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与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3:20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1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技术与方法;新科学观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原有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立更高的建筑物,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这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为了改变全球的气候条件,“低碳”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人们已经树立新的目标,将“低碳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低碳建筑的有关研究有待加深

建筑行业不仅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而且它的发展模式直接关乎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与此同时,低碳建筑以及低碳住宅也将成为我国建筑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低碳建筑相关的研究,绝大多数还仅局限于意识方面,却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术问题。这说明我国对低碳建筑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当中,只是表面的浅析,因此,我们要加大低碳建筑的有关研究,使其得到技术和方法的全面支撑。

二、对新科学的认识

所谓的新科学指的是20世纪以来的非机械论的整体性自然科学。然而涉及到建筑领域的却没有这么宽泛,它主要指在当代的建筑转变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有关学科,如:物理学、数学等基础性学科,复杂性学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二级学科,如:生物学、天文学、电子学。

三、新科学对低碳建筑的影响

新科学在低碳建筑中的使用,将会使建筑的低碳化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等全过程得到更新。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新的建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新建筑技术

现今所研发的新建筑技术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技术具有新兴的、高层次的、前沿的、尖端的等特点,是普通的建筑技术所不能睥睨的。因为新建筑技术受到新科学的影响,尤其是在低碳技术的操作方式与效率等方面,均比传统的建造方式优秀,因此通过这种新建筑技术的使用,一定会使我国的低碳建筑的生成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2.计算机技术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是当代最显著的技术特征,如果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应用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建筑方面,无疑是对新科学观影响下的低碳建筑的生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会使更多的技术应用到建筑上,它就像催化剂一样,将数字技术与科学观念相结合,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和低碳建筑理念,从而使我国建筑向低碳建筑迈进的步伐加快。

四、低碳建筑的具体设计技术

1.低碳建筑生态设计技术

低碳建筑生态设计技术同其它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它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保持生态环境平衡,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

它的技术手段有三种,分别是:生态绿化、循环利用、运用自然要素。其中,生态绿化主要是通过在室内安放一些植物,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这是因为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还能清除室内空气中的细菌、以及房屋中所带有的苯、甲醛,从而保证室内的健康环境。室内的绿化没有局限,可以设计在建筑物的任何一层,如:顶楼或阳台。而且室内进行绿化,所起的作用不仅是补充地面绿化不足,而且也起到改善自然和室内空间的隔离的作用。

所谓的循环利用主要指节约常规的能源,如:具有现代科技的吸热玻璃、调光玻璃、热反射玻璃等都可以达到保温和采光两个效果,从而大大节约了能源。

最后的引进自然要素指的是将室内的设计尽量接近大自然,能够体现自然中的美。这是因为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分不开,并且和自然要素是内在和谐的,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引进自然要素。

2.低碳建筑物联网设计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thelnternetofthings”,指的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作为一种网络主要是按照预定的协议,并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以及激光扫描器等设备,将所有的物体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然后做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定位、跟踪、识别和管理。

这种技术的使用,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数据采集和管理监控建筑物。具体的方法是把智能建筑信息作为系统平台,将各种管理系统运用起来,并综合集成分项的能耗计量系统,然后对建筑进行分析、监督和管理,从而将其不合理的地方找出来,加以改进。如:对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等能源消耗的关键设施,使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诊断,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为实现低碳排放提供前提。

3.低碳建筑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技术在低碳建筑中的应用,能够减少碳的排放量,所使用的方法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科学的预测、分析、控制和反馈建筑的整体或重点部分。

具体的步骤是:一是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通过使用数字化软件对建筑物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在实验中计算出碳的排放量,达到良好的预测效果。

二是使用数字控制技术,同时将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资源替换技术以及生态能量供应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排放的节能体系。

三是由于数字化在管理和使用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可以借助这点并结合数字管理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形成一个能够实现所有管理自动化的综合体系。然而在这个大的体系中,数字化控制系统所扮演的角色是中央处理单元,具有十分大的能力,支配着所有的子系统,最终实现碳排放量降低的目的。

4、结束语: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以及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且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建筑业作为消耗能源、资源的重要行业,降低它的消耗,走低碳建筑之路,无论是在缓解能源危机、改变资源短缺的局面,还是对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的技术方法,并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低碳建筑技术,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从CaaD到Cyberspace[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钢.建筑腔体生态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任军.当代建筑的科学之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2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监督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社会和人民对于建筑物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建筑行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很多建筑检测行业只顾牟利,没有很好的落实自身责任的情况;由于没有很好的落实监督、检查工作直接导致了很多关键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最大的保障,这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继续发展,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本文将立足于社会科学技术中的新兴产品对建筑材料检测的作用做一个简要的剖析,希望能对解决建筑检测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有一点帮助。

二、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提升的策略

1.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2.1.1计算机技术的原理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不管是对于建筑施工还是对材料检测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有现实价值的措施。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功能,在进行相关检测工作时率先从检测机构的内部下手,并辅以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这样就能对检测机构进行系统、全面的监控,使检测工作能够形成统一的网络化管理。

2.1.2计算机技术展开检测工作的优势

(1)收样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整体工作不仅更加系统、方便管理,而且还可以对相应材料进行科学的编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避免人为的重复编号情况出现,还能对后期的二次检查提供一定的帮助。

(2)数据采集

利用相关的监控系统或是先进的数字采集仪,不仅具备精度高的特点,同时还能最大化得确保采集工作的公正性,对于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重要数据不准确有相当大的作用。

(3)数据处理

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相对高的严谨性和公正规范性,使用计算机的检测管理系统,以及自动计算和评定功能来展开数据处理的相关工作,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功能确定不变,有效的杜绝随意的、人为的改动现象的发生。

(4)监督过程

利用计算机展开建筑材料的监测工作中的监督环节,最大的优点是:利用相关的多媒体数字监控系统,有利于保存,让检测的全过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的效果会有极大的提高。

(5)方便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交换

从表象上看,这对直接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从细节上来说,计算机本身的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传送功能是人为所不能达到的。数据交换的效率提高可以实现技术人员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远程检测,这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来说可谓是事半功倍。

(6)出具报告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后期的报告填写工作可以运用相关的监测管理系统和电脑打印功能完成,在最大限度的节省了时间的同时,还保证了报告在格式上的统一性,更具科学性。

2.科学仪器检测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手段,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科学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被检测材料是否达到国家所要求的使用标准。

2.2.1条码技术

我国将条码技术运用到建筑材料的检测,还处在初期的摸索阶段。虽然现在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目前所使用的设备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和自动化,但是在对样品的检测、出库以及入库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通过对128条码的利用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极大的提高。

3.现场摄像监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用于材料的检测,这不能算的上是高科技;但是,结合现状我们就能发现,不仅是检测部门施工企业鱼龙混杂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为了进一步降低利润,很多施工现场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安装摄像头,这不仅为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对后期的材料检测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由于,我国检测机构的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在现场检测的过程中,除了会出现由于专业知识不到位而没有按照国家规定落实检测工作的情况,更多的还是由于检测人员收受好处,人为的放松检测工作,这些都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现场摄像设备的安装,则可以将全部的检测过程清晰、完整的公之于众,将检测的全过程完全展现出来,进而让检测的工作更加体现出真实性。

三、实验室监管方法探究

3.1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概述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主要是用于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和监督,主要是通过一些科学的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它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工程设计的相关标准,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如今,材料检测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建筑材料检测的最主要阵地,它在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3.2建筑材料实验室监管方法探究

(1)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的时候,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着重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以及数据信息的处理手段。具体的可以通过“老带新”或者直接开办培训班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素质培养,然后通过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进行记录和归档。

(2)建立档案信息系统。对建筑材料检测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资料应该进行定期的收集和更新,最大化的保障信息的完整性和可使用性,从根本上实现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3)做好实验室科学管理程序所制定的工作;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管理程序的最根本目的是在于加强实验室的业务管理以便更好的落实实验室的监督工作。

(4)实验室须要做好管理评审工作;建筑材料检测实验管理评审的最直观目的是要体现出检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只有做到了这几条,才能将实验室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实验室的监督职能。

【结束语】建筑材料的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最根本因素之一,包括建筑企业在内的社会各个主体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建筑材料检测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意义。因此,从提高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入手是改善现在建筑材料检测行业内“假、乱、低、缺”现象的釜底抽薪之计,根据本文的浅析,对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倚仗是一条行得通的办法。

【参考文献】

[1]闫宏生.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职教论坛,2013,14:38-40.

[2]霍岩.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有关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221.

[3]韩亮.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工作的注意事项[J].中外企业家,2014,08:205+207.

[4]傅海艳.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注意环节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309.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3

关键词:力与美;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关系;发展;统一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建筑技术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建筑材料、结构工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而建筑艺术则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建筑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底蕴。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都是建筑学领域探讨的一个热点的话题。客观上来说,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二者均是伴随着建筑的产生而产生,并被人们认识和运用的。

一、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关系分析

当前在建筑学科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越来密切。建筑技术是当前社会上各种新型科技相互融合的产物,其表现也是极为活跃。而作为一门将建筑的造型以及艺术结合在一起的感性的学科,建筑艺术则是通过建筑技术来实现建筑的施工材料与建筑结构的合理化,将建筑物以一种美学的艺术形式呈献给大众。建筑物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只是其诸多属性中的两个重要的属性。艺术是精神层面的,而技术则是物质层面的。建筑技术是建筑艺术发展的基础,而建筑艺术则是建筑技术的物质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建筑的技术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此外,建筑艺术作为时代审美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其对建筑技术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实际上就是力与美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发展中的相互促进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形式多样的现代建筑对于建筑艺术以及建筑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实现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实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学领域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

(一)发展建筑技术、提升建筑艺术

建筑技术是建筑产品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离开了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也就无从谈起。从建筑发展的历程来看,建筑技术经历了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头堆砌到后来的木结构体系,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几乎毫无美学可言,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历史上建立起了庞大的古建筑群,到如今,各种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鸟巢、水立方等一些特殊结构体系和美感的建筑也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都是建筑技术日臻完善的结果,同时也是建筑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发展完善的建筑技术在客观上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平台,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建筑艺术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发展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建筑艺术必然也会得到有效地推动。

(二)深化建筑艺术、发展建筑技术

社会上的审美观念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人们的文化水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的文化和审美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建筑上得到有效地印证,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居住功能,在追求建筑实用性的基础上对于建筑的艺术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现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对于建筑技术的管理和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建筑结构中的绝大多数已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不仅安全实用,同时,混凝土的表面比较平整光滑、色泽也比较均匀,外观大方,其施工的工艺也比较简单,此外,混凝土表面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工处理就可以作为建筑物的装饰面。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因其实用性以及独特的美学价值而受到了当今人们的追捧,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作用于建筑技术,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房屋建筑工程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三)推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标识。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蕴含着当时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一并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看待。在当前社会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以及绿色施工等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之间的统一和促进的关系,不断改善建筑技术、引领建筑艺术向着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持续发展。

结语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二者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在建筑发展的进程中,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二者之间是有机结合,完美统一的。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既不能因为建筑技术水平的不足而限制建筑艺术的发展,又不能够因为过度地追求建筑艺术而忽略了现有的建筑技术。只有实现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二者之间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刘玉惠.力与美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J].建筑,2011,10:74-75+4.

[2]古霞.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27-28+32.

[3]李砚祖.设计: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与整合[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94-99.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4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5

关键词:工民建筑;施工;创新

引言: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工民建筑也随之飞速地发展了起来,在工民建筑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关键和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施工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纵观我国目前的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建筑业正在朝着高技术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特点

1.1科学性

工民建筑施工的创新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源于实践的,最终也必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将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英明论断同样适用于建筑业,如果没有科学性做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建筑业可能还停留在建筑基础还要靠人力挖掘、盖高层楼房所需要的材料完全需要人力运送的时代。现在拥有的先进的挖掘机械、高层升降式运输机械、甚至模块式堆垒的建筑模式,都得益于科学元素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

1.2有利于全面展开工程造价工作

创新在工程施工机械、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工程管理方面都能够得以体现。通过创新施工技术,可以更加的迅速、准确、公正地对工程相关的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对于工程的成本、工程整体造价、各局部工程的造价进行预算。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控制质量与成本,便于管理者们很好地把握重要工序,还应该借助于计算机,科学的预测工程的量本利。

1.3有利于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技术应用水平

工民建施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建筑行业整体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创新施工技术的技术措施与理念有着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合理采用创新施工技术,传统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停滞不前的现象得以有效地避免,在完成施工阶段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工民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应用

2.1环保技术

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也由此产生。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节能减排作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作为一个高污染、高能耗的行业,建筑行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环保问题加以重视。然而,企业和单位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不够,更多的是关注利益。当前,必须要对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环保技术、环保意识加以重视,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

2.2科学监理技术

作为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手段之一,科学监理技术对工民建施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必然离不开科学监理技术。科学监理技术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真正落实,并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应用。

2.3低碳建筑技术

低碳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民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一项重要要求。通过资源评估和技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开展低碳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可以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排放。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当前碳基主导型的建筑电力消耗结构。随着太阳光电、光热和采光遮阳、通风等建筑技术的应用,低碳产业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2.4信息技术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信息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必将导致“技术观”的转型,传统的工民建筑技术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满足新技术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工民建筑的施工必须融合信息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对象、目的和结果等问题要进行重新思考与分析,从而建立新的建筑施工信息技术观。

2.5现代科技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工民建筑施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GpS测控技术不仅精度高、使用方便,还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建筑物外侧观测基准点时,可以利用GpS测控技术,来实现外控基准网测定。

3工民建筑在应用创新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3.1对于节能环保技术

首先,节能、绿色技术的具体实施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强制措施,相应政策,还需要相关单位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如规划、环保、开发、设计、监督等部门。其次,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发展需要强制措施来推动,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利用行政审批权和政府宏观控制的手段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最后,在财政和税收方面,对于应用节能设计、绿色环保的工程项目,应给予优惠政策,对甲类地段和适宜建筑的较好地势,优先规划建筑节能、绿色环保设计方案。

3.2对于科学监理技术

首先,对于国外先进监理理念,国内的监理单位要做充分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国内工程监理行业的现状和行业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次,监理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监理单位可以组织人员对阶段性的工作做出总结和建议。最后,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监理法律知识是监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好这些技能,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并对科学监理方法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

3.3对于信息技术

首先,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采用施工资料信息化管理模块来进行,这种模块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资料的电子化的综合管理,而且实现了快捷录入、规整存档、便捷查询、报表简洁输出。其次,在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中,采购进度计划、资金使用计划都可以使用网络计划图来进行编制;还可以根据网络计划图的资源生成表格形式的主要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用设备采购计划及工程用设备清单。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按照iSo9001标准进行按模块划分的质量管理,有利于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施工质量,创造优质的工程。模块包括质量检测标准、工程项目划分、工序检测(记录)管理、质量缺陷及事故的登记和处理、质量验收与评估等功能。

4结语

工民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创新施工技术也被全面应用于工民建筑行业中,通过融合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施工技术与先进科技,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工民建筑行业的需求。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对现有的工民建筑施工技术加以革新和改进,逐步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韬.工民建筑施工中创新科技的有效应用[J].工程科技,2012(14).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应用

1、前言

建筑设计是指进行建筑物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就要根据建筑物的施工要求,影响施工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方法,最后用图表与文字等方式进行表现,保证建筑物能达到预期的要求。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建筑工程量过大、建筑工序较复杂以及建筑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日益明显,因此要对建筑设计方法进行改革。处于建筑工程重要位置的建筑设计方法,只有对建筑设计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为建筑施工发挥更大作用。

2、现代建筑设计的组成

2.1建筑功能

现代建筑功能包含建筑物的用处、建造目标以及施工要求。建筑物就是人们使用土层、水泥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建造出来的供人生活居住与日常使用的物体,建筑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居民楼、酒店、庙宇等日常初入场所,甚至包括古建筑物等。其中重要的是不管进行什么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都要考虑建筑物的可用时间、安全系数以及使用程度等方面。

2.2建筑技术

现代建筑技术包括建筑物建筑的修建方法与建筑艺术,关系着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施工使用的设施、使用材料以及施工方法等。设计人员进行设计时要进行考虑建筑规范与施工规定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建筑使用材料的选择、建筑设施的改革以及对建筑内部构造的设计。

2.3是建筑艺术形象

建筑物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居住与娱乐的需要,还要注意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因此在进行在建筑物外观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仅要让人们可以接受,还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创新性。在进行建筑物内部构造的建设时,设计人员要保持建筑物的实用性,保证建筑物可使用能力。

3、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3.1坚持环保设计理念

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注意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尽量不要影响周围环境,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达到协调的效果。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可以有机使用建筑周围的材料,进行合理利用,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

3.2促进建筑的多样性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为满足人们人员增长的需求,建筑师应该使用新式的建筑材料与先进的设计方法,满足人们对日趋增加要求。同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1]。

3.3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建筑物的建造因为当时的技艺是有限,使用建筑物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建筑物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所折损,经过研究发现建筑物的使用时间在50-70年之间。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注意使用比较先进和比较耐用的建筑资源,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与耐用性,提高建筑的使用能力。

3.4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设计人员经常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选用许多质量过关、重量较轻的的建筑资源,设计出抗压性强与耐用性较强的新式建筑构造。使用这种新式建筑构造可以帮助减少建筑物的整体重量,同时也促进建筑物的使用效率的提高,降低建筑工程造价,促进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5努力探索建筑新型能源的循环使用

随着许多新型材料的出现,设计人员也加大对环保的新型能源在建筑物中的使用程度。例如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应用于建筑物中不但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散发,提升空气质量;其次也可以培养人们生活环保能意识,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最后可以减少人们生活消耗,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

4、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改革

4.1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加入自然科学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自然科学,可以促进建筑设计方法的改革。其方法包括仿生学式、生态学式这两个方面。仿生学的改革方法就是建筑设计人员将生物系统的特性与建筑结构相结合,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提供新式理论方法以及操作技术的使用方法;而仿生学式的方法方法就是建筑设计人员将仿生学的的特点与建筑结构相结合出,促进相关的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改革。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加入自然科学就是建筑设计人员设计时要将建筑物附近的生态环境看作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促进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2]。

4.2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加入社会科学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社会科学,可以促进建筑设计方法的改革。一般其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心理学式创新方法就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加入心理学式,是要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居民的心理要求与可接受程度,提高建筑物的受欢迎程度;其次社会学式创新方法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加入社会学式,是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传统的沿袭与发展、外来文化的接受与传播问题等社会因素。其三,策划学式创新方法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加入策划学式创新方法,是要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考虑建筑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手段衡量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4.3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加入现代科学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可以促进建筑设计方法的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科学技术包含括建筑材料与建筑设备两个部分[3]。一是材料技术式方法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加入一些新型环保材料,促进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改革。二是设备技术方法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可以加入一些先进建筑设施,促进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

5、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建筑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此要促进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可以在在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加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建筑设计方法的改进同时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丽雅.现代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2-34.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7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建造师

一、智能建筑的内涵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的当代高新科技和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英文是intelligentBuilding,又被称作智能大厦。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产生的。其内涵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艺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建筑物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发展为综合自动控制。而智能建筑技术的崛起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比如: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等等。

另外,对于智能建筑的内涵,国际国内针对不同的出发角度不同也各有各自的偏重点。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智能建筑的实质为:为了某一特定的需求,建立一个信息自动化平台,将所有相关的要素结合在一块,包括:数据,知识,设备,网络,模型,信息等等;同时,也包括综合和基础的媒体内容,将其无缝地统一在应用的框架平台下,并按照应用的需求进行连接、配置和共享,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总体目标。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

在了解智能建筑内涵基础上,必须要明白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总结起来如下:建筑智能化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它的出现也改变了建筑师的一些思路。具体是: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比如计算机设备,楼宇自控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等等。需要的不同管线包括控制电缆,同轴电缆,通讯电缆等等。另外还需要有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线槽等作为室内布线通道;竖井作为垂直通道;需要有吊顶作为水平通道等等。

三、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如下:

1、综合性权威组织缺乏

综合性权威组织的缺乏主要也是政策,管理以及能力的问题。我国智能土木建筑起步比较晚,国家也没有行程相应的政策,规定以及标准,导致无章可循。职能部门管理业不全面,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很多智能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大都以来国外,这就给了外商机会。智能化建筑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整体建筑物业产品。这就要求国内各个部门协调发展,需要统一计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进行管理。

2、智能化建筑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国产化

任何一项技术的国产化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国产化,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因此,我们在以后的使用中,必须大力扶持鼓励发展国产化的技术产品与系统,建筑技术发展才可能形成国产化产业。同时要把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要实现产业化。

3、政府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智能化建筑是一项新兴的高新技术,尚不成熟不完善,它不同于传统技术领域。因此,技术发展政策既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前瞻先进性,更需要有深思熟虑的严谨准确性。政府要对智能化建筑技术正确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才能保证智能化建筑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适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

为了加快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改变建筑智能化技术不正规的现状。实际上,建筑智能化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有待我们去攻克,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全新的认识,无论是计划项目还是自筹项目,从国家到地方的科研机构都应该加以重视并对其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2、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技术

为了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技术,必须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技术。从智能大厦到智能土木建筑群,甚至智能城市的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艰巨的使命。智能土木建筑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们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开辟了新的建筑设计创作道路展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在相关城市兴建大型的公共型智能土木建筑,提高其发展。

3、加强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

4、“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

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

五、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趋势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因此,智能化建筑必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发展,才能更好的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身煌.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科技风,2009,(06).

[2]吉星,赵飞.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3]王彤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风,2010,(07).

[4]牛盛楠,杨现国.浅析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性[J].低压电器,2009,(04).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8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优化措施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房屋居住环境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施工技术的提升才能有效的保障房屋的质量安全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文章主要探究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与安全管理,为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1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特点分析

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技术层面的管理,主要是解决房屋建设中质量问题,进而保障房屋的质量与安全。比较常见的技术管理主要有混凝土防裂技术、房屋节能技术以及房屋防漏技术等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房建设中的影响其质量的问题。事实上,房屋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管理项目,在施工中会涉及很多的工种以及部门,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房屋建筑的管理难度。在对房屋建筑工程技术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有序的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还能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

2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落后的管理理念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在施工中基本上还是沿用老思想、老观念来考虑问题。没有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说实践性以及科学性都不高,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施工建材的浪费,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增加。

2.2管理方式单一化

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同样也是如此。但是就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现状来看,在管理的方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单一性的,管理不够灵活以及组织性不强。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不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进行科学的管理。甚至在很多的房屋建筑工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集权现象,总的来讲,管理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的。

2.3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房屋建筑工程也是如此,都是需要管理人员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但是当前的很多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人员在对技术安全进行管理时,因综合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不强,导致技术管理工作没有科学合理的落实。房屋建筑工程是基础性的工程,需要专业技能比较高的技术管理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这样管理工作才能高效的开展。如果技术管理人员不足,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是无法进行有效的保障的。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技术的创新以及材料的更新等都对技术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将这些因素进行糅合进而选择出最佳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上文已经对当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对其管理技术的改善提出科学有效的措施。

3.1加强对管理理念的更新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理念是比较落后的,这对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从管理理念上进行考虑,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来对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过去的落后的管理理念以及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企业中建立奖励制度,对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管理人员的创新管理理念,进而从理念上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

3.2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在管理上灵活性不高,组织性也不强。其根本原因还是制度不够健全与完善。因而健全与完善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科w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解决集权现象的发生,使得管理更加科学民主,另外还能使得管理更具科学与管理性。基于健全的管理制度下,管理变得更加层次清晰,权责明确。

3.3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安全意义重大,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其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而需要通过各种努力来加强对管理人员技能的提升。比如施工企业体积建筑单位可以开展培训课程通过加大对他们的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培训学习可以让管理人员明白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的提高与完善自己。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在技术的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而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解决当前的管理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发展压力,鉴于此,施工技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不仅关系着房屋的质量与安全,对于建筑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有深远的影响。因而只有不断的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及加大对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我国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安全,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朝欣,刘鹏涛.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现代装饰(理论),2011(06):164.

[2]刘志远.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104.

[3]赵彬,林仕通.重庆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工人数量配备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127-130.

[4]王凌秋.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201.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9

关键词: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探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自然能源无限度的开采与利用,现在已经造成了自然能源的严重匮乏,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实施节能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其具有的意义也是较为深远的。目前,以工民建筑为主体的中国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

一、现代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渐被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新型施工技术主要呈现出科学化、节能化、智能化等诸多特点,这也是与时展,以及建筑工程行业整体进步的要求相适应的。在现代工民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是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项新兴技术,其应用形式主要为以下几点:

(1)、建筑物表面采光技术的应用

工民建筑施工中,建筑物表面采光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自然光线的利用,采光技术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工民建筑物对于光线的直接利用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侧面采光概念,这种方式采光的空间局限性较大,因此,现代工民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尤其注重的是对光线的间接利用。光线的间接利用能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为建筑物提供自然光线,而且能够提高光线质量和视觉舒适度,并且有效节约了日间建筑物供热能源的消耗。

(2)、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是一种来源广、无污染、可循环使用的天然能源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及各种功能的现代建筑物中。现代工民建筑中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遮阳、散热与太阳能收集一体化,并逐步向混合型太阳能应用技术的趋势发展,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是现代节能科技与建筑施工技术的完美结合。工民建筑中太阳能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阳光反射装置为建筑物提供光照和热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二、如何进一步强化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在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普遍具有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节能、高效发展,同时对于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意义。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虽然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仍然不可以放慢前进的步伐。进一步强化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加强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建筑工程各项技术的理论研究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并且呈现出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良好形势。但是国内对于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这是急需得到强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需要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各高等学府的建筑学科专家、教授,以及政府相关建筑行业职能部门来共同开展,这才能能保证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国内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2)、注重对节能建筑材料的开发与研制

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必然离不开对于节能建筑材料的应用。目前,国内建筑行业所应用的节能建筑材料多是购买国外的生产技术,在国内进行生产,这样必然会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国内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一定要重视对节能建筑材料的开发与研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将会有更多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出现,不但有力保障了建筑工程节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更加有效节约了工程施工成本。

(3)、积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我国工民建筑行业对于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时间较短,只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则较早涉足于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在强化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国内的技术人员来来站和进行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要积极吸取和借鉴世界上先进的节能施工技术,并结合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作以适当的调整与改变,逐步形成与世界相接轨的新型节能施工技术。

三、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我国现代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因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不仅对建筑工程行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着很大的推动,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强调的是对于传统能源的节约利用,而是尽量多的应用太阳能、自然光线、天然材料等无污染的可循环资源,这也就无形中减少了人造建筑材料的利用,自然也就在客观上减少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对于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是极为重要的。

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也是极其重要的。建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技术类型比较多,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知识与理论,并且相互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绝不是单一技术种类的表现,而是引起发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他技术种类集体爆发的一个起点,其具有连结与带动的意义和作用。

总体来说,我国工民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主体上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并在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技术的融合和交汇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基本满足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但是,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切不可固步自封,而是要坚持发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断对现有的工民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翠英,黄海龙.如何加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J].湖北建筑学报.2007,(8)

[2]赵启霖.浅析工民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12)

[3]蒋凤林,韩伟奇.浅谈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前景[J].科技成果纵横.2004,(1)

[4]毛祥海,周平成.工民建筑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科学发展与进步[J].四川科技百科.2005,(21)

[5]孙培华.国内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建筑经济.2009,(9)

[6]洪伟军,王向青.中国建筑行业现状、前景、及发展思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建筑科学与技术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前言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倘若企业仅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而管理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那么依然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经常遇到同时也是一个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用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含义分析

所谓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对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工作的总称。施工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洽商管理、质量检验,直到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人才、技术装备、技术情报、技术标准与规程以及技术责任制等,这些一般属于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技术管理所强调的是对技术工作的管理,而并非是指技术本身,因此,技术管理是来源于技术而高于技术。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任务与作用分析

首先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使施工中正确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的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辩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保证施工中按规律要求,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决不颠倒工序,破坏施工规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是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主体工程自下而上,装饰工程自上而下,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电气、采暖、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梯等安装工程的配合穿插施工,做到预埋、预留的位置、尺寸准确,安装调试到位,使整体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装饰工程的顶棚抹灰与楼地面工程的施工中,应该是先施工楼地面工程,之后再进行顶棚抹灰,因为楼地面工程的施工工艺是:清理基层———抄平弹线———浇水湿润———刷结合层———浇筑混凝土基层。浇水湿润易造成顶棚污染,水的凝聚渗透作用降低抹灰层与混凝土结合层之间的粘结力,造成顶棚空鼓、裂缝、反碱。浇筑混凝土基层时施工机械和人为因素产生的振动将造成顶棚抹灰层顺预制板缝开裂和抹灰层空裂。这就说明了施工技术管理中施工程序的重要性;二是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技术素质,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隐患消灭在发生之前,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施工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剧。作为企业工程项目开展的基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科学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分析其对施工企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管理上,没有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纯的依靠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文件归档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而且由于工程中标后的分包施工中,中标企业缺乏对分包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困难,影响了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开展。最终导致了施工技术管理实施不到位、粗放型管理影响了技术管理的实施,造成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不能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与研究,提高施工企业对技术管理的认识,促进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以此为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