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53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1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中介效应;新企业绩效

一、引言

商业模式创新能给社会带来强大的变革力量。携程、华为、苹果、淘宝、雅虎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案例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对成熟企业来讲,企业适当的商业模式能促进自身的成长[1],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帮助企业获取更多价值[2,3],能为企业带来先行优势,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绩效[4]。那么,对新创企业来讲,商业模式模式创新也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构建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可以克服新进入缺陷,实现其快速增长[5]。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提出,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不一定能从中获益。那么,是什么因素阻止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为什么有的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成功并实现了企业的高速成长,而有的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沉沙折戟?本文从制度理论视角,以合法性为中介,沿着“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企业绩效”的理论逻辑,以天津、青岛、上海等地收集的135家新创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依据Barron和Kenny以及温忠麟等学者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主要回答下列问题:在非市场力量起重要作用的转型制度环境下,新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时是否把合法化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面对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制度环境压力,企业创新的成功是否遵循了“商业模式创新―合法化战略―企业绩效”的主导逻辑。

二、理论阐述和假设提出

(一)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企业绩效。尽管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视角下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分类和构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大都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对提升企业绩效有积极的作用。markides和Charitou(2004)提出商业模式是一种获得竞争优势的潜在资源,企业能够通过商业模式获取竞争优势,新颖有效的商业模式能促进企业卓越的价值创造。Zott和amit(2007)通过对190家美国和欧洲的新创上市企业研究认为,以效率和新颖性为中心进行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Giesen和Berman等(2007)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或者提高企业在现有市场中的效率,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价值[2]。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中介,商业模式通过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之间的动态转移、选择以及过滤,最后封装成一种新的结构来面向市场,为企业造福[1]。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研究结论认为,业绩出众的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率要高于业绩欠佳的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在营业毛利增长上高于竞争对手达5%。全球69%的Ceo表示他们极为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几乎所有

Ceo都不同程度的实施了商业模式创新,且业绩出众者的商业模式创新更彻底。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商业模式创新对新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

(二)合法化战略的中介效应。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特征,企业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与领域内的既有企业相比,由于顾客对产品确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认知度较低,顾客可能更理性的忠诚于既有品牌,使创新企业遭遇合法性约束。另外,新企业在利用市场机会形成先动优势的同时,由于其所隐含的大量不被人了解的隐性信息导致市场的合法性偏见,使企业面临较低的市场合法性,造成先动性与企业成长间的鸿沟。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克服先动性带来的合法性约束,企业必须要进行合法性构建,实施合法化战略,努力寻求提高人们感知的企业合法性水平。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合法性水平的过程,即为合法化。aldrich和Fiol(1994)的研究结论认为创业活动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创业活动没有市场潜力,而是没能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关系,没有得到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制度环境的支持等合法性问题,通过合法性构建提高合法性,新企业能够提高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国内学者李雪灵等(2011)研究认为新企业要想跨越合法性门槛,实现企业增长,应当谋求适当的合法化战略,战略合法性可以从对创新性偏见的纠正和合法性缺陷的弥补两个方面解决企业的合法性缺失问题,发挥合法性对企业成长的积极作用。Haunschild和miner(1997)提出,因为组织之间的相似性更易于使组织获得合法性和声誉,为了克服先动者的合法性缺失,企业可以通过模仿成功企业的行为来构建和获得自身的合法性,战略学者也研究指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制度组成的社会因素比理性效率因素更能影响组织的行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意义在于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获得资源拥有者对企业资源的投入,所以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应当积极的实施合法化战略以提高自身的合法性水平,这样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获取,促进绩效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H2:合法化战略在商业模式创新与新企业绩效关系之间起

着中介作用

三、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

(一)样本和数据搜集。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问卷的发放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助发放问卷,二是电子邮件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向一些熟悉企业的总经理等高管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反复联系收回问卷。本研究样本取自于青岛、济南、天津等地的新创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152份,剔除无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为13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32.1%。根据已有文献对于新企业的年龄界定,本研究样本企业的年龄均不超过4年。

(二)数据分析与发现。本研究用回归模型对合法化战略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根据Barron和Kenny所提出的中介效应验证方法。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是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对中介变量合法化战略的回归分析,回归系数β=0.703,p=0.000,F=130.072,p=0.000,R2=0.494,校正后的R2=0.491,说明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合法化战略有着显著驱动效应。模型2是控制变量(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对因变量企业绩效的回归,其F值为1.427,p值为0.238显著大于0.1,说明模型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研究中的控制变量对组织绩效不具有解释力,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模型3是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对因变量新创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其β=0.560,p=0.000显著小于0.01,F值为15.527,p=0.000显著低于0.01,和模型2相比模型3其R2提高了0.291,说明模型3的整体效果较好,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即H1得到验证。在模型4中加入了商业模式创新和合法化两个自变量后,F值为26.224,p=0.000显著低于0.01,R2=0.181,发现商业模式创新β=0.155,p值在0.1水平下显著,其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仍然显著,但显著性水平明显降低,而合法化β=0.622,p=0.000小于0.01,其对组织绩效影响也表现为显著,即H2得到验证,并且和模型3相比,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的β值明显降低(由0.560降为0.155),综合模型

1、模型3和模型4的实证结果,说明合法化在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的假设成立,并且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合法化战略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以135家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获得了一些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1)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作用显著。该研究进一步揭示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加剧的背景条件下,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实现良好的企业绩效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实现收入的主要来源。该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

(2)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合法性约束的解决途径。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动性、创新性和风险性特征往往使企业面临着“合法性门槛”,因此,要想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实现企业成长,就需要跨越“合法性门槛”。为解决新企业面临的合法问题,新企业在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应该积极的进行合法化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合法化管理,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提高自身的合法性水平是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环节,对商业模式的成功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聪,谢洪明,李金刚.供应商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与结点活性――美的空调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04)

[2]程聪,谢洪明.集群企业社会网络嵌入与关系绩效研究:基于关系张力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2(04)

[3]郑晓博,吴晓晖.创业投资治理行为与新创企业绩效――一个中介模型及讨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02)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2

一、创新组织要有敏锐性

一个企业创新的成功归根结底离不开组织者的领导与指挥,这个组织可以是各级领导,也可以是各级管理人员。创新组织者的“创新敏锐性”应具体体现:要有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必须掌握管理新理论、新方法。要站在企业发展的前沿,紧跟管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潮流,对有价值的、可操作的企业外部管理理论、方法,要积极引进、吸收并消化,为我所用,从而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善于发现管理问题。我们要善于捕捉和发现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的难点和问题。通过不断深人调研、跟踪和分析,摸清企业管理现状,发现和明确制约管理发展的瓶颈在哪些方面,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哪些领域,为创新工作构建突破的平台。能够准确把握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通过掌握的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并有效地引进、嫁接,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从而解决管理难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

1、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

(1)训练系统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可以尽量避免和克服这些不足,它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整体和发现结症所在,并有利于我们超脱狭隘的和短期的利益,还有利于我们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所在。所以,要进行管理创新,首先要加强系统思维方法的训练,学会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以看清事物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和矛盾,产生突破性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按经验办事。系统思维已成为管理创新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思维方式。//sixianghuibao/

(2)学会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思维逻辑与一般人的相反,善于从新的视角看问题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具有逆向思维方式的人,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喜欢思考问题的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把问题想得更透。

2、更有效地利用管理方面的知识。知识依其存在方式和内容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描述性知识(know-what)、分析性知识(know-why)、运用性知识(know-how)。在知识经济中,智能通过对信息和理论的综合和运用,创造出新的事物,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因此,智能在知识经济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知识。由于管理科学的客观存在性和实践应用性,人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管理科学的共识,即管理是运用性知识。barnard早在五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将管理这种运用性知识称之为“艺术”的论断,他认为“艺术”属于一种“行为知识”,强调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艺术”。barnard的论断至今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企业管理创新跨案例分析与理论模型研究

1、案例研究数据的结构化。本文通过“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案例研究,探讨和分析企业管理创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所以选择“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过程进行剖析需要这样一种研究背景:允许在各关键管理问题上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则具有满足该要求的几个特征。首先,“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是由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联合主办的评选活动,从2001年第一届至今已经进入了第6年事实数据说明它是中国目前各类评选中最严谨和最认真的,是颇具权威性的评选活动。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每一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都由几个核心企业所主导并扮演了关键角色,由于它们极力宣传自己的企业管理活动,在其官方网站上均有管理经营比较详细的资料,包括大事记、新闻、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这些公开文件和宣传材料为我们理解企业在管理创新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和竞争重点提供了机会。第三,由于这些企业是目前国内较为成功的著名企业,因而享有广泛的媒体报道,产生了大量较为详细的二手资料,从资料的易获得性来讲,可以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第四,国内外学者对这些企业的管理问题广泛关注,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本文研究了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招商银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春兰集团这12个案例。为了更加便于跨案例研究的开展,除了以文档形式来表示个案研究报告外,本文还制作了个案研究汇总表,表格结构如表1所示,表1同时标明了每个案例相关研究方面证据的充分程度。在正式数据库中,所有证据都被排列在表格的相应位置,包括资料的来源及其内容,以便于下一步跨案例研究的开展。/

2、跨案例研究的分析思路。跨案例分析的目的在于总结出企业管理创新的特征并构建理论上的模型,研究将首先依据管理创新概念的分析框架,运用管理特质分析方法中的一种。依据案例分析框架,从“管理创新的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和“管理目的创新”四个关键维度出发和运用。结合理论研究与跨案例分析,以及上述归纳出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本文提出企业管理创新理论模型,见图2。

四、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1、企业管理创新的内涵。企业管理创新是顺应现代企业的根本要求,为企业注入新思想、新理念,发展管理企业,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应对市场需求,它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对于中小企业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创造全新的管理模式、相应的管理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制定更新计划。为了顺应时势的发展,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把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引入本企业管理体制中。在企业管理原有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甚至进行重新排序组合以便有效实施可行性变化,从而创新出一种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应该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加强对企业资源的利用率,整合运用科学技术,把企业置身于创新的实践中。/

2、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在企业管理创新中,我们应该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力争为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的管理制度应该要具备规范性和灵活性。首先,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要有先决发展战略,要设置规范化的企业规章制度,明确分配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当然企业的管理创新中,也要注重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进行的更进,对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分工进行重新调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内部及外部条件下,适当做出管理上的变化,避免企业的资源浪费,体现企业管理的灵活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3

【关键词】:企业统计理论;创新;研究

一、目前的现状与问题

(一)有关企业统计学不同理论体系的比较

到目前为止,有关企业统计方面的理论集中反映在几本不同的统计学理论著作中,教早的是由在1999年的董逢谷教授主编的《企业统计学》和钱伯海教授在2001年编写的《企业经济统计学》。后者对于企业统计的研究从活动条件-要素投入-成果产出-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入手,综合起来研究不同企业的共性,该理论适用于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它首次将不同行业的统计研究带入了对企业的研究,是我国统计学发展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李宝瑜、刘洪主编的《企业经营统计学》与《企业统计学》和《企业经济统计学》相比,更看重理论的实际指导作用,主要讲述了统计的方法和技术,提高了统计学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特殊促进作用。

就目前形势来看,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和市场化的加剧,各部门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跨行业的经营行为越来越多,以各行业的共性为基础建立的企业统计理论,必然不能适应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的企业经营活动。同时,只重视企业内部生产数据统计,忽略企业的外部经营活动,如劳动力输入、技术引进、产出、劳务费用等,这样的理论体系也是不合适宜的。

(二)企业统计理论改革的原因

1实事求是的反映经济环境数量关系变化的需要

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与整个经济体系相比,企业算是微观世界中的一个细胞。企业统计学就是从这样的经济细胞出发,利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规律,并且还要研究企业统计理论在国民经济运行、核算所起的作用。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论是政府统计改革所采取的种种举措,还是民间统计调查机构的纷纷建立,还是企业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化,都反映了我国统计管理制度改革采取了更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际上,任何统计改革都是通过调整统计模式的有关要素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渐进过程;而它的成败得失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处理由环境所导致的统计与非统计因素之间的关系。因而,对统计改革与发展这一“事实”而言,“求是”就意味着必须系统地研究统计与其宏观和微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努力使其前者适应于后者,而绝不能试图做得与之相反。

2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需要。这个经济运行过程包含者相互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两个阶段。首先是: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具有战略性的和宏观(中观)导向性的计划以及正确的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杠杆、经济参数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自由的、自发的市场体系进行调控,使市场的调节功能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次是:企业主要依据受政府调控的市场发出的信号与企业外部的其他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条件、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产品价值也主要依靠市场来实现。这一经济运行过程中也集中地反映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政府则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去调控自发的自由的市场机制所带来的盲目性上来,放在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做好协调、监督与服务上来;而不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直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统计主体必然要从政府所追逐的经济利益出发,尽可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为政府提供其在经济调控中所需要的经济运行状态和各种市场信息。

二、构建新的企业统计理论体系

(一)就统计内容而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生产活动既要追求产品数量,又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价格的变化。所以企业的统计要全面综合分析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过程。对于生产的成果、条件、技术、销售、成本做出系统的估测,从而形成一个产供销和人财物一体化的分析系统。

(二)就统计范围而言

现在的经济形势要求企业的统计不能只是关注企业的内部数据,更要做到内外兼修,从自己企业的发展状况出发,联系外部市场环境、同行企业的发展、最新技术进行分析,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对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份额和市场潜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和营销方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预测。

(三)就统计的频率而言

市场瞬息万变,机遇失不再来,这就要求企业统计分析要有时效性,提高工作频率,尽可能做到经常向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和统计分析产品。因此企业统计分析要重视时效性、经常性,要做到雪中送炭,不要春暖送寒衣。

(四)就企业的类型而言

现今的统计分析已不是企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而是更多注重研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主要决定与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和销售什么,而且产品的质量要好,价格适中。企业统计分析的类型要从过去的计划型扩展到研究型、预测型、总结型和资料型。

三、完善企业统计分析体系的方法

(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用数字和量来描述事物是定量分析,对现象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文字上的描述是定性分析。在企业统计理论体系中,必须要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才能反映企业发展的本质情况,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制定科学的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所以,企业的统计分析体系应当以定量分析中的数量指标为基础,重点关注典型的定性分析。

(二)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相结合

统计数据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为单一的和组合的。在为企业构建统计指标体系时,必须要做到各种指标的适用范围是一致的,统一的。范围相当的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运用统计需求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和兼容性。

(三)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相结合

统计指标的种类不同,他们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单项指标虽然简洁,但是往往不能全面的反映问题,让人无法把握企业统计的总体特征。而综合指标虽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但是它对于局部环境的描述是模糊的。所以我们在进行企业统计工作时,要把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

(四)指标体系全面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统计指标涵盖的范围越广,越能够综合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所以企业统计要力求做到全面、广泛、多元化。同时统计指标要反映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即具有前瞻性。要想具有前瞻性,要求统计的需求要科学,层次上要创新。比如我们可以把“构建创新型社会”具体化为“构建创新型企业”,然后在细化为“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等指标。

结束语:企业是我们这个经济体系中的细胞,对于它们的发展情况,企业本身和国家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企业统计理论是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的有效工具,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我们的企业统计理论体系要不断进行调整、创新,让企业更好得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彦伟.《企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体系亟待改善[J].江苏统计,1999,(12)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4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温家宝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著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加快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实现效率。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0多年的时间,对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0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triz理论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已经为众多企业获取了显著的创新效益。美国已有数以百计的公司开始研究和应用triz理论,其中福特公司利用triz理论创新的产品可以为其带来每年10亿多美元的销售利润。韩国三星公司也借助triz理论取得了诸多技术专利,2007年已排名世界第二,使企业从1997年金融危机濒临倒闭的企业成为如今市值1500多亿美元的韩国第一大企业。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并在众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广泛采用了triz的理论方法,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引进triz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相对较晚,目前已经有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航天以及中兴、ut斯达康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triz理论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后,申请的专利数量可以增加80%以上,新产品开发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产品上市时间可以缩短50%以上。

除了在技术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triz理论现在已逐步向其他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扩展。摩尔多瓦曾有总统借助triz理论参加竞选并取得了成功;2003年“非典”期间,新加坡曾利用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提出了防治“非典”的一系列方法,其中许多被政府采纳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triz理论已经充分吸收了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优点,创造出了诸多重大发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triz理论具有非常好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系统性,在全球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今创新设计和创造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之一,被欧美专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三、基于triz理论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

triz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是一种特别适合科技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创新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创新成本,加速电网建设进程,降低电网创新风险,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为基础,以服务电力企业实践为目标,通过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triz理论培训,使triz理论能够在电力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创新资源的充分交换,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功能上可以将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分为推广应用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两个部分。

电力企业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宣传普及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利用triz理论培训师的力量,引导更多的科技骨干投身于企业创新实践活动。该平台以triz理论培训基地和triz理论培训师为依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triz理论培训,普及triz理论前沿、特点及应用优势,为电力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其职能主要包括:triz理论培训及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展triz理论普及与系统培训,提供创新咨询服务,统计分析triz理论培训效果。同时,该平台还应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力企业局域网内建立triz理论知识学习模块,把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共享到系统局域网内,利用局域网开展triz理论基本内容的学习和triz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探讨,使triz理论为推进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电力企业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组织经过triz理论培训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实际,应用triz理论的诸多方法与工具,对电力企业实际问题和电网发展实际困难进行分析,为科技创新中的矛盾、冲突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指导开展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专利申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利的创造、申请、应用和保护等工作。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和创新矛盾分析;围绕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发挥triz理论对电网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triz理论培训,培育电网创新力量,培养企业创新人才,调动人员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创建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创新技术互补,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最终实现电网发展战略目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5

关键词:理财环境;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一、对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因素的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依赖于特定环境,但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却会有所不同。大致来说,可以从外部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来分析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控制制度、财务机构与财务人才、理财手段和方法、组织结构及协调几方面。

企业存在于市场中,其经营发展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经济政策、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环境就变成国际国内两大经济环境变化交融更趋复杂的严峻环境,企业除了研究国内经济环境,还要研究国际环境,以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而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是企业不论何时都离不开的,企业发生经济活动需要一定的金融环境支持,更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只要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性。合理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才能使企业理财活动有章可循,才能保证企业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一批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根据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协调,运用科学的理财手段和方法做好理财活动与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二、现代企业理财环境新特点

1.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

跨国界的经济渗透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我国的财务管理也势必产生重大影响。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为企业筹资、投资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也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企业的筹资成本与风险会更大,投资决策也更需要科学性。

2.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人才环境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非物质形态的知识资本越来越被重视,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资产管理也都要重视知识资本。此外,人才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优劣的重要因素,留住人才也就一定程度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人力资源已成为当前企业理财环境的新特点。

3.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得到深入的日常有效运用。实践证明,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但网络风险给财务工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必须得到重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新理财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

一是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一项大工程,要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变革,一些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够,只看到工作的复杂性,却没有看到重要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二是信息数据共享性较差,财务软件本来就存在建设分散、重复开发的问题,没有做到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采集、处理口径不一,各子系统移植性较低,而财务部门又和其它部门独立开来,为了各自利益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2.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视不够

虽然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财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但随着金融危机对企业影响的不断加深和知识经济的高风险性,对危机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更大的风险及如何防范企业却还是缺少足够的认识。财务人员需要树立更高的风险意识,重视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通过对环境变化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风险降到最低。

3.企业缺乏高端会计人才

财务工作归根到底是落在财务人员身上,会计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我国,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都存在不少问题,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只是习惯地听从领导安排,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严重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金融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剧,新环境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可规避的风险。

四、新理财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考

1.转变企业理财观念

企业应尽快建立知识化、人文化、货币时间价值化、环境价值化、信息化理财观念。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因素,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未来财务管理应以科学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同时还要培养货币时间和环境价值化理财观,顺应时代要求,协调好部门关系和联系,努力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的便捷性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考虑实物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以及社会公众的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还要考虑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和员工薪金最大化和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利。网络财务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很好的整合单位财务资源,方便在线沟通和管理财务工作,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创新企业财务管理运行机制

企业财务运行机制是指企业在从事理财活动过程中遵守的一系列原则、程序、规章、方法等规范标准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所形成的有机体,它是企业经营机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机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形成将使企业理财活动连续有序进行得到保证。

4.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

防范财务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企业管理者应该清楚的看到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警机制是市场经济中维护企业安全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财务预警系统能有效地预报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问题,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需要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危机征兆,通过高效的财务危机分析尽可能的避免财务风险,对已经发生的风险则应当立即制定相应的控制、转化措施,尽可能减少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6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温家宝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著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本文由收集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加快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实现效率。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0多年的时间,对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0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triz理论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已经为众多企业获取了显著的创新效益。美国已有数以百计的公司开始研究和应用triz理论,其中福特公司利用triz理论创新的产品可以为其带来每年10亿多美元的销售利润。韩国三星公司也借助triz理论取得了诸多技术专利,2007年已排名世界第二,使企业从1997年金融危机濒临倒闭的企业成为如今市值1500多亿美元的韩国第一大企业。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并在众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广泛采用了triz的理论方法,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引进triz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相对较晚,目前已经有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航天以及中兴、ut斯达康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triz理论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后,申请的专利数量可以增加80%以上,新产品开发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产品上市时间可以缩短50%以上。

除了在技术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triz理论现在已逐步向其他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扩展。摩尔多瓦曾有总统借助triz理论参加竞选并取得了成功;2003年“非典”期间,新加坡曾利用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提出了防治“非典”的一系列方法,其中许多被政府采纳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triz理论已经充分吸收了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优点,创造出了诸多重大发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triz理论具有非常好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系统性,在全球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今创新设计和创造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之一,被欧美专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三、基于triz理论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

triz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是一种特别适合科技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创新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创新成本,加速电网建设进程,降低电网创新风险,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为基础,以服务电力企业实践为目标,通过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triz理论培训,使triz理论能够在电力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本文由收集整理进行创新资源的充分交换,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功能上可以将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分为推广应用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两个部分。

电力企业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宣传普及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利用triz理论培训师的力量,引导更多的科技骨干投身于企业创新实践活动。该平台以triz理论培训基地和triz理论培训师为依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triz理论培训,普及triz理论前沿、特点及应用优势,为电力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其职能主要包括:triz理论培训及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展triz理论普及与系统培训,提供创新咨询服务,统计分析triz理论培训效果。同时,该平台还应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力企业局域网内建立triz理论知识学习模块,把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共享到系统局域网内,利用局域网开展triz理论基本内容的学习和triz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探讨,使triz理论为推进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电力企业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组织经过triz理论培训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实际,应用triz理论的诸多方法与工具,对电力企业实际问题和电网发展实际困难进行分析,为科技创新中的矛盾、冲突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指导开展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专利申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利的创造、申请、应用和保护等工作。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和创新矛盾分析;围绕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发挥triz理论对电网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triz理论培训,培育电网创新力量,培养企业创新人才,调动人员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创建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创新技术互补,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最终实现电网发展战略目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7

摘要:农业产业价值被低估和农业市场化组织效益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三农”矛盾不断被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农业产业价值实现问题、市场主体积极性问题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如何在农业产业化框架内解决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问题和农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多层次的要素整合机制和组织创新与分工是该框架内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要素整合;组织创新;组织分工

abstract:theunderestimateofthe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andthelowefficiencyof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intheagriculturalmarketarebothimportantfactorsthatrestrictchina′sagriculturaldevelopmentandsharpenthe“threerural”problems.therealizationofdomestic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anditsvalue,andactivenessofmarketparticipationconstitutethecoreissuesindevelopingchina'smodernagriculture.thepaperseeksthesolutionstotheseissuesbyfindingouttheintegratedelementsatmulti-levelsandorganizationalinnovationandlabordivision.

keywords: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integratedelements;organizationalinnovation;organizationallabordivision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新的产业和部门的出现,传统的“农业是生计产业”的粗浅认识被,农业的产业价值正在被重新界定,近年来农业在承载技术、文化、经济、生态、能源及社会价值中的巨大作用正在被人们发现和肯定。在朱乐尧和周淑景所著的《回归农业》中他们认为“现有经济学或者确切地说是现有的主流经济学,对农业及其作用或价值的基本判断是,农业是一个生产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生活品的部门。……实际上,农业的价值或作用是多元的,除了生产和提供食品等人类基本用品之外,还有远比这更多、更大、更加广泛的作用和价值。”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的经验和现有的经济学所提供的理论指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实。如何在信息化,工业化条件下实现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所以农业发展的反思应该成为经济学术界的重要内容。

一、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及规模化的价值体系

(一)农业市场化到农业产业化选择

在研究农业市场化到农业产业化选择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楚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1.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1)农业市场化的内涵。“农业市场化就是在市场经济体系框架下,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业。具体来说:一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二是农业经营各环节及过程主要按市场机制组织活动。”

(2)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概念,但专家都有一个统一基本的认识。“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大多数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农业产业化包含六个要素;一是生产的产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是主要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和生成农业产业;三是生产过程实行专业化分工;四是产业经营和发展要有一定规模;五是在生产环节采取农、工、商、产、供、销密切结合的方式;六是在经营管理上尽可能地采取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

1995年12月1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论农业产业化》文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是迄今所见到的较为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它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是:“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国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农的经营体制。”

笔者认为虽然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已经被给出,其内涵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农业产业价值的进一步被发掘,农业产业化的这种理论上的总结也会发生变化,但基本构成要素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2.农业市场化到农业产业化选择的必然性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环节走向高度分工的过程,也是农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对我国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客观性。

从理论角度而言,农业产业化有以下好处:(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结合点和突破口;(2)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根本出路;(4)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价值的主要途径。

从实践角度而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经济实践中探索和创造出来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它是得到实践检验和证实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经营方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1985年,发源于山东潍坊,以诸城肉鸡和寿光蔬菜而著称。自1993年提出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后,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越来越多,并在全国推广开来,逐渐掀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热潮。到1996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写进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此为标志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在全国掀起了高潮。2002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二)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与农业规模化

随着近年来“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关于我国农业生产规模问题的矛盾与焦点也日益增多,规模化已经成为讨论我国农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在国内关于农业规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不改变我国现存农户超小规模经营的前提下来克服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主张对我国家庭经营进行改造,提出农业企业化方向,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小规模及由此所带来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其研究的共同点就是我国农业生产规模问题,并一致认为农户经营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作者认为这里所讲的规模并非实际经营单位的实体规模大小而是经营单位所掌握的要素和对要素的整合规模,所以怎样合理分配和整合我国的农业要素才是规模化问题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在解决规模化问题上汪艳和徐勇在其所著的《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两种思路:“从理论上讲对规模扩大的解决途径有两条,一是扩大经营主体的规模。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要素流转机制的途径,逐步推进组织的适度规模。二是靠产业集群内各经济主体的联合来实现。这种联合,本身不一定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是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众多组织连接起来。其内部,尽管单个组织的规模小,但由于参加了整个组织或系统的分工与协作,避免了独立进入市场的许多障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因而使整个产业系统获得系列效应或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此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之中解决规模化问题也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解决农业规模化问题的思路中重点强调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组织入手,强调组织对要素整合的规模化;第二是从组织分工角度强调产业内部分工与联合。

(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

对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理解笔者认为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实现和农业产业价值开发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角度而言,农户的超小规模经营与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农业实现市场化发展的障碍,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折中的处理方法,即走合理的组织大整合和组织分工与联合的路子来解决规模化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如何实现组织创新,如何实现组织分工与联合是走农业产业化路子的关键问题。

另一方面从农业产业价值实现角度考虑,给予每个市场主体一个充分选择和发挥的机制或平台是实现农业产业价值高效化与多元化的基本出路。在我国农业要素的流通机制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也是制约农业组织创新的客观限制条件。随着我国农业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实施及资本技术的不断改善,农业要素的流转机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此农业组织的创新和组织管理将成为新的课题。因此,在当今农业产业发展中农业组织创新与管理已经成为关系农业产业价值实现的又一个关键性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是要实现农业市场化,就必须解决我国农业的规模化问题,农业产业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而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就必须依靠组织的创新和组织的分工与联合。二是要给农业产业价值的发挥创造一个灵活、快捷的实现机制,而这种机制一旦形成则农业产业要素的组织问题将成为农业产业价值实现和发挥的关键。所以,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的核心问题可以概括为两点,即农业产业的组织创新和农业组织的分工与联合。

二、农业产业要素分工与组织创新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下的农业产业要素的分工

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条件(土地、水、气候等)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的要素(资本、技术等)经过人的加工而产生产品和服务并最终提供给人们消费的过程。农业生产中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类: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人的因素。

1.自然资源

农业中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气候、水、温度等。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分工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农业各种自然要素的多种多样而每种资源的类型有多种,造成农业生产和服务的自然分工;例如种植小麦和种植水稻的在我国的空间分布,而种植小麦在东北和华北的时间分布。二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要素分配到户细化了农业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要素。由此可见,我国农业产业要素的分工是由自然因素和制度因素造成的,而两种要素的作用的结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规模极小。

2.技术

在实现农业从传统粗放型转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过程中,技术是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推动农业产业化时必须把技术的客观分工情况与分工需求情况分析清楚。在我国技术的分工是由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两部分构成。

其历史原因主要是:技术的价值是通过研究和应用两部分的结合来完成,而在我国农业的科研、推广与应用模块化分工非常明显。“中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了资金上以财政拨款为主、运行上以事业地位为主导的行政技术进步体制。”而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因而从农业科研的政府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再到农业技术应用有很明显的模块分工。

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农业产业价值的多样性发挥需要技术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很难实现农业技术的统一研究,必须分工分担不同领域的农业技术研究。例如,从传统的种植性研究扩展到能源农业、新材料农业、信息农业、旅游农业等的研究。(2)农业技术精细化要求农业技术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化研究越来越明显。“现代农业将信息高新技术与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进行有效的集成,在使用电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遥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系统集成等高精技术的技术上,准确地把握农业生产外部环境的诸种因素,并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上每一生产环节的技术都能达到'精确'和'标准化'规范要求,从而确保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无污染、管理精细、投入精省、效果精良目标的有效实现。”(3)农业生产高附加值的追求要求整个产品在技术的每个环节上形成了分工。要使整个产品中的附加值得到更大的拓展,在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每个环节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通过加强每个经营者在每个环节上的开发与研究来实现,因而必须在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上实现分工与协作才能完成。

3.资金

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深入和产业化的发展,农业资本的分工要求将越来越迫切。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一是随着农业市场化产业链的延伸,农业资本将需要跨越简单的农业生产,延伸到加工、销售、贸易、工商领域,因而造成资本的模块化运作将越来越明显。像工业一样农业资本也将实现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离,进而实现农业借贷资本市场,在这样的发展要求下,农业产业资本的模块运作将是一种必然。二是由于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投入为主,农业资本投入分散,造成了农业资本投入的分工,即使是更大规模的经营组织仍然存在这种分工的客观性。三是随着农业产业价值的进一步发现,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营组织最终会在农业价值上产生不同的需求,最终导致农业资本的进一步分工,这种分工有利于发挥农业的多元化产业价值,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收益。

4.人的因素

人在农业生产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承担者,也是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组织者。因此,人的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两种功能:一是参与生产;二是组织管理。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人员的分工,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原因造成:(1)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实现产、供、销、技、工、贸上的联合与延伸,而我国农业人口素质造成难以承担上游生产的组织,所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必将要求农业人口按其能力大小参与不同的生产分工。如表1所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可以看出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在大专以上人口比重仍然只有0.4%,农业人口中中小学人口比重占89.67%。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民文化程度的差距更大。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不协调,所以农业人才结构必然会重新构造。(2)人的客观限制也是农业人员分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偏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农业产业中从生产到组织中的每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参与,因此人口的分工便成为产业化过程中的必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条件下,农业的生产要素需要合理分工与整合,因此如何实现农业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整合成为研究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

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并非是一个分散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生产与组织的过程,它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相互协调构成。就社会生产来看不会是单一要素生产而是同时对几种要素进行结合、合理搭配才可以完成。从这个角度而言,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产业要素与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而从事整合的载体就是生产组织,其多个层次的组织分工与联合就形成了整个产业的产业形态。因此,笔者认为社会生产需要对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而整合的各个组织需要分工与联合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每个组织按其自身能力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产业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就是组织创新的过程。

1.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

在整合农业产业要素的过程中,要素的属性与社会对要素的发展要求是组织对农业产业要素整合的基础,社会对产业发展的要求是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根本依据。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单个的社会组织在组织自己的规模形式时必须考虑的是自身的优势和自己对资源管理所能实现的生产和服务价值是否能最大的实现。

关于对农业的产业组织层次性问题,在朱乐尧和周淑景所著《回归农业》上集中有这样的论述:“农业产业组织,从产业化经营角度导入,由于农业生产及其经营的经济、技术特点所决定,理论上应该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三类组织,即微观领域的生产经营组织和宏观层面的产业经营组织以及介于微观和宏观领域之间的中介组织。在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微观领域的生产经营组织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体;二是宏观层面的产业经营组织;三是为农民和农业经营单位竭诚服务、介于微观和宏观领域之间的农业中间组织[2]。”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农业产业要素流动机制的建立,微观农业经营组织将不仅仅限于家庭为主体,因为产业化对规模化的要求是明显的,而家庭规模超小化不可能只通过简单的中介组织来解决,所以我国微观经营主体必须突破以家庭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形成以行会、股份制企业、家族式企业、其他非家庭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为主体的经营方式。按组织的功能和范围来分笔者认为社会将存在这样三类组织:第一类是家庭;第二类是企业、行会、其他非家庭经济组织等组织形式;第三类是社会的制度和经济机制。

第一,家庭。它是整个社会中为了满足生活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一般从事小生产规模、小范围内的生产整合,因为这种组织形式它所能控制资源和要素是有限的,但是它却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单位的组织形式。

第二,企业、行会、其他非家庭组织形式等组织形式。它们在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下对要素的一种整合形式,它完成了家庭所不能完成的更大规模的生产,它的有效组织是整个产业或行业的繁荣的重要力量,它一般由社会中的有管理才能的人提出并组织成立的。

第三,经济机制。它是目标社会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中的效益、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对生产组织形式的选择。在一种既定的社会制度下经济制度和机制是最高层次的资源组织形式,是宏观的组织形式,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决定了资源和要素的流动方式,对整个社会的效率、公平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它是由国家和政府倡导组织形成的,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机制来组织生产要素。就整个社会组织对要素的整合层次而言,每个层次是一个创造平台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整合环境。在每个层次上突出了每个组织子系统的需求,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与效率,最大的发挥着其组织的生产创造潜能。它不仅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人们科学的规划性、利益比较中的最大性、效率的最高性,而且也体现了国家宏观倡导和国民自愿的参与性等主观性需求。历来的经验告诉人们“没有国民参与的生产和建设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由此可见只有在社会要素发展的客观条件下充分发挥国民对资源整合过程的创造性,发挥他们的才智,才能使一个国家社会生产的繁荣。

2.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农业产业组织,从产业化经营角度导入,由于农业生产及其经营的经济、技术特点所决定,理论上应该包括微观和宏观两大层面、三类组织,即微观领域的生产经营组织和宏观层面的产业经营组织以及介于微观和宏观领域之间的中介组织。”在产业化要素整合机制中,微观的生产经营组织是有效载体,而微观主体的组织形式是组织创新的内容之一。虽然生产组织对农业要素整合的效果有好有坏,但是组织创新的结果却是用高效的组织代替低效的组织。

在我国有效的要素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是包含关系,因为两者在目标出发点、在组织依据上、在功能上是相同的。首先,在出发点上两者都在追求要素产出比最大,都是为了实现要素的产出价值而不断自身调整。其次,两者在组织上的依据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两者的功能上都是为了实现产业要素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产业价值、充分利用市场化的优势发展经济。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尽管有区别,但是两者在目标和实现过程上是相同的,组织创新更多的强调了组织的多元化和调动经营者主观能动性的功能上。因此,笔者认为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与组织创新是同一过程,农业产业要素的整合机制中不能没有组织创新的出现。

三、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一)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原因

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是现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和表现,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组织分工一般出现在两种历史条件下,一是当社会组织的生产能力超过了当时社会部门生产需求时,当农业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要求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组织形成的社会产能无法得到发挥,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二是当社会组织的产能无法满足社会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时。如: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离、生产与服务的分离等。因此可以看出组织分工的客观原因有两种:即组织的产能过剩和组织的产能不足。

组织分工是适应要素发展的一种对要素的有效整合形式,而非单纯的结构重组,其诱导因素表现为对效率、利润、成本等等的追求,但推动组织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社会对产能潜力发挥的追求,其实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产品多样性的生产,完成和实现产业价值。

(二)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影响因素

影响组织分工与组织创新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第一,生产效率追求。在生产专业化中由于生产人员从事一种简单的劳动,其熟练程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交易费用的节省。根据科斯定理,企业在比较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后会选择组织内部化还是社会化分工。

第三,市场规模。一般而言市场规模越大需要参与的各种组织也就越多,各种组织之间的分工也就会越多。

第四,企业或要素的比较优势。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往往依赖于自己在产品生成中掌握的核心技术,由于技术的核心优势它可以依靠它来组织生产而其它部分的生产实现外包。

第五,要素分工的演进。由于要素的分工具有客观性,其分工的程度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导致对要素的整合的组织形式将发生变化。

第六,不同的产业价值追求。由于不同产业价值需要对不同的产业要素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搭配,所以以产业价值为追求的原因也是不同组织形式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风险偏好、产业集群环境等因素也是影响组织分工的主要因素。因此,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组织分工的因素将会更多。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27-130.

[2]朱乐尧,周淑景.回归农业.(上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8

关键词: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群;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鲁娟娟(1980-),女,浙江余姚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讲师;戴慧(1979-),女,江苏泰兴人,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讲师。(江苏南京21110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十二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项目编号:1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4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明确表达:高职院校要通过专业群加强内涵建设。近几年来,专业群建设已经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建设高水平专业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011年,总书记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注重协同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专业群协同创新的路径有哪些?如何本地化实践?协同创新已成为了高职院校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必然性

协同创新是指多要素(人力、物力、信息等)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推进事物共同前进,各要素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实现1+1>2的目标。因此,协同创新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协同创新的手段是打破各元素壁垒,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各元素和谐前进,发挥的能量不仅仅是整合,更重要的是达到突破。专业群建设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建设的必然趋势。

1.专业群构建元素多样化决定必须协同创新

学校的专业建设,既要考虑到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又要考虑学校原有的专业基础,不能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应该依托原有专业,形成专业群体系。专业群构建元素的多样化,决定了专业群建设必须协同创新,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首先,高职专业群是建立在“一个核心专业为引领,辐射多个专业”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1,2]因此一个专业群往往有多个相邻或相关的专业组成,这就构成了第一层的协同要素。他们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积极发挥核心专业的辐射作用,促进其他专业共同进步,发挥集群效应,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拓展性。其次,同时专业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体系、教学资源库、质量保障与监督机等多个子系统,这些构成了第二层面的协同要素。各个子系统间只有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才能使专业群发挥整体优势。再者,每个子系统又涉及多个方面,这些构成了第三层面的协同要素。

2.专业群建设意义决定必须协同创新

专业群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也就成了协同创新的目标。首先,有利于资源优化整合和共享、提高办学效益。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共享、平台课程共建、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共建。其次,通过专业群的集群效应,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通过核心专业或特色专业的带动,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有利于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从而带动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再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专业群建设,既可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又可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培养,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更高能力培养。

二、专业群协同创新的路径

1.协同产业群,服务区域经济

专业群设置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协同产业群。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示范建设为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丰富办学特色,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具有的区域性、职业性、服务性等特征。因此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群的结构是专业群设置的基础,产业群的人才需求是专业群发展的直接动因,产业群的岗位职业要求是专业群建设的内涵依据,使产业群和专业群之间有一种资源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同质性和互补性,[3]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协同宏观与微观,推进协同育人机制

专业群管理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宏观控制与微观调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协同育人机制,[4]从宏观和微观上建立起“全程监控、动态反馈、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追求品质”的多层次管理和实施体系,具体可成立四级建设小组。第一级由院董事会、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学生处等组成,负责示范建设项目的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和督促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级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对重点专业建设的指导。第三级由专业负责人和教研组长组成,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议,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第四级是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是完成各项任务的直接参与者。第一、第二级从宏观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管理,而第三、第四级从微观上对专业群建设进行管理。

3.协同校内与校外,打造办学特色

专业群建设模式要协同,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共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实现创新主体的协同。通过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共育、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目标的协同。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核心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实训体系,实现创新手段的协同。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一条“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途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4.协同横向与纵向,丰富内涵建设

专业群建设内容要协同,主要体现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的纵向和横向上。专业群的建设面向的不再是单一专业,而是多个专业的集群,也就是不再是一个专业的纵向结构,而且还具有兼顾多个专业的横向结构的矩阵式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横向的管理链。纵横两条管理链如同矩阵的两类向量,交错形成矩形的组织结构。该结构具有灵活、高效、便于资源共享和组织内部沟通等优势,使得组织更加扁平化、柔性化、应变能力更强。[5]专业群的建设内容纵向以专业为导向,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知识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也就是从基本能力训练到专项能力训练,再到综合能力训练,最终完成实践能力的训练,体现了专业群各专业的共性。横向以模块化项目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体现各专业的异性。通过专业群纵横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专业分工,一体化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专业群的竞争力。[6]专业群的横向与纵向协同发展,既保证专业群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注重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不同专业人才分流,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

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实践研究

1.依据电子信息产业群集设置专业群

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在整体产业链中,既有传统的“硬电子”,也有新型的“软信息”;从以往电子、通信、计算机“三足鼎立”,到现在三者紧密融合,行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在发生着剧烈转变。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必须要适应行业新的需求,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行业职业能力变化,使学生不仅具备电子信息行业入职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更要为未来迁移职业能力添砖加瓦。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通过协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了以特色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辐射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群内建设主要依据电子信息产业链(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各环节岗位群技能要求,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使毕业生具备“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专业群毕业生面向的主要岗位如图1所示。

2.“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岗位的职业能力,探索构建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底层共享、中层分立和顶层互选”,如图2所示。坚持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结合,以“双证书”制度为支点,以职业技能和电子竞赛能力为导向,使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满足实现“一岗多能、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可迁移发展能力的需求。

3.矩阵式结构的专业群实训体系

围绕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服务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个产业集群,满足专业群内通用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资源,配置相应实训条件,系统设计实训教学体系。坚持真实、仿真、虚拟相结合,软、硬件建设兼顾,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成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装备技术水平适度超前,集教学、培训、研发、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基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实训体系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4.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构建一个开放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资源积累和资源共享,打破不同资源库的壁垒,实现资源系统的交互和数据流通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8]本专业群通过“分模块、建标准”的建设模式和“专人负责,人人参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专业级、岗位级和课程级三级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平台,如图4所示。

四、结论

协同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是一个全新课题。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专业群建设为形式,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才人为目标,以推动区域经济为动力,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对促进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勇武.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

(6):19-21.

[2]董显辉.我国近十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1,(1):18-22.

[3]刘家枢.建设专业群――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战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3,(10):34-38.

[4]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

(22):33-35.

[5]王哲.矩阵式组织结构在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

2013,(2):77-78.

[6]万军,胡宁.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717(34):54-56.

[7]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9

论文摘要:创新需要人力资源的支持。建筑企业四种基本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一样,建筑企业应评析其经济性,选择适宜的创新活动,满足各种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特殊要求,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培训体系、激励约束机制,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创新顺利进行。论文关键词:创新型;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题,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建筑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向创新型企业转化,通过不断的创新,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人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建筑企业应该评析各类创新活动的经济性,选择适合本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创新活动,分析此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一、建筑企业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和其他企业一样,建筑企业的创新需提供某些特殊资源,如特殊设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或具有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员等。建筑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一般地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角度笼统对待,应从建筑产品及生产的特点出发,按照创新活动对建筑产品及生产的影响程度来分类,可分为四类:渐进性创新、模块创新、建筑创新、系统创新。下面分别分析这四类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源的要求。1.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某个局部所作出的改进,例如高空作业防护器材的改进。渐进性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具备一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创新精神则可,管理简单易行。2.模块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模块创新指建筑产品或生产某一组成部分中发生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自动设备捆扎钢筋。这类创新影响较深刻,对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模块创新因常发生于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的企业,如研究开发机构,或一些支持特殊开发活动的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块创新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以确保创新能满足项目要求,同时对以后创新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所需要的特殊资源给予预见和评价。3.建筑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建筑创新主要指建筑产品及生产各组成部分和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创新,例如采用新的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案就涉及多个单位之间的合作。这类创新一般发生在施工现场,发起人也多是承包商。建筑创新对项目管理者及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高,建筑创新的管理者应具有大局观和较强的系统组织能力,施工技术人员需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施工技术工人技能过硬。4.系统创新对人力资源的要求。系统创新是指将多种独立的但必须结合起来共同运作的创新整合在一起,以产生新的功能或改进设施整体功能的综合性创新。系统创新对管理活动的要求很高,高层管理需保证系统创新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创新者应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创新者应对建筑设施的系统性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有全面把握,并有相应的组织能力和权威性,以保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新经济时代,人才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当今的建筑市场,由于僧多粥少,竞争日益白热化;建筑企业纷纷以优化质量、降低造价、增强信誉来获取竞争中的胜利;优良的质量、低廉的造价、良好的信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调动人的积极性。要推动建筑企业创新,人力资源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的生存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篇10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20.068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1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

目前,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只重视管理设备、操作技术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落后的管理理念使得企业内部出现了管理混乱、员工激进等现象,从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

1.2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由于国内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的起步较晚,历时较短,缺乏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因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落实,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地总结经验,更缺乏适当的创新,因此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没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1.3管理部门缺乏较高的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的高层领导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位,且定位的层次也不高,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且在执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做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因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1.4缺乏高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也会使得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激励机制不仅能够促进短期效益的提升,还能够达到长期的人力资源高效管理,同时激励机制还能将员工的潜力充分的激发出来,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

2.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获得一定程度的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方式不同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将人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注重发挥员工真正的潜能,这样才能促使其各项工作能够高效地完成。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与员工们进行适当的沟通,要对其工作以及生活等进行了解,并加强思想上的沟通,这样才能确保员工们能够将全身心的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中,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2.2完善管理职能体系

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与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为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企业的人才建设,人事部门必须不断探寻创新性的管理办法,并不断完善管理职能体系。在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内部的员工加强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这样员工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管理者还要制定出具体的管理人力资源的办法,并落实和执行好各项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职能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3制订长期培养人才的计划

在企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因而培养职业型的人才则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目的。企业要想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就需要对企业的各部门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通过员工培训与考核,记录每位员工工作中的优缺点,然后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完成人员的分配和调用,这样员工们就能将自身的潜能以及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需要制定长期的培养人才的计划,对具有发展空间的人才进行培训,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其综合能力。

2.4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创新机制是重要的内容。一个充满激励且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激情,同时还能将员工们保留的实力充分的激发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在建立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首先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收入标准的制定和分配,同时还需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价值,促使形成一定的人才价格机制。其次还需要对员工的个人需求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5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

目前很多企业都会对内部的员工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这样企业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并完全的投入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去。社会保障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员工的基本权益以及权力不会受到损坏,同时还能确保员工的基本生活能够正常地进行。另外,如“五险一金”还能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这样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就会增强,从而使得企业的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3结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必须建立一定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这样才能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获得很好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管理工作人员也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雨慧.移动互联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初探[J].江苏商论,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