能的职业;②行使这一职能需要高度的知识能力;③这种能力是在一个并非完全是日常性,而且是充满需要处理的新问题和形势的环境下行使的;④尽管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很重要,但是这种传授型知识不足于满足专业需求,实践者还必须吸收一批系统性知识;⑤获得这些知识和发展专业能力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高等教育;⑥这一教育和训练的阶段还包括专业价值的社会化过程;⑦这些价值倾向以优先考虑顾主的利益为中心,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体现在伦理守则中;⑧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是在非日常的条件下行使的,因此,对于相应的实践拥有进行自主判断的自由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至为重要;⑨由于专业实践是如此专门化,有组织的专业性职业应该在相关公共政策的形成上拥有强大的发言权,在行使专业责任方面拥有很大程度的控制,在与国家的关系上享有高度的自;⑩长期的训练、责任和顾主中心必然获得高度声誉和高水平报酬。

三、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

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个性特点、时代特点、教育特点。

目前,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人文取向上没有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学校不会明确倡导人文性。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从社会的角度来阐释对人的培养要求的,更多地认为人的发展应该为社会服务,我们培养的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的教育目标同样缺乏人文性。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被塑造成了“晶格化”的人。人的个性特点被定格在既定的“晶格”中,教育就是按照具体的指标式造就人。

同样,不同学科教师在认知取向上也没有明显差异。教师普遍认同课程应该服从于学科知识内容,以达到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由此导致教师在知识发展、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认识取向上没有显著差异。教师的工作就是在既定课程框架下将课本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至于知识形成的过程性、知识运用的社会性等无关教育,社会实践技等往往被认为是社会自然生成的,更是与教师无关。

在社会价值取向上,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师受学历影响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专科以下学历教师的社会价值取向不明显,本专科学历教师比较关注教学实际的操作能力,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普遍强调科学研究的能力。加之小学教师没有升学考试的严格要求,对教学的设计比较宽松、自由,而中学教育评价的重心仍然是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因此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在社会价值取向上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交将其视为个人的“教育成就”。

四、教师教育的目标

教师教育必须基于教师职业,从职业规划出发,从职业发展出发,探索专业化教师教育的过程。要确立“学生为本”、“实践导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的目标,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僵化、教条式的单一教学方式。教师教育应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体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体现在: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专业化;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教育实践与管理的专业化。为此,教师教育目标应该从五方面入手:

1.教师职业的道德。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教师[2008]2号)中关于教师职业的道德提出五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教育思想与理论的专业化。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即认识教育事物,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例如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对学生的认识了解;具有预见功能,即超越现实、前瞻未来,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功能,即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引导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评价功能,即对教育的质量、效率和效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具有调控功能,即调节和控制教育者的活动和行为;具有反思功能,即促进教育者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

专业化教师要了解世界教育思想与思潮,深刻认识它们在国家社会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意义,能运用教育思想与理论,了解探索学生的成长规律。

3.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化。知识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经过进一步的练习,达到定型化、自动化的程度便成了技巧。

专业化教师要具备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知识的能力。专业化教师对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要对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需要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与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社会、人类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式,需要掌握该学科所提供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

4.教育实践与管理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一部分知识往往带有个人色彩,是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也可以称为经验性的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更需要明晰的教育思想来贯穿。

5.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专业精神,进而提升教学的成效,获得教师专业的成长过程。

专业化教师需要有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教师不管是为了自身职业的发展也好,还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好,都要制定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与发展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自身主动的学习与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五、教师教育的框架

教师教育的标准详细描述了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它涉及到教师的职能,因此涉及到教师的能力、技能和观念。利用这些职能教师能胜任职业要求。从这些努力获得的职能中可以得出所有的职前培养和职业实习的要求。

1.教师教育能力。教师教育的功能必须围绕教师教育能力的要求展开。教师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本领和个性心理特征。教师教育能力总是和教师个人完成一定教育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教育活动既不能表现教师的教育能力,也不能发展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师教育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率。

教师教育能力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为此教育能力可分为:

教育教学能力:针对所有的教师基础且重要的要求。包括:终身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设计计划能力、过程反思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

学科专业能力:依据教师个体所任教的学科、专业以及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完成特定职责和职能的综合素质。

2.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目标、结构、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过程、评价)。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在于:

从教育内容出发,强调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注重精确的学科知识传递。

从教育研究出发,强调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既是研究员又是教师职业从业者。

从教育实践出发,强调教师应将教育技能和教育内容结合,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教师能熟练地执行教学工作。

从教师发展出发,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能获得个人发展机会,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培养教师个人心理发展,通过教师的个人修养、人格魅力、价值取向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

从社会需求出发,强调教育改造社会的功能,理想中的教师是具有反省能力和批判精神的。

3.教师教育内容。教师教育内容应更贴近教育实践,将教师视为: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应根据教育科学知识安排计划、组织活动、反思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个体的评语和系统的评价实施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将学校教学和学校生活联系起来。教师与社区、家长必须相互沟通,共同寻找制定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在教学中熟练、公正而有责任感地从事评价和咨询任务。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心理和诊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不断地开发和运用自身的能力,在从教过程中能获得新的发展与新的学科知识,形成发展性的教师教育内容。

教师应参与学校发展,营造并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也是教师教育的内容之一。

4.教师教育形式。教师教育模式应明确教师教育的定位,优化整合教师教育环境,坚持以教师职业专业化为导向。根据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坚持“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提高相衔接”的稳定、易操作、重实效的教师教育模式。

发挥学校办学主体功能,依托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技术支撑,建立“操作――理论”相结合的校本培训;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社会和教育联合体的合作支撑,建立“个体――群体”相结合的自研培训;发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保障与服务功能,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等院校学术支撑,建立“理论――操作”相结合的集中培训。

5.教师教育课程框架。从教师教育能力框架可见:师范院校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在教育核心能力,而教育核心能力部分涉及学科专业能力;综合性高等院校专业课程集中体现在专业核心能力,而专业核心能力也部分涉及教育教学能力;由于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高等院校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体系,所以师范院校的教育核心能力课程与综合性高等院校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是否有所重叠,则要视各个院校的具体课程而定。

“操作――理论”相结合的校本培训重点是发挥学校办学主体功能,依托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技术支撑,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即图表中的①。本块课程分为德育教育、德育研修和人文研修三大类。

“个体――群体”相结合的自研培训重点是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依托社会和教育联合体的合作支撑,实施教育教学能力与学科专业能力的交叉部分培训,重点是②。本块课程分为教育学术课程和学科前沿两大类。

“理论――操作”相结合的集中培训重点是要发挥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保障与服务功能,依托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高等院校学术支撑,实施学科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即图表中的③。本块课程分为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发展趋势两大类。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缺乏明确的课程,要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从专业化教师要求的知识结构出发,改革课程设置。

(1)教育教学课程,把握教育规律的形成路径,学会教学策略的筛选使用,构建以“实用性+开放性+人文性”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课程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强化学科渗透。

(2)注重学科发展,建立学科发展的逻辑关系,强化学科主干课程,拓展学科延伸课程,增加专业必修课程,形成结构精、覆盖广的教师教育框架。

(3)加强实践课程,教育实践知识的获得有赖于教育实践,要转变教育实践程式化的观念,扩大教育实习范围,提升教学实践的内容,实施教育实践模式的多样化。

6.教师教育评价。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途径。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理念,开设既符合我国教育现实的、面向未来的相关课程,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师教育课程评价机制,使教师教育达到实际的效果。

教师教育的评价分为实施者评价、教师评价、管理者评价。

实施者评价是指实施教师教育的培训者对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评价,包括课程的切入、实施的过程(包括各个节点的关联)、评价的呈现等。

教师评价是指接受教师教育的受训者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之后对学校效能的评价,包括学习中参与的课程性、接受的难易性、效果的易见性、发展的认同性等。

管理者的评价是指学校管理者以及学校的上级部门对教师教育成果的认可,集中反映在学校办学的效能、国家政策的执行、学生学业的成果、社会效益的体现等。

教师专业化职业发展的核心是实践,教师的实践就是他们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交互活动中实现教育意义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是简单的教师教育就能解决的,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性,教师教育只有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显现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