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护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3:36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1

便秘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疑难病症之一。老年人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常表现为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昏等症状,而且还可诱发或加重痔疮、肛裂、脱肛、前列腺肥大、结肠癌等器质性疾病,甚至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的发生,所以,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有效治疗的方法。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对68例便秘患者进行了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50~80岁。均经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及直肠器质性病变。均以便秘,排便难为主证,60例服过轻泻剂或临时用开塞露导泻,3例有手指掏粪史;2例每晚自行保留灌肠;病程1~20年,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痔疮。

2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1]。便秘时病人常会出现痛苦、烦躁、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护理时应在采取帮助排便措施的同时,分析引起此次便秘原因,树立信心,安慰患者不必紧张,只要配合医护人员一定能解除痛苦。

2.2饮食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进行必要的饮食调整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关键。介绍饮食与排便、饮食与疾病康复的关系,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增加脂肪、高纤维素食物和水的摄入,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肠蠕动加快[1]。

2.3生活护理便秘者要养成定时起居的习惯,不要轻易改变生活规律。指导患者不管有无便意,每天都要定时排便,排便时要用力,注意力集中,不要排便时听音乐、看报纸杂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2]。久坐、长期卧床和少动者容易便秘,故应鼓励老年人适当做如下的健身运动。①按摩腹部:平卧放松,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即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次序按摩),每次20-30min;②收腹鼓腹运动:平卧时深吸气将腹部鼓起,呼气时缩腹,反复做10min左右;③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收缩肛门运动,即正常排便时的一收一放动作,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

转贴于

2.4顽固性便秘者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可选用麻仁丸,通泰胶囊,乳果糖,也可用开塞露,甘油栓等;还可进行小量不保留灌肠以软化粪便,解除便秘;肛门栓剂(开塞露、肥皂条)或口服通便药均不治本,只能酌情使用。有糖尿病的便秘患者,可选用西沙比利,注意该药应禁止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药同用。合并有高血压、心衰的便秘患者,除了麻仁丸,乳果糖外,还可选用缓泻剂,如液状石蜡。

注意事项:①不能长期单独使用某一种泻药,以免停药后不能恢复排便功能;②忌服有刺激的泻药,如大黄、芒硝、果导片等;③不用或少用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如可待因、铁剂、铝剂、钙剂等;④慎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普鲁本辛等药。

3小结

经我科治疗护理指导后,56例便秘及排便费力程度明显减轻;12例排便已不费力;60例原服用轻泻剂或临时用开塞露者已基本不用;有掏粪史患者未再出现掏粪情况。

【参考文献】

[1]张莉.骨科围手术期病人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2.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2

论文关键词:老年人养老机构分级护理差异性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护理级别是否与护理服务需求一致,为照护老年人提供准确客观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将153例等级护理老年人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一般照顾护理(自理)、半照顾护理(介助)、全照顾护理(介护)三级,比较不同分级法的差异。结果医嘱护理分级与标准护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医嘱分级法较老年人实际需求较远,改进措施除增加医护人员和改善相关条件外,可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来替代医嘱分级法,以尽可能满足老年人需求。

养老机构中,分级护理由医生根据老年人自理能力和需求,结合其家属及养老机构行政人员的意见后制定,以医嘱的形式下达,由护工提供护理服务。因此,此护理分级方法受到医生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双重影响。为了解其是否与“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相适应,并探讨较为准确的护理分级评定方法,笔者于2005年5月对广州市2所养老机构护理分级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调查,同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方法对老年人进行了评估和量化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广州市2所养老机构中的等级护理老年人153例(排除年龄

1.2 方法

1.2.1 护理分级 根据文献[1-2]将老年人护理分为3个等级:①一般照顾护理。身体健康状况尚好,个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者,提供一般照顾护理服务,定为自理。②半照顾护理。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功能减退,活动受限,个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丧失者,提供半照顾护理服务,定为介助。③全照顾护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功能活动障碍或减退,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专人照顾护理者,提供全照顾护理服务,定为介护。

1.2.2 护理级别的评定方法 2所养老机构现行分级护理资料从其主管业务的行政人员处取得,由笔者和4位经培训的大三护理本科学生对选取对象的当日医嘱的照护级别(自理、介助及介护)进行登记(医嘱护理分级)。然后,根据《广州市托老服务工作守则》[1]、《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的护理分级依据[2],评估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护理级别,即自理、介助、介护(标准护理分级)。再根据Barthel指数分级法[3],对老年人进行分级,Barthel指数计分≤40分为介护,41~60分为介助,>60分为自理。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逻辑检错后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3种护理分级方法评估结果,见表1。

表1示,医嘱分级与标准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χ2=10·95、20·43,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分级护理是护理工作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4]。养老机构中护理分级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级护理级别的依据和护理要求,对养老机构中护理工作以及管理起着规范性的作用。因此,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是规范指导护工的护理工作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有力保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及标准护理分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可见,医嘱分级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在养老机构中护理等级划分由医生、行政人员及老年人家属共同参与有关。调查中发现,医生的人员配备远低于实际需求,从而导致老年人的病情变化难以得到及时的监测与治疗,老年人的护理等级也就很难根据其实际需求来调整;由于不同的护理等级的收费也有所不同及家属的参与,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何种护理等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其家属的意愿。除此以外,负责执行护理工作的护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当护理级别与老年人自理能力有差异时,只能简单机械的执行,使得需要调整护理等级的老年人不能得到最恰当的照顾。

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为依据的标准护理分级,虽能体现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护理,为老年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但我国养老机构划分老年人护理等级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2001年才出台,且全国各地大都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各自制定护理等级及护理内容,至今许多养老机构中护理等级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Barthel指数分级法是被国际上公认的aDL评定方法之一,它评定简单、可信度及灵敏度高,是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aDL评定方法之一[5]。临床上对于护理分级差异性分析,大都采用了中文版Bar-thel指数分级法[4-6],它不仅可以用来评定治疗前后的功能状况,而且可以预测治疗结果及预后,体现需要护理程度。本组老年人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分级,其结果与标准护理分级评估结果一致,而其评定更简单。因此,Barthel指数适用于我国的老年人,可用于评定其功能的高低。

综上所述,不同护理分级方法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医嘱分级较老年人实际需求相差较远,因而建议将Barthel指数分级作为现行标准护理分级的补充内容,以完善现行标准护理分级制度,同时应借鉴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护理的经验[7],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提供合适的护理设施和护理方式,以充分体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托老机构照顾护理分级标准及护理内容[S].粤发[2000]2号,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S].民发[2001]24号,2001.

[3]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44.

[4] 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51-52.

[5] 顾敏,顾旭,姚云海,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患者Barthel指数影响探讨[J].现代康复,2000,4(1):34-35.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3

1.1对象选取江西省2所县级综合医院、2所县中医院、1所医院兼办养老院的二级医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共2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养老院的护士,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在参考相关文献及咨询5名相关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内容。①护士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②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状况:是否接受过培训。③培训意愿:有无必要接受培训、有必要接受培训的原因、是否愿意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目的、希望的培训方式、希望的培训师资、希望的培训时间(培训原因、目的、方式、师资可选择多项)。④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护士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别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进行选择,14个条目培训需求按护士的培训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个选项进行选择。问卷内容效度指数和信度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3。

1.2.2调查方法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与所选取医院的护理部取得联系,在其协助下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病区的所有护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记名填写,20min后现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2%。

1.2.3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率进行描述。

2结果

2.1护士一般资料202名护士中二级医院164名,占81.19%;一级医院38名,占18.81%。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19~54(32.01±9.02)岁。工作年限:1~5年的67名,占33.17%;6~10年29名,占14.36%;11~20年60名,占29.70%;20年以上46名,占22.77%。学历:中专69名,占34.16%;大专98名,占48.51%;本科及以上35名,占17.33%。职称:护士92名,占45.54%;护师58名,占28.71%;主管护师及以上52名,占25.74%。

2.2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现状202名护士中,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49名,占24.26%;从未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153名,占75.74%。

2.3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训意愿

2.4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低下,急需加强在职培训本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基层医院在职护士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的比例低,75.74%的护士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调查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程度最高,占19.80%,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最低,仅为0.99%,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能力仅为10.40%。分析原因,一是我国老年护理长期以来被归入成人护理范畴,老年护理专科教育存在断层[9],导致现在在职的绝大多数基层医院护士在学校未接受老年护理学的正规教育;二是我省护理在职继续教育和临床考核中缺少老年护理方面的内容,导致绝大部分基层医院护士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理依附于常规缺乏专科性,往往仅凭经验给予老人护理,与当前要求高质量的老年护理需求极不匹配。建议护理院校对在校生加强老年护理学的课程教育和考核,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及资格晋升考试增加老年护理专业内容,管理者尽快制订有效培训制度和方案,并加以推广和实施。

3.2基层医院护士培训意愿强烈,管理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本调查结果显示,94.5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说明护士培训意愿强烈、需求较高、态度积极。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对护理的需求和依赖比其他年龄段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老年慢性病、常见病以基层医院治疗护理为主,针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预见老年人潜在危险因素及问题等,是基层医院护士工作面对的问题,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老年专科护士有需求,且需求呈上升趋势。开展并完善老年护理专业的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老年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年护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将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行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能定位,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和福利待遇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订,促进老年护理学的发展。医院可以通过建立与岗位任职资格、职业挂钩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有效的学习自觉性。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4

关键词:养老护理;国际化;想法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5-02

2012年春季,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简称“nmit”)在南京开展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给予资助的澳大利亚三级护理证书培训,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养老护理先进技术与经验。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是澳大利亚在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领域(taFe)中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在课程设计、资深教师和高质量项目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开放的办学模式、高质量的教学、灵活的学制闻名澳大利亚,具有澳大利亚政府授权的三级护理证书培训与授予资质。本次开展的三级护理证书培训(CertificateiiiinagedCare),是澳大利亚养老护理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根据澳大利亚的职业标准与中国学员特点开展双语教学与技能实训,并对受训者进行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澳大利亚通用、英联邦国家认可的证书,经nmit注册可与全澳院校互相认可教育资历和学分。

一、证书培训内容概况

培训分为前5周理论实践与培训和后3周技能训练与评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培训由澳方派出具有丰富的国际学生培训经验的教师,每周25节课时,通过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相结合,示教示范与小组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中方派出翻译老师全程协助,并每周开设6节课用于语言方面的指导与帮助。现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顺利结束,学生们反映良好。

二、培训的评价与分析

(一)评价

根据参加首期培训班30名钟山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0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见表1)可得知。

(二)分析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让我们老师很清楚的看到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外教丰富的肢体语言,形象的教具,技能展示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国外老年护理方面的前沿知识,编写相关教材,力求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老年护理人才。注意双语化的推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养老护理专业英语的开设是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先决条件,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出发,查漏补缺,拓展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三、想法

(一)国际化需求日益扩大,就业前景广泛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护理人员的严重短缺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十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急需200万以上的护理人才,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尤为明显。中国的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新青年一代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容易接受新想法新理念,对于赡养老人方面,更愿意接受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这就更给老年服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英语学习的行业化趋势明显

教育部于2009年1月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行业英语以行业文化和工作场景为依据,进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果提前进行护理行业英语的学习,此次培训过程中突显的专业词汇不足,口语表达欠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夯实培训基础,巩固已有成果

经过5周的理论实践与培训,澳方培训课程安排了15个onlinetasks(在线课程任务),其中包括9个Quizzes(测试),4个assessments(评估),通过个个突破,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培训的核心内容。在onlinetask中,外方老师还向学生展示了澳洲以及许多西方国家与老年服务相关的网站,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回答问题,找出难点,通过邮件反馈给老师的方法,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很多国外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操作技能,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之后还有3周的技能训练与评估,在这之前,我们理应巩固已学知识,定期组织学生复习,测评,尤其对于一些关键的医学词汇和实际操作中频繁使用到的口语表达进行滚轮式复习,加深记忆,为之后的培训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仍旧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观念的亟待改变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事实上一旦老人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或是重病缠身的时候,这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养老院无疑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普通养老院可以很好的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高端养老院还能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今老年服务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是集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护士,护工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人员。“老吾老及人之老”,从事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理应得到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老年护理人员的薪金待遇理应得到提高。

(二)师资力量提升的迫切

护理专业英语属于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范畴。在公共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的护理专业英语课仍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问题逐渐突显。首先,公共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无法结合实用性,在教法上延续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法,单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浅显的讲授语言本身。专业词汇量的严重缺乏,造成备课负担增大,使得一些老师不愿意涉足新领域,形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培养专业英语教师迫在眉睫。老年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一个专项性分支,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就更加具有导向性,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养老护理方面的知识,学以致教。

(三)养老护理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养老护理机构人员管理评估体系,早在1977年就出台了agedCareact(老年护理法规),1985年出台了HomeandCommunityCareact(居家社区养老法规),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laws(职业健康与安全法),privacylaws(隐私法)等等,用来规范养老机构和养老护理人员的义务,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养老事业在中国被称为夕阳红的朝阳产业,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或商议试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界定养老机构纠纷和养老人员权益保障的难度,因此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立法界定养老机构的责任,推行强制保险制度,保障养老机构和人员的权益。

五、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加之西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突显,对于高端国际化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老年护理专业的国际化培养更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占领市场先机。首期澳洲养老护理三级证书培训的顺利开展,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坚定了老年护理专业高端化国际化培养的路线。通过此次总结反思,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合作培训奠定基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老年护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初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行业英语的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89.

\[2\]泮昱钦.中澳护理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10(9):889-890.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5

随着经济发展和观念的变化,现今人们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子女成家后自立门户、分开居住和子女外出求学、工作等原因,身边无子女的纯老年人家庭户正在日益增加,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入住机构的老年人身体机能和生活能力逐渐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医疗康复和心理慰藉等专业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养老机构是否能满足老人专业化服务的需求是老年人最终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重要条件和标准。目前养老机构在运行过程中普通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因素有以下二点:

现有的护理员队伍不能满足养老服务的需要

1、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整体能力不高,普遍存在文化低、年龄大、技能差的现状,这就形成了矛盾,即入住老人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与较弱的护理员队伍之间的矛盾。

这我院而言,我院隶属于南京市民政局,建院于1952年,现有床位1110张,为省一级福利院,民政部、江苏省、南京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院属安宁医院即南京民政康复医院,现为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承担南京市公费医疗任务的医疗单位,是设施配套,集护理、医疗、康复、娱乐、心理慰藉为一体的综合型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

目前,在我院入住的寄养老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有退休学者、教授、工程师、医护人员,也有领导、普通百姓等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社会背景、家庭状况、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和入住机构的原因不同,所以对养老机构隐含的和明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护理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还要掌握一定的交流沟通技,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以满足老人需求。但护工队伍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我们对我院一介护护理区的护工基本情况进行统计:该区共有护理员24名,按年龄统计:40岁以下1人,41-50岁19人,51岁到60岁4人;按受教育程度统计:高中及以上1人,初中10人,小学7人,文盲6人。从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这样的一支护工队伍经过培训虽然可以完成基本的生活照料,但却无法满足老人对医养、护养和心理慰藉等服务的需求。

我曾到过香港、台湾的养老机构学习考察,我感到:就硬件设施而言,我们养老机构目前的环境、规模、设施设备与香港、台湾等机构比相差不是太大,但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服务理念、服务意识却无法相提并论,由此带来的是生活在机构中的老人享受到的服务相差很大。

香港、台湾养老机构特别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理关爱,机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老年人策划了丰富多彩生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开设各种兴趣讲座、鼓励各种不同的信仰,组织各种活动小组,帮助老年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使机构到处充满朝阳般的气息,使生活在机构的老人们身心愉悦。由于受到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的牵绊,我们的机构只能完成生活照料,老年人生活相对单调,缺少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卧床的失能老人就剩下头上的一片天花板、墙上的一台电视机和身下的一块床板。

2、现有护理员与入住机构的老年人配比不足,不能满足护理服务的要求

按通用标准,护理人员和老人的护理比例为:1:3,即1名护理员照料3名老人。(部级福利院评定标准规定:自理老人1:4,生活不能自理老人为1.5)。台湾曾有一机构,对入住机构的失能老人每天需要接受服务的时间进行了测算,得出3.8小时/人.天。按此测算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1:2。

例如:台湾“永信松柏园老人养护中心”共有各种床位160张,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50余名,其中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和护理员115名,其他35名,专业护理人员与老人的比例为1:1.4。

我以收住老年痴呆症的失智老人护理区为例:入住老人64名,配置护理员21名,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为1:3(失智老人由于其特殊性,护理难度比普通卧床的介护老人难度更大)。

这样的人员配置只能基本完成老年人最基础的生活照料,不能满足老年人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要求。

二、养老法律法规及评估制度不完善

目前国家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老年福利机构建筑规范》等,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都是来规范养老机构的,但却没有用来保护养老机构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事实上,养老机构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机构与老人、机构与家属、老人与员工之间的纠纷,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目前的其他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等不一定能公平地解决,每每遇到这些纠纷,机构往往成了弱者、只能以赔钱了事,这无形中增大了机构运行风险。

另外,香港、台湾等地都设有第三方的评估机构,这些评估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对拟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和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确定护理等级,同时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对养老机构和老人、家属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保护双方的利益。

二、改进建议:

1、加大对护理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培训的力度

加快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加快护理员队伍和护理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步伐。建议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使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成为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尽快实现护理员队伍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2、提高护理员的待遇

建议通过提高护理员待遇,使他(她)们能体面的工作,吸引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3、建议加快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进程

为老服务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具有社会福利和公益的属性。建议参照杭州、上海、苏州等地的经验,按养老机构的实际床位核定公益岗位数,购买岗位。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6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teachingstatusofgeriatrichursinginourschool,toreformtheteachingmethods,soastocontinuously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teaching.method:aquestionnairesurveywereconductedwith700casesofthree-year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includedourschoolgeriatricnursingteachers,teachingmaterials,teachingconditions,teachingequipment,teachingmethods,experimentalclasssatisfaction,traineesatisfaction,whetheritcouldmeetthepensionservices.thesituationofteachingnursingstudentsinelderlycareinmedicalcollegeswereanalyzed.Result:therewere291casessatisfiedwithteacherresources,324casessatisfiedwithteachingmaterial,336casessatisfiedwithteachingconditions,213casessatisfiedwithteachingdevice,187casessatisfiedwithteachingmethods,169casessatisfiedwiththepracticaltrainingcourse,182casessatisfiedwiththetrainee.only126casesofelderlynursingstudentsagreedgeriatricnursingteachingcouldmeetthedemandofpensionservice.Conclusion:atpresentgeriatricnursingeducationlag,theconceptofpensionservicetalentisnotunified,teachingresourcesisnotcomplete,practicalteachingconditionscannotmeetthedemand.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elderlycare,theschoolandthecommunityinstitutionscanintegratetheteachingresources,makefulluseofcommunitynursingteachingresources,andincreasingtheproportionofpractice.

【Keywords】pension;Geriatricnursingeducation;nursing;teaching

First-author’saddress:ChangshaVocationalCollegeofHealth,Changsha410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2.043

老年护理教学主要是研究老年人群自身存在及潜在健康问题的学科,维持、恢复并促进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残疾,发挥老年机体的最佳功能[1]。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要求护理专业的发展也要适应我国国情[2]。为了更好地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探讨老年护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本校进行了本次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对我校700名3年高职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年龄17~20岁,平均(18.22±0.97)岁;男42名,女658名。700名学生中,家中有4位老年人231名,有3位老年人173名,有2位老年人105名,1位老年人117名,无老年人74名。116名学生既往均已参观过养老机构,对之有所体会,700名学生均无家属在养老机构中养老。

1.2方法对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量表由本校自制,量表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等。第二部分为对我校老年护理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量表采用4级方法,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其中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满意度,不太满意和不满意计算不满意度。项目包括:(1)对老年护理教学师资力量是否满意;(2)对老年护理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否满意;(3)对本校老年护理教学的教学条件是否满意;(4)对老年护理教学教学设备是否满意;(5)对老年护理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6)对老年护理教学的实训课是否满意;(7)对老年护理教学的见习安排是否满意;(8)通过老年护理教学后自己的护理能力是否可以满足目前养老服务。调查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量表,并根据自己对老年护理教学情况进行调查。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700名学生中,对师资满意291名,教材满意324名,教学条件满意336名,教学设备满意213名,教学方法满意187名,实训课满意169名,见习满意182名。仅126名学生认为通过老年护理教学后能够满足目前养老服务。其中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我校教学条件,与其他项目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77.78,p

3讨论

3.1老年护理教学的现状本研究对7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学生对老年护理教学的满意度总体较低。其中对教学条件满意度最高,也仅为48.00%,认为通过老年护理教学后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只占18.00%,说明本校老年护理教学急需改革,老年护理教育滞后,对于养老服务人才认识不够统一,教学资源不够完备,实践教学条件尚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已经逐步开展老年护理教学,但是在中等医学职业院校仍有不足,尤其体现在对3年高职的护理教学方面[3]。因此需要更有计划地制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年护理专业,更好地培养老年护理人才,增设相关课程。目前,大部分老年护理教学多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导致学生对老年护理教学认识不足,知识掌握较差[4]。目前,我校也缺乏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在老年护理教学中,负责教学的仍为内科教师,导致对老年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不足。

同时,学生对教学模式等不满意,也凸显出我校老年护理教学课程设置仍缺乏先进性,可能导致护理教学停留在表面,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3.2老年护理教学的改革建议

3.2.1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老年护理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仅为26.71%。因此,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模拟护理查房、模拟标准化患者、角色扮演、pBL教学、小组讨论等等,并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的形式进行设计、改革,名如在讲解老年痴呆时,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老年痴呆的常见症状,并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如在老年泌尿系统疾病护理方面,采用pBL教学的方法,教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案名,并由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对各项问题进行总结[5]。如讲解临终护理时,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国内外关于临终护理的相关文献、知识,并由5~7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学生将查出的内容整合,并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3.2.2调整实训课的比名和内容调查中显示,学生对实训课安排的满意度仅为24.14%,对见习安排的满意度为26.00%。因此,在教学中,应对老年护理课程理实训课比名进行适当调整,增大实训课的比例,增加见习的次数。可将学校与社区养老机构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增加学生去社区养老机构的见习机会,也可将实践地点设置为养老院、老年患者家庭、老干部活动中心,甚至老年人活动较多的场所如公园、广场等[6]。在见习过程中,使学生不但熟悉老年患者的体格检查,常见疾病的健康指导,还要学会如何与老年患者沟通,如何进行心理护理等[7]。让学生尽早、尽可能多接触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患病特点、护理注意事项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8-9]。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老年人的身心变化特点,增设实训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和内容,学会多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适时进行心理护理等,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学生护理技能、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人际沟通技巧等,进一步提高老年护理的教学效果[10]。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7

【关键词】养老产业社区养老

2015年末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为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0.5%,根据趋势判断,人口老龄化现象在我国将一直长期存在下去。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业由单一的国家负担逐步走向社会化,再加上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转变、子女生活事业压力加大、老年人空巢率不断提高等原因,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日本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之一,在政府引导下,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建设构建了较为成熟先进的私营养老服务产业,其经验可供我国参考借鉴。

在日本,存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养老事业”主要指由政府主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整体上是非营利性的;而“养老产业”则多为民间资本经营的面向老年人的营利性事业。

一、日本养老产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养老产业的形成阶段。在此阶段,由政府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产业指导,扶持养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政府的养老事业主要为民间企业不愿涉足的低收入阶层提供必要的服务,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尽量由养老产业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保证老年人的权益,二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扶持养老产业的建立,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80年代后期,养老产业的成长期。在此阶段,日本政府及相关企业开始重视和关注老年人的商品开发和老年市场的发展。日本厚生省成立了“养老产业室”。通产省作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着手制定了“老龄商务伦理纲领”,以加强行业和企业的自律。民间养老院协商成立了全国性的中日两国养老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行会,其下设立了基金会,以备个别养老院倒闭时对入住老人进行补偿和救济。同时致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建立职业资格制度。198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社会福利师和介护福利士法”,并于1989年进行了这两项国家资格的首次考试。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养老产业的发展期。在这个时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和推动养老产业发展。比如“促进福利用具研究、开发和普及的法律”、“长寿社会住宅设计的指针”等。为引导市场产品结构、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第四阶段,2000年以后,养老产业的扩张期。在此阶段,改革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促进养老产业的扩张。继“全民皆年金”和“医疗保险”之后,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5个护理社会保险制度。这项制度是日本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此,养老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日本养老产业的模式

养老产业是一项营利性事业,内容可以划分为六个方面:一是老年住宅产业;二是老年金融产业;三是家务服务;四是福利器械用品;五是文化生活服务;六是其他相关产业。现已形成了老年住宅产业为基础、金融产业和家政服相结合、养老经营机构为主体的“三维一体”的养老模式。

(一)老年住宅a业

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老年住宅建设和管理、日本政府近20年内先后修订或制定了《老人福祉法》、《医疗法》、《护理保险法》、《高龄者居住安定确保法》、《住生活基本法》等法律;同时,地方政府也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推动民间力量参与老人住宅产业的投入。住宅产业分为多种形式,有收费型老人公寓、老人集体住宅、昼夜看护服务旅馆、三世同堂住宅、老人住宅的改建和整修等。

日本企业在建设和运营住宅产业时,非常注重换位思考,站在老年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想方设法研究如何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比如,居室的设计、卫浴的设计、座椅的设计、餐饮的配备等都交由专业的公司来操作。而每一个专业问题都涉及更为深入的细分领域,因此养老院的主办方往往将这些细节问题外包给专门企业。住宅产业社会化建设和运营的过程,带动了一大批类似“老人用品专卖”、“老年餐饮专营”、“老人之家管理咨询”、“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等企业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以养老设施为核心的“养老院经济”产业形态。

日本政府为保障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性金融产品,如厚生劳动省、国土交通省联合金融住宅支援机构(JHFa,日本政策性银行之一)提供部分政策性贷款,利率低,零手续费,较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低1-3个百分点;采用固定利率法,便于借贷者还款;还款期限最长可达35年,充分减轻购建者还款负担。

(二)老年金融产业与家政服务

其中,老年金融产业包括了终身保险、看护保险、特殊医疗保险、年金资产代管等,家政服务包括了家务服务、保健护理、登门洗澡服务等。其中,护理服务是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日本是世界上少数的推出“介护保险”、实行“介护保险制度”的国家,拥有标准化的介护制度,在养老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而养老护理服务又贯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全方式。所以日本是把金融产业和老人保健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日本在2000年4月开始实施的《介护保险法》,丰富了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鼓励老年人原宅居家养老,并且“介护保险”的资金采取“税收+保险金”的形式,保证了筹措财源的稳定。日本的“介护”是指对老年人、病人、残障人士的照顾和护理,不同于一般的护士和护工,主要从日常生活照顾、基本医疗保障、精神生活干预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按介护程度轻重共分为7个级别层次。

很多专业的养老运营结构业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如倍乐生集团的养老院都建在老人们多年熟悉的市中心的住宅区,24小时看护,家属可以随时来看望老人;日医学馆(nichiigakkan)的看护部门提供家庭护理、日内护理、失智护理、残疾护理、上门护理和洗浴等服务,还开展护理学校,并且销售出租护理设备,保健分部销售保健产品,并提供家政、配餐和私人护理服务;西科姆(株式会社SeCom)提供生活救援、二十四小时紧急通报、室内对外应急求救设施以及高科技监护老人身体状况的装置,以高品质服务老年人。

(三)养老经营机构的发展

现有的养老经营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构建了集医疗、护理、康复、预防、娱乐为一体的服务网,切实解决了养老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对高龄老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顾,极大地缓解了家庭养老的压力。

为了鼓励民间成立养老经营机构,日本于2001年专门成立福利和医疗服务机构(wam),其主要职责之一:为符合条件的民营社会福利机构和医疗机构提供低息或免息的长期贷款,并制定了详细的贷款方案,对贷款对象从性质、业务、规模、资本作出要求。目前,其支持对象主要有社会福利设施、看护服务机构、盈利养老法人等,贷款通过直接发放或金融机构发放,融资额度为项目总造价扣除已获得的补贴×系数(根据融资对象不同分80%、75%、70%三种);融资期限在3年~30年以内,并且有6个月~3年的还款宽限期。

另外,商业银行还开发了针对医疗、护理机构建设、购买设备、运营所需资金的贷款。例如,瑞穗诊所辅助贷款产品,为经营诊所的医生个人或医疗法人,提供医疗场所建设、运转和设备资金,贷款额度根据有无担保控制在1000万~1亿日元以内,运营用途贷款期限为10年以内,设备购置用途期限在15年以内,同时,个人贷款人无需提供保证人,医疗机构需要法定代表人提供连带保证。

三、日本养老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近几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迅猛,且数量巨大。因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解决不了养老问题,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养老才是根本路径。

1.国家立法,确立养老制度。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鼓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养老制度、树立为养老服务的理念更为重要。日本政府为扶持养老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行业规范,并通过产业指导、培训及税收等一系列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并且相继颁布了《国民年金法》、《老年福利法》、《老人保健法》、《推进老年人保健福利10年战略》、《护理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维护老年人权益,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所以通过国家立法,确立养老制度才能真正保障养老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2、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养老设施。

在养老设施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方针,政府要制定引导养老产业发展的税收、信贷等各项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信贷支持等特殊政策,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尤其是在信贷政策上,各个金融机构在保证合理收益的基础上,互相配合、加强合作,大力创新,设计契合我国各层次、各类型养老服务类信贷产品;同时,对老年人给予财税政策支持,增强老年人消费能力,培育养老消费市场,为养老产业提供更大政策优惠,从而增强金融支持B老服务业的效果。

3、发展社区养老,细化养老服务。

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养老院根本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再加上较为传统的养老观念,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尤其重视社区养老的作用。日本推行的“小规模多功能型社区养老”值得借鉴,在老人的日常生活圈里(30分钟以内),建设能够提供日托服务、上门看护、短期入住、夜间探视等全年全天候护理服的综合平台,一则在家里就可以接受来自社区的各种护理,二则可以接受日托服务、一起开展康复训练、一起开展娱乐活动,三则儿女前来探望也非常方便。在我国,应该通过财政拨款大力加强社区的服务职能,完善社区养老人员信息,熟悉养老人员情况,与医疗机构合作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增加娱乐设施,从而提高养老人数的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大力鼓励商业性养老机构开展短期居住型、长期居住型、疗养保健型等富有特色的养老服务,开展更为复杂、更为细化的护理,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

【参考文献】

[1]时江涛.日本养老制度及养老产业现状[J].上海经济,2015(7)

[2]田香兰.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比较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李连芬.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创新,2016(4)

[4]王宜梅.商丘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探索――结合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经验[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

[5]蔡成平.日本养老产业的培育之路[n].中国老年报,2014年1月20日第4版

[6]赵毅博.日本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4

[7]中国人民银行上饶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日本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贸易报,2016年3月22日第9版

[8]唐振兴.对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思考[J].老龄科学研究,2014(2)

[9]王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8

案例:护理义务未到位,敬老院部分担责。80岁高龄的王老伯与敬老院签订了老人入住协议书。协议约定护理级别为全护。王老伯入院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一天凌晨,王老伯单独上厕所时意外摔倒,致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后在保守治疗中病情恶化不幸去世。事后,王老伯的妻子和女儿将敬老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死亡补偿金、丧葬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22万元。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赔偿死者家属各类损失2.85万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

点评:敬老院作为老年人日常安居的场所,其主要职责是为入院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案中,王老伯自愿入住养老,接受全护的护理服务。其入院时的身体状况已经不佳,敬老院应提供搀扶上厕所等与全护理级别相对应的护理服务。但王老伯独自上厕所时摔倒,在没有证据表明老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完全能够认定敬老院未尽到相应的护理义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基于上述事实,法院最终确定敬老院对死者家属的损失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具体承担的责任比例为15%。

案例:老人凌晨出走溺亡,管理缺位担责两成。顾老太早年入住敬老院,进行一般性生活护理。后因老太年事渐高,儿女们同院方协商一致提高了护理等级,也支付了相应的护理费用。在敬老院期间,老太的身体状况及精神状态均正常。一天凌晨,老人溺亡在敬老院附近的河道内。为此,顾老太的亲属将敬老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丧葬费、误工损失、精神抚慰金等25万余元。敬老院方辩称,事发当天凌晨,护理人员发现老人不在房间便四处寻找,在河里发现后进行了积极救护,已经尽到了护理责任。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在管理上存在一定过错,判决赔偿原告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合计4.67万元。

点评:本案中,受害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意识到在凌晨擅自前往事发地点的危险性,其自身应承担主要责任。敬老院作为养老机构,负有保障老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在规定时间内,应将老人居住区与外界通道处的通道关闭,并派专人看护。所以,被告亦存在一定的过错。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受害人对该损害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法院据此做出了上述判决,确认被告承担20%赔偿责任。

案例:护理等级虽有别,法定义务不能免。张老先生在敬老院内洗澡的时候,因为澡堂的地滑摔倒以致身体大面积烫伤,院方没有及时发现进行抢救,后来导致张老先生死亡。在多次协商赔偿未果的情况下,其家属将敬老院告上法庭,索要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0余万元。院方辩称,张老先生进院时签订的是“自理级别”的合同,洗澡并不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服务项目。法院经审理,判决敬老院承担50%的责任,赔偿张老先生的家属各项经济损失共计8万余元。

点评:一般情况下,敬老院根据入住老年人身体状况的不同,分为自理(一般护理),一级、二级、三级,专护、特护等不同的护理级别,院方相应收取不同的护理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敬老院接纳相关人员入住,安排并提供吃、住、护理等服务,这些服务明显具有社会活动的特性。既然敬老院从事着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活动,就应负有对入住人员在合理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养老服务合同的“级别”高低不是免除安全保障义务的条件。

案例:“发生意外概不负责”的约定有效吗?何女士一日突然接到来自父亲所在的敬老院的电话,称何老先生在敬老院里自杀身亡,当护理人员发现他时,已经去世多时。何女士在悲痛之余感到非常气愤,认为敬老院应该对此事负责,遂将其告上法庭。庭审中,敬老院辩称,这是老人的自杀行为,属于意外事件,在双方的服务合同中早已明确约定不对该类事件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经审理,法院判决敬老院赔偿原告人民币2.9万元。

点评:这是一起以格式条款方式免除自身责任的服务合同纠纷。所谓格式合同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制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多数情况下,格式条款的制定方都较偏重于保护自己的利益。《合同法》为格式条款的制定设立了禁止性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该法还特别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据此,本案中“发生意外概不负责”的格式条款包含了明显不公平、不合理或加重对方责任、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的内容,显然违背了公平合理的原则和法律规定,也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因而是无效的,不能成为敬老院的免责事由。

・相关链接・

入住敬老院的注意事项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因此,敬老院养老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正因如此,家属与敬老院之间的纠纷也呈增多的趋势。从司法实践看,纠纷绝大多数由签订的服务协议引起。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9

选取我校2012年和2013年春季学期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的护理本科学生共128人,其中男16人,女112人。任课教师5人,助教2人,均为老年护理专业教师,其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3人,本科学历2人;年龄34~49岁,平均(41.0±5.8)岁。两届教学中,授课教师、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保持不变。

1.2 方法

1.2.1 设计思路

借鉴国外经验,实现大学课堂教学生动、活跃、个性化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目标[10]。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基于瑞士piaget提出、现已形成较完整体系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1],即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根据该教学理论,确定老年护理教学主要应用模拟教学方法构建情景式教学场景来实现教学改革。也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仿照真实情境,创设人为环境,让学习者扮演其中的某种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通过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现代教学形式[12]。另外,根据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精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11],尝试进行以临床病例为媒介的小组自主学习汇报式教学模式。

1.2.2 实施方法

课程教材选用化前珍主编的《老年护理学》第3版,除课堂教学外,还利用本校筹建的“老年护理实验室”为支撑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实验室设施包括老年人模拟体验装置、台阶、楼梯、助步器、扶手、轮椅、座便器、电动病床、床旁桌以及视听检测仪、握力器、平衡球、拉力彩带等,完全模拟老年人的休息和活动场所。其具体改革方式为:①开展模拟体验。针对教材第一章绪论,组织学生观看老年人模拟体验视频,并分组进行模拟体验。学生穿上老年人模拟体验装,包括特制的手套、白内障或视野缩小或模糊视野眼镜、耳塞、衣服、增加负重的铅饼、阻碍四肢关节活动的护具、拐杖等,体验喝水、读报纸、弯腰拾硬币、上下楼梯、上厕所等基本日常生活功能的不便,之后每组上交1份体验报告。通过上述改革,使学生对老年人的身体变化和应对日常生活的困难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同理心看待老年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②采用场景角色扮演方式进行护理演练。结合教材第六章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内容,提前在老年护理实验室进行场景布置,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就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护理内容及方法进行演练。比如模拟石膏固定的老年人如何穿脱衣服的场景,通过实例,让学生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由理论转变为实践,并牢固掌握。③开展病例讨论和汇报。在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两个章节,采用选取病例的方式,组织学生就某疾病的护理方式、特点、注意事项进行讨论,并由各组推选代表上讲台、当老师进行汇报。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促进学生掌握老化理论和老年照护技能。

1.3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由传统的以专家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13]。教学改革效果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生评教。学生的学习体验及对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兴趣,通过采用Kogan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和老年知识问卷(FaQ1)对学生进行调查。Kaop量表总分204分,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正向[14],102分被认为是对老年人持中立态度[15]。其中文版的Cronbachα=0.82[14]。FaQ1问卷总分25分,分数越高表示老化知识水平越高[16]。其中文版的Cronbachα=0.68。本研究先做基线调查,在课程结束后重复测量;同时就教学改革效果评价采用本校临床医学院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90分为教师教学质量优秀。调查表统一指导语,使学生充分理解条目后自行独立填写,填写完毕现场审核并回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和构成比,学习前后率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学习前后总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2 结果2.1 学生基本情况本研究共调查学生128人,学习前后调查表均填写完整者120人,有效回收率93.8%。其中男16人,女104人;年龄19~23岁,平均(21.8±1.0)岁。见表1。2.2 学生对老年人和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兴趣调查显示,通过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后,学生对老年人和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兴趣均有提高,有兴趣者分别占82.5%和89.2%,学习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次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老年人和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兴趣。见表2。2.3 学生对老年人持有的态度及知识调查情况Kaop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前得分98~203分,平均(133.68±16.05)分,态度正向者占98.3%;学习后得分112~204分,平均(139.12±17.62)分,态度正向者占100.0%,学习后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更为正向(p<0.05)。FaQ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前得分7~18分,平均(11.77±2.54)分;学习后得分8~19分,平均(12.98±2.47)分。学习后学生持有的老化知识水平更高(p<0.05)2.4 教学改革评价情况关于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共发放调查表128份,回收128份,回收率100%。教师平均得分90.8分,最高分93.4分,最低分88.9分,得分≥90分(优秀)者4人,高于往届学生评教水平,学生满意度提高。表明本次改革得到学生的认可。

3 讨论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护理学课程在国内各大专院校逐渐受到重视。某些课程负责人也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如路丽娜等[17]报道了通过指导自学、案例分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整考核形式等方法提高本科课程教学效果;孙建萍等[18]介绍了应用角色扮演、小讲课、小组讨论、社区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本科教学模式探索。但是,教学过程特色性和个性化不明显,且考核学生仍然以理论成绩占较大比例。本次教学改革重在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对老年护理学专业的兴趣、能力和课堂团队参与意识,淡化理论考核(仅占总成绩的40%)。主要成效和创新点包括:①通过本次改革,建立了以老年人模拟装置为媒介和老年护理实验室为模拟场景的体验式情景教学模式。采用模拟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感受老年期身心功能的各种变化,体验到了老化给老年人日常生活带来的困难,实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境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目前该教学方法和模式主要是在借鉴日本的课堂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19],在中国率先进行,取得较好成效。②通过本次改革,建立了以临床病例为媒介的小组自主学习汇报式教学模式。在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与护理、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护理两个章节,因为有基础护理学知识和内科护理学知识的支撑,故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查阅资料,分析病例,解决问题,最后分组汇报成果,推选学生当教师上讲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学会质疑和判断,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学习感受和效果的预期目标。病例分析、总结和汇报将关注老年人疾病和健康逐渐引导到关注老年人的个体、家庭和社区,重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和感受,这是向美国、日本的老年护理教育看齐,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创新内容改革[20-21]。

从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来看,通过一学期32个学时的老年护理学课程学习,学生对老年人的兴趣提高,对老年人的态度更为正向,学生持有的老化知识水平更高(p<0.05)。说明老年护理学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从学生对老年护理学课程兴趣来看,学习前后都较高,分别占84.2%和89.1%,学习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可能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学生也在思考应该为老年人做些什么,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更多关于老年人的知识,所以学习前表示对老年护理学课程有兴趣者占的比重较大。但这并不表示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老年护理行业,因为课后收集的意见中,很多学生仅仅提到学习老年护理学知识和技能是为了照顾年老的亲人或身边的老年人。该结果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老年护理学教学的压力和挑战,改革意义重大。

大学本科教育更着重于理论上的通识教育,而非应用上的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关注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选择。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或推荐老年护理网站,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多地拓展视野和提高兴趣。除了实习、见习等方式让学生与老年人接触外,可让学生通过做义工或志愿者的方式去社区、养老院、老年公寓或日间照护中心,增加与老年人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对老年人的认识和热情,进而也达到提高对老年护理学课程兴趣和职业选择的目的。

老年人护理方法篇10

一、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状况

自2000年4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计划,并在短期内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作为政府的福利政策内容之一,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共同构成社会保障体系,属于社会保险范围,并通过建立护理保险法律来加以规定。其具体运作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长期护理保险的缴费方式

由政府作为管理主体,将40岁以上的老人都纳人长期护理保险的范围内,以65岁为界分为两类被保险人,采用强制保险的方式,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地方和中央政府负担50%;40―64岁老人负担33%,65岁以上的老人负担17%,在养老金中扣除。

(二)护理服务需求评估

在长期护理保险计划下,需要得到护理的病人要先申请,在市、町、村接到申请后,确定是否给付保险金通过,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前往申请者家中使用初级评估的方法进行评估,就申请者身体和认知功能的七个部位85个项目作问卷调查,由计算机的诊断软件根据85条项目的调查情况进行技术处理后自动计算得出结果,并确定是否需要接受护理服务以及接受何种层次的护理服务。通常,把每个申请保险金者定为六个等级的护理水平中的一种。最低的护理等级是“要支援级”(assistancerequired),其他五级数字越高说明护理等级越高,譬如,要护理5(Level5)就是需最高等级的护理。每个护理等级需辅助的时间不同:30―49分钟(要护理1),50―69分钟(要护理2),70―89分钟(要护理3),90―99分钟(要护理4)和110分钟或以上(要护理5)。第二步由一个专家委员会对每个个案进行复核,最后确定该被保险人是否有资格获取保险金。

(三)护理服务内容和方案的选择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护理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

1.设施(或称机构)服务。包括特别护理安养院、老人保健设施和老人医院等机构的护理;

2.居家服务。包括家庭服务、日间服务、痴呆老人集体疗养院服务等,譬如医生、看护人员上门进行访问,接送老人去日间护理设施或保健设施进行康复训练;

3.出借轮椅、特殊床等福利用具。

护理方案的选择,虽然病人及其家属对于选择何种层次的护理服务有较大的权利,但他们实际上受到自身专业知识的限制而很难选择最合适的综合服务方案,因而,护理机构就配备了一种新型的需要具备一定资格的护理经理。他们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病人和其家属选择最合适的综合服务方案。护理机构必须为每50个病人配备1个护理经理,家庭护理援助中心也须配备护理经理。护理经理大多是护理机构的雇员,因而在选择方案时有可能做出对其护理设施机构有利的选择。病人及其家属有权自由选择护理经理,当他们不满意其护理经理时可随时申请更换。

(四)长期护理保险的赔付

通过对身体及认知功能的评估,保险赔偿分为6个等级,即5级到1级以及要支援级。层次最高的第5级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在身体或精神上无法处理日常基本生活的病人。需支援级主要是向被保险人提供预防性援助,原则上该级别被保险人不允许人住专业护理机构。同时家庭看护护理服务分为1至2类,除了在家庭内提供服务外,还提供帮助洗浴或护理、恢复正常生活等服务。对于被保险人来说,自己只支付护理成本10%的费用即可。保险的赔偿采用直接提供护理服务的方式为主,观金给付方式为辅。每级护理有固定最高赔偿额。

二、日本的护理保险体系建立背景与我国当前情况的比较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是建立在社会保障基础上的,其建立背景和条件和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日本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相对完善、健全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日本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相同的特点:进入时间晚,发展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

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和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定义为老龄化社会。日本65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970年达到7.1%,正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属于发达国家中最晚的。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810万,占总人口的6.96%,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完成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人老年型的时间,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5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

日本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上升到14%,经过了24午时间。按此速度发展下去的话,到21世纪中叶日本人口中每3人就有1人是65岁以上老人,而其牛75岁以上高龄人口的增长更是快速。据美国1987年统计,日本75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1965年为1.9%,1985年上升为3.7%,预计2005年为6.4%,2025年为10%,而高龄老年人口将占全体老年人的55%。根据现有的人口统计资料预测,我国老龄人口的比重由目前的7%上升到14%大约将需25年时间,速度大大高于欧美等国。在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从1953年到1999年,增加了6倍,目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本世纪,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人口高龄化趋势将明显加剧。

(二)我国与日本在老年人护理传统和家庭结构变化方面,存在同样的问题

我国与日本同属亚洲国家,在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上有着地缘上的相近性,两个民族在秉承传统的养老方式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以传统的家庭为主体的护理思想非常牢固,作为一种对尊老敬老的文化传承,两个国家大多数老年人从古至今都是在家庭,内由其成员负责照料。然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护理方式难以维系。随着社会的变化,两国同样面对着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在日本,年轻人结婚后离开父母独立居住,妇女也不断走出家门。在我国,伴随着独生子女一代人进入婚育期,出现了“四二一”和“四二二”的家庭结构,或者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这些都构成了家庭结构小型化的特点,其结果就是,家庭中独生子女能够负担并给予老人的照顾,比老人需要和得到的照顾相比明显不足,实行家庭护理的困难程度也越来越大。

(三)两国都存在老年人长期护理供给不足的问题

目前,就日本已开展的护理保险来说,能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护理制度的实施,使潜在的护理需求集中出现,一些人支付了保险金,但到需要时却不能得到相应地服务。在我国,有可能会面临同样的困境,国内现有的能够提供专业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和场所十分有限,远未达到社会需求所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如何进一步开发专业的护理机构与护理方法成为两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我国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策略

在借鉴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经验的同时,还要注意到我国经济仍不够发达,国民人均GDp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现有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不健全等实际国情。因此,建议我国老年护理采用“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家庭护理为核心、以社区护理服务为、以护理制度为保障的居家护理体系”的模式,并在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依靠市场进行运作,大力发展低偿、有偿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放开收费标准,使之与经济能力相适应。在开展一段时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后,可考虑分层次、分步骤地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之中。

在目前情况下,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第一,加快培育我国护理产业市场。因为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护理服务提供机构和大量的专业长期护理从业人员,长期护理才能够开展多形式、满足长期护理需求者需要的,可供被护理人选择灵活的护理方式,保险公司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提供以实物(护理服务)为主的给付方式。与实际费用支付方式和定额给付方式相比,实物给付更能够适应被保险人的多样化要求,护理时效好,同时能够更有效的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节省总护理费用。

第二,严格对护理服务等级的划分。以上提到过,日本对护理保险划分了要支援和要护理1―5共6个等级,对于不同的等级规定不同的给付数量和服务费用。因为护理保险涉及的护理服务内容非常广泛,而被保险人的护理需求却各不相同,所以恰当地划分护理等级,对于确定护理服务给付数量(护理保险金支付额)、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至关重要。

第三,建立以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提供方式。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方式既便利了老人的护理,又避免了住院和护理机构护理所带来的高额费用问题。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体系,通过体制改革、机构改造、资源重组等多种形式,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社区服务中心,将病房改造成多种形式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健、医疗等服务的场所,同时,在社区护理中引人“护理经理”这一职位,增强家庭护理和社区护理服务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