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55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1

摘要体育赛事旅游正在迅速发展,然而该领域的研究还远远没跟上实际发展的脚步。从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上看,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概念比较混乱。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旅游业发展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近年来,旅游业渐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方式的不断创新,单纯的重复性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各国正不断寻求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点,使旅游业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国务院2009年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加速旅游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成为新亮点,各大城市逐渐有意识地争夺各项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权,利用赛事发展体育旅游。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柳州F1摩托艇世锦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

二、体育赛事旅游相关概念界定

(一)体育赛事

陈松(2006)在《体育赛事旅游研究》中提出,“体育赛事是指事先经过策划,在一定时间、地域所发生的有组织的一定规模的运动竞赛”。从规模、影响等角度的不同,体育赛事可以分为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性体育赛事、社区体育赛事。

(二)大型体育赛事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规模、知名度及影响均较大的全球或洲际性赛事。其中的“大型”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赛事的规模庞大;二是指赛事的影响巨大。大型体育赛事按比赛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性赛事与单项体育赛事。前者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后者如世界杯足球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

(三)体育赛事旅游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体育赛事旅游”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界定,但从现有资料可知体育赛事旅游是属于体育旅游框架下的一种旅游形式。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的宋书楠(2002)曾经提出:赛事旅游是组织到异地参与或观看比赛而引发的旅游活动。学者戴光全、杨丽娟(2005)等认为,“体育赛事旅游是以体育赛事为基础产生的旅游活动,它是指旅游者从异地进入体育赛事举办地而进行的所有来旅游活动的过程。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旅游的吸引物,是其产生的根本基础”。

借鉴不同专家和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体育赛事旅游可以界定为: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到赛事举办地参与或观赏体育赛事、进行体育文化交流、城市旅游景点观光、游览、休闲及购物等活动的各种现象关系的总和。

三、国内外体育赛事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体育赛事最初兴起于19世纪初,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地盛行诸多民间赛事。到了20世纪,随着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先后涌现,举办地开始利用赛事吸引游客前来观看并在当地进行短时间的游览,至此体育和旅游初步结合。由于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游客、繁荣经济,到了20世纪末,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积极申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以此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例如,1991年英国的谢菲尔德举行了第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期间加大城市形象宣传的力度,赛后利用场馆发展会展旅游,一座满目疮痍的重工业城市通过这项赛事华丽转身成为朝气蓬勃的旅游城市。澳大利亚在1993年至1997年间举行了一系列的旅游专题活动,并率先发起“体育旅游年”的口号,更是通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成果地打造旅游品牌,扩大了澳大利亚的入境旅游市场。

在1921年时,《体育社会学》杂志第一次提到了“体育旅游”一词。到1996年,mr.anthony发表了最早研究体育与旅游的关系的论文――《体育与旅游》,它是体育旅游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到了20世纪末,相继出现“休闲体育旅游”“生态体育旅游”以及“体育赛事旅游”等概念,部分学者开始将“体育赛事旅游”归于体育旅游框架下进行研究,而后不断有关于体育赛事对举办地影响的文献涌现。

我国拥有丰富的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为发展体育赛事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近几年才开始将体育赛事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而且对于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也比较晚。从这个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和质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萌芽阶段,国内学者逐渐进入体育旅游的研究,学者们提出了“体育旅游”的概念、内容和特征;2001年至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2001年的“中国体育健身游”旅游口号的提出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诸多城市开始争夺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权,采取相关措施打造城市旅游形象。学者们也开始积极的投身于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中,将体育赛事和旅游结合起来,提出与“体育赛事旅游”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体育赛事对举办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属于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范畴,而体育赛事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相关概念和理论在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一部分学者将其归属于体育旅游研究的领域,一部分学者又将其归属于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范畴,所以概念体系比较混乱。不光有诸如“体育旅游”“体育赛事旅游”“事件及事件旅游”以及“体育休闲旅游”等繁杂和零乱的概念划分,对同一个概念也有不同定义。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2

一、“编网”现象

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对平媒的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体育赛事报道竞争中,新媒体投入最大也最有实效的战役领地就是重大体育赛事。重大赛事的关注度高,热点、焦点新闻集中,知名网站体育栏目与专业体育网站往往是立体作战,从视频直播、录音到文字直播、场内外明星访谈、热点追踪乃至观众气氛渲染无所不有,各种资讯在第一时间以快、多、杂、乱的状态出现。

平媒对重大赛事的报道也会派出以文字记者为主的采访团队,但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抢新闻的是网络文字记者,他们边采访边敲打电脑,抢速度抢时间进行“直播”或尽早在网上传播新闻,而平媒的文字记者则显得无所事事,很多人甚至连赛场或新闻会都不去,因为回到宾馆打开电脑各种资讯应有尽有,各取所需地剪贴“抄网”就行。

平媒没有派出记者时,则是编辑直接“编网”,对网上的资讯或剪贴修改成单条消息,或按“策划”编成一组“深度”报道。

二、“编网”不具备新闻的生命力

真实与新鲜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所谓“新闻姓新”、“新闻只有24小时生命”,通俗地涵盖了新鲜的定义与实质。

“编网”是在传播已被网媒详尽传播过了的新闻,在“嚼别人嚼过的馍”。从时效上看,平媒的体育报道见诸报端时,最快的已是隔夜新闻,慢的则是隔两天新闻。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是,当平媒刚报出24小时前的比赛结果或事件时,这24小时内网媒已不断刷新了大量的后续新闻与深度报道。

比如,欧洲足球联赛,比赛常常在北京时间23时开始,比赛需要2个小时,而平媒受限于截稿时间,等不到比赛的结果,无法在第二天见诸报端,只能在第二天的23时前“编网”发稿,到第三天见报。平媒报出两天前的比赛结果时,球迷或看了直播,或连续在网上浏览了比赛大量的后续新闻,对已过时的平媒消息怎么会有兴趣阅读?

由于“编网”已失去了新闻的新鲜性,失去读者、失去有效传播也就成为必然。

三、“编网”沦为猎奇竞争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平媒尽管清楚在热点赛事与事件的报道上早已在网媒的冲击下失去了竞争力,但是平媒之间仍热衷于在“编网”中进行猎奇竞争,这种竞争已发展到杂志化、视觉化,远离了内容为王的新闻境界。

平媒对热点赛事的报道,已越来越多地使用大图片与厚题薄文。选用一张主图片,占据三分之一甚至半个版,追求视觉的冲击力。平媒之间竞争的是谁采用的图片动感更强、视觉冲击力更大,或是谁的标题更离奇、更耸人听闻。

厚题薄文已是一个普遍的“编网”报道方式,一条三四百字的消息,采用三四行标题和大字号,占用的版面甚至大于消息内容。

比如,2012年2月,华裔球星林书豪在美国nBa突然成名,成为电视与网媒的热点追踪报道对象。平媒跟风连续“编网”报道林书豪,某家报纸刊发一条300余字的消息,却使用了五行标题:

10天前,我们叫他华英雄

5天前,我们叫他林疯子

昨天起,我们叫他零输豪

就连我们男总编也拜倒在他的蓝白裤下

阿豪求私聊,求交往,求各种……

这样的标题不仅远离了新闻标题的基本规则,用词与意境也俗不可耐。

采用大图片与厚题薄文,是“编网”中的无奈之举,因为见报时的新闻内容早已为读者从网媒不断刷新的密集报道中获知,“新闻已成旧闻”,记者与编辑都清楚多写无益,只得在图片与标题上进行猎奇式的求新求变,以吸人眼球。

四、“编网”源自陈旧的体育报道概念

十年前,全国知名体育专业报纸多达十余家,其中有2家发行量近百万。近年网媒在热点赛事中迅猛崛起后,专业报被迫进行“编网”报道,迅速被市场抛弃。发行量的急剧萎缩与巨大亏损,使得专业体育报纷纷倒闭,如今仅剩2家坚持着惨淡经营。

各类日报中,体育报道因依附着平媒的生存而继续存在,但体育版因为“编网”而成为绝大多数读者一翻而过的版面,许多日报已开始大幅减少体育版面,因为不愿浪费宝贵的版面资源。

专业体育报因“编网”而失去读者无法生存,日报的体育报道为什么仍在坚持“编网”?

1984年我国恢复奥运席位首次参加奥运会后,体育报道开始大热,那时的报道概念以“夺金扬国威”为主。约十年后,体育报道的概念演变为还原体育竞赛的本质,日报的体育版面成为读者的轻松阅读版块。热点赛事、焦点事件与体育明星动态,成为读者关注的重点,体育报道自然围绕这些话题进行采编。

网媒崛起后,平媒体育报道的概念与理念并未改变,只能进行“编网”报道。平媒要走出“编网”泥潭,必须在体育报道的概念与理念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五、更新体育新闻理念,走出“编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体育在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上的地位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职业化的竞技体育已不再是体育的主导。

北京奥运会后,党中央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方针,各省市也做出了建设体育强省的部署。体育强国的建设由发展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大支柱所构建。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体育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新闻的概念已不再仅仅是职业竞技,更不局限于热点赛事,那么体育报道的概念同样要与时代同步拓展。日报大多为地方性媒体,新闻报道也以当地新闻为主体。当地的体育读者不仅关注世界性全国性的热点赛事,同样也很关注本地的体育新闻。

网媒再强大,它的触角也无法伸展到各省市当地的体育新闻中,当地平媒对当地体育新闻的报道,便成为读者获取其信息的主要渠道。

有些日报已开始加重对当地体育新闻的报道。比如,湖北有家平媒,在大赛中侧重报道本地球员,在日常报道中尝试着报道当地草根体育,比如民间的足球赛、市民的冬泳队、体育产业的兴起与困难等等。据调查,这些报道均能吸引读者“关注身边的事”,为读者津津乐道。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3

关键词:体育报道战争隐喻修辞研究

体育报道中运用战争隐喻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些体育报道将体育竞赛比喻成人类战争。比如有这样的体育报道标题:《不筑铁桶阵何谈闪电战,热火距离完美究竟差多远?》(《体坛周报》)、《骑士替补席折损大将,穆恩至少将休战三周》(eSpnStaR中文网)、《中国冬奥军团低调难掩强势》(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直击:阿联鏖战12分钟暂休息,太空易替身上演重扣》(新浪体育)、《霸气十足遇强更强,天津女排主场兵不血刃胜江苏》(北方网)、《火箭溃不成军麦迪偷着乐,惨败却成新三号复出良机》(商都体育)、《费德勒打得哈斯举手投降》(《新京报》)等。

经初步统计,在体育报道新闻语言表达中战争隐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几乎贯穿于体育比赛的全过程,如:某场体育比赛就是某个战役或战斗,被称为世纪决战、德比之战、闪电战、保卫战;教练就是指挥官,被称为名帅、少帅、主帅、掌门人,上任叫挂帅,解职叫罢免兵权、走马换帅;队员就是将和兵,被称为大将、、射手、杀手、狙击手;整个运动队就是部队,被称为军团、战车、战舰、战船;赛前准备叫做“备战”;比赛开始被称为开战、揭开战幕、燃起烽火、交战、交火;比赛过程被称为宣战、挑战、迎战、鏖战、激战、混战、偷袭、复仇、伏击、歼灭、血洗、绝杀、厮杀、短兵相接、一剑封喉、排兵布阵、单刀直入、防守反击等;比赛获胜犹如战争胜利,被称为战胜、击败、力克、轻取、旗开得胜、兵不血刃;比赛失利犹如战争失败,被称为不敌、败北、全军覆没、溃不成军、俯首称臣、举手投降等。

更有甚者如199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英格兰队与德国队相遇,英国小报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语言来报道这场比赛,出现了这样的言辞:“我们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些德国鬼子。”又如2004年8月15日,有两家市级报纸在报道奥运会我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小组赛比赛结果时,使用的标题分别是《外封内堵,整死韩国》、《双截棍困死韩国》。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生成过程

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隐喻又称暗喻。1980年美国的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weLiveBy)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根据他们的观点,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抽象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domain即本体)。通过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①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②隐喻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常规的隐喻映合关系应该在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得到表征,存储在语义记忆中。③传统的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和文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现象,里面还包含着一种人们赖以思考、表达甚至行动的思维方式。当读者在体育报道中看到战争隐喻时,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联想,将喻体和本体的特征联系起来并在大脑思维中形成一种映合关系,产生认知欲求和阅读欲望。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已知事物的经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而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其精华正是将所熟知与未知的概念作一对照。事物间的相似性(常规性的或创造性的)是建立起这种概念间联系的基础,有助于读者扩展认知范围。理解隐喻之喻体和本体特征相似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或认知范围的互动过程,源领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源领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具有单向性、放射性、不确定性的特点,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经验去理解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范畴。④“隐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思维和推理的过程。其中语言是第二位的,两域间的映射是第一位的。通过映射,我们可以运用源领域的语言和推理的形式结构来构建目标域中的概念。”⑤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生成过程。战争的概念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认知之中,人们对战争、冲突、争斗的特征已经形成了一种有形的熟知的认知模式。体育报道语言把战争作为体育竞赛的喻体正是抓住了体育竞赛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特征:都有矛盾对立的双方,且有强烈的时空争夺概念并以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都有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程,且都充满激烈的情感并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结果都存在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且具有功利性和排他性;背后都有斗争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在战争隐喻生成过程中,战争概念系统组成输入空间a,体育竞赛概念系统组成输入空间b,两个空间共有的元素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c。以类属空间c为制约,a、b内的共有元素通过跨空间映射建立起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元素连同一些战争概念特有的元素和体育竞赛概念有的元素被投射进合成空间d。合成空间d里的所有元素并非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层结构合成体育竞赛和战争都不具有的新结构――隐喻概念e,最后隐喻得以实现。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运用的功能

语言学功能。报道语言中使用战争的词语可以使文字更简洁生动,更有吸引力,增强形象性。读者对于战争专用词汇较为熟悉,而对体育竞赛的专业术语比较陌生,用战争专用词汇来形象地描述体育竞赛可以加深人们对赛事的理解和领悟,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体育比赛具有休闲娱乐的性质。

美学功能。报道语言中使用战争的词语可以增加体育报道的可读性,使行文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上文“《费德勒打得哈斯举手投降》(《新京报》)”的例子,语言生动形象,如果去掉标题中的隐喻词语改成一般的词语,那么体育报道就丧失了可读性,显得枯燥乏味。

社会学功能。关于隐喻运用的社会学功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关于战争的概念能够引发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关注,但是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如在我们的一些体育报道中,《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⑥等标题,给人一种血腥和仇恨的感觉,如果我们是失败的一方,看了这些标题恐怕也不会无动于衷,而会产生厌恶感和仇恨感。体育比赛不仅是各国力量的对抗,更是一种文化和友谊的交流,如果过度使用战争的词语,这种隐喻就会慢慢控制人们的思维,极易造成“体育就是暴力”的错觉,或至少给这种错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大众理性思考机能的退化,从而不同程度地诱发人性本能中的攻击性。

结语

战争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体育报道之中,报道者和阅读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地借用战争的概念来思考、谈论体育赛事。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运用的实质是将战争中的参与实体、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战争的特征以及关于战争的知识映射到体育报道的语言中。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的运用具有语言学功能、美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注释:

①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②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Gibbs,Jr.,R.w.takingmetaphoroutofourheadsandputtingitintotheculturalworldinR.w.GibbsJr.&G.J.Steeneds.metaphorinCognitiveLinguistic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9.

④macCormac,e.R.(eds.)aCognitivetheoryofmetaphor.Cam-bridge,ma/London:mitpress,1985.

⑤Lakoff,George.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ina.ortony,ed.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

⑥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新闻知识》,2006(3)。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4

摘要:适应体育概念的形成与矫正治疗、运动康复、残疾人体育等有着深远的渊源,它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长期以来中国适应体育实践领域相关概念的使用混乱并缺乏科学性。从概念的角度讲,与其它概念相比,“适应体育”是相对科学和准确的,能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该体育现象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无论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领域,建议统一采用“适应体育”的概念。

关键词:适应体育;概念辨析;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91-04

thenecessityofDefinitionandapplicationoftheConceptofadaptingSport

LUYan1,HanSong2,ZHenGShou-ji3

(1.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2.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3.taiwanCultureUniversity)

abstract:theconceptformationofadaptingsporthasprofoundoriginwiththeorthodontictreatment,exerciserehabilitationanddisabilitysport.ithasconstantlybeenenrichedwiththedevelopmentofresearchesontheoryandpractice.inChina,theconceptsusedinthepracticeofadaptingsportfieldareinchaosandlackofscience.Sincetheconceptofadaptingsportisrelativelyscientificandaccuratecomparedwithotherconceptsanditsummarizebetterandreflectthefeaturesofthissportphenomena.therefore,itissuggestedthattheconceptofadaptingsportbeusednomatterinsubjectconstruction,theoreticalresearchorinthefieldofpractice.

Keywords:adaptingsport;conceptdefinition;subjectconstruction

试图从适应体育概念的产生、变化、发展,以及其定义的演变出发,对该概念及与其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盼对适应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有所推动和帮助。

1几个主要相关概念的分析

1.1残疾人体育(disabilitysport)残疾人体育(disabilitysport)这个术语经常出现在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中,历史上也曾经使用伤残人体育,在中国台湾使用残障人体育,其涵义泛指残疾人的竞技体育活动。学术界认为Sportfor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是较正确的表达,但残疾人体育组织却更倾向使用disabilitysport这个术语。较长的一段时间里disabilitysport与轮椅运动(wheelchairsport)、聋人运动(deafsport)、脑性麻痹运动(Cpsport)等术语替代使用。随着残疾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入,以往国际上几个残疾人体育组织间进行了整合,残疾人的体育竞赛活动也超越了类别的界线,出现了残奥会、特奥会和聋奥会。残奥运动(paralympics)、特奥运动Specialolympics)、聋奥运动(Deaflympics)逐渐成为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的更为明确的术语。与这三个术语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运动分级(sportclassifcation)、医学分级(medicalclassification)、功能性能力(functionalability),关于分级概念的出现是残疾人运动竞赛特点的使然[1]。

1.2特殊体育(specialphysicaleducation)特殊体育(specialphysicaleducation)也有人称之为特殊人体育、特殊体育教育。这个术语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在教育界,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较高频率的使用这个术语,其涵义泛指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现象。20世纪60年代美国特殊教育领域普遍使用这个概念,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体育教育服务而提出的,进入80年代适应体育教育这个术语取而代之。

1.3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英语“adapted"是从动词“adapt"转化而来的。是指因应个人特殊情形去调整措施或设备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强调经过调整后的计划或服务的益处。“adapted"一词最早出现在1952年美国卫生、体育及休闲协会(aaHpeR)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最新定义中,用以取代原来个别化评估与计划中所使用的矫正(corrective)和修饰(modified)等术语。改用“适应",是受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乃以适应为基本概念,认为适应是协助个体与环境有效互动的过程。

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的定义在过去100多年特别是近40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植根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之中,也折射出在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对待残疾人的态度。

1952年,美国第一次采用“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这一术语并定义为:针对那些无法安全或成功参与普通体育教育课程的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局限而设计改编的多样化计划。其内容是非限制性的、发展性的游戏、运动和韵律活动。这个定义是基于教育视角而非医学,有广泛的课程指向性。[2]

随着实践活动的丰富和认识的发展,对适应体育的解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

国际上第一次正式采用“适应体育”常被认为始于“国际适应体育联盟”,这个组织是1973年由加拿大、比利时、美国、成员等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创立的。

国际适应体育联盟主席、美国著名适应体育专家ClaudineSherrill(1976)将适应体育定义为:“是分析运动、确定心理动作领域问题的科学,是对补救问题和坚持自我力量的发展性指导策略。"[3]

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主席、德国著名适应体育专家Doll-tepper(1989)对适应体育作以下定义:“适应体育是指对身体条件受限的个人,如残疾、健康受损人士或老年人的权益和能力给以特殊重视的体育活动和运动。"[4]这一表述代表了欧洲多数学者的观点倾向。

美国加州大学适应体育课程标准中对适应体育的定义是:适应体育是体育教育计划的一种,是为了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产生的,因为残疾学生无法完全完成普通体育教学计划。适应体育教育计划通常由获得专门证书的专业人士执行,他们会和学校别的教育工作者合作,包括一般的体育老师、特殊日班级老师和教育辅导者。他们会为学校工作人员、家长,医疗人员和社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建立补充援助、服务体系或者修改计划,达到使残疾学生成功地参与普通体育教育计划,或者设计特殊的体育教育计划的目的。

台湾适应体育学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阙月清认为,适应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态度;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传输系统;强调动作问题的发现、评估和矫正治疗的知识体系。[5]

另外几种常见的描述是:

适应体育是改善心理动作问题的服务;

一种特殊的训练;

一种跨科际整合的知识;

一种需要特殊才能的专业;

一种指导训练的哲学或理念;

一种对各种行为的接纳态度;

一种理论与实际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

1993年ClaudineSherrill将适应体育定义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指向终身的心理动作问题的鉴定和解决。"首次提出终身和学科整合的概念。随后1994年Depauw和Sherrill进一步对适应体育定义作出了解释:“适应体育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指向(a)鉴定和解决终身心理动作问题;(b)分享积极的生活方式、平等参与休闲运动、获得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指导和终身参与到体育、舞蹈、水上运动中;(c)连接学校-社区服务来达到整合和融合。"与1976年的定义相比,作者认为这个定义强调的不是残疾而是个体差异和环境融合。新的定义包括终身概念;适应体育被认为是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门课程,这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6]

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2002年出版的体育科学指南,对适应体育作出了这样的解释:“适应体育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包括跨学科区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术语,它含盖体育教育、休闲娱乐、舞蹈、运动以及在一生中受损个体的适应和修复。"“它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包括证实和解决终生的活动问题;发展和贯彻对运动和积极生活方式的提倡和理论支持以及在家庭――学校――社区服务衔接和授权系统方面创新和合作"[7]

一门学科理论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概念的“多解”现象是必然的,折射的是不同观测视角和思维方式。适应体育历经百年的发展,其定义的演变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它是一种社会化构建并传递当代观点。它反映一个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是如何理解残疾人和对待残疾人的。是文化信仰、价值观和期望值的产物。

2对适应体育概念的分析

2.1国际权威人士们关于适应体育定义的观点倾向为了更充分地把握当前国际权威人士对适应体育定义的观点倾向,笔者基于对适应体育定义形成过程的探讨,以假设1994年Depauw和Sherrill对适应体育的定义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定义为题项,了解有多少人赞同该假设?为什么赞同或不赞同?采用面访和函调结合的方式对国际适应体育联合会的理事(iFapa)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有ClaudineSherrill、Doll-tepper、Hutzler、VanCoppenolle等26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应体育权威人士给出了他们的反馈意见;作为国际适应体育领域里最高学术机构,(iFapa)这些理事们的意见可以代表当今学术界、理论界的基本观点。调查结果为:完全赞同者为8人,不完全赞同者为18人,完全反对者没有。那些不完全赞同者大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综合他们的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适应体育是个性化的活动,这是最核心的一点;2)适应体育包括竞赛、教育和娱乐健身等部分;3)适应体育本身是一个开放式、随着时展而不断拓宽的跨学科的知识领域;4)适应意味着根据个体差异而调整、改编和调适。这一观点是对目前适应体育定义的补充与发展,当然,也反映出属种概念的不完全一致性。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适应体育发展的不同步所致,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但一般而言,对适应体育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专家们的观点是趋向一致的。只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而言,定义的产生需要符合逻辑学理论的内在规定性。进一步合理地揭示适应体育的本质属性,使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应更为相应相称,并更加清楚、确切的说明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实践界域、知识体系等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适应体育作为学科发展的需要。毕竟核心概念的建立是个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

2.2关于适应体育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对适应体育概念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回答采用适应体育概念必要性的前置性问题。同时也是构建适应体育学科理论的奠基性问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及长期对我国适应体育实践领域的观察思考,结合高端权威人士的调查,笔者认为引进适应体育的概念,需要对现有的适应体育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做出进一步清楚、确切的说明,使之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人的语词表达习惯、符合逻辑学理论的科学性规定。

通过说明或规定语词的意义来揭示概念的内涵是逻辑学理论所指的语词定义的形成的方式。本文将以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基本维度采用语词定义的方法说明适应体育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所谓被定义项就是被揭示内涵的概念,既“适应体育”。其次,定义项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适应体育的内涵可以通过这样一组语词表达,即:“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及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常规化体育活动的人为对象”;“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作为属种概念是对适应体育概念外延的划分”。最后,定义联项是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的概念。如此,适应体育定义的完整表达便是:“适应体育就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定义项中几个基本语词的意义:

1)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互动:适应体育的基本理念是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个体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改善个人和环境的策略是适应体育的目标价值取向。

2)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体育活动中高度个性化的活动不仅仅是适应体育。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也是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但其目的是追求身体运动能力的极限。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是适应体育区别其它类别体育活动的宗旨目标所在。

3)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常规化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这是对适应体育对象的规定,分别使用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而不用残疾的语词,是因为前者内涵更宽泛,例如:有心理障碍不一定是残疾;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常规化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主要指老年人、处于恢复期的损伤者、孕妇、婴幼儿、肿瘤患者康复期、肥胖及慢性病患者等。

4)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适应体育之所以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是因为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致。针对个体情况而作出评估、诊断、干预策划、反馈与调整是适应体育的基本方式。

5)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适应体育是个综合性学科。医学、教育学、行为科学、体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适应理论等是它的上位学科;它与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其它二级学科一样归属体育学门类之下;进而,随着学科的成熟及进一步知识分化也会产生适应体育的下位学科。

6)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是指适应体育适用的范围。也就是对适应体育外延的界定。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是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和实践活动方式,但其面对的服务对象及其需求却具有共性特征。既:通过体育活动促进个人与环境的融合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出于同一理由,将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作为子项是对母项适应体育概念作出的划分。子项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的外延与母项适应体育外延相应相称。

2.4对适应体育概念的反思适应体育实践活动虽然历史久远,但使用“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这一概念也不过是近50年的事情。而且在近40年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适应体育概念是从矫正治疗、运动康复、残疾人体育、改编后身体活动这些概念演绎而来,也可以说是这些概念的替换词。一个世纪之前,康复医学、现代体育的发展给医生们创造了一个机会,就是将运动作为康复治疗的手段纳入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案。运动康复不仅在康复医学领域得到发展,也给体育学者们一个“继续创造”的启发,随后残疾人娱乐性体育活动和残疾人竞技性体育活动开始出现并很快盛行。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概念是多样性的,比较共性的特征是概念的名称以事物的外在表面性为取向。例如:使用轮椅进行的活动就叫“轮椅运动”;盲人参加体育活动就叫“盲人体育”;身体活动运用于康复治疗就称之为“康复体育”等等。美国第一次采用“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education)是基于教育的视角,其社会背景特殊教育改革的回归主流教育思潮兴起所致。随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残疾人维权运动带动了残疾人融入体育的发展进程,在北美、欧洲等地适应体育被一大批学者所关注。笔者认为,自此适应体育开始了融入了科学理论思维的发展状态。其中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适应体育概念的探究。一般而言,对适应体育(adaptedphysicalactivity)概念的解释仍然还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多数的权威学者对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域倾向于较为一致的观点,所不同的是因社会政治、文化乃至教育、体育发展进程对其产生影响。致使适应体育发展呈现出地域性的特征。

2.5我国采用适应体育概念的必要性我国适应体育历史悠久,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地区的适应体育实践发展有相似的历史过程。从现代意义上的适应体育实践活动而言,长期以来就已分别是不同的学科理论研究的问题指向。例如:运动医学关注的运动康复治疗;心理学关注特殊人群心理康复、心理特征等研究;专项训练学关注的残奥会、特奥会竞赛项目和残疾人运动训练、特殊教育学、体育教育关注的残疾人体育教育等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出现,这些可以视为是适应体育学科建设的前期基础。那么之所以提出适应体育的概念,其必要性在于:

2.5.1采用适应体育概念,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国际交往和交流从国际看,适应体育概念形成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已经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和主流概念,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在适应体育领域,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世界各国及国际适应体育组织的交往日益增多,积极参加国际各种适应体育竞赛、教育和科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用国际统一的概念,将无法对话和交流,也势必对我国适应体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5.2采用适应体育概念,符合我国实践需要,有利于我国实践发展由于我国适应体育研究的历史较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现在,这一领域的概念处于非常混乱的状况。总结多年来的文献资料,发现相应的概念有伤残人体育、残障人体育、特殊体育、残疾人体育、适应体育等多种。由于概念的不统一,给相关研究和交流带来很大障碍。在本论文所做关于适应体育学科建设的问卷中,对当前存在问题的选项中,选择“专业术语不统一”的比例为79.3%(n=557)。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适应体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概念统一的迫切要求。

2.5.3采用适应体育概念,有利于我国理论研究的深入和领域的拓宽概念是理论最基本的元素,是构筑学科大厦的基石,因此,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首先对概念进行规范和统一。我国适应体育理论还处于初始阶段,必须在概念层次上取得一致,才能够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从上面提到的几个概念看,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和依据。特殊体育的概念来源于特殊教育,只是简单的借用概念,并没有体现出该领域的特征。残障人体育是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称谓,由于强调社会对残疾人的影响,该概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90年代前后我国大陆也有学者使用这个概念,但影响范围很小。90年代后,随着台湾地区逐步采用“适应体育"概念,残障人体育的概念也基本销声匿迹。伤残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相当于国际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认识水平。该概念过多关注的是“伤"、“残"、“疾病"等特征,随着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权思想的发展,该概念已经较少使用,而且其内涵也已发生了变化。现在,国际对“残疾人体育"概念的适用仅限于“残疾人竞技体育",而对更加广泛的教育、康复、休闲、娱乐等活动,则统称为“适应体育";特别是在学术领域,“适应体育"已经完全取代了其它各类概念。

3结论

就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适应体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学科理论的形成的观测视角,其核心概念建立过程的“多解”现象是必然的,折射的是不同观测视角和思维方式。适应体育历经百年的发展,其定义的演变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它是一种社会化构建并传递当代观点。它反映一个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是如何理解残疾人和对待残疾人的。是文化信仰、价值观和期望值的产物。

从概念的角度讲,与其它几个概念相比,“适应体育”是相对科学和准确的,能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该实践活动领域现象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无论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领域,建议统一采用“适应体育”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郭桥,资建民.大学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

[2]通过适应体育对残障人士进行教育和社会整合的主题网络(aDapt).

[3]加州适应体育教育课程标准.

[4]阙月清.适应体育概论,台湾,2004.

[5]陈素勤,等译.适应体育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01.5,11.

[6]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体育科学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5

量力而行对号入座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体育营销,一般的部级或行业性等级的各类大赛的主冠名权等,都是大手笔投入的。所以对于资金不是很宽裕的企业,可以在重点的消费区域参与一些地方性的体育活动。

而对于区域地产酒企,视资金情况可以联合本地区域主流媒体,冠名组织开展区域范围内的赛事专题报道、有奖竟猜等活动,以便加强本地消费者的互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双沟酒业的苏酒瞅准南京举办十运会的机会,在当地市场上打了一场漂亮仗,销售额在逐年稳步提升。

企业的品牌和体育赛事要“门当户对”

实施体育营销的企业,首先要看体育赛事是否和产品有关联,和产品品牌是否“门当户对”,不要牵强附会。只有体育赛事和产品有契合点的话,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便会打水漂的。例如,青岛啤酒在品牌诉求上“激情成就梦想”与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相契合,借助奥运平台,青岛啤酒自然而然地将激情带给了消费者。

长线品牌经营切记保持持续性和连贯性

一个体育赛事时间一般是比较短的,基本上体育活动一结束,随之所有宣传报道转播等投入的回报就到此为止了。绝大多数酒类品牌只是在某一时间内借势体育赛事为品牌上市推广而做,而不是长期系统地参与。企业不能向运动员那样赛事停止了,自己就可以休息了。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企业若走了体育营销这条路,就要保持持续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为一两次的体育赛事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消费者认识自己的产品,否则会前功尽弃的。

例如,2006年中粮长城葡萄酒,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后推出了“共品长城,同享中国”等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奥运会结束后其仍然组织开展了体育营销活动。

整合资源使体育营销达到最大化传播

体育营销是一种体系营销,是一种战略投资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经营行为,还要和其他各种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要把各种推广活动结合到体育营销平台上,通过有效各种资源手段使产品最大化得到传播,形成舆论声势,继而可达到消费者的认知。很多酒企简单认为,体育营销就是广告狂轰滥炸和巨额抽奖或者找个体育明星代言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则不然。例如,2009年澳洲虎葡萄酒参与的国际性的足球、篮球赛事,打出场边广告、地贴广告以及球员球服上的冠名广告的同时,还借央视的直播和其他媒体转播把其传播到千家万户。

概念符号化不容忽视

参与体育赛事的企业,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记住自己,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能够让别人记住自己?那就是为自己品牌的“体育营销”打出一个概念来,然后所有营销活动再围绕这个概念来展开,会取得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浏阳河的体育概念就是冠军的酒,冠军的酒便成了浏阳河的“专利”。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6

他选择了以解决缺憾为切入口。他注意到上述城市的奥运场馆尽管让人惊叹,但在赛事结束后的经营状况皆面临挑战的现实。“这很好理解,以田径赛事为例,任何一个大型商业体育场馆都无法以田径赛事实现永续经营一要在平时卖完两万五千个观众席位,田径赛事肯定不是首选,但作为奥运场馆,又必须要考虑到田径赛事的需要。”他的思路是,与其改造不赚钱的运动,让这些运动变得更吸引人,不如改变场馆的设计本身。

Bt:奥运主场馆的观众席位从赛事期间的八万个一下子缩减为赛后的两万五千个,这能否说明你努力把“临时性”元素融合到这个永久性设施?

Sheard:我们一开始觉得变换这个场馆在赛事期间与赛后的功能性与组成的主意很酷,于是我们尝试做场馆的改装设计,例如可以拆除的墙、可灵活拆除或添加的座位数等。我们在做这个初始设计时克服了技术与预算的挑战,但问题是客户(注即奥运交付局)不欣赏这个方案。于是我提出“拥抱临时性(embracethetemporary)”的概念,以临时建筑的角度来设计这个永久性场馆。过去人们一直对建筑的永久性存在迷思,这令建筑设计的思维固化,建筑师不得不遵循大量的条条框框,一旦打破这种迷思,就能发现临时性建筑能做到很多永久性建筑做不到的事情。在这个概念上更进一步,我们决定以设计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方式来设计这个主场馆一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各个部分都是由不同的团队设计,最后再组装到一起的。我们也选择这样做。举例说,设计场馆洗手间的团队就与设计场馆上盖的团队各自独立,各个团队的设计面世后,我们再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你现在所看到的场馆。

Bt:听起来确实很酷,但公众对此买账吗?

Sheard:这种设计不是常见的永久性建筑的解决思路,因此这个项目绝对与过去的奥运主场馆截然不同,这让公众在理解设计意念上花了不少额外时间。有趣的是,在设计方案公布后,BBC旗下的儿童频道CBBC做了个观众调查,当然是面向儿童的,结果显示这个设计在儿童中十分受欢迎。这表明年轻一解不是每栋建筑都需要是永久的、不可更改的,而应该还有一些建筑是可在拆解后重新利用的。

Bt:你认为这种临时性概念对今后的建筑会有何启发?

Sheard:我们才刚刚接触到临时性这个概念的表面罢了。例如我们在温布顿体育馆所使用的纤维上盖,是可以折叠的,这种技术在过去就没有,而科技发展令我们如今享有更多选择,这将有利于业界产生更多元化的临时建筑。问题在于,公众在过去只懂得评判什么是好的永久建筑,但对临时建筑却没有标准化和广为接受的评估标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会知道怎样的永久建筑才算漂亮,但临时建筑呢,如何定义其是否漂亮?

尽管存在观念改变的挑战,但接下来的世界杯、亚运等大型国际赛事也应该考虑一下,为了只举行一两周的赛事,是否应该背负永久建筑的包袱。一旦建筑是永久的,承办城市就要为这些场馆未来的经营方案作出详细得让人头疼的考虑。临时建筑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可以解决过去大型赛事场馆总是远离市中心、位于偏远市郊的问题,这源自市中心没有大型地块可供发展的现实。若使用临时场馆,市政广场、公园和公共绿地等即可变身为大型赛事场馆,观众毋须再进行耗时费事的场馆通勤。我们已经就临时性的概念与全球不少客户进行了接触,他们表达了各自的兴趣。这笔账谁都会算,为两个星期的使用兴建一个能容纳7万人的球场,似乎过于铺张。若采用我们的赛事与赛后双重模式,则可选择兴建一个只需容纳2万人的基本场馆,并具备在大型赛事举办时将坐席数扩展至7万个的方案。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7

冯寅杰是第7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这位眉清目秀的男孩子目前在浙江读高三。得知自己得了一等奖,他高兴地跳了起来,这意味他有了20分的高考加分,还有了进入文坛,出书成名的机会。

创办于1999年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被誉为中学语文的奥林匹克,带着“新概念”光环走出来的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已经是中国图书市场炙手可热的新星。

2004年2月,少年作家舂树、韩寒以及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他们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在2004年2月《福布斯》的2004年“中国名人排行榜”上,郭敬明赫然在列,名列第93位。

这些借助新概念作文而浮出水面的年轻人,形成了日渐庞大的“80后”大军。他们超越了文学范畴,成为别样的社会现象而受人注目。

初衷只是为了摆脱困境

虽然新概念如今春风得意,然而,当初举办这一活动的初衷,只是文学期刊为了摆脱市场困境所作的一个尝试。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后,大陆文学期刊在90年代步入寒冬。1995年,《萌芽》杂志发行量仅1万多份。“当时每个月都在为下月的工资发愁,生存所迫,决定改版。”《萌芽》杂志社主编赵长天回忆道。

《萌芽》把目标读者群锁定在富于成长性和激情的中学生,然而,却找不到适合这一定位的作品与作者。于是,创办中学生作文比赛,发现新人的想法开始萌发。

恰好,当时对语文应试教育反思的舆论环境也已成熟。

“我在《萌芽》做了10多年的编辑,也能判断和指导一些作者的写作,却不能辅导自己儿子的作文,这让我很是苦恼。大家都觉得需要办个不一样的作文比赛。”《萌芽》杂志副编审、新概念作文大赛总干事李其纲告诉《望东方周刊》。

《萌芽》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旨定为“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区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

1999年1月,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式启动。清新的文风、截然不同甚至叛逆的笔调令“新概念作文大赛”在众多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作家出版社随后推出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印刷了60多万套,这在疲软已久的文学图书市场堪称奇迹,少年作家们在书商与媒体的追捧和炒作下迅速走红。

《萌芽》杂志随之声名远播。2001年杂志发行量突破10万份,2004年底,《萌芽》发行量已达50多万,比80年代的历史最高峰34万多出16万。

“实在是想不到,当时想得最远的也不过是发行能过5万份,可以把杂志办下去。”赵长天谈起这些不免感慨。

继推出《萌芽青春文丛》、《萌芽小说族》,维持“萌芽作家群”概念之后,《萌芽》杂志社目前正尝试以系列方式推出新人新作,他们希望能与旗下作者签约,使“新概念作文”大赛与出版环节直接对接,形成产业链。

“一群不一样的小孩”

“在僵化的文学体制下,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正当’表达渠道非常狭窄。新概念为这些文学后备力量提供了得到体制和社会认可的正当渠道,这是它的功劳。这项赛事改变了很多孩子的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现状。”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业松认为。

冯寅杰希望能在高考之后出书,“长篇小说已经写好。或许还能把大学四年的费用解决了。”

这并非异想天开。牛2003年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时,才念初三。“然后就有很多出版社找,目前主要帮三家出版社写,都是些80年代后的合集。”牛说。

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郭敬明的《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张悦然的《樱桃之远》、《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这些动辄销售成百上十万册的图书,游离主流文坛之外,又对其造成冲击。

“80后”成为书商和媒体竞相炒作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少年作者参与其中。年轻、白我、叛逆、另类成为他们的标志和卖点。

这是一群不一样的小孩。他们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一代,当年所谓小皇帝的一代,在市场化中国度过青春期的一代,感受物质鼓舞的一代。他们显然拥有并且懂得把握更多的机会去实践自己的奇思妙想。

韩寒现在是个赛车手;郭敬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他的收入为160万元;张悦然现在新加坡念书;还有一群新概念出身的作者,如小饭等,正在孜孜不倦地努力渴望得到主流文坛的认同。

冯寅杰希望去读经济学,他说没想过以文学为职业,“但是能把稿子卖点钱也不错。”冯寅杰很难想像自己以后的样子。会不会变呢,讨论到郭敬明和一些前辈的例子时,他有些忧虑。

这群年轻人感受到的痛苦,已并非个人与体制的冲突,或许也不是理想主义的光辉无法实现的痛苫。

或许正如春树对《时代》周刊所说:“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

无论如何,这群“80后”的小孩,找到了表达青春的出口。且随着新概念浮出水面。新概念的成功,或许就在于它打开了这个出口,且提供了通道。

托高考之福

“和高校联合举办作文大赛,是新概念成功的重要原因。”赵长天回顾“新概念作文大赛”历程时表示。

2月1号,冯寅杰们参加完庆功宴后,要去参加获奖者的“大学见面会”。本次“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办方除了萌芽杂志社外,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13所全国知名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是冯寅杰的目标。

在场的另一位广东男生就显得有些沮丧,因为他只获二等奖,失去了20分的高考加分。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告诉《望东方周刊》,第一第二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能得到保送上大学的机会。目前北大的政策是,本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得到在本省区北京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下浮20分的优待,具体专业,要视考生的成绩而定。

这一政策显然有相当吸引力。一位来自河南的家长当场表示,如果不是有高校见面会和20分的加分,就不会送小孩来参赛。

当年筹备比赛的时候,曾经发现有家长禁止孩子阅读《萌芽》。家长说,不是这个杂志不好,而是阅读《萌芽》与考大学没有关系,等小孩高考结束,我就让她读。赵长天感到很震撼,“既然《萌芽》对学生没有号召力,那么只有找高校了,它们是最有号召力的。”

于是,以反叛应试教育而闻名的“新概念作文”日渐成为另一场意义上的考试。或许正是托了高考制度的福,才成就了新概念巨大的号召力。

新概念的写作模式与主题日益程式化。“我觉得他们并不新,真正新鲜与叛逆的东西不多。”作家叶兆言这样认为,他从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

“这些东西写多了也成了套路,可能大家觉得这样也容易得奖或是好卖。我们常常说自己是一群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写爱情卖给一群同样没有经历过的人看。”牛很直率地说

赵长天说,他们非常希望在本次比赛中找到老老实实写身边事的稿子,结果发现仍然以模仿、相似的居多。新概念的意义不免尴尬了。

无论是文学也罢,高考也罢,成名赚钱也罢,产生于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意义在于,它为80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提供了表达的出口和社会认可的正当渠道,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现状。

“青春文学”的社会责任

16岁的李潇是沪上一名高一学生,她暗恋一个同级男生,在她的blog上,几乎每天都会写下大量伤感的心情文字。而她的好朋友郑娜也总是整天“郁闷”不离口。

“现在的孩子都早熟早慧,敏感得很,社会改变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不一定是上一代人能够想像和分析出来的。他们非常容易‘郁闷’,却找不到指点迷津的人。我们班上有许多孩子都看韩寒、郭敬明那些80年后少年作家写的书,然后在他们的作文里,我发现他们开始模仿,从词语、句子到感觉,一切好像越来越心事重重。”在一所重点中学担任高中语文老师的汪红霞告诉《望东方周刊》,“我觉得那些少年作家的‘青春文学’受到孩子的欢迎,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的确内心有很多忧郁和伤感的东西,他们看这些书时有共鸣。但光有共鸣就行了吗?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共鸣的结果让我们这些做老师和做家长的很担心。”

2005年“情人节”前夕,一本名为《校服的裙摆》的青春文学作品面世,虽然这位70年代出生的作者饶雪漫,据说已对“青春文学”足足经营了18年,也拥有数部销量不错的作品,但在如今风起云涌的“青春文学”浪潮中,却仍然不太起眼。

对于青春文学在孩子们中的影响,较早投入到“青春文学”职业写作的饶雪漫有着自己的看法,“尽管青春文学在很多人看来未必能入眼入流,但对孩子来说,其影响力却未必会低于那些名著。基于这一点,我本人对80年后的那些青春文学的作者是很有看法的,他们已经误入歧途了。总是在强调自我,挥洒内心情绪。当然也因为他们很年轻,仅仅是把文字当作是一种抒发自己所受到的疼痛、伤害的工具,但事实上,他们的文字出版了,成为了有影响力的作品,所以应该发现有些东西已经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了。”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8

众所周知,越是低等的动物,它们越是依靠本能生活,而最基本的就是追求快感的本能,也可称之为地地道道的“寻欢作乐”和“享乐主义”。熊志冲早期研究认为:“早期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尽管是恶劣、艰苦的,但具有本能欲望的初民生活则充满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消遣。并把原初的人追求快感的冲动,因不直接指向外在的功利口的,而是与运动系统和高级神经系统生命运动的内在口的相符,即满足了动物本身的运动欲,称之为‘娱乐原欲’。”原始人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之余,其娱乐原欲就得以表露。那种由身心需要所引发的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等嬉戏行为,与他们的生存需求等并没有直接相关的联系,因娱乐原欲和生存需要是远离的,故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愉悦和快乐的表征。原始歌舞(乐)和巫术礼仪(礼)在远古是合二而一的东西,就像《乐记·乐象篇》所言:“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李泽厚指出,中国古代龙飞凤舞这样的原始艺术,它们不是我们现在审美艺术所表达的形式,而是史前期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是原始初民那如醉如狂的情感、观念和心理等的一种狂热活动过程。后世的歌、舞、剧、体育等,在远古完全揉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困。刘乃宝等的研究亦证明:“武术和舞蹈这种属人的身体活动行为范畴,在发生学上是同源的,即原初人类行为和观念、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并都从属于原初社会的万物有灵论。”

对于这些分析,历史学家也一致认为,一些分析性的概念是很晚才有的,但是在没有相应性概念的时期,一些事物比如体育活动,在历史现实中它们作为现象一直存在。对英语术语“sport"(体育运动)和中世纪英语词“disport"(玩耍)进行词源学方面的考证,可发现它们分别源自古法语“desport”或“sedesporter"。此法语词又可上溯到拉丁语“de portera",意思是“玩耍”,其字面意思是“抬走”,迄今为止数以百万计的人还毫无夸张地被自己喜欢的运动项口所吸引着(carriedaway,带走,抬走)一不管是主动参与还是作为粉丝Cs}。古代的运动员(athlete)在古希腊甚至远古的意义,同今天叫做sportsman的运动员相比较,后者显得可爱、灵活、文雅,然而无比地肤浅,同一个定义是否不适用于具有两种理想的人?顾拜旦说,这里有一个定义是1913年举行体育心理学第一届代表大会时洛桑大学的米卢德教授提出的:“体育是一种肌肉活动形式,包括从游戏到英雄主义的行为,其中可以容纳全部中间程度的活动。”因为在古代,尤其是在古希腊文明中,运动的重要性从“agon”一词的演变上亦看出,最早它指自由人为讨论某些事而举行的聚会,这种聚会通常在共同信奉的神明保佑下进行,集市和体育赛事有机融合在一起,社会文明的发展和理性的构建,以至“agon"这个概念在荷马之后的希腊才用来表示竟赛或运动会。杨升平对集市的考察是:“集市在古希腊叫阿果拉(agora,古希腊语为‘ayopa',它是部落进行祭祀和议事的地方,并不像现在进行商业活动的地方,其中的竟技比赛附属于葬礼祭祀的形式下。”仁明美国考古家在尼米亚赛会遗址发现的纪念婴孩儿奥菲尔特斯的“英雄祠”证明,该“英雄祠”作为公元前4世纪晚期的建筑,其前身正是人工堆积的南北向延展的大土家,于公元前6世纪前期堆建起来,而彼时正是尼米亚赛会初创之际,这表明,尼米亚赛会从一开始就有葬礼竟技会性质,而纪念婴孩儿之死的神话,不仅符合赛会特征,也是最早的赛会创建神话,赛会裁判身穿黑袍,用野芹菜冠奖励优胜者,显示出葬礼竟技会的特点。由此,我们很有把握地认为希腊人视人对于神的关系是外面和机械的,不是如现在所认为是内面和精神的,没有哪个词能比神秘的概念更能表达这层意思。口的就是超脱人类人格的限制,直接与神圣生活沟通。像这样的概念,与在其影响下的仪式,我们必须承认其为希腊文明的表现。此种视灵感为一种较高之疯狂形式,具有一种真正洞见的概念完全为希腊人所承认。柏拉图曾说:“疯狂是天上的特别礼物,为人类中幸福之主要源泉。”在德尔斐的神谕中,此为希腊人宗教生活之中心,我们对于以前假定与希腊人天才无关的神秘要素可以明白承认了;在一种比较粗鄙与野蛮的形式中,此与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有关,相同的神秘要素也表现出来,酒神亦为灵感之神;崇奉之仪式是一种狂醉的赞颂。把日常的意识压制下去,凭借其疲倦、紧张、平衡,逃人于动物生活之简单与质朴中,并不觉得有轻贱侮辱,只是觉得屈服在神的权力之下,与神相同。此在欧里庇得斯(euripicles)之“酒神”中有很鲜活的描写。在寂静树林中的火焰与黑夜的影响,狂醉的饮酒,笛与饶钱的声音,张牙露齿手舞足蹈的跳舞,裹在黑色兽皮中静听动物生活的同情与形式,绕在臂膀上的蛇与角,还有许多奇奇怪怪半人半神的怪物,以为能与神、羊神、水神、树神相接近一所有这一切都是想逃脱普通意识的界限,达到与神圣的权力相接近。虽然基础是物质的,但是全体的仪式是很明显,借其庄严与美丽遮盖其坦白的肉欲,使情感超越于人类存在范围以外,此种人类存在为一切宗教中之神秘的要素。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9

摘要CBa篮球职业联赛无形资产开发对扩大联赛知名度,推动联赛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结合CBa篮球联赛无形资产开发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联赛无形资产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篮球联赛CBa无形资产开发现状

从1995年开始,中国篮球就进行竞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职业化进程,联赛逐步走向市场化。随着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影响力的日渐提升,联赛也遇到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盈利困难。

一、CBa篮球职业联赛无形资产情况

2009年6月,中国篮协CBa联赛工作总结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2008-2009赛季,除了排名垫底的上海和云南队外,其余16支球队共收入1.505亿元,但总支出则高达2.65亿元,也就是说保守估计CBa各参赛队本赛季亏损已经超过了1亿1500万元人民币。在2011年4月27日结束的CBa决赛广东以4比2击败新疆赢得总冠军欢呼雀跃之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广东队一直都是CBa经营最好的球队,但受制于CBa整体市场化水平,广东俱乐部仍未达到完全职业化,收入很大部分依赖夺冠后的政府奖金,如果连续数年不夺冠,在收入和影响力上广东队将遭到重挫。而反观nBa职业联赛球队,经过多年的经营,形成了一个联盟和俱乐部层面的盈利模式,包括全国电视转播权的出售、政府的公共资助、广告与赞助收入、新成员加盟等,花样翻新、不一而足、收益巨大。其平均收入由1998-1999赛季的4210万美元提升到2007-2008赛季的1.27亿美元,增长了3倍。

二、有关体育无形资产概念与特征的研究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体育理论界对于体育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的研究却也提出了一些较成熟的理论。在对体育无形资产特征的研究中,围绕竞技体育、体育场馆等方面,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具有代表性文章如下:

鲍明晓在《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提出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

杨年松在《体育无形资产初探》中界定体育无形资产为:是指由特定主体(国家、事业单位、企业、个人)拥有、控制或使用的、没有实物形态、以知识形态存在、具有持续获利能力的一切体育资源。

三、有关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经营的研究

关于此类文献的研究,有的是从总体上对我国现有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经营状况进行研究,有的时对具体某一项目的无形资产开发现状及对策进行论述,然后针对现状提出开发与经营对策。相关文章如下:

吴学勇等在《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认为转变观念、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专门人才是加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先决条件。

戴晨的关于《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公司化无形资产界定研究》,针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公司化过程中,不同形式的体育无形资产如何作价入股的问题展开探讨。

钟秉枢,邱招义在《对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基本问题的研究》一文中,对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的概念、表现形式、内容、特征、分类等进行了界定。

四、有关职业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研究

对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研究较多集中在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问题上,也有少量文章从整体角度对体育竞赛无形资产进行的研究。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研究有学者从不同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力图从国际背景下来开展研究,起点较高。相关文献如下:

顾晓霞在《体育竞赛的无形资产》一文中应用经济学的观点,对体育竞赛的无形资产概念、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及无形资产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经营。

张立等的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研究》从国际视角,将电视转播体育赛事和营销转播权分为萌芽、争议犹豫、初步探索和繁荣发展4个历史阶段。

五、有关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与核算的研究

对体育无形资产评估的研究和对体育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相关文献如下:

刘可夫,王敏敏撰写的《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该文介绍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时应遵循的程序、运用的主要评估方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清算价格法)。

罗民生,胡利军的有关《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该文将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分为取得成木、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认为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价值的实质即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影响其评估值的因素包括如下七个方面: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的成本、效益、寿命、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成熟程度、青少年运动员开发的投资风险补偿、价格支付方式和市场的供需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李元伟篮坛风云路[m].北京:中国书店.2010:19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Z].2010.

[3]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体育人民出版社.2000.

体育赛事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体教结合;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29-03

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义出发,对“体教结合”的概念进行新界定,秉承综合、多样、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新时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如何共同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管理、训练、竞赛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体教结合”新概念的界定“体教结合”原本不是一个命题,因为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中涵盖体育,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结合无疑犯逻辑错误。那么,为何会产生“体教结合”呢?首先我们要弄清“体”与“教”的含义。所谓“体”指体育部门,“教”指教育部门,两个行政级别相当的管理部门,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而共同建立的两部门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分工合作、协同处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称“体教结合”。它是中国教育改革和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现阶段根据中国体育与教育行政机构分置的国情而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一旦体育回归教育,“体教结合”之概念将随之消亡。

2.2“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现阶段中国体育与教育行政机构分置的国情,分析当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各自优势,借鉴上海市、清华大学等探索“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构筑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体育与教育部门联合实行在行政上的分工合作,资源上的优势互补,结构上的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灵活多样,实现以教、体两家为主体,社会、企业、市场多方打造的纵贯小学―中学―大学,横跨学校―社区俱乐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和谐体系。

2.3“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训练者成才的根本利益上,把合理安排运动员分流问题作为人文关怀的起点,在遵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教育规律和普通人塑造成体育人的运动训练规律中,注重运动人才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在尽可能顾及各部门利益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机构调整,在完善的法规制度框架内,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形成相互间合作共处的体教联合体。

2.4“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2.4.1综合性原则综合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沿革与趋势,整体把握教体两部门的共同利益,协调好教育训练系统与体育竞赛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2.4.2和谐性原则建立公正平衡的机制,找寻相互间和睦共处、互惠互利的平衡点,避免教体联合体中的对立与冲突,达到减少摩擦,政通人和,各类培养模式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目的。

2.4.3协同性原则教体联合体中的各单位明确在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一体化目标。在体育与教育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下,有机地调配学校运动队建制,发挥专业队教练员的作用,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实力,科学组织运动竞赛,分工负责、各尽其职,协同作战。

2.4.4多样性原则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的不同,训练条件的不同,运动员能力的不同,设计多条人才培养路径,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择最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的成才轨迹。

2.5“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2.5.1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

2.5.1.1建立“教体联合体”教体联合体是一种“双赢”或“共赢”的制度设计。是把两个部门的核心竞争力组合起来,以某一运动项目为联线,连接一所学校、寻找一个企业,共同构成体育局、学校、企业三方小联合体,在体育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指导下,由各级体育协会和培养单位协同管理,强调统一目标基础上的参与、协商与合作。在结构上,教体联合体由多级中、小联合体构成;在目标上,以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前提;在程序上,相互签约、协调行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由联合体成员联合控制,各成员通过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来相互约束,为本部门、为所在的联合体、为竞争者而改变和调整自身的资源状况,为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服务。

2.5.1.2适度的结构调整1)属体育系统管辖的省级体校应重新定位,办成培养体育技能性人才的中专或大专,由教育厅直接管辖,体育部门负责监督评估。

2)区县级业余体校应转换性质成非营利性社区竞技体育俱乐部和运动训练基地,方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利用课余时间就近接受专业运动训练;现有教练员转入各种类型俱乐部和大中小学就职,同时扶持退役运动员投资筹建和加盟社区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扩大高水平运动员二次择业范围。

3)设立社区体育专业管理组织,增加社区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编制,加强基层体育协会建设,有利于开展科学的、系统的运动竞赛,以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4)省市体育科研所与高校相关的科研单位联合成立国家体育科研流动站,以课题招标的形式组织体育科研人员去流动站工作。

2.5.1.3合理分工,明确职能作为决策层的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宏观调控,政策法规制定,以及运动项目布局等工作;作为组织层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专业体育俱乐部管理,负责建立、维护竞技体育运动人才信息网,负责竞技运动员的选拔、建档、信息公布、注册、推荐、交流、奖励等工作。作为运作层的各级学校、各专业体育俱乐部负责竞技体育人才的教学与训练。两部门职能分工见表1。

2.5.1.4运行机制当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桥梁。“教体联合体”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相关问题协商外,日常事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共享运动竞赛信息和科学化训练技术资源,增进彼此间的联络。体育系统和要尽快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成长档案,由竞赛组织者将每次比赛的资讯进行整理归类,并及时上网公布,便于各级学校、俱乐部的选拔、招生工作,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理顺运动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

2.5.2训练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训练体制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网络体系。它由“四条路径”构成,彼此纵横交错,相互牵连,环环相扣,形成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网状结构。有运动天赋的体育爱好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其总体框架见图1:

第一条路径为美国式的在普通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训练体系,由教育部门主事管理,培养以田径、球类、水上运动项目等体能类运动员;第二条路径为带有原苏联培养性质的在体育院校内设立附属竞技体校,由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共同管理,采用“亦读亦训”的半专业式的训练体系,培养体操、绷床、跳水等技巧类小龄项目和难于市场化却易夺金项目的运动员;第三条路径是以德国、澳大利亚为参照系设计的社区单项体育俱乐部运动训练体系,由体育部门的单项运动协会和教育部门协商管理,文化学习在学校,运动训练在俱乐部;第四条路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改良体系,从运动技术学校半专业进入运动技术学院专业化的训练体系,由体育部门主事管理。将以上四条各为独立又彼此相交的培养体系捆绑在一起,构成现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和谐体系见图2。

运行时四条路径均具有独立与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的特性。首先,四条路径都必须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除小龄项目可在竞技体校聘请文化课教师进行教学外,其他路径都必须在完成普通小学、初中教育后,方可进行专门训练。普通学校培养运动员一定要与体育部门联手,争取一定比例的专项培养经费,并做好引进或聘用专业教练员工作;体育学院下设竞技体校培养特殊项目和小龄项目的运动员,采用从小学到大学直通车式的培养方案,必须确保选材的成功率,以免浪费资源,影响孩子成才;俱乐部训练路径必须加大俱乐部与学校的沟通,学校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课余训练时间,保证学生的训练与参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所有教学单位除正常教学外,还应加强网络教学,供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继续学习,外出比赛时不影响文化课。

2.5.3竞赛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通过“体教结合”,开放竞赛体系,整合教育系统与社会办竞赛的资源,建立一种公平竞争机制,给各个训练单位以平等、公正的参赛、选拔机会,完善竞赛选拔制[1]。凡以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为目的的竞赛活动要全部纳入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轨道,教育系统的竞赛内容要汇入体育局部署的总年度竞赛计划之中,由体育部门统筹规划竞赛事宜,实行纵向分级赛+俱乐部联赛的竞赛体制。完善运动员区级、市级、省级、部级的注册制度,运动员以培养单位进行注册,需要交流时与培养单位联系。下一级向上一级输送运动员,应该得到相应地补偿和奖励。依托社会、依靠学校和俱乐部承办体育赛事,使体育赛事普及化、经常化、规范化、层次化、系统化、科学化。

运行时不分专业运动员与非专业运动员,凡社会成员只要有注册,并达到参赛资格要求,就能同场竞技。加大同种类、同级别竞赛频数,科学巧妙地设计比赛内容,包括带游戏性质的非正规比赛项目,并将比赛场所尽可能地安排在学校、社区等居民较集中的地方。运动竞技爱好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由社区体育协会主办的各种竞赛活动,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科学系统的竞赛体系中锻炼成长见图3。

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网,每年至少输入5次主要比赛成绩在网上公布,随时掌握运动员竞赛信息,避免运动员冒名顶替,及时为高一级学校或俱乐部选拔竞技体育人才提供选材数据。

2.6“体教结合”新体系实施的对策

2.6.1更新观念,确保决策有利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更新观念,在决策时既要注重金牌数,更要注重竞技体育人才的健康与全面发展,要为运动员的终身发展着想,避免只图部门利益和短期效益,只做局部调整,无长远规划。

2.6.2政策导航,引领教体联合体沿着和谐有序的轨道运行政府领导应集中教体各部门专家商讨制定教体联合体运行的相关政策,对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作详尽的部署,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评估,及时调整策略,使联合体运行有序、和谐。

2.6.3广开财路,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投资渠道资金来源应由各小联合体按比例协商筹集,大学中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来源应由体育部门拨款、企业赞助和自筹资金等多项来源;普通高、中、小学后备人才培养属非营利性事业,应该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2]。

2.6.4齐心协力,全方位提高联合体的教练员水平联合体中教练员的选调、引进工作需体育部门协助,所有联合体中教练员的培训、考核、评估、资格认定工作要纳入体育部门的年度工作议程,教练员等级制度和培训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学院应设置教练专业,专门培养高水平教练员,为各联合体输送优质教练人才。

2.6.5科学训练,从根本上解决学训矛盾解决学训矛盾的关键是要讲求时间成本,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强化科学训练。

2.6.6有效激励,激发联合体中各组织成员的活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主要面向3个群体:1)运动员;2)教练及运动训练辅助人员;3)各个联合体。

激励运动员的主要方式有:物质奖励制度、精神奖励制度、运动成绩加分奖励制度、选拔招生制度、行为自主制度、公平竞争的参赛制度、福利保障制度、职业教育发展制度。

激励教练及辅助人员的主要方式有:教练等级制度、奖励制度、绩效评估制度。

激励联合体的主要方式有: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有偿训练、培养、输送制度、积分奖惩与末尾淘汰制度、调整奖励比例制度。

2.6.7健全法规,加强新体系的法制化建设首先,各联合体必须依法制定合作文本,并严格履行合同,违规者按法律程序裁决。后备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九年义务教育法。高中、中专、大专、大学阶段,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其他专业学习时间。另外,在竞赛、选拔、招生、考评、注册、交流、输送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法律条文,以确保“体教结合”工作的有序进行。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组织实施者对“体教结合”的认识有所偏差,导致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自在系统内尝试“体教结合”,其结果仍未解决竞技运动人才文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问题。2)“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训练者成才的根本利益上,确保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整合教体两部门资源,遵循综合、协同、和谐、多样化原则,构建教体联合培养体系。3)“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包括:"教体联合体"管理体制设计、四条捆绑式路径的训练体制设计以及纵向分级赛+俱乐部联赛的竞赛体制设计。

3.2建议

1)建议将新体系实施的重点放在保障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上,并在体育和教育部门协同配合的难点上下工夫。2)建议在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中很抓观念更新、政策导向、财路拓宽、教练培养、科学训练、有效激励、健全法规等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