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54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1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影响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34-01

自我概念是心理学专业相关学者研究的课题,自我概念通过人对于外部环境的一些互动产生一个自我的意识体会,自我概念具有多维性。高校大学生虽然身体条件已经处于一个成熟的阶段,但心理层面还不够成熟。所以,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还应该关注当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让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当代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形成。相关实践理论资料的研究显示,健美操是一项有助于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素质,提升内脏器官机能,还能够促进身体柔韧性、力量以及灵敏度等情况,对于提升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根据大学生身体情况,采用教学实验以及心理测量的方式,通过八周的健美操教学实验,探究对高校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希望可以用健美操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教学实验法

本次实验探究活动共抽取61名大学生,男生占25人,女生占36人,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把参与实验的61名同学分成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控制组,甲乙两组的人数分别为28人和33人,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每个星期进行两次,每次的时间为90分钟。实验组进行健美操教学活动,控制组进行传统的体育篮球教学,每度基本不变。

(二)心理测量法

本次实验依照身体自我概念量表为测量依据,这个理论工具不仅包括身体能力概念,还包括身体外观概念。把身体自我概念划分为6个维度,不仅有力量、弹性、耐力,还有柔软度、外表以及肥胖元素。探究活动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过程。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在前测以及后测的过程中,都分别对实验组以及控制组的同学进行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相关测试,测试完毕之后把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以及同组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得分高低与学生对身体自我概念了解的程度有着正比例的关系。这次测量共分为6点,计分的数值越大说明对身体自我概念状态越良好。测量表通过问题问答的形式,反向计分计算结果。再通过实验教学的同质性比较,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同学通过八周的健美操练习之后,在弹力、力量、耐力三个方面跟实验前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外表、柔软度以及总体身体自我方面的差异表现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对比,控制组接受传统体育篮球训练的同学的测量对比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通过8周的健美操训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健美操运动的美感让大学生感受到身体的美,大学生通过感知这种人体美,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健美操锻炼之后,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了一定的提升。无论是身体力量以及身体柔韧性都有了提升,身体协调性明显,自身的气质以及审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型的学生来说,健美操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健美操作为一个体育与美感结合的体育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与能量,对于肥胖学生的身体外形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变,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审美的情趣。

三、总结

健美操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柔软度、身体协调性以及耐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育活动。因此,在当前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入健美操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避免单一教学,将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魁,耿海燕,闫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68-70.

[2]刘志红,王淑英.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4:534-536.

[3]王淑英,范红哲,刘志红.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4:531-533.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2

【关键词】中学物理概念重要性教学模式

1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教学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础技能的训练,实践和经验表明,要实现“双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概念教学。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

1.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从物理学的内容看,它的完整体系可以认为是有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反映物质运动形式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物理概念;②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及物理规律;③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建立起的和得到的必要的结论。”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理基本概念是人类对物理世界长期探索得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这些基本概念,人们找到了支配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和测量方法体系,筑起了物理学理论大厦。例如:整个力学是由力、加速度、质量、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运动学是由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及其联系组成的;电磁学是由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一系列概念组成的。可以这么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

1.2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物理学相对抽象且复杂,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枯燥难学。其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物理教学的入门――物理概念教学中把握不好,对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重视对物理概念文字、习题的讲解:而学生死记硬背定义、结论,导致概念不清,在今后物理规律、理论学习中无法理解,感到越学越吃力。物理概念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有的贯穿于整个物理学,能否真正的理解,将直接影响整个物理学或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关键,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今后理论学习打好基础。

2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

2.1传统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我国传统基础物理概念教学从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注重推理、演绎能力的培养。这在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得到了证明。但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挥之不去,导致中学教育追求升学率,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重在灌输解题技巧,采用“题海战术”,用大部分时间进行学生应试训练;学生死记硬背定义,遇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缺乏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概念教学上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强调的是讲解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至于对概念的来龙去脉,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则是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严重地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在教育实习中,我就了解到一部分学生这样说,我们不知道如何得来物理概念,这些概念用来干什么,我们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还是不懂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这就形成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加强教师如何“教”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学生如何“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中,该以怎样的方式形成物理概念,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针对以上物理概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改革高考制度。而考试改革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待全社会长时期的努力。当前我们首先应该改进“注入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要求来减少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不能指望用一种教学模式包打天下。近年国外丰富的教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的新成果陆续被介绍到我国,使得教育领域方面可以从新的角度依据新理论为指导,这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客观上需要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发挥各自长处,使中学物理教师有选择教学模式的广阔余地,更好到促进我国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2.2现代启发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针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教”与“学”相脱离的现象,可以通过促进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来改进教学模式。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物理概念教学可采用“现代启发式”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两千多年前孔子以教师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只强调教师的作用。“现代启发式”是符合教学规律及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具有创造性及适用性。“启发式教学,就其指导思想来说,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好,同时强调教师的作用,从实际出发,要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的思考,亲自动手、动脑,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即使是教师讲解,也要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的讲,就是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热爱科学、勇于攀登高峰、克服困难的意志,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启发学生掌握方法,认识本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物理教学不是把学生“推”进来“拉”进来,而是把学生“引”进来。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猎取”。教师指导学生,使学生达到欲求其解即孔子的“喷悱’’状态从而向更深层次启发他们,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巩固应用加深理解概念。物理概念教学总是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是教师的活动,“学”是学生的活动。“教”是“学”的一种手段,“学”是“教”的目的。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3冲突一获得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中学物理教育中,学生开始接受严密自然科学教育,开始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中学生普遍存在“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如中学生从生活经验得到:物体运动是因为受力,力越大,运动越快;石头比羽毛下落快,所以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等等。类似这样的情景清晰的留在学生脑海里,成为学生头脑中早期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成份,如果没有适当的科学的物理教育,将根深蒂固,如此形成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顽固性特征。可以看出,几乎每一重要的物理概念,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前科学概念”,而“前科学概念”绝大部分是片面的、主观的、表面的,是非科学的概念。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科学的物理概念必须置换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注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机械的接受物理概念,无法彻底的排除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必然是低效率的,必须要找出排除“前科学概念”的突破口,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概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由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以“冲突”为核心,以“诱”生“惑”,实验,抽象,练习相结合最终获得概念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

2.4探究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需要调查;需要核查;需要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科学探究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投入到针对现象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中,要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探究过程构成了科学教育重要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科学物理概念。

探究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是指在探究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求科学概念或规律为出发点,以探究活动为中心,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精神及态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模式分析等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探究课题也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一方面必须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另一方面,这种问题情境最终必然是可以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理智探险的愉快,提高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3结语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任务,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物理教学应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这是物理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根据我国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实际,对概念形成过程、不同特点的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较大程度的结合教与学的联系,实施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当然理论的研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未来的物理概念教学要顺利开展并富有成效,物理概念教学要求具有灵活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2来自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吴波.基础物理中的物理

概念教学研究(D).江西师大,2004.03.19

3乔际平.学科教育学大系一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3

摘要:“经验”是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中的基石,其始终贯穿于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中。杜威通过对传统的经验概念的改造,赋予了经验新的含义,进而消除了传统哲学中经验与理性的对立。

关键词:经验;杜威;教育哲学思想

一、杜威经验概念的理论基础――康德的经验概念

在康德之前,理性主义学派和经验主义学派的哲学方法,只是空洞的概念和盲目的知觉。康德对于经验和理性有自己的看法:“知性无直观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由此可以看出,康德认为经验派与理性派二者都是片面的,知性和感性、知性与直观缺一不可。康德称他自己的哲学是先验的观念论,他通过对知性的纯粹概念进行分析来演绎先验,通过被公认为正确的形式逻辑中引出他的范畴,进而建立一个范畴体系,使其成为自然科学的形成上学基础。先验自我意识的统觉是康德的关于先验的演绎达到的一个最高点。人类的知识得以统一的基础是统觉的综合统一。

杜威在对康德的先验逻辑的演绎的研究中,发现了经验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可能。在先验的哲学方法中,经验是直观感性的,并且由经验获得的直观感性的材料之间缺少普遍必须的联系,这样由经验获得的直观感性的东西是不能成为知识的,经验不能成为构成知识的基础。但是在康德的关于先验逻辑的演绎中,经验成为知识的对象,包含着先天的知性范畴,使经验由原来被动消极地概念转变为积极地具有极大活力的概念。因此,康德的关于先验逻辑的演绎对杜威的哲学方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转折点,他教育哲学中经验的概念即是从此得来。

二、杜威对“经验”的重构

(一)“经验”概念重构的基础――对传统哲学二元论的批判

在西方哲学史中,一直存在着理性与经验之争,推其根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到了近代,在教育哲学中渴望消除二元对立、使理性与经验一统的开创人是康德。康德试图调和理性与经验的对立,他认为经验只是提供了形成知识的材料,但经验本身却不能等同于知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经验与理性二者缺一不可。

现代,理性与经验之争仍然存在,杜威也加入其中,他在《经验与自然》中,描述了他对理性与经验之争的理解:“某些思想家……认为经验不仅是从外面偶然附加在自然身上的不相干的东西,而且它是把自然界从我们眼前遮蔽起来的一个帐幕,除非人能通过某种途径来‘超越’这个帐幕。因此,某种非自然的东西,某种超经验的东西,用理性或直觉的方式就被介绍进来了。……按照另一种学派的看法,……他们把经验视为完全是物质的和机械的,他们要依据自然主义来建成一个关于经验的理论,因而也就贬低和否认了经验所特有的高贵而理想的价值”。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论”的典型表征是通过“经验”与“自然”这两个概念的对立表现出来,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基于对前人成果的合理继承和超越,杜威重建了“经验”概念,而他对传统哲学中二元分裂假设的反思和批判,则集中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二)杜威对传统“经验”概念的重建

1.“经验”广度的拓展

杜威对“经验”概念的改造并不局限于对于所认识的事物,它包括了“生活”与“历史”的历程。“生活是一种机能,一种包罗万象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机体与环境都包括在内。……历史的范围是众所周知的:它是所做的事迹、所经历的悲剧;而且它也是不可避免地跟随着来的人类的注解、记录和解释。”这就消除了传统哲学中“经验”与“自然”的人为对立,从而奠定了杜威以生命活动历程作为他哲学思想的基础,因此传统经验概念的广度得以拓展。

2.“经验”深度的拓展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中,经验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经验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屏障”转变成为人深入自然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杜威通过重建经验的方法,即通过提出“经验方法”对经验的概念进行了深度的延伸,对“经验”概念进行了深度的拓展,恢复经验与自然之间的交互性与连续性,并使经验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彼此维系的这样一种关系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态驻足于日常生活或日常经验之中,从而实现哲学的转化与重建。“现在经验法是能够公正地对待‘经验’这个兼收并蓄的统一体的惟一方法。只有它才把这个统一的整体当做是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其他的方法是从反省的结果开始的,而反省却业已把所经验的对象和能经验的活动与状态分裂为二。”杜威通过提出经验方法,表达出了经验方法在哲学研究的重要性,即只有经验法才能把经验这个统一体当做哲学思想的出发点。

三、杜威教育思想中“经验”的体现

通过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杜威拓宽了经验概念的广度与深度,并且强调了在经验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经验的原则,并从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出发,就教育本质问题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一)教育即生活

杜威把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经验,即“我们亲身参与的,不是通过有代表性的媒介物的介入而获得的”;另一种是间接的经验,即“由工具获得的经验”。并且认为,“个人直接经验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代表不在目前的、遥远的媒介物的介入,我们的经验几乎将停留在野蛮人的经验的水平上。”

杜威将教育也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的教育,即直接经验的学习,儿童通过参与成份所作的事去学习而获得的知识;一种为间接的教育,即正式教育,儿童通过在正规学校里学习前人的知识。杜威认为,间接的教育是自然的教育,但是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没有正式的教育,那么社会的全部资源和成就就不可能完整地被传递下去。同时由于儿童在正式教育的训练后掌握了书籍和知识的符号,也就开辟了一条获得更多知识与经验的道路。在儿童学习前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之间,杜威想找到一种“保持恰当平衡的方法”,即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找到平衡。

(二)教育即生长

对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生活,杜威这样回答:“教育即生活”,“生活就是生长”。所以,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要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不断的生长,即是生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即生活”与“教育即生长”含义相同。

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说:“如果用主动分词生长着来理解生长,那么教育过程即是生长过程。”

杜威关于“经验”有两个重要的原则――连续性原则与交互性原则,而在杜威关于生长的涵义的定义中,生长也具有“经验”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生长,或者发展着的生长,不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这是连续性原则的一个例证。”因此,关于生长杜威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生长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并且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持续不断的,是适应于各种不同情境而进行的不同生长方式。

杜威认为,教育即是促进儿童本质生长的过程。他认为:“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儿童自己的本能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即创造不断生长的愿望,并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他说:“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他自身之外没有目的。所谓生长,就是朝着后来结果的行动的累积运动。”杜威认为生活的特征就是生长,所以教育即生长;生活是一个历程,所以教育也是一个历程。因此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教育贯穿于儿童生长的整个过程,并不因为儿童成年以后而停止,而且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杜威认为,生长就是向着一个后来的结果,逐渐向前发展的运动,这种发展,不仅是过去经验持续增加的产物,而且也是现在经验持续增长的方法;而教育作为一种过程,就是要保证继续生长,并不断地改造经验,进而重新组织经验。因此他提出了“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组或改造。”

杜威认为机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经验,即经验的改造就是这种交互作用的改造,同时也是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改造与优化。这种理论应用到教育上,经验的改造就是对儿童的身体与心灵的改造,即对既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并在已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经验;经验的改造还包括对环境的改造,是机体在经验过程中的主动性的体现,如果经验概念中缺少这一部分,经验的概念则会残缺,而经验的改造则会变成被动、消极的过程而不是主动的过程。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意味着不但要让经验的意义增加,而且要让指挥后来经验的能力增加。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在教育中应用,即发现真正存在于经验内的过去的成就和现在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而教育与经验的关系,表现为:经验作为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工具,经验总是为着发现问题,永远为着解决当前的问题;而教育为着经验,将过去的经验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中,教育就是为着经验而不断丰富。教育是个人经验的生长,教育是指导不断生长经验的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应该是一个永远现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也是一个永远进行着的改造的过程。

四、结语

杜威把经验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找到了一条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教育途径,走出了一条始于经验、经于经验,为着经验的教育模式,这对于当时的美国,对于理性主义倾向过份膨胀的弊端,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茫.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约翰.杜威,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4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模式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思维形式,又是物理学习和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是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是以教材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复杂过程,可归纳为:感知活动(提出问题、导读教材、观察实验)构建结构(概念、数学、知识结构)掌握方法(逻辑法、分析法等)巩固深化(概念拓展、方法应用、能力迁移)评价反馈(课堂、课后、阶段)。

1.“演示实验―归纳”模式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从实验现象中归纳事物的特征,找到物理现象中的规律,形成概念,以此发展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物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该教学过程设计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定义概念概念运用。

如:“压强”概念的教学设计。我先放一段影片――在沼泽地中,一个人陷入其中,越挣扎越陷得深;另一人同样陷入其中,因迅速趴下,慢慢移动身体,终于脱离险境。根据影片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在沼泽中遇险,为什么后者能够脱险?根据是什么?在学生判断后者受力面积较大的基础上,我拿出装有沙子的大容器和四脚为钉子的小桌子,问学生该如何验证刚才的判断。我先做桌子四脚在下的实验,桌子陷了下去;再将桌子翻过来,做桌面在下的实验,桌子几乎没有下陷。我再问学生:桌面在下时,能否使桌子陷得深些?学生答:加力。于是我加上一个大砝码,看到确实有效。由此确定:物体对支持面的作用效果决定于两个方面――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大小。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接触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我导出了压强定义式p=F/S和压强概念。最后我让学生举例说明压强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滑雪板、载重汽车轮胎、坦克履带、纸边割手、刀具等。

2.“理想实验―探究”模式

该模式是在实际实验的基础上,排除实际实验中影响物理过程的诸多次要因素后实现“理想实验”,通过理想实验分析物理现象,归纳出事物的本质,以此获得新的物理概念。这是探究新的事物、构建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方法,也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该教学过程设计是:提出问题理想实验分析、推理、归纳得出概念。

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概念的教学设计。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吗?”接着我引导学生做“伽利略理想实验”。我先让学生将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若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我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则永远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又没有使其减速的原因或加速的原因,那么小球应该在这个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了。由此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完成伽利略理想实验后,我举了几个实例,让学生试着回答,如:“为什么静止物体不推不动?”“在桌面上滑行的物体最后都要停下来?”以此引导他们分析原因――阻力的存在,以巩固概念。

3.“问题―推理”模式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基本规律。随着对物理知识学习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综合、逻辑推理、发展旧概念、得到新概念,这是探寻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们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一条途径。训练学生熟悉这种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该教学过程设计为:提出问题分析、归纳特征表达式及概念。如教师可在电动势、电场、静电屏蔽等概念的教学中用此模式。

4.“人文”模式

教师可通过对科学史史料的运用,带领学生了解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理解有关概念深刻内涵和特点,从而掌握概念。物理概念是物理学家早已建立起来的,中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不可能与当初物理学家那样去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挫折,但是为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将一些历史告诉他们,却是很必要的。教师应让学生为科学家的失败而叹息,为科学家找到光明而欣慰,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劳动的艰辛,理解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方法论之重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懂得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所说:“……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该教学过程设计为:提出问题历史材料及实验再现归纳总结得出概念。

如:“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概念的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奥斯特实验”指出“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

史料和实验再现:1824年,法拉第开始系统地实验探索。法拉第用一块强磁铁放在导线旁边,认为会在导线中感应出电流来,他认为只要磁场存在,就能使导线“感应”出电流来,结果“检流计”的指针纹丝不动。1825年,法拉第又将两根导线并排放置,在其中一根导线中通入强电流,仍然没有发现导线中有感应电流出现。后来他又用导线绕成线圈代替磁铁,希望能用更强的磁场感应出电流来,结果还是什么也没发现。1831年4月,法拉第做了一个铁环,在铁环的左半边绕制了三个大线圈,连接在“检流计”上;右半边绕了一个大线圈,当他把右边的线圈接到用100伏大电池结成的“大电堆”上时,发现“检流计”的指针动了。法拉第非常兴奋,再一看,指针又不动了,而线圈仍然和“电堆”相连接。这是为什么?指针应该一直指向一边呀。于是他又把线圈和“电堆”断开,发现指针又动了,而且是反向偏转,接着回到零点。法拉第认为导线太长,把感应电流消耗了,使导线中感应电流不能持续存在,于是他把导线缩短,但结果还是如此。他又把铁环变成铜环、木环和纸环时,现象依然如故。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用纸做了一个大圆筒,其上绕了8层线圈,串联后接到“检流计”上。然后他将一根条形磁铁迅速插入线圈筒中,“检流计”的指针动了。他终于证明了“磁”生“电”(边讲边做实验)。

归纳总结、得结论:感应电流的产生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它并不取决于磁场的强弱,而是靠磁铁的移动或电流的变化,即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磁”才能生“电”。

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物理学作为一门发展最早、基础性最强、影响最大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思想、方法、理论等方面都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物理概念又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所以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概念教学,给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概念形成过程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成友.物理学简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4]RL・韦伯著.李应刚等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5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技术;经验;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001-04

知网现有关于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12篇。其中,有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2篇。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惊铎教授认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浙江工贸职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认为职业教育具有体验属性。现有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着力点大多在职业体验的作用、方式、途径、运用等方面,有的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有的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法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还有个别研究的内容在名义上触及到职业体验的内涵。然而,既有研究没有指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理论依据,也没基于实践并按定义的逻辑范式客观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多元价值。在体验教育风靡全球,就业导向、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次提及实践问题、校企合作、做中学、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通过工作来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忽视高职生学习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现实格局下,研究并揭示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完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为其后续针对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奠定逻辑基础和确立出发点、根本、方向、目标、内容,有利于为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理论基础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逻辑学基础

概念的内涵是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即概念的内容,也即概念指称的客观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同一个事物有种多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加以反映就有不同的内涵;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事物特有属性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是客观存在的,是认识的对象,它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它存在于思维之中,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认识的内容时,才是内涵,两者是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内涵通过定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项)=定义项即种差+邻近属概念的方式来明确;定义需符合四项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反映同一类对象且外延相等;定义不同语反复、不同义反复,不循环定义;定义不能否定;定义需准确简明。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需要按逻辑学的要求规范定义。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哲学基础

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和认识所必须不断扩展的新信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只有实践才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基础、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认识、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从客观对象获取信息的物质手段、获得并发展对信息加工的思维能力,包括对语言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对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深化的作用,对理性思维之逻辑规则形成和检验的作用等。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不断扩大可供自己认识和利用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因此,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首要的基本观点。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没有职业体验这种实践,就不会有高职生对技术教育的真正认识,不理解职业体验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职业认识。

(三)职业体验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换言之,能为完满生活尽到重大责任的教学科目如职业体验是合理有效的。杜威博士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生活乃指人类的全部种族经验,其中包括职业。其“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论断,是高职生职业体验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生产基本技能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的基本常识,参加生产实践,掌握一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此经验自然包含高职生职业体验,高职生职业体验自然也是新知建构的基础。

(四)体验学习理论

经验是体验的情感和认知两要素之一。人的整个认识历程真正的进展在于个人经验与自我深刻反省的同时并进。因为一切认识都在于经验与思考的结合。认识的广度决定于经验的广度、经验被反思的度。体验学习是指个体从亲身经历或他人的经验中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教授在其《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了具体体验一体验反思―形成概念、规则一行动实验一新的具体体验的学习循环过程。教育跟时代、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是单纯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交织着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科学认知、精神成长的过程。刘惊铎教授提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把体验类分为“亲验活动”和“想验活动”;体验教育着眼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独特需要、特色发展。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

根据上述理论,综合运用性质定义和关系定义两种范式,对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可作如此定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生基于职业规划和个性发展,亲历企业对职业中的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情感主导的系统认知与验证的活动。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如下主要属性。

(一)技术性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将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转化为认识与改造自然、变革社会、发展思维、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精神、信息手段的总和。技术包含:技术的物质形式,如工具、设备等手段;人们操控、运用技术物质形式的方法、技能、程序、经验、信息等,通称为工艺。从教育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发达国家技术学院和产业发展演进阶段的对应关系、我国人才需求的类别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与层次定位上看,高职教育都不应是一种培养肢体技能主导的人才的职业教育,其核心和特征是关于技术的知识、概念、原理、规程、标准、法规等的学习,技术技能的训练,技术经验的积累,实质上应是一种技术主导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为了掌握生产技术的基础及科学,技术学的基础的教育。“UneSCo《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认为‘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

(二)教育性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人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科学是专门化的,它传授给学生生活必需的确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科技追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追求的是人变成真正的人,借助这种精神的转变,人们能掌握导致毁灭的科技,挽救我们的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是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高职生职业体验作为教育方式,首先也应使高职生逐渐成其为人,让其在逐渐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其教育属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性

职业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合于伦理的专门业务和相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正当的职业生活,对于人们形成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选择生活道路和培养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作用。高职新生职业体验目的是通过在真实的企业职场中亲身经历、实践来体认职业。职业体验的对象正是职业;职业体验内容主要是纵贯职业生涯各阶段,横排职业生涯每阶段各个专业相应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体验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真实、切身地感性认知相应行业发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环境、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获得职业表征;同时,也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去感知胜任相应职业应具备的主观条件,感知人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及其相应的责任体系;职业体验可检验、校正和分化高职生职业生涯的混沌设想。总之,高职生职业体验是高职生对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等基本状况的体验。这些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性质、对象和内容等足以说明其具有典型的职业属性。

(四)实践性

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历史的感性客观物质活动,是对人类自身社会历史活动本质的概括,包括天文观察、社会调查等探索活动。实践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客观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异于主观范围内的意识活动。能动性,实践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按照客观规律有目的地改造、探索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异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总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阶段上进行并受其制约的,因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有限活动。感性,即直观的形象认识,感觉器官的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融入个人感情的主观判断。以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即表象。感性具有特殊性、偶然性、盲目性,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过程。高职生职业体验具有明确的感知职业要素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的目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感觉性。因此,它具有实践属性。

(五)情感性

体验是人通过对一种对象、情景或事态的经历,在其深刻的意义内涵中把握生命和存在的本质的原始意识过程。体验的特征是强烈的情感直接性和心灵震撼性。作为教育学概念,体验是在对事物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所感受的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是一种能生发与主体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体验把握的对象不仅是客体认知,更是对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关系与主体内心感受、情绪的把握。相对于可能只是对客体的真实客观了解的经验而言,体验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经历若仅有情感只是一般的情感,若仅有意义只是纯粹的认知性理解,体验是情感和意义的统一。高职生职业体验是其亲身经历真实职业情境,其全部感官都能对应地接受到直接、现实、客观、切身、多元、系统、感性的刺激,必然获得相应感受、产生相应情感并生成有关职业要素、职业教育等意义,同时形成价值判断。高职新生职业体验具有鲜明的情感属性。

三、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研究的价值

(一)确立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的基础及其指称物

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即其质的方面一旦被界定,则其量的方面,即其范围也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外延就被确定了。同时,源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共同特征,即表现高职生职业体验内在特殊本质的可观察、可识别、可测量的独有征象、标志也就能予以确定。根据逻辑学的概念特征,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完整概念就被确立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一旦被确定,则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在本质、外延范围、外在特征都被确定,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质与量被确定,高职生职业体验所指称的事物也就确定了。此外,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揭示了在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揭示了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里面所包容的东西、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也就确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在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其从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便于人们确认和区分什么是高职生职业体验。

(二)奠定正确职业体验观和利用职业体验规律的基础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能准确揭示甚至反映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本质属性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人们能准确发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使人们能正确地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同其他事物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对于高职教育其他因素的效用的性质、大小和缓急等,促成人们形成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事物联系包含同一事物构成要素间的内部联系和不同事物间的外部联系。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在关系定义范式下的概念的内涵,明确地揭示了概念内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主要联系;不同事物概念的内涵分别揭示了各事物的本质属性,据此可发现事物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这就从思维角度把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事物内部要素、不同事物联系起来了。同样地,职业体验概念的内涵为人们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这一事物构成要素的联系及其同其他事物间的联系奠定了逻辑基础,也就为人们正确认识与利用同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关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三)奠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的基础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有机组合就涉及了另外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判断又是推理的要素。显然,概念既是判断的基础,也是推理的基础。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中的“事物”及其“本质”等都离不开借助语词进行指称的概念。由此可见,概念是各种理论构建的基石。而概念的内涵又是概念整体的基石。因此,概念的内涵是理论的基石的基石。类似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是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与构建的终极基础。准确界定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对人们开展相应的后续理论研究工作能起到奠基、导向和规范作用。

(四)科学指导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明确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运行的本质、方向、目的、目标、内容、任务及其外部联系、价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进而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方针、政策、规划、制度;有助于明确在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中究竟应该做什么、做多宽、做多深、怎么做、为何做、期望的结果标准是什么;有助于正确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结构和有效利用其功能和作用等,合理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同环境因素如同高职教育特别是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之间内在本质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联系。有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课程界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控制、课程评价。有利于人们就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实践协同工作开展分析、探讨、交流。因此,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为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知和有效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职教人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6

关键词微积分;概念教学:述评;研究课题推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5-0036-03

0引言

近年来,各国出现了诸多与微积分概念有关的研究。如以色列Kidron和西班牙Barbe等人对“极限”概念理解的讨论,英国Bingolbali、美国Dubinsky对导数概念理解的研究等。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对连续性、可导性、二阶导数等缺乏正确理解。一些学生对极限、连续、导数的概念意象是片面、冲突、甚至是缺乏的,不理解它们两两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在计算方面取得高分却不能正确理解微积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学生概念理解与技能发展似乎成了一对矛盾,该如何有效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KellyK.Chappell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教育环境(基于概念教学的或者传统的)对学生概念理解、应用技能、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法细致严谨、实验效果显著,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很有启示,值得我国大学教师及教育研究者借鉴。

1Chappell研究概述

文章研究了教育环境(基于概念教学的或者传统的)对学生概念理解、应用技能、迁移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全文共7节,第1节介绍研究背景;第2~5节分别为量化、质化研究的方法与结果,第6、7节为研究的结论与展望,各节具体内容如下。

1)背景。美国的微积分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目的在于注重本质,帮助学生获得对微积分思想的深刻理解。虽然已有很多文献描述了教学改革的情况,但基于观察或实验的研究较少,所以Chappell等人开展了概念教学的实验研究,分析教育环境对学生能力、技能的影响。

2)量化研究方法。在综合考虑了教师教学水平、所获得学生评价及擅长教学风格后,选择4位教师参与研究。其中概念班的两位教师注重概念教学:课堂大部分时间(75%)用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概念上,只有少部分时间(25%)用来训练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与多种表征;学生需要展现和解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不同方法。传统班的两位老师则恰恰相反。教师们会在每周商定具体内容的讲授方法。此外,为观察两组的实际教学情况,一位监督教师会随机听取这4个班的课程,每个班共听10次。参与的144名学生(概念班为42与37名,传统班为34与31名)是自愿选择组别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参与一项研究,在开课第一周学生参加了一个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无明显差别。

研究工具为期中与期末考试。为便于分析,请6名教师将考试的每一道题目划分到“程序技能子测试”和“概念理解子测试”中去。需要学生将已有知识拓展到未知领域中去的问题被称为扩展问题,扩展问题也属于“概念理解子测试”。任课教师在考试前无法看到试卷,试卷批改采用流水作业,每个题目的评判者信度达到95%以上。

3)量化研究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概念理解子测试”中,概念班的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班。此外,在期中和期末的扩展题目中,概念班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班,而且概念班的学生更能够准确地解释自己的答案。

4)质化研究方法。概念班的73位学生中有63位参加了访谈,传统班的学生没有进行访谈。访谈含3个问题:(1)这个班老师的讲授方法和你以前上过的数学课的方法有没有不同?

(2)许多评论家指责:致力于概念理解的微积分改革运动,只教给学生一点点表面的技巧,使得高中和大学的微积分教育“每况愈下”。相反地,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即使程序练习不是概念班的教学重点,概念班的同学在程序性问题的解决上也不会比传统班的学生差。请根据自己第一学期微积分课的经历,谈谈对这些论断的看法。(3)你以后是愿意上强调技能练习的课程还是愿意参加强调概念理解的课程?

5)质化研究的结果。有58个学生觉得他们班的教学方法和以往的不同;有60个学生认为概念班的学生在解决程序性问题时的表现不会比传统班的学生差;60个学生投票说他们喜欢参加侧重概念的数学课,3个学生投票说喜欢侧重程序步骤的数学课。这些投票精确地反映了调查报告结果。

6)结论和讨论。概念性的理解有助于解题技巧的掌握;基于概念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解题技巧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理解而掌握的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比更容易推广到陌生的领域。

7)进一步研究。概念性教学结果是否与学生数学基础有关;长效作用及与后续课程衔接问题。

2研究方法评述

作者由远及近地介绍了研究背景(美国课程改革、现有文献、实验学校、课程、参与者)、研究的假设及教育环境的界定。在界定教育环境时,除二级指标外,还给出了每种教育环境的教学实例。

在量化研究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前测,避免数学基础不同对教学效果的干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在参与一项研究,避免了学生情绪动机的干扰;参与实验的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既跟实验要求一致又与自身固有的授课风格一致;由授课教师以外的其他教师来听课、观察、记录,再由作者、观察者和另一位没参加实验的教师分析记录,作者、观察者、实验者、分析者等实现了多角度互证,提高了研究效度;每周教育例会上,授课教师与研究者研讨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师始终采用符合研究要求的授课方式授课;在6位教师对试题进行分类时,除第10题有分歧外,其它题目均一致,故最终第10题没有归到任何一个子测试中,而是被单独分析。

质化研究中,设计者尽量限制访谈题目的数量以保证得到细致、准确的回答。问题2中,研究者没有请学生直接评价授课效果与学习效果,而是请学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问题3希望通过学生的愿望反映学生对概念性教学的认同情况。结果表明:与问题1和2中学生对概念性教学的一致认可不同的是,在问题3中由于关系到学生未来的选择,同学们表示了更多的忧虑:“我们更喜欢注重概念但同时也不摒弃解题练习的数学课”;“要想进行教改,必须先有好老师”;“概念班的学生在微积分第二学期可能会比不上传统班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访谈问卷会提前两天发给学生,并请学生回答并上交。访谈时,每个问题都先由学生主动给出答案,再进行投票。除了对访谈进行录音、分析、编码外,研究者还将纸质问卷、访谈时学生的回答及投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者是一致的,这进一步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

此外,围绕概念教学Chappell共进行了3次相关实验㈣,1998年秋的第一次实验包括305位大学生和8位教师,为了避免结果的偶然性,1999年秋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包括303位大学生和8位教师。两轮研究的结论一致。除此之外,作者还分别于1999与2000年春季学期进行了后续研究,分析学生从基于概念环境到传统教学环境过渡时所面临的困难。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此次实验强调了两类教学中教师数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平衡,对量化和质化研究的设计更加细致,如量化研究中请老师对题目进行分类等。这一系列的实验,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从而避免了老师和学生水平的差异所造成的偶然结果。

实验是卓有成效的。本研究中,概念班的“概念理解子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班。此外,尽管传统班用90%的时间进行程序性的练习,而概念班只有25%的时间从而只能做基本的练习,但是概念班在“程序性练习子测试”中也不逊于传统班,甚至比传统班略高。此外,在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扩展性问题上,概念班的表现要显著地好于传统班,概念班的学生更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未知的领域,迁移能力更强。以上说明概念班注重概念教学、强调多种表征、一题多解、引导学生解释自己的答案、策略的教学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3反思

一些教师认为,高等数学只要教会学生怎么用就可以,没必要深究概念,深究概念可能会使学生越学越糊涂,而Chappell等人却证实进行概念教学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作者进行的基于概念教学的实验无疑是成功的,但能否推广呢?在我国,很多教师喜欢“易教易学”的授课方式,喜欢“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对于这种需花费教师很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改革的授课方式,是否能推行?

文中的两个扩展性问题也很有趣,一是绝对值函数在特定点的可导性判定,一是当速度函数是时正时负时,位移与路程的积分表达式。这两个问题在我国是“常规”的,甚至不过是老师课上的一个小例题,而在美国却是概念班与传统班都未讲过的难题,是不是在解题训练上做得太多了呢?

4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如何进行大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前人已经对微积分中的概念理解情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是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居多,而对概念教学进行具体设计的却不多见。对于大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一些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方案。所以可以进行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在研究中给出一些具体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详细方案与教学效果检验及教学设计的改进过程,以供教师参考。

2)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侧重概念教学的教育环境?美国微积分改革奉行三原则,即将微积分概念的三个侧面:图像、数和符号同时展现,学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学习微积分的概念。对于中国学生是否有必要参照这三原则进行讲授?不同类别的学生,如数学系的学生、其它理工科学生、经管类学生在数学基础及理解能力上都有差异,是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强调概念理解的教学方式呢?英国数学教育学家斯根普指出对数学的理解包括两类:关系性理解与工具性理解,对于工科学生是不是对数学概念只达到工具性理解水平即可?哪些概念需达到关系性理解?进行强调概念的教学改革对教材有什么要求?能否编制相应的教材?概念教学环境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什么影响?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7

关键词:数学教学论;数学史;教学

“数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数学教学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使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基础数学教学改革,历来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已成为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数学发展史中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和丰富数学思想方法是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数学教学论”课程要充分反映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现实,其有效途径之一是在教学中加强与数学史相关内容的结合,广泛吸收国际国内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简称Hpm)研究的最新成果,恰当运用数学史案例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思维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有效将数学知识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论”教学中,恰当运用数学史料进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就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和数学人文等教学与数学史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揭示数学概念认知过程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使学生把握概念教学的心理特征。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形成或概念同化。由于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发展过程之中,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具体,在学习新知识时,作为固着点的已有知识往往很少或者不具备,这时只能借助生活经验及日常概念接纳概念,采取概念形成方式来学习。我们知道,每一数学概念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都充满了直观的方法和大量辨证的思维,深刻揭示了某一类客观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和特征,是人们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真实写照,给学生用概念形成方式接纳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概念教学中运用数学史上概念发展的案例,既可以顺应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能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高师学生在开始接触概念教学时,由于对概念教学知之甚少,对概念的来龙去脉难以理清。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研究中首先要让学生认知数学概念的历史发生原理,即通过一些概念的历史形成使学生认识到,个体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发展过程与该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似的规律。譬如说,学习代数的主要障碍在于理解和使用数学符号的意义,而数学符号缓慢的演变过程又告诉我们,数学符号的形成过程与人们的认知过程是相似的。因此,代数课程在有关数学符号的教学环节上应着重解析数学符号的历史发展过程。再如,J.m.Keiser在对六年级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对比研究中,得到了“学生对角概念的理解与角概念的历史是相似的”结论。从历史上看,古希腊人从两边之间的关系、质(形状和特征)和量(角的大小)三方面之一来定义角,但无论哪一种定义都未能完善地刻画这个概念。J.m.Keiser通过对两个六年级班级几何(教材内容为“形状与图案”)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对角的理解也分成3种情形:(1)强调“质”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随着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角”越来越小;即形状越“尖”的“角”越小(2)强调“量”的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边越长或者边所界区域越大,角越大:(3)强调“关系”方面:一些学生认为角是将一条边(终边)旋转后与始边之间的一种“关系”。又如F.Cajori根据负数的历史得出结论:“在教代数的时候,给出负数的图形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不用线段、温度等来说明负数,那么现在的中学生就会与早期的代数学家一样认为他们是荒谬的东西”;J.p.ponte通过对函数历史的考察获得启示:在中学阶段,将函数概念定义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合适的;在中学数学中必须强调具有函数式的例子,将函数等同于解析式,不应被看作是一个大错误!在引入数学概念时以恰当的方式介绍其发展历史,有助于中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概念的发展脉络,认识到概念演变修正过程与个体认知过程的相似性,对数学概念形成完整、恰当的认识,领悟数学思想的本质。并在领略数学家们为概念的日臻成熟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以及所经受的困难与挫折的过程中体验人性化的数学。还有引入“对数”概念时可介绍J.napier发明“对数”的动人历史,使对数成为富有人性化的、而非枯燥无味的概念。因此,“数学教学论”关于概念教学的研究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入认识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将有助于今后在教学中针对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设计最佳教学方案,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二、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命题、公式等数学结论教学案例设计,学会在教学中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

历史原创暴露数学思维过程的方法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理论的研究过程就是数学命题的证明(或证伪)以及以适当的方式将这些被证明的命题组织成理论体系。从数学活动角度来说,这种过程一般是需要多次反复的,要经历一个不断抽象、层层深人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既要教“结论”,更要教“过程”。既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式化,又要重视数学发现过程的经验性。而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简化了概念和定理的提出过程,省略了发展、探索的过程,而这些概念、定理是如何被发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是如何构想的,对中学生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神秘感和疑惑感.所以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模拟知识形成的原始思维,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交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

数学历史上定理的发现探索过程可以启迪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逻辑推理还原为合情推理,将逻辑演绎追溯到归纳演绎;可以激励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定理,从而极大地满足学生发现与发明的成就感,传统数学教材中缺少对数学定理形成过程的阐述与剖析,呈现的是一些完美的结论和严谨的推证过程,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论关于定理、公式、法则等内容的教学中,应适当介绍其历史上的发现探索历程及不同的证明方法,使学生学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历史过程变成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的过程,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譬如;从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使用“平衡法”推导球体积公式与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父子得到球体积的过程;欧拉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思路;牛顿、莱布尼兹等人发明微积分的过程的介绍中,都可以将数学家创造数学真理的思维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中学生面前,改变那种从公式到公式、从定理到定理的教学程式。还有古希腊、中国、印度、欧洲数学家等中外数学家在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中的几百种证明方法都深刻反映了数学结论发现的火热过程,充分暴露了数学家们发现数学结论的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中教给学生恰当地设计基于数学史的教学案例,将案例程式化为实验、操作、发现结论等过程不仅将现行教材中数学结论的冰冷美丽还原为火热的思考,特别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课堂,使中学生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再猜想——再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证明”过程体验,真正完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将是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引导学生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结合的内涵,认识数学历史问题培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文化应尽可能有机地结合高中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数学教学论”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对于高师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用文化的视野来看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文化的意识或观念有着深刻的意义。

数学是几千年来全人类孜孜探索共同取得的宝贵财富,是各国数学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探索的智慧结晶.不同国度与民族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使数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数学教学论”在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人文教育中应遵循时空多元原则,突破时空局限来选择数学史内容,力求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数学历史.譬如,中国古代数学长于计算与构造,诸如“孙子定理”“百鸡问题”“盈不足术”等内容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且在国外有一定影响;古希腊数学长于演绎推理与论证,其公理化思想与方法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选材时应打破封闭格局,将中外数学历史纳人视野.旨在引导学生尊重、理解、分享、欣赏多元文化下的数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思考的弹性与开放的心灵.

“数学教学论”与数学史结合的教学中还应使学生认识到,配合数学内容与要求所选取的数学史内容应既能被中学生理解,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深奥难懂的数学史料自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枯燥乏味的数学史料也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所选史料的内容与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题材典型、情节生动、发展曲折、引人人胜.就内容而言,可以是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历史著名问题甚至理论体系的发展历史;也可以是数学家的创新意识、献身精神、奋斗历程与独特个性;就形式而论,除文字表述史料外,更应突出图形、图表与图象史料.如数学家(如archimedes、i.newton、L.euler、C.F.Gauss、祖冲之、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吴文俊等)的头像、数学图案(如勾股定理、L.eler公式、C.F.Gauss复平面、黄金矩形、雪花曲线)、数学家的墓志铭(如Diophantus的年龄问题)和墓碑图案(如archimedes的圆柱球、J.Bernoulli的对数螺线、C.F.Gauss墓前塑像座上的正十七边形).旨在帮助中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其学习热情,展现科学与人文精神。在数学问题配置与求解中可选择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一些著名数学问题,这此问题及其求解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了数学家为之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苦乐体验,展现了广阔而生动的人文背景。譬如,可选择几何《原本》、《九章算术》等经典名著中的问题;介绍我国赵爽、印度人、阿拉伯人和F.vieta在求方程

的根这一问题上的成就;在求解幂和问题时可介绍C.F.Causs的方法、源于S.pythagoras的形数方法和杨辉的“垛积术”与“补差术”方法.在问题求解中应侧重对历史上所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数学思考方式,启发其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欣赏能力,在社会历史文化与数学思维的双重熏陶下,获得数学认知活动的文化意义,在数学教育中实践多元文化关怀的理想。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8

关键词:概念图;案例研究;质性方法;构建生物学概念

关于高中生物概念图的建构和教学体会,已经有不少论述,但是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角度去如何全面、深入地研究高中生物概念教与学的策略,却没有专门的论述。笔者借助东莞市石仕银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带领小组团队成员,选择采用教育案例研究法,运用质性方法,把课堂、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实例研究了概念图教学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准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学概念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的解读

1.教育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将教育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笔者的研究就是把小组成员在教学一线的真实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的。

2.质性方法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案例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解剖教育实例的本质,寻找实例背后的规律,总结和提炼教育经验。笔者的小组正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通过真实案例提炼教育的本质。

二、研究案例

1.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案例

(1)学生背景

六中高一学生选取的是镇线班学生,高考目标的定位在冲击本科的水平,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通过平时教学发现,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梳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概念,如果涉及方面较广,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容易混淆。

(2)应用实例

①比如蛋白质这一概念,涵盖了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分散学习,就会发现学生常常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类似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类问题,都会出现“C、H、o、n、肽链”等五花八门的答案。为此,我们在课堂中应用了以下概念图来展示蛋白质这一概念: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对蛋白质概念涵盖的各项内容有了清晰的梳理,从课堂反应和练习效果都有明显的体现,对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类问题,也杜绝了错误答案。

②再如细胞器知识,并列的内容比较多,用概念图的方法把细胞器的名称、膜结构、功能等进行分类梳理,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八种细胞器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2.东莞中学高三案例

(1)学生背景

东莞中学高三学生选取的是平行班,大概50%~60%的学生可以考上一本,基本全班都能考上本科,学生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错,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都是独立而零散的,没有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知识框架,导致在知识综合性考查的时候,经常出现知识点想不起来、提取知识的速度减慢、知识点遗漏或错误以及相关概念辨析不清等情况。

(2)应用实例

①例如酶的专题复习,人教版必修一中酶这一节的内容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纲要图:

这一体系并不复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对于层次更高的学生则是给出框架请学生补充完整,通过该种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联系,构建出学生对于酶这一概念的知识体系,当碰到酶这一考点的时候,通过脑海中的知识体系,能够快速提取相关的知识,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

②有的知识网络更加复杂,如细胞的生命历程结构图,学生就很难构建,或者时间不足,这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或直接呈现,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知识体系,但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这个不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让学生自己构建最为理想。

三、收获和反思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稍微复杂一些的概念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而用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概念涵盖的各项内容之间就有了清晰的梳理,掌握概念的效果明显提高。所以用概念图来展示复杂概念,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基础薄弱学生基于概念的能力提升问题。因为能力的提升也是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如果以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也易于理清思路,促进学习。从设计来说,解决基础复杂概念的概念图偏重于并列形式,而能力提升的概念图偏重于层层递进的形式。

学生对于散乱的知识点掌握得再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错乱、混淆甚至遗忘,对于知识的提取以及应用很不利。所以,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对于随堂的练习做得很好,但一碰到综合性较大的题目或者是模块整合的试题就会出现得分率较低的情况。如果一个个知识讲解,学生又都会。所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知识的整合,无论是横向或是纵向的进行分析,或是建立知识的体系表,让学生把原本无序的知识按照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系统化,进而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所以在复习中,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是很好的一个做法。

四、缺点和遗憾

由于个人任课班级数不多,并未采取相互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都作为实验组进行处理,所以结果只能以实验对象自身前后对照的形式来展现,由于实验对象自身也处于成长的过程,所以这种进步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占了多少分量,我们无法得知。

将来,在可行的情况下,考虑加入更多的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部分班级使用概念图教学,而部分班级不使用概念图教学,这样的实验结果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9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思想基础。

当前我市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尤其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和优质高效的教学效能观。我市化学教学目前还比较普遍存在着—些弊端,集中表现在:教师只重视研究教的内容的组织,而忽视从学的角度去思考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尤其忽视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训练。例如用朗读、背诵条文代替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用简单的齐答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课堂提问只求数量,欠缺思考性,以为多提问就是启发式;为实验而实验,“照方抓药”,机械地记忆现象,重操作,轻分析;化学计算只重视步骤和规范,忽视对概念、原理以及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分析;练习只单纯核对答案,而未通过讲评作思路的分析和归纳,更未通过讲评开拓思维;教师包办课堂,一讲到底,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不顾实际赶进度,挤出时间下“题海”等等。这些都要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提高认识,更新教学观念,逐步加以解决。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增大课堂中学生各种学习活动(例如思考、讨论、练习、实验等)的活动量,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增大学生活动量不能只图形式,重要的是要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要讲效率。补课、加课时和下“题海”不应成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手段。要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发挥目标导向作用;优化教学内容的选取,突出学科主体知识,构建知识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优化媒体(板书、实验、挂图、模型、幻灯、计算机等)和媒体的组合,增大信息传递速度,增强教学的形象和直观化,提高教学效率;要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放在化学课堂上。

二、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的主要原则化学是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不仅要遵循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的一般原则,如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还应根据化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科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以下三项原则作为课堂教学优化的标志。

1.促进科学素质育成的目标导向原则我市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提高,必须很好地研究目标和内容。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主动地、有序地、全面地发展,它的本质是发展教育。课堂教学目标要完整,要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重视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意目标,我们必须通过每一节化学课,不断渗透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的育成。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素质它要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科学的情感和态度等三大要素。在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性这两个鲜明的特性。化学教学中的“双基”主要是基础性的内容,扎扎实实地打好“双基”,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以至终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向2l世纪的化学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而更新。科学技术发展越快,“基础知识”的更新周期就越短。因此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潜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课堂教学目标要恰当适度,既要符合大纲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绝对不能盲目和随意。要围绕目标去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组合。要通过内容呈现程序的设计,揭示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当前,特别要运用目标导向的原则,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双基”要求要扎实,能力要求应适度。在学科能力要求上要注意学生认知基础、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所学学科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学科能力不是要求越高越好。要克服在教学内容上的三个倾向,一是不顾实际,“一步到位”,将高考题层层下放,教学目标被盲目拔高;二是教学随意性大,容量偏少,揭示不深刻;三是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各种层次的学校都存在着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要加强目标内容的研究,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控制和减少分化。当前,尤其要解决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课堂教学目标还要有发展性和整体性,既要有不同学段延续发展的整体考虑,又要有不同学科渗透发展的整体考虑。一项认知目标的实现往往是有阶段性的,而情意发展目标又必须是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要从化学学科课程的整体来认识和理解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从初三到高二,乃至高三,要逐步深入和扩大对学科课程整体的理解。整体考虑,还应包括化学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地理、政治、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从而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中学化学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要主动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争取各学科教学的支持,丰富和发展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优化。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是科学素质育成的核心要素。教学大纲中强调的能力培养,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例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联系、归纳与演绎等),更要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联系等观点去看待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可以从具体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中体会到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问题假说实验结论应用。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是科学素质育成中的人格要素。化学课堂要使学生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培育创新意识,以及对自然、对环境、对社会和对生活中出现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主动关注。

2.强调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强调实验,一切从实验所提供的化学事实和数据出发,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化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无论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的学习,还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都需要通过化学实验创设各种情境。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教学目标:“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离开了化学实验,不可能得以贯彻和实现。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功能,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与技能,促进化学思维,培育科学态度,促进能力发展,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新精神。

3.面向社会的实践性原则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是提高人们生活(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质量的最有成效的科学,它与社会、环境、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注意化学知识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各国化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向社会,联系实际,要求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关心环境保护、能源、海洋、新材料、卫生保健、食物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联系的重点在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习潜能和创造能力。当前,广东省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实行“3+X”,为中学化学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机,化学教学只有与社会广泛联系,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是我们化学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务求在教学中较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三、学习、掌握化学课型特征,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研究

常规化学课有各种课型,例如新授课(包括元素化合物课,概念理论课,化学计算课等)、实验课、练习(包括讲评)课和复习课。各类课型的教学都必须突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现对其中主要课型的特征及课堂教学优化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分述如下。

1.元素化合物课元素化合物课包括无机元素化合物课和有机化合物课。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要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已明显不适应当前教学改革要求的演示实验,适当减少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一些探索性强的新实验。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必须使实验内容具有足够的思考性和趣味性,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这样的实验无须复杂,但要现象明显,一定要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使学生明确“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的化学学习规律。元素化合物课要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联系实际就是要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要开发更多的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点,用联系实际的素材,在课堂上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有助于启迪思维和培育品德。

2.概念(理论)课概念(理论)课要重视概念的建立过程,要让学生感受、理解概念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概念(理论)课要提供尽可能充足的实验事实或数据,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概念(理论)课要注意运用准确、简明和逻辑性强的语言,通过归纳的方法,抽象化学事实和化学现象的本质特征,或通过演绎的方法,分析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异同,给概念下定义。概念(理论)课要在初步建立概念后,通过正、反例分析以及范围、条件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论)的内涵。概念(理论)课要在初步建立概念的基础上,及时通过概念的运用,巩固概念,并在后续学习中发展概念。

3.化学计算(技能)课化学计算(技能)课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合理组织例题。化学计算(技能)课例题的剖析要紧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要有思路分析和方法归纳,要突出学科思想(如质量守恒)的指导作用。化学计算(技能)课要讲练结合,要有充分的学生活动量,训练内容的组织要有内在联系和针对性,提倡通过题组设计发挥训练的整体功能。化学计算(技能)课要注意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的结合和应用。从教学特征看,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有机物命名等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的课也属这一课型。

4.学生实验课学生实验课在实验前要通过检查预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实验前指导。学生实验中要切实做好组织管理,实验过程中要有巡视辅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尤其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正常或异常实验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学生实验后,要通过小结加强化学实验中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要指导学生设计一些实验方案,解决一些化学实验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心理素质。

5.复习课复习课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通过知识的整理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复习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根据目标突出主线和重点。复习课要有必要的例题(或讲评)和训练;课堂结构上,讲、练、评三者要有合理的比例。复习课要在重点内容上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发展能力。

6.讲评课讲评包括总复习中测试后的讲评课,也包括平常作业练习的讲评。讲评要有针对性,要在内容和学生系统分析后选择重点讲评。讲评要分析思路和归纳方法(分析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分析怎样组织正确的思路,总结同类题解题方法),讲评要在重点内容上延伸和拓展(其他解法、题目归类、联系和变型等)。讲评在必要时要有强化训练。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学习和研究,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和实践,选用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化学教学新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要充分体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有多种教学模式所组成的教学模式群以供教师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而选用。

四、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体验式教育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组成任何一个学科的基本单位,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物理学科的形成就是以各种物理概念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初中物理教师不但要重视物理概念教学,还要一改往日的传统教育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概念教学质量提升了,自然有利于整个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从生活实践中引出概念

物理概念是在众多的实践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就是由于这种概括性和抽象性而无法借助于概念产生直观具体的认识,从而影响了对于物理概念的掌握。为此,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引出物理概念,学生面对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理解起来自然会轻松很多,这样,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再进行概念讲解,自然可以有效降低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到“压强”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这样一个生活现象:体育课上进行跳远运动时,体型较胖的学生和体型较瘦的学生留在沙坑里的脚印哪一个比较深,哪一个比较浅?根据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自然知道是体型较胖的学生留下的脚印深。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引导提出问题:如果是一个穿高跟鞋和一个穿平底鞋的人同时站在沙坑里,那么谁留下的脚印会更深?学生依然可以根据日常的经验知道穿高跟鞋的人留下的脚印更深。这样,通过这种生活实践的引导,学生对于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就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这就给接下来给学生介绍压强的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利用演示实验讲解概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但是形成物理知识的基础,而且是我们开展物理学习的重要手段。相比较于其他学习手段,通过物理实验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其过程往往更加形象、生动、直观,而这对于初中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自然更加容易接受。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实验这种高效的学习手段。例如,为了给学生讲解“电阻”的概念,我就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首先拿出一段由若干小灯泡、铜丝、镍铬合金丝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在闭合电路以后让学生观察电路中不同位置的小灯泡的亮度。经过观察,学生发现,由于所处位置不同,灯泡的亮度也不相同,而这些灯泡本身是一样的,之所以会出现亮度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导体对于电流所产生的阻碍大小不同,而这个大小就是导体的电阻。通过这种实验手段,学生直观地看到了电阻产生的影响,从而对电阻这个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电阻”的概念,我利用横截面积、长度、温度等不同的导体进行以上的实验,从而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得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这样,在直观的实验手段下,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电阻概念,这样比起死记硬背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

三、利用对比深化概念

在物理学科中,很多新概念往往是以之前学习过的旧概念作为基础而形成的,因此,借助于旧的概念复习引出新的概念往往有利于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除此以外,在新旧概念的对比中还可以有效避免概念的混淆,加深对于概念的理解。例如,“重力”和“压力”这两个概念,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他们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重力的大小”。因此,我在给学生介绍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就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等多个角度对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再结合作力的示意图给学生进行演示说明,还通过一些错误例题进行讲解说明,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抓住概念的本质。

四、利用错误经验加深概念理解

很多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经验往往是不正确的,而我们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也容易受到这些错误经验的干扰。为了避免干扰,我们可以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利用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冲突来对比讲解概念,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对概念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形成一些错误的经验,如物体受力才会产生运动,重的物体往往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要快,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只会产生阻碍作用,等等,这些错误的观点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它们引入到教学中来,利用理论讲授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用打破学生错误经验的方式来引入正确的物理概念,学生自然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借助于这些深刻的印象来加深和巩固对于正确概念的印象。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接受物理学科知识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为以后的学习起一个好的开端。而物理概念本身就是物理学科中的基础核心内容,学好物理概念对于打好物理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打破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概念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这样学生在掌握概念以后才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从而为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亚东.浅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35).