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比赛跑道规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43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1

摘要田径竞赛规则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田径竞赛得以正常开展的保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的修订变化特点进行梳理。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导向性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国际田联竞赛规则变化特点

一、近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演变历史

(一)田径竞赛规则

在《体育大辞额典》中对田径运动规则的解释“为进行运动竞赛而制定的统一规范和准则。”这是界定了规则概念的属性,由此解释可以得出,田径运动规则概念的属性是一种规范和准则。

在《运动竞赛学》中田径竞赛规则概述为:为了避免田径运动竞赛中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所有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的竞赛,对运动竞赛中所采用的技术,和竞赛中所用的器材和行为做出一定的规定和限制。对这一运动竞赛规则的规定分析可以得出,注意对运动竞赛规则的技术部分的规定,田径竞赛规则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避免运动竞赛中的人为和客观因素对竞赛公平性的影响。然而,随着运动技术的发展与运动员水平的提高、田径竞赛商业化运作、科学技术的发展、田径竞赛规则自身和安全意识的增强,根据某些现有规则所包含的内容来分析现在的田径竞赛规则的一些规定的概述并不全面。

(二)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历史

表12004-2012年田径竞赛规则修改次数

修改次数29次11次25次13次30次

修改时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

由表1可以看出田径竞赛规则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到今天,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相对单一到相对全面、由相对粗糙到相对完善的演变过程。田径竞赛规则几十年来一直是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之中,两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每一阶段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都说明了当时的田径竞赛规则已经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2012年国际田径竞赛规则修改了30次就说明了现代田径竞赛对竞赛规则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严谨了,每一次竞赛规则的修改都带来了田径运动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二、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变化及特点

表2近十年国际田联竞赛规则变化的特点

变化项目变化内容变化特点

竞赛项目

田赛项目1.除了全能项目之外,任何起跑犯规的运动员都将被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2.横杆两端横断面应呈圆和半圆行、质地坚硬和表面光滑。

1.跳远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从起跳线量至助跑道尽头,在助跑和跳跃中采用任何空翻动作都视为犯规。

2.在掷标枪项目中,用两条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内延长线,须通过投掷弧内沿与助跑道标志线内沿的交点并相交于投掷弧的圆心。扇形落地区的角度约为28.96度。1.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满足商业化运作的需要。

2.对运动运动员运动技术及体育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3.比赛的突发性情况增加。

1.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满足商业化运作的需要。

2.安全意识的增强

三、结论

(一)近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是根据本项运动技战术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修订的,是田径运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近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相对单一到相对全面、由相对粗糙到相对完善的演变过程。

(二)田径竞赛规则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要不断适应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田径竞赛商业化运作要协调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科学技术在不断引入田径竞赛规则、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安全。

(三)近五次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幅度很大,田径竞赛和训练的导向性影响极其深远,更加注重比赛的安全性,使比赛的紧凑性加强和观赏性提高,对运动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动作更加准确规范。

(四)可以从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特征看处,对于准确、稳定和高质量的动作要求越来越高,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熟练的掌握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论基础知识,促使田径运动员不断提高和完善运动技术动作。

(五)从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来看,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呈现科学化、人本化、精细化、系统化、国际化以及公平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涛.浅谈田径规则演变的趋势[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06.

[2]董锦绣.现代田径竞赛与规则演变之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报.2008.05.

[3]闫斌.我国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及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2

关键词:中职;田径运动会;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156-03

一、前言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滞后越来越明显,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改革进展缓慢,体育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器材匮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理想以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热情不高等。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召开,依然采用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比赛形式,严重制约着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它给中职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中职学校和部分重点中学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1.应用文献法:根据研究的需要,调阅了有关中职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研究的论文,并了解研究历史和现状,从中找到研究的方向。

2.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学校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调查表20份,回收18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收回率90%。

3.采取数理统计法:回收的问卷调查表,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根据中职教育公共课为专业服务的要求,中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能,在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而竞技体育为体育的竞争,所以不应该把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

运动会是中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具有一定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是展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成果和文明的窗口。胡健先生认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的三大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并存在本质的区别。

在中职学校的运动会中,普遍存在以竞技体育为主设置的比赛项目,脱离了“增强体制、促进健康”这一目标,我认为应以学校体育为主,可保留一些竞技的项目,增加一些具有趣味性、集体性强的项目,这样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投入训练的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个性就能得到发展,团队精神就能得到培养。

(二)运动会比赛项目的设置

从数据的统计结果看,各所学校田径运动会在比赛项目的设置上几乎相同,如田赛项目: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等。径赛项目:有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和4×100米接力赛。这些些项目的设置,舍弃了操作难、安全性低、难度大的项目,如径赛的3000米以上的项目、跨栏、4×400米接力,田赛的项目撑竿跳高、铁饼、标枪等等。

(三)学生的参与情况

田径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大多以竞技项目为主,对技术、体能有较高的要求。从实际筹办的情况来看,学生参赛不超过学校总人数的28%,有的甚至不足总人数的16%。可见学生的参与人数过低,项目设置竞技性过高,制约了学生的参与,难以实现运动会“重在参与、全民参与”的目的,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标。

竞赛规则仍按中国田协颁布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执行;为不影响学校的教学时间一般只安排2~3天,时间太短;裁判员队伍则由体育老师和科任老师及部分学生组成,非专业裁判,水平参差不齐,容易造成误判甚至错判,常常使赛程无法正常进行,使运动员的比赛情绪常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比赛的开展和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制约了比赛成绩。

绝大部分师生对学校运动会开展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只是在运动会召开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会安排参赛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准备和训练,往往会造成训练期间学生运动负荷过大,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参与的都是各班级少数体育爱好者,大多数同学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没有机会上场比赛,这样就失去运动会的吸引力,忽略了体育竞赛的多样化,久而久之,学校田径运动会期间成了大多数人的“休息日”;大多数学生成了体育观众而不是参与者。

四、改革的设想

(一)明确运动会的目的、意义

学校体育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体育深化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喜欢运动。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并给我们带来好处。运动包括学习、生活、家庭、精神、心理、生理等内容。要知道,运动的根基在于学生的自觉性。所以,举办学校运动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运动的精神或运动的本质,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在学习、生活、家庭和心灵上的提升和充实,让学生热爱运动并自觉运动。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可全面检验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教学和训练,促使学生人人参与运动,真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更好地为专业报务;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遵守秩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振奋师生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由此可见,对中职学校运动会进行适当的改革,要使许多项目的设置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的需求,充分体现全面的、有趣的、有竞争力的原则。即要鼓励竞争,更要强调人人参与,在学校―学生―社会三点一线上,建立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的科学、合理的中职运动会新体制,使全民健身融入职业教育之中,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因此,改革目前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以使各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能够达到它的本身的效果。

(二)创新比赛项目

在项目设置上尽可能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径赛项目保留100米和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1500米跑、4×100米接力;田赛项目只保留跳远。新增一些新颖的、富有趣味性且具有培育团队、协作精神的项目,如学生集体项目:推铁环迎面接力、摸石过河接力、夹球跑、集体跳绳比赛、“迎面接力”比赛、10人钻跨绕障碍接力比赛,师生自由组合“搬运竞赛”接力,家庭趣味组合“袋鼠跳”接力等项目。各项目间相互渗透、交织,且有家长、教师的参与,促进了家校的联系,增进了师生的情谊,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1.学生集体项目:“迎面接力”比赛。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奔跑能力。

场地器材:在场地上画相距50米的平行线,接力棒。

参赛要求:

(1)比赛以班级为单位。比赛人数及分组:每队出10名(男女各半),分组依次进行;

(2)比赛赛制:按每队用时先后按计时取名次。

参赛办法:采用预决赛进行,按预赛成绩取前八名,成绩相等的名次并列。

比赛规则:

(1)男女各5名迎面相距50米,一名队员手持接力棒,从起跑线后听令出发,跑到对面将棒交于下一个队员;

(2)最后一位运动员跑到终点时比赛结束;

(3)必须持棒跑,棒子掉地必须捡起再继续跑;

(4)必须在指定的起跑点或终点交接棒;

(5)比赛纪律:比赛中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6)运动员必需穿运动胶鞋比赛,不准穿钉鞋。

2.家庭组合“袋鼠跳”接力(国外一些学校常请家长一起参加运动会)。

比赛目的: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

场地器材:在跑道上画两条平行线,一条起跑线,一条折返线,距离20米;麻袋若干条。

参赛要求:

(1)比赛以三个家庭组合为单位(父母与孩子),自由组合。分组、分跑道依次进行;

(2)比赛赛制:每组按每队用时先后按计时取名次。

比赛方法:

(1)每队参赛运动员的先后顺序自由编排;

(2)每道第一名选手站在起跑线上,等起跑信号发出后迅速跳进麻袋,双手提起麻袋口起跑,用双脚跳跃进行,过折返线后钻出麻袋,提着麻袋跑回,交给本组第二名选手;

(3)第二名选手按规则向前跳,跳至终点绕标志物返回,依次循环,直到每队最后一名参赛选取手返回时躯干到起跑点内沿垂直面,视结束比赛。

比赛规则:

(1)发令员发出信号后,方可跳进麻袋;过折返线后方可钻出麻袋;

(2)交接麻袋必须在起跑线后进行,不得抛传麻袋;

(3)每队选手必须在自己的跑道上进行接力,不能抢道,否则视为违例;

(4)各队运动员应按规则跳,违规者取消本队成绩。

(三)对运动会的宣传与报道

加大对运动会的宣传与报道、赛前做好充分的宣传,比赛前的一至二个月,利用学校的网络、校刊、广播电台,利用课间操时间或下午课余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吸引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让学生、教师、家长一起参与到运动会中。让人人认识到开展校运会不仅是为了比赛和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会的召开,全面检阅学校体育开展情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精神风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现人人参与的中职学校运动会,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新课改中,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便于同“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

2.改变原有运动会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比赛方式,增加的比赛项目要具有较强趣味性,来丰富比赛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让学生充分体会家庭与学校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及运动热情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3.通过改革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培养学生人人参与意识,发扬青少年学生具有勇敢、正义、自信、主动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也体现出运动会的团结性、竞争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二)建议

1.建议延长运动会比赛时间,增加参与人数。使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参加运动会,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体现大众化,增加受益面。可灵活设置比赛时间和地点,举办也较容易进行。

2.建议运动会裁判员及工作人员由学生担任,体育教师在赛前对参与的裁判员进行培训,比如“计时”要看“烟”,不能只听“枪声”,丈量以什么位置为准等等,体育教师一定要起到组织、协调、辅助、监督的作用,加强理论知识指导,只有这样,在比赛中学生的裁判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知识面也进一步得到提高。

3.建议加强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比赛纪律管理,严肃比赛纪律,正确的比赛态度,尽量使每个人都参与活动,做到“有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遵守比赛的规则,维护比赛的秩序。

4.建议增加奖项设置,尽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增加参与奖、最佳组织奖、体育精神奖、精神文明奖和优秀裁判奖,并增加集体奖的强度。充分体现既“鼓励竞争,更强调参与”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胡键.构建普通高校运动会竞赛新平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21).

[2]詹中华,袁跃.对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现状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01).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3

抢跑的科学定义

谈到抢跑,一般人都以为是运动员先于起跑枪响前起跑才是抢跑,但是抢跑的科学定义更为严谨。这涉及人的大脑反应和对器官发出指令并产生动作的时间。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听到枪声再蹬腿起跑的时间是一种典型的单纯反应时间。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耳朵听到枪声,经过大脑再到运动器官发生动作,最短需0.12秒的时间。但是,这还不是人的反应能力的极限。

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所认定的反应时间的极限是0.1秒,这是生理学研究所证明的,也就是人的最为单纯的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实验证明,条件反射的时间也就是0.1秒。例如,人听到一声巨烈爆炸的轰响会不假思索地收缩肌肉或做出逃跑的动作,这是一种条件反射,这个本能的反应时间大约为0.1秒,但不会低于0.1秒。

根据这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时间,体育比赛中把抢跑的时间定义为从发令枪响到脚离开起跑踏板快于(少于)0.1秒。因为,几乎没有人能达到0.1秒的起跑时间,而一般人的反应时间也不过是介于0.2~0.3秒之间。训练有素和天生反应快的运动员的反应时间也介于0.1~0.2秒之间。所以,如果从发令枪响到运动员的脚离开起跑器的时间少于十分之一秒的话,就判定为抢跑。

也因此,此次的博尔特抢跑也指的是其起跑时间少于0.1秒。但是,为什么抢跑一次就被罚下而与冠军无缘呢?这又涉及国际田联对抢跑的处罚规定。

抢跑规则的历史变化

国际田联对抢跑的规定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没有对抢跑做出处罚规定,称为“无限次抢跑”。也就是说,一名运动员可以多次和无数次地抢跑,也不会被处罚。这就造成了一些运动员根据此规定而搞一些小动作,本质是扰乱运动实力高强的选手,从而有利于自己获得好的比赛结果。例如,1912年奥运会100米跑决赛,美国选手克雷格对夺冠实力最高的德国选手心有忌惮,就利用抢跑战术干扰对手。当时,克雷格一共抢跑8次,在第9次起跑时,比赛才正常进行。此时,德国选手已被弄得心烦意乱,不仅起跑慢,而且在途中跑也并不出色。克雷格的扰乱技术获得成功,他本人夺得金牌。

对于这种以抢跑来扰乱比赛的作法,各国运动员都表示了不满。于是,国际田联制定了抢跑处罚的规定,这就是第二个时期,称为“二次抢跑”规则。这个规则规定,一名运动员可以有一次抢跑,同一名运动员第二次抢跑时才被罚下。但是,这也意味着其他参赛选手也可以轮流抢跑。这一规定不仅造成抢跑难以遏制,而且也使得比赛冗长,不利于电视转播。

有鉴于此,“二次抢跑”规则只实施到2003年。之后,国际田联又做出新规定,即“一次抢跑”规则,这是抢跑规则的第三个时期。这个规则的新意在于,比赛中无论谁出现第一次抢跑,都不会追究抢跑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出现第二次抢跑,则第二次抢跑的运动员即使不是第一次抢跑的运动员,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一次抢跑”规则的好处是能够让比赛顺利进行,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因为会有人故意第一次抢跑来制造紧张气氛,从而扰乱比赛。这对高水平的运动员的干扰可能更大,也因此会阻碍较好运动成绩的产生。不过,“一次抢跑”规则的最大缺陷是造成体育比赛的不公平。因为,这种规则是不惩罚第一次抢跑的选手而只惩罚第二次抢跑的选手。

为了改正“一次抢跑”规则的不公正,国际田联在2005年酝酿提出了“零抢跑”规则。这个规则是指,任何一名运动员只要抢跑,就取消比赛资格。尽管“零抢跑”规则在酝酿之初有过激烈争论,有人认为这个规则会造成运动员的保守,不利于提升运动成绩,但是,国际田联还是于2010年多哈室内世锦赛正式实施“零抢跑”规则。因为,国际田联认为,“零抢跑”规则既可以保护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又可以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然而,新规则实施后的第一个室外世界重大赛事就是2011年大邱世锦赛,被普遍看好能夺取100米冠军的牙买加飞人博尔特被“零抢跑”的枪声“击倒”。

“零抢跑”规则不会改变

看似保护高水平运动员的“零抢跑”规则为什么实施后就击倒了世界上最大牌的运动员?这似乎与该规则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而且,还有很多人为博尔特的失利感到不平。

其实,此次博尔特的失利是在让人们重新审视冠军的含义,并思考要怎样训练和拥有什么样的技能才能获得冠军。博尔特的失利其实是让冠军,当然主要是田径运动的世界冠军的分量更重,金牌的成色更足。表面上看,博特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零抢跑”规则。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无论是博尔特还是其他运动员,所有人在“零抢跑”规则上一视同仁,如果换了他人,同样会被罚下。

因此,如果要说输给了“零抢跑”规则,那是所有运动员都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非博尔特一人,对此,国际田联的表态很清楚。一项运动的信誉是靠着规则建立的,而这些规则应该是持久的,也应该对所有的运动员一视同仁。国际田联的抢跑“零容忍”政策并不会因为博尔特因抢跑被罚下而改变。

除了所有运动员都要面对“零抢跑”规则外,该规则的实施对冠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便是,你不仅要有夺冠的奔跑速度,还要有在遵守规则之下最好的起跑技术。这种技术的要求是,让运动员在两种夹击―既要尽快起跑,又要不抢跑―之中选择最有利的做法。

权衡利弊,显然是不抢跑的利要远远大于抢跑的利。因为,前者的失利是失去比赛资格,落得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后果,而后者如果失利,比如起跑慢一点,但也还能保全比赛的资格,并有可能在途中跑和冲刺时弥补回来,还有争得冠军和其他名次的可能。从这一点上看,显然是考验一名田径运动员是否更具有夺冠的资格和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冠军。如果连这一点智商和加减法都不会做,何谈做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和获得冠军?

而且,在实施“零抢跑”规则后,很少有人因抢跑而被取消比赛资格。对此,牙买加名将鲍威尔在回答媒体关于“本次世锦赛百米决赛会不会有人因抢跑而被罚下”的问题时肯定地说,“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站在决赛场上的选手都是身经百战的选手,而且‘零抢跑’规则也实施了一段时间,这些人不会犯这种错误。”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4

关键词:径赛健身跑健身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但有许多现实问题制约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普及和实施,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使得田径课遭受冷落、挤压、削减甚至排除;另外,在众多体育健身项目中,人们对田径运动的选择率很低,以田径运动作为首选锻炼手段的人数只占5%左右。基于以上的事实,笔者试图通过拓展径赛的项目,探索其价值,为径赛在高校开展寻求新的发展出路,为使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广大体育工作者特别是田径专业人士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2.径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径赛的现状

径赛项目有竞走、短跑、中长跑、超长跑、跨栏、障碍跑和越野跑等项目。

传统径赛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径赛具有传统性、长期性、固定性。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接受的径赛的教学与比赛几乎一成不变,技术动作单一,缺乏新鲜感、趣味性。从校田径运动会到奥运会,径赛项目变化很小。第二,径赛项目都是人体正面向前的运动,运动方向单一、缺乏随机变化。第三,径赛具有个人竞赛项目多、集体项目少的特点。由于径赛运动的单一性、局限性,使得乐意从事径赛运动的人越来越少。从我校近年来体育选项课报名统计的情况看,学生自愿上田径课的不足百分之五,其他选项明显高于田径;从有关资料信息看,在学校体育中田径运动已处于低潮。如何激发人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改进田径运动的方式、方法,弥补田径运动的局限性,是当前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当前径赛存在的问题

2.2.1对径赛运动概念的认知停留在竞技体育上:目前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对径赛运动体系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竞技体系的概念上,但是这样的理解忽略径赛的健身功能与价值,导致径赛运动的畸形发展,成为标准的精英体育。

2.2.2对径赛项目的方式方法等选择不当: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环境的人们从事径赛运动锻炼时,选择适当的项目、方法、运动时间、适当的运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传统的径赛运动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虽然他们经常参加传统的径赛活动,但所达到的锻炼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伴有运动性损伤的出现反而给自己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所以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就放弃。

2.2.3学校师生对径赛项目的认知狭窄:由于径赛运动的比赛程序简单易懂,锻炼形式多样,在空地、道路和跑道上都可以练习,它不受人数、年龄、性别、季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广泛开展,因此是人们最熟悉、开展最普遍的项目之一;然而,学生对径赛运动的认识不同,多数大学生认为径赛运动是训练加比赛,它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

2.2.3.1学生对径赛的认知不足是导致径赛课遭冷落的原因

学生不喜欢径赛,其主要原因是忽视径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径赛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单一、运动负荷过大,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甚至是一些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使径赛教学成为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接受,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很难对它产生兴趣。

2.2.3.2体育教师对径赛的认知不足

大部分教师只看到传统径赛课的弊端,只看到素质练习的项目与径赛项目的相近,而对径赛的健身价值没有深入思考和研究,对径赛课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健身价值认识不足。

2.2.4对径赛健身价值的认识不够:每当谈及径赛运动的价值,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竞技性的比赛价值。对径赛运动的健身价值少有人提及,人们接触的径赛运动,大多数是以竞技性的形式出现,很多人认为径赛运动是训练加比赛,它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虽然人们知道径赛运动可以用来进行身体锻炼,但是对径赛运动健身价值的认识不够。

2.2.5对径赛的康复与价值开发尚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中的机械化、自动化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上班守仪表、网上购物、坐车外出游玩等造成一系列的“运动缺乏症”,体弱多病、肥胖等“文明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同时一些现代病开始蔓延,如骨质疏松症,中老年人的脑中风、脑栓塞等都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针对这些疾病虽然医学上可以对其表面进行控制,但是对其根本还是不能彻底治愈。因此,运动康复治疗法应运而生,但是径赛项目在运动性康复价值方面的开发较少。

3.径赛拓展项目――健身跑的开发

许多高校径赛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广大的学生参与径赛运动的积极性不高,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走和慢跑开展得相对普及外,其他的径赛项目已很难在高校体育活动中见到,笔者开发了以下健身跑项目供健身跑爱好者参考。

3.1健身跑项目

3.1.1不同方向、方式的健身走:散步;快走;后退走;侧向走;交叉步走;北欧走;以结伴、团队形式的快走。

3.1.2不同方法的健身跑:慢跑;后退跑;交叉步跑;侧向滑步;高抬腿跑;车轮跑;以结伴、团队形式的慢跑。

3.1.3不同方式的健身跳:(1)原地跳;(2)立定跳;(3)多级跳;4)兔子跳等。

3.2趣味性健身跑项目

3.2.1趣味运球:运球走、运球跑、运球起跳。

3.2.2趣味跳绳:单人跳绳;双人跳绳;跳大绳;跳绳跑。

3.3集体趣味性健身跑项目

3.3.110×30米趣味接力。

3.3.24×100米趣味接力:其中1人鸭步行进,1人后退跑,1人交叉步跑,1人袋鼠跳。比赛方法及规则(略)。

3.3.3“蛇爬”趣味健身比赛。比赛方法及规则(略)。

3.3.4职业趣味径赛:如农民选手趣味径赛有100米滚轮胎、“袋鼠”跳、负重跑、推车抢险送物资、男女混合有抱球接力、回娘家、齐心协力奔小康等项目。

3.4对径赛的康复与价值开发

3.4.1在中国古代五禽戏对患者有很好的医疗作用,但对健康者来说,亦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强身健体锻炼项目。武术界有句行话,叫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里“一口气”,指的是精、气、神,“筋骨皮”指的是肌肉、关节、筋骨,长久练之,使人筋骨强健,肢体丰满,精力充沛,身手敏捷。许多年老体弱的人通过五禽戏的锻炼,治愈了疾病,增强了体质,焕发了青春,甚至有人白发重新变黑,落牙重新萌冉,高寿而无老态。

3.4.2后退走对腰酸腰痛病有一定的疗效。

3.4.3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走、康复跑、康复跳等。

4.健身跑的健身价值

4.1健身跑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竞技性较弱,大众易于接受。

4.2由于健身跑技术来源于人体基本运动方式,是自然本能的动作,大部分项目简单、易学,便于广泛开展与普及,适合普通人群参加。

4.3健身跑由于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人们不必拘泥于特定的项目,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大。同时这个特点为径赛运动的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提供了可能。

4.4开展健身跑可以不受场地、器材和规则的严格要求和限制。在空旷的田野、房前屋后、公园空地、公路、沙滩或是山地,甚至在家里都可进行快走、慢跑、跳跃等练习,使得拓展径赛运动易于在群众中开展。

4.5由于健身跑包括了走、跑、跳等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是提高身体素质、自然适应能力的基础性健身项目。健身跑的练习强度和运动量,可根据练习者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以适宜的运动状态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健身跑的恢复,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只需自然饮食和简单易行的恢复方法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

5.结语

5.1人们对健身跑概念及健身价值等还了解不够,学校体育教学还不够完善,人们选择健身跑项目的方法不够科学,健身跑的康复性价值有待开发。

5.2通过健身跑项目的开发,改变人们对健身跑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掘健身跑运动的健身价值,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途径指导人们科学选择健身跑项目,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健身跑的潜在价值。

5.3对健身跑的康复与价值开发,有利于人们对健身跑运动的开展,同时,加强对健身跑的康复与价值开发有待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深入研究。

总之,健身跑具有全面健身的价值。在原始径赛运动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新、更受大众欢迎、更有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文普,王丙振.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开发[J].体育学刊,2003(5).

[2]张强,曹玉荣,徐宝权.田径运动健身价值的重塑[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25(8).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5

摘要田径运动是由人们进行竞技和锻炼身体的走、跑、跳跃、投掷等身体练习所组成。它是最简单,最自然的身体练习。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它们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体育运动史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进行身体教育的过程中,不管哪一个年龄阶段,何种性别,也不论是哪一种体育范畴,只要合理选择和运用某些田径项目练习,就能确保人体机能和形态,以及身体素质得到最佳发展。因此,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田径运动优势作用

一、田径运动的优势

(一)田径运动的动作简单、易学,便于广泛开展,符合大众健身的需要

田径运动中有许多项目的技术动作是人的自然本能动作。像走、跑这一类动作,人只要能够独立站立就能够自然学会。因此,在参加田径运动锻炼时就不需从头学起,也可以不用专人指导,只要在某些技术环节上稍加指点,掌握一定的健身原则就能够自己进行锻炼。既节省了时间、人力,而且锻炼的实效性好。像球类、体操、跳水等运动项目技术相对复杂,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素质差的人学习起来困难就更大。据黑龙江行业系统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表明:参加体育锻炼选择频率最高的就是田径运动中的散步和长跑。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散步和长跑简单、方便、健身效果好。

(二)田径运动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适应全民参与健身的要求

田径运动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是其它运动项目不能相比的。奥运会田径比赛的项目有四十多项,国际田联承认的田径世界纪录有六十多项。作为锻炼身体的练习方法则更多。如:散步、慢跑、掷垒球,各种跳跃练习,跨越障碍等等。其中仅跑步一项就有几十种锻炼方法。比如:慢跑、快跑、加速跑、变速跑、行进间跑、让距跑、追逐跑、上坡跑、下坡跑、顺风跑、定时跑、越野跑、接力跑、往返跑、蛇形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锻炼项目多,选择余地大,这就能够吸引众多的人参加这项运动。青少年可选择短跑、跨栏、跳远。跳高、接力比赛等运动较为剧烈,精彩刺激、趣味性浓的项目。老年人和身体较差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选用动作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健康长跑等活动。

(三)参加田径运动锻炼较少受人数、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便于大众健身

参加球类项目锻炼有一定的人数要求,某些运动项目又受性别的限制。如:艺术体操只能是女性参加,而拳击运动则只能是男性参与。有些运动项目孩子年龄小不能掌握其复杂的动作要领,而有些运动项目又把老年人拒之门外。田径运动锻炼在这些方面的限制则较少,进行锻炼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成百上千。有报道载:日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每日参加健康长跑的人数以万计,参加锻炼的年龄从刚会走路的孩子到年过七旬的老人都有。有资料记载: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最小年龄只有3岁,最高年龄达86岁。参加田径运动锻炼完全不受性别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宜。在学校、机关、各行业系统组织的全民健身活动,男女老少涌跃参加各种田径趣味比赛的场面时常可见。

(四)参加田径运动锻炼不受场地、器材的严格要求,适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

目前,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特别是部分不发达地区缺少正规的训练和比赛场馆,设施缺乏。在这些地区,大部分运动项目如果缺少最基本的器材和场地,就无法开展。如:参加排球运动锻炼最少应该有一个球,参加乒乓球运动要有球、球拍、球台。在这种情况下,田径运动锻炼在简易条件下就可以开展的优势显得尤为突出。例如:有一块长三十米的空地就可以进行二十五米往返跑、迎面接力跑、加速跑。在小路上能练长跑;在公园内可以散步;石块可用来练投掷;有一个沙坑就能做跳跃练习;草原上的牧童跳越羊圈、栅栏进行“跨栏”比赛;远洋舰上的官兵推掷炮弹壳;工厂的工人投掷铁锤,进行“投掷”比赛等等。总之,可利用的场地,器材随处可寻。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使田径这项运动能够在祖国的大疆南北,学校、机关、工厂、农村、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二、田径运动的作用

参加田径运动锻炼和参加其它运动项目锻炼一样,能够对有机体产生良好的影响,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它还具有其它运动项目所没有或不及的健身价值。

(一)田径运动锻炼能提高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以及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

由于田径运动多在户外进行,因此在从事田径运动锻炼过程中,能使人体更多地受到空气、日光等自然力的锻炼,从而提高人体体温的调节能力,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田径运动锻炼能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形态正常发展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6

这样的颜色或许显得有些轻浮,但鞋子在跑道上的表现足够扎实―去年夏天的里约奥运会中,男子马拉松三位奖牌获得者的“战靴”全都是耐克;后来在柏林、芝加哥和纽约举行的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冠军们穿的也都是耐克跑鞋。

耐克最新款跑鞋的设计在国际比赛中帮运动员创造了更快的速度和绝佳的战绩,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有关技术优势的争论,为增进脚下表现所制造的创新是否公平?当面对模糊的规则时,灰色地带便产生了。

那么,技术辅助究竟怎样才算合理呢?

许多体育运动已经对此陷入纠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游泳赛事禁止了创下无数纪录的全身泳衣,因为它们在浮力和速度方面带来了不公平优势。南非短跑运动员奥斯卡・皮斯托瑞斯(oscarpistorius)使用刀锋假肢参赛后,田径赛事也因此陷入风波。

最近的麻烦则是跑鞋。竞跑赛事的管理机构―国际田径联合会在一则邮件中表示,已经收到许多来信,询问精英跑者是否有资格穿着采用了新设计的跑鞋参赛。

耐克全球跑鞋产品资深总监布莱特・斯考梅斯特(BretSchoolmeester)表示:“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对这一点我是有信心的。”

3月7日,耐克了一款定制跑鞋,在里约热内卢和近期其他顶尖赛事选手所穿跑鞋基础上做了改版,以实现在5月赛事中让马拉松最短用时控制在两小时内的目标―也有人说这是在耍花招。

阿迪达斯则为最近4位接连打破全球马拉松纪录的跑者提供了跑鞋,该公司近期也推出了自己的新款跑鞋,并且低调尝试让目前的纪录从2小时2分57秒提升到1小时59分59秒,或者更快。

纽约路跑者组织(newYorkRoadRunners)是纽约马拉松和其他50多项赛事的举办单位,其主席乔治・赫希(GeorgeHirsch)表示,从精英赛事到年龄段赛事,最新款跑鞋会给各类比赛带来影响,不可能在每场比赛前去检查成千上万人的跑鞋。

赫希说:“这改变了游戏规则,如果跑鞋公司得到生产专利,将这些鞋投向市场,得到了广泛使用,那么人们利用这些优势去参加比赛是不是公平的。”

所有的跑鞋都应该增进运动员的表现,否则,人人都要光着脚跑步了。但这种不公平优势究竟怎样才算越界呢?似乎没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穿着J型刀锋假肢和健全选手一同竞技。

奥林匹克奖牌获得者所穿的耐克跑鞋将在今年6月以250美元的价格销售,它的名字是ZoomVaporfly。Breaking2计划―即耐克力争打破两小时马拉松纪录的跑鞋,便是被该公司称为“概念车模式”的ZoomVaporflyelite定制版。

耐克赞助的3位马拉松选手将在意大利蒙扎的一级方程式跑道上试着打破2小时的纪录,其中包括2016年的冠军、来自肯尼亚的埃鲁德・基普乔格(eliudKipchoge)。

有批评人士指责耐克是在炒作,在搞营销宣传,而不是在参与一项真正可信的体育赛事。

3位跑者将穿上经过个性化调色的跑鞋。但问题在于,这些在奥林匹克比赛、在大城市马拉松中所穿着的新款跑鞋是否符合国际田联的跑鞋标准。而且后者的标准也模棱两可。

这些跑鞋的重量是180克,以厚但重量极轻的鞋底夹层为特色,相较普通泡沫足弓可以再提供13%的动力。

基普乔格表示,他喜欢这种气垫的感觉,能够在长跑过程中减轻腿部酸痛,带来有效恢复。

植入足弓的是一层长而纤薄,却又坚韧无比的勺型碳纤维板。换个角度来想象,它有些像刀片。碳纤维板的设计初衷是降低快速跑步时所需的氧气量。每跨出一步,它就能储存和释放能量,推动跑者加速向前,这种原理就好像是弹弓或弹射器。

耐克表示,相较另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跑鞋,碳纤维板能节约在某一特定速度下所需能量的4%。南非体育科学家塔克(tucker)表示,如果这一数据准确的话,“这相当于是在1%至1.5%的坡度上加速往下跑”。

“这将带来巨大不同。”他补充说。

国际田联第143条规定称,“无论采用哪种技术,跑鞋都不得为运动员提供多余辅助,使其拥有不公平优势。”而什么是不公平优势呢?这里并没有说清楚。

耐克高管表示,已经就Breaking2计划的跑道设计及药物检测事项和国际田联展开了密切合作,并将和这一管理机构“共享”这些跑鞋。

塔克是南非布隆方丹自由州大学医学院的运动生理学家,他认为耐克的跑鞋“可能应该是违法的”,因为它的设计就像弹簧一样。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7

关键词:竞赛规程;田径运动会;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86-04

高校田径运动会是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杠杆,是高校体育工作每年的重头戏和常规节目。近年来,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有些做了尝试,有些正在酝酿,从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有些学者呼吁取消田径运动会,建议将其改为学校体育节。笔者认为: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按照历年来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取消田径运动会不妥,但原有的照搬竞技化的田径运动会模式已难以承载新时期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也难以与高校体育的时代特征相吻合,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的起点便是竞赛规程的改革。为此,如何制定与当代大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需求相匹配的、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有效推进学校群体工作广泛开展的新竞赛规程,便成为高校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课题。

1、解决高校田径运动会现存问题的思路

1,1 淡化锦标,重在参与

半个世纪以来,体育系统内“竞技第一,金牌第一”的专业竞技体育思想已渗透到学校体育之中,人们习惯了用竞技体育运动会的操作模式运作学校田径运动会,也很自然地沿袭了“锦标第一”的目标定位。而学校体育竞赛不同于奥运会、全运会、各单项锦标赛等专业赛事,虽然都有争优夺标的属性,但不同的是竞技运动员争金夺银承载着选拔、输送运动人才为地方和国家争光的使命,运动员夺标的背后是地区和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的较量,所以,规程的制定重在为运动员创造超越自身极限能力的环境,为运动员提供充分发挥其竞技水平的机会;而学校田径运动会是对各院系群体活动开展情况的一次综合检阅,是激励学生加强身体锻炼,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活动。所以,规则的制定应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打造一个快乐、健康、向上的体育盛会。当然,高校田径运动会不能不要竞技,如果体育离开竞技,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将目标定位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检验运动锻炼成效的机会。

把握全局,在保障高水平运动员充分发挥运动水平的同时应兼顾普通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参与热情。在运动会有限的时间里,必须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又要根据径赛、田赛不同项目的特点、裁判员人数、场地器材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统筹项目设置,因而,适当减少单人项目、耗时项目、技术含量高而平时难于得到专业指导和训练的项目,如取消男子110m栏、3000m跑、10000m跑、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铁饼;取消女子100m栏、200m跑、5000m跑、三级跳远、标枪等项目;增设具有跑、跳、投性质的,运动负荷和技术难度相对适中的集体项目和男女混合项目,如30人×60m男女混合迎面接力、10人×200m负重(10kg沙衣)男女混合接力、4×100m跳绳接力、10人×30m袋鼠跳混合迎面接力、5人×30m速跑掷准、8人×50m屈臂相交持球跑等。

1.2 项目设置专业化转变为大众化

目前,不少高校田径运动会与全运会的设项大同小异,一般包括跑、跳、投、跨栏等十几个小项,场地设施、比赛规则都采用国际田联规定的统一规则,缺少拓展新的运动竞赛项目,使得有些技术性强、难度较大的竞赛项目经常造成学生受伤或参赛学生寥寥无几,运动会成为少数体育特招生的表演赛,影响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学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要传承国际田径运动会的专业化模式固然重要,但必须根据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目前在众多大学中,由于普修体育课人数因扩招而骤增,使得场地、器材、设备不足,一些难度较高、安全隐患较大的如跳高、跨栏、铁饼、标枪等项目不得不从田径课程中删除,许多大学生平时几乎没有跨过正规的栏架,不知道栏架的高度。竞赛项目专业化设置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严重脱节和与课外活动练习内容不符的局面导致了学生对运动会的淡漠和恐惧。

当今社会,“快乐体育”已成为人们消除疲劳、放松心情、健身交友的重要手段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乐于在有组织的“快乐体育”中感受乐趣,尝试成败”。为此,设计一些具有田径属性的跑、跳、投趣味项目,不但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还能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如8人(13女5男1×15m仰撑“四脚走”接力:在田径场中心位置,设计边长15m的正方形场地,要求运动员在仰撑状态下,手脚并用前行,此项活动既锻炼腰腹力量,又锻炼身体的协调性,还为比赛增添了“爬行动物”进田径场的风趣;又如8人×50m屈臂相交抱球跑:要求8人彼此之间通过屈臂相交连成一体,双手抱球在胸前成一排同时跑动50m,跑动中不能掉球,彼此之间的屈臂连接不能断开,否则犯规,此项目既要加强集体配合,又要防止抱球掉落,增加了跑动的情趣,也增添了观众的乐趣。

学生是最乐意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他们希望锻炼身体的方法多种多样,也希望比赛的形式多样性,单纯的跑跳投项目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此,将田赛、径赛项目混合嫁接,组成复合型项目,让学生感觉新颖独特,产生尝试和体验的欲望,诱导学生走向田径场,投入训练中。如5人×30m速跑掷准:先抱实心球跑动30m,进入投掷圈后,做一次性投掷(动作自选),将前面10m(男生)、7m(女生)处的立砖击倒,记时从起跑至球落地,排名按击倒立砖多、速度快者列前。此项目既要求跑速快,又要求投掷准,没有经过训练是很难把握准确率的,所以,学生们必须加紧赛前训练;又如lo人(4女6男)×100m跨、钻栏迎面接力:每100m途中设6栏(正、反),栏的高度设为标准栏架的最低档(保证人人能跨过,但钻栏必须低重心),运动员手持软式橡胶球(接力用),先跨一栏再钻一栏,跑完100m全程交接球。此项目既要跑,又要跳,还要钻,增强了身体的灵活性,提高了身体锻炼的全面性,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控制好全程的节奏,缩短接力时间,力争比赛取胜。

另外,长期以来,运动会的裁判主要由体育教师担任,宣传、安保和后勤工作也由教职员工承担,除参赛选手和一些学生干部与运动会密切相关外,其余学生因严厉的考勤制度而不得不在看台上当啦啦队,运动会越来越脱离大众群体。因此,应招募大量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赛前培训,在教师的主导下,担当起运动会的各项工作,参与到运动会中来,成为运动会的主人。

1.3 激励机制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运动会奖励竞赛优胜者无可厚非,但完全按奥运会模式只奖励单项前8名和团体总分前8名以及一些破纪录者,未免过于“锦标”化。前8名计分法导致学校运动会出现两种消极现象,一种是在比赛过程中,当感知自己已无望闯入前8名时,运动员就会减低拼劲;另一种是在报名时,有些院系和学生经过调查、比较,得知其实力无法与强手比拼时,对有些项目就不报名,甚至报了名后再弃权。运动会对大多数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除年年得奖的院系外,其他院系的热情始终难以调动。因此,改革计分方法、扩大奖励面尤为重要。

合理的计分方式能有效激励个体进发出为团队争光的激情。运动会团体总分的设立一是为了增强人们的团队精神,二是便于组织和管理。如何能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肩负为所在团队争光的责任,让每一个团队都能通过有效的运作提高整体实力,可尝试的办法就是变更参赛计分法,在限制每人参赛项目数的前提下,如每单项每单位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集体项目每单位限报1组,每人所报单项加集体项目不能超过4项等,将团体总分常规的9、7、6、5、4、3、2、1计分法变更为第1名51分、第2名49分、第3名48分……依次递减至最后1名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且集体项目分数翻倍,体育特长生分数另计。此番改革,赋予了每一位参赛者为集体争先的使命,即使是最后几名选手也会全力拼搏多拿分。

除奖励获奖运动员外,还应奖励运动会的工作人员,奖励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为运动会做出的贡献。

2、新规程的组织与实施

新规程更新后,由于变动很大,各参赛单位、参赛人员需在理解的基础上有组织实施。

1)广而告之,多渠道宣传规程。

新规程出台后,要尽早下发,给各学院充分的准备时间。最直接的办法当属召开全校体育工作会议,指定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体育部长参加,向与会者认真解析新规程,让他们深刻理会规程更新的意图、更新的内容以及更新后的操作方式,使他们在执行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官方网站和学生网络论坛以及平面媒体的作用,宣传新规程和新项目的运作方法、比赛规则等,让同学们广泛了解,尽快进行赛前训练,并且开通校运会电话咨询专线服务,选派精通新规程和各项比赛事宜的志愿者负责答疑,尽量避免在比赛时出现因对新规程或规则的理解有误而违规被判罚的现象。

2)培养骨干,传授新项目练习技巧。

新规程中增设了许多集体配合项目、趣味项目和复合型项目。新规程发放后,各个院系都将组织报名和进行赛前训练,而训练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优劣,为此,开设新项目学生教练员培训班,由各院系选派一些组织能力强、运动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新项目的技术要领、练习方法、训练技巧及组织形式,使他们成为各院系运动训练的骨干,组织和带领同学们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3)加强培训,扩充裁判队伍。

规程更新后,运动会项目多、参加人数多,裁判员需要量也增大。解决裁判员不足的措施是启用大量学生当裁判。这样做,一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关心、参与运动会;二是给众多的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具体做法是举办裁判员培训班,招募有执裁兴趣的学生参加裁判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受聘参与校运会裁判工作。赛前,各项目主管教师还要对分工明确后的学生裁判再进行岗位技能强化训练,保证其执裁工作的公正、准确、高效。在运动会中,裁判表现情况由各裁判长给出评价,对于责任心强、工作踏实、执裁准确的学生,由校体育竞赛委员会颁发国家三级裁判证书。

4)调配场地器材,确保群体锻炼。

伴随新项目的设计开发,配套器材的研制和改良便不可或缺。比如上文提到的袋鼠跳混合迎面接力中用到的布袋、负重跑中的10kg沙衣、实心球、接力软球等器材以及比赛时的一些特定场地,都需预先准备,且准备的数量不能只考虑运动会比赛当日使用,而要尽可能满足广大学生群体活动所需。所以,在项目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项目的健身价值、比赛效果,又要考虑场地器材的经济、简易。显然,新项目的出台,无论学生们出于新鲜感进行自觉锻炼,还是有组织的行为,都会增加群体锻炼的人数。

5)集多方力量,协调运动会运作。

传统校运会的举办,各个学校基本上都有一套固定的组织体系,从学校发文到宣传报导,从院系动员到组织报名,从赛场布置到后勤保障,从开幕表演到成绩汇总,方方面面汇集了学校各部门的力量。新规程的实施同样需要学校各方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通力合作。

3、新规程的实施效果

厦门大学第43届田径运动会是按照新规程方案运行的,运动会结束后,体育部收集了反馈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参与人数大幅飙升。

运动会在两个校区分3个组别(即一、二年级组,三、四年级组和研究生组)分别进行2天和3天比赛。参赛运动员由以往的700多人猛增到8600多人,仅10个集体项目的设立就增加运动员7800人。学生裁判员、志愿者、啦啦队和后勤服务以及观众人数均增长了2倍。

2)赛场气氛异常热烈。

由于规程中增设了不少集体、趣味项目,使得比赛别开生面、轻松愉晚,参赛选手不再感觉枯燥无味;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与选手们的奋力拼搏融为一体。

3)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现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个性张扬在一定程度上都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他们渴望有机会成为团队的一员,为团队争光,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高校运动会采用“人人计分”的方法,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求,使各院系组织报名工作异常顺利,20个学院全部报满所有运动会项目,且在运动会中无一弃权,所有学生赛完全程,并竭尽全力为院系争分,这是运动会前所未有的。个个都乐意为所在班级、院系尽一份力量,尤其是集体项目,许多院系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更增添了班级团队的凝聚力。无疑,运动会“人人得分,集体翻倍”的计分方法,让各院系的组织报名和平时训练工作产生了向心力,也营造了学生团队意识的氛围。

4)运动情趣逐渐提升。

通过运动会规程的更新,众多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力所能及的比赛,有些从未参加过运动竞赛的“书呆子”从运动会的气息中感受到了挥洒汗水的快乐,也从比赛项目的训练中体验到了运动的情趣。运动会结束后,他们仍意犹未尽,继续保持着喜欢项目的练习。特别是有些集体项目比赛团队,通过一段时间的赛前训练和比赛,增进了彼此间的友情,形成了集体锻炼群。运动会大众化、普适化定位不但使运动会热闹非凡,还成为了培养普通学生运动情趣的上佳载体。许多学生已不再是运动会的旁观者,而成为了运动会的主角,并从此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这恰恰是我们进行运动会改革的目的所在。

5)“阳光体育”得以推进。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8

关键词:达标赛摔跤

理工学院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独立学院,开始办学以来,至今已有目前在校本科学生达到4146人,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理工学院从2012年开始全面实行新的标准。到目前为止,每年都进行达标测试,均由笔者主要负责实施。通过比赛,发现学生50米跑摔跤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的同学伤势较为严重。希望通过对此进行研究,以帮助大家减少失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学院全体在校本科生为基础相群,以在50米达标赛中发生过摔跤现象的同学为本文的主要目标相群。

1.2研究方法

1.2.1实地观察、访问法通过亲身的观察、询问,调查获取原始信息。

1.2.2文献资料法通过多种途径检索与查阅50多篇相关资料与论文,了解相关理论与方法。

1.2.3问卷调查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资料和咨询部分专家,确定了问卷的内容与形式,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对部分学生及有关专家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97份,回收452份,有效问卷443份,回收率90.9%,问卷有效率为98.1%。

1.2.4数理统计法在spss10.5统计软件上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通过资料收集发现:2012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共计2821人参加达标,出现摔跤现象的有35人,占1.2%;而2013年参加达标的学生数为4206人,出现摔跤现象的有87人,占2.1%,呈上升趋势。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经研究发现摔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心理紧张,压力大出现越想跑好越出问题而摔跤的现象占大多数,理工学院为二级学院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外界比赛,由于各种原因,学院内部也极少举行田径比赛。从而,让人想起了罗超毅同志的一句话“刘翔的心理就是比出来的”,一次次的大赛将刘翔的心脏锻炼的无比坚强,正因为此,即使是在国际顶级大赛上,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刘翔那自信的微笑。相反,理工学院的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也很少有机会感受到田径比赛的氛围。而50米达标又是硬指标,是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明文规定了的,达不到标准最后是不能毕业的。故而造成了部分心理素质又较差的同学心理紧张、压力过大,从而出现了摔跤。

2.2技术动作不对

2.2.1主要为蹬、摆的失调所致短跑是后蹬与前摆的配合,后蹬是支撑腿伸髋当身体重心远离支点时展膝,再伸踝,最后用脚趾末节用力蹬离地面,在开始后蹬的同时,摆动腿由同侧的髂腰肌、腹腔内斜肌、臀中肌前束等肌肉共同收缩,使骨盆绕支撑腿一侧髋关节继续作向前上方运动,膝关节顺惯性自然展开,大腿摆至最高点时,摆动腿的小腿与支撑腿似乎平行,如果后蹬与前摆的配合失调,将直接导致后蹬的不完善和前摆的衔接不上,将造成人体重心不稳而摔跤。

2.2.2起跑动作不对许多同学在蹬离起跑器时,躯干前倾不够,腿部支撑力量差,两手推地时头部上抬过于急促而导致起跑身体失衡摔跤。

2.2.3加速跑时臀部后缩,捣小步在加速跑时臀部后缩,使身体重心过于靠前,再捣小步,此时由于惯性和人体向前所拥有的一个较大的速度惯量作用,使人体极容易摔跤。

2.2.4途中跑时动作紧张、僵硬这部分同学,他们在跑50米时,使出全力做最大速度跑,而不善于对肌肉的适时放松,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差。所以也是造成同学们摔跤的主要原因之一。

2.2.5撞线时动作不对有许多同学在撞线前习惯性地改变步频和步副,常常出现跳过终点和“急刹车”等现象,而不是保持原来的节奏冲过终点,再随惯性减速。因而,这也是极易出现摔跤的原因之一。

2.3体能透支所致

2.3.1赛前未休息好现在高校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大,而大学生又正值青春年华,理性和感性的认知很难较好的融合,当代学生夜生活较为平凡,各种娱乐等等活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休息时间,有的同学甚至在赛前还玩通宵游戏,使得机体在赛前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产生了疲劳。体能透支很大,所以直接导致了摔跤的可能。

2.3.2身体素质差现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素质教育还远不成熟,尤其是受高考的指挥棒影响颇深,使得部分学生,特别是身处落后的贫困地区学生,有的以前就很少上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而免修体育课,从而也造成了高分低能的可能性。这部分学生在大学里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对体育缺乏了解和兴趣爱好,且性格一般比较内向,也不太爱动,所以他们只凭大学体育课在短时间是很难有所提高的。而50米达标又是必须要过的,否则,会影响评优甚至不能毕业。所以,他们也必须要拼尽全力,而最终导致体能的严重透支出现摔跤。

2.4缺乏必要训练田径课在高校面临尴尬的局面在全国都很普遍,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课向“俱乐部形式”转变。田径项目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各种原因,并不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爱。(见下表)

表1大学生对各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n=443)

通过表1可见,学生最喜欢的项目还是三大球,不过男生和女生喜欢的是有差别的。男生喜欢的是三大球,女生喜欢的是健美操,男生的样本量大,导致三大球排在第一。有对抗的民族传统项目武术也深受男生喜爱排在第二位,隔网项目的小球受喜爱度在女生中排在第二。显而易见男女生生理和心理的差异,男生喜欢激烈的团体性对抗项目,女生不喜欢那种对抗性比较强的项目。

表2你认为田径不受欢迎的原因(可多选)(n=443)

由上表2可见,学生不喜欢田径项目的原因主要有太累和枯燥,学生对田径运动还缺乏必要的认知。理工学院因为是二级学院,其办学条件还不能与本部相比,田径场地目前还不规范,而且灰尘大,也是同学们不愿意上田径课的原因之一,所以,目前田径运动普及还比较难,也就谈不上必要的训练,这也是直接导致学生无法规范正确短跑动作,而出现摔跤现象的原因之一。

2.5其他原因致使学生摔跤除了以上几种原因外,还有如:部分同学着装不符合运动的要求,有的鞋子太滑以及拉伤和场地质量差等原因造成。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要消除或尽量避免50米达标赛摔跤现象的发生,必须紧紧依靠学院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各项体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的改革。比如:可增设《体育概论》等方面课程的选修,成立专门的《达标》小组,使其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地进行。努力提高同学们对体育运动尤其是田径运动的认知,引导和鼓励同学们进行自我锻炼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田勘.分秒之争[J].生命世界,2008(8):50-53.

[2]张道林,罗燕.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J].科学时代(综合版),2007(12):81-84.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体育工艺设计;有机组合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1年深圳大运会即将到来,我国掀起了体育设施建设的热潮,不但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大量建设体育设施,社会各系统都在兴建体育设施,以满足人民对健身的需求。在这过程中,我有幸参加并负责了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设计,从方案到初步建成,我们结合使用方和建设方的具体要求,力图使建筑形式与体育工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体育工艺是使体育建筑符合体育运动功能要求的一门技术,它是体育与建筑两个学科交叉的独立专业,属边缘科学。体育工艺设计的水平将直接决定体育建筑的功能质量。因为,体育建筑的功能要求是受体育竞赛规则和规律限制的,如果违背这些要求,体育建筑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体育建筑;而建筑设计是体育工艺设计的基础和载体,再好的体育工艺设计没有好的建筑设计支持,体育工艺设计必然会受制约。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龙岗大运新城地块西北角,东邻大运会中心,学校建成后将成为大运新城的组成部分,承接2011年大运会部分项目的比赛和训练。

2建筑设计

2.1设计理念

与大运新城的“青春、活力”的概念相呼应,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建筑。提倡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布局灵活多变,使各场馆能够在短时间内切换成不同角色,同时满足各种教学训练与赛事的不同要求。

以人为本,创建安全、高效的校园环境。城市道路将用地分成两块,为了保证校园内部环境的安全,以及日常教学的正常运作。我们提出双层地面的概念,把校园内各个功能部分紧密联系,既便于交通的往来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以经济实用为原则,营造生态型校园最大限度利用环境与土地资源,通过方正、合理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考虑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资源消耗。

2.2新建工程的功能组成

新建部分包括综合训练馆、游泳跳水馆以及两个田径场(含室外看台)。两个场馆均采用方正的建筑形体与柱网空间,布局合理,经济实用。其中综合训练馆由手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以及柔道、拳击、跆拳道等多个竞技项目训练馆组成。各馆布局呈并列式对称,位于中间的手球馆可兼做学校礼堂和比赛场馆,灵活变化。楼面跨度约为46.8m,屋面跨度约为46.8m,一层层高8.2米,二层层高14.7米,以满足各类体育项目对净空尺寸的要求;游泳跳水馆和田径场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共性,兼顾举办校外体育比赛的功能,因此,将其布置地块南侧,相对独立,避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游泳跳水馆由游泳跳水区、看台区、配套区组成,设有一个跳水池、一个50米标准游泳池以及一个25米短池,屋面最大跨度约为49m,一层层高3.5米,二层层高15.0米(跳水池上空层高18.5米),池深综合考虑了跳水、游泳、花样游泳和水球等水上项目的要求,为体育专业训练、比赛的功能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

2.3视线设计

室外看台和手球馆、游泳跳水馆的室内看台剖面视线设计采用作图法直接绘制。数据设计如下:视线升高差C值:设计C值均不小于60mm。台阶高度:一般控制500mm以内,最多不超过600mm。视点:体育场:选在最外一条跑道边线上。游泳馆:选在第一条比赛泳道边线上。排深:看台排深一般为850mm,首排排深为1200mm。眼睛高度:人体坐视眼高为1150mm,整个视线设计符合竞赛观看要求。

3体育工艺的设计范围

(1)在建筑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体育工艺设计与建筑设计相配合,使其主场地及各辅助用房能满足体育竞赛和群众健身的功能需要。

(2)对竞赛场地进行设计,使场地、设备和器材符合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规定。

(3)对场地设施的细部构造进行设计,使其完美体现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和建筑部门相关的技术标准。

(4)对比赛场馆的照明、音响、计时记分牌及信息系统提出使用要求,使其满足体育竞赛的功能要求。

4竞技体育对体育工艺设计的要求

每个体育比赛项目对场地设施均有相应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尺寸:不同的竞赛项目及不同规模的比赛对场地以及场地界线外无障碍区的尺寸要求均不相同。例如:排球竞赛场地规定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的无障碍区,而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边线外的无障碍区至少宽5米,端线外至少宽8米,比赛场地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高”等等。另外有些竞赛项目是以边界线内沿计算场地尺寸,如篮球等项目;有些项目是以边界线外沿计算场地尺寸,如排球等项目。在本项目的场馆建筑设计中都充分考虑和综合了这些因素。

(2)场地界线的宽度和颜色:各项目场地界线尺寸宽窄不一,对界线颜色也有具体规定。例如:排球场地边界线宽度为5公分,“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另外不同的颜色”;羽毛球边界线宽度为4公分,“场地线的颜色最好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等等。

(3)场地尺寸的误差:有些竞赛距离的项目对场地尺寸的误差要求非常严格。例如游泳项目:“误差范围:50米泳池为+0.03米、-0.00米;25米泳池为+0.02米、-0.00米”;“400米田径跑道丈量误差的平均值必须不超过+0.04米,也不能小于-0.00米”等。这是我们在确定泳池尺寸和装修面层所必须注意的。

(4)场地坡度:有些项目对场地坡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如田径项目对跑道的坡度要求为“跑道的左右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1:100,在跑进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跳高项目的规定为:“助跑道和起跳区朝向横杆中心地点的总的最大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等等。

(5)场地材质要求:有些竞赛项目对比赛场地的材质提出了具体规定。例如:田径项目中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国际田联直接控制的比赛“只准在铺设人工合成地面的跑道上举行”;排球项目中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场地的地面“只能是木质或合成物质的”。而篮球对地板要求是最高的,所以手球馆的运功木地板是按篮球的要求设置的。

(6)比赛场地的朝向:室外运动场地的布置一般均有方向要求,以避免阳光对运动员视觉的刺激。如田径、足球、篮球、网球等场地的长轴方向应为南北向布置;射击场和跳水池的跳台方向应布置为背向南、面朝北的方向等等。

(7)照明:我国《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对各运动项目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做了详细规定,但有些项目规定的照明照度值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规定的不同,遇到此种情况,本人认为应以竞赛规则为准或取最大值;照明设计除了照度等,防眩光也有严格的要求。

(8)采暖和通风:有些体育项目对室内温度、风速等环境有严格要求。例如游泳项目:池水水温26℃,冬季室内气温要高于水温1℃至2℃,风速不得大于0.5米/秒;羽毛球对室内风速的要求为0.0米/秒等等。

(9)裁判员及有关竞赛器材、设备的摆放位置:田径、体操等竞赛项目由于裁判员众多,位置分散,因此在体育工艺设计中要合理布置电器电源插口位置,为裁判员使用计时记分等设备进行考虑。

(10)场地细部构造要求。正确的场地细部构造对保护运动员和确保正常的比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塑胶跑道的基础设计,以前主要由市政专业完成,其设计依据主要参照市政道路一级路面的标准进行,质量监督部门也是按这些标准检查验收,其结果是大部分塑胶跑道出现裂缝。究其原因,市政设计主要考虑路面车辆通行的抗压问题,而塑胶跑道是严禁车辆驶入的,其活荷载(运动员)单位面积只有80公斤左右,因此,其设计需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抗拉问题,即防止跑道开裂。由此可见:塑胶跑道与市政道路在使用功能和设计标准上差别极大。如将其混淆,不但会造成建设投资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会影响体育设施的正常使用。

以上要求是体育建筑对体育工艺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每个体育项目还有各自其他方面的特殊要求。违背了这些要求,体育场馆即无法承接正式比赛,所以我们要求体育工艺团队全程参与设计,如一起确定各场馆的平面和净空尺寸及场地布置;对于体育照明设计,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既要避免眩光又要满足照度等要求,摔跤、柔道和篮球馆等采用的是顶置满天星布置方式,而羽毛球馆、手球馆(比赛馆)和游泳馆采用的是侧照马道布置;手球馆考虑有举办比赛的要求,空调采用了座位下送风,以避免风速对比赛场地造成影响等等。

6结语

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设计与施工历时近三年,对于一个跨多种体育项目训练、比赛和文化教学的体育、学校类建筑群,实属艰巨的挑战。在整个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与体育工艺设计团队紧密配合,在建筑设计和体育工艺设计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力争设计一个合格的体育建筑,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的要求。

田径比赛跑道规则篇10

一、组织

以班为单位,每班男女各5人为一队;同一年级按教学班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组。

二、比赛方法

下面以甲乙两队四条跑道为例进行说明:每一队(以班为单位)占用两条跑道如图1。每队参赛选手提前编好顺序(男女自由排序),然后按顺序佩戴号码簿,按1-10号顺序进入比赛跑道,1号队员拿接力棒进入接力区(1米左右),其他九人在接力区外依次排队。1号队员听到起跑口令后快速向前跑(起跑姿势不限),同时终点计时裁判员开始计时,跑到前面25米处逆时针绕过立柱从邻近跑道返回(图中粗虚线),把接力棒交给2号队员,自己到本队后排队。依次类推,最后一名运动员(10号)队员接到棒后一路冲到终点,不再绕立柱,比赛完成,计时员记取成绩。

三、比赛规则

1.每队运动员的位置各队自由安排。

2.前面九个必须绕过立柱(标志杆),第一个跑出后,第二个进入接力区,接棒队员必须在接力区内接棒(以双脚站的位置为准),跑完的运动员要到自己班队伍后面排队。

3.每一队必须按逆时针(或顺时针)绕杆,不得干扰其他参赛队员。

四、说明

1.每个比赛的队要占用两条跑道。

2.可以按时间取出需要的名次,如果取前四名,也可以采取预赛取前四名,再进行决赛。

五、赛后感悟

1.由于此项目参加的人数较多,且往返只有50米,班级的学生大多数都可以参加。

2.这是一个集体项目,要想取得好成绩,队员之间要相互配合,体现出了很强集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