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53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1

国内外幼儿数学教育专家认为:帮助孩子形成初步数概念要借助各种直观教具;要为孩子提供操作、游戏用的材料和玩具;让孩子通过感官、饶有兴趣地在操作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形成初步抽象数概念。

本文提供的是一种数形结合的设计,以同一种几何图形个数的组合和变化作为直观教具操作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弄中感知数概念、理解数概念,下面以圆形系列设计为例:

吹泡泡的金鱼

(附图{图})

这10张卡片,圆形个数从左到右分别是1个~10个,从一个圆开始逐一递增,最后变成了一条吹出了四个泡泡的金鱼。卡片中,可以从左到右顺着数出各张图片中的圆形分别是1个~10个,也可以从右到左倒着数,从第一张始,间隔一张数出单数(1,3,5,7,9),从第二张始,间隔一张数出双数(2,4,6,8,10)若再让孩子在图片背面相应写上数字1~10,这套卡片就成为数形结合的学习数概念的操作材料了。下面例举使用方法供家长借鉴:

一、数的实际意义(区分基数、序数)方面:

任指图片一张(如图1),让孩子数出有几个圆?(6个,这里的“6”表示的是基数含义),说出它排在第几个?(第6个,这里的“6”表示的是序数含义)。又如让:孩子取出3张,这个“3”表示基数,可在10张中任取3张,如要求取第3张,那末,这个“3”表示序数,只能取图2。

二、数的守恒方面:

分别取出图3和图4,让孩子判断圆的个数。孩子可能会说,两张相连图片中的圆多(因其中有两个大圆且排列松散,看上去多了)其实是一样多的,都是3个。可用一个对一个或数数的方法验证)。

三、数的形成方面:

引导孩子看图,依次边指边说:1个圆添上(这里是再上一个的意思)1个圆是2个圆,2个圆添上1个圆是3个圆……然后概括为:1个添上1个是2个,2个添上1个是3个……(让孩子观察、数数验证),再将图片翻到背面,出现1~10抽象数字,让孩子知道:1添上1是2,2添上1是3,……自然数1~10就是这样形成的。还可引导孩子逆向思维:10去掉1是9,9去掉1是8……

四、数的组成方面:

可由孩子在10张图片中取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如图5),数出上面有5个圆后,让孩子再找两张圆的个数合起来是5个的图片放在这张卡片下面(如图6)。

再引导孩子看图说出:

5个可以分成1个和4个,2个和3个;

1个和4个、2个和3个合起来是5个、如孩子摆成图7亦对。5的四种分合法都出现了,5个圆形可以分成1个和4个,2个和3个、3个和2个、4个和1个,再将圆形卡翻到背面,那末,就出现数字,得到5的4种分法了(如图8、9)

五、相邻数方面:

在10张卡片中任取相连的三张(如图10),数出中间一张是7个圆,比前一张多1个圆,比后一张少1个圆,再翻到背面读一读数字卡,那么7的相邻数就是6和8了。连续玩几次后,让孩子发现规律:单数的相邻数是双数,双数的相邻数是单数。

这种系列设计可选用各种不同几何图形。下面分别例举、设计,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作为操作材料用(图形个数分别为1~10个,排在第几就有几个缺少的图形鼓励孩子按规律添画上)

以上操作材料亦可混合用,如认识5时可让孩子找出所有五个图形的卡片。将不同几何图形的卡片按需要进行分类、排序、比多少、配对、找朋友、接龙、分合、算得数等各种数学智力游戏,帮助孩子从中形成和巩固数概念,家长可举一反三,启发孩子在玩中学!

注一:要添画的是:

半圆形系列:第五和第七张图片,添加后为图11、12。

注二:以上操作材料选自《彩色幼儿数学活动卡》p22—p28,上海幼专教具厂有售,详见《为了孩子》1994年第五期p19。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2

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儿童接受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因此,合适恰当的家庭教育指导利于协助家长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目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带动各个地区逐步重视与发展起来,开始探讨相应的指导形式。但是,农村有其特有的特点,发展缓慢,信息闭塞。那么,现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何需求,这都要经过调查才能提出适宜的对策。因此,本研究选取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吕梁市农村幼儿园D园进行深入调查,该园是这个村的第一所幼儿园,因此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二、研究的设计

1.被试的选取。此次研究选取山西省吕梁市农村幼儿园(D幼儿园)的所有家长(共46人)进行问卷调查。该幼儿园属于农村民办私立幼儿园,建园8年,规模比较小,有教师6名,园长1名,保育员1名。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向幼儿家长发放问卷46份,回收45份,有效问卷44份,有效率为95.65%。由于本次的调查针对农村的幼儿家长,所以调查问卷都采用封闭式的题目,将要调查的内容分成较为详细且简明易答的问题,有利于问卷有效的回收。本研究为了解该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问卷分别从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t5,t6)、家庭教育指导者(t7,t8,t10)、指导形式(t11,t12,t14,t15)、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t13,t17,t16,t9)这四个维度来进行调查,对调查的数据用SpSS19.0中文版与excel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2)访谈法。为了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本研究除抽取12名幼儿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外,还对该园的园长和2名幼儿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访谈内容按照幼儿教师与园长对家庭教育指导者、指导形式、指导内容的认识这三方面进行。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园长及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看法,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现状,为研究补充更真实、具体的材料。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所调查幼儿的情况。在调查中发现,该幼儿园共有46名幼儿,其中小班4名,中班6名,大班14名,学前22名,大班与学前班幼儿占总体的78.26%,年龄班分布极不均衡。在访谈中,该园园长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园是村里边第一所,建园也有八年多,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幼儿园的重视与管理、学前教育的火热,我们这个小村就陆续建立五所幼儿园,现在是幼儿园多,生源少;而且我们园的小班、中班面积不是很大,教育局不让招收太多孩子,除非扩大教室的规模。”(2)所调查家长的情况。填写问卷的家长中,父亲12名,占27.27%;母亲28名,占63.64%;祖辈父母4人,占9.09%;在调查中发现该村位于城市的边缘,周围有一些化工厂、煤气公司等。该村的多数男人在这些厂子上班或者自己养车进行煤炭运输;妇女在家做饭,照顾孩子。加上我国目前的以核心家庭为主流趋势的家庭结构,该问卷将近91%由父母填写。填写问卷的幼儿家长学历较低,其中有86.36%是高中及以下,仅有13.64%为大专,本科及以上没有。2.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1)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认知情况,结果如图1。图1 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的认知结果显示,在44人中,对“家庭教育”这一概念,仅有2人表示没听说过,且有14人表示对其很了解,在这四个概念中家长对其的认知程度最深;其他三个主要概念中,部分只是在“听说过”的层面上,依次是家长学校占75%、家庭教育指导占54.55%、家庭教育指导师占38.64%,“很了解”的层面人数极少。说明家长除了对家庭教育这个与其自身息息相关的概念认知度较高,对其他相关概念的具体内涵并不清楚,认知程度浅。(2)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者。根据1955年的“国际家长教育会议”中相关人员达成的共识,家长教育指导者可以分为三大类:常和孩子及家长接触的专业人员,如教师、心理学家、医护人员等;家长教育的专家,如社会工作、教育学、心理分析等的专业工作者;家长领袖。本研究依据以上划分类型与《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大纲》,将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指导者,分为幼儿教师、幼儿教育专家、村委会或村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其他有经验的家长、大众媒体这六大类(如表1)。a 没听说过aBCCCCBBBaaaB 听说过C 很了解家庭教育

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表1发现:在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指导者是幼儿教师占68.18%;其次是其他有经验的家长,书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分别占36.36%,27.27%。在调查中,没有一位家长表示受到过村委会或村干部的直接指导,可以看到在农村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中,幼儿教师承担了大部分的指导工作,其他幼儿教育专家、村委会及家庭教育指导师承担的工作寥寥无几。在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比较单一,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访谈中,J和H两位教师都明确表示幼儿教师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但是他们时间精力有限,无法专门进行指导和兼顾到每个幼儿,并且农村幼儿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认识范围还是比较窄,没有考虑到可以结合农村特有的村委会或村干部这些为人民服务的组织机构为其提供指导;当然主要还是村委会或村干部在这些方面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责任,一起配合幼儿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工作。3.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形式(1)幼儿园与社区(街道办、村委、村干部或村卫生所)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将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分为“集体指导”和“个人指导”这两种常用形式。本研究作了更细的划分,分别调查了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集体形式与个别形式,对社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做了统计,结果如表2。如表2所示,农村幼儿园常用的集体指导形式是家长会和亲子活动,这两种都达到了50%以上,幼儿园开放活动、家教讲座及家教活动栏这几类形式较少。幼儿园采用的个别指导形式中,最常用的是打电话、发短信息;其次是网络聊天、家园联系册、约家长面谈等形式。根据对H教师与J教师的深入访谈,得知打电话、发短信息比较快捷、高效。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发达,人人都上网,在网络上与家长聊天很方便。所以这两种形式用得多。该园园长提出今后会逐步利用办园报、网络信息的更新等实现家园多维互动。社区仅在“通知家长给幼儿接种疫苗”这一方面及时地为幼儿家长提供指导,50%的家长也指出社区会简单地“告诉家长防治幼儿常见疾病”。但其他发放家庭教育手册、给家长上课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社区对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极少,发展薄弱。(2)幼儿家长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图2 幼儿家长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在对幼儿家长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中发现,最常用的是向周围有经验的家长请教(占50.09%),其次是请教亲朋好友、幼儿园老师。从图2中可以发现,少数家长采用报名参加教育培训的课程来获取。结果表明:农村的幼儿家长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同时有自主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意识,但是仅仅是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和在网络上学习,接受的信息不正规,而且有的不适用每个家庭,接受正规系统的家长培训课程几乎处于空白。4.农村幼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幼儿园有81.81%的家长比较需要家庭教育指导,仅有1位家长不需要接受指导。同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家长平常与教师谈论最多的是学习,占95.45%,其次是幼儿情绪占50%,可见农村的家长还是比较重视智育的发展,忽略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目前该幼儿园63.64%的家长表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其次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这说明农村幼儿家长由于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家庭教育的能力较差。

四、研究结论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3

【摘要】随着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观念的提出,家庭学习日益受到重视。笔者依据布迪厄场域理论,提出家庭学习场域这一概念。文章分析家庭学习场域创生必要性的原因,提出通过四个方面实现家庭学习场域的创生。一、树立家庭学习观;二、行动者之间权力的平衡;三、隐性教育策略的选用;四、外来者的有效介入。

http://

关键词场域;家庭学习场域;必要性;创生

一、家庭学习场域的理解

1.家庭学习场域概念界定

场域(field)一词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他说:“我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network)或一个形构(configuration),这些位置经过客观限定的。”依据布迪厄的理论,首先,场域是一种客观相对自主的存在。其次,场域是一种客观的关系系统。再次,场域内部充满斗争性。与布迪厄的场域概念相联系的还有“资本”与“惯习”。资本是行动者行动的动力资源。惯习是从内部揭示行动者的“性情倾向”。笔者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家庭学习场域定义为,家庭成员通过争夺文化资本达到有效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体社会化而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了解场域内部的运行机制是创生家庭场域的必要前提,笔者将场域内部运行机制建构为“冲突—博弈—平衡”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行动者之间从冲突开始,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客观关系。

2.家庭学习场域构成要素

(1)行动者。家庭是由夫妻之间姻缘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血缘关系、兄弟姐妹之间亲缘关系等构成。在家庭学习场域中,笔者将行动者分为家长与子女。(2)学习内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作了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家庭学习场域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化。学习内容包括:①社会知识与生活技能的掌握。②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行为规范是指调整人们各种行为的、具有普遍性的规矩和方式。③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3)学习媒体。学习媒体是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家长和孩子间传递信息的工具。(4)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影响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家庭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二、家庭学习场域创生的必要性

随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现代社会全面进入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理念给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适应时展的潮流,走出原有家庭教育的误区,实现家庭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学习场域中教师与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场域,教师需要在不同场域中不断变换角色。但由于“惯习”的影响,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公正的教育。而且学校教育虽具有系统性、有效性,但也存在着不足。美国教育家伯顿?怀特就曾指出:“如果一个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提供基础稳固的启蒙教育,那么他将可能从以后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几年质量不高的学校教育大概也不会对孩子有什么严重妨碍”。科尔曼与詹克斯的研究发现,一半或三分之二的学生成绩变化与诸如社会经济层次等家庭变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研究都表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学习场域理应成为学校学习场域的必要补充。

三、家庭学习场域的创生

1.行动者之间权力的平衡

在布迪厄看来,一个人拥有资本的数量和类型决定了他在社会空间的位置,也就决定了他的权力。在家庭学,家长占据更多的资本,而孩子仅占据极少的文习场域中化资本,这就决定家长在场域中的权力。家庭学习场域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在认同与对抗中不断博弈、整合、重组而成的。家长在场域中往往通过权力来彰显自己的权威,以期达到预期的威慑作用而使场域正常运行。但是,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如我们预期。家庭学习场域的创生要求家长必须弱化自己相应的权力,赋权于孩子,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权力适当平衡。特别是现代网络时代,父母已失去了知识权威的优势,孩子也有参与家庭重要决定的权利。家庭学习场域中,家长需要尊重孩子,与孩子一起学习。这样父母的权威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家庭场域也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状态。

2.隐性教育策略的选用

理论界对隐性教育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本文中隐性教育是指家长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孩子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在隐性教育过程中,家庭场域中的父母有明显的教育意图,但孩子无明显的受教育意识,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了道理。因此,在家庭学习场域中,首先家长要创设情境,使孩子自己去领悟某种道理,有时也需要父母的引导,通过此方式使孩子在无意识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家长要树立榜样。孩子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大多数受到父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总之,隐性教育避免了空洞、灌输的说教,启发了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孩子亲身体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悦的事情,并使促进场域中的行动者相互发展。

3.外来者的有效介入

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文化资本。在文化资本较弱的家庭中,其家庭学习也相对较弱。因此,必须有外来者有效介入家庭场域从而打破现有稳定的场域以达到新的平衡。(1)教师的有效介入。教师通过家庭联系,传授给家庭场域中的家长与孩子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等,同时通过传递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如学习作品)等来增加场域中的文化资本。这样,家庭成员通过增加文化资本实现社会化,从而在社会中实现最大的价值。(2)社区的有效介入。这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社区中的文化资源。家庭学习场域中的行动者处于主体地位,要自觉加入到社区的学习场域中。充分利用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图书馆等文化资源,与社区其他家庭互动学习,以达到增加自身场域文化资本的目的。

http://

参考文献

[1]L.D.wacquant,towardsaReflexiveSociology:aworkshopwithpierreBourdieu[J].Sociologicaltheory,Vol.7,1989.

[2]闫旭蕾.教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瞿保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4

【要求】

1.识记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内容。

2.理解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主要特点。

3.了解三结合教育的内容。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劳动

(7)课外阅读活动

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灵活性

(3)实践性

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1.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内容的生活化;②教育方式的情感化;③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①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②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统一;③要理解和尊重孩子;④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2.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①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②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③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其方式主要有:①互相访问;②建立通讯联系;③举行家长会;④组织家长委员会;⑤举办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5

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频频见诸于报端的大学生社会化能力不足、师生关系不良、暴力行为等,都让我们不禁发问:“大学生究竟怎么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身份之所以必要,因为它是道德责任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大学生这一身份应当承载的意义,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这不利于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发展。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知觉与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区别开来。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与此不同的是,詹姆斯对自我概念做出经验我与纯粹自我之分,并进一步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自我概念四种成分,这些成分自我概念以其价值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有序的,各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詹姆斯又将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层次。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认为这些自我概念以某种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较统一的整体,使自我具有层次结构性。由此,笔者认为“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内化他人的评价,通过社会比较和自我觉知,对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判断,即个体把自己当成知觉的对象。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知、关系到其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危机表现

自我概念作为大学生人格的核心部分,它影响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学业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自我概念低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远远低于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具体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积极的大学生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使自己生活在焦虑、抑郁、无助之中,这样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自我概念对防御机制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影响防御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采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的防御机制。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行为方式,面临应急事件时往往采用投射、被动攻击、幻想、退缩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制止、回避、理想化等中间型防御机制。

三、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人际化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这些方面进行正确培养。

(一)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其文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自主、独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概念,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系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社会也鼓励他们遵守群体规范。

(二)人际交往因素

大学生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发展。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

四、应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全面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份认同和形成自我概念的家庭环境,它不仅是大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更是大学生“三观”形成与发展完善的家园和诞生地。家庭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忍耐逆境、积极协作、适应社会的能力。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提高孩子人际信任度,形成高的自我概念,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重视大学校园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善

探索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间的链接模式,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促进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大学要进行素质教育,传播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心理疏导,心理问题都来自于自我意识问题,所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三)培养自身的主动性与自发性

发掘个人的自我意识,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我们要学会打破以前跟着老师走的模式,学会自己思考,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在交往实践中,人自身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我的意义,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才能在“大学生”身份感的指引下去书写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晶,宋煜伟,贾绪桐,张茂枢,张良.家教方式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2(9):34.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结合我国多民族统一的格局。民族文化传承从广义上讲可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从狭义上讲可以特指某一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也就是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本文主要取用狭义概念。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一贯坚持的主张,历来受到重视。

一、从家庭到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做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其本质是民族个体习得文化和传递文化的总过程。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家庭一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场所。其他的传统文化习得场所还有民族传统节日,地方传统集市等。但在现在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人员大量外出打工,改变了民族地区原有的家庭结构;现在化生活用品的涌入,改变了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集中办校和寄宿制也使得民族学生一定程度远离家庭。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以必须接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大旗。其实很多民族地区已经在开发和推广本民族课程。一批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和民俗类课本被带入了学校课堂。民族文化是一个包含甚广的概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服饰、音乐、文学创作、价值观念等等有民族特色的东西都可以被纳入进来。学校应该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又如何将学生培养为一个真正有本民族意识的人,而非只是一个民族知识的学习者,都是值得研究的。“隐性课程”可以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可靠视角。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

不管是国外的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在隐性课程的概念和内涵辨析上都是有细节争议的。“隐性课程”相似的概念有“潜在课程”“无形课程”“非正式课程”等等。在内涵的指代上,有指非预期学习结果的,有指学习状态的,有指校园文化的,有指学校环境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隐性课程”本质。综合各方的观点,我们选取对“隐性课程”比较一致的认识。“隐性课程”是对立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是对学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显性课程”的概念对于“隐性课程”而言,相对明晰。显性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其实在“隐性课程”概念没有诞生之前,显性课程就是大家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它要求明确,公开施行。通过对比描述,可以发现如果只关注显性课程,就必然忽视人的发展而陷入应试教育。而民族文化传承作为一种民族特色教育,又怎么能沦为为应试服务。所以在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必须重视与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

三、“隐性课程”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的意义

民族文化传承的丰富内涵与“隐性课程”全面发展的目的相吻合。从学校民族文化传授的知识的层面看,课程内容可以包含“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以上都可以开发为显性课程。但从民族文化情感传承的角度,就应当发挥隐性课程的文化氛围渲染作用,从授课的环境,教师的态度等因素感染学生。

“隐性课程”打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支持在学校的主导下开展有意义的民族活动。比如民族艺术课程,可以请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来给同学们亲自示范,并让学生动手参与;民族历史可以请本民族的长者进行讲述;生活风俗上,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等。其实,许多学校已经展开了许多具有“隐性课程”意义的活动,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搬进校园就是突出的代表。学生在欢庆本民族节日的同时,是不会把它当作一门课的,但这种活动的效果却往往能超过课堂的讲述。

“显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知识和技能;“隐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的热爱首先源自于对本民族的认同,打破单纯的说教,通过学校、社区、家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努力在学校还原学生一个真实的民族交往环境,培养学生对民族的情感。许多德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隐性课程”,其实民族文化传承中也是一种德育。

四、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实施的关键点

理论的归宿是指导实践,那么透过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启示。首先,学校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大胆地开发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每个民族的特色不一样,很难出台适应各个地区的统一课程,学校应当在有限的民族文化教材的基础上,发掘受社会欢迎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必须着力建设一只富有民族热情,精通民族知识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中有权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一名教师对民族文化真诚的爱,会打动很多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缺乏热情,照本宣科,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次,学校必须加强与当地民众和学生家庭的合作,形成一种校内校外的教育合力,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回到生活中找寻答案。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上,可以广泛引入社会人士到学校授课。最后弱化对民族课程的量化评价,不宜以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来考核学生,由学生自身来评价课程。切不能因为重视民族知识的考查,而给学生带来厌学的负面情绪,这样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反而破坏了学生原本的民族热情。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各方的努力,本文仅从学校教育中“隐性课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表达了关注。“隐性课程”时刻提醒着学校,尽管民族文化传承被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但我们必须保有一种“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06:48-51.

[2]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4,08:9-14.

[3]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08:55-59.

[4]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04-107+140.

[5]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no.20502:64-68.

[6]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no.8401:109-112.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7

一、小学德育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应该采用不同侧重点的德育结构。我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课堂纪律的约束方法大体一致时,约束结果各有不同。低年级学生对切合自身利益的约束方法,如奖励、惩罚的反应更好,对不要影响别人一类的说法不太在意;而高年级学生则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由此可见,对教育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学生分层区分显得十分必要。学龄初期(一至四年级)的儿童处在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他们能逐渐进行具体逻辑推理,并且逐步形成了抽象概念,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推理和归纳。而他们的人格发展正处于勤奋感与自卑感的对立之中,应主要培养儿童的勤奋感。此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正在向社会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此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更易于接受与具体事物相关的教育,他们对“社会”这个概念的认识十分表面,与他人的关系认识也不深刻,因此较难接受从为了别人的角度进行的品德教育。而三四年级学生相对发展成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具体事物相关教育基础上延伸的抽象概念,同时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认识更深入,可以接受一定的利他概念教育。学龄中期(五至六年级)的儿童处于过渡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的人格发展也进入了重要时期,开始培养自我同一性,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他们的社会自我意识基本成熟,能够接受“为了社会,为了大家”进行的品德教育。

二、小学德育的结构性

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施与发展无法只依靠学校与学生单方面进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协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能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注意力不稳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但观察事物较笼统。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与他人的关系认知肤浅,但非常依恋父母,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因此,在德育结构中应该更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协作。在德育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具体、形象、直观的内容,由此引入抽象概念以便于理解。可以通过有趣、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帮助他们培养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促进分享意识和合作竞争意识的形成,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克服胆怯心理,培养自信心。三四年级学生处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心理更加敏感,又有了一定的叛逆心理,喜欢自己做主,所以在德育结构方面应以学校为主,家庭次之,辅以一定的社会实践。此时学生更需要正面引导教育,因此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要用心维护师生交流。另一方面,课内外的道德评比活动及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形成社会意识,促进人格发展。五六年级的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家长的期盼,自觉性较之前有很大提高。此时学生的人格发展需要积极培养自我同一性,逐渐确立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德育结构上应当三头并进,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班会等活动从思想上指引学生,上课时通过由实引虚,注重抽象概念的推理及逻辑应用,辅以实践活动;在家庭教育中,与家长密切沟通,帮助促进形成学生自我同一性;在社会教育方面,通过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从而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吴卫东单位:湖北大学附属小学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8

关键词:家庭;家庭成员;家庭生活;家庭体育;最临近的群体归属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6-0009-04

anewinterpretationto“FamilySports”

ZHanGYongbao1,tianYupu2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westanhuiUniversity,Liu’an237012,anhuiChina;2.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JiangsuChina)

abstract:withthemethodofdocumentationtheoreticalanalysis,theoryofsociology,athleticsandlogics,thearticleprobesintotheconnotationsoffamilysports.withaclearunderstandingoftheexternalandinternalmeaningoffamily,thepapercombinestherealsituationofthemodernfamilyandfamilylifeandanalyzesthedifferencesandmisunderstandingsinthesomedefinitionsoffamilysports.theconnotationsoffamilysportsherearedefinedasaneducationalcourseandculturalactivitytakenbyoneormorefamilymembers.theyarrangeorvoluntarilyparticipateintheexercises.thebasicapproachisphysicalexercises.andthegoalsareacquiringsporttechniques,meetthedemandofhobbies,enrichthefamilylife,recreation,fitnessandfacilitatingfamilyharmony.then,thepapergivesadetailedexplanationtothedefinitions

Keywords:family;familymembers;familylife;familysports;theclosestgroupbelonging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整个社会的“细胞”,同时,家庭也是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单位。因此,家庭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仅涉及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1]。家庭体育是社会和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家庭体育已成为社会体育的基本单位,是开展全民健身的新领域,是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系列工程的新生点[2]。家庭体育的研究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涉及家庭体育的内涵、家庭体育的多方位功能、家庭体育开展的现状、影响家庭体育的因素和发展对策等诸多方面[3]。统计分析发现,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对家庭体育内涵的界定存在“定义不一”和“要义不准”之处,即众多专家学者对家庭体育内涵理解的意见不统一,且存在有悖社会学家庭理论和不符合家庭生活实际等现象。研究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术思想的统一和人们对家庭体育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也不利于学术界对家庭体育的深入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甚至会影响政府的相关决策及职能部门相应的组织和管理,进而制约了家庭体育良性发展和全民健身进一步推进。本文运用社会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相关理论,并联系家庭和社会的发展现状,试图对家庭体育内涵给予新的界定。

1家庭的内涵与外延

迄今为止,社会学中有关家庭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但释义大同小异[1]。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社会组织形式中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社会群体”[4]。传统的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以、母爱、父爱等特殊情感关系为纽带,以持续的共同居住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特征的社会群体[1]。所谓社会群体,简单地说,就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合成体。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身份、意识以及有一定的群体边界等基本特征,且在规模上可分为小群体和大群体[4]。当然,这种规模上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就整个社会而言,家庭属于小群体,机关单位和学校属于较大的群体,而社区、城市就是更大的群体了。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归属于不同规模的社会群体,即既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也是一个社区或单位的成员,也是一个城市的市民,等等。

社会学中通常以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结构特点为划分标准,将传统的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等类型。核心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完整性可分为完整核心家庭、夫妇家庭、残缺家庭和空巢家庭,主干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完整性可分为完整主干家庭、配偶主干家庭、单亲主干家庭和断代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主要是指有父母和几个已婚子女以及孙子女组成的家庭[1,4]。另外,由于近几十年来两性关系和家庭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家庭形态出现了异化并派生出了一些变异家庭,如单亲家庭、单身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和同性恋家庭等。单亲家庭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最为常见的残缺核心家庭,单身家庭是指丧偶(或离异)且又无子女或子女已婚公立门户以及终身未婚而独身生活的单身户,非婚同居家庭和同性恋家庭在国内外也较为常见[1]。总体看来,就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核心家庭是主流,主干家庭也较为常见,联合家庭现今极为少见,单亲家庭和单身家庭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现象之一。

2家庭体育定义的岐见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体育研究进入我国体育界部分专家学者的视野,对家庭体育内涵的界定也有多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观点一: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2,5]。该定义没有限定参与人数,但指出活动场所以“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且“根据居室环境条件”。

观点二: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不介意其体育活动的地点是否在家庭内[6]。该定义明确了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参与,也“不介意是否在家庭内”开展,但将参与人数限定在“两人或两人以上”。

观点三: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家庭成员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家庭体育不仅是对每个家庭成员个人的身体健康、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也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家庭体育的任务是,强身健体,防治疾病,陶冶情操,和睦家庭,丰富和调节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延年益寿等[7]。该释义主要是对家庭体育的属性、作用和任务等进行了阐述,没有给予逻辑学意义的内涵界定,但明确了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社区体育的基本单位。

观点四: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体,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成员为单位,根据成员的需要与爱好进行体育活动,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3]。该观点主要是将观点一和观点二相集合进行表述,并依然将参与人数限定在“两人或两人以上”。

观点五:家庭体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家庭成员活动为基本形态的活动,是家庭成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按照一定的体育要求所进行的以增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目的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的总和。它包括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体育教育,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的体育活动[8,9]。该观点没有限定参与人数和活动地点,但明确了家庭体育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活动,也指出了家庭体育包括家庭体育教育和家庭体育活动,并强调了家庭体育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实施,家庭体育活动是“在家庭生活环境中”进行。

综观众多观点,专家学者的共识之处是,参与者的身份必须是家庭成员,活动目的比较认同满足爱好需求、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家庭生活和促进家庭和睦。“定义不一”点集中体现在:有认为“可个别或全家”参与,有认为应“两人或两人以上”参与;有“不介意活动地点是否在家庭内”,有指出在“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或“在家里”及“在家庭生活环境中”;有强调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有将家庭体育教育纳入其中,有将“临近的属概念”表述为“体育活动”,但也有对这些问题未能提及或明确的。而“要义不准”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活动地点家庭环境说。将家庭体育活动地点限定在“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或“在家里”及“在家庭生活环境中”,存在将家庭这一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狭义地理解为“家里”和“家庭居室”等家庭生活的具体环境之倾向。让人把举家或部分成员外出参与体育活动,甚至是远足进行体育旅游,以及家长送孩子在社会培训机构接受体育教育等理解为不属于家庭体育,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笔者比较赞同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这一观点,只要活动属于家庭生活安排,不管何地,均应归是家庭体育范畴。

2)活动形式多人参与说。将家庭体育的参与人数限定在“两人或两人以上”,一是把单身家庭成员进行的体育活动排斥在家庭体育之外,有悖社会学中现代的家庭观点;二是多成员家庭的某一个成员在家庭生活中进行体育活动也不能纳入家庭体育范畴,不合乎常理和家庭生活实际。研究认为,即使是一个家庭中某一个成员的体育活动,只要属于他的家庭生活安排,就应该属于家庭体育范畴。

3)体育教育家庭实施说。家庭体育中存在家庭体育教育这是不容置疑的,部分观点中未能提及实属缺憾。但家庭体育教育是否一定要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实施呢?笔者认为,判定对孩子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是否属于家庭体育教育范畴,其核心是看该过程是否属于家庭主观行为。家长利用寒暑假或周末等空闲时间将孩子送往社会培训机构接受体育教育,让孩子获得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并得到强身健身和丰富生活等目的。虽说不是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里”实施,但这个过程是家庭主观行为,也是家庭体育教育一种重要途径,应属于家庭体育教育范畴。

4)看活动目的的表述。首先,家庭体育中教育活动目的还应包含获得体育知识技能,众释义中均未涉及;其次,从个人的生活需求和体育功能考虑,“休闲娱乐”应是家庭体育动机之一,文献中也未能提及;再次,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的确具有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但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界定为家庭生活中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显得有点“夸大其辞”;再有,对家庭体育目的文字表述应尽可能简洁,“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等仅用“强身健体”一词表达即可。

5)再看临近的属概念。家庭体育属于社会体育的一种形式,属于体育范畴。用类似“体育活动”之词来表示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存在“循环定义”之嫌疑。研究认为,家庭体育的“临近的属概念”应与“体育”的“临近的属概念”相一致。当前,对体育临近属概念较为统一或新的表述有,“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10]、“广义的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教育过程”[7]、“体育是社会实践活动”[11]、“体育是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5]和“体育是教育活动或其他文化活动”[12]等。为了避免“社会活动”或“社会文化活动”所带来的理解偏差,笔者认为,用“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作为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更为贴切。

3“家庭体育”内涵新界定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采用逻辑学中较为常见的“属+种差”定义方法,将家庭体育定义的种差限定为“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将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确定为“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分析认为,这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与社会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等观点相吻合,同时也较能符合家庭生活中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家庭体育的发展趋势。

1)把参与人数限定为“一人或多人”。首先,将“单身户”在家庭生活中从事的体育活动也纳入其中,与社会学意义上家庭的外延保持一致。其次,也把多人口家庭中一人、多人甚至是全部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参与的体育活动包括在家庭体育范围之内,与不同家庭成员的家庭生活安排可能不同以及家庭生活中安排的一些活动也不一定是全体成员都参加这一实际情况相吻合。

2)将活动性质界定为“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这是区分家庭体育与其他形式社会体育之间不同之处的关键所在。

首先,看“家庭生活中安排的”。它要求参与者从事的体育活动是其家庭生活的具体安排,即是家庭生活中安排的体育活动。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样的活动才应属于家庭生活中安排的呢?研究认为,这要看这个人在从事该项活动过程中的群体归属是不是自己的家庭。如果是,那么这项活动则属于家庭生活中安排的。通常情况下,个体在不同的场合下,会因其群体归属而有不同的身份属性。如一个成年人,下班回到家里,是一个家庭成员,而上班在单位里,是单位的一个职员;一个孩子,放学回到家中,是家庭子女,而上学来到学校,是学校的一名学生。当然,成年人也好,孩子也罢,即使是回到家庭,也不能改变自己是一个单位职员和一个学校学生的身份。因此,这里所说的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群体归属”是指最临近的群体归属,即在该活动过程中最能代表个体身份的社会群体。同时,个体在不同的场合下参与的活动,会因其不同场合下的群体归属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成年人在单位工作时,最能代表自己身份的社会群体是单位,因此,以单位职员的名义参与体育活动就属于职工(或单位)体育,而回到家里时,最能够代表自己身份的社会群体就是自己的家庭,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参加的体育活动则属于家庭体育。同样,孩子在学校上学时,最能代表他身份的社会群体就是学校,所以,他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就属于学校体育;而放学或寒暑假回到家中时,最能代表他身份的社会群体也就是自己的家庭,此时在家庭或周边环境进行有关体育活动以及被家长送往社会培训机构接受体育教育就属于家庭体育。值得阐明的是,成人或孩子下班或放学回家后,包括各种节假日,也有可能在空闲时间中到自己单位或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从事体育活动,这应有别于他们在单位或学校参加的有组织性的单位体育或学校体育。因为,既然已是下班或放学甚至是放假回到家中,家庭就是他们“最临近的群体归属”,虽说是在自己的单位或学校中进行体育活动,但并非单位或学校组织开展的,而是家庭生活中的一次体育活动安排,这与其他非单位人员或学校学生来这里参加体育活动没有性质区别。因此,这种性质的体育活动属于家庭体育范畴。

其次,看“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家庭体育是家庭生活中开展的体育活动,这不难理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很多社会群体在组织文化活动时也将家庭这一初级社会群体给吸收进去,要求以家庭为单位形式自愿报名参与,如“全家总动员”和“宝贝2+1”等电视节目活动。就体育活动而言,在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和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一些学校甚至是机关单位和社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常设立一些要求以“家庭名义”自愿报名参与的比赛项目,如很多小学举办运动会时设立的要求父母和孩子即“一家三口”自愿报名参与的“亲子项目”。就学校而言,运动会设立“亲子项目”及整个活动的比赛过程,无疑属于学校体育范畴,但对于参与这个项目比赛的“一家三口”而言,则是自愿以家庭名义报名参加的。从自愿报名到参加比赛,这“一家三口”中每个人都代表自己的家庭,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家庭是这“一家三口”最临近的群体归属。对于“一家三口”参与这次比赛而言,它体现的是这个家庭的体育参与意识,反映的是这个家庭的运动能力和水平,展现的是这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应该归属于这个家庭的一次体育生活安排。研究认为,这不仅属于家庭体育范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体育已渗入学校体育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体育中,并逐步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互动发展的趋势。这是时下家庭体育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发展家庭体育的一种新途径,更是推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13]发展和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一种新思路。

第三,没有对家庭体育的活动地点加以限制,这主要是与现实社会中的家庭体育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一个家庭的单个、部分或全体成员在安排家庭体育活动或体育教育时,可能在家里或户外以及周边环境,可能进入离家较远的某一公共性或经营性体育活动场所或培训机构,也可能举家外出进行体育旅游,还可能是举家参加有组织性的体育活动。不论是在家里的、户外的、社会上的和出远门的,还是参加学校、机关单位和其他部门组织的,只要属于这个家庭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体育活动,均属于家庭体育范畴,打破了“活动地点家庭环境说”的局限性。

第四,将参与家庭体育的目的表述为“以获得体育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既包括了家庭生活中安排的体育教育动机,也较全面地包含了家庭生活中安排或自愿参与的其他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目的,同时文字上也力求简洁并尽可能地避免“夸大其辞”。

第五,从“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这个家庭体育的临近属概念看,家庭体育包括家庭体育文化活动和家庭体育教育。不论在“临近的属概念”上,还是在“广义和狭义之说上”,均与体育概念保持一致。另外,就“安排”和“参与”而言,既可以是参加打篮球、跑步等体育运动,也可以是观看体育比赛、体育新闻等一些与体育关系密切的其他文化活动。从体育的社会分层意义上说,这是参与方式及参与程度分层,前者是直接参与,后者是间接参与[14]。

综上所述,家庭体育是“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从活动内容看,包括家庭体育文化活动和家庭体育教育;从活动性质看,可以是家庭生活中安排的,还可以是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其他社会群体组织的;从参与人数看,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或全体家庭成员;从参与形式看,可分为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和接受体育教育,也可以是间接参与其他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从活动目的看,主要是满足获得知识技能、体育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等方面的家庭生活需求;从活动范围看,已突破家庭生活环境而融入社会,与学校体育和其他形式的社会体育互动发展,并将逐步形成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发展趋势。

在社会体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家庭体育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首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升了人们的体育观念,改善了社区的体育环境,为体育进入家庭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单位体育”局限,使家庭体育快速兴起成为必然;同时,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社会和家庭对独生子女健康的特别关心,家庭体育教育倍受重视;另外,5天工作日制和各种节假日的增多,家庭及个人获得的较多支配时间,为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创造了更多的便利;再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良生活习惯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忧患,人们对健康、科学和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特别是家庭体育生活方式的追求欲望日益增强;再有,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家庭体育活动对维系和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稳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家庭体育教育还是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总之,家庭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基本形式,是学校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的起宿点,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祥地,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落脚点。

参考文献:

[1]陈成文.社会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6-87,90-92.

[2]叶展红.关于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2):45-48.

[3]郭戈,刘静霞,等.我国家庭体育及其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5,12(5):139-141.

[4]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5,94,106-107.

[5]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6,15.

[6]蔡传明,黄衍存.现代家庭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1,20(6):1-3,10.

[7]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香港体育学院.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9,266.

[8]王则珊,杨一庄.家庭保健体育实用手册[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12.

[9]吴玉华.我国家庭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69-71.

[10]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6.

[1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

[1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9

关键词:亲子沟通幼教家庭指导模式

我们幼教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推广有效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也恳请专家予以指导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灵魂,有效的亲子沟通能力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身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学好家庭教育这门课程,不断学习家教这门艺术,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家庭指导的职责,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这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是新教育的真正概念。因此探索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已经是迫在眉睫。

一、幼儿家庭亲子沟通现状分析

幼儿的家庭沟通氛围还不够,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影响了教育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有些家长也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也想和子女好好沟通,但在沟通中缺少方法,效果不大。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不懂的孩子的需求,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有些家长文化层次高,教育子女的办法多,孩子的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发展的也好,但由于工作忙,学习紧张,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沟通,学习,游戏。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家园合力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从现有的各种资料来看,目前人们已开始注重家庭沟通,家庭学习,但还未形成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为此,我们应不断探索构建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幼教家庭指导模式,以此提高幼儿园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长的家教水平,使以亲子沟通为载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更科学化,更有实效。

二、构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模式的优势

所谓亲子沟通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是挑战传统的家庭模式,挑战传统的亲子关系的新概念。在家庭指导中突出家长的主体地位,创设开放的,多元化及个性化相结合的指导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以达到多方互动,共同提高的效果。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让孩子潜移默化的高贵起来,与孩子共同成长乃至性格和谐发展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幼儿的认知构成,高尚的情趣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奠基作用。

三、探索构建家庭亲子沟通指导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1.开展有针对性家庭指导讲座,提高其认识。为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我们应根据家长受教育水平的不同,教育观念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家长和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举办不同内容的指导讲座。丰富家教方法的艺术性,符合家长们的心理需求,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2.积极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的节日庆祝和联欢活动为家庭沟通提供现实依据和家庭教育素材。节日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大好时机,每当节日来临,我们都会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迎新年”,“庆六一”,“夸妈妈”等活动,同时我们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使家长们流连忘返,更使孩子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活动中,家长不仅可以耳闻目睹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各方面的表现,而且学到适时的教育指导方法,了解了教育的内容和层次特点,使家长们从各方面认识了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为家庭沟通提供现实依据和家庭教育的素材。实践证明,这些活动获得了促进家庭沟通的明显效果。

3.通过形式多样的亲子游戏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4.组织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畅通家园沟通渠道。

5.积极探索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家庭沟通方式。

6.还可以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建立家教指导的沟通主阵地。

家庭教育的概念篇10

摘要:学业成绩是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自己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业成绩因为其可量化、可测量、可比较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扮演着教师、家长和学生自己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学校表现的重要依据的角色。本文采用《自我描述问卷》、《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对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归因进行测量,并进一步探讨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归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通过调整初中生自我概念和自我归因方式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关键词: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归因学业成绩

自我概念是个体认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个体根据已有经验对自我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知觉判断。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系统。自我概念积极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持肯定态度,自我概念消极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负面认知较多。自我归因根据控制点指向外部还是内部,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有的初中生在对学习失败进行归因时倾向于用一些具有稳定性和不可控制性的因素解释,如个人能力因素、基础因素、学习任务难度等。有些则把自己成绩差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低,把教师讲解不清、存有偏见、学习任务重、缺乏他人帮助、运气欠佳等当作主要因素,强调客观因素,而不从主观方面找原因。这些在归因方面的不恰当认知会影响初中生对学业成绩的真实原因分析,进而影响以后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后续成绩。本文认为探讨初中生的自我概念、自我归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从而找到帮助初中生改善学业成绩的途径。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对象。

哪呈辛剿普通中学随机抽取6个班,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三个班,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班。共抽取学生300人,发放问卷300份。

2.研究工具。

自我描述问卷(SDQⅡ):该量表由marsh等人编制,我国学者陈国鹏对其进行了修订。该量表的适用范围是7至10年级的中学生,即12~17岁的学生。该量表一共有102道题目,构成十一个维度,即言语、数学、一般学校、体能、外貌、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实可信赖、情绪稳定性和一般自我。该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3,十一个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在0.733~0.921之间,说明其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

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mmCpC):该量表包含三种控制来源,即未知方控制、有势力的他人控制及内部控制。本研究对量表的信度进行了检验,数据显示,该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0,三个维度克朗巴赫α系数在0.85~0.89之间,说明其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归因的总体特征。

自我概念方面,初中生自我概念在11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数学、言语、学校、外貌、体能、与父母关系、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诚实可信赖、情绪稳定性、一般自我11个方面的自我概念发展得都比较好,说明初中生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多偏向于积极、肯定的一面。

自我归因方面,在外部控制上,初中生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内部控制上,初中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2.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归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对自我概念、自我归因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考查三者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学业成绩与数学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649**)、与学校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585**)、与异性关系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125*)、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197**)、与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140*)、与一般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93**),与自我概念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不显著。

初中生的学业成绩与外部控制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0.298**),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不显著。

初中生的外部控制与数学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74**)、与学校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22**)、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52*)、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24**)、与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65**)、与情绪稳定性自我概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183**)、与一般自我概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7**)。内部控制与自我概念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3.初中生自我概念、自我归因预测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从前人对自我概念、自我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自我概念、自我归因对学业成绩都有预测作用。本研究将对这种预测关系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研究。

(1)初中生自我概念预测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自我概念总量表中的数学、学校、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情绪稳定性、一般自我6个维度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为了揭示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数学、学校、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情绪稳定性、一般自我6个维度为预测变量,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用自我概念的6个维度预测学业成绩时,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有3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683,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58,也就是说,数学、学校、与异性关系能联合预测学业成绩45.8%的变异量。其中数学对学业成绩的预测力最好,能解释变异量的39.9%,其次是学校和与异性关系,其解释量分别为5.2%和1.5%。

(2)初中生自我归因预测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自我归因量表中的外部控制维度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以外部控制维度为预测变量,以学业成绩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用自我归因的外部控制维度预测学业成绩时,多元相关系数为0.303,解释变异量为0.092,也就是说,外部控制能预测学业成绩9.2%的变异量。

(3)初中生自我归因在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Baron和Kenny认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应满足以下3个前提条件:①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相关显著。②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显著。③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相关显著。根据表1所显示的相关关系可知,自我概念各维度、自我归因各个维度与学业成绩之间共有5组两两相关关系,变量两两相关符合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依据本研究的假设,为了进一步检验自我归因是否在自我概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提出以下5个回归模型。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模型四:

模型五:构建模型,选择的都是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关系的自我概念的维度变量和自我归因的维度变量。

中介效应可以通过以下回归方程及图示表示:

检验程序如下:

第一步:检验方程Y=CX+e1,如果C显著(H0:C=0被拒绝),则继续进行下一步;如果C不显著,说明X对Y没有影响,则停止中介效应检验。

第二步:检验方程m=aX+e2,如果a显著(H0:C=0被拒绝),则继续进行下一步;如果C不显著,则停止中介效应检验。

第三步:检验方程Y=C1X+bm+e3,如果b显著(H0:C=0被拒绝),则说明中介效应显著。此时再看C1是否显著,如果C1显著,则说明是不完全中介效应;如果C1不显著,则说明是完全中介效应。

三、建议

1.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提高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

学校是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初中生接触的主要人际环境,教师在整个学校人际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教师要客观、全面、发展地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多给予学生肯定、支持和鼓励,反馈给学生更多正面信息,增强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努力学习。同伴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自我概念水平。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对异性慢慢产生好感,伴随而来的异往成为学校和家长倍加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对待初中生异往问题,应该保持理性和谨慎的态度,不能把学校和家长的无端猜测不加辩解地加到初中生身上,这对初中生异往是不利的,如果处理不好更是有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初中生的人际交往,正确引导异往,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融洽、愉快的同关系和异关系,在初中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给予更多有利发展空间。

2.改善家庭环境,促进初中生自我概念水平发展。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土壤,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初中生的父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对独立意识的尊重,对自由的尊重,对隐私的尊重等,不必事事关注,应该让初中生有更多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这种尊重往往会换来较融洽的亲子关系,让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仍然对家庭充满感情,增强对家庭、对父母的依恋。在初中生失意、受挫的时候,父母多从情感上给他们更多关心和支持,尽量给予一些实际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成长中客观正确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气馁,依然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温暖、充满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初中生提供安全的心灵基地,有利于情绪健康发展;开放、客观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初中生提供正确、合理的人际环境,有利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的发展。合理的家庭环境,能够提高初中生与父母关系、情绪稳定性等较多方面自我概念的水平。

3.正确引导初中生,帮助初中生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归因。

外控者认为,行为结果是由外部因素(如运气、机遇、有势力的他人等)控制的。因为自身对行为结果没有控制感,所以具有外部控制方式特点的人往往不愿意做出努力和尝试改变结果。这样的人具有一种悲观主义的“他人定向”,不愿花时间实现积极的目标,对生活的控制感较弱。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初中生将学习和生活看作命运、机遇造成的既定结果,那么人生就不存在奋斗了,而他们正处在为自己人生奋斗的开始阶段,把造成行为结果的原因看作是外在的,削弱追求理想的斗志。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处理学生学业和人际关系时,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懂得不理想的现状有些是自己能够控制的,通过努力是能够改变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时,要做到全面、客观,把这种全面、客观的科学分析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正确分析,并选择合理方式解释结果。当初中生认识到这一点时,就有付出努力的可能,就有改变现状的可能,就有成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布朗.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18.

[2][美]劳伦斯・斯滕伯格.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57-162.

[3]姚继海,屈智勇.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4):57-64.

[4]鲍承模.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评论: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J].上海教育,1998(2):60-63.

[5]马燕.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J].内江科技,2009(4):18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