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10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合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人才孵化器的高等学校,不仅应加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课堂。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结合点,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融会贯通,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进而深化和固化人文精神,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全面人文素质的系统教育活动。[1](p3)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迈向“大众化”,正昂首阔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今天,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就高等教育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最根本的是坚持一切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增强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人生“总开关”问题,并不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唯有如此,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竞争的要求。为此,高校必须顺应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用人文精神来引导科学教育,使高等教育回归其本质,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履行高校的社会职能并不断提升其竞争力和影响力。

2.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人的才能和社会关系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谐的、自由的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曾多次指出,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p530)。必须实现教育现代化,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是由其功效决定的。第一,人文素质教育能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取决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能唤起大学生的生命价值感。拥有较强的生命价值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第三,人文素质教育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人的要素、明辨慎思的前提和切问笃行的基础。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现实选择。《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学实效性仍然不强,亟待提高。究其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脱节、不协调是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需相应地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良性互动,满足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三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视野和内涵,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途径的更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交融,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选择。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联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帮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生人文学科的教育、文化教育和人类意识教育,使其掌握有关人文社会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之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方向性的统一,以马克主义为指导,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因此,从培养目标来看,两者都是要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2.内容上具有融合性。就学科分类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课,其教学内容虽然不能涵盖所有人文科学教育,但却是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中的精华和主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然也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精华。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大量涉及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融历史和现实、当代与未来、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重要载体。丰富的人文科学素材,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当前,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的重要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融入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深度融合。

3.方法上具有互借性。无论是人文素质教育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都要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搞好实践教学。人文素质绝不是坐在象牙塔中饱读诗书所能成就,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经世致用,学习的目的是造福社会。唯有让大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实践,让各种人文知识积淀接受社会现实的经验和磨砺,才能内化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人文素质外化为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目标,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三贴近”原则。引导大学生积极面对人民群众热火朝天的改革和生活,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法。

4.功能上具有相通性。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自觉追求崇高理想,塑造完美人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自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对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人类自身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以及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的尊重。[3]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在于使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之成长为担当进取、自主自信、向善向上的“完整的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互相贯通、互相渗透的。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革新教育观念,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并行的教育理念。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内容上具有融合性、方法上具有互借性、功能上具有相通性,因此,必须革新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牢固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而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并行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引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提升。[4]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教学,教师是主导。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之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识到学科教学中充满着人文因素,并能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用这种人文精神感染和熏陶学生,既为经师,更为人师。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广泛阅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史、哲、艺方面的经典原著,扩大知识面,拓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要真正将教书与育人统一于教学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成为学生的灵魂导师,积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各高校要严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通过提高待遇、优先职称评聘等条件将那些既具知识魅力、又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充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挂牌选课制度,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中的比重,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与学生进行人文学习的主动性。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位,既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要挖掘、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突出其教化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以文化人和育人,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培育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教育功能。为此,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以及“专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现代传媒教学手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5](p219)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使之主动、自愿地接受知识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感悟,使之在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4.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为贯彻意见精神,近年来各高校都纷纷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将其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海南大学就成功地探索出了“一主三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为各高校提供一些参考。“一主”,就是指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三辅”,是指以校园实践、网络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为辅。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可采取“读书交流”“难点解析”“热点透视”“道德观察”等形式;“校园实践教学”指的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有“校园实践教学大讲堂”和“理论知识竞赛”等;“网络实践教学”指的是以网络为平台构建的实践教学活动,可采取“网上阅读”“网上观影”“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形式;“社会实践教学”指的是将学生带出校园,直接感知社会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参观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并辅以“现场教学”“红歌演唱”“入户调查”“班级汇报”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通过实施“一主三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明显变好。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的现状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吸取了时代精神的养料,批判更新了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芳.人文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武汉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5.

[4]陈海.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7).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71-02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党的思想理论体系日臻完善,特别是党的十胜利召开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总结和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建设的新环境

思想建设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制约,因而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思想建设工作外部环境的改变,当前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正处于新的发展环境。

首先是国家总体教育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信息网络的快速繁荣、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等一系列现代性因素构成的大环境已经潜移默化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人才培养已经由注重知识的学习与技术的掌握,转向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不仅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结果,以及未来文化发展、知识创新的发展趋势。

其次是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变。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全球化。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无一不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以文化融合或文化侵略的方式在各个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相互渗透,传统的生存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接受教育、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传播思想的基本方式,新媒体工具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青少年中,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特别是在价值取向、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校思想建设必须面对新的严峻形势。但同时新媒体也为高校思想建设提供了新方法,促进了思想建设工作的转变,因而在高校思想建设中打造新媒体平台,推进新媒体应用势在必行。

二、高校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是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对象,但高校思想建设面对的主体不仅仅是大学生,还包括高校教师、管理工作者等。因而在高校开展思想工作既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又要围绕高校教育的具体任务开展其他方面的思想建设工作。当前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如下三点。

1.坚持抓好党的思想建设,指导高校的党团组织发展。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放在思想建设工作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学习党的重要理论、思想并深入贯彻落实,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广大师生的思想武装,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落实各项实际行动的指南,应用于指导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职能,以理论成果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是各级党团组织的根本指导思想,党团组织建设是高校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必须坚持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创造性地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在群众中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优秀党员的模范性和示范性作用,把思想建设的主线贯穿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高校工作者的具体教育实践中,以及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提高党建工作的普遍性和实效性。

2.发挥文化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建设的智库作用,促进知识与文化的创新发展。高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而且是高水平人才的集结地,同时也是知识与文化创新的制高点。高校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方面,除了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外,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集中精英人才的智慧力量,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理论创新、决策咨询、应用研究、政策建言等智库的作用。高校智库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研究基础等自身优势,可以有效的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可以满足社会各方的需求,能够直接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高校智库所形成的辐射作用,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学决策工作中提供支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日益增L的决策咨询需求,同时高校人才智库也是党的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人才思想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文化阵地,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库作用,推动我国的文化发展、知识创新与社会进步。

3.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教育,承担教育青年的重要使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高校思想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进行,必须坚持把思想建设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引领高校教育工作,将思想建设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成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主力军,而高校则成为思想文化的主要集散地。根据青少年身心的成长特点,思想的多元化与文化的多样化容易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信念的教育,高校在履行教育青年的重要使命时,必须将文化育人与思想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思想的侵蚀,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武器,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思想体系,要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建设工作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建设工作的理论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形成科学的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建设的灵魂。实践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以坚持基本信仰和基本理论不动摇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是适应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新、与时俱进、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高校教育者的使命是向青年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思想,塑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路人,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水平。受教育者应先受教育,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首先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主导地位,自觉把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结合起来,以丰富的文化知识、优良的师德师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引导、鼓舞学生;把德育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坚守高校教育工作的思想文化阵地。在高校思想建设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是加强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建设的文化方向

推动文化建设发展是高校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目标和文化取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建设的理论核心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正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文化的指导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主要平台,而高校教育工作者是科学知识与先进思想文化的教育者和传播者,因此,必须着力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统领高校思想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思想建设工作既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改造优秀外来文化丰富文化生活,同时必须提高接受文化挑战的意识,抵御文化全球化导致的多样复杂的西方文化侵略。因而,在高校思想建设中,不仅需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建设过程中理论发展的基本文化方向,即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使高校思想建设符合党领导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依托实现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和职责,是把思想建设融入高校中心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最新成果为指导核心,适时修订课程建设规划;注重以新媒体等现代性工具平台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引导青年学生关注时事动态,了解国内外形势,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政策方针,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责任担当意识,时刻关注理论前沿问题,不断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要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引导青年学生认清新形势,树立大局意识,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思想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高校思想建设工作的整体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舞和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不仅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的效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当前国家知识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未来人才队伍的质量。只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引导高层次人才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提高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新湘评论,2016,(11).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实质表现;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2―0122―05

起源于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被认为“在我们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中吹进来的一股清新的风”的所谓“志在向一切人类迄今为止所认为究竟至极的东西进行挑战,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成为深刻影响当今世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而作为后现代思潮应运而生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则是在人们为了使教育适应“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学派林立、观点各异但却在试图反叛和超越现代教育上取得高度一致的理论派别。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教育目的观、立场观、教师地位观及其师生观等对当今的教育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在面临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矛盾与冲突中,既要看到两者有着某种联系,更要明确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照搬更不能迷失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汲取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合理内涵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实质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属性”。作为具体执行国家政治集团意识形态性的代言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导性发挥的程度,即主导什么和如何主导,从某种意义上将决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充分实现和统治阶级思想意识阵地的巩固。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实现最终落实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充分实现。

意识形态性主导。“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阶级进行思想控制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实现两者的统一的链接纽带,思想政治教育者则是这个纽带链接的实施者。毋庸讳言,作为具体执行国家政治集团意识形态性的代言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场鲜明、毫不掩饰、理直气壮、政治坚定地贯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国家。价值澄清学派所主张的“成人不要把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因为“人们能够学会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的“价值中立”思想在当今全球各国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日趋激烈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所谓“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的今天,只会混淆是非,模糊政治方向与立场,最终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

教育地位主导。从“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到“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再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述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巩固与实现最终要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活动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比较而言,不仅具有育人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育人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取向,培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肩负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重大历史使命。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地位的主导,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地位充分发挥与价值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重要保障。“实际上,教师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明智的领导者……认为自由的原则使学生具有特权,而教师被划在圈外,必须放弃他所有的领导权力,这不过是一种愚蠢的念头。”在面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张扬――主张平等、消解权威、趋向主体间性的教育关系也并不等于要取消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主导地位,不仅不能削弱,反而更要加强。

教育目标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为了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因而可以分为两大目标系统即个体目标系统与社会目标系统,每个目标系统又包含着不同的目标层次。从个体目标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的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实现当前目标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对于教育对象的思想素质目标、政治素质目标、道德素质目标等就存在一个目标主导的问题。从社会目标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的目标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在这样一个进程中,就有一个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主导的内在要求。对个体目标的主导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打破“道德人”、“经济人”和“工具人”的囚笼,必须关注人,促成人的主体性不断优化,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社会目标的主导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教育内容主导。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主导“是指教育内容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性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内容与具体内容。理论内容则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理论创造与实践经验的理论形态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具体内容则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具体内容的设立则依赖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定。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导主要是,一则为理论教育内容主导,一则为具体教育内容主导。在任何情形下,必须坚持对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创新理论教育内容的主导,这是一个毫不动摇的重大原则问题。对于具体内容的主导则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而定,在教育过程中或是政治主导型或是思想主导型或是道德主导型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目的的最核心载体,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多样性的选择中,应坚持主导教育内容前提下的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弘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冲击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对传统封闭、简单、僵化思维方式的解构、否定、批判和超越,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某些思想观点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但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是对当代西方各种社会矛盾和教育理念冲突的现实反映,由于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因而不可能真正客观提出正确科学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立场观、教师地位观与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阐述其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冲击。

在教育目的观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认为,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建立起各种社会责任感、有着良好生态意识、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的人。但这种人不一定是“完人”即全面发展的人,也可以是“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活中的特殊的人”。并从对理性和真理的质疑出发,否定个人发展,故而对教育的作用不再抱有过高的期望。后现代主义教育者对教育能达到人类解放的宏伟目标进行了批判,指出作为现代性宏大设计和元叙事的一种类型,培养完人的教育目的不仅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是危险的。完人教育目的假设人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状况,并且认为这种假设可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无疑是把现实教育与理想教育混为一谈了。马克思在1857年至1858年所写《经济学手稿》中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律,把人的发展分为三大形态即人对人的依赖性、人对物的依赖性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的全面解放提出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动力。因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并非如后现代主义教育者所认为的是一种“假设”,而是一种可以实现的“事实”。但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这种思潮中迷失了自我,模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庸俗化、实用化、利益化。“在部分教育者的讲解或编写的各类教材、剧本中,革命故事、英雄人物本来的革命意义与英雄气概荡然无存,严肃的中国革命战争变成了一场滑稽戏,革命的红色在他们的策划中变成了粉色,革命的正义为了他们鼓吹的所谓的人道主义,失去了应有的立场。”任意裁剪、随意切割教育文本文献,一切根据市场需要和教育对象口味,以娱乐轻松的方式刺激受教育者的感官,受教育者喜欢什么教育者就讲什么,什么实用流行就选什么学什么。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的人既不是片面发展的人,更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只能是彻底畸形的人。

在教育立场上,后现代主义教育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深度意义和确定性,强调多元、崇尚差异,去中心、去本质。“去中心”不仅是学科知识的“去中心”,还包括教育权威、教育控制和教育措施的“去中心”,实质上是一种从一元化走向没有主导中心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教育强调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肯定人认识的差异性,从而主张从个体的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教育,塑造具有丰富内容的自由个性的个体,重视个体的异质性和多元的价值观。即不是寻求把教育个体都变成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性语境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这种思潮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的同时也带给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巨大的冲击,其实质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性化、边缘化甚至是西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失真、主导性缺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性化即“片面提倡世界公民、普适道德、生命价值教育,单纯强调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不直接讲授政治理论、道德原则、思想观点,谈化政治内容”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取向,盲目排斥政治理论、道德原则,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更有甚者“言必称希腊”地不假思索地移植、嫁接、照搬所谓西方先进思想理论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怀疑、扭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边缘化,轻视主旋律教育,以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公关教育、文艺鉴赏、法律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多样化应是一元主导下的多元化多样化,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化。丧失了这个根本的立场,思想政治教育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万花筒式的教育,也必将占领不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无论形势怎样变幻,思想政治教育者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和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根本政治立场。

在教师地位及其师生观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地位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张消解教师的权威,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多尔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者”,正如弗雷尔所言:“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但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沟通达成“和解”而非一致,教师充其量只是一个“节目主持人”。包华士则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理解师生关系,认为在学校教育领域,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也是一个权力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利奥塔甚至断言:“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解构合法化过程及评价效果标准的时尚为‘教授寿命,敲响了丧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最大限度地张扬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却消解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将自己置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边缘。教师的职责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仅仅只是教育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由“填鸭式”改为“放鸭式”,由“一言堂”改为“自学场”,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主张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并不等于丧失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消解权威并不等于消除权威,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必然存在一个思想理论教育地位主导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并不等于地位上的平等。所以一个诚实和负责的教师不能放弃自己作为学生价值成长的引导者的使命。”列宁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邓小平也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反对绝对权威主义的教育地位,增进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对话、交往、互动,同时又要认识到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夯实对教育l的主导地位。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提升的主要路径

面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冲击,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的迷失、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缺失的现象。我们既要客观辩证地认识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带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冲击,更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性的建设。

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意识。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反对同一、崇尚差异、主张多元,是对传统二元论的批判,是对现代教育思维僵化封闭的超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去中心”、消解权威等过于绝对化极端化的理念容易走入另一个反面,从而忽视了人类的具有共同规律性的东西,使这个世界变得越发零碎化。与一般的纯粹的教育学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的集中反映,更需要有一种核心价值观主导的意识。这种主导意识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本质主导,一是形式主导。前者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本质的主导,在任何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淡漠自身的立场,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后者又可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本质基础上的主导方面是灵活多变的,如或目标主导或内容主导或方法主导等依据具体教育实际需要而定;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导性的前提下,允许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模式等多样化的存在,实现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只有首先增强一种内在的主导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教育主旋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所谓素质,就是个人先天就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受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获得的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它主要包括“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三个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方面的内容。

1着力推进“三德”教育

首先,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教师要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舆论环境。学校要努力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保护和鼓励那些见义勇为、乐善助人的学生,使高尚道德行为成为校园生活的主流。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准教育切入点。要让他们充分认识本专业和社会实际的密切联系,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拓展,稳步前进,从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第三,加强家庭美德教育,使课堂教学延伸到家庭美德建设活动中去,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选树典型,使家庭美德建设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2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应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以课堂为主的理论教育同用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去鼓舞和教育人的形象教育相结合,把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同学生自我演讲、主题辩论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把理论教育同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明确教学思路,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的规划,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育他们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努力让“三观”教育深入人心。

3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要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方向、立场、观点教育的首要内容。应利用大众传媒、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和基本国情相结合,把优良革命传统和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让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发展中去把握民族的盛衰,从而增强大局观念和忧患意识,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求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教育、感染和激励他们自觉地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

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包括智能(力)素质和情感、意志、人格等非智能(力)素质等特征的总和。通常来说,价值观、责任感、毅力、协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但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

1讲解革命伟人的经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除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以外,还要讲解革命领袖的曲折人生,现身说法进行教育,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效果很好。革命领袖在大风大浪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远大的理想信念,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学生的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需求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尊重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思想、心理上的多样要求,尤其是要通过民主化的课堂教学把外在的社会化思想灌输到学生思想中,逐步实现由外至内的转化,最终达到学生在认识上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实质性飞跃。其次,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需求。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科学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引导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提高心理素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其本身就是培养和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活动。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应对照新课程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强化和突出创新教育的内容,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贴于

1展现课程的理论思维特性,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体系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高度的辩证性、时代性、理论性。作为教师,必须要牢牢扭住这一特色不放松,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和分析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激发他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还要学用结合,让其真正在思想上接受马克思主义。

首先,要告诉学生,作为一种理论,其产生必然要符合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道理。因为,只有条件具备,理论才有可能产生和形成。其次,要引导他们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独立分析问题。

2学用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学习理论,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看待。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现实进行阐释和分析;另一方面,更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通过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即兴演讲、热点论辩和能力模拟等多种实践环节达到学用结合。一是让学生感觉到鲜明的时代特色,增强学习的兴趣;二是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大学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文教育(广义的),它对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创新教学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精力大多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结果,教学显得空洞乏味,给学生造成了“学院派”的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通过人文教育的熏陶,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使他们学会生存、做人和做事。

2深挖课程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蕴含有相当丰富的人文知识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的时候,不但要告诉学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还要讲清楚毛泽东思想也是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果。因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的传统文化无疑会给革命者的思想发展涂上厚重的文化底色。踏上革命的征途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他大胆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使毛泽东思想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但在他们的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中国古代道德加以评析,不仅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楷模,而且还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历代的经典史料来警示和勉励共产党员奋发进取。这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道德传统。通过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能使大学生们深刻地体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精神魅力,从而充分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在本质上看是一种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本义和宗旨,秉承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品格健全、素质优良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18~19.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5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学说的思想理论体系,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彻底解放全人类为其奋斗目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事物和问题的普遍性分析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学说最终要完成的任务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本质上是广泛适用于世界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而这一本质性的特征也就为其根植于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儒家文化就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文化派别,而儒家思想在内容上以人伦思想为基础,进而衍生出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等,同时在指导原则上又主要以孝道原则为基础性原则,以和谐原则、仁爱原则和忠恕原则为主要指导原则。而儒家文化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兴起的一种文化流派,即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诸如艺术文化、哲学文化、人际交往文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化和教育文化等。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概括地讲就是“内圣外王”。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可融合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普遍适用于全人类的科学理论学说

如前文所述,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辩证唯物主义对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变化、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状态的分析,还有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论述和人民大众在历史中处于主导地位以及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都是科学的、辩证的,更是着眼于我们整个物质世界的,也是广泛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而其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则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落后和腐朽的性质,最后得出了资本主义未来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全世界将进入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时代并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学说既然是一门广泛适用于各国的世界性科学理论,那么它也同样适用于中国,这一普遍性的特征就为其与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中华文明在对待外来文化时具有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胸襟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主流文明,当汉朝的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北逐匈奴之后,西汉使者张骞得以开陆上辟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同西域、中亚、阿拉伯乃至欧洲交往的大门,随后,历经东汉和三国时代,再到唐朝、两宋时代和元朝时期,又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一系列的对外交往中,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与外来文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最典型的莫过于自东汉时代印度佛教的传入并与儒家文明融合的例子,虽然自两晋时代之后儒释道三派之争不断,但迄今为止,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明已经深度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在食品、工具、牲畜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域外文明中优秀合理的成分在海陆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以及在诸如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和汉唐元明清时中国疆域逐步扩张的年代,都相继地传入了中国,并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近千年的封建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和而不同”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思想的引导下尚能够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明以发展充实自己,那么在封建社会之后的新时期,对于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儒家文化也必定能够与之相融合,从而实现其自身的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在内容上有许多相近的观点

首先,世界观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是唯物的,物质是第一性,客观规律不以人的物质为转移,但是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和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以造福于人类。而儒家学派的荀子大师曾经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眼中的天不同于孔子的命运主宰之天和孟子的道德义理之天,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之天,唐代大儒柳宗元在论述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时也提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即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要遵循客观的必然趋势,这种“理势合一”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其次,在民本思想方面,孟子大师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大师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即民众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统治者应该以民为本,重视人民大众的作用,保障好人民的实际利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在如何对待人民大众方面,二者极为相似。

最后,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儒家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人伦思想和生态思想下的诸如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知行合一、重于应用、社会本位、爱护自然、敬爱他人以及富民等思想,都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两者在方法论上的相通之处就为它们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终极目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儒家文化的最终理想则是大同世界。学术界对此比较流行的看法则是由于儒家大同思想本质上是封建农业文明的产品,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因此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观点来看的话,此种观点或可成立,然而若从哲学角度解释,则二者本质是相同的。首先二者都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公家天下。其次,大同世界的生产力程度或许无法和共产主义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状态相比,但是那个世界的人们一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一样,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够实现按需分配,过去存在的剥削现象和人民对物质需求同生产力无法满足其要求的矛盾将基本消失,也许,大同世界的工具不如共产主义社会先进,但是对于那个世界来讲,人民是满足的,也是幸福的,从这个角度看,但从生产力发展程度来判定其本质上不相同未免有失偏颇。最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人们精神境界极大地提高,但是究竟要提高到什么程度,其标准又是什么,这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明的国度,这个标准无疑就应该是儒家文化中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的传统道德思想,一方面是儒家道德思想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影响,一方面是儒家思想的普世性,即只有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平等、和谐和仁爱,这个社会才不需要国家政府以及诸如军队警察和监狱之类的暴力机器,每个人才能真正地实现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站在哲学的角度,作为儒家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终极目标的大同世界和共产主义实质上是基本一致的,这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从本质上再一次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基础。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6

一协同的重要意义

越是高深的理论,越要通俗化,越是真理性的东西,越要朴实无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高校师生的思想价值引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塑魂育人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内含丰富的育人素材和“营养”元素。依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将上述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协同发挥合力育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第1版)这不仅提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而且提出了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绝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这种宣传教育多体现为理论的阐释和解读,多使用校园媒体宣传、课堂讲授等显性方式进行,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和融入不够,与文化元素的结合不够。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只有真正被人们所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进而内化为信念,转化为行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紧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多种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认同,真正为大学生所践履。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深刻理解和认同,入心入脑,转化为内心信念和自觉行为的必然要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充足的投入和保障,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文化素质教育要提档升级,要打造品牌,提升质量,必须在内涵价值上予以丰富,必须有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指导,这种指导又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而必须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贯穿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引领,在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文化素质教育既有文化品味,也有思想元素;既有丰富内涵,也有主导价值引领,真正成为塑魂育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功能协同,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提升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是形成教育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在大多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往往分属不同部门在抓,工作分工上也有侧重,这当然有利于明确目标任务,但是,也往往容易造成力量的分散,难以形成育人合力,难以有效发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提高育人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协同起来,实现思想价值引领、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感染的一体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协同起来,共同发挥育人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育人实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

二协同的目标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版,第8页)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而且本身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需要与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在内的高校文化传承发展功能相协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共同发挥塑魂育人的作用。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协同起来,达到塑魂育人的应有效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对大学生的成长目标而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否合格和可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是否真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一个全体人民都需要树立的共同理想,更是大学生需要高度认同和追随的理想,而这种认同和追随不能仅靠理论的灌输,还必须通过包括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等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通过深刻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然性,通过引导大学生将自我理想、社会理想有机统一,实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认同,促使他们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勇担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坚持和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表现于外的给人以印象性的特点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应的个人品质、声誉和尊严等。对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应该至少包含以下要素: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当代大学生要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基础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事实上,健全人格并非天然形成,而需要有效的教育培养。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生的知识教育不合格将成为“次品”,而人格教育不合格将成为“废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指导和重要内容,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协同发挥作用,将有助于全面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协同育人,需要实现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是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乃至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的指导和重要内容。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建设本身是承载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进行大学生文明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提升其文明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协同,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协同的着力点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7

[论文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是当前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的必要性,认识“三个代表”内容的科学性,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操作上的合理性。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证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阐明了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已经成为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一、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思想上的必要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武装当代大学生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伟大民族的复兴需要伟大的理论作指导。在上一世纪,我们高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事业。在新的世纪,要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结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社会主义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同时,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和行动纲领从根本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为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为了中国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为了顺利地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人,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群众。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他们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国家、社会、民族、政党有正确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一把金钥匙。推进“三进”工作,教育和激发广大青年大学生行动起来,自觉担负起学习、研究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责任,努力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我们的大学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大学生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在经济全球化,惊涛拍岸,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大力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讲,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恩想的进课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

二、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新课题而奠定自己的历史地位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怎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振兴中华的奋斗目标,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中国实际进行理论创新,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深刻总结我们党八十年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进行深层思考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总结古今中外政党、团体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我们的党”的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回答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不能切断三者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内容上不是孤立的,还应该包括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恩主义的其它贡献,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进步动力论,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来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等等,这些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恩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具体体现。

三、具体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在操作上的合理性

1、要分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的一般和重点。从一般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是指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堂,要多门渗透,在各门理论课中都要体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精神。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的在六门课中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指导》,就体现了这一精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各门课合理分工,各有侧重,避免内容上的重复和疏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党的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充实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揭示的党的历史使命与辩证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求的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深刻认识为切入.占、,充实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为契机,充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在各门课的讲授中部要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内涵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阐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重点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最主要的是进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临共同的时代主题,均产生于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者之间有更紧密的内在联系,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首先体现为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几乎可以渗透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每一个章节中。在教学实践中,又可以分重.占、章节和一般章节进行联系。重.占、章节重点联系,一般章节一般联系。集中讲授则应放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章。在适当的时候可开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重要思想”课程或单独开设“江泽民重要思想”课程。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8

[关键词]科学人文主义;素质教育;启示

中国分类号:G4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历史上经常表现为互为消长的发展形式,“在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认识和情感、科技知识和人文修养以及教师和学生关系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各执一端的不同观点和主张。”[1]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明显有各自的优点和偏颇,都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都只是完善教育的一半,只有加强和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沟通,既给学生科学知识,又给学生人文知识;既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人的社会化,为生活生存做准备,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侧重于个性化,重视知情意的发展。事实上“人格的教育和为生活作准备二者事实上是不能分离的。没有人格的世界不过是一架无生命的危险的机器,而处在真空中的人格不过是一些幽灵而已”。[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教育就是要求从现实的社会发展和个体自身需要出发,使人最终成为一个多方面健全发展的人。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概念

科学人文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是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相互对立之后的高度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不断地做出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3]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流,既给学生科学知识,又给学生人文知识;既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培养学生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4]引导和满足人的两种需求和追求,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有着一定的哲学基础。首先,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要提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发展,又要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其次体现培养人的内在价值,又要体现社会的外在价值。“社会的发展并不必定促进个人的发展,手段价值的实现未必能满足目的价值的需要。因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据弃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主张教育的个人价值或者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或者外在价值的统一,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实现有机的整合。”[5]

二、对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对素质教育概念理解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相接班人的教育活动。”[6]素质教育“是以树人,育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主体意识、发展良好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7]

(二)对素质教育的重新认识

我国已经围绕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但是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误解。其实素质教育不是全方位开课的代名词;不是取消学生作业,少做作业甚至于不做作业;不是仅仅加强音、体、美的艺术教育;不是自由放任的取消考试的教育。素质教育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是开放的,是多元的,充满智慧的教育。它倡导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教育所关心的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8]这些恰恰与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三、科学人文主义对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启示

(一)科学人文主义在教育目的方面,培养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人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要成为既重做事又重做人的教育,教人有方向感、有信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将以追求人的终身发展效益,对学生一生负责,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德育中将表现为理与情的结合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归根结底是真与善的问题,真与善的关系具体化为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想的关系问题。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在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人类利益。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关注学会关心,学会负责任;培养人的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我国的素质教育只有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内容方面,既重科学知识、也重人文知识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会在理工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的精神,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人文学科教育中有意识的穿插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既懂专业技术,又有人文精神,既能够有效地工作,又能更好地生活的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为人类本身服务的科学知识,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

(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智力因素和非致力因素结合起来,促进人潜能的发挥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不会因重视非智力因素,而忽视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而导致影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形成。也不会因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导致人格的缺失。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把非智力因素引入教学工作,完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得获得理性的、情感的、精神的、审美的、体格的多方面健全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完美的人格,使人的巨大潜能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64

[2]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161

[3][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226

[4]张娜.杨兆山.简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地位[J].江西教育科研,(2003)12

[5]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95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理论教育地位

2005年l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宣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愈益凸显。其中原因何在呢?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成为唯物主义者。因而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

有些知识分子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信仰风水及宗教迷信。说明人的信仰与知识水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虽然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水平。但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唯物主义者。因为专业知识赋予人的是专业理论素质:而人的信仰则属于人的人文精神、思想素质。是人的灵魂深处的东西。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仅仅只是表明专业文化素质高。尽管专业文化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有些关联。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关联度更高。但二者之间毕竟不是直接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所以,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素质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就要求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说。如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高。那么。未来知识分子就有可能成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相反,如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差。那么未来的知识分子就可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那就只能是这些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实际表现。所以,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几年以后在社会上工作的大学生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现在教育领域都在强调素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所以这些课程本身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就更重要。然而。当前的现实却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重一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涵养。无疑,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增强理论涵养。但理论涵养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对理论的独立思考、对理论的融会贯通。只有融会贯通了的理论,才能化作自己的素质,变成自己的涵养。而只有把理论知识化作理论素质。才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自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被各种错误思想所迷惑;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上的成熟首先应该是将理论知识化作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大学生在理论上成熟起来。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

二、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途径来实现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而思想政治素质又是一个综合素质,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许多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是基本的素质,它在整个思想政治素质中,起着基础和导向作用。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以理论为指导的。人的行为是人的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必须以理论为指导,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巨大作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冽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但这并不是否定实践的重要性,只是说,学好理论,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意义。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种忽视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倾向更强,表现在对大学生的培养上,就是在整体上强调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片呼声下。有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时减少。许多理论学习深度不够,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同时,原著学习时间也大大减少,有些原著学习小组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诚然,在知识经济已初显端倪的时代,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看,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要继续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但是,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决不意味着减少理论课的课时,也决不意味着要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标准。如果以牺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深度为代价,来换取一时轰轰烈烈的所谓社会实践活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而思想政治素质不是在学校的几次社会实践活动就能解决的(姑且不论这几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多大实效),而是以深厚的理论素养为基础,培养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无疑,整个过程的基础是理论素养的培养。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应把理论素养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比理论教育更重要。不错,从长远来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在大学阶段,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起根本作用的应该还是理论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因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素养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都无法代替的。

三、我党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从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正因为理论素养对于人们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党历来都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只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历史任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整个革命的过程中,我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邓小平同志总结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延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已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又不断向我发起进攻,党的工作千头万绪。可就在这时,我党却进行大规模的理论教育。1938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在党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指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他要求“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理论教育活动对全党进一步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准备,可见当时党中央的决策是极富远见卓识的。

建国后不久,尽管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国防、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此关键时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又是理论教育。1951年2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全体党员无一例外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为了配合全党的理论学习,党中央成立了

邓小平同志也历来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革”结束不久,我国真可谓百废待兴,恢复国民经济已是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却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中,邓小平就指出:“这些年来,应该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5年,在全国党代会上,邓小平还专些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一些同志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想法,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这是一种误解”,他说,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1989年6月,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在1989年9月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邓小平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抓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实践证明,后来我党坚持不懈进行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邓小平为什么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呢?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不至于被各种邪教所迷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对我们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管总的东西,不学习理论,势必思想空虚,精神贫乏,是非不辨,方向不明。”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思想;哲学

[作者简介]万闽拢1988―),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江西南昌330013)

关于人类自身思考的问题一直都是古往今来哲学界探索的问题,只是在不同的年代,对人类的思考角度和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以西方哲学的人学研究为例可以获悉,其逻辑路径是从自然主义、理性主义再到非理性主义、追求实践形态。马克思人学思想在吸收了前人的理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形成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并深深影响着当代社会人类对人学的研究和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形成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萌芽

思索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探索的开始。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黑格尔哲学形成,在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哲学思想也开始起步。从黑格尔哲学体系中,马克思吸取了其用理性来对现实进行批判的思考方法以及人的思想和行动都应该自由独立的观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在第一部哲学著作―《博士论文》中,明确地表明了自己对人学思想的重视,在这本著作中,他写道:“哲学要能够积极的作用于现实,这才是对现实的批判和改造,通过实践批判现实、验证现实,对个别现象、特殊现象都可以通过实践来批判”。马克思就是通过对宗教神学的思考和世俗封建统治的批判,更加坚定且彻底地提出了人要树立起正确的人学思想,就必须得人神的思想。特别是康德哲学构建的以人为中心的目的论体系,更是影响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生成的直接依据

西方哲学里有不少关于人学的理论,黑格尔对这些理论有所传承,它的人学思想也影响了近代西方主要人学思想的发展成果。在黑格尔的人学思想体系中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都对人的独立自主性作了理论分析,将人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过其思想里也有不少的唯心谬论,但这并不影响其为马克思人学理论发展提供基础和根据。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但精神并不以具体形式存在,可见黑格尔在阐述人的独立性的同时,又基于唯心论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这点,马克思认为其不符合唯物主义论,但这也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佐证。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生成的来源依据

费尔巴哈是德国的哲学家,他结束了古典哲学思辨式本体论思维方法,提出了基于感觉论的人本思想,它认为人是思想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但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所说的人仅仅是哲学中的抽象的人,并没有讲到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根本。马克思针对这点,提出了人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其活动行为都是以物质为前提条件的,意志支配超越不了物质的界限,因此,马克思以这种现实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本主义替代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批判了传统的人学理论,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创造了另外一种更具创新意义的人学理论。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内容

(一)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人学思想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他指出:“种类特性之间的区别是由生命活动性质决定的,而人的类特性是自由有意识的活动”,这句话里所说的活动指的就是人类的劳动。马克思人学思想理论认为人的活动是劳动,劳动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其次,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人的本质。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出,人的本质既不是个体性的,也不是抽象不可捉摸的,处于社会的人,会同周围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也即具有社会性特征。对人类特性做出这样的诠释,马克思是历史第一人。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里,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两种特性相结合而存在,在研究本质时不能分割开来,而应将这二重属性结合在一起。

(二)人的价值取向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个价值目标是新唯物主义价值取向的折射,是“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方面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本质向个人的回归,也是对人的社会性特征进行的重新定义。马克思还指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融入集体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集体。同时,也说明了随着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人也会随之发生全面的发展,而人的进步发展又能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人的活动规律问题

马克思人学思想指出,人既有自由性的一面,也有自觉性的一面,人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而有意识的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性标志。由于人的所有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追求人的“自由”与“发展”,而“自由”又与“自觉”存在着关联性。其次,人的活动要在目标的引导下按照规律办事,也即是说人的实践活动要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客观世界的同时发展规律,不管是社会、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类在尊重规律性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同时人在实践活动中又会提升人的发展,实现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本质属性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建设努力的方向,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就是“以人为本”。马克思指出社会发展是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展开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正是马克思思想在现实中的践行。马克思在其人学思想理论中强调人与自然并非只是抽象的关联问题,而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密切联系。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个体,是能动和被动的统一体,要通过对象性活动来完成。在这种对象性活动中,自然客体与主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主体在尊重自然客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客体进行改造,从而让客体为主体所用,最终实现主体的价值和意义,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说,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能够让人更深刻了解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

文化是由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又可以对其起塑造作用,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若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层次和程度不一样,那他们所选择的文化也会不一样,因此,关注了解马克思人文思想有助于帮助人们加深对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文化的内涵就是求同存异、包容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种文化差异,从而促使具有思想共识和价值共识的文化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就是具有和谐文化,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就是实现理念和谐、精神和谐、心理和谐,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和谐文化要以人民作为根本,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有助深化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念的理解

在前文里提到,马克思将传统抽象的人学思想发展到具体、现实的形象的人,重点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追求的最高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的根源,也是目标,实现的是人本质的全面丰富的展示,人的所谓自由发展实质上是建立在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性的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我国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与人自身全面发展目标体系,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物质社会的发展,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彰显了马克思人文思想中人本主义思想的精髓,突显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发展规划正是在对马克思人文思想的深沉思考和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人文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

四、结束语

马克思人学思想综合了核心层、价值层、策略层。其中,核心层分析了人的本质,确立了人是社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价值层则明确了人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和目标性的劳动,人的价值诉求是追求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策略层则指出了人的活动要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生成的前提条件是康德哲学的主体性、直接依据是黑格尔哲学的人学意蕴、主要来源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论。马克思人学思想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动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炜.马克思人学思想论析[J].学术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