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49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1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本次教学改革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事实上,自世纪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有些经理论概括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

     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里,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基础,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 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

    那么,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我们一定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改革是场攻坚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对于本次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教学管理和评价问题。他们盼望、呼吁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管理、新评价。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需要在进。 

   二、教学观与学生观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前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

        

变得死板句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战,“戴着钦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c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奖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一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 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 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 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在 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 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 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 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 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祛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 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儿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水平

与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相比,新课程改革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这一要求,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动力及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培养良好预习能力,提高教学活动前移性

在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良好预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目标,结果是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活动针对程度与效率水平都不高,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预习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预习作用。我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要求开展详细的课前预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开展课堂提问时,预习组正确率明显高于未预习组。在教学总结时,我充分肯定预习组的学习成效,以预习活动的实际成效让学生乐于接受预习活动。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我在教学中着重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拟定预习题纲,增加预习活动的针对性,避免了预习活动的盲目性。最后,教师要指导科学预习方法。如文言文预习中,我要求学生采取“读、想、划、做”四步预习法,读通全文,逐字逐句查阅工具书、独立思考,初步了解大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尝试做一做课后习题,检测一下自学成效。

二、引导合作探究学习,提高教学过程自主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采用以引导、启发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自主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好组织、引导、启发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探究教学成效。首先,教师应当组建好探究学习主体。学习小组是较为合适的载体,在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数量控制在6―8人,人数太多难以控制秩序,人数太少又形不成探究的氛围,同时还要注意将班级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均衡地编到各个小组,体现公平原则。其次,教师要设计好探究提纲。探究题纲要体现全面、引导和逐层深入原则。例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探究题: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皇帝为何相信骗子有关“新装”特性的内容?皇帝、官吏为什么要违背意愿称布料美?皇帝、官吏、骗子的行为映射了什么社会现象?作者为何借小孩子之口道破真相?从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按照提纲开展探究活动,可以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

三、实施分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对象兼容性

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坚持“一刀切”的陈旧模式,那么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激发,甚至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兼顾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兼顾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其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活动组织与练习设计等方面开展分类要求:一是在教学目标制定上,对于后进生侧重于要求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优秀生则要提高要求,体现学生不同能力层次之间的区别;二是在教学活动组织中,教师不仅要为优秀生设计提问内容,而且要针对后进生学习基础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三是在课外练习方面,也要适当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充分发展。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评价科学性

教学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探究,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体现评价的差异性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评价质效。首先,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评价全面性,改变知识性考核的单一模式,将语文能力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与量化,折合成具体分值,采取“书面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客观评价方式,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开展分层次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差异性,这与客观因素具有相当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尊重这样的客观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尤其是要注重对班级后进生进行单独考核,设计难度相对低一些的题型,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最后,教学评价还应当体现激励性原则。在学生经过了努力,但是没有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勤奋精神予以肯定,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也要加以表扬,增强学生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动力。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空间拓展性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3

关键词:教学评价;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基础教育

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特别重视教学评价改革,强调以评价促改革,甚至把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希望都寄托在评价改革之上。不少人认为,旧有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滞后是课程与教学改革难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有人用“戴着镣铐跳舞”来描述这种评价方式束缚课程改革的现象,认为只有根本变革教学评价模式,才能开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局面。针对这些认识,我们想提出一个问题来供大家共同探讨: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担当何种角色?或者说,如何合理把握以评价促改革这一命题?下面拟就此作些反思和讨论,就教于同仁专家。

一、一种关于教学评价地位的流行观点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常常处在一个尴尬地位,扮演一种矛盾角色:一方面,它是批判的焦点,似乎是万恶之源;另一方面,它又是希望所在,是改革最后的救命稻草。对此,可以举出许多具体例证。例如,2003年9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问题已日益凸现,并一直困扰着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用什么标准去评价新课程的教学,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传统的评价机制已成了课改的障碍。评价改革的进程将严重影响新课程的贯彻实施,影响到新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1]又比如,2004年10月18日《中国教育报》报道说:“课程改革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评价改革是其中非常突出的问题。评价已成为新课程改革急于突破的瓶颈。”[2]再比如,有学者研究发现:“课程评价正在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和难点,课程评价改革也因此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瓶颈,突破瓶颈是一个关系到课程改革全系统的问题,但实事求是地弄清制约课程评价改革的条件因素,无疑是系统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3]如此等等。可以说,如果谁有耐心去详尽分析整理各种报告、报道、论文论著的话,类似的论断近年来可谓是不胜枚举。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看法绝不是某种个人意见或一家之言,而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大众观点。

分析起来,这种非常流行的大众观点,内在地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命题:评价障碍论,评价中心论,评价服务论。所谓评价障碍论,主要是指现有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和阻力,是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的罪魁祸首;所谓评价中心论,主要是指要把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来抓,要努力突破评价机制这个瓶颈;所谓评价服务论,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评价要服从、服务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要通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来支持、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这三个命题构成了一种以评价促改革的逻辑演绎,成为广为流传的评价改革观。从表面逻辑看,这三个命题的确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似乎天衣无缝。但是,如果从基础教育改革哲学的一般理论来分析这一观念,则不难发现其未必符合事实,也未必有理论根据。因此,对于以评价促改革的观念,需要理论反思,更需要理论重建。

二、关于评价障碍论的反思

以评价促改革的大众观点的逻辑演绎,起点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判断,这就是评价障碍论。也就是说,许多人认定,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分数主义、升学主义和高分低能是其基本特征。所谓分数主义,是指把评价等同于分数,看重分数高低,分数既是衡量学生学业的标杆,也是评估教师业绩的依据。所谓升学主义,是指评价强调选拔、甄别功能,尤其是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成败的关键指标。高分低能则是分数主义和升学主义造成的后果,认为这套评价机制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表现为学生考分高而能力低,分数与能力不相称。基于这些认识,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常常被定性为传统的教学评价体制,遭到广泛批评和谴责乃至全面否定。更有甚者,在有些论者看来,似乎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都是这套评价机制造成的。

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真的一无是处吗?如何看待分数、升学等现象呢?这需要理性讨论。总体来说,我们认为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亟须改进,但并不赞同那些非理性的极端化的批评。的确,一切看分数、一切看升学的倾向,是一种不正确的评价导向,需要认真克服。但是,这种倾向是普遍现象还是局部现象?对此,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很难妄下结论。另外,这种倾向是教学评价本身固有的属性,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呢?应该说,唯分数论英雄、升学决定一切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分数和升学附加了众多的社会功利因素,而不是教学评价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使分数和升学不再附加众多社会功利,才有可能根治这种倾向。否则,即使取消了分数和升学,同样会出现类似的“唯××论英雄”“××决定一切”的问题。再者,在批判这种倾向时简单否定分数和升学,这也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其实,分数和升学并非邪恶的东西,它们是表征教学质量的一些基本形式,是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之一,因而,采用科学、合理、合法的途径去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这无可厚非。自然,教学的基本追求是要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分数和升学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只顾分数和升学而忘了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那是需要坚决纠正的;但是,如果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在分数和升学上得不到体现,那也是不可思议的。唯分数论英雄、升学决定一切固然是错误的,而分数和升学一无是处的看法,同样是片面之见,于事无补。

不少人认为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导致高分低能,但这一论断却是实实在在的偏激之论。首先,高分低能说把学生发展水平直接归因于评价模式,这是似是而非的论断。学生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教育活动来决定,而不是由评价机制来决定,把学生发展得不理想归罪为评价机制,这不符合教育基本原理。自然,评价机制是有一种导向作用,但是,这种导向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不是线性的、单向的,更不是直接决定教育结果。否则,国家只要制定好人才评价的机制,就万事大吉了,这难道不荒谬吗?其次,高分低能说违背教育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教育测量主要是对人的内在特性(如知识水准、智力水平、人格特性等)的测量,是通过行为抽样来推断人的心理特性。分数是行为抽样的得分(表现水平),而这个分数说明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性测验说明知识掌握水平,智力测验说明智力发展水平,人格测验说明人格特质)。也就是说,分数(即测验得分)代表着能力(心理水平,即知识、智力、人格等)。只要测验(考试)比较科学、有信度和效度,高分数和高能力就具有正相关,而白痴得高分的现象终归是小概率事件吧!可想而知,如果高分低能说能够成立,那么,教育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就被彻底推翻了。再者,高分低能说也缺乏有效的事实依据。从个案来说,高分低能或许是有的,但从整体来说,就没有事实来支持这个论断。不妨做个设想,把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和没有考上大学的同龄人进行抽样调查,进行智力测试(智力乃是人最一般的能力),是否会出现北大清华学生的智力水平低于没有考上大学的同龄人的结果呢?我们的判断是,这种结果决不会出现。从这三个角度看,高分低能说既不符合事实,也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相矛盾。只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种以偏概全的说法经年累月地传播,似乎就成了权威论断。

综上所述,我们体会,评价障碍论感受到了现行教学评价机制存在着问题,但它把这些问题简单化、脸谱化,并对现行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全盘否定态度,把它和各种改革措施对立起来,这是不恰当的。要以评价促进改革,就必须对现行评价机制进行全面的、辩证的分析,这样才能把握好评价对改革有利和不利的方面,从而有的放矢,达到双赢。

三、关于评价中心论的反思

对以评价促改革的大众观点来说,评价中心论是一个关键性的论断。它是以评价障碍论为前提的,其逻辑是,既然现行教学评价机制不利于改革推进,那就要突破评价这个改革的瓶颈,把评价改革作为推进改革的中心工作来抓。从形式逻辑看,这似乎是滴水不漏的推论。但是,这种论断是否真的滴水不漏呢?恐怕未必如此。评价问题真的是改革的瓶颈吗?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问题是评价问题吗?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心要放在评价改革上吗?其实,这些问题,大可讨论。

评价问题是否是课程与教学改革应突破的瓶颈,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环境中,或许的确存在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合理问题,因而需要在评价机制上有突破。但是,作为一种整体判断,这恐怕就没有太多说服力。这是因为,评价障碍论本身就是一个漏洞很多的论断,由此得出的推论自然也不准确。事实上,就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来说,我们认为主要矛盾不是评价机制滞后,而是中国教育发展状况难以满足人们强大的教育需求。也就是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进一步扩大基础教育规模,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提高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教育系统的诸多问题(如择校问题、升学竞争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问题,等等)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或明显得到缓解。如果我们的教育资源总量不变,整体质量不提升,那么,不管你使用什么学业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都不可能消解考试评价所承载的强烈社会功利追求。就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来说,大力发展教育是治本之策,而改进评价机制最多是治标之举。评价中心论把评价问题视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所在,认为这是根本问题,这就本末倒置了,也就难以使局面有实质性改善。最近十多年来,人们对“应试教育”①的批判还不多吗?相关的改革举措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工作,而“应试教育”依然故我呢?这是因为,离开教育发展来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病,只是治标不治本,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近年来,一些地方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学位供应量剧增②,这使得原来高中招生中严重的择校现象有所缓解,甚至还出现了学校求购优秀学生的现象;同样,由于高校多年的大规模扩招,在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出较低层次的高校求学生来上学的趋势。我们无意说这些现象一定是好现象,但就解决“应试教育”问题来说,这绝对是原来想象不到的局面,明显降低了升学竞争的压力。这些现象说明,只要教育发展了,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自然,原来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这样,在形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就会形成螺旋上升的互动关系,从而不断为教育改革提供基本动力。一些论者看不到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主线,而纠缠于局部的评价机制,把评价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这又怎能推动教育改革健康发展呢?因此,从教育改革战略说,评价中心论是一种战略性误判。

就具体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来说,评价中心论也是值得分析的。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内在地包含着教学评价改革,因而强调要抓好教学评价改革,是合情合理的。也就是说,课程与教学改革不能忽视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它是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至于在具体改革中应如何摆放评价改革的位置,则不好一概而论。不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模型,可能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很重视三种评价形式的作用,而在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模

式中,评价机制就不是改革研究的重点。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普适结论。我们想强调的是,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评价改革总体来说是一个第二位的问题,课程问题、教学问题才是首位的、基本的问题。课程改革要优先解决好课程问题,比如课程计划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教学改革要优先解决教学问题,如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落实、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师生关系的改善等。有效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才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老盯着教学评价问题,很容易转移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注意力,使课程与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其实,就任何一个领域来说,评价都很重要,但它终归不能取代那些基本工作。比如,就企业来说,质量监督、产品检验(评价)是很重要,但是,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应该是更基本的工作,它们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不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上下工夫,心里只是老琢磨产品检验问题,这家企业注定会倒闭。在教育领域,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教育的首位工作是育人,是文化传承,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工夫;至于怎样评价人(才),应该是第二位的事情,不要让评人淹没了育人。评价中心论的理论失误,正在于颠倒了育人和评人的关系,把评人的事情中心化,有意无意地把育人的事情边缘化,错误地抬高了评价的地位。因此,从一般理论上说,评价中心论是没有根据的。概括地说,评价中心论无论从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还是教育的一般关系来说,都是一种错误定向,它高估了教学评价的地位。要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发展,就要给教学评价改革合理定位,让它走下“神坛”,回归原位。只有使教学评价回归原位,它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与教学系统之中并有效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要重新定位改革的中心工作,大而言之,要大力解决教育发展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小而言之,要重点关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要始终突出教育改革以育人为本的战略方向,防止偏向评人为本的错误方向。

四、关于评价服务论的反思

评价服务论和评价中心论是相辅相成的命题。评价中心论规定的是教学评价改革的地位,而评价服务论规定的是教学评价改革的性质和方向。评价服务论强调的是,教学评价要服从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要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者而不是障碍。简单说,就是教学评价要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保持一致性,它要追随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步伐。比如,社会上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就是“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③有人明确主张:“应本着课改精神,紧扣培养目标,形成新的评价理念,以引导和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并应“进一步创新新课程下的高考选拔评价机制,整合高考评价机制和课程改革,使之更能适应和促进新课程的良性发展”。[1]在一些论者看来,评价为课程改革服务,是不言自明的真理。但是,这是否真有道理呢?仔细想来,还大有必要加以讨论。

一般来说,评价要为课改服务也说得通,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服务的含义。当前,关于评价要为课改服务的观点,强调的是本着课改精神改造评价,强调评价适应课改,简单地说,就是评价依附于课改。自然,这种理解也有一定道理。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着种种弊病,因而需要改造;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提出了众多评价问题,对新情况的确需要适应。但是,从总体来说,我们不赞同评价依附于课改的理解,这种把服务理解为保持一致、服从、听话的观点,是对服务这一概念的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不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评价和课程改革的关系。

我们体会,教学评价和课程改革之间,至少存在三重关系:服从、独立和监督的关系。首先,教学评价有一部分是服从于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一般内在地包含着教学评价改革的内容,属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组成部分的教学评价,理应本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精神,保持内在的一致性。例如,在苏联阿莫纳什维利创立的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中,取消分数、开展实质性评价等教学评价机制,就体现了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的基本精神和宗旨,即教育人道主义精神和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中小学流行的档案袋评价、质性评价等方法,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各种关于日常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也是基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去做的;等等。也就是说,当教学评价是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具体组成部分的时候,它要服从于整个改革的方向和价值追求,要促进改革顺利推进。

其次,教学评价有时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是平行的、独立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简单要求评价机制适应课程改革或教学改革的需要。例如,就国人最为关注的高考来说,它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就是相对平行的关系。高考是高等院校选拔新生的入学资格考试,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是一种社会选拔机制。自然,广义来说,它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即对学生学业成就和学术潜力的相对性评价,它对基础教育有着重大影响。高考以中学生为主要选拔对象,当然要考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推行新课程的形势下,高考的内容范围和程度要求需要有所调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高考是否要适应课改,要依附于课改呢?我们体会,这是不可能的。高考的基本指向是选拔甄别,而新课改的评价原则是反对选择甄别,二者如何能混为一谈呢?放弃了选拔甄别,高考就不是高考了;而赞同选择甄别,新课改又失去了自我。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各行其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强调评价的发展性,而高考则继续坚持选拔甄别的功能。那种把两种相对平行的评价机制整合在一起的设想,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用高考的选拔性原则来指导中小学的日常教学评价是荒谬的,用新课改的发展性原则来约束高考也是错误的。在此,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各自保持相对独立性,关注对方而不干预对方。

再者,教学评价有时还扮演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监督者、检验者的角色。任何改革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教学评价则是检验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不难发现一些说得天花乱坠的理念或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就原形毕露了,它们过不了教学评价关,因为它们没有取得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际效果。在这里,教学评价扮演了一种改革评判者的角色。作为一个检验者、监督者,教学评价无论如何不能唯课改马首是瞻,它必然保持公正性和独立性,以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价值原则为一般标准来对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具体评估。从这个角度说,教学评价就不是从属于课程和教学改革,而是高于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服务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忽视教学评价对课程改革的监督和检验作用。通过教学评价来公正监督和客观检验课程改革的效果,这或许是一些改革者所忌讳的事情,但是,如果抛开了改革者怀抱的自我优越感,那么,监督和检验恰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它将督促改革者自我反省,促进课程改革不断调整完善。当前,为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健康发展,我们强烈呼吁尽快建立起权威、公正、独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评价监督机制,通过外在的评价机制,引导、规范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现优胜劣汰,真正实现以评价促改革。

综上所述,评价服务论需要做一种更全面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评价都要适应课程与教学改革或依附于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评价既有从属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部分,又有相对独立的部分,还有监督、检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部分。对此,必须有所区分,合理设计各自的关系。特别重要的是,要积极发挥教学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监督和检验作用,把监督检验视为更高级的服务形式。

五、简单小结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学评价一直是众矢之的,而根本改革教学评价以促进改革顺利推进的论调,已经成为一种大众的流行观点。这种流行观点集中表现为评价障碍论、评价中心论和评价服务论三个方面。我们认为,教学评价改革的确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那种把一切过错推到评价机制上,一切指望评价机制变革的思想,是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发展问题而不是评价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应以基本的课程与教学问题为中心。要辩证地理解教学评价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服务的含义,服务不单指评价要体现改革精神,而且也应对改革进行客观监督和检验。简言之,只有让教学评价回归原位,发挥其全面功能,对各种教学评价区别对待,教学评价和课程改革之间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也才会出现真正的教学评价促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局面。

*项目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哲学的研究”(编号JYY0402)。

①“应试教育”的提法曾经十分流行,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赞同此提法,但为行文方便,再次暂且采纳之。

②主要是示范高中快速发展,扩大招生。教育界多把这种现象称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不过,这些新增学位是否为优质教育资源,尚待更严格的论证。

③关于“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的论题,《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5期发表了质疑的论文,而第8期刊载了支持的文章。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讨论,并存在不同见解。

参考文献

[1]谢彦波.评价改革:课改务必正视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3-09-04.

[2]梁杰.教育评价如何改革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4-10-18.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4

论文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力学》是中职校工程施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学习后继职业技术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环节、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中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笔者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中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中职教育文件,中职教育教学论文,中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校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工程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中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优化教学内容

《工程力学》课程是中职校工程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整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知识点多,难度大,并且中职教育要求减少理论课时,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暂时用不上的知识点不在课堂上讲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学方式去拓展视野;对于难懂的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而弱化理论推导;对于在教材中整合不当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不能完全受课时的限制。比如平衡条件、内力,是强度计算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计算结构简图,表现形式又不相同,初学时很容易迷惑。因此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课时。总之,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少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很容易疲劳,养成依赖性,思维懒惰、僵化。而中职教育不仅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启发、引导、讨论、自我发现下掌握知识。

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5抓好课程考核环节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表现、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等,分别占有一定的权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让学生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发现问题,为继续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题型丰富多样,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6加强师生交流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身授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安排授课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力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中职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丁晓玲等.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学术论文集,2006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52-02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综合发展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带动了以其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医药、食品、农牧、化工、环保、能源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形成息息相关。为适应时展的需要,基因工程课程被列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其课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因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基因工程课程必须适应当今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何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充分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关键。鉴于此,我们结合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期使人才的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一、精选教学内容,优化知识体系

基因工程课程面向大学三年级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具备了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基础,积累了较全面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设立的基因工程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旨在利用系统的、综合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科研态度,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目前,基因工程理论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新的培养方案基因工程课程的授课学时从54学时压缩至32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减少授课内容间的重复就显得尤为关键。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蓝本但不是全部,教材编写中为了知识体系的完整,不同教材知识内容之间难免会有重叠交叉。在教学中,选择合适教材的同时,合理取舍和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知识紧密衔接而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提问式教学。在课程讲授时,随机提问上节课所讲知识要点和要求预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新内容预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带着问题来听,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归纳与总结能力。

2.启发式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基因工程教学中,将每一个重要技术的研究思路和实验引入课堂,例如科学家利用从嗜热菌中分离的taqDna聚合酶实现了Dna体外扩增的自动化;发光水母中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中荧光素酶基因的发现和应用等等,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研讨式教学。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讲解后,让学生4人为1个小组,就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及其应用、以及动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课后查阅最新文献资料,以ppt的形式完成作业,并走上讲台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使学生在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受到实际锻炼。

三、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知识面

基因工程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快,很多技术原理抽象、较难理解,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结合起来,生动、直观、系统地展示教学内容。对于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如pCR基本原理、Southern杂交、western杂交等,学生很难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动画,将抽象的原理进行动态展示,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基因工程网络课程和基因工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通过课件和教学资料上传,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提问,教师也可以网上布置作业,与学生在线交流、答疑,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以科研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发展和提高的依托。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基因工程课程讲授中,必须将书本中的理论同科研工作联系起来,除了引入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尽量接受基因工程相关的新观念、新动态,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概况;同时在相关技术应用中介绍本课题组及学校其他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及最新成果,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基因工程常用实验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了解该技术在科研实践中的应用,借此激发学生科研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五、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推进素质教育

考核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教育质量、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检查。本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往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考试前把所有的ppt打印出来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为了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病,我们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进行了改革。基因工程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包括平时作业、随堂提问、课件制作和口头报告以及小组讨论。期末试卷成绩占70%。在期末试卷设计上,减少客观命题的比重,增加主观命题的份量,同时增加设计分析综合题型,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新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素质。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修正改革方案,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范桂枝,李晓灿,詹亚光.“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6,(6):55-56.

[2]陈英,黄敏仁.“基因工程”教学改革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5,22(5):48-50.

[3]马利兵,王凤梅.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1,(213):100-101.

[4]曾瑾,吴小玲.以科研促进基因工程的教学[J].生物学杂志,2009,26,(3):93-94.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6

【关键词】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56-02

工程流体力学主要研究的是流体静止和运动的力学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的学科,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热能利用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在理工科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因此,新形势下积极思考和探索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方法对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流体力学“教与学”问题调研

通过对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研,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探讨。

1.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内容,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尤其对学生掌握经典力学和高等数学的要求较高。此外,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本身研究对象是流体,研究对象不具有固定的形状、研究理论比较抽象、经验公式繁多且推导过程复杂不易理解。以上特点导致了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

2.学生“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二年级的本科学生属于“90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具有这一代孩子的共同特点,即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很强、不太考虑别人,普遍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1)习惯了小学、中学时代的被动式学习方式,即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课堂不讲的就不学不看,缺乏一种积极的、自发的主动学习意识,不会自学,这一点是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方面;(2)大学学习环境相对于中学来说自由了很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占多数,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的自制力不强,玩、逃课的现象严重;(3)课前不能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对于大学课堂授课知识量大的特点,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容易造成听不懂、学不会的结果;(4)课下不认真复习当天学习内容,作业普遍存在抄袭现象。

3.教师“教”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大形势的影响下,教学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具有很大影响。教师不能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师上课自己沉浸于“讲”课的过程中,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不顾及学生“听”课的感受,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

这种教学方式造成的更大危害是逐渐使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与教师交流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2)教学内容老旧,讲课内容局限于教材本身,没有或很少对课本知识进行扩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举例说明,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习本门课程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疑问。(3)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板书很少,或者几乎就摒弃了板书。此外,课件的制作质量不高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方面。

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教材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材的选取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和要求、学生的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所以,选取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上重点应侧重于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公式的运用,力图做到概念准确、通俗易懂、内容均衡、学以致用。此外,任课教师根据科学的发展能够及时更新和补充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和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思考的兴趣。

2.兴趣是重要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则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视频、动画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流体力学现象。如高尔夫球运动中,球体表面设计如此多的凹坑是为了起到什么作用;从汽车的发展历史看,车辆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其外形设计依据是什么;飞机的机翼能够产生升力托起沉重的机身,原理是什么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流动现象的感性认识。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或者感受到的现象的直观展示,学生可以知道本课程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带着疑问和兴趣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相应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3.“教”的改革实践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资助项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技能。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中,一直将《水污染控制工程》列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毫无疑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是否合理,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如何,对环境工程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专业,专业积淀较薄,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起步较晚。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与实践,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①课程理论教学:污水的物理处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活性污泥法理论与设计、生物膜法基本理论与设计计算、稳定塘污水的土地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城市污水回用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等。②课程实验:混凝沉淀实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实验。③课程设计: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束后,课程设计用两周时间进行,具体内容为根据不同企业排放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等诸多参数,要求学生确定废水处理的工艺,进而进行物化处理或生物处理某单元的设计与计算。这其中包括单元构筑物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以上环节旨在使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过程分析及典型废水处理的工艺单元设计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水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科研及技术管理打下必要的基础。

要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合格人才,从目前的教学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够彻底,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的"改良",未能对其实施"大手术"。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智力的培养而轻视能力、情感的培养。

2.教学内容:各类教材大同小异,没能超出既定模式,无法体现我校的特色。

3.教学手段:仅仅是用课件代替以前的教案,用一块白幕代替了一块黑板,没有从根本上改进教学手段。

4.教学模式:目前仍保持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曾尝试进行改革,但形式的多样化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

5.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例如现有的实验设备台套少,种类不多,仅具备完成最基本几个验证实验。课程设计仅停留在理论计算上,缺乏实际应用性。

二、明确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内容多,学科综合性强,涵盖物理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既有理论性很强的生化反应动力学,以及物理化学吸收、吸附、净化动力学内容,又有工程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各类处理装置结构、特点与技术。因此,教学要求高,有待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内容和领域很多,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认真做好课程教学规划工作。

我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组在充分分析本课程特点和学科地位的基础上,制定本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的目标。

1.能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掌握污水物理处理的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3.掌握污水生物厌氧、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对污水处理工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进行各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的能力;

5.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优选和设计计算,同时编制工程设计文件和绘制CaD图。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是教师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学生能否开发智力,是否培养了主动学习能力等等问题往往被忽略了。教改过程中,课程组将"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启发式"教学注重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不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下研究如何教,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接受知识、消化和理解知识。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达成默契,共同发展。

培养和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要着重向学生强调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提醒他们水污染控制工程就存在于现代社会每个人(包括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并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低有直接的影响,如此可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习兴趣。

(2)在课程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工程现场参观、现场图纸讲解,迅速缩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距离;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度和个人兴趣,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搜索和查阅有关技术信息和工程资料,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就教材外的相关知识进行相互探讨,及时肯定他们就技术问题提出的积极想法,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3)在考核学习效果时,在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水平的同时,应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置一部分开放型作业和考试试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可行的工程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多种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思路。

总之,教师应将先进的"双向互动"的教育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将现有的"全程教导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全程引导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逐步的提高。

2.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我专业现用的《水污染控制工程》教材为1989年出版的,适用120学时左右。目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该课程学时数下调,如我校已调整为64学时,尽管水污染控制工程统编教材的基本内容尚能满足教学要求,但该教材存在着明显缺陷:

(1)内容庞杂、教材体系不尽合理;

(2)理论阐述过多,而工程设计和实践应用方面内容介绍不够。教材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及管理能力上存在欠缺;

(3)本教材未能也不可能反映新的国内外研究、开发的水污染控制新技术、新成果。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凋整:根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安排删去与本专业其他课程重复的"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和"污水的物理处理"两章中部分节次;压缩"污水生物处理"和"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内容;将"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的设计"、"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内容作为主讲内容,增讲"新技术专题讲座",突出反映国内外污水处理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教学体系上将按照污染物的处理流程--控制技术为主线。克服现有教材体系繁、杂、全等编排上的欠缺,使课程内容在体系上更为合理,结构上更紧密。

3.重视实验教学。教学中将实验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为满足基本实验教学需要,将主要实验单独列出一门实践性课程,在两周内完成。例如,"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设计为综合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几项污泥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故提前两周让学生自己到污水处理厂采集活性污泥样本,在实验室亲手培养污泥和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掌握污泥的生长过程,提前直观"亲近"和了解活性污泥。在实验课程设计安排中首先完成计划开出必开实验项目,再逐步开设选开实验项目,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并提高实验水平。由于新建专业实验室底子薄,基础弱,待逐步完善。目前已完成第一步计划建设,开设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力争开出更多,更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

4.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重要环节。水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加强学生的工程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教学中,采用资料分析、案例讲解、观看DV教学录像及构筑物和机械设备图片,把工程计算、图纸、构筑物、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工程流程和工艺参数、认真进行设计计算、按标准规范绘制图纸、使用标准化环保设备等,给学生灌输行业标准规范、工艺技术实用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工程理念,提升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本学术梯队的科研成果、设计的优质工程以及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中,同时布置大作业,并在教学过程后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讲学模式,实行讲授-参观-实践这一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同步大作业计算,思考、消化并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以前课程设计内容简单,联系实际不紧密,假题假作现象。

5.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目前重理论轻能力的教育体制下,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期末考试突击上,不利于主动学习和对学习全过程的积极参与,难于体现教改的精神。对此,我们在学生成绩考核中强化了平时各个教学环节,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的措施(平时测验占10%,作业和实践环节占20%,小组讨论和课堂回答问题占10%,期末考试60%),激励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积极组织人力进行试题库建设,严格执行教考分离;考试方式上推行半开卷模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重在理解和应用。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为公正,全面,真实地检验教学双方的情况,试卷命题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并兼顾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知识归纳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步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阶段。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望而难攀的工作,关键要找准突破口。我们还将不断地吸取国内外的同行的教学经验与成果,从教学中的各个细小环节人手,不断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志峰.互动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61):88-91,

[2]王丽萍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1999,(3):91-92.

[3]李济吾.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C].湖南:长沙,2006.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8

abstract:with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moderncitymanagementandconstructionmoreandmorefocusongardenafforestationenvironmentconstruction,andthemoderncityconstructionischaracterizedbyecologicalcityandgardencity.tobuildgardencity,ecologycity,wehavetorelyonperfectingtheplanninganddesignofthereasonableconstructiononthebasisofgooddesign,whichrequiresthatthebotanicalgardenconstructionpersonnelshoulehavetheknowledge,abilityandquality.

关键词:园林,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Keywords:Garden,theoryandpractice,teachingreform

就园林工程课程而言,其具有实际应用性很强的特点。但是,目前园林施工人员的水平不一,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参与工程施工项目时,往往手足无措,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在工程施工仪器的使用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情况降低了园林专业的信誉度,影响了后续学生的就业。

为了更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园林工程课程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园林工程课程自身的特点,笔者对园林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全面的、必要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园林工程课程的主要特点

园林工程是以工程为基础且运用于风景园林建设的专业课程,是园林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之一,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将园林艺术和市政工程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园林工程构筑物既能发挥自身的功能,又与园林环境相协调。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既掌握园林工程的基本理论,又具备工程施工的基本技能。

二、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学时安排的不足

教学大纲规定,园林工程课程的课时为7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2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种植工程、园林供电设计、园林机械等章节。

园林工程课程学时的安排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过大,实验、实践的课时很少。这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来说,会导致学生偏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应用。由于实践的课时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对有些章节的实习内容进行了舍弃。而这些章节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堂学习不如现场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就业市场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方面

(1)注入式教学

在园林工程的理论教学中,常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一味的讲解、灌输,而没有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听、记、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

(2)板书式教学

园林工程的理论教学大多还是采取“黑板+板书”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来理解相关的理论。这导致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2.实践教学方面

园林工程课程的一些实验内容较为陈旧,往往是几届学生始终在做同一个实验内容。同时,实训基地较少,与有关的施工企业几乎没有联系。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使学生没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的机会;产、学、研缺乏紧密的结合,也使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适应时展和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增强园林专业学生的竞争力,都使园林工程课程改革成为必然。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改革

1.课程教学内容的增减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内容的各章节之间相对独立,联系较小。因此,教师应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规定出基础理论学习(即课堂讲授)的章节和实践学习的章节;同时,根据园林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必学的章节,以帮助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例如,笔者删减了园林供电设计和园林机械这2章的理论教学内容,而将其放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纸绘制与识别等章节的内容;同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对种植工程章节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2.立足于本地区调整各章节具体的授课内容

学生来源及毕业去向的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园林专业学生的来源基本上是东北地区,而且到这一地区之外就业的学生很少。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对有关章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调整。例如,在水景和道路章节,教师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着重讲述了北方严寒地区水池、小溪、道路结构的特殊性。这种有侧重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3.补充教材内容

根据各章节的具体情况,笔者采取为学生提供复印资料的方式,把有些教材没有涉及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内容补充进了教材。例如,广场的铺装形式、广场的结构、严寒地区水池等水景工程的结构等内容,都采用这种形式纳入了教材。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性知识。

(二)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减少了课堂板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授课的信息量,很适合于园林工程的课堂教学。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实地拍摄的实景施工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园林工程;同时还加入了录像,如在讲授种植工程时播放大树移植的现场施工录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兴趣。同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笔者并不全盘否定板书教学,而是充分发挥二者的教学长处,使二者互相补充,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重点设问的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通过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学习,笔者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实验实习教学的改革

1.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园林工程的实验教学按照各章节的特点,配备不同特点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土方工程一章,设置了绘制山水园、土方量计算等实验;在园林给排水一章,设置了山水园中地形、道路的排水等实验;在施工图纸绘制与识别一章,结合施工案例,设置了施工图绘制的实验;在学完所有章节之后,设置了山水园模型制作的实验等。这些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配合,不仅加强了学生绘制、识别图纸的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制作模型等新技能。实验教学的改革改变了原来实验内容陈旧、与理论教学联系不紧密、实际应用性不强等不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实习的改革

园林工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开展实习实践。以往的课程实习安排在全部课程教学内容讲授结束之后,时间为1周,内容也只是到建成的园林中看一看、量一量。这对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施工能力,使之及早接触施工现场,以便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和岗位要求,笔者在实习方式、时间、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弹性”实习机制。教师联系有关施工单位和企业,针对园林施工的季节性与课程进度不吻合的特点,采用集中实习和阶段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必要时还要求学生亲自参与施工。

阶段实习是在课程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有关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灵活调整实习时间、次数以及每次实习的人数。同样,集中实习的时间和内容也是可以调整的。“弹性”实习机制打破了实习时间必须固定的限制,使实习具有灵活性、更能把握施工的季节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工程进度监理;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工程进度监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工程进度监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对于教师的实践水平也有着非常高得要求,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育从业者实践能力的缺乏。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人才需求量的激增促使了土木工程专业规模的迅速扩张,许多具有较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进入了高职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由于在高等学院受过良好的理论基础教育,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优势,但是问题也正在于此。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工程进度监理》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仍以原本科院校的同专业教材为主,虽有相应的更改,但是仍旧是以单纯理论知识为主要体系,在实践性方面仍是有所欠缺。此外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虽然安排了一些校内的实践学习,也有参观典型工程现场等实地学习活动,但是大多是走马观花,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起到切实有效的培养作用。

二、、《工程进度监理》课程改革案例实施

1、项目教学的实施

实施项目教学,首先要确定班级规模,因为其影响到教师的课堂管理,也影响到教学效果,更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效果。针对于项目教学的执行和实施效果来看,较小的班级规模倾向于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的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这也有利于学生分组,有利于项目教学的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目引导教学法,针对班级人数进行合理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针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监理进度控制实施细则,该工程的图纸、各类技术文件和资料都已经发放到各学习小组手中,学生将以监理员的身份,融入模拟的工程环境中,展开该单元项目的训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收集信息一制订工作计划一决定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价共六个步骤展开教学实施,最终形成一份具有可行性的监理工作文件―――进度控制实施细则报告,达到了训练基本监理岗位技能的目的,为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理论实践相结合,并突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在采用项目教学法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给出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实训的形式要求学生自己进行相关知识的训练。例如给出一个实际的桥梁工程设计说明和图纸,要求学生自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利用网络图进行进度计划描述,计算各类参数,并进行相关优化,以其达到预期要求。不仅锻炼了学生实际的动手、动脑能力,并于工程实际接轨,为学生今后走向施工岗位打下基础。

3、工程实践体验

在课程主干内容学习完成后,任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施工现场进行体验。主要由监理项目部的工程师们分头带同学们到不同的施工平面进行现场学习体验,让学生知晓监理工作者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在做什么,怎么做。从看图纸、材料见证取样、旁站、验收等环节都给同学们带来了实境感受,对监理行业及监理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工地体验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

4、考核方式改革

根据学情分析,结合高职特点,课程考核也从试卷考试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综合性考核方式,分别由日常课堂表现、实践体验报告、技能竞赛成绩、项目任务练习和结业考试组成,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业情况,综合评价学习效果,给出成绩。

5、了解企业需求、改进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了解市场人才的需求现状不难发现:与建筑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少之又少。为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时可以将施工图的识读当做切入点,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顺序,把建筑工程细分成各个分项工程,把分项工程作为主线进行项目教学;除此以外,还可以把教学项目进一步划分成多个教学模块,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把教育、学习、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还能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6、教材内容体系方面的改革

首先对于传统施工工艺方面要进行增加实践内容的改革。由于传统施工工艺在实践领域和教学领域都非常的成熟,也是目前《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但是对于这些传统工艺的讲述大多以理论为主,学生都是在课堂上完成这些成熟工艺的学习,对于现场的实际操作在学生脑海中印象根本不深。因此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分量,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己动手完成例如测量、放线等各项施工技术的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教材内容,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

其次在新工艺的学习上教师要结合适当的实践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理解新工艺的诞生过程和操作原理。教材内容中对于新工艺的讲述往往是一笔带过,学生根本不能对于新工艺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而新工艺的应用毕竟不如传统工艺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并不是很多,实地参观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诸如观看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可以为学生播放实际项目的相关视频,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新工艺的理论操作视频,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整体施工技术和组织进行重点培养。教材内容中对于各项施工技术和组织都是分章节进行,学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控制流程,这对于学生未来就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方面教师可以以一个已完工程或者在建工程为例,将整个工程的流程组织、工序衔接、技术标准、检查验收等等的环节综合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脑海中形成一个单位工程的概念,而不是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和组织。并根据实际所举的工程案例,深度剖析各个工序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的角度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并将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报批等组织性的内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的角度去掌握整个工程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工程管理和组织提供宝贵的经验。

结束语

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应继续创新性的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知识体系进一步理清,缩短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操作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体现建设工程监理课程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艳,黄艳华,季峰.探讨高职通信工程监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信息通信,2014,01:183-184.

[2]郝攀,刘芳.高职院校公路监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职业时空,2014,05:48-49+53.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篇10

【关键词】Java语言;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一、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Java语言程序设计》及其相关课程,由于它们具有抽象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教师一直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该门编程语言并综合运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教改方法

(1)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兴趣予以指引,例如学生大部分偏爱游戏,那么可以从简单的某个游戏项目着手,进行分析讲解,并程序设计,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论是从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一般情况下,可以选取具有项目驱动为教学目的的教材,该类教材具有较明确的实例讲解,编程设计由易至难,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编程兴趣。(3)项目教学的方法。项目教学法是目前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个项目学生可以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真正要想实现项目教学,还需根据以下条件予以完成。第一,案例分析。一般项目都来源于实际,如果项目的选取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项目过难,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自信,因此项目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系统详细的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出知识点,并根据软件工程的设计原则,研究所给定的条件,分析最后应达到的目标,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选择解题的方法,完成实际问题,然后根据要求设计算法并编写程序。第二,小组分配。由于项目驱动教学是以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设计开发,因此需要根据学生人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第三,项目整合及评估。项目教学侧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对项目相关部分设计完成后,需要将项目进行整合,以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4)机房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动手能力。根据Java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院采取机房授课的形式,这种形式提供了集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为多元化学习提供了较好的环境。课堂上,每个学生一台机器,教师将理论与实践实例相结合进行授课,学生在课堂上针对知识点进行程序设计,集中力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5)考核方式的改革。在Java程序设计中,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项目的开发,其设计过程及设计结果也应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因此平时成绩应该占用总成绩的一部分相关比例。《Java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在考核方法上进行改革,我院采取334的考核方法,30%的平时成绩,30%的上机考试成绩,40%的笔试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回答问题、作业情况,以及学生每次实验完成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期末考试中,笔试及上机各占一定的比例。笔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序,上机考试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对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这种方式的考核,能够使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6)实训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系统学习完Java语言课程之后,会专门为学生设置3周的项目实训时间,在这3周时间内,项目实训以项目案例为驱动,可以事先设计项目,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寻项目。根据项目的设置,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整个程序的设计。Java语言的课程实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编程强化能力为主,因此对学生的代码编写要加以规范,并根据软件工程设计模式编写文档,为以后的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法教学过程中,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方面也较以前有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